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前景

篇1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依靠密集劳动力的加工型产业、低端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有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业,但自主创新能力差、自由品牌竞争力薄弱,其竞争优势基本依赖国家政策、低成本土地及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互相沟通困难,呈现诸侯割据局面,整合步履艰难。长三角、东北、西北都曾经召开过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协调貌似近在眼前。但已经浮现的区域规划草案中仅集中关注了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语焉不详。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差,技术成果难以互相利用,资源无法共享,地方政府多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诸侯经济”思想,良性竞争、共赢局面难以出现,令人痛心。

3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且难以缩小。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正逐步细化,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板块,演化为改革开放后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再到目前的沿海、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政策区域。但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全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西部依然难以融资,西部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差异存在下,要平衡经济发展、推动弱势市场,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业为工具。随着经营环境的开放和发展,金融业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工具,逐渐变化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高科技的应用、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实现业务上的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迅捷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金融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这些地区。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吸引外资、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处于较先进水平。在其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依然停留在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金融业的服务内容更少、层次更低,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入本地区、帮助改善本地区投资软环境。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不利。金融业本身也存在坏账率较高、长期盈利能力不足、职能定位模糊的威胁。

二、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作用

金融业应充分分享区域金融发展的机遇,帮助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进行调整、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帮助建立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同时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帮助学习周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加对外贸易、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涉外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有序流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近期目标应是帮助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的贷款支持体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合作,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信用环境。积极维护好金融机构债权,建立良好互动的银企关系;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的资金市场,进行资金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架构金融组织体系,处理历史包袱,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支农功能,成立地域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解决企业承贷难、甚至需要政府担保的问她。避免农村资金倒流城市而使农村资金进一步短缺。将目前“小而专”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大而全”,实施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综合化战略,变单一的资金支持为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建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资金不外流的机制,加强扶持服务,淡化商业盈利目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坚决制止恶意逃废债和赖债行为。

三、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是: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强金融区的系统性配套设施。

2帮助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协助处置本地企业不良资产,提高甚至激活企业融资能力,帮助推进企业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3将目前银行的“需求引导型”业务扩展增强为主动进行业务创新、催化内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复制发达地区的盈利模式,吸引人才,帮助普及财会知识、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

4努力提高金融资产增长的质量。允许不同形式的金融组织存在,适当增加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同时各主要银行之间应有能力在竞争同时共享部分资源。健全互助机制、合作机制和扶持机制,减少内耗浪费。

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 农业银行 关系 原则

农业银行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规律下不断发展与壮大的同时,在区域招商引资、地方优势产业的建立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入分析区域经济与农业银行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与农业银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发展是农业银行发展的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决定农行业务市场的拓展、客户群体的壮大和信贷支持的力度,金融资源的汲取扎根于本土,金融资源的投放也落地于本土,区域经济发展为农业银行的持续、健康、有效发展提供了“沃土”,二者是一个互动、协调的过程。

二、处理好区域经济与农业银行发展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宏观调控与业务发展的关系。2016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农业银行贷款规模相对紧张,业务发展和信贷投放速度放缓。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要淖陨砟诓客谇保将有限的资源向区域内的优质客户和重点产品倾斜,向价值创造能力强的项目倾斜。

二是处理好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农业银行全行自上而下要形成共识,在协调区域发展的同时要有条不紊、缜密细致地推进各项风险控制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风险控制的方式方法,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可持续。

三是处理好长远持久发展与短期效益的关系。区域经济与农业银行协调发展过程中,农业银行要不断强化资本约束、价值约束和风险约束理念,关注发展的质量,关注价值的创造,关注客户的需求,将长远持久发展和短期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规模、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和谐统一。

四是处理好内部风险控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银行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切实强化内部风险控制,强基固本,夯实发展根基,建立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和系统性的风险管理体系。

三、区域经济与农业银行协调发展须把握的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农业银行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时,应首先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为核心,牢固树立资本约束、价值约束和风险约束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战略规划能力、市场开拓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等,努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业务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区域经济发展与农业银行共同发展的原则。区域经济发展与农业银行发展是一个互动、相辅相成的过程。农业银行在为区域经济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其本身也受到地方政府的扶持,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并借助区域经济增速过程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不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与农业银行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补充,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利益体。

三是坚持提高价值创造力的原则。围绕各项业务发展,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指标,坚持费用配置、资源配置与业绩增长和价值创造密切挂钩,将有限的各类资源向优质客户和重点产品倾斜,向价值创造能力强的项目倾斜。

四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大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时,要紧紧跟随区域经济的有效需求,完善工作程序,对风险大、区域发展前景不明确的企业项目要坚持审慎介入,合理规避结构性风险。

四、找准区域经济与农业银行协调发展的突破口

呼和浩特市是的首府,在“十二五”时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引进大项目,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以乳业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电力及能源综合利用、石油化工、生物制药、新能源和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等生产业,努力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流通中心、蒙元文化创意中心和全国优势特色产业研发服务中心。

到“十二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500亿元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左右和2200亿元以上。区域经济发展为首府农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那么,现代商业银行应从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中如何寻找切入点?

一是密切把握区域经济的政策导向,积极介入技术水平高、规模效益大的电力及能源综合利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引进信息,密切关注1000万元以上的200个工业重点项目的建设,积极介入电力、能源产业、清洁能源等新建项目,推动区域产业化进程。

二是牢牢把握呼和浩特“一核双圈一体化”战略机遇,全面跟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深度开发,拓宽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领域项目的介入,扩大农业银行重点客户群体。

三是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介入。重点支持蒙牛、伊利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做好对其产业链上下游的金融服务。要创新理念和流程,推行“公司+农户”、信用担保机构、资产抵押等多元化担保方式支持应用现代种养技术、实行集约型种养模式、纳入专业化园区、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组织的龙头企业。

四是借助呼和浩特全面推进总部基地建设的区域发展优势,介入现代服务行业,文化产业园等物流、金融、会展、旅游、文化建设项目,拓宽金融服务的领域,提升农业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品牌。

