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案例:在讲数据加工与表达时,第一环节:笔者给学生一份资料,见表1:
然后出示相应的任务驱动学生学习,请打开桌面上的“奥运会金牌.xls”文件:
任务1:在每一届奥运会中哪个国家获得的金牌最多,用什么图来呈现比较好?
任务2:通过怎样的操作可以明显地看到哪个国家的金牌数呈下降趋势?你认为哪个国家有潜力在30届奥运会上夺冠,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任务3:想了解在26届奥运会上中国所获金牌占3国总数的百分比,该选择什么样的图表比较合适?怎样做?学生根据任务有目的地研究、讨论、操作、演示、思考、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指导、总结、评价,学习很有成效。以上就是“任务驱动”的一个小案例。那么笔者在教学中是怎样进行“任务”设置的,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建议:
一、“任务”的提出―激发兴趣、融合教学
任务除了综合性、实践性,还要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该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最后要有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规划网站结构这一节时,笔者首先提出这样一个任务:有一名外国朋友想通过网站了解你的家乡,假设你是分管这个任务的网站设计员,你想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你的家乡,相互讨论一下,然后用语言叙述;对于这个任务大家非常感兴趣,讨论也十分热烈,这个任务的完成其实就是一个简易规划过程,大家想得具体周到。然后引导学生来看一下书上是怎样规划的,从而引到课本的知识。总之,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融合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去获取知识,去运用知识。
二、“任务”的设计―目标明确、层次清晰
例如,网站建立和网页制作需要很多内容,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制作好的网页――“任务”。在设计这个综合性的“任务”时,要考虑到应该包含网页制作所涉及的知识、方法与技能。然后将这个任务分解为规划布局、修饰网页、进一步修饰网页等几个较小的任务,指导学生分步骤去完成;或者展示一个最简单的网页,让学生先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完成一个任务:帮助教师美化该网页,说明完成任务需要哪些步骤?每个“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任务”之间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每个“任务”的知识点不宜过多,一般不能多于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否则会因为过难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案例中的任务是为了一步步引出3种常用的图表,既复习前面的所学,又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三、“任务”的选择―难度适宜、适合学生
在网上即时通讯学习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安排了两个任务:第一,下载qq及申请qq号;第二,利用qq交流完成的任务。教学中教师进行“任务”选择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笔者在《用智能化工具加工信息》一文讲金山快译时设计的任务:第一,选择桌面上你感兴趣的文章进行翻译,将翻译结果保存。第二,请将徐志摩的诗翻译成英文,将结果作为原文再翻译成英文,与最初的原文相比,相同吗?第三,你有什么可行的办法可以提高翻译质量。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任务的难度设计为梯度等级,教师、学生都有选择的余地,教学活动可以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在完成与自己实际有关的一些任务时,比如在因特网应用中“下载qq、申请qq号、下载文件”等,往往会专心致志,乐此不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四、“任务”的实施―学生为主,方法多样
此过程中应体现“让学生动起来”的策略,也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做学习的主人。在布置、完成任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主导作用,学生则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学习任务和目标都要由学生主动、有目的地去获得材料、方法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完成“任务”,这样,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和情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例如:学习了搜索引擎以后,设计这样的任务:第一,今天这节课,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如果有一个团队要来泰山旅游,作为导游的你们应该做哪些工作?准备怎样讲解?”最后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评价;第二,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你研究性学习中涉及的内容。并将你认为有研究价值的保存下来。在设计“任务”时要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后台”的思想,长期如此,学生就会变成学习的主人,教师才会真正解放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等就会大大提高,当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关键是“任务”设计,要仔细推敲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任务”,通过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任务”按照以上设计就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稳心颗粒; 胺碘酮; 阵发性房颤; 疗效; 安全性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阵发性房颤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48 h,且在7 d内能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但常反复发作[1]。若阵发性房颤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房颤病情的进展,将逐渐转变为持续性房颤,甚至永久性房颤。胺碘酮被认为是治疗房颤的首选药物,但不良反应较多,且容易产生耐药性,给临床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本院近年来应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同期常规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本院收治的8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经详细病史采集、查体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52例,女32例,年龄52~74岁,平均(57.3±5.6)岁,病程1~13年,平均(4.6±3.1)年;心房纤颤偶发15例,多发44例,频发25例;合并冠心病者22例,风湿性心脏病者11例,其他心脏病者17例,高血压者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房颤发作频率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口服胺碘酮片治疗,初始量为0.2 g/次,3次/d;5 d后减量至0.2 g/次,2次/d;再过5 d后改为0.2 g/次,1次/d。观察组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步长稳心颗粒1包/次(9 g/次),3次/d,冲服;同时给予胺碘酮片0.1 g/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对患者临床症状,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出现血压低于90/60 mm Hg或心率
1.4 评价标准
1.4.1 疗效评价标准 (1)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2)显效:心悸症状消失,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表现明显改善,房颤发作基本控制或由频发转为偶发;(3)有效:心悸症状大部分消失,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表现有所改善,房颤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50%,或由频发转为多发,或由多发转为偶发;(4)无效:心悸症状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表现无变化或加重[2]。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P波离散度 所有患者均在窦性心律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心电图P波时限。找出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最小时限(Pmin),计算出P波离散度(Pd=Pmax-Pmin),以Pd≥40 ms为阳性标准[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2 两组治疗前后Pmax及Pd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max和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max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993,P=0.000;t=4.967,P=0.000),Pd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9.459,P=0.000;t=5.155,P=0.000),但观察组治疗后Pmax和Pd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其中恶心呕吐4例,心动过缓1例;对照组有1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其中恶性呕吐4例,心动过缓4例,甲亢3例,P-R间期延长1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25,P=0.033),均经暂时停药及对症处理后缓解,未见肺纤维化、肝肾功能障碍及视力障碍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阵发性房颤占初诊房颤的35%~45%,5年内有63.2%的患者复发,有24.7%的患者发展为永久性房颤[4-5]。房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除心脏器质性改变外,电重构这个生理学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可能与房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研究显示,P波时限延长以及P波离散度的升高是引起房颤的重要电生理基础[6]。另有研究发现,以P波离散度≥40 ms为标准,对预测房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3%和85%,并认为P波离散度及P波最大时限的增大是阵发性房颤发作及转为持续的重要原因[7]。魏仁敏等[8]的研究发现,P波离散度是阵发性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作为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故在对阵发性房颤治疗效果的评价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等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大多数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措施。胺碘酮不仅具有维持心律,抑制心房肌的重构的作用,而且还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的有效不应期,使窦房结频率降低,传导速度减慢,使阵发性房颤得到有效的转复,故被认为是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有房颤的首选药物。但其临床疗效尚不够理想,且长期应用常会导致胃肠道、甲状腺、肺、眼睛及心脏等众多器官的不良反应,且容易产生耐药性,故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结合中西医理论治疗房颤的药物,由党参、黄精、甘松等中药组成,具有定悸复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兼心脏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头晕失眠、气短乏力等症状的治疗,对阵发性房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党参中含有多糖、皂苷、黄芩素葡萄糖苷等,具有降低血压,扩张外周血管,提高心输出量的作用;而甘松中的缬草酮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损伤性心房颤动方面的抑制作用与奎尼丁相同[9]。高晓等[9]的研究发现,应用稳心颗粒治疗的阵发性房颤的总有效率与胺碘酮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胺碘酮治疗,且症状均较轻微,未发现严重的心脏、甲状腺、肺、眼睛等重要器官的不良反应。张承军[10]应用稳心颗粒辅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结果显示,试验组不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且治疗后的Pmax、Pd、VA、LAVmax、LAEF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体现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良好的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吉丽,马娟,王玮,等.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1):116-119.
