大学生文化素养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文化素养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先生指出:“许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应负主要责任者很多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在环境问题急剧恶化的今天,高校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建设性作用。大量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改善措施[1-2],但很少有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该问题的。为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整理了有关河北省大学生生态文化培养中的若干短板[3-8],利用心理学知识,对短板的出现进行解释,并对改善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一、河北省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现状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对2016年10月1日之前,中国知网上所有关于河北省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文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如下: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和趋势,认识到加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愿意参加生态保护与建设活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大学生对于生态文化关注度、认知度不高,生态责任感不强,当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出现时,不能清晰地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很难做到知行统一,或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而放弃了正确的生态行为。通过总结,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生态素养方面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心理学原理与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
在行为形成过程中,会引发态度,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维度构成。当态度拥有良好的可获得性时(态度客体与一个人对该客体的评价的联系紧密程度),态度更可能引发行为。态度来自于直接经验的时候,态度可获得性就比较容易获得,但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获得生态文化知识的渠道极少是从亲身体验中来,而多是来自各种媒介的信息灌输[5],这很难形成态度的可获得性。当遇到有关生态的问题时,有直接经验的人,态度很容易获得,他们也最可能按照他们所说的那样去做;而那些没有直接经验的人,态度可获得性就差,进而也不能很好地去指导他们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大学生生态态度或意识还好,但生态行为却不尽然的原因。其次,当态度比较经常地反复听到,那么态度也会比较容易获得。正如人们所期望的,越是经常地形成对某种事物的态度,人们就越容易获得这种态度。所以让学生接触大量有关生态的信息,对他们生态观念的形成很有利。然而,通过第一部分的现状分析,我们发现我省大学生生态知识相对匮乏,这说明信息刺激不够,这样态度可获得性也就很难形成。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对于大学生生态素养培养方面存在教育缺失,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指导工作欠缺;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生态信息的关注具有“狭隘性”和“利益相关性”,或由于对生态问题的一种无助感或缺乏信心,而没有更多地关注生态信息。作为行为产生的入口——信息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提高。
三、基于心理学原理的解决对策
观念、态度等只有转化为实际的生态实践行为,才会解决生态问题,也就是引发依从。实际上,行为也是改变态度的首要方式,两者是互相影响关系。下面我们会在解决对策中融入促使依从发生的技巧,让生态实践活动易于开展。
(一)大量开展生态实践活动
实践更能启迪人的心灵,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可以获得直接经验,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提升对生态建设的信心和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践行生态文明行为,提升生态文明素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可以与大学生的专业、生活娱乐等相结合,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为了使一些大型的生态实践活动易于开展,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先开展一些易于被人接受的小型的活动(如倡导环保的签名活动),这通常被称之为登门槛技巧。稀缺策略让你觉得你似乎正在失去一个关键的机会,除非你立刻行动。所以有些活动不是人数越多越好,采用稀缺策略,可促使大学生积极加入活动。只要学生被带动起来,再有合理引导,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就会很容易。
(二)多渠道实施生态文明教育
我们必须加快生态文明教育,而且要多媒体多平台大量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大大增加学生与生态信息的接触机会,促进生态态度可获得性和生态行为的形成。在这期间,除了形式多样化外,还要格外注意示范的作用,人们一旦从众,就会采纳参照群体的行为。因此,让人们依从的方式之一就是营造一种信息性影响的情形:人们可以通过示范所期望的行为来促成改变。即使情景中没有看得见的模特,规范性和信息性语言也能起到示范作用。只要安排人员科学地给出示范,就可以简单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态行为,某种情况下,这种策略取得的效果要好于大肆宣传或过多财物投入取得的效果。
(三)构建校园生态文化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和生活主要在学校,所以构建校园生态文化尤为重要。浙江农林大学是我国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典型,它将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一”进行建设,通过校园与植物园功能的相互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活动和价值取向,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教育活动,能使大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同时,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能提供群体凝聚力和塑造生态态度,提升生态文化素养。每种文化都有各自对于适当行为的解释——规范,规范对生态行为的影响常常是不自觉的,某些方面它比进行生态教育和传播生态知识对生态行为的影响还要大。所以我们要将各种生态规范制定成相应文件,并大肆宣传,让规范来指导学生的生态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哲,索贵彬.高等学校工程类本科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38(4):137-140.
[2]李存霞,王琳.在参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推动高校生态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5):61-63.
[3]蒋爱林,李小梅,王荣加.“低碳”视域下大学生生态观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95-98.