五、解决好自身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是上级行要加强风险警示力度。总分行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风险管理力度,按照项目规模、企业性质、地区差异等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要求,强化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两高一剩”和落后产能行业贷款管理,定期监测抵押物价值和企业资金链情况,加强资金支付管理,跟踪企业资金流向,及时预警并有效化解风险信号。

二是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农业银行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及速度。交通、乳业、烟草、电力等优质大客户总部集中在首府城市,对银行金融服务的能力和要求日益提高,在业务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人员招聘、贷款规模匹配、对外营销费用、网点转型等关键领域等的配置倾斜力度却不够。建议上级行将费用配置、资源配置与业绩增长和价值创造挂钩,把有限的各类资源向一线、向市场、向优质客户和重点产品、向价值创造能力强的区域倾斜,着力解决推进协调发展的实质性问题。

三是适当加大重点地区业务转授权力度。伴随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重点地区在业务转授权领域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也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要适当加大重点地区业务转授权力度。一方面要结合各地区经营管理水平和地域经济金融市场条件,比照被转授权对象的职务资格、审批资质等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转授权范围、权限与额度,实行转授权动态管理;另一方面加强转授权监督检查,建立转授权监督检查责任制度,纠正执行中的不规范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智勇.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J ].求索, 2016,(12).

篇3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整合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01

一、中国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

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实体。然而,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导引及各地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如今,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四个新的“区域经济”版块,本文将其划分为现代化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低度开发中的中国、落后的中国。

一是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的中国,从主观意识来看,应该是包括北京、天津、土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这些城市符合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所建立的现代化评价指标,在收入水平,就业结构、社会等传统件指标上均取得了极为优秀的成绩。二是发展中的中国。木文所指的发展中的中国,应该是指一些已走入发展中的大城,主要城市为哈尔滨、大连、青岛、南京、杭州、无锡、苏州、温州、福州、厦门、汕头、珠海、海口、武汉、成都、重庆等,总人口数超过一亿人,在各项经济发展指标中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三是低度开发中的中国。低度开发中的中国,也即居住在发展中的中国邻近的卫星城镇,它的人口数估计为城镇人口的80%,因此总人口数在三亿四千万人左右。这些人的所得收入超过1000美元。四是落后的中国。落后的中国,基本指的是乡村地区。根据人口调查,人口数超过8个亿,约占全国人口数65%。落后的中国的年总所得约4600亿美元。另外,我国农村由于纯农业收入,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人年均所得美收入有相当大的收入部分来自于非农业的收入,每年估计有一亿农村劳动人口在各地打工。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整合措施

(一)我国民众收入的贫富落差,极可能形成严峻的社会问题

正如《中国社会问题报告》一书描述以及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指出,绝大多数国家城乡实际收入的比率为1.5或更低一些,但是中国在近几年这一比率为2.5。如果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实物补贴(如住房),在2010年城乡实际收入的比率应在4倍左右。这种举世无双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根据相关统计报告分析,按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计算,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51.4%。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口,占有4.6%,从这些数据可知,高收入层的总收入是低收入层的12.7倍。此外,统计分析显示近些年中部和西部农村居民的收入,仅相当于东部农村居民收入的一半。东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省是西部地区最低省的四点四倍。因此,如何化解我国内部贫富差距问题,势必成为政府相当棘手的一件重大公共事务。

(二)扩大内部经济发展需求是日后发展的重要策略

由于中国具有广大的人口,而且在经济发展的架构上拥有四块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因此,中国必须面对国际投资在未来必然逐步对我国缩减的趋势,及早扩大内需,创造及扩大国内的消费需要。根据《中国战略化发展》这本书中的文章指出:“过去三年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数量巨大,抚恤金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数额更大,这些财政经费支出带动刺激了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仅过去两年全国城镇收益人口高达八千万面。”另外,中国也因为内部消费市场的庞大,例如教育文化的消费,休闲旅游的消费,信息服务的消费等,也可让我国因内需驱动而保持一定的经济成长。

(三)中国必须面对就业市场结构的调整及提供有效的就业空间

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每年基本都会创造近2000万个工作机会,但大部分都是需要新生的劳动力。因此,我国内部的就业市场,发生劳动力无法流动调动的问题。此外,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农村农民的主要收入几乎有一半依靠非农业收入。例如,东部沿海十省市农民的劳务收入占人均收入的5%,因此如何创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他们收入,成为了重要的政府政策。因为8亿农民的生活如果稳定的话,社会问题,基本上减轻了许多。至于应该如何创造就业机会,可能就是我国领导层必须积极面对的问题,如经济结构的如何调整的问题。

(四)中央及各级社府的现代化、法治化、国际化,可能是中国“软着陆”,走向小康社会及福利社会的手段

我国的开放改革政策,释放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潜力,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另一个奇迹。然而也因为社会的快速转型和政府体制的失衡,造成的严重现象。我国的,不仅造成社会严重问题,也重创了经济成果。据了解,“腐败”造成了总所得GDP的13.3%至16.9%的经济损失。腐败现象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破坏了国家和政府的信用。民众也因此多认为,腐败易发、多发的领域主要是那些公共权力过大,官员任意处置权过大的领域,特别是那些涉及权、钱、人的环节,腐败最为严重。因此,中国必须朝向打破垄断行业,特别是改革国有独资或国家绝对控股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受制于政府,又形成了行政性垄断,造成了庞大的特别利益集团。因此,反腐败的手段,就是要将这些握有垄断权力的人,以法制加以制约,以国际化的游戏规则,将其建立在商品化的竞争制度上。这些年来,我国的政企分流即反腐败的一个开始。此外,将垄断产业分割,让其资本结构分散化,市场占有率降低。同时,允许国际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政府有关部门,也尽力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构,将行政部门纳入有制衡机制的构架内。中国也只有如此,才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一个备受民众接受的民主法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任宗哲.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合作机制构建刍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篇4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 现状及对策

一、引言

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的竞争。社会把教育看作是提高民族素质,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个人则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是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手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则要求人一生不能只接受一次教育,而是要不断学习,接受终身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和自身的发展。因此,继续教育的问题就摆在人们的面前了。

