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工程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模式正朝着集约式方向发展,工程管理手段更加科学,工程管理也更加全面。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工程管理也因此更加高效。但是我国工程管理的问题仍然较多,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发展的失衡、行业差距的增加、区域工程建设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工程管理制度、法律的建设和执行存在不足等。
2工程管理和科技创新分析
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管理的生态维度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工程管理人员肩上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责任更加沉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工程管理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成熟。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科技在生态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推动生态科技创新,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友好发展。
3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受法律法规因素的影响。法律法规是十分重要的市场调控手段,能对企业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在制定法律法规的时候,需要对法规强度、政策工具和预测性进行考虑。其次,受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生态科技创新中,绝对不可忽略市场结构这一因素,该因素主要通过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进行衡量,需要保证市场结构的合理。在市场竞争中,顾客需求是推动生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随着生态绿色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企业会因此更加重视生态绿色产品,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潜在顾客的利益也是企业需要洞察的重要因素,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开拓新的市场。最后,企业内部环境也会对生态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在企业内部环境影响因素中,不得不提的是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站在企业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生态科技。并且,企业资产结构也会对生态科技创新产生影响。企业需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强大的实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科技创新并实现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企业科研能力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是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4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有效策略
4.1政府加强对企业行为的引导
企业通常缺乏长远的目光,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比较被动。所以,政府需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导企业以长远的目光看待问题。在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时,需要综合政策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使工程建设在政策的指导下规范进行,使生态科技创新主体的责任得到明确,并且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
4.2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
通常来说,企业外部环境出现问题,企业就会依法进行处理。我国工程管理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但实际上缺乏定性标准对企业执行力进行检验。所以,国家需要促使一些强制性标准得到明确,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使有关定性标准更加清晰,并且得到有效的实施。
4.3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于生态科技创新研究
事实上,存在不少方法可用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就工程管理而言,政府需要采取各项可行的措施去支持生态科技创新顺利进行,对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参与进行鼓励。所以,政府可为企业制定合理的政策,为企业的生态科技创新提供帮助。政府应当更加注重生态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且,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加强先进生态科技管理经验的引进,使我国生态科技创新的进度加快。企业在进行生态科技创新研究的过程中,积极促进生态科技成果的应用,使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4.4加强生态科技创新产品市场的开发
目前,有必要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在市场中的重视程度,提高人们头脑中关于生态科技产品的思想认识,树立科学的生态消费观念,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使人们更加关注环保。与此同时,促使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使其在建设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5提高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需要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所以,企业需要对外部市场环境足够熟悉,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找出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进行生态科技战略规划的制定。部分企业较少接触到生态科技,但实际上生态科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十分重要。所以,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生态化理念,以长远的目光,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间相辅相成,要想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促使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保证工程管理的有效性。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科学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社会和企业应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价值,注重生态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生态科技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促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实现友好发展。
作者:陈秀伟 单位: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房产登记交易中心
篇2
【关键词】洞庭湖地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一、洞庭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造纸企业的污染
据了解,从2000年起,洞庭湖地区的造纸厂由最初的四十几家猛增到数百家。数据显示,2005年湖区造纸行业排放废水1.07亿吨,占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5.5%,是污染减排的重点。随着环湖造纸企业的迅猛发展,洞庭湖成为许多违法企业“藏污纳垢”的乐土。据了解,省政府2005年就出台了《洞庭湖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洞庭湖达到三类水质标准。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在“十五”期间,洞庭湖所设的10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均未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到了2005年,情况急剧下降,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洞庭湖地区水质下降迅速,均变为五类水质。
(二)湿地资源的危机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洞庭湖地区的湿地是有着“长江之肾”的美誉,在维系长江的水土保持有着无可替代的生态功效。并且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洞庭湖地区的野生动物都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多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过度的捕猎使许多珍惜的野生动物消声匿迹。时至今日渔民的有害渔具大量遍布洞庭湖,每到渔汛期,外来渔民大量涌入,增大了捕捞密度,形成了掠夺式经营的局面,导致鱼类产量和数量急剧减少,中华鲟、江豚等珍贵鱼类几乎绝迹;对鸟类的过度捕猎,特别是在迁徙季节使用排铳、地枪、毒杀等方式和手段进行猎取,导致鸟类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
(三)航运发展带来的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住房建设等基本建设业务不断,这些建设都离不开黄沙、卵石、水泥、红砖等大宗建材。而岳阳、益阳、常德是盛产建材之地。巨大的货物运输需求和优越的航运条件,催热了环洞庭湖三市的水运经济。由于大量的个体和私营业主进入洞庭湖“淘金”,导致市场竞争无秩序,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给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二、加强洞庭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层面的具体措施
1、推广生态思想,提高生态意识
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对人的外在行为有内在的约束作用,是人的内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自律性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同志曾经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提高人们自下而上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在部分人的内心深处,对生态环境与人的生态生活品质的内在联系缺乏理性认识。要引导干部群众学会算资源帐、能源帐、环境帐、长远帐。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提升人的生活生产品质,最终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创新生态科技,构建生态系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更替。为了满足洞庭湖地区的建设需要,科技创新必须向生态化转向。所谓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是指要将生态问题纳入到其中加以考虑,并考虑在生产的过程中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人们在进行科技创新、发展经济的同时,而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值达到最小,更有利于重建或恢复生态平衡。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关键是充分发展绿色技术,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创新,打造绿色技术平台。
3、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
