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道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吸道治疗方法

篇1

李玮研究认为目前小儿易感的发病病因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多是食积内热导致卫表不固引起外感。徐丽总结郭教授的经验认为由于饮食结构和社会环境等的改变,导致气机郁滞,阳热不能发泄,郁久化火,火势上炎,腠理疏松,外邪反复侵袭而发病。

2、内治法

2.1清热助运法

胡淑萍等运用清热通腑为主、健脾助运为辅治疗本病68例,药用黄芩、连翘、栀子、苍术、厚朴、陈皮、茯苓各10g、芦荟1g、防风6g、黄芪6g。结果显示:有效94.74%,显效70.05%,治疗后测定的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基本恢复正常。李玮运用保和丸(山楂、神曲、陈皮、莱菔子、地骨皮各9g、连翘10g、半夏、栀子各6g、茯苓12g)以调脾和胃、消食清热治疗42例RRTIs的患儿,总有效率为95.23%。

2.2健脾益肺法

龚勤运用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化裁(党参10~15g、黄芪10~20g、白术6~10g、防风6~10g、茯苓10~15g、川贝母3~9g、甘草3g,余热未退加金银花、连翘各9~15g,鼻塞流涕加辛夷花、苍耳子各6~10g,自汗加五味子3~9g,纳少加鸡内金3~6g,谷芽、山楂10~15g,便溏加薏苡仁9~30g,便秘积滞加生大黄3~6g,枳壳3~9g)治疗56例门诊病人,有效率为37.5%,显效59%。李娟等运用补中益气汤免煎剂(黄芪、党参、当归、白术各10g,升麻、柴胡、陈皮各6g,甘草3g)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治疗后其血清CD3、CD4、CD4/CD8比值免疫指标升高,总有效率为90%。陈茂伟等观察在运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参苏颗粒(太子参、苏叶、葛根、前胡、橘皮、半夏、枳壳、淡豆豉、神曲、葱白,颗粒为其本院制剂每包3.09g)治疗本病60例患儿,治疗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中药的补肺健脾功效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从根本上控制了疾病的发生。薛征等运用肺脾双补法治疗RRTIs患儿120例,其感染期基本方:太子参、炒白术、茯苓各3~10g,炙甘草1.5~6g,风热重合用银翘散,发热喘促合用麻杏石甘汤,咽喉肿痛加牛蒡子、山豆根,热重加柴胡、黄芩、板蓝根、大青叶),恢复期用感染期基本方加黄芪6~15g、防风5~12g,纳差加焦三仙,盗汗加龙骨、牡蛎,治疗前后检测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并且随访3个月,治疗结果显示有效率为92.6%。

2.3健脾固肾法

槐杞黄颗粒(槐耳菌质、枸杞子、黄精)具有补益脾肾的功效,宋敏用槐杞黄颗粒治疗RRTIs恢复期患儿51例,测定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随访半年,结果显示槐杞黄颗粒可以提高RRTIs小儿的免疫力并减少患儿的发病次数。黄可丹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槐杞黄颗粒治疗RRTIs患儿50例,有效率为86.00%,通过测定药物能降低血Th17细胞,显示药物具有增强患儿机体的免疫力的作用。李根区运用槐杞黄颗粒治疗RRTIs患儿50例,治疗后实验组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4.0%,免疫球蛋白、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三个实验可以认为槐杞黄颗粒具有显著增强RRTIs患儿免疫力的功能。

2.4补肾固表法

曹腊梅等整理董幼祺的治疗方法的经验认为,小儿主要的体质特点为肺脾肾不足,临床应以扶正固肾祛邪为主要治疗方法,药用黄芪、党参、焦白术、熟地黄、怀山药、制首乌、五味子、紫河车、茯苓、麦冬、防风、蝉蜕、山楂13味中药,共奏益气敛肺、滋阴固肾、祛邪消积、标本兼顾,达到邪去正安、阴平阳秘的目的。

2.5调和营卫法

大多数RRTIs患儿除了呼吸道反复感染外,平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多汗、动则尤甚、抚之不温的特点。汪受传教授认为是由于卫阳不固、营阴外泄的原因所致,张永春等根据这一特征自制金屏汤(炙黄芪、防风、炒白术、炙甘草、煅龙骨、煅牡蛎、桂枝、白芍)加减治疗48例患儿,总有效率为89.58%,本方由桂枝龙骨牡蛎汤和玉屏风散加减而成。

2.6化痰祛瘀法

疾病后期和慢性疾病一般存在瘀血的症状,朱慧华等认为在本病的发作期、迁延期和缓解期都存在着瘀的征象,如舌质紫黯、瘀斑瘀点、疼痛等。感染期用祛邪药加用理气化痰和化痰活血的药物,以尽快控制感染缓解症状;迁延期化痰活血药配以补益药和祛邪药;恢复期脏腑虚弱,化痰活血药配以补益药,以标本同治,在临床运用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2.7肝脾同治法

陈凤媚等运用健脾清肝扶土抑木的方法(药用:太子参、白术各12g,白芍、茯苓各10g,防风8g,象牙丝6g,独脚金10g,甘草6g)治疗30例复感患儿,治疗后测患儿的血清IgG、IgA明显增高,总有效率为96.67%。廖若莎总结李宜瑞教授运用疏肝理气扶脾助运法治疗RRTIs,认为调达肝气是扶脾助运的关键,为此提出“肝为脾之枢机”强调疏肝调肝对于脾胃升降气机的重要作用,选用柴胡、夏枯草、钩藤、木瓜、白芍分别起疏肝、清肝、平肝、柔肝、养肝的作用。