[4]李俊霞.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5]李博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调查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
[6]李静.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
[7]张蕾.生态观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30-0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代代传承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人们的思想意识趋向多元化,一些不利因素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某种程度的迷茫和空虚,人文素养缺失,甚至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上出现了扭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大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贯彻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部分大学生热衷过“洋节”,崇尚吃西餐,用“洋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些大学生对“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这样一些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感到困惑、悲观、失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取向,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具体表现
1.重理轻文,传统文化知识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几乎没有人不懂电脑等现代科技,然而缺乏人文素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一问三不知的人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在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当中尤为突出。很多大学生对中国历史和儒家文化语焉不详,对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
2.重技能,轻修养,功利心重。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也没有耐心阅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业余时间往往就是上网、看电视或者参加各种对将来就业有利的培训班。不看书,不写字,使得一些人提笔忘字,读写技能退化。很多学生学习和深造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一些大学生甚至开口闭口谈钱,终日把名和利挂在嘴边。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各种利益之间的相互摩擦,使人们的功利心理增强。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网络快餐文化势不可挡的蔓延趋势,各类考级、考证等就业实用主义的现实需要,使得大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分数、文凭、证书成为社会上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社会普遍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一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感到较为茫然。
2.学校原因。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普及和滋润。高考指挥棒下,课业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一切唯考独尊。大学校园本应是增加学识,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的场所,但现在大学生主要看的书籍除了专业课本,就是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类书籍以及面试求职技巧、社交方面的书,至于提升自身素质的人文类书籍则少有问津。很多大学生读书与求职的目的和心态非常明确和务实,他们考虑的只是获得文凭和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因而急于掌握各种工具性知识和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经济管理和人际交往知识。
3.家庭原因。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身上寄托的期望很高,在当前社会竞争、就业压力的促使下,积极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才能出人头地的思想意识。很多家长“唯分数论”“唯结果论”,只要孩子能考高分,毕业后能找份又体面又薪酬丰厚的工作,就是孩子的胜利,父母的成功,其他事情则置之不理,概不关心。
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精华。
(一)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的整体意识和爱国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群体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因此,传统文化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与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坚持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反抗外民族的压迫与侵略,开创中华文明、建设祖国大好河山都是爱国的集中体现。
(二)“仁爱”思想和人际和谐
传统文化提倡“仁爱”,注重人际和谐,进而推广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天人合一”,强调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效法天的刚健之德,君子以自强不息;模仿地的广厚之象,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思想教育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包容万物,奋发图强,争创一流,促进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同时,能够使学生确立人与大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理念,尊重并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资源,为开创人类美好生活空间而奋斗。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宿舍文化
一、概述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逐步推进和改革,高校后勤管理也逐渐迈向社会化和现代化。大学宿舍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加强重视和改进礼仪,对德育环境的优化也至关重要。大学宿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根据地,承载着宿舍文化建设的重则,能够帮助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意识水平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以及学习习惯,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确立也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在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身心负性状态导致的不良事件不断发生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也明显凸显[1]。再加上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给大学生宿舍管理也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本文重点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举措,具体如下。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
当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仍存在多种问题,尤以寝室同学之间的交流变少、硬件设施及条件滞后、对文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最为明显。以下是对上述问题的影响与成因进行分析。(一)寝室同学之间交流少在现代社会随着手机、电脑多种科技工具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交友软件的推广,给大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日益减少。手机和电脑社交软件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失去直接交流的机会,甚至患有人际交流恐惧症,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差。如某项调查研究显示,六成大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网络聊天,认为与舍友的交流无关紧要,甚至有部分沉溺于电脑游戏、视频的学生只顾自己,严重影响他人的学习和休息,增加宿舍矛盾。(二)硬件设施及条件滞后大学生宿舍硬件设施及条件滞后是影响其生活安全和便利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日常生活设备和条件的要求也不断严苛,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处,厌烦大学生的宿舍生活。比如有部分高校设有8人间宿舍,很大一部分学生均难以接受;大多高校宿舍并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没有空调,很难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要求[2]。由此可知,高校设施及条件滞后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应当着手逐渐改善大学生的居住环境,以便能够更好的生活和学习,并且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三)对文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当前高校宿舍对于学生的道德取向和人格发展具有直接、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质量与承载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中央精神的真正贯彻和落实也产生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思想政治视域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其人生信念、政治追求、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的实施也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对完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引导其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起到积极作用。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前大学生宿舍文件建设的重视和关注力度远不能达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素质培养的需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党和政府对人才培养和全面发展的政策要求,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也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督促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等均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一)督促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习惯大学宿舍是大学生群体生活的地方,首先应当保持宿舍成员关系融洽,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才能建立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入对于大学生良好学习氛围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作用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促进宿舍学生养成统一的生活、作息和学习时间,为创造和维持宿舍优美的环境、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作用明显,进而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使学习优秀、表现良好的学生主动、自愿、积极地帮助学习和表现较差的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养成和整体成绩的提高充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宿舍的引入后最为重要的作用之一便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既有助于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又能够充分发挥其生活、学习和思想的交流与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宿舍文化建设角度分析,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人格塑造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质。比如,可以鼓励大学生闲暇时分在宿舍闲聊,开展“座谈会”、“卧谈会”等加深彼此了解[3]。另一方面,从学生性格特质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督促大学生学会相互忍耐、宽容和尊重,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和感情,最终有助于养成优美、整洁、健康的宿舍环境,建设有特质、有内涵、符合时展要求的大学生宿舍文化。(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对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意识水平具有一致性。从本质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便是一种对文化教育的塑造手段和方式,将价值与规范接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过程,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建设良好、理想的大学宿舍文化是新时代各大高校发展的趋势,能够充分发挥宿舍文化强有力的舆论引导作用,将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载体,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水平。其二将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全力建设并打造宿舍文化实践平台。鼓励大学生在宿舍“针砭时弊”,活跃思维、大胆讨论和争辩,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开阔视野,在此过程中还可以促使大学生明辨真伪、认识真理、区分善恶,提升其政治识别能力和素养。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究
以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究为例,将举措、操作方法、应用成效和价值总结如下。(一)学校中层领导干部联系班级进学生公寓以及辅导员轮流入住宿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学校制定了中层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制度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宿舍开展的重要举措。辅导员轮流入住宿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系,还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宿舍管理全面结合,向学生宣教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加强宿舍管理质量和效果。所有辅导员轮流办公,设置值班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要求学生定期汇报思想工作。此外,组织辅导员团队深入大学生宿舍了解其安全状况、卫生状况、夜出情况以及思想动态等,鼓励学生相互间加强交流和沟通,引入“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最后还应当定期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制定改进措施。(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大学宿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增强“自我服务、管理和监督”意识,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间沟通的纽带作用,对加强管理双方的信息沟通作用重大。学生处、二级学院、宿科管共同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例行检查和宿舍管理,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任中,达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三)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为丰富大学生宿舍生活,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校特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将每年的11月份定为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通过文化类、教育类和竞赛类栏目和活动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其中文化类活动主要包括有关宿舍生活的有奖征文、摄影大赛丰富学生的生活,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和环境。教育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和意识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宣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完善宿舍生活。竞赛类主要包括电子科技大赛、成果展示大赛、“宿舍文化”主题相关的文艺作品大赛等,增强学生团结友爱、合作共进的精神,提高思想意识水平,建设并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
五、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宿舍文化建设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培养、培养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为社会培养全面、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均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关注不断加深,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将会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为大学生创建更为优质的环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炉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7:116-117.
[2]杨建波,李新刚.以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05:523-525+529.
