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育
引言
1.在一次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按重视程度给传统节日排序的题,大部分学生按照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的顺序排序。端午竟成了学生眼中相对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而将圣诞节和端午节相比,一些学生更喜欢圣诞节。今天,部分年轻人不重视传统节日而喜欢过洋节,不重视传统手工艺而崇尚西方的科技产品。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每每看到这样的现象或听到这样的报道便很揪心。笔者不愿看到漠视乃至忽视传统文化艺术的现象愈演愈烈,不希望传统文化艺术只能成为人们脑海里的模糊记忆,而人们徒留悲叹和深深的惋惜。笔者希望尽最大的努力通过美术课的教学传递重视传统文化的信息,感染、影响学生,让他们在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道路上有所作为。
2.笔者认为,重视传统文化艺术应该从学校、从课堂抓起,让学生形成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尊重、呵护传统文化艺术。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应仅仅照本宣科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应该有所作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有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华被尘封在角落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人更看重的是效率、品牌、时尚。而传统文化艺术很古朴、很稚拙、很耐人寻味,它才是真正的中国味道,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笔者认为,教育者有必要在课堂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结合课本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长期耳濡目染的学习环境中提升品德修养,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在学校美术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笔者的看法如下:
一、在教师队伍中提倡再学习的必要性
现在一些教师从教后在具有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已无心继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学识,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再加上本身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代表了强有力的文化力量,所以必须加强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再学习。现在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痴迷于中国的京剧、武术、书画、皮影、剪纸等文化艺术。一个伟大的民族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云技进乎道,对于教师来说,技就是教学技能,而道就是文化,教师的教学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教师学习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只有这样,其才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
二、在教学过程中让传统文化艺术与教材相结合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在建筑中我们看到故宫的布局严谨、左右对称、色彩绚丽、庄严神圣、前朝后寝等,处处体现了天子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还有民居,如北京四合院,通过体量、布局、空间、色彩等体现了自然、等级、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比。而西方人在建筑中更多体现的是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具体表现有修剪得非常整齐、壮观的树木苗圃以及高耸入云的尖顶等,严谨的计算和度量也体现出他们严谨的思维与科学观念。这就是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教师在关于建筑的课堂上向学生讲解这些内容,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又能深刻剖析教材、拓宽教材的知识面。
三、教材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每周必须上一堂书法课,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文字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亦是我国古今教育的要科之一。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要重视对书法的教学。
一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解五千年的汉字文化,并通过解释一些汉字的渊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篇2
一、传统文化能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锤炼中,通过各种民族文化的撞击之后所呈现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这是包括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政治理想、审美情趣等多方面内容的文化表现,这些具有区域特点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逐渐成为影响和制约人们日常行为和生活的一种力量,甚至可以影响到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这期间,逐渐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被代代相传的保留了下来。作为当代大学生,本应该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反应冷淡却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当代大学生缺少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人文修养、人文素质,缺乏足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这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漏洞,长此以往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对璀璨传统文化历史的了解,可以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中医、汉语、武术、饮食等,其中每一种类都有让人可以引以为豪的艺术人物和艺术形式。比如我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圣人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再比如纳西古乐。据考证,这种古乐起源于公元14世纪,它是云南省最为古老的音乐,也是中国或世界最古老的音乐之一。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来源于洞经音乐的那部分。纳西古乐有着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使古乐代代相传,并用工尺谱为媒介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教,一直流存至今。
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足以让当代大学生为之自豪。自豪之余,爱国主义精神也得以加强。在传统文化中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从最早的儒家思想中便倡导通过礼仪等人文“学问”的学习、熏陶、教化,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理想,使人成为君子、贤人、圣人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这种强烈的爱国意识不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成为保卫民族独立、捍卫民族尊严、促进国家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这对于新一代肩负着民族兴盛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抵制盲目崇洋、自强自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文化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教育