3、自拟方

杨祥正自拟膏方(基本药物:党参、扁豆、陈皮、山药、桔梗、甘草、五味子、苍术、防风、制首乌、紫河车、云苓、焦三仙、鸡内金各10g,薏仁、生白术、夜交藤、黄芪各30g,浮小麦40g,煅龙骨、煅牡蛎各20g)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45例,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100%,与治疗前比较,28例治愈患儿的IgA、IgG、IgM水平明显升高。秦仁生自拟参萸汤人参、当归各3~6g,山茱萸、枸杞子、黄芪、白术各6~10g,山楂10g,防风5g,砂仁(后下)2g,生姜2~3片,大枣3~5枚治疗RRTIs恢复期的患儿114例,有效率为95.6%,本方即益先天,又补后天,使机体正气充盛,免疫功能增强。周莹等运用自制扶正化痰活血煎剂(黄芪20g,党参、防风、当归各10g,丹参8g,半夏、南星、甘草各6g,陈皮、白术各12g,云苓15g)以扶正活血为君、化痰为佐使治疗88例RRTIs的患儿,分析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免疫功能、幽门螺旋杆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病原学检测指标的变化,治疗结果有效率为78%。李剑莹自拟益气固表养阴汤(黄芪、太子参各20g,防风、白术、麦冬、玉竹、茯苓、山药各15g,白芍、陈皮各10g,咽痛加马勃15g、牛蒡子10g,咳甚加前胡、紫苑各15g,咽干口渴加天花粉15g)治疗71例患儿,总有效率为94.5%。

4、外治法

4.1穴位推拿

刘向亮运用四时辨体捏脊法(基本穴:捏脊、摩腹、补脾经、补肾经、揉外劳宫、揉足三里,立春加肝俞、肺俞,立夏加心俞、小肠俞,立秋加肺俞、大肠俞,立冬加肾俞、膀胱俞,痰湿加三焦俞、脾俞,内热加肝俞、心俞、大椎,气虚加脾俞,气阴两虚加脾俞、肝俞)治疗RRTIs200名患儿,治疗前后体液免疫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比较有明显改善,体质指数变化无临床意义,感染次数明显减少。陈秀珍治疗组采用调肺健脾推拿法(揉膻中、迎香、二马、推脾经、推肺经、捏脊),对照组口服玉屏风口服液,临床疗效和免疫指标(IgG、IgA)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陈喆以疏风散寒、健脾宜肺为施护原则,退坎宫、开天门、揉风池、揉太阳、推板门、掐四缝、推三关、揉足三里、揉膻中、揉肺俞、顺时针摩腹、捏脊手法治疗RRTIs患儿30例,总有效率为90%。何玉华运用推拿治疗肺脾气虚型RRTIs56例患儿,在缓解期单纯用推拿治疗,部分处于感染期患儿以中西药对症处理控制病情,并加用推拿方法促进康复,以预防复感。推拿穴位为:分阴阳、补脾经、肺经、肾经、运内八卦、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风池、捏脊,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9%。马融运用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根据季节、体质、发病特点总结了一整套治疗RRTIs的推拿方法,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方法有:①常规捏脊;②四时取穴法;③辨体质取穴法。黄甡28]在患儿非感染期运用单纯推拿手法分三步治疗60例患儿,第一步,清法:退六腑,清天河;第二步,运法:运内八卦、揉足三里、涌泉、摩腹;第三步,补法:补肾经、揉肺俞、脾俞、捏脊。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5%。

4.2中药穴位敷贴

梁捷梅等用神阙贴治疗复感儿,上呼吸道感染贴神阙、天突、大椎、膻中穴,下呼吸道感染贴神阙、天突、肺俞、膏肓穴,观察治疗后发病次数和症状明显在减少,唾液分泌型IgA的含量升高,总有效率为91.66%,认为神阙贴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秦文等30]运用中药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黄芪、白术、肉桂、丁香按3∶5∶2∶2∶5∶3∶1∶1的比例研粉姜汁调膏贴附于风门、肺俞、脾俞、关元穴治疗后三个月检测其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不同程度升高,总有效率为92.45%。沈秀凤等运用益气健脾方加穴位敷贴治疗本病,敷贴的药物含白芥子、延胡、生黄芪、胆南星、生白术、细辛按2∶2∶2∶2∶1的比例研成细粉,贴附于大椎、风门、肺腧穴、脾俞穴并在药饼的中央放置艾条,对比治疗前后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及补体C3有显著改善。刘成全等用艾灸配合中药穴位敷贴的研究,选用肺俞、心俞、膈腧先用艾条灸再用药物(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等分)敷贴,对照组只选用穴位敷贴法,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6.67%。王利然运用传统穴位加神阙穴伏贴治疗66例患儿,治疗组同时贴敷两方,伏贴Ⅰ号方: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麝香贴于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穴;伏贴Ⅱ号方:丁香、砂仁、苍术、白术、黑胡椒贴于神阙穴,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0.91%。夏以琳等运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治疗70例患儿,其中1组单纯用穴位敷贴,在三伏天用甘遂5g、白芥子、细辛、白芷各3g,贴于天突、大椎、肺俞、膏肓,同时微波照射。治疗第2组在第1组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2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分别对治疗前后和组间进行比较sIgA的升高均有临床意义。杨丽霞等运用益黄散(陈皮37.3g,木香、丁香各5g,诃子、青皮、甘草各18.7g)敷神阙穴治疗RRTIs患儿34例,临床观察发病次数减少,大便双歧杆菌(B)数量增加,大肠杆菌(E)减少,B/E比值增加(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杨涛36]辨证论治分型治疗44例患儿,痰湿内蕴型用白芥子、皂荚各5g选用双侧肺腧穴;气阴不足型用五倍子10g选用神阙穴;阴虚火旺型用肉桂5g选用双足涌泉穴,显效15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为84.1%。吴新泉等选取RRTIs患儿68例予以中药百部、桔梗、胆南星各100g,细辛50g,元胡80g,冰片15g,扑尔敏0.4g,氨茶碱10g,制成贴剂贴敷(肺俞、膈俞、定喘),观察血清中IgG、IgA、IgM及补体C3含量均升高,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性。

4.3其他外治法

张一栋运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RRTIs恢复期30例患儿,对照组用中成药玉屏风口服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背部督脉及膀胱经走、留罐的方法,治疗后发病次数及症状明显下降,治疗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增高较多。陈亚杰等应用刮痧疗法治疗RRTIs60例热度在38.1~39.2℃的患儿,穴位取:太阳、印堂、天门、大椎、脊柱两侧膀胱经、颈部夹脊穴、三关、六腑、天河水,治疗师遵循“挂牵挂后,阴阳对刮”“宁失一穴,不丢一经”的原则。治愈45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王湘茗等研究用佩戴“防感香囊”的方法治疗46例患儿,防感香囊由生黄芪600g,炒苍术、辛夷、白芷、蝉蜕、桑叶、野、鱼腥草、桂枝、炒麦芽、砂仁、苏叶各300g,防风、花椒、川芎、桔梗各200g,柴胡、冰片各100g组成,夜晚放在枕边,30d更换1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王小平等运用针挑结合艾灸治疗53例患儿,针挑、温和灸选用的穴位:身柱、肺俞、足三里、四缝,治疗后显示发病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发病程度降低,总有效率为84.9%。鲍春等用中药熏蒸法治疗肺脾两虚型复感儿40例,药物组成有:黄芪、白术、防风、苍耳子、辛夷、山楂,通过热疗效能传递熏蒸全身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5%,唾液分泌型IgA升高的有32例。