篇4
一、人文素养的提升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易经》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第一次出现“人文”字眼是作为与天文相对的概念提出来的。西方“人文”的概念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通过与宗教神学的对立,人们为了表达对人性、自由的追求而提出来的。在中国,人文经过了与科学的对立等一系列波折后,终于在20世纪又被推上了重要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与重要奋斗方向。在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存在。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杰出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提升甚至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中呈现出“五重五轻”态势,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人文、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针对这一态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特别发文提出高等院校在教育中应注重塑造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应重视做人,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国家教育部发表的文件中也多次提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实现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相结合。文化消费时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正是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体现。要提高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是重要途径之一。
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对音乐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的具体体现
(一)丰富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艺术知识是人文知识中的重要部分。对于音乐专业大学生而言,艺术知识应是相对容易掌握,且最需要掌握的的人文知识。通过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来获取艺术知识是方便直接并且效果显著的。音乐专业大学生在观摩剧院音乐专场演出时,往往会运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来赏析音乐,“批评”或者“赞许”的结果都是建立在个人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经验基础之上的。而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经验从何而来呢?也正是他们在进行大量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无数次的“听”、“看”和“思考”而来。
通过剧院音乐文化消费,音乐专业大学生不局限于获得艺术知识。音乐的起源比语言还要早。原始时期,人们敲打石器、木头发出信号,表达情感,这就是音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劳动号子这种音乐形式来传递信息。西方音乐按时期划分最早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和中世纪时期的音乐,主要内容一宗教音乐为主。《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因此,音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音乐包罗万象。那么,在进行剧院文化消费时,音乐专业大学生获取的就不只是艺术知识那么单一了,还包括丰富的宗教知识、哲学知识、历史知识等。例如,当你在剧院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时,你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战斗的气息、自由的气息,在音乐不断地冲击你的听觉时,你甚至感受到贝多芬要表达的对拿破仑称帝不实行“共和”的恶劣行径的愤怒,以及众多像贝多芬一样的革命志士对自由民主的无限向往。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中,那些人文知识就无形地在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二)培养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拥有无价的精神财富,懂得如何与他人、自然和宇宙和谐相处。他们敢于直面人生苦难,体验生存深渊,并去深渊揭底,去化解苦难。客观上看,协调与和谐运动是音乐艺术的总体(或基本的)特性。音乐的原始形态,具有天然和谐的特性。作曲家创作的音乐、旋律、乐句进行的起落、和声构置与功能的变化,乐器组合音色的调配、曲式设计、织体的变化与发展,总体都离不开由宁静、和谐到发展、变化,最终又回到新的协调、和谐与统一这一基本发展。每一个作品都源于现实、充满想象、映射多样化的生活,给观众带去感性的体验。这种体验在与现实冲撞时,往往使观众更加正能量地面对现实人生。在音乐面前,观众没有好坏之分,亦没有国界。在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人们只需要真诚地享受音乐,将情感与作曲家、表演者相互交织,使内心的感受与音乐产生共鸣,并在音乐中不停探求美好和谐,寻求自我。要真正提升高校的人文教育,健全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桥梁,化有形为无形,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剧院音乐文化消费利用音乐的感化情感的功能,认识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娱乐的功能,统一思想的功能来提升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当代教育中来看,即美育。
(三)提升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人文行为
人文行为是人文精神在外的体现,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的来源。人文行为端正,超然物外的人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身边的人、事和物。古语道:“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也”。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带来的人文知识的引导下,音乐专业大学生可学会“善良”、“文明”等人文精神,可询问自己“我是谁”在生活和思考中得到哲学启示,并将所学体现在对待自身之外的人、事和物上,体现“善待”、“关爱”、“帮助”等人文行为。
三、音乐专业大学生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现状
本文对武汉中心城区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剧院音乐文化消费行为开展调查,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并总结出以下消费现状:
1.音乐专业大学生重视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武汉中心城区音乐专业大学生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支出占额外消费支出比例大,对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的欲望不断增强。同时,他们对演出场地,演出内容的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学生通常前往武汉最优质的音乐厅――琴台音乐厅进行消费。
2.部分音乐专业大学生受到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进行跟风消费、冲动消费、时尚消费等不良消费。学校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数。一旦攀比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
3.部分音乐专业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专业、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进行正确的剧院音乐文化消费选择,但也存在轻微的两级分化的情况。少数音乐专业大学生属于贫困生,对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有愿望,但经济支付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音乐会观摩次数少,受到剧院音乐文化的熏陶较少。也有少数音乐专业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好,在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求贵、求好。
4.调查显示,武汉中心城区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武汉剧院音乐文化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对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的演出质量、服务态度和场地卫生情况的满意度分别高达83%、72%和70.3%,但对于消费价格、音乐会秩序的满意度较低,认为在这两个方面有待改善。
四、改善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的对策
本文通过对音乐专业大学生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时的不合理消费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一)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校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音乐专业大学生应该根据客观实际,认清自己的经济能力,在保证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情况下积极、合理地进行剧院音乐文化消费。首先,大学生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中要避免盲从,坚持从自身实际考虑,理性消费;其次,消费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音乐专业大学生容易在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中存在攀比心理或者心血来潮,作出不理智的消费选择,之后又发现这种消费选择自己并不需要。因此,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最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应弘扬这一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拒绝浪费,合理消费。“有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学校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的引导。首先,学校可以将正确的消费观念渗入学科知识当中,在校园中通过最常见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其次,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相关讲座、宣讲,还可开展消费的相关话题的辩论赛等学术活动;最后,学校应与家长通力合作,学校的引导“孤掌难鸣”时,家长积极配合,纠正学生的错误消费观念,教育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剧院应合理调控售票价格
剧院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设施”,不仅具有经济功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功能。因此,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无经济收入、但又担任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力军群体,剧院可实施优惠政策,如凭学生证买票打折、逢周末优惠等。对于贫困大学生,剧院可提供公益性演出观摩机会、志愿服务积分换取观摩机会等,俸献一份关爱与帮助,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剧院形象。
(三)建立有效的剧院文化消费文明观摩管理体制
剧院在保证场地、服务、演出质量的同时,要致力于提高观众的剧院音乐文化消费享受度。现在,剧院通常会在演出开始前进行观摩演出注意事项说明,但因观众不文明观摩破坏演出质量的情况依旧时常发生,如迟到、拍照、说话、使塑料袋等物品发出噪声等。剧院应加强对剧院音乐文化消费礼仪的宣传,可以通过举办宣传会、广告宣传、网络宣传、节目单宣传等渠道。
篇5
1.1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界定
根据教育部对于高校专业的界定,学科分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规律,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人类社会。其内容包含了哲学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理论类、公安学类、教育学类、体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等。
1.2 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综合能力体现。是对一个人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职业过程从而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技能等方面。
