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服饰 文化 旗袍
服饰与文化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是指人类穿缀于身体上的衣服、饰品和装饰的总称谓。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除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择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
服饰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文明的产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服饰,都需要满足人类调节体温、保护身体的基本生理需求,需要满足人类彰显社会地位、调节社会关系、寻求情感慰藉的精神需求。作为文化的载体,它表现并记录着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人类的服装行为受人的主体意识主导,服饰所体现的是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的自我意识,它具有满足自我表现与审美的功能。同时,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服饰又具有象征性与标志性,既是个人身份的标志,也是人们社会身份与等级的象征。因此,服饰是一整套文化的象征系统。进一步而言,服饰现象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现象,它是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的外在物化形式,它所反映的历史与时代精神就是服装作为符号的本质内涵。
服饰作为人类形象的外在表现特征,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经济基础、物质文明、社会制度和人们审美情趣等的同步进展,从而形成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服饰文化反映着人类的观念、制度形态等精神文化的内容,反映着特定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主观意愿、社会习俗、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是一种反映社会成员普遍心理和民族精神实质的文化形态。
旗袍――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从商朝的“威严庄重”、周朝的“秩序井然”、战国时期的“清新”、汉朝的“凝重”,到六朝的“清瘦”、唐朝的“丰满华丽”、宋朝的“理性美”、元朝的“粗壮豪放”、明朝的“敦厚繁丽”、清朝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
旗袍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集满、汉文化于一身。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结晶。从对旗袍的研究中,可以探析其中蕴涵的精深服饰文化,从而达到文化挖掘、文化认知和文化传递的目的。
旗袍的发展。旗袍始于清代,旗人妇女习惯穿长袍,故在“袍”上加一“旗”字,以此得名。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而当初仅指旗女之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以及各民族、各地区服饰文化的不断交流,导致服饰式样、着装方式与服饰审美观念发生异变,旧的旗袍款式逐渐被淘汰,新的旗袍款式不断产生,并最终成为具有浓厚中华民族特色的新式服装。
在清末至间,满族旗女穿的旗袍式样仍十分保守,其特点是腰身宽松、平直,袖长至腕,衣长至踝,所选用的衣料大都是绣花红缎,在旗袍的领、襟、袖的边沿部位都采用宽图案花边镶滚,称为长马甲式旗袍。
20世纪初,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摒弃了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在20世纪20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并逐步改变形成淑女型旗袍。其特点是腰身宽松、袖口宽大,身长适中覆小腿肚,开衩及中便于行走。但不久,由于受欧美服饰影响,袖口缩小,滚边改窄,衣长仅过膝,比以前更称身合体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旗袍作为一种经典而又时髦的样式风靡全国,并出现了各种能适应不同人群、场合、季节需要的服装样式。后几经改变,使旗袍更加简洁、轻便和得体,并且以线条流畅充分显示女性风姿风韵为主旋律的流线型旗袍时代开始。
旗袍在经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辉煌后,至50年代以后发展进入瓶颈期。近些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款式已摆脱雕琢与繁复,趋向“简约”,并结合流行趋势,融会西方时装的特点,收腰合体,加大开衩,出现了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垫肩、装袖,前片开刀,后片打折,突出造型等的剪裁技巧,使旗袍更加烘托出女性体态的曲线美,其造型更加端庄秀丽,线条愈趋流畅、匀称和健美。特别是伴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和影视文化的传播,旗袍已经露出流行的端倪,在国际时装舞台上频频亮相,而且被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旗袍的文化价值。旗袍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服饰,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旗袍饰物中,盘花扣的编制,镶滚边的精作,其独到之处是传统服装以及其他民族服装中未曾出现过的。盘花扣是古老的“中国结”的一种,这种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的绳结,是一种民间手工艺,延传至今,它凝结了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潜能。盘花扣是利用中国结的编制工艺手段,以大自然为题材,在旗袍扣位的小小面积上,进行精工再造,这是中国的民族艺术和民族精华,具有中国民族风格。锦、缎、绉、绸是中国生产的丝织面料,在这些丝织物上,大多织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旗袍的用料,主要从这些国产原料中选择,制作完成的服装,不但具有传统文化的意韵,更体现了深邃的民族精神。
旗袍文化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封建社会里,中国人的生活观、服饰伦理以及女性形象等,都受到儒家礼教的深刻影响,主张自尊,讲究含蓄、中庸,因此无论是身体还是形体都不可显露出来,女装多以封闭的宽身长袖示人。中国女人的身体曲线掩藏在宽松直身的裁剪中,使她们有了一种“优雅”、“端庄”、“婉约”、“含蓄”的传统形象。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其整体造型风格中既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
其次,旗袍是中国文化质量的体现,是一种民族文化理念的代表。旗袍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隐约朦胧、藏而不露,给人以审美的感受;旗袍注重精细艺术手法和工艺表达,大量采用的刺绣、图案等丰富的服饰手段,表达了丰富的现象和意境;旗袍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给人以秩序、端庄、高雅的美感,服饰效果与环境艺术相得益彰,特色独具;旗袍在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大统一思想指导下,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力求稳重、平静,有助安宁、融洽和礼让的人际关系,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以伦理道德自律、维持礼仪之邦的精神。
服饰文化――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认识服饰和文化的关系,能从更高的审美层次上,理解服饰文化的深刻内涵。服饰发展史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研究服饰中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和历史内涵,对今天认知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服饰文化的研究也是现代服装设计的要求,现代服装设计是一种文化和美的设计,设计的落脚点应该首先放在文化的设计上。传统的东西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合理运用,要靠设计师善于挖掘隐藏在现象下的本质和精髓。研究服饰文化,寻求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消费观、审美观、价值观及处世态度和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有利于应用文化做真正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为更好地推进服饰文化研究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燕敏:《服饰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学术交流》,2004(7)。
2.邢声远:《旗袍的起源与发展》,《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06(4)。
3.王红:《论传统旗袍文化与现代时装》,《山东纺织经济》,2008(6)。
篇2
关键词:旗袍文化 内涵之美 现代旗袍
