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级文化的内涵

篇1

一、班主任自身素质的养成

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则是直接执行者。学校教育理念的实现,班级集体观念的树立,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取决于班主任。而班主任能否得到全体同学的信服和家长的认可,决定了今后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一切,都应该从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做起。

1.端正心态,身正为范。做为班主任,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否摆正了良好的心态,我们从事班主任工作可能不只三年,但是一届学生的学生时代只有几年,如果我们对学生不负责任,得过且过,势必会耽误一大批学生。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对自己说:“要么不带班,要带就对得起学生”。树立起最起码的教师道德准则。

2.学高为师,精于业务。一名合格的任课教师,不一定是一名好班主任,但一名好班主任,前提应该是一名合格的任课教师。如果我们连课都上不好,势必会影响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威信。同时,作为班主任,我们还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获取广博的知识。

3.严而有信,爱而不娇。把握好“严”与“爱”的平衡点,才能树立起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太严厉,学生会和你产生距离;太和蔼,长时间后学生又会对你说的话不在乎。有的老师由于对学生太严厉,表面上学生很害怕,而背后就是和你唱反调,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严厉他越让你生气;而和学生太和蔼(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好说话),表面上看彼此都很好,当出现问题批评学生,或者布置任务时,学生又不把你说的话当回事,而丧失了作为班主任的主体地位。

4.粗中有细,勤俭节约。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由于学生较多,必然有一些问题被忽略。因此,要求班主任亲身示范,暗示影响学生。比如,每当我进班级时,都特别注意,当发现一块纸屑或粉笔头时,我都会亲自捡起,不用要求学生,他们都低头看一下自己的座位是否干净。班主任还应勤俭节约,不花大头钱。如运动会时发的帽子,平时都不戴,用后学生肯定会遗失,因此,我收集起来,每个帽子上都写上名字,大型活动时拿出来再用。

5.开动脑筋,善于总结。做为班主任不能思想僵化,要善于开动脑筋,有思想,有点子。班级的很多事情,我们不一定亲自去做,班主任可以调动班级干部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向正确方向发展,同时应对日常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善于总结,避免因为一些重复出现的琐事影响了我们太多的精力。

理想的、健康的、和谐的班集体离不开班主任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只有做好了这些,我们才能开展长远的教育工作。

二、班级的品牌文化建设

现今社会都讲究“品牌文化”,在班级管理中也是一样。要善于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围绕学校文化的主体思路,抓住机遇创建特色化的、品牌化的班级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使学生树立完善的人格,为学生的养成教育奠定奠基。

1.班级的口号。班级是否有响亮的口号,对于班级学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如“我是文班学生,我能做好一切”、“我因班级骄傲,班级因我辉煌”等有意义的短句,都深入到学生的脑海。这其中,最突出的便是“高二?二万岁”的口号,将这一口号贴在红布上,挂在班级后墙居上,十分醒目。时刻提醒学生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每次活动时学生都会自觉地举起班旗,喊着响亮的口号,心里十分自豪。

2.班容班貌布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使每一面墙都在说话”。教室的布置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布置时,我和学生都花费了很大的功夫。首先前面布置了卫生角,班级每次活动获得的奖状都用镜框镶上,挂在黑板上方,时刻鼓励着每名学生,同时前墙上还挂上了班级的大24寸全家福,非常醒目。后墙把“学习园地”、“竞赛园地”改为“不抛弃集体”和“不放弃自己”。把“见贤思齐、本立道生”张贴在班级的黑板上方,并引申到日常学习和为人处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使班级从总体上十分规范,学生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3.班级原始材料的积累。班级品牌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字、照片、录像等资料,因此,每次活动我们都进行了积累。同时,受到校史的启发,我组织学生成立了《班级历史》编委会,成员共8人。这项工作听起来简单,实际上操作起来很困难,需要历时三年,每天都需要记录,很枯燥,但班级学生都很支持,认为很有意义,也一直坚持记录。到高三毕业后,整理成册,发给了每名学生留做纪念。

三、学生集体信念的升华

1.思想教育是根本。德育在现代教育中,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更多地则是体现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德育抓不好势必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对此,我主要培养他们保护环境、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爱班如家、容忍谦让等优良品质。

2.小组评价机制是基础。班级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才会有助于大集体的形成,如果班级同学之间没有相互协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多个小集体、小帮派,班级就会散花。在学校劳动和各项活动中,便会丧失班级这个整体。而相反,规定范围内有组织的小集体,又有助于班级大集体的形成。

篇2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87-01

近几年来,我们江滨小学以班级主题文化建设为主要抓手,努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文化。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观点。。

一、 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出了全面规划。要求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继续实施素质教育。未来的教育,要把受教育者看成有尊严、有个性、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让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成长道路上,为自己一生的幸福做好准备。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基地是班级。改变班级的管理模式,积极建设向上的班级主题文化。是班级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成为学生激发创新精神的乐园。因此说,开展班级主题文化建设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里是每一位学生彰显个性、健全人格、实现自我发展的主阵地。班级是学校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根基,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班级主题文化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文化、丰富学校内涵、凸现学校特色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新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主题文化,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张扬,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生身在一个班级中,自觉不自觉地收到这个班级文化的影响。只要我们细心的比较不同班级学生的行为方式,就会发现不同的班级文化在不同班级学生身上的烙印。从这个层面上分析,建设班级主题文化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也是改变班级管理方式的需要。

