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研究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的研究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的研究意义

篇1

关键词:财务公司 关联交易 风险 防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联交易广为存在,无论是A股还是H股,财务公司都不可避免的会与上市公司或集团发生资金与金融服务方面的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对上市企业集团关联方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对于财务公司来说,受限于财务公司自身特点和其他因素,很容易引起关联交易风险,制约财务公司的发展。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存在风险及防范问题,旨在为财务公司经营管理和关联交易风险防范实践提供参考。

一、国内财务公司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概述

关联交易指的是企业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财政部于1997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对关联方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对于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来说,如果一方有能力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切会对另一方产生重大影响,则双方关系为关联方;如果一方对两方或多方控制,也定义为关联方。从以上定义中可知,对于财务公司来说,其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大部分交易都属于关联交易的范畴。具体来说,财务公司一般属于其所依托的企业集团多个成员单位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属于金融机构的范畴,目的是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使其关联方,也是其服务的对象,支持企业集团内成员发展是财务公司重要的微观经营目标。

二、A股和H股对关联交易要求的差异性分析

国内上市主要是在A+H股上市,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称为A股上市,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称为H股上市,相关关联交易的规定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对于沪深交易所来说,如果上市公司与关联财务公司关联交易审议与披露金额在三百万元以上且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0.5%,则需要及时进行披露。如果金额在叁仟万元以上,且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5%,则应当由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对于联交所来说,如果五项指标测试结果比0.1%低,则可以免于申报、公告或年度审核,如果五项指标测试结果在0.1%-5%之间,则需要符合年度审核和申报、公告等相关规定,但豁免遵守独立股东批准规定,如果五项指标测试比5%高,则必须遵守以上全部规定。

对于监管机构来说,其监管的核心和重点是保证关联交易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原则,看股东是否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在财务公司的资金是否安全等,但不会禁止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即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往来。

三、财务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联交易广为存在,无论是A股还是H股,财务公司都不可避免的会与上市公司或集团发生资金与金融服务方面的关联交易。但需要注意的是,关联交易并不吻合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市场经济原则下,无论何种商品交易都需要遵循市场竞争机制,而对于关联交易来说,由于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因此交易的条件并不符合公开竞争原则。客观来讲,关联交易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有有利的一方面,也有不利的一方面,由于关联关系的存在,双方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例如商业谈判成本等,同时可通过行政力量来保证关联交易的优先执行,这对于提升交易效率有着积极的效益,但行政力量对交易的干预也会导致关联交易在方式和价格方面出现不公正现象,可能对关联交易双方中一方的利益带来损害。

对于财务公司来说,其服务对象为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一般的交易活动都属于关联交易的范畴,其中贷款业务、买方信贷业务等可能给财务公司带来一定的风险。

上文中对财务公司产生的根源、定位以及经营目标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分析可知,财务公司对企业集团的依附性是较强的,如果企业集团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公司也会得到良好发展,但如果依附的企业集团有着资金来源少、坏账损失增加等不良情况,面临经营发展困境,财务公司则也会现出困境,产生风险。财务公司的这种特点属于先天性的不足,和财务公司的固有属性密不可分,因此,许多财务公司在进行关联交易处理的过程中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促进企业集团的发展,但如果预期目标并没有实现,则财务公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此外,财务公司还有着资本构成的缺陷,使得其很可能演变为企业集团的政策性银行,过多的行政干预会导致财务公司失去市场化运作能力,难以处理好面临的风险,很可能遭到淘汰。

四、财务公司关联交易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综上所述,财务公司不可避免的会与集团或股份公司产生资金或金融业务上的关联交易,由于财务公司自身定位的特点,使得在关联交易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就对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来简要探讨财务公司关联交易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财务公司内部控制

财务公司应当对董事会、监事会及总经理三者的职责进行明确,积极聘用市场专业人员来对公司进行经营和管理,遵循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避免经营发展过程中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班子应当以公司自身发展为导向,以商业化和市场化为原则,合理的进行经营,对公司董事会负责。对于董事会来说,其应当对公司经营管理班子的权责利进行明确,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此来激励财务公司管理者的工作。对于财务公司监事会来说,其应当行使好监督职责,以董事会授权为基础,严格进行监督。总的来说,财务公司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提升内部空中管理专业水平,保证财务公司业务开展的规范性,并向董事会负责,以此来防范关联交易风险。

(二)财务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

上文中提到,当前大多数财务公司都是由企业集团成员共同投资组建的,这就决定了财务公司资本构成的单一性,财务公司在成立之初其法人地位就有着模糊性,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难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相较于企业集团或股份公司来说,财务公司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企业集团和股份公司成员单位会借助控股地位来对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进行进行行政干预,将财务公司变为了企业集团的政策性银行,这不利于财务公司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当推行财务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允许企业集团意外的资金来投资参股,将企业集团绝对控股的现状转变为相对控股,平衡企业集团与财务公司之间的地位关系。推行股权结构多元化不仅能够优化财务公司股权结构,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优化了财务公司的经营理念与方式。具体来说,在推行股权结构多元化之后,外部股权必然会采取有效措施制约集团公司对财务公司经营发展的行政干预,以此啦维护自身股东权益,这就增加了财务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形成了对集团公司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集团仍有着控股地位,财务公司为企业集团经营发展服务的性质没有出现变化,外部股权股东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以及企业集团对服务等相关意图都需要财务公司董事会实现,财务公司的自主经营权更大,受到的行政干预较少,能够适应市场竞争,保证了关联交易的规范性,实现了关联交易风险的有效防范。

