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统计分析;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国家。传统文化具有极为强大的传承性,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继承,才能够不断增强一个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信心。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在困境中崛起,主要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从未中断过。但在科技和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继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要改变这种状态,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不断的创新。由于国内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成果大都以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以及科研项目报告的形式出现,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期刊网站和平台。数据节选的时间为2000—2016年。另外,为了更好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本文统计分析的重点主要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关键词、研究区域的分布等方面。

一、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

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进行精确搜索,得到共计362篇期刊论文、72篇学位论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46篇、博士学位论文26篇;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进行精确搜索,发现出版的相关图书23本,其中包括教育知识管理领域出版的相关图书14本、以知识网络命名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图书9本;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共计得到386篇学术文章。(一)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数量分析。我国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从2000年起经历了萌芽期、兴起期、发展期、迅速发展期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2000—2004年共计发表期刊论文24篇,为萌芽期;2005—2008年共计发表期刊论文68篇,有显著的兴起迹象,为兴起期;2009—2012年呈现出一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逐渐发力,此为发展期;2013—2016年,期刊发表数量节节攀升,图1中坡度变化明显,这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受到的关注度正在迅速扩大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术地位也在持续上升。(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的质量分析。通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术论文和被引用次数靠前的论文进行检索,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重要论文也就是被高引用论文总体而言被引用的频率不是很高,高引用论文的出现主要集中在2013—2016年期间,占43.78%;而在2000—2004年期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高引用文才占到7.7,这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不断的发展,有深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学者的区域分布分析经过调查统计,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者总共有348位,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有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区域上比较集中,有50%的学者来自于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湖北、上海等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省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全国大范围的普及说明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而研究学者在一定区域的集中则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有利于发展研究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有利于提高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效率。

二、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已经成为文化发展领域研究的重点。从近几年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论文中所出现的高频率词汇来看,虽然在2000年就有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进行研究,但是那时候的研究成果与现在的研究成果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有着迅速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等待着我们去不断完善。可以预料的是,随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完善发展,传统文化必定会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它积极的作用。(二)青年研究学者将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近几年来,青年研究学者越来越有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主力军的趋势。虽然当前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经典论文的发表作者较多的还是中年群体,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上来看,青年研究学者由于在搜索和学习先进的方法与执行力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这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从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补助资金上来看,2012—2016年,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所提供的补助资金还是十分可观,其中大部分资金都资助于青年研究学者所申请的研究项目上。从图书资料上看,青年研究学者在网络研究著作的发表中占极大比例,几乎占据了网络研究著作的半壁江山。其中,全部硕士学位论文和绝大多数博士学位论文都来自于青年研究学者。总的来说,青年研究学者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三)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力度。通过对历年国家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项目和资助资金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国家未来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力度可以进行预测。我们预测未来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将会得到国家稳中有升的资金资助支持,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将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并保持着它具有的独特优势,受到整个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在国家资金资助的帮助支持下,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热潮将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在这段时间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数量将会增多,并且会呈现出更加优质的研究成果,从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完善补充。(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的数量将不断增多。通过对历年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图书资料的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由于受到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和政府资金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的成果会越来越丰富,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也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有关学术专著的发表数量也会慢慢增多。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会走向完善化和多样化,而具有完善化和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会反过来带动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发展,从而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推向一个更深更高远的层次。

三、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解决。第一,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是顽固不化、封闭保守,而是要融合了如今现实的需要。第二,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着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要适应时代文化发展的潮流与需要,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一直正确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第三,不断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传统文化的融合。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甚至在某些内容上还形成了对立,但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拥有属于它自己的优点,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文化能够一直存在的原因。不断加强国际文化的交流合作,吸取国外传统文化中的优点来丰富本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理的文化借鉴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充实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得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适用于当今文化的发展需求。

2000年以来,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对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发展显现得十分明显。从2005年开始,发展变化显现得就更加明显了,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国家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金补助力度也是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科研学术期刊上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载文数量的不断增多也表明了我国学术界也开始投入到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当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能够适应现代文化的需求,也让相关的科研学者能够展开更为深入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焦美娜 邢长清 左福国 邓秀武 梁志强 单位:滦平县文化旅游广播电影电视局 滦平县局 滦平县民政局 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滦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成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封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2]郑文堂,邓蓉,华玉武,高建伟.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J].现代化农业,2015,(2):46-48.

[3]季晓莲,吉文丽,康晋.西北地域传统文化保护背景下的景观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2014,(17):212-216.

[4]王艳,淳悦峻.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刍议[J].山东社会科学,2014,(6):103-106.

[5]亚合亚江•吾拉依木.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4.

篇2

1088年,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诞生之时,把培养职场人士作为其功能,在此后长达700多年的时间里,“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到19世纪德国洪堡大学时,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学开始具有第二大功能“科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又提出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新功能。至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稳固下来,大学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一体化浪潮,人类经济生活的趋同使得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愈发重要。大学除具有传统的三大使命之外,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其又一重要职能。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伯代尔教授认为:“21世纪的大学不仅要担负起保护知识的重任,也要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和向人们解释不断增加的含混意识的责任。”[1]英国牛津大学校长鲁卡斯教授认为,大学具有传播知识、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大学的首要功能是保持那些国家特有的文化,并促进其在与其他文化相碰撞中或是相互理解中的有效结合。”[2]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认为:“守护、传承、创新软实力(文化)已是大学必须承担的新功能……这个功能实现得如何,不仅决定着大学的水平与质量,也决定着她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3]这样的认识不仅在教育领域渐成共识,而且从国家社会发展的长远来看,有识之士对其认识也已达到了新的高度。正如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的: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传承创新文化是社会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更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过程中,大学也应发挥积极作用。

二、大学教育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

一般而言,大学教育包括专业基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大部分,专业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其核心内涵是对于人的塑造、伦理道德的强调以及社会的维系,特别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人的教化、规范成为其本质要求之一。从这点来看,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教化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互融性。

1.德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的当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德”的内涵与功能、特点与表现,以及人在追求实现高尚“德性”的路径方面均有着大量的阐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德”在文化教育体系中的第一性,要求个体彰显美好的品德,进而推己及人,普及天下,实现真正的亲善,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由此,足见道德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德是传统文化存在发展的重要根基。紧接着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项实现“至德”的具体步骤,同时也是对“德”的八种层次划分。这八个层次前后紧密联系,意义顺承递进,为我们勾勒出了儒家弟子修身养性,完善自身道德,实现自我价值的完美途径[4]。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曾子“吾日三省乎吾身”;孟子“我善养吾浩然正气”等,都是要求人时刻审视自己,用浩然正气荡涤灵魂。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对于个体品德的塑造意义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体现,德育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着眼点是基于当代社会发展实际而提出,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品质、责任意识、诚信守纪的现代大学生。从其要求出发,我们能从中国传统德育观念中找到阐发原点。如我们在教育中对于社会交往中讲求诚信的鼓励,对于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追求等,都是当代大学德育的应有之义。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当代德育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具时代特征。因此,大学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在当代的重要传承形式,传统文化也为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2.爱国主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观念的升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一种“家国”观念,即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建立在一种道德基础上。传统文化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千年历史。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历史人物表现出的高度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正如季羡林在《沧桑阅尽话爱国》一文中所说:“中华文化的精髓何在?我自己的看法是有两点: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讲骨气、讲气节,这两点别国不能说没有,但是中国最为突出,历史也最长。”[5]今天,爱国主义鲜明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统文化“家国”观念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一种传承和升华。对于教育来讲,爱国教育既要具有传统爱国主义的精神品质,更要充满对于国家民族发展复兴的坚强信念,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当代大学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发展。

3.创新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精神的时代凝练。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传承至今的文明成果,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自我创新的精神。《周易》的“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表明天地万物此消彼长,与时俱进的道理。《礼记》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说:“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创新思维。翻开历史,从经济、政治再到科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故事层出不穷: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等等不胜枚举。到了近代,康有为将创新观点发挥到极致,他说:“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之,弊必丛生,故无有百年不变之法也。”[6]历史上无数次的政治改革、经济成就、科技发明,就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结果。发展至今,创新依然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主题,创新始终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创新已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学创新教育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思想的同时,进一步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拓展视野,在学习继承中学会创立新知、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

三、大学教育形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环境。应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渗透于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1.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精品课程。一方面,目前的“两课”教学中要尽可能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寻求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调整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并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使传统文化传承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山东大学从2001年起就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程,并规定为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拓展了以基本原理等为主体的传统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益尝试。

2.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高校要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如举办“国学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与师生交流,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传习传统技艺等活动,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此外,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组织学生对文物古迹、风俗习惯、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调查采访,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3.营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注重校园景观对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作用,如建设文化长廊、主题雕塑、民俗风物展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同时,加强身边典型的发掘、培育和宣传,通过评选“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校园人物”树立师生身边的榜样,挖掘先进人物身上展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师生践行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校园中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场域和氛围。

四、大学教育主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篇3

关键词:传统习俗;传承;保护

1 恩施州传统习俗传承与发展现状分析

1.1 名词定义

所谓传统习俗(tradition custom)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1.2 现状分析

(1)恩施州少数民族文化汉化较严重

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虽然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但也有不少汉族同胞,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外界的优秀经验成功和文化成果,更多的是在学习汉族的文化。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我们的文化和习俗也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在诸如服饰、饮食、房屋等方面都逐渐向着大众化非本土民俗的方向发展,部分地区的传统建筑也随着现代化的建设而遭到"摧毁",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结晶,面对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惋惜。

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许多人也来参观我们的民族特色。其实,我们还有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而我们的旅游业或多或少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在其布局设计以及景点都带有相当浓厚的现代化色彩,在游览过程中,很多景点的特色也遭到了破坏。

(2)人们对本民族文化保护重视不够

当地居民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习俗、语言文字、特色歌舞等都不甚了解,只有少数高龄老人对此有一些了解。很多青年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更是漠视,甚至有少部分人对自己民族的传统习俗更是一无所知。虽然在调查过程中有许多居民都认识到了保护本民族优秀传统习俗的重要性,但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3)居民对政府所做的工作不了解

2000年以后,恩施州建设民族文化大州战略的确定,恩施民族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恩施州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条例,使得恩施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进入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新阶段。然而,很多当地居民对政府所采取的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措施几乎不了解,这些措施并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这就使得对传统保护的效果并不佳。因此,广大群众对本民族传统习俗的保护意识还有很大的改进之处。

