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节日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文化节日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文化节日的差异

篇1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传统节日;体现

中西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各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形成第过程。节日是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而需要纪念的日子,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该民族的每个民族节日, 都具体地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反映该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西传统节日习俗差异直接体现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的体现

1、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不同。除了共同的节日,如新年、国际劳动节等,各自还拥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等。西方国家有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

2、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起源不同。中国古代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因而有:“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勤劳的中国人民在终年劳作的过程中掌握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 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再有,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西方国家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传统节日与宗教有关,例如,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庆形式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讲究合家团圆,带有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的封建社会特征例如中国的除夕夜,。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只是家人团聚,不会邀请外人。而西方的节日,经常会邀请朋友共庆节日,表现出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都是如此。

4、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礼仪不同。中国的节日宴席,家族长辈或贵客一般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团团围坐在饭桌旁,有等级区分。餐桌上酒、美味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一起吃、喝,相互劝菜、夹菜和劝酒,有一种浓浓亲情的气氛。而西方人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有“女士优先”的习惯,用餐时讲究坐姿端正,吃饭优雅,吃饭发出声音被视为粗鲁了。

5、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观念不同。吃喝是中国节日的永恒主题,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良好愿望,认为通过饮食可以实现。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祈求上帝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

6、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饮食不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将吃看作头等大事。节日更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而且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饺子、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注重食物的营养,西方节日食品主要是烤火鸡、牛排、水果沙拉、甜,主要目的在形而不是吃。

7、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色彩不同。在中西传统节日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大。红色, 是中国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喜庆和吉祥之意。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是“火”与“血”的同义, 象征残暴与杀戮。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常有悲凉之意,常用于丧葬礼中。而西方, 白色的象征着纯洁、高雅、无邪, 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的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的产物, 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8、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目的不同。绝大部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都拜祭祖宗。祭祖活动、烧香拜佛是中国节日重视的传统祭祀节日内容,祈求祖宗保佑全家老幼平安,出入顺顺利,长命百岁。西方节日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是敬神,感谢上帝的恩惠,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于人类。

中西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烧香祭祖,祈求吉祥幸福,以吃喝为主要内容,追求健康长寿,红色为节日的最爱。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以玩乐为主,注重于情感友谊,追求健康快乐,通过宗教活动和娱乐形式来实现。不同民族传统节庆的形式,是由该民族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决定。

二、中西文化相互参透

传统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但较为封闭蕴含有太多的伦理色彩。西方传统节日的节日氛围上很好,节日娱乐性强,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论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异,中西文化传递的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如西方人上午见面说:“Good morning! ”,祝愿时说:“Good Luck!”。西方的新年,人们说得最多的是“Happy New Year !”,中国的春节,人们相互祝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中国有七夕节,西方有情人节,中国有中元节,西方有万圣节,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有父亲节、母亲节。中国有除夕夜,西方有平安夜。中国有农历新年,西方有圣诞节。中西之间有着不同之处也有天然相同之处,两种节日文化互相渗透、彼此影响。随着中西文化、经济交流日趋频繁,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欢迎,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同样得到世人的青睐。

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交流的意义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西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文化差异成为了中西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通过了解中西传统民族节日折射出的文化差异,在国际交流中克服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达到更有效的融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魅力,中国人也开始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迷人之处。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要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克服陋习,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既不崇洋,也不固步自封,不迷失自我。在“全球化”的今天,为我们展开中西文化对话,为中西文化交流更健康快速的发展,为积极参与人类现代文化共构,为人类平等、自由与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於奇.世界各国节日比较[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2] 李露露.中国节[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 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J ].绥化师专学报,2003,( 1 ).