洞庭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弘扬生态文化,深入研究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政绩观、绿化消费观,要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培育绿色消费方式,倡导健康消费理念。绿色消费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使资源使用、废物产生和污染达到最小化;生活质量较生活的物质标准优先;满足当代人类的基本需要而不是欲望;现代人的行为要考虑到后代人的利益。它提倡将环境保护融入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它要求人们以追求精神生活为目标,不再以大量消耗资源、损害环境求得生活上的安全与舒适,要求人们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祟尚自然,使消费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生态文明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依托创新型人才打破传统,开拓创新,传承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这要求高校根据地区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承担社会赋予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创新型人才对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科学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技术支持。一是转变科学价值观念需要创新型人才。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统治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一观念,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提高认识、改变实践的价值要求,以发展、综合利益的眼光来评价使用科学技术。二是生态技术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成了破坏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的工具。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科学技术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服务,用生态文明的“保护技术”代替工业文明的“破坏技术”。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将技术真正彻底的改造。三是生态文明社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要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生态价值观念确立和生态技术使用的前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观念,形成社会与人、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才算开始起步。所以,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生态文化,使生态文化转变为生产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期望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文化支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文明的高度。要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先培养生态文明人。创新型人才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规范自己对于大自然开发的经济行为,并不断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形成环境保护良性氛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要求,需要人类树立全新的现代文明观念。只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自身意识,逐渐养成日常习惯的人,才会主动去树立、传播这一观念,才会产生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
中原经济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观念引领。环境污染和地球破坏的日渐加紧,使我们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转变,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要调整思维方式,用生存环境伦理代替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传统意识的禁锢,重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思维。生态文明是人类重新思考未来,建立新的价值观、科学观、环境观、资源观的开始,创新型人才才会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观念,获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生存环境伦理观,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深层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问题。在个人的素质中,文明素质是重要内容,培养个人与自然共存,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既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未来的需要。人类只有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及其生命,才能明白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平台,是实现河南迅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需要改变产业结构,而且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要提出新要求,创新型人才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要使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项发展中,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有深入到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中,才真正落地生根,从机制价值理念走向社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主要依靠人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人才培养注重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迫切需要。
中原经济区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第一,居民主观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自身生态文明意识评价较高。大多数城市居民很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良好,对周边生态环境很满意。认为周边的生态环境良好,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固体废弃物处理表示满意。城市居民生态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受学历水平、收入水平的影响,人们的环保意识表现参差不齐,但多数人向往提高个人环保意识,愿意做生态文明志愿者,希望能为环保做点事。大多数城市居民对污染环境的人或事表示反对,也能做出相应的举措制止。而且90%的被调查者很注重环境保护,主观上不愿意破坏环境。
第二,居民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缺乏有效的了解学习的渠道。多数人对于生态文明认识模糊,没有清晰牢固的生态文明知识,将生态文明等同于治理大气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技术行为,忽略居民生活质量、生存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等重要内容。与城市居民生活关系紧密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也是相对匮乏的。人们对于自身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54.9%的人认为很清楚生态文明知识,也有45%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生态文明知识,并不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对个人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往往高于自身的实际掌握水平,反映出人们主观上有意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根据对受访者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多数调查者在自我评价时有评价过高的现象,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已经很关注生态文明,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知识,但和个人实际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不符,可以看出,多数城市居民很希望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文化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合适的渠道去掌握这些知识。
第三,居民生态文明行为易受经济利益影响。城市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度反映了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人们的生态文明行为,根据涉及利益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涉及个人利益的,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公共利益。第二类是不涉及个人利益,力所能及的事情,居民会倾向于保护环境。第三类是缺乏相关知识和引导,不知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缺乏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很多居民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推给政府,缺乏自身的社会角色观念认同,意识不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68.5%的被调查者会关注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28.5%的调查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政府要考虑和关注的,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深入了解发现,这部分人群多数收入水平不高,他们忙于维持日常生活,没有闲暇的时间或精力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得多是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到一些粗浅认识,缺乏深入了解,了解的也只是片段的知识。通过深入访谈也发现,人们很渴望政府、社会多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城市居民普遍关注环保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有自己的看法。希望多接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但生态责任意识不强,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普遍缺乏生态文明基础知识,对节能环保、垃圾处理等基本问题都是从电视、报纸中获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特点
中原经济区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而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动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加强生态建设、防止污染、节约利用资源、保障矿产资源,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原经济区居民关于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深、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生态行为“知行”脱离等现状,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就需要培养引领社会风尚的创新型人才,带动生态文明建设者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创新人才的特点,还要具备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特点。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创造性。创新不是凭空发生的,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人才必须掌握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了解地理环境、水土保持等中原经济区现状,具备环境治理、生态建设、防灾减灾、节约利用资源等能力。在前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创造知识才是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才能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都是工作多、收入少、收效慢的低产出事业,主要建立一种对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要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学会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当今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品质。