5、动物实验

周亚兵等研究补肾固表方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小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补肾固表方由补骨脂、生黄芪、生白术、防风、柴胡、黄芩、乌梅按重量比10∶10∶10∶10∶5∶10∶5的比例组成,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有下调CD4+CD25+foxp3+Treg活性,增强辅T细胞1型免疫反应,调节Th1/Th2平衡的作用。陈欢运用扶正固肾祛邪合剂治疗RRTIs雄性ICR小鼠60只,扶正固肾合剂的组方为:黄芪、党参、焦白术、熟地黄、制何首乌、茯苓、五味子、紫河车、茯苓、麦门冬、防风、蝉蜕、山楂、怀山药。治疗组分为三种剂量,结果显示三种剂量皆能提高小鼠CD4、CD4/CD8水平,降低CD8水平。刘竹云等运用健儿乐颗粒(焦山楂、鸡内金、黄芪、党参、冬虫夏草、蜂胶、防风、陈皮、五味子、甘草)治疗昆明种RRTIs小鼠,治疗组按计量不同分三组,实验结果显示药物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著抑制碳末在脾虚小鼠肠内的推进,提高小鼠气管酚红排出量,显著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结论为药物具有增强免疫、健脾利气、抗炎和祛痰的作用。

6、结语

篇2

【关键词】 呼吸道的感染;中医辨证方法;治疗与预防

上呼吸道感染指的是鼻腔、咽喉和支气管受到了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在医学上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和发冷等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笔者收集2010年6月-2011年7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人150例。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资料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7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人150例。将150例病患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其中治疗组的病患体温都在38.6-40.5℃之间,平均温度为39.3℃;对照组的病患体温都在38.6-40.2℃之间,平均温度为39.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患病程大约1-3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两组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治疗组接受中医中医辨证治疗与预防方法,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2 治疗方法

2.1 风寒类型 采用荆防败毒散加减的治疗方法。

2.2 风热类型 采用银翘散加减的治的疗方法。

2.3 暑湿类型 采用藿香正气散加减的治疗方法。

2.4 对照组依照《内科学》上有关上呼吸道感染,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给予常规性的抗感染和抗病毒的药物及对症医治,治疗组合对症组病患都在用药2-3d后对相关疗效进行评定。

2.5 观察的指标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如发热、鼻子堵塞、咳嗽、头痛、咽喉痛、四肢疲乏的现象。用体温计下每3-5h病患腋下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3 结果分析

对两组病患在治疗1-3d后进行观察,治疗组75例,痊愈50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75例,痊愈45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病患在退热时间上的对比分析:治疗组平均时间为为:(20.16±6.01)h;对照组为(27.56±6.41)h。治疗组病患的退热时间要显著早于对照组的病患,差异具有有显著性。4 讨 论

在呼吸道的治疗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病例采用不同用药标准。

4.1 风寒类型 临床症状表现:病患具有发冷发热现象,以发冷为主要表现,没有身体出汗现象,伴随头痛,鼻子堵塞、打喷嚏,流清鼻涕或是有咽咽喉痒而引发的咳簌,咳嗽中有薄痰。舌头白薄,脉浮紧。采用荆防败毒散加减的治疗方法。主要药物成分包括荆芥穗8g、防风8g、羌活8g、前胡8g、生姜8g、甘草7g。根据症状表现药物可以适当的加减:有头痛现象的病患加白芷8g,咳嗽严重的病患加杏仁8g、桔梗8g,痰多的病患加陈皮8g、半夏8g,有发热、头痛、脉浮发热现象的病患,可用桂枝汤。

4.2 风热类型 临床症状表现:病患具有发冷发热现象,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有身体出汗现象。伴随口干,咽喉痛或是咳嗽,有黄稠痰。舌头微黄,脉浮数。采用银翘散加减的治疗方法。主要药物成分包括:银花11g、连翘11g,豆豉6g,桔梗9g,薄荷7g。根据症状表现药物可以适当的加减:有头痛现象的病患加桑叶9g、9g;有咽喉红肿现象的病患加元参9g、山豆根9g;有痰黄粘稠现象的病患加瓜蒌皮9g、川贝母9g;有心烦口渴现象的病患加知母9g、生石膏11g。如有发热不高,咳嗽明显的病患可用桑菊饮。

4.3 暑湿类型 临床症状表现:病患具有发冷发热现象、伴随头痛、四肢困重、胸闷不透气或是有呕吐和腹泻现象。舌苔微黄,脉濡。采用藿香正气散加减的治疗方法。主要药物成分包括:藿香9g、紫苏9g,香薷7g、白芷7g,半夏9g、厚朴9g、扁豆9g。根据症状表现药物可以适当的加减:有汗多现象的病患去薷香加西瓜皮14g;有热盛现象的病患加黄连5g,银花11g;有湿重现象的病患加佩兰9g,薏仁11g。

篇3

关键词:脾氨肽;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32-02

儿童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粘膜保护作用较低,造成生理性的免疫功能较低,容易造成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的反复性呼吸道感染,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1-2]。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哮喘、胸闷、气促等,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是达不到理想的治疗疗效,现在对我院在2011年04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60例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使用脾氨肽治疗和常规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1年04月到2013年03月收治60例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以下纳入标准[3]:患儿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哮喘、胸闷、气促等;患儿均为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经过ICS系统治疗仍然出现反复发作的患儿。对于急性发热性患儿、对药物过敏患儿、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制剂治疗的患儿、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儿以及原发性免疫功能出现缺陷的患儿进行排除。60例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男患儿占38例,女患儿占22例,患儿的年龄在6个月到12岁之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各占3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脾氨肽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抗炎和吸入平喘药物治疗。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1.2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方法治疗,主要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以及使用β受体激动剂进行平喘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脾氨肽治疗,使脾氨肽冻干粉进行口服治疗,每天1支,每支2mg,用凉开水进行冲服服用,一共服用2个月。对两组患儿经过治疗临床疗效、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喘息的天数、哮喘的次数、发热的天数、咳嗽的天数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天数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

