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

篇1

(一)民歌的起源与民族文化

关于民歌的起源,说法有许多种。不外乎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祭祀节日等等。然,不论民歌起源于什么,我们都可以说:民歌,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不同的气候、地理条件、、语言文字的客观环境下,所共同产生的一种宣泄人们情感、娱乐人们生活、传递地域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我们说,民歌起源于人类情感的表达和宣泄;起源于人类对于宗教的认识和信仰,这其中也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的恐惧和敬畏而寻求的一种增加自我安全感的方式;起源于人类自我意识和认识的提高以及在这种意识的作用下,所萌发的一种用以记录自己存在的历史和文化的意识。

(二)民歌的分类与民族文化

民歌的分类,依据不同的衡量标准可以产生许多种不同的分类。依据民歌的功能性,可以将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稻区田歌、船歌、小调、婚丧嫁娶歌等;依据民歌的地域性,可以将民歌划分为客家民歌、陕北民歌、云南民歌等;依据不同民族的风格特点划分,还可以将民歌划分为蒙古族民歌、朝鲜族民歌、苗族民歌等等。然而,不论是依据民歌的功能性划分、还是依据民歌的地域性和民族风格特点划分,我们都不难发现不同类型的民歌都与某一地域、某一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密切相关。

(三)民歌的功能与民族文化

劳动号子的功能是在劳动中通过演唱劳动号子从而达到劳动者动作协调一致的目的。并且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们共同演唱或有时搭配演唱劳动号子,能够达到鼓舞气势、振奋人心、给劳动者增添精神和力量的作用。山歌的功能,山歌最初由两山之间少数民族的人民互相喊话发展而来。他们通常通过歌唱传达情感。因此,山歌具有一定的抒情性,在演唱内容上以青年男女传达爱慕之意居多。婚、丧、嫁、娶歌,这类少数民族的歌曲是与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分不开的。折射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反应了少数民族人民在喜庆节日或者祭祀活动中的风俗习惯。通过以上第一部分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歌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与民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其中任何一个研究都离不开对另一个剖析和理解。因此,我们说民歌来源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植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可以说民歌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培育民歌的丰富土壤,而民歌也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图景、表达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情感,传递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载体。民歌与民族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不能分割来看的两部分。

二、民歌演唱中的必要因素

(一)在民歌的演唱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准确的演唱民歌的旋律

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民歌多具有旋律优美、婉转的特点。在旋律线条上,多呈现出曲折、回旋等复杂多变的旋律特点。在音符的设置上,多采用装饰音来修饰主音。这些旋律的曲折多变、装饰音的大量修饰,为民歌增添了许多色彩,而且有些少数民族或者某一地域的民歌正因为其独特的装饰音而成就了其民族的独特风格。许多少数民族民歌都有其独特的旋律特点。因此,在民歌演唱中,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是要将民歌的旋律掌握准确。民歌的旋律直接影响到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二)在民歌的演唱中,要格外注重情感的把握

民族歌曲来源于民族生活,是民族生活中的各种经验、体会升发出来的产物,它凝结的是少数民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因此,在民歌的演唱中,情感的把握尤其重要。在民歌的演唱中,情感的把握和处理要适度。有些演唱者在民歌的演唱中,过于注重情感的表露,或者在情感的表露过程中没有准确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至于在演唱中情感表达过度、情绪失控对歌曲失去了把握。自己过分的沉醉在歌曲的情感中,而没有达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传递情感的目的。而有些演唱者在民歌的演唱中,太拘泥于节奏、旋律等音乐本体上的元素,而没有认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这种演唱方式下演唱的歌曲缺乏感染力、枯燥、乏味、单一,给人以空洞之感,不能够达到打动观众,引起观众共鸣的目的。演唱歌曲的根本目的是以歌曲传递情感,而不是以声音表现音乐元素。因而我们应该意识到情感的表露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说在民歌的演唱中,应该适度的把握歌曲的情感,既不能过分表露情感而导致演唱歌曲失控,也不能够将目光局限于单一的对音乐本体的演唱。我们应该适度的表露歌曲的情感、增加歌曲的感染力、带动听众的情绪、在听众中产生广泛的共鸣。这是歌曲演唱的最高境界,也是民歌演唱的最高境界。

(三)在民歌的演唱中,要注意民族语言的准确性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歌都是由这一民族自己的民族语言来演唱的。这对不是这一民族的演唱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民族语言体现在民歌的演唱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族自身的标志性语言。例如赫哲族民歌中的“拉郎赫赫尼那”“给根”;而且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如蒙古族有蒙古语、藏族有藏语、苗族有苗语、朝鲜族有朝鲜语等等,那么我们在演唱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歌的时候,就应该多了试论民歌演唱中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杨晶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表演系广西桂林541000)·音乐理论·解和学习这一民族的语言。只要多了解和学习这一民族的语言,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演唱这一民歌语言的民歌,才能够使得这一民歌演唱得更加真实更加具有这一民族的特点和风格。另一方面是,民歌演唱中的民族语言发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以蒙古族、藏族、朝鲜族举例,这三个民族的语言,其他民族的人如果没有学习和掌握他们民族的语言,无法与他们进行沟通的。他们的语言自成体系,承载并记录着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一特点,反映在民歌的演唱中就体现为发音的准确与否,以及语言的准确度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对语音的模仿来进行民歌的演唱,那么演唱者将不能够准确的知晓歌词的含义,自然在演唱的过程中,头脑也无法产生对歌词内容和情感的联想。

三、民族文化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

(一)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演唱者更好的理解民歌的内涵

民歌的内涵蕴含在民歌的歌词和旋律当中。歌词所表达内容蕴含了歌曲的思想和情感;歌曲旋律的起伏和特点也间接的表达了歌曲的情绪和内涵。歌词是由语言和文字构成的。要想很好的理解和认知歌曲的内涵,首先要熟悉歌词的内容,只要了解了歌词的内容,才能够清楚歌曲所要表达的涵义,才能够理解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从而才能更好的演唱。一个民族的民歌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代表性文化现象。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民族文化节,在其表现形式上通常都有民族舞蹈、民族器乐表演、民歌演唱和民族手工艺品。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典型现象来窥视这一民族的文化一角,也可以通过这些文化现象,来了解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发展历史。那么相反,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的学习,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对一个民族的风土民情的认知来解读一个民族的典型文化现象。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透彻的、全面的、客观的、清晰的认识这一民族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说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民歌的内涵。民歌、民族舞蹈、民族手工艺品等文化艺术现象,都植根于民族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民族文化为它们提供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时,我们也需要这些文化艺术形式来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歌做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这也为民歌的演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来面对民歌的演唱,要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来面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学习,以更多的热情和钻研精神来完成民歌的演唱。民歌对于民族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民族文化对于民歌的阐释和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民歌将失去发展动力和创作的灵感来源。没有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民歌将失去生命力。因此,我们说了民族文化与民歌相辅相成的。