[2]程吉东.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8):55-56.
[3]吕娜,林玎,林萍.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60例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0,41(3):7-8.
[4] Ruigómez A,Johansson S,Wallander M A,et al.Predictors and prognosis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general practice in the UK[J].BMC Cardiovasc Disord,2005,5(1):20.
[5] Kerr C R,Humphries K H,Talajic M,et al.Progression to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the initial diagnosis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results from the Canadian Registry of Atrial Fibrillation[J].Am Heart J,2005,149(3):489-496.
[6]王旭渤,于水.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关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4,8(2):171-172.
[7] Dilaveris P E,Gialafos E J,Sideris S K,et al.Simple electrocardiographic markers for the prediction of paroxysmal idiopathic atrial fibrillation[J].Am Heart J,1998,135(5):733-738.
[8]魏仁敏,于海初,蔡尚郎.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0):739-741.
[9]高晓,姜绍连,冯建设,等.步长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70例[J].世界中医药,2009,4(增刊):53-54.
篇3
关键词: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冯如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指导思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本科教学指导思想可简要归纳为“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确定了注重英才培养,兼顾大众教育的办学策略。在全学院的本科生教育中,营造探索为本的学习氛围,创建研究为本的学习环境,倡导创新为本的学习精神。以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培养基地,发挥重点实验室的主导作用,为本科生感悟科技探索、研究和创新提供了实践环境;通过学院的系列科技创新鼓励计划,激励本科生广泛参加学校“冯如杯”、国家或北京市学科竞赛以及国际科技竞赛,为本科生参加科技活动,培养创新素质和探索精神提供了实践舞台。
事实上,不仅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很多高校现在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重视培新本科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现阶段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既强调专业基础,同时也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创新角度来说,专业基础是基石,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然而,仅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不能保证出创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行的本科教学大纲主要针对专业基础的教学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则相对缺乏清晰的规划。实际上,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共同特点。虽然重视对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但是在实际操作上还缺乏有效的措施。
“冯如杯”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个校级学生科技比赛项目,从1990开始至今已举办了18届。在历届“冯如杯”上都涌现出了不少让人眼睛一亮的科技作品,如仿生鱼、三维条形码等项目。2008年以前“冯如杯”一直冠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其理念是鼓励本科生在课外时间基于所学习的课程知识,深入社会发现并解决存在的现实科技问题。“冯如杯”在促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热爱科学、积极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从2008年开始,正式把“冯如杯”的“课外”二字去掉。这反映出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面的变化,即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更高的层次,而不只是学生的自发或者业余时间的行为。因此,学校在后续的教学改革中,一定会在如何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有更多关注,也会催生出一系列的具体操作办法。在这种背景下,结合论文作者这两年指导本科生参加“冯如杯”科技竞赛中所积累的一些体会,撰写该文章。
2 本科生科技创新内涵和北航现状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学生科技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高等教育遵循素质教育方针,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课堂教学自然和必要的延伸,是高等教育整个学生培养环节中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对于扩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影响力,展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是一种综合实力或能力的应用过程和结果。什么是本科生科技创新?就是指本科生从不同的角度识别出新的科技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设计,并给出最终的实现原型。在这个过程中,本科生将能够在问题分析、领域调研、研发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锻炼。一般而言,本科生科技创新不必要求解决非常难的专业问题,也不强调太大的工作量,但是强调创意和将来的实用前景。这是因为,难度过大的专业问题或者工作量过大的问题都不适合本科生来解决。不少本科生误以为实现一个有难度的系统就是科技创新,其实那只是一种实践锻炼,并没有什么创新。比如,一个学生实现了一个文本搜索引擎,而该搜索引擎与现有的搜索引擎相比并没有体现出值得一提的创新点,则就不能称为科技创新。因为,学生没有能够针对搜索引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在模仿现有的东西,虽然工作量很大。再比如几年前著名的“百狗”搜索引擎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搜索引擎创新。人们通常都是到搜索引擎提供的网页来搜索信息,因此一次只能使用一个搜索引擎所提供的服务。“百狗”的创新之处在于把Baidu和Google的搜索集成到一个页面,使得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两个搜索引擎,并能比较、分析和利用两个搜索引擎返回的搜索结果。“百狗”的工作量不大(甚至是比较小),但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因此,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内涵主要包括:(1)具有创意的问题提出;(2)使用合适的技术来设计与实现;(3)与别人的解决方案的综合对比分析。其中第一点是最关键的,也是决定性的。一个好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其要解决的问题上,然后才是解决问题的技术。通过对北航计算机学院前几年“冯如杯”项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创新项目的失败主要是没有能够提出一个具有说服力和新颖性的题目。很多学生自以为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创意的,但其实别人早就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也反映出本科生在相关领域现状调研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不足。事实上,现在很多研究生在这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不足,硕士生在论文开题时说不清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事情并不少见,这说明高校需要在相关方面进行改进或者改革。在有了一个有创意的问题之后,必须要能选择合适的技术来设计并实现,否则也就是空谈罢了。如何针对问题的特点以及领域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举个例子,本人去年指导的一个学生要做一个面向小区域(如社区、学校、旅游点等)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网络。这个问题是具有创意的,因为在小区域内某些信息和事件只有这个小区域内的人才会关心(如校园内教室的使用情况),因此这些信息不会有人到Internet上,因此这个区域的人就难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该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基于蓝牙通讯技术,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智能动态组网,从而实现处于某一小区域内的人通过手机交换和共享信息。然而,由于手机开发平台的技术障碍,该同学并未能如期实现该方案,因此未能完成该项目。在设计与实现之后,必须要通过与相关的产品进行对比来凸现方案的创新点。事实上,学生科技创新开发的作品不可能真正超过那些运行的产品。如何进行对比分析就非常关键。再举个例子,2007年的学校“冯如杯”比赛,本人指导学生做的基于多维聚类的元搜索(该项目获得了一等奖),是要过滤搜索引擎返回结果中的重复或相似网页。然而过滤效果的好坏却很难在理论上给出严格的说明,必须要找到若干组具有展示度和说服力的例子,并与Google和Baidu这样的顶尖搜索引擎进行对比。经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和实际使用,我们积累了很多具有说服力的实例,使得该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前景得到了认可。
一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还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方面得到的锻炼相对较弱。北航计算机学院在本科生培养上非常注重基础理论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但在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上则显得相对有些不足。目前,本科生能力培养手段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和作业、大实验和毕业设计三个环节。由于要照顾到庞大的学生整体,因此这三个环节教学都无法提出指标性的创新要求,很少会有开放性的题目留给学生去独立完成。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主要是一种“自学”的方式,学生自发参加各类比赛,遇到技术困难时才找认识和熟悉的老师进行指导。
3 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包括:(1)科技/科学问题识别能力;(2)问题现状调研和综合分析能力;(3)方案设计能力;(4)方案实现能力。从本科生培养的角度来看,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因此,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也自然是本科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本人几年来在指导本科生参加科技竞赛方面积累的经验,提炼出了如下的本科生创新培养模式:依托创新团队的四步骤创新培养模式(图1)。
