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技巧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交流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文化交流技巧

篇1

【摘要】跨文化是产生谈判冲突的罪魁祸首,也是决定商务谈判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谈判者需要提高跨文化冲突能力,尊重对方文化,因为谈判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决定了国际商务谈判的最终命运。本文主要从跨文化冲突能力出发,阐述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养成跨文化冲突能力等。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 跨文化冲突 养成方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热潮席卷全球。国际商务活动也日益增多。于是,如何利用商务谈判为自身谋取最大利益在国际交往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跨文化间的沟通是国际商务活动的本质,是在不同的文化下,每个人都为了达到自身的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商务活动。国际商务谈判之中不仅有利益的冲突更有文化的较量。

1跨文化冲突

跨文化冲突是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双方,其价值观念、风俗风情、生活习惯都不相同,甚至是完全相反。作为产生冲突的罪魁祸首,在国际谈判中,文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般情况下,谈判双方的文化差异越大,谈判越容易失败。文化距离可以是对某些残留的历史问题的不赞同或对的亵渎等宏观层次,也可以是某些事件的不同看法等微观方面。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谈判双方,他们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的语言交际能力都影响到了国际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由于谈判双方的期待值不同,一定没有达到一方的期待,谈判将很难进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迅猛崛起,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要与其他文化不同的人在不同场合进行交往。跨文化能力越来越重要,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培养跨文化冲突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培养跨文化冲突能力能提高跨文化能力,学会跨文化冲突能力能为国际商务谈判带来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2评价跨文化冲突能力的标准

只有掌握了跨文化冲突能力的标准,才能培养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能力。衡量谈判者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表现是否合格时,常将评判标准分为顺应性、得体性、有效性三个层次。如果不能正确的处理跨文化冲突,只会给严峻的国际关系雪上加霜。交际者能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改变自身的交际行为的能力称为顺应性。这要求跨文化交流者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双方优势、劣势、目标、利益协调自身行为,这要求跨文化交流工作者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下的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其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满意度称为得体性。跨文化交际者为了在国际交往中表现的得体往往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作为指导,毕竟不得体的交流模式将会为一次国际商务交往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学习得体的跨文化交往知识势在必行,跨文化交际者需要了解对方的、价值观等,并将这些内容巧妙的引入谈判中。这表示谈判双方欣赏至少并不排斥对方的文化,打破交流时的障碍。在发生冲突时,跨文化交际者能达到彼此坦诚相待 ,减少自身损失称为有效性。谈判使得有效性常常要求跨文化交流者拥有渊博的学识,灵活的头脑,某种情况下,他们必须保持中立。称职的跨文化交流者为了达到不同交际目的,常常掌握多种策略性的谈判技巧。需要注意的是“得体性”和“有效性”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标准,谈判时当其中双方都能得体交流时,必能促使谈判的有效进行,当其中一方努力促进项目的有效进行时,必定得到另一方更为得体的交际。

3跨文化冲突能力的养成

跨文化交流者的跨文化冲突能力是决定谈判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那么,怎么样做才能养成跨文化冲突能力呢?第一,跨文化交流者要坚持最初的谈判动机。平等是进行谈判的前提,坚持平等谈判的原则有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第二,尊重文化差异,消除文化偏见是对对手最起码的尊重。人们总会在无意识间表现出排己现象,对于不同于自己的文化,人们常常会恶意的抵制。但在谈判过程中,要想谈判顺利地进行就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对方的文化,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不必要的误会。

跨文化冲突能力包含广泛,内容繁杂,跨文化交流者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提高自己的跨文化冲突能力。首先,跨文化交流者要掌握国际商务交往间的原则。尊重对方,谦逊待人,尽量避免触碰那些交往中的禁令。其次,掌握谈判技巧,准确运用商务语言。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跨文化交流工作者若是能巧妙的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则可以轻易解决谈判冲突问题。跨文化交流工作者要对对方的文化有初步的了解,避免谈判过程中的冲突。比如有些行为在一些文化中含有褒义但是在其他文化中很可能含有贬义,具有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可以帮助你在谈判中解决谈判冲突。最后,谈判者要对对方文化保持敏感度。善用对方文化打破僵局,赢得主动。