1.2.2 判定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患儿经过治疗1年内没有出现哮喘复发现象;有效指患儿经过治疗1年内的哮喘发作次数得到了显著减少,患儿哮喘的程度降级;无效指患儿经过治疗1年内哮喘的发作次数、哮喘的严重程度都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2.3 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数据,使用x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存在的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哮喘、胸闷、气促等,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最常用的就是吸入激素治疗。脾氨肽指的是从新鲜健康的动物脾脏中提取出来的肽和核苷酸类的复合物,有大量的免疫调节因子和微量元素,能够对病毒、细菌感染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存在的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王秀华.阿奇霉素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哮喘5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25(23):281-282.

篇4

关键词:呼吸道炎症;雾化吸入;护理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因过敏或痉挛,痰液堵塞呼吸道致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气动雾化吸入疗法,患者最易接受,它利用高频振动将药液振动成雾状,经患者的口鼻腔吸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采用气动雾化吸入治疗12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我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男80例,女40例;年龄20~80岁,平均50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30例,支气管哮喘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6例,支气管扩张19例;均有咳嗽,痰不易咳出,气喘、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听诊两肺可闻及喘鸣音或湿音,部分病例伴有发热、胸片示有点状或片状阴影。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氧、输液等综合治疗,雾化吸入器为北京吉纳高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气动雾化吸入器,它是一种利用氧气压力或无油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将药液进行喷射雾化的吸入装置,适用于临床对呼吸道进行各种药液的雾化吸入治疗。它由雾化器瓶、气源管、面罩(或口含嘴)组成。正常工作状态下,经雾化器输出口可见长度>100 mm雾束。雾化器瓶内加入相应药液,连接氧气,调氧流量≥4 L/min,2次/d,10 d为1疗程。

常用药物:氨溴索、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喘可治溶液、10%氯化钠注射液、异丙托溴铵溶液、复方异丙托溴铵等。以上药物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

1.3护理方法

1.3.1使用前检查 使用前注意检查气动雾化吸入器各部连接是否紧密,避免松动,雾化器瓶内加入所需药液,连接氧气。病室需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保持温度18℃~22℃,湿度为56%左右,无烟雾、油漆等异味及其他对呼吸道有刺激性的花草。

1.3.2心理护理 雾化吸入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患者在初次接触治疗时,会对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我科患者称雾化吸入为"吸烟",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仅是解除喉部水肿、炎症,使喉咙更为舒服而用的辅助治疗方法。而现在,随着雾化器材的改进,雾化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我科医护人员长期宣传及推广,大部分患者都对此种治疗方法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认可。对此,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解释,详细说明雾化吸入的目的及方法,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雾化吸入的疗效。

1.3.3正确使用雾化器 ①雾化前:向雾化器瓶内加入所需药液,并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借助重力作用使雾滴深入到肺泡及细支气管,嘱患者张口作深呼吸运动可使药液充分到达肺底,增强治疗效果。根据病情调节好氧气流量以控制雾束大小。若患者意识清楚,配合良好,可选用口含嘴型雾化器;若患者意识不清、呼吸无力,不能较好配合,可选用面罩型雾化器。采取床头抬高40°,侧卧位可使膈肌下移,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沉降。②雾化时:由于在雾化过程中,会出现过敏反应[1]、感染、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暂停、呃逆、哮喘发作加重等并发症,因此雾化吸入的全过程应由护士操作及在旁指导,这样也避免了因操作不规范而降低疗效。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扣背排痰,咳痰无力者,应采用负压吸引器吸出,以防窒息。雾化时间以10~15 min/次为宜,防止湿化过度或换气过度引起胸闷、咳嗽、恶心、乏力等症状。③雾化后:雾化吸入后,嘱患者用温开水嗽口,并取舒适,打开门窗通风,及时拍背、吐痰,疏通气道,帮助痰液排出,有利于提高疗效。休息20 min后,方可活动。

1.3.4严格无菌操作 雾化吸入器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消毒以预防感染,用500 ppm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2],无菌水冲洗晾干备用,做到一人一雾化器,药液现用现配,避免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2结果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雾化吸入后2~3 min开始起作用,15 min 后咳嗽逐渐减少、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症状减轻。

3讨论

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包括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等,细菌感染约占20%~30%,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等[3]。静脉注射或口服后,药物主要集中分布于红细胞中,静注8 h后,肺内药量尚不到全身药量的1%[4]。雾化吸入具有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镇咳、祛痰等的作用。雾化吸入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盐酸氨溴索具有粘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时,患者粘液的分泌可恢复至正常状况。咳嗽及痰量通常显著减少,呼吸道粘膜的表面活性物质因而发挥其正常的保护功能。

高渗氯化钠对支气管粘膜有湿润作用,可使痰量增加。另外利用盐水的高渗透压形成压差,促进气道内水分外渗,可刺激咳嗽及气道加速粘液纤毛清除,纤体分泌增加,可诱导排痰,保证呼吸道通畅[5]。

布地奈德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它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而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是一种选择β2受体的肾上腺系能激动剂,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减少血管通透性,并调节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并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气道的狭窄状况,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副作用少等优点。

喘可治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及祛痰作用,特别是对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此药有抗过敏作用。能增加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功能,还表现出一定的抗炎与抑菌作用。

异丙托溴铵是一种支气管扩张药。主要用于慢性喘息型气管炎的平喘。特点为刺激性小,吸后无刺激性咳嗽,对平喘、气憋的效果较为明显。吸入后痰较易咯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气动雾化吸入法适用范围广,较一般雾化吸入动力大、药物扩散深,护士操作简便易行,并且起效快,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可使呼吸系统疾病较早地得到控制,而且操作方便,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是一项倍受患者接受的呼吸道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展淑萍,崔延荣.超生雾化吸入法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8):609.