(二)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在民歌演唱中更好的带动歌曲的情感

一首歌曲演唱可以分为许多层次,首先,最基本的层次是歌曲演唱仅仅依照乐谱上标记的音符来演唱,照本宣科。接下来,是歌曲演唱的上升阶段。演唱歌曲时不仅要依照乐谱标记的音符来演唱,更要注意歌曲的强弱处理和情感处理。许多民歌演唱者都停留在这一阶段,并且不断在努力钻研演唱技巧和歌曲的处理。但是这些对于演唱好一首民歌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才是演唱好一首民歌呢?首先,少数民族的人们创作了民歌这是一次创作,演唱者站在舞台上演唱民歌,是对于民歌的二次创作。在二次创作中,融入的是演唱者对于歌曲的情感和理解,那么这种情感和理解来源于哪里呢?就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表演者在演唱歌曲时,激发起建立在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带动下,演唱者对民歌进行了二次的创作。这种二次创作带给听众的是不同的感受,同时听众在聆听演唱者演唱的时候,也会结合自身不同的经历和情感,产生各自不同的感受。这是听众自身上发生了第三次创作。所以一段音乐在不同人的耳朵里将会产生不同的美妙。但是产生这种美妙的基本前提是,演唱者要能够吸引听众的目光,能够带动听众的情绪,用自己的歌声感染听众。这就需要演唱者深入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对于民歌创作背景和民族文化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作品,让我们更清楚透彻的明知道歌曲所演唱的内容及其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演唱的这一歌曲。对民歌大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歌曲,也能够让我们在整体上和细节上相结合的处理作品。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我们从演唱的第二层级上升到第一层次,以更加流畅的自然的情感表露音乐,让音乐的魅力感染听众的心灵。

(三)学习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歌演唱中的咬字与发音

篇2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含曲艺说唱、戏曲演唱、民歌演唱三大类,同时也包含新歌剧、新民歌演唱及西洋唱法民族化演唱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维也在发生变化,对于民族艺术审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只有在创作上和演唱上充分体现鲜明的时代感,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加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非常必要。

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主要融入了民族情感、语言风格、音乐风格、民族审美观等因素,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不仅要适应文化发展,同时还应当确保文化的健康发展,民族声乐发展的艺术沉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现状。民族声乐艺术与审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审美却是声乐艺术发展的最根本价值,而声乐艺术的发展根源来自于审美。声乐艺术发展与审美是不能分割的,如果只凸显声乐艺术或审美,就无法发现声乐艺术的发展美。因此,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向,这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研究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重要意义

首先,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观念也不断变化,对于美的欣赏和追求都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研究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民族声乐体系,同时构建出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理论,这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其次,民族声乐的发展不仅体现了鲜明的时展特色,同时也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通过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人们能够更好的总结自身对于民族声乐的审美经验,从而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升。此外,民族声乐发展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娱乐,因此,它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美育功能,对人们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三、关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

(一)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发展

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发展来说,传统的声乐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随着审美取向的转变,民族声乐艺术也逐步融入了国外的审美风格,通过中西融合、各个民族的融合,以不断汲取精华,通过创新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如原生态歌手阿宝,其独具民族特色的演唱引起了人们的瞩目。因此,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鼓励并扶持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以形成多元化的民族声乐艺术,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二)创造古今中外融合的美学取向

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人们追求传统与当代审美情趣、中国与外国审美情趣的融合,以追求更深层次的声乐艺术审美取向。因此,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应当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声乐艺术在表演和唱法形式上的精粹,如呼吸支持、发音位置、讲究共鸣等,以从节奏、旋律、配器、和声等方面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从而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世界接轨,缩小与西方声乐艺术发展之间的差距。此外,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还应当注重对传统文化精粹的借鉴和汲取,同时结合时展特色,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感并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文化,以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内涵。

(三)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世俗化转变

当前,审美的世俗化发展是通过时尚文化发展所形成的,而时尚文化则来源于大众的趣味和需要。声乐艺术的发展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但缺乏的世俗化是导致声乐艺术发展无法大众化的重要原因,当前人们更多的注重流行音乐发展,而对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却嫌少关注,由此可见推动声乐艺术审美取向世俗化转变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应当更多的加入大众化元素,将时代中的新鲜元素融入到声乐艺术的发展当中,从而不断促进声乐艺术文化发展的大众化和平民化,以更好的进行传承和发展。

篇3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用

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其自身的审美情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整体音乐素养,音乐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在社会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影响下,音乐文化的传播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大,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民族音乐文化在这种形势下,不断地被传承和发展,也取得一定的效果。而在当前的形势下,音乐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地域或者是地区差异性的限制,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阻碍,而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人们的音乐视野进行一定程度的开拓,从而提高音乐思想境界,从整体上提升对音乐鉴赏的能力。

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分析

音乐不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体征,而且其自身还区有一定的民族性特征,音乐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形式,不同地区的音乐能够展示出来的内容也大不相同,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能够让某一各地区的音乐得到一定的传承和发展,就需要通过一定的音乐教育来实现。而对于民族音乐来说,多元文化的这种音乐教育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对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其自身的创造力充分地展示出来,将民族音乐更好的传承和发展。[1]

2 音乐文化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概念,音乐文化是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将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容充分地展示出来,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民俗风情以及不同地区等等,所以音乐的文化形式也大不相同,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也层出不穷,这些民族音乐逐渐成为音乐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音乐文化作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部分和内容,是有效展开音乐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分析

3.1 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

音乐文化如果想要长期稳定的持续发展,就需要利用音乐教育来对其进行相对应的传承以及发展,对于民族音乐的整体发展以及传播过程来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都显得格外的重要,不同的文化不仅对不同的时期、地区等等都有一定的体现,而且包括音乐也是如此。音乐文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自身对于生活以及生产的一种需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了打发时间而逐渐创造出来的,并且经过时间的积累以及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2]而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影响下,人们日常接触到音乐文化主要是依靠网络或者是一些电视节目来实现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则是利用学校对于音乐的一种传播形式来进行的,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将音乐作品当中的一些文化内容充分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逐渐的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了解到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将民族音乐的整体文化传承下去,并且取得一定的发展。

3.2 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对于社会政治的稳定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没有办法形成,就会导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很难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这种文化体系也就会慢慢被遗忘,而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加强文化的凝聚力,从根本上将文化的传播范围以及影响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大。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而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由于民族音乐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包括其民族语言、民族文化背景等等都各不相同,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也要充分体现出每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性,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以及融合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教育逐渐让学生们认识到民族音乐的特色和重要性,感受到民族音乐内浓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能够得到加强和实现,从而保证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3]

3.3 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顺应当前社会时代的整体发展潮流,根据当前的社会时展状态进行相对应的改革和创新,从根本上保证民族音乐文化的“新鲜感”,这样才能够帮助音乐文化更加完整的传承和发展。音乐教室利用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逐渐的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进行客观详细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民族音乐的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保证积极正确的态度,不仅能够促使音乐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而且能够在传播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另外也能够保证更多音乐形式的整体发展,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以及未来长远稳定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民族音乐的整体背景以及文化的传承进行一定程度的讲解和传播,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对其充分的理解,从而展开有效的学习,并且为民族音乐文化自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4 结语

当前,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影响下,教育行业也要顺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而音乐作为学生学习生涯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特别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十分的重要,而为了能够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进行顺利,就需要利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和民族音乐文化特有的特征,这样不仅对音乐教师展开教学有所帮助,而且对民族音乐的整体传承和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谦平,赵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4(18).

[2] 张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5(02).