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面对新的问题会主动寻求各种途径去解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每个地区、每个环境、每个时间面临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用老思路、旧办法难以解决新难题,创新型人才应该善于学习,善于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既要标新立异又要懂得合作。创新型人才只有敢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才能在环境污染、大气治理中出新思路、有新举措。这也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只有常常敢于标新立异,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也才能激发自己探索求知,才能发现新问题,做出新成绩,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但创新型人才一定不能是清高孤傲、难以相处的。因为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等生态问题都不是某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它往往牵涉部门多,涉及领域多,操作起来需要配合的人员也多,任何一个环节大家不配合,都难以有效果。所以,复杂的生态问题需要不同的知识,需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完成。另外,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城市居民生态文明状况也代表着中原经济区现有人才普遍的生态文明状况。要实现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就需要重视这一现状,弥补这一不足。要普遍提高居民的生态文明水平,不仅需要全社会重视,政府有力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力量的注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在学校教育,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始终。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给科技创新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有利于师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形成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性人格。更新教学内容,将国际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开设绿色植物养殖、生态教育、创新教育的公选课,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基础生态知识,了解前沿生态文明发展装状况。三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方式,培养较高的成就动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塑造个人创新素质。四是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要创造的氛围。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通过设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使教师、学生共同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中。二是构建创新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参与各类创新竞赛获得奖项的师生进行表彰,给予相应的奖励。设立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成立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建立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培训机制。
建立课外创新能力活动广阔平台。一是搭建项目资助平台,构建系列化、项目化、多层次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设立项目基金,鼓励学生申报项目,安排指导老师,给予相应奖励。二是利用科技竞赛平台,借助各类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通过导师带学生科研指导,形成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低碳环保理念传播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师生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根据专业特点,设立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依托科学研究,推进成果转化。一是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实践中加入项目开发,与研究院、公司深度合作,通过合作项目,互惠互利,达到既锻炼培养人才,又了解市场掌握科技前沿的目的,培养与市场无缝对接的创新人才。二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资助体系,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破解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加快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把最新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及时应用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四是科研反哺教学,为生态建设输送人才。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设学术前沿选修课。五是依托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大力普及和发展湿地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知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篇4
【关键词】知行合一;生态;创新创业;培养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高等教育在我国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浙江农林大学在第一次学校党代会上也适时提出了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对于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培养,而基于“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对于新形势下的学生实践培养计划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
王守仁(1472-1582),字伯安,号阳明子,著名教育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心”学的代表,其一生主张“知行合一”的辩证观点,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讲学重在“致良知”主张:认识达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便是行动;行动到了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知。“知行合一”深化了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把道德意识的“知”和道德实践的“行”结合起来,既强调了“知”,使人不致因无知而盲目行动,“真得知”然后“行得是”;又突出了必须“行”,而不能只是空谈,要付诸实践,才能使“真得知”服务于“行得是”,只有使二者充分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境界,才能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
二、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在浙江农林大学的第一次党代会上,学校适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生态性”表明了学校是具有生态属性的大学,将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以此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并突出“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教育,生态化管理与生态化校园”的办学特色,以及开放的、竞争的、和谐的、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
“创业型”其内涵表现于学校办学精神上,是学校积极服务于地方社会,实现大学外在交价值和功能定位的具体表现。在办学精神上强调传承“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浙林精神,注重经世致用的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培育。在学校组织与管理上强调组织对外部关系的反应性、适应性,强调知识生产的效率,注重办学资源配置的效益。在人才培养上强调生态化教育理念,构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强调科学研究的现实问题导向,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社会服务上强调面向“三农”,服务浙江,注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三、“知行合一”在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生态性创业型的学生培养无论是在意识的传播、理念的灌输、能力的应用、还是精神的传承都脱离不了“知行合一”。“知”是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先决条件,“行”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保证。“知行合一”主张通过主体的自觉自悟以达到“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在培养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过程中,正好对于学生自律自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借鉴。“知”是学生培养计划中的指导与开端,“行”是培养过后的结果与目的,正式因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使得大学生培养体系的建立得以实现。
四、基于“知行合一”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实践途径
(一)构建通识教育培养体系,实现意识道德教育和实践运用能力相统一
理念的树立是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的先决条件,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的理念培养。
1. 要重视意识教育,意识是形成生态性创业型文化的前提条件,是本校学生必须首先具备的思想素质。要先树立意识,就要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对构建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长期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创造条件,通过校内网络、报纸、电台、海报、倡议书、讲座、培训班等等的形式和途径,加大理念意识的宣传力度,制造舆论和环境,帮助同学确立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理念和意识,使意识扎根于学生心中。
2. 要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生态性创业型文化的核心,是本校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道德是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校学生的道德意识,才能解决学校建设转型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知行合一”思想强调在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学习的知识,同时在实践中提高认知水平,学习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相互补益。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知”作为内在的价值判断,以“行”作为外在的判断准则,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知识的运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强调知识只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要主张个性张扬,尊重主体性,发挥能动性,使主体的人能够独立思考和实现自我价值,并认识到自我价值和学校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促使知识充分转化为创新能力,促进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以生为本,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使得理论教学与生态教育相结合、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与创业就业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建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1. 通识实践教学,通过入学教育、文化活动、学术讲座等等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生态文明和创新创业意识;以及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等素质拓展项目来营造培养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的浓厚氛围。
