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篇1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林毅夫(2008)提出技术变迁是农业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较大的矛盾,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现状。为全面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努力突破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药残留浓度高、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不力等现实问题。同时,切实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投入带有开放系统的许多明显特征,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性较大,导致统计口径具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福建省科技年鉴(2011)统计的统计数据,2010年福建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为1708982万元,按行业来分,其中农林牧渔业为5357万元,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3%;在农林牧渔业中基础研究支出为45万元,应用研究支出为807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4505万元。数据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总量较低,且存在资金投入结构的问题,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由此,福建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仍需加强和完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也尚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民:指农民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农业技术供需问题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着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而品种类成果比技术类成果多、生产类成果比加工类成果多、粮食作物类成果比经济作物类成果多、农作物成果比畜牧业成果多以及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则是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不足。在当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着,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处于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1、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目的,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资金不足等现象,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3、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条件,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复杂、连续动态过程,且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创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主体诸如政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组织、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并相互产生合力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议以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为依托,构建具备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导向”为平台的工作导向及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2、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手。实践中,福建省可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同时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精干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农职校资源以及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养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推广服务型人才和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培养和打造一批精研发、懂市场、懂生产的企业科研人才。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王安国等(2003)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吴文元等(2006)认为,应该对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进行创新,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在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明确以政府引导全社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农企农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以保障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福建省各级科技、农业等涉农部门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福建省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衔接,形成合力。2、探索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机制。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更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使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都得到有效支持。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扶持。协调好各类性质的银行机构的职能,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信用合作金融的业务种类,合理分工。同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贷款幅度。4、建立及完善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机制。企业是农村科技创新主体与成果应用重要载体,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由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如委托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同时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对涉农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额度。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政府引导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科研成果更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全省范围加快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中心或内部科研机构,增加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篇2

科技创新即通过学术研究及实证考察,利用现有知识物质对生产要素及生产力进行改革,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重组,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而将科技创新应用于农业,就是将农业科技发明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新品种、新方法的推广使用,使得农业经济活动科技化、创新化[1]。

2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农产品市场受到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需求大量增长,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如果不能完善农业科技水平,则会导致供不应求的现象。只有对科技进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稳定提高产量与质量,才能谋得农产品市场的快速持续发展。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导致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平均价格水平,国际竞争力下降。如果不能将科技化应用于农业,降低人工使用率,节约成产成本,调节农产品价格,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的发展将面临严重的阻碍。我国是人口大国,即便近年来对水土资源的使用加强了约束,但人均资源仍低于世界水平,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暴露出当今农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的增产增收的关键点,便落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这一工作重点上,只有大力提高科技化、产业化水平,才能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转型与发展[2]。

3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近年农业科技贡献率逐年增加,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科技创新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曙光,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1)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仍存在着不足,政策支持仍需加大力度。我国财政投入涉及到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多个部门,由于其统计途径和衡量标准的不同,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着交接困难的问题。同时由于科技研究的自身属性,其投入周期性较长,回报较慢,导致企业投入失去信心,造成资金投入的不足。国家和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应继续加大投入,才能促进科技的进步。2)我国虽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却仍存在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换而言之就是当今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的论述上,但很少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主要体现在对科技成果的重视度不够,农业科技产品推广度不够,农业科技创新激励制度与体系不够完善等方面。

4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解决措施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很多特性,我们需了解其自身特点,才能很好的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保障其良好的发展。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而这种公共性体现在其盈利性质极弱,而导致研发资金不足、市场失灵等现象,而且农业的科技创新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投入均较大,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资金投入,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投入体系,才能保证其运作[3]。另外农业的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其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应积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鼓励机制,通过考核的形式,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同时,重视科技成果的实践应用考核,打破以往只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局限,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的结合,将成熟的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进行规模使用,降低科技产品在农业中的使用成本。着眼于我国的长期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雪,刘家轩,郭燕枝.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十三五”展望[J].农业展望,2016,12(1):53-56+77.

[2]杨传喜,张俊飚,赵可.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113-118.