4结语

尽管我国对国际商务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于跨文化冲突的阐述却如凤毛麟角。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商务谈判日益频繁,跨文化成为决定国际谈判成功与否的重要凭证。谈判者跨文化冲突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O明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措施.《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

篇2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价值观、语言文化、行为语言、因素

“跨文化交流”一词译自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该词是由美国人类文化学者霍尔于1959年在他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跨文化交流从理论上说,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群,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处事方式,往往会导致相互间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需要对不同文化间如何充分发挥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文化仿佛像空气一样,人们平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在实际交流中却处处离不开文化。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种种因素对交流产生影响。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人们通常把自己所熟悉的、习惯性的方式,当作是最正确的、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这种把自己的文化模式置于其它文化模式之上的行为,必然会削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妨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下面我们从观念、语言、行为三个主要因素来分析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价值观的影响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制度、政治与法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习俗、道德、宗教、家庭观念等等。

从文化表面上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不同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归结在不同的观念或称价值观上。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判断行为的好与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支配的。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促成了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当文化价值系统发挥作用时,它便产生激发力,影响着人们的感觉、态度、行为举止和选择标准。因此,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就会产生类似的行为态度,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则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态度。

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发生了对立。一般来说,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强调群体意识,从国家到集体,最后才是个人。而西方则强调“个人主义”,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反对权威对个人的支配。

以中美价值观的差异为例,我们可以把中美价值观的本质差别归纳为:美国人突出个人,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而中国传统文化贬低个人,以家族主义为核心。曾经有位中国学者将中美价值观的具体差异归纳为: 中国人注重互动和相互倚靠,美国人注重自立和独立; 中国人讲集体至上,美国人讲个人至上;

中国人注重保住“面子”,不但要保住自己的“面子”,还力求保住对方的“面子”,美国人不讲“面子”,有时也许要保住自己的面子,但是想不到要保住对方的面子; 中国人注重亲密无间,美国人注重保持个人隐私; 中国人喜好共性,美国人喜好个性;中国人偏好人际和谐,美国人喜欢个人竞争。

比如“成熟”这个词,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其含义是能表述真实的自我,能摆脱他人的影响和限制,以及能独立面对他人和现实,因为这体现了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成熟”的含义则是一个人已趋向于与家庭、社会及工作单位的协调一致,体现了中国人集体主义、注重人际关系的价值观。

由于价值观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好的、有价值的、得体的,所以人们往往希望自己习以为常的文化规范能得到对方的认同。直到在交流沟通中发现一句客气的话竟使对方不快;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竟引起对方反感,才意识到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在交流中出现这些问题呢?概括的说,不同的文化之间只有差异没有优劣,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卑不亢、以礼相待,谦虚好学,勿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他人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交流中注意以下方面:

学会尊重彼此间的文化。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文化差异,尊重交流双方各自的社会价值观,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尊重不同文化的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培养宽容心。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要具有接收不同事物的宽容心胸,应该尝试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以适当的方式接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提出的建议。

避免思想的模式化。当你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与合作的时候,请记住他们也不愿意自己被你模式化。你要能透过模式化的表面,去发现对方独特的个性特征。

避免错误的思维定式。如认为自己正在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进行交流;认为在自己所处的文化中所学到的人际关系基本规则普遍适用于所有文化。这些错误的思维定式会大大阻碍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性。

其实,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件坏事。如果我们能够把文化差异转化为一种彼此交流的动力,那么我们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并且有效的减轻观念差异给我们的交流带来的阻碍和影响。

篇3

关键词 翻译教学 跨文化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表层意思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但由于拥有这两种语言的民族所拥有不同的生活传统和文化特点,导致一定文化层面的冲突,这给翻译带来了障碍。通常翻译教学往往强调语言和翻译技巧的讲解而忽略文化因素的导入,导致很多学生在翻译时出现不尊重原文的文化习俗的现象。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变得日益重要。社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我们的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传统翻译教学的基础上将文化交流因素融入教学当中。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翻译教学