如果说,几千年来,中国的服饰文化是难言的寂寞,那么旗袍的盛极一时,无疑带给人们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从压抑中爆发的喜悦。有人说,因为正是它的出现,是中国服饰的样式、色配、做工、深度和气质,一扫过去服饰的沉闷与庸俗,却又毫无冶艳和媚俗之态。的确如此!相信大家一定记得《花样年华》中张曼玉在剧中身着20多种不同样式的旗袍,在清冷的夜,带着落寞和凄迷的表情,留在空旷寂廖的长街上,清寒斜瘦的身影,征服了无数异国观众。
这股浓浓的中国旗袍风情,越来越受注目。东风西渐,悠远的东方文化已不只是代表传统和国粹,旗袍正快速成为一种流行于国际的时尚,即使是年年都以迅雷之势推陈出新的时装界也常常驻足于东方情节,从中汲取灵感和创意。
一、旗袍的历史沿革
旗袍起源于时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期,尤其是三十年代在女装舞台上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成为当时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经典的过程。当时的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追逐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经过二十世纪上半年的演变,旗袍的各种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成为一种经典的女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旗袍曾有过灿烂的一瞬。1966年至1980,中华传统文化遭遇浩劫,旗袍文化从此被冷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旗袍文化显得有些落伍。
近几十年来,旗袍风姿再现,在国际时装舞台上频频亮相,并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二、旗袍的文化风格
旗袍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体,形成旗袍文化。旗袍的美似乎可以从这里开始:肩膀要溜,端肩阔背的人穿旗袍会显得雄壮伟岸,缺少柔美;腰细;臀部要丰满;脖子要长,高领配长脖,有一种娉婷之美;胸部大小要合适;个头适中,一米六至一米七为最合适,过高过矮都会破坏旗袍的风韵[1]。
在艺术和文化上有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还有一种就是京派风格,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就我个人而言,更喜欢海派旗袍。
三、旗袍的美在于内涵
旗袍这个具有文化风采的国粹,在花团锦簇的时装之中,超凡脱俗、出神入化,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旗袍的真正迷人之处在于它的内敛与深刻,含蓄处透着性感。
或许唯有这一袭长裙,才能衬托出中国女人的婀娜多姿,才能彰显出东风女性的万种风情,或矜持温婉,或神秘冷艳。旗袍是保守的,体现在领口与肩部。那高耸而圆润的立领,凸显出女人的娉婷之美,让中国女性充满了含蓄、娴静、内敛之美,如烛影摇红,再加上旗袍不露上肩,不像礼服那样一览无余,增添了几分神秘的魅力。另一方面,旗袍是性感的,这在体现在它的开衩上,女性的一双玉腿藏在那高开衩的旗袍里,若隐若现,惚兮恍兮,闪射出无穷的撩人风韵,这样的美,使得中国女人在含蓄上平添了几许奔波,在娴静中增加了不少妩媚,又如雨打芭蕉。
旗袍之美,犹如冰山上的雪莲,曲高和寡,没有成熟、丰满和高雅是穿不出它的味道来的。
四、关于旗袍的疑问
有人忍不住要问了,既然旗袍这么有魅力,为何现实生活中穿旗袍的少女少之又少呢?经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人们追求休闲舒适的生活,旗袍过于正式,穿在身上不太方便;②先进的快节奏生活是旗袍难以适应,有其事一些上班族;③从众心理,明明很想穿,但是大家都不穿,所以自己穿起来也会觉得怪怪的;④旗袍时很典型的淑女风格,现在这个社会,那种典型的江南女子风格的淑女很少了,大家都崇尚个性,衣服很时尚,奇奇怪怪的;⑤旗袍的没是一种距离的美。旗袍对它的穿着内涵气质以及环境气氛的苛刻要求,限制了他的普及大众。
据观察,穿旗袍的女性三十到四十岁这个年龄段较多,在加上今年来影视作品的宣传,旗袍的市场将会是比较乐观的。有不少人认为旗袍是中国的国服,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正确,首先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也就承载着五千年的服饰文化,比如汉服、唐服等等,而旗袍只是这五千年的服饰文化种的其中一种,不能说它就是中国的国服。其次,现在的旗袍很多场合成为了接待小姐的工作服,这种滥用已丧失了旗袍文化的内涵。
结论: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
旗袍连接传统和现代,将美的风韵洒向人间。中国旗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文化的骄傲,因为它有着辉煌的历史,同样也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林朝阳.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高明秀.服装展示与服装艺术[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3]陈培照,王希辉.服饰文化内涵阐释[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
篇3
兴穆手工作坊的所有制品都是用金属水管制作的。透过兴穆手工作坊的玻璃门窗,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水管做的手工制品。进入工作室,各式各样的水管就摆放在架子上,中间有一把高大的水管做的椅子。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自制的小鱼缸托盘,托盘上面吊了一个水管小台灯,后面有一个可以放植物盆的小架子。
这家工作室的合伙人叫杨宏伟,来自内蒙古包头,为人很实在,有人来店里,他就热情地邀请他们坐在自己做的水管椅子上。
杨宏伟从2001年来北京之后,曾从事皮具、皮包生意。后来才搬到胡同里,做自制水管的生意。
“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做摆件,桌子、椅子、书架、台灯、衣架等,什么都做,只要是感觉有意思的东西。有人砍树剩了些木头,我就捡一些拿回来当底座做一个灯具,很简单的工艺,但感觉特别好。”杨宏伟说。
回忆起刚进胡同的日子,杨宏伟介绍,工作室刚租来的时候还是个空屋,他自己负责装潢,刷漆、搭架子、铺地板,包括顶上的吊灯,全都是自己做的。胡同的房子比之前的地方要大,可以操作大型水管的拆卸和组装,但是有些做出来的东西占地面积太大,做完之后熟悉了就拆了。
杨宏伟说,当时到胡同里来做生意也没想着挣钱,就是想从事有意思的工作,工作室谁都可以来看,随便拍照,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自己动手做。
杨宏伟等人做的一些灯具一放进市场就会被模仿,所以他也正在尝试一些想模仿也没法模仿、即使能模仿做起来也很费劲的东西。“例如吊灯,灯怎么接上线的,水管怎么组装上去的,别人都不知道。这种灯即使买得到,多大功率什么型号,怎么放进去不掉下来,也没法获悉,就连我们自己都研究了好长时间。”他很自信地说。
另一条东城区的东棉花胡同里,名为“徽松鹤”的餐厅已经开了4年了。自称“胡三哥”的老板胡拥军,出身徽菜世家,来北京本来是陪女儿来了,结果却开上了餐厅。
胡拥军介绍,在胡同里开店,有一种新的思路。和普通徽菜馆相比,“徽松鹤”75%到80%的食材都是从安徽直接运来的,他希望能通过做最地道的徽菜,在北京传递徽菜的文化。
“店开在胡同里,就意味着要与传统文化结合。我不计较店偏不偏,只关心商业气息要淡薄。若是商业气息浓厚的话,开店就失去了做文化的意义。”胡拥军说。他介绍,店里的装潢和菜式都是他和女儿共同设计,自己喜欢中式设计,女儿喜欢古典设计,正好合二为一。菜也一样,女儿把西方菜、日本菜改良一下,那就是现代徽菜的改良派,而胡拥军是传统派。
“有些人总说自己是‘吃货’,却不懂得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不明白什么是菜系,只知道天南地北各处去吃,那不叫‘吃货’,叫‘饭桶’。吃了多少东西,还得说得出来。”胡拥军调侃道。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满族
少数民族人民的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反映,是民族风格的一种体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满族的旗袍和马褂,不仅在满族地区而且在整个中国,甚至在国外都流传甚广,对于满族服饰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少数民族人民的工艺美术都是一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加以保护和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在历史上汉族文化也吸收和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化,使各民族文化得到交汇和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华的灿烂文明。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朝的几百年的统治过程中,满族的文化更是渗透于汉族文化之中,二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满族文化中,工艺美术文化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无论是满族的服饰文化、玉雕文化还是刺绣文化,都充分体现出了满族人民的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的工艺美术对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地域性