“中国传统艺术源于‘道’,中国的艺术观就是道德观。中国艺术教育也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提升是艺术教育的最终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的说法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日:“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和王道。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总体情况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一些不良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应试化,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都渗透到大学校园,这不可避免地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冲击。有些大学生的文明道德修养极度缺乏,道德的认同感不高,对道德认知的程度太低,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還有些大学生重物质而轻情谊,在与人的交往中表现得自私自利、缺乏信任而得不到认同感,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将自己处于一种孤独、封闭的精神状态,并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近年来,大学生之间发生命案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不得不说是道德教育的悲哀。所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帮助大学生们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健全人格的良好途径,而传统文化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诗书礼仪无不彰显着“德行”二字。在以往我们日常所学的古文中,随处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字句。这些爱国忧患意识、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对唤起当代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意识,愿意主动承担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心和义务心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文化中還有很多艺术形式对道德标准十分明确、一目了然。比如戏剧,对剧中人物的善恶分明细化到了脸谱上。白色脸谱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红色脸谱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黑色脸谱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在这种直观的艺术形式中,道德标准已悄然深入人心了。当代大学生应该认识到道德义务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人生价值的根本体现。每个人想要实现其人生价值,成为一个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就必须履行其道德义务。在履行这种义务的时候,需要坚强的道德意志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在健康人格的完善上又得到了一次升华。所以热爱和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道德修养,完善健全自身人格教育。
三、传统文化能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知识创新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术教育自1996年11月在全国高等院校艺术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口号后,已经推行了20多年。艺术教育渐渐被高校所重视,但却总有些不得其法,不知从何入手。其实传统文化就是最好的切入点。传统文化对于创新来说,似乎是“旧”的东西,但“旧”的东西运用得好,就会有好的“新”东西。首先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先让大学生对传统“旧”东西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彻底的了解;然后在“旧”东西的基础上把原本的形式打破;最后展示出来的就是“新”东西。
比如新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是台湾著名小说家白先勇先生改编的。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昆曲曾经独霸中国剧坛二百年,有过辉煌历史的表演艺术,从上个世纪初,一直遭到传承危机。民国初年,昆曲几乎消失于中国舞台,幸亏有心人士在苏州成立“昆曲传习所”,训练出一批“传”字辈的优秀演员,现已成为二十世纪昆曲薪火相传的旗手。昆曲传承到现在也就是昆剧。青春版的《牡丹亭》里的演员都是新生代年轻的演员,从年龄上来说更加贴近剧中的人物形象。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白先勇先生改编的版本有青春靓丽的演员、歌剧化的音乐,加上新鲜的舞台设计以及传统考究的服饰,让整个古老的剧种散发出新的活力。他所启用的演员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就是因为他想让年轻的一辈真正感受到传统的魅力,真正热爱这份传统文化的事业。正是他用这种时尚的包装使古老的昆剧“潮”了起来,也真的“火”了。2006年白先勇带着他的《牡丹亭》在美国加州进行了12场的巡演,传统戏曲能在国外如此大规模的演出且场场爆满,创造了我国戏曲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创新给“旧”的文化艺术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大学生在课堂上多接触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同样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第一,要树立科学的艺术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社会政治稳定、功能协调、价值统合。由于价值取向的这种倾斜,中国教育中的个人目标受到了忽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应该是新世纪人的发展的主旋律,因而和谐发展也就成为当前教育的主导价值观。第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创新课堂环境。中国的大学课堂,不乏严肃、死气沉沉之类,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连大脑都没放松,创新就更谈不上了。只有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积极思考,与老师互动,形成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笔者在一次学生课后作业中,要求他们自己搜集并准备民族歌曲的表演。笔者先给大家表演了一首四川民歌后,同学们开始活跃了。有的同学在表演中把民族歌曲加入了新鲜的Rap节奏和动作,打破了民族歌曲中传统的歌唱方法,用通俗流行的唱法来演绎,不仅给民族歌曲赋予了新的活力,而且還学习到了多个民族的歌曲。有些同学甚至将歌曲改编成音乐小品,几个人凑成了一个新的组合来演绎作品。在这次作业中,让大家看到了连他们自己平时都看不到的另一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们课后反应很热烈,希望多一些了解传统文化和自己创新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還展示了其他各种能力,在操作中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传统文化的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
第一,高校艺术教育应得到足够重视。作为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教育,要充分认识到艺术人文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很多高校一味注重就业率,忽视了对人文素质的教育。由于对基础艺术教育的不够重视,导致我国专业的艺术人才无论从数量上還是质量上都還欠缺。因此在基础艺术教育的层面应提高认识,加强基础艺术教育。高校应增强师资队伍,提高对艺术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团队,在培养师资的同时也要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增加艺术教师的数量,要能应对本校的艺术教育任务。在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方面,传统文化曾孕育了无数优秀儿女,他们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意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优良品质对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第二,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一种文化作为一定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的形成必然带有该时代的烙印,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不例外。”传统文化永恒的只是它所包容的文化范畴,而它的内容则由于不同时代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而历史地发生了变化。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时代的特征,要尊重历史、不能割裂历史或不结合国情来看问题。并不是某一个时代的传统文化都是精华,同样也不会都是糟粕。“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学术文化造成了大面积的溃败,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步步异化、西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客观化、定量化……完全失却了用本土的自己的文字语言去表达。”在这段话应该注意,一方面在高呼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已大振兴并已挤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时候,另一方面也要防备不会因多元化文化的进入而被冲垮在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应注重区域化特点,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区域性传统艺术教育。中国幅员辽阔,地区跨度较大,因此全面、统一推行传统文化教育不现实。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应充分利用本土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地方高校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是先天性的优质资源,乡土文化、民情风俗、传统艺术等都可以有选择地进入高校,运用地域化优势,使用地域化艺术特色进行艺术教育,从对地域化的艺术热爱提升到素质教育的各个层面。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根据地域化特点,增加本地特色艺术形式。比如西安的高校所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多种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秦腔、陕北民歌、皮影戏、凤翔泥塑、农民画、秧歌等等,可以通过对西安民间艺术的学习,激发当代大学生对民歌、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好奇和兴趣。让他们感受这黄土地上绚丽多彩的民歌歌词、曲调之美,在培养大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热情的同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让他们从热爱西安的传统文化到热爱这个城市,进而愿意为西安的城市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让传统民族文化在这种本土化的学习中永久传承。