这种创新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创新团队。直观上说,是有一个团队在指导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而不是单独一个老师在指导。创新团队的组成包括指导老师和形成梯队的本科生。创新团对的核心价值就是每个同学都面临着“我为这个团队贡献了什么”的问题,这使得每个人都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去思考和发现创新问题、去分析当前某个方案的不足等。这种积极性调动方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感觉自己真正是创新的“主体”,自己对要做的创新研究“负责”。下面分别论述依托于创新团队,如何进行创新题目的选择,如何进行领域分析,如何进行技术设计和如何展现创新成果。
3.1 创新题目的选择
对于本科生科技创新而言,选题是决定性的关键环节。是否具有创新,是否具有将来实用的可能性,从题目就能判断出大概来。基于作者近年来参加的学院“冯如杯”项目审查实践,发现目前本科生在选题上相对很薄弱,迫切需要老师的指导。
一般来说,创新选题有四种模式:(1)学生自由选题;(2)依托教研室或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或研究兴趣选题;(3)依托科技竞赛指南选题;(4)面向领域研究热点选题。这四种选题方式各有各的特点,但也都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学生自由选题而言,其优点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但缺点是学生自己选题的效果和效率往往不理想。受所学知识有限、知识面相对狭窄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同学往往长时间也找不到一个有创意的题目;对于依托教研室或指导老师的选题,其优点是题目的背景清楚,将来的实用前景有保证,缺点是这种题目虽然技术特点明显,但在创新性上往往都显得不足。因为实验室课题的创新主要是依靠博士生和硕士生来完成,对于本科生来说往往太大、太难;对于依托科技竞赛选题而言,优点是方向很明确,如微软的ImagineCup比赛,缺点是这类比赛要求较高,对题目的质量要求也很高,而且要求学生对相关公司的技术要有深入的了解;对于面向领域研究热点选题而言,优点是容易找到创新点,缺点是难度一般都很大。
综合北航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的特点,我们依托于创新团队,采用混合的模式来选择创新题目:即瞄准高水准的科技竞赛个人自由选题小组讨论确定的三步骤方式。我们关注的科技竞赛包括:北航“冯如杯”、全国挑战杯、微软的ImagineCup,Google的Summer of Code,IBM的SOA竞赛等。之所以关注这些竞赛,一是因为学生很重视,二是这些比赛的水平相对都很高。每年我们都会关注这些比赛的相关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团队参加比赛。针对这些比赛的具体情况,我们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出候选题目,并要求在小组会上进行阐述和分析,只有通过小组会的审议才可以真正作为比赛题目。事实上,提出创意题目是一个平时性的任务,要求创新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要能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3.2 领域分析
在确定了一个创新候选题目后,就需要组织一个小团队,通常以提出题目的人为小组长,大家自由报名参加该团队。小组长也可以再去找一些熟悉的同学来参加。这个小组团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领域分析。领域分析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了解相关领域是否已经有了相应的产品或概念,二是了解和所提出的创意选题有关的产品和技术的特点。因此和科研项目所要求的领域分析不同,本科生创新的领域分析要点是当前领域的产品状况、以及是否有类似的概念等,一般不会去深入关注某个问题的学术论文情况。这就要求本科生能够熟练通过搜索引擎来寻找相关产品信息、概念以及相关学术论文等。由于目标明确,这对于锻炼和培养本科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
是否具备好的归纳能力也是领域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我们的观察,很多本科生都能够很快找到市场上有哪些产品和创意选题相关,哪些技术与其相关等。但是在归纳这些产品或技术的特点上,就往往显得很不足。事实上,在领域分析的基础上,调整选题的侧重点是经常的事情。如果不能对相关产品和技术进行很好的归纳,就无法有效确定自己创意的核心目标。有时通过领域分析能够发现现有的产品或技术的不足之处,也能激发出新的创意。
3.3 技术设计
再好的选题,如果没有扎实的技术实现,也就只是空谈和畅想了。对于本科生科技创新而言,技术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技术设计难度和工作量一般来说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就变得格外重要。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看,主要工作就是一方面要给团队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就是做好规划和进度检查工作。
通常由于指导老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重,因此在技术设计环节常常不能投入很多时间。而一般本科生由于在技术方案的把握和技术难题的解决上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对于提高本科生的信心和团队认可以及团队凝聚力都很重要。因此,指导老师有必要安排一些高年级的本科生或者技术比较擅长的研究生来承担部分指导任务。
3.4 展现
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科技创新作品,让别人理解并认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同的人对于问题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如何抓住一个创新的核心价值,并辅以图文并茂的介绍和紧扣主题的演示是关键。基于学院“冯如杯”项目的审查实践,我们发现本科生目前普遍比较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在介绍其作品时,主要存在这样几方面的问题:(1)所解决的问题/定位不清,这反应在选题时就没有想清楚;(2)科技创新的价值分析不够清晰,导致谁会关心该创新交待不明;(3)与现有产品或技术的比较点选择不当,导致无法展示出其优势;(4)介绍中(如PPT报告)所声称的特点和优势在演示中并没有很好体现,导致“说的和实现的不一致”感觉;(5)技术方案介绍抓不住重点,给人感觉技术特点不鲜明。
北航计算机学院所安排的“冯如杯”审查/检查是一个非常好的机制,指导老师可以把这个安排纳入到相应的指导中。实践表明,学院安排的审查中所提出的很多问题如果能够较好地回答或解决的话,相应的创新项目在学校的最后评比中往往都能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4 总结与分析
基于本人近几年的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所积累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以及在参与学院“冯如杯”项目审查中所积累的经验,本文介绍了所总结的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中的四个环节的特点。应该说,这里的总结还很肤浅,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和必要的实践数据支持。因此,这种模式的实际效果可能会因学生的不同,指导教师的不同而不同。如何提高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深入分析和总结。
作为分析,最后想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讨论一下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多领域交叉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也在学生科技竞赛项目中得到了一些体现。一个科技竞赛项目往往涉及多个方向或领域的专门知识,这给指导老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是依靠各个指导老师独立去学习相关领域知识,还是指导老师之间可以交叉指导相应的团队恐怕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另一个是指导老师如何选择学生的问题,从本科生科技创新角度而言,其核心目标是指导本科生创新。这样,指导老师是被限制在学院范围内招学生,还是可以跨院系,甚至是跨学校就应该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了。以北航的“冯如杯”比赛项目而言,由于目前客观上存在院系之间的相互竞争,因此跨院系培养学生就很难实施。
参考文献:
[1] 孙月琴,吴丽娟,田振坤.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对策探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
[2] 柳 洲,陈士俊. 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
[3] 卢绍华.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
篇4
“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谋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根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总体格局.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与职业可持续发展,将大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教育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同步升级,使高职教育保持永久的生命力,意义重大.
(一)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终身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竞争的社会,以技(指先进技术)取胜,将取代以劳(指廉价劳动)取胜;以智(指智慧)取胜,将取代以资(指物质资源)取胜”.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只有不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自觉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终身素质教育.注重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其个人核心竞争力,不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在就业岗位都能够利用现有条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高职生群体的存在感以及自信心,使他们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己任,强化社会责任感,赢得社会认同.
(二)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推进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
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这一重心的转移,是教育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在科技创新成为时代特征的今天,客观上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这有助于破除高职教育中“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问题,着重发展以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这不但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科技创新人才,更是高职院校“彰显特色,贵在创新”的重要实践.