“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是泛指一切在语言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 美国语言学家拉多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认为外语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也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加上社会文化能力即能够与另一文化进行和谐的交往。

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人们已普遍认识到,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转换。字典里所包含的对应的翻译只是翻译的表层,而丰富的文化信息则是潜藏在独特的文化底蕴之中。例如,“pick up sb.”一词在英汉字典里表示“接某人”的意思。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在该用另一个汉语意思相同表示“接某人”(meet)的情况下而误用了“pick up”(一般指用车接)。这是因为大多数字典里不可能把每个单词所联想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体现出来,而外语学习者最开始接触的翻译也仅仅停留在意思表面即对应的字面意思。还有一个笔者经常发现误用的字是“house”,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习惯用这个词来表示任何概念的“房子”,殊不知美国文化中有好几个表达不同类别的“房子”。经过跨文化交际的亲身体验,笔者了解到通常我们所指的城市居民单元式住宅楼房在美国也有相似的对应,可以叫“condominium”,而不是绝大多数美国人也很向往的“house”,因为该词通常指的是那种类似于中国别墅式的房子。因此,为了消除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误解,了解与掌握字典里背后的深层文化底蕴是极其必要的。而翻译教学作为以双语的转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对文化传播更负有直接的责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对于翻译教学具有比对一般外语教学更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翻译课堂中存在普遍的错觉,认为翻译课就是教会学生翻译,培养译者。另一方面,学生也对老师讲授的翻译过程、标准、原作的背景知识、词汇的文化内涵时等兴趣不高,有些学生甚至认为老师在浪费时间。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因素

众多因素影响着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体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表现为中西方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的不同,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 中方是发散性思维, 西方则是直线性思维; 中方注重整体, 综合概括, 西方重视个体, 强调逻辑分析, 表现在语言上汉语概述性, 抽象性强,英语具体性强。 例如在时间的表述上, 汉语是以年月日的顺序, 而英语却是把年放在了最后。在价值观上, 中方重儒家文化, 集体主义,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如中国人在面对表扬时, 语言上常表现的是谦虚, 否定自己, 西方却坦然接受表扬, 表现个人的成绩。

外在因素主要表现在目前的考试制度, 教材, 教师等因素。 目前翻译资格证的考试还是重翻译技巧及语法知识,文化与交际的知识考核得较少。教学管理者也一般认为取得了翻译资格证就意味着就能胜任翻译教学,而没有提供条件让教师接受真实文化语境下的培训或进修。在翻译教材方面, 呈现出单一, 过时等特点, 缺乏实用性, 而且教材把重点过多地放在语言知识和具体的翻译技巧运用上, 设计的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很少, 对跨文化的引导和运用更是被忽略了。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选取恰当的教材。

翻译教材具有导向作用,是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实现翻译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是英语专业学生获得翻译知识、提高翻译能力的最直接来源,是评估高校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国内翻译教材层出不穷,种类繁多,数量可观,但目前来看,翻译教材的现状还很难令人满意。主要体现在:一是教材内容陈旧,主要以词句为例介绍一些翻译技巧,服务于传统教学,与现在的翻译教学严重脱节,如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首版于1980年,但今天仍有很多高校选用这本在当时相当权威的教材。翻开此类教材,具有跨文化意识的教师很容易辨别出这种纯粹从词句层面上讲解翻译技巧的教材仅仅局限于语言表层的转换,脱离了文化语境,忽视了文化知识的传输,没有以文化交流为指导思想,不符合翻译教学大纲规定。二是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发展对翻译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翻译教师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翻译教材,人们也开始编著新教材。这类教材已有明确的理论介入,但缺乏文化交流为主线。跨文化意识较强的教师还是不太能满足于此类教材面对这种情况,具有跨文化意识的教师往往会选择适应新翻译课程要求的教材,尽量选择融翻译技巧、翻译理论、翻译史、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教材。