篇3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主要是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农业部的统计资料显示,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9.9%降至2006年的5.26%,农业科研机构中从事科研活动的人数不到6万人,高素质科技人才在全部人员中的比重较低,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比例仅为25.6%,现有的高级人才还有流向企业或国外的倾向。从人均经费来看,我国人均只有3.4万美元,在有数据的36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4,这直接影响了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从每百万科研人员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科学论文引证数来看,我国在40个国家地区中均位列第39位。近年来,我国农业基础性研究经费占全部科研经费的比重仅为2.2%,农业科研投资结构不合理,科研方向与经济建设需求方向偏离,农业科研优先领域和重点课题、重大项目的设置与批准权,自主选题立项得不到应有的价值重视,使得农业科研主体忽视市场,对市场需求缺乏灵敏的反应,造成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此外,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0%-80%。

二、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研资金配置不合理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科研的投入。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显示出投入基数小,绝对值增长小的特点,投入总额只是美国的1/16、日本的1/7。由于科研经费不足,使得大多数科技人员在申报课题时倾向于追求“短、平、快”项目,对基础应用研究和周期长、难以出成果的项目热情不高。在国际上,科研、应用,产业化三个环节的投入比一般为1:10:100,而我国即使是上海等大城市也仅为1:1.3:26。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放研究投入比为5.7%:27.2%:67.4%,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比例偏低。农业科研资金配置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储备总量的增长,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科研动力。

(二)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规模大,增长速度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科技人员的资金支持不高。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回报率较低,相应的科技人员由此得到的直接回报更是微乎甚微,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我国各行业人员的经济收入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变化,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农业科技人员在工作条件和享受的公共福利待遇方面的劣势地位,造成了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导致科研人员创新动力不足。此外,从科研人员自身现状来说,我国一般农业科技人才相对剩余,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提高。

(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实用性不强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中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比较少,且科研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进而导致农业科研资源浪费和科研活动的低效率,造成常规技术、知识形态技术多,重点关键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创新成果实用性不强。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

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仍以自主转化为主,缺乏农业科技成果大协作共赢的转化格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40%左右,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差甚远,许多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农民科技素质偏低,需求动力不足

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直接影响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农户作为市场主体,对依靠科技更新品种、开发新产品、应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认识不足,对普遍适用技术缺乏足够的选择愿望。政府提倡什么,农民就种什么,致使农民缺乏对市场的敏锐性和对机遇的捕捉能力,再加上现阶段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直接影响了其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

三、农业科技创新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一定公共物品的特性,而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的首要职责,国家财政应加大资金投入,以满足农业技术创新对财力资源的实际需求。其中,资金的投入在各地区不应该一视同仁,应该有所侧重,应以地方以往的科技转化率为依据,转化率高的、科技成果确实为老百姓所用的地区应该加大直补,对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率较低的地区应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各级地方政府要合理规划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保证农业科技创新经费能满足本地农业发展的需要,将经费用在重要的、易转化的科研成果上,解决好农业科技创新经费在项目上的合理配置。此外,还要理顺不同层级行政部门的权责利关系,防止财政截收,降低财政资源的无效浪费,以保障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

(二)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农民素质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关键在于要有一批有责任心、亲和力强、水平高的科技推广队伍。要培养这支强有力的战斗团队,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了解科技创新人才的所感、所思、所需,切实解决其普遍关心的工作地位、经济待遇等问题,激发基层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论资排辈,完善学术交流制度,健全同行认可机制,促进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要广纳贤才,尤其是要吸引各类农业院校的高学历人才,使其所学有用武之地。此外,要加强农民素质教育,要从农村经济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强化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令其掌握致富本领,改变农民固有的守旧思想、排新观念,增强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积极性。

(三) 将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发展方向。要想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实实在在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使农业科技活动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结合区位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本着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原则,瞄准市场,不断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切实做到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扩大成果转化效率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低下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切实生产力的瓶颈。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我们要加强科技成果示范: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宣传新成果新技术,借助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收的积极作用;重视试验示范作用,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一些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供群众参观学习,不断扩大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使农民群众看到技术应用的效果后跟着学,跟着做,产生辐射效应;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该组织在农村社区中的经济优势和组织优势,以组织为推广媒介,克服农户顽固守旧的观念,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对策;体制机制

