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188-01
一、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家具的基本概念
1.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因社会、文化因素集结在一起的有一定空间界限的城市(镇)地域,它以整个的环境风貌体现着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示着某个历史时期城市的典型风貌特色,反映了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
2.城市家具的概念。城市家具:城市家具这一词汇产生于英国,英语为Street Furniture,直译为“街道的家具”,简略为SF。类似的词汇有城市装置(Urban Furniture);在欧洲为城市元素(Urban Element);在日本解释为“步行者街道的家具”或者“道的装置”,也称“街具”。
在我国,可以理解为“公共环境设施”,是指城市中各种户外环境设施。具体来说,就是信息设施(指路标志、导游图、电话亭、邮箱),卫生设施(垃圾箱、饮水器),照明安全设施,娱乐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艺术景观设施等等。
3.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家具的关系。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中最能传达其历史文化脉络的外部公共空间,而城市家具的设计与布置则是历史街区特色的重要文化反映,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街区的形象和性格。城市家具也是反映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本土化生活方式的舞台。可以说城市家具是历史文化街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传达了城市中某个历史地段的特色元素,支持并触发人们行为活动和情感追忆。
二、城市家具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功能
1.使用功能。作为社会性产品的城市家具,使用功能是设施自身所具有的基本功能条件。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是为大众服务的休闲旅游场所,城市家具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即具有便于使用,适用与绝大部分人群等功能特性。
2.审美功能。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城市家具是城市街区景观环境中十分重要的“道具,它不仅反映了整个街区的地域性文化特色的风貌,同样也展示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
3.文化功能。具有城市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城市家具设计必须着眼于当地民间的、地方的文化传承,具有乡土特色的民间文化,同时不断发展新的文化特征,寻求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三、历史文化街区中城市家具的要素构成
1.造型层面。历史文化街区中城市家具的造型层面,应以历史街区中的文化元素为主题,避免与其他地域的城市家具概念形象相雷同,应以特色性的主题表现,富有生命力的直观性特征为主旨,呈现城市家具的多样性,同时在视觉上产生与历史街区环境的呼应。
2.色彩层面。人们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7%是通过视觉完成的,75%-90%的人体活动由视觉引起。而色彩试验可以证明:在正常状态下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应的就是色彩,其次才是形状、质感等。历史文化街区中城市家具的色彩既要服从街区整体色调的统一,又要积极发挥自身颜色的对比效应,做到统一而不乏味。
3.材料质感。城市家具的材料质感的设计,即肌理的设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家具表面组织构造的纹理,其变化能引起人的视觉质感与触觉质感的变化从而唤起视觉、触觉的感受及体验。
四、历史支化街区城市家具设计的方法
1.传统造型符号元素的融合。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外在载体,街区中各种构件的形态直接反映着城市的风貌。因此应该把街区设施作为传达历史街区文化的一种载体,把富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符号融合统一,使历史文化街区的文脉得以延续。
2.历史符号的运用。符号是历史文化街区中可识别性最直观的表现,将历史街区中建筑的传统形式语言作概括、抽象和提炼,甚至加以变形。形成一定的、能够传递信息的符号,并运用在历史街区城市家具的设计中,可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家具形象的感染力以及可识别性。
3.传统图案纹样的运用。传统图案纹样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家具设计中运用较为广泛,传统纹样总是被认为最能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而成为最常见的装饰手法,在风格上起着潜移默化的效果。传统图案纹样除了其图案本身带来的形式美感以外,背后的“意”也应该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
篇2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生态型开发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问题
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一般的文物,在博物馆中展示的文物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使之得到可靠的保护而保留下来。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反映某个历史时段到现时段保有的城市历史地段形态的活化石(图1),它是在使用中,在不断的修复与更新的平衡中得以保护下来的形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难度较之博物馆中的文物要困难得多。本文将历史文化街区视为文化资源,从生态学的视野,思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形态。
二、资源的生态型开发与利用的概念
根据生态学原理的描述,生态型资源开发与利用体系是综合应用其他相关学科技术成果,建立起来的一种在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的生态良性循环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体系和形态,这种体系与形态具有高效、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资源具有多重性。如:矿产、食物、物种和土地等属于物质资源,而社会(结构、习俗)、历史、地域特征和传统文化等则可以列入文化资源的范畴。当物质资源赋予其精神和文化的特征后,便具有多重性的特点。比如历史文化街区,通常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某个社会群体居住生活的空间环境,具有物质的表象;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在其中进行居住生活、交流、繁衍生息等行为活动便赋予其文化的属性。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取向和重要之处,正是在于人们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历史进程的社会生活、文化的活化石和见证,同时对于现时段的社会来说,这样的街区又具有被人们继续开发利用的价值。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城市与社会历史进程中记载一段被前人延续下来的历史,并经由我们使现时段发展成为后人值得记载和保留的历史,从而在生态型保护、开发与利用中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
三、“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特点
调查和分析一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特点,有助于对现时段历史文化街区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定位。“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现存相对完整,被学术界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和“中国古代都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具有作为类文物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记载着某一历史时段建筑空间及其建构技术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其物质和空间形态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研究其地域性、气候适应性和可利用性等可能;作为中国近代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的聚居地和反映一定历史时段居民的生活形态和习俗的物质和空间形态的表征,因此,对它的研究和保护有助于我们分析和研究其历史性、社会性、纪念性、象征性和展示性等问题。“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兼有物质和文化双重属性的资源。“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资源是文化资源的载体,文化资源呈显性特征,居主要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之文化资源的主导性确立下来。
四、“三坊七巷”文化资源的产业特性
基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文化资源的显性和主导性特征,我们在考虑保护该历史文化街区时必须思考其可经营性(运营)问题。如:如何赋予历史文化街区以教育、展示、旅游、服务以及文化型居住社区[注1]等功能。为此,可以认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具有提供人们进行一系列“生产与生活经营”活动,从事文化型产业活动的可能性。
五、生态开发的基本模式
(一)基本原则
在保护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坚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传承的延续性、原真性、整体格局、环境的协调性以及更新改造的可还原性等原则,其中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延续性是关键所在,也是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第一原则。
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延续性。它表现在尊重各个历史时段合理的营建与改造的实际。对于打着保护原真性、修旧如故的旗号,成片拆除历史街区将其做成仿古代某一时期的所谓的仿古建筑和街区的做法应该加以杜绝。这无疑是用现代粗制、简单的工艺和材料仿造古代某一时段的“粗仿品”,它抹杀了一个历史时段的街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应视为一种“建设性破坏”的行为。
古建筑修复的构造可还原性。在进行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的修旧如故等保护与改造技法上,应该是构造性的,而不应该是结构性、不可逆的改造。要尽可能考虑在技术上对于古建筑的构件、空间和环境的变更在今后必要时有可能进行构造性复原,即古建筑修复与保护的构造可还原性原则。因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在现时段对历史街区和建筑进行的任何变更,应该使得后人能够根据未来他们对历史史料保护的科学理解进行还原和重现。
(二)文化资源型产业的生态开发运作体系的建构
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更重要的是要让历史文化街区在有效利用中延续下去。需要根据国家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法规制度,结合各历史文化街区自身实际,建立和制订出一整套完整的、有深度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改造的法规措施。
1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有其自身独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原则
(1)保护街区的历史延续性、原真性,能够建立起固有居住街区(社区)的社会生活环境。
(2)考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可持续性,促进历史文化街区房产权属的明晰化,考虑到历史文化街区内大量的古建筑的修复问题,应首先实现街区内房产权属的私有化,以利于加大保护建筑修复资金的比例,减少政府的补贴,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日常维护的可持续能力的问题。
(3)“旧瓶装新酒”,“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应作为现代名人文化街区和社区进行重构。
(4)在传统文化形态和体系上振兴城市第三产业。
2 对文化资源型产业的形态、结构与特征的把握
(1)把握历史文化街区与古建筑群落的建筑文化形态、结构与内涵。作为物质形态的居住街区,它代表了该地区一定历史时段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建造技术条件的街区与建筑形态特征与功能。
(2)名人文化效应的提升。历代生活在“三坊七巷”的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名人的名人效应,是我们在保护与开发利用时应重点考虑的关键点,也是区别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根本所在。
(3)历史文化街区向文化资源产业形态转型的基本形式,如:教育、展示、旅游、文化型服务、文化型居住社区开发等。
(4)运作主体的确立。笔者在《基于愈合理论的“三坊七巷”保护研究》一文中建立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综合管理职能体系”。(图2)
(5)运作的载体。赋予“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以“历史文化名人聚居地”(或称为“现代文化名人居住社区”)的特殊功能,以逐步、渐进修缮“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根据“文化型社区”的模式[注1]重塑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
(6)生态开发运作的保障机制。从生态开发运作的层面思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问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主要是建立起一个完整保护与利用“三坊七巷”的条例和措施。其中包括:古建筑的产权及使用权制度(拍卖制度)、修缮改造法式、利用方式制度、开放展示制度、社区维护管理制度、保护基金(资金)募集及使用制度以及激励机制等。
从操作层面看,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综合管理职能体系为运作主体,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生态开发运作。其基本运作程序如表1。
(三)生态开发运作模式的若干模块与问题
1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平台的修复与文化资源定位。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的物质平台进行整体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但切忌大拆大建做“假古董”,应以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不变为总原则,根据“三坊七巷”传统建筑、街巷空间特色和布局特点,进行逐点、逐栋修复。其次,将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的功能定位为:名人文化、历史、居住、文化型商业、历史建筑及人物展示等。