(三)经营目标的明确

长期以来,众多财务公司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单纯的将促进企业集团的发展作为经营目标,强调对企业集团功能支持和服务实现。但在实践过程中,财务公司的盈利目标往往与所谓“支持企业集团发展”目标相互冲突,两者互为对立,这就使得许多财务公司支持一些高风险、低回报的项目,或直接支持一些对财务公司自身利益造成损失的项目,给企业集团的政策性干预提供了借口。

按照经济学原理,对于市场经济来说,独立的经济实体应当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实现生存发展。财务公司无疑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其应当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且这与对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支持并不冲突,应当与财务公司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减少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经营发展的行政干预,使其能够以自身利益为中心进行业务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关联交易带来的各种风险。

(四)企业集团的风险管控

企业规模发展十分迅速,风险管控愈发重要,尤其几年来企业产融结合趋势明显,企业接团在注重外部金融大环境的基础上,还应当加强内部风险管控,防微杜渐,防范金融业务风险。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风险管理体制的构建能够有效提升所属财务公司经营运作的规范性,这对于财务公司关联交易风险的防范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公司不可避免的会与集团或股份公司产生资金或金融业务上的关联交易,由于财务公司自身定位的特点,使得在关联交易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财务公司应当加强内部控制、促进股权结构多元化、明确经营目标,关联方企业集团也应当加强内部风险管控,只有这样财务公司才能够有效的防范关联风险。

参考文献:

[1]贺磊.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商,2014,18:11

[2]王蓓琳.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控制探讨――以五粮液公司为例[J].时代金融,2013,21:1-2

篇2

【关键词】医疗服务业 并购 指标

在并购的各个阶段均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且此不确定性所构成的风险最终大部分能够通过财务数据显示。另外,我国社会医疗服务业市场初具规模,可以采用指标对比分析法对医疗服务业并购案例的各个时期的财务风险分别进行研究和评估。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评估指标

医疗服务业收购定价方法包括成本法、市场比较法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成本法以目标公司连续经营为基准,在此前提下,对被并方设备或资产进行评估。市场比较法包括可比公司分析法、可比交易分析法和收益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或对联营企业的投资,股权占比20%-50%左右时,可以采用权益法核算,此种方法有利于体现投资公司在公平市场上所拥有的基本权益。

医疗服务业收购活动中面临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主要来源于目标企业内在价值衡量以及并购环境两个方面。首先就内在价值衡量风险而言,可将评估指标分解为:1)被并方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和技术,即被并方企业价值如何制定,评估方法包含何种风险;2)评估机构及专家,即参与价值评估的机构和专家在类似并购方面的经验和能力;3)知识与创新风险,企业中知识与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组织层次(顾客价值效果、生产性成本削减效果)、产品和服务层次(产品和服务的革新效果和知识化)、企业和事业层次(市场对企业只是资产、知识战略的评价)。在评价医院的并购风险,主要的评价指标为治疗技术和方法。就医院并购环境风险,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并购市场的繁荣程度,医疗服务业企业自身的并购能力以及竞价能力。

2、融资风险评估指标

医疗服务业在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融资风险主要包括融资环境风险、融资结构风险以及融资方案法律风险。就融资环境风险而言,医疗服务业除了受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外,还受政府政策的影响。由于医院在国家传统框架内属于公共事业资源,在供给方面具有公共性特点,但是营利性医院又赋予它稀缺性特点。所以,医疗服务业作为一家医疗服务业在吸收外部资金时往往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和约束。因此,医疗服务业在评价融资风险时,应考虑政府对该类行业融资的政策,包括优惠政策和限制规定。从融资结构风险视角来考虑,医疗服务业可以按照资本结构和成本两个方面考虑。由于医疗服务业投资回收期较长、时滞性强,并且占地运营费用、医疗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医疗人才费用。劳务费以及其他各种运营费用等涉及金额相对比较高。因此,良好的资本结构和较低的资本成本有利于吸引投资者。由于民营医疗服务业利润率普遍较低,融资成本较高,现金流能力较强,因此本文拟通过评价融资方的负债率水平、权益乘数、资本成本率以及盈利能力对医疗服务业并购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其风险评价指标如表所示。资本结构分析要用股东权益比率、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等分析,比值越低,融资风险越小,但其比值并不是越低越好,较低的比值意味着企业未能充分利用现有资产。资本成本分析要用资本成本率分析,资本成本与融资风险成正比。盈利能力要用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和成本费用率来分析,其比值越高,融资风险越低。

就融资方案法律而言,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以下几项:①融资双方当事人是否能具有相对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就融资方而言,其应是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且己是合法的医院开办资质。而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外都可以是投资人。②融资方案是否合法。医疗服务业在并购融资过程中,根据自身状况和并购需求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融资方案。不论采取哪种融资方案,都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3、支付风险评价指标

支付风险主要包含现金支付风险、股权支付风险、杠杆支付风险以及混合支付四类。目前国内医疗服务业主要是现金支付,就其风险而言,医疗服务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预先设定一个现金存量下限,再计算实际库存现金与现金存量下限之间的差额,比较该差额与现金支付额之间的大小以衡量现金支付风险的大小。如果该差额高于现金支付额,则医疗服务业面临的支付风险较低;相反,如果该差额低于现金支付额,则医疗服务业企业面临的支付风险较高。

4、财务整合风险评价指标

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随着入世后我国的企业面临着全球各国一流企业的同台竞争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他们面临的是强大激烈的竞争力度。对于近年来企业环境巨大的转变,导致企业的财务活动在各方面也都存在着强大的不稳定性。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它的危害性是难以估摸的。不仅可以造成企业间接的损失,并且还能直接让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