1加强对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重视程度

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首先要提高联盟的社会和法律地位,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中要得到充分重视。强化各种资金和协调支持力度,化解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在运行中与现有管理制度、体制和机制之间存在的矛盾,进一步加强联盟管理,进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的凝聚力。

1.1营造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环境

经过多年发展,河南农业科技创战略联盟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和实际发展需要而言,联盟在研发投入及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要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和项目管理等手段措施,为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要编制好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科技创新规划和联盟本身发展规划,以提升联盟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产出和成果转移转化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环境。围绕产业化和市场化,加强政产学研用结合,支撑联盟可持续发展。紧盯农业现代化建设短板,瞄准科研、转化、应用、服务等关键环节,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效益化。面向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业重大需求,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技术能力、产业能力、市场能力、服务能力的融合,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强分类指导,发挥骨干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协作配套发展,完善河南省农业产业生态体系。

1.2加强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利益载体平台建设

动力强不强是联盟建设成败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加强动力条件建设能凝聚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向心力。首先,建立科技创新公用服务平台,包括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文献、大型科学仪器公用共享、专利数据库管、科技情报等)、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科技研发与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并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依托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创建、产学研合作等。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奖励扶持和研发补助,推进产学研联合,进而化解联盟创新过程中不同利益矛盾的诉求,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提升联盟之间合作的价值,强化联盟成员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信任度,降低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成本,激发联盟成员之间协同创新的激情,促进联盟科技创新支撑河南省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1.3制定针对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法律

出台针对性较强的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法律法规对联盟发展极为重要。要对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身份给予法律确认和保护。同时,维护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正当合法权益,对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与科技创新成果给予保护,对联盟中的欺诈和背叛行为严惩不贷。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研发项目产生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协议签订基本原则、程序,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的办法,明确违约责任追究力度。

1.4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发展针对性的政策

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在产业技术规划、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研发课题论证、实施主体地位。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是农业产业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主渠道,农业产业大部分科研项目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来申报[1]。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法人地位和财产独立地位政策,使得农业科技创战略新联盟拥有法人地位和财务自,能够独立开设银行账户。改变目前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依托联盟理事长,成为理事长单位附庸,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局面。制定联盟稳定持续的财政支持政策,保证联盟健康运行。通过政府购买农业产业规划服务、农业产业咨询服务服务,行业内重大投资、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前期论证等服务,给予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运行以稳定的经费支持。

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体制机制

立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会议决策制度,设立联盟专家委员会,明确联盟专家委员会是联盟咨询机构,明确联盟决议执行组织机构为联盟秘书处,联盟秘书处执行联盟理事会决议并负责联盟日常事务,做好联盟科技创新协调沟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利益分配、联盟的宣传等工作。

2.1完善联盟科技创新过程协同机制

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多种关系和复杂过程的网络化组织形式,联盟必须完善科技创新过程协同机制,使各机制的匹配性、衔接性和包容性与联盟协同创新系统和谐统一。过程协同设计要注重两个原则。一是注重目标性与协调性原则。使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不断提升联盟绩效,促进联盟技术标准形成与扩散。因此,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的设计应服务于联盟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同时注重联盟多主体、多要素之间协调以及联盟标准化任务的分工与衔接[2]。二是注重动态性与反馈性原则。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协同创新机制能够对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充分利用、适应并形成有效反馈,因此,必须运用动态的战略思维开展联盟协同创新活动。

2.2建立联盟的战略协同和资源整合机制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战略协同机制。联盟协同创新的战略协同的主要任务是联盟战略伙伴选择,进而联盟成员将针对专利群布局等问题进行协商与谈判,因此,战略协同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协同创新的方向。组织内外部学习以及创新过程管理和监控等,是联盟协同创新的核心环节和关键内容。过程协同主要对应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运行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标准技术研发,要求联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色,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协同合作完成联盟标准化战略目标。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制定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除了内部成员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努力之外,处理好各种外部关系至关重要。技术标准制定涉及政府部门的支持、中介机构的参与等,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能否与外部主体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未来发展。有些主体具有丰富的社会网络关系,与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相关外部主体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渠道,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也将主体拥有社会网络关系的情况作为考核战略性主体的一项考虑内容。