2 行之有效而细致的法规、政策、技术措施的制定。
3 管理、监督与执行机制的建立。
4 “无能力的弱势群体”迁出和“有能力的社会人士”引入机制的建立。迁出:不是将所有现居民全部迁出,而是将历史文化街区中没有建筑产权的暂居者、在经济上没有自行修复维护能力和无保护意识的居住者迁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并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引入:是有条件的引入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地位和身份的人士,恢复“三坊七巷”作为历史名人聚居地的文化环境。在引入机制的建构上,应该摒弃一般房地产开发的售地做法,政府不应该仅仅考虑经济上盈利的做法,而要兼顾文化资源保护的社会效益和历史效益。
5 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的维护资金的筹集问题。保护基金的筹集也应该是可持续的。除了加大政府在此方面一定的财政预算投入外,还可以通过拓展如下渠道,如:入住“三坊七巷”的“有能力的社会人士”和社会捐资,“三坊七巷”文化资源的生态型经营和运作等。
6 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修复技术队伍的组建、经营和经费支持。
7 古建筑的权属问题。
纵观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工作,但凡做得较好的地区,除了有一整套完整的保护政策、资金和具体措施外,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古建筑的使用权或所有权多数归个人,而非国家或政府。根据日本文化厅有关国宝及重要文化遗产(建造物)的统计资料显示(1988年),在2007件(目前最新统计数量为2298件)中,属于神社寺院所有的有1472件,占总数的70%以上;属于国有、公有的231件,占总数的11.5%;个人所有的224件,占总数的11.2%;法人所有及其他的80件,占总数的4%。由数据可知,日本有关国宝及重要文化遗产(建造物)的管理及所有权主要属于个人或寺庙,属于国有或公有的份额很少。只有让个人拥有古建筑的使用权或所有权,它才有可能在利用中被持续地维护和保护下来。若非如此,仅靠政府部门出资修缮维护,如此大规模、数量巨大的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根本不可能实现永久、持续的保护。
通过以上对古建筑的权属问题背景资料的分析可知,解决“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生态型开发的根本问题是,解决“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的权属问题。对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的修复应该在确定古建筑权属问题之后,由入住者(权属人)进行出资,政府适当补助后,根据修复导则和条例进行逐栋修复,从而避免大规模的大拆大建的做法。
(四)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模式
1 生态开发的原则
(1)不破坏资源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原则:
(2)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开发业态的选择与确定原则。
2 基于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社区”建构的运作模式
(1)名人文化环境的营造:
(2)古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现代名人居住环境”的生态运作和文化性居住社区的运营。它涉及教育、展示、旅游观光、文化商业服务等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等:
篇3
关键词:活态保护;尊重历史;伪造历史;人文博物馆
Abstract:It is significant for an ethnic group and the world to preserve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Areas. And there are quite different opinions among scholars and different controversial actions taken by governments. Based on some cases, it is more important and imminent to preserve than to develop. The preserv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t a full scale focusing on retaining its vitality. To respect history is the primary principle. It must be avoided to forge a historical cultural district by reconstructing for human reasons. Otherwis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an committing a horrible crime victimizing culture as well as history .
Key words:alive preservation; respect;forged historical Area; museum for lively behaviors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3-56-(4)
历史文化街区,一般是指经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尽管所指不尽一致,可大可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历史文化街区必须历史性和文化性兼而有之,并且具有整体性、规模性特征,不同于文物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是欧洲上个世纪在经历了战争对城市的损毁之后提出的,这个倡议在立法后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但是中国则是在经历了文化浩劫之后才慢慢反思这个问题的,这种抢救性保护进行得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脉络又特别悠长,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政府文化战略的出台,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过程中,各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屡屡出现。因此,笔者拟就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和国外的某些成功经验,阐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关键和目前我们所存在的误区。
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要点:整体活态保护
由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外延是相对模糊的,保护范围的大小是不确定的,街区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各有不同的,遗存的程度和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保护的模式不可能一以概之。但是保护的核心原则应该是一致的,也是大部分学者认同的,那就是整体活态保护。
整体活态保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模式。
原貌式保护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最理想模式,既是整体保护,又是活态保护。也就是说,要保留整个街区乃至城区的整体性,不但保留原有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还要保护周围或其间不特别的建筑、街道、树木等一切景观,更要保护居民的自然生活样态。
在这个模式下,平遥古城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平遥古城是一个特别的“自然保护”的样本,它由于相对偏僻落后而避免了历史性的破坏。所以,现在看到的平遥古城,包括古城墙、房屋、街道等等,基本保留了原有的样貌。不仅如此,平遥人原来的风俗习惯,比如饮食和手工技艺等,也有所保留。在平遥,你可以买到著名的平遥牛肉,也可以买到当地居民手工制作的纳底布鞋。原貌保护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和经济需求平衡协调。应该肯定的是,平遥古城的商业街区基本保留了原有的特色,没有迪厅、歌吧之类的现代娱乐场所。在这个意义上,丽江不如平遥。
就小的范围看,北京琉璃厂街区的保护也是比较好的。琉璃厂在清朝前期已成为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本来是文化性商业街区,现在依然保持这样的功能。可以说,它是自然延续下来的,是真正的活态遗存。由此可见,最好的保护,就是按照原有的模式自然发展,换句话说,即,不作人为的开发,不增加新的另类商业模式。
历史街区的保护,难点在于活态保护。历史在向前发展,不能要求人们还生活在过去的状态中。对于那些已经改变了职能、生活样式的街区,没有必要回到从前,否则就成为虚假的活态保护。正如我们不能要求居民重新穿上长袍马褂一样,也不可能让县衙恢复、镖局复业。那么对于具有这一类特征的历史街区,首先是保留其外在样貌,让其成为博物馆式的街区或者活态街区中的博物馆。而周围的其他建筑职能比如民居,仍然保留,这就尊重了历史的自然样貌,也是长远视野下的一种“活态”保护。
在这个意义上,尊重历史,保存自然风貌就是积极的活态保护,如果非要人为地制造整齐划一的所谓风格式街区,就是以保护为名的破坏。加拿大Saskatchewan省有个小城市Moose Jaw,该市由于上世纪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曾经生活在这里而兴起。它没有特别悠久的历史,但是一进入,你就会被满眼可见的迥异于西方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红砖小楼吸引——这是这个小城的中国式建筑的外貌特征。但是这里不只有华人居住,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所以,不同样式的建筑时有交错。走在街上,会看见中国一个世纪前常用的那种酒旗、牌匾,也会看到当地惯用的英文店标,二者自然和谐共处,并没有因对方的存在而失去自己的魅力。Moose Jaw市很多临街的房屋山墙,都有着巨幅壁画,这也成为当地一个特色,壁画的内容也是华人和白人都有,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这是因为,壁画反映了当时历史的真实样貌。
对于区域较大的历史文化聚落,采取古城和新城分开管理的方法, 或者把旅游区和生活区分开等等,是很多国家的成功经验,这样既可以保护传统的样貌,又保证了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和选择的多样性。
2 避免进入过度开发和伪造历史的误区
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独特的历史性和文化性。但是目前存在两个误区,一个是过度开发,一个是伪造历史。前者破坏了街区的文化性,后者则破坏了街区的历史性。
2.1 避免过度开发
过度开发是指为了经济利益或者政治利益的需要,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挖掘式”开发,使之成为“名街”、“名区”或者“名城”, 或者采用其他形式,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并以取得其他附带价值为目的的功利。
2.1.1 避免过度开发与适度改善人类生活条件并不矛盾
历史文化街区要作活态保护,这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关键,但是并不是让它成为死的街区。活态保护离不开人的活动。把人抛开只留建筑,那就是死的文化,只能称为“博物馆”。既然不但要保留物态,而且要保护人文,那就不能不考虑人的舒适度问题。所以,在旧的街区修建厕所、改进取暖条件等是必要的,只要不破坏原有的风貌即可。还要利用当地人力物力资源,适度开展因地制宜的旅游商业。但是应该避免人为活动对历史文化街区人文风貌的破坏,尽力避免新建现代化宾馆、酒楼、歌厅之类的场所(这类场所可以另辟地点开发建设)。丽江古城已经掺入了现代的节拍、氛围,不再是平遥式的淳朴,这不能不说是商业利益的驱动。
避免过度开发还要控制以吸引游客为目的的纯“演出式”活动。在某些街区景点,大搞县令问案、祭祀大典之类的表演性节目,这固然有直观地表现传统文化的效果,但是鉴于设计者、表演者、制作者的水平,常常漏洞百出,有的表演还有哗众取宠的倾向,不但贻笑大方,而且一定程度的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亵渎。客气地说,这样的东西泛滥了,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
与上面的这种表演不同,另一种“表演”则可以考虑尝试。在对外开放的展示性场所,我们看到一些“人类行为博物馆”,人们像历史上某个时期的人那样生活着,饮食起居都按照旧的方式,自然纯朴,不需要夸张或者艺术化。国外有些地方有这样的尝试。我曾经去过一个这样的旅游点,那儿的人像两百年前那样,游客来了,女仆接待;马棚外面,有男仆在给马梳毛,修理马具,他们见到游客,点个头问候之后,就该做什么做什么。游客知道这是他们的工作,是表演,但依然觉得十分真切,仿佛回到了古代。这就是人类行为的博物馆。我相信,让孩子们看到一个老宅子里的生活状态,比带他们去静态博物馆看反映当时生活的各种用品更直接更容易理解。但是这种举措需要在细节上认真讨论,把握好尺度和控制操作细节是最重要的。特别要强调的是,“人类行为博物馆”是向人们展示历史文化本来该有的样子,而不是娱乐。但是这种方式要避免过度开发,因为泛滥了不易管理,容易南辕北辙。而且,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因为活态保护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保持人类生活的本真状态,才是真正的活态保护。“博物馆”里是没有真正活的东西的,有的只是标本,因此人类行为博物馆展出的也只是活动的标本而已。
2.1.2 避免过度开发造成古代景观或者历史遗迹的破坏
另一个过度开发的倾向,是缘于寻求“风格”或者年代的一致性,比如,非要种上一排槐树,结果是锯掉了已有的古树,或者建造传统桥梁,而把原来的屋宇拆除,等等。考虑一致性没什么不对,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一切必须以尊重和保护历史为前提。比如80年前建起的一座西洋小楼,跟一堆历史建筑在一起,自然不够一致,但是绝不能因此把小楼推倒了重建一个中式新楼,因为那个西洋小楼本身也已经是历史了。不和谐如果已经是历史上的积累,那么这个不和谐本身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了——可惜,这一点,很多地方政府执政者都没有看明白。他们为了眼球的舒适度,破坏了真正的历史文化街区或者历史文化遗存的传承性。
2.1.3 避免旅游商品成为泛商品
历史文化街区有可能成为旅游地,但是旅游经济的渗入很可能破坏原有的人文底蕴。可以想象,琉璃厂如果开上几十家王府井那样的旅游小商品店铺,或者饭馆,恐怕就不再是原来的琉璃厂了。所以,发展什么样的旅游经济,怎样引导操作,需要因地制宜,慎重决策,不能把历史文化街区当做聚宝盆、招财树。
2.2 决不能伪造历史
尊重历史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首要前提。对历史文化街区来说,我们提倡以尊重历史为前提,进行活态保护。但是现在有些地方误以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就是要把它变成很纯粹的历史上所存在的那个样子,不惜拆房、改道,非要打造出什么唐文化街、宋文化街不可。其实这是伪造历史,不仅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风貌,而且犯下了欺世盗名之罪。某些历史文化遗存的自然凋敝,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如果付诸不正当的行为,一个星期就足够了。所以,政府行为中的打造“历史文化名街”、“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切切慎之又慎,不可以保护之名,行破坏之实!