[2]李秀萍.雾化吸入器消毒与保存的改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3]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篇5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支气管哮喘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广泛性气道狭窄的疾病,呼吸道感染是其主要诱因,而在呼吸道感染方面病毒感染占90%以上[1]。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支气管哮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西医一般采用氧疗、输液、解痉、抗过敏、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法,疗效不佳[2]。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对收治的54例支气管哮喘病例,分别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种方法,并对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4例,均符合199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的西医诊断标准[1]和《实用内科学》中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诊断标准[2],排除重度、危重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或伴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将54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14例,年龄19~63岁,平均(33.2±5.8)岁,病程1~17年,平均(8.5±2.4) 年;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0~62岁,平均(32.4±5.1)岁,病程1~18年,平均(8.3±2.5)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通畅呼吸道、平衡患者体内酸碱度、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等,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即以布地奈德混悬液1 ml(0.5 mg)加入生理盐水2 ml,通过雾化泵雾化后吸入,2次/d,每次15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平喘汤,组方:白芥子10 g,葶苈子10 g,海浮石20 g,黄芩12 g,苏子15 g,杏仁10 g,桔梗15 g,麻黄10 g,瓜蒌15 g,浙贝10 g,生甘草5 g,紫菀15 g。每天1剂,水煎3次,取水煎液分3次温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疗效评价标准[3] ①显效:患者的喘憋症状明显缓解,呼吸困难状况也得到明显的改善,肺部哮鸣音消失。②有效:患者的喘憋症状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基本恢复,肺部哮鸣音也基本消失。③无效:患者的上述症状基本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经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炎症[4]。临床实践表明氧疗、输液、解痉、抗过敏、抗感染等西医综合治疗方法疗效均不显著,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在支气管哮喘的西医治疗方面,1995年《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提出其最佳治疗方法是吸入治疗。布地奈德是一种非卤化的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抗炎的作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后可直接作用于气道,且对气道中的炎性细胞具有高选择性,可在组织中长时间保留,且无皮质激素类的全身性反应, 长期使用耐受性良好[5]。中医认为,哮喘发病主要是由宿痰积饮所致,痰饮留伏,潜伏于肺,日久则气滞痰阻,导致气道狭窄、挛急而发病。因此,哮喘治疗关键应是化痰平喘,本院所选中药平喘汤方中白芥子快膈消痰,葶苈子泻肺平喘,海浮石化痰平喘,苏子降气行痰,共为君药;瓜蒌化痰宽胸,黄芩清解肺热,紫菀化痰止咳,浙贝清化热痰,为臣药;桔梗宣肺祛痰,为佐药;麻黄宣肺平喘,杏仁肃降肺气,一宣一降;甘草祛痰止咳。该方寒温并用,宣降结合,诸药合用,共奏化痰平喘、宣肺止咳之效。本研究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及自拟中药平喘汤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3.33%,明显高于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沈臣尹.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7):426.

[2] 张尊磊.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2, 7(7):144.

[3] 蔡茜虹,郭雪霞,朱敏.中西医结合治疗64例支气管哮喘.广东中医,2008,1(1):145.

篇6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方案; 临床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7.3.0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10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主要表现为不可逆性的气流受限[1]。多数患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及进展,患者由于长期的气流通气受限,出现胸廓体积变大,肋间隙增宽等桶状胸的表现。在近年的相P临床研究中可以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目前约占慢性肺病的25.0%左右,究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目前的污染及吸烟患者数量增加有关[2-3]。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采取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对症处理患者呼吸系统症状[4-5]。近年来笔者所在服务中心通过采用药物联合吸氧、祛痰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吸氧、祛痰等综合治疗。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4~76岁,平均(59.2±2.1)岁,病史3~9年,平均(6.1±0.2)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8岁,

平均(62.3±1.9)岁,病史3~10年,平均(6.3±0.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签署医学试验研究告知书及自愿参与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根据患者肺炎严重情况及痰培养结果等选取合适的抗生素;存在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类药物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吸氧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血氧饱和度监测并持续低流量吸氧,对于呼吸道症状明显,合并咳嗽、咳痰的患者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及拍背咳痰等治疗,促进痰液排出,减少呼吸道通气功能障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根据目前临床常用的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双肺听诊哮鸣音明显减轻或消失,胸片检查双肺野炎症完全吸收,痰培养阴性;好转,治疗后患者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较前好转或减轻,双肺听诊哮鸣音较前好转或减轻,胸片检查双肺野炎症较前好转,痰培养阴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无明显改善或好转,甚至进一步加重,辅助检查较前无变化或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92.5%、治疗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呼吸衰竭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炎作为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多具有明显的呼吸窘迫、咳嗽咳痰、喘憋貌伴明显的哮鸣音等临床症状。随着患者病情发展,肺部病变进一步加重,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8]。目前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多采取积极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避免患者肺部感染情况进一步加重,导致患者过早出现呼吸衰竭及肺心病[9-10]。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常规药物治疗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好转情况及治疗显效率较低,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愈后。目前,吸氧疗法、化痰祛痰治疗等辅助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1-13]。

本研究中,通过选取笔者所在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既往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显效率及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应用综合治疗措施的观察组患者。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其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明显长于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整理收集既往类似研究可以发现,综合治疗方案目前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临床认可[14]。可见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真实性。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炎在其临床治疗过程中,除常规应用药物控制感染、扩张支气管等治疗外,需要联合吸氧、化痰祛痰等综合治疗方式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肺功能,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彩霞.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107-108.

[2]梅彩荣,贺奇.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内科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90-91.

[3]王德明.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内科治疗方法的R床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3(4):79-80.

[4]孙东华,胡梅.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6(20):51-52.

[5]杨中良,夏娟,杨秀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并发真菌性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7(27):94-97.

[6]陈兰波,董波.老年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1,9(4):5-6.

[7]聂宜华,郝建,朱有志,等.254例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374-1375.

[8]章隆辉.阻塞性肺炎57例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安徽医学,2007,28(4):323-325.

[9]张.慢性阻塞性肺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8):206-207.

[10]籍光彦.慢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277-279.

[11]任安义.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内科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9(14):524-525.

[12]余亚芬,杨杰.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内科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5):172-173.

[13]苏妍.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内科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18):125-126.