篇4

首先将语言学与民族学结合起来研究的是19世纪欧洲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使

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同时又显示出它与其它社会科学和某些自然科学广泛的接缘性,并成为一门影

响其它学科的领先学科。早在18世纪下半叶,德国经典语文学家沃尔夫和布克就将语言定义为“民族的传

记”。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拉斯克和格林也认为语言是了解民族起源及其远古历史和亲缘关

系最重要的工具。格林宣言“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认为语言比骨骼、武器和墓穴更能证明民族的

历史,民族历史文化的碑铭。拉斯克、格林对于语言历史主义的理解导致了19世纪下半叶以库恩为代表的

语言古生物学的产生。库恩利用语言的历史比较重建原始印欧人的神话和宗教;皮克特则从印欧语的证据中

找到雅利安文化的基本特征;希尔特甚至通过原始印欧语中的同源词推断印欧人的原始故乡及生态环境和社

会生活。以斯坦赫尔为代表的语言民族心理学派主张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民族精神的自

我意识、世界观和逻辑思维。接着以施莱赫尔为代表的自然生物主义学派将达尔文对于物种起源的进化论应

用于语言的发生学研究,创立了语言谱系分类理论,从而为世界民族的分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整个19世

纪,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一直把语言当作使用它的民族及其史前史研究取之不尽的文献资料。

自觉吸收并充分运用语言学理论、观点、方法、材料进行民族研究,是现代民族学的重要特征。摩尔根

在其划时代的民族学巨着《古代社会》中就运用了大量语言学资源。美国民族学之父博厄斯和他的学生萨丕

尔及同时代的马林诺夫斯基,既是着名的人类学家,又是极有造诣的语言学家。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将语

言学家雅可布逊的音位结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民族学研究,从而创立了本世纪中期风靡西欧的民族学结

构主义学派。继之而起的认识人类学仍以雅可布逊的理论为基础,着重于对不同民族语言中色彩词之研究,

使结构主义学派向更科学的方向迈进了一步。而人类学中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更是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

论和雅可布逊的音位结构理论为模式,把一切文化现象作为符号蓝本来理解,使符号论从语言学理论扩大为

适用于一切文化领域的共同理论。至于象征人类学的建立,也主要是移植语言学中象征和隐喻语义分析理论

之结果。

我国从本世纪初引进现代民族学开始,就吸收了国外结合语言研究民族的优良传统。程树德的《说文稽

古篇》,徐松石的《粤江流域人民史》和《泰族僮族越族考》,罗常培的《语言和文化》,都论述了语言与

民族文化、历史、心理、和婚姻制度的关系,以丰富生动的民族语言材料说明了从语言研究民族的

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研究的具体途径,在语言学和民族学之间架起了桥梁。80年代以来,杨kūn@①、

马学良、严学qún@②、戴庆厦、张公瑾等民族学家、语言学家更明确地提出要建立起为民族研究服务的

民族语言学,并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重要的探讨。

列维·斯特劳斯说过:“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各走各的路。但是他们无疑要暂时停下来一下,不时地相

互交流他们的某些发现。”现在,无疑是该“相互交流”的时候了。

二、学科名称和性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民族语言学不是一门凭空臆想出来的学科,它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孕育和形成过程

,具有悠久的学术渊源、厚实的学术背影、客观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人类语言学的延伸和发展

,是语言学与民族学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正如人类语言学也称为语言人类学一样,民族语言

学有[!]时也称为语言民族学。但有的学者将民族语言学与语言民族学分为两门不同性质的学科,认为前者是研

究民族语言内部结构和演变规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后者是通过语言研究民族特征和过程的民族学分支学科

,这是我们所不能苟同的。我们认为,任何纯语言的研究都以具体的民族语言为对象,没有必要从中再分出

一支“民族语言学”。又正如文化语言学不属于文化学的分支、社会语言学不属于社会学的分支一样,我们

所说的通过语言研究民族的“民族语言学”也自然不属于民族学的分支:它始终以语言研究为主体而以民族

研究为客体,只是对传统内部语言学研究范围的突破,并不能因此而改变它的语言学属性。

三、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本学科至少与下列学科有密切关系。

1.民族语言学与语言学。自从索绪尔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后,语言学就“把一切跟

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简言之,一切我们用‘外部语言学’这个术语所指的东西排除出去的

。”这样,20世纪的语言学就逐渐背离了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研究语言的传

统,而成为单纯研究语言内部结构的原子分析学科。民族语言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的回归,属于研究“

语言和民族的一切接触点”,研究“语言史和种族史或文化史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切关系”而被索绪尔排挤出

来的“外部语言学”。

2.民族语言学与民族学。这是两门不同性质而又密切相关的学科。民族学一方面需要以语言为工具进

行田野调查,一方面需将语言作为民族重要的文化形态来研究。由

于语言学总居于社会人文科学的前列,因 而民族学更多的是从语言学领域去获取民族研究的资料、理论、观点、方法。民族语言学则充分发挥本学科

的研究特长去深化民族研究的深度,通过语言去发掘、构拟民族历史特别是史前史,印证、补充有史以来的

民族文化形态,解释、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与语言有关的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

3.民族语言与人类语言学。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大类。文化人类学又可分为考古人

类学、民族学和人类语言学三类。人类语言学又再分为描写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三类。在实际

运用上,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又是混淆不清、可相互替代的概念。民族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最接近,有

直接的渊源关系。但人类语言立足于人类学,用人类学原则研究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注重语言的描写,如博

厄斯注重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马林诺夫斯基注重语言的使用场合,列维·斯特劳斯注重语言的结构。民族

语言学则注重语言的民族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而且还将涉及民族语言教育、语言与民族政治生活等现代社

会中的语言问题,这是与人类语言学的显着不同。

4.民族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本来包括社会语言学一科。但现行“社会语言学”主要从社

会现实环境角度考察语言,注重个人或阶层、集团的言语活动,研究语言变异和言语交际的各个方面,如语

码转换、话语类型、行业用语、双语现象、语言规划等等,这已与早期的人类语言学明显不同。民族语言学

在研究民族集团的现实社会语言现象如双语现象、语言地域变异、语言规划等方面与社会语言学部分重合。

但民族语言学是以民族语言为研究单位而不是以社会语言为研究单位。民族语言学更注重语言的文献资料作

用和文化运载功能。在研究方法上,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与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民族也不大不相同。

由于民族语言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科,因此必然带有社会科学一个共同的范围特征,即在其研究对象中

都部分涉及其他学科,与邻近学科广泛接缘,密切相通。但民族语言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体系,是其他任何

学科所不能包容的。

四、学科体系结构

民族语言学应包括如下研究对象和内容。

1.语言与民族共同体。古今中外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政治家们对“民族”下过各种定

义,但几乎没有人否定共同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在民族的各种特征中,语言具有稳定对应性、完整外露

性和综合表征性,是民族内聚外分最直接、客观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民族共同体就是语言共同体。民族

语言学必须从理论上全面、辩证地理解语言在民族共同体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仅因为某些语言与民族不对等

的偶然、例外现象,就否认语言作为民族主要特征的普遍性原则,就不可能建立任何科学概念。

2.语言与民族政策。民族语言政策是民族政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民族国家,语言权利的平等与

否是具直接影响国家政局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地存在不平静的语言冲突,以语言为导线引起的民族冲突不时

发生。民族语言学有责任关注、揭示民族语言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研究各国特别是多民

族国家的语言政策、规划及语文建设、语文生活,纳入政治语言学的部分内容。

3.语言与民族历史。语言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发展了,过去的历史文化仍能沉积在现时的语言中,

因此语言就成为探索民族历史特别是民族史前史的重要资源。每个词都有它的历史,同时代表着相应的民族

史。正如语言学家S·H·Sagce所说:“词好比化石。词语中体现了首先创造和使用词语的那个社会的思想和

意识。……一块骨头化石能告诉我们一个灭绝了的世界的历史,同样,词语的遗迹也能向我们揭示古代社会

的斗争和那些早已消逝了的观念和知识。”

4.语言与民族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民族语言学研究

语言与文化。主要着眼于语言、民族、文化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语言和文化的相对价值与绝对价值;语言和

文化的单线进化与多线进化;语言和文化的播化扩散;语言和文化的分化与聚合;语言和文化的普同与差异

;语言模式与文化模式;以及着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等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以加深对语言、文化、

民族之间关系的了解。在研究这一系列问题时,民族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以及人类文化语言学有特别密切的

联系。

5.语言与民族心理。语言深深植根于民族的肌体中,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积极参与民族的一切精神活

动,是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民族的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的

