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篇1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以财务决策为例,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离开了风险,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报酬的高低。因此,对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以求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1、资产负债率呈现上升趋势。

对一个经营正常,投入与产出有一个合理的回报比率的企业,资产负债率略高,虽然有一定的财务风险,但只是潜在的风险,并不可怕。但对于一个长期亏损的企业,完全依靠扩大借贷规模解决持续经营问题,其资产负债率必然居高不下,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财务风险不断积累和显现。

2、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持续下降。

短线资金来源,一般是指银行短期借款,用短线资金作为投资的资金来源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的一种形式,也是当前企业发展经济的主要路子,但如果把握不好“度”和“量”的关系投资回报率低于借款利率,财务风险也就会应运而生,并“水涨船高”。

3、资产结构比例失调,不良资产份额过多。

其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资产,在正常的生产经营中,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比例。但当生产经营不正常时,财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资产结构比例必然失调。企业原有的个别资产,如长期无法回收的帐款、积压的存货、长期未回收的对外投资、长期未使用的生产设备、不按规定形成的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等,逐步转化为不良资产,这也是财务风险的一种表现特点。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借入资金的风险。

借入资金均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本付息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效益,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业付出更高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因此,借款筹资的风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

2、利率风险。

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3、投资风险。

企业对内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谋取经营收益,但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等情况的变化,其经营收益往往会波动起伏,从而造成经营风险。经营收益波动的幅度和可能性越大,经营风险便越高,反之经营风险则越低。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企业直接对外投资遭受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与筹资风险共同影响到企业直接投资的风险,故在被投资企业经营风险或总风险已知的情况下,可近似地将其作为本企业直接投资风险。

4、资金回收风险。

在目前大部分工业产品供大于求的形势下,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赊销政策作为吸引客户、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被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所采用。这些优惠政策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起到较好的促销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了企业的现有生产能力,扩大了销售量,增加了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但是在带来这些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隐患,发生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成本。

5、负债清偿风险。

超越适度负债(即资产负债率超越临界线)经营所面临到期债务清偿的风险。此类风险,虽然属债务清理性质,不能直接肯定其就是企业的经济损失,但问题一旦出现,热必导致企业某一经营期间现金流出量的增加,加大企业资金周转难度,如不能及时解决,轻则影响企业信誉,重则危及企业生存,是当前国有企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工作的重点。

三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降低风险对策

1、分散风险法。

企业可通过联营、多方位、多元化经营来分散市场竞争的风险。具体来说,企业可通过与其他企业联营,利益共享、风险分担; 或者可以多投资一些不相关的项目,多生产经营一些利润独立或不完全相关的商品,使高利和低利项目,旺季和淡季,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在时间上、数量上互相补充或抵消,以便降低风险。 这种多角化经营可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结构应变能力,增加灵活性和稳定性,尽可能避免在市场结构性不景气时,因主营品被淘汰而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从而达到化解风险的目的。

2、拓展财务理论研究范围。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贯穿于筹资、融资、投资等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始终。它在财务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资本决策四大决策领域中居于中心地位。所以,应尽快拓展财务理论研究范围,建立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理论体系,促使企业确立财务风险观念,增强财务风险意识,进而指导财务风险防范,营造企业理财新理念。

3、加速企业优质资产的重组进程,发挥企业优质资产的生产力。

将亏损企业改革中因停产、关闭而停止使用的资产和设备,投入到同类生产性质的企业中去,扩大重组后企业的生产能力,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化解财务风险的资金来源。另外,强化企业闲置和不良资产的处理力度,加快闲置和不良资产的变现,将变现的资金用于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加速房产土地办证的进程,实行抵押措款 ,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量。

4 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具体方法主要有:一是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如产品制造业可按一定规定和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商业流通企业计提商品削价准备金,用以弥补风险损失。5 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

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考核。同时,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要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

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是,财务风险是很难避免的,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管理,重视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完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管理制定,才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萍.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7)

篇2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企业的各种管理中财务管理处于核心战略地位,财务风险管理大致从风险的认识、风险的防范和风险控制几个方面入手,财务风险的研究已成为现代社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财务管理可以控制范围的局限性,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特质和人们认知的滞后性是形成财务风险的最根本原因。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防范和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就一定要通过企业内部制度改革来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通过积极采取一些可行措施的途径来增强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降低风险损失,使企业长盛不衰。

关键词 财务风险 认识 防范 控制 措施

一、引言

就财务方面而言,风险是指在各类财务活动中,企业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因素,因而无法达到预期经济效益的可能性。无论企业处于哪一阶段,财务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也是有效地认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通常,财务风险产生的有两种原因,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指内部财务风险,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例如会计核算工作,可以通过技术性方法、有效监督、审查或培训等完善内部控制度的方法来防范;外因主要指外部财务风险,如汇率风险、利率风险这方面只能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和采用适当金融衍生工具的方法来改善。通常,企业所面临的内部风险主要是指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如企业的债务越多,限期越长,经营情况越差,财务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大,风险会直接导致企业经济收益减少,严重者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必须加大对风险的认识,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企业财务风险主要特征

1.客观性。企业的财务系统是客观存在的,他所产生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风险是不可能消除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风险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的反映就是财务活动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背离。

2.不确定性。虽然事前可以对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但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的因素过于复杂,并且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3.共存性。风险与收益是相依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收益越小风险越小。风险与收益并存。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我国的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具体有如下内容:

