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念是以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以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指向,以学生发展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课程建构线索的课程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超越性”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具体方面着手:
第一,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往往是建立在广大学生一般的心理发展的需求上,而且这种课程的安排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课程体系遵循大众化、常识化、主知性等设计原则,这种课程建设是适应于学生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现实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固然考虑到课程对于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现实适应性,也体察到学生在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试图给予知识性的指导或理论上的建议。但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建构要求来看,这种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需要自我运行的动力机制;而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性看,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成长需要的适应是暂时的,尚需要变革。随着社会的各种变化和改革,尤其是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时代冲击,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向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提出挑战,所以,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具有对诸多变化的预警灵敏度,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课程调整与改革,但这种改良必须建立在对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和分析基础上,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性僭越,而非盲目的、跨越现实的改良。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合理地超越源于课程体系建构者对现实课程内涵及外延的切实分析与评估,这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的改革提供敦实的现实土壤。
第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指向。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课程内容建立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并且以期待中的教学目标为着眼点,反映的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物质价值取向,通过这种价值取向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全性建构。不仅如此,生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随着新的社会需要与要求的生成,已有的或是既成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针对这种不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课程设计者将依据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持有的超越性特征对当下课程视域中的结构和体系进行改良或改革,以此达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日益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特征和学生心理特征的再适应。我们以为,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在课程目标上是健全可行的,这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实性超越提供了条件;其次,在课程内容与实施等方面是设计完好,没有纰漏的,诸如要做到课程内容的理论性结合实践性、课程实施的规范性结合灵活性、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结合终极性、课程体系的稳定性结合发展性等等,都为心理健康教育生成性课程内容提供了保障机制。如果说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适应性模式,那么,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将是一种可预见、可建构的发展性模式。可预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视野,同时也为学生对现实心理状况的超越提供了发展的条件。
第三,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课程生成线索。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多是一种固定化的模式,超越性课程则要打破这种固定,引入更多的变化、创设和动态机制,这就需要建构一种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课程生成线索的并且要符合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精神内涵的课程模式。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政治往来乃至经济合作都无不向既成传统价值观提出挑战,在这种挑战的影响下,我们的广大教育主体或是主动适应或是被动承受,无论哪一种面对方式,都在要求教育做出可能性的调整;学科在整合,知识在革新,信息化时代使得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更新时间逐步缩短,在各种知识信息的冲击下,教育主体们依然要理性发问的是:我能否适应这种多元的知识要求?我能否拥有一套有助于自己适应社会、寻找梦想的知识结构?这样问题的顺利回答需要教育做出这样或是那样的努力,而这种努力的实效在于主动、自觉和反思;教育在思考,当新的价值观或是发展理念以不同方式冲击学生的心灵世界,特别是当新的价值观与学生或老师长期形成的固有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面对社会文化的主流导向与传统的文化观不一致时,广大学生们在成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种对周围环境的各种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进一步表现为各种心理困惑、问题乃至疾病,而这些实际的问题现状构成了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生成线索,并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突出了时效性、可持续性和可诠释性。
总之,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巩固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规范化、制度化的实施过程,同时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外延,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倾向于一种静态的课程模式,实施和评价过程也缺乏必要的动态监督,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呈现出了死板、僵硬的缺点,也暴露出不适应变化,不善于应对危机干预的局限性。而比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以预见性、建构性、体认性、自反性等为贯穿特征的课程特点,这些特点为我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超越性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线索。
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
(一)预见性
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可预见性。可预见性课程特征是基于课程建构的主动而非被动、动态而非静止、可持续而非一蹴而就的建构特征而自然发生的。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预见性具有两方面基本含义: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自我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对整个周围环境的信息洞察与变化洞悉。例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社会宏观的变迁、时展的脉络,这里包括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互碰撞,这种宏观的社会背景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依据的现实土壤。而教育者对这些变化的感知和判断将有助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可能性的预见,进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设计中对学生个体心理的动态追踪和发展性判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变化是我们实现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线索,而学生作为成长的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针对不同环境和不同的人,往往会或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适应性的,也可能是不适应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的就是将学生可能会做出不适应反映的问题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有的放矢进行心理辅导与训练。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预见性特征的维护和发展关键在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者,换句话说,预见性课程特征是否有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人员是否具有灵活的对已有课程的发展性预测,是否能够把握外在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冲击程度,是否能顺理成章地将理想化的课程模式有机转变为对现有课程模式的超越和再适应,等等。
预见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既突出了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同时彰显的是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二)建构性
“建构性”一词折射出的价值指向在于作为个体的人在新知识面前,依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做出的一种建设性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是带有主体性特征的,也符合主体性的需求。事实上,建构性的课程特征是后现代主义社会特征的产物,与“相对”“多元”等时代特征相辅相成。在这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建构性特征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变革的发展过程及其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基点的课程生成态势。课程建构的主体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课程建构的客体则是广泛的学生成长中的生成性问题。建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方面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对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信息做出辨析和净化的处理;另一方面,就心理健康问题的生成来看,学校有必要对社会视域中的、学校视野下的、教师和学生心中的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进行筛选和过滤,在共性及个性化的问题中达成认识的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指向的实现,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梳理出符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来走向的课程脉络,并且要重点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性监控体系,寻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适应与超越的现实最优平衡点。建构性课程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命的动力,也为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了形成性的评价机制。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超越性特征正是建立在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基础上,这种复杂性向传统的基于静止的课程模式提出了挑战,进而为这种建构性的超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建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心理经验,对教育主体的个体价值观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超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既成价值观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引导和帮助的。
建构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它所反映的正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人的自觉与自主的规定性,也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现代教学适应。
(三)体认性