1.3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虽然同样是大学生,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有着不同于理科专业学生的一些特点。首先,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在性别构成上以女性为多数。其次,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相对于理工专业大学生在性格特点上更表现出人文气质,更善于自我表露,但又缺乏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综合来说,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更具有女性气质,即善于待人接物和表达情感等,但缺乏男性气质即自信,富有主见等(见表1)。在学习能力上,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更倾向于书本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动手操作、实践能力都较差。就业习惯上,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多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职位,企事业单位的文职工作、事务性工作,比较回避自主创业,或者尝试其他领域工作。在就业能力上也弱于理工专业大学生。
以性格特点来分析适合不同专业的大学生:
[[性格特点\&性格特征\&适宜专业\&研究型\&严谨缜密,勤学好问,善于观察分析,逻辑推理,喜欢以理性的方式探讨事物。\&心理学、地理科学、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社会型\&热情友善,容易相处,在人与事物之间,更愿意与人相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安学、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艺术型\&敏感深刻,自由奔放,喜欢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借助于音乐、文字、形体、色彩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追求与众不同。\&艺术类专业、汉语言文学 、新闻学、英语小语种\&事务型\&细致,严谨,自治,认真,喜欢规范明确,秩序井然的工作环境,偏爱系统性、条理性、规律性比较强的活动。\&教育学类、护理学类、图书情报与档案馆管理学类\&经营型\&精明自信,乐观进取,对商业信息比较敏感善于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喜欢追求经济效益和个人成就,具有一定的组织计划能力。\&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审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技术型\&稳重踏实、崇尚实干。\&理工类专业\&]]
2 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2.1 我国当前社会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经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乘上高速运行的列车一般。但是在这当中也不断出现单纯重视发展数字,表面繁荣的现象。对于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项。
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对就业的社科类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职业素养要求。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由腾飞时期转向平稳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在经历迅猛发展之后转而寻求内部结构优化调整。这就要求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要适应变化调整中的市场职位需求,不能粗浅地了解人才需求,要在知识储备、能力培养、心理素质等综合方面不断提升,有不断自我完善的意识。
在文化方面,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我国目前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尤其目前的社会转型期,物质的分配不均,贫富分化较为严重。部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受到社会消极文化熏染,不能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积极的就业态度。在就业困难期,不能及时丰富自我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反而转头将戾气发泄向社会、政府、高校等,出现消极的大学无用论、大学毕业即失业,大量的啃老族等现象,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就业心态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2 社科类专业高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当前绝大部分的高校缺乏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识,重视不够。很多高校重视的是科研能力,而不是育人的能力。意识的缺乏使得后期的具体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育人思想指导。
我国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课程机制。首先,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都需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执行,不一定适应所在区域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这就使得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僵化。其次,在教育模式上,仍以传统授课为主,常以闭卷考试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这大大限制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时间和能力拓展。这都使得培养出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所学的知识落后、僵化,动手实践能力低下,缺少独立思考能力。
我国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只是形式化的存在,并没有真正地形成系统、专业、个性化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教育和就业指导体制。没有结合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这一群体乃至每个个体的性格特点、就业意向、专业技能等多方面内容,给出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和培养。
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就业指导体系起步较晚,更是因为这一重要教育培训环节一直被忽视,导致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匮乏,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缺乏规划,没有方向性,工作履历混乱等,影响了大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
2.3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自身职业素养存在问题
第一,盲目准备。不少社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因为其本身专业缺少专业优势所以热衷于考取相关资格证书,例如:外语证书、文秘证书、计算机技能证书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我职业素养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这其中有小部分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怀有投 机取巧的心理,以造假的方式来寻求职位机会,骗取企业初步信任。这不仅是给自身的诚信带来污点,更使得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受损。
第二,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入学阶段,大部分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通过高考从高中顺利毕业,那么接下来的就应该去享受甚至是挥霍大学生活,而不是三点一线地埋头学习知识,丰富自己。我国目前社科类专业大学生中有近80%从未有过职业规划。近半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发展缺乏目标,只有不到10%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规划。
首先,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自身定位畸形,希望未来的职位是高收入、高福利、高社会声誉的工作。从向往国企铁饭碗,到期待外企的薪资福利,再到近些年火爆异常的公务员报考,都说明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贪图安逸稳定,缺少就业的热情和勇气。其次是部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对自己的定位过高,盲目认为自己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培养的知识分子,要有体面、光鲜的工作,对于大量需求人才的服务业嗤之以鼻。最后在求职中不能够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多限于在校园招聘会或者招聘网站上广泛撒网,或者是“托关系”,“找门路”,不善于“推销”自己。
3 提高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今年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全国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以大连市为例,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7万人,截至目前(2013年5月31日)签约率仅为50.2%,低于去年同期5.9%。对于目前急需社会各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更是凸显出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急需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3.1 高校培养职能转变
第一,加强课程教学。在扎实专业知识基础上,拓展其他知识,为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大学阶段教育提供完整的具有实用性的知识体系。加强外语、计算机、商务邮件写作等实用性课程的学习,通过丰富的社团、校园竞技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写作、组织活动、团队协调等各方面能力。与用人单位签订实训合作,以实践教学形式让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零距离”感受就业环境,将所学就业技能与实际需求应用相结合。同时要在大学教育中凸出社科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的是具有适应需求不断学习的人才,而不是死读书的应试人才。高校应培养出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灵活而又具有创造力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
第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大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加强就业指导也是高校提高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首先,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建立就业指导制度,发挥辅导员的积极作用。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当前社会人才需求信息,根据社科类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性格、专业等不同的特点实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其次,全员参与职业素养培养应是贯穿大学学习生活的始终,不同年级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最后,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可通过就业观念、性格特点和求职技巧训练,市场信息咨询、提供模拟招聘会等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3.2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个人转变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在职业素养的培养上要注意的两点。一是硬件实力,即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外语能力等。二是软件实力,即沟通能力、就业意向等。