(二)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目前翻译课的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闭卷,考试多是对语言知识点和翻译技巧的考核,内容绝大部分是字词到段落的英汉互译,主观论述题基本不会出现,也不允许带字典等工具书。这样就自然给学生灌输了一种信息就是以为有了语法加上字典,就可以轻松应付翻译考试了。而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有翻遍所有字典也可能查不到的东西。因此,在考核中,可以加大平时成绩的力度。鼓励学生多搜集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或多找机会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口头汇报,或者用角色扮演把一些典型的跨文化交际失误再现出来,这些都要纳入期末成绩评价标准。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更兴致盎然地、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提升翻译教师资质,加强自身文化素养。

翻译作为双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翻译教学有别于其他纯语言的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自然也要更有针对性。试想一个从未跨出国门的或者甚至是刚跨出校门的年轻教师,自身可能都对目标文化感受不深,更谈不上言传身教。为了帮助教师能获得真实的目标文化体验,大学及院校管理者应该提供出国的机会,没有条件者也要帮助教师参与目标语国家人士的联谊会等之类的社交活动。可以方便利用的资源是各个大学的外籍教师,翻译教师应该主动与之接触,可以把自己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或所感受到的独特的文化转述给学生。另外,当前世界已然成为“地球村”,网络等各种资源媒介的使用,使得我们可以不出家门就可以领略各国文化,因此教师最起码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总之,一个连教师都缺乏目标语国家文化的课堂根本就谈不上跨文化交际的培养。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 互联网进行跨文化知识教学。

教师应该多收集, 整理有关西方文化方面的音、 像等资料, 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 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一个声、 像、 文俱全的真实交流环境。这点与建构主义理论不谋而合,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它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 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真实的情景相联系的, 是对真实情境的一种体验。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社会互作用,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才能有效地构建知识。 同时又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 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索并完成知识构建。因此在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真实多媒体课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承担着跨文化交际的重任。翻译教学也不应该局限于翻译方法的讲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有计划、有系统地导入跨文化交流因素,逐渐改变传授一般翻译技巧或机械练习的传统教法,要教会学生从文化内涵来分析作品,理解作品。正如著名翻译学家Nida的文化知识框架中所包含的各个要素,我们在翻译教学中要将不同国家的生态文化、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文化因素导入翻译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实际交流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受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课题名称:跨文化交际与翻译教学一体化模式(课题编号:2011jyte147)。

(作者:武昌工学院语言文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3]佟晓梅.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教学研究,2006(2).

篇4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影视翻译;译者

一、跨文化传播的内涵及其对影视翻译的启示

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建立的标志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的出版,在书中他用大量的篇幅探讨非语言传播问题,提出了“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的观点。他认为文化是人类的媒体,人类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方面不涉及文化或者被文化改变。这包括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处事方式、城市规划布局、交通系统统筹以及经济和政府部门运作。学界普遍认同跨文化(Intercultural或Cross-cultural)是越过体系界限来经历文化归属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跨文化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参与和开展的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参与者不只依赖自己的语言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语言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跨文化传播是伴随着人类成长进步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流活动,交流过程不是简单的纯语言形式之间的对等转换,而是把一种文化中的语言代码转换成另一种文化中的对应语言代码,是跨文化传播的活性转换器。Susan Bassnett曾指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1]影视翻译就是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所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译者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打破了语言的隔膜和障碍,让本国受众通过影视作品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影视翻译的重要性正是源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外文水平不高与期望接受大量优秀外国影视作品之间的矛盾。目前,很多国内受众由于外语能力欠缺,不借助于字幕翻译无法看懂国外的精彩影视作品,因此也就丧失了了解国外文化的机会。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讲,母语超越了任何一种外语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因此好的译制作品不仅有助于观众准确理解原作,满足情感需求,还能使人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顺利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获得新的思想资源。而要实现影视作品的真正价值,就必须有一个既懂两种语言又熟知两种文化的影视译者架起这座桥梁。在影视翻译中,译者是精通两种文化的交流使者,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一种文化的含义在另一种文化的语境和接收空间中完美再现,在文化交流的层面实现意义对等。[2]他们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壁垒,促进不同社会、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译者在影视翻译中担当着关键角色。