2. 专业实践教学,通过公共选修、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学科竞赛、考级考证等等来巩固学生的意识;通过开放性实验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用“行”与“知”相互结合。
3. 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实体实践教学的考评是验收学生实践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考评的体系可以根据实训实践环节来设计。根据需要,设计考评的指标以及考评的分值。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指导老师的综合考评,提高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效果,能对每一位同学的实践效果有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
(三)打造合理的实践互动平台,实现团学工作和学生培养的统一
1. 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建设。通过学校团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尤其是“红绿”主题教育是我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学院的相关组织应着重发展生态主题教育,在生态文明的培育、生态理念传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方面有所建树,让“绿”能在校园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固化。
2. 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学生“知行合一”理念培养的很好途径,通过鼓励、引导学生开展生态类项目的申报工作,以及在“挑战杯”等相关杯赛上开展相关的有益探索,不但能在学生中开展生态理念的培养和生态意识的提高,同时也能更好的分层次培养生态型创新型人才。
五、重视实践在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培养实践计划中的作用
(一)坚持实践推动发展,巩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巩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行”的有机统一体。在树立意识道德教育,理解和把握建设生态性大学理念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贯彻和落实,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再学习,坚持用实践推动发展,才能增强生态文明队伍的建设,进而投身到建设生态性大学中去。
1.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每个个体都要有义务有责任在校园内部倡导生态文明,树立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学习和掌握节能环保知识,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者。青年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向同学、师长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宣传节能环保的相关生态知识。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不文明现象,要善于劝导,竭力阻止。
3. 在实践中做生态文明的操作者。每位同学应该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处处以生态价值理念规范自己。尽量使用节水器具、节能电器、无磷洗衣粉、菜篮子、布袋子,拒绝过度包装,注意长流水、长明灯,用实际行动巩固生态文明理念。
(二)坚持实践检验标准,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业是创新的动力,要通过实践检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不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创业型大学的建设。
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除却一个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宽松环境,还要有有一批敢于实践的学生。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并组织鼓励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勇于表达不同的看法、对一切变化保持持久的好奇以及积极思考变化背后隐藏的信息。要让广大青年学生的新想法、新创意能随处可见,要用实践塑造热爱变化并积极适应变化的学生。在创新的同时要鼓励通过实践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甚至将之商品化、产业化,用实践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艰苦奋斗、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的创业精神。
在“知行合一”的理念贯彻和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实践培养计划中,应该多角度、多途径把理念和素质的培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知与行的互动协调,如王阳明所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上)。要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将生态意识的“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有机结合,加以实践,真切笃实的开展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生培养实践计划。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毛启鉴.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43-44.
[3] 袁仁琮.解读王阳明[M].成都:巴蜀书社,2009.
[4] 钱俊生.怎样认识和理解建设生态文明[J].半月谈,2007(11).
[5] 张祥浩.王守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篇5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P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01-01
一、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洪水、沙尘暴、我国南方冰雪天气等等,洪水的背后是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的背后是土地沙漠化;南方冰雪天气的背后是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加。事实上,不止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危机,当前全世界同样普遍存在洪水、沙尘暴、极端天气等等生态危机。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每种生态危机都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相关联。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只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的发展,忽视了林业生态建设,过分的砍伐森林,极大的破坏了林业生态环境。当林业生态环境被破坏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等一系列问题的不断涌现,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林业生态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保护好植被,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环境,美化城市环境。所以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注重对森林的保护和维护。
二、生态林业建设的策略
1、转变林业生产观念
要推进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决定》指出:“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战略步骤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需要和森林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培育和保护不同功能的森林资源。在生产组织和技术措施上,应调整生产技术规程,使森林植被建设由注重取材的经营行为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转变,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乔灌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同时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的多种功能利用实际,加大科技研究和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经营者能够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知识和经济效益。
2、通过抓改革来保持林业发展的活力
要按照现代林业的经营思路,以要素市场为平台,以森林资产为纽带,以盘活森林资产、吸纳社会资本、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林业积极性为目标,大力推进林业市场化经营,切实把林业的改革与发展推向新阶段。一要进一步做好林权发证后续工作,特别是对一些还未明晰产权的纠纷山场,要加大纠纷化解、调处力度,争取尽快发证;对原已发放的林权证经核实确实存在错误的,要及时纠正。二要完善交易平台,进一步加快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市场化服务功能,为林权流转切实做好信息、交易拍卖、变更签证、许可验证、资产评估、抵押注记等全方位服务。三要加快林权流转,要建立林木采伐、种苗供应、科技服务、项目开发、信息咨询等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林权权利人以转让、出租、股份合作、联营等形式,加快林地林木流转步伐,促进林业规模经营。四要在评估平台、交易平台业已建立的基础上,打造先进便捷、周到的社会服务平台,指导发展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等服务,解决林农融资难的问题,降低林业发展的风险。
3、加大林业科研和技术转化资金投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并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则须全面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把科学技术贯穿到林业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做到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验收。当然,在提高林业科技含量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如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等。
另外,还应把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列入预算,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确保足额到位。同时,要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广开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林业建设,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
4、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一项根本措施。
一要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渠道,同时开通其他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以“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为原则,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生态效益的直接受益单位的经营收入中提取资金,通过多渠道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经济支撑。二要对一些重大项目应重点照顾,在多方面给予支持:资金补助、税收优惠等,以促进重大项目的建设速度。三要进一步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和补偿标准,让尽可能多的公益林能够得到比较高的补助,以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速度。
结语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作为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充分体现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生态观视野下的林业与生态文明关系[J].林业经济,2012(1).