(4)现代化发展对传统的冲击

现阶段恩施土家族苗族地区传统习俗流失现象严重。在少部分地区虽然还能保存一定的民族特色,但仍受到城市化和现代化一定的冲击。而在大部分地区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流失十分严重,周边地区受城市化和现代化影响很大,从其建筑和当地居民身上已经很难发现其民族特色了,传统习俗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破坏和遗失。

2 原因分析

2.1 主观方面的原因

现在我国还是有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在物质没有充足的条件下,大多数人都认为保护传统习俗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再者,许多人对于传统习俗的认识不足,存在许多想当然的成分,由于疏于对一些传统文化因素的了解和掌握,相应就造成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这种不足存在两个方面:-是对何为传统文化,人们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另-个就是对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认识上存在着偏差。

2.2 政府方面原因

在保护本地区传统习俗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但是,政府虽然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并颁布许多法规条例,但相关部门却没有重视相关方面的宣传,没有对人们进行很好的引导,而且对传统习俗保护方面的投入也不是很多,导致很多地区民族特色活动因得不到支持难以开展起来。有的地方政府也没有将相应的政策贯彻执行下来,导致了有些群众对中央政策产生了误解。

2.3 社会方面原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日益畅通,许多外来的不好的思想正在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中国,这些正在侵蚀人们的思想,这些成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障碍,让更多的青少年屈从于西方的思想,而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 传承与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措施建议

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对传统习俗的保护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要培养全民的"文化自觉",大力宣传本土文化

树立正确文化归属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实现文化理性自觉的前提,彻底的文化批判精神是民族文化进一步走向自觉的重要环节,而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凝练民族文化精华、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则是实现民族文化高度自觉的确重要保证。以"文化自觉"的良好心态,在实践过程中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提升它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要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民俗,首先就要学会认识自己民族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取舍;其次,理解我们所接触的传统民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发展。

(2)加强对传统习俗的立法保护

国家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认同。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将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法定形式确定下来,这样既尊重了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风俗,又能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共同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活动和文化内涵,也能让社会都认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3)要适度加入商业开发元素,提升文化竞争力。

现代工业社会不可能脱离商业开发和商业运作,因为二者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因素,商业运作的目的就是提升文化的竞争力。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节日引入商业元素这一特色,适度引入商业元素,商家可以挖掘深层次的消费市场,创办以传统民俗为核心的服务体系。我们还可以拓展节日文化旅游,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开发节日产品,发展节日文化产业,提升我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力。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提高文化素质需要提高生活文化含量。一个合理的节日构成有利于大众群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要创新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性,提高理性的文化认同,延续精粹,写照时代,创造主题鲜明、寓意深远的节日及节日文化。

(4)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保护传统习俗的投入,让人们有资金有能力有兴趣去举办传统活动。而且,政府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的政策,不做面子工程,举办一些有特色有质量的文化节目,真正让人们了解到各种传统习俗,最重要的是,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保护本民族的传统习俗的行动中来,使本民族的文化绽放光彩。

4 小结

作为一名土家族人,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习俗了解太少,很少花时间去了解一些与自己民族相关的知识;作为当代青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逐渐没落却无动于衷,没有以一个主人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民族的文化,而是一味的追求西方文化,一味的"崇洋";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是时候该做点什么啦,使自己民族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田发刚,谭笑.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3].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及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3).

[4]周士权.恩施地区土家族传统民歌的传承与思考》[J].青春岁月,2011(24).

[5]李勋灿.电视语境下的苗族聚居区节日习俗发展变化研究--以湖北苗族聚居区为例[J].神州(下旬刊),2013(8).

[6]杨建红."西兰卡普"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魅力中国,2013(22).

篇4

在强调个性化、民族性的今天,民族化设计已成为流行的趋势之一。中国现代标志设计中有关中国传统图案方面的运用也成为平面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在现代标志与中国传统图案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中国现代标志设计具有本土化、民族性特色成为现代标志设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图案;标志设计;本土化;民族性

一、标志设计中中国传统图案运用的重要性

标志,一种具有大众性特点的传播符号,具有象征性,它以精炼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涵义,具有信息传达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变化,设计已经被注入了更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设计界对有关设计的民族性、个性化语言和设计的文化内涵的探讨也越来越多。设计新的发展方向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要注重把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融入设计之中。中国传统图案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在宣扬民族性的设计中,中国现代标志设计中有关中国传统图案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传统图案特征概述

中国传统图案是经过各个朝代沿传下来的,具有民族性特色的图案。中国传统图案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历经六千到七千年的历史。中国的传统图案,不是对物体的逼真摹写,而是追求具有美好寓意的抽象美和音律美,重视结构形式的律动感和生命力。它力图通过中国语言中所特有的谐音来表达人们心目中的追求与愿望。而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图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在中国,数不清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戏剧歌谣与其他口头文字为传统图案主题的确立找到了充足的材料。从大的方面分类,主要包括福、禄、寿、喜、财。中国历史的诸多图案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或精神上的功利要求和民俗文化活动。另外,中国传统图案往往还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融入,主要是儒家、道家的思想。

三、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一)借形

“形”是指图案所表现出来的物体的结构与外形。对传统图案的造型进行分析和再创作,是现代标志设计中取其内涵的一种方式。在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中,有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图形样式。与现代图形的造型方式相比,中国传统图案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其多注重实形的装饰性和完整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穿插和呼应关系,在构成时多遵循对称均齐,完整的骨骼形式。将传统图案加以联想和扩展,用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加以新的表达,往往能够使设计既有原始图案的神韵,又能传达传统图案吉祥如意的寓意,同时又更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色。靳埭强设计的公司标志采用的是“方胜”这一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其基本框架,“方胜”,被赋予“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吉祥含义。“方胜”原型的借用与提取表现了其设计公司“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方”作为大地的象征,表达了设计界的广阔领域;取“胜”为优美和满,表达对胜任工作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靳与刘设计公司与客户紧密联系,相互沟通理解的理念。“方胜”经过对其图形加以提取、衍生和再造,使之在保留中国传统意蕴的同时,更加具有现代感和实际意义。另一位设计师陈幼坚在他的现代标志设计中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技法相结合,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来丰富传统艺术,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出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也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中国的设计水平。例如,他设计的“四喜娃”公司标志,原本只有两个孩童的形象,经过匠心独运的设计结合,看起来却是四个欢乐的孩童,或躺或卧的有趣造型,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同时又显示出了陈幼坚对其设计公司赋予的拥有巧妙设计方案和不竭灵感的美好愿望。

(二)取意

中国传统图案一般都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性。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实践中,人们结合自身的需求与审美,根据实践经验,将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组合或构建,并赋予其特殊的寓意,最终形成了风格多样的图案。中国传统图案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意蕴与审美。这些传统图案,在中国现代标志设计的运用中,不仅仅借用其装饰性特点,更表现了其本土化的民族精神。陈汉民设计的北京王府井饭店标志运用穿插组合而成的经纬线条,构成了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传达出了该饭店上下一致、同心协力严格的规范化的管理,并热情迎送客人的经营管理新理念。标志中间的“王”字不仅仅是饭店的字头,而且还传达了该饭店在同行中傲视群雄、翘首领先的王者本色的寓意。此外,该标志在细节上也是很用心的,四个角落处有线的割裂,构成了“井”字性,既凸显出了该饭店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又表达了对该饭店的拥有来源不断的众多客人的祝福。该标志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又凸显了现代标志设计的时代特色。

(三)造势

“势”,即势气,也就是指图案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和气势,其神韵传达了图案的精神气息。中国传统图案往往会有势的精神传达。神韵是中国传统图案所具有的特色。中国传统图案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对物体的直接描绘,而是注重表现物体造型的气势,在艺术创作时,往往注重“似与不似”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传承中国传统图案的神韵,凝聚更高的精神境界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香港西武百货公司的标志,是陈幼坚利用太极图和鱼的形象通过变形抽象的表现手法结合而成。“太极鱼”的造型,不但有太极图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无穷动力的涵义,还有两条一正一反、阴阳相对、巧妙结合的鱼的所谓“年年有余”的寓意,该标志喻示着该百货公司美好、吉祥的发展前景。他将中国传统图案的形式和寓意与现代设计手法相融合,赋予了标志设计及品牌设计深厚的文化内涵。

四、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设计中采用传统图案作为设计素材,没有把传统与时代进行融合、创新,只是流于表面的图解与借用,把传统僵化保存,死板硬套。在中国当代设计师中能把传统图案完美融合在标志设计中的大师并不是太多,其成功的经典案例总是被设计者们反复借鉴和利用。在标志设计中出现了很多套用的现象,如靳埭强先生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是因结了红绳的古钱而得到的启发,用古钱币与红绳构成“中”字,造型既现代又民族,中国银行的视觉形象和内涵就这样言简意赅地表现了出来,成为现代设计标志中一个经典作品,之后中国大部分银行的标志设计都纷纷效仿,出现了“无方圆不银行”的现象;韩美林以“凤”为蓝本,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设计出了一个具有中国韵味的标志,之后国内各大航空公司也大多以“凤”作为蓝本进行设计,对中国国际航空的标志进行借鉴,导致“凤”标满天飞的状态。像这样的的模仿不胜枚举。

五、如何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传承传统图案

虽然在对中国传统图案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有很多的经典设计,但就其广泛程度和数量上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如何正确的运用,设计师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寻找更多的设计途径。首先,设计师在学会创新的基础上,要懂得重建与维系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设计师在运用中国传统图案时,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生存现实的社会基础,寻求属于当下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源性的东西。其次,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往往显示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在全球化经济的运作模式下,标志设计如何获得自己的形象定位是设计师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所以,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不但能够把握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以一种现代的视觉模式将之传达出来,被不同身份的消费者所理解与接受。再次,设计师一定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与了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最好的切入点,以现代审美观的视角去审视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与现代审美理念为设计师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和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也对设计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不仅能够精准地理解和运用符号,而且要通过熟练的技巧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作品。

六、结语

中国现代标志设计经历了从对西方标志设计的模仿到采用本土化的设计语言和传统符号的设计历程。中国传统图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是值得设计师用一生去探讨和研究的一个艺术领域。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图案的运用,为我国现代标志设计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本土化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能够充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设计师只有把握好中国传统图案的实质与文化内涵,使其视觉化、形象化,结合现代标志设计特色,让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气韵在标志设计中自然流畅地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为设计作品增添更多的神韵,使标志设计具有本土性和民族化特色。