2.3加强联盟人才队伍建设

联盟属专业行业,工作人员基本都是高端专业人才,但无法享受政府对联盟的规范引导、制定规则、扶优激励政策。所以,要积极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长江学者”等各种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并能解决河南省农业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的人才[3]。特别是注重引进在国内外某一领域(学科)具有领先地位,并能显著提升河南省农业某一领域(学科)研究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的人才。省科技厅要建立联盟首席专家制度,将这些专家聘为联盟首席专家,围绕首席专家建立创新团队,给予首席专家相应的责、权、利。过去联盟专家团队的管理模式较为松散,往往是因为承担某个项目而随机临时召集建立,项目完成后则项目专家组解散撤离。首席专家制度有利于增强专家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建立各领域各行业稳定的科技创新团队,形成常态化的专家整合管理机制。首席专家带领研究团队可以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共性技术及企业生产关键技术论证,全面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项目方案,为申请各级、各类项目作储备;可以针对单个企业对技术的个性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研发、技术攻关、咨询论证等,为企业提供精确、及时、有的放矢的服务。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要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积极创新联盟骨干力量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联盟实用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与全国农业科研单位、高校、龙头企业合作,借助科技项目研发培养联盟人才,借助成果转让和科研合作培养人才,通过委培定向等方式与院校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鼓励以项目带技术和人才,以企业发展带产业发展。并根据联盟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2.4加强资金投入

政府加强资金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联盟发展。政府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专项科技创新资金力度,将河南农业重大科技专项、河南重大科技攻关,分不同时期投入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研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突破后实施产业化,持续提升河南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投入农业科技服务资金,支持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践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各种基金来加强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投入研发资金、产业化资金,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增强联盟对资金需求的满足度。政府建立农业科技金融体系,为联盟发展提供相应资金。

参考文献

[1]李力.新兴产业技术标准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2]贾姗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聪明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河南;现代农业;科技平台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50-02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既承载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也担负着壮大河南区域经济的使命。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积极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平台建设。

一、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而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导,以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1]的新型产业形态。

1.更新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类先进的农具、农业机械、运输工具、农业建筑设施,促进了生产工具和设备的更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流程的产生和应用,扩大了农业劳动对象的范围,促进了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为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日益增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不仅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资料,培育和提供新品种,还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耕作技术,改进和提高各种农艺技术水平,减少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土地生产率和产出率,稳步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

3.促进农业资源利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的发展需要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而“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从生态观点出发,才能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2]农业科技的进步不仅可以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统一。

4.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管理水平。科技的发展及应用,使农业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手段更加先进、设备更加精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逐步向现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机械化操作逐步取代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经营管理水平。

5.推动农村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更新了生产操作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济效益,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农民的劳动条件逐步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一旦被农民掌握,将引起农民思想行为的极大变化,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

二、河南现代农业发展中科技应用的不足

河南省认真贯彻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把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科技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1.农业科技推广滞后。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促进作用,提升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河南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中介组织培育不足,推广主体单一、覆盖面窄、工作量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的及时推广,进而导致新技术应用困难,不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使“河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基本稳定在30%—40%,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相差甚远”[3]。

2.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尽管农业机械已在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得到了广泛运用,但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水平、人口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农业机械化的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农机品种少,成套设备少,产品加工机械落后,性能差”[4]以及农机作业人员的匮乏、农机服务体系的缺失、农机市场秩序的无序,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现代农业机械的引入和应用。

3.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科研资金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前提,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往往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而“科研投入不足是造成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滞后、创新不足的重要原因”。[5]农业科研投入不足,不仅严重制约了河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导致农业生产中的部分技术难题,如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有害物质的检测、秸秆科学还田等问题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对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极为不利。

4.农民综合素质偏低。农民是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作为人口大省,河南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城乡融合的加强,农民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在专业知识、农业技能方面还存在不足,“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16.7%”[6]。

三、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平台构建

作为人口数量众多、土地资源稀缺的农业大省,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稀缺的土地支撑众多农业人口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资源支持力取决于农业的科技含量,取决于以农业科技为代表的‘软要素’对土地‘应要素’的支撑力度”。[7]

1.建设农业科技培育平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培育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导农业科技创新研究,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奠定基础。一是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完善成果奖励和知识产权保护、引进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等措施,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逐步改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结构,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人员稳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二是要通过农业科技课题招标、农业科技基地建设、产学研相互合作等办法,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