二、准确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班级主题文化的内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呼唤着新的班级主题文化。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主题文化,围绕着班级的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逐步建立起来。这样的班级主题文化,主要涵盖这个班级的全体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四个方面。其表现形式包括这个班级的制度体系和整体风气,也包括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代表着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

从教育的角度看,建设新的班级主题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抵制了传统班级教育中的刚性与粗暴,显示了温和与人文。因此,运用建设新的班级文化替代传统的班级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从内容上说,新的班级主题文化应该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所谓班级制度文化,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室环境建设,打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形成班级舆论导向的载体。所谓班级制度文化,就是完善班级的规章制度,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认可与自觉遵守,成为其行为准则;就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认同、遵守和监督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为全班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引导每一位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的言行符合自己所在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集中的体现班级成员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体现整个班级的道德标准。

正确地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班级主题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是开展班级主题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实践告诉我们,符合时代要求的班级主题文化,其内涵与外延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开展班级主题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深对班级文化的认识。

三、认真探索班级主题文化建设的途径

依据组成班级文化的三个方面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策略和做法,才能有效地开展班级主题文化的建设。

(一)建设班级的物质文化。班级的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的环境文化。环境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环境的建设,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己亲手建设的班级环境里学习和生活,他们可以得到一种良好的教育。因此,需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和布置教室,努力呈现班级环境的个性和特色。需要考虑到“学习园地”、“图书角”、“竞赛角”、“植物角”、“中队角”等场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二)建设班级的制度文化。制度,是要求全班学生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和行为准则。在以班级授课制为特征的教育过程中,班级制度既是履行班级功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整合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以文化为特征的班级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这些制度让学生自己制定,自觉遵守。

篇3

【关键词】以人为本 班级文化建设 途径 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内涵

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因素。班级是学生在校期间最根本的归属地,是推进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组织。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中传递的力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班级文化内涵的表达有多种。有学者认为:“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可以反射出班级的价值与形象。它主要是以班级的实践为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中心进行的群体文化。”有的学者则认为:“班级文化就是班级组织活动等行为,通过班级表达出的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和实践能力等。”总的来说,班级文化应该包含班风、学风、班集体学生品德等。笔者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班级的一种形象,是班级教师在教育纲领下的成果。在班级建设中,良好的班级文化对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起到了约束与规范作用。“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思想,关系着每个学生的自身利益,真真切切地以学生利益为中心,把每个学生都纳入班级建设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为班级建设尽一分力量,成为建设班级的贡献者。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班级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进步,将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二、“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途径

班级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基层组织,学生是班级建设的中心。班级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以人为本”,主要是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来开展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真真切切地促进学生工作,为创建和谐班级而努力。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仅代表着班级形象,而且关系到学校的形象。推动班级文化建设是不可忽视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推进班级先进理念建设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把理念放在首要地位,巧妙运用先进理念可以使班级文化建设工作锦上添花。班主任可以从培养学生自立的观念、主动学习的观念、集体观念、真诚守约的观念等方面入手推进班级先进理念建设。

(二)发展良好的班级风气

良好的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班风建设。1.利用奖学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激发学生兴趣。3.通过创新实践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可以在科技活动中广泛交友,提高自身表达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班级制度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这样的班级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维护班级学生的利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全班所有同学的配合和参与。班级文化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对外展示的标志,也是塑造良好班级形象的前提。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首先,“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现。

其次,“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班级所有学生的整体教育,而且能够创造良好的班级形象,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培养优良的品德。班级文化的进步与班级活动有着重要作用,班级活动代表着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从而推动班级整体的和谐发展。

再次,“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班级形象,为创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奠定基础。在这种文化建设环境下,促进班级的和谐与团结,引导学生安分守己,积极维护校园的公平公正,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爱国守法、团结互助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是带动班级积极向上的重要力量。班级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中心思想来进行。班级活动要从全体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形成独特的文化,这是班级发展的主要目的。要在方方面面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让优秀的班级文化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在组织建设班级文化过程中,班主任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与品德修养,扮演班级文化建设“领头羊”的角色,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以人为本”为视角,从班级文化内涵、建设途径、意义三个方面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海兆,左杨.“以人为本”视阈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02):26-29.

[2]钟淑洁.“以人为本”视阈下的文化强国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14(01):73-76.

