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篇1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努力。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并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

如果说西方科技的发展强调“尽物之性”,那么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则强调“尽人之性”,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创造万物,是最宝贵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时时处处无不体现人贵于物、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在“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中强调人的可贵。管仲提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要以人为本。他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些人贵于物的思想、民本思想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中国古人主张“和为贵”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在人际关系中,指出“人和”具有最高价值,人际关系贵在和谐相处。

(五)以孝德为核心的伦理规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孝视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人类和谐之本。孝是人之本性、做人的根本,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孟子把孔子的“孝”的思想进一步拓展,提倡人们把对自己的父母的爱推已及人,博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确提出了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和社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就是社会共同承认的价值观与意义体系的集合。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文化以其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价值导向” [1]引导社会成员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动,使人们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准则,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认同主流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深厚的土壤中。

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 “仁者爱人、讲信修睦”、“和而不同、和谐相处”以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提出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都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毕竟是封建社会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物,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思想残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取其精神,弃其糟粕”,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又根据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

(一)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思想”。《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在养民”的说法。孔子认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说法”,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反映在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二)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也重视公正和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礼记》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吕氏春秋》中“昔先圣王之治于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指出了“公正”“公天下”的重要性,从传统上肯定了“公平正义”。 在治理国家方面,古代有大量法治思想的论述,如“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但这些思想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带有封建性、狭隘性。今天,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是对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的吸收,又是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一步总结提升。

(三)从公民层面看。“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出国家的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已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讲,“民无信则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讲求信用,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以“仁”为出发点,并且由已推人。《孟子》中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仁者爱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认真挖掘,辩证对待传统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的观点D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二,与时俱进,讲究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寻求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要根据时代需要合理汲取,与时俱进,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第三,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要依托各类场]、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的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创意新颖、品位高雅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篇3

关键词:元素 传统文化 时尚 创新设计 形态

1.引言

2008年的流行元素是什么?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可否认,2008年奥运会所促就的传统文化发扬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但如何发扬,或者说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恰到好处地运用于产品或商业用途中,这对于每一个设计者而言都是值得深思的。很显然,传统文化不可全部照搬于世,因为传统的东西对现代人的眼光而言大多会显得陈旧与呆板。那么如何才能被时代所接受?简单地讲便是给它赋予现代的气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在古代中国,我们的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为“五行说”。当然,对现代而言这些早已不具有科学性,但这其中却最早提及了元素的说法。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理想与现实当中,其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其包含的各种元素,便是代代相传的艺术文化。

从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艺术文化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刚健有为、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当然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

从具化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这其中囊括了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文房四宝、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对联、八卦等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它们为进一步体现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流传至今。作为一名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一名中国人,更有必要将这些艺术形式融入于设计当中,向世界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展现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不是将它作为包袱成为影响发展的阻力。

3.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创新设计之中,以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这更多地还需要一定的产品造型设计基础。

3.1工业设计造型基础

工业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造型,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专家认为应该把基础造型与相关理论在工业设计领域中进行整合,并列为“形态学”。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无论外观还是完全意义的产品设计或其他相关设计,都必须解决包括形态、色彩、材料、空间等要素在内的基本造型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形态学是一切造型设计的基础,贯穿于造型活动的始终。

“形”通常指事物外在的形状,“态”则是物体蕴含的神态。因此,形态就是物体“外形”与“神态”的结合。在我国古代便有“内心之动,形状于外”,“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等论述,指出了形与神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形离不开神的补充,神离不开神的阐述,无形而神则无,无神而形则晦,形与神之间不可分割。只有将形与神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对形态完整而科学的认识。可见,要使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新设计之中,除了要有美的外形外,还需具备与之相匹配的“精神势态”――犹如历代中国书法家在创作时所追求的境界。

产品的形态是产品表达信息的载体,工业设计师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语言(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有元素)进行产品的形态设计,借助产品的特有形态可以向外界传达设计师的思想与理念。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也往往通过产品形态所表达出的某种信息来判断和衡量与其内心所希望的是否一致,并最终做出是否购买的决策。