篇3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华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汉语言。它作为人的交际工具,并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向今天。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使我们的学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我们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己任,改变授课方式,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才能说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我们应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搞好语文教学。
一、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美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育学生,审慎、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所倡导、所尊崇的文化主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种古今文化相契合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去感悟、去体味。从而使他们的心灵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便成为他们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最终成为他们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标准。
例如,当我在教学《小儿辩日》时,可以让学生去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韵味;在教学《论语》时,教师提到孔子,自然就会想到一个慈祥的长髯老者,带领一群门徒,风尘仆仆,辗转各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却“知其不可而为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孔子那似一棵坚忍不拔的树,虽经历贫困、饥饿、嘲笑、驱逐的风风雨雨,却能始终坚毅地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凡此种种,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分量,将其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使他们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来,进而能够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并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文化精神。
二、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毋庸讳言,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得到发扬光大,而且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几乎是空白,那种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所剩无几,而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腐败和缺乏公德的事例倒让人常常感慨人心不古。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神圣而庄严的社会重任,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课堂,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在传统文本思想的感染和熏陶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民族意识,增强自身的民族观念。
如我在讲授古诗《青松》时,在讲述古诗含义时,适时插入讲述的民族气节,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英雄是何等刚毅和坚强。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认识了英雄们的气势,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比让学生掌握多少语文知识来得更为重要。
三、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对学生性格的塑造
春秋时期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一页。当时出现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伟大的文学大家。说到庄子,自然就会想到一个在山间云游的仙人,是一个濮水边钓鱼的老者,是一个思想奇幻的思考者。在做“宁其死为留骨而贵”的神龟与做“宁生而曳尾于涂中”的活龟之间,他毅然地抛弃了前者;而在文章里,他凭空虚设,海阔天空,放纵自由,宏伟壮丽,诙谐怪异,大鹏展翅万里,北海虚怀若谷,盗跖声色俱厉,庄周幻化蝴蝶,文思跳跃,开阖无端,令读者恍惚迷离,唏嘘不已。显而易见,在教学中这样的插入收到的效果肯定比较好。因为它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我们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春节之前,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诵读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时节让学生摘录杜牧的《清明》,感受诗人的情感;端午节向学生介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请学生带着问题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而是深入了解和挖掘出来其中的内涵,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篇4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道德教育,民族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道德意识不足引发的问题及表现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承人,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塑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但是现在大学生呈现出来的一些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令人担忧。
1.社会政治经济多元化、复杂化导致大学生诚信危机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传统道德面临认同危机而核心价值观念也要进行重构的时期。学校的品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处于转型期的多元化、复杂化的中国社会的需求。近年来,在有些人群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诚信危机、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公德意识淡漠等问题。工业化大生产和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现代经济运行方式以及民主政治、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领域,彻底打破了血缘、地域对个人的束缚和限制。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必须依赖理性、诚信和法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全方位的,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只要相互需要和依赖,就会借助诚信形成新的社会关系。因此,诚信不分圈内圈外,必须是社会性的,必须适用于交往中的任何人。然而,现代社会由于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得力、宏观调控不及时,使社会出现商品交换原则的泛化,导致商品、货币的拜物教,利益多元化和利益驱动使个人的逐利欲望得到强化,不公平和不正当竞争导致分配不公的扩大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在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一些人经不住诱惑,背信弃义,以欺诈手段最大限度地去追求个人利益,导致当今社会诚信道德的缺失。
2.注重血缘关系的差序伦理道德动摇传统道德的根基