一个民族的工艺美术风格是一个地区地域特点的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由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广泛,我国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也各有其特色和风格。以满族地区为例,满族人民在清代以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长白山一带,由于当地的气候寒冷,人们在服饰的材质选择的时候就会充分考虑到御寒的因素,再加上满族在当时以狩猎的生活方式为主,因此人们就选择兽皮作为服饰的主要原材料。为了便于骑行狩猎,男子都喜欢穿靴子,因此,满族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靴子。满族人多穿袍服,并喜欢穿靴子,并将这种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此外,女袍上的图案主要以鲜艳的花朵为主,也能够反映出当地的环境和自然特点,因此,满族服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充分反映了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特点,具有自然和谐之美。
(二)多样性
满族服饰的多样性表现在服饰的材料选择、款式结构和材料工艺的不同。对于材料的选择,除了毛皮和树皮这一类的自然物以外,在清军入关之后,丝织品和棉织品的品种也成为主要的服饰材料,出现了很多制作工艺高,规模较大的服饰作坊,这些都促进了满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对于服饰的款式,既有简洁大方的大襟式长袍,也有十分美观的大底摆式长袍,开襟、袖口、开衩高低等都有多种样式,充分显示出民族服装款式多样性的特点。
(三)审美性
不同的材质和款式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点,和谐之美、华丽之美、精湛之美、雅致之美、厚重之美都能够在满族的服饰中得到体现。如满族服饰中官服上多绣以飞禽走兽,能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是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体现,独具满族特色。清代皇家贵族衣服的款式多样,纹饰十分精美,在胸围线下可以开分为四层,每一层分别都有不同的刺绣纹饰做装饰,充分反映了满族服饰的富丽与精湛。
(四)文化性
不同的民族服饰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无论是毛皮袍服的厚重还是旗袍的韵味悠长都反映了在不同的时期满族人民的文化特点。如旗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被认为是东方女性的典型服装,旗袍以其典雅、含蓄、娴静等特点,一直作为东方女性美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满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甚至是世界文化的接轨。
二、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现状
工艺美术的发展受制于文化形态的发展与演变,是一定时期社会形态的综合反映,也会因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能够反映出民族的特点和文化精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文化和美学观念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这使得人们对民族文化不再重视,对于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也逐渐淡漠。随着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变得不再重要,人们对其中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也不再重视,这大大局限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未来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只是给人们带来了感官上的刺激,对于产品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原创精神则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与发展,很多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种类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模糊甚至消失。
当下,民族文化在社会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逐渐的减弱,而外来文化正一步一步的扩大着自己的传播范围,影响力与日俱增。很多以民族手工见长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面临着无人继承,甚至是失传的局面。在传统文化和民族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视野,使很多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工艺美术种类成为展览馆中的陈列种类,使民族工艺美术作品成为陈列品甚至是奢侈品,这种发展状况使得少数民族人民的工艺美术失去了生活的源泉,日益走向衰竭。
三、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未来发展
(一)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价值
传承少数民族人民的工艺美术,首先要端正对于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态度。对于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消费除了要满足自己的个人审美需求之外,更要对其中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有所了解,不能仅仅认识到工艺美术品的商业价值或者仅仅将其视为一种商品或旅游纪念品,更重要的是了解和研究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内涵。因为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会对工艺美术品的发展和转变产生巨大的影响,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工艺美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让这些蕴含着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工艺品变味或者消失。
(二)加大保护力度
对于少数民族人民的工艺美术,相关的文化保护部门和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些文化保护部门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才能够得到更长远的发展。所以,相关的文化保护部门应发挥其文化保护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做好保护少数民族人民工艺美术的工作,宣传和弘扬民族工艺美术,使少数民族人民的工艺美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做好宣传工作
当地政府部门和民众对于当地的工艺美术作品进行宣传和推广在民族工艺美术作品的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和相关的文化保护部门要加大对民族工艺美术的宣传力度,扶持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发展,并对相关人员和单位进行财政补贴。不仅如此,政府也可以通过工艺美术文化节等形式来加大对工艺美术的宣传与推广,让人们认识到工艺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
结语:
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发展却走向了低谷。保护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相关的文化管理部门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使人们对民族工艺美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号召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发展。(作者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
篇5
【关键词】中国动画;日本动画;中国人形象;跨文化传播;文化差异性;文化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01-03
踊自1892年诞生,便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集合了绘画、电影、电视、数字媒体、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中国动画始于20世纪20年代,坚持本国特色创作和民族绘画传统,以水墨动画、皮影戏动画等优秀类型为代表。[1]日本动画起源于17世纪末幻灯技术,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成熟期,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动画产业逐渐完善,动画形式、题材、分工明显细分化。[2]随着动画技术的成熟,产业体系的完整,市场规模的扩张,日本动画在世界动画领域展露异彩。
一、研究缘起
现今对中日动画的跨文化研究大多是分析动画的某一特色、外来元素或传播策略,并运用文化差异的维度理论、传播适应理论等加以论述。对于日本动画里“中国元素”的文献解读多是从历史、文化宏观角度的概括性总结,很少聚焦于微小的、藏有“中国元素”的动画角色。若将这些具体形象进行比较和归纳,则在其身上所探寻到的共同点和特色,正是现实的中国(人)形象经过跨文化传播和变异之后,在一部分他国人眼里的状态。