作者:韩雪梅 单位: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军.中国吉祥图案设计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潘鲁生,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3]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侯晓盼.方寸之间——中国近代商标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任晓军.以经典的力量呼唤设计教育的文化传承[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诸葛铠.裂变中的传承[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作为中国文化的子系统,武术文化具有母体文化的核心特征,完全能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古以来学者多有论及,不过只是侧重点各有侧重而已。纵观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近现代以来的梁启超、严复、钱穆、陈寅恪、梁漱溟、辜鸿铭、熊十力、傅斯年、冯友兰、张岱年、余英时等人的文化理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刚健自强、仁和中庸、尊亲尚德、以人为本等主要方面。这些文化精神深深地刻印在武术文化形态之中,换句话说,武术文化完全能够折射出这些基本精神。以“天人合一”为例。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说法,他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3]这一形象的语言宣示了天人合一的原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不过,在此之前的春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既已有之。《左传》记载子产之言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4]这是认为礼是合于自然界的天经地义的必然准则。老子将人、地、天、道与自然联系起来,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文言》提出了“与天地合德”的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5]与天地合德即是说人与自然界相互适应,相互调谐之意。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皆要顺乎自然,方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观在武术文化上有着明确的体现。太极拳以“圆”、“空”为技击特色。这一技击理念则来自于对天地自然的领悟。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现在多种拳法的理论之中,如《峨眉十二桩•天地桩合诀》中说:“象天法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武术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核心,限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展开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武术文化用具体而形象的方式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抽象存在展现、传承、传播开来,使其更易为人感知和内化。这以独特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大有裨益。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传承传统,弘扬经典,武术文化首当其冲。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传承与发展武术更在于武术文化能够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武术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武术文化属于中华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具有系统的技击方法与理论以及完整的锻炼系统,还具有精深的传统哲学思想,并且与宗教、文学、艺术、中医等多种文化形态联系密切。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刚健自强、尊亲尚德、以人为本等精神理念都已经在武术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武术文化的弘扬可以有效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使这一五千年薪火相传的文化血脉更加兴旺发达。

2.2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不仅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决定性要素,也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最根本、最持久、最难复制替代和模仿的核心力量[6]。中国文化的子系统——武术文化形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文化信仰,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精神内涵。武术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与基础,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发展武术文化,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2.3形成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武术已经成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它直接指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武术的独特文化特征与内涵造就了差异,而这种差异本身恰恰为文化认同提供了可能。武术文化是一个能够用来界定“自我”,识别“他者”的识别象征体系。武术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使其成为了华人群体或个人界定自我、区别他者,加强彼此同一感的标志。通过武术文化形成了认同,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加强。

2.4促进国际交流,增强国家影响力

武术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资源。近些年来,武术表演成为我国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通过武术这一载体,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增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武术文化无疑成为了外交资源。2009年2月,同志访问毛里求斯时,观看了外国运动员表演武术之后说:“学习武术,一可以健身,二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三可以增进中、毛两国人民的友谊。”

3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1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我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甚至是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对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武术文化建设基础较为薄弱。武术文化发展的组织机构薄弱,专业人力资源匮乏。武术文化建设专项经费投入较少,武术文化发展法制化与规范化进程缓慢,武术文化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武术传承人才短缺,武术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机制仍不健全,武术现代化的传播体系也尚未建立起来,武术散打的文化理论有待建构完善等等。不仅如此,武术文化的发展还遇到了明显的体制障碍。在武术文化管理体制上,我们长期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因此,保护武术文化遗产,传承武术文化,推动其走向世界的任务仍十分繁重。

3.2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3.2.1转变观念,树立科学、正确的武术文化发展观

运用武术增进全国人民健康重要性远远超过将武术推进奥运会的重要性。目前,武术比赛名头繁多,但是观众却寥寥无几,现有的武术文化产品不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武术文化需求。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改变过去发展武术的观念与做法。我们要因势利导,摈弃短期的功利主义思想,自觉地转变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从路径依赖中走出来。各级武术管理部门应确立与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的新的武术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武术文化地位和作用,武术文化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思路的认识与理解,全面推进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2传承武术文化,保护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历史文化之根,也是未来文化之根。传承武术文化的核心意义在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自豪感。保护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积极培育新生传承人资源。同时,要加强监督,确保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与实施,务必做到保护经费的专款专用,形成保护的长效机制。

3.2.3繁荣群众性武术健身文化,创新竞技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

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为契机,依托政府和民间组织,利用民间武术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武术健身活动,努力繁荣群众性武术健身文化。大力推动竞技武术文化创新,通过精彩的竞赛为社会大众提供高品质的武术文化产品,消解武术文化产品短缺的局面。将武术与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盘活学校武术,以学校为基地,大力传播和弘扬以爱国主义、天人合一、刚健自强、尊亲尚德、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文化精神,教育青年。

3.2.4进一步扩大武术文化对外交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

武术文化交流对于国家政治、经济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力,以及国家形象的建构都有着重要作用。武术文化对外交流要把展示、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放在首位,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我国武术文化创新,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要进一步丰富武术文化对外交流的形式,除了进行表演交流外,还要积极推出能够达到国际水准的武侠影视作品、武舞作品等,以此建构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4结语

篇6

为促进我院中医药文化发展,我院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及相关文件,根据各级卫生主管部门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要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体现中医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我院中医药文化特色。

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

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

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价值观念

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医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各科室要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医院宗旨

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我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持“诚信为本,仁德为先,人性关怀,科技兴院”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弄虚作假。仁德即是要对患者做到想起所想,急其所急,心系患者。这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建院方针

年来,我院坚持“科技打造医疗,疗效树立品牌,服务善待患者,关爱铸造人生”方针,不断强化科技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不断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这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四)行为规范

1、诊疗行为规范

医务人员要加强法律意识,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在医疗活动中,要遵守卫生管理条例、行政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事件;要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书写;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在诊治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发生。

2、言语仪表规范

我院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须遵循文明服务用语规范,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词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大力提倡文明敬语,坚决禁止使用禁语。

医生上岗统一着装男性必须配长裤、皮鞋,夏天不得穿大短裤、露脚趾凉鞋。女性也可搭配裙装,裙边不能超过隔离衣下摆。冬天不得穿长统靴上岗,夏天不得穿鞋拖。冬夏装更换按医院统一时间要求,不得擅自更换。隔离衣保持整洁无皱褶,每周换洗一次,特殊情况下随脏随洗。

3、教学传承规范

规范教学传承行为,有利于我院中医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我院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长期发展。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4、特定礼仪

我院建立健全保障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将各种行为规范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员工手册》。

同时,将《员工手册》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员培训中,定期开展讲座,并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提高培训效果。将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制订考核指标,建立奖惩办法,落实考核结果。

我院曾多次开展此类竞赛及考核,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执行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立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

(五)环境形象

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我院在进行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结合,达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

我院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上采用全新的环保材料,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建筑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黄、米、灰、褐色等,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庭院中草木茂盛鸟语花香,碧绿的草坪中还有一弯浅浅的小水塘,水中还有小鱼在游动嬉戏,一派和谐景象,尽情展现了一排和谐文化。

内部装饰

我院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域等都有许多的装饰品,包括一些国画、毛笔字画等含有中医药元素的陈设及装饰,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尤其是一些医院发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

还有宣传知识和介绍治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

(六)医院标识

标准院名

我院的标准院名为“中医医院”,这是医院标识中最直观的基础要素。医院名称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名称,并由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吴阶平题写,汉字使用规范,字体端庄易识别,外文字母应规范。

医院网站

我院也通过建立医院网站来扩大医院知名度,宣传中医药文化。网站版面简洁,样式风格非常具有中国风,让人感到中医药的特色,棕色的色彩渲染了古香古色。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对促进文化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人体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在充分认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建设的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和门诊部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门诊室内、病房的文化建设,门诊楼走廊、大厅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楼外庭院由总务科具体负责,办公楼由医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体系。

(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把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内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场合与途径对医院文化进行宣传,以医院网络和宣传栏等作为宣传阵地,采用书法、图版、标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切实把中医经典、医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医哲学思想内容渗透到医院文化建设中来,开设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科普教育专栏,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诊治原理,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药知识、方法、观念,力争使人从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氛围,接受中医药文化的陶冶。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养。

各职能科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从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

(四)长远规划,持续发展。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医院对此要有一个长期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通过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手段(书法、绘画等)展现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的氛围,体现中医药古朴典雅、简约大方的特色,体现中医院的与众不同。塑造优秀的医院形象,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使长期规划得到具体落实,中医药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篇7

1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点:①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②从文化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从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来看,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2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途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

关键点拨:潜移默化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是从方式上讲的,强调每时每刻、不知不觉;深远持久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来看的,是从效果上讲的,强调经年累月、难以抹去。

(4)文化塑造人生: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典型例题: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对我国的及其附属岛屿非法实施所谓“国有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事,更期待公民智识提升。某班举行了“关注海洋权益,增强海权意识”主题班会,同学们介绍了有关海洋权益的四本著作: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提高公民的海权意识提出具体建议。

解析:本题以“增强海权意识”为视角,考查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时要抓住“有关海洋权益的四本著作”这一指向性信息,主要从提升文化素养、学习优秀作品、重在实际行动等方面说明。

参考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海权意识,参与政治生活。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培养健全人格,增强海权意识。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学习优秀文化作品,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海权意识。(其他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角度说明亦可)

综合知识点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对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措施和意义: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典型例题:伦敦奥运会成功克服了全球经济低迷带来的诸多困难,组织出色,气氛热烈,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给世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伦敦奥运会办得有声有色,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于2012年8月25日至26日访港。奥运英雄为国争光,港人与有荣焉。他们访港为港人献技,与市民亲切接触,大大增强了市民对体育的热情,提升了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悟到文化的哪些影响?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伦敦奥运会“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的是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了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提升了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体现的是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伦敦奥运会作为一次文体盛会,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了这一点。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伦敦奥运会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这一点。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访港提升了香港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我国的民族凝聚力体现了这一点。

综合知识点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正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1)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元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正确的态度与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又是世界的。

关键点拨:列表透视文化多样性

3 文化传播

(1)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主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除此之外,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手段:传媒。①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②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关键点拨: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文化传播的途径即文化传播的方式。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联系:任何文化传播的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

(4)正确态度: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典型例题:2012年6月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非遗和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幕。作为2012年艺术节的主办方,中方特意选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展示作为艺术节的主要内容,旨在从不同侧面展示各成员国的民族传统和文化风采,体现上合组织对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以及对加强青年交流的重视。世界不同民族绚丽多姿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珍视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这项活动在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清华大学举办,是一次让中国青年近距离感知上合各国多样文明和多彩文化的机会。

(1)结合材料,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

(2)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青年应如何作为?