特点,以及本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能力都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

窗口,通过语言可以看出民族的心理状态、认知方式和思维轨迹。例如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语言禁忌、崇

拜和委婉语,以及各民族对事物的隐喻方式,就可洞察民族的心理。

6.语言与民族感情。因为语言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因而每一民族的成员都有一种

超越阶层、阶级和国家而忠于自己民族语言的始终不渝的深厚感情,这就是语言忠诚。异族的压迫、欺凌最

能激发民族意识,体现出语言忠诚;当一民族遭受异族统治时,对民族语言的忠诚与否,常成为判别有无民

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的标准;对处于不利环境中的移民集团来说,语言忠诚成为加强内部团结、保持民族特性

、抗拒外来同化的旗帜;在现代社会,语言忠诚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武器。民族语言学应大量揭示语言忠

诚的事实,提醒社会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情感,帮助分析、研究、解决现代社会日益尖锐的语言冲突和民族

矛盾。

7.语言与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学习主体民族语言的义务。双语教

育是世界各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民族语言学对于民族教育而言,主要研究少数民族的双语

教育问题,分析母语教育的民族文化性、复杂性、重要性,研究双语教育的特征、规律、步骤和管理方法,

介绍国外双语教育的政策、措施、动态、经验,为制定我国的双语教育方针提供理论咨询和现实服务。

8.语言与民族文学。文学是对语言的艺术加工,并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

是文学的基础。语言的民族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的民族特色。不同的语言结构可以制约文学的体载

和表现方式,不同语言中的典故、成语、俗语、警句等使文学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情趣、韵味和风格特色。民

族语言学应通过对比揭示不同民族与其文学(特别是最能体现语言本色的民族民间文学)之间相互协调、制

约的关系和共同发展的规律。

9.

语言与民族地理。民族的语言分布与其地理分布、民族分化与语言分化、民族迁徒与底层地名、异 民族的地缘关系对语言的影响都有密切关系。民族语言学必须与地名学、语言地理类型学和区域语言学结合

起来,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民族的发展,研究语言和民族的分化和聚合过程,研究语言、方言的划分与民族的

地理划分等问题。利用语言中的地名透视民族的历史文化景观、移民史、经济史、交通史以及民族的历史分

布和文化层次等。

10.语言与民族接触。不同民族间的互相交流接触,必定在彼此的语言中留下痕迹,甚至对语言产生

重大影响。从正面的影响来看,语言中的借词是民族文化接触和交流的证据。正如语言学家帕默尔所说:“

如同考古学家根据陶器、装饰品和武器等文物的分布情况作出推论一样,对于语言借贷情况的分析也会给文

化接触以及民族关系的研究提供线索。”从负面的影响看,异民族因频繁、长期的密切接触而形成的洋泾浜

语、克里奥尔语等混合语言,也是语言学研究的既定内容。

11.语言与文化生态。这是站在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研究民族的语

言和文化对于人类文化的净化、调节、补偿、代谢功能。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各族文化构成一个复杂的生

态系统,每一具体的民族文化都在这一经纬相间的生态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抽掉其中任何一根线股,人类

文化都将出现无法弥补的破绽。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拯救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濒危语种,就成为延续民族

文化和保持人类文化生态平衡的重大工程。民族语言学有责任唤起社会的良知,像保护自然物种一样保护少

数民族的语言文化。

12.非言语交际的民族特色。非言语交际包括使用体态语、实物语言(如烽火、狼烟、火把、树枝等

)、鼓角、哨语以及结绳、契刻、图画等类似于语言的信号进行交际。民族语言学和人类学除研究人类语言

及其文字的起源发展外,还十分注重对非言语形式的研究。象征人类学就把体态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象征手段

。我国人类学家林惠祥先生将上述非言语形式“总括于最广义的‘语言’之下。”研究这些语言的辅助形式

,可加深对民族早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更深入了解。

以上12个研究专题,只是笔者初步设想的研究框架中的一部分,并不能概括民族语言学的全部内容。

其中有些设想尚未成熟,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篇5

【关键词】意识观;民族意识;结构主义

“当今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体质特征上都属于一定的种族,在语言和文化上都属于一定的民族(族类共同体)。”笔者认为,集中体现在民族语言当中的民族精神可以构建起民族的文化躯壳,也可以用不同的民族语言来证明不同的民族个性,但由于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而不能形成界限鲜明的共同体。所以,由文化和语言而确立起来的文化躯体,还需要一件合适的政治外衣,即按照民族的历史本质来建立起政治架构,进而形成某种形式的民族国家。但是由文化躯体和政治外衣所组成的民族结构,需要民族意识的内核来驱动,诚如赫尔德所言,“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内在核心,就像任意一个球都有重心一样。”一般说来,民族意识是民族存在的反映,是民族的语言、地域、经济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反映。本文以民族意识各组成部分所处的辩证关系和动态结构为分析对象,就民族意识自身的结构性特征以及民族意识的表达和发展过程,进行理论辨析。

一、结构主义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结构主义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在语言、社会和文化研究中被经常使用。结构主义观点认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现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来实现的。换句话说,传统的社会结构(如社会阶级和科层结构),需要借助分析某种语言来呈现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继而发现这种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被表达出来。因此,理论界通常把索绪尔的语言学作为结构主义研究中的一个起点,而列维-斯特劳斯则将索绪尔的研究方法扩展至人类学领域,并通过语言系统、沟通系统、亲属系统等视角来剖析整个社会结构。用结构主义方法来探寻民族意识领域更是如此,这体现在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关系上。由于民族意识需要一定的表意系统(民族语言)来表达,需要历时性的物质载体(民族语言)来传承,因此民族意识必然建立在一定的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同时,通过民族语言来探讨民族意识,还有助于发现民族意识的深刻内涵,发现背后的文化信息和情感信息。

作为一种研究流派,结构主义除了关注结构中的系统和关系外,还注重对其内含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的探索。故而,结构主义者通常都偏向宏观的历史视角,即植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进行分析性叙事,并做关于宏观结构和过程的因果推导。

二、民族意识的逻辑结构

民族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具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双重特征,并存在一些结构性特质。这是因为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其行为本身就会造成一个以结构性为表征的社会,而所采用的标准或内涵,虽带有一些文化主义的视角,但原始依据之一还是各个群体所处的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环境,这一结构性的布局。同时,民族意识说到底,就是个体因身处某个民族而产生的意识。而民族和民族意识所处的这层结构关系,可借用马戎的表述,即“‘民族’一词的定义是学者讨论的问题,但其现实基础是社会民众中广泛存在的民族意识及其各种具体表现。”由此可知,民族的称谓(自称或他称)与内涵,相较于个体是一种社会存在。反过来说,个体对其所处民族的感情、认同、归属感,则可被总结为一种民族意识。因此,了解民族意识的来源,必须回到探知个体对其存在感是如何认知这一层逻辑关系上来。也就是要回答,同一个民族的人是如何感觉到大家同属一个共同体?