一、财务风险概述

我们首先要了解风险,才能更好的研究财务风险。通常大家对风险的看法则就显示了人们对风险的认识的程度。我们界定财务风险的定义是为了使其研究目的更加明确,并且有助于认识财务风险,更加准确的制定相关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

所谓财务风险,指的是在实质上它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企业理财活动中所出现的风险的一种集中性的体现。当然,它是现代企业中必须面临和重视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狭义定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企业能否支付到期债务以及是否会导致企业发生破产是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具体体现。这一定义与传统的经济环境和传统的财务理论研究基本相适应的,又称这一定义为传统的财务风险定义。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资金运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包括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用资等活动中,由于经营不当,所致使企业丧失偿还能力的可能性称之为广义的财务风险。

二、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一)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我们通过了解并知道风险的原因和特点,对全面财务风险进行正确的衡量与预测,并且根据预测进行一定的控制或者是加以防范,将损失程度最低化,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将企业利益最大化。更具体一步来说,以最低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稳定性、连续性、效益性及安全性是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以最小的成本来保障企业理财活动最大的安全。

(二)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面财务风险管理医院无疑来说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企业想有效地、全面的、经济的管理风险,必须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力度。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力度,既能加强公司财务活动稳定性,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的力度,又能保证企业资金的完整与安全,实现其增值目标,扩大企业利益。其另一重要意义为扩大了企业决策的效益性和科学性,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来源和重要参考依据,提供了对企业来说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

三、建设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有企业在的地方,在企业的运行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对其只能尽量降低风险的危害性,但要绝对的回避风险的存在性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对于企业来说,是可以承受一定的风险的,其风险只要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风险的危害程度是较小的。怎样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这就要制定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详细策略。应用系统的观点,全方位来防范,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清晰、准确的财务信息网络

源于财务提供的各种报表资料称之为财务信息。我们首先要明确要求财务处所提供的各种报表和资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够降低财务的风险。我们要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财务信息系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为财务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庞大杂乱的网络。它既然是一个庞大杂乱的网络,我们就不能以精确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所以在计算方法上我们可以运用常规数学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提高财务信息准确性和全面性。另外,运用全面质量方法,可以建立完整的财务信息系统网络。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是因为财务信息管理是一个包含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检查、财务控制、财务决策与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处于企业高层人员,必须端正态度,充分意识到财务信息的明确对于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意义。对于企业财会人员,必须提高他们整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提高财务处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水平。整个公司必须重视财会工作这一块,重视其各个分支和各个活动,在建立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得同时,应让财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内部的审计人员参与决策,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因此,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也都必须要有正确的预测、决策、控制和风险的观念,扩大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二)客观分析财务信息并提高风险预测能力

财务风险预测是指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对企业财务将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事前全面的估计和预测,对企业所处的环境有着清晰的认识,深刻分析财务系统中对公司经营活动不利的因素,对公司财务风险强度的预测以及会造成可能的损失程度的影响,做到心中有谱。财务风险与财务活动是密切相关的,而且伴随着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回收、分配循环得自始自终,我们就是要深刻剖析每一项会影响公司财务活动的因素,提高公司风险预测能力,扩大公司风险防范能力。比如说分析企业的偿还能力来确定筹资的风险的大小。

四、结论

在这个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也越来越日益重要。因此也出现了各种各样分析财务风险度量的方法,但由于实际上的市场经济是变化多端的,我们不可能能完全满足其需要。所以,企业管理决策者必须对于风险要具备灵敏的嗅觉和具备强烈的风险意识,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活动中潜在的危险。这项巨大而又艰巨复杂的工程,财务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还是整个企业管理要永不停止的探索的对象。企业只有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不断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才能使公司管理更加好、更棒的运行,才能获取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由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广泛性和复杂性与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研究。

一、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和理论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财务风险基础理论方面,如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由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加上无法摆脱我国传统财务观念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对国外研究几十年的成果重视程度、消化程度不同,使得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如在财务风险概念的研究上,就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之争,财务风险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管理基本职能的认识上出现了分歧,而对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意义重大的财务风险目标这一最基本的问题缺乏认识和概括。同时,由于财务风险及管理内容的研究没有与实证研究直接相联系,所以,概念上的含糊对定性的理论推导也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由此,增生出财务风险理论诸多“研究成果”,深刻与肤浅共存,正确和错误并生,应该说不利于我国财务风险理论向纵深发展,影响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进程。所以,今后我国在财务风险与管理研究上,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只有对财务风险的概念、本质、特征认识界定清楚,才能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这就要求,一是必须注重中外财务风险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二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选择。

首先,必须下大力气借鉴国外实证的研究方法开展财务风险研究。国外风险理论研究较多采用实证方法,而我国使用较多的则是定性和规范研究方法,造成概念可以模糊地给出,较轻易地建立和概括概念和特征,无法支撑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理论的逻辑性和一致性,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会误导人们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财务风险理论中将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注重学习和应用西方理财学研究中应用极广的相关性或结构性研究方法,即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的研究。理论结构是该领域各基本理论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有机理论体系。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是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组成的有机体系。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明确存在的各种现象、各种要素以及这些现象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所谓相关性。能否将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清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程序研究的科学性、明晰性和有效性。如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财务风险管理本质、职能、财务风险管理要素与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之间的关系等。如美国,现代财务理论围绕着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活动的目标函数,把各种财务决策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等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构建了前后一贯、逻辑严密、浑然一体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以目标为出发点进行相关性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重要的、运用极广的理财学及经济学研究方法。美国理财学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如多篇论文研究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从而根本上改变了理财学的面貌,使理财学成为现代经济学体系中的主流成分之一。充分吸收国外财务理论研究成果,在财务风险基本理论上注重实用,讲究科学方法,少走弯路,取得共识,达成统一,以推动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深入。