1.企业的理财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下,并要受到这些环境的制约,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的变化莫测,环境的不确定性必然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而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大多都基础薄弱,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面对环境变化反应滞后,财务风险必然产生。2.企业财务管理与宏观环境不相适应。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之一是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等。他们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重大。宏观环境的变化是无法改变的,必然会影响着企业财务风险。3.对财务风险认识的滞后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有许多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财务风险就不会产生。这种想法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4.可控范围的局限性。管理过程中依据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并且存在主观判断。企业会计报表、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可控范围的局限性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5.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企业与内部存在很多权责不明的现象,导致管理不到位,造成资金的安全性差、使用效率低的情况,加重了企业财务负担。

四、财务风险的防范及措施

(一)防范财务风险、树立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中, 树立风险意识是成功的关键。企业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各种结果,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立足于市场,并制定财务计划,以此减少未来风险的影响。

(二)规范内部制度,建立风险约束机制

将内部制度规范化,建立良好的风险约束机制,管理水平提高了, 经济效益才能增强,企业财务风险就会降低。可从三个方面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1.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2.对财务运行过程进行事中控制。3.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后控制。

(三)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防范财务风险

1.回避风险策略。在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财务风险,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回避财务风险。2.控制风险策略。一是预先可确定发生的损失,预防风险。二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减小损失。 3.转移风险策略。指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方式很多,因地制宜。例如,购买财产保险、订立反担保合同等。4.分散风险策略。主要是通过资产组合分散风险 ,增加资产的个数,但资产数目不能无限制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便没有太大作用了。

结束语:

风险无处不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 要想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必须要对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才可能正确识别风险, 并对风险进行正确分析, 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的存在势必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因此,加强企业中财务风险的管理,对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找出隐患并且远离,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王亚南.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

[2]刘英佳.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1).

篇3

关键词:内控视角;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使企业的财务结果产生了不确定性,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以及应对,合理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内部控制不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剧。因此,从内部控制视角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控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强。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高,财务风险管理的难度就越大。例如,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严格的信贷条件、制约性的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的改变、市场预测的不确定性等都会对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难度也随之提高。(二)缺乏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正确认识和重视。虽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面临的风险因素日趋增多,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仍奉行“重经营、轻管理”的理念,风险意识薄弱,对财务风险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思想上也未对财务风险管理给予高度重视。(三)企业管理模式滞后。大多数中小企业现阶段实行的仍是粗放型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简单,内部控制不健全、执行有效性差,必然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更无法有效实施财务风险管理。(四)财务预算控制乏力。财务预算控制是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不重视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预算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尤其是对超预算和预算外支出缺乏控制,造成企业成本超支、超预算和预算外项目挤占营运资金、资金周转不畅、资金流动性降低,甚至引发财务危机。(五)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单一,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企业所有者手中,企业在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时,缺乏集体决策审批控制机制。而企业所有者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由于高估自己的决策能力、低估风险,从而作出非理性决策,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六)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形成。风险评估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有效应对风险的前提。要确保风险评估结果的正确性,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这一体系,阻碍了风险评估工作的正常开展。(七)未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迅速扩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不高,资金周转速度缓慢,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动性不足。因此,负债经营成为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经营方式。但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薄弱,使得其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偏高,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财务压力,迫使企业过度举债,从而导致财务风险不断加剧。而中小企业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无法及时获取财务风险预警信息,严重影响了财务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八)未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检查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事项,并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协助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因此,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离不开内部审计。但由于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未作出强制性规定,因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致使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无法得以实现。(九)高层次、管理型的财务人才短缺。我国中小企业一方面由于经营规模和资金实力等原因,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低;另一方面,对高层次财务人才的培养也不够重视。中小企业财务岗位和会计岗位往往合并设置,财务管理职能履行不到位,对财务风险管理知识更是缺乏研究和掌握,造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正确认识。随着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越来越大。任何风险最终都将转化为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企业全体员工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正确认识。企业应通过制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员工岗位职责、组织员工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知识培训等多种途径来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营造全员参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将财务风险管理提升到企业的整体层面,促使员工不断掌握识别风险、防范和应对风险的专业知识,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二)完善财务预算控制。建立全面、科学的财务预算体系,加强预算管理,不仅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资金的流动性,确保财务状况的稳健性,降低财务风险。但目前中小企业对预算管理仍然不够重视,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特别是在“重经营、轻管理”的理念下,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更是流于形式,存在严重的有预算不执行、超预算和预算外支出频繁发生、预算执行结果和考核脱节等问题。因此,首先中小企业管理者应率先认真学习预算管理的理论知识,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应建立全面的预算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正确编制预算;再次应严格贯彻落实预算,尤其是针对超预算和预算外支出,应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加强审批控制,保障预算执行的规范性、有效性;最后应将预算执行结果和考核有机结合,进而充分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三)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目前中小企业的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企业所有者手中。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建立所有者审批权力的上限控制制度,对重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可以有效避免企业所有者的一人决策审批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四)建立健全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评估是财务风险管理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企业对识别的风险事项应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取决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即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的大小。风险评估不仅可以有效配置和使用企业的资源,而且可以更好地应对风险。而风险评估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正确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及其发生的概率,从而为企业应对风险提供依据。由此可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风险评估工作至关重要。(五)建立全面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当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从一开始出现时,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就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企业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措施以规避风险或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由此可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兼顾长期风险预警和短期风险预警,确保系统的全面性。(六)重视内部审计建设。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运用专业的方法,对企业的整个财务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持续地检查、评价,针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出具相关报告,协助企业不断加强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但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尚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即使少数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但由于对内部审计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中小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内部审计,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建设,使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职责真正得以实现。(七)加强高层次、管理型财务人才队伍建设。中小企业虽然经营规模较小,但近年来在生产经营上也逐步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而且随着风险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对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能不高,财务管理理念落后,业务水平偏低,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较差,尤其缺乏高层次、管理型的财务人才。因此,当务之急是建设一支具有现代财务管理理念、高度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能够熟练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为企业财务管理及时提供正确、可靠的财务信息的高素能财务人员队伍,以满足现代财务管理的要求。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来充实现有的财务人员队伍,另一方面应重视对高层次财务人才的培养,通过激励学历教育、考证以及开展专业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途径来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能和层次,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财务风险管理需要的高素能、高层次财务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陈雪,龙娟,姜姗.浅谈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4,(20).