产品的形态是工业设计的最终结果,在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应增强对立体形态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了解形态发展的必然性与永恒性,更加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形态,有目的地将“神态”赋予“形式”之中。

3.2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

3.2.1设计理论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各民族不同种类的精湛的艺术作品蜚声世界,前辈们为我们遗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财富,为我们学习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而且为我们的设计确定了正确的观念,这是传统艺术文化带给我们的巨大帮助。但是,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也有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缺陷,比如传统图案在面对造型形态的空间处理、造型材料的运用、制作工艺的选择等方面没有理论解释,加上传统工艺美术多以艺人的手工操作作为主要的生产形式,这就决定了传统图案作为造型设计基础有着一定的弊端。而在克服这一困难的过程中,中国的联想公司就向世界展示了一项不菲的成果――这就是2008年奥运火炬的诞生。卷轴的造型外加祥云的纹案不仅使火炬具备了古朴典雅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设计团队的特色设计理念或者观念,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形态之中。

中国人与西方人相比,一个明显差别便在于中国人重在用“谋”。中国文化多表现为直观的、类比的形象思维方式,总是用一种简约的、模糊的大、而笼统的寥寥数语将自然与社会一揽而括。其对创新理念的融合就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抑制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影响人们的创造力,又有可能在关键之处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这其中的蕴意则需具体而言了。

以中国京剧脸谱艺术为例,众所周知,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一、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二、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三、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

根据描绘着色方式,脸谱可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3.2.2设计实践

以下以本人的设计实践为例,具体阐述将中国脸谱艺术融入产品设计的过程。

在一套系列文具造型设计中,本人将中国京剧脸谱艺术与奥运文化融入了产品创新设计过程,其主题为“创意奥运――粹”。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粹”并非一个单纯的粹字。为了体现奥运与传统文化的创意主题,特将“粹”字中“卒”部上方的一点改为了奥运标志中的“京”的标志,这样既赋传统于奥运之中,又使奥运的主题在传统文化元素中得以体现。

再次,根据系统的分析以及对人机工程学及材料工艺的考虑,我将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五行依次赋予了“中性笔、圆珠笔、白板笔、油性笔、活动铅笔”五种不同种类的文具造型之中,使每支笔的形态融入京剧脸谱这一传统文化元素。在京剧中,每一行都有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将代表性角色中的脸谱甚至动作、衣装等特色元素再进一步概括、抽象,最终便得到了符合每一行的特色造型。当然,我们不能将五支笔的造型改得面目全非,“笔”这一文具的特性以及原造型中的优点还是要保留的。具体如下:

中性笔――武生,设计来源于《林冲夜奔》中的林冲;形态抽象,由武生跳跃动作概括而出,设计将笔杆稍微弯曲,杆底为皂鞋抽象。

圆珠笔――青衣正旦,设计来源与《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整体拟人状,附以古代头饰点缀,但以通过抽象的艺术形态作为表达的依据。

白板笔――净脸,设计来源于《铡美案》中的包拯;以包公脸谱的大面积黑调为构成单元,体现白板笔的结构形态;在笔帽的结构设计中充分体现包公脸谱的形态。

油性笔――末脸,设计来源于《战宛城》中的典韦;重点由人物服饰抽象而来,笔身条纹着意表现典韦手持短戟时的武姿。

活动铅笔――丑脸,设计来源于智取皇纲中的程咬金;丑的定义在于诙谐,而不仅仅在于跑龙套的小角色,他对故事的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为了体现其身份与地位在故事中的作用,故以不对称的造型来特意刻画丑的角色,这也是我们在设计笔的造型中所要体现的。

本系列文具以灰白色为基本色调,配合深黑色构成文具的主体色。奥运的五环标志: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黄、绿环,整体造型为一个底部小的梯形。五环的蓝、黄、黑、绿、红分别代表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标志着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因设计文具的主题为创意奥运,而且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故考虑将文具的五种笔的色彩搭配以奥运的五环色,以表达各个民族对和平的期望,并在此基础引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素。

京剧人物用色有红、紫、黑、白、蓝、绿、黄、老红、金等,这些色彩都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故本系列文具配色不仅考虑奥运五环的色彩应用,还考虑传统戏曲色彩组合,并能够结合戏曲特定人物形象做文具色彩分区上的区别,为文具种类的易识别性提供区分标准。

设计结果如下图的整体效果图所示。

4.结束语

以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如何在设计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去不断地探索,如何确立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不落后于时代的设计理念,对我们而言将会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一个考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参考文献:

[1]汤用彤,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北京:东方出版社.