体认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三个主要特征,这种特征不仅反映了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又一重要理念精神,更揭示了当下中国心理学研究与思考的方法论特色。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倡导天人合一或心道一体,强调不要在人之外或心之外寻求客观存在,而应在人本身,人本心中寻求真正的道。人是通过心灵自觉或意识自觉的方式,直接体验并直接构筑了自身的心理[3]。因此,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来感知对象,认识世界的。人的心理生活就是人自己创造生成的一个整体,心理行为的不同方面、层面和侧面都被整合到这个整体之中。对人的心理生活来说,体认是一种综合性和理解性的认知。对于人的心理生活来说,这种基于体认的思考才是一种真实的、创造性的认知[3]。而在我们看来,体认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方法,更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涵特点,主要是因为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追求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过程中,与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提供的心理教育资源展开了力量的博弈,渴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功能的拓展与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功能的有限性之间产生了暂时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冲突的解决要借助于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预见与建构性特质,这种预见不是凭空产生,新的课程的生成也同样是建立在已有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感受之上的。因此,即使是针对预测的、未知的、可能性的未来情境,学生和教师仍然能够体悟到其已有情感之上的情感、已有态度之上的态度。可供体认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非理性特征、顾全理性教育方式和感性教育方式的兼容以及对课程实施所进行的定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应当以学生切实的内在体验的积极性为衡量指标,并且以此作为学生心理成长的新的起点。概括说来,体认性特征的全部内涵在于:以学生的心理感觉和内在生命体验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要作为课程预见和生成的参考点,以学生内心的情感体悟和心理进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目标实现的重要衡量点。
体认性特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真正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用身体去行动,用头脑去证明,用情感去体会。
(四)自反性
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自反性特征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不断建构与完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反思性和批判性特征,这种反思和批判既有形成性的,又有总结性的,既可以表现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之初的问题反思、超越,又可以呈现为对超越课程现状后的状态的再反思、再超越。就如同有学者指出的,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人,是能够对现存的生活做出反思和批判的人。教育所期待的反思和批判者不仅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的人,更是勇于改变生活、改造世界的人[4]。同理,心理健康教育所期待和追求的超越性课程当是能够对现时课程做出客观评估与理性批判的课程,这样的超越性课程不仅善于反思与批判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更善于弥补、校正这种缺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完善性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而是一个基于现实与理想、方法与媒介、条件与资源的需要系统铸就的宏伟事业。对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实效性的考察,至少要建立在三方面主体的自我反思与评判上:其一,来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自我反思。反思内容诸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念的设计是否符合“最近发展区”教育原则;课程建设过程的监督是否做到对变化的控制和调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面是否存在不足,等等。其二,来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者的反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离不开课程建构者的具体工作。因此,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或构建者,要时刻对课程建设的固有原则进行理智反思,尤其对于动态的、变化的建构线索做出客观的评估、分析和审视,挑选出那些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课程内容作为课程建设的主体部分。其三,来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受益人的反思。这里的受益人主要是指广大学生。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最具感受性。因此,其理应形成对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反思的习惯,对于课程的实施和设计做出理智判断,并将此作为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建构的重要反馈信息源。
篇2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6-0007-03
泰勒认为:“如果我们要有组织地、理智地研究教育计划的话,首先就必须明确教育目标。”他在此处所提到的“教育目标”就是课程目标。课程是一种具体化、活动形态的教育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的首要成分,它具体指示着课程的进展方向,标示课程的范围,提示课程的要点,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指导教学评价工作,是实现课程宗旨的重要保证。本文探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博比特(Franklin Bobbitt)认为,“课程目标是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黄政杰认为,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方向或指导原则,是预见的教育结果,是学生经历教育方案的各种教育活动后必须达成的表现。”廖哲勋认为:“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其主动发展中最终可能达到的国家所期望的水准。简而言之,课程目标是一定学段的学校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虽然每个学者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有一些差异,但也有一致之处,即指的是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课程目标是以观念的形态存在的,预先产生和存在于教育者和学生大脑中,成为引起教育、教学和学习行为的原因,指导或规定师生的行为,协调和组织师生的行动,以实现预期的结果。课程目标具有三大功能:标准功能、导向功能和评价功能。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明确课程与教育目标的衔接,从而确定课程设置的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现状及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目标相比还处于起始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
在调查科任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时,15人认为课程目标明确,占总人数的15.1%;64人认为课程目标非常不明确,占66.6%;认为一般的有20人,占20.2%。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力求明确、具体,避免含糊不清和不切实际。它要解决的是教和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提出的仅是有普遍意义的观点,那么它对课程内容的标准选择,课程计划与教学的展开,以及课程评价,很难提供具体的指导。例如有些学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机能,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而有的学者则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按照学生所要经历的学习、生活等各个环节,加上正向的、良好含义的修饰词来描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这些提法作为课程目标无可厚非,但是怎样去理解他它们,全凭自己的体会,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明确化。
(二)课程目标不系统
在调查课程目标能否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时,15人认为课程目标能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占15.1%;认为不适应的有73人,占73.7%;选择一般的有11人,占11.1%。可见有73.7%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能适应每个年级学生的需求,没有系统性。所谓系统,就是自成体系的组织;系统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整体。由于课程涉及的领域繁多、结构庞杂,因此课程目标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复杂。这就要求课程目标具有系统性,能够把组成课程目标的若干子目标始终围绕课程设计、按照课程规律组合成目标体系。然而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没有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层次、学习任务的分析结果,以及学生的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课程目标无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需要层次性,其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种具体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各种课程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个单元目标的实现,各个单元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又有赖于课时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总目标的描述上,对各种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次划分不清楚,甚至没有划分,并且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间缺乏联系。而在具体实施课程过程中,有的教师重视总目标,把握整体性,而不是量化的指标,很难操作;有的教师则很重视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明确具体,且操作性很强,但又比较零零碎碎,没有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整体性。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优化的策略
左藤三朗等学者认为,课程目标的确定应涵盖学生、社会和知识三方面来源,符合教育目标、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学者罗顿(Lawton)认为,从事课程设计时须从三方面考虑:一是知识的本质,二是儿童的本性,三是社会的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揭示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是我们科学而合理地开发课程的基本前提。这些都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点,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应该是紧紧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环境、常见的重大发展事件以及心理疾病等展开的,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学技术与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必须是具体的、可评估的。
(一)课程目标要明确
明确的课程目标具有导向和调控作用。一个出色的教师,总是能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就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要实现目标的明确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课程目标的描述要明确、不能含糊,不能引起歧义;第二,课程的一般目标与课程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分开。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是一般目标的细化分解,课时目标包含在单元目标之内,单元目标包含在一般目标之内。因此,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时要具体。
(二)课程目标要系统
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系统值得我们借鉴。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历程,而这种行为的变革可以进行分类和分层次,层次是积累性的,人学习的行为过程总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前进。目标分层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保障学习的效果。从横向看,不同学生达到的目标在层次上也存在个体差异。人生来具备多种智力潜能,每个人的智力优势和整合方式各有不同,不同的智能的组合表现出的差异性导致了人在兴趣志向上的差异,因此,在学习行为过程中也表现出不同层次性。课程目标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的学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如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应具有层次性,每一阶段的不同学年、每一学年的不同单元也应具有层次性,各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形成纵向层次结构;同时还需注意要将一般和具体目标衔接好。
(三)课程目标要有操作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直接把情感、意志、个性等当作教学目标,关注的焦点不在于认识目标的达成,而在于将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实际可行的、可训练的行为。因此,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原理应当具体化为各种行为表现及特征,变成可观察的、可以通过一定测验和方法来评估的,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来加以训练和改造的行为目标,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不会流于形式。
(四)课程目标要有发展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与国家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即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然而,总目标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目标,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来实现。课程目标要随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提高,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再到高中阶段,后一阶段的目标应在前一阶段上有所发展,水平从低到高有所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制定各年级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3.