2.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平台,促进农业科技应用。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8]一是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构建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相结合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活动;二是要加强集科研、推广、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要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尤其是规模大、辐射广、带动能力强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农业先进技术推广普及和应用,真正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篇6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

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篇7

对新型的节肥、节水、节地、节材等技术要不断地进行推广与应用。将高效节水灌溉新设备要大力推广起来,对旱作物农业工程要继续实施起来。对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和精量播种上要进一步去推广,对测土配方施肥要深入地进行推进,对技术示范和设施农业的建设上要予以强化,对农业机械技术改造上要大力地给予支持,将产品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适用性提升上来。对农村垃圾处理和农业面污源治理的工作上要予以强化,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水平。对现代的信息技术上要充分地进行使用,将农产品等现代的交易要积极地开展起来。

2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上要努力提升上来

2.1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立起来对市场运作和政府引导上要予以坚持,将分析测试、技术转移、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服务、融资服务、区域服务等要积极地推广并建立起来,将农业科技成果网上定期的机制要积极地建立起来,对农业生产化的科技需求上要积极地反映出来。对农业技术交易市场要努力建立起来,将农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的平台有效地建立起来。对农业技术评估咨询和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上要加快去发展,将便捷高效的服务为农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提供出来。

2.2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上予以完善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联盟合作、企业主体运营、奖励评价、展示交易促进等机制要努力建设起来,并不断地进行完善。将以企业为主体模式要大力地实施起来,将结合产学研为模式的科技转化建立起来,在主营收入中将农业科技活动经费的比重要不断地提升上来,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主体中将企业作为其中的主体。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建上要予以强化,将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要努力提升上来。

2.3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上要予以实施对现代农业产业等众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要全面地实施起来。要大力引进和转化先进的科技成果,对绿色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场地的建设上予以强化,将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不断地进行扩大。

3保障方针

对组织领导上予以强化,将认识提升上来,将对中国梦的实现当做主要的目标,在农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将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有效地融入进去。可以将专门的工作小组成立起来,对具体的工作上进行管理。其次,将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在基层科技创新工作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对发现典型、宣传典型、依靠典型和树立典型要切实地重视起来,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的转化上要予以加快,将一定的经验要及时地总结出来,将长效的工作机制要探索并建立起来,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在整个社会将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和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起来,将农民学习和运用农业科技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4结语

篇8

纵观农业发展历史,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演变过程,同时也是一部农业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每一个阶段无不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农业机械、良种、化肥、农药、灌溉等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又带动了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首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科技创新。回望我国60年农业发展轨迹,我们深刻认识到,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驱动力,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力,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撑力,也是中国农业走向国际的竞争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来看,国际上农业发展方式大致分三类:一是美国、俄罗斯等人少地多的国家,大力发展以机械技术为依托的劳动力替代技术,走劳动力节约的发展道路;二是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的国家,大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资源节约的道路;三是英国、德国等人地比例中等的国家,既用机械替代劳动力,也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综合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道路。无论哪种发展形式,各国无一例外地都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产业水平的重要战略。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

其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依赖明显增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同时,我们又普遍面临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一系列挑战。农业农村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要求明显提高,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明显增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第一武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关键支撑;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根本出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核心依托。

第三,前沿技术的新突破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蓬勃兴起,科技发展潮流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正在深刻改变农业的面貌。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将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源头;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的突破和应用,将深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设施农业技术、装备和食品制造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将推动农业产业化跃上新水平;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全面兴起和普遍应用,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和生态压力;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创新,将不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些基础研究的新发现、前沿技术的新突破,必将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是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始终坚持服务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转化应用研究,都要向农业生产力转化,都要为产业发展服务。只有把全力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农业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围绕产业发展搞创新、抓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大的发展潜力,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主体多元化和内容多样化。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事业性农技单位、种养大户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活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多元化。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农业科技创新要重点研究动植物新优品种的培育或引进、繁育、筛选及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种养技术和套种套养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引进和深加工适销新产品开发;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引进与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农产品保鲜、干燥、杀菌、防腐技术研究与推广;种养加设备设施的现代化;高效率用水与地力培育;科学施肥与科学用药;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应用等,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内容多样化。三是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提高“三项能力”的目标任务。即努力提高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提高科技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提高科技对提升农业产业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四是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突出“三个关键环节”。即突出科技创新、转化应用、人才培养三个关键环节。创新是源头,应用是目的,人才是关键,要努力推进三者的有机衔接与协同发展,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大大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效率。五是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要不断优化农业科技进步的体制环境,不断创新农业科技进步的运行机制,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逐步健全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举措