动画形式集合了电影、电视的艺术特点而又明显区别于两者。动画更加青春活泼,受众更多是青少年群体。本文研究“日本动画”,而非“日本电影”“日本电视”,这里所指“中国人形象”是日本动画创作者眼中的“中国人形象”,是青年群体认知里固定模式的“中国人形象”,也是创作者想让日本青年接受的“中国人形象”。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笔者致力于跨文化视角下日本动画里“中国人形象”研究;主要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为日本动画中较为大众所知的“中国人形象”,即《老虎和兔子》中的DRAGON KID、《通灵王》中的道莲、《樱花大战》中的李红兰、《反叛的鲁鲁修R2》中的黎星刻、《黑之契约者》中的黑、《中华小当家》中的刘昴星、《机动战士g高达》中的黄润发、《黑塔利亚》中的王耀、《驱魔少年》中的李娜丽・李、《王者天下》中的李信、《黑执事》中的蓝猫和刘、《乱马1/2热斗篇》中的珊璞、《黑礁》中的香花、《魔卡少女樱》中的李小狼和李莓玲、《超时空要塞F》中的林明美和李兰华、《机动战士高达00》中的王留美、《银魂》中的神乐。通过归纳和分析这些动画,笔者寻找出案例角色在国籍、外形服饰、性格、身份与技能设定、剧中作用等方面的异同;探寻这些形象与中国人实际自我认知上的契合与偏差;从社会、历史、文化传播的角度解释偏差的成因。
二、日本动画里“中国人”形象的设定
(一)国籍设定
动画角色的国籍有三种设定,即中国籍设定、“类”中国籍设定和中国形象拟人化。“类”中国籍设定是指人物角色虽没有中国籍的官方设定,但根据推断可知其原型是中国人,例如,《反叛的鲁鲁修R2》中的黎星刻,其国籍为;《银魂》中的女主角神乐,设定为来自“夜兔族”的宇宙人,但其发型服饰都带有中国色彩,说话(日本人以为)带有中国口音,被剧中其他人物调侃为“China Girl”。“中国形象拟人化”设定以《黑塔利亚》中的王耀为典型。《黑塔利亚》原漫画将多个国家以及其文化、风土民情拟人化,讲述世界历史,在2009年被拍成动画作品。
(二)外形与性格
发型上,上述案例角色多以黑色、墨棕色的东方人传统发色为主。女性发型以双侧丸子头居多,如《银魂》中的神乐、《魔卡少女樱》中的李莓玲、《乱马1/2热斗篇》中的珊璞、《机动战士高达00》中的王留美;另有双侧麻花辫、双马尾等发型。这展现出日本人对“中国女孩”的固化印象。
服饰上,除日常服装外,案例角色以男性多着长袍马褂,女性多穿旗袍为主要特征,创作者取材于中国清朝和民国服饰特色并有所调整和改变;另也有继承和变异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服饰设定,如《魔卡少女樱》中男主角李小狼的道袍。该角色(大陆播出时更名“王小明”)出生设定为中国有名望的道士家族,使用道符、八卦等。
在性格设定上,案例角色大多具有中国人传统的积极向上、冷静勇敢的优秀品质和文化基因。根据不同故事,角色们也被赋予了“天然呆”、腹黑、直爽、天真等个性。日本动画里“中国人”形象在性格塑造上多种多样,有血有肉,创作者在建构中国角色的精神层面时,较少被固化印象所局限。
(三)身份与技能
在取名上,李、王、刘、林、黄姓常被使用,其中以李姓使用率最高,如《魔卡少女樱》中的李小狼和李莓玲、《樱花大战》中的李香兰、《驱魔少年》中的李娜丽・李、《王者天下》中的李信、《超时空要塞F》中的李兰华。也有根据中国明星演化而来的名字,比如《机动战士g高达》中的新香港首相黄润发,是以周润发的名字演化来的。
在身份设定上,日本动画里“中国人形象”可谓是多彩多样,有出生在道士家族的(《魔卡少女樱》中的李小狼);有来自暗杀世家的(《通灵王》中的道莲);有仙人(《黑塔利亚》中的王耀)等。职业设定有杀手(《黑礁》中的香花)、厨师(《中华小当家》中的刘昴星)、驱魔师(《驱魔少年》中的李娜丽・李)、黑帮老大(《黑执事》中的刘)等。这些设定反映出因中国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而生成的神秘色彩和超现实特点,展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古文明的想象并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在技能方面,案例角色通常擅长中华料理和功夫。《老虎和兔子》中的黄宝玲、《黑执事》中的刘和蓝猫、《乱马1/2热斗篇》中的珊璞都武艺高强;而《黑塔利亚》中的王耀、《中华小当家》中的刘昴星和《驱魔少年》中的李娜丽・李都是料理高手。在日本人眼中,功夫和料理仿佛是中国人的自带技能,是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
角色装备和其职业、技能设定息息相关。《黑塔利亚》中的王耀作为中国形象的拟人,武器是中华锅和锅勺,呼应了该角色高超的料理技能。《通灵王》中的道莲设定是具有3000年历史的暗杀世家的继承人,其武器有“马孙刀”,而“马孙”是创作者杜撰的“1200年前中国古代的武将”。
(四)剧中作用
近一半案例角色在动画里为主角或主要人物,推动故事的发展,如《魔卡少女樱》中的李小狼、《银魂》中的神乐、《王者天下》中的李信等。而另一些角色在动画中担任着重要配角,如《机动战士高达00》中的王留美。《机动战士高达00》是《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以l生在未来世纪的战争为题材的第十二部TV动画,以四名高达驾驶员的成长为故事主线,展现“理解”的主题。王留美被设定成中国金融界名流,但真正身份是国际某组织的主要商,在动画里暗中支持主角们的主要活动,是剧情的关键人物之一。
三、日本动画里“中国人”形象的偏差
上述角色共同点即是日本人对中国人固有印象的一部分。其中有些印象为我们所认同和接受,而另一些则可能和我们认知中的“中国人”形象有所差异,也和中国社会现状有一定偏差。
(一)外在形象的固化
长袍马褂、旗袍丸子头,这是日本动画创作者对中国人外型上一种模式化的认知,这也表示这种固化的外表形象为大众认可和接受,是约定俗成的。这种固化的认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法改变和消除。
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影视文艺作品中对中国人外形的刻画也有类似的固化,这不仅是他国对于中国人外形单方面的模式化误解,也是我国在跨文化输出时就着重传播以“旗袍”为代表的模式化服饰特征,继而导致了这种片面的认知。
(二)文化符号标签化
“中国功夫”和“中华料理”都是中国独特而传统的文化符号,日本动画中运用中国的文化符号来塑造中国人形象无可厚非,然而把中国功夫和料理作为“中国人”角色的必备技能,这也成了一种模式化。当文化符号成为一种固定标签,它的文化神秘感在逐渐消失,而文化符号的接收者也会渐渐将它看成一种固有模式,不再深究其所真正包涵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长久以往对于文化传播或有不利。
(三)有悖于社会实情
日本动画中对“中国人”形象和其生活的一些设定,不符合中国社会现状和社会伦理观念。例如,《魔卡少女樱》中李莓玲和男主角李小狼是堂兄妹,而同时这两人又有婚约。这在中国观众看来有违伦理和社会实情。又如,《黑执事》里刘大常身着长袍,《机动战士高达00》里中国金融界名流王留美通常一身旗袍,而在现实中国,此类服饰早已不是社会生活的常态。这些表明,日本看待中国人不仅是外在形象的固化,而是对中国社会的印象还停留在历史的某一阶段,没有全方位地了解到当代中国的社会风尚、伦理道德已发生巨大变化。另外,中国或缺乏一些良好的传播契机和传播策略,让他国文化正确而全方位地了解国人的生存状态、社会现状以及文化发展情况。
四、日本动画里“中国人”形象的跨文化阐释
“日本人对中国的群体认知”以及“动画创作者不同的艺术理念”这两点影响着“中国人”形象的塑造。日本动画创作者之所以会如此塑造“中国人”形象,并被受众所认同,其原因可从文化相似性和文化差异性这两个切口去找寻。
(一)文化相似性与跨文化借鉴
无可否认,中、日之间具有“同文同种”“一衣带水”的关系。日本有史以来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由于相同的文化渊源,中日两国具有文化相似性,日本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跨文化借鉴很直白且不违和。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日本动画数量最多、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从日本首部长篇彩色动画《白蛇传》到流行数十载的《三国志》,日本动漫领域充斥着大量中国元素。远古传说、秦汉历史、唐宋明清社会风貌、现代社会风土人情;经史子集、历史事件、古代人物;武术、道家思想、饮食、京剧、诗词……日本动画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从时间和内容上都是全方位的。
(二)文化差异性与本土化改造
霍夫斯坦特定义“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跨文化传播才会发生。
日本文化虽受到古代中国的巨大影响,但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全面西化,因此现当代日本也同样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各种不同的文化与思维,在这个拥有特殊地域的岛国中,和其本土文化、本土思维融汇改变而形成了独有的,崭新的日本文化。日本对外来文化的跨文化借鉴并非独立存在,由于文化差异性,必然会发生跨文化融汇以及对他国文化吸收和本土化改造的过程。
日本动画借鉴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典籍或故事,都会对其进行加工再创造,例如对《西游记》改编的《最游记》。日本动画借鉴中国的儒释道文化、中国功夫等元素,并与本土神道文化、武士道精神所融合,如《少年阴阳师》《火影忍者》等作品。因此,虽然不同文化之间有跨文化融汇,但是“隐藏在艺术空间下的主导文化”[3]仍然是日本的本土文化。
(三)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中国动画在发展和重新崛起的道路上,或可参考和审思“日本动画跨文化借鉴、融汇外来元素,同时保留、延续、创新本土文化”的模式,在坚持发扬民族动画美学的同时,适当吸取、借鉴他国动画在创作和管理上的先进机制,并与本土模式合理融汇而有所创新。在跨文化传播方面,中国动画应更加注重传播我国文化中“多元”的一面,促进消解“文化标签”和固化印象,以助力本土动画艺术更加持续、良性和多元的发展和优秀文化输出。
参考文献:
[1]孙立军.中国动画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4.