二、影视翻译中译者应具备的素质分析

与所有翻译一样,如何正确理解和表达是影视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原作进行翻译之前,译者必须对影视作品产生的语言文化背景及其内容了解透彻,才能准确掌握原作的中心思想,进而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目的语来表达原作的含义,使译作与原作内容尽量对等,这些是对影视翻译最起码的要求。翻译活动中要想生产出更好的译作精品,笔者认为,作为优秀的影视翻译工作者还应该具备以下素养。

(一)具有较强的影视鉴赏能力

审美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而复杂的活动,包含了复杂的感觉、心理、思维和情感等一系列多样化的精神活动。[3]影视翻译不仅仅包含着语言文字的翻译和阐释,还包含着艺术和审美价值的再创造。译者在开始翻译之前要做足功课,那就是要通过观看鉴赏影视作品或剧本来了解作品内容。但译者不同于普通的受众,他们是服务于受众的特殊受众群体,要通过“看”来“感知、理解、调动情感,触发联想,进入一种再创作的境界”,即审美鉴赏。[4]影视的审美鉴赏包括对影视的民族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等文化特征的审美鉴赏和对影视艺术构成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审美鉴赏,以求进一步从看到的东西中解读更丰富的内涵,去破译更深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5]事实上,影视鉴赏的目的不只在于欣赏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影视作品深层含义和内在价值的认同和理解,而这种认同和理解是译者能否完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契合受众的审美情趣、融合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取得最佳观赏效果的必要前提。

(二)具备良好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影视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活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会给译者带来极大的挑战。中西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模式、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差异等方面。在思维与表达方式上,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它的句法关系主要依靠词序或语义来表现;西方语言注重形合,其句子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翻译家傅雷认为,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并承载着某种文化深深的烙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都反映着该民族的劳动创造、艺术成就、价值取向和生活习俗。[7]而这些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习惯影响着语言的传播,对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受众而言,由于缺乏背景知识而不能准确理解具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词语是很常见的。基于这些原因,影视翻译要求译者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合理处置译作与原作间的关系。

(三)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影视翻译是文学翻译的组成部分,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都必须有相当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影视翻译也需要译者有文学家的灵感和艺术家的匠心。[8]影视翻译工作者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在准确感受原语文化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将其在目的语文化中展现出来并易为受众接受,使译作真正达到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受众的最佳效果。

(四)具有严谨的翻译态度

翻译本身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影视作品看似有娱乐化的色彩,但是影视翻译依然要保持其严肃性,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本着对影视艺术和广大受众负责的态度去工作,而不应该只是为了机械地完成任务和单纯地追求物质利益而胡译、乱译。影视翻译中译者要注重把握好使用语言的“度”,即翻译时既不能故作高雅,也不能哗众取宠,而要尊重事实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原作内容用目的语表达得准确生动、恰如其分,与影视语言可听性、综合性、瞬时性和通俗性等特点相吻合。

三、译者在影视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人们相互了解和交流的障碍,影视翻译质量的高低对人们欣赏影视资源和文化交流也会造成直接影响。影视翻译中要尽可能地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缩小中西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注重使中西文化在译作中相互交融达到翻译的对等和平衡,才能不断提高影视翻译质量和准确传达原作意义。为此,翻译工作者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与普通翻译不同,影视翻译承载着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传播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特别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原则。在全球化语境下,译者要做精通中西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者,也要做合格的“把关人”。译者要具备国际化视野,摒弃过重的本土情结,用现代化、全球化的视界来观照中国的本土文化或中西文化的差异,稔熟地把握中西文化和中西审美差异。我们要完成中国影视“走出去”、外国影视“引进来”的战略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依赖译者主体的才华和能力。影视译者要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影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