继续教育与区域经济是共生发展的,发展区域经济需要继续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来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继续的发展也需要以地方经济实力为基础,科研与社会经济的结合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源动力。继续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强化继续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生发展,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继续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我国继续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中已蕴含继续教育的工作,但从80年代初才开始重视科技人员的继续工程教育,仅有20年的历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但随着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提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对继续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对继续教育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工作目标;提出了建立有规划、有制度、有组织、有经费、有考核及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的体系,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培训原则。(2)形成了较完善的管理格局。逐渐形成了以各行业、系统为主管,以高等院校为主体,以各企事业单位和党政、群团体机构为主阵地的继续教育体制,依据有关政策和法规,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改革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继续教育为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及提高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终身教育思想在全球的广泛传播,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在我国也越来越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l995年9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生教育创造条件”,继续教育已成为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三、 继续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1.服务区域经济是继续教育发展的立足点

高等教育史上,大学和地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美国高等教育从19世纪的州立大学到20世纪的社区学院,走的就是地方化道路。

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新条件下,继续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是其科学研究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也是继续发展本身的需求。从科学发展观出发,要实现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继续发展首先要立足于地方发展的需求,围绕地方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以解决地方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技术、决策咨询等问题;其次,继续院校科研和地方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紧密结合,是继续院校科研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根本,也符合科学研究地方分工的需求和继续院校科学研究的实际。第三,要善于围绕地方历史遗产与自然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挖掘地方性的特色资源,从地方性特有资源出发培育独特的科研方向,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继续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

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继续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科学研究是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继续教育立足当地经济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首先,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继续教育根据当地经济实际,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相关研究,研究成果既可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又可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还培养了相应技术人才。其次,加强校企合作,推动科技进步。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合作攻关的互动机制,共同推进科技进步和实用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市场等资源为学校提供实训、实习基地,保证教育的实践性。企业则利用继续教育的技术、信息等优势进行人员培训,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培养大批实用技术人才。

四、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顺

目前,政府统筹、部门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继续教育体制尚未形成,行业或专门协会的参与度不高,企业、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缺乏有效合作,各行业也缺乏对继续教育的明确要求和政策导向、保障措施。这些都客观上造成了继续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2.部分领导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

企事业是继续教育的主体,但一些地区和单位对继续教育仍然存在模糊认识,缺乏应有的敏感性,更缺乏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足够重视,直接导致了继续教育工作的严重滞后。一些领导只重视届内政绩、届内工程,忽视了事业发展的持续性,特别是有的企业领导,为降低近期成本,采取撤并继续教育机构,挤占继续教育基地,压缩继续教育经费的违规行为来提高单位的短期效益,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只注重人才量的积累,忽视人才质的升华;注重前期学历,轻视后期培训,造成一些人才长期的智力透支,以至于现有知识与能力无法满足事业发展所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3.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对继续教育缺乏认识

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尚未真正树立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观念,对单位安排的培训只是被动应付,存在为了培训而培训的心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观念还比较陈旧,接受继续教育仅仅是为完成组织培训或轮训任务,完成继续教育的规定学分,以便能评优晋级,他们大多数缺乏对继续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真学习,对继续教育重要性和本人应承担的责任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从主观上导致了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收获甚微的后果。

4.许多人是受机构改革和评职称等外因的影响,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在这种因素的支配下,所学专业跟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不一致现象非常严重,因而就出现了所学非学用。

5.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继续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

按照有关规定,“继续教育经费由国家、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多渠道解决”。许多地区受财政收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培训费用由单位承担或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甚至有的部门或单位不承担任何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从而加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经济负担,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五、 如何使继续教育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

1.构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继续教育要面向产业群,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和相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在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中,不断强化多面手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走向市场,投入竞争。

2.企业应真正成为继续教育主体

企业是继续教育的主要阵地,是主战场。要围绕企业科研、开发、技术进步、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展继续教育,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技术创新人才、高素质的营销人才,为企业服务;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开展继续教育。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决定着企业的成败。通过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培训,促进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要围绕企业再就业工程,开展继续教育。再就业工程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和职工个人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3.积极推进企校结合

企校结合,产学研融合,这是国际继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充分依靠大学科研条件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捷径。企校结合、产学研协同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也可使高校在合作中得到发展。要通过各种形式、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攻关,做好重大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工作;培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突出高新技术和高技术产业;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使继续教育成为企业生产、科研、教育的结合点。要认真总结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继续教育经验,下大力气研究具体形式和途径,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

4.确立继续教育是竞争手段思想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使得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演变为以人才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才开发利用的较量。经济竞争,说到底的人才、智力的竞争,学习的竞争。在国外,已把学习培训放在了在世界经济中保持竞争力的高度。在国内,培训开发人才资源已成为国家兴旺发达,生产力高度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所在。对个人来说,继续教育是使自己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原动力,是适应竞争的学习竞赛。谁先学到,谁先掌握,谁就具有赢得胜利的可能,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站得住脚。

5.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设置

人才是第一资源,区域特色是继续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继续教育要加强职业分析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切入点,从工作岗位需要出发,以社会职业岗位为对象,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不同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向,贴近实际、贴近发展、贴近市场,努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创业致富能力。在培训形式上,将集中培训、学术讲座、远程教育、业务考察等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培训实效。

6.加快继续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继续教育的研究成果在区域内迅速得到转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推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此外,继续教育也是人才、科技、文化集中的地方,继续教育可以促进高新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还可以提升整个区域的文化品位,提高区域人口文化素质,优化区域环境,增加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7.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人事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都要积极争取更多的财政投入,同时支持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增加培训经费。在经费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优先保证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的培训经费的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

六、结语

继续教育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必须主动融入到国际间的大合作中去,不断增长继续教育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将区域经济与继续教育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继续教育能够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行玉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J].安康师专学报, 2005(3):102.

[2]陈应征.国外教育与科技结合的经验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6):63-65.

[3]陈党生.关于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 395-396.

[4]何桥. 关于发展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思考. 继续教育,2002(6): 47-48.

[5]卢秋玲.我国继续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1(3):118-119.

[6]高延龙,马勇.我国成人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2(1):4-6.

[7]李国斌,杨学祥.我国成人、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8]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127.

[9]丁静,吴亚玲. 加快发展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对策思考. 教育发展研究,2003.79-81.