[2]刘法金.基于管理者行为视角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2015,(05).

[3]宋波.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J].中国经贸,2015,(07).

[4]覃柳森.探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J].商业会计,2016,(3).

[5]高智林,刘艳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与对策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3,(03).

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原因;防控措施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指当一项活动可能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的可能性或概率又可以推算时,则认为这些活动是有风险的。一般来讲,企业面临两种风险: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是由经营风险引起的,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成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只有了解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成因,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不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知,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在成因。众所周知,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风险。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使企业理财陷入困境。

(二)财务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而产生财务风险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最直接的原因。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从而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导致产生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在: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由于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论证,导致企业盲目投资和投资决策的失误使企业产生巨大的投资损失,由此产生很大的财务风险。

3.筹资规模和结构决策不当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在我国有的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本身资金又不够,只好向外筹集大量的负债资金,造成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30%以上,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及控制对策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1.加强财务管理对宏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虽然宏观环境变化不受企业管理人员的控制,但是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和风险调控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综合判断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充分研究应对环境变化的策略,将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各种环境因素降到最低水平。

同时,要时刻注意国家政策变化。负债经营的企业一方面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等的变化对企业在投资项目、经营项目、筹借资金、经营成本等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因市场格局、市场需求、供求关系等变化而使企业采购成本和市场投入增大,引起企业成本费用和资金需求增加,使财务成本上升而出现经营亏损。此外,在基建技改方面,也要关注因银行紧缩银根,使项目缺乏资金而延缓工期,影响企业预期利润的实现。企业经营者如不及时针对这些政策因素的出现调整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必将导致企业步入财务危机。

2.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功能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和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楚明了。再次要及时更新财务人员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结构,加强风险教育,使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财务人员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各级领导要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运用经济模型进行科学决策,对各种可行性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坚决杜绝主观决策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切忌主观臆断。

各级财务人员要清醒地认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的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具有及时捕捉风险、衡量防范风险的能力。在处理每项具体业务时,积极防范,妥善应对,及时化解财务风险。

结语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预见和进行控制的。企业只有在对财务风险有了一定认识,在制定决策时考虑到财务风险,定期对企业各类财务信息加以对比分析,找出企业潜在的风险因素,建立起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之后,才能够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实现最终的目标,获取更多的收益,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2009(2)

[2]李燕.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05)

[3]王志民.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J].内江科技,2006(07)

篇5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思考;预警

财务风险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采取一定的措施能将风险降到最小,以确保医院收益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以建立有效的医院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1当前医院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1管理者对医院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

任何有财务活动的地方,都必然存在财务风险。但是在医院管理中,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管理者仍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现有资金,就不会造成财务风险,而风险意识薄弱造成财务风险的形成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造成的疏忽,对财务人员的思想也会产生影响,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财务人员不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工作,没有落实财务人员之间相互制约并控制的工作流程,思想上仍存在旧观念、旧思想,一旦造成财务管理上的失误或者漏洞,就会给医院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高医院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是非常必要的,管理者对实施者的思想影响重大,同时让财务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对医院产生财务风险,因此应将风险防范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1.2政府补偿不足

我国医院的性质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在经济上实施独立核算,但是政府的补偿不够也导致医院产生财务风险。医院药品的价格及其收费标准都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同时又要承担政府公益性开支的一部分,却得不到政府的足额补偿,造成医院经营困难、资金短缺,加大财务风险。

1.3医院资金结构不合理

医院的资金结构主要是指在医院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由筹资决策造成的失误等因素,导致我国医院的资金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负债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比例过高。很多医院的资产负债率已达50%以上。由于资金结构严重不合理造成医院负债的负担过重,再加上偿还能力不足,产生财务风险。

1.4内部财务监控落实不到位

内部财务监控是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若医院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不能落实到位,如在医院工程项目及固定资产的配置内控上,没有完整的岗位分工控制及授权批准制度;在决策方面,难以落实集体决策体系,仅靠主要管理者的主管意识来决策,导致医院的投资不合理,增大了财务风险。

为了保证医院的内部财务监控体系能发挥重要作用,医院不仅应设立基本独立的组织机构,还应结合本医院的特点,制定较完整的、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以确保医院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有效运行。而我国大多数医院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有些财务监督制度的执行不严格,导致医院的管理与监督二者合一,失去了独立效果。另外,我国医院还缺乏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制度,财经纪律的执法落实不严,失去了约束体制的重要作用,极易产生财务风险。

1.5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主要是决策者对财务事项的调研论证不充分,主观臆断或凭借经验决策,进而造成财务风险。例如,有些医院盲目投资,而缺乏对投资项目的客观判断及绩效评价,对市场的预测过于乐观,造成项目的高投入、高负债却低产出的严重财务问题;一旦在项目投资中形成损失,必然会对医院的长远利益产生影响。