篇7

关键词 小儿呼吸道感染 辨证 宣肺平喘 清热宣肺 清气化痰 益气养阴

现代医学的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大多属中医“咳嗽”、“哮喘”范畴,病因病机是由于外邪或内在因素引起肺气不宣,肃降失常,肺气上逆所致,常以咳嗽、气喘、喉中痰鸣为特征。笔者在临床上,都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因病机、病史进行辨证分型,采用中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本病47例治疗方法及效果总结于后。

资料与方法

本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47例中,男30例,女17例,1岁以内8例,1~5岁30例,6岁以上9例。本组病例均有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四苗接种符合规定。

治疗方法:辨证分型,立法处方用药。

风寒型:咳嗽,气喘,喉中痰鸣,伴流涕,打喷嚏,蜷缩位,面色发白,毛孔凸起,舌淡,苔白,脉浮紧。治则:宣肺散寒。方用止嗽散:百部5g,紫菀5g,桔梗5g,陈皮3g,荆芥4g,甘草2g,白前5g;加僵蚕3g,半夏5g,冬花5g。

风热型:咳嗽声重,声音嘶哑,气喘,伴发热,出汗,面赤,流黄涕或清涕,打喷嚏,口渴欲饮,年龄稍大的儿童述说喉咙疼痛,睡觉时揭衣蹬被,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则:清热宣肺。方用桑菊饮:桑叶5g,5g,桔梗5g,连翘5g,杏仁5g,甘草2g,薄荷3g,芦根8g;加黄芩5g,枇杷5g,胆星5g,僵蚕3g,前胡4g。

痰热壅肺型:咳嗽,喉中痰鸣,痰多易咳出,痰色黄,质黏稠,伴面红,流黄涕兼有黄鼻塞,鼻不通气,口渴,小便黄,大便干,喜凉恶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肺化痰。方用清气化痰丸:瓜蒌5g,杏仁5g,黄芩5g,生姜2g,胆星5g,枳壳3g,半夏5g,云苓10g,陈皮3g;加地龙3g,甘草3g,莱菔子5g,白芥子5g,苏子5g。

脾肺气虚型:咳嗽,咳声无力,久咳不愈,痰少,语声低微,面色花白,消瘦,口干裂,食纳差,舌淡,苔薄腻,脉虚弱。治则:健脾益肺。方用六君子汤加减:党参5g,白术5g,云苓5g,甘草5g,半夏5g,陈皮5g;加山药8g,地骨皮5g,六曲5g,百部5g,紫菀5g,桔梗5g,沙参5g,贝母3g,甜杏仁5g,麦芽5g。

疗效标准:①痊愈:治疗用药后咳嗽在1周内停止,伴随症状全部消失者;②有效:咳嗽减轻,但在1周内未痊愈者;③无效:症状无改善者。

结 果

本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47例中,治愈32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

讨 论

篇8

【关键词】 急危重症;呼吸阶梯性治疗;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6.096

急危重症患者是急诊科比较常见的患者,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严重外伤或者多种内科疾病综合影响而导致的。急危重症患者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因此, 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 患者常常会因为呼吸功能障碍而产生危险,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所以,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而言, 及时给予吸氧, 采取正确的呼吸管理措施是提高抢救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是在于排除低氧血症, 避免患者发生呼吸能够障碍, 使患者的呼吸恢复正常[2]。目前,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方法是呼吸阶梯性治疗, 和传统的呼吸支持治疗方式相比, 其抢救成功率明显比较高。近年来, 本院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 效果满意, 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1例, 年龄46~75岁, 平均年龄(53.6±3.2)岁, 其中创伤患者24例, 非创伤患者22例, 13例呼吸心搏停止, 有11例濒死状态;观察组男26例, 女20例, 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54.6±4.2)岁, 其中创伤患者25例, 非创伤患者21例, 11例呼吸心搏停止, 12例濒死状态;所有患者在发病之后都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临床症状, 排除有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呼吸支持抢救方法进行治疗 依据临床医师的治疗经验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相应的复苏, 把患者呼吸道的呕吐物清除干净, 避免发生窒息, 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鼻导管输氧等呼吸支持抢救方法。

1. 2. 2 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阶梯性治疗 第一阶段主要为: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复苏,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采取半卧位, 其他患者可以采用侧卧复苏;采用仰头抬颏法将患者的气道开放, 并把患者呼吸道及口中的异物清除干净, 避免发生窒息, 如果患者戴有假牙, 应及时把患者的假牙取出, 以防止脱落阻塞气道;对患者进行胸背按压, 胸背按压方法可以引起胸廓运动, 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气道开放之后患者可以自主的呼吸。如果患者仍然有呼吸功能障碍则可以进行第二阶段的治疗, 第二阶段主要是给予患者鼻塞、鼻导管吸氧等治疗, 因其具有给氧充分的特点, 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除此之外还可以给予患者下呼吸道支持疗法, 对于有心脏骤停及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 这样可以保证患者通气顺畅, 给药也方便。经过第二个阶段的治疗之后患者的呼吸功能仍然没有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 则可以进行第三个阶段的治疗,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气管切开等方式治疗, 如果一些情况比较危急的患者来不及行气管切开, 可以行环甲膜穿刺进行急救[3]。如果患者呼吸功能障碍依然存在, 有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现象的患者给予呼吸机吸氧, 它在抢救呼吸衰竭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呼吸稳定的时间并做好详细记录, 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复苏的成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本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 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 得出清洁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急危重症患者所采取的呼吸支持方式的比较 观察组复苏、气管切开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及呼吸稳定所需要的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及呼吸稳定所需要的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危重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 患者在发病之后常常会出现低氧血症, 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呼吸困难、有呼吸功能障碍等症状。因此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抢救措施, 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4]。由内科疾病而引起的急危重症一般会选择以原发病为主的呼吸支持技术, 医师依据临床经验对此作出正确的判断, 以防止盲目选择而带给患者伤害, 降低风险。而由外科疾病引起的急危重症一般是根据患者受伤的部位来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方法, 但是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都应该先把患者呼吸道中的异物或者呕吐物清除干净, 这样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因此, 选择正确的呼吸支持方式对患者而言有重大的意义。