篇4

教室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是教师智慧绽放的殿堂。缔造完美教室,意味着春满教室,置身其间的每个孩子与教师的生命都能开出一朵花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教室的完美,对约束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建立一个真正的完美教室,让儿童过上幸福完整的生活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整个生命成长需要出发,找到适合的教育载体,让孩子在教室里不仅学到知识、技能,同时也使身心、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一、尊重独特的生命个体

刘铁芳说过:“真正的教育并不是把成人的世界简单地灌输到儿童世界之中,而恰恰应该是从儿童世界的既有内涵出发,引导他们逐渐去认识、体验、发现外在的成人世界的内涵,来进一步丰富、拓展儿童世界的内涵。”缔造完美教室,终极目标是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发展。教育的儿童立场,就是从儿童成长的需要出发,“把儿童当作儿童”,“让孩子做一个孩子”,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自我”,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正因为如此,班级管理者和教师,需真正放低身段,倾听、观察、发现、了解儿童个性化的需求,尊重儿童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感受,理解儿童成长中的每一个愿望,并把未来的每一个可能照亮。要时常对孩子们说:“这个班集体是你们的。”让他们在温馨、舒适、自由的环境中生长,充分展现自己的天性、潜能,包括犯儿童该犯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到并走近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区,逐渐成长为一个完善的人,如河边的芦苇,不见其长却日日增长。

二、彰显个性的班级文化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可见,班级文化,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获得等,都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篇5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班级文化 建设

当今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小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素质要求,对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学生成长最主要的文化环境就是学校,而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建设对中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成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必须首先建设好班级文化。因此,“班级文化重建”是小学教育改革中最深层次的变革之一。

目前,广东教育虽然处在改革的先锋,但农村多数小学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各班主任仅相互参照,“千班一面”的状况依然存在。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把思考综合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

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提升班级品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变革是一切变革的根本力量。

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是探索建设和谐班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改革,重建班级文化,有利于改变班级中某些落后的文化,有利于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具有精神感召力、创新活力的班级文化。

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班级品位。

班级品位是指班级教育体系的品质与层次。班级品位反映的是班级中人的品位,人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班级作为一种组织内在的性质、功能及其运作方式,其核心是班级文化。有品位的班级基本标准包括:(1)班级中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态度的合理性;(2)班级组织的性质表现与制度化组织与日常生活组织、学习组织的有机统整,人的地位、人格、权利、能力得到合理的尊重与发展;(3)具有优化的教育活动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整套先进的理念,一整套具有活力的教育行为方式,一整套具有创新意义的班级制度,一整套具有精神感染力的班级文化。班级品位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经营的,班级文化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系统变革。

二、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应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

“班级文化”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往往使人更多地把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班级物质环境的文化建设,忘却了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随着人们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班级文化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班级文化?一直以来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在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用智慧和实践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要思索的问题。班级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认识及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作为思想意识的班级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并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系,而且影响教师处理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采取教育行为的普遍思维方式,最终体现为班级中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班级文化是内隐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班级内部制度及班级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班级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从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作用来看,具体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从其他方面来看,班级文化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但班级文化就是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只有当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环境真正进入师生的生活过程之中时,才真正具有教化意义。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不仅仅包括外显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内隐的层面,它内隐于班级人的生活之中,因此,班级文化具有导向意义,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

三、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体现“童心、童真、童趣”

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出发点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班级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求,尊重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级文化。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作用,用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儿童文化,小学教育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环境的设计都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

生”的意义。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成长。

四、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应凸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原点。班级文化应在“学生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班级中地位等方面观念上和行为上的倾向性。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生命的火种,全面理解学生。

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小学班级文化的根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有待发展的“完人”。因此,面向小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生活的世界,处理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价值观、良好的情感,逐步形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篇6

【关键词】班本课程;内涵;功能;核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39-01

无数的教育研究成果证明,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个性发展最突出的时期,也是培养儿童各种兴趣爱好的基础时期。小学班本课程的出现恰好适应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教育部有关高考、中考等改革方案的相继出台,对比之下,现有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全面满足小学生个性化成长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目前课程结构相对单一、课程管理模式有待活跃、课程内容需要及时更新的现状,一些小学在原有三级课程的基础上又主动开设了一些适合本学校本班级实际特点的班本课程,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由于班本课程是一种新产生的n程形态,许多小学管理者还不能从本质上把握其基本功能和核心内涵。下面笔者对小学阶段班本课程的内涵、功能、价值核心,以及怎样评价班本课程等几个问题谈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一、小学班本课程的内涵

小学班本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相对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之外所延伸出来的一种新的课程概念,是校本课程班级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班本课程的内涵主要是相对于校本课程所派生出的课程概念,它具体是指,以所在学校的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班级的各种资源,以满足班级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宗旨,由班级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富有班级特色的课程。班本课程的开发要与学校发展理念和办学特色保持一致,要与学校文化发展相契合,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所在班级的学生和相关教师,班本课程开发的依据是班级学生拥有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健康成长的需要,班本课程实施的原则是适合并引领学生自主地积极成长,班本课程的根本宗旨是促进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班本课程的功能