(三)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校企合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作为知识经济市场中的活跃细胞,是科技创新的实践重地.高职院校应引导和鼓励高职生深入企业,熟悉、掌握企业的工艺流程、技术开发等工作,积累实践经验,进而将所学科技知识与实践结合,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创造高科技含量产品.这在为企业提供价值的同时,对于深化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科技创新带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与“精品制造”.因此,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增砖添瓦的同时,也为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持续动力.
二、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强劲.因此,在“速成”培养模式下,弊端也有所显现.这主要由于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所造成.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当前高职生具有“整体创新意识淡薄,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通病”,具体表现为:
(一)观念上,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高职专业教学中,多注重专业知识教授,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以及科技创新考核方面实行学、统一考核,并不重视学生个性学习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养成.同时,“重学轻术”的传统文化观念与社会取向,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歧视”现象,认为创新任务主要由高等科研机构和学术研究型大学完成,高职生属于“职业技术教育”范畴,在科技创新方面不占优势.因此,在师资配备、经费投入、市场接纳等方面更倾向于学术研究型大学,导致高职教育的科技创新举步维艰.
(二)教育模式上,现行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存在局限
现行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是造成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
1.孤立性.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缺乏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计划,没有将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导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停留在职业教育之外.同时,相关科技创新课程的支撑不足,造成教学与目标相分离.即使存在科技创新类课程,也不能贯穿高职生的三年学习生活,致使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处于“孤立”状态.
2.盲目性.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规范的科技创新培养机制,在高职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衡量标准,造成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模糊.此外,任课教师对于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角度与重视程度不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往往以个人主观能动性为主,创新教育也多体现在所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或者工作考核中,缺乏目标性.
3.间断性.高职院校经常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停留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上,而对于如何抓住竞赛契机带动高职生群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还做得不够,往往在开展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时才会意识到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临阵磨枪”现象致使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将创新教育贯穿到高职生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也就不能形成固定有效的科技创新培养机制.
(三)心理上,高职生自身缺乏科技创新心理倾向
从生源质量来说,高职生在学习意识、方法、能力及动力方面较为欠缺.加之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初等教育长期实行应试教育,高等教育长期推行专业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生缺乏科技创新的心理倾向.多数高职生认为科技创新门槛要求高,自身尚不具备科技创新的潜能.少数高职生虽然具有创新意识,但是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虽然思维活跃,但是缺乏科技创新思维;虽然科技创新体验多,但是成果转化少.此外,部分高职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缺乏深入钻研的毅力,兴趣点也多集中在网络游戏.即使是专业学习较好的学生,也将高职教育作为继续深造的过渡平台,过于重视“专升本”应试,缺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自觉意识.
三、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高职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具备实践与技能优势.因此,在具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除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外,更要注重避虚就实,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充分发挥高职生的外在优势与内在潜力.
(一)建立科技创新培养机制,为高职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1.将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从定位高职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角度出发,规划高职生素质教育方案,将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全面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比如,设置有关支撑课程,充分发挥相关科技创新课程的引领作用,贯穿于高职生大学生涯的始终.从思想引领到教学引导,全面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发挥班导师指导作用,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在高职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要充分发挥班导师的专业思想引领作用,对高职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指导.同时,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教育水平,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强、创新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队伍.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有目的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新事物,启发其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对于学生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帮助分析,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推陈出新.
3.设立科技创新项目,丰富高职生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高职生崇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应为其提供多方面的自由选择空间,提供多元化的交流平台.高职院校可设立适用于高职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由高职生自行组建科技创新类社团,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申请和实践.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技能节,将高职生社团活动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还可以开展科技创新类学术讲座,加强高职生对科技创新发展最前沿信息动态的了解,促进科技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4.建立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评价与奖励机制.根据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实行绩效评价(也可以将企业作为第三方评价),评价结果可作为奖励依据.比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在评职晋级、年终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获奖作品可以作为毕业设计,以优秀成绩记入并获得相应学分.从而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促进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增强高职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
1.优化专业设置,与高校承载力相吻合,与行业发展相协调.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与其拥有的师资力量、经费投入以及发展规划相吻合,形成自我特色.一方面要避免因盲目设置专业,与高职生学习、就业相脱离而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与行业发展相协调,掌握市场信号,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有指向性地设置科技创新课程,推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在促使专业发展与市场同步的同时,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调整提供了指南.
2.将科技创新要素融入实践教学,提高高职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高职生科技创新素质包含“五要素”,即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人格、科技创新实践、科技创新知识五个方面,对应构成控制系统、动力系统、调节系统、操作系统、工具系统等“五个系统”.在科技创新实践教学中,将“五要素”与“五个系统”对接,提高高职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将这种科技创新能力运用于科技创新实践的操作系统中,强化科技创新实践,产生科技创新成果.
3.鼓励高职生积极参与教师科技创新类课题研究,增强其自信心与主动性.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一个人可能在任何一种智能上都没有特殊的天赋,但如果所拥有的各种智能和技艺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说不定他或她在担任某一个角色时会很出色.”对于高职生来说,在学术研究方面可能较为欠缺,但是如果能够善于发现和耐心培养,锻炼其毅力,同样能够激发其创新潜能.在高职院校,一些教师承担多项科技创新课题,应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出发,鼓励高职生参与教师研究项目或自己开展科研活动,在科研中实现与学生的创新互动,促使高职生在第二课堂中相信自我、提高自我,主动挖掘自身的创新潜力.
(三)构建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立交桥”,实施分层教育
高职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可根据“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原则,加快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高职生采取分层教育:对一年级学生开展科普活动,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价值观;组织二、三年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索,培养科技创造力.
(四)健全企业参与制度,不断深化工学交替、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捷径”,若使其常态化与规范化,必须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同时,坚持走产教融合的道路,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的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在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相关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科技创新培训计划,设立高职生科技创新实践岗位,为其提供良好的科技创新条件.同时,高职院校也应以多种形式予以支持.比如,与合作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工程师参与实训全过程,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实训.这不但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而且在无形中能提升企业形象,反哺校园与企业,使工学交替,产教融合不断得到深化.
(五)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形成合理的科技创新梯队鼓励高职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将普及性的科技活动和竞赛性的科技活动结合起来.各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依托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成立合理的科技创新竞赛梯队.科技创新竞赛梯队应包含教师梯队与学生梯队,其作用在于根据不同的科研活动特点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形成一年级培养兴趣打基础、二年级重点组队参赛、三年级注重成果转化的活动模式.同时,在具体的教师梯队指导中,形成班导师讲解基础性科技创新竞赛知识、专业教师重点训练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能力、专业带头人负责参赛选拔与赛程指导的模式.最终促使高职生在参与竞赛过程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加强专业学习,提高竞赛实践能力.