[2]许思园.中国文化研究集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张立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边守仁.产品创新设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底蕴分析

前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灵魂,可以引领社会的发展,凝聚社会之间的共识,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轨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因此,在倡导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要不断的汲取营养,提高影响力与创造力。

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其发展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上的振兴,而中华传统文化则是实现这样价值目标的重要力量源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仅提供了思想以及文化上的资源,同时也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所共同坚守的理性信念。对于民族与国家来说,只有达成了相应的认识才能形成有效的合理,从而实现万众一心,促进我国的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就要将56个民族集中在一起,这样才能演变成为我国的民族精神,共同坚守理想与信念。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以及理想信念可以促进我国实现持续的发展,就今天来说,依然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一)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民族之间的团结

对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之间的团结来说,是保证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富强的基础,而中华传统文化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就我国民族来说,分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国家的分裂是短暂的,民族上的团结与统一则是长期的。在我国古代出现了如同汉代、唐朝以及明清等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帝国,在全球的许多地方中还是相对较少的[1]。从实际上来说,世界上的各个地区中,大部分的时间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但是都不能不把原因归结到文化上。在文化上的影响下,可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在孔子所著的《春秋》中,维护周天子的巩固地位,反对混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孟子则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主张“定于一”。尤其是对于“独尊儒术”来说,对达到思想上的统一,促进国家大一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样也就使得儒家文化逐渐演变成为了我国文化中的主体。孔子的这一思想刚好满足了当时的国情以及民意,所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尤其是得到了少数民族政权上的认同。中华民族也正是保持了长久的统一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与认同,人们也自觉的借助这种思想来抵制分裂,从而维护好了整个社会的发展[2]。

(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是在特殊的地理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通过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与磨合,达到了系统化与规范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蕴含着这一情感与智慧,极大的促进了民族的发展,根植与中华儿女的思想与意识等方面,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所以也就使得其具备了极强的民族性。也正是在这一文化的影响下,使得我国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等方面一直处于世界上的领先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华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是其他民族文化所不能比拟的。中华民族也正是借助这一优势奠定了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就现代来说,中华文化再次彰显了它的优势,并促使了广大中华儿女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3]。

二、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智力上的支持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历了百年耻辱后,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励志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以及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而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最高利益所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没有促进工业革命的首先发展,但是却对工业文明的发展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实现现代化[4]。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挑战的影响下,其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就今天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的真理,尤其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来说,其中所包含的现代元素不仅可以适应好现代文明,同时还可以反思好西方价值观主导的现代化进程汇总所存在着的弊端,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传统文化可以满足现代化的挑战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在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中,主要是从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可以看做是外来的全新事物。面对社会的不断转型,一些传统社会开始陷入到了长期的混战中,因此,在面对这种挑战的影响下,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促进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海外华人在欧美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中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甚至还主导了当地的经济活动。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可以促进社会变革的现代化因素[5]。

(二)可以为反思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

在进行西方现代化反思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放在了东方,并发现了中华文化在反思西方现代化的弊病中有价值的东西。且对于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来说,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给世界的发展产生出了相应的影响。但是对于中华文化来说,这种价值观恰恰可以转变成为对现代化危机进行反思的重要思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中,包含了众多的和谐因素,也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就要求人们之间要与相互尊重。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普遍比较热爱和平,其中所蕴含着大量的和谐因素,所以也就可以有效的构建出一个和谐的世界[6]。

三、为人们提供了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其中有许多的标准就是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快速发展的基因,并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中,深入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理论体系是源远流长的,通过对天、地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样也就可以有效地评判好人们行为的非曲直,及时纠正好不良的行为,实现稳定与持久的发展。