篇5

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将对河南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建材市场的发展与稳定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未来河南建材市场将出现新的亮点,中原地区的建材市场将会迈向一个新时期,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一提到河南的建材产业,给人的感觉就是该省的建材市场太多了,几乎每个市都有一个专业的建材市场,郑州更是大大小小各类建材市场超过半百之数。多年来河南以其地处中原腹地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我国中西部建材贸易批发中转基地。与此同时,河南也不甘于仅仅作为承担建材行业销售流通的地理载体,一直大力发展本省的建材工业,以完善本省的建材产业链条并在整个中国的建材产业中掌握话语权。目前河南建材工业的利润和利税总额以及投资总额都位居全国前列,建材工业已经成为该省的优势产业。而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使建材产业在河南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建材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中一个颇具分量的重要砝码。笔者认为,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使中原这片热土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在意见的指引和鼓舞下,中原的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将会有大的改变,未来,党和国家的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将会继续强化,这些政策将如暖暖阳春温暖着中原大地。那么,在“三化”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河南建材的发展将会出现勃勃生机,中原建材市场的氛围将出现新的改变,一切都将明媚起来。随着意见的实施,河南建材市场也将出现新的景观,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交易形势将会出现拐点,新一轮建材市场巨变将随时展开。那么,意见的出台对未来河南建材市场影响几何,中原建材市场前景如何,将会出现哪些变化?一是意见的出台将会大大的改善河南经济发展环境,而发展环境改变将越来越利好于河南建材的发展与建材市场的繁荣,尤其是意见把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更是给中原建材市场提供了想象空间。意见提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意见还把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之一,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所有这些将会大大改善河南建材发展环境,优化市场环境。同时,中原地区是我国发展农业的优越地区之一,地处黄河流域内的河南,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适宜,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河南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488万人,下辖18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89个县。大部分县市都是以发展农业为主,走进河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绿色的长廊,玉米棉花,瓜菜杂粮,五谷飘香,农业发展成为最大的景观。意见围绕加快中原地区农业发展,进行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这就要求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将为建材市场留下了需求空间,有利于建材市场的稳定和繁荣。意见为中原农业的发展绘就了蓝图。未来,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快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稳定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挖掘秋粮增产潜力,建成全国重要的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优先安排并重点支持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低洼易涝地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大中型灌区建设,加大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在保护地下水的前提下,在井灌区因地制宜实施“机井通电”和“以电代油”工程。推进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项目中央补助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直接拉动中原建材市场的繁荣。笔者相信,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通过实施兴利除害水利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河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000亿斤提高到1300亿斤。因此,加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将成为当前与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意见提出,坚持兴利除害并举、防灾减灾并重,统筹协调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由南水北调干渠和受水配套工程、水库、河道及城市生态水系组成的水网体系。进一步推进黄河、淮河大江大河治理,支持河口村、出山店、前坪等大中型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适度开展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水平。严格地下水管理,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及配套工程建设,研究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问题,实施总干渠防洪影响工程,建立渠首、沿线地区与受水地区经济协作机制,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及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深化黄河小浪底枢纽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贯通工程前期工作。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研究设立黄河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权交易中心,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建设黄河中下游沿线综合开发示范区,打造集生态涵养、水资源综合利用、文化旅游、滩区土地开发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带。所有这些,都将大大拉动建材市场,促进建材需求的增加,河南建材产业与市场将大有作为。二是意见的出台将会促进河南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而随着调整工业结构的加快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将会逐步催变中原建材市场,促进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未来河南建材市场的繁荣、健康和稳步发展奠定基础。意见提出,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高成长性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产业,改造提升具有传统优势的化工、有色、钢铁、纺织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群。加快培育一批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等特色轻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材料。这对于建材产业来说,尤其迫切!近年来,河南建材工业在解决量的短缺的同时,结构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建材工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的不合理状况仍然存在,大部分建材产品总量过剩,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因此,在意见的指引下,未来中原建材结构调整将拉开序幕。在发展建材工业规模经济的前题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旋窑水泥、优质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坚决淘汰落后工艺的小玻璃厂、小水泥厂,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化学建材和非金属矿加工制品,提高建材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品的加工链,提高建材企业经济效益。组建一批大集团,加强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为实现建材工业的战略目标打好基础。通过调整结构,可以预见,通过结构的调整,将极大地促进河南建材工业的发展,稳定建材价格,保持市场的繁荣。其实,结构调整早在进行中,2010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明确公示,将水泥生产线、实心粘土砖生产项目、铂金坩埚球法拉丝玻璃纤维生产线、页岩烧结实心砖生产线、100万m2/a及以下的建筑陶瓷砖生产线、50万件/a以下的隧道窑卫生陶瓷生产线、2000万m2/a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3000万标砖/a以下的煤矸石等建材工业项目列入限制承接产业的目录之中。目前,宏观经济对建材工业和市场的影响增强,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断增强;建材市场的影响因素增多,不确定性、复杂性大大增强,同时建材市场的波动周期以及波动幅度也在改变。为应对这些变化,必须依据生产力水平和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科学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面向国内外市场与发挥建材自身优势结合起来,针对市场的近期需求和远期需求,把市场需求与资源深加工结合起来,把瞄准国际市场和国内城市消费市场与开拓农村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拓宽建材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河南建材工业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进步作为结构调整的推动力,用先进技术更新落后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取代多年一惯制的老产品,使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将改变发展建材工业单纯靠投资、上项目、高投入、低产出的外延粗放方式,尽快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将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开发非金属矿资源和资源的加工工业,积极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改变生产技术单调化、产品初级化、市场单一化、企业小型化的落后面貌,通过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改变营销方式,使非金属矿工业产品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多元化,注重发展深加工技术和市场开发,使非金属矿工业摆脱资源型的发展模式。这样将会使中原建材产量在总量控制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种,建材工业产品将与国际标准并轨,促使企业按国际标准的质量生产产品,国际质量标准,将对水泥产品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使水泥工业有新的发展。市场在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下向深处发展,增加高档产品品种,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企业经济效益及建材社会效益将会明显提高。