这种道德只能限定性地适用于家庭内部,无法开放性地适用于整个社会;它只是修身养性的私德,而不是社会交往中确立的公德。因此,人们对家庭生活圈和交往生活圈中的亲人、朋友和熟人可以自觉地履行道德责任,保持道德情操;而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对那些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规则视而不见,甚至故意破坏这些规则,使得一些人的公德意识淡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利益关系和价值观念日益突出。过去依靠政治权威而形成的生活秩序正越来越向依靠经济原则和利益认同来维持的社会结构转变,经济——物质利益的驱动力无形中增强,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日益失去社会整合的效力。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大众传媒的膨胀和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使原本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走向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由于人们的价值标准不同,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行为标准,从而导致道德价值的多元化。
二、加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加强以礼为形式,以仁为内容的伦理道德学说。
就个人来说,高尚的道德修养是立身处世的基础;就社会、国家来说,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国家也就得到治理了。道德是立国之本,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道德学说,孔子还提出“孝、悌、忠、恕、信、义、智、勇、温、良、恭、俭、让”等许多伦理道德范畴。直到今天,这种道德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用几个字浓缩了所有中华子孙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的方方面面。可见早在两千年前,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如此重视修身以及修德在教育中的作用,学校中曾提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继续丰富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把修身治人与治国紧密的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看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要求,但是要条条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现代学校倡导的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都已包含在内,如前面所提的“诚信”,古人尚且如此,难道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要面临道德的后退吗?因此,倡导学校学习教育伦理道德学说极为必要,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条件。
2.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儒家的优秀道德教育思想是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形成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以天下为己任”视为“人间正道”。儒家道德中的整体意识、忧患意识、忠贞报国、爱家爱国的思想,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通过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引导师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可以激发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儒家提倡整体的一致与和谐,主张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把只顾一已之利之人视为“小人”通过科学的分析,抛弃其所包含的愚忠愚孝等封建因素,将其精华部分注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中,有助于克服师生的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引导师生重视国家的权威,维护国家和学校的整体利益,齐心协力振兴教育事业。
3.培养大学生“知耻”的道德意识。
作为道德意识,耻感更多地与自我尊严的维护相联系,其产生和形成是自我尊严的反映。而这种尊严主要是以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为根据的。儒家学者历来对耻感予以高度的重视。孔子已要求“行己有耻”(《论语·子路》),“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孟子进而将耻感提到了更突出的地位:“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孟子·尽心上》)。王夫之、顾炎武,也一再强调“知耻”的意义:“世教衰,民不兴行,‘见不贤而内自省’,知耻之功大矣。”(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亭林文集》卷三)人作为社会存在具有内在的尊严,有耻、知耻是对这种尊严的维护,则表明完全漠视这种尊严。
把个人与社会相连,耻感的缺乏意味着个人将解除所有道德约束,在的心态下,他既不会感受到内在良心的责备,也不会对外界舆论与谴责有所触动,一切丧失尊严、挑战社会、越出秩序的行为,对他来说都是可能的。反之,耻感的确立,则使个人在行为过程中时时关注自身的尊严,防范与拒斥一切可能对内在尊严带来负面后果的动机和行为。
4.引导大学生树立朴实无华的“立志”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家十分重视青年的立志教育。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论语·公冶长》)从孔子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道德高尚的思想家的内心修养,看上去平实的志向,却包含了儒家思想精髓的孝、信、仁的理念。
篇5
[关键词]档案,文化,中华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28-02
“档案与文化建设”是在我们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即重要及时又明智。经济是国家的“壳”,文化才是国之 “魂”。从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证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均强大,这个国家才能算是强国。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远比经济影响地持久、强大。文化的影响是内在的、长久的,而文化建设的发展和文化的世代传承,是离不开档案事业的发展及档案事业的现代化的步伐。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要建设与之相配的档案强国,“档案与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国与档案强国这两个目标相结合的完美体现。
档案与文化建设包括了什么呢?在2012年的中国档案的年会上提出了四个方面:第一,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第二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第三,为文化建立档案;第四,要建设档案文化;在此文中,主要浅谈一下第三个方面,即为文化建立档案,从下面几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档案是什么?如何为文化建立档案?为文化建立档案的重要性?
一、档案的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总则中档案定义: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也就是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纪录。“直接形成”说明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历史纪录”说明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时,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正因为档案继承了文件原始记录性,具有历史再现性,所以档案才具有凭证价值的重要属性,并以此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和文物。
从文献中得知,档案是由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非官方机构以及一定的个人、家庭和家族形成的。 。
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的,这里的“文件”是指广义文件,即一切由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形成的各种材料。档案是把分散状态的文件按一定逻辑规律整理而成的信息单元。
档案的形式包括载体、制作手段、表现方式等。从载体来看,有甲骨、金石、缣帛、简册、纸质、胶磁等;从制作手段来看,有刀刻、笔写、印刷、复制、摄影、录音、摄像等;从表现方式来看,有文字、图表、声像等。
档案的功能表现在人类能穿越时空,没有阻隔与历史对话,接受档案并传达的历史文化气息,让后代在人类丰富经验的浩瀚海洋里自由的遨游,以此来把时间定格在过去的某一时刻。
档案是文化统一的重要资源,文化的历史记录和传承,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档案。它不仅忠实地记录过去,维护过去,还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贯穿在一起,在继承和保持文化统一性和完整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文化---中华文化
何为文化?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辞海》 解释为:从广义上说,“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英国爱得华.B.泰勒先生认为:“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 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无论哪种对文化的解释,都说明了这样一个基本点:文化产生于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升华过程中,是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区别于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最显著标志。