[2] 黄政杰.课程设计[M]. 台北:台湾东华书局,1991:186.
[3] 廖哲勋.课程学[M].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4.
[4] 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55.
[5]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211.
[6] 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77.
[7] 夏征农等.辞海[M].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2011:2300.
[8]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新版)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51.
[9] [英]丹尼斯.罗顿.张谓城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4.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教育 课程改革
当前,随着高院职校施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掀起新一轮专业课程改革的热潮,致力打造各级精品课程,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形势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
一直以来,为了与本科通识教育区别,高职院校的课程更多强调知识的易懂性、实用性。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实教学中,除了教材标榜是高职院校专用外,教师授课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与本科院校没有实质性区别,并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没有达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效果。
1.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舞台”缺失。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多数是“双师型”两肩挑的教师,即既要担任心理健康理论的教学,又要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但是,当前在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公共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然只是从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因此,其没有发挥“双师”的作用,纯理论讲授的教育教学没有体现出如其它专业知识的操作性与实用性,以增强学生未来竞争的砝码。
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创新不足。我们不可否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也有日常实践指导,如授课之外,参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心理讲座、大学生心理沙龙活动等等,也在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尽一份力量。但这些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与本科院校的并没有区别,还是停留在传统教育意义方式方法的框架,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的创新性。
3.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课改研究不足。虽然有个别教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体现了一定理论的前沿性、时代性,但多是对这门课程的一些个别现象进行研究,而对课程的改革的整体性思考不强,没有深入思考这门课程改革根本性方向的问题。
4.课程设置及内容与人才培养要求不符。如果参照专业课程情况来设置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实践在课程安排中所占的份量,这样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日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是讲授理论,缺少了实践的环节。再者,课程内容也多为心理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无法起到如其它专业知识能直接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问题,或者说增强就业、创业和发展的砝码。
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没有鲜明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关键点
综合以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该课程的改革必须从思维上理清几个关键问题,即改革的重点及难点的结症所在。
1.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路问题。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教师既可上理论课,又可以在实践中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在倡导“双肩挑”的高职院校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而同为“双师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何解决其“双肩挑”中对学生实践指导的问题,搭建一个让其跳出课堂的“舞台”,发挥其探索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作用,这是解决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出路、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
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问题。现在所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内容,是否已经完全满足高职生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这些内容是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否对高职生在社会生存与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即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必须多方论证,寻找出对高职生成才成长最有用的知识。 3.高职心理教师的素质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素质是否真的胜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如果进行课改,课程的内容改变了,对他们的知识结构需要哪些调整和提高?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课改的难点、重点,可从以下个方面着手课改: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转向对行业心理的研究。在高职院校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除了开展日常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外,应分门别类深入研究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潜在就业的行业或岗位的心理,围绕毕业生适应行业岗位需要的心理知识进行研究,以提高毕业生行业或岗位的适应性。如商务文秘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到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从事文秘工作,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研究学生在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应该要熟悉那些人员的心理,自身应该具备怎么的心理素质等等,通过授课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行业心理知识,毕业后更好、更快适应工作,在“察已知人”的情况下更好处理工作,使自身获得生存与发展。
2.精心编写行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现在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虽然结合了一些高职生特点来编写,显得更容易理解掌握,实用性也相对强些,但也多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协及到行业心理方面的内容很少。从学生对行业心理知识需要的角度看,教材的针对性并不强。因此,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在深入研究与各个专业相关行业心理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应不同专业授课的行业心理教材。
3.加强行业心理师资力量。一方面可派学校教师深入行业调查,了解掌握行业心理的相关情况,积累教师行业心理知识的厚度。二是根据校企合作的情况,派老师到企业挂职学习,深入行业第一线,掌握真实可靠行业心理相关知识。三是聘请行业中懂心理学的人士作外聘教师,专门给学生讲授行业心理学知识,让其以自身的感悟,传授给学生最真实的行业心理知识。四是鼓励行业人士与校内心理教师共同开展学生心理课题研究,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彼此完成知识的升华。
篇4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0-0007-0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传统的教育课程不同,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反思我国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令人堪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应该走上科学化、规划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概念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课程实施”,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上。施良方认为,“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他认为课程实施的两种基本方式是变革与教学,而课程计划的实施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他认为“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钟启泉在这个问题上也同意将教学与课程实施同义。泰巴(H.taba)的“课程设计的图式模式”(schematic model for curriculum design)中关于课程编制过程的第三个步骤即为课程实施,他表述的“选择与组织学习经验”与教学为同义词。廖哲勋等学者认为,课程实施应该被称为学习活动方式,它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方式是客观存在的学习活动的类型及运行的时间扩建和程序在课程内部的反映。”由此可见,课程实施是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的预先设计,是学生实际的各种学习活动在课程中的体现。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概念
姚本先(2003)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没有十分严格的课堂结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人的因素、课程因素以及背景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课程因素主要有教学设备的配置、教材的质量、课程实施必要性;背景因素主要是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与外部的协调。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这也是导致一些教学不能达到效果的原因。如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没有明确的要求,并缺乏系统的计划、安排、检查与评估,因而在课时、师资及具体实施要求上缺乏制度保障。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困境
(一)课程实施中观念上的认识偏差
在调查教师对学校领导课程是否重视时,回答重视的有2人,占2%;不重视的有93人,占93%;持无所谓态度的有4人,占4%。认为学校开设课程的目的名数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有69人,所占比例是36.5%;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54人,占28.6%。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学校开展的时间不长,许多管理者和教师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