首先,社科类专业大学生需要培养和锻炼基本的沟通能力。同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职业目标,了解该期望职位的相关信息,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市场人才特点或者心仪企业的用人特点等。其次,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当前社会和国际经济贸易的活跃发展,大量的外企在国内不断发展,同时国内企业也不断地学习外企的先进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的外语能力显得极为重要。这也说明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硬件与软件实力同时提升。
3.3 社会各方面积极推动
第一,政府应当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例如鼓励大学生创业,对其进行无偿的就业指导和低息小额贷款等方式。与本地企业合作,为高校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适当地给予企业和高校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补贴。推动企业与社科类专业大学生间的积极互动。大力推动高校的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同时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在政府相关网站及时的更新市场职位需求。起到快速、高效传达的桥梁作用和推动、带头作用。
第二,用人企业在对于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上应多看重社科类专业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素养,而非单纯的某项证书或者必须是985、211的教育背景。尽可能提供给更多的社科类大学生就业机会,为即将毕业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其进行岗位培训。培养的过程也是发掘应届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其他职业素养的过程,有助于其长期的职业发展,让人才对于企业增加归属感,降低企业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和高换手率。同时,也是企业完善丰富其自身培养体系的过程。
4 结语
认真做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大力推进高校、企业、政府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对于当前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认为优化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方式,改进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自身对待个人职业素养的态度,提高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当前的就业难,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崔玉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2]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
[3]王宁宁.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1,(4).
[4]范明,安戈锋.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9,(3).
[5]聂金荣,郑汉慧.中国二本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2011.
[6]李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
[7]李建英, 许海元.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述评[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8]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研究,2008,(8).
篇6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媒介素养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选择、分析、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大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媒介观念、媒介能力,从而能够能动地分析、解读传媒信息,建设性地使用媒介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46-02
1 引言
全球化背景下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共享,使得传媒对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对公众的影响力日渐增强.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提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当时提出这一教育主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青少年抗拒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流行文化的“低水平满足”的意识和能力,抵制大众传媒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倡导对青少年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其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规避和抵御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加速了传统社会向媒介化社会嬗变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发达的媒介技术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旨在提高媒介受众批判地认知吸纳媒介信息能力的终身教育.
媒介素养是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包括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掌握运用传媒的基本技能,使其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媒介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然而由于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较晚,造成了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缺失.为了切实提高赤峰学院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通过问卷调查来探讨赤峰学院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从而探索和研究我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该项调查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3%.调查对象的专业构成情况为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专业分别占39.7%、60.3%,调查对象所在年级的构成状况为大一年级学生占26.1%,大二年级、大三年级学生分别占39.1%和21.7%,大四年级学生占总样本的13.1%.问卷主要从大学生与媒体接触的基本方面、大学生的媒介行为:动机,态度,能力及基本认识、大学生与媒介素养教育等这几方面进行了调查.
2 赤峰学院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对现代生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媒介,媒介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适应与改造着周围环境的方式.在大学里,大众文化正在向传统的大学文化渗透,在通过各种媒介逐步肢解、动摇着传统的学校教育的权威地位,新型的媒介文化正在逐步的形成.对媒介素养调查结果的分析,目前赤峰学院学生媒介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媒介接触动机和行为方面
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更多的注重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呈现出一种具有理性的动机结构.从图1中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大学生来说,接触媒介的动机通常是学习知识、了解新闻或者社会资讯、获取生活实用信息等.其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媒介接触的新宠,且大多数学生具有对网络的使用能力.高校大学生作为媒介社会规模庞大的一个受众群体,他们接触媒介范围广,使用媒介的频次多.
2.2 使用媒介资源能力方面
大学生使用媒介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够主动选择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并有效的加以利用.据图2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36%和35%的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和手机获得各种信息.他们对网络、手机、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介形式均有较好的应用能力.
2.3 媒介认知方面
大学生对媒介信息有一定的感性的认识,他们能够意识到媒介对自己知识结构,观点思维方面的影响.从图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电视这种媒介比较信任.所以说他们对媒介信息的真伪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而且以多种媒介形式作为自己获取信息的途径.
以上这些表现和情形说明,赤峰学院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但是调查显示我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及其相关教育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我校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的状态,他们具备的媒介素养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的,而是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个人的直觉感悟总结出来的.这种自发的状态的媒介素养,最明显的特点是浅层次、低水平的.
第二,赤峰学院学生已有的媒介素养侧重于媒介的技术层面,从图4中可以看出学生还是对新媒体有一定的兴趣,所以,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处于对媒介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的实用型、兴趣型阶段,探索学习、开发型的媒介技术教育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
第三,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滞后,不能充分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机会和环境.长期以来,人们所认知的媒介与教育的关系,还是停留在如何使用媒介.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缺乏自行探索发现知识的空间,媒介素养的理念还没有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以上这些现实问题表明,在这个信息呈指数增长的时代,学生了解媒介的运作,理解媒介信息的传递、组织,掌握媒介的构建现实以及构造媒介产品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尤为重要的,并且利用一切资源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3 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 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公众具有正确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丰富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了解大众媒介是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信息系统;指导学生把握大众传播反映和建构现实的功能,正确辨别、选择并评价媒介及其内容;培养他们的媒介批判意识与审美能力以及宏观视野,通过理性的思考,正确利用媒介表达自己的观点,努力创造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
3.2 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和环境
大学校园有着丰富的媒介资源——校园广播、电视、报纸、计算机网络等,这为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和手段宣传媒介素养知识、技能和观念形成了全方位的舆论传播环境.因此,高校要加强校园舆论传播环境,重视校园舆论文化设施的建设,发挥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强传播媒介的发展,着力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另外媒介实践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媒介,利用媒介,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接受媒介信息,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从容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媒介道德,如恪守信息道德规范,自己不制造、不传播假新闻,尊重别人的隐私和权利等.