我们且举一个例子。赣州城乡建设规划局2012年9月11日在网上公示了《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其中有些内容让人看了不寒而栗。比如“郁孤台、八境台、古城墙与及其周边地带历来都是赣州市人民关注的区域,也是赣州市对外形象的窗口。但从现状来看,无论从城市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缺乏特色,体现赣州市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也被淹没在无序发展的现代建筑之中,使该地段无法体现赣州古城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特点。”在这个公示中,明确提出要把街区“恢复”成宋代风貌和清代风貌,而拆改旧有建筑和道路的原因是“无论从城市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缺乏特色,体现赣州市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也被淹没在无序发展的现代建筑之中,使该地段无法体现赣州古城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特点。”很显然,如果这个规划付诸实施,就意味着一个伪造(下转63页)(上接58页)的古赣州即将出现。这种伪造历史文化街区的做法,不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而是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决不能进入这样的误区。
3 谁来制定历史文化街区认定和保护的方式
由于目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开发的观点与做法还没有高度一致,国家又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很容易进入各种误区,这就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保护,从积极的意义上强调人为干预与政府行为是必须的。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认定和规划和文物鉴定、保护一样具有专业性。因此,这项工作应该交给专家进行,而不是官员。各级地方政府,要组织专家评审团队,在经过足够的实地考察之后,首先由专家组给出意见,再广泛征求社会群众的意见。综合各方面观点之后,再具体讨论各项相关事宜。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科学稳妥,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粗枝大叶。保护,当然越早越好,但是基于目前的国情,要做到这一点,面临的难题很大,确实不易。最稳妥安全的办法是,先保持好现状。凡是觉得可能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段,暂不开发,以避免轻率之举铸成大错。历史这种东西很特殊,它不能修改,不能复制,所以,切不可让人为干预铸成历史的大错。
参考文献:
[1] 李晨.“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J].规划师,2011,(4).
[2] 赵中枢,胡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3] 张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与现实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12,(9).
[4] 王巨山,夏晓晨.整体性原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 ,2011,(3).
篇4
[关键词]惠山古镇;消费偏好;因子分析法
[DOI]10.13939/ki.zgsc.2017.10.114
惠山古镇是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不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江南古镇风貌,还以其丰富的文化风俗,包括祠堂文化、泥人文化、泉茶文化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对其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保护阶段,但由于其同时具有商业性与开发性,所以对其游客消费偏好的调查研究是必要的,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性开发,有利于提高惠山古镇的美誉度与知名度,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1 研究现状
1.1 游客消费偏好研究分析
随着西方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逐渐兴起,有关消费偏好的概念逐渐与旅游业结合,成为相关学者专家探究旅游业中游客消费行为的理论依据。国外学者相较国内学者,较早地对游客的消费偏好概念做了基于消费行为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宽泛界定。如学者杰弗里・克劳奇和乔丹・J.卢维耶(2000)在其论文著作中,对消费偏好大致定义为“包括游客或居民对旅游目的地、旅行行为模式、旅游产品、接待设施等偏好和选择”[1],将其作为一种类似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感知的概念进行处理。
相比于国外研究界,国内学者的研究虽然对人文理论知识研究较晚,起步不利,但在西方众多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内研究则更加注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如学者赵婷(2015)结合西宁市博物馆旅游的实地情况,调查游客的出游方式、出游动机、媒介选择与消费支出等情况,从而提供对当地博物馆旅游产业产品策略、促销策略和品牌建设策略的意见[2],成为国内学者在游客消费偏好领域内以实践为导向,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探究的范例。但从客观出发,目前国内旅游偏好的研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旅游偏好研究尚处于初级、中级阶段,学者对于旅游偏好的研究仍停留在运用简单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层面。而这种研究层面所反映出的研究水平的不足,还需要时间来进行弥补。[3]
1.2 历史文化街区研究分析
西方众多国家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上更偏向于靠近法律层面的保护,在实际的建议上也多与历史街区的维护有关,而有关历史街区旅游业开发与消费方面的问题,并没有随着历史街区被并入旅游业消费热点而逐渐引起关注。近年来,基于我国深厚历史文化背景,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更多将历史文化街区与消费观念、消费偏好等主观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使更好地发展适应游客消费的旅游景区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如暨南大学杨艳荣教授(2015)通过构建数据模型,检测历史文化街区“真实性”感知和具有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间存在的内在联系[4],从而帮助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发展获得游客广泛认可。基于研究兴起时间较短,研究水平尚有不足等客观因素,我国目前在历史文化街区方面的研究,虽然呈现出多样性、创新性的趋势,但总体研究方法与视角尚显单一,深度仍待提升。
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稻堇丛
本次调查在无锡市惠山古镇实地发放了205份问卷,剔除了无效问卷11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为94.63%。
2.2 数据处理
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对样本人口特征进行调查,其中男性占43.81%,女性占56.19%;年龄构成上以青、中年为主,18~30岁人数占比最大,达到70.62%;学历构成上,大学本科居多,初中及以下、硕士及以上比例较低;职业构成上学生占比最大,比例为56.30%;在旅游方式上,有50%的选择自助游、有31.96%选择朋友聚会。月收入结构方面,处在 1000元以下、1001~3000元收入水平的人数居多,分别占比为37.63%、24.74%。以上数据说明来惠山古镇旅游的人群主要是学生群体,其中以专、本科大学生群体为主,另外还有较多的收入中等及中等偏上、有一定学历的就业或退休人群,以及以朋友聚会,聊天喝茶为目的的中年人群。
问卷的第二部分主要采取里克特五级量表对23个因素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之前还对部分游客进行了深度访谈,他们认为问卷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影响自身在惠山古镇进行消费的因素。
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3.1 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为提高研究效率,利用降维技术,抓住研究分析问题的主要矛盾,忽略无关紧要的部分信息,将众多相关因素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来反映全部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这几个公共因子应尽可能彼此不相关,进而通过方差贡献率判断其重要程度。[5]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
3.2 指标选择
本次指标的选择结合惠山古镇的实际特点,从“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方面展开,提出了包括景区级别、景区规模等23个具体因素,文章将对这些指标按X1、X2、X3……Xn的顺序进行标记,以方便后面的分析。
3.3 因子分析
(1)适宜性检验。根据系统给出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KMO的统计量为0.810>0.8,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证明各因素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综合来看,因子分析的适宜性检验通过。
(2)提取公因子。在本次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特征值大于1作为提取公因子的依据,同时根据方差贡献率确定各公因子的重要程度。根据结果显示,前6个因子可累计解释总方差的68.706%,由于本次调查属于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认为前6个因子能够解释大部分的原始信息,作为提取的公因子。
具体来看,第一公因子主要包括就餐价格与服务,住宿价格与服务等因素,命名为价格因子;第二公因子主要包括景区的停车场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内部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命名为基础设施因子;第三公因子主要包括休闲食品与场所提供、旅游纪念品价格与特色等因素,命名为服务因子;第四公因子主要包括景区级别、知名度、面积及规模、建筑维护程度等因素,命名为对外影响力因子;第五公因子主要包括景区古镇风貌、祠堂群及祠堂文化、民俗文化活动等因素,命名为特色文化因子;第六公因子主要包括到达景区距离、到达景区的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命名为外部交通因子。
(3)计算因子得分。由系统给出的系数矩阵可将6个公因子表示为23个因素的线性形式,从而计算6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如对于第一公因子F1,根据得分系数矩阵,其因子得分表达式为:F1=-0.026X1-0.040X2-0.104X3+0.042X4-0.037X5-0.180X6+0.051X7+0.259X8+0.060X9-0.035X10+0.299X11+0.308X12+0.306X13+0.374X14-0.056X15-0.189X16-0.039X17+0.036X18-0.035X19-0.062X20-0.057X21-0.136X22-0.105X23。
同理可得出F2、F3、F4、F5及F6的因子得分表达式。将各个因子的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均值带入因子得分表达式中即可得出结果:
F1=-3.592608 F2=0 F3=-0.148106
F4=-0.005692 F5=-0.15846 F6=0.025098
接下来利用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例作为权重,得出惠山古镇总体影响游客消费偏好的程度,其总程度公式为:
F=0.534 F1+0.124 F2+0.113 F3+0.088
F4+0.073 F5+0.068 F6=-1.945550462≈-1.946
根计算出的总体结果为-1.946,可以得出惠山古镇影响游客消费偏好的程度总体偏低的结论。
4 结论与建议
(1)价格是影响惠山古镇内游客消费偏好的最主要因素。价格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到36.691%,甚至大于其他5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之和,由此可见,价格因子的重要性。对于以惠山古镇为例的诸多历史文化街区景区来说,为了保证本地旅游业能够更好地吸引各方游客,要平衡好当地饮食住宿等服务项目收益与定价的关系,在保证当地商户合理合法取得经营收益基础上,做好对产品售卖与吃住服务定价的规范,尤其要对不合理定价行为予以及时处罚与禁止,保证景区内产品与服务价格水平保持相对平稳,从而赢得游客长期支持。
(2)根据分析结果,可知惠山古镇内的各项因素总体影响游客消费偏好的程度较小,低于平均水平。这与惠山古镇本身商业开发程度较低,自身原始特色保持较好的情况有关。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惠山古镇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价值,吸引更多游客游览观光,科学合理的规划开发是必要的。在进行现代化、商业化开发同时,也要以政策和条例法规等辅助,保证开发过程尽最大可能保留原始文化产品,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人文风貌等。
(3)惠山古镇声名远播,其江南小镇独特的文化产品与自然风貌颇具吸引力,加之坐落于富饶的江苏省境内,外部交通非常便利,因此外部交通因子在调查中对于游客消费偏好影响程度较低。但对于更多位置较为偏僻,或名声不够显著的历史文化街区而言,进一步开发吸引游客的关键,是先解决外部交通环境,保证交通更为便捷,与外部联系更为紧密。同时,将自身品牌特色通过广告等宣传方式宣传出去,扩大客流,提升知名度,以此为进一步发展获得足够的经济支持。
参考文献:
[1]Geoffrey L.Crouch,Jordan J.Louviere.A Review Of Choice Modeling Research In Tourism.Hospitality,And Leisure[J].Tourism Analysis,2000,5(5):97-104.