[2] 祝列克.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J].湖南林业,2008(1).
篇6
生态文明,不仅是理念,更是实践。2012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既是一次智者云集、热议生态文明的盛会,更为各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提供了一次面对面交流的绝好机会。在全球就绿色转型、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达成越来越多共识的同时,中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已初见成效,生态文明之花正次第绽放。
生态建设 环保优先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我国探索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当前,国内各地在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南宁:做好“树”与“水”的文章。南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开展“持续大种树、广泛种大树”植树绿化活动,因地制宜地做好“树的文章”。坚持“以点带面、以线带面、以城带乡、以乡促进”的绿化方针,按照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风格上的地方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成系统完整、特色鲜明、景观丰富的园林绿化系统。
与此同时,南宁利用当地雨水丰沛、水系发达的优势,突出做好“水”的文章,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治水的理念,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防洪、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效果,最大限度的实现相邻水系的互联互通,形成环城水系。
成都: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成都大力实施“龙泉山脉山山见绿、川川见水”山区生态工程,加快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其主要做法为:
因地制宜,全面植绿。坚持规划先行,制定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实施方案;坚持多元并举,明确各区(县、市)政府为工程责任主体,强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坚持质量优先,优化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合理安排经济林和生态林比例。
依山就势,梯级蓄水。优化布局水利设施、科学建设水利设施、系统激活水利设施,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区域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
改革创新,盘活资源。着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全面开展山区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林权流转,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建设,招商引资推动集体林权流转;稳妥实施生态移民,吸引民间资本进山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
昆明:“三特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环保建设优先实施。坚持 “环保七优先”原则,对市域范围内的江、河、湖、库实施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整治、全面绿化的“四全”工程;建立健全城乡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运转、区(县、市)处理”的无害化收运处置体系。
二是环保制度独树一帜。全面推进环境法制、环境治理、环境阳光、绿色生态保护、绿色创建、绿色传播、节能降耗“七大”行动,实行36条出入滇河道“河(段)长责任制”,制定创新环境保护制度近200项。
三是环保执法全国领先。组建全国第一支公安环保分局,探索推出“环保警察”、“环保法庭”、“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等制度体系,率先建立环保执法协调联动机制,使环保执法成为昆明绿色发展的守护神。
香港:设立郊野公园和特别地区。为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地点,香港在城市规划图则上划定自然保育地带,以保护这些地点免受不协调的发展计划影响。设立限制地区,限制公众进入重要野生生物生活环境。执行《环境影响评估条例》,规定指定工程项目须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须将无可避免的影响舒缓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对重要生态环境区域和物种实施保育计划,举办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让市民加深对自然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目前,香港已指定24个郊野公园和22个特别地区,有效地保持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维持了香港的生物多样性。
澳门:重视环保科技的应用和普及。澳门非常重视环保科技的应用和普及,鼓励走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澳门已拥有符合欧盟尾气排放标准的先进垃圾焚化中心,在电力生产、污水处理等方面均采用了国际环保和无污技术。“城市自动垃圾收集系统”,利用真空吸取的方法,通过设置于地下的专属管网将废弃物运送至转运站作进一步的处理,减少污染和噪音。
澳门还通过举办论坛、展览等各种活动汇集全球产关研学界精英,共同推动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绿色生产力,协力开创绿色商机,以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城市低碳 产业先行
工业化往往伴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城市作为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地,消耗了全球大部分的能源,同时也产生了相同比例的排放。城市低碳,产业先行,促进绿色转型,实现包容性增长,既要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又要努力探索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效模式。
广州:实施“退二进三”和“双转移”战略。广州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导,坚决实施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和“双转移”战略,引导企业在搬迁改造中实现优化升级,关停、转移、淘汰各类企业6119家,实现城区内环以内无工业。
工业企业退出中心城区后,腾出空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发展科技研发、设计创意、现代物流等生产业以及服务外包等。在城市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明确新老城区功能定位,进一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具有较高生态质量的特大型城市产业结构。
福州:以“三同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福州坚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主攻点、主抓手,健全完善与认真落实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等制度,努力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有新突破。
认真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尤其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步伐,推进城区传统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大力发展污染少、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南昌:打造低碳产业发展高地。为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打造低碳产业发展高地,南昌按照“传统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的思路,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低碳产业增加值占比大幅提升。未来,南昌将聚焦发展低碳产业,建设节能低碳环保科技园、江西省金融商务区、南昌航空城等项目,使低碳产业和生态园区成为南昌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长沙: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长沙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对传统产业实施高端化改造,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投资者,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加快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先后关闭、淘汰造纸、水泥、制革、冶炼、化工等落后产能企业。
海口: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近年来,海口多层次培育绿色现代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崛起,积极尝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体制创新;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171-03
“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天津市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的目标,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同时,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增长,环境承载压力增大,雾霾、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针对天津市发展现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提出对策。
一、“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面对日益显著的资源、环境约束,“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摆在显著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需要从生态、经济、人居等多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永续发展问题
当前,经济发展仍然是天津市的首要任务,增加收入、拉动就业都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2014年,天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万元。虽然位居全国第5位,当时与上海、北京,特别是发达国家还有显著差距。因此,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同时,实现这一战略思想也体现了两难的选择。天津市作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需要有效解决“废水、废气、废固物体”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民生环境问题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饮用水源、大气污染等都是日益突出的民生环境问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个区域,虽然国土面积仅占中国国土面积的8%左右,单位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全国其他地区。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雾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雾霾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皮肤会有不同程度损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民生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