由于管理者对于资金占用的认识不足,其决策上的失误导致医院流动资金匮乏,而资金被盲目投资、盲目占用,影响医院财务活动的正常运作。如有些医院的年度支出不合理,过多地用于药物支出,而药品大量堆积,使原本有限的流动资金被占用,产生缺货成本及存储成本,减少了资金的使用率。

2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策略探讨

2.1医院管理者提高风险意识

首先,医院管理者应转变“重医疗水平、轻财务管理”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应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财务状况,将财务管理贯彻到医院管理的每个角落。医院的每个职能部门也要配合并支持财务管理工作,定期提供会计所需的资料。

其次,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市场化竞争的优胜劣汰,建立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院内的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市场主体都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风险,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医院的发展问题,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发展,适时地进行投资,提高业务收入。即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前提下,确保院内的最大化收益,在维持风险最低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价值。

2.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成立财务部门的风险防范小组,其成员主要由账务处、票据管理、财务审核、门急诊及出入院组长等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组成。其次,风险防范小组要加强流程再造的风险管理理念,解决当前已有的财务流程问题,明确重点风险环节及风险控制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操作细则与规章制度,并确保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到位。

对于医院来说,主要财务风险的控制点包括业务款收缴、财务退费、住院医药减免以及病人欠账管理等,除了制定与之相关的操作细则与规章制度外,还应建立一套日常审核及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以确保各项控制制度的及时落实,在实践中完善风险防范体制,以最大限度减少医院财务风险。

2.3健全内部财务监控制度

医院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及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从制度上解决重大事件的集体决策,再进一步落实。通过内外部的审计工作,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减少财务工作者的可操作性,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透明度,减少财务风险。另外,还要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价,如反馈各种信息、研究可行性、选择有效筹资方式、跟踪调查实施项目、评价效益等,都按照科学、有效的制度来约束,加强内部财务监控制度的效应。

2.4完善科学的财务决策系统与评价系统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所在,也是引发财务风险的最重要因素。决策的科学与否与财务风险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单纯的经验决策或者主观决策都会增大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从而造成财务困境。因此,医院必须改善管理者的决策方法,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在决策时,应对影响政策的各种因素充分思考,各种方案仔细评估,最后选出最优方案。另外,医院还应建立决策项目的评价体系,对每一个决策都有相应的评价。每一个项目启动后,就投入监控体制并开始评价分析,尽量早期预防财务风险,以避免风险的扩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庆昆.建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7(8).

[2]方鹏骞,张佳慧,董四平.非营利性医院资金运营效率和财务风险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0(3).

[3]赵斌.浅谈如何控制医院负债经营下的财务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0(2).

[4]赵晋艳,孙培生.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J].会计之友,2008(23).

篇6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风险意识不足,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就更少。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更多依靠的是以往经验和个人判断,对决策对象缺乏细致的认知、分析和推断,更不用提风险防范与控制了。然而,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减少个人财务风险损失,增加个人财务风险收益,值得探讨。

关键词:个人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 个人财务风险管理

在个人财务活动中,对收益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环境和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风险认识的滞后性等原因,个人财务活动中的风险损失和风险收益很难平衡,这就需要进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

一、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定义。

个人财务风险是指个人在整个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个人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需要指出的是,与传统意义上人们对财务风险的认知不同,个人财务风险不仅仅指的是个人财务损失,也可能会带来个人财务收益。个人财务风险包括个人投资风险、个人筹资风险和个人信用风险。另外,个人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个人财务损益的双面性和个人财务风险的动态可变性。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个人在财务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处理和防范,从而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实现风险收益,减少风险损失,保持财务状况稳定,甚至改善财务状况的一项全面综合的管理活动。

2.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

(1)个人财务风险分析。个人财务风险分析是指通过发现和判断个人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推断个人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从而得出相应的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以防范风险的发生和降低损失的可能。个人财务风险分析包括个人财务风险识别、个人财务风险推断、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三个部分。

(2)个人财务风险处理。个人财务风险处理是指在进行个人财务分析的前提下,确定了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以后,对于正在发生的风险进行应急处理,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补救,以尽量控制风险发生对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尤其是在减轻对个人的财务损失的方面。

(3)个人财务风险防范。个人财务风险防范是指在个人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根据个人财务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前采取财务风险预防、财务风险转移、财务风险回避等方法分散或降低个人财务风险的措施。

3.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

(1)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优化个人资源配置。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努力追求资源、拥有资源、享受和使用资源,同时个人也是风险的承担者,个人财务状况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资源配置,良好的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对提高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个人无视风险的存在,盲目投资,在风险发生时便有可能溃不成军,从而造成资产质量的下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如果对风险采取过度消极的回避态度,则可能会错失很多投资甚至盈利的机会,从而使个人的投资回报降低,也不利于个人资源配置。

(2)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个人的财务危机成本。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利用保险或非保险的手段将风险转移出去、采用风险较小的投资或筹资方案将部分风险回避掉、通过调整财务结构增强个人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等等办法。在财务风险来临时,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个人的财务危机成本。

(3)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增加个人财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通过有效的个人财务风险分析、个人财务风险处理和个人财务风险防范,可以帮助个人做出正确合理的的财务决策,降低投资和筹资风险,减少风险损失,降低个人财务危机成本,提高个人财富管理的信心,增加个人财富。