二、财务风险管理教育

财务风险意识的增强和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开展广泛的风险管理教育。从当前美国和英国风险管理教育情况基本类似,各大学风险教育课程不少,多所大学偏重财务导向型风险管理教育。财务风险管理现今已成为各大学财经系中财务理论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如美国的宾州大学、天普大学、乔治亚州立大学与纽约保险学院,英国的各拉斯哥兰大学、城市大学与诺丁汉大学等。另外,风险管理职务的改变、风险管理协会的成立、风险管理专业证书的考试、风险管理杂志以及风险管理书籍等方面,美国和英国情况也基本类似,都体现出越来越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两国的风险经理职称已经取代了过时的保险经理,职责范围扩大,位阶提升;多家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学院对企业风险管理事务、专业证书考试制度极具贡献,其中,美国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每年举办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证书考试;多家协会和学会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刊物杂志;出版为数不少的财务性风险管理书籍等。受国外风险教育的影响,尽管我国目前部分大学也开设风险管理课程,但为数较少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课程;在专业职称考试、出版书籍方面差距依然很大,一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受其影响风险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二是从观念上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教育的特别重要性,三是没有成立相应的协会或学会,没有相应的职务、资格考试等配套措施,直接影响了财务风险教育的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带来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需要我国教育能尽快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财会类人才。为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财务管理风险教育落后的局面,除了积极向国外学习,采取设立各级风险管理学会、协会,在资格考试中尽快设立风险管理资格考试等举措外,在大学教育方面,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在学历教育中应单独开设财务风险管理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师生与实务工作者结合共同采集案例,增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财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应加大对财务风险管理学习和研讨的力度。

三、财务风险文化研究

我国多年来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局限于方法和程序,即使在财务文化研究中也忽略了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能不说这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国外风险理论有主观建构派,视风险文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风险由人们特定的文化社会因素建构而成,风险随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财务风险文化亦不例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文化背景亦会有区别,使得人们对待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观、反应程度、行为方式、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出现差异性,形成一定的特色。中外风险案例的研究发现,企业的最大风险往往是由于企业文化、企业人的行为,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知识不足、能力有限、品德欠佳等弱性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集体与个人行为复杂性的增大,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仅不能忽视,而应作为重要课题。

四、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务上看,我国财务风险管理都缺乏对组织架构的研究。在实务上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这说明了人们尚未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在理论上,与前面所述财务风险文化原因类似,我国已有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比较重视方法和程序,忽略了组织机构及机构的职责权限等对实践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课题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管理组织架构下的人们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采取的模式必然不同,是集中还是分散,是集权还是分权、是兼职还是专职等等管理模式问题是研究实施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应结合我国各类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开展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五、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各方法的有效性依赖于风险管理责任的落实。否则,研究财务风险管理没有具体研究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制,财务风险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无从落实。总之,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日益重要,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巨大的科学工程,需要整合优化财务学、会计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人文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于一体,全方位、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不落后于风险管理学科整体发展和满足实践中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6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进入了一个超常规发展、大规模办学阶段,其扩张速度之快与竞争之激烈确实是前所未有的。高校财务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引起了管理者们的高度重视。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而控制其财务风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在财务风险控制中,设立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指标,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的一种财务分析系统,避免财务风险,系统、有效地分析高等学校财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及时诊断出高校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确保高校资金保值增值和运行安全。

一、高校财务风险概述

(一)基本定义

目前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定义主要从负债、不确定性和运营质量风险的角度来阐述,笔者倾向于从风险的本质及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特性和影响出发,来界定高校财务风险定义:即在高校的发展运营中,因为财务治理、委托关系、非营利性等因素内外部作用所形成的高校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可能是高校蒙受损失,造成高校不能充分承担社会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乃至危及高校生存,同时,也可能带来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契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基本功能的发挥和办学质量的提升。

(二)主要特点

高校财务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政府财务风险有其资金流转环节等基本的相似之处,但也具备其独特的自身禀赋:高校在财务运营方面,处于卖方市场,因质量下降带来的财务风险无法通过财务指标衡量,财务活动的目的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创造社会效益为主,筹资过程对政府依赖程度高,政策性强,支出为消耗型,财务周转的再生能力不强,风险评价的侧重点,不以盈利能力评价重点,多以偿债能力为主。具体特点表现为如下。

1.客观性。高校体制改革、上级财政投入不足自筹资金乏力的情况下,高校会面对资金巨大缺口,多通过举债办学,风险较大,客观存在。

2.高危性。高校一旦陷入财务危机,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和谐校园建设,影响到人才培养、办学质量,影响到学生及家长的发展期待值实现程度,影响到科教兴国的步伐。

3.隐蔽性。因为高校大多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很多债务不能完全在报表中显现,未入账薄的隐形负债易掩盖财务支付危机,加之高校是卖方市场,教科研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4.难评价性。因高校财务不以盈利为目的,高校的偿债能力也不能以盈利能力评价,只有用支付能力来评价,长期偿债能力只是近似的评价。

5.可控性。尽管高校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控制难度加大,但只要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大财务风险监管,仍是可以保证高校财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1]

二、当前高校财务风险来源

1.盲目投资造成浪费。近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基建投资、校办产业投资不断增加。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可行性论证,对项目建设期中所需资金量及时间把握不准,大搞赤字预算、盲目建设和投资,一些高校基建过程中大量存在铺张浪费现象。