[2]赵婷.基于居民旅游消费偏好的城市博物馆旅游营销策略――以西宁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
[3]王晓庆.国内外旅游偏好研究综述[J].现代研究综述,2014(1).
篇5
关键词:芙蓉街;文化承载;传承;维护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一、芙蓉街改造的得与失
(一)芙蓉街改造之得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芙蓉街区也出现了功能混杂、历史建筑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薄弱、泉水遭到污染、居民生活混乱以及商业层次低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恢复和保护老济南的传统历史风貌,解决街区存在的问题,济南市历届政府对于芙蓉街道保护整治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分别在80年代开始,至今推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改造过程。比如,1989 年济南市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带三片三街坊,五十二点一个网”。其中提出要对芙蓉街―曲水亭街地区(珍珠泉地区)进行重点保护。分别在1999年,清华大学与济南市规划院合作完成了《济南市芙蓉街―曲水亭街保护整治规划》。2003 年《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 年-2020 年)》中提到:“芙蓉街―曲水亭街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中心,南至泉城路,北至明湖路东至县西巷,西至贡院墙根街和省府前街。将芙蓉街、府学文庙、百花洲、后宰门、珍珠泉、王府池子、曲水亭等街区,统一规划,保护其真实的历史遗存和传统风貌,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地方特色,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
改造后的芙蓉历史文化街面貌焕然一新,功能混乱的现象得到遏制。芙蓉街北部环境整体改造比较成功,其中主要以关帝庙和文庙保护较为完整,隐约透露出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当年的繁华景象。逐步实现了芙蓉街以保护商业旅游为主与曲水亭街居民居住为主的功能定位;以关帝庙和文庙为重点的历史文物建筑得到保护;生活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泉水污染的现象实现改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二)芙蓉街改造之失
芙蓉街的保护历程是曲折而漫长的,由于受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该区域在整治保护中也存在着历史建筑被破坏、历史风貌削弱等问题。正如报刊所评论的那样,“修门面、大拆建、钢筋水泥混凝土、几天拆一栋老房子、两层三层的仿古小楼竞相建起……5个月来芙蓉街就这样改造完成过半,一条济南独有的古商业街正在变成仿古建筑一条街……芙蓉街里有很多泉景,其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可是现在的改造追求的是有商业利用价值的门头的扩大,很少顾及其他。”由此看出,改造后的芙蓉街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历史遗留的问题,但随着传统建筑的拆除与旧建筑肤浅地穿衣戴帽式改造,加上某些大型综合商业建筑的侵入,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街区历史文化脉络,削弱了历史文化风貌。
芙蓉街区的保护整治过程也正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中的一个缩影,这一过程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改造后的弊端大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1.过度重视街区“硬性”物质文化景观,忽略“软性”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挖掘
在芙蓉街区的整治改造中,单纯强调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通过对历史建筑体简单的进行修复,甚至对于近代建筑穿衣戴帽式的改造,把街区做成一条“仿古街”而忽略了建筑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意义;比如太庙所代表的儒学文化,瑞蚨祥丝绸店、燕喜堂百年饭店等老字号所蕴含的古济南商埠文化,以及济南泉水文化及名士文化等都没有得到体现。
2.过分强调单一商业功能,忽略居民居住、休闲娱乐、办公等其他功能
芙蓉街区的建筑形态是多样的,不仅有商铺、洋行还有府衙、文庙和民居。因此,不仅有商业功能,而且有居住、办公、公共等其他功能。然而在整治的过程中,政府重点强调的是恢复其商业功能,并没有尝试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没有进一步延续、拓展街区功能形式,从而限制了街区的发展。芙蓉街区应积极提倡历史文化街区的多元化,多种功能并存,给街区划定功能分区,比如打造商业片区、艺术产业区、居民区等,从而提升街区功能,给街区注入活力。
3.管理混乱,缺乏统一管理
芙蓉街区经过连续几次的保护整治,虽然从外观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这些仅限对芙蓉街道两侧的建筑或修复或复古式的整治;内部很多内容根本没有改造,所谓的街区改造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根源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芙蓉街整治后缺乏统一管理,总体环境依然较差。改造后的芙蓉街以餐饮为主,餐饮档次不高,多为小吃,卫生条件较差,小摊贩侵占道路,致使街区污水横流。特别受这些人为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芙蓉街越来越不能满足居民活动的需求,节假日往往人群高度集中,人影攒动,喧嚣嘈杂,街道拥挤不堪。街道两侧招牌杂乱无章,环境污染严重,历史人文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百年古商业街沦落成“小吃街”的混乱境地!这些极其不利于城市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
虽然芙蓉街在改造后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总体改造是成功的。存在的后续问题集中反映出芙蓉街区在整治的过程中,改造不彻底,功能定位不明确,致使功能结构混乱,社会网络格局遭到一定破坏。依据问题对症下药,本论文试图在重视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前提下,依据现状问题探讨出切实可行的关于芙蓉街文化延续与保护的策略来实现街区的复兴,增强街区的生命活力;使历史街区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芙蓉街文化延续与保护的策略
目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多种文化在历史街区并存,如何协调处理各文化之间的关系,把握文化精髓,突出重点;首先要做的是理清历史街区的文化脉络,是实现历史街区的文化延续,提升城市的个性品质的前提。
(一)芙蓉街的文化延续策略
1.物质文化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并重
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提出历史城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不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环境与文化在历史街区中的重要地位。历史街区的环境包括客观存在的物质的“硬”环境和人的生活习俗等参与其中的非物质的“软”环境两部分。那么,从文化层面上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在历史街区表现为建筑本体及装饰、园林、交通、居民的饮食、服饰、商娱生活设施、重要艺术品、文献、手稿等。芙蓉街区的物质文化以地域环境、建筑风貌、民族风俗与传统工艺为载体,形成泉水文化、儒学文化、名士文化、商埠文化等文化内容外,另外还有老济南油旋、梨花大鼓、面塑、兔子王等各种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对于泉水地域文化环境与对于关帝庙及文庙有比较完整的保护外,非物质文化几乎消失殆尽,除了芙蓉街北部区域仅存一家油旋老店,但在芙蓉街头很难寻觅到面塑及兔子王等非物质文化的踪迹。(面塑泥人等传统手艺偶尔在银座商城出现过,终究形不成气候,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建议相关部门在芙蓉街区专门设立芙蓉街非物质文化展示保护区域,来突出街区特征,提升街区品味,以吸引游客,增强街区功能。因此,如果把街区的物质文化称之为硬件,那么非物质文化就是给历史街区注入活力的软件,两者并重,缺一不可。
2.历史文化挖掘与现代文化发展和谐共存
挖掘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对延续街区文脉、维护街区特色,提升城市品质有重要意义。历史文化是记录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传奇故事或名人轶事等,具有不可再生性。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思路新观念新文化的融入,历史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遭受新文化的冲击,并不断将其消化的产物。芙蓉街区的泉水文化、名士文化、老字号商埠文化及民俗文化等,这些都是经过一代代历史文化与时代文化相互消受并积累沉淀的结果。如何把握芙蓉街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共存下去,建议以史为鉴,在尊重街区历史文化的前提下,用现代文化理念去把握历史再现历史痕迹,从而融于历史。
因此,历史街区文脉的形成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相融合的产物,完全割断历史痕迹的街区也是不可能存在的,脱离时代完整保留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也是僵死的缺乏活力的完全不可能实现;只有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发展和谐共存才是符合规律的发展。
3.街区文化个性与城市文化共性有机融合
历史街区是属于城市的街区,街区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芙蓉街区文化是济南泉城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芙蓉街的泉水文化及名士文化是泉城文化的一个分支;而街区的儒学文化也是齐鲁文化形成的主要元素之一;芙蓉街文化为树立泉城济南文化特色做贡献,但同时又隶属于济南文化。因此,在芙蓉街区保护过程中,应当站在济南城市设计的角度,要符合济南市城市的总体发展策略。历史文化是提升城市文化个性品质的一个兴奋点,脱离城市的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是孤立的。突出街区文化个性,把握城市文化共性,城市文化的总体发展为历史街区文化发展提供保证,两者有机结合,和谐共存才是历史街区文化发展的根本。
(二)芙蓉街保护策略
芙蓉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运作。依据剖析芙蓉街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芙蓉街区保护的策略主要从历史街区运作的复合型空间结构模式,芙蓉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鼓励公众参与模式四个方面展开。
1.维护芙蓉街区空间结构功能模式,突出历史街区的文脉延续性