3.3 树立大学生选择和使用媒介的自我教育意识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一方面要使大学生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选择和使用媒介的自我教育意识.这样,学生可以正确的了解自己的媒介素养状况,分析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随时调整自己的媒介素养自我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一个具备媒介素养自我教育有意识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者对他的教导和引导,更容易在日常的媒介活动中,自觉的运用媒介知识,正确、合理利用媒介,批判地接收媒介信息,把大众传媒作为了解媒介、认识社会、丰富知识的工具.
参考文献:
〔1〕Elizabeth Thoman. 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 Center of Media of USA, 2002.
〔2〕张立国.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1(09):9-19.
〔3〕秦永芳,吴琼.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及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99-102.
篇7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74-03
人文素养教育,“简言之,就是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科学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本来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然而自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理性的高扬,人们对科技的崇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人们的主体意识却在逐步弱化,以至于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开始日益尖锐地凸显出来。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顶层,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教育对此类社会问题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大多数教育者在育“才”的同时却忽略了育“人”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了解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并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为了详细说明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首先,请看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的一个调查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5份。从问卷的难易程度、发放比例到学生回答的真实性、数据统计的结果看,此次调查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一、人文知识掌握了解情况
在问卷中,设计了7道题目来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及相关能力,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对艺术文化方面的考察(非艺术系学生参与)最让人担忧,只有5%左右的同学表示了解,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示略有所知,还有相当一部分基本一无所知。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了解最为薄弱,很多学生在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可以说在整个人文素质教育中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也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
历史哲学方面(非历史哲学系学生参与),当被问及是否阅读过二十四史或经典著作时,有超过半数同学表示没有读过,30%的同学对此不感兴趣,只有12%的同学表示阅读过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大学均设置了中国近代史纲要、理论等课程,但同学们明显缺乏学习的热情,对有关历史哲学方面的课程兴趣度低。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及熟悉程度(非中文系学生参与),设计了三道选择题,要求大学生将文学作品与作者相对应,作品的选取涉及古今中外的名著。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这道题得到满分,说明这些同学有比较广泛的阅读面,其余同学多数是错1到2题,错误主要集中在古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上。现当代文学由于距离较近,阅读上较少障碍,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了解相应比对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多些。附表: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令人担忧,文史哲尤其是艺术方面的知识积累相当薄弱,无法适应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2.人文修养、价值观方面
个人的人文修养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上,因此,通过对当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调查,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情况。
二、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及价值观的调查
个人的人文修养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其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上,因此,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调查,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情况。
从以上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社会责任担当、人生理想的选择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不到20%的学生表示能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90%左右的学生从没参与过志愿者活动,33%的学生将个人理想置于社会理想之上,且大多数人都选择追求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因此,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采取措施如下
(一)创新课程体系,多渠道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方式,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落实首先也应通过教学来实现。有专家指出,在大专院校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在学校课程机构中所占比重应不应低于l/3[2],但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高校人文课程总体不足1/5,所以各类大学都应该适应高教发展的需要,广泛增设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学科课程,这也正是发达国家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早在1978年公布的《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中就明确规定,全体学生要学习“人文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国外语言文化”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基础课,这些课程约占总课程学分的1/3[2]。但现阶段,由于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理念,所以追求人才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也成为其显著特点。在这类院校中,要想真正让人文素养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依托已有的文科学科,将一系列人文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允许并倡导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学科课程,进行通识教育。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另一方面,鼓励中文、历史、艺术系老师开设全校范围内的“公选课”,如“戏剧影视文学研究”、“中国新诗研究”、“桂东南民间音乐研究”等等。通过这些人文课程的开设,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拓展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发展。
除了通识课程的设置外,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也是非常必要的。现代社会广泛需求的是,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努力挖掘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并把它们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去,从而实现学科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会与整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可以讲解本学科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介绍学科发展过程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展望学科领域内技术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价值观。‘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3]从而让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建构良好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民主和教育》中指出:“社会环境无意识、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4]大学校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它包括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一般而言,每所大学因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民情风俗的不同而具有独异的个性,这种个性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她怀抱中得每一个学子,因此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培养出什么类型的学生。为了发挥客观环境润物无声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展现。例如,在校园的建筑设计和人文景观的建设上,应尽量经典、健康、昂扬,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像清华大学的校训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为此不懈奋斗。此外,很多师范类院校中的孔子塑像,也默默地强化着师范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格素养。
在亭台楼榭这些基本的硬件环境之外,校园的文化社团和文化讲座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两条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台、宣传栏、警示牌宣传“八荣八耻”、“中国梦”等主流文化意识形态,营造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同时,对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些文化社团或文化活动,譬如“文学社”、“英语角”、“舞蹈队”等,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并从中锻炼自己。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之外的有益补充,除了利用本身的文化社团这些资源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形式多样的人文讲坛,启迪学生思维,提升整个学校的人文精神品位。如北京大学开展的“中华之光系列讲座”、“艺术教育精品系列讲座”、“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系列讲座”;华中理工大学自1994年起,邀请杨振宁、钱学森、季羡林、杨叔子等海内外著名学者登上人文讲坛,连续举办了400多期精彩的人文讲座,并于1996年出版了被誉为“重塑中国大学人文精神之力作”的《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以及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等都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在校园传为佳话[5]。
(三)利用网络平台,为人文教育提供新途径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教育已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2010年7月提供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手机网民则增至2.77亿人,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而庞大的网民规模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高达30.7%。活跃在互联网上的25岁以下的青年网民中,大学生又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6]。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它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利用网络媒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及影响传播。教师的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因此以良好的职业形象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将本校优秀教师和外校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出来,用名家的人文素养感染激励学生。例如,全国百家名师桑新民的授课实况就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典范,他在讲课中穿插文学、历史、摄影、艺术知识,多媒体课件中链接电子大百科全书及各种乐器的演奏等,他风趣的语言魅力,丰厚的文化底蕴,互动的课堂形式,美观的多媒体课件,配乐诗朗诵和摄影图片展,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艺术魅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激发了学生自觉培养人文素养的意识和兴趣[7]。二是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增强他们的辨识力和自控力。了解网络方能最好的运用网络,所以有必要通过课堂教育向学生讲授媒介的基本性质、功能、特征,让他们具备甄别网络信息的最起码的能力。第三是教育工作者应尽快地建设好校园网络系统,屏蔽网络上一些乱七八糟的、负面的信息,尽量为广大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导向,以一种积极的舆论引导大学生的成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网络媒体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肩负重大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担负起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任务,以更加强烈的自信把握好网络文化发展的难得机遇,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来落实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的各项任务。”因此,我们应严格按照这一方针的指导,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总之,人文素养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以切实有力的措施改变育人环境,培养出既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又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的有用之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季慧.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2(5).