受此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方面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种观念上的东西,根本不需要“真刀真枪”地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可有可无,在“行政压力”或“舆论压力”下,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作为学校装点“门面”的“标饰物”,纯粹为了应付有关的检查和评估;而在升学压力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可以不要,或只是将其定位在课外活动的层次上,或即便开设,也是作为提高升学率,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手段,定位在为升学服务的层次上。这种“上级检查时重要,平常教学中次要,抓统考抓升学时不要”的观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了最起码的保障条件。然而,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随意、盲目和各行其是的混乱现象,有的学校在理论上重视而实际上不太重视,只开几节选修课或搞几节课外活动作个点缀;有的完全流于形式,或者随便开个讲座或专题,敷衍了事,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成其为课程,缺乏应有的生命力。
(二)课程实施中缺乏教师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仍旧有中小学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中很多学校是通过学科渗透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初一年级通过思想政治课渗透教育;在高中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由没有经过相关专业培训的教师讲解。在对教师的调查中,认为现有的师资需要改善的有94人,占总人数的94.9%;师资一般的有5人,占总人数5.1%。
目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班主任、辅导员、政治、生物、语文或其他学科的教师。这些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人尚未把现代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作用、特点、原则等方面的认知依然模糊不清。因此,大多数教师仅凭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或德育工作的经验或学科教学的经验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近年来虽然各地也开展了不少培训工作,但由于大都采取大规模“短、平、快”的讲座或报告方式,培训内容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极差,因而收效甚微,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由于许多地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和职称评聘没有落实,致使一些有条件从兼职转为专职的教师有后顾之忧,不愿“完全专职”,而“继续兼职”的教师因为此项工作并非他们的“主业”,自然也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
(三)课程实施中课时得不到保障
课时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然而很多中小学校课时得不到保障仍然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从调查中得出有53.7%学生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是不够的。然而大部分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排入课程表,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认为有开课的必要,但是在具体落实课时的时候,往往受很多因素限制,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或是只通过班会或自习的时间不定期地上几次课。受时间限制,以这种形式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保障教育效果。
笔者通过访谈发现有些学校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归为班会活动之中,但是班级活动又很多,最终真正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寥寥无几。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上课没有规律。这种断断续续的上课形式,不但使课程内容没有连贯性,而且使学生学习也没有连续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课程实施中学生参与不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关键。只有学生投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主动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情感体验,真正进入角色,才能真正获得帮助。
在调查的数据中也发现,只有1.4%学生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角,竟然有98.6%学生认为自己不是课堂的主角,这跟学生没有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调查中有67.1%学生不喜欢课堂气氛,有86.9%学生没有体会到课堂的快乐。
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客观因素。各个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个体有差异,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有所不同,以开课的形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很难使所有的学生对每个问题的解答都满意。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影响了学生的有效参与,有的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学科授课形式,甚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惜牺牲让学生自由讨论、角色扮演等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策略
(一)转变领导观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证明,领导的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到实处,就必须首先转变学校管理者的教育观念。一方面,这需要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为升学服务,更要促进学生心理各要素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和课程观。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时间、空间、师资等方面有所保证,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得以有效而顺利地发挥。
(二)改善教师队伍
就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来看,解决师资问题是关键。首先,要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学校管理者应当明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也是高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的。因此,学校在缺乏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应首选那些教育观念新、态度积极、爱岗敬业、师生关系融洽、素质良好、自身心理健康的骨干教师来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任务,而不是“谁课少谁去上”或“谁爱上谁去上”,更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人人都可以上”。只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功才有保障,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才能获得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的培训与管理工作,由于目前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大多是兼职的,这就意味着必须要对“优化”后的骨干教师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培训。同时,加强师资的规范化管理也极为重要。这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条件对培训后的教师进行资格认定,持证上岗;解决好专职教师的编制及职称评聘待遇问题,以吸引大学心理系的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充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职教师队伍。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活动为载体,将课程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品质,但为什么必须采用活动的形式,其深层次的原因必须从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发掘。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一切认识和心理产生的源泉。他将活动视为整个认识理论的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个体的认识产生于主体的活动,活动时主体认知结构不断形成、丰富和发展。他认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分化都离不开活动这一中介物,借助于活动,主客体得以不断地互为建构,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当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多种,教师在课堂上用的最多的是讲授法、谈论法、角色扮演法和训练法,并不是每一节课只用某一种方法,而是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合理地选择与组合上述方法。所以,在课堂中常常既有讲授,又是谈论,还有角色扮演,甚至安排几次行为训练。这样让学生随时处在变化的活动之中,不至于感到单调、乏味和厌烦,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四)发挥学生主体性
从本质上说,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活动,因而教学过程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失去了主体性,素质教育也就失去了灵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推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就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认识和实践活动。
此外,现代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人人都具有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倾向;而建构主义理论则强调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教师从活动设计到活动的安排、组织,都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还要注意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言行、人格和内心世界,使学生安全地敞开心扉,自由地参与活动,彻底进入良好的心理状态,尽情释放自我,以达到陶冶身心的目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满足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如果仅仅让学生懂一些道理,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应强调学生的自觉、自愿、自主、自动,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我们的活动,鼓励他们积极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角色扮演,宣泄自己的情感,从中得到体验,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自主自动的学会独立向前迈进。
(五)加强师生之间交流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中,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际上是师生双方的交往过程,只有当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可以信赖和尊敬,可以交流思想并能获得帮助的朋友时,他们才会敞开胸怀向教师吐露真情。反之,学生一旦不认可教师,就容易导致心理隔阂,引起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封闭心理,此时教师的所有努力,即便是最好的教学内容配以最理想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中,必须摒弃传统的师生之间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双方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建立一种和谐信赖的师生关系。理解、尊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师生关系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需要和看法,接纳学生,承认学生的独特性。教师可以同意学生的看法和行为,但必须把每个学生当作与其他人不相同的独立的个体予以接受。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应接纳学生、尊重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愿望,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本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8.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67.