民族意识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其逻辑结构是基于他者来感知自身,而自身的存在需要个人的行动来定义。如,萨特将焦点集中于自由的个体,认为“存在是被以及通过个人的行动来定义的”,即人就是他的所为。他虽然反对“人的行为完全由社会结构所决定”,但却承认其关注的自由个体是“处于一种对其活动加以限制和异化的、巨大的和压制性的社会结构中”。对于这看似矛盾的说法,乔治·瑞泽尔评价道,萨特的存在主义在后期实现了与框架的整合。依笔者看,个体所产生的存在感,其实就是对自身行为的感知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即感知某种存在的个体意识,本是一种认知模式。回归到民族意识的概念上来,则可被扩展为“民族意识属于人类大脑在一定时代的机制之一,建立在民族语言思维的基础之上,是民族成员和民族群体对于民族文化差别和民族社会地位的综合认识过程的积淀,是民族认知模式。”诚如前述,民族意识作为一种民族认知模式,其主要功能是感知自身民族的存在感,就自身而言它需要建立在语言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而感知这种差异性,则需要同他者进行比较,或者说因他者的存在,来感知自身,进而发现不同。因此,梁启超先生将其概括为“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

三、民族意识的结构性特征

(一)多样性

民族意识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学界对于民族意识的内涵与实质的多样表述上,概括来说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其一,认为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的社会意识,如上文提到的民族意识观。其二,把民族意识等同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或民族自我意识。其三,视民族意识为反映民族所有特征的各种观念形态的总和。比如金炳镐和房若愚在《塔吉克族意识结构及其决定因素分析》一文中指出民族意识结构应包括思维方式、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

(二)层次性

横向层面,从平面结构上说民族意识具有认同意识和分界意识两种。从空间结构上看民族意识则可分为个体民族意识和群体民族意识。纵向层面,民族意识通常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即民族自我意识汇聚为民族社会心理后再上升为民族精神。

(三)自我与非我

金炳镐首先提出民族意识应包括认同意识和分界意识两部分。依照这一思路,笔者认为,对本族的认同感可归为民族意识的自我,而对异族的分界意识则为民族意识的非我。关于民族自我意识(认同意识),曾论述为“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1988年,将此进一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路,即“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而民族意识中的非我,或者民族分界意识,则可以从顾颉刚对“中国本部”论将边疆析出本部之外的观点批驳中,得到逆向层面的展现。

(四)两面性

对于社会和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意识通常表现出两面性作用。其一为积极作用,它可以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成为团结本民族的精神纽带;可以维护民族的存在和延续,推动民族的发展;可以培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精神;可以帮助协调民族间的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其二为消极作用,它可能带来民族狭隘性、保守性、排他性,以及民族优越感,民粹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同时,还应看到民族意识的两面性作用往往会交织在一起,并一定条件下,发生相互转化。例如,民族意识在本能上极力维护本民族权益的思想,在抵制外来压迫时,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处理国内民族矛盾时,则会呈现出消极作用。

结构化理论视域下的民族意识观,强调了民族意识与民族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把构成民族意识的各个观念因素转述为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力利害、道德荣辱、安危得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同时,基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将本民族对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条件、地理环境等物质生活以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文化生活的综合认识,上升到民族意识,这一民族精神生活产物的层面。此外,探察民族意识的结构性特征,除了要关注各组成部分的逻辑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还需将目光投入到民族意识的表达和发展过程,这一动态层面上来。笔者认为审视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可以从民族意识的结构性特征上入手,即顺应民族意识的表达和发展规律,以民族意识的逻辑结构与内外部关系为分析对象,合理利用民族意识的两面性并把握好其相互转换的度。

参考文献:

[1]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4.

[2]马戎.论民族意识的产生[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3):14.

[3][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8.

[4]纳日碧力戈.民族意识辨[J].民族研究,1991(5):45.

[5]李瑞,何群.民族意识初探[J].民族研究,1991(3):1.

[6]都永浩,王禹浪.论民族意识与国家、国民意识的关系——兼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性[J].民族研究,2000(3):2.

[7].关于民族识别[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

作者简介:

篇6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此间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特定的生活习俗,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民族传统与文化。其中,显现各自民族特征的民间舞蹈,就如同明镜一样,映照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是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的文化资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发展,结合其发展现状应该怎样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是本文将要研究的内容。这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阶段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

(一)许多民族民间舞蹈面临消亡的危险

由于以下原因,使许多民族民间舞蹈面临消亡的危险:

1.各种新文化的冲击当今世界以及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交往也逐渐深入,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在给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的同时,也使其他民族或地区的外域文化冲击本民族文化。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旦接受新的文化,很快就可以形成流行的趋势,而人们具有追逐时髦与流行的特点,如果不注意对本民族特殊的文化进行保护,这些珍贵的民族遗产就处于失落的边缘。民族民间舞蹈的受众群体一般为某个民族,随着交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畅通无阻,许多其他流行的舞蹈形式也会传播过来,冲击着民族民间舞蹈的地位。文化政策的变更也会引起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消亡。民族民间舞蹈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俗特征,比如有祭祀的舞蹈、节日的舞蹈。而如果主流的文化政策发生改变,这些舞蹈形式就可能失去用武之地,从而面临消亡的边缘。例如,我国东北农村流行一种“四筒鼓”的民间舞蹈,形式是汉族男子集体群舞,在葬礼中应用普遍。但是现在国家已经禁止“土葬”,这种娱乐性很强的舞蹈目前已经很少见到。

2.后继无人的隐忧现在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态度上存在一个误区:特定民族的古老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如今年轻群体往往选择离开故土,去大城市或者经济、交通发达的地区生活,去接受流行的主流文化以便更好地和社会相融合。这种情况造成了新生群体对于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充满了陌生感,这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仿佛一个传说,只有年长者才懂得。因此,这些古老的具有深远价值的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

(二)弱势地位的民族民间舞蹈受到强势地位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排挤”

现如今,民族民间舞蹈也有许多享誉国内外,比如傣族的孔雀舞的知名度丝毫不亚于流行舞蹈。但是,许多人口较少的民族的舞蹈,不仅受众少,传播难度也较大,受到周边地区知名度较大的舞蹈形式的“排挤”,地位越来越弱化。

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问题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要想有一个广阔而光明的发展前景,在认清局势的前提下,必须加以保护并发扬光大,在继承中实现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应该是系统化、体系化的,应该制定发展路线和发展计划,不能够放任其发展。

(一)文化部门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干预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国家文化部门应该足够地重视与保护,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引导。首先,国家和地方应该为保护民族民间舞蹈制定相关的法律或者法规,强化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力度。例如,有的民族自治区制定地方性法规使民族节日得到重视,要求在民族节日中休假以此庆祝节日。这样的规定使民族节日得到尊重,本族人民就会采用传统的方式庆祝,这些方式中就有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彝族的火把节放假就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第二,政府文化部门应该组织学者编著资料文献,收录各族具有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详细的备案;尤其对于濒临灭绝的优秀民族民间舞蹈形式进行特别的关注;了解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及时谋划策略解决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征集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人员进行学习,征集舞蹈编导;将民族民间舞蹈在保留原来的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便于流行的形式,以便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第三,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宣传,让各族人民认识到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价值,发动他们加入到保护和传播的工作中来。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使本族人民认识到传承的重要性,增强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自觉性与责任感。毕竟本民族的人民更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更了解适合民族民间舞蹈生长的土壤与方式。

(二)舞蹈、文艺工作者的责任舞蹈工作者不仅熟谙不同门类的舞蹈形式,而且对于舞蹈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规律有一定的把握。一个追求舞蹈创新并且不断追求舞蹈造诣的工作者,应该重视各种舞蹈资源的利用,创新舞蹈形式。而这些资源就包括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家杨丽萍打造的《云南映象》就是将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理念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文艺工作者在艺术创作中也可以很好地借鉴民族民间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大导演共同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充分利用了纳西族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场面震撼,名利双收。打造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舞蹈形式,完全可以在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一定可以探索出雅俗共赏的新的舞蹈形式,同时让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得以传承和发展下去。

(三)群众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各民族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因此,本民族的群众比其他人接触的时间更长,了解的程度更深,对于独具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有着特殊的热爱情结,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会组织自发的传承活动。例如,一个家族中有传承的规则,年长者一般会选择特定的继承者;还有的人以收徒弟向徒弟传授为主;这些群众自觉地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做法,对于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些群众更懂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特点和适合生长的环境,他们所掌握的民族民间舞蹈是原汁原味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此种文化的原生态和精神特质。