[2]顾明远.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3]董婧.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人文教育[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0.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曹金祥.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礼仪现状 调查 分析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时展,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礼仪教育的欠缺,大学生群体普遍出现礼仪素养低下,道德品质丧失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与高校的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违背,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就业成才。有鉴于此,笔者组织了调研活动,选择了西安市五所高校(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医学院、西安思源学院)作为调研对象。这五所高校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既有教育部直属高校,也有陕西省属高校;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学科门类专业较少的学校;既有普通文理科生,也有艺术生和自考生;既有公办大学,也有民办大学。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36份,回收率为87.2%。符合统计规律和要求。被调查人员由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构成,非常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因此调查的样本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能够起到调研目的。
1西安市大学生礼仪基本现状
1.1 礼仪知识和素养现状
在回收有效问卷的436名大学生中,在问及“是否清楚了解具体的礼仪规范”时,肯定回答的同学仅有223 名,占44.6%,不到被调查人数的一半。在被问及“觉得自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有失礼行为吗?”的调查中,回答“比较注意,偶尔失礼”的学生为208人,占总人数的47.7%,仍有一半以上的同学经常失礼或拿不准哪些是失礼行为,缺乏基本的礼仪知识和礼仪意识(具体见表1-1)。
在问及“你认为失礼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现象吗?”回复“个别现象”的仅有83人,占总人数的16.60%。此外,在“你是否因为个人习惯不雅、礼仪不周,而给你的生活、学习和交往带来过麻烦?”的调查中,有将近75.52%的同学认为由于失礼或不懂礼仪规范曾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和交往带来障碍;有35.03%的同学表示自己“非常关心和在意自己的礼仪表现”;“有些关心”的同学也占到了总数的53.67%;表示“不太关心和从不关心”的同学仅占总数的4.33%。
1.2 谦敬意识和公德意识状况
在调查关于礼仪意识方面的问题方面,从此次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公德意识普遍表现比较差,甚至很多学生公德意识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不认为影响到身边人的正常生活。调查中发现,有42.43%的大学生在食堂就餐时不主动排队(具体见表1-2);
有28.22%的大学生在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合随意说笑和接打电话;有54.43%的大学生常说脏话或无法控制自己说脏话的习惯;有31.72%的大学生在观看演出和比赛时不能做到文明观看和喝彩;有35.62%的大学生在乘车或购物时没有排队的习惯,文明意识淡薄。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的纪律观念和均比较淡薄。如有35.52%的大学生不能做到遵守课堂纪律,常有迟到、早退、逃课,上课聊天、睡觉、甚至随意进出教室的行为表现;有37.13%的大学生经常不遵守交通规则,常有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或地下通道的习惯;有26.38%的大学生不遵守作息制度,作息时间内聊天、打电话、上网而影响同学的正常休息;有15.53%的大学生随意承诺,不守时,不守约,缺乏诚信意识。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尊重意识表现尤其差,如有49.31%的大学生见到老师和长辈不习惯打招呼和问候(具体见表1-3);
有35.23%的大学生进门没有敲门的习惯;有18.23%的大学生不懂得尊重别人,对父母态度冷淡,不会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有18.22%的大学生穿着不分场合,衣着不得体,如穿着拖鞋进出教室、图书馆和食堂;有50.20%的大学生卫生习惯较差,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1.3 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了解程度
传统礼仪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当今社会成长的新一代年轻人较之长辈,对传统礼仪的学习兴趣比较浅,调查中发现,仅有22.02%的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的冠、婚、丧、祭等基本礼仪;在被问及“在当今是否需要学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精华”时,回答需要学习的仅占20.41%,有80.5%的学生都回答无所谓或者已经落伍了,不需要学习。(具体见表 1-4、表1-5)
1.4 教师礼仪素质的现状了解
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周围教师的礼仪水平的态度持一般态度,仅6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礼仪水平表现好,有33.25%的学生表示教师的礼仪水平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自己的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老师等的礼仪水平评价较低,反映了高校教师存在礼仪缺失。
1.5 礼仪教育渠道和途径了解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虽然也意识到礼仪素养对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表示“非常希望”和“比较希望”学习礼仪知识的大学生分别占到被调查总数的“35.78%”和“54.58%”(具体见表1-7),然而同时也有82.34%的大学生认为缺乏接受礼仪教育的机会和渠道,这对他们掌握礼仪知识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造成较大的影响。
2 高校大学生礼仪存在问题
2.1 礼仪认知水平较低
从表1-1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基本的礼仪知识和礼仪规范了解较少,礼仪素养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礼仪素养还是在乎并有要求的,只不过尚未能够以一种规范的方式或稳定的习惯来约束自己或对待他人。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图书馆 人文素养 提升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大学生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充分发挥保障,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增强人在生活中、事业上的成就感。如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作为学生灵魂滋养重要基地的高校图书馆无疑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下面,笔者就在总结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一下我们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当前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面做哪些工作。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中,大学里教学设置更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习得。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迫使校方按照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知识性、技能性需要来培养学生,忽视了大学生人文方面诸如情感观念、人格完善、审美能力、价值观等教育的完整性熏陶。这种情况的持续势造成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品格缺陷日益明显。
(一)诸事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利益,缺乏责任感
现在校大学生多为九零后,这代孩子自我意识极强。任性崇尚“自由”,如部分在校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旷课、迟到、逃课的问题,再加上当前在校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都是长辈的中心,不懂得尊重人不愿意理解人,拒绝站到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做不到换位思考。因此,无论是在校时与室友、同学的相处,还是离校进入工作岗位后与上司、下属等同事的合作之间都极易产生问题。
(二)生活、学习、工作上独立性不足
当前的在校学生一般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表现:要么盲目自信,不能客观正确认识自我及周围环境,要么自卑,依赖心理强,不敢也没有能力面对问题。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形都将导致学生社会实践意愿出现偏差,以致影响离校后工作期间的个人专业知识发挥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个人挫折承受能力下降
就世界范围来讲,近年间自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尊重生命的情况发展的越来越严重,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遇到丁点儿小事就钻牛角尖,或轻易消失出走,或伤害自己,动辄迁怒他人,对自我存在感产生质疑,更无所谓生存的意义。
(四)普遍缺乏精神追求,政治信仰迷惘,理想信念模糊
因着社会功利化环境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显偏执或急功近利。对于社会所树立精神榜样持质疑态度。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接受,也不过流于片面,难学得其本质。当前在校大学生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难免了解和接触到社会中腐朽和不公平的一面,这些都使他们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主流三观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他们政治方面的信仰已逐渐趋向于多维度、多元立体式发展,在这一基础上,对于诸多纷杂的政治事务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其中小部分学生在多层面的政治发展中逐渐迷失,所谓理想变得模糊,奢谈国家责任与个人使命,他们个人生活的个人生活更多地倾向于物质财富的追求。
二、高校图书馆在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措施及内容
高校图书馆在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和增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人文素养是各类人文知识内化的结果。离开书籍的阅读,任何人文理想都是将是纸上谈兵。在这一点上,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传势,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可供大学生们无偿使用。