何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系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为世人所瞩目。这一特色可归纳为五大部分:
1.大一统政治理念,高度集中统一的理念,排除了神权的统治地位,维护了民族的集中统一。
2.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观念和宗法观念,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基础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的基础所在。
3.天人合一,与天地共和的民族意识,所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观,这也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强有力的同化和包容能力的基础所在。
4.“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存和不断壮大的基础。
5.内涵丰富而独特的汉字系统和艺术体系!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广义上讲,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传承是内涵丰富、艺术感强、而独特的汉字的传承,更有着自己国家民族的伟大提点,伟大的辉煌,所以说,忘记中华文化的历史,就是忘记了老祖宗,丢了国魂。现今的档案重现了我们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并以档案各种形式的载体记载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渊源。
曾敏锐指出“中国实则不是一个政治体,而是一个文化体”。中华文化发展于华夏文明,华夏文明的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历经千年以上的时间历史演变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
三、为什么要为文化建立档案和其重要性
让・皮特尔・瓦格在第十二届国际档案会议上说:“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淘走了多少历史的积淀,就如那些为淘金去淘沙的河流,而档案这种金子就是人类记忆,文化和文明的金子。”
韦庆远教授所言“档案的内容主要是借助史籍的流传而得以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没有档案的记录和存贮,人类的知识不可能集中,延续和继承。因此,档案是传承知识与历史文化的载体。
挪威档案学家列维・米克伦在第十二届国际档案大会上的报告―《从职业到专业: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特性》中也写道:“档案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信息,而且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记录,反映人类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反映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基础。没有档案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文化,没有法律权利,没有历史的世界。”
档案记载的文化具有保存记忆,传承文明的功能。档案文献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揭示着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凝聚着中华民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进步文明的象征。为文化建立档案,可以让我们这些档案人,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大国的重要任务, 具有相当地急迫性和重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具体而言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这些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的模糊,这样一来,对于我们,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去查询它的源头和发展史,就出现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加快为文化建立档案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就目前而言,我国有些民族文化在逐渐消失,比如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古典戏曲,独有中医药文化,璀璨宫殿建筑、祠祀建筑、陵墓建筑、佛教建筑,惟妙惟肖的传统园林建筑,饕餮美食文化,斗茶品茗、琼浆美酒、玉盘珍馔等等等,不在此一一列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特定年代,损毁了相当一部分,虽恢复了一些,但很不完整,另外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一部分城市街道的再建设的需要,有些古老的建筑体要彻底消失,如:北京的四合院,古老的城门,城墙等,古老的祠庙寺院等,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把这些建筑文化建立档案,风俗习惯文化建立档案,千年的宫廷食文化等等,在逐渐的模糊和消失前,建立档案,以待传承和发扬光大。
由此得知,档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为各种文化研究工作提供看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大大的丰富了各种的文化内容。档案资源的留存过程也是人类文化的积累过程,注重发挥档案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教育作用,正确认识档案文化建设的定位,处理好档案文化建设涉及的相关问题。积极利用档案中所展现的文化价值,从而使人类更好地享受文化成果。
21世纪的中国,现代的科技为我们提供了记录文化的多种载体的档案形式,产生了以代码形式记录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电子文件,这些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以及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称为电子档案。自从有了这些档案载体的变革,它让这些档案更好的保存下来,供后人参考。
上面只是浅浅的一些思考,以及对“为文化建设档案”这个问题的一些设想。中华文化是中国档案的内涵,中国档案又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石;因为国家的文化体现了这个国家的精神,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取之精华,弃之糟泊,为传统文化建立档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的记录和保存。为中华文化建立档案,就是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注入了生命中需要的血液,文化的传承与档案是缺一不可的,档案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同时要完整准确传承这些内容和活动,没有档案的建立是万万不行的。
中华文化的传递下去,需要档案来支撑。档案保存的工作也应分类来进行,比如按照区域,按照不同文化的形式、内容,依靠不同形式的档案载体,来进行不同规模不同路径的档案建立,如可以以纸质为载体建立档案,也可以以电子、影像、图片的载体等形式建立档案。从国家,到家庭个人均来为已经模糊或即将消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各自不同形式,不同级别,不同载体形式的档案。以此档案让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领域得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即将消失和已经模糊的,要加快建立档案,让我们中华儿女在数年后,能有档案来查询当时的文化。
所以说,“为文化建立档案”是为实现中国文化强国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作,也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的工作。有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在建立档案,可能已经晚了,但为了不让再有更多的文化消失,现在存在的文化或者即将消失的文化,一定需要立即马上去建立档案。这些档案既要为今天的中华民族文化留下记录,留下凭证,也要为将来的中华民族文化留下参考的依据和继承的遗产;同时也应该自觉自愿的加入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建立档案的保存里,与已有的档案记载在这一起,来把今天的文化,频危文化,后记无人及将要失传的传统文化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代代相传,一定要建立档案。中国档案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道路,历史传承的基石,是建设中国现代化强国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
档案的记录凝聚着社会的共同记忆,同时也体现着中华儿女的广泛的生活习俗。简而言之,档案是历史的再现,文化是历史的命脉。没有文化的历史是失败的历史;文化传承的完整、真实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谭仁杰.档案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J).上海档案.2003(4)
[2] 王莹.档案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传承(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
[3] 许娜.档案与文化传承[J].机电乒电档案.2011(2).
[4] 马素平.关于档案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档案. 2012(8).
[5] 赵林林.论档案与文化传承(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3(1).
[6] 白久红.档案文化建设的意义(J).工作研究.