第一,尽量复原芙蓉街上原有的交通空间系统。在芙蓉街街区的整治过程中,由于过多的人流量极大的破坏芙蓉街区的肌理。采取合理组织历史街区的交通空间,鼓励行人采用步行方式;特别在芙蓉街北部区域通过限制机动车数量,延续和修复原有的以曲水亭为主体绵延的古街巷空间系统。同时改善街区的停车设施,鼓励自行车等交通的使用,实现机动交通与步行交通的空间转换。
第二,构筑芙蓉街区成为多元目标和谐共生的载体。芙蓉街区的建筑体、街道和公共空间构成了芙蓉历史文化街区,它们又都是街区的一份子,如何构筑芙蓉街区成为多元目标和谐共生的载体,需要突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界面和尺度的延续性。其中街区中不同年代和各具形态的建筑界面提供了“场域”和“时间”感并确立芙蓉街区的物质空间特征。街区原有的历史建筑与新建或改建的建筑在界面位置上,必须通过设计或控制的手段使原有的街道界面实现连续和完整,避免遮挡原有建筑;特别是芙蓉街北部区域,新建筑不要破坏文庙的所构筑的文化氛围和关帝庙营造的民俗特色。因此,在建筑物的布局上要综合考虑原有街道的空间特点;特别在街区的垂直界面上,控制街区轮廓线,使界面的形式在保持原有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尽量不要破坏芙蓉街区的天际线。
第三,修补芙蓉街连续性的开放空间,改善原有的基础设施。芙蓉街区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南北路口节点的空间,是最能体现建筑空间的结构性与时代连续性的开放空间体系。因此在改善原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建设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严格控制建设强度,规定建筑的红线等手段,使街区内留出足够的开放空间,以实现对原有公共空间体系的修补。
2.芙蓉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历史建筑是历史街区不可缺失的文化资源,然而,芙蓉街很多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在改造过程中被拆除了,仅剩山东省内除曲阜孔庙之外最重要的济南府文庙,珍珠泉院内的巡抚大堂等,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大致有三点看法:
第一,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设法保护民族建筑的原生空间生态;历史街区是有单体建筑组合而成,那么对于历史性单体建筑采用保护性修复技术,通过对于建筑造型处理,建筑材料选择以及建筑色彩搭配等来恢复其原有的历史风貌。比如,对于燕喜堂、瑞蚨祥、亨得利等老字号可以考虑保护性修复,来增强芙蓉街的商埠特色。
第二,新建筑的融入设计不但要具有其自身的美学完整性,还要采用与原有建筑文脉呈现并置关系,赋予历史街区以新的特点。如恒隆广场大型商业建筑体的融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芙蓉街区遥相呼应,增强街区的时代性而不是破坏街区机理。另外,新建筑的融入要注重建筑设计的传统文脉符号诠释,为历史街区接收新的设计理念,从而营造和谐环境。
第三,注重对芙蓉街区建筑使用功能的优化与调整。历史街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原有的建筑功能已经很难符合现代的需要了,只有调整和优化建筑功能,才能激发历史街区的活力。而芙蓉街区前期一系列的改造大都集中在街区建筑外观的改造整治上,建筑内部,特别是居民建筑内部没有进行任何改善,建议注重对街区建筑内部使功能进行优化和调整,改善现存的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从而本质上改善旧环境。
3.保护芙蓉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芙蓉街区的保护整治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对街区的空间组织结构、历史建筑及基础设施等物质因素进行处理,还要重视充分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挖掘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突出街区的人文特色风貌,拓展城市旅游经济。如何使街区泉水文化、儒学文化、名士文化与商埠文化等文化财富更好的传承下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是一条出路。建议借鉴周村历史街区保护的案例,按照功能来划分区域,比如划分商业片区、艺术产业区、居民区等,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审视街区,提倡历史街区多元化。既可以传承非物质文化,又可以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4.保护文化街区的社会网络,鼓励公众参与模式
居民是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文化的主体,要保护历史街区,必须要保护原有芙蓉街区的社会网络,鼓励公众参与的模式。要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必须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合理的经济结构、正常的生活方式及交际方式等。如今,芙蓉街区南部环境几乎完全被外来餐饮文化破坏,比如陕西秦镇凉皮、西北拉面、南京鸭血粉丝汤等等外来餐饮的融入,致使原有芙蓉街区传统文脉机理被打乱,要恢复原有社会网络需要:首先,要保留原居民生活状态,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保护历史街区的重要手段。其次,鼓励原著居民主动参与到街区保护中,原著居民大都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都熟悉当地的风俗和生活习惯,也都适应原有的空间格局。
篇6
关键词:历史街区; “南京1912”; 民国文化; 建筑; 街区改造;
南京是著名的历史古都,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富。2002年南京市政府提出“文化南京”战略,城市开始着手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和重新规划,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规划较好的有 “南京1912”休闲街区、“水木秦淮”休闲街区、长江路文化街、夫子庙商业文化街等等,这些街区除保留了各自的文化特点外,现在已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聚会为一体的时尚休闲商业区,是南京古典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之地,成为南京城市的标识。
1街区概况
“南京1912”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经过三年的改造和完善,现已初具规模,该区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和“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洋”4个街心广场组成,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这片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呈L形环绕“总统府”,风格古朴精巧,成为以民国文化为特征的南京长江路文化街的新亮点。
“南京1912”地段的规划,定位类似于上海“新天地”。在规划上,与其它街区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是一个历史地段,含有一定比例的真实的历史遗存,组合了一些真实性的单体历史建筑。其次它具有整体性:在历史文化价值方面,它作为一个整体,有更强烈的组合的整体价值,即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在这里,每一个历史建筑可能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都不是很高,但是组合在一起,便具有了较高的文化价值;在视觉环境方面,它可以体现出一种整体的特定的历史气氛,因此,对于这个地块的扩建,在风格上必须与原有建筑统一,不能破坏整体地段的历史文化气氛。该区域的建筑是南京在民国时期的历史遗存,对它的保护同样也是对该时期文化的保护与展示。
2总体规划理念
在对该地段调研之后,笔者对“1912”的规划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2.1街区的格局和空间形式
“南京1912”街区位于南京老城中心区的东部,南临长江路,西临城市主干道太平北路,东侧为总统府,北侧为长江后街。该地段在民国时期是南京一些政府官员和社会中上层人士的住所,随着其周边地区如总统府、长江路、梅园新村的改建扩建,该区明显与其周边环境不相融合,于是在2004年,南京对该地段的建筑进行全面翻新,将原来作为生活居住为主要功能的街坊改造成以公共活动为主的休闲商业场所,打造出旅游文化街区“南京1912”。
“南京1912”选址在城市商业中心区附近,在整体架构上是一个L形的布局,西侧毗邻城市主要干道,交通便利,游客可以从多个方向进入街区,街区内的主要道路环绕总统府的围墙。内部划分为三大部分:休闲区、酒吧区和餐饮区,三区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丰富而有序的空间形态,在这个空间序列中贯穿四个由建筑围合的小广场,形成领域性很强的空间节点。
2.2街区内历史性建筑的面貌
传统的民国建筑风貌仍然是街区的主题。虽然房子不拆,但要重新利用这些建筑物,就必须对其基础设施进行彻底改造,故有的建筑物被翻新,保留其原来的建筑风格,扩建的部分尽量与原有建筑风格统一。走进“1912”,依旧是青砖步道,红青相间的清水砖墙和双坡屋顶,可建筑内部已经完全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南京1912”在规划建造时,在建筑的形态、高度、色彩上都考虑到与东侧总统府的关系。每个单体建筑均为浓郁的民国建筑风格,其中有五栋是原有的民国建筑。建筑高度基本控制在2-3层,不会遮挡到总统府内的视线景观。街区内重要建筑的墙面除以青砖为主要材料外,在入口及钟塔处局部用红砖加以强调,同时,整个空间以提高明度、彩度的方式,对街道节奏变化以及街道、广场的引导界面做出提示。
2.3街区内的绿化小品及设施
街区内部的绿化面积较少,以在建筑周围栽树为主,为了加强绿化,在街区东西两侧的道路边种植树木并摆放小型带状花坛。为进一步提高商业街的文化品位,沿太平北路的街边融入了不少装饰元素,有各种雕塑小品、富有历史感的石刻、紫藤架、花坛等等,这些都是从总统府里复制过来的。墨黑色的铁艺围栏、通透的欧式铁艺门将“1912街区”与喧闹的交通干道分隔,闹中取静,西南角一个成90度折叠状的牌坊现在已成为“南京1912”的地标。
2.4街区的功能与作用
现在的“1912”已被定为南京旅游文化街区,集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有面向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休闲场所。它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鼓动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这种消费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消费,更为明显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在这一地区游览、观赏的人群要远多于直接进入到店铺里喝酒、购物的人,他们消费的是这里的氛围和这里的空间。
笔者认为,南京对于该地段的改造还是较为成功的,即在旧的环境中引入新的元素,又在新的环境中保留原有元素,从而以外在的似旧似新遮蔽其本质上的空间概念的转换。虽然现在的“1912”已经带有一种商业色彩,远不是原有的单一的居住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和形式上的转换却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历史地段的保护,并不是要毫不改变的原物保留,破败的历史建筑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随着城市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追求的已不仅仅是原本民国时期的老式洋房,而是那种更加神秘、浪漫的场景和气氛,而“1912”正是适应了人们的需求,让人们感觉是过去的,又是现在的,既具传统风格又有西方韵味。
3目前的不足与优化建议
在规划上,该地段还存在优化空间:
(1)据观察,沿太平北路的人行道上常有自行车、机动车乱停放现象,对街景造成一定的破坏,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违章停放车辆的管理;
(2)街区内部的绿化率不高,还应增加绿化面积,结合沿街绿化带,局部拓展形成绿化广场,乔木、灌木、草本,因地制宜配置,形成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节色彩;
(3)“南京1912”丰富了市民的夜生活,但是白天这里的利用率却不高,可以通过进一步强化街道的文化主题来吸引更多人流,比如可在主要人行路线上布置一系列以民国建筑为主题的历史照片标牌,以“文化步道”的方式带领人们走进这条街的生动历史,给步行者提供驻足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各种文化设施的社会开放程度和利用率,举办各种室内外展览,策划各种活动如音乐节、歌舞会等,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
结语
像“1912”这样的历史街区在南京的发展可以说才刚刚起步,但已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街区的数量、规模也将进一步发展,而如何解决好随之而来的问题比如商业与文化的交锋、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等等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现在,“南京1912”已成为其它城市效仿的范本,对于这种盲目地复制,当然是不可取的。南京特有的民国文化是不可复制的,它自有其生长和成功的基础,这种基础是建立在特定历史条件之下的,而“1912”之所以取得成功,不仅是追求了建筑的形式,而是源于南京特有的文化条件与对外的感召力,它顺应了城市发展节奏和市民的实际需要,因此,因地制宜地对城市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利用才是合理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魏向东、宋言奇 编著. 城市景观.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
[2] 王建国 编著. 城市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篇7
关键词:历史街区;动态保护;实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历史街区也称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地段,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存、具有比较典型和相对完整的历史风貌、融合一定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的城市地段。它保留真实的历史信息,延续城市的历史发展。因此,历史街区必须加以保护。社会在发展,城市在建设,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街区不可能闭关死守地采取绝对保护、静态保护,而应在有效的方法下采取动态式保护。
1、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的概念
动态保护要求在对历史街区的规划中,应将历史―现状―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使之处于最优化状态。动态规划要求无论初始状态和初始决策如何,对于先前决策所造成的状态而言,余下的决策必须构成最优策略。在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应强调“持续规划”、“滚动开发”、“循序渐进式”、“控制性规划”,在着眼于近期发展建设的同时对远期目标仅提供一些具有弹性的控制指标,并在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与补充,以实现一种动态平衡。
在对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中,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的,所有事物都不断被打破,并且被改变。动态保护根据历史街区的各种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使这些历史街区既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又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实际要求。历史街区的模式只适合历史上的生活,而不适合现代的生活,对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不是为其养老,而是使之年轻化。
2、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的意义
首先对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是适应经济制度变革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步人了市场化.社会化阶段。对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可以把历史地段的规划和保护的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封闭变为开放.其成果也应由终端型变为非终端型,提高其应变能力。
其次,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通过历史地段的动态保护.可以发挥土地的便用功能,实现地产的最大价值,使城市功能得以恢复和加强,增强城市中心区的活力。对历史地段的动态保护可以精心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环境的舒适性,美化城市形象。
再次,可以满足社会大众的要求。历史街区的建筑危房多.房屋破旧,原有建筑质量高低不一,设施落后,居住区人口密度较大,居住条件差,周边建筑的使用状况和交通条件存在安全隐患,市政设施不能满足最荃本的需要。对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加速危旧房改造的速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使改建区的服务水平得到保障,有助于改善社会环境,提高市民居住水准。
3、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的原则
3.1、坚持全面保护的原则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可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做到全盘保留,但历史街区应该做到“全面保护”。其中“全面保护”应该这样理解:
首先,应该保护其内容以及对象的完整性。完整的保留历史街区内原有的特色历史遗存,如原有历史地段内的各级文物建筑、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完整保留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典型风貌等有形物质环境下的完整环境;完整的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网络和历史文脉,整体的继承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和地方艺术。
其次,保护历史街区理念和策略的全面性。作为一个历史街区,它汇集了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具有全面保护的意义,为此,需要运用全面的方式、策略去实施。对于在历史、环境、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易于理解,而且也多有论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史街区的保护。只具有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意义与价值,其经济方面的价值也绝非一般。
3.2、坚持完善功能的保护原则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与条件随之改变,历史街区的使用功能、生活环境等也相继改变。因此,不懈地增强历史街区的使用功能、完善历史街区的生活环境、提高历史街区生活质量是历史街区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的根本原则。
3.3、坚持持续更新保护的原则
历史街区的形成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每处建筑群或每处古迹均有其各自的文化内涵、形成背景、表现方式,因此它们各有韵味,相互间虽无较大关联,却又有整体的协调性和文化的融合性与渗透性。由于不断的空间生成和文化沉积,不断的时间推进,造就了历史街区的空间多元性、风貌协调性、社会延续性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从而形成历史街区特有的魅力。
4、动态保护中动态因素的实现
4.1、在价值网络中实现动态性
文化复合体各个组成体系处在某一时代特征的总体环境之中,建立起与总价值观念相协同的自身价值观网络。当今社会随着人们交往和流动的增加,社会体系中人与人的关系、邻里关系、生活方式、生活节奏、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街区必须通过改变以继续承载和反映这些变化。历史街区建立的存在意义是必须立足于现实需求的,应着眼于现实的发展及传统要求,并创造出合乎现时的新观念,形成新的文化凝聚结构。街区的存在价值要以能否满足现时的需求为判断标准,因此,传统街区的时代化更新是必然的。在整个文化复合体层面上,对待历史街区的完备的处理方式是以复合体综合的价值网络为判断标准,对之进行动态保护,使其深深嵌人整个文化复合体的价值网络之中。
4.2、在保护规划编制中实现动态性
在对历史建筑动态保护规划编制时.须将历史一一现状―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使他们处于最优化状态,使得历史街区的目前状态和过去的决策相联系,使今天的决策影响到未来的状态。动态规划要求无论初始状态和初始决策如何,对于先前决策所造成的状态而言,余下的诸决策必须构成最优策略。在对保护规划编制时,需采取“动态的”滚动式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允许不断调整,切忌在匆忙中一锤定音,在保护中要保护原有的旧建筑,避免大拆大建,工作作风的简单化。即提倡一种分阶段,循环式的工作方式。由于整治过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又会出现要解决的新问题;同时,随着规划师与文物工作者自身对历史街区认识的不断深人,又将提出新要求。这一切要求历史地段的整治是一个相应的、不断完善与深入的过程,应当采用多阶段的、动态的工作方式,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实施,通过反馈对原有工作的目标和方法进行不断调整.使保护工作日趋完善。
4.3、在历史趁筑的使用中实现动态性
利用就是动态、积极的保护。历史建筑,与其他文物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具有历史的,文化的,情感的和象征价值.同时,还具有使用的价值。大部分历史建筑都处于使用状态,时时承受着各种各样的荷载,抵抗着来自各方面的破坏因素的影响,这也是它的独特的价值所在。从社会关系来讲,它使城市和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得以保持它们的正常机能状态及和谐一致的关系;从文化方面来说,它使文物建筑的考古、艺术、建筑和文献价值得到全面的保存,不仅保存了它的内在价值.也包括了它对城市主体的贡献。
结束语
由于历史建筑承载着太多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且不可再生,对其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修缮时,应当尽量保有和还原历史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04.
[2]郑利军,杨昌鸣.历史街区动态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城市规划,2005,07:63-65.