[2]蔡亚南.日本动画产业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葛玉清.对话虚拟世界:动画电影与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68-70.
篇6
关键词:传统;现代;服饰元素;服装设计
我国传统服饰是丰富的元素宝库,现代的服装追求时尚但并不代表将传统服饰元素融入到现代的服装设计中是不可取的,相反,将传统服饰元素与时代特色和西方风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将会形成惊艳世界的独特服装美感。只有将自身的传统文化坚持到底才不会将自身的民族文化在时代的潮流下遗失。近年来,可看到富含我国传统服饰元素融合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但是这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不断完善。
一、我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状况
1、传统服饰设计理念淡化
现代服饰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受到世界文化的冲击,服装设计中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中越来越淡化出人们的视线。相对于亚洲周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利用效率,我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日本、韩国在服装中传统元素的利用效果都高于我国,现代我国传统服饰元素利用率较高的基本局限于旗袍、汉服、唐装类,然而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服饰文化却没有充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服饰元素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多的是在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够重视,传统服装设计理念也将不断淡化。对传统服饰元素的重视在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尊重,对传统服饰元素的赞同也是体现人民的名族精神认同感。
2、现代服装设计创新能力缺乏
我国服装行业在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许多知名品牌应运而生,设计人才不断涌现,服装设计也在不断与世界接轨。我国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民族特色在不断消失,盲目的追求“西方化”使得我国特色文化在不断淡化,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设计师跟风世界设计风格,对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了解不足导致国内属于我国自身的设计大师的缺失,设计能力的缺乏。更多的设计师对我国历史和文化认识不到位局限于近代历史,造成了设计元素不能充分成为设计师的专业能力,设计生搬硬套,缺乏新意难以吸引消费者视线。
3、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不足
现代社会中不断涌现出一些富有创造力的服装设计师,将我国传统服装设计元素融和到现代服饰中,但是大多数的服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不足,停留在表面,没有将传统服饰文化精神很好的体现出来同时也没有将本民族的的文化特色凸显。往往将传统的服饰元素运用不到位,现代时尚相结合时没有很好融合,显得服装僵硬无法体现传统精髓。我国服饰行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着广阔的前景,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服饰元素有效地融合到现代潮流中形成有我国特色的服装是现代我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一大有效途径。
二、传统服饰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意义
将传统服饰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是文化传播的必然途径之一,应该将传统服饰文化的探究更加深入,在我国较大的社会背景下结合时代特色,发展有我国特色的服装设计。传统服饰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有利于我国服装特色化,形成民族特色同时传播我国文化,人民也对祖国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有利于我国新一代的设计设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
三、我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营造文化氛围
在现代服装学院的教学中已经将传统服饰元素的学习加以相当的重视,加强学生对传统服饰文化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就有一定的传统服饰知识储备,同时让学生参与一些规模性的传统服装设计大赛,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进步,同时相互交流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可以有效加强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学生可以将传统服饰元素精髓提取出来,深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现在的艺术院校相对于其他院校在历史文化知识上的相对薄弱,这就需要学校对服装设计的学生加强历史文化的系统性学习,促进学生对基础性知识和内涵的理解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和文化感情。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服饰重视,注重学生对传统服饰工艺的学习,对汉族服饰特色了解和少数民族服饰的认识。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我国文化史》、《我国服装史》、《我国艺术史》等相关科目,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提高设计师专业素养
设计师本身掌握的文化知识是设计师设计创新能力的基础,文化内涵越深厚,了解种类越丰富越有利于设计师服装的设计能力的提高,文化涵养提升的同时设计师的素养也要不断增强。服装设计不仅是文化与精神的融合也是服装语言的阐述,设计师在服装设计的同时不能很好地调动自身文化储备将会是设计师致命的缺陷,服装设计也并不是简单地将色彩,图案与材料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将传统文化精神与设计师的血液灵魂相融合,在设计时将自身对传统文化和服饰的感悟体会结合到设计中去,让世人看到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设计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对文化知识的理解,静心探索,努力学习我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服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融合设计风格提高品牌意识
现代化的服装设计多种多样的服装出现在人们眼前,想要在世界潮流中立稳脚跟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品牌的重要性在这个鱼目混杂的社会中是不言而喻的,有品牌才会有消费者信赖。我国服饰要想向世界发展就必须做出世界级的品牌服装,将服装文化与我国精神相结合形成具有我国风格的服装,在增强我国服装行业竞争力的同时将“我国风”刮向世界。
四、结语
对传统服装元素和传统文化的学习把握是现代服装设计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只有设计有我国特色的服装才会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有足够的竞争力。我国的服装要想走向世界也必须将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在西方化的服饰中保留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同时将其发扬光大。
作者:杨冠南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元风,李迎军编著.现代服装艺术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7.
[2]李玉婷.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服饰元素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7.