(三)约束不足问题
虽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生态文明建设是硬要求,但是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违法成本过低等原因,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没有形成硬约束。环保部近期公布了华北平原排污企业检查情况,包括天津5家企业水处理设施闲置。对88家企业处以罚款,总额达613万余元,但是对于造成环境破坏的后果,显然平均7万元的数额相对偏少。因此,需要更加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企业的行为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四)区域合作问题
生态环境系统远远超越了行政区划的边界,污染物排放、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往往涉及到区域合作。无论是当前普遍被关注的PM2.5问题,还是天津市饮用水源的滦河水质问题,以及渤海生态恶化问题,都是涉及到京津冀、环渤海多个省份。各省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与收益存在外部性,如何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共赢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五)制度建设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远远超越了环境保护的范围,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因此,相关的制度需要拓展和协调,政策的目标需要调整,政策工具需要创新。目前,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开展相关工作,从基础层面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例如,江苏省《关于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天津市有必要从立法、规划、政策等多方面开展制度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宗旨,需要建立全面的“生态文明”体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生态文明”的水平。
(一)倡导低碳生活
为了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国家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还将开展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天津市也应该积极争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建设生态城镇、生态社区。
提倡“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社会紧密融合的理念,引导居民追求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在小区规划设计突出生态理念,更多采取用绿色环保的建筑、装修材料,优化供暖系统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
进一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论、新举措开展宣传工作,形成增强环境意识、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加公益广告的投放数量,举办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活动。鼓励居民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使用环保家电、低碳出行,不猎杀、食用野生保护动物等。
(二)改善人居环境
市容环境应提升层次、提高水平,从注重卫生、绿化等自然环境逐步走向注重人文环境,形成生态风景与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城市景观。在园林绿化方面,稳步提升绿化养护水平,对全市现有绿地系统景观进行全面梳理、整合、提升。
篇8
《北方经济杂志》2015年第六期
政绩考核制度改革为地方政府兼顾生态与发展提供保障。为了扭转地方政府唯GDP的政绩观,真正将生态环境建设落到实处,《意见》出台和完善了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办法,实施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具体包括:(1)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2)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3)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这一考核办法的出台与执行,消除了地方各级政府在发展地区经济与保护地方生态之间的顾此失彼,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地区发展的抓手。在此基础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价值付费等多种办法,筹集生态建设资金,让老百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区农牧业都将处于农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竞争力下降,农牧业资源开发过度、退化加重等为主要特征的农牧业发展新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区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提出了一些挑战。第一,农牧业产业的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比较突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掌握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状况,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生态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好的产业结构,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我区农牧业与此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全区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缺乏,工农业用水矛盾突出,地下水位下降显著。在开放条件下,调整结构,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牧业,就需要充分的国内外信息,但现在的农业信息化能力和水平支撑不够;(2)我区农牧业生产仍然主要沿用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产量占农畜产品总量的比例还很低,品种比较单一,且绿色食品、优质农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3)在农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生产经营方式以及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发展滞后问题,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第二,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防治受到地区财力的限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保护工作和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这些项目的推进都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国家财政压力不断增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长空间在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我区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大,总体财政实力不强。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区主要优势产业能源、化工、冶金等遭遇市场瓶颈,地区财政增收的步伐在逐渐减缓。盟市发展又极不均衡,财政资金配套能力弱。在此现实状况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区农牧业的快速、优质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科技支撑力不足,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关键。然而,目前全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问题比较明显,农牧业资源单位产出率低,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牧业科技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48.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8个百分点,比国内先进省市低十几个百分点,比国外发达国家低二十多个百分点。此外,我区农牧业科技信息化建设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服务网络与服务手段不足、渠道不畅,农牧业信息资源缺乏统一标准,信息技术与农牧业技术对接不够,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分散且共享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合理、缺乏稳定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队伍等问题。旗县级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有限,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不足直接导致农牧业科技普及率不到位,覆盖率低,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区经济总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与发展相伴随的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与广大民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差距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自治区农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为了适应挑战,未来我区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推动建立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其主要包括,土地产权的确权登记,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推动经营权流转,加快水权交易试点,培育和规范水权市场。(2)健全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河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3)坚持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完善草畜平衡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加强土地用途转换许可管理,加强草原生态监测和用途管制。