四、结语
篇5
我国目前比较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院系级等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力度逐年上升,对西部某地区9所高校的调查显示,仅针对本科生各类科技立项项目平均每年每校都在450项以上(含校级立项和各院系立项项目),经费投入都在百万元以上。
但目前的项目管理现状却令人担忧。各高校普遍采用容易操作和量化的目标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较多,如“重视项目立项质量及数量、忽视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监督管理方法简单,有效信息难以及时而全面掌握”、“管理制度缺乏,管理程序不明确”、“职责不明确,分散管理严重”、“资源积累不足,重复立项明显”、“资源浪费严重、科技成果产出少”、“立项后项目实施终止随意,验收时达不到立项预期”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项目开展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较多项目达不到立项目标要求[U。与国外相比,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的目标不清晰、程序和保证措施缺乏、职责不明确是主要原因。
项目质量管理是一种为了确保项目能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使整个项目的所有功能活动按照原有的质量及目标要求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行项目质量管理,能够明确目标重点、制定保证措施、清晰管理职责。
1.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原则与任务明晰
1.1 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根据质量管理基本原则,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实际,拟定以下七个主要质量管理原则。
(1) 以价值为关注焦点。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关注焦点应为其创新的价值。设定潜在或实际的顾客需求,充分思考并做到创新项目可以满足当前乃至未来的需求,这样才能立足创新的制高点,创新才会更具价值和成果。
(2) 领导作用。领导者应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方针、目标、宗旨,提供资源,重视创新质量环境建设,设定创新项目的目标,明确创新项目的前景,指明方向,使创新项目的价值能够共享,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帮助,授予创新团队足够的自主权,使相关人员能够充分参与,便于创新活动目标的实现。
(3) 全员参与原则。凡是涉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组织、管理、服务、参与人员,一律都参与相应过程管理工作,明确权限和职责,利用全员的知识和经验,实现质量控制的全员参与,使全员能够以实现目标为己任。
(4) 过程方法。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进行过程管理,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界定和建立项目实施过程,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过程的有效控制和保持,明确过程管理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充分考虑过程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培训需求、信息、资源等,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5) 管理的系统方法。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制订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过程体系,理解各个过程间相互关系,将过程与组织目标相联系,通过测量和评价进行持续改进,减少相互交叉职能间的障碍,追求团队工作协同。
(6)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永恒的目标,通过管理评审、内/外部审核以及纠正/预防措施,持续地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持续地改进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并依此作为每一名参与者的目标。
(7) 以事实为决策依据。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的数据信息采集力度,确保数据和信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可靠性和可获取性,依此作为质量管理决策和行动的依据。把决策和行动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
1.2 项目质量管理的任务
根据以上原则,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体系的构建;②项目质量管理目标的设定;③项目质量管理措施的制定;④项目质量管理职责的明晰;⑤项目质量管理过程持续改进方法和控制措施的确立;⑥在做好以上5个方面的基础上,最终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的流程。
2.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分析
2.1 过程体系与过程目标分析
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都对应一个管理过程W。根据项目管理理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过程由起始、计划、实施、控制和结束五个部分构成,各过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5]。各过程的质量管理目标设定如下:
(1) 起始过程:项目工作与活动的明晰,项目起始与否的决策,是否继续进行的决定;
(2) 计划过程:项目目标、计划、成本等工作方案的拟订和编制;
(3) 实施过程:各种资源、工作任务的组织和协调,团队工作的激励,保证项目实施;
(4) 控制过程:制定标准、实时动态监测项目情况,开展差异分析、问题查找、纠偏等工作,保证目标实现;
(5) 结束过程:制定项目完成条件,成果进行移交,结束项目活动。
2.2管理职责与角色定位探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相关角色涉及学校、院系、教师、项目组和学生五类基本角色,相关职能总体定位如下。
(1)学校——机制建设和保障服务。学校主要统筹和协调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保证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具有良好的机制和条件,提供服务,做好保障。包括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各部门具体任务的落实;制定和完善项目实施工作机制;专项经费的管理工作;各种激励制度的制定,奖惩措施的落实,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理清思路,统筹落实,分层次建立保障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组织各类座谈会、交流会及专题辅导,积极营造氛围,并提供交流平台;加大创新基地建设,提供硬件保障等等。而这些职能又逐一分流到相关职能部门。
(2) 院系——制度执行和管理落实。院系主要负责管理子过程的规范,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有效过程管理,保证制度落实到位;做好指导教师的遴选和管理工作;负责各类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交流工作;协调各种矛盾并负责解决具体问题等等。
(3) 教师——项目把关和项目指导。教师要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规律和技术重点,理清项目开展思路并给予及时指导,帮助解决项目技术难点,把控项目开展进度,掌握项目开展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
(4) 项目组——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项目组虽是临时组织,但确实是大学生科技活动开展的主体,因此将项目组作为独立角色非常有必要。项目组在教师指导下,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具体管理,保证项目实施的进度、团队建设、任务分工和日常协调等工作。
(5) 学生——创新项目的主体。在兴趣驱动下,学生自主进行创新项目申报和实施,自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包括学会选题、资料査找、团队组建与合作、科技论文书写、实验方案设计、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物制作等具体的内容和方法。力求达到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培养的目的,体现学生是创新的主体。
2.3 过程管理任务明晰
(1) 起始过程——章程确定和宣传工作。起始过程主要任务是确立科技活动的章程,做好宣传和氛围营造。重点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
(2) 计划过程——项目策划和立项工作。计划过程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策划和申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选题,自行组队,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要做好项目申报的组织和服务工作。重点是做好团队审核、辅助查阅资料、帮助拓展思路、选派指导教师、指导申请填写、组织立项答辩、做好初期评审等工作。
(3) 项目实施过程——重视制度落实,做好动态监控,保证目标实现。项目实施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团结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团队的奇思妙想和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鼓励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协商讨论、独立承担、相互协调的作风和方法,保证项目高质高效自主运行[78]。重点是做好制度落实,通过多种措施的有效动态监控,保证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有效消除,适时而有效调整目标和措施以适应创新环境的变化,从而保证目标实现。
设计好项目运行启动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开展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学生应该成为项目实施的主体。学生签订立项承诺书,按照要求自主进行方案规划与论证、实验方案设计与开展、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物制作与调试等工作,另外还要做好过程记录工作;指导教师发挥咨询与指导等辅助功能;学校提供各种保障服务和资料备案工作。
重视落实项目管理机制,做好跟踪管理与服务,实行项目动态监控和调整。定期检查和答疑制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做法,在工作实践中证明,执行“两周一检查,中期一答辩”制度效果较好,能够明晰科创项目实施思路,便于实时调整项目实施方案。有助提高科创项目的成功率。也需要调动学生自查自纠和互查互纠机制,倡导学生自主实施机制,完善项目交流机制,规范项目变更机制,理顺项目过程管理机制⑴(见图2)。
(4)结束过程——开展验收答辩和项目结题工作,积极推进成果化建设。验收答辩是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总体评估,学生提交项目建设相关材料并进行成果演示,学校组织专家评委对作品进行检查和验收,给出项目点评和继续完善意见。优秀项目继续深化,鼓励学生撰写论文、申报专利,为学生提供相关成果化指导和条件。最后,学生进行创新学分申请和认定工作。
2.4 管理过程持续改进分析
(1) PDCA循环质量持续改进原则。
任何一个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都要遵循PDCA循环的原则,对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也必须如此。循环中,P、D、C、A是分别代表过程管理中计划(Plan)、执行(D)、检査(Check)和改进(Actio)四个阶段,循环一般有八个步骤(见图3)。
(2)基于PDCA循环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
PDCA循环每转动一周,水平就跃上一个台阶。每一次循环都能解决一些原方案存在的问题,质量水平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循环往复上升,问题就不断解决,水平得以不断改进和提高。
PDCA循环每转动一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原目标、措施和职责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使目标调整为更合理,措施调整为更有效,职责调整为更清晰,由此系统图得到了完善和改进,新系统图更具操作性和有效性。按照PDCA循环往复上升,系统图不断得到优化,优化模型如图4所示。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优化在PDCA循环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任务,由此可以建立循环的流程,确立每个阶段的标准化内容(见图5)。
3.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流程的构建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体系、目标、措施、职责、持续改进方法均已确定的基础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整个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过程的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
4.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应用实证分析——以X大学为例
X大学自2012年开始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中应用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并按照上述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到该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三个类别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管理中。
而在2011年以前X大学对此三类大学生创新项目则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目标管理模式。
两年情况比较发现,2012年按期总结题率达到了97.1%,2011年仅为78.3%,提高了20.8个百分点;2012年学生项目团队申报专利比率高达18.7%,而2011年仅为5.3%,提高了13.4个百分点;2012年(含录用)学生团队比率为17%,:2011年仅为4.8%,提高了12.2个百分点。
另外,2012年项目结题继续参加2013项目立项项目的学生比率(仅统计两年均在校的学生)达26%,大幅高于2011年12%学生继续参加立项情况。
连续两年参加了学生项目评审的评委则反馈,2012年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质量比以往情况都要好很多,绝大多数项目在验收答辩时达到了立项要求,没有达到立项要求的学生团队多数是因为现有知识储备或实际条件难以达到要求所致。
而项目指导教师和院系相关管理人员表示,2012年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比以往更加规范了,项目具体实施信息掌握和反馈比以往有较大改进。
从X大学2011年与2012年三类学生创新项目实施结果对比来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相比目标管理模式,采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方法更加有效,更能保证项目立项目标的实现,按期结题成功率更高;
(2) 推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项目实施质量,有利于推进项目成果化建设;
(3) 项目质量管理模式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效果更好,更利于学生养成创新习惯,更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篇6
一、理念导航,谋求内涵发展
课改伊始,张家产中学面临着大多数农村学校相似的困境:管理方式传统,教师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困惑之余,我们试图探索一条突破之路,谋求学校内涵发展。几经思索、论证,我们决定从“发明”入手,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从而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教学注入“源头活水”。我们确立了“尚自然、展个性、崇创新、增才智”的教育理念,制定了“让教学活动充满师生生命的活力,让师生尽情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的学校发展愿景,明确了“育创新之人,办科技创新教育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为此,学校提出了“一年探索、三年规范、五年提升、十年成熟”的“两段四步”发展规划——五年一个阶段,用十年时间打造科技创新教育品牌学校。
在制度层面,我们以“育创新之人”的校园文化核心为灵魂,以课程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为保障,逐步探索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为学校在创新之路上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学校先后出台并完善了《张家产中学新课程管理方案》《张家产中学科技活动管理方案》《张家产中学科技教育管理制度》《张家产中学科技教育评价方案》《班级科技活动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将“科学规范、人本高效、精致创新”的管理理念落到了实处。
在教学层面,围绕科技创新,一方面,学校先后开展了“校园科普发明”“普及科技发明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小学科技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研究”“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四个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创新之路;另一方面,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到省内科技教育开展较好的章丘四中、省实验中学等学校“取经”。“取经”之行带给老师们极大的震撼:课堂上孩子们思维活跃,智慧的火花时时闪耀;展室里孩子们的作品更是让老师们震惊,由衷感到中学生科技教育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是展示师生才华的大舞台。