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1.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风险意识不足,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就更少。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更多依靠的是以往经验和个人判断,对决策对象缺乏细致的认知、分析和推断,更不用提风险防范与控制了。在风险发生时,其危害往往是连锁式,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品质,还会影响个人的财务决策自信,严重的会对个人心理造成阴影,危害家庭,极端的例子是会危害到个人的生命。据《新安晚报》报道,2015年1月4日晚9点30分,节俭一生的周承英奶奶,在将自己和老伴的毕生积蓄70万元投给安徽鑫圣德投资管理公司被卷走之后,在维护自己的权益过程中,倒地去世,永远地离开了。在投资之初,为了降低风险,老两口还特意选择了3个月期限的最短期限,然而,钱还是被投资管理公司卷走了,从发现被骗到去世仅仅22天,结局令人唏嘘。

2.财务经营目标设定过高,决策缺乏科学性。

有些人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在对财务收益的追求上急功近利,在进行投资活动的时候,将投资回报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把投资回报率设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这里的相对较高,是相对于同类项目而言),而且喜欢短期内获利较大的投资,选择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而且,在进行投资时,不进行相应的项目考察分析,往往脑门一热按照以往的经验或者主观判断就匆忙进行投资了,甚至于卖房投资、借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非常缺乏。几个月前,上海的周先生将自己226平方米的自有房产以1000多万元的价格挂牌出售了。卖房之后,因为股市大好,周先生集中精力炒股,希望炒股受益能够让他换套豪宅,或者一套变两套。然而在6月底7月初,一周的时间,他的购房款被套进去了,损失超过300万。300万从楼市转移到股市,周先生可称得上是光荣的“接盘侠”了。

3.盲目投资,个人投资管理带有短视性和被动性。

个人投资风险是指个人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个人资产盈利水平和个人偿债能力的风险。有的人在投资前不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往往投资时重视短期利益,而选择何种投资、投资多少很大程度上带有被动性,较为迷信机构推荐和所谓的投资高手。由于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变幻莫测,以及人们对风险的敏感度不同,大部分人往往事后才会有对风险所带来结果有所认知,这个时候,风险已经来临,损失不可避免,从而降低了资产盈利能力和个人偿债能力,财务状况变得不理想。很多投资者,在看到投资增长时,心里很开心,认为自己今天又赚了多少,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分红以外,投资本身的增长只有在变现之后,才是真正赚到的钱,那些起伏的数字的变化,可以带来收益,同时也能变成损失。这就使很多人在炒股的时候,大盘好的时候,收益上涨,大盘下跌的时候,一夜回到“解放前”,很多股民被套牢,有些股民甚至不得不“割肉”。

4.风险加大,个人负债经营的比例在逐步增大。

个人债务筹资风险是指个人的债务筹资行为给个人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个人举债经营导致流动性不足而丧失偿债能力、或者由于个人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而导致个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有调查显示,在国内贷款买房的人群中,有超过三成的房贷族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由于一段时期内,个人收入相对固定,而家庭分裂速度的增快,使得个人对于住房的需求的刚性进一步提高,随着按揭购房的日益普遍,这一数字还会进一步上升。50%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一般来说,个人负债率最好低于50%,低于30%是安全的;高于30%低于50%,个人生活会受到一定影响;而高于50%则可能使个人陷入财务危机;若是高于1,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人已经破产了。

三、产生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现状的原因

1.缺乏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

资本市场瞬息万变、风起云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财务活动,都不是稳赚不赔的,个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一定要有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比如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投资的原因多半是最近股市行情好,大家都看好后续的股市发展,一股脑地将自己的资产放到股市当中,觉得自己一定不是在最高峰买入的,一定有钱赚,完全不考虑股市震荡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更不用说进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了。

2.财务经营目标与财务能力不协调。

当今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很多人在不具备相应的财务能力时,将财务经营目标定得很高,把自己的血汗钱放到了收益率很高的理财产品上,认为这些理财产品是有保障的,比炒股收益稳定又保险。但是,在理财的选择上,选择的是非保本型的产品,结果赔得一塌糊涂。

3.逐利心理、侥幸心理严重。

在个人财务活动中,逐利心理和侥幸心理普遍存在。今天的投资收益在账面上翻了一番,明天会再翻一番吧,后天会继续上涨吧,行情这么好,倒霉的一定不是我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结果遇到风险,投资收益大幅缩水,一夜回到“解放前”,成为华丽的“接盘侠”的人大有人在。

4.缺乏对风险和收益的适度权衡。

在个人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夸大收益的可能,忽视风险的可能,盲目进行决策,缺乏对风险和收益的适度权衡,往往输在一个“贪”字上。

四、加强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1.多多学习,增强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

在对减少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舆论宣传方面,政府和媒体做了大量的工作,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样的警示,也都知道传销的危害,也了解不少理财陷阱,对一般的电信网络诈骗也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是,随着股市震荡向好、传销组织不断地改头换面、理财陷阱防不胜防、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在纷繁复杂的利益诱惑面前,人们的风险识别能力没有相应跟上,不少人还是栽了跟头。因此,增强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迫在眉睫。通过学习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的分析、识别、推断,可以显著降低个人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减少个人财务风险损失。

2.调整心态,转变观念,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在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案例中,人们财务风险管理的心态和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在对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上,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侥幸心理加上急于求成冒进的财务管理观念,再加上个人本身对风险刺激的追求,便会很容易采取投机性强的风险管理策略,这样财务管理风险自然加大;而回避心理加上消极的财务管理观念,再加上个人本身对风险刺激的厌恶,一般会选择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会错失很多投资获利的机会,资产的保值增值效果也不明显,个人财务状况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因此,调整心态,转变观念,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心态上一定要平和,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上一定要稳,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有助于有效平衡风险与收益,在降低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同时,增加个人财务风险收益。