作者:周杰 乔光华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篇9
一、江苏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五大“赤字”
江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社会管理体制不顺、社会共建共享机制未能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工业文明文化的主导地位及生态理念未能确立,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制度不合理以及制度缺失等几方面的关键问题,它们构成了江苏生态文明的一系列“赤字”。
经济生态“赤字”。经济生态“赤字”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差、重量不重质、资源能源利用率低等。江苏经济结构重化工化特征十分明显,重化工业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占比超过70%,重化工业重点建设项目占整个工业的七成,明显偏重。同时,由于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国际产业链低端,产业结构总体还存在着零散化、低度化和同构化特征,尤其是产业系统的生态机能短缺,低碳产业比例过低,还原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导致经济活动处于开放状态,这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收益的根本原因。“江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效益不高”(门可佩,唐沙沙等,2011)。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经济依然未能摆脱粗放的增长方式,而江苏的表现尤其突出(李永友,2008)。江苏经济扩张的速度远远超出经济质量提升的速度,并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宋宇馨,2011)。尽管资源能源利用率有了明显的提升(2011年江苏万元GDP能耗为0.6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国0.738吨标煤/万元的平均水平),但与北京的0.465吨标煤/万元的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从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上看,2011年,江苏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490.5,列全国第七位,但与北京、上海、广东差距相当明显,该年度北京、上海、广东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分别为1403.8、1134.8、751.6,并且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提高缓慢,2011年江苏资源环境绩效指数上升幅度仅排在第十位,北京第一,上海第三,山东第五,广东第六。
社会生态“赤字”。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社会生态“赤字”表现为社会管理运行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及其带来的功能性冲突与短缺,以及管理模式落后、低效。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但在目前中国特有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下,各部门只关心各自局部问题,自成体系,各自为战,资源不共享,导致内部决策、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技术开发以及科学研究的分散性、封闭性和重复性,大大提高了整个管理的运行成本。部门间的“协调难”还容易导致“管理真空”。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机制与管理模式上,单方面强调政府的作用,相关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体现,其积极性也无法发挥。公众参与是现代公民社会实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不可或缺。尽管近年来也倡导公众参与,但公众并未被赋予参与决策和发挥监督作用的权利和途径,对公众参与只有原则性规定而无具体可操作的制度,公众参与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加上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与权利意识薄弱,造成公众参与的范围与规模都非常有限,难以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政府的决策行为。
文化生态“赤字”。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文化生态“赤字”体现在文化体系中生态文化的缺位,生态伦理、生态道德未能进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中,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感与生态自觉缺失。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仍是主流,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文化缺位,以牺牲非人类生命的利益和生存环境来实现自己的发展,仍以能量和物质消费的最大化为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生态文化缺失使得生态伦理、生态道德没有进入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具体体现在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感与生态自觉的缺乏。尽管江苏2006年就提出了环保优先战略,但GDP仍然是干部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因而在经济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只看经济效益,忽视资源、环境效益;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较少意识到对环境保护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些企业甚至以偷排来降低生产成本;公众更多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归于政府与企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不少人追求舒适的生活,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偏好一次性用品……
环境生态“赤字”。环境生态赤字体现为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近年环境质量下降明显。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轻度污染。列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83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43.4%,Ⅳ~Ⅴ类水质断面占54.2%,劣Ⅴ类水质断面占2.4%;空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根据2012年5月江苏省人大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省空气质量达标率仅为64.2%;雾霾天138天,成为近50年来最多的一年。全省酸雨发生率为50%,主要集中于南京等沿江城市,苏南则更是酸雨的高发区。常规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新的污染问题接踵而至,新污染物排放量同样巨大,并与常规污染物产生叠加效应,形成复合型污染。2013年3月8号,南京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苏锡常典型地区土地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这一地区自2005年至2011年6年间,地表土壤中有37.5%的样点镉含量处于增长状态,并以平均每年0.03毫克/千克左右的速度增加,最大达到平均每年0.2毫克/千克。生态问题严重。河流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水环境功能逐渐丧失,成为水质型缺水地区,水生生物普遍受到污染的危害。湿地面积缩小,河道淤塞,芦苇、草垫大面积消失,河网、湿地污染普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生态环境抗自然灾害能力减弱;森林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生物多样性处于衰退状态,陆生、水生生物群落类型减少,优势物种多寡失衡,耐污生物大量出现,许多物种消失或成为地方稀有物种。
制度生态“赤字”。制度生态赤字表现为制度的缺失以及不合理,带来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形成逆淘汰。已有的制度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首先,“政出多门”带来制度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制度相互重叠、交叉、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制度性内耗,既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还大大提高了制度的实施成本,削弱了制度的整体效能。其次,制度的设计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中,以命令控制为主,强制性、限制性的制度较多,而从经济手段、自愿性手段来设计的制度较少,制度缺少激励作用。其三,制度的约束力较差。资源低价与环境无价导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过低的排污费、资源使用费以及补偿费征收制度助推了掠夺型经济的发展。而且制度运行障碍问题较为突出。以GDP论成败的政绩考核观造就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以资源环境为代价,并对环境执法加以干扰,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突出。此外,对制度加以异化,变相执行,造成制度执行和实施效果与预设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甚至严重背离制度设计的初衷。
上述一系列“赤字”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与复杂性。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的过程,而将其理念真正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之中,乃是取得突破的关键。
二、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赤字”的应对措施
最近指出,要改进考核方法和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以GDP论英雄了。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就是要在社会建设中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来完善治理结构,推动公众参与;在政治建设中创新制度安排,建立长效机制;在经济建设中,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向绿色转型;在文化建设中,倡导生态文化,引导绿色消费。同时,加大环境建设的力度,真正实现“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优化生存空间。