河南建材产业与市场还大有潜力可挖。三是意见出台的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和积极推进城镇化将成为河南建材发展的推动力,促进未来建材市场的繁荣,促进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拉动建材工业与市场向纵深发展。意见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发挥洛阳区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合作,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打造“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推进教育、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电信、金融同城,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加强郑州与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等毗邻城市的高效联系,实现融合发展。推进城市群内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城际功能对接、联动发展,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意见还提出,增强城镇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建设集约紧凑、生态宜居、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支持中心城市优化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城和功能区为组团的空间格局。增强郑州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能力,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制定覆盖全行政区的城乡规划,建设内涵发展、紧凑布局的复合型功能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促进建材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因为,上述政策将会带动河南建筑业,而建筑业的兴旺也令整个建材产业蓬勃发展建筑业是建材的最大用户。笔者预计,在“十二五”,建筑业发展看好,“十二五”时期,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将在2010年4399.80亿元基础上逐年提高,产业规模达到新的历史高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将会使河南建筑业的规模持续扩大,直接壮大河南的建材产业,膨胀建材市场的空间。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发展,城镇化和城市群建设将更进一步推动河南各方面的建设步伐,交通、市政、化工、冶金、电力、房地产等工程建筑项目都将不断增加对建材的需求,从而刺激中原经济区建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容量之大令人生叹。四是意见出台将会强化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与物流,而区位优势和物流、交通等条件的改变也将会带来中原建材批发交易市场的繁荣和活跃,有望成为我国建材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是东西南北经济交通的枢纽,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交通运输优势非常明显,在我国经济由东向西部战略转移中,又是连接东部和西部的桥头堡,这些都为河南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为此,意见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强化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战略通道功能;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意见提出,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强综合规划引导,按照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要求,把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建设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基地航空公司,增开连接国际大型枢纽机场的客货运航线,扩大航权开放范围,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提升郑州铁路枢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进郑州东站、郑州机场站和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综合枢纽建设改造。统筹航空、铁路、公路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促进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加强与沿海港口和各大枢纽的高效连接,推进空路运输一体联程、货物多式联运。改造提升洛阳、安阳、商丘、南阳、信阳、三门峡、漯河、新乡等地区通枢纽,形成与郑州联动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意见还提出,构筑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网络建设,提高通达能力,强化与沿海地区和周边经济区域的交通联系,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覆盖城乡、连通内外、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开工建设郑州至万州铁路,研究规划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逐步形成促进大区域间高效连接的铁路通道网络。推进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加快内蒙古西部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建设,完成宁(南京)西(安)等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形成多条出海运输通道。统筹研究洛阳、南阳、商丘、明港以及豫东北、鲁山机场建设,支持发展通用航空,适时试点开放低空空域。完善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实施京港澳、连霍等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建设国家级区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和路网协调中心。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县乡道改造和农村连通工程等建设。推进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等跨省航道建设。意见强调建设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实施大交通大物流战略,建设以郑州为中心、地区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专业物流企业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优化郑州物流功能区布局,支持郑州干线公路物流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二期和航空港物流园等建设,强化国际物流、区域分拨、本地配送功能,促进交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建设内陆无水港,成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内陆型现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食品冷链、粮食、邮政等专业物流,建设全国性快递集散交换中心、铁路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洛阳、安阳、商丘、濮阳、信阳、南阳等区域物流枢纽。推动国内外大型物流集团建设区域性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大力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研究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上述各种交通、物流等大项目将会陆续上马,将会大大拉动中原建材工业和建材市场,如果上述意见的规划能够如期实现,其区位优势和交通物流将是堪称一流,更会强化省会郑州这个全国闻名铁路十字路口的枢纽作用,也更能突出京九和陇海铁路在商丘交汇后的第二个十字路口的枢纽副作用,河南的公路、航空等交通将会有更大的改观,到那时,中部特有区位优势尤其是交通和物流的便利,将会带来以郑州为中心的建材市场的繁荣,对于建设建材大市场,构筑建材大流通,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郑州是中国中西部建材贸易批发中转基地,是中西部的建材物流中心,每年建材贸易额达260多亿元。郑州建材市场数量之多、面积之大,足以让国内建材行业的人士惊叹。郑州现有较大规模的建材市场近20家左右。建材市场总量迅速膨胀的过程,也是各市场之间争夺优质商户的过程。河南在承接建材行业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除了土地、劳动力等诸多优势之外,资源优势非常突出———有统计数据称,河南建筑装饰原材料的生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未来,河南发展建材物流时,应该把初级产品的个性化二次加工作为重要内容。

篇6

【关键词】苏北地区 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以及地方对苏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视,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措施,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推动,在这当中,一批基础较好的县市已提前进入小康,并向全面富裕迈进;贫困县从整体上实现了脱贫,向小康过渡。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由以量的扩张为主向以质的提高为主转变、由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变,如铜山县2008年人均GDP达到20653元,正向富裕迈进;睢宁县2008年人均GDP达到8148元,正在逐渐脱贫,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近些年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以及人均GDP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苏北县域GDP总量最大的铜山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21.6%;GDP总量最小的金湖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24.7%,这反映出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苏北县域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落后于苏南地区。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年来,苏北县域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如2008年,铜山县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12.9%下降到11.5%,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6.6%、31.9%;2008年,金湖县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21.2%下降到18.9%,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6.6%、34.5%。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随着免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苏北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2008年,铜山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8671元提高到21883元,泗阳县由13624元提高到16081元;农民纯收入水平也在稳步提高,铜山县由6340元提高到7176元,灌南县由4247元提高到4804元。

一批有竞争力的县市脱颖而出。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苏北地区盐城的东台市、大丰市和徐州的铜山县已跻身于全国百强县行列。经济强县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增长质量高、发展后劲足,成为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苏北县域经济与苏南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

经济整体水平偏低。经济总量偏小、人均GDP水平偏低,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突出体现。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在苏北县域中,经济较为发达的铜山县的GDP总量、人均GDP只占昆山市的16.70%、9.43%或江阴市的16.37%、16.18%;而经济相对落后的睢宁县2008年的GDP总量、人均GDP只占昆山市的7.21%、3.72%或江阴市的7.07%、6.38%。