[4]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篇2

关键词:中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美传统节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比较,以此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

1.1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传统节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首先,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些事,或纪念某些人。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为国而死的屈原。在美国,感恩节吃火鸡是为了纪念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边赏月品尝月饼,边思念亲人,圆圆的月饼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节的象征,也是家庭合乐,美满团圆的象征。在美国,2月14日是美国的情人节,一提到情人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巧克力。在这一天,不论是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赠送巧克力,表示关怀。于是在美国人们的心里,巧克力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幸福美满、温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饮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特别是节日的饮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小年要吃灶糖等。饮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传统节日中,庆祝、纪念的活动占比重较大,饮食习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较吃什么食物,圣诞节时,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贺卡则更具代表性;感恩节时,举行游行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国人庆祝节日时,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国人庆祝节日时,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节日食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饺子,意为财源广进;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意为年年高;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招财进宝等。而在美国,节日食品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节日通过庆祝的方式表达信仰,交流感情。

二、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比较

2.1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共性

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都会提前进行购,准备好所需的食品。第二,庆祝活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户外庆祝活动,如中国的舞龙、舞狮、闹花灯、猜灯谜等等,美国的复活节游行等。第三,聚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论是中国春节的年夜饭,还是美国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人们都喜欢用聚会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2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上,中美两国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人在庆祝节日时,往往表现的更为含蓄和内敛,如清明节的扫墓祭祖,中秋节赏月以寄相思,重阳节登高望远等等。与美国人全民狂欢的活动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用静态的方式来庆祝节日,表达美好的愿望。其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庆祝节日,重视家的概念,讲究阖家团聚。特别是像春节和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很少会邀请外人参加,大都是家庭内部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然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把节日活动看作是是发泄情绪、缓解压力的最好平台。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打破社会的束缚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不分长幼,不论贫富,尽情狂欢。

三、中美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3.1集体主义和个性张扬

中国几千年来都处于封建农耕社会,而农耕劳动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而且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推崇社会有序和谐,提倡个人要对群体忠诚,因此形成了注重血缘和家庭、强调团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当中国的春节来临,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个人贡献,崇尚和追求个体的价值。他们推崇“人性”和“自然”,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无所顾忌地疯狂唱歌、游行、跳舞,充分张扬自我,毫不在乎他人是否感同身受。

3.2 农耕思想与宗教思想

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因此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状况的岁时节令自然格外受到重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土壤。例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来源于岁时节令。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逐渐形成了祭天、祭祖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前的祭灶神;中秋节的祭月神等等。而美国的传统节日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宗教文化色彩。无论是节日的饮食还是节日的活动,无不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例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复活节是耶稣受难后重生的日子。人们在复活节互赠彩蛋,因为彩蛋象征着耶稣的重生。而复活节吃烤羊肉是为了纪念和感谢耶稣为洗刷人类的罪恶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3.3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代思潮的显现

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节日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传统的烙印。虽经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节日的传统性有所减小,但节日的骨血里仍然强调宗法、家族和集体等传统观念。“亲情”和“团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永恒的主题。相反,在美国,现代思潮则是影响美国节日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经过漫长的传统社会,人本主义对美国人民的影响较深。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思潮的特征,更注重挖掘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追求个性的张扬。“浪漫”、“狂欢”和“个性张扬”是美国传统节日的精神核心,体现了现代思潮对美国节日影响。

四、总结

中美两国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内容和社会传统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异。节日文化作为中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能帮助中美两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友谊和建立互信。

参考文献:

[1]于桂敏,贺丽励.中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深层文化内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1]李子银.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2007(4)

篇3

2002年5月所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换句话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理解力和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场景中去了解外国文化,客观地评价其文化,从而获取较强的文化交际技能,影视目前外语教学的一大重要目标。

1 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说“文化是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语言与文化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一样,相依为命,它们又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同样,文化学习也不能独立于语言学习之外,二者同步学习是掌握语言的捷径。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由此表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必要。

2 如何在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之中渗透跨文化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二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传授是在遵循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注释、比较、融入和体验等方式正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

那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渗透跨文化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跨文化教育实施中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尽量做好下面四个方面的工作:

2.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重视语言的内涵教学

教师应该就教材中涉及到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加以注释和讲解,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就是学生们相对比较难理解的地方。教师结合文化内涵来进行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高一课本中有一个单元是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目前,“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快餐在我国一些方比较盛行,教师可以讲一下Fast Food,如汉堡包hamburger是蘸芝麻的小圆面包对剖,夹上一个压扁的牛肉块,当然有时还添上生菜叶子,乳酪或其他调味品。为什么以“汉堡”命名呢,据说是由于以碎牛肉煎成的肉饼是来自德国的称为hamburger steak,后来肉被夹在面包里,以部分概括整体就简称hamburger了,在美国hamburger也可以指绞碎的肉、肉末、肉馅。讲解这一单元主题时还可以举办一次美食文化节,师生共同制作一些西方食品,比如苹果派等,再做上一些中国的传统食品,如饺子等,让学生比较一下中西方饮食,以选择健康合理的饮食。上课时还可以教学生使用西方餐具,使他们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闹出笑话。如果讲到有关节日的单元,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的由来及节日的一些庆典活动,并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2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对比