2.筹资过度引发负债风险。在主要资金来源有限,资金缺口不断加大情况下,银行贷款成为维持部分高校财务运转的主要途径。一些高校由于没有对其贷款项目和经济承受能力做充分的估计与规划而盲目、迅速增加贷款,导致负债总额太大,超出学校经济承受的最大能力,导致高校陷入财务困境。

3.不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或无偿使用,无形资产未进行有效的管理;不注重货币的时间价值。许多高校经常出现贷款高于实际需求的情况,造成货币资金的闲置。不注重支出控制,日常性支出膨胀,造成管理费用等一些酌量性固定成本严重脱离预算。[2]

三、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原则、构成要件和评价指标

(一)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在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必须把高校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系统分析。

2.预测性原则。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注重事前管理,会计信息往往是对过去状况的反映,财务信息带有滞后性,因此高校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应注意克服会计和财务信息的滞后性系统对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的监测要有分析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作用。

3.适用性原则。所建立的预警体系应符合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应该能真正的起到预警作用。

4.动态性原则。高校内外部的环境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监测的是高等学校一个动态连续的管理过程,系统也只有坚持动态连续性,建立的预警系统应具有动态性,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变化,才能不断修正、补充,把握发展趋势。

5.客观量化的原则。应选取具有一定客观性的指标,能够对指标进行识别、预测并量化。在指标处理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迭代层次,因为迭代层次越多,信息的真实性越低。

(二)构成要件

1.信息收集机制。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基本信息系统。负责财务信息的收集和传递。财务信息收集的对象主要是高校内部财务信息和外部信息,包括高校内部财务数据和外部同类学校的数据,并形成一个资料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包括信息的输入,还包括信息的输出,不仅有财会人员提供的财会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这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会计核算报告系统,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认真阅读、分析和评价。以及寻找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风险的工作。最为关键的是,该信息系统要不断刷新,信息库资料要不断升级,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使高校管理者能以实际经营状况的数据与信息库数据进行比较并作出正确判断。

2.分析监测机制。该系统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通过分析监测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对其重点研究,分析出风险的原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并不带任何偏见,从事该项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该系统主要由两个数据库,即由指标库和模型方法库提供支持。[3]

3.预警反馈机制。通过分析发现财务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需要借助财务风险处理系统来对风险回避、转移和承接。财务风险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相关的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是指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为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应该采用的规避手段。补救方法主要是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是指如何改进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财务风险再度发生。该系统由对策库提供支持,对策库是事先准备好的在各种风险条件下的对策集合,预警信息系统一旦发出风险预报,则根据预警信息类型、性质和警报的程度自动地采用相应对策。预警对策库中的对策大多是思路性、提示性的,目的在于预警系统警报发出时,高校可按照预警对策系统的提示,根据高校的具体实际去寻求更实用的、有效的实施方案。

(三)评价指标

1.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为了评价债权人关注的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应选择资产负债率、流动比例、潜在支付能力、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分别用来反映企业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

2.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可选择资产周转率、利用程度影响较大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在该类指标中重点关注高校的年收入,其中包括国家的定额拨款、高校的年学费收入和高校的自创收入。

3.反映发展能力的指标。为了解高校经营规模、资本增值、支付能力、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成果,从而评价高校的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应该选择总资产增长率、自有资金增长率、现金余额增长率等指标。

四、结语

科学、管用的高校财务预警机系统应具有预警、引导、纠正、防范等基本功能,需要通过确定一系列预警指标及判别标准实现对廉政风险预警,对隐性或隐藏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预测出一些倾向和发现一些倾向性的问题,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依据,提前做好防范。同时,作为高校自身还应加大对资金管理的宏观监控力度,合理调整负债结构,选择综合成本较低的融资组合,确保偿债能力、规避财务风险,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资源,尽快建立教育投资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吸纳社会资金,多元化教育投资新模式,保障学校资金充沛和运行安全,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科学、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玉生,王攀娜.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预警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1):25-27.

篇6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破产的可能性,它是由于企业资金困难,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而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的防范就是企业在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预见、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把财务风险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

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一是财务风险防范要在风险发生以前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的防止风险的发生或者把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二是有些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无能为力,不能预防,就要采取措施,力求在风险发生之后把损失降低到最小,或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把风险损失弥补过来,或者尽可能的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缩小风险损失。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由于中小企业外部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这种不确定性认识的局限,中小企业经营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实践证明陷入经营危机的中小企业绝大部分是因为偿债能力不足、资金周转不灵。然而中小企业却没有预感到这种风险产生的危机,也没有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管理,最终导致了管理的失败。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急需通过建立系统对风险进行控制。因此,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控制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得快,退出得也快,常常由于财务风险导致陷入财务危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一方面是必然的,如同大企业一样,在财务活动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管理、技术上的缺陷,也诱发了财务风险。

第一,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第二,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信用等级低。对中小企业而言,资本规模小,内部管理基础薄弱,产品比较单一,市场风险很大,而市场风险又很容易转变为财务风险和银行的贷款风险。企业因资金周转不足导致支付不力的风险极大,稍有经营不慎便会造成亏损,更为严重的会引起企业破产。

第三,中小企业财务资料缺乏,管理技术与方法落后。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人才制约以及经验不足等原因,管理机构简单,许多中小企业不设财务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有的甚至缺少必要的账本记录,无法对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表明,“不充分的记录工作是导致企业破产的常见因素”。除账务记录问题外,中小企业管理者财务意识淡薄,只关注企业的生产活动,使得先进科学的财务决策方法难以得到规范的操作;当然,对中小企业来说,对财务风险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成本过高,这是其管理方法落后的主要原因。