3.实施正确的投资策略,合理进行资本配置。

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而不同的投资策略,决定了不同的资本配置组合:风险追求者往往会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策略,在资本配置上喜好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比重较小;风险回避者则喜欢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策略,在资本配置上偏好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比重较小;而风险中立者则介于两者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投资策略和资本配置组合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能区分好与不好的,只有个人投资的心理效用,也就是说某一个风险追求者即使在某一次投资中失利,损失很大,由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喜欢风险变化带来的刺激,在本次投资中,虽然损失很大,但是在心理上并没有过多地造成不利影响,那么这个风险追求者在本次投资中的个人投资的心理效用便不为负。需要警惕的是,本身是风险厌恶者,在某一段时期,却选择了风险资产占大多数的投资组合,这是十分危险的,巨大的投资收益带来的狂喜和巨大的投资损失带来的心理失衡,都不是好的个人投资的心理效用。

4.平衡风险与收益,降低负债经营风险。

众所周知,个人负债经营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个人负债经营能保持对资产的控制权、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减少通货膨胀风险;另一方面,个人负债经营也可能会产生过度负债,进而产生无力偿付和再筹资风险。在收入限制与刚性需求的矛盾之间,个人负债经营已经越来越普遍,从日常消费的信用卡到各家银行都在做的按揭贷款,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潜在风险也在加大,这就需要我们在负债经营过程中,平衡收益和风险,降低个人负债经营的风险。在负债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收入的稳定性、个人的偿还能力、负债的期限和利率结构、每月还贷占收入的比例、再筹资的可能、违约的可能等等,在充分权衡了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后,选择适度的负债,积极进行偿还。

参考文献:

[1]蒋巍.浅议医院财务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2011(12)

[2]刘家平.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交通企业管理,2013(1)

篇7

一般来讲,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是指事业单位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够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存在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任何环节,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势必会给事业单位的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充分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原因,有效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努力提高经营效益,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客观性是事业单位必然存在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改变的,事业单位的经营策略转换,竞争对手的变换等都可能够导致事业单位产生财务上的风险,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不确定性主要是指风险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下,发生的几率是不确定的,风险发生的后果也是不确定的。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在运营的过程中谨慎的对待风险,在不影响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尽量的降低风险。复杂性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既有市场的原因,同时也有经营者的内部原因,不仅有可预测的原因,也有不可预测的原因。它涉及到了事业单位在运营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诸多原因

1.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到位

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特征,在事业单位的经营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负债经营,发生财务上的风险。目前,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者缺少相应的风险意识,对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单纯的认为利润就是事业单位的发展关键,认为只要事业单位取得较好的利润就能够不发生财务风险,这些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的现象是造成事业单位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另一个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缺乏大局意识,只是认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局限在资金风险,并没有认识到经营风险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相关性,没有在事业单位的经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风险控制。

2.事业单位财务决策不科学

目前来讲,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管理者在对事业单位财务决策时缺乏科学性,只是经验决策,认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就应该快,不习惯受到监督。以上这种情况导致了事业单位在资金的使用上不能够实行大额资金的集体研究,只是由事业单位管理者一个人决定,这种现象造成了事业单位资金极大的浪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极大的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偿还债务的能力,给事业单位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3.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风险的意识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是有财务活动,那么必然也就存在着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单纯的认为只要是管理好资金,就一定不会出现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浅薄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4.事业单位面对的环境较为复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环境复杂多变是产生风险的外部原因。比如通货膨胀,使得资金供给持续的短缺,实物性资金相对的升值,资金的成本逐渐的升高;比如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通过外贸、金融等对于我国实体的经济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事业单位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分析

1.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在各类的风险管理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需要建立比较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注重流程上的管理,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到事业单位的价值链当中,在事业单位的运营当中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强化各个部门对于风险的重视度,使事业单位的员工能够深刻的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地位,逐渐的将员工被动的执行转化为主动的维护控制,从而形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个风险管理的水平。

2.构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第一,应该建立涵盖全员、全方位及其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的各个要求都要融入到公司管理的流程当中去。第二,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开展事业单位的风险预警体系,因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有着灵活性,对于风险比较高的事业单位应该设置比较低的报警点,相反,设置比较高的报警点。第三,需要健全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完善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体系,使得财务风险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还能够及时的解决,从而有利于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

3.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素质越高,就越能够更好的驾驭市场,管理风险就越小,这就更需要经营者得职业判断,对于事业单位的环境、方法等进行合理的估计,从而培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得风险意识,及时的发现潜在的风险。此外,在采取规避风险的对策时,也必须要以事业单位科学的管理作为基础,对于管理者得要求越高,就越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

4.制定科学的风险政策,保持好的财务状况

事业单位的一些投资活动虽然能够使事业单位实现较好的经营业绩,但是会造成资金的紧张,并且影响到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产生势必会造成财务危机。所以,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需要实时监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及时的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对策,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充分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对于资金的需要。

篇8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相应地,施工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加速时期。但是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施工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施工企业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058

1 施工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1.1有助于引导企业有效规避各种财务风险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这些风险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控很容易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施工企业由于其自身所处的行业特点,导致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财务风险情况,比如施工企业的投标履约保证金额数额较大,各种款项的质押时间长,而且一项工程建设的时期也比较长,这就大大增加了施工企业资金收回的难度,使得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对施工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逐步建立起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还能够显著增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使得企业逐步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预警、规划和控制等。