(一)规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中华文化中,注重血缘与亲情上的关系,因此,也就比较注重祖先与子嗣方面,通过对已逝的亲人进行追忆与几年,可以实现亲族上的联络,增强血缘上与文化上的认同。其次,在中华文化中还要求要做到以礼待人,尊重好他人,遵守礼仪。对于这些规范来说,可以实现协调人际关系的目标[7]。

(二)形成良好的统治秩序

想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仅要具备忠君与以德治国的思想,同时还要具备反对杀戮的思想。在孔子的理念之中,一直认为要实现“为政以德”,也就是说,要坚持运用好道德的力量来提高人们的信服程度,只有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就“仁”这一思想来说,其实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要求人要具备“仁爱”之心,统治者则要具备“仁政”[8]。

四、传统文化与理论上的结合

想要培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以为指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且对于文化的自我更新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逐渐演变成为了自己的体系。尤其是在近代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自我更新的历程不断被打破,为了满足时展的需求,就要及时吸进先进的文化与思想,以此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9]。一般来说,内因直接决定着外因,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成分决定了可以快速吸收什么东西。因此,在文化的更新中,原有的部分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传入到中国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接受,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就。正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与理论之间具有了想通性,所以也就使得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了指导的位置,在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后,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0]。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的,并且不断的吸取营养,这是由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凝聚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经受住时间与实践的考验,具备了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就要不断吸取其中的精华,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142-142

[2] 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03):11-15

[3] 黄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亲密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1-5

[4] 祁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研究[J].学理论,2015,(07):189-190

[5] 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03):4-6

[6] 刁生虎.王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5,(28):88-93

[7] 刘晓欣.高翔.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关系研究的综述[J].中国民族博览,2015,(18):13-14

[8] 闫坤.段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38):118-122

篇5

【关键词】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承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实际,对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等学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抛弃传统、忘记根本,就是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增加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为90后,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着相对明显的特征。

(一)价值观偏差和信仰缺失。

9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与融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90后大学生在安逸的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惰性,尚未形成稳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崇尚个人选择、强调个体意识的90后大学生当中,近1/3的大学生处于无信仰状态。“对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大学生信仰的缺失,对大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个人奋斗目标,社会的不竭发展造成影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缺乏。

从教学实践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知,对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涵缺乏理解。从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名著的学习和阅读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学习阅读兴趣不高,传承情况不佳,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看过“四大名著”,对身边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也了解甚少。刚入学的学生中文化品位有西方化的倾向,也证明了传统文化教育阵地的缺失使大学生很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

(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学生普遍更乐意谈最新的娱乐八卦等非主流文化和西方的流行文化,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有较高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但往往因为觉得传统文化学习较为枯燥,较难理解或者不够时尚等原因不能主动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够谈到中国在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巨大作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也表示出了乐观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

二、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一)课程设置的边缘化。

在市场经济和高校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二本以下的普通高校,课程设置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接近市场需求,相应就弱化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大学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忽视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除了专业课程之外,接触更多的是外语和计算机,较少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造成传统文化课程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内容的附属化。

大部分高校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列为选修课,作为学生获得课外学分的资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只是作为主要学习课程的配角。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开展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指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比例。

(三)教学形式的简单化。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几乎都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近年来,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班,专门学习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形式也相对丰富,但也是作为一个专业来开展教学工作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只限于课堂教学,尚未安排其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感触也都来源于书本,没有开展体验式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绝大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的,属于零散渗透式教学。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就是要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零散渗透式的教学形式,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完善教学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以立德树人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

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与开展立德树人活动的目标相一致。世界各国文化融合日趋增强,文化在增进彼此的交流沟通,增进共识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立德树人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深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在对外交往沟通中实现,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篇6

【摘要】文章以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之间的关系以及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等内容,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关键词】湖湘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JK016CDY01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立项课题《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spybzz0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传统文化作为滋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和凝练。湖湘文化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中十分富有特色并且有深远影响的一种区域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鲜活的文化质料、丰富的实践载体、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凝练所得,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湖湘文化产生和传承于湖湘大地,它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价值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湘精神,这种精神具有优良特质,它是中华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经世致用”“心忧天下”“百折不挠”“兼收并蓄”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彰显了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也展现了湖湘人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湘大地的生动诠释和体现。