[3]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96.
[4]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217.
篇5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进入了全面发展期,但是这项工作在我国各层次高校间的发展并不平衡,尤其体现在各省市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存在的问题更加明显。独立学院大学生中,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绪困扰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
我国独立学院发展尚未到成熟期,与公立院校相比,较少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因此独立学院更关注学院资金、生源等问题,对师资力量的投入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明显不足。独立学院学生也相对得不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心理发展具有独特性。
一、从心理咨询角度探讨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需求
心理咨询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辅相成。通过心理咨询中体现的突出问题,了解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形式的选择。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大部分属于发展性问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以2009年4月~2013年4月期间,个案咨询458例中发展性心理问题为例,出现适应不良综合征特征的97例,占总案例的21.18%,位居第一位。其他特征的案例分别为:职业规划(89例,19.43%);人际交往(88例,19.21%);个性与人格(53例,11.57%);学习心理(52例,11.35%);自我意识(49例,10.70%);情绪问题(45例,9.83%);情感问题(43例,9.39%);应激事件(9例,1.97%);认知偏差(8例,1.75%);睡眠问题(6例,1.31%)。
由此,独立学院学生呈现出适应不良综合征、职业规划、人际交往三个典型的心理需求,这与郭俊汝2011年对某独立学院的研究结果相近。适应不良综合征主要体现在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问题或其延伸;职业规划和人际交往存在较为明显的年级特征。以上虽为发展性心理需求,但大学生处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为此需要健康积极的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既要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又要对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借助一定技术和方法进行辅导促进其健康成长。教学的目的,直接指向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独立学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探索
1.独立学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根据学生心理需要,着眼于心理发展,根据不同的年级来选择。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需求,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至少应包含如下两大类内容:新生适应心理辅导课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大一新生要面临突然转变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系列的心理不适应。由此,新生适应心理辅导课程引导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其课程教学内容可包括:相识活动课程、大学生活适应、学习心理辅导、时间管理与规划、人际沟通与技巧、情绪控制、职业规划与生命意义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内容可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知情意心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2.独立学院心理健康课程形式的探索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采取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的形式。新生适应心理辅导课设为必修课,面向大一新生开设,有效引导新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适应环境,接受挑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设为选修课,供感兴趣的同学选择。
就教学形式而言,重点在于其多样性和创新性。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一般文化课,他是以学科的形式开展的活动课程,既要服从于学科课程的目标,又要与传统学科课程有多差异,突出“学科活动”的位置,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活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学科课程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整合、灵活运用,才能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首先,以认知性课程开展课堂教学。即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系统传授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理论,突出其知识性和逻辑性。认知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注重传授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其次,应用体验式教学开展实践训练。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有目的的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在实践训练中,可借鉴团体辅导的形式,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如针对大一新生开展适应性的团体辅导,帮助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再如,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是独立学院大学生典型的心理需求之一,可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刘佰桥的研究表明,通过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等产生积极改善作用。为此,体验式教学包括团体辅导,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创造性的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对话,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有效的。
第三,自助-互助模式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共同心理困扰形象生动的呈现,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此过程中,适当运用自助-互助模式,自主思考与相互讨论帮扶他人相结合,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帮助学生获得更深的体会与收获。
三、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评估与考核
鉴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评应不拘泥于形式,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对于学生学期末的考核,可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两项,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核占30%。平时成绩要淡化对于出勤率的关注,注重学生行为表现的改变和心理品质的优化,如可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以具体的案例解决,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也可以以具体的公益活动、班会等为例,让学生提交一些策划方案来进行考评。期末考核则以心理健康知识的考核为主,评估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
总之,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互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以学生典型心理需求为主,加之相关的心理理论帮助理解和吸收。对于课程形式,要具有综合性,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认知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潜能,得到心灵的成长和完善。为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俊汝.独立学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探讨.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2]张立侠,申永东,龙东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校园心理,2011(9).
[3]李根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
[4]杨琴,林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方案研究.校园心理,2012,(4).