自此,以“唤醒学生问题意识”为核心的第一轮科技创新知识普及活动拉开帷幕,我们引导学生从敢问开始,逐渐到善问、会问。让学生跳出课本,不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跳出课堂,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紧接着的第二轮活动以“学会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技法”为目的,在强化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方法。两轮活动开展的最大收获,在于更新了理念,找到了方法,激活了师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师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从开设科技活动小组,聘请校外辅导员对老师、学生进行指导、培训做起,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生活,提倡刨根问底的提问与研究,从身边的小事中寻求创新的灵感。由此,学生的作品就不断诞生了,如学生在医院打吊瓶时琢磨出了“安全输液装置”,在帮家长采摘苹果时想到了“高枝摘果剪刀”,帮家长割麦子时想出了“折叠镰刀”的创意,等等。
二、多措并举,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
办学理念明确后,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对教育教学管理、方案设计、课题研究、学生科技活动等进行细化分工,将科技教育写入学校发展总目标中,着力构建起涵盖教育纲要、学习教材、教育模式、评价体系、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完善的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
组织编写了《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纲要》(以下简称《教育纲要》)。《教育纲要》中细化了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使各年级的科技创新教育形成了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层级递进的发展体系。
编写了科技创新教育学习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编撰了“走近科学”系列校本教材,包括《科学博览》《创造与成长》《生活中的发明》《未来科学》,分别作为初一至初四学生的必修课程,从发明的意义、方法、思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列指导。
明确了科技创新教育的学习模式。我们认为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的教学过程应更注重体验与实践,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经过不断实践,我们形成了拓展性学科课堂教学、开放性科技课堂教学、体验式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完善了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依据学校《教育纲要》要求,我们开设了必修课、选修课、学科渗透课、实践活动课等。
建立了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我们采取“指标分解,星级评定;关注过程,活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评价。将学生的科技创新行为分解为“创新品质”“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成果”四大板块十一项具体指标,每个指标都采取星级评定。同时,每个学生建立创新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自己的创新活动成果,作为过程记录和评价的载体,采取自评—组评—班评的三级评价结合方式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作出客观评定。
完善了科技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科技辅导教师要具备更多的跨学科知识,我们建立了课题研究—案例研究—校本培训(沙龙)—反思提高相结合的科技教师专业成长体系。
为了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健康运转,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创设科技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创新兴趣是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前提。为建设校园创新文化,发挥环境熏陶的作用,我们建起了以创新为主题的校园雕塑,依托教室走廊制作了科技画廊,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展示我校学生的发明作品;建设了科技展室、科技活动室,让学生感受科技的乐趣;邀请威海科协工作人员进校讲座,消除学生对科技发明的神秘感。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兴趣,为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教学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成效。2008年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也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大力开展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医学院校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扬州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以机制为保障,以基金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普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大大促进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医学院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我院围绕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四级联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及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等方面采取了全方位的建设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构建了适合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加强医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高校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打造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本科教育,我校于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及设立创新学分等多种措施,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1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由多种课程构成的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们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重点是将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大课程群重新进行分类整合,新的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其中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由临床医学导论、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七门课程组成[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课程的开设从第一学年开始,贯通于本科5年之间的10个学期。如临床医学导论和医学文献检索在课程群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可以在第1至第3学期基础医学阶段开课,其次是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安排在第4至第5个学期开课,而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均需以医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医学方法学知识为基础,所以在第6学期及以后开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的构建,使所有的学生在接受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医学专业课程培养的基础上,得到系统的医学方法学课程的培训,从而实现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中各种问题与医学科研方法和技术的对接,通过综合运用医学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多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1.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校在2010年培养方案修订时即将各门课程内的实践内容单列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2014年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继续秉承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这一理念,适当压缩授课的总学时,特别是理论课学时,继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于开展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后,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近30%,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时间和机会。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在原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并着重提高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加强过程考核,不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1.3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切实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
在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规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必须获得的总学分。除了在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外,学校还实施创新成果奖励学分制度。学生获得的创新奖励学分可作为任选课的学分,也可作为超修学分。创新成果的认定范围包括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市级以上学术会议获奖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奖励,发明创造获得的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或国家专利,研究成果或发明创造被社会有关部门采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项创新成果可获得奖励1-3个学分,多项创新成果奖励的学分可以累加。学生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填报奖励学分申请表并提供创新成果的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创新学分制度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高等医学教育并不仅局限于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也不受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限制,学生还具有发挥其创造力的发展空间,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要获得创新奖励学分,必须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相关的创新成果。
2依托“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体系,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从2007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随后,各地方及各高校也陆续推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江苏省教育厅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从2007年起每年在省属高校中遴选1000个大学生开展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扬州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学校相继出台了《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关于“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定》、《扬州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关于实行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扬州大学“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等文件,构建起国家、省、校配套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为了加大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扶持,学校从2004年起即开始设立了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同时,学校还对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创新计划训练项目,按照1∶1配套经费资助,对获准立项不资助的国家级、省级项目亦参照同等级别项目进行配套资助。我院在国家、省及校级科技创新项目基础上颁布并实施了《扬州大学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及《扬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探索性实验的暂行规定》,以基础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开设了院级大学生探索性实验训练项目[2]。探索性实验项目每学年开展一次,首先是面向学院教师征集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实验课程的改革项目。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相关的实验项目。学生的选拔和推荐由院学工处和指导老师共同进行。学生的选择主要考虑到项目的实施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尽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故原则上选择二年级及以上、学有余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由3-4名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实施结束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并由主持人进行结题汇报[2]。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为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启动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将其中的优秀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先推荐为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报送学校进行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遴选。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院逐步形成了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相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联动机制,成为我院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扎实载体。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是推动医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医学生建立一个很好的平台,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创新性及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助力