三、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问题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也不例外,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就必须从生活的实际出发,采取科学的策略。

(一)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要从生活实践中出发#p#分页标题#e#

1.生活给予舞蹈创作以不竭的源泉所有艺术的取材都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传统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渊源,都可以追溯到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因此,要求舞蹈创作者有细心观察生活的情趣,热爱生活,对生活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和有价值的事物保持好奇感。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舞蹈工作者只要善于发现,就能在日积月累中积累大量的舞蹈素材,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类和分析,选择可以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能够加以利用的元素,并落实到实践中,即去切身感受和体会,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才能够打动人心。

2.细致把握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捕捉可以借鉴的部分我国有56个独具特色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可以说,舞蹈创作者有大量的资源可以选择采用。舞蹈家只有深入到民间进行采风,切身感受,才能够渐渐参透这些舞蹈文化的韵味。

3.在把握民族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创作对于专业的舞蹈家来说,舞蹈动作的设计并不是难题,但是,如果将创作的焦点集中于动作的设计上,就很有可能忽略掉民族民间舞蹈的精神内涵。每个民族的舞蹈动作都有鲜明的特点,舞蹈编导应该切身去体会这些动作与当地民族生活上的关联,体会人们处于怎样的情感跳出这样的舞蹈。如果仅仅是模仿动作,这样的舞蹈作品是枯燥的,没有艺术的灵动感与生动之处,那么这样的艺术创作就是失败的;还要避免“贪多嚼不烂”的问题。有些舞蹈编导融合多个民族的舞蹈元素,结果对其没有实际了解,只是记住了几个动作,那么这样的舞蹈作品俨然“四不像”,遭遇了艺术的尴尬。舞蹈家在创作民族民间舞蹈时,应该明确自己创作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弄清这一点之后,就要调动所有的资源为创作目的服务,充分展示这个民族的舞蹈特色,不能将各个民族的舞蹈拿来“拼凑”,如果让观众透过民族服装才能看得出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是比较失败的。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中可以广泛地取材,但是必须弄清楚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并经过实地调研,这些素材才能够“为我所用”。缺乏对素材的深刻理解与恰当提炼,是无法创作出好作品的。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理念要与时俱进

1.积极向上的民族民间舞蹈能够鼓舞人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的内容与元素,给予民族民间舞蹈以新的活力。这要求创作必须以创新作为立足点,吸收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优秀元素同时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推陈出新,创作出人民所喜爱并能够受到鼓舞的上乘之作。创作不可以为了市场经济利益迎合低俗的趣味。

2.创作不能为了追逐时尚与流行,抹杀了民族性当前的许多流行文化在吸引了广泛的受众群的同时,也暴露出某些颓废、低俗的弊端,原因之一是受商业利益的驱动。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可以借鉴时尚流行舞蹈的形式,可以研究这些舞蹈受欢迎之处在哪,但绝不能使其舞蹈创作抹杀掉民族性。舞蹈家要创作民族民间舞蹈,就必须具有专业的素质,不能为了物质利益使舞蹈作品游离出民族民间舞蹈的范畴。

(三)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应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肢体语言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因为一部舞蹈作品最终呈现于舞台,需要音乐,需要舞台美术,需要化妆以及服装搭配。这些其他艺术形式对于舞蹈表现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丰富了舞蹈的表达。

1.民族民间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民族民间舞蹈的舞蹈语汇的设计,要根据音乐的旋律以及风格,或者选择与舞蹈风格相搭配的音乐。这是对民族民间舞蹈家综合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创作出好作品的保证。

篇7

随着我国近些年对加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一些专门的高校,这些高校的建立对于提升该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这些处于民族教育前沿的内容和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对于发展我国的民族教育体系、深化具体的教育改革,促进民族教育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如下的论述和分析。

一、民族教育政策

(一)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

民族教育政策是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关键,我国的政府向来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的推进和发展,并根据少数民族的自身特点和区域性限制,制定了许多政策,优惠政策就是其中一种,并且在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与一些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自然和社会原因,在发展教育事业时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照顾。

对少数民族执行优惠的教育政策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种特殊的优惠政策更多的是体现在学校和自然、社会、经济、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上,是建立在和谐理论、均衡理论和公平理论的基础上的。我国对于少数民族的具体优惠政策包括:高考加分制、在高校中成立民族班、双语政策和预科班政策等。此外,我国义务教育制度提出的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学的经费保障等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从优惠政策向特殊政策过渡

优惠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使得全国各地区都培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人才,促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社会和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演化,针对少数民族教育制定的优惠政策开始向特殊化政策进行转化和过渡,这集中体现在外部环境的转变。

特殊政策的提出是建立在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的特殊化以及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基础上的,主要的对象是民族教育的具体内容、评价方法、内在价值和教育目标等多个方面。不同于优惠政策,特殊政策主要集中在学校内的多个方面。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向特殊政策的逐渐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一直坚持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政策的具体制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之间的有效传承

(一)民族文化具有的教育职能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对每一个民族进行民族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民族文化既可以表现为一种精神,也可以通过一些客观的实物和抽象的艺术进行表述,其中精神涵盖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的,可以是一种爱国主义,同样也可以是一种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甘于奉献的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的延续与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教育职能,为每一个民族的后人提供了行为规范的参照标准,对每个民族的品格修养和人民思想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民族文化一方面表现出该民族的自身特点,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民族发展过程中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崇高追求,这些都会成为整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民族教育的具体使命

教育在不同的层面表现出的使命和意义是各不相同的,在社会层面上,其使命就是寻找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有效手段和规范社会发展以及相关具体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在民族层面上,其使命就在于维持种族的有效延续,辅助民族形成特有的人文精神和内涵文化。民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其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就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之处。此外,民族教育的具体使命还体现在充分发扬民族的自身个性上,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世界文化的多种组成,这些都要倚仗于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而造成这种文化多样性的恰好就是每个民族的自身教育内容。

(三)高等学校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出的积极影响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教育和文化的传播应该是一脉相承的,通过高等教育的实施帮助民族文化进行快速的推广,通过民族教育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延续。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是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这是保证各民族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现实中,相关高校在民族文化学科的建设上还存在很大的欠缺,使得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缺乏具体的了解,使民族文化得不到系统的传承。造成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相关的教育制度作为保障。这主要体现在没有具体的教育法规和教育制度,同时,民族文化的教学往往需要完善的师资力量和大量的理论基础,但在这些方面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

2.各地区政府和高校在民族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上存在明显的经费不足的现象。这种问题就会导致很多民族地区的高校根本没有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民族文化教学课程的开展。

3.师资力量相对匮乏。这种问题是对以上两种问题的进一步延续,因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设得不到大力的发展,使得很少有学校会培养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造成了从事该领域的师资力量出现断层现象。此外,从事这一类专业的学生往往面临着就业面狭窄的问题,也使得很多高考学生不选择民族文化教育的相关专业。

(四)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几个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全球步入一体化的影响下,传统的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这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在开展合作和交流时,更多提倡使用共同的语言和同一种文化思想,进而寻求工作开展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在人才需求上也呈现出一体化的集中,在这一过程中就会产生强烈的文化冲突。

2.高校的学科建设缺乏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完善,这就使得许多学校管理人员忽视了民族文化教学的具体师资培训以及一些文化课程的建设和学科设置。

3.民族文化逐渐脱离于现实世界。现实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更多的是存在于一些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中,对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一种艺术上的表现和交流,而缺乏实际的具体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延续。