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总喜欢把母语和外语互译,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在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重点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英美文化的差异。在学习到Healthy Eating这一单元时,我就谈及到了一些饮料和食品,如中国的红茶用英语表示为black tea,红糖是brown sugar,red meat指牛羊肉,white meat指鸡肉和鱼肉。由此看来,在跨文化交际中到处布满词汇陷阱。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言词汇选择上的失误。例如,中国有一种白象牌电池,质量性能都很好,可是厂家在外销时把产品的名字译为White Elephant,结果外国人看了都不想买他们的电池。因为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比喻大而无用的东西。

2.3充分利用课堂进行实践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恰到好处的语言实践练习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材中的一些故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组织学生分组实践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不同国度文化差异的了解。事实上,不同类型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以提高。

此外,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难题之一是缺乏语言环境。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用英语上课, 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一些寓教于乐的形式,如对话、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语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学生创造学习和操练的环境。英语中有很多成语、谚语包含许多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有选择地传授给学生。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词汇量,扩展知识面,还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当然,文化导入决不应是教师单方面的一味讲解,很多时候应该让学生亲自感受体验一番。我经常鼓励学生多听录音,多看课本录像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录像、电影、表演等,多读英文报纸,多听广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接触外国文化。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不同形式的实践中真正得到提高、升华。

2.4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篇4

[关键词] 文化品格;建构主义;英语教学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推进,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即将颁布的新课标将文化品格定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1] 文化品格目标的提出显著提升了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其内容包括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等目标建构。中学生是未来社会文化建构的主体,英语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积极建构自己的文化意识,内化为情感态度和文化品格。

一、高中英语文化品格的建构特征与意蕴

中学英语文化品格塑造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特征。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瑞士认知领域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最先提出,他认为在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后来的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丰富完善了建构主义理论。[2]无论何种流派,建构主义都强调主体的建构性和情境的交互性。

(一)高中英语文化品格的主体特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个体学习体验被重复证实,主体间的对话和重复体验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体系,进而形成相对固定的规则与世界观。学习者基于已有的知识图式和思维图式,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主动逐步建构新的认知图式。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一个关于外在世界的论断都是以主体为前提。

1.高中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把当前学习的知识内容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新知识、新信息的建构。学生个体的知识建构也逐渐被其他学生和老师产生影响,在他者的体验中获得如同客观世界的认识。个体文化体验,被逐渐强化后,形成某种知识或文化品格,高中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增强和尊重。

2.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情境适时调整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启发、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师生关系本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Wertsch 1985)。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起着脚手架的作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帮助时,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随着学习者自主能力的提高,移除脚手架,逐渐把学习的责任转移到学习者身上去。

(二)高中英语文化建构的情境特征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在学习中的作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彼此学习、观察、对话形成主体间的社会化过程,从而缔造类似某种约束协议,形成社会文化规则而被感知和认同。这种交互认同是“用他人的建构补充自己的建构”,参与其中的成员共享相对同质的社会情境,以获得对话。

1.重视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的,是对真实情境的一种体验。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在社会互过程中重组原有知识结构,建构新知识。[3] 学习情境就是教师为学习者创造的语言交际活动和场景,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完成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和相关性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当前中学比较流行的英语课本剧教学、游戏化教学、虚拟情境教学等都是对英语W习情境的建构,通过模拟现实情境增强主体体验。通过建构与当前社会系统相对一致的文化情境,从而实现认识论向实践论的转化。

2.重视交流生成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交流和合作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英语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高中生通过参与到某种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建构文化图式,不仅强调个体主动性,更强调交流合作、互动生成。交流是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合理流动。认知主体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在中学英语课堂中按照异质分组原则,开展英语兴趣组讨论、同伴相互评价以及英语文化资源共享等。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激活旧图式,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调动,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激发,学习群体共同完成新知识的意义构建。