篇6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身体(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应得到充分而健康的发展。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开设了提高学生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消防部队院校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因而由从前的只注重学员思想政治和体能素质的培养转变为思想政治、军事专业、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培养,由从前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变为全面发展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消防部队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和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逐步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员给予了更多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在不断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同时,也不断提高了学员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应对能力和战斗力,为消防部队培养了较为优秀的基层指挥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思想停滞不前科学的、明确的教育思想能促进受教育者对教育活动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就消防部队院校的教育观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把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或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部队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用系统的世界观对学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让军人形成符合国家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是一种形成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兼具适应性教育、成长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三者的特点,关注于个体如何将先天素质和后天能力良好结合,成为一个人格完整,心理健全、意志坚强的军人。假如一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会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附属品,其价值和意义无法很好的体现。二是采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病理观和机械观过分纠缠于心理疾病这一类的单一现象上,而忽视了学员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正向情绪的体验。在消防部队院校教学中,常以心理问题为教学中心,以解决学员的心理问题为目标,却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发展性和整体性为目标,所研究对象不但是人的某一片面行为,而是人性整体,并不断启发人的潜力以实现自我发展。三是缺乏本土化研究,多采用西方研究成果。中国文化无论是在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经济调节和历史传统方面,还是在价值概念、生活准则和习惯风俗方面都与西方文化有显著差异。台湾师范大学张春兴教授认为[1],“中国与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截然不同,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是一本多枝式的,是逐渐演化的;中国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是断层式的”。然而,无论心理学理论模型的构建还是应用心理学的研究,仍是全盘模仿,无批评接受。美国学者推蒂斯指出,中国应从跨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当今心理学的成果,否则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普遍有效的科学[2]。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陈旧凌乱消防部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为选修课,或为必修课,所用教材多以普通心理学为主干,适当结合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由于教师专业和兴趣不同,课程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课程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加之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理论性太强,所阐述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与生活实际脱节,对学员不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学员在军校自我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生活和学习压力,使他们在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最初阶段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学习完课程后,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但由于课程内容陈旧凌乱,与学员实际的生活、学习及其心理需求等方面相脱节,学员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刻板落后消防部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中更强调参与和体验,而大多情况下,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消防部队院校的课程教学仍以便于传授系统知识和技能的讲授法为主,对心理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大多停留在介绍讲解阶段,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虽然辅助有多媒体技术,增加案例分析教学和观摩体验教学等形式,但没有改变教师教授学员听课的本质,教学仍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这大大削弱了心理学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应用价值。由于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技能,从而抑制了学员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导致学员逐渐丧失了思考研究能力。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僵化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以教学大纲中的概念、心理规律作为出题要点,忽视了学员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在学习过程中对心理科学知识的运用。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法
1.加强心理学教学研究。军校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学员毕业后不单能打仗,还要懂管理。但是,单纯的运用政治思想教育是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因此,作为消防部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加强和重视心理学教学,是当代和未来部队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笔者认为当代军校心理学的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学员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同时也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并培养他们对自己及对部队、家庭甚至社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在某些内容上,用具有针对性或普遍性的案例,甚至可以用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来说明问题,逐步改变传统心理学的理论讲授法,不断融入以体验性学习和案例教学为主的活动教学,并将其作为心理学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3]。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操作性。军校学员对心理学教学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希望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有助于他们解决大学时期遇到的诸如人生意义、学习、爱情、认识发展、个性塑造等问题;希望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将来的工作能力和履职能力;希望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所改善。为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员这三个方面的需求,采取以下一些方式避免理论与生活实际脱节。第一,开展实验教学。一些知识在理论学习后可依托心理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个步骤则可结合心理测量,如进行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测量。这样既可以达到增加学员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了解和掌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必要时还可以及时进行干预和矫治。第二,请专家、学者围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报告讲学,展示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经验,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通过给学生开设心理学讲座、开展心理学学习的读书交流活动、指导学生的心理学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的能力。第三,开展教育见习,促使学员学会自我心理分析,教育见习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进行社会调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员应带领学员深入基层消防大队、中队和社会,培养学员对消防职业和社会的洞察力,并将心理学和职业紧密联系起来。
篇7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32-0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2011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课程的普及,尤其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普遍成为各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然而,该课程也面临着传统高等教育的共性问题。固定的课堂、简单的说教、教师单向知识灌输、僵化的教学计划安排,与重视个人体验、鼓励分享和感悟,并以此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格格不入。同时当代大学生正生活在网络时代,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升级和多媒体手段的进一步成熟,各种类型的在线开放教育形式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热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需要认清自身不足,在网络在线教育浪潮中汲取充足的营养,并选择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迷思
《教学基本要求》中,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做了清晰且合理的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然而,综观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虽然开设成公共必修课程已是趋势,但各高校对于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各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提供资源的有限性和良好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
1.学时要求高而课时有限的矛盾。《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各高校要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心灵的改变、心理素质的提高确实需要大量时间的浸润,但在高校教学安排的现实层面,在已近乎饱和的教学计划中再排入此课程实属不易,导致课程开设了,但课时量往往很难达到要求,8~16个学时的情况较普遍,且上课时间也只能安插在周末、晚间等非正常教学时间进行。这样的状况,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法进入正常课程体系,非常不利于学科整体建设,占用课余时间也让学生反感。
2.授课面广而教室资源有限的矛盾。心理健康课程作为校级公共课,面对有限课时和大量受众,多采用大班讲座方式。数百人同堂的局面让任课教师只能选择自说自话,尽可能快地将核心知识点告知学生,师生互动无法组织。固定的桌椅更限制了团体活动的开展,难以即时引起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专业要求高而师资力量薄弱的矛盾。心理健康课程最佳师资来源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中心的教师,他们有心理学背景,而且从事心理咨询相关工作,有心理健康领域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但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教师往往人数较少,且还要承担日常心理咨询,无法负担所有教学任务。因此,各校通常会从其他岗位征集教师,如心理学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其中辅导员、思政教师由于专业所限,知识不足又缺乏培训和学习,属于勉强上阵教学,实际效果差。