继承发展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滋养,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然而湖湘文化毕竟诞生并很长时间存在于中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业地区,由于历史继承性,故难免留下历史时代的印迹,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落后的封建的思想观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是不可取的。因而对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科学辩证的扬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指导新时期的湖湘人继承发展好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这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凸显湖南特色,达到“六个走在前列”是非常重要的。

二、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

怎样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和倡导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同时,让广大青年学子易于接受,老百姓喜闻乐见?我们完全可以在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切入点。在三湘大地,这个切入点就是湖湘文化的精华。如果我们把湖湘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能找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就能深化核心价值的内核,就能赋予核心价值体系以灵魂,就能在倡导弘扬核心价值体系时接地气。继承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湖湘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服务。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功能,具体可通过以下方法和路径实现。

(一)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挖掘,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内涵

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它的精神特质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千年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淀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价值思想,体现了湖湘人民的价值追求。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价值元素的挖掘,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绵长而持久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源自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中华地域文化具有地缘亲和力,易被当地群众理性认识和有情感认同。中华地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湖湘文化产生流传于湖湘大地,是湖湘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优良传统形成独特的精神特质,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对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辨析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传承,提供一种地域文化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参照,识别其中的历史脉络,做出系统深刻的理论分析,为地域性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三)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人们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需要一个文化体验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践行也是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们从社会的生活体验中逐渐形成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和巩固共同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它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提炼、总结出湖湘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让湖湘文化有机融入核心价值体系,再将其有效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有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体验和领悟它,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汉民.湖湘文化通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5.

[2]王伟光.充分发挥湘学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4-10-11.

[3]郑大华.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N].北京日报,2015-01-19.

篇7

关键词:湖湘文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03-01

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极富湖湘特点、时代特点和特定的地域文化,其精华的发扬光大可以充实、扩展、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研究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对于特色地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地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如彭跃农在《湖湘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阐述了湖湘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在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如欧阳军喜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中国传统文化;再如殷忠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从中吸取力量,获得涵养。

(2)极少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硕博士论文中部分涉及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如《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等。

(二)理论与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2013年以来,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继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凸显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服务的时代责任。这对于我们今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引导青年学生建立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2)现实意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民族文化的根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背景下,探究如何弘扬包括湖湘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培养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理清湖湘文化的渊源、发展脉络;理清湖湘文化的独创性、价值观念、鲜明特点,增强文化自信。

认真汲取湖湘文化的精华和思想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湖湘文化“淳朴重义”“敢为人先”“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文化价值,让湖湘文化成为培育现代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文章,重点做好创新性措施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

(1)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

(2)湖湘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3)弘扬湖湘文化并融入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及措施研究。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拟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及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研究文献及先进做法,积累相关的研究资料。

(2)案例研究法。以过去几年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湖南本土兄弟院校如长沙民政职院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利用湖湘文化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案例,以科学分析原则为指导,分析探索具有传媒特色的湖南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

(3)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兄弟院校的实证研究,检验目前利用特色地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以期通过实证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事实支撑与路径选择。

(四)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

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对于体验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具有重要价值。围绕这一目标,我们拟解决以下问题:

(1)把湖湘文化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并积极开展湖湘文化传统宣传学习活动;

(2)积极深化研究探讨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的载体途径和方式方法;

(3)把湖湘文化优良传统有效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知、情、意的深度融合,让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并达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宁先圣. 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5,04:30-32.

篇8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52-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人民的共有精神家园,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当前社会形势和时代背景下,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从中吸收丰富养分,否则就很难有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本文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依托“百书研读”,具体探讨学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举措,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知行合 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百书研读” 活动自1993年开始运行,至今已有23年之久,创建之初是作为学校加强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保证读书质量的同时也确保读书数量,旨在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优化校园内的整体学习风气。

学校鼓励学生每两周读1本书,每月读2本书,每年读24本书,大学四年至少阅读100本书籍。“百书”既是实指,要求学生大学期间读够100本书,同时也是虚指,目的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拓展学生读书的领域,自觉做到博览群书。