篇7
论文摘 要:词是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翻译的基础。汉英互译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对应转换。文章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汉英两种语言词汇语义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汉英词汇的翻译策略。
词是可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语义相对应的词,这是汉英翻译的基础。但由于处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汉英两种语言中也存在许多不对应的词,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汉英互译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对应转换。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汉英两种语言词汇语义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汉英词汇的翻译策略,以便有助于英语学习、教学和文化交流。
一、汉英词汇语义对比
一个词既有指称意义,又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由于汉语和英语产生并存在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两个民族对同一个词所产生的联想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有时甚至会完全相悖。从翻译的角度来看,汉英词汇的语义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
1.词义完全对等
科技术语、专有名词等没有文化色彩的词,往往只具备指称意义,词义完全对等。例如,医生doctor, 教师teacher, 学生student, 污染pollution。但要注意的是,专有名词并不一定完全对等。例如,He was shanghaied. 划线部分并不是地名 “上海”,而是是“被人诓骗或强迫”的意思。
2.词义基本对等
有些词的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同时具备,且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意义基本对应。例如,“心(heart)”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指心脏器官,同时,又都可表示感情、品格、重要部分、中心等等,如,好心肠(kind-hearted),问题的核心(the heart of the problem),市中心(the heart of the city)。但是,此类词的意义并不完全对等,那些差异部分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注意。
3.词义并行
有些词(尤其是习语)的意思一致但表达上变通,即语用意义相同但指称意义不同。例如,红糖 brown sugar,小菜一碟a piece of cake,肝肠寸断heart-broken, 笑掉大牙laugh off one’s head, 沧海一粟a drop in the ocean, 等。这类词的语用意义一致,但采用的具体形象不同,表面上不对应。
4.词义空缺
文化色彩特别浓厚的词往往在译语中缺少对应词。比如,汉语中的“麻将”、 “叩头”、“功夫”、“龙井”、“一国两制”、“大舅”、“三姑”、“旗袍”在英语中是没有的。而汉语本来也没有logic, humor, engine等这些英语词所对应的汉语词。
二、汉英词汇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1.翻译策略
从以上对汉英词汇语义的比较可以看出,词汇的翻译涉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需要一定的翻译理论作指导。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得到了翻译界的广泛认可。他在《翻译科学探索》(奈达,1964)中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源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由此可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两种语言的接受者的感受应该大致相同,所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而不是语言形式的机械对等。
2.翻译方法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于常见的词义完全对等、词义基本对等、词义并行与词义冲突四种情况,一般采取直译、意译、直译加注三种具体方法。这在充分了解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后,是容易做到的。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词义空缺现象来探讨合适的翻译方法。
词义空缺现象给汉英互译带来很多障碍与困难,但我们可以通过对两种语言语义关系的比较,找出其区别之处和原因,并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忠实准确地传达原语的意思:
(1)音译
例如,汉译英的“功夫kung fu”、 “阴阳yin and yang”、“炕kang”;英译汉的“logic逻辑”、“humor幽默”、“engine引擎”、“sofa沙发”、“cool酷”、等。音译是翻译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之一。除普遍用于人名、地名的翻译外,在翻译一些外来事物的词汇、新发明的材料或产品的名称时,因为对所翻译的内容未能完全把握,或在译语中找不到与源语相对应的词汇,译者往往采取“音译”的方法将其译出。
(2)直译
直译既传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又传达原文的文化色彩,因此许多译家主张凡能直译的尽量直译。如霍克斯(David Hawks)在其《红楼梦》英译本《序言》中就说:“我自始至终遵守一条不变的原则,就是把所有的一切……甚至双关语……都译出来……我敢于假定小说中的一枝一叶都有其作用,必须用各种方式加以交待。”英语中的一些习语已经通过直译进入汉语,比如forbidden fruit禁果、the last supper最后的晚餐、cold war冷战、paper tiger纸老虎。汉语也是如此,如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等等。
(3)音译加直译
如“internet因特网”中,将“inter”音译为“因特”,而将“net”直译为“网”。
(4)音译加意译
例如,“beer啤酒、bar酒吧、jeep吉普车”三例中都是先采取音译,再分别加上意译的“酒、吧、车”,从而大大方便于读者的理解。
(5)音译加注
这种方法“一方面保持了原语的丰姿,另一方面又能较好地为译语读者接受,在翻译文化内涵比较独特的词语时,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比如,西施、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但在大部分英语读者的认知中是没有这一概念的,因此我们有了“西施(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诸葛亮(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等广为流传的译例。此类翻译方法中的注越精炼越好。
翻译不但是把一种文字转换为另一种文字,还要特别注意原文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翻译那些独具民族和地方色彩的词语更是如此。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会影响汉英两种语言词汇的产生、存在情况及语用意义。正确解读汉英两种语言词汇语义差异,对我们从事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只有充分了解汉英词汇的语义差异,才能使翻译更生动、形象,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 on Transl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篇8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词汇英语教学
1.前言
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内涵的影响因素折射后的焦点,能最大限度、最直接、最迅速地映射人类社会生活的文化镜像。陈原(1980)曾指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最敏感的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众所周知,在语义学层面上,词汇意分为概念意义、感情意义、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汪榕培)。胡文仲在《外语教学与文化》一书中指出:“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外壳而不会领悟其精神。”在《语言和文化》一书中,邓炎昌和刘润清指出:“词的内涵(connotation)不同于它的字面意义(denotation)――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含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义。”众所周知,在悠久的英语语言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中,由于受到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社会变革、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的影响,英语词汇作为人类传达信息或记录思想的媒介,也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载荷元素,即具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音、形、义等表层意义以外,教师还要注重讲解词汇的文化蕴涵,“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胡文仲)。
2.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人学英语大多数从初一开始,近年来才开始在部分小学开设英语课。从几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和实习体会中,笔者发现教师授课都存在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先教单词、短语,再讲授课文和做练习。对于单词的讲授无不遵循三个原则:音、形、义,其中“义”也仅仅停留在单词本身的字面意义上。这样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引起很多的弊端和问题。许多学生在十余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拼命记单词的音、形、义,背语法规则,脑袋里装满了单词、短语,但是难以说出几个像样得体的句子。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虽然很多中学生、大学生平时注意听、说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交流,但由于对语言差异问题缺乏了解,以致于词汇使用不当,出现诸如把“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cow”,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译成“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产生交际方面的一系列错误。
3.英汉词汇文化异同
文化差异与、社会制度、地理环境、文学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概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中西文化在这些具体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词汇意义也大相径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3.1词汇文化意义基本相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一些词汇的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都基本相同,这类词汇数量不多。例如英语的fox和汉语的“狐狸”都有“狡猾”的意思。在汉语中,“老狐狸”指很狡猾经常欺骗别人的人,“狐狸精”就指用美色和诡计勾引男人的女人,“狐狸变不了狸猫”是说一个狡猾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在英语中,fox也有相同的意思,如:Don’t trust him.He is as sly as an old fox.(不要相信他,他像只老狐狸一样狡猾。);He is foxy.(他很狡猾)等。
此外还有一些词像英语中的pig喻指肮脏邋遢的人,在汉语中“猪”比喻肮脏的人;ass常用来指愚蠢的人,汉语中“驴”也有相同的含义;英语中的bureaucracy和汉语中的“”也有相同的文化意义。
3.2概念意义相同,文化意义不同或相反。