小学班本课程的功能主要是由其开发的需要和现实课程管理结构所决定的。一方面,小学班本课程的开发决定了其功能价值:一是小学班本课程这种自下而上的开发是缘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全面发展需要;二是小学班本课程的开发又促进了现有课程的不同分类、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担负。另一方面,小学班本课程的功能还体现在其体系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首先,小学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充分挖掘班级所蕴含的优势资源基础上建构课程体系,彰显班级的优势资源;其次,小学班本课程体系形成后,通过实施过程,又进一步强化、提升、丰富了班级的资源优势,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立足于本班级的优势氛围,通过经验共享,促进自我兴趣、爱好、特长等优势的最佳发展,实现班本课程功能的最大化。

三、小学班本课程的核心

任何一种形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都有其自己的核心价值。小学班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成为课程主人,最后有效促进以班级为单位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通过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现班级群体共识,形成正确的班级价值观念,养成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最终实现以班级为平台,以班级独特精神为纽带的班级文化生态。这种文化生态,以每个学生独特价值为直接载体,以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目标,以班级独特的文化精神为集中表现,是一种根植于每个班级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是凝聚班级精神,激发师生才华,实现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班级内聚力,是班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强大活力。这就是班本课程所追求的课程核心。

四、小学班本课程的评价

篇7

文化是一个极富人文意义的概念,可以说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论。《辞海》中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上对文化做了解释: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而对于班级来讲,这种班级文化则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所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集合体。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是“硬文化”和“软文化”的综合。“硬文化”就是一种物质文化,如教室内的文化墙、标语等。“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然而大学的班级文化因其独特性而缺少硬文化的部分,相反更多地强调的是“软文化”,它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所谓制度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观念文化则包括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道德认识、成员对班级的认同感等方面。它可以使成员更好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此来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共进。除此之外,由于目前大学多以专业为准划分班级,所以班级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敏感度及思想倾向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视为班级观念文化的体现。那么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在成员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总的来说,这种大学班级文化就是“班级性格”,它内化于大学班级成员的价值追求、思想信念和精神风貌中,外显于班级的规范体系、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上。它不仅代表着班级的整体风貌,更是使班级得以稳固和发展的基石。这种“班级性格”一旦形成,它的影响便不再局限于学校、班级,而是迁移到成员的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对个人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背景下的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更要有健全的人文素养。然而作为引领学生价值观有效方式之一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目前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今天的大学集体精神已经不那么清晰,这种破碎的集体找不出属于集体的独特文化、独特的精神支柱,有的只是集体的形式,却没有集体的内在精 神[1]。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既有来自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现实矛盾,也有市场经济以及“互联网+”教育时代客观上带给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挑战。具体来说有以下五点。

1.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缺乏重视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更多体现为规模的扩张。在这种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政府和大学往往将主要精力用于拓展发展空间和加强硬件建设,而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财力相对不足,功利主义倾向比较严重[2]。再加上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效果的潜在性,更使得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陷入了边缘化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负责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本该积极挑起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培养等德育工作的重担,可事实却是一些辅导员试图借助网络媒体取代现实班级管理,所有事物一概用网络传达,缺少了实在的行为与后果。建立的大学虚拟班级文化仅仅是拇指与文字上的文化,没有任何指向性[3]。

2.成员对班级缺乏归属感

归属感又称隶属感,是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的认同程度。成员对班级归属感的缺乏就使得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丧失了精神根基,也使学生对班级的间离感愈来愈深。

究其原因,一是班级缺少集体行动的机会。班级成员常以个人身份参照个人兴趣自主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再加上大学通常没有固定教室,所以“班级”这个概念更多的是被他们当作形式上的存在。这种“班级意识”的不稳定性给大学的班级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是成员个体的差异性对班级归属感的削弱。大学的班级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龄人,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较为稳定的交往圈子。另外,班成员在宗教、兴趣、性格上的不同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班级归属感的形成。

三是时代原因带来的挑战。自2016年9月开始,大学全面进入“95后”时代,这一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在他们身上表现得相对明显。再加上互联网给他们提供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平台,所以在“集体意识”方面缺少由他人提供的科学和及时的引导。

3.班级的感召力下降

班级的感召力集中表现为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显著标志。然而近年来,大学班级中的“边缘人”越来越多。他们通常表现为日常交际中的沉默者、课堂环境中的隐形人、公众视野的躲避者和班级决策的低参与者[4]。

这种班级感召力的下降有成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也与班级相关机制不健全相关。班级活动内容以及形式如果无法满足更多成员的期待,那么班级的感召力便会大打折扣。另外,缺乏有效组织成员的激励机制,也会使班级成员参与活动的热情降低。

4.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特色不鲜明

如果班级文化不具有特色,那么它对成员的感染力是不持久的,也是不深入的。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从宏观上看,是学校没有建立起班级评价的多样化机制,班级活动缺乏自。从微观上讲,一方面是班级管理者对班级自身属性挖掘不够,没有能够在基于对全体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发掘出班级特有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它也与班级核心成员的影响力有关。班级中一个富有感染力、个性突出的人,会对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特色文化的形成。

5.受“互联网+”教育的冲击

近年来,慕课、微课等新型教育方式正在大学中悄然兴起,这种“没有围墙的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冲击一方面在于它使班级成员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大,班级作用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模式使得教育的育人功能弱化。如新型教育不能给学生提供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也没有给老师赋予学生人格成长引导者的角色,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开放课程的模式模糊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导致教师无法充分把握教学过程,其权威性也遭到极大的冲击[5]。