二、中学英语文化品格建构的现状与问题

英语文化品格目标实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有机对接,英语课程的文化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品格也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新课标实施和多媒体技术发展,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然而实施现状并不理想,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品格还未真正实现它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1.英语课堂教学的文化品格意识不强

社会、学校和教师对英语教学的文化价值认识还不到位,过分强调英语的工具性特征。英语教学以讲授语言知识结构为主,着重培养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在“分数决定一切”的功利主义诱导下,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识记单词,进行题海战术,探求考试技巧。由于当前的英语考试中文化知识的比重非常低,文化学习不能使英语成绩得到立竿见影的提高。在英语为外语的环境中,学生没有机会实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感受不到文化学习的实用性。因此,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学习主动性不足。

2.英语文化教学的活动情境建构不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已经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综合能力的发展,但不少教学仅仅满足文本的表层信息提取和简单的语言交流训练,缺乏在英语情境中挖掘文化内涵和深度价值,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不够。英语文化教学存在表层化和模式化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分配给文化教学的时间比较少,为了提高效率,对于涉及异域文化内容,教师直接讲授文化知识、文化现象以及文化规约等显性的知识图式,无暇顾及创设文化为主题的情境教学,或是因为缺乏实施文化情境教学的必要条件,学生难以“亲历”跨文化环境去体验现实的文化。因此,学生不能对文化现象作出解释和判断,无法建构新的文化图式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

3.教师文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作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积淀是塑造学生文化品格的关键和保障。文化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和深厚的文化储备,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国家文化,并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然而,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英语教师在语言知识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水平,但是在口语表达上会略有不足。可能也只有少部分老师能真正实现全英语课堂教学。由于英语口语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局限,教学中遇到的文化现象教师不能自如进行评说,表达观点和看法。再者,教师自身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现象缺乏感性认识,面对教学中的文化问题有时会显得不知所措,阻碍了文化教学的开展。

三、高中英语教学文化品格的建构策略

(一)创建文化为主题的情境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真实的学习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英语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的语言、文化图式和生活经验,调动他们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例如,创设生日聚会、节日庆贺等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模拟,从而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语言,感受中西文化差异,建立新的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有利于英语情境教学的开展。它融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及影像等为一体,多维度地传递文化信息,激发学生文化探究的主动性与求知欲。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以赏析《百万英镑》电影片段作为情境预设:亨利迫于无奈,向伦敦人出示那张大钞结账时,曾经对这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冷眼相向的商人们顿时态度大转变,不断地对其阿谀奉承,拉拢讨好。精彩的剧情仿佛把学生带到了20世纪初的伦敦,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幽默滑稽,趣味横生。激起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关注和兴趣,进入主动的、积极的交际情境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索,了解拜金主义发生的历史背景,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污染乃至人性的扭曲。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诱惑下青年一代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文化认知和行为准则。

(二)提供协作学习的文化环境

有效的协作学习环境对知识意义的构建起着关键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小组划分时考虑性别、性格、兴趣、能力和学习成绩等因素,利于小组成员在合作活动中相互激发、相互碰撞,各展其长,分工协作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对待新的文化现象一般是个体先独立思考,产生对问题的理解,然后组员交流和协作来构建共同意义,最后在更大的学习群体中建构共享的集体意义。

在协作学习环节,学生以讨论、辩论、交流和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文化主题的情境教学,教师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观点和态度,让不同观点得以交锋,补偿、修正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之自主能动地完成知识构建。如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1 Cultural relics介绍了俄罗斯“琥珀屋”的由来以及它是如何在历史的变迁中失而复得的。本单元的Warming up介绍的印度的泰姬陵、英国的巨石阵、罗马的竞技场等西方的文化遗产都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 “中外文化遗产”的主题活动,以问题导入开启讨论模式:“What cultural relics do you know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relics and those foreign culture relics?”问题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并富有弹性,小组可以有多种途径探讨出多种答案。这些问题可以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协作”和“会话”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整理加工,对比中国文化z产与其他国家文化遗产的异同,包括地理、历史、人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等,这样的“协作”和“会话”有助于学生深刻建构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的知识图式,重组已有的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知识框架,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创设多元交互模式