篇6
关键词:国学教育;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改革创新
1引言
二十世纪初期,“国学文化”以及“国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当时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都相继创办了国学院,并开展系统化的国学教育。当时就有梁启超、吴宓、梁漱溟、王国维等著名的国学大师。改革开放以后,国学传统文化又被重新发现,国学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也被重新评估。在教育领域,国学文化都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教育改革越来约深入到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国学教育新模式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
2国学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根
一种文化要想能够长久发展,就必须有扎实的根基,如果文化没有根基,那么就如同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木之无本,则必成枯木,水之无源,则必成死水。朱熹也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为了回到过去,回到古代的生活,而是为了在新的时代里创造更好的生活,创造更高的文明。中华文明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夯实中华文明的根基。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国学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国学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在国学教育中,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国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升国学教育的感染力。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长远的意义,对于塑造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涵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国学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依托
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学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体系的土壤为依托,以中国历代文明体系为基础的优秀文化资源。国学文化资源与我们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我们正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遥相呼应的。例如,“爱国、民主、文明、和谐”其实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相得益彰,《大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孔子有“君子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理念,这些都是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的。
4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完美人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也塑造一方人的品格。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品格。在进行国学传统教育时,我们要鉴别传统文化的优劣。在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例如,“三从四德”、“愚忠”、“愚孝”的观念,这些糟粕都要被阻绝在国学教育内。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则要大力弘扬,积极探索其文化价值。例如,“仁义礼智信”“爱国精神”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则要结合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国学教育的体系中,增强国学教育的引导性,塑造人们的优良品格。此外,我们也要探索国学教育的新形式,开展丰富的国学教育,建立完善的国学教育模式。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将优秀的国学经典读本纳入到必读文本中,引导学生从小就接触优秀的国学文化,从国学经典中学习优良的文化和精神。同时,还可以挖掘国学文化的广泛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文化学习活动,如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国学故事会等。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体系中都要重视国学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5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教育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完善传统文化体系具有现实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学教育有机融合,改革国学教育的基本形式,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弘扬国学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认识到国学教育的具体内涵,以国学文化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和精神理念。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国学教育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运用多元开放的教育形式,开展多种国学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索,培养文化涵养,在文化传承中进行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杨维杰,李昳华.把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普洱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8):117-118.
[2]袁建琼.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
篇7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努力。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并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
如果说西方科技的发展强调“尽物之性”,那么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则强调“尽人之性”,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创造万物,是最宝贵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时时处处无不体现人贵于物、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在“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中强调人的可贵。管仲提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要以人为本。他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些人贵于物的思想、民本思想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中国古人主张“和为贵”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在人际关系中,指出“人和”具有最高价值,人际关系贵在和谐相处。
(五)以孝德为核心的伦理规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孝视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人类和谐之本。孝是人之本性、做人的根本,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孟子把孔子的“孝”的思想进一步拓展,提倡人们把对自己的父母的爱推已及人,博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确提出了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和社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就是社会共同承认的价值观与意义体系的集合。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文化以其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价值导向” [1]引导社会成员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动,使人们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准则,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认同主流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深厚的土壤中。
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 “仁者爱人、讲信修睦”、“和而不同、和谐相处”以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提出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都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毕竟是封建社会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物,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思想残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取其精神,弃其糟粕”,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又根据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
(一)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思想”。《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在养民”的说法。孔子认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说法”,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反映在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二)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也重视公正和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礼记》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吕氏春秋》中“昔先圣王之治于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指出了“公正”“公天下”的重要性,从传统上肯定了“公平正义”。 在治理国家方面,古代有大量法治思想的论述,如“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但这些思想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带有封建性、狭隘性。今天,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是对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的吸收,又是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一步总结提升。
(三)从公民层面看。“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出国家的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已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讲,“民无信则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讲求信用,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以“仁”为出发点,并且由已推人。《孟子》中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仁者爱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认真挖掘,辩证对待传统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的观点D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二,与时俱进,讲究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寻求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要根据时代需要合理汲取,与时俱进,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第三,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要依托各类场]、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的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创意新颖、品位高雅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道德教育;国学经典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入发展,国学热也席卷了整个文化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热切关注。而以道德伦理为取向的国学,同时也为小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那些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和道德意义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教育教学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记忆能力较强,而其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尽早让儿童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既是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有智能和价值的经典。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其次,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在于潜移默化而非灌输。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儿童身心疲惫,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其核心价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学规律被漠视。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三、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全体教师的责任。例如:教师可以在晨会班会上进行系统教育,让传统美德在21 世纪发扬光大。在数学课上,通过数学家成长的经典故事,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数学与生活的对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达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做呢,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明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天马》一文,天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冶铸技术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作。作为中华旅游的图形标志,它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代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走向世界。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仅要了解青铜奔马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引导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象征意义,还要学习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R。
2. 从阅读中了解传统文化
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及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在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中,我安排了一组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展开了阅读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典故。这些典故在内容安排上,体裁多样,内涵丰富。文本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阅读本组文本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知晓了叙事性的散文描写,也深刻的理解了说理性的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了精神,也收获了知识,能更进一步加深了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再如,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一诗,是诗人在政治上的主张受到挫折后所写的,诗中借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清香高洁的品格,来烘托自己不畏强权,孤芳自赏的情怀。古诗语言精致凝练,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真切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吟诵起来音韵铿锵,旋律婉转,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往往以雄伟、粗犷、奇特等感性形象给人精神力量。这些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承传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
4. 开展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
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搜集和积累各种丰富的文化材料,制作工艺品,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等等,这都是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相连,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可搜集、摘抄、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教师可指导学生举行各种文化比赛,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是整个世界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遗产,需要我们去弘扬和传承,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我们必须要把它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与生活相融合,这样才能永久地弘扬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安晶.孙芳芳.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01.