三、加强大学班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虽然问题较为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在现实与挑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断探索加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新出路、新理念,从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1.加大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

21世纪的大学不仅要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而不断改革创新,更要加强大学文化功能的建设,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作为大学宏观管理者的政府要尽量避免直接干预大学的文化建设,依法落实大学自,让大学真正成为文化建设工作的主体,扭转目前大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重视不够和主动性不足等现象[6]。同时学校也应该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科学和完善的多样化监督体系和评估机制。

2.开展班级文化活动要“走心”

富有感染力的班级文化活动,能够使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思想境界,完善品格。这就要求一方面及时开展班级文化活动,不断强化班级意识,培养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如定期召开主题团日活动、心理班会等。另一方面要有效开展班级文化活动。重形式轻内涵,只会使成员对班级的隔离感越来越深。文化建设离不开所有人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充分结合班级具体情况,不断赋予班级文化活动以新的内涵,让班级精神发扬光大,开辟班级文化建设的新出路。

3.加强集体意识教育,让大学班级“形散神不散”

学分制、选课制、“互联网+”教育带给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挑战,使得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改革成为必要。学校应该在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对学生加强集体意识教育,弘扬主旋律,不断完善学生品格,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另外,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也应注重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强化集体主义教育,对班级进行生命化提升与改造[7],充分创造条件发展人,关注“班级边缘人”的成长。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双管齐下,让大学班级“形散神不散”。

4.加强班级网络文化建设,多方面把握班级特色

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把班级扩展到了网络空间。如果不对班级网络文化的建设加以引导,那么网络环境的随意性将成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绊脚石。

第一,班级管理者和核心成员应明确内部分工,共同协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与成员有效沟通的交流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二,要与班级成员一起建立共同遵守的网络公约。如建立班级QQ群或微信群聊规范等,打造特色的线上交流平台,作为辅助班级文化建设的工具,从而把线上线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总之,在这个充满现实与挑战碰撞的时代,大学的班级文化建设值得大家多加重视。它不仅关系到个人人文品格的完善,更是弘扬主旋律、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大学只是学生成长阶段中一个很短的时期,但是真正有灵魂的班级对人的影响一定是恒久的。所以,面对现实与挑战的冲击,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唐汉卫,吴秀霞.大学生活:困惑与反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6]钟秉林.大学的走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曲建辉,路西昆.基于文化学角度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探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5).

[4]陆 韵.文化社会学视域下的大学班级边缘人:内涵、困境及转化策略[J].高教探索,2015(8).

篇8

关键词:大学;班级;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15-02

一、大学班级管理与大学班级制度文化的内涵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简言之,管理就是创造个体更好地在群体中完成目标的环境。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正式组织。班级管理是教育管理者带领班级学生,按照班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为实现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系列职能活动。依据以上分析,对大学班级管理做出如下定义:大学班级管理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带领学生,按照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创造学生个体更好地在班级群体中实现个人成长目标的环境。制度文化是一个比制度更深、外延更宽的概念,不仅包含制度本身,还包括制度理念、法制精神、建章立制的过程,以及制度实施的状况,等等。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以及这些架构与规则的形成过程、运行状态与实施状况。依据以上分析,对大学班级制度文化做出如下定义:大学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组织架构及其规章制度的形成过程,以及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大学班级制度文化体现了大学文化中包含的学校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校风校纪等内容,落实到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中,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实施高效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班级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大学班级制度文化是促进学生认同学校教育理念、专业培养目标、形成班级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追求的途径,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的保障,大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校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离开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将导致学校教育管理的形式主义,大学文化的传承将成为无本之木。大学班级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班级组成特殊性与班级管理的特殊性两方面。班级组成的特殊性,大学班级成员是在学校招生录取后,学校教务部门依据分班要求,将同一专业学生分成若干自然班级。此举说明大学班级成员具有共同的专业发展目标。大学班级班主任大都由专职教育管理工作者或者专职教师兼职,没有专职的班主任老师,这导致了班主任不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班级中;班级成员基本都超过了18岁,属于成年人,区别于大学之前的未成年人。管理的特殊性。大学班级管理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为主旨,这体现了大学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主要起监督和指导的作用。需要班级建立自运行体制,这需要有稳定的管理团队和科学的管理制度。良好班级制度文化的形成能够适应大学班级管理的特殊性。