完善治理结构,推动公众参与。对政府各项行政职能加以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各主管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尽量避免职能的交叉重叠,并以法律的形式把各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加以规范;对同一管理对象的行政权加以整合、清理,并指定专门的管理部门来行使管理职责,以减少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与政策性内耗;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彼此独立的封闭式管理格局,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委员会,推进部门的分工合作,并进一步从法律上对相关部门的行政协助行为加以规定。提升环保部门的能力和作用,赋予其独立执法的权力,防止经济建设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要打破政府部门绝对主导、单向推动的管理模式,明确公众、企业的社会责任,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积极推进社会共享共建,建立更加透明的信息管理和公开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公众参与的环境决策平台、环境监督平台和环境司法救助平台。同时,大力鼓励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发展,使社会公众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的骨干力量。
创新制度安排,建立长效机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梳理并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修改《环境保护法》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地法》、《生态补偿法》等,进一步完善《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配套法规及其标准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成本、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起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干部政绩评价以及任用结合起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和实施最严格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制度,尤其是国土以及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环境损害赔偿制、环境公益诉讼制等。完善行业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完善经济政策,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恢复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鼓励政策,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绿色产权制度、绿色财政制度等;尽快出台流通与消费领域绿色制度,如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等,引导绿色消费;推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开展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加大执法与监察力度,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彻底消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对阻挠、妨碍执法的地方政府及相关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不作为的执法机构追究渎职罪;加强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控,及时纠正政策执行的偏差。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大力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定期并更新落后产能和工艺产品名录,运用包括差别电价、进出口退税在内的经济激励、行政命令等多种手段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加快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结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制定绿色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还原产业。优先选择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构建废弃物质回收、运输、再利用等各环节分类明确,资源流转顺畅的产业结构体系;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按照生态经济要求,规划布局新增加或引进投资项目,形成生态功能完备的产业链接。使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与质量。通过设立重大科技专项来推动生态技术的创新能力,加强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科技项目,重点部署具有全局影响的关键技术和技术群,关注商业化项目和吸纳更多企业的参与;加大生态科技的R&D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发挥信贷、税收、补贴等政策手段的作用,积极促进生态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示范、推广;建立产学研结合及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技术开发模式,整合相关研究机构、企业及资本市场的力量,采取协调行动,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结合自身的特点,重点开发低成本的节能减碳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并积极实现产业化。
加强生态与环境保护,优化生存空间。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确保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到3%。对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加以评估,整合和创新生态建设和保护模式,因地制宜,以自然恢复为主,采用协议保护等手段提高资金投入的效果和效率。划定、落实特定区域的生态红线。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制定和落实特定区域的生态红线,坚持区域功能战略,优化特定区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主要污染物减排时间表,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各类污染物环境影响程序及减排技术条件,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制定重点区域、流域达标时间表,制定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达标目标。
篇10
对平坝而言,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守牢“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条生态底线,加快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区,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厚植生态文明优势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大趋势,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也是厚植贵州后发优势,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迫切需要;更是推进供给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增进民生福祉、加快脱贫攻坚的必然选择。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守住社会发展生产力、守住人民群众幸福感。
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概论,一方面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根本上并不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加快发展又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保障。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是底线,从西方一些国家的发展中不难看出,为了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得不偿失,付出的代价更是教训深刻。生态环境作为贵州最大的优势,必须划清保护红线,保护好这一优势,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聚集,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为了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绿色惠民,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促进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意识。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目的是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其中孕育着无限的发展新动能,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推动绿色发展
努力建设“绿色平坝”
近年来,平坝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环保设施建设、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和农村环保设施体系逐步建立,功能逐步完善,完成营造林1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46%;城区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9%;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正在加快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6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5个村获省级生态村命名,31个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接下来,平坝将着重从以下方面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绿色平坝”。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拧紧“生态保护阀”,打好大气、水、土壤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积极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环保农业生物技术、农艺技术,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认真抓好机关、院落、村寨、小区、山头等区域的绿化工作,不断做大城市“绿量”,提升城市“绿质”,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3.2%以上,把平坝打造成黔中经济区的“绿色家园”。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扩大清洁能源使用范围,优化能源结构。改变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产业、循环高效型产业、低碳清洁型产业、环境治理型产业等“四型产业”,积极促进企业小循环、行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将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强化绿色金融服务,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广绿色交通、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