同一事物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也可能含有不同语用意义。因各民族制度、信仰、审美观和价值观不同,不同文化中的人会把各自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加以充分联想或扩展,造成语言词汇概念意义虽然相同,但是文化意义却不同。在这类词语中,尤以表达动物的词、数字词和颜色词最有代表性。“猫头鹰”在汉语中象征着不吉利和灾难。汉语中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的说法。但在英语中owl却象征着聪明和正直,因此有as wise as an owl的说法。在一些儿童读物中,猫头鹰经常充当裁判的角色(邓燕昌、刘润清,1989)。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再加上“一”: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等;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如:“好事成双”、“四平八稳”、“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也颇具特色。比如,绿色(green)在中国文化里,它代表着“春天”、“生命”、“新生”和“希望”,而在西方被联想为“生手”、“缺乏经验”(green hang/horn)或是“嫉妒”(green-eyed)。
3.3文化内涵不同造成的词汇空缺。
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有大量词汇只存在于一种文化中,而不存在于另一种文化中,即是一个民族文化有的词汇,或称为词汇空缺。例如:中国古代的“状元”“芝麻官”等就是当时科举制度的产物,在英语中并无与之对等的词汇。同样在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hippie(嬉皮士,尤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出现的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人,常成群结伙实行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或着奇装异服等),yuppie(雅皮,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士,尤指在城市工作的)在汉语中都没有与其概念相同的对应词。显然,前者属于汉语言文化范畴的文化词汇,而后者则源于西方文化。再如,“京剧”、“红娘”、“春卷”、“粽子”、“观音”、“玉兔”、“青鸟”、“土地庙”、“中山装”、“旗袍”、“红眼病”、“绿色人生”等,这些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而American Dream(美国梦),Mass(弥撒),Baptism(洗礼)等也是带有独特西方文化色彩的词语。
4.英语词汇文化导入的方法
4.1把词语文化引入课堂中,结合丰富的文化内容进行词汇教学。
课堂教学是把词语文化引入词汇教学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积极进行文化导入项目。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1.1直接讲授
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可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一些文化内涵词。例如,笔者在讲授《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Myth and Legend”(神话与传说)时,向学生讲述了一些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并借此引入一些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的词汇,如Achille’s heel(致命的弱点),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apple of discord(祸根)等。
4.1.2通过比较教学
文化对比法是讲述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生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中西方文化的诠释者,对两种不同文化进行解释,向学生解释两种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中西方语言词汇上的差异,例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的课后阅读文章“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中国与美国文化)中出现了许多习语。这些习语虽然在表达方式上和中文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却反映了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某些相同之处。于是,我让学生用英文解释这些习语的意思,并让他们找到汉语中与之相对应的成语。比如: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等。学生在对这些习语进行英汉对比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了汉英文化的异同之处,并对这些习语有了深刻理解。
4.2课堂外,促使学生自觉引入词语文化,建立跨文化意识。
词语文化的学习光靠课堂、教师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文化导入,感受文化差异,最终从思维形态深处建立起跨文化意识。因此,词语文化的学习必须基于对广义文化的学习之上。具体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学习英美文化知识和词汇。具体的语言实践包括欣赏英美经典影片、音乐;参加英语社团活动如英语角、文化讲座等;阅读一定数量的英美文学作品、期刊、杂志。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涉外语言实践,结合听、说、读、写等技能去学习和了解英美文化知识,才能真正了解深厚的英美词汇文化,构建起中西方文化的桥梁。
5.结语
文化词汇体现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交际障碍。在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都应该力求把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融合起来,使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不只停留在表层意思,而是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积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创造活跃互动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外国文化意识;加强词汇的概念意
义、内涵意义和反映意义的对比,减少词义理解障碍,使英语的教与学真正成为有趣和有效的过程,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Buttjes,D.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culture:Social impact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J].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1990.
[2]Evelyn Hatch & Cheryl Brown.Vocabulary,Semantics and Language Educa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Fasold,R.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戴卫平,张学忠,高鹏.英语说文解词英语词汇与英语文化[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9.
[7]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8]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篇9
关键词:民族艺术;美术教育;价值;教学形式;时代感
一、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得到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一个个宣传民族艺术的、研究民族艺术的、发扬民族艺术的个人或机构在不断的成立涌现。
(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延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世界服装界曾把旗袍誉为中国的国装,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的形成可说是汉、满、蒙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结晶。它的演变又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杰作,因此它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国际性,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旗袍在现代生活中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以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民族艺术也会转化为世界性,在“洋服”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民族服装更应视为珍宝,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二)岭南民俗艺术的延续
岭南地区的“跳禾楼”是一种古老的祭祖和庆丰收的仪式,由岭南地区的瑶族所创,以后逐渐失传。六年前,云浮市文化局找到一个70多岁的老先生,根据他的记忆和一些史料,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终于复活。在第三届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中,《禾楼舞》经过了再次编排,音乐和动作也更丰富,使岭南民俗艺术得以延续。
(三)四大名著的延续
中国古典名著商标正在狂遭日本网游企业抢注,2006年3月初,当这则消息在中国人间传播开来的时候,四大古典名著只剩《红楼梦》没有被日本企业抢注了。其中,日本巨摩公司向我国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的“水浒传”商标已通过初审进入公告期,而《三国志》为期三个月的商标异议期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就在去年,端午节域名遭一家韩国公司抢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被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不知道有多少体现我们民族艺术文化在消失。
既然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我们就只用考虑怎样将民族的再发展。而要发展民族的文化却既不能脱离当前国际的环境,又不能失去民族的根本,更不能有违历史的洪流。也就是说要把重点放回到对自身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艺术
(一)“技”的传授方式
“技”的传授基本上是以严格的师徒传授制来完成的,呈严密的封闭状态。这种师徒相传、父子相承的教学方式,利弊相衡,得失互抵。一方面,它有助于某种技艺向精深圆熟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形成封闭保守,拒斥新意的机制,甚至导致某一技艺的失传消泯。
目前,这种“技”的传授仍然是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用口诀进行传授的教学方法。口诀往往言简意赅,要领突出,既利于学习,又便于记忆。
(二)“艺”的传授方式
另一种属“艺”的那一类具有某种学术层次,受到官方的垂青和文人墨客的推崇。早在三国时期的画家曹不兴就已留名青史,晋代画家顾恺之则因提出了“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的“传神论”,更是名播遐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许多才华横溢的艺匠,纵然创造了精妙绝伦,价值恒久的艺术珍品,也只能落个寂寂无闻的佚名者。我们可以看到,以官方和文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是倚重怡情悦性,陶冶情操的。
在中国,纯精神意义的美术之所以受重视,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比较重视个体内心世界的修炼,以求通过个体身心的平衡和稳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平衡,而对物质世界则较少进行分析性的研究和探索。“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1]
三、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反映
在现今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尤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一)民族艺术在课程内容上的体现