大学班级制度的缺失性。直接涉及到大学生教育与管理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以教育处为主,对学生学习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其二是以学生工作处和团委为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教育进行教育和管理。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和团委依据其职能,就学生日常学习的方方面面制定规章制度,形成《学生手册》,这些制度大多数是某一行为规范的指导意见,缺少切实可行的规范。在当前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中,缺乏标准的班级制度体系建设,大学的教育教学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的,班级制度体系和具体制度的缺失必然导致教育管理的参差不齐,导致教育管理的相对混乱。大学班级建设的形式化与空洞化。形式化主要表现在制度理念落后与制度执行力薄弱,提到班级建设,就会想到制度建设,提到制度,就想到管理的工具、约束学生行为规范的标尺,规章制度的价值在于教育管理者的需要,制度随意性大,对制度的尊重、维护、修改、执行力度远远不够,使得制度成为形式主义。空洞化主要表现在班级制度建设脱离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脱离班级的目标追求。以标准化的《学生手册》对学生进行管理,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不能贴近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制度的内容与现实的目标出现偏差的时候,必然会使制度文化失去作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中介的作用,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就会脱节,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班级建设的空洞化。大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实现班级自我管理的必要条件。大学班级的管理以自我管理为主要形式,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其自己本身进行管理,为自己制定目标,组织自己、约束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好个人的事物,最终实现个人的目标。要想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需要有良好的大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形成过程是班级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所以班级制度文化形成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条件。大学班级制度文化是学校实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通路。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最终对象是学生,教育和管理目标是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实现的。学校与学生之间,需要架起一条通路,能将学校育人目标和校园文化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反映到学校之中来,进而融入到学校教育管理之中。班级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渗透到学生思想中、体现在学生行为上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需求与现有制度体系碰撞的过程,是学校和学生联系的通路。

篇9

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030―01

优秀民族的背后是优秀的教育,而优秀教育的根本支撑在于文化。班级作为教育的构成因素,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就毋庸置疑。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现状分析

1.认识片面,缺乏内涵。由于一些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内涵缺少系统的认识,因而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上,诸如教室的布置,在墙壁上张贴班规制度、文明公约,制作量化评比台,把墙壁搞得花花绿绿,却没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导致了班级文化的“营养不良”,而且学校进行评比的内容大多局限于班级的专栏设计和教室布置情况,认为教室的设计好了、氛围浓了,这个班级就有好的班级文化。不可否认,教室的布置和氛围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但这只是一种表象,更为深层的班级文化的内在本质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形成。所以,这样的片面认识和错误评比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导向,使得一些班主任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室布置上,而把精神建设放到次要的位置上,以致本末倒置。

2.注重形式,缺乏载体。在现实教学中,单靠学生自发地形成一种优秀的班级文化是不切实际的,班级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班级制度才能够得到执行,团队精神建设以及班风、学风建设才能够深化,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的战斗力和个性的活力才能够形成。所以,除了正常的课内教学活动外,还需要更多的课外活动作为载体来助推班级文化的形成。然而正视现实,大多数学校的班级活动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讲都还很欠缺,主要表现为:计划不充分;内容贫乏,覆盖面窄;活动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开展活动少而且落实不到位。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价值提升和素质锻炼,也使班级文化的形成成了纸上谈兵。

3.立竿见影,急于求成。每一位班主任都想创建先进的班级文化,但这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没有一段漫长岁月的积累,是无法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的。但是,只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实施正确的方法和手段,那么实施起来还是会有成效的。反之,急于求成,只会“拔苗助长”,因为教育不是朝夕见效的事业,它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恒心的过程,学习不可能一招见功,一种精神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培养。

4.参与不足,个性缺失。在班级工作实际中,科任老师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往往是班主任孤身作战,难以得到其他科任老师的配合和协作。一些学生也由于各种原因,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甚至袖手旁观。同时,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的只重集体忽视个体,只重共性忽视个性,只重理智忽视情感的做法,也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班级文化建设缺少了个性化的色彩。

二、对策

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打好“持久战”。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进而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加之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由于班级中的学生性格各异,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思维方式不一,要在一个集体中和谐学习与生活,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这就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循序渐进地进行,先把表层文化建好,再考虑深层文化。

2.突出重点,切忌肤浅,打造“多元化”。针对班级的实际,作为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集体性活动,运用多种途径,选择适当的方法,或加以强化,或加以引导,为学生搭建各种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适合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同时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增强协作精神,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让教育目标得到灌输和实现。

篇10

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

学界对“班级文化”理论的阐释不断深化,诸如,亚文化视角认为,“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大多数成员在学校环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产生的生活式样。”[2]文化综合体视角认为,“高校班级文化是经过反复实践而创造的对班级成员的行为模式起导向和约束作用的文化综合体。”[3]虽然学界研究的视角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其最基本的内涵,主要包含从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三个维度对大学班级文化进行剖析。首先,从社会文化维度,大学班级文化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传播、借鉴先进外来文化,培育并创新新型文化的同时,将自身与社会文化有机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最为牢固的根基;其次,从大学文化维度,大学文化通过促进、提升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等产生积极影响,辐射到大学的各个领域,推动班级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共同发展;最后,从青年文化维度,“青年文化是得到青年基本认同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4]。大学班级文化的主体是青年人,它是凝聚青年人的精神纽带,体现着青年人的思维以及对大学班级文化的认同感。虽然不同时期大学班级文化会产生变化,但大学班级文化中始终彰显着青年人特有的气质和精神的价值观。