本科生导师制是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一种教育制度,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指导[3]。近年来,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模式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首的一些本科院校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扬州大学早在2000年即开始在部分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院也制定并颁布了《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率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4]。临床医学专业吴登云实验班是我院教学改革试点班级,该班级的学生是通过自愿报名,结合学业成绩、英文测试及综合素质考核等进行了层层选拔。根据导师制实施细则,在吴登云实验班中我们从入校第1学年起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全院教师中进行本科生导师的遴选,要求导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师德高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中、高级职称,同时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对科研业绩突出或具有科研项目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优先担任本科生导师。师生之间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挑选自己敬佩的导师,导师再对入选的学生进行面试后决定是否接受。为了保证导师制的质量,规定一名导师只能带教2名学生。导师的职责主要内容有:思想引导、选课指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科研训练或临床技能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创新能力培养、论文报告会指导、就业指导等[4]。同时强调,本科生导师需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导师可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组织科研课题研讨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促使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师制的实施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助力。在医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导师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新生入学后大一阶段,导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对临床医学专业产生热爱和兴趣,同时用高年级本科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来激发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进入导师所在的课题组观看其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到大二阶段,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导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科研课题的需要,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组进行基本实验技术方法的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导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索性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查询,就某一方面的科研问题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及申报。到大三阶段,学生在科研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及技能的积累,可以结合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正式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制实施后,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有近50%的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的课题组,获得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立项的课题组成员均有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资助中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占多数。导师制为学院扎实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有利于科技创新项目的选苗和培养,使学生在学术科技创新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成效与思考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医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大一第二学期就进入了导师的课题组进行见习,参与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在学长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培训。到大二阶段,多数学生自发组成科研小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并开始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大三阶段已经能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我院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数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申报的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获得立项85项,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获立项153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获立项35项,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1项,60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受益。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增加,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数也逐年增多,近5年共计有30余篇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SCI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同时借助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平台,部分项目的成果被遴选为“挑战杯”大赛作品并入围,学院多次获得扬州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优胜杯,其中一项作品代表学院参加了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得二等奖,实现了我院课外科技作品全国大赛奖项零的突破。近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维持在45%左右,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主持或参加了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训练经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坚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相关保障制度做起,与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及导师制的实施相结合,将教学、科研及创新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为创新型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安力彬,于双成,刘晓冬.基于培养医学创新能力的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构建[J].医学与哲学,2013,34(2A):47-49.
[2]傅奕,龚卫娟,季明春,等.开展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61-62.
[3]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78-79.
篇8
这是中国扎实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务实举措,更是在过去30年孜孜以求探索可持续发展历程上具有战略意义的飞跃。
从《中国21世纪议程》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科技部一直是主要推动者。为此,5月9日,记者专访了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深度解析我国这一举措背后的深意与布局。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自觉选择
刚刚落座,吴远彬就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目前受人关注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诞生的背景。
“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之前,我国已经历了30年的探索,如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是一种自觉自愿自主的行为,这已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识。”吴远彬说。
回顾起来,最初是从1986-1996年,提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86年,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等部门提出选择江苏省常州市和无锡市华庄镇,开展城镇社会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探索一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
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同年7月,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决定将落实《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社会综合实验区的指导思想,要求各实验区率先建成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地。1997年12月,“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在这30年间,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已在全国建立了189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中国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了积极推进作用,形成了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格局。
“而从去年底_始,我国提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这是为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家从更高的层面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布局。”吴远彬在回顾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探索历程之后总结说。
关于创建示范区的用意何在?吴远彬解释,“这次由国务院牵头部署,由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推动落实,是新时期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布局的重要举措,示范区建设将来要形成新经验、新做法、新模式。而这不仅是完成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外部承诺,更是要通过示范区建设探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的典型性问题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加以推广。”
吴远彬认为,示范区创建伴随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中国如今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新的阶段,提出了“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而这些都与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契合的。可以说,我国政府早已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必然路径。
“国际社会也非常关注示范区建设。《方案》以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立即联系科技部,明确表示,希望中国通过示范区建设为国际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也愿意将他国优秀的经验介绍给中国,并期望中国把示范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通过UNDP传播出去。”吴远彬自豪地说。
“现在我们都是主动自觉地落实《巴黎协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中国发展到新阶段、新时期的必然要求。未来中国的发展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吴远彬肯定地说。
从点到面寻找系统性解决方案
当然,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不是割裂的。吴远彬认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3个方面取得了成效,为创新示范区建设打下了基础。
第一,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多年以前,可持续发展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主要是,探索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从理念上讲,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解决了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问题,扭转了过去只注重GDP的传统发展观念。
第二,在不同类型的地区探索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模式。189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各自面临的发展问题都不一样,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产业滞后等。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
第三,探索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相融合。过去这些年,实验区在实践中依靠科技创新开展实验示范,探索创新在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发挥科技创新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基础上,这次国务院出台了《方案》,是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重要行动,是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务实举措,用意深远。
吴远彬表示,这次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主要目标有三个。第一,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这次示范区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来引领解决若干瓶颈制约问题,也就是要通过创新驱动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二,明显提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我们要很好地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提升,也就是协调性更强,使“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得到更好的落实。
第三,在“十三五”期间创建10家左右创新示范区,每个创新示范区都要瞄准具有典型性的问题,通过实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平台能力建设等系统解决方案,取得实效,形成模式,对内为其他地区提供示范带动效,对外为其他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
根据这三个任务,吴远彬介绍了示范区建设要遵循的4个原则。第一,创新驱动。这次示范区建设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环境,而是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找到经济发展新动力、新空间。
第二,问题导向。示范区的建设首先要找到需要解决的制约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只有先找到问题所在,比如环境问题、健康问题、安全问题、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等,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系统解决方案。
第三,地方主体。与之前不同,这次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地市级为实施主体,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制定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条件,建设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等。
第四,多元参与。健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机制,特别是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同时开放共享,吸引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形成经验后再向国际社会分享。
吴远彬还透露,为了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的落实,将来要组织专家对示范区建设的过程进行监督、评价以及考核,并提供服务。目前,科技部正在梳理支持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政策。
企业是不可或缺的实施主体
今后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将如何实施,是目前全国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吴远彬在访谈中披露了目前进展情况和未来计划。