传统的呼吸支持方式是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 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来选择呼吸支持的方式的,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也降低了在抢救过程中的死亡率, 但是仅凭自身经验而选择的呼吸支持方式, 在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5]。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是建立在对呼吸管理系统全面认识基础上的, 分为无创类、4个阶梯及9种方法, 无创类即第一个阶梯, 也被称为徒手支持阶梯, 它主要包括复苏以及开放气道及呼吸流畅2种方法, 第二个阶梯也是属于无创伤的, 第二个阶梯主要给予患者气管或者面罩吸氧等3种方法, 第三个阶梯和第四方阶梯则属于有创伤的, 第三个阶梯主要是对患者行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等2种方式, 第四方阶梯主要是给予患者呼吸机等2种方法。这种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是从简易到复杂的机械操作的, 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 可以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一些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无创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病情不是特别稳定的患者可以直接给予器械进行治疗, 这样可以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缓解患者的症状, 但同时也应该考虑若病情加重时的急救方法, 这样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6]。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采取复苏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而采取气管切开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而且观察组复苏成功率及呼吸稳定所需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这说明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的抢救成功率高, 能尽快改善患者的症状, 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 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好, 可以有效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呼吸支持的管理效果, 患者抢救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章华.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1, 20(20):127-128.

[2] 黄镭.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4, 21(19):145-147.

[3] 党怀勇. 20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13(9):2076.

[4] 夏黎明.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 47(5):80-81.

[5] 施正雄. 90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疗效观察.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4(2):125.

篇9

[关键词] 穴位贴敷;四缝穴;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2-0073-03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一种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RRTI是指在一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而超过规定次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较重,病程较长,防治不当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RRTI的病因较多,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存在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2,3]。目前临床多采用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但仍有许多病例无法取得理想效果。中医药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4]。本研究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RRTI患儿,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测定患儿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亚群等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为RRTI患儿寻找更佳的治疗方案,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并积累实际应用经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并配合完成整个诊疗计划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08例。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与《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8年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的标准[1]。其中男58例,女50例;年龄3~14岁,平均(6.3±2.6)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62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46例。所有患儿入选前3个月未使用过血制品、激素和免疫调节剂,并除外原发免疫缺陷病、肝肾疾病、小儿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等合并症。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儿童48例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13岁,平均(6.1±3.1)岁。

1.2 实验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穴位贴敷是将白芥子(微炒)、延胡索、甘遂、细辛、黄芪、白术、肉桂、丁香按3∶5∶2∶2∶5∶3∶1∶1 比例混合,研为细末后加鲜姜汁调成膏状,制成大小1 cm×1 cm、厚度为3 mm左右的方形药块,取风门(双)、肺俞(双)、脾俞(双)、关元,将药块贴于穴位上,外用6 cm×6 cm大小的胶布固定。6 岁以下贴敷1~2 h,6 岁以上贴敷2~6 h,以贴药处皮肤潮红为度,每周1 次,4 次为1个疗程,休息10 d后再治疗1个疗程。针刺四缝穴治疗方法:患儿四缝穴处皮肤常规消毒后,医者右手拇、食两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患儿待刺的手指,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挤出黄白色液体或少许血液,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同时嘱家长注意患儿针孔周围勿受感染。疗程:每周1次,共治疗4次。

1.2.2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分别于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清晨空腹采血,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收集静脉血2 mL,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T淋巴细胞)。取BD淋巴细胞亚群四色组合抗体CD3/CD8/CD45/CD4(货号340499, 美国BD公司)20 μL,加抗凝全血100 μL,震荡混匀室温避光孵育15 min,加1×溶血素1 mL,混匀后室温避光10 min,离心去上清加PBS 400 μL,用BD 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1.2.3 体液免疫检测 分别于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清晨空腹采血,离心去血清后,使用全自动酶标检测仪,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试剂盒(上海森雄公司),ELISA法检测IGF-I。

1.3 统计学处理

用GraphPad Prism 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变量相关性采用等级相关(Spearman)分析。计数资料用相对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RTI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受损

以往的研究显示RRTI的患儿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低下。我们首先检测了纳入本研究的RRTI患儿的以T淋巴细胞为代表的细胞免疫状态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IGF-1等反映体液免疫功能状态的指标情况。两组儿童年龄和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与健康对照儿童相比,RRTI儿童的总T淋巴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健康对照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这提示RRTI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检测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发现,RRTI患儿IgG、IgA、IgM以及IGF-1的水平均低于正常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穴位贴敷加针刺四缝穴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变化情况

经穴位贴敷加针刺四缝穴治疗后,RRTI患儿总T淋巴细胞数量(65.3±5.9)%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此外,CD4+T细胞、CD8+T细胞以及CD4/CD8比值均增高,其中CD4+T细胞数(33.6±5.7)%和CD4/CD8比值(1.5±0.7)增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1。

2.3 穴位贴敷加针刺四缝穴治疗可提高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状态

经穴位贴敷加针刺四缝穴治疗后,RRTI患儿IgG[(10.3±4.8)g/L]、IgA[(1.3±0.5)g/L]水平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IgM[(1.1±0.9)g/L]水平较治疗前[(0.9±0.5)g/L]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此外,治疗后IGF-1水平[(27.5±6.2)μg/L]增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图2。

3讨论

RRTI是儿科常见病,其病因复杂,除与呼吸道本身解剖特点有关外,还受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空气污染等多方面影响[2]。该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紊乱已被国内外众多研究所证实[3,5]。许多资料显示RRTI患儿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3,6,7,8, 9],但CD4+、CD8+ 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报道并不一致。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RRTI患儿存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状况。对于RRTI的治疗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有效的治疗方案,单纯的抗感染治疗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患儿情况,因此发挥中医药学的优势,我们尝试通过穴位贴敷结合针刺四缝穴的综合治疗方法对108例RRTI患儿进行干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状况发现,该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状态,提示该方法可能通过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而改善RRTI的治疗。该方法安全、避免口服和注射药物等毒副作用。