解析:第(1)问是意义型试题。这一艺术节的文化意义,应从对世界文化发展、对中外文化交流和对中华的积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的主体是中国青年,考查角度是“如何做”,应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的举办,既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通过举办艺术节,促进了彼此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中国青年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综合知识点四、文化继承、发展、创新

1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3 文化创新

(1)是什么:文化创新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为什么: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怎么办:文化创新的途径。①根本途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②重要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③重要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⑤反对错误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倾向。

典型例题: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走红,引起好评。该片以其高质量的拍摄手法用纪录片的形式将“酸、甜、苦、辣、成”这些抽象的感觉具化为生动、鲜活的镜头,再现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丰富饮食文化,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味觉审美和智慧思考。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止有美食的享受,更有浓浓的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情怀弥漫其中,仿佛一碗“心灵鸡汤”,才下舌尖,又上心头。它还跨越不同文化的障碍,让海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关,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走红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何启示?

篇8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我院中医药文化特色;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主要目标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价值观念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医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各科室要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医院宗旨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我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弄虚作假。仁德即是要对患者做到想起所想,急其所急,心系患者。这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

(三)医院方针(发展战略)近年来,我院坚持“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方针,不断强化科技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不断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这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四)行为规范

、诊疗行为规范医务人员要加强法律意识,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在医疗活动中,要遵守卫生管理条例、行政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事件;要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书写;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在诊治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发生,在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

2、言语仪表规范我院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须遵循文明服务用语规范,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词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大力提倡文明敬语,坚决禁止使用禁语医生上岗统一着装男性必须配长裤、皮鞋,夏天不得穿大短裤、露脚趾凉鞋。女性也可搭配裙装,裙边不能超过隔离衣下摆。冬天不得穿长统靴上岗,夏天不得穿鞋拖。冬夏装更换按医院统一时间要求,不得擅自更换。隔离衣保持整洁无皱褶,每周换洗一次,特殊情况下随脏随洗。我院曾多次开展服务窗口岗位技能竞赛及考核,今后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开展下去,要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执行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立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

3、教学传承规范规范教学传承行为,有利于我院中医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我院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长期发展。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五)环境形象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我院在进行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结合,达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1、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目前,我院正在进行环境改造工作,建筑上将采用全新的环保材料,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建筑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黄、米、灰、褐色等,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内部装饰方面,我院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域等都有许多的装饰品,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尤其是一些医院发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还有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介绍治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

(六)医院标识

1、标准院名。这是医院标识中最直观的基础要素。医院名称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名称,汉字使用规范,字体端庄易识别,外文字母应规范。做到整合医院精神,规范行为文化,彰显中医特色。

2、医院网站。我院也通过建立医院网站来扩大医院知名度,宣传中医药文化。网站版面简洁,样式风格非常具有中国风,让人感到中医药的特色,棕色的色彩渲染了古香古色。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对促进文化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人体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在充分认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建设的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和门诊部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门诊室内、病房的文化建设,门诊楼走廊、大厅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楼外庭院由总务科具体负责,办公楼由医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体系。

(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把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内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场合与途径对医院文化进行宣传,以医院网络和宣传栏等作为宣传阵地,采用书法、图版、标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切实把中医经典、医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医哲学思想内容渗透到医院文化建设中来,开设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科普教育专栏,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诊治原理,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药知识、方法、观念,力争使人从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氛围,接受中医药文化的陶冶。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养。各职能科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从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

篇9

一、汉剧声腔技艺融入声乐教学的理论前提

(一)声乐教学理念的矛盾性

声乐学科的文化与精神体现在学科的融合与发展中,该学科的内在品质,推动着声乐艺术向前发展,同任何事物发展规律一样,声乐学科也离不开“矛盾”这一哲学命题。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土洋之争”,到近几年“三种唱法”的界定、“原生态”唱法的出现,以及“民族唱法”风格衍变等,都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差异。现代声乐教学与中国传统唱法的演唱特点在发声技艺、系统研究、文化审美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前者是吸收外来文化的美声唱法体系,后者是传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戏曲、曲艺演唱技艺,两者在现代声乐教学与演唱中逐渐成为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共同体,这个过程体现了事物在发展中的新陈代谢,也是声乐学科的矛盾运动方式。

(二)声乐教学矛盾的解决策略

西方美声唱法和中国传统唱法的体系构成不同,其中的分歧之处一直是国内声乐艺术学科研究的热点。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理念和训练手段,完善声乐演唱的教学研究,同时不失传统声乐技艺的审美特征与方法,是声乐教育界长期关注和不断探索的重点。声乐学科如何引领传统文化前行,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过去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倾向于从理论上看待它。事实上,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汉剧艺术进入高师教育体系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者凭借戏曲表演成就的地域优势,以及“唯楚有材,楚人善歌”的文化传统,构建了进行声乐学科创新与融合的背景和基础。这一实践由远远观望,到近距离接触,继而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价值,最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声乐教学活动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立足于传统,勇于创新的文化活动。

从理论的角度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形式的戏曲声腔容易给予个性化的判断,认为它缺乏现代基因、当代审美和社会情趣,而对于传统戏曲艺术本身,其艺术表现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把它拥有的现代艺术价值隐藏在艺术表演形式之中。汉剧作为中国戏曲皮黄腔系的代表,声腔艺术发展自成体系,在中国戏曲发展中意义深远。2008年,汉剧被国务院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在声乐表演教学中纳入汉剧演唱的高校,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首次展开了汉剧活态传承与保护的实践,汉剧成为该校艺术教学的特色项目,是声乐教学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在“戏曲进校园”的艺术与教育对接的实践活动中,声乐教学与汉剧声腔演唱技艺的交流与切磋,成为声乐教学与演唱研究的特色。

2011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针对表演专业和声乐硕士研究生开设了汉剧欣赏选修课,由汉剧艺术家袁忠玉老师为大家讲解,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汉剧的兴趣更加浓厚,有了进一步的演唱愿望。2011至2012年下学期,我院请来《王昭君》的扮演者王荔为声乐表演和研究生开设了身段表演课,2012年声乐系民族唱法的十余名学生在学习民歌演唱的同时,开始学习汉剧,汉剧正式进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课堂。2013年11月20日,我院两名民族声乐方向研究生徐博、陈子扬在武汉市首届“谭鑫培杯”戏曲达人秀比赛中脱颖而出,凭借汉剧唱段《贵妃醉酒》和《辕门斩子》分别荣获“最佳表演奖”和“优秀演员奖”。

学习民族声乐专业的陈子扬获奖时说:“汉剧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一门要‘慢慢品’的艺术。传承汉剧艺术,既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应该有创新意识。汉剧的服饰、舞美、配器等,都比以前有较大发展,更贴近现代审美情趣,演员们的唱腔也更重视科学发声。”他认为,目前汉剧的演出仍以传统戏为主。在剧目和唱腔上进行创新,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会为戏曲发展注入活力。

这次参赛选手近六百名,来自湖北省各行业戏曲爱好者以及各高校戏曲协会,其中不乏荆楚地区的戏曲名票和专业演员。我院两名研究生是参赛者中年龄最小、学历最高、表现最为活跃的参赛选手,他们的精彩表现让评委拍案叫绝,他们的科学发声方法对传统声腔的演绎受到评委一致好评,称他们的唱法开创了“荆楚地区学院派汉剧的先河”。

本院声乐系师生一直潜心对湖北地方戏曲和曲艺的演唱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将戏曲的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和时代性相融合,将本科生课堂与研究生课堂打通,将学科建设与活态传承相结合,鼓励学生向传统戏曲中吸取营养,鼓励学生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艺术道路。目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四篇核心期刊论文、两篇在武汉高校论文评奖中获奖。

2014年,“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汉剧演员王荔带着她的获奖剧目《宇宙锋》走进了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等多所高校。让她惊讶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都很喜欢汉剧。她说,“以前我也去过高校做交流,给大家讲一讲汉剧的历史、唱腔和服装,都是普及一些常识。但是今年进校同,我遇到了很多会唱汉剧的学生,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就有一批唱汉剧唱得很好的声乐学生。往年的大学生戏曲比赛都只有京剧和越剧,现在也有了汉剧。汉剧的观众越来越年轻,这让我特别欣慰。”同年,华中师范大学声乐系研究生抒情花腔女高音饶琴演唱的《王昭君》,在第二届“谭鑫培杯”戏曲达人秀比赛中获最佳表演奖,这也是比赛中唯一的一个汉剧奖项,由我校美声专业的学生获得。2012年至今,我院声乐系学生在各级各类汉剧表演赛事中取得许多优秀成果,《湖北日报》、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均有报道。

二、声乐视角考察汉剧声腔技艺之田野方法

声乐教学对于民族文化、民族审美的演唱探究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田野工作基础上,在汉剧引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的实践中,结合本专业的课程特点,以高师声乐教学与汉剧声腔演唱的“对接”,来寻找文化的传承与学科构建特色的研究路径。对于汉剧演唱声腔技艺由陌生、了解、熟悉到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田野活动过程,由一个局外人,以研究调研为目的走进汉剧圈内,学习汉剧,活态演唱汉剧,逐渐以汉剧局内人的身份感悟汉剧声腔技艺的话语体系,了解其审美习惯和教育传承方式,从而透过汉剧艺术的表演形式深入汉剧文化内核。

(一)倾听汉剧艺人的话语方式

“特定的地理范围音乐活动是‘田野’,某一族群的音乐生活内容是‘田野’,音乐话题的个人访谈与交流是‘田野’。这些音乐活动的内容,决定场所与文化属性”。在汉剧演唱教学的体系中,有许多汉剧艺人的特殊语言和戏班词语,其中有方言、术语、黑话、成语,交流时往往不甚了解。如在西方调式音阶体系的音乐教学中,没有汉剧中西皮和二黄的乐音介绍,也没有戏曲教板节奏;与戏曲板腔体记谱方式上有所不同;没有汉剧演唱四声的湖广音和中州韵,特别是作为西方声乐体系外的声腔语言“背功音”等。这些声腔语言中深藏了汉剧剧种的艺术精髓,如果不入其中语境,要想取得“真经”是不可能的,因此对汉剧声腔的研究极为重要的一步即是倾听汉剧表演者的话语方式。