三、民族文化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和主流文化并立的观念

相比于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内涵和文化因素的表现上是不同的,但是在提高我国整体民族文化综合素质这一根本理念上,二者是不谋而合的。这两类文化共同组成了我国的民族教育体系,以它们特有的方式来制约、影响着各民族、各地区之间教育课程的发展和深化改革。

(二)强化民族文化课程的资源开发

民族地区高校的建立同样也是近些年来相对热点的一类问题,在这些地区建立高校对于推动该地区整体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建立了一些高等院校和相关教育机构,但这些院校的具体课程建设和普通高校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差别,没有一些专门介绍少数民族、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科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对这一类学科建立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具体教学资源的匮乏。很多教师本身具备教授民族文化的能力,但受限于没有具体的教材和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不能有效地开展民族文化内容的课程。这就需要国家加强对这一类教学资源建设、积累的重视程度。对此,在少数民族文化内容教材的编写上可以借鉴汉语教科书的编写程序,采用全国范围内的材,这对于促进民族教育的传播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各民族之间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

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采取民族文化课程和国家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传统基本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一些民族语文的课程,教学重点应关注于民族文字和语言的学习。

篇8

摘 要:作为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民间舞蹈,让我们在感受艺术的同时,可以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本文从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特征以及传承意识的介绍出发,对文化传承的规律以及发展的趋势给予了深入的探究,以展现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一、引言

中国文化如同我国历史长河的缩影一般,悠远流长,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升华。作为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民间舞蹈,则完全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让我们在感受艺术的同时,可以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围绕着民族精神而展开的,这种最原始的舞蹈艺术形式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但是它本身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尊敬。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几千年来整个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民间舞蹈长盛不衰的奥秘恰恰就是它那自强不息的生命力。

笔者认为,民间舞蹈屹立不倒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真正的贴近于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在世界文化的殿堂中,还是在中国文化的长流中,民族民间舞蹈都是不可取代的艺术文化,这是因为它对民族特点、精神、生活、性格、宗教等方面的表达是其它艺术不可比拟的,它那直接、生动、极富感染力的艺术表达形式更是其它艺术所不具备的特质。

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特征

1.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继承性、群众性、娱乐性

我们可以按时间把民族舞蹈分为远古时代的传统舞蹈以及现代的民间舞蹈两种类型:最为传统的舞蹈只是人们用来祈福、祭天的工具,主要以肢体动作的形式表现;而现代民间舞蹈在吸收了社会进步的精华之后,以传统民族舞蹈为基础,在表达形式上有了更为多样、丰富的突破,充分展现了其继承性的特点。随着民间民族舞蹈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它也逐渐向娱乐性、群众性的方向发展。

2.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感彩性

艺术形式的改变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民间民族舞蹈的发展,而感彩性作为组成民间舞蹈的重要因素,它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也是需要我们给予充分认识和理解的。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是以自娱为主的为满足审美需求而产生的艺术形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民间舞蹈则更为倾向于以娱人为主的精神层面的创作与表达,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文化艺术层面完美的融合。

3.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多元性

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的原因是多样的、全面的,其中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全球艺术浪潮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民间民族舞蹈的传统性发展彻底被颠覆了,多元性将是代表它发展的新名词。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意识

1.继承――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基础

对于民族民间舞蹈而言,一个优秀作品的创作从来都不是没有限制随意变化的,而是要有一定条件的,那就是民族禁忌,无论是创作作品还是编排作品,尊重民族的文化以及风俗一直都是首要考虑的要素。在以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民族文化的限制,使民间民族舞蹈最大限度的获取文化的价值,是每个创作者应该追求的艺术造诣。创作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深刻的、民族的作品才能走进人们的内心;那些肤浅的、表面的作品,则只能为那些优秀的作品做铺垫。

2.发展着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

对于一个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而言,它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真正理解了民间民族舞蹈的内涵和传播意义,真正的把舞蹈所要表现的民族精神、文化、特点等元素深深的融合进了文化中。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一定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先进的创新思想为目标,承袭民间艺术的精髓,弘扬民族文化的特点,挖掘埋藏在文化中更为丰富的宝藏。

四、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

从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性而言,由于它既继承了传统舞蹈的特点,又弘扬了民族精神,所以民族性和传统性都是它不可或缺的特点。但是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划分问题上,分歧便产生了,这是由于一部分人认为民间舞蹈一定要强调民间的“原生态”效应,而不是打着民间的口号而创作出来的作品;还有一部分人由于过分保守、过分尊重传统,固守陈规,竟然从美学的角度批判民间舞蹈发展过快、过远。无论是尊重“原生态”的观点还是过分强调传统的观点,对于民间民族舞蹈的发展以及创新都是非常不利的。

1.倡导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自然传承方式

自然在现代汉语中被解释为不做作、不拘束的处事方式,而自然传承的方式主要展现的就是自然二字。在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方式中,传统的传承方式是围绕着自然传承而展开的,绝大多数民间老艺人会把自己的技艺言传身教给他们所看重的下一代的艺人,以此循环,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但是由于这种传承方式并不能被很好的保留、记录下来,导致它无法适应社会的变革,该传承方式的连续性非常容易遭到破坏。

2.引导民族民间舞蹈在民众的自娱性活动中传承

民族民间舞蹈的可以分为自娱与娱人两种类型,其中以自娱性活动为主的传承方式已经逐渐被倡导和传播。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是指在节假日等集体参与的大型活动中,不需要事先编排的,即兴创作的表演形式。由于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主要强调自娱的作用,所以不同的人在自娱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创作。在当今社会中,由于文化处于全球共享的传播状态,所以在自娱性活动的传承过程中不仅可以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对于外来优秀的文化也可以达到融合的效果。

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在传承的基础上,只有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才能达到更高的文化境界。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得了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富强为文化以及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全面性、多样性。

1.通俗文化方向

我国老一代的文化研究者在民间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中一直倡导“民间舞蹈大家齐参与”的理念,这个理念实现的关键就是以通俗特性的展现为核心,以自娱性与娱人性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为目标,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现代文化。

2.精英文化方向

与通俗文化发展方向形成对比关系的就是精英文化发展方向,作为以舞台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化,精英文化的特点主要是高端、文雅以及优美。精英文化下的舞台舞蹈对于专业技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在许多专业性的舞蹈院校的教学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除了专业的技艺,民间舞蹈的精髓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精英舞台舞蹈所吸取的。

六、总结

我国的政府以及社会只有真正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切实的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更加完善,才能真正发挥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播中功能,才能真正使其以健康的姿态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下去。(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小枫.民族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文化研究,2011(11).

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投资,保护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travel has become the people's lif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way, folk cultur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rough to the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significance and protect importance analysis research to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investment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specific, hop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to bring inspiration.