1.2有助于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务管理本身就涉及企业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等问题。通过对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方面可以使得企业内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逐步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还能够改进企业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工作,促使企业科学、合理地使用所筹集来的资金,通过对资源的科学整合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的闲置,避免资源的额浪费。同时,能够减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占用,提升资金的周转率。

1.3有助于维护财经纪律

施工企业的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通过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会形成企业的货币收入。而财务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引导企业进行正确的货币收入的分配。这既是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制度的要求,也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工作的要求。在施工企业内部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助于引导企业严格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和相关的制度要求,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落实相关的利润分配制度,督促企业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积极遵守国家的财经纪律。

2 施工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离不开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企业必须在内部形成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氛围。但是从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缺乏深刻认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认为财务风险管理只是财务人员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因此也就不注重建立企业内部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还有很多企业不注重对内部财务风险的考察,没有认识到企业的财务安全需要决策、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在出现财务风险时企业往往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导致企业的财务安全缺乏有效的保障。

2.2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控制机制

一个企业的健康有序运行离不开完整的内部控制机制,同样,企业财务安全的保证也依赖于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但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企业的财务安全与内部控制机制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因此不注重通过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来进一步巩固企业的财务安全。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生产经营合同的签订和审批阶段,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以及在材料的采购和审批环节,资金授权审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等,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资金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大大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直接影响到了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的成效,进而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2.3缺乏有力的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根据企业往年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总结,并结合对下一阶段企业经营情况的预测而做出的指导性的财务规划。很多施工企业在财务预算的相关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前期的规划和预测,并不注重后期对财务计划的执行、反馈和调整,并且没有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考核体系来检测各项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和预算的执行效果,这就使得企业的财务预算没有真正发挥出其作用,也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难度。同时,这样的情况还会逐渐淡化财务人员的预算意识和控制意识,这样就会逐渐影响到企业财务预算的科学性,使得财务预算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预测作用逐渐降低。

3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3.1增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企业自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认识到自身所处行业财务风险的特殊性和严重性,认识到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其他部门作为企业各项资金活动的参与者也应该增强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共同配合企业财务部门的各项风险管理工作。尤其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注重在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突出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在企业内部形成财务风险控制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致力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中来。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施工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结合所处行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借鉴优秀的风险控制经验,逐步建立起能够涵盖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工作的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3.2加强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

施工企业当前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各项财务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因此,在下一阶段,施工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着力改进当前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授权和审批方面。很多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会给予项目经理很大的权力,他们有权来决定施工项目的分组,以及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成本的控制等,这些都直接涉及了企业的各项财务成本和资金的使用问题,因此会大大增加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项目经理权力的规范和约束,尤其是在涉及财务问题的各个方面,比如在各项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和采购方面、分包单位各项资金费用的结算、大宗资金的支出等,都需要企业内部相关人员的共同协商决定,不能仅仅靠项目经理一人来敲定。不同的项目经理在工作能力、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以及职业道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加强内部控制是为了减少这些主观因素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3.3做好各项财务预算工作

要想从源头上减少施工企业各项财务风险的产生,企业应该从财务预算的编制做起,针对施工企业所处行业财务预算和财务风险的特殊性,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各项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包括收入预算、成本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等,并将财务风险控制的思想贯穿于财务预算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事前要充分了解企业在下一阶段的现金流量和收支情况,并对企业未来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这样企业才能够在之后的资金安排、资源分配和工程进度的确定上有一个参考的标准和范围。同时,考虑到企业的财务预算一般是以一年为一个周期,但是在这一个周期里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仍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为了保证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施工企业应该注重把握企业内部状况和行业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企业的各项财务预算。

4 结论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普遍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财务风险,但其各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往往很不到位。影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因素有很多,因此,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篇9

0 引言

中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对于市场和企业来说,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风险。财务风险是随时存在的,且不易控制。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到底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对控制风险是很重要的。企业财务风险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的实际经济收益达不到预期的标准,给企业造成亏损的可能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有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影响就是财务风险的存在。

1 企业财务风险分类

企业财务风险可以按照风险的可控性进行分类,也可按风险种类性来进行分类。例如:

1.1 企业财务风险可控性分类。①企业财务风险可控类:由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识

别,有意识的对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进行干预,达

到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可以使用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层决策制度,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防止风险发生后产生不可弥补的后果。然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中对内部基础的监督也是能够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避免。②企业财务风险不可控类:通常都是因为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造成企业对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不可控类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财务主体来说,是没有办法将其左右,无法对其施加影响进行控制。

1.2 企业财务风险种类分类。①现金性筹资风险类:企业在指定的时间内,资金支出超过收入,导致企业在指定时间内无法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对企业以后筹集资金有不利的影响。现金性筹资风险是一种支付的风险,和企业影响的盈利没有直接的关键。②收支性筹资风险类:企业在收入无法抵消支出的情况下,不能对债务本息进行按期偿还的风险。企业一旦出现收入不超过支出的情况,就将发生亏损,企业的净资产就会减少,因此偿债的保障资产总额也会减少。负债的金额不变,亏损加大,企业偿还的能力就会降低。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整体风险,对于企业全部债务偿还都会有不利的影响。它主要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经营不当和应收账款回款不及时。

2 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①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系统,无法适应财务管理中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中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是由于财务风险外部原因产生的,因此企业财务的宏观环境在进行不利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②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的客观认识不充分。企业中只要有财务活动,就会有财务风险存在。国内大部分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意识还不够,认为对资金进行管好用好,这样财务风险就不存在了,这样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③企业财务部门的决策缺乏科学性,产生错误的决策。财务决策中要避免失误,需要将决策科学化。国内财务部门的很多决策中,大多都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来决策,造成错误的决策,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④企业财务部门中的关系混乱,例如:企业与部门和企业与上级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责任的分配不明确,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资金的使用率不高,造成严重的流失,无法对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行保证,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3 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与识别