(一)优化馆员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素质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敬业水平。图书馆工作人员既有管理之职,又兼育人之任。工作人员须对于自己的职责有深刻认识,并自觉履行责任,关心学生发展,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优化图书馆内藏书结构
以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为目的,将馆内藏书结构进行调整,制定更为合理的馆藏方针。科学分配购书资金来保障以文史哲为代表的人文社科文献资源的数量;通进校内师生自荐、各地专家推荐、图书市场调研等办法来确定进购书目,以确保馆藏文献结构合理。
(三)灵活开展服务并深化馆内工作管理
首先营造高雅祥和的阅读环境,充分利用馆内一切设施。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潜移默化、氛围熏陶可作为图书馆吸引凝聚学生的一大法宝。另外还可以利用馆内设施如:宣传栏、标语墙、LED电子屏、雕塑等等来宣传人文素养的意义,营造祥和舒适阅读学习气氛,以便提高大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在每一年度新生入馆教育阶段,做好这一工作,当然,其间要注意内容更换的周期性。
其次,经常组织开展针对学生的荐好书、读好书、评好书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荐书读书评书活动,鼓励学生有奖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再次,以图书馆露天为单位建立与大学生们的交流平台。可以在馆内刊物和图书馆网站上开辟专栏吸引学生参与交流;也可以定期举办人文方面的讲座;或者可以组织多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的读书知识竞赛等等,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构建更为广阔充满新意的天地
篇10
0 引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促进了民族团结,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所以,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符合了当前社会发展的规律。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因此,在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研究的意义
1.1 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搞好当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当前,随着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的渗透,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问题,比如人生信仰问题、人生观、价值观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迷失自我。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当前多元文化和拜金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的思潮,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用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理念和理论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3]。
1.2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教育内容
我国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体系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让大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校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教育内容相结合,比如可以将《论语》中的“文行忠信”、《礼记?大学篇》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结合,因为这些历史名篇中都蕴含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其内容更加全面、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说服力,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3]。
1.3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著名伟人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社会中最小的组成单位,每个人只有做好了自己才能够在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进而承担相应的责任,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他们走上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打好了良好的基础[3]。
1.4 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与世界上古玛雅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相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流传至今。高校是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能够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因此高校要加强开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研究,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
2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机制研究的对策
2.1 将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传统文化教学中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很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场地、师资、时间等因素,我国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这就导致我国很多的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方面非常受限。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尤其是当前我国从事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明显不足,这就需要将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传统文化教学中去,提升传统文化传播的效率。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实现了校园网上同步直播,对于一些没有机会参加现场听讲的学生提供了一些便利条件,他们只需要点击专门的网站就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高校还可以将一些受欢迎、评价高的讲座上传到网上,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加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2]。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教师在整个高校教育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虽然高校教师在知识、学历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作用,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把握方面还不够成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博大精深,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修养,不断对自己进行充电,不断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为了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可以通过校本培训、集体学习、聘请客座教授讲座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效率。高校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之外,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同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修养情操[2]。
2.3 营造良好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
为了更好地在校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但是,在高校日常的校园文化中,更多的大学生将精力放在了就业上,很少将人文素质的提升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为了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里得到提升,应该做好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建设。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首先可以在校园的墙壁上悬挂有关传统文化彩幅标语、名言警句;其次,在班级里面建立传统文化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进行约束;再次,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校园文化生活,可以将高校传统教育同文化实践相结合,将文体娱乐活动作为补充,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第四,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优秀书籍、经典名著的学习;第五,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期间或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之日,比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的节日期间,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教授或是英雄模范讲授一些我国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同时以这些英雄人物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行,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4 将传统文化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对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所以,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时,要结合本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中国传统文化同大学生实践活动结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文艺活动或是社团组织的形式进行,?⒖翁媒萄?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达到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2]。
- 上一篇: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
- 下一篇:工业循环经济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