“百书研读”活动启动后,学校定期为学生们推荐经典书目,引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并坚持每月一次组织学生分享读书笔记、交流读书感悟,创建了学生刊物《益思集》。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举措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即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因此,学校依托“百书研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开展品读经典书籍、重视传统文化宣传、学生社会实践三大活动举措,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开展“百书研读”活动,加强文化熏陶

建立经典书库。学校投入建设经费开辟了图书阅览室,定期购置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目前书架共有《诗经》《楚辞》《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左传》《史记》《二十四孝》《资治通鉴》等经典书籍1000余册。

研读《弟子规》等经典书籍。为扣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颗纽扣,在大一新生初到之际,就进行研读优秀传统典籍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了凡四训》的学习教育活动。

开设专家讲坛。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读书心得经验交流会,围绕“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展开交流,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为学生解疑释惑。

开展读书主题讨论会。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以“电车难题之何为公正”“倒地老人扶不扶”等为主题的讨论活动。

成立经典书籍漂流驿站。2014年,学校依托天津市举办“书香天商・浸润成长”优秀读书案例活动的契机,以优秀传统文化书籍阅览室为基地,成立了图书漂流驿站。

学生自主编撰《益思集》。每次“百书研读”运行结束后,收集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心得稿件和学术论文,在稿件收集后,组织人员对稿件进行一审,选出相对较好的稿件,再交由特约专家审稿小组进行二审,选出优秀读书心得稿件和学术论文。为了把活动成果有效利用并总结凝练,先后共出版了13辑《益思集》。

(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举行优秀传统文化观影活动。新生入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前提,每年组织大一新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观影活动,已成为入学教育的常规举措。

开展传统典籍主题朗诵评比活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运行“百书研读”活动基础上,开展“学经典・用经典”的主题朗诵比赛。

举办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竞赛。围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文化精髓,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开展“道德1+1”暨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竞赛。

开展学生干部传统文化修养培训。学校重视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以知行团校为平台,定期开展以“百善孝为先――中华传统美德”、“做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等为主题的学生干部礼仪规范培训。

举行经典书籍报告会。学校倡导学生每两周读1本书,每月读2本书,根据学生阅读的传统经典书目,定期开展以“何为礼”、“自私自利――西方价值观的危害”等为主题的传统典籍读书报告会。近200名学生通过参加报告会,激发了学习国学的热情和兴趣,领略了国粹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育人

定期组织下社区活动。为发挥学生的专业知识优势,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至少下6次社区,开展以“解决邻里纠纷,共建和谐社会”、“敬畏传统,明礼守信”、“以法治为基,建和谐社区”等为主题的经典文化宣讲活动。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赴敬老院、孤儿所、智障学校等社会机构,开展公益志愿服务,关心空巢老人、残疾人、智障儿童等弱势群体。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经验及改进思路

学校以开展“百书研读”活动为核心,以班级党团活动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阅读经典中涵养心灵、浸润思想、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丰富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主要成效

学校重视加强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通过开展“百书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三大措施,共计2700余人次参加各项活动。开展的读书心得交流会活动,不仅是分享交流的平台,更是学生思想碰撞的平台。在读书心得交流会上,通过提供好的主题、好的契机、好的情境,用视频、图片或是文字材料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同学们相互间的争论、辩驳,起到了通过交流分享擦出思想火花的重要作用。在“百书研读”活动运行的同时,更注重读书成果的提炼和汇总,在向学生发放研读书目时,要求每一名同学对所阅读的书籍撰写读书心得或专业论文。这样不仅督促学生仔细阅读专业书籍,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真正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生们的读书心得和学术论文,都由资深专业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刊登在《益思集》上,并在同学中广泛传阅,形成了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