第四,中小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低。很多中小企业产品库存周期过长,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疏于管理,流失严重;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没有严格的赊销政策,资金回收困难,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造成呆帐的可能性大。

第五,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低,资本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资金使用缺少计划,经营急需的资金捉襟见肘,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因此,财务风险容易导致中小企业巨大的损失,同时,中小企业负债比例较高,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大,对未来经营与财务的影响大。

第六,盲目多元化投资,导致投资失误。多元化投资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和规模实力要求都很高,‘中小企业往往达不到这一要求,但不少中小企业一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二是考虑全面撒网,急于上新项目,开发新产品,同时又分红太多,提留太猛,资金周转发生困难。

第七,中小企业内控意识薄弱,内控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由于“家长制”问题比较严重,经营者对内控制度认识不足,内控意识薄弱,资金管理账目混乱,有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会成本核算,更别说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财务管理不靠规范,而是依据经营者的要求,人为地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控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策略

首先,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快资本市场改革,降低中小企业入市融资的门槛,不但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在全社会高效率调节资源分配的功能,而且可以从跟本上决定广大中小企业在快速成长中长期性权益资本短缺的发展瓶颈,有利于财务风险的降低。

其次,要完善市场机制,适度减轻宏观调控的频度与力度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理顺市场机制调整社会经济运行的功能与作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经济局部问题现象的发生,从而减少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这可以减少中小企业因宏观调控而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此外,要增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建立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增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重视与防范财务风险是降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建立一个合适于中小企业的财务预警体系,使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随时了解企业的实时财务风险指标水平,将有助于将财务风险防患于未然

中小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大企业财务风险、引发财务危机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流动资金管理出了问题,问题可能出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环节上,因而必须从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环节入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找出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源。企业只有加强供应、生产、销售、人事、财务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并促进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防范与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其秀.企业财务风险的识辨与规避.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陈海谊.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 (5).

[3]朱颐和.浅议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经济师,2003 ,(10).

[4]陆正飞.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11).

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很多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短板,这导致了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居高不下,并给企业经营失败埋下了隐患,调查发现,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因为财务风险预警的缺失或者低效而出现了巨大的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倒闭的导火索,在这种的情况下,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需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通过预警机制的完善来全面的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从而给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意义

风险预警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识别财务风险。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识别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发生都有一定征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作用就是识别风险征兆,在财务风险尚未发生的情况下,就预测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样就能在风险发生之前做出应对措施。

2.赢得风险处理时间。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可以让企业在财务风险处理方面赢得更多的时间,财务风险的猝然发生将会给企业财务管理以及正常经营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没有财务风险预警所带来缓冲时机,很容易就会让企业措手不及,增加财务决策失误风险。

3.减少企业财务损失。财务风险的发展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减少的财务风险发生所带来的各种损失。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在风险尚未发生的时候就及时着手进行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损失。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问题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积累,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预警指标不敏感。财务预警机制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预警指标是否敏感,如果预警指标不够敏感则意味着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难以被发现,从而导致财务预警机制的失效。目前民因企业财务预警指标设置方面存在较多的随意性以及粗放性,没有对于预警指标的敏感性进行一个有效的测评,从而导致这些指标的财务风险预警敏感性较差。

2.预警分析信度低。预警分析是财务风险预警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工作就是依据收集到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数据来进行分析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发生的大小分析。因此这一环节预警分析是否正确,将会直接影响到下一步财务风险应对策略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目前在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方面,民营企业存在信度低的问题,各种信息数据都是依赖于手工分析、经验判断,定性色彩比较浓厚,缺少准确有效的定量分析模型,这使得预警分析的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3.预警方案不健全。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还存在预警方案不健全的问题,在预警机制方面,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财务风险应当如何应对,企业没有制定出来一个比较有效应对方案,其结果就是既是及时的识别出来了财务风险,但是在风险处理中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方案,导致风险应对方面出现“力有不逮”情况,不能够很好地将各种风险进行消解。

三、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策略

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本身尽管难度较大,但是因为其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重要作用,需要企业必须要做好这一工作,针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问题,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进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完善。

1.提升预警指标敏感性。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中需要注意预警指标的选择,预警指标要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即财务风险变化可以直接通过预警指标反映出来,预警指标与财务风险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预警指标选择方面,需要仔细甄选,不断优化,做到兼顾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结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来全面的反映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2.提升预警分析的效度。在预警分析方面,民营企业需要建立起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模型,借助于这些信度以及效度更高的模型,来全面的分析把握财务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大小,从而规避单一的主观经验分析的局限性。在预警分析结果讨论方面,需要民营企业选择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确保预警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3.健全预警处理的方案。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中需要进一步的健全预警处理方案,根据不同财务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大小来制定不同的财务风险预案,同时强化企业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对这些预警方案的一个熟悉,这样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就可以按照预警处理方案进行规范处理,较好的解决了临时决策应对的随意性以及仓促性所带来的负面危害。

参考文献:

[1]刘国峰,张烨,曹欣欣.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相关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1年13期.

[2]金旗,李琳.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设计探析[J].民营科技,2014年1期.