一是突出抓好“12396”科技服务活动,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了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2009年7月,常德市委组织部、常德市科技局选择鼎城区和临澧县作为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试点区县,在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原则指导下,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有效整合对接的长效机制,目前试点工作正有序进行,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为了全面铺开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活动,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的牵头作用,力争把“12396”建成一个集科技推广、难题解答、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于一身的长期性、基础性、常态性的服务平台,并以此为龙头,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具体来讲,就是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完善四级服务团队。市级成立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呼叫中心,县级成立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工作站,乡(镇)建立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站,村级建立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点。根据本地区农村种养加的特色产业,依照《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专家选配管理考核办法》,组建15~20人的市专家服务团队、10~15人的区县(市)专家服务团队、3~5人的乡(镇)专家服务团队;第二是形成灵活多样服务方式。建立以专家服务团队为支撑,以电话服务为重点,以网络服务及现代通信技术为手段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并具体形成电话服务、短信服务、网络服务、上门服务、专家会诊、教育培训于一体的服务模式;第三是健全工作运行机制。要明确相对独立的服务范畴,在电话和网络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市服务中心将农民的提问及联系电话通过书面或电话的形式,传达给县工作站,县工作站在做好书面记录后,协调乡镇服务站就近解决。乡镇服务站解决不了的问题,则由县工作站或市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开展服务重点解决。要以利益为纽带稳定服务团队,对于市级专家服务团的15名专家,科技部门要给予相应的项目支持和出勤补贴,在以利益为纽带的机制下,专家既享受到了技术奉献带来的社会认可,同时也享受到了科技创业带来的自我实现;对于县级服务团队,市科技局、县(市、区)财政每年要拨付相应的“12396”专项经费,由各县(市、区)科技局按每名专家每年5000元左右的标准年初预算到位,年底再按出勤服务次数发放。要丰富专家团队来源,采取灵活的方式,整合利用涉农职能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科技小分队、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及种养大户的各种技术力量。

篇9

1.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健全

1.1.1研发机构不断壮大市域内现有农科所、蔬科所、棉科所、农机研究所、林科所等农业科研机构5家及湖南文理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等涉农高等院校2家,有农业科研正高职称29人、副高职称74人、中级职称1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拥有科研基地90hm2,建有洞庭湖区粮油作物研究推广中心、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洞庭湖综合试验站、全国豇豆研发中心、湖南省棉花工程中心、水稻产业湘北平湖区区域试验站等1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平台。市内还建有湖南省淡水鱼类工程技术中心、稻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米制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研究中心。

1.1.2技术推广网络不断完善2011年,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全市20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技公共服务机构、配置农技人员1005名,完善了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推广模式,成为了基层农技推广的主导力量。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成为农业技术传播的新兴力量,“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已成为基层农技推广的重要模式。

1.1.3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随着国家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市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市级成立了“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呼叫中心,县市区成立了科技服务工作站,乡镇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农资经营部门等组建了科技服务站,村级依托农村远教站点建立了村级服务点,构建了电话服务、短信服务、网络服务、上门服务“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市、县、乡、村四级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同时,2009年以来,常德市先后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500多名,深入农村、企业、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和创业活动。

1.2农业科技创新成效逐步显现

1.2.1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调查显示,“十一五”末期,常德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十一五”以来,全市选育水稻新品种14个、棉花新品种16个、油菜新品种5个;其中,5个水稻品种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个水稻品种被列入全国50个主导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14项。市农科所历时20年育成的“籼型水稻优质不育系金23A”,是全国第一个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的杂交水稻不育系,率先解决了杂交水稻组合选育中高产与优质难两顾的难题,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位于常德市的省棉科所繁育的湘杂棉系列,累计推广633.3万hm2,产生经济效益300多亿元,分别居长江流域第一、全国第三。万福生科研究成功的稻米深加工关键技术,一粒稻谷变出14种产品,稻谷加工循环经济模式填补了国际同行空白。