(二)忠实性原则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的特质,影视翻译要严格遵循忠实原作的原则,尽可能惟妙惟肖地反映源语文化和作品特征。译者要了解中西文化,把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态下产生的语言融会贯通,才能做到既忠实原文又让译作“活”起来。语言学家拉多曾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事实上,文化背景和影视翻译有着相同的目的和功用,那就是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符号传达思想、交流感情。因此,在影视翻译中应坚持把文化背景寓于影视翻译之中,而不能孤立于语言之外,使受众深切体会和准确理解影视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受众跨文化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

(三)通俗化原则

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审美取向更加趋于个性化、多样化。众所周知,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9]影视作品受众的审美情趣既受到社会、阶层和民族等共同观念以及人类的普遍感情的深刻影响,又带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影视翻译工作者要照顾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就需要遵循通俗化原则。但是,通俗绝对不是低俗或者平庸,它是以一种目的语人群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阐释影视作品内在和外在的美,是以民族的语言展示民族特色,使“民族的”最终成为“世界的”。大众化的语言其实蕴含着更大的语言张力和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全球化语境中影视翻译工作者坚持通俗化原则,就是要以朴素的语言反映普通抑或深邃的思想,表达简单抑或复杂的情感。

(四)灵活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化”不再只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专属,文化多元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进行跨文化传播成为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举措。[10]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文化也一样,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译者要发挥自己的功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坚持优势互补、兼收并蓄、灵活处置,才能真正做到使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借鉴和交融。影视翻译不能只一味追求语言等值转换,要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深层次的转换。因此译者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文化交流层面的意义对等。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跨文化交流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影视翻译工作者在面对一些敏感性、隐私性、差异性的话题时,应该在尊重源语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对待,进而推动不同的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缩小影视作品折射出的文化差距。

四、结 语

跨文化交流和实现文化全球化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途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桥梁作用。为了顺应这种文化全球化的走向,通过影视作品成功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就必须充分考虑到目前受众实际外语水平不足的因素,深入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更加容易地享受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领域的影视作品。影视翻译承担着让观众享受视觉盛宴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承载着开展跨文化交流的使命,这必然对广大的影视翻译工作者提出更高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影视译者只有具备精湛的翻译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应有的专业资格,才能真正实现影视作品的价值,达到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eg,1991.

[2] Nida 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 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6]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8]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9] 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献综述;理论构建;历史发展;学科前景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传播(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相关概念。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此后,美国不少大学的传播学院系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传播学课程,也涌现出了大量经典著作,如《跨文化传播读本》(Larry A.Samovar and Richard E.Porter,1972)、《跨文化传播学》(L.S.Harms,1973)、《跨文化传播学入门》(John C.Condon and Fathi Yousef,1975)。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跨文化传播学这一领域,早期研究重点为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后期扩展至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在我国有关跨文化传播的著作也相继出版,如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与《国际传播学》,还有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本文将对2000年至2011年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梳理,以理清我国跨文化传播这一学科的发展脉络并试图探寻该学科未来的发展路径。

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

我国跨文化传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借鉴和初创期(1990-1995年)。这一阶段开始引入西方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理论成果,多为译著型文献,如高一虹的《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刘燕南的《跨文化传播的差异分析与因应探讨》等。(2)提升和拓展期(1996-1999年),这一阶段开始对西方跨文化传播学进行拓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拓宽本土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视野。学者从偏重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关系研究转向大众传媒与跨文化传播的融合研究,代表作有胡正荣的《卫星电视的影响与控制——一种跨文化传播研究》、聂小华的《文化差异与传播规范——如何把握引进电视节目跨文化交流的特性》等。(3)深化期(2000年以后),该阶段以横向拓展与学科交叉为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学科构建意识,大量的学科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介入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包括新闻类、语言类、文学类、心理学、教育学等。国内研究者逐步认识到跨文化传播中具体存在的误读与障碍性问题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交流中的影响,并着重开展如何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研究。如吴予敏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张咏华的《试析2005年中国大陆的国际传播研究》、刘阳的《试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以2000-2008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为背景》、姜飞的《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