篇8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的收益发生偏离,进而造成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李燕在2008年第5期的会计之友上发表《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她认为由于财务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本身的资本结构不合理,管理者盲目扩大规模导致决策失误使得企业产生了财务风险。企业应该从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分析指标,并且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这三个方面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青岛科技大学的于新花在《会计之友》2009年第二期中发表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她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原则,进而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并结合房地产业谈了该行业应采取的措施。她认为风险的产生是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债务水平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弱,及财务决策失误和财务环境复杂多变并提出了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行多元经营,制定合理的风险决策,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方式防范财务风险。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岳上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广柱在2009年会计之友第一期下发表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研究》。他们以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资料为基础,利用距离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一个既可以预测财务危机,又可以分析其成因的预警模型组,包括:预测企业整体危机,经营效率,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模型;预测企业是否具有成长能力以及偿债能力是否存在问题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危机并查出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将财务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他们指出在运用模型时同时运用经营效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四个预警模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徐继红在会计之友2008年第四期中发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他指出,我国企业已经进入了高财务风险时期,应充分认识到各种风险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更新对财务管理思想的认识。他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他指出应该从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防范意识;根据相应政策,缓解企业压力;建立健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约束机制;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这几个方面来应对企业的财务风险。

李媛在2006年第六期的工业审计与会计中发表了《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她指出资产状况不佳、融资困难、投资能力差,财务管理能力薄弱都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非常重要。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控制度的落实,加强资金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等几方面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在2008年的会计研究上发表了《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绩效和公司价值往往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所重视,而风险这一反映企业行为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往往被忽视。他们认为,公司治理应该具有风险效应,即它可能影响到公司的风险。他们以2002-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把董事会特征、高管激励及股权结构这三个方面作为公司治理涉及的变量,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的研究为人们深入认识公司治理的作用以及通过合理构建公司治理结构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对财务风险研究成果的基本评价

纵观大多数学者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他们定义了财务风险的概念,有的提出了新的财务管理的概念,都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提出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其别提到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如李燕就提出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来控制财务风险。从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来看,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公司治理影响财务风险的观点,并用模型得出了相关结论。这些研究结果大多数从理论上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成因,研究了降低财务风险的对策,对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应对风险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但从实证角度研究和从集团公司研究的角度比较少,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在企业实施起来比较有难度。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新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一、引言

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受损失的可能性。它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从企业理财活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的整体观念透视财务本质来界定财务风险的。由于上市公司可以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从而能迅速地扩大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优于其它类型的公司。而对上市公司而言,其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公司经营的效率,也直接影响市场对其的信心,因此研究新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新疆上市公司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西方学者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Fitzpatrick在1932年用单个财务比率,研究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股东权益/负债和净利润/股东权益;此外Secrist在1938年只利用资产负债表比率这一个指标,比较倒闭银行与正常银行之间的财务风险差异的研究。1977年,Martin从1970-1977年间大约5700家美联储成员银行中界定出58家困境银行,选取总资产净利润率等8个指标,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评价财务风险。Ohlson(1980)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变现能力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

国内的学者曹德芳等(2005)认为公司的财务风险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

偿债能力等有关。崔学刚等(2007)研究发现企业超速增长显著地增大了企业发

生财务危机的概率。王卿等(2009)认为息税前利润率是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施平(2010)通过研究却发现,企业增长率与财务风险之间是负相关。

本文将公司的财务风险与流动比率等十个财务比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公司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与发展能力四种,其中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越好,财务风险越小,发展能力越好,财务风险越大,分析其原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实证分析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CS-MAR)。样本选取标准如下:

(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借鉴国内外此类研究,此类公司特殊的资本结构,故将之剔除样本之外;

(2)剔除ST和*ST类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或者己连续亏损两年以上,或者处于财务状况异常的情况,将它们纳入研究样本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3)考虑到我国在2004年和2005年进行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在此期间股票市场存在诸多制度体制方面的原因对上市公司造成影响,为此在保证尽量选取上市年限较长的上市公司的同时,还要确保其行为的相对成熟,本文选择2006年之前上市的新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依据以上的标准,本文最终选择出23家新疆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见表1,以2010年至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新疆地区的上市公司中,国资委下属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而新疆建设兵团下辖的上市公司数目众多。在本文中不考虑兵团管理体制因素对新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

(二)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1.被解释变量

采用Z-score模型度量财务风险的大小。该模型由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爱德华·阿特曼(EdwardAltman)创建。该模型在美国、英国、法国、巴西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指标Z越小,公司财务风险越大,反之亦然。按照中国的年度财务报表,Z-score模型可换算为:Z=0.012×(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总资产+0.014×(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100/总资产+0.033×(税前利润+财务费用)×100/总资产+0.006×股东权益×100/负债账面价值+0.999×销售收入/总资产。“Z 计分模型”有一个经验性临界数据值,即Z=2.675。Z值高于2.675的企业较安全,低于2.675的企业则存在财务危机或破产风险。如果一个企业的Z值低于1.81,则该企业已经潜在破产,如无有力措施,将很难摆脱困境。Z值在1.81~2.675之间时,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

2.解释变量

参考有关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的文献,本文选取x1:速动比率、x2:利息保障倍数、x3:应收账款周转率、x4:存货周转率、x5:总资产周转率、x6:营业利润增长率、x7:总资产增长率、x8:净资产收益率、x9: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及x10:流动比率十个因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说明。这些指标的数据从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CS-MAR)获取。变量的具体计算公式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构建以下模型:财务风险=f(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流动比率)+ε

(三)实证检验分析

1、回归模型建立

采用基本的回归模型如下:R=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ε

其中R为财务风险,βi(i=1,2,…,10)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其余变量符号与前文一致。

2、描述性统计

对所选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反映财务风险的Z指标情况如表3所示。

整体来看,新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普遍较高,且差异性较大,这便于我们研究导致不同公司不同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4、回归分析