1.2.2推广了一批科技成果“十一五”以来,全市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0多项。目前,全市大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和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达90%以上,水稻机收率达95%以上,年测土配方施肥超过66.7万hm2,专业化统防统治超过6.7万hm2。

1.2.3创建了一批名品名牌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改善了农产品品质,形成了一批地域特色浓厚的知名品牌,如石门柑橘、汉寿甲鱼、澧县葡萄、津市藠果、桃源野茶王、石门银峰茶、芙蓉王烟、德山酒、金健米、盈成油、心相印纸,成为了一张张城市名片,走向了全国各地,有的还走向了世界。目前,全市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的有674个、居全省第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3件,中国名牌2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6个,湖南省著名商标54个,湖南省名牌38个。

2常德市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科研资源分散全市5家农业科研机构,分属不同管理部门,人力、财力、物力不集中,研究领域有重叠,没有形成研发合力,不利于品种、技术集成配套系统研究。同时,科研机构育种研究得多,配套栽培等应用技术研究得少;单项技术研究得多,集成技术研究得少;种养研究得多,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研究得少,能运用到生产上的重大突破性成果更少,科技成果储备明显不足。

2.2科技成果转化不快一方面,基层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力量薄弱。自2000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常德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有10年时间处于“线断、人散、网破”的窘境,虽然目前乡镇农技推广公共服务机构已全面建立,但由于建立时间短,完全规范运作、充分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还需要不断健全与完善,加上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系统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与农民教育培训链条实现良好联结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农村有40%以上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以老人居多,他们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2.3农业人才队伍萎缩年轻人学农意愿越来越低,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近万名在校学生中,学农的仅301人。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35岁以下的仅占8%,很大部分是非科班出身的“土专家”。农民培训机构重工轻农,全市120多家农民培训机构中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只有10多家。

3加快常德市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的对策

当期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农业科技创新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技农艺相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着力强化科技创新、转化应用和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和农民知识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以上。

3.1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创造一批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3.1.1突出科研重点要从全市农业实际需要出发,发挥现有科技优势,加强粮、棉、油、蔬菜、柑橘、畜禽、水产品等植物和动物新品种的培育,开展设施农业装备研发、大宗作物机械化生产、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地力提升、防灾减灾、农林生态修复等技术攻关,实行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业物联网、大宗农畜产品冷链保鲜、畜禽水产健康养殖、节本增效、循环农业、信息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力争取得一批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3.1.2加强平台建设整合市农科所、林科所、蔬科所等科研机构,组建常德市农科院,建设全国全省一流的地级农业科研机构。在提升现有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每年新建5个以上研究生、博士后、院士工作站和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每个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确定1名首席专家,组建一支专家团队,依托科研院所建立1个研发中心,选择产业重点县建立一批试验示范基地。3.1.3实行产学研联合针对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组织科研机构和涉农高等院校开展联合攻关。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力争到2015年,每个主导产业都有1家以上市级农业产业化科技龙头企业。支持科研机构、涉农高等院校和农业企业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基地,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其他技术创新组织。

3.2大力推进农业科技集成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2.1抓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抓好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到2015年,引进试验农业新品种100个以上,每个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推广主导品种10个以上。围绕提高水稻、油菜、棉花、蔬菜、柑橘、畜禽、水产品等主导产业生产水平,筛选粮棉油高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超级稻种三产四、水产品健康养殖、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农作物机械化耕种收等一批重大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和大面积示范推广。争取每年推广重大技术20项以上,实现全覆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2.2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一批专门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化示范区中突出科技示范,深入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特别是在西湖西洞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科研机构要实行科研在本部、示范在西洞庭西湖,提高示范区的科技水平。“十二五”期间,每个主导产业建设1个以上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3.2.3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建设,抓住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全覆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全覆盖的机遇,配齐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备,建强队伍、提高能力。要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手段,依托国家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市建设,充分发挥“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呼叫中心的作用,为农民全面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要构建农科教联合协作推广机制,引导支持科研机构、涉农高等院校开展公益性农技推广,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推行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推广农业技术成果。