篇8
一,武汉历史街区保护现状
1,保护历史街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武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和民族建筑含蓄典雅为一身,汇金融、商业、居住、宗教、外交、工业建筑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艺术和武汉市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变,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和艺术瑰宝。
武汉近代历史建筑的发展始于晚清,盛于民国,衰于沦陷。主要是两部分:1861年汉口开埠至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的近代历史建筑;上世纪50年代的现代风貌建筑。
1861年汉口开埠,英、俄、法、德、日五国,在租界相继建立了西洋风格的领事馆、工部局,兴办洋行、银行和工厂;传教士在汉兴办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哥特式等主要建筑风格。随着的兴起,建立了大批近代工厂、火车站、学堂等,这些建筑有的纯西式,有的中西合璧。清末和民国时代,民间人士构建了近代工厂厂房、里份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这些建筑成为武汉城市由传统走向近代的表征。1938年,武汉沦陷,日本的给武汉的建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了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等重工业项目,兴建了中苏友好宫、武汉剧院等文化设施,留下了大批时代特征鲜明的风貌建筑。
篇9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城保护规划;保护规划体系
Abstract: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city has been the core of historic city protection system. In practice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conservation planning theory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on protection levels and objec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irty years of urban conservation experience proves that urban conservation planning is a whole level work, conservation planning is not only to protect the urban heritage on "crossed" planning, more importantly to protect the urban heritage through the "off-line" urban planning control, which requires a whole conservation planning system at all levels to suppor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protection concept through to all aspect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his is where the essence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Key words:historic city ; urban conservation ; conservation plann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8-13(5)
1 把握名城保护规划的真正内涵
对于保护规划的必要性早在名城保护制度创立开始就格外强调。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名城时就明确指出:“各有关省、市、自治区的城建部门和文物、文化部门应即组织力量,对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保护规划”。对于什么是名城保护规划,1983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是以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3年全国名城保护工作襄樊会议上名城保护的内容被总结为“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2005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对名城保护规划的定义是:“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目的,以确定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2008年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内容主要也是针对保护规划与实施做出具体规定,可见保护规划在名城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
然而,名城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动态性。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体,始终处于新陈代谢过程中,一成不变是绝不可能的。对于名城而言,保护不会也不可能是全部,除了保护,如何保留、改造、更新以适应新的城市发展需要,是名城保护必须面临的问题。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城市发展的必然性,使名城保护的内容与方法不仅要包含对遗产自身保存与维护问题,同时还包括对遗产所处城乡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的控制与引导问题,两者同样重要[1]。名城保护规划不仅是一种针对历史遗存的技术措施和方法,而且是通过各种方法使一定规模的城市环境保持整体的和谐关系,是涉及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全局性问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规划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城市历史保护不仅意味着文物古迹或历史地段的保护,而且还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2]。因此,名城保护要从城市全局和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名城保护的理念要贯穿到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这才是保护规划的要义所在。
同时,名城保护规划也不是指纯粹的规划编制过程,完整而有效的保护规划应该包括从规划研究、编制,到规划实施、管理的每个过程。正如周干峙院士所指出,“名城保护工作不仅仅是保几个区、几条街、几幢房的问题。它实质上是对名城整体工作的一个全面的认识问题和工作的综合反映,它涉及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3]
2 三十年名城保护规划的体系演进
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本身就是名城保护的重要实践,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名城保护理念与方法的演进,从1980年代开始大致在各个年代呈现出不同的主要特征:
2.1 1980年代的探索期
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名城名单的同时就下文要求编制名城保护规划。针对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刚刚起步,1983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发《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工作的几点意见》,对名城保护规划的概念、规划编制与审批等做出规定。1986年,《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的通知》中明确保护规划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城市规划条例》(1984)规定的程序上报审批,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是“要保护文物古迹及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街区,保护城市的传统格局和风貌,保护传统的文化、艺术、民族风情的精华和著名的传统产品”。这三个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对1980年代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尽管尚未形成明确的体系,但是就保护对象而言,涵盖了文物古迹、古建筑或建筑群连片地段和街区、城市传统格局和风貌、遗址、山川水系、传统文化等较为全面的内容,尤其是强调对城市历史的研究与现状的调查,根据名城自身的特点去探索保护规划的重点。
1980年代名城保护规划在体系上虽然没有建立统一的编制标准,但是大部分的名城保护规划都能围绕名城特色,抓住保护的重点,为以后的名城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西安保护规划提出保护旧城完整格局,显示唐城宏大规模,保护周、秦、汉唐城市遗址;苏州提出“全面保护古城风貌”以及在古城西侧开辟新区的总体建设布局;昆明保护规划既有市域范围内对滇池的保护,也有城区范围内点线面的保护;延安保护规划对革命纪念地实行分级保护;平遥保护规划提出对古城实行全面整体的保护,全城划定三个级别的保护范围。这些早期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在此后保护规划的修编制定中都得以延续。
1980年代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解决保护对象的问题。保护规划基础研究扎实,对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价值定位准确,规划重点突出。但是在保护层次方面,文物古迹是保护的重点,历史街区还没有作为一个明确的保护层次出现。在规划实施方面,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所限,全面实施保护规划的现实条件并不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践对规划编制的反馈和检验,使保护规划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理想化和局限性。在规划体系方面,整个城市规划体系尚处在不成熟阶段,保护规划也不例外,上与城市总体规划,下与详细建设规划都缺乏有效的衔接。
2.2 1990年代的成形期
1993年全国名城保护工作襄樊会议明确了名城保护的内容,即“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1994年在国务院颁布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后,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规范名城保护规划编制与审定。在历史城区普遍遭受建设性破坏的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性开始被认识。1997年,建设部转发《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完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次,也是我国名城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开始形成三个层次的框架,名城保护规划编制逐步规范化。
这一时期,北京名城保护规划明确提出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并对北京旧城整体格局与风貌保护提出十大方面措施;武汉名城保护规划是严格按照建设部要求进行编制的范例,规划内容覆盖面全,分为城市整体、城区、市域三个层面,每个层面明确各自的保护对象与措施;洛阳名城保护规划针对地上地下文物丰富的特点,提出建立展示体系来揭示名城历史文化内涵,为遗产保护展示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上海针对近代遗产丰富的现状,主要抓住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这两个重点。
1990年代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解决保护方法的问题。在明确了名城保护的三个层次之后,其所对应的保护方法也是不同的。对于文物保护单位,要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保存历史的原貌和真迹。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要采取保护与整治的方式,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整体的历史风貌,维持和提升原有功能。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保护城市中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更要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以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城市传统文化。
随着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不断完善,详细规划开始在名城保护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历史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新规划类型的出现,完善了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弥补了名城保护规划停留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不足。但是,这些详细规划在编制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控规中与保护相关的指标体系,保护整治规划中建筑的分类与措施等核心问题在各地的规划实践中不尽相同。此外,计算机制图尚未完全普及,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规划编制的准确性和操作性。
2.3 2000年以后深化期
2000年之后,名城保护规划编制与执行进一步制度化。2003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将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纳入法律范畴。2005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出台,对名城保护规划的体系,保护范围与措施,保护内容与重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唯一技术标准。
针对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要求,建设部相继出台了《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3)、《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200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2010)、《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4)等部门规章和文件,将名城保护作为重要的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之一。
2007年新的《城乡规划法》修订颁布,其中明文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应当作为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
2008年,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由于其主要内容都是围绕保护规划的编制、审定、实施等,保护条例本身就是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与标准。按照保护条例的要求,2012年12月,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成为保护规划编制最为权威的规范要求。
2000年以后,名城保护规划的显著特点是保护体系的不断深化完善,并呈现出全面、分层、分级的特征。随着城乡规划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遗产保护对象的不断拓展,名城保护规划已经从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以历史城区为主的专项规划演变为各类保护对象、各个规划层面、各项保管层级的保护规划体系。如南京名城保护规划在市域、主城、老城三个层面,分别构建了从物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框架,以及划分了法定保护、登录保护、规划控制这三个等级的分级控制体系。苏州名城保护规划在市域、市区、中心城区、历史城区等若干层面确定不同的名城保护对象。上海将名城保护规划具体落实到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和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确立了与行政区划等级一致的名城名镇名村的城乡保护管理体系。在规划类型上,保护规划有名城名镇名村的总体层面的保护规划,历史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古镇古村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等。在保护内容上,包括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村镇等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风景名胜、历史景观、山川形胜等自然遗产。在保护级别上,在国家、省、市县的法定保护层级中也不断出现规划控制的非法定级别。
30多年来,名城保护规划总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到系统,从没有体例到逐步规范,随着规划编制的不断发展,保护对象的不断拓展,保护体制的不断完善,名城保护规划在各个层面形成相互支撑的保护规划体系。但是,当名城保护规划朝着“全面系统、分层分级”的方向发展,如何在复杂的保护规划体系中突出名城特色和保护重点依然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同时,名城保护规划最终要放在保护实践中加以检验才具有真正意义。
3 厘清名城保护三个层次及反思
名城保护的层次问题非常重要,当下普遍的问题就是错位的保护与建设,比如把本该对待新区的建设方式,用到历史城区导致大拆大建;把本该对待历史城区的有机更新方式,用到了历史街区导致拆旧建新;把本该对待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模式,用到了文物古迹导致毁真造假。
名城保护体系有三个重要的保护层次,即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历史城区,它们所对应的法定概念就是“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历史文化名城”,这样的划分是因为不同的保护层次对应不同的保护方法,这是中国名城保护工作30年的经验总结,是解决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4]
3.1 第一个层次是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主要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实物遗存,由县级以上政府公布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就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文物古迹的修缮,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核心在于真实全面的保护文物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申报国家名城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城市建成区内保存有较为丰富、完好的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