明确“大学班级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探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功能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则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指在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的浸染和影响下,发挥其释放、渗透、促进、提升等特有功能,并通过扩宽渠道、凝聚共识、联结生活、选择高雅文化,从而实现班级文化主体的认同和内化。

(一)释放自由功能

“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获得自我教育的自觉意识与能力”[5]。释放自由功能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将班级学生追求内心自由、生命自由,成为实现理想、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真实要义,并让班级文化成为学生陶冶、锻炼、反省、培养的精神摇篮。大学班级文化为学生绽放自由、释放生命的原始能量提供一个自由的生态环境。“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6]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释放自由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营造宽松环境、搭建实践平台等方面不断发挥作用。释放班级学生自由主要体现为两个优势:其一,激发班级文化主体的创新能力。自由使创造绵延,班级学生按照新的方式对原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和联想,从而形成独有的个性特征,进而成为具有创新个性的班级主体。其二,唤醒班级文化主体的自我意识。倡导彰显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个人意愿表达的班级目标与正确价值观,使其成为班级学生认同的深层次的行为准则,唤醒班级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渗透主流价值功能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使这些主导文化进入班级,并被班级文化主体认同和内化。”[7]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把社会主导文化渗透到学生中并被学生吸收、内化的功能。所谓渗透主流价值功能,是指通过班级文化环境、活动等间接的文化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渗透性引导,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在吸收、整合、内化的过程中提升其思想品质和素养的功能。一是通过主题渗透。通过理论知识研讨、名师座谈等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教育内容的问题与观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通过实践渗透。利用班级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平台,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引导行动,在行动中渗透知识;三是通过环境渗透。通过硬件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的渗透,使其发挥潜在的导向作用。

(三)促进对话交往功能

“大学班级文化的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会通过各种形式和传播载体,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促进对话交往功能是指利用班级活动、班级网站等载体,以提升班级学生的对话意识与创造对话情境为前提,借助适宜的主题与时机,促进辅导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并实现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相互联系。首先,提升班级学生对话交往意识,创造良好的对话交往情境。辅导员以“激发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彰显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帮助与关怀的视角唤起学生对话兴趣。其次,找准对话交往的主题与时机。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正确引导性的主题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正是激发学生思维与言语能力的重要环节。最后,促进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对话的深层蕴意就是精神交往,其目的是促进人内心世界的丰盈,实现人心灵的陶冶和充实”[8]。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人性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思想的能力,通过知识传授、生命领悟、行为规范等方面,激发班级学生心灵碰撞,产生共鸣。

(四)提升精神品质功能

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着眼于教育者有意识指导和受教育者潜意识接受,主要以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的价值选择、精神品质和理想追求,促使班级学生追求高层次、高品位的精神生活。“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和激励的作用。”[9]为此,运用好班级文化形态中的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一是培养班级学生的理性自觉,这种独特的理性自觉不仅将学生的生活意义、价值实现与美好生活的普世价值相联系,与校园、社会发展相联系,而且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与班级成员的幸福生活相联系;二是培养班级学生追求卓越、优秀的精神动力,帮助班级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建立良好的精神世界;三是培养班级学生审思明辨的能力,引导学生明智地处理社会、班级以及个人事务。

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问题。

(一)在顺应中逃离自由

在当前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大学管理者遵循着马克思所说的“形成真正集体的前提条件是个人自由,集体不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束缚和绊脚石,而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在顺应中逃离自由”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自由”本质内涵的错误解读,以及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行动上发生了偏差。其具体表现为:一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在充满种种利益诱惑的市场社会,存在着在顺应中媚俗的大学班级文化,正如钱理群先生哀叹的“我们在培养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二是将自由等同于绝对自由,也就是无任何限制的自由。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部分班级学生认为“随心所欲”最重要。然而,“自由和约束是不可分开的统一体,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约束,二者互补互渗。”[10]因此,长期地不能正确地认识自由、理解自由,将导致班级学生认识问题发生偏差、对待事情极端化。

(二)在功利中逃离价值

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班级文化异化为犬儒文化,一种顺应主义的文化。受网络媒体错误引导的影响,班级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的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辨不清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之间的关系,导致个人主义滋长;重视追求物质生活之梦,轻视对精神生活之梦的追求”[11]。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主流价值的错误认知。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功利主义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使学生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少关注集体利益。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人文素养有帮助,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是否成正比。“较强的目的性导致部分同学对自己目标以外的其它事情不闻不问,认为参加活动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因而拒绝参与班级活动”[12]。二是功利主义使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学生认为班级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完全是在做表面功夫,追求形式。三是功利主义使价值取向个人化。学生一味地追求显性的、即时的效益,并不考虑对自己长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问题将直接影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三)在形式中逃离对话交往

班级文化活动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但目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化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深入、持续性。班级活动只是停留在“活动”表面,沉醉于只有概念没有多少实际内涵的“空中楼阁”式的班级文化,把大学生的真实生命丢得干干净净,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13];二是缺乏创新性。班级文化活动主要以传统的娱乐形式开展,未能实现开展活动的真正意义,“并未为人们提供一种充分体现尊严和生命价值的理念信仰,使之成为生命意义新的荫庇所。”[14]而且,开展的活动过于重视数量而缺少对质量的关注,导致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倦怠,以及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削弱。“对待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也不应‘大呼隆’运动式地开展,必须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思维创新的空间,一个实践的舞台”[15]。因此,班级文化活动是否具有持续性、创新性、主导性将会影响开展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发挥。