正常机体内免疫细胞种类比例或细胞亚群比例偏离正常值,提示体内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因此,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与许多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是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 T细胞通过直接作用和分泌细胞因子相互诱导、相互抑制形成T细胞网络,在机体免疫应答调控和维持免疫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RRTI是儿科门诊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本研究结果显示,RRTI患儿CD3+总淋巴细胞比例下降,与健康儿童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RRTI患儿免疫功能异常和紊乱。免疫能力处于低下状态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3,7,9]。研究发现RRTI患儿同时存在细胞和体液免疫低下。本研究结果也证实RRTI患儿血清IgG、IgA、IgM和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免疫活性细胞处于疲惫状态,免疫反应降低,抗体产生减少,不能清除抗原,导致反复感染,同时反复感染又导致免疫球蛋白消耗增加。呼吸道感染时T细胞被激活,释放IL-2,同时T细胞分化增殖受阻,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因子产生减少,导致T细胞诱导B细胞产生减少,影响血清Ig水平,机体免疫受抑制。这可能是RRTI患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受损的原因。

目前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加上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和清除病菌能力差,这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免疫反应降低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因此RRTI 患儿血清IgG、IgA、IgM浓度水平低下。小儿稚阴稚阳,肺虚脾弱,卫外不固,易感外邪,治宜益肺健脾、和营固表。我们在《张氏医通》治疗冷哮的白芥子涂法的基础上,添加了黄芪、白术、肉桂等进行穴位贴敷,以增强益气健脾作用。由于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很多药物难以穿透皮肤。辛温走窜开窍的中药可促进药物透皮吸收,中药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具有较强的促渗透效果,可扩张皮肤血管,增加血流量,使吸收的药物经皮渗透、扩散。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可使药物的理化刺激直接作用于多层次、多功能的经络系统,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使机体免疫作用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和内外环境的协调稳定, 起到内病外治作用。四缝穴为国际标准化穴方案中的经外奇穴,是儿科针灸疗法中应用最广泛的腧穴之一。四缝穴早在明代的《奇效良方》中就有记载:“在手四指内中节是穴。”此后,在历代针灸、儿科及中医综合类文献中还有多处记载[10,11],如《针灸大成》中记载四缝穴主治小儿疳疾:“三棱针出血。治小儿猢狲劳等证。”,这表明针刺四缝穴在小儿治疗中沿用已久,已成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疗法。我们尝试将针刺四缝穴配合穴位贴敷用于RRTI患儿的治疗。研究显示穴位贴敷加针刺四缝穴治疗后患儿CD3+总淋巴细胞和CD4+ T淋巴细胞以及IgG、IgA等免疫球蛋白浓度水平明显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得到改善。营养不良与IGF-1关系非常密切。来自临床的研究显示,IGF-1的增加与体重的增长呈正相关[12]。血清IGF-1水映了目前的营养状态和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本研究中,RRTI患儿血清IGF-1水平随着临床症状的减轻而有所提高,治疗后患儿血清IGF-1水平的提高较为显著。这可能是穴位贴敷结合针刺四缝穴可提高IGF-1,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综上所述,RRTI患儿免疫功能低下,中药穴位贴敷加针刺四缝穴可提高患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状态。该中医药治疗方法无口服、注射等途径给药的毒副作用,安全、简便,易于家长和孩子接受,依从性好。但因缺乏多中心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因此其治疗方案能否推广还需进一步增加病例数。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J]. 中华儿科杂志, 2008,46(3):108-110.

[2] 张会娜,刘卫红,李萍,等. 北京市东城区3~6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24(15): 2067-2070.

[3] 韩瑞珠,郝艳艳,侯安存.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状况[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10):736-737.

[4] 秦文,林秋芳,裘红玲,等. 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3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0,42(12):19-20.

[5] Herrod HG,Blaiss MS,Valenski WR,et al. Cell-mediated immune status of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infection[J]. J Pediatr,1995,126(4):530-536.

[6] 赵文利,吴柏杨,吴丽娟.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5):1678-1679.

[7] 张文俊,吴超雄,王清清.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变化临床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5):418-420.

[8] 王涛,蒋波,李庆.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维生素D3 水平的关系[J]. 山东医药,2010,50(2):70-71.

[9] 刘青,杨希晨,华亚军.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的意义[J].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024-1025.

[10] 梁繁荣,夏晓红,彭晓虹,等. 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2006,26(1):3-7.

[11] 李华. 健脾消积法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J]. 河北医药,2010,32(24):3573-3575.

篇10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病因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急性起病后气道内可见黏膜肿胀、水肿、粘液分泌增加。甲基强的松龙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2013.05-2014.10我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探讨甲基强的松龙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3.05-2014.10我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方法均相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研究组平均年龄(12.6±3.6)月,男性13人,女性12人;对照组平均年龄(12.8±4.1)月,其中男性14人,女性11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布地奈德0.5 mg,沙丁胺醇1.25mg,异丙托溴铵125ug雾化吸入, 每日2次。抗生素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

1.2.2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2 mg/kg・次,每日2次)。

1.3 评价指标 (1)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2)研究组和对照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1.3.1 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标准[1],治疗疗效分为缓解、有效、无效。(1)显效:用药24 h内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消失; (2)有效:治疗3~7 d内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 (3)无效:治疗 7 d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使用Student's t 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当P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结束时治疗疗效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毛细支气管炎的显效率分别为96%、80%,结果比较有差异(P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结束时治疗疗效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炎症,常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为解痉、平喘、化痰。使用雾化吸入后,可以改善局部的炎症状态,减轻粘膜水肿,通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松弛支气管平滑肌[l]。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指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可引起大量炎性因子分泌,导致呼吸道高反应性。而甲基强的松龙有抗炎作用,主要通过减少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活化,减轻组织损伤。此外甲基强的松龙还能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有研究[2]发现使用吸入激素后,大部分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均能迅速改善喘憋、咳嗽、呼吸困难的症状。有学者对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儿口服1mg/kg的地塞米松,并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结果发现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较安慰剂组明显提高[3]。

本次研究发现对照组在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差于研究组,我们分析可能与患儿呼吸道平滑肌发育不成熟,导致对β受体激动剂疗效下降有关。当甲强龙联合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后不仅可以作用于大、中呼吸道的胆碱能M受体,还能作用于小呼吸道的β受体,使炎性反应下降[4,5]。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案中加入甲基强的松龙后,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l]彭东红黄英,陈坤华,等.雾化吸人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轻中度喘息胜疾病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3(4)l:305-306.

[2]黄建军,余嘉璐,曾强.联合吸人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l,22(4):301.

[3]陈宏君,邹商群,熊琴,等.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0例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9,25(12):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