工业化程度偏低。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相比,其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例如,江阴市、昆山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均不足1.5%,而铜山县、睢宁县的比重均在10%以上,差距明显。苏北地区县域经济中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程度较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苏北县域第二产业发展较慢,特别是工业化程度偏低,相比苏南差距更大,即使是苏北县域中相对发达的铜山县,其第二产业的产值也只相当于江阴市、昆山市第二产业产值的15%左右,主要是工业中缺少骨干、优势企业,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化发展进程明显落后。

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苏北县域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上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苏南发达县域的差距还是在日益拉大。从统计数据看,苏北县域在对外贸易方面劣势明显,2008年铜山县进出口总额只占昆山市的0.22%、江阴市的1.00%,铜山县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只占昆山市的3.81%、江阴市的9.71%。由于苏北县域对外贸易起步晚,底子薄,这使得苏北县域贸易进出口总额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

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苏北地区县域的文盲率为9%,高于全省的7.9%和苏南地区的6.2%;另外,苏北县域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3~7.34年,苏南为7.68~8.63年。苏北县域人口素质较低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接受新观念、新技术能力较差,对市场信息反映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等。??

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苏北各市县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经济发展很不平衡。2008年,在GDP总量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3.7倍;人均GDP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2.9倍;财政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3.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1.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1.7倍。

加快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苏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通过各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发乡村旅游业,较好地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提高苏北县域的人口素质。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大县域内的人才培养,留住高科技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软环境;特别是加强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在内的基础人才培训,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用工保障。

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苏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仅靠有限的耕地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只有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同时,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规划好工业布局,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

大力培育民营经济。苏北与苏南相比,民营经济发展严重落后,苏北地区需要重点扶持一批远期、前景好的科技型民营企业。通过促进苏北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县级财政收入成倍增长,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提高苏北各县域的城镇化水平,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城镇能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大中小城市辐射和产业转移,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实施城镇化战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村人口的非农化。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苏北要组织强有力的招商队伍,引进优质项目,特别是要集中抓好技术密集型项目的引进,使县域经济在更大的发展空间上加快开放,加速发展。苏北县域在引进外资项目时要坚持两个主要原则:一是有利于当地优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项目要优先引进;二是重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项目不引进,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苏北县域要在优化投资环境上下功夫,根据自身条件,全力打造特色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小政府,大服务”的思想,竭尽全力为投资者“雪中送炭”,乃至“锦上添花”,为投资者提供透明、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要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另外,苏北县域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硬环境。充分利用苏北地区的沿海、沿运河资源,加快发展内河运输;加大对苏北县域城乡道路、桥梁建设的投入,积极加快铁路、机场建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上级对苏北发展的高度重视,苏北县域经济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苏北各县域应结合当地情况,创新体制和机制,相互协作,促进苏北各县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注释

篇7

1、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其中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发达区域对人口吸引力以及落后区域对人口的推出力共同作用,导致了人口的迁移。大规模的中西部人口流向东部,进一步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在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影响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反过来又进一步吸引了大量中西部人口。在东部地区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劳动力不足。

2、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但是,人口迁移究竟能否促进迁出地与迁入地共同发展,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有观点认为人口往发达地区迁移,为发达地区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为其城镇化节约了成本,而在迁出地,由于人口的流出,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这种负面影响远小于对东部迁入地区的正面影响。因此,总体来看是有益的。也有观点认为人口迁移会对迁入地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大量的人口迁入使地区人口剧增,城市住房、交通、环境、能源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导致人口分布失衡以及计划生育管理难度的上升。从对迁出地的影响看,人口迁移不利于农业发展,并且加快了农村老龄化速度。

二、人口迁移存在的问题

1、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我国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中部地区,但经济发达省份大都位于东部。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东部地区在出现“用工难”的情况的同时中部地区失业率却持续攀升。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中西部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然而大量劳动力的流出导致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失严重,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2、就业结构不合理。在第一产业,尽管就业人数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逐年减少,但绝对量却在增加。而且第一产业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大部分流向了一些技术门槛低的产业。大量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国民经济没有产生足够的贡献,这说明我国目前农业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率不高。

3、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与国外相比,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因此,劳动力的素质可能会成为在将来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大力推进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东部地区需要更多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但当下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均存在不足,而且存在供需结构失衡。

三、政策建议

1、科学管理人口迁移。通过分类引导、合理调控和加强管理,来促进城镇流动人口市民化。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保证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其次,要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镇和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减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

2、提高迁移人口人力资本水平。首先要加大基础教育投资力度,确保农村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发展,提高我国劳动力队伍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政府通过投资各种层次的教育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劳动力降低流动成本。

3、确保人口有序流动。近年来,由于产业的集聚和技术的进步,沿海地带传统的产业趋于饱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并完善区域间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建设,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减少盲目和非理性的人口流动。要采取不同的就业政策,东部地区在吸引人才时要以需求为导向,做到有针对性,而中西部地区则要政策和环境的优惠力度来吸引人才。

篇8

关键词:产业布局;清洁生产;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8-0071-02

1引言

为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建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循环经济的试验区。结合目前开发区现状及笔者多年从事环保工作的经验,提出以下观点建议,权作抛砖引玉,以促进开发区的经济与环保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2 目前状况

2.1总体布局建设

由于历史原因,开发区大多是边规划边建设,没有很好遵循生产与生活完全隔离的原则,如化工厂靠近居民区,发生化工气体泄露将危及居民安全。热电厂位置距安置居民区太近且在生活区上风向,排放废气易对生活区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很多印染企业布局分散,跨度大,极不利于今后的行业集中治理。同一区域内分布着性质不相容的企业,一个企业的废气(尘)污染排放对相邻企业的产品有影响,需要安静的企业往往相邻产生噪声震动的企业等等。由于工业园区有居民生活区,应在靠近居民区的工业片区安置无污染的、轻污染的工业项目,并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以减轻工业污染物和噪声对周边生活环境的影响。

2.2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应遵循该地区的总体规划,不少地方为了招商引资政绩,并没有很好遵循这个原则。如有的地方规定以电子信息、无污染的生物医药技术、建材、纺织、制衣、食品、机械等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对有一定污染的项目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大气污染较重的项目;禁止引进化工、造纸项目以及医药、酿造、冶金等行业中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项目。但开发区却存在着印染、缫丝、绢纺等对水体污染较重的行业,对大气污染较重的木材加工业,国家严控的化工、电镀等一些行业。