[2]张欣.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性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篇9
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民族意识,形成民族自豪感,发扬传统美德,让民族永葆本色、自强不息。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时光快车驶进21世纪以后,中国更是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方兴未艾的中国热。
然在此之前,我们的国人也曾迷茫过、困惑过,甚至出现了鼓吹“全盘西化”的过激行为和言论。缘何至此呢?我想这与我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有莫大的关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不少民众产生崇洋的心理,丧失自我,认为西方的月亮更圆。于是有了1986年和1989年的两次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和动乱。
这是历史的前车之鉴,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引导国人认清现实,正确对待自我呢?从小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再次得到人们的认可。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挖掘民族闪光处,让人们看到民族的优越性,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确保在学习他人的进程中不迷失自我、不妄自菲薄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呢?我们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什么,教什么,即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二是怎样学,即通过哪些途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内容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可以开展以下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
1、古今中华民族杰出人物及其事迹的学习。我们可把爱国诗人屈原、抗金名将岳飞、科学家张衡、祖冲之、医学家李时珍、华佗、文学家韩愈、范仲淹、书法家王羲之、教育家孔子等先辈贤人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认识这些中华优秀儿女,树立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并因之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书法、国画、京剧、民间艺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学习方案,真正从小就对学生进行书法、国画等“国粹”的教育教学,让学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的巨大魅力。
3、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我国的传统佳节都具有很深的文化根源,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将节日文化教育作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突破口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如春节文化、清明节文化、端午节文化等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
二、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也没有专门的课程。因而我们要寻找恰当的途径来开展此项教育,谋求最佳教育效果。
1、充分运用课本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学期都会接触到中华民族古今贤人的内容:或是其故事,或是其文章,亦或是介绍其事迹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在组织教学中就应大力宣扬古今贤人高尚的品质,光辉的形象,动人的事迹,让他们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留下一个深刻的烙印。促使学生以之为楷模,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一个具有民族意识的人。
2、是结合素质教育大课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书法、绘画(国画)、民间艺术、京剧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范畴。同时:书法、绘画(国画)等又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学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教学资源,开展好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喜爱上这一古老而又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进而将它发扬光大。
篇10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磨砺和蜕变才得以形成,是华夏子孙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髓、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其中,人文精神更是人们价值观、社会价值取向和民族的时代精神集中反映。在高等教育中,要认识到人文精神对其的重要性,要重视对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匹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D44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37-03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文精神缺失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更是令人堪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针对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高校教育要将改革重点放在人文教育上,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大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更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以优秀的人文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就目前我国国民教育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国民教育忽视人文精神教育
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更注重专业课程教育,缺少对传统物质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接触和感知,家长更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多中学生能熟练的用英语交流读写,却看不懂文言文;对牛顿、培根奉若神明,对老庄、孔孟却形同路人。我们培养了很多掌握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博士和硕士,但他们却是“黄皮白心”的“香蕉”,说起西方头头是道,谈到老祖宗却一无所知。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们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但是着眼于现代教育,很明显,教育似乎更趋向于培养各个领域顶尖人才,不断提高各领域人才技术水平,却往往忽视了人才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导致人文精神缺失,逐渐沦为“器具”。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严重,文化底蕴浅薄
当代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价值扭曲,缺少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大多数大学生都陷入迷茫和空虚中。大学是每个学子心目中的“象牙塔”,而步入大学后,这塔里的生活太安逸,以致太多人迷失其中,整日无所事事。从高校的“牢笼”逃脱,像刚离开鸟笼的小鸟,不知道如何自己觅食。习惯了压迫式学习,突然间的自由难免让人措手不及,于是整日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对待自己专业课程都草草了事,更不用f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文明了。大学本应该是学生学习广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可是当下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似乎更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却忽视自身的人文底蕴的提升。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而今,广大学子俨然把读书当做生存之道。敢问,有几人还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又有几人如王夫之所言“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三、国民忽视传统文化的继承致其消亡流失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括学术、文字、语言,之后就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后来衍生出的书法、音乐、武术等。以上除了语言和文字两项贯穿人们生活之中,其余普及度很低,有些甚至濒临灭绝。2003年,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2004年,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被蒙古国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抢的消息传到国内时,国人一片哗然,痛骂者有之,鄙夷者亦有之,而更多的则是无奈和痛惜。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趋于西化。很多人信奉西方的天主教,热衷于庆祝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却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漠不关心,节日气氛愈发冷清。然而,在崇尚洋节日的同时,已经失去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文化被掠夺后,一批爱国人士开始关注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继承和发展,开始反思文化流失的原因,并及时对文化加以保护,注重提升全民人文素养。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国民教育出现问题无可厚非。社会物质文明越高速发展,就越要重视人文教育,重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这是龙应台笔下的文化,关乎个人,关乎社会,关乎国家。