Keywords: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vestment and protect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民俗,指的是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历史的传承性。而民俗文化则指创造于民间,在民间被认可并且得到广泛流传的风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5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在服饰、饮食、建筑物等方面各具特色,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对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开发的意义

由于民俗文化以其独特性、历史性,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所以把民俗文化同商业旅游相结合,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旅游开发,发展民俗旅游就有了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将会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除了旅游项目本身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之外,更重要的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以及随之而来的招商引资等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民族分布及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大部分的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较贫穷落后的地区,所以发展民俗旅游对于这些地区就有了更加重要的经济意义。

其次,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大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历经沧桑而遗留下来的,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了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所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我们通过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人们更多的去了解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从而去认可它、保护它。并且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民俗旅游而获得经济利益,也会促使当地居民去弘扬保护民俗文化。

另外,发展民俗旅游能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发展民俗旅游将更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

二、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各民族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大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历经沧桑而遗留下来的,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我国的民俗文化不仅是我国也是人类重要的人文社会资源。民俗文化表现为该地域的人口、饮食、种族、信仰、歌舞、服饰、建筑物等所具有的特色,它的存在和发展受到当地的原生自然环境、教育、交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俗文化对整个社会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保护民俗文化能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因为民俗文化资源往往是不可再生的,受到破坏后,就很难恢复原貌,有些甚至无法恢复。它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受到破坏后,我们就再也无法领略到那个时代的人文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等。保护民俗文化,通过对区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和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能促进人们道德、审美、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更多的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团结。

另外,民俗文化还是发展民俗旅游所必不可少的资源,它对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有利于完善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民俗旅游的服质量。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其所独有的风俗习惯,本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禁忌信仰都受到了破坏,其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其特色性,民俗旅游也就失去了其载体。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孕育民俗文化的地缘因素正在逐步消失。任何民俗文化的形成总是和一定的地缘因素有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日渐趋同,对民俗文化的冲击也是非常之大。现在很多具有明显特色和浓郁地方民风俗的地区,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原有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被逐渐抛弃,已很难在原有的地域内生存和发展,某些民俗文化甚至有消亡的可能。

三、对民俗文化投资开发的控制

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旅游开发,首先要立足于市场,结合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的情况,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适度的投资开发。通过对旅游项目投资的前期评估包括投资效益分析、投资环境分析,然后对其进行市场定位,来对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化的投资进行控制。下面以广西民俗旅游项目投资为例进行研究。

(一)广西民俗旅游项目投资的评估

1、投资环境

我们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来说,广西民俗旅游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要求,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把旅游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有这些政策倾斜,使得发展旅游产业会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通过发展广西民俗旅游业,可以促进广西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产业结构。

其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特色浓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一、广西的酒文化丰富多彩,彝族的“秆秆酒”、苗族的过寨酒、瑶族的糯米甜酒等,这些酒文化更代表了广西人民热情与好客。二、广西壮族和各民族的服饰风格各异,广西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自治区,广西壮族的绣球和壮乡服饰各具魅力,独具内涵,是当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三、广西的民谣山歌历史悠久,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民歌,就连人们的日常劳作、婚丧嫁娶、过年、收割等,都伴随有脍炙人口的歌谣,最具代表性的的当属有“歌仙”之称的刘三姐。另外,广西各民族建筑物的建筑风格也是独树一帜,壮族的布洛陀的十二图腾雕像、民族歌圩广场、朝拜石、风水桥,侗族的风雨桥、鼓楼和苗族的吊脚楼都展现了各族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其聪明才智。

2、投资效益的分析

对任何一个项目进行投资,都必须考虑其效益。对广西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化项目的投资不但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还兼具社会效益。首先投资民俗旅游项目,可以极大的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民俗旅游可以增加地方旅游特色,更有利于吸引旅客,带动客源增长,促进经贸、金融、农产品、工艺、交通、保险、邮电、饮食等各业的发展。其次广西民俗旅游项目的投资,还有利于抢救、挖掘、保护民俗文化资源,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通过对区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和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能促进人们道德、审美、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更多的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团结。民俗文化所代表的优秀的道德观、文化价值观、审美观、生活观不但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还是民族地区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美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在市场调研的之上寻找到主要潜在的机会市场。其主要内容是要去开拓潜在的机会市场,准确的定位是市场开发工作顺利和成功进行的保证。对广西旅游业来说,在充分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就目前来说东盟各国是其主要的国际目标客源市场,欧洲可以作为潜在客源市场,南美洲、非洲是则可以作为机会客源市场,这些市场都是需要开发和巩固的。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日本以及港澳台的市场是否能够保持稳定,会直接影响广西国际旅游能否成功。广西的风景风俗人情对韩国、日本、东南亚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而正好这些国家的发展增加了他们与欧盟的合作又会使之更多的了解中国和广西。此时,再借机降低成本和价格加之良好的宣传促销活动有利于尽快抢占欧美和亚洲市场。

参考文献

[1]《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2]《广西年鉴:2010》广西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年鉴社编辑出版2010年

[3](美)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篇10

关键词:高校;渝东南;民俗;摆手舞;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23-01

一、渝东南民俗摆手舞简介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抵触渝东南边陲的武陵山区,渝、鄂、湘、黔这四个省在这里接壤,是渝东南的重要门户。摆手舞作为一种流传并盛行于土家族聚居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凝聚了土家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绝大多数内容,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生活的一种集中体现。

摆手舞按照规模大小可以分成大摆手和小摆手,对于大摆手来讲,它是每三年至五年在几个县的交界处举行一次,参加人数达到上万人,举行历时七至八天,舞蹈中包含了复杂的军事狩猎的内容,并且摆出了套路阵法。对于小摆手来讲,它是在本村或者是本寨举行的,每年都会举行,是把农耕作为主要内容的,在跳舞的时候,人们都是围成很多层圆圈,并由一个人领舞。其他人则是跟着跳,它具有很强的即兴性。

二、高校开展渝东南民俗摆手舞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土家族的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活动和教育形式,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它的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受到了影响,使得摆手舞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也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改变,从而使得对摆手舞熟悉或者是有一定了解的人越来越少,使得摆手舞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对于学生来讲,特别是大学生,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流行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把民俗摆手舞融入到高校教学中,正好符合了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和谐以及所强调的文化多元化,不仅能够使民俗摆手舞散发出新的光芒,而且能够使当代文化的融合加快。就目前而言,很多的民族院校以及音乐学院等等院校都把设置了民俗舞蹈这一课程,而渝东南的民俗摆手舞也是其中之一,民俗摆手舞在高校的开展,使得一部分人能够对这一舞蹈比较精通,从而成为这一舞蹈的传承者。当然,不单单只是专业院校,对于普通的院校来讲,民俗舞蹈也同样具有了很高的存在价值。

(二)有利于学生受到家文化的人性意识的熏陶

首先它具有了民族精神的价值,土家族的民俗摆手舞中有一些战争的场面,体现出的是土家族先民英勇奋战和不拍牺牲的精神。其次它具有了文化艺术的价值,土家族的民俗摆手舞的大摆手、小摆手以及土家族原始戏剧、土家族的民间吹打乐以及服饰等等的传统文化现象,对土家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起到而来综合的载体作用。

学生在这样的完全习俗化的音乐和舞蹈中来对本民族的特有的音乐和舞蹈进行学习,毫无疑问是能够受到教育的。土家族摆手舞通过这一特有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的教育形象,不仅能够促进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那么,学生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土家社会的生活方式,把土家社会所期望就像勤劳、乐观、勇敢以及豁达等等的价值观以及劳动、生活和生产等等方面的行为规范进行内化,而且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思想以及个体行为也能够逐渐融入于民族文化之中,从而他的职业意识以及角色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三)有利于学生获得社会生活必须的知识

对学生的教育来讲,除了在进行知识的传授中让学生获得精神品质之外,还是要让学生获得相应的谋生技能和本领。古代的生产相对来讲比较简单,所以,劳动者所需要的复杂技能不多,它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师徒式的模仿,通过口耳相传以及通过言传圣教这些形式来获得的。而摆手舞流传了数千年,其中的狩猎舞主要是对渔猎动作以及各种野兽的动作进行模仿,就好比赶野猪、干猴子、空拳斗老虎、犀牛望月以及蛤蟆跳等等这些动作。学生通过对这些舞蹈动作的学习,实现了劳动技能以及生产经验的传递,从而获得相应的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和个体谋生的需要相满足。

三、结语

总之,通过摆手舞教学在高校的的开展,不仅能够维护民族的多样性,而且能够促进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能够使学生受到一定的熏陶,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所以,相关人员应该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可能的让民俗文化、民俗艺术走进校园,使民俗文化不至于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被人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