汉剧声腔演唱有着自身的审美标准,在与声乐教学的“对接”实践活动中,西方美声体系与汉剧声腔技艺会在声音的审美习惯上发生矛盾冲突,如在歌唱色彩的运用上,汉剧的声音造型建立在行当分类的基础上,汉剧十大行当及其发声方法各有特点。而美声唱法在男女声部上强调的是发声方法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强调声音的审美一致性,寻找共性的美感,多于个性的特点。因此,作为学术的探索和实践,在“田野”中应注意保持汉剧声腔技艺的独立性,以“客位”、“主位”交替的方法换位思考,实地调研,密切考察汉剧声腔技艺的话语方式,以期声乐教学与汉剧声腔技艺在学术研究、技艺融合和艺术沟通中形成相互融合的研究特色。

(二)观察汉剧艺人的生活方式

在汉剧声腔演唱方式的研究中,汉剧艺人舞台表演之外的生活方式,是深入了解汉剧演唱技艺的重要步骤,生活方式是一定的群体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为满足物质与精神的配置方式。观察汉剧演员的生活方式是我们进入汉剧的第一步。田野活动中,我们组织华师研究生传承演出汉剧,部分同学与武汉汉剧院专业艺术家进行演唱交流与学术探讨活动。老院长陈伯华对我们的田野活动大加赞赏,称“汉剧在‘华师’的传承与传播活动提升了汉剧的品位,袁老师是汉剧文化传播的一块‘美玉’”。来自汉剧院的资深演员结合自身体验对汉剧与美声的歌唱方法,给研究生进行了指导。这位资深演员曾在学习美声的时候,在“洋与土”之间找到了声音状态的平衡。作为“陈派”青年演员代表王荔不仅将汉剧艺术很好的传承在舞台,而且将影响扩大到高校,她的“宇宙锋”、“王昭君”、“训悍记”既有陈大师的雍容华贵,又有青春时尚的活力。很多学生是她的粉丝,作为同龄人,他们之间的交流使田野活动从舞台到生活,再到互联网络空间,为全面了解汉剧表演艺术提供了生动、直接的第一手材料。

作为声乐与汉剧声腔的演唱实践,活态的示范是搭建相互通道的捷径。毕巍然的“琵琶词”,让现代音乐教育背景下的学子们体会到了汉剧的古典韵味;在对汉剧大师陈伯华演绎的《二度梅》、《宇宙锋》、《百花亭》等作品的聆听和分析时,学生们能大致厘清她的艺术风格。这些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领悟到艺术与文化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为什么汉剧的艺术流派中以“陈派”演唱最有特色;陈大师的艺术成就是如何既保留传统特色又大胆融合、突出表现唱腔艺术革新的;又是如何根据不同人物,设计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唱段的;她被音乐界誉为“古典花腔女高音”的清脆秀丽而富有弹性的歌喉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理解这些艺术因素的关键在于从事汉剧艺术的人――“音乐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创造它的是人,享用它的是人。音乐的价值意义皆取决于人”。因此在汉剧教学与声乐教学进行歌唱技艺交流切磋的过程,田野实践的一部分应是梳理这些在汉剧演唱上卓有成就的汉剧艺术家,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是他们艺术建树的基础所在。对艺术家生活环境的观察、文化空间的追踪,是我们由了解汉剧人,继而了解汉剧剧种、声腔演唱技艺的又一个“田野”。

三、汉剧声腔技艺融合声乐的教学实践

现代声乐教学体系对声音的训练强调规范性、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寻找声音的“通、松、实、圆、亮”的特点。这种以西洋歌唱体系构建的声音训练审美观念,把歌唱共性的美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声乐教学长期以来对传统声乐理论的忽视,仅以《唱论》《度曲须知》《闲情偶寄》《曲律》等传统声乐理论文献所反映出的中国声乐文化的审美特点和情趣,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学科构建远远不够,因此需要在艺术实践中寻找支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尝试把现代声乐教学与具有中国传统歌唱技法遗韵的汉剧声腔技艺相融合进行实践和研究,把声乐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传承传统的实践互相结合起来,才能使声乐艺术教育发挥更加深远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传统汉剧丰富了现代声乐实践

“传统艺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留存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是经过沉淀的精神形象。”戏曲与美声表演在作品上最大的不同是作品艺术风格的差异。美声唱法的风格比较严谨、均衡、透明和平稳,作品中速度、力度、节奏和音色都要非常规范和有分寸的控制。跟歌剧一样,戏曲也是一种舞台艺术,并且分为多个曲种,各曲种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观众对它的欣赏要求是既听故事又听唱腔,而且对有些曲种的欣赏远远超过了唱腔,有些曲种为了便于说唱情节,就根据当地语言的自然音律构成唱腔,对其语言自然音律进行突出或夸张,如湖北汉剧就是根据武汉方言来编排唱段的。

程砚秋曾经讲到:“我感到把欧洲唱法用到中国来是可以的,只要把它的优点用进来,和我们的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感到很新鲜,但又感觉不到是哪儿来的,这样就好。不过,却不可生硬地套搬进来,而丢弃了我们传统的一件宝贝。”汉剧进入高校课堂,进入专业的音乐学院课堂,在丰富课堂和舞台实践的同时,也能向美声唱法寻找借鉴之处,如对不同语言的处理、不同角色的塑造等,这样汉剧的传承就会有所发展。

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对舞台表现的要求是多且高的。尽管针对音乐学院本科生都开设有形体课,但事实上,多数声乐专业学生毕业后对于相应的角色塑造和身段表演不知其所以然。例如戏曲中“青衣”角色,在舞台上无论坐着、站着,或走路都要求一只手横着,捂着胸口和腹部中间,一只手垂在身体旁边,永远要慢条斯理,保持着端庄大方的姿态。

以汉剧《王昭君》选段《西风紧》为例(演唱者:华师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美声唱法研究生,声部:抒情花腔女高音)。在学习该唱段的身法时,声乐指导教师只是按照剧情背景和人物状态,编排一些原地的表演动作,要求学生的手眼身法,不会像舞台戏曲表演一样要求特别戏剧化,肢体语言仅要求自然流畅,适合表演。而汉剧专业的老师要求就会细致很多,在这一唱段的身法学习中,演员的站姿,从头顶到腰身到脚尖的准确平衡,走路到转身,手臂到指尖每一个细节都有要求。汉剧老师认为,要想做到对人物角色完美的诠释,每一个细节都必不可少,这些都是戏校学生日常训练的基本功。而音乐学院美声专业的学生,只要不是排演歌剧,平时就习惯了以唱代演,而初次接触汉剧的表演程式,对于美声专业的学生的确是个挑战,通过专门的指导和学习,如果能把这两分多钟的身法演绎到位,学生的舞台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戏曲的语言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并在表演中极为重视。近年来,国内部分美声演唱者过于强调共鸣、高泛音技巧而忽视了语言和声音色彩的重要性。而戏曲演员唱功的第一要求就是:清晰准确地表达唱词字音。魏良辅曾指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一绝;板正为一绝。”他提出的三绝当中,“字清”摆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剧作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用了不少笔墨阐述戏曲声乐的“咬字、吐字”的问题。他认为学习歌唱首先要弄清唱词的字调,“调平仄,别阴阳,学歌之首务也”;否则“出口一错,即差谬到底。唱此字而讹为彼字,可使知音者听乎”;因而提出“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联系到声乐教学,他又指出“教曲必先审音”,“即使不能尽解,亦须讲明此义,使知字有头、尾以及余音,则不敢轻易开口”。

基于戏曲声乐艺术对“字”的严格要求,戏曲唱腔必须恪守“依字行腔”及“字正腔圆”的原则。戏曲与美声唱法一样,都要求依字行腔。说到戏曲的“行腔”,美声唱法的学生在演唱上述唱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严格遵守传统戏曲的行腔方式,每一个字都是“长字”,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声乐指导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多唱,以熟悉汉剧中的行腔特点外,还应熟悉汉腔的语言习惯,即掌握武汉方言的咬字发音,例如,歌词中有一句,“嫦娥珠泪”的“珠”字,普通话发音为“zhu”,武汉方言发音为“ju”,发音比较困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咬住字,加上科学的发声方法,依字行腔,演唱就能行云流水,这跟声乐作品中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基本相同。因此许多声乐学生觉得戏曲中大量行腔的乐句很难唱,而这正是戏曲有别于声乐作品的最重要的风格特点。前文提到的学生平时擅长花腔演唱,虽然美声中花腔速度快、用声也偏灵活,而汉剧中的行腔多半是慢板抒情的,但是由于训练方法和用声原理一致,所以通过训练也是可以唱好的。因此,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汉剧是可以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当然前提之一是指导教师必须懂得因材施教,选对声部才能更好地把汉剧融入课堂教学。比如,美声专业的学生中,花腔女高音适合饰演汉剧中的花旦,抒情女高音适合饰演汉剧中的青衣,而女中音适合老旦,男高音饰演小生,男中音饰演老生等,而戏曲里的丑角、花脸在西洋歌剧中没有明确的声部划分,因此角色塑造上传统汉剧较之西洋歌剧更加丰富。

武汉市首届“谭鑫培杯”戏曲达人秀中“最佳表演奖”获得者徐博是民族唱法的学生,她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学习汉剧,最初学习是因为觉得“这个剧种唱腔和服装都非常美”。演唱《贵妃醉酒》获奖后,她说:“我觉得锻炼了自己,以前唱歌在舞台上总有些拘谨,通过汉剧的学习和演出,声乐舞台表演上更加大胆自如了。”“谭鑫培杯”的评委之一王荔表示,“在音乐学院的声乐专业的学生里,能够出现这样的好苗子真的很难得”。

(二)现代声乐教学为汉剧声腔发展提供滋养

以现代声乐教学的视角观之,汉剧声腔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歌唱技法的样板,要在演唱中融科学性、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于一体,应从理论上梳理汉剧流派的演唱特点和歌唱技艺,在学术探索中提升汉剧的文化品位,将传统文化引入现代高等艺术教育中,形成艺术实践活动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双赢。汉剧声腔的剧种特色、行当声腔在发展中有些较多的保留历史痕迹,如“二净”行的演唱汉剧,强调的“炸音”是汉剧的特色,也是汉剧塑造戏剧人物的手段,但作为嗓音运用的科学性,这种为达到某种效果而强调声音的用声方式值得推敲。现代声乐技术的发展让声乐教学可以更清楚嗓音的构造,汉剧“炸音”是气息超常冲击声带形成的不正常的声波,其音效急促、高亢、刺激,但对演员的嗓音是一种考验。