二、网络教育热潮来临的启示
1.兴起背景。网络课程早已有之,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便启动Open Courseware计划,提出将大学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制作成网上可以下载的课件。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提出了微课概念,主张将单一主题录制成数分钟以内的声音解说或视像演示。之后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形式呈现给学生。反响最大的要属2012年慕课在美国取得的空前成功,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异军突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西风东渐,2013年,北大、清华相继加入edX项目,吹响了国内MOOC启动的号角,很快,清华学堂在线、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上海课程共享中心、果壳网相继出现,数百门课程上线供全世界的求知者选择。
2.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启示。面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问题,网络教育模式的兴起为矛盾的化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优势在于:(1)化课堂教育为自主学习,精简课时。通过开放网络课程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课外闲暇时间学习知识点,减少课内知识讲授的时间,起到精简课时的作用。同时,学生也可自行评估学习情况,主动选择对未掌握知识点反复观看,并有充足时间利用网络链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上课时,教师只需要利用少量时间对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即可,大幅减少了课时耗费。(2)变传统课堂为翻转课堂,增加互动。网络教育并非完全放弃课堂教学,据研究显示,将翻转课堂和在线教学结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翻转课堂强调学习知识在课外,课堂是用来内化知识的,其做法是将课堂由教师中心翻转为学生中心,由学生提出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论点进行讨论,开展课堂活动,老师侧重引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资源,节约高效。高校内仅有的高水平心理健康师资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其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对课程内容充分理解,合理地分解,再以最生动有效的形式进行诠释,通过录制技术和网络技术转化为在线课程形式供学生观看,不再局限于课堂班级,而是面对全员,实现了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慕课+翻转课堂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
1.高校心理健康慕课课程的模式选择。当前主流的慕课模式包括两种:cMOOC与xMOOC。两种慕课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不同:cMOOC侧重基于关联主义的知识建构,促进学习者通过社群网络,通过师生互动问答获取知识;而xMOOC更侧重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网络视频传授知识,同时通过线下活动的方式巩固知识。就心理健康课程来说,cMOOC的不足在于,无论视频中语言多么优美和贴切,课后讨论多么积极和热烈,始终无法代替学生亲生实践和体会,深入虚拟实境终究需要回归社会现实,只有在真实的人与人互动中才能领会情感流动的真谛,因此xMOOC这种课下知识获取和课上知识巩固内化的形式更贴合心理健康课程的要求,是当前较好的改革方向。
2.课程平台的搭建。慕课课程平台的搭建有两种基本途径:寻找外部依托及自建平台。当前不少名校名师都依托专业公司设计和制作了心理健康教育慕课,这些课程结构完整、目标清晰,呈现手段丰富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课后测试、作业、资料、社群讨论基地等配套措施一应俱全。如合理选择,并结合内容制定翻转课堂方案,将是实施这一教学改革措施最便利的方式。
自建慕课平台主要包括教学视频的制作和平台搭建,首先由任课教师根据心理健康课程规划进行知识点碎片化,然后开展视频拍摄、编辑和剪辑,加入丰富的动画、音乐等元素,使知识更容易理解。其次建立课程平台,结合每个知识点视频安排课前预习资料、课后复习资料及布置作业等内容,加深知识点的掌握;还需提供互动交流空间,由教师及助教在课余回复学生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翻转课堂的传统形式为提问回答、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形式。但是具体效果却又褒贬不一,有研究发现,虽然教师试图在课堂上发动学生参与,但学生发言频率少,内容浅,活跃度低,学生自评也多有不满。因此,如何创造性地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是翻转课堂能否达到预想效果的关键一环。
团体心理辅导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翻转课堂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课程主题,当前已形成大量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和活动环节,完全可以相互契合。如人际交往主题活动之解开千千结/盲行/信任背摔,情绪管理主题活动之渐进肌肉放松训练/情绪ABC识别等,此外,团体辅导还提供了丰富的热身破冰活动,以及原生家庭等自我探索活动供教师灵活选择。
在具体课堂设计时,可进行学生分组,按照10~12人为一组划分,在90分钟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进行1个热身活动提高学生投入程度,形成参与意识,理解活动规范,2~3个主题活动,由浅入深,动静结合,帮助学生进行问题探索和感悟。最关键的是活动后结合主题知识点的讨论和反思,由于有了团体辅导活动这一载体,学生将会拥有更多的感性体验,则思考也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参考文献:
[1]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2]罗春燕,封彬贤.浅析X-MOOC模式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钦州学院学报,2014,(5):70-72.
[3]柴晓运,徐永安.基于MOOC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1):64-68.
篇8
一. 课前:扩宽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具有学科教学的特点,但更多的是具有非学科教学的心理活动辅导的特性。
(一)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它具有知识性的特性,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传授给学生必须掌握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它又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它不宜以系统讲授心理学概念、理论、术语为主,不宜进行简单生硬的说教,而是以生活经验式的讲解,采取生动形象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以三年级的一堂心理活动课《寻找快乐》为例,“快乐”似乎每个学生都懂,但怎样才算真正的“快乐”呢?这又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可通过讲故事,观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收获之后的快乐情感以及组织学生模仿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快乐的感受,从而真正体会到快乐总是与勤奋和努力相伴随的道理,同时还可迁移到对“烦恼”这个消极情绪的理解,整节课根本不需要讲解什么是“快乐”,怎样去寻找。
(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活动是将心理知识转化为心理品质的中介环节。因此,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突出特征,而心理活动辅导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突出特征,它需求老师根据心理知识,创设特定情境,组织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教学《做学习的小勇士》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克服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有的老师设计了“遇到困难怎么办?”的几个情景让学生去体验;有的老师设计了“跌倒了,爬起来!”向学生展示了许多名人、伟人战胜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都深深地震撼和鞭策了学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课程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用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以学科形式教给学生。此外,在一堂课中,心理知识的讲解与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机并行与融合。如上面的“寻找快乐”的教学与辅导,可看作是综合课程的体现。这样,使综合课程以知识教学为基础,以心理活动辅导为主线,从而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和实效性。
二. 课中:展开充分互动。
(一) 创设生活化的心理情境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环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已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学习和活动的主体地位,或为活动的主人。从活动设计到活动的安排、组织都可让学生参与,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内心世界,使学生“安全”地敞开心扉,“自由”地参与活动,彻底进入良好的心理状态,尽情释放自我,已达到陶冶身心的目的。如以小学三年级《认识我自己》一课为例,有的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做“印指纹”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第二步设计了“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让学生列出最能形容自己的十个句子,并请十位同学谈谈对自己的看法,然后自我小结,使学生不但看到自己的弱点,还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并真正感到自己在进步,比较全而地认识自我。第三步则设计一个小品《小老鼠辉格》有几名同学来扮演小老鼠辉格、山神、猫、狗、狼、大象。小辉格觉得自己形象佳,本领又小,于是求山神将它先后变成了另外几种动物,但最后还是变回了自己。从而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的,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优点,同时要正视缺点,并努力克服缺点,进而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评价。
(二) 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探讨正确的人生答案
对于内容的选择,问题的提出,应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而通过组织讨论等多种方式,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又如三年级《感受爱心》一课中,设计了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妈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感受到身边人对自己的爱,从而学会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关爱他人。
(三) 引导学生深刻反思
我校先用的广东教育出版社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每节课后都有一个“心灵导航”的环节,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好,它对每个活动主题给予了深入的引导,达到了升华的作用,但它只是一些指导性建议,老师不能将它作为全文的总结束看待,如三年级《伸手可及的目标》一课中,中心内容是“究竟怎样制定学习和生活目标呢?”心灵导航只列出三方面的建议,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定出更具体的目标,使他们真正地有感触有收获。
三. 课后:实施综合实践
当师生带着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的深刻认识,在课堂中展开充分的互动,完成活动内容后,还应进行课后的综合实践,可以全班共同确定主题,也可以根据各自体验自己选题,自己完成。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迁移式的思考
如学完《寻找快乐》一课后,学生感受到了快乐的源泉,但也应该让学生知道快乐和烦恼常常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总想着不顺心的事情,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生活。此外,生活中快乐的来源有很多,有些是积极的,如:劳动后的快乐、帮助别人时的快乐……;有些是消极的,如:恶作剧后的快乐、发泄后的快乐……。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反思、领悟、体会。
(二)反思式的评论
在活动课过程中,经常让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判断性的思维,有助于形式创新性的人格。反思式的评论就是针对某篇课文中的故事、现象、人物等发表自己的评论,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设想。有时,干脆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故事内容等。