依据相关分析结果,为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得方差贡献率与累积方差贡献率,将10个变量综合为4个公共因子,如表5所示。方差贡献率是衡量因子重要程度的指标,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977%,表示4个公共因子可以反映原10个财务指标69977%的信息量。

根据原始变量对因子的影响,可以得到的F1、F2、F3、F4,这四个因子的表达式具体如下

F1=0914x1+0061x2-0059x3-0114x4-0236x5+0290x6+0406x7+0136x8+0289x9+0920x10F2=0053x1+0589x2+0009x3-0014x4+0078x5+0642x6+0243x7+0833x8+0575x9+0082x10F3=-0190x1+0080x2+0842x3+0296x4+0876x5-0206x6-0356x7+0054x8+0123x9-0141x10F4=0144x1-0345x2+0174x3+0827x4-0017x5+0060x6+0533x7+0081x8+0173x9-0196x10

由表达式可以看出:(1)第一个因子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具有较高载荷,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偿债能力因子;(2)第二个因子在营业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具有较高载荷,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盈利能力因子;(3)第三个因子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具有较高载荷,第三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营运能力因子;(4)第四个因子在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具有较高载荷,第四个因子主要解释这两个变量,称为发展能力因子。

所以,回归模型表达式为

R=β0+β1F1+β2F2+β3F3+β4F4+ε

用EViews做回归分析得

R=0373565+0235968F1+0028289F2+0099765F3-0175505F4

四、结论及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新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可分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发展能力四种,其中Z值大小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正相关,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越强,Z值越大,财务风险越小;Z值大小与发展能力成负相关,即发展能力越强,Z值越小,财务风险越大。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适度举债,避免偿债风险过高。

公司适度负债,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效应,但过度负债会使公司的支付能力变得极为脆弱,甚至出现财务危机。新疆上市公司应该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筹资额,改善现有负债结构,提高偿债能力。

(2)充分论证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避免盲目投资。

新疆上市公司共性在于规模较小,但在寻求快速发展的道路上,要重视企业的规模,不可盲目扩大企业规模,片面追求发展能力的提高。如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做好财务预算。

(3)更新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目前,新疆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风险控制全过程化意识单薄,应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

参考文献

[1]宋彩平,何佳祺.基于因子分析的林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3,01:70-73+86.

[2]王卿.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与举措[J].现代商业,2009,21:119.

[3]陈文俊.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理[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03:87-91.

[4]景玉锋.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07:196-197.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管理与控制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在目前的相关研究中,中小企业还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仅是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英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但在习惯上又将三者合并一起称为“中小企业”。

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各不相同,这里仅对我国的做法进行详细说明。2003年我国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将中小企业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二)财务风险的定义

理论界对财务风险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对未来收益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而使财务实际收益偏离预期目标,造成经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研究中,使用财务风险广义上的定义,更有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受自身条件限制,且国家扶持力度不大。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如规模较小、资金相对匮乏等,难以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瞬息突变的市场,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并且长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倾向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体系不健全,使得很多机遇就此流失。

金融机构放贷门槛较高。金融机构在放贷时看重两个因素,项目市场前景和企业偿债能力,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规模较小、资产数额低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不完善、货币汇率变化、国际经济环境、通货膨胀也成为影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管理模式陈旧,管理观念落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属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族企业,造成了管理模式陈旧,且管理观念较为落后。一方面,一般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就是管理者,在企业面临重大决策时,往往是管理者一人说了算,可能因为个人的决策失误,而给整个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不健全,财务管理理念落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风险意识薄弱,导致财务管理环节薄弱,产生诸多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中小企业多实行粗放式管理模式,造成内部监控缺失,如重钱不重物,对存货、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管理,导致企业大量库存积压、资产流失、物资浪费等;资料保存不完整,现金管理不严,导致现金流闲置或资金;对客户信用等级不了解,应收账款中坏账、呆账比率增大,资金回收困难。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大多一人多岗,甚至存在一人从事不相容岗位的现象,体现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较大的漏洞。这都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未来面临的财务风险埋下隐患。

资金管理水平较低,资本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往往缺少对资金使用的合理计划,导致公司资金捉襟见肘,易陷入财务困境;另一方面,负债比例过高,企业需为此支付高额的利息而使利润大幅度下降。这都增大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利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一)加强风险意识,科学强化企业财务运作

中小企业要保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长期合作的关系,保证企业有稳定的物资供应来源;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优化产品品种结构,使产品向“多元化”发展,以增加企业的收入;重视市场调研,生产、销售对路产品,加强业务整合,促进企业收入的稳定增长。除此之外,还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走向,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财税货币政策、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等,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二)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要降低财务风险,就要在优化资本结构上下功夫。一方面,运用定性的方法建立科学的数理模型来确定企业的最优资本属性结构,需要企业根据自身资产规模、可融资渠道和经营现状等因素出发,平衡权益资本融资时的风险与成本;另一方面,定量核算企业筹集到的资本,与企业现金流进行匹配,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阶段资金都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三)谨慎选择投资策略,实现由“利润”向“财务”的跨越

在过去,中小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时会采取一些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短期化行为。现代企业自主经营、自担风险,不能只是单纯地“以利润为导向”,利润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视了企业财务的健康、持续发展,这就要转变观念,“以财务为导向”,实现所有者权益的最大化,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跨越。维持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实现收益性与流动性的统一,应该是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低速成长的时期,企业不再可能以获取高利润来加速自身的增长,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从完善自身经营的角度出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利润。

参考文献:

[1]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郑雯颖.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4).

[3]张晓峰.加入WTO后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2).

[4]杨松令.中小企业会计管理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