3.3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智力支撑

3.3.1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依托农业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加快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首席专家为核心,以科技创新骨干为主力,以应用技术集成转化为主攻方向,着力培养100名左右农业科研中坚力量。鼓励常德高职院等职业教育院校兴办涉农专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

3.3.2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选送到培训中心、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大型农业企业、省级以上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等培训,每3年完成一轮对县乡在岗公益性农技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3.3.3大力培养现代职业农民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务农技能,每年培育3000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户。依托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每年培训种养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高技能人才15000人以上。到2015年,争取培养持有涉农专业教育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现代职业农民3万名。

3.4全面落实保障措施,创造农业科技创新良好环境

3.4.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协调,科学制定规划,落实推进措施,强化责任考核。市县应成立由分管农业的领导任组长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事项,统筹各类农业科技项目和资金的安排。科技、农业等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3.4.2加大投入扶持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申报省以上各类农业科技项目,市级科技经费对获得的国家和省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给予一定支持。引导农业企业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平等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改善农业科技型企业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农业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

篇10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技术革新

所谓现代农业,即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武装的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农业。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然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一、农业科技创新刻不容缓

过去9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表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可喜的成就。2012年,粮食生产呈现“九连增”。然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1、加快科技创新才能使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当前,由于农业科技落后,使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向工业和城镇,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加快科技创新才能缓解制约农业资源环境的“瓶颈”。就耕地而言,我国耕地总数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并表现为不断减少的趋势;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给农业规模化生产带来了难度。尽管这些年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生产能力仍不稳固,供求关系仍然偏紧,如不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势必影响经济发展大局。

3、加快科技创新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由于土地、劳动力和以柴油、塑料膜为代表的石油制成品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我国农业生产正在进入高成本阶段,农业比较效益呈持续下降趋势。2011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降到10%左右。这表明40%的农业劳动力仅创造了不到10%的财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

4、加快科技创新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增加农民收入不仅要继续强化农产品提价增收、补贴增收、农民外出务工增收,而且要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产品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

二、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必须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使农业农村发展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1、加快推进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要着力突破良种良法配套重大关键技术,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突破农机农艺融合重大关键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突破应对农业灾害重大关键技术,提升防灾减灾技术水平;突破节本增效关键技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2、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要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引导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农技服务,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支持农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培训。通过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百万中专生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农业科研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4、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要坚持农业科研公益性特征,深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建立并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农业科研立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联合协作制度,促进农业科技联合协作;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承担科技项目,开展集成创新。

5、加快农业投资体制创新。要使农业科技与金融业紧密结合起来,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农田水利、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给农业科技企业优惠贷款,扶持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针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多、风险大的问题,研究建立相关的农业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担保机制;通过农业科技与金融业之间的结合,实行金融创新,走市场化的投资融资之路。

三、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策略

农业是古老的传统产业,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稳则天下安。二十世纪以来,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起点之高、进展之快、影响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农业产业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1、深刻认识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化都以农业发展为前提,而农业发展的历史实质上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里程史。每一次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都带来了农业发展新的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第一次是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经济关系,农业生产力全面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终止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农村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开来,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成为推动全国工业大幅增长的主力军,为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生活小康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在以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带动下,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导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材料、航空与航天、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使农业面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而这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将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驱动力,是粮食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现在农业农村发展对科技和人才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需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农业科技具有公益性、区域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必须要有一个功能完善、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新型创新和转化应用体系。必须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技研究中的作用。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拢忧考际鹾献鳌?

3、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

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十分重要。好的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转化应用、进村入户,才能发挥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作用。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农业科技推广无论是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还是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都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载体,是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是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比较单一的推广模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农户种植规模小、分散经营、农民科技素质不高、自我采用新技术的能力低,很多农业实用技术推广还远没有到位。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农业成果转化率的需要,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刻不容缓。要努力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推广条件,提高人员素质。继续支持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大力培育科技大户,发挥对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加快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

4、积极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

能源、原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建立在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之上,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资源的利用有两个基本问题颇受人们关注:一是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如何通过节地、节水、节肥增效等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如何通过资源的有效保护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所以,依靠技术进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资源节约技术进步显得非常重要。要积极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大力推广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

5、努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