当然汉剧有其地域和语言的特点,在不改变特色的前提下,声乐教学对“二净”发声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以共鸣腔体的运用(本音边音的)过渡训练,来建立腔体转换的通道,建立声乐共鸣的观点丰富“二净”声音表现。同样,汉剧四旦的声腔以秀丽端庄的声音形象立于舞台,但当要表现戏剧人物的剧烈矛盾冲突时,声腔的传递能力就影响人物的声音形象,如何将声音传得远,传统的戏曲“隔山喊”是一种抽象的传承方法,演员的嗓音很容易受损,声乐教学能根据符合人体科学呼吸的原理,以气息带动声音的流动,使声音能传得远、持久性长。这种以现代声乐教学理论研究汉剧声腔技法的艺术实践,不仅扩展汉剧声腔演唱的张力,而且在理论上完善了汉剧声腔技法的科学性。汉剧声腔的陈派演唱在汉剧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已经达到了艺术的高峰,她以传统审美为基础,借鉴俄罗斯声乐学派在汉剧声腔中开创了西洋美声发声方法与中国传统唱法的先河。在陈派声腔中把西洋的花腔技巧彻底变为汉剧的声腔技巧,汉剧特有的戏曲花腔告诉后来者,传统艺术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在它的兼容性,为后来的声乐教学指明了方向――西洋声乐方法同样可以唱好汉剧,以下是我们的教学案例之一。

以汉剧《贵妃醉酒》为例。从发声的原理上来说,除了共鸣腔的运用,传统戏曲演唱与美声唱法在发声技术上几乎是完全统一的,要求口腔打开,小舌抬起,下颌放下,喉头自然放松,呼吸时两肋张开,横膈膜外扩,把握声音向下、位置向上的原则,以及真假混声,不同声部混声比例不同等。而共鸣腔的充分运用正是美声唱法的科学所在,也正是传统汉剧演唱中略显不足的地方。杨贵妃的这一段唱腔,南于年龄和角色需要,演唱时要更多地运用假声,同时腔体共鸣以头腔为主,胸腔使用少。此时的角色微醉,在演唱中有多处需要对声音做滑音的行腔处理,以凸显醉酒的人物状态,这需要极强的气息支撑,才能保证声音连贯,流畅,不露痕迹。戏曲中讲究的老生和净角唱的比较多的脑后音其实就是美声演唱中的头腔运用。而美声唱法已有科学的表达。共鸣腔的充分运用,可以使汉剧演员在音域上有更大的突破,加大演员对声音的驾驭能力,更加轻松地完成整个剧目的演出。

在声音的角色塑造上要求“声与意谐”、“情与气谐”、“情与物兴”,还原人物的本色,讲究“声、情、意”协调统一,用科学的发声服务于角色。这是一个花旦的角色,情境上是贵妃半醉半醒,所以在音色上需要年轻些,要求学生按照美声唱法加强横膈膜处气息的充分支持和控制,并保持声音的高位置,主要是前头腔共鸣,位置靠前,音色会更集中细腻。

在美声唱法中,也有很多不同女性角色的塑造,其音色也是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试其中差别的,比如活泼可爱的年轻姑娘、端庄优雅的成年女性、年老的女性等,在通过音色诠释角色的时候,用声的技术都是一样的,但年龄的不同,共鸣腔和混声的使用就会有些区别。比如一个老年女性,会使用一个女中音来演绎,胸腔的共鸣会需要多一些,假声少一些,音色需要厚重些,跟汉剧中的老旦类似;如果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则需要胸腔使用的较少,而声音的位置需要更靠前,假声运用得多一些,角色音色会年轻甜美一些,跟汉剧中的花旦、青衣类似。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在音色的塑造上都是不一样的,戏曲与声乐在此方面是相通的,因此,美声唱法在发声技术上可以服务于汉剧。但指导教师在借鉴使用中还应严格地保留汉剧的声腔韵味,让汉剧在不失本身艺术特征的同时更加符合时代特征,不断创新,把最科学的发声方法,最先进的声音技术传递给传统汉剧的研究者和传承者,让汉剧的传承更加发扬光大。

我院学生在“谭鑫培杯”获奖后,楚剧名家周娟点评到:“看得出来,你们的身段表演是受过训练的,‘学院派’的实力加上精湛的表演,以及表演中流露出的一种青春活力和戏曲底蕴,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汉剧名家王荔、汉剧作曲家李金钊也对我院学生的表现做了点评,说到“戏曲界有这样高水平的汉剧新秀,是我们汉剧的希望,中国戏曲的发展,就是需要不断的突破和创新,不仅是在技巧上,还应该在学术上、舞台表演的审美创新上有更高的造诣”。

四、声乐教学融合汉剧声腔的价值导向

声乐艺术与戏曲声腔,是同属歌唱的技能与技巧,长期以来现代声乐教学将具有中国古典哲学意蕴的戏曲声腔,放置在声乐教学体系之外,以至于在以单一培养机制的声乐研究及声乐演唱中,出现民族音乐底蕴的缺失。特别是在全球文化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后现代,民族文化与代表西方文化的现代主流文化处于不平等、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中。有识之士指出,由少数发达国家所主导下的西方文化的全球渗透化扩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质上是一种后殖民文化与霸权文化。为改变这种现状,加强民族文化的自信。教育部门提出的“戏曲进校园”希望将传统戏曲艺术与高等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但如何在内容上将两者有机结合,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华中师范大学的汉剧教学模式便是一个有益的初探,尤其在构建艺术学科理论体系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意义。

第一,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中培养对传统戏剧艺术的审美观。汉剧深厚的荆楚文化表现在剧种的特色中,汉剧的三国戏在全国地方戏曲中,最具地域特色。三国文化同时也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经荆州的荆河、长江是三国的古战场,同时也是汉剧流传的主要土壤。汉剧红生戏的信义、正气在“借荆州”“走麦城”“捉放曹”中以艺术的形式得到展现。

篇10

关键词:文化遗产 ;生态博物馆 ;原生态环境保护

Abstract:Challeng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s a new idea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ecomuseums are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to areas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useums. The inner difference between ideas of ecomuseums and traditional one is that ecomuseum emphasizes the protection within the places where culture developed and management by local people, thus offering an organic protection of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heritage. By reviewing foreign literatures on idea of ecomuseums, combining with effective civil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ecomuseums, this essay will clarify the modern signification of ecomuseums construction and bring out some thoughts o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musems. I hope this essay can be help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museums.

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ecomuseums;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G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3-4(8)

3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当代意义

我国生态博物馆从传统博物馆中走出来,在文化的原生地建立了第一代生态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局限性,弥补了传统博物馆的缺陷,实现了文化保护社区化和民主化的博物馆新理念。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我国博物馆界得以传播的背景是,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先进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也开始在我国重演,并且有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因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日益为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于是我国博物馆界开始关注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体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开始萌芽,到20世纪90年代,结合引进国际保护文化遗产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博物馆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当时我国博物馆已经发展到1000多座,博物馆界也迫切需要寻找扩大保护文化遗产,更加有效服务社会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就是一种补偿传统博物馆缺陷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的方法不是要增加一座新的博物馆,而是要使整个社区和它的周围环境一起构成场所型的生态博物馆。在生态博物馆的范围中,可能有若干个自然村,还可能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包括同一“文化色块”的更广阔的区域。

目前,一些民族村寨的建设与发展,更多面向的是旅游者而不是当地民众,在很多旅游经营者看来,满足游客需求,加强景区管理,是头等大事,而如何满足居民需求,完善社区管理,似乎并不重要。有些地方为了降低管理难度,干脆将居民全部或者部分搬迁到新村居住,白天再让其回到古村镇工作,彻底将古村镇变成一个提供‘真实建筑,虚假生活’的主题公园” 。新的项目主要功能是为旅游服务,理所当然以赢利为目的,缺少民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掺杂其间的伪民俗却十分丰富。在这些所谓的“民族村”、“民族风情村”里,缺少对本地文化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准确认识,盲目开发甚至进行破坏性开发的行为突出,既违反民族建筑传统,又影响生态环境的大体量豪华客栈越来越多,不少旅游接待设施按照城市建设模式,装修滥用瓷砖、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而逐渐失去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更是缺少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及“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方面的培训,不少导游在讲解中存在较大随意性,迎合参观者的喜好任意编造讲解内容;原生态文化标签随意贴在来自各地的旅游商品上,鱼龙混杂,缺少本地特色;文字影像方面的旅游产品更是缺乏权威性,漏洞百出,严重影响民族村寨温馨平和的文化氛围,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伤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地悄然消失。

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还始终存在着民族民间可移动文物和手工艺品流失的问题。一方面,是民族民间文物的非法贩运,这是目前国际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难题之一,在我国生态博物馆中同样存在,当旅游者,特别是一些外国收藏家或者文物贩子来到民族村寨,往往会设法购买当地民众的祖传物品,使得尚处于贫困状态的村寨居民很难长期抵御这一诱惑,最终使这些精美的民族民间文物离开了文化原生地,甚至流落异国他乡。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国家和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大量采集、收购珍贵的民族民间文物,甚至挨家串户抢购民族民间文物,连当地民众正在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也在劫难逃,进一步造成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严重流失。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家人或本地居民的需求而制作的手工艺品或生活用品,包含着使用功能、文化象征、精神寄托、场景装饰等综合意义。但是,当外地旅游者购买这些手工艺品或民族生活用品时,仅仅被看作是纪念品、礼品或展品,必然全部或部分失去原有的真正功能。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增长,这些手工艺品变成了批量生产的产品,用典型的样式销售给旅游者,同时往往在当地民众之间产生竞争,使成为产品的传统工艺品逐渐失去了文化含义,质量也变得粗糙,降低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声誉。同时,当地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的民众也因此而受到剥削,因为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相比,销售价格过于便宜。