国家名城保护制度的产生与文物保护有着天然的联系,1980年代初全国政协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向国务院提出把历史城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意见,就是为使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密切配合,相得益彰。然而文物古迹“保”易“控”难,名城中对文物本体保护尚能基本保障,但是文物保护范围之外的建设控制地带却常常处于建设“失控”状态,造成文物古迹周边视觉的污染、尺度的失调、安全的隐患等等破坏行为,而现行《文物保护法》规定的50万元最高限额的行政处罚根本制止不了破坏性开发建设的利益冲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正是文物保护管理的尴尬所在。
历史建筑是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新增的保护对象,在类型与方法上可以归为文物古迹一类。历史建筑在法定概念上是由地方政府公布保护的非文物类建筑,因此,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有别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要求,强调“保用结合,永续利用”,由此带来历史建筑的保护方法也应该更加多样。历史建筑是“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益补充,对建筑遗产的广泛保护、多样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3.2 第二个层次是历史地段
历史地段主要指能较完整的体现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地区,包括城市历史街区、历史村镇、建筑群等。历史街区和历史村镇之所以属于这个保护层次,就是因为它们的特点和保护方法接近。
长期以来名城保护工作的重心落在了历史街区保护上,使历史街区成为名城保护实践的主战场。历史街区保护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这也是历史街区保护的基本经验。一是要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延续真实的城市记忆,这是作为城市遗产的基本要求。街区内反映典型历史风貌的建筑和环境要有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是不可复制的。二是要保护完整的历史风貌,强调街区内建筑与环境的整体融合性,并非强调建筑单体的独特性,而作为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历史街区整体上又具有明显区别与其他区域的历史场所感和社区归属感,这是历史街区的特色与价值所在,是不可替代的。三是要保持永续的街区活力,城市遗产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动态性,历史街区不仅记载着过去,也承载着未来,保护街区、复兴街区,使其成为当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街区永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对历史街区而言,实施积极的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现实中历史街区物质环境的破败正是长期以来被过度忽视的结果,不能因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复杂性而放弃对其应有的维护,历史街区既然作为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就要体现出重点保护的地位,对动态的城市遗产而言,消极的留存就是破坏。
历史街区的保护更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历史街区的特色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保护历史就要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予以敬畏,要一朝一夕恢复上百年的历史风貌必然是做表面文章,焚琴煮鹤。实践证明,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昙花一现、不可持续,成功的街区保护本身需要经历时间的磨练。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极践行,审慎渐进。
3.3 第三个层次是历史城区
历史城区是体现名城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区域,是感知城市文化特色与氛围最直接的、最重要、最全面的部分。同时,它也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有数以万计的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所以历史城区的发展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城区重在整体保护,有机更新,其内涵就是包括了保护与更新、控制与引导。
30多年来历史城区一直是名城保护的最大盲点,历史城区在1980年代节节失守,在1990年代处处失控,到2000年以后多数已经面目全非,名存实亡。2008年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关于“保护措施”的第一条赫然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但是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不只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要深刻认识整体保护的内涵不易,要全面付诸实践行动更难。
历史城区的“失守”不仅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规划方法上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保护文物古迹、历史街区,以及历史城区整体格局与风貌是个点线面结合的保护体系,但是最后主要落在文物古迹与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上,所谓历史城区整体格局与风貌,也主要体现在诸如道路格局、城河城墙、河道水系、城市轴线、城市地标、建筑风貌等“点线”控制要素上。这样的规划方法由于从一开始就忽略了“整面”的保护与控制,抓“点”放“面”,其结果是文物古迹与历史街区的保护线划到哪儿,线外的拆除改造就跟到哪。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先生在全国“两会”上提及北京的“规划性破坏”质疑的就是这样一种规划情况,“在古城内划出若干片历史文化保护区,随后便在保护区之外大拆大建,文保区基本都成了孤岛。”[5]所谓历史城区面积的大小根本不是放弃整体保护的借口,诸多世界遗产城市的历史城区范围都在几十平方公里,整体保护贵在保全,“面”不全则“城”不善。
4 建立名城保护的规划控制体系
实践证明,仅有名城保护规划是不够的,要建立一整套保护规划体系,将名城保护的要求贯彻到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即在整体层面予以统筹协调,在局部层面予以空间落实。名城保护的规划体系涵盖了从总体规划层面的名城保护规划、名城保护发展战略规划,到详细规划层面的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地段保护与整治规划,以及文物专项保护规划等(图1)。
一是总体规划层面的名城保护规划。除了划定各个层面的城市遗产的保护范围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城市遗产保护的角度影响和反馈总体规划,即依靠总体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从整体层面来解决名城保护的问题,包括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用地布局、产业调整、交通组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措施。
二是历史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就是要将保护与控制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街坊地块,如苏州、泉州、常熟等古城的建筑风貌与高度的有效控制,就是得益于较早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管理的长效手段。
三是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对历史街区、历史村镇的保护就要将保护与整治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整体保护建筑及其空间环境,坚持渐进改善的保护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27.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
[3]周干峙.城市化与历史文化名城[J].城市规划,2002(4).
篇10
关键词:古建筑;城镇化;保护机制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53
一、古建筑保护的现状
古建筑,是指“古代人类从事生产、生活及活动等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总称。在梁思成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一书中,“古建筑”被称为“历史的界标”(historical landmark),是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建筑具有极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它是文化和历史的缩影,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向世人展示古代文明的窗口。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地不断推进,城市在不断地改造、扩张,房地产业也得以飞速发展。对于老城区中的历史传统街区和古建筑,重开发而轻保护,不视其社会历史文化价值,采取 “推倒重来、脱胎换骨”的方式进行开发,造成许多古建筑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是摧毁。由此可见,对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古建筑的保护是显的尤其重要。
二、关于古建筑保护对策探析
(一)充分开展对古建筑保护对象的调查论证。一是对古建筑保护对象的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环境调查,是指调查周边自然环境,包括保护对象所处的城市区位、使用功能、周边基础设施及配套情况、历史文化价值、商业利用价值以及国家整个经济环境、宏观政策等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论证。 二是确认保护对象的使用功能,明确保护对象的保护措施和改造方向。
(二)建立古建筑保护决策组织结构。在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决策和管理中,政府主导、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规划及定位、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审批及控制、城市古建筑保护的目标、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指导等过程。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城市古建筑的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从这方面来说,房地产业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力,是与城市的发展休戚与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城市发展的受益者之一,因为城市规划发展好了,随着其历史渊源、文化品位、城市特色、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提升,打造成城市品牌,促进房地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引导公众参与的作用。如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对当地居民及被拆迁户调查研究,积极听取公众意见,充分尊重公众的改造意愿,充分尊重原住民的居住权,以促进老城区改造和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还需要提升专家参与的力度。为了使古建筑保护工作增加其科学性和可行性,政府往往需要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参与保护决策。这是由于城市古建筑保护,涉及方面广,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技术性的工程,需要各行业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决策。
(三)加强城镇化建设的宏观调控措施。一要做好统一规
划。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纲要,在规划出台之前,必须全面慎重地考虑城市发展的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处理好近期改造与远期建设、局部改造与整体协调的关系。二要加大政策指导力度。政府一方面要采取相关宏观调控手段,加强资金信贷扶持、简化审批手续、减免部分税费等,以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配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采用适当的干预政策,来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确保城市发展的品质,防范房地产行业盲目扩张所带来的风险。三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城镇化进程中老城区的改造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利益的平衡和再分配,因此需要有与之相关的法律和相关来保障其发展的顺利进行。现已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有《物权法》、《城乡规划法》、《拆迁条例》《房地产法》等,使城镇化进程中的老城区的改造中的古建筑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另一方面,地方立法还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并进一步加强监督执法。
(四)加大对古建筑保护的资金投入。对古建筑的保护,任重而道远。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同时我们也看到,只凭政府的投入,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政府要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建立市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融入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改变经营模式,从根本上扭转资金短缺的局面,取得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转化,为保护古建筑提供资金支持,已达到实现保护古建筑的目的。
三、城镇化发展与古建筑保护有机结合
政府是城镇化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纽带,政府在促进城镇化发展,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同时,需要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着力改善原住居民生活环境,维持古城、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并充分发挥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共同点,取得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开发:
(一)古城区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顺延。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不断的提升的同时,人们也希望城市特色、传统城市文化得以传承和顺延,保存城市魅力和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古建筑,记载着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信息,是城市记忆最直观的体现,它们集中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脉。而这种文化在于它给人的精神世界留存了丰富的回忆和信息,它使人们对街区的认同感和怀旧感得到升华。正如凯文・林奇所说“每一个人都会与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某一部分联系密切,对城市的印象必然沉浸在记忆中,意味深长”的话,道出了文化在城市中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要与更新相结合,并为城市中活的有机体,维持城市活力,对待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古建筑,不能采取“博物馆”式的保护,封存搁置,更不能忽视其历史文化价值而简单粗暴地将其拆除,而应当考虑在保护古建筑物本身的基础上,顺延街区内居民传统的生活内涵,使得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得以健康延续,给予城市更多活力。
(二)城市特色风貌维护。城市特色风貌是城市文化特征的反映,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其基本思想主要包含着鼓励经济增长、保证资源的可利用和持续发展、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三方面内容。保护好城市的特色风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之一。
(三)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开发。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反思之前对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由于缺乏认识和经验对城市古建筑或历史文化街区等所带来的破坏,以及后继开发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由此开始重视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特色的打造。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于老城区的改造与开发,房地产开发仍然是处于主导地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对古建筑历史价值的开发利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方面可以对古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对原使用功能进行置换,再采用现代商业运作的模式;另一方面在古建筑区内重建仿古类的建筑,保持原区域内的传统文化特色,再进行主题性的商业经营活动;同时还可以以古建筑群为产业类历史文化景观进行改造,通过与创意产业的结合,引入新兴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通过以上几种商业模式的运作,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诉,政府在城市的规划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所以保护好古建筑,要坚持以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古建筑和古建筑群,提升城市品位为出发点,努力协调好城市发展与房地产开发商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找城镇化进程中,对古建筑保护和利用的对策,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