(四)在追求外在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

“人的精神品味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开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1]从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来看,班级学生存在着在追求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的问题。一是班级学生主体选择具有盲目性,素质具有差异性,认识具有封闭性;二是功利化问题日趋严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存在偏差。其具体表现为:首先,盲目追求时尚。班级学生呼吁举行以时髦的节目、话语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但在活动中却“忽视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在班级塑造中独特的地位,并没有将行为、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的班级文化深层融合”[16]。其次,缺乏精神自律。在行动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他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满足而自动地获得相应的补充。因此,在追求时髦中丧失精神品味将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价值的体现。

三、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在保证学生与教师有一个正确定位的前提下,积极扩宽教育渠道,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扩宽渠道,让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

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定位与实施效果。因此,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扩宽班级文化建设的渠道,释放大学生思想自由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扩宽教育渠道。通过利用主题研讨的形式,以“国家梦·社会梦·我的梦”为主要内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热点进行每周固定的研究讨论,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教育;其次,扩宽宣传渠道。通过利用班级宣传栏、海报、编排话剧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扩宽网络渠道。“调查显示,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和方式。”[17]由此可见,网络渠道成为大学生最典型、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并起到促进教育渠道、宣传渠道的作用。网络渠道主要通过利用班级网站设立“班级文化建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讨论专栏,为班级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并建立专栏维护、监督小组,以保证讨论专栏的持续性、话题的准确性以及班级成员的参与性。

(二)凝聚共识,在尊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

“文化多元化使整个社会不再有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失去了解释标准,造成了价值选择的迷茫、价值尺度的失衡,大学生也只能跟着感觉走”[18]。因此 ,如何在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至关重要。“寻找主流价值取向归位的途径和方法,要在充分认识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性、差异性和超前性的基础上,侧重大学生价值取向本身合理性的增强及其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整合。”[1]从班级这一独特的基本组织出发,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回归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路径。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幸福观教育与日常情感熏陶相结合。在日常管理中将正确幸福观传递给班级学生,解决班级学生实际问题。其二是要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与推进生涯规划与发展的针对性活动相结合。班级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分析会、就业技能培训会”等,针对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三是要将培养批判能力与案例分析活动相结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同样须经历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与重建”[19]。班级文化建设亦是如此,班级学生更应具有批判能力,班级举办案例分析活动,对社会的话题、行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并不断增强学生做人做事的自治能力与自律精神。

(三)联结生活,让大学生有交往对话空间

大学生有交流对话空间是推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要从联结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拓展主题教育空间,提升大学生交往对话能力。班级是“组织动员大学生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形成的以依托空间为基础的特定社会场域”[20]。由于创设地点、发展形态不同,班级将拓展班内与班外主题教育空间。首先,班内主题教育空间。班级组建班级文化建设研讨组,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特点、趋势进行探讨与分析,增强班级存在感。其次,班外主题教育空间,以“班级梦,志愿行”为主题,开展“三化”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化。班级在偏远山区学校成立志愿服务基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学习梦;团队化。走进社区建立班级志愿服务站,让学生在行动中回馈社会;常态化。以内在建设和外在宣传两种途径打造班级志愿服务文化。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制度,结合班歌、班训等文化要素,吸引更多的班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同时以内部建设为核心,班级将志愿服务时刻体现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组建班级一帮一互助小组,实现班级学生共同成长。

(四)选择高雅文化,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

精神品味凝聚了文化创造的智慧和理想,内涵着人本质的全部意义,将对人的情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应将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作为核心,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首先,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具有道德感、使命感、责任感的高雅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确立的坚定信仰”[21],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对大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大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先要了解和培养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与追求,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其个性联结关系,联结世界,以提升大学生个人的精神品质。最后,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的高雅内容,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个人创造性的同时,不盲目地追求“自我利益”,应拒绝现世社会的各种诱惑,不能失去自己的灵魂而沦为现实的附庸,从而在帮助学生处理好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味。

参考文献

[1] 黄正夫,易连云.意蕴、境遇及诉求: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审视[J].大学文化研究,2013(1):109.

[2] 初晓磊.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3] 马丽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9):79.

[4] 万美容.论青年文化及其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17.

[5] 张桂生.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2010(8):10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7-508.

[7] 杨骞,蒋洪波.大学生自我管理系统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0.

[8] 成雁瑛.论大学教育的对话机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9] 海国华.积极建设班级文化 构建学生精神家园[J].中国教育学刊,2008(8):25.

[10] 马海花.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11] 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8(8):38.

[12] 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7.

[13] 王泓.大学生文化的俗化倾向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89.

[14] 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8):57.

[15] 李堂.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2.

[16] 李合亮,王辉.新媒体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