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而且这种保护是整体保护、原地保护、自我保护及发展中保护相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博物馆“至今已历经30来年,并在不少国家都可发现它的顽强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并不是如创建者和支持者们期待的那样,拥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局面的出现,反而是在争议和艰难的实践中起伏” 。在我国诞生的第一批生态博物馆,建馆至今也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初建时的兴盛阶段,目前正在步入艰难的巩固与提高阶段。“保护的难度就在于我们企图让这一‘活化石’在现代‘污染’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中接近“原生态”地活下去”。 迄今为止,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大多选择了民族文化极为丰厚,居民生活却极为贫困的古老民族村寨,脱贫几乎是每一个民族村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从一开始,这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就承担着社区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重任。“当一个长时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村寨,突然间向世界开放时,来自世界上高度发展的社会和技术的交流,以及文化影响的涌入会造成什么结果,这是生态博物馆研究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生态博物馆既要考虑社会公众意识与整体利益,也要考虑区域内民众的现实需求,而采取适当的支持与补偿措施。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生态博物馆,一般来说,均是当地政府根据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给予热情支持,以及专家学者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给予热情指导的产物。民族村寨是当地民众的家园,当地民众希望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有利于改善自己贫困和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往往也能够积极参与。由于有政府、专家和民众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就具备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在这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之中,当地政府和专家是主导力量,当地民众则往往是被指导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态博物馆的正确理念,也不知道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前景如何,他们仍然把精力放在各自家庭的现实生计问题上,而在文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保持沉默,任由“有知识”的外来人所把握和决策。对此海先生指出,“我不得不说,事实上外来力量成了村寨文化的人,村民则从事实上的主人变成了名义上的主人,没有外来力量的进入,就不可能有生态博物馆,这是事实。也许别的国家不是这样,但中国是这样。在中国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并不难,而巩固它比建立它就难多了。因为建立它是政府和专家的行为,而巩固它只有文化主导权回归到村民手中,村民从名义上的主人回归到事实上的主人时,生态博物馆才得以巩固”

在生态博物馆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由政府和专家包办代替,只有被保护对象认识到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时,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只有被当地民众认同的、认可的文化遗产,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承。而各级政府的责任是服务、组织和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学者、专家、志愿者的作用是研究、指导和支持。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让当地民众缺位,应由农村社区里的民众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因为村庄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由他们参与。“文化不是血缘的东西,是心理的东西,是要传承的”。因此,生态博物馆应该强调,让拥有某种文化遗产的主体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才能有效地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H.弗里曼(H.Friman)指出“我们工作的动力源自生态博物馆背后的哲学理念,即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连同其所有的物品是一种文化财产。这里所说的财产与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无关”。 然而要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关键要使文化遗产的主体在心理上实现对于本民族、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自身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升华,这种文化认同心理,才是当地民众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不竭动力,从而实现生态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在我国古老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无论对于农村社区,还是村庄民众来说,都是一种超前的行为,要使生态博物馆得到巩固和发展,当地社区和民众都必须超越自己的固有观念和能力。任何一种先进理念和由此催生的新生事物,只有和现实的需求相契合才能具有生命力。生态博物馆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最容易实现的是技术层面的对接,例如记录、维护、保存文化遗存,建立信息资料中心等,这些可以通过借鉴传统博物馆的已有做法,结合当地实际来完成。但是,社区民众对于自己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目的,是否与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目标相一致,则是生态博物馆在理想和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在于文化遗产的原生地保护,并且由文化的主人保护自己。但是,在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文化阶段。从文化回归到文化自主,社区民众需要“经过三个文化的递升的层面。这就是利益驱动层面,情感驱动层面和知识驱动层面”。当地民众保护自己文化的动力来自于利益的驱动,也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天然感情,但是,对自己文化的价值往往缺乏科学认识。这三个层面都需要提高,而且将是一个长期的提高过程。

文化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处于永恒的变迁过程之中,所有历史积淀的传统都将经过今天的变化而形成新的传统,并成为明天变化的基础。从这个观点出发,任何“静态地”保护民族文化的愿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可能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原封不动地全盘保护下来,特别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只能对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评估,重点选择那些在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作用的“活态文化”;那些各民族自我推崇、自我评价较高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内能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外能代表民族形象、促进民族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家庭、邻里、人际关系和睦的文化内容。还要特别关注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传承危机和容易消亡的少数民族文化,即将一个民族最核心的、最能体现其民族特征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最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要素保护下来。

4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生态博物馆所保护的不是单体的文物,也不仅仅是古老的建筑,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一个活态的文化肌体。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简单的收集、整理、展示,到在文化的原生地系统全面的保存、展示和传承,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实践上的一次飞跃。“生态博物馆运动让博物馆工作者不得不再次审视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和职能,不得不重新思考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不得不思考博物馆生存的意义,不得不思考博物馆发展的社会条件” 。生态博物馆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需求,是时代的召唤。虽然,目前各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均属于具有开创性实践中的正常现象。对于我国生态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宽容,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更加符合国情,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建设道路,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理论体系。“博物馆的方法是在不断创新之中,我们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 。但是,人们已经通过实践,看到生态博物馆在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保存珍贵文化记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保障民众主体地位、推动社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各界合作、扩大社区文化传播和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生态博物馆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最早在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中得以发现和应用。同时专家学者们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角度对乡村文化景观进行了有意义的科学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景观是最接近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而生态博物馆关注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保护。生态博物馆提供了最丰富的原址展示,既包括山脉、河流、森林、草地等人们生存所依赖的自然条件,也包括居住建筑、文物古迹、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环境。生态博物馆更大的展示空间在有形的博物馆建筑之外,其规划把整个文化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都纳入保护视野,除了那些有数百年历史的寺庙、戏台、民居等古老建筑被精心保护外,传统的磨坊、酿酒作坊、打铁作坊、甚至过去烧炭的土窑、饮用的水井等,都作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而保留下来,而且自然村寨周围和谐的生态氛围,依山傍水,植被良好,同样是生态博物馆的组成部分。生态博物馆是在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景观更强调整体保护,其保护范围涵盖整个文化社区,力求避免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千镇一面”、“万村一面”的悲剧重演。

农村社区与周围环境生态意义上的平衡,是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前提条件。同时,生态博物馆因人的生活而存在,是活态的文化景观,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因此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应重视过程,不能把现在变成过去,把活态变成静态。生态博物馆能够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关键在于它是“活态的”、“动态的”。生态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拥有生命,它们与村庄民众休戚相关,或是以村庄民众为传承载体,因而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性。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现实的。现实的时间是历史时间的延绵,即不能在某一时段断裂,截然分成过去和现在。“因此,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有历史延续性的,从历史中来,现在进行着,又流向未来。不要因为它继承了历史便判定它是过去的,这种能看得见的历史与传统正是现实的体现,是在现实中折射出的历史”。生态博物馆中的农村社区和乡土建筑既是从祖先那里承袭下来的,也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并将继续传承下去。“生态博物馆的时空确实有其独特性,即生态博物馆空间的形式与内容都是现在的”。即现址与现实构建的时空是生态博物馆的时空。 生态博物馆对特定区域实行整体保护,所表现的不是冻结在某一时间的事物,更不是将乡村文化景观永久“冻结”,而是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保护和延续。

生态博物馆保存珍贵文化记忆。博物馆是征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文化机构,生态博物馆作为新兴的博物馆形态,也并不能改变其与传统博物馆同样的本质。但是,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寻求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文化原生的土地上,伴随着当地民众的参与,强调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整体性,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展示的功能发挥。当前,国际经济和文化一体化加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消退。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博物馆的职责是保护和展示文化多样性,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满活力,使非主流文化也能够获得充分有效的生存空间。在生态博物馆的实践过程中,应努力为未来世代留下更多文化记忆的物证,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文化记忆的保存,活态文化的传承,对所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都应予以科学的纪录,妥善的保护。在我国,还有很多经济相对落后,与主流社会相对隔离的民族村寨,由于封闭,这些民族村寨保留着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这些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它们仍然“活态”地存在于原生环境之中。因此,在这些正在摆脱贫困的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就是要唤起和帮助村庄民众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

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不是局限于某个农村社区建造的有形博物馆,而是通过将农村社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进行一体化整体保护、展示与传承,而创建的“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是将农村社区的各种文化遗产保留在创造和发展它们的地方,让当地社区始终拥有自己的文化遗产。在农村社区“村庄处处是展品,家家是博物馆”。为此,生态博物馆应制订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规划,制定社区保护管理规章,设立社区文化保护基金;建立以资料信息中心为基地的研究机构,指导年轻的村民掌握信息记录技能,并带领他们开展文化记忆工程;指导当地民众用本民族的语言记录自己村寨的口碑历史和传说,通过采访村寨老者,录制长期保存的音像资料,建立“文化记忆数据库”;充分鼓励区域内民族手工艺人、民间艺术家、乡土作家等继续发挥特长,建立民族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培养文化传承人。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应为居住于此的社区民众集体所有,为他们提供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平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解释由当地民众完成,使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对当地民众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而不是被看成是为了吸引外来游客的旅游基础设施,为生态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生态博物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把文化遗产保护推向文化原生地,并且由文化的主人自己保护自己的文化,是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海先生指出:“中国的生态博物馆运动可能要经过一个学者的文化阶段,但是最终必须发展到当地人们的文化自觉,才能够说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因为文化是与所有生活在文化之中的人有关的,文化是动态发展的” 。对农村社区来说,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增强自我文化认同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工具,不仅要帮助当地民众正确理解生态博物馆,更迫切的是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文化,认识身边的文化遗产。当地民众只有科学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更加关心社区的前途和长远利益。生态博物馆可以更加有效地使当地民众坚信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自我价值,使他们能够在自己所生活的土地上熟悉自己,也将通过了解当地的历史,渐渐地欣赏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在当今世界上的原汁原味,进而支持采取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帮助他们揭示和肯定自我的潜力和方向。同时,农村社区需要“乡规民约”的保护。古往今来,历史村落的形成、保护、发展得益于当地民众自觉严格遵守乡规民约。在保护形势更为严峻的今天,更需要确立深入人心的乡规民约,进而落实一系列法律规章的保护措施。

建立生态博物馆,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培训阶段,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责任在于帮助农村社区和当地民众,从文化自在上升到文化自觉。社区民众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来自专家学者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中承担重要角色,与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平等地共同讨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事宜。生态博物馆的责任者和指导者,应该尽可能多地由当地社区有责任心的人士承担,树立当地民众文化主人意识,培养他们对农村社区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意识,使他们对社区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满怀热情和坚定信心。通过生态博物馆,社区民众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学会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自己的文化尊严。同时,使社区民众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并不仅仅是私人财产或家族财产,而是关系民族文化延续的社区共同财富。在外来的强势文化面前,如果当地民众对社区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在认识上达到科学的高度,在情感上达到珍惜的程度,社区文化就会变得坚强,就会具有抵抗力。总之,生态博物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的态度。只有当地居民达到高度文化自觉,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长久的保护和传承,并为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感到光荣、自豪和骄傲。