1.国画课程教学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爱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国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其所能地通过观察,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允许他们的感觉方式和能力自由地去表达。只有当学生开始明白自己的表达得到重视时,他们才会以更大的兴趣去努力学习。美育专家说: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对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启蒙作用。因此,经常让学生欣赏名师作品,了解国画大师们的作画风格及生活小故事。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直接临摹,让学生一下子就开始触摸艺术顶峰的作品。
2.剪纸课程教学
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普及和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是民族民间风俗活动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因而剪纸教学必须要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不然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以剪刀为主要工具,纸为材料,通过多种手法制作成各类形象的民间工艺。它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纸虽植根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相当深广,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往往跟民间的生活、风俗紧密联系,并在寓意丰富的剪纸中,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学生通过了解剪纸,在剪纸艺术的熏陶下,生活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剪纸的魅力,健全人格,促进审美情趣的养成。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
3.皮影课程教学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其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表演的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于皮影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更能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中国是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现代的美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民族艺术在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艺术
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通过收集的图片向学生讲解,教师要根据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呈示的教具,包括范作、图幻灯、电视录像、电脑多媒体课件等,并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民俗欣赏课的开设还可以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初等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如各种脍炙人口的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剧本等;中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题,可以采用影视和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的电影、电视、地理、历史、各种文艺节目;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参与进来,自排自演中国的民俗文化。
2.对当地民俗文化参观考察
组织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参观考察,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接受教育。参观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体会祖国优秀民俗文化。南京文化部门曾组织过一次“南京民俗文化”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故居古建筑群,了解南京民居特色;观看南京地区民俗、民艺系列展演活动;聆听中华古典诗词楹联协会袁裕陵老师精彩的、深入浅出并富含知识性、趣味性的《古典诗词楹联趣味》知识讲座;欣赏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现场演奏会和传统皮影戏、口技表演;品尝南京传统风味小吃的同时,进行南京民间饮食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在吃的同时,对民间饮食文化有所了解;现场向南京地区民间老艺术家们观摩学习剪纸、折纸、葫芦画、魔术等民间传统艺术,极大地扩充了孩子们精神文化生活。把民俗文化夏令营作为时光隧道,把营员们带回到已远去的岁月,亲身感受我们祖祖辈辈传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四、结束语
我们现在在社会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信心,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一、传统与设计
传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包豪斯大师格罗皮厄斯说过:“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①试以服装设计为例。一提到中国传统的服装,大家都会想到旗袍,现在虽然由于国外的影响,以及人们生活,思想的提高,服装设计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并没有消失,它在某种程度上为现代服装设计师们提供了想法,把传统的审美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世界著名的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卡尔•拉格菲尔等人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受到启发,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学习了中国式的棉袄、旗袍、立领、盘扣、丝质织绣、戏装,将华贵的衣料,绚丽的色彩,东方式的款式,与西方现代设计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体会结合在一起。②创造出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传统与设计是密不可分的,设计师创作的附加条件应该和传统审美观与造型保持某种联系,而不应该彻底与传统决裂。③尽管现在有些设计师,尤其是思想比较超前的设计师。他们觉得自己的设计脱离了传统,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都反映了其传统的文化素养。
二、中国传统“以形写神”的审美观
1.“以形写神”审美观的提出
中国画最早提出“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原则。它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融合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中国写意画的出现则把“以形写神”的审美观提到更高的层次,即表现人的品格,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唐代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必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这句话完整的阐明了中国画的创作特点,形似与骨气相连,形质同一,就是以形写神之意。④
2.“以形写神”审美观的体现
中国传统的木雕也形象的体现了“以形写神”的审美观。中国古代木雕,是中国民族装饰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凝聚着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才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成就。对中国木雕的发掘和研究,是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丰富当今图案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木雕广泛应用于当代建筑,家具和器物设计上之前,作为装饰图案的木雕花边还没有诞生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连续而富有节奏的形式产生可审美的情趣。人们还赋予了传统的木雕各种图案各种寓意,来达到其各种意向和情感。例如:几何图案在建筑设计中出现,有较强的节奏感,装饰效果非常明显,给人以视觉享受。而吉祥图案则是反映人们的精神祈求,对美好幸福生活发期盼和向往;喜庆类的图案反映了人们欢愉喜悦的心情,常见的有梅花、喜鹊、鸳鸯、鲤鱼等;长寿是人们寄寓延长生命的愿望,常见的有仙鹤、灵芝、祥云、鹿、仙桃等;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⑤ 这些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以形写神”的审美观的体现。
三、“以形写神”审美观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1.“以形写神”审美观对当代设计的影响的概况
在当代设计中,“以形写神”审美观对其的影响无处不在。例如室内设计,在这些设计中通常会对那些在生活中具一般性意义的符号成分赋予特殊的意义:在现代居室墙上悬挂一个牛头骨或一件蓑衣代表原始或朴野,在屋顶或屋角布置一些植物表示大自然,就像英国当代女室内设计师玛利•吉利亚特用麦穗束和装有玉米,南瓜的藤篮做厨房装饰物那样。在广告设计和标志设计中,以一个力士的形象代表力量,或者以龙凤的形象表示吉祥,都是“以形写神”审美观对当代设计影响的例子。还有像在吊灯、壁灯设计中选用荷花造型或荷花图案以代表纯洁或美满,在企业形象设计中选用象征希望和生机的朝阳等等,都是类似的情况。⑥
2.古代铜钱币的形状对中国银行标志设计的影响
(1)中国银行标志设计的特点
中国银行标志设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的形状是一个圆圈里面有一个小正方形,塑造了一个古代铜钱币的文化形象,这样一个对银行的权威和独特象征意义的阐述,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极其强的识别性、象征性和易记性的特点。
(2)“以形写神”的审美观对中国银行标志设计的影响
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是“以形写神”审美观对当代设计影响的最好例子。借助中国银行标志设计,中国古铜钱币可以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它的装饰性和文化内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焕发出了夺目的光彩。同样,对于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来说,与中国古铜钱币的结合,中国古铜钱币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将传统的古铜钱币的形象融入人民群众中,放到银行标志设计中,这样提高了设计品味,让人一见到这个标志就会想到钱,从而就会想到银行,就会知道这个设计是银行的标志设计。极大地丰富了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同时也丰富了中国银行标志设计的象征性,达到了以中国古铜钱币的“形”写出了中国银行标志设计的“神”。
指导老师:陈丽芳
注释:
①章利国著.《设计艺术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第80页
②章利国著.《设计艺术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第83页
③邵大箴著.《传统美术与现代派》.四川人民出版社,第
13页
④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著.《中国画》.高等教育出版
社,第3页
⑤徐华铛著. 《中国传统木雕》.人民美术出版社,第53页
⑥章利国著.《设计艺术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第126页
参考文献:
[1]章利国著.《设计艺术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2]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著.《中国画》.高等教育出版社
[3]徐华铛著.《中国传统木雕》.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上一篇:文化交流的方式
- 下一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