2.3排水系统

开发区应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中水回用”的要求规划建设排水系统,“清下水”要集中排放;截污管网等配套工程应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充分论证启动期废水排入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如不可行应尽快分期建设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须经预处理达标后方可接入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而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率不得低于25%;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应尽可能用作绿化用水、地面冲洗水、道路喷洒水等低水质用水,以减少开发区用水量和排水量。目前不少开发区并没有全部建设雨污分流管道,特别是先期建设的道路管网。有的将污水排入生活污水处理厂,而生活污水处理厂因设计及工艺的原因只能达到一级B的排放要求,无法满足重点流域工业污水一级A的排放要求。不少开发区由于污染和集水能力的影响,加上供水管网的缺陷(主要是指没有中水管网,影响到水资源的二次、三次利用),大量内河网的水无法成为工业用水。

2.4集中供热系统

相关文件规定省级开发区集中供热系统必须于08年底前投入运行,热电厂建成前,入区企业自建供热设施须用清洁能源,一旦实施集中供热,企业自建供热锅炉须无条件拆除。目前不少开发区热电厂有的尚未建设,有的尚未运行,有的因工艺所限无法保证持续集中供热,致使企业自备供热锅炉无法及时拆除。目前开发区的企业自备锅炉中,1吨以下立式燃煤锅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立式小锅炉出厂时无配套除尘器,有除尘器的往往是请无资质的私人安装的,除尘器质量难以保证,除尘效果也就难以保证了。大部分1 吨以下立式锅炉使用单位,不能按照环评要求安装除尘设施,烟尘直排,这是目前造成开发区烟尘污染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司炉工违规操作、使用劣质烟煤,为了保证供气量,改反烧为直烧,造成黑烟滚滚;有的是除尘设施损坏,排烟单位未能及时维修,带病作业,除尘效率低下。

2.5 环保守法状况及机构人员

大部分开发区是以前从县或市工业园区升级而来,存在边规划边建设的问题,区内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情况极不规范,初期进园企业大多未经环保审批,即使后来补办了环保审批手续,也存在着先天性缺陷,企业在选址、布局、治理设施的选择等方面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后来的入区企业即使经过环保审批,也大多未经“三同时”验收,企业没有污染治理设施或没有按环评要求落实,使其治理污染的能力、效果大打折扣。由于以前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企业的保护,区内企业的排污费大多没有缴纳,无法以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治污、减污。根据相关要求,省级开发区必须有地方环保局的派出机构。目前,不少开发区无独立的地方环保派出机构。环境监管缺失,极易造成污染失控,引发污染事故及群体性的污染事件。

3完善思路

3.1创建生态工业园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工业引起的污染逐渐得到了重视,建立生态工业园被认为是目前解决工业污染、保护环境的一种可行的途径。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在生态工业园内企业相互链结,充分利用资源,一个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将会是另一生产过程或另一家企业的原材料,整个工业园形成一个各种资源(能源、水和原材料)循环流动的闭环系统,从而形成共生网络。考核内容由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4部分组成,在具体指标中,除了一两项经济发展指标之外,绝大部分是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消耗指标,突出了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特色,强化了生态工业园区必须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这一根本要求。

3.2优化功能分区

开发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简单的工业发展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转变;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充分重视开发区的功能分区和产业空间布局安排。在开发区规划范围内,从有利于物质集成、水系统集成和能源集成的角度,结合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总体布局。合理划分产业发展区、商贸居住区、支持功能区。

3.3强化产业空间布局

建立“生产――消费――分解”的产业空间布局。开发区的各个成员可分为核心成员、附属成员两类,其中主要工业企业、热电联产及资源回收中心为核心成员;污水处理厂、工业固废处置站、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填埋场、居民生活、公共绿地设施等为附属成员。建设生态共生系统时一方面要考虑一个企业的废物变成另外一个企业的“食物”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生态共生系统的效率和柔性,使得该系统能处于健康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3.4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严格把好企业或项目的准入关,不得引进任何污染严重的产业和项目;支持鼓励入区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进行清洁生产,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形成推进清洁生产的良好机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资源消耗的减量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废弃物排放超过标准的企业以及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监督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积极引导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开发区的环保审批管理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创建具有行业特点和区域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

3.5落实奖励扶持政策

对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企业,认定为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项目或企业,执行国家以及省市对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有关项目安排、土地使用、税收贴息、价格收费、投资优惠、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为了增强招商引资的力度、高效率开发和建设开发区,结合实际情况,对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型企业或项目,制定和形成符合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性优惠政策,为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入驻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开发区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应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重点,将开发区建成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的工业基地,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吉州区是如何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N].江西政报,2008-7-10.

[2]朱铁军.关于促进省内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N].宏观经济观察,2005-7-26.

[3]张志怡.循环经济促进天津开发区“血脉”畅通[N].北方经济时报,2007-4-10.

[4]周珂,梁文婷.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内涵[EB/OL]中国网,2008-11-19.

篇9

摘 要:从前美国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的《大学的功用》一书发表以来,大学即成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为一体的巨型大学。社会服务,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全维度因素。如何有效的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的职能,是大学成为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高等教育急需研究的问题。立足地方经济,是大学走出象牙塔式的纯文化现象,使其发挥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是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科技;就业

经济与知识的联系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而愈加密切。高等教育是以研究高深知识为内容,高深知识转化成的科技成果又可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具体表现在: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

(一)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舒尔茨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的研究分析,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回报率为 9.5%,对于个人回报率为14.8%,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点。可以说,人力资本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区域高等教育承担着为本区域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任务。从下表对全国各省就业人员受高等教育比例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东部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就业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远远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这种分布情况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基本吻合。由此可见,人才差距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据高等学校科技活动情况统计,近几年的科研活动极其成果都呈显著增加的趋势,R&D(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增加为8630个,R&D人员为63.2万人。截止到2011年底,高校在科研方面专利申请受理数发明专利54362件,专利申请授权数发明专利25064件,分别比去年增加了年增加了34.57%和27.39%,此外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为区域经济带来了一丝活力,2011年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0120亿美元,其中出口率占到进出口总额的54.23%①。各区域高校通过产学研的发展模式、兴办或对其他科技产业实施科技支持,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原平市佳诚液压有限公司2012年与河北燕山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就人才培养、继续教育;联合开发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联合进行科技项目的攻关,打造研发平台,形成厂校利益联盟;建立科技成果试验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露天行业液压油缸的生产厂家。