先后有500名学生在经典书籍阅览室现场阅览和借书,品味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近400名学生参加研读传统典籍活动并撰写读书感悟,坚定了理想信念;300余名学生参加讲坛活动,增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近200名学生参加主题讨论会,增强了友善互助意识。到目前为止,学生撰写的读书心得和学术论文累计达数十万篇,共出版了13辑《益思集》。300余名学生参加观影活动,感受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洗礼;近200名学生参加传统典籍主题朗诵评比,提升了思想境界和人格素养;200余名学生参加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竞赛,提高了道德修养;先后有100名学生骨干参加培训,增强了“尊重师长,正派做人,甘于奉献,争当先进”的崇高意识;近200名学生参加传统典籍读书报告会,领略了国粹的独特魅力;200余名学生在下社区活动中为居民解疑释惑,增强了公民自由平等、诚信友爱、和谐互助意识;先后100余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增强了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确保“百书研读”活动质量,满足学生自主阅读的需求,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了学生图书阅览室,目前共藏书5000余册;该阅览室在借阅书籍、提供自习场所、开展学术活动等方面,与学校图书馆相比更为方便且贴近学生需求,深受学生欢迎。

(二)经验总结

以“百书研读”为平台,追求以文化人。依托“百书研读”激发学生品读经典书籍的兴趣和热情,督促学生撰写读书笔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学校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读书心得经验交流会,交流会上邀请参加学术论文征稿的优秀作者做心得分享,邀请专业老师或优秀校友做点评和指导,并播放启迪学生读书的经典视频。

以“百书研读”为载体,助力以文育人。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是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主旨所在,是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有力举措。依托“百书研读”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培育,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社会实践锻炼,不断磨砺自己,在砥砺前行中成为社会可堪大用的人才。

(三)改进思路

篇9

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 ,到夏朝建立。之后绵延发展至今。

2、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为历代儒客尊崇;道学以顺应自然为核心;佛学以慈悲、大爱、解脱为核心,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复兴;中国梦

1840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曾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抑制。许多人认为,在工业文明的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是过去式,早应该抛弃。但是,经历了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条件下,人们的道德意识、信仰意识却发生了极大的危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似乎只有在书中可以看到。但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现,回归传统,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的复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应有清醒认识和理性态度

在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上,马克思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19世纪60、70年代,当黑格尔哲学被德国知识界视为“一条死狗”时,马克思却公开承认他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公开表达对黑格尔的敬意。这件事对我们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尤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既要自豪尊重,又要批判继承。

中华传统文化素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著称于世,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形态,它对内具有凝聚整合能力,对外具有涵容同化能力,其强大的生命力令世人惊叹。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缺点、长短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现实问题。2500年前,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形成的基础和成熟的标志。探索中华文化,对于其中的修身养性、诚信仁爱、和谐中庸等思想及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智慧和力量,这些都要发扬光大。

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消极和糟粕的部分,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专制主义、经济上的平均主义,“三纲五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纲常伦理,仍然影响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这些不良传统政治文化,都需要我们鄙弃。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的认识

(一)文化转化要与时俱进

文化的转化是文化在社会成员中纵向交接的一个过程。所有文化传承有着模式化的要求,转化是继承和发展,是文化具有稳定性、延续性和完整性等特点的重要表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如此。中华文化更具有自我进行转化的“基因”。百家争鸣以后,两汉经学兴起,两宋理学,明代心学,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转化和拓展。究其根本,文化的转化是继承和发扬的过程。

(二)坚持先进文化和精髓的原则

先进文化的导向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清晰认识世界各国文化业发展的特点优点,在文化转化的过程中予以借鉴。我们要以促进生产力提升,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为目标开展文化转化工作。同时,更要注意把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精髓作为核心内容和核心工作来开展转化工作。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所拥有的丰富文化遗产中,最为关键的是“和谐”、“仁爱”、“道法自然”等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这部分精髓都应该被发扬光大。

(三)以开放性的心态来开展传统文化D化

文化的转化发展一定要站在开放的视野角度进行审视。开放性,就是要将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工作,放置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上来看待,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来看待,充分发挥群众作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转化和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三、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一)深入开展传统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各区域的文化相互交融由来已久。新大陆发现以后,东西两大文化体系历史性相遇了,“西学东渐”,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但是,这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树立创新思想开展传统文化复兴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新事物就不会发展起来,世界就不会进步,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这一问题上,一方面我们要树立创新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的文化内涵、模式、方式,汲取西方优秀文化营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形成新的中华文化构建;另一方面要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式,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先天资源优势,以文化产业的拉动,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壮大。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0.6%,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10%以上,从这一数据来看,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大,但机会更多。

(三)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