生态博物馆保障民众主体地位。在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发展的初期,博物馆与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渐行渐远,这种局面并不符合博物馆工作者的初衷和意愿。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为博物馆回归社会公众开辟了新的道路。关注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激发广大民众的创造力,增强广大民众的发展能力,努力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这就是生态博物馆给人们的有益启迪。考察我国已经创建的各地生态博物馆实例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兴建于弱势群体的聚集地,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揭示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关联,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的主动与积极参与。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的文化机构,而是为农村社区建立的,以社区民众自主保护为特征的文化机构。不尊重社区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实现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应允许并鼓励社区公众参与各项活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首先要符合当地民众的传统习俗,不但要尊重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而且要使每一位外来访问者或合作者,尊重农村社区传统文化和当地民众文化情感的意识。例如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就成立了包括社区12个民族村寨的寨老在内的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生态博物馆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并协助开展民族村寨的原状保护,协助管理民族村寨内的有关演出活动。

村庄民众是文化的真正主人。虽然在生态博物馆创建阶段、培训阶段,当地政府与专家学者一度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只有当主导地位转换到当地民众的手中时,生态博物馆的价值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从当地民众眼中看到的世界,才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基础和应有视野,而树立广大民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是生态博物馆最应该加以关注和提倡的。特别重要的是生态博物馆应该成为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使当地民众对生态博物馆发展具有感情和负有责任。从这个层面上讲,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思想便是农村社区的广泛参与和当地民众的积极互动,核心理念则是对特殊区域、特定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当地民众是否能够切实加入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来,是否能够成为社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力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态博物馆事业的成败。任何越俎代庖都无济于事,因为创造社区文化、拥有社区文化、享受社区文化、传承社区文化的是当地民众自己,而不是别人。只有尊重当地民众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永续传承;只有当地民众充分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才能勇敢捍卫自己社区的文化遗产;只有当地民众科学理性地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才能满怀信心地创造社区的美好未来和自己的美好生活。

生态博物馆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生态博物馆不是静态地展示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社会形态的文化,生态博物馆也无权阻止农村社区的持续发展。当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进入生态博物馆时,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专家学者,以及过往参观者、项目合作者都必须认识到,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凝固其中文化和自然遗产与社区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权阻止当地社区为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努力,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当地民众拥有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权力。就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众多生态博物馆而言,虽然当地社区传统文化均十分独特和丰富,但是社区民众的生活却十分贫困。生态博物馆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保护贫穷与落后。一个贫穷与落后的农村社区,在未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可能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贫穷和自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当人们只看到社区文化的经济价值,反而会加速文化遗产消亡。只有社区民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生活逐渐富裕,才能提高对社区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才能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既不应喜新厌旧,也不应厚古薄今。应充分尊重时间维度中的文化,应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理念中坚持以人为本。

针对生态博物馆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到的民生问题,应有冷静而客观的思考。如果没有对于民生问题的深入思考,如果对于社区民众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熟视无睹,那么当地民众作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必然会对仅以保护为目标的生态博物馆,产生抵触情绪。鉴于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导向、资金投入、技术保障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对生态博物馆所在地加大支持力度。虽然生态博物馆没有能力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大包大揽,但是,在不损害当地社区文化价值和当地民众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必须努力提高社区民众的生活水平,则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应有内容。必须通过保护改善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绝大多数社区民众在保护中得到实惠。例如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带来当地民众盼望已久的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等,成为提高农村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完全符合社区民众的意愿。在生态博物馆中经济生活的改变是正常的改变,文化生活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发展。事实证明,文化虽然可以相对独立于经济,但文化发展最终不能脱离经济基础。生态博物馆必须为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使命,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促进农村社区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提高广大民众生活质量的积极力量。

生态博物馆促进社会各界合作。生态博物馆建设要以严肃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目前,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专家学者深入了解、研究和挖掘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提供了一个活态的基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生态博物馆这种形式得以搜集、保护、展示,受到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者、民俗学者等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欢迎,一批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陆续涌现。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对象是复杂的,特定区域的社区文化与社区民众、社区发展的关系,其内容从横向看,既包含乡村文化景观、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有形存在,也包括语言、规则、信念、行为、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等无形存在,还包含社区民众对待自己的文化和文化遗产的认知和评价状况等;从纵向看,则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态博物馆的知识基础,更倾向于研究复杂系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生态博物馆注重同时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社会多元因素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各类项目;鼓励跨学科、跨行业、跨系统、跨领域的各方面专家参与合作;鼓励运用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以及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解读生态博物馆所在社区的文化深层结构,构建生态博物馆的创新理论。

近年来,广西将民族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建成联合体,以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力量帮助新建10座生态博物馆,帮助这些生态博物馆研究和保护他们的原始文化和开展对外展示,形成了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力量和社区民众之间的互动互益体制。生态博物馆同时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基地。自从生态博物馆诞生以来,就始终离不开传统博物馆的帮助和博物馆学者的指导,而广西民族博物馆直接与生态博物馆结盟,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中一种新的探索。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博物馆与文化原生地接近的一种努力。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家介入到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来,以科学的方法、专业的视野对“活态文化”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再把研究成果以通俗的方式传授给当地民众,在专家学者与当地民众之间建立起不断互动的机制,其结果不仅直接提升了当地民众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民众保护的自觉性,并有利于当地专业人才的培育。在选择生态博物馆的研究课题,策划更广泛的合作项目时,首先要深层次理解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与自然景观内涵,融会贯通地加以挖掘、提炼,实现标准化与特色化,在生态博物馆内不同空间层次与不同区域的完美融合,体现文化景观的原生态活力。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关注社区民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态伦理,使现代技术得到妥善而恰当的运用,从而达到保持生态博物馆文化特色与完善功能的双重目的。

生态博物馆扩大社区文化传播。生态博物馆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旨在向参观者表现全部的文化信息,因此,向外界展示和善待参观者是生态博物馆的重要课题。现代人对于乡村文化景观的依恋可以追溯到观光农业的兴起,自然村寨的旅游吸引力则与逆城市化的价值认同相适应,而生态博物馆以其特有的方式慰抚着人们怀旧和思乡情结。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民族风情完美结合的生态博物馆,是所在地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但是生态博物馆不仅仅提供了一种怀旧的工具,一面仅仅反映过去的镜子。他们应当是窗口,今天真正向世界开放的窗口。生态博物馆必须帮助社区面对他们已经失去的东西和正在失去的东西,向世界开放,并准备着自己的未来” 。由于生态博物馆中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直观的和谐关系,因此在研究和观赏方面极具吸引力。生态博物馆强调民族特色和地方感觉,其价值和意义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生活在农村社区中的民众,结合生活和生产实践,创造了世代沿袭的住居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城市社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必然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与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带来不同文化,开阔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眼界,通过各种方式的接触和交流,当地民众也在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

生态博物馆不是明确划定界线的保护地,不是普通的社区公园,而是一个“活着的”农村社区,具有流动的边界区域。生态博物馆不局限于单一的文物景点,而是给参观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情境,使之充满一种历史文化的魅力,民间民俗的魅力。生态博物馆不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参观者理应在生态博物馆受到欢迎。生态博物馆也能够在社区文化保护与“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之间寻求结合。如果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不向外界传播,没有得到外界的欣赏,就难以展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越是能为外界所欣赏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外界的赞叹应作为激励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应科学评估大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两者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当大批参观者来到生态博物馆,激发了当地民众的文化活力,参观者对当地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提高了社区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增强了在外来文化面前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此时社区民众的表演和展示,已不仅仅为了商业目的,而是出于文化自豪,他们真正感到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文化遗产也才拥有自觉传承的基础。生态博物馆周边其它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的民众,通过参观生态博物馆,也会认识到保护自己家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扩大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影响。

生态博物馆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实践性,在管理、运作、资金、人员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各地的生态博物馆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传统的以静止、固态的文物藏品为导向的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因此,根据传统博物馆的实践经验,很难解决生态博物馆所面临的全部任务和现实挑战。生态博物馆要更加积极地探讨与文化主体,也就是与当地民众的合作方式,当地民众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亲历者和拥有者,应该拥有更多地参与机会,主导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中人们传统知识系统必须受到尊重、发扬与保护。“人居环境科学”认为,“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要根据文化多样性特点,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欢迎社会各界的参与实践,更广泛地吸收不同领域的成果,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不同学科交流和互动的空间,推动生态博物馆文化的广泛传播。近年来,博物馆界大力提倡的“博物馆的宗旨应该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实现人与物的结合”、“到博物馆来享受发现的快乐”、“博物馆要有助于人的发展”等新的概念,传达着博物馆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新要求和新思维, 这些都对生态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

生态博物馆不仅应该使当地民众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提高其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应该通过独特的展示模式,使广大参观者在观赏过程中受到更加深刻的历史、环境、文化方面的科学教育,分享交流与体验的乐趣,真正体现现代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服务宗旨。例如菲律宾拉博拉多生态博物馆,持续地开展社区活动,包括节日庆典、河流清淤,森林保护、电脑网络、青年培训等,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和赞扬,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特性。在这里人们格外珍惜当地历史和传统文化,珍爱农村社区的珍贵文化遗产和浓郁的民风民俗。社区内历史悠久的乡土建筑被原样地保留下来,对于房屋外部和内部的局部破损,都严格地按照不改变原状的方式进行修复。随着终生学习时代的来临,应使终生学习包括在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中,通过生态博物馆的活动,为当地民众和参观者提供知识,并把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可以使当地居民和参观者增强对文化遗产的感情,正确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如果社会各界将生态博物馆视为社区文化特别是社区发展的基石,而不仅仅是当地政府推介旅游的手段,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研究的标本的话,就一定能够找到生态博物馆与现实发展对接的途径,实现生态博物馆的理想。

参考文献:

[1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

[12]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13]黄春雨.理想与现实――生态博物馆必须的对接[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2.

[14]于格・戴瓦兰.中国生态博物馆论坛笔记[C]//贵州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244 .

[15]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生态博物馆研究[J].群言,2008(9).

[16]宋瑞.保存古村镇的生活空间[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5-14(6).

[17]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 .

[18]邓晓.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值得关注的三个博弈现象[J].中国文物报,2010-4-7(6).

[19]吴昶.文化遗产保护不容回避民生问题[J].中国文物报,2006-9-8(8).

[20]海.建立与巩固: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思考[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 .

[21]海伦娜・弗里曼.没有围墙的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2006(2):55 .

[23]赵世林,田婧.民族文化遗产的主位保护和客位保护[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15 .

[24]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25]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26]海.论坛小结[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41 .

[27]刘迪.博物馆时空刍议[J].东南文化,2009(1):83.

[28]曹兵武.生态博物馆:谁的生态[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61 .

[29]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30]马克・摩尔.生态博物馆是镜子窗户还是展柜[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