山西太谷通宝醋业有限公司通过与中科院、山西农大、省食品所等院所的技术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其主要成果纯净老陈醋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及亚洲其他国家。目前企业正在进行老陈醋扩产的二期改造工程,产能将达到7万吨。

(二)提高区域国民收入水平

高校对区域国民收入的作用主要体现两个方面: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以及高校师生个人消费对经济的刺激。根据统计数据分析,2007年我国高校数为1908个,至2011年已增加至2409个,与2010年相比也增加了51所。各地大学城的兴建,如山西省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的大学城,一期规划占地9900亩,总建筑面积360万平方米,总投资90至100亿元。各区域高校园区的建设,文体馆、图书馆、实验室等配套设施的改建都拉动了区域建材原料、基建、设计等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区域增加了就业机会。而国家2011年公共财政用于高校基本建设的财政预算拨款更高达461.771亿元②。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的个体消费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2008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学期的人均消费(不含学费住宿费)为5593元,而根据2011年数据统计,高校在校人数为2308.5万人,按照2008年的物价水平计算,每年高校学生个人消费就高达2581.7288亿元。两者合计3043.5亿元 。

(三)缓解区域就业压力。

目前高中以下学历者初次就业的失业率及待业时间远远超过具有高等教育的劳动者,高校扩招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走进校园,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校研究生在校人数为1538416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人数为22317929人。

教育部在从1999年决定全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据统计,全国高等院校2005至2008年的扩招率为平均每年6.8%,共扩招103.2万名学生,2008年全国减少失业人口19万人,高校扩招人数10余万人,对减少失业人数的贡献为52.9%。山西省高等学校2011年普通本科、专科生招生人数为184602人, 高等学校2011年普通本科、专科生在校生人数为594469人,间接缓解了我省十几万的就业压力。通过对接受完初等教育的学生进行分流,使一部分在学校接受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培训,不仅能够对及时就业产生缓解,而且能够增加劳动者的技术含量,从粗放的体力劳动者转变为集约的高科技技术人才。另外在待业时间方面,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比未接受者的失业时间约为半年到一年。待业时间的减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的供需矛盾。

当然,区域高等教育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除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还对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制约作用,如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状况,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异,高等教育扩招后的潜在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等,这些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微观因素。随着对高等教育元研究的进行和完善,对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改进,高等教育夫妇区域意识的增强,校企联合开发模式的完善,充分的发挥高等教育的职能,才能使得大学真正成为教学,科研,经济服务的强大动力。(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注解:

①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2

②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 王新刚,刘晶玉.高等教育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析.经济问题[J].2002(12).37一39.

[3]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武毅英.高等教育经济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 光通信技术 网络技术 发展规划

一、引言

随着现代光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接入网络、城域网络和骨干网络中全部采用光纤传输的方式是目前的普遍传输方式。随着“宽带中国”计划的推进,在用户端 “光进铜退”已成为主流。全光通信的应用对于促进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

二十世纪末期,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通信传输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波长幅度得到迅速提升,光通信传输距离也由最初的600km发展到2000km以上,密集波分的大量应用,使得骨干网的传输能力极大的加强,特别是目前国内的几大运营商的主流国内干线基本上都是采用1.6T的波分系统,使得省际干线、省内干线的通信资费越来越便宜,也促使了国内运营商的长途话费大幅下降,很多通信套餐中,都明确说明长途、市话一口价。

2.2 光纤接入网络技术

为了能够将数据信息通过光纤网络快速传输给用户,充分满足用户对数据信息的时效性需求,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提高用户接入网络的性能。光纤接入网络技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用户接入技术。光纤接入网络为用户提供的是全光接入模式,用户不再受到网络带宽的限制,满足用户在享受视频点播业务、IP电话业务时所需的网络带宽需求。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光通信网络建设,FTTX项目也得到了良好推广和应用,确保了光纤接入网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2.3 IP光传输网

传输网络从两个方向进行了演进,一种是从传统的SDH向MSTP演进,然后再向PTN演进。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不同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加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具备丰富的保护方式,遇到网络故障时能够实现基于50ms的电信级业务保护倒换。另一条演进的路线,是从数据通信的路由交换向光传输方向演进,这就是IPRAN技术,IPRAN 的意思:“无线接入网IP化”,是基于IP的光传输网络。IP RAN采用成熟的IP组网技术,吸取了传统SDH的管理理念,是将移动宽带与固定宽带业务统一承载的重要传输平台。

三、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前景规划

3.1 新型光纤研发

目前,光通信网络技术采用的光纤介质并不能完全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在未来发展进程中,光通信系统的光纤波段必然会得到持续扩大,其数据信息传输容量也会不断增多。因此,为了充分满足骨干网和城域网不同的发展需求,国际上已经研发并定义了多种光纤介质类型,包括G.655型、G.656型光纤介质等。我国光纤介质的研发技术与国际发展水平也进一步靠拢,G.655型、G.656型光纤介质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生产。

3.2 光学薄膜技术

目前,社会发展已经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光通信网络技术的改革发展对促进时代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相关方面的创新改革。同时,光学薄膜技术在进一步提升光器件性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光学薄膜技术不但切实提高了光纤链路耦合效率,更提高了光器件的运行性能,使其充分发挥最大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光通信技术的研究项目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光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3.3 物联网及云计算发展

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云计算的领域不断扩大,整个通信行业对光通信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云计算的发展离不开光信号接入、传输和汇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辐射状发展的云网络模式。由此,光通信网络技术必将广泛应用于云计算以及物联网发展中。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有线通信网络等,都需要发展成为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泛在网。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光通信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迈进了全光通信网络的发展阶段,光通信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必将会在“智慧城市”、“宽带中国”、“云计算”大背景下,出现新的突破,以一种更普遍的方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