(三)后续性研究
每次活动过后,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品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后续性研究,如:学了《其实你能行》后,有的同学想了解更多“思维定势”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推荐阅读有关方面的书籍也可从网上下载相关内容和同学共同探讨,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升学、就业、人际交往等众多压力,青年学生中心理不适现象日趋增多,常引起激烈的心理矛盾冲突。许多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国内青年群体要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省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或公选课,但如何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的特点,采用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成为广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受学校、教师、学生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是形式大于内容,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个体感受到的效果差异,使得大学生中存在一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和偏见,因此存在不少请假或是逃课的现象。另外,高校的心理健康课多采用说教形式,且偏重理论讲解,忽视了大学生特定的心理需要,不能积极地与学生互动,显得空洞无力。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一)改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陈旧、内容枯燥,引发一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反感和偏见。一方面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感兴趣,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严重的心理困扰,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其日后走向社会埋下隐患,因此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1.建立合理的课程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大学生达到的目标为:自我意识完整、健全人格品格、改变不合理认知、促进社会适应性。
2.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针对性和发展性。针对性是指:注意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对学生心理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发展性是指:通过心理素质教育,促进他们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
3.课程内容要与大学生活紧密结合。一是情绪情感问题。大学生生活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生理和心理发展还未到达平衡的状态,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比较肤浅,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情绪不稳定。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认识和理解不深入,感情上容易受伤害。二是人际互动能力培养。在大学阶段,与来自不同地域的性格各异的同学们朝夕相处,大学生的交际圈还逐渐从校园扩展到社会。在此过程中,寝室矛盾、同学矛盾、与家长的矛盾等也随之产生,大学生交往难问题渐渐突显。现如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的他们自我意识很强,与人交往过程中包容心与忍耐力大大减弱,人际关系紧张,不合群的问题普遍增加。三是自我认知与压力应对。大学生有限的成熟度和经验水平限制了他们对自我充分、客观的了解,从而不能客观、准确地自我定位,许多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卑或自负心理。部分心态欠佳的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四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前景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涯发展指导有助于挖掘自身潜力,增加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升其应对竞争的能力,增加成功的机会。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探索才刚刚起步,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内容空泛等问题,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参与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参与体验式教学以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学不是以课本和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而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服务者。我们要努力在实践中建构起基于学生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小组学习、游戏、辩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做中感悟体验认知改变成长。
(三)把团体心理咨询理论运用到心理健康教学当中
如何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适应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广大心理健康课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团体心理咨询的专业理论体系,如团体动力理论、需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人际沟通理论等不仅为团体心理咨询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将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堂中引进团体活动,小组合作,分享体验等这种体验性的对话式团体辅导,从传统教育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体,是对讲授式班级辅导的实质性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勇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技术、活动等融入课堂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的主动性,形成一种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四)改革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也就是期末考核的形式。这种评价既不能准确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也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是以提升学生心理调节水平为出发点,最终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不能单一地运用期末考核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及出勤率。总结性评价以开卷形式考核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去辨别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情况,成绩合格者即可取得相应学分,相反则需要重修。
参 考 文 献
[1]张金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课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裴利华.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8)
[3]熊宝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7(32)
篇10
一、独立学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探索
1.独立学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根据学生心理需要,着眼于心理发展,根据不同的年级来选择。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需求,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至少应包含如下两大类内容:新生适应心理辅导课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大一新生要面临突然转变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系列的心理不适应。由此,新生适应心理辅导课程引导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其课程教学内容可包括:相识活动课程、大学生活适应、学习心理辅导、时间管理与规划、人际沟通与技巧、情绪控制、职业规划与生命意义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内容可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知情意心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2.独立学院心理健康课程形式的探索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采取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的形式。新生适应心理辅导课设为必修课,面向大一新生开设,有效引导新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适应环境,接受挑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设为选修课,供感兴趣的同学选择。
就教学形式而言,重点在于其多样性和创新性。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一般文化课,他是以学科的形式开展的活动课程,既要服从于学科课程的目标,又要与传统学科课程有多差异,突出“学科活动”的位置,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活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学科课程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整合、灵活运用,才能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首先,以认知性课程开展课堂教学。即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系统传授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理论,突出其知识性和逻辑性。认知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注重传授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其次,应用体验式教学开展实践训练。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有目的的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在实践训练中,可借鉴团体辅导的形式,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如针对大一新生开展适应性的团体辅导,帮助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再如,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是独立学院大学生典型的心理需求之一,可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刘佰桥的研究表明,通过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等产生积极改善作用。为此,体验式教学包括团体辅导,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创造性的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对话,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有效的。
第三,自助-互助模式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共同心理困扰形象生动的呈现,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此过程中,适当运用自助-互助模式,自主思考与相互讨论帮扶他人相结合,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帮助学生获得更深的体会与收获。
二、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评估与考核
鉴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评应不拘泥于形式,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对于学生学期末的考核,可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两项,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核占30%。平时成绩要淡化对于出勤率的关注,注重学生行为表现的改变和心理品质的优化,如可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以具体的案例解决,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也可以以具体的公益活动、班会等为例,让学生提交一些策划方案来进行考评。期末考核则以心理健康知识的考核为主,评估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