“《方案》以后,我国各地反映非常强烈,各个省市都提出了要创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愿望,并提交了申请报告。一些地方已经根据《方案》提出的要求,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制定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可以说,示范区筹建工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在谈到示范区具体建设时,吴远彬表示:“政府只是一方面,主要牵头负责前期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制定政策,搭建平台。一旦规范出台以后,就要实行多元参与机制,让市场主体、社会资本找到参加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切入点。”
这也是与《方案》的要求一致的,即“要统筹利用企业投入、社会资本、财政资金等,支持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政府要听取专家的意见,针对当地的典型问题制定科学的规划和政策引导,为市场的参与搭建好平台,让市场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他举例说,随着老百姓对医疗卫生健康的越来越关注,未来健康产业肯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进入了养老、健康保障行业,在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中也有不少类似的任务,要注重引入企业参与。另外,环保产业也是朝阳产业,现在许多公司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技术开发,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那么,政府在前期制定规划时如何让企业参与进来?吴远彬建议,“在编制实施方案中,政府不能一厢情愿,要注意吸引实施主体――企业参与。既要听取专家的意见,也要邀请参与未来示范区任务实施的企业一起讨论,吸收企业的意见。” 我国很多园区通过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培育创新性型企业,解决发展瓶颈问题
关于示范区建的考核指标问题,吴远彬透露,这些考核指标既要与国际上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衔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有17类指标,有些并不是创新示范区关注的重点,而且每个创新示范区的问题不同,目标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也不同。重点结合不同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任务要求,针对具体区域的特点和问题进行确定。
篇9
关键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科技竞赛
0 引言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运用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领域进行开拓性劳动,并取得新的科技成果的能力。
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内在素质的核心,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学会所创,使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真正吸收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创造的过程。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尚意识与大胆开展科技创新实践行动的意识仍然很弱。而这种只注重对原有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做法,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大学学习期间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
1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很多大学生对“创新”的认识模糊,不知道什么是“创新”,更不理解其内涵。特别是,众多工商管理类的学生认为创新就是搞技术发明,是理工科类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关系,导致对于创新性的工作不关注,更无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抑制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的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是创新行动的前提,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大学生是不可能开展创新活动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仍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忽略了自身创新意识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商管类大学生不像理工科类大学生有比较多的实验课时,可以进行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研究,所以认为自己无法进行管理理念或运营模式等问题的创新研究,难度比较大,这样从一开始就对创新不抱太大希望,导致主动性与参与性不足,即使有部分学生参与也多表现出上级管理部门的任务下达,完成任务代替了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参与创新活动中很多同学缺乏一种克服困难、积极创新的精神,遇到问题不是与创新团队成员共同讨论来解决,而是首先认为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是很难解决的,如果解决将会浪费自己的很多时间,以致考虑尽快离开创新团队。所以如何增加商管类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以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当前培养方案修订正在探讨的问题。
2 借助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集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于一体的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成为在校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渠道之一,也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科技竞赛活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载体,竞赛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活动中。通常学生在参与科技竞赛活动过程中,需要有新的创意、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不断发现问题并努力去解决,这就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任何一种科技竞赛活动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用于实践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去查阅并学习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科技竞赛活动中,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得到锻炼,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目前以科技竞赛活动为主线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比如邀请成功创业家做学术报告、就业指导等系列讲座,不仅能够从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而且有助于调动广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另外,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比赛和科技论文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在大学生中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等特点,科技创新活动涉及的问题很多,如场地、设备工具、指导老师等,如果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活动将难以进行。科技创新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载体,学校可以结合科技创新涉及的学科专业,依托相应的院系建立创业计划、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科技创新基地,为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构建良好平台。
3 结论与建议
由于目前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学金评定标准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再加上科技创新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以制定、评价体系也不易操作,这也使得科技创新活动没有成为大学教育的必然一课。因此,从学校方面首先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组织管理、制度措施,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学校的学术活动进行管理,如可考虑给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相应学分奖励及物质奖励。另外,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过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文卿.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0,12(2):141-144.
[2] 赵希文等.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与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67-70.
[3] 邹广平.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128-129.
篇10
关键词:农科院校;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创新
全面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华中农业大学一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围绕学校农业特色与学科优势,逐步探索了“三早”+“三田”特色实践育人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一、“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华中农业大学依托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优质教学和科研平台和四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由点及面,辐射全校,在培养方案、平台支撑、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为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提供保障,逐步形成了“三早”实践育人模式。
围绕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自20世纪50年代起,农学专业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在“试验田、种子田、丰产田”进行栽培学、育种学、耕作学、种子学等方面的教学实习和生产实践,俗称“种三田”,并将相关实习实践环节称为“三田实习”。2009年,学校以“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为主线,构建分层次、分阶段的梯度实践教学体系,对原专业劳动、课程实习周、“三田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内容整合优化,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生产周期的全程实践活动和科研训练,形成新“三田”模式(认知田、实验田、试验田)。随着学校与行业、产业结合日益紧密,结合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生得以在校内基地和校外生产一线开展全程生产实践和科研训练。
在持续探索与实践中,学校将“‘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作为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并结合承担的国家级、省级教改试点项目,按照“科教融合、学术育人、协同创新、实践育人”的理念,抓住体系、平台、机制等关键因素进一步进行了探索、优化和完善。
二、“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构架及主要实现路径
1.“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构架
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入手,将“三早”+“三田”整体设计贯穿人才培养全程(见下图)。“三早”通过科研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研能力。为推进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学校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开放性实践课程,实行了科研导师制。“三田”则结合校内教学科研基地和校企、校地共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让学生参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专业实践,使学生既在校内开展综合实习、科研训练,又在校外开展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三早”与“三田”在人才培养内容上相互交叉、相互延伸,在实现平台上互为补充,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有机结合。围绕着“三早”+“三田”实践育人,学校从教师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工作量认定以及学生的学分认定、推优保研等方面建立了系列配套激励机制。
2.促“三早”,科教融合、学术育人
为促进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学校对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设立学分要求,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层级递进的科技创新体系,因材施教,创设适合不同阶段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建设开放性实践课程,及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基础上,建设学生直接向专家、名师学习请教的通道。
“三早”+“三田”实践育人模式构架图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利“三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更新实践内容、优化实践体系入手,构建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的途径,支持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把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科研训练学分列入必修学分;构建模块化、系列化、相对独立、层次渐进、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角度增设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有此类项目的实验课程比例超过90%;推进实验课程独立设置,建设精品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及时将社会生产实际案例和现代科技成果融入实践教学,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实践教学,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
(2)构建四级创新体系,创设训练机会促“三早”。2000年以来,华中农业大学以科技创新基金(SRF)为载体,对学生科技创新进行支持,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后,逐步形成了“国家、省级、学校、学院”四级创新体系。每年学校立项约400项,约2000多名学生带着项目进入实验教学中心、校内实习基地、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校外实践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科研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以项目为纽带,让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接触科技前沿。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让学生参与对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引领作用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将学生的研究与产业问题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实践创新水平。
(3)建设开放性实践课程,架设桥梁通“三早”。针对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发现的部分低年级学生“缺乏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了解,缺少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综合训练”等问题,学校于2007年启动了华中农业大学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以期夯实实践基础,激发科技创新兴趣,让低年级学生提前感受科研工作,为后期开展科技创新做好铺垫。
- 上一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 下一篇:文化和旅游部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