3.1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由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企业资金结构体系不完善、企业成本投资决策不科学、企业对外投资决策失误。①企业在构建资金结构体系的时候,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财务负担,导致偿还和存储能力降低,出现企业财务风险。②企业成本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不存在科学性和理论性的指导,导致企业投资项目失败,企业出现亏损的现象,无法达到预期的投资效果,容易产生企业财务风险。③企业投资的决策者们对于投资风险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出现盲目投资,企业投资出现巨额损失,产生企业财务风险。

3.2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对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在其基础上对财务风险的实施合理进行监控。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来进行识别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偿债能力、企业运营能力、企业获利能力、企业中财务部门对资产管理水平的能力。在对以上几点完成之后,才可对企业财务弹性进行分析。企业在面对突发事情做出相关的反应的能力就是财务弹性。财务弹性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阅读会计报表方面、考虑不确定与风险因素方面、表外项目分析方面。

4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4.1 有效地防止财务风险。①企业中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确保企业中资金安全、会计信息的可靠与企业财务合格的合法性,以此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防止与化解。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负债率进行合理规划。现金流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然而资产负债率是对企业生存发展有一定制约性的。企业要根据行业的特点,对企业进行准确的定位,例如:发展速度、总体规模、资产规模增长速度。依照定位来对企业进行经营。③企业按照财务风险管理原则,做出科学化的决策。确立财务目标、评价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实施和控制财务方案,这些都是控制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则。然而对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和检查积极稳健的财务政策给予相应的重视,也是防止财务风险的方法。

篇10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 会计信息质量 卫生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54-01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医院管理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在这一变化中,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医院应提高风险判断意识,通过预测、监测和控制手段来降低、消除风险或减少财务风险,从被动的风险处理到主动的财务风险防范,及时有效地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对财务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确保医院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

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医院财务工作客观实际结果偏离原定目标和主观预想的差距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财务风险不但影响医院正常资金运动,也损害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严重时可使医院陷入危机。财务风险虽然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但如何控制财务风险逐渐成为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的主要内容。由于医院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化的特点,因此,建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加强财务监控势在必行。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原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经济水平、产业政策、金融市场状况、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变化,这些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都会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势必给医院带来风险。自身因素主要包括:(1)财务活动的复杂性。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认识不足,认为只要管好用好现有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2)内控制度和财务报告体系不完善。医院内控制度不系统、不完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并且没有行之有效的财务报告体系,很难将医院管理与内部控制结合起来,财务风险极易发生。(3)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由于医院规模异常扩大,业务迅速扩张,收治病人的数量超过编制床位,医疗质量水平下降,导致医疗纠纷增多。而长期以来,财务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日常账务、报表等会计活动中,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意识。(4)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科研、教学经费核算不细致等因素。

三、控制医院财务风险的对策

1.加强医院领导对财务风险的认识,提高财务决策科学化水平。医院领导要在做好医疗管理的同时提高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加强对财务知识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能看懂财务报表,对医院的财务状况有所了解,对财务风险有所认识。在进行财务决策中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2.强化成本管理,提高医院竞争力。根据2012年新颁布的新《制度》管理要求,要加强医院科级成本管理的配套制度,明确核算单元的岗位职责,把过去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变成制度规范的长效管理。并且按照新《制度》的要求,统一成本项目、成本归集、配比原则、分摊方法等,确定核算流程、报表、结果的规范和统一,进一步提高医院竞争力。

3.逐步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医院经济活动全过程,通过对管理对象分别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以财务报表、预算指标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一般方法,达到整体控制风险的目的。医院应将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等指标纳入风险预警控制系统。由于财务风险危机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转化过程,各种危机因素都将在不同的财务指标上有所反映,因此,对这些敏感的财务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对医院财务危机发挥预警作用。(1)控制资产负债率。它是衡量负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以30%~40%为宜。(2)控制流动比率。该比率指标是衡量医院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通用的财务指标。(3)控制速动比率。它是衡量医院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可以评估医院偿还短期负债能力。(4)控制现金流量比率。用于分析和预测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比率大于1表明整体上现金支付的需要是有保障的。

4.树立风险意识,增加“医疗风险基金”,健全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近几年来,医院医疗纠纷时有发生,都由常设机构来处置相关事项。按照会计谨慎性原则要求,对医疗过程中发生的医疗赔偿应当进行预提,计入各期成本,增加“医疗风险基金”科目专门进行核算,计提比例不应超当年医疗收入的0.1%~0.3%。此办法可以促进医院医护人员增加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医疗风险,以保证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同时还应防范应收账款风险,完善应收账款的记录,健全内部核算制度,科学计提坏账准备。要设立日常审核和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在实践中构建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5.加强医院内控制度的建设。医院应根据2006年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分别从预算、收入、支出、货币资金、药品及库存物资及债权债务等方面,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细化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具体实施程序。同时应加强对医院经营和决策的管理与分析,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客观、公正地审查医院各项经济业务,确定经济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将医院在当前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风险、薄弱环节向管理层反馈,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防范并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高社.新时期军队卫生经济工作应发挥的作用.卫勤杂志,2011(3)

2.秦银河,滑茂善,张铎,谢伟斌,鲍玉荣.医院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