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未来国际地位必然和它的思想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全面提高国民人文素质,尤其是注重提高优秀人才的人文素养。面对不同外来思潮、国际文化的冲突,紧张的国际关系以及目前激烈的国际竞争,高等教育更是赢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文化流失后已经唤醒一部分大学生,使其开始关注中华文化的传承,在掌握好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逐渐拥有成熟的价值取向,热爱祖国,关注民生,乐于奉献……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人文精神进步主流趋势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仍有一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着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而且有些现象还相当普遍和严重。因此,如何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俨然已成为目前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针对人文精神缺失的解决方法也成了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
四、言传身教替代灌输式教育,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学生是教师最好的影子,要想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那么教师更需要以身作则,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可以注重礼仪文化道德文化的教育。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应以身示范,耳濡目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1.提高学生对人文精神重要性的认识,让人文精神逐渐融入学生自身人格中去,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主动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大学生与中小学生较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自我的辨别力,有自己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对于精神意识一类的事物,如果没有内在的兴趣,他们通常会抵触甚至反对。因而。在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务必转变强制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应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就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而点燃学生这团烈火的最佳人选便是教师。教师教育学生和生火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生火时不能将木材堆得太密,只有木材间有足够的空隙,火才会烧得旺。如果只是一味地添加木材,只会适得其反。这育人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只会造成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2.师生间平等交往促进言传身教。高校和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积极地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了解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古人云“师者,父母也。”意在告诫我们要对老师像父母长辈那样尊敬。而笔者更提倡二者相互尊重,平等相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思想,而这种等级思想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仍是普遍存在的。对待传统文化是需要“扬弃”的,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汲取人文精神精髓,摒弃糟粕。师生间只有平等相处,互相学习,才会促进共赢。教师在课余时间与学生相处时,可以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其完善自身人格,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从而达到“修身、齐家”的目的。
五、重塑校园文化环境,让文化随处可栖
合理规划校园文化环境,将文化融入校园。古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如人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显著而深远的,只有塑造古风古韵的校园环境,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校形成良好的人文气息。学校可以在学生休闲活动区融入传统古典风格,让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古代亭台楼阁的独特韵味。在教学区、宿舍区等增设中华传统艺术品简介,比如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增设名人馆、传统文化体验馆等,让学生可以更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六、重视语文教育,积聚人文底蕴
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极为重视英语教学,几乎都开设英语必修课。除此之外,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还需要考取英语四六级证书。但是除了一些人文学科(如汉语言专业、历史专业)之外,几乎不开设汉语的教学课程。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可以在高等学校中应普遍开设语文课程,或者增设汉语选修课,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使其接受人文精神的沐浴。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汉字组成的古诗更是有它独特的韵味。它时而大气磅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它时而温柔婉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它可以用来关注民生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以用来抒发“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壮志难酬之绪……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加强大学生语文教育,以坚守住民族的根和魂。著名作家曹文轩提到:“我们的社会骨子里还存在着很深的‘重理轻文’的偏见,我们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失衡的。与其大谈特谈素质教育,还不如首先提高目前中国学生并不乐观的语文素养。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语文水平的提高更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在大学接受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需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文学素养,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七、宣扬“仁爱”思想,守住民族之魂
“仁爱”是孔子提出的“仁”与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亲也。”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亲爱。而现在大多学生都为独生子女,性格比较自我,缺乏团结互助的品质,但是社会是个大集体,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大学教育更是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关键纽带,对培养学生仁爱精神有着重要意义。人们经历了太多权谋的争斗,慢慢会失去对人最单纯的善和美的信念。古语说:大仁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学生在追求知识、追求W问的同时,拥有越来越广博的知识,遇到过形形热人物,可是要始终怀着赤子之心、仁爱之心。
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设更多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
学校可以扩大选修课范围,着重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让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了解。更专业更系统地学习古优秀文化。另外要提高课程质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可以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书法、国画、象棋、古琴、琵琶等选修课,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聚自身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对于优秀人才可以推送至专业艺术院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继承、保存了国粹,也可以为国家培养、输送专门的艺术、体育人才。鼓励学校学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相关活动,增加学生了解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零干涉”,真正做到应学生之需,讨学生之喜,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增设校园传统文化节,让热爱传统文化的同学们可以聚集在一起,沟通交流,切磋技艺。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墨子曰:“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只有拥有更多的贤良之士,才能增加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前两乐更强调个人方面,而第三乐则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由此看来,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而高等教育在国家教育中尤为重要,只有做好高等人才的教育工作,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才会使国家更富强。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将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要在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颔首我们民族节日文化的习俗。要学习儒家“仁爱”思想,体味传统文化氛围,提升个人人文素养。以此培育我们中华学子的“中国心”,实现国家民族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徐继红.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147-149.
- 上一篇:儿童口腔健康指导
- 下一篇: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