交互性是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手段。Wilga Rivers认为,交互是在说者、听者和语境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三角关系的总体交流活动。通过信息交流实现交流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对于教学而言,交互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4] 在文化品格塑造过程中的多元交互是指在课堂、课外以及真实或类似真实的交际环境中所进行的师生、生生、生本、生境的互动活动。

1.师生交互

建构主义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学生是认知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通过情景和问题设置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课堂,也可以通过组织谈论的方式,拓宽师生间的交流。如,在学习高中英语必修三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 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丰富多彩的外国节日以及各自独具特色的庆祝活动,学生已经具备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相关文化图式,会感受到文化学习的真实性。为营造一个师生交际的话语环境,教师创设问题:Do you know the Chinese equivalent to these important western festivals? Name some and their celebrations.或者以记者身份采访学生:What’s your favorite festival? And why? 这样的文化拓展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中外节日的比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和学生不断交互,让学生建构起西方文化节日的总体认知。教师也可以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帮助青少年形成文化自觉,回归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价值观,利用英语优势将璀璨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2.生生交互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不但需要与教师进行互动,还需要与同伴进行沟通和交流。生生之间的交互就是学习者向信息或资源的提供者进行反馈的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保障获取知识的效果。教师通过挖掘教学材料给学生提供S富的日常生活情景以及人物对话,如:必修四Unit4 Body language,可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体验初次见面时的反应和行为,感受各国不同的身体语言以及各具特色的文化。或者创设一些充满趣味的文化情景,组织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如:必修四 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小组活动中生生协作查找资源,搜寻英语国家的一些著名的幽默剧和中国传统家喻户晓的经典的相声、小品,引导学生探讨中外幽默文化的异同。也可围绕幽默大师卓别林的敬业精神展开讨论,引起学生对自我品格的思考。[5]

3.学生与文本的交互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本承载着国家文化、文明成果、思想情感、人文态度等文化层面的东西。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文本内容的浅层理解上,而是要与文本互动,产生语篇的人际意义和社会意义,对所表达的思想及其文化意义有自己的理解、判断和分析。如:高中英语必修二 Unit4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讲述许多动物正濒临灭绝,人类的贪欲使得它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教师通过展示问题How is the wildlife’s status?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wildlife? 诱发学生和文本产生对话,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濒危动物的生存状况,为保护生态环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通过生本交互和课堂讨论,学生对文本传递的人际意义和社会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4.学生和环境的交互

教学就是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文化学习环境首先从教室板报做起。经典美文、习惯用语、英语诗歌和小幽默等都可成为板报的素材。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英语手抄报,在无声胜有声的浓郁文化氛围中让学生感受西方国家人们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激发探知英语文化的热情。其次,举办一些外语文化专题讲座,可以围绕中西文化差异,也可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等,短时间内扩大学生文化储备。第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真实的文化材料,让学生接触多元文化。第四,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结交英语国家的朋友,或者与外教老师面对面的用英语交流,“零距离”体验异国文化。最后,开展以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活动,从购物、娱乐、体育到西方节假日的庆典、婚礼等文化习俗。

通过建立多元交互的文化教学模式,有效地联通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让学生在与他人及事物“互动”中建构意义,发展文化品格。

(四)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

为了有效实施文化教学,教师要能够敏锐观察、感知汉英之间的文化差异,发现和挖掘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内容,理解隐藏在文化差异背后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追求。如:人教版必修四Unit 4 Body language展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初次见面时问候方式不同,反映了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对交际双方的问候方式、身体距离、肢体语言等差异的讨论,启发学生思考不同国家的身势语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教师要事先清楚文中的哪些内容适合在课堂展开讨论,不同国家的身势语蕴含的文化意义,适用的社会文化场合以及涉及语言使用者的民族禁忌,同时引入中国的一些身势语及其文化意蕴。可见,英语教师必须具有一双文化的“眼”、一颗文化的“心” 和一个文化的“脑”,[6] 去发现、理解、分析教学中的文化现象。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文化教学理念,通过自我学习或参加在职培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增加文化体验和文化积淀,捕捉文化教学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升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3]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

[4]樊永仙.英语教学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