本文将以2000年以后的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着重探讨大众传媒与跨文化传播学的交叉与融合研究,大致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类:

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此类研究成果主要对比中西方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差异性特点,着重分析双方在不同语境下的新闻理念、信息解读以及写作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如张大卫的《比较新闻学:历史、现状与难题》、程曼丽的《将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的历史沿革探析》、单波的《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张昆的《国家形象传播》、王祎的《对国家形象研究的反思》等。这些研究一致认为:意识形态与政治价值观成为东西方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最主要的沟通障碍,这也是导致双方彼此误读甚至产生敌意的最根本要素。程曼丽教授在其文章中提出,在境外创建我国新闻部门驻外分社以及提高记者的英文采编能力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主要途径,这将有助于国际社会倾听来自西方世界以外的声音,构建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平衡的信息秩序。

跨文化影视传播研究。此类研究成果包括麻争旗的《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尹鸿的《中国电影与国家软形象》、郭镇之的《试论改进中国电视的国际形象》、李京盛的《电视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徐明华的《跨文化传播的传媒区域化分析》等。大量文献均指出,我国影视节目的海外传播一直存在明显的“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现象,即我国文化产品内蕴含的东方审美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文化信息难以被西方民族所理解和接受,直接导致我国影视节目在海外市场吸引力下降的结果。研究指出,若要促成我国影视节目“编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得到良好的“解码”过程,我国影视的海外传播必须尽量减少跨文化传播的各种影响要素,如减少文化产品中过强的本土民族意识,弱化政治意识形态,增加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亲和力,大量植入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等。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培养

所谓的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与那些在语言、文化、习俗、社会、信仰、宗教有着很大差异的人群进行交际。那么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则指的是培养学生与英语国家人群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跨国际的交际能力对于新时代的技能型人才而言是一种必备的技能,更是社会时代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的需要。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1进行文化培训,更新教学理念

如果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能力培养,教师就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针对自己薄弱的文化理论知识进行扩充,也可以通过文化培训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要意识到身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者,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更需要的是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这才是能够影响学生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可以先从自身做起,丰富自己跨文化交流的经验,从实际情况中感受跨文化交流的魅力,并且从中总结经验,掌握在进行交际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或者在交际过程中应该掌握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所以,如何做好自己,如何使自己能够以更加完备的姿态来进行接下来的英语教学才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2重视学生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在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时,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最基本的自信心。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一大原因是由于兴趣不够,这就需要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这两点做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有着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这往往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部分,但是“讲与读”的方式经常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者传授亲身经验的方式来告诉学生,这样一来便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交流学习的欲望,更能够达到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功能。所以在进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用更加有趣鲜活的交际实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起学生进行交流表达的欲望。

3仔细钻研教材,满足学生需求

如今的中职英语教材中的英语知识比较枯燥,单纯的语法知识非但起不到坚实学生英语基础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更加厌恶英语,并且要想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需要不断通过有冲击力的内容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语言以及文化魅力,来适应中职英语教学过程总能力培养的目的。仅仅依靠中职英语教材进行教学,那么课堂气氛会变得死气沉沉,教师不仅会浪费教学课时还会使学生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究教材,可以将教材中一笔带过的,但对学生能力培养很有价值的知识点进行扩充,例如教材中有关“Art”一节,教师除过对必要的词汇进行讲解外,还可以借此向学生普及那些英语国家的艺术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这对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拓宽学生获取教材知识的途径,例如通过对外文书籍的阅读,英文广播或者英文报刊的传阅,通过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来增进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了解,这种学习方式无疑为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更加宽阔的途径。

4课内课外结合,注重知识应用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出来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实际演练,这才是交际能力的形成过程,以及财富累积的过程,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将教室课堂移动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能够大胆地与非本族语者进行交流,这种没有条件限制的自由环境,不仅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这种交际环境下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种自由交际的环境可能会出现许多交流上的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总结,寻找跨文化交际的规律以及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明白其实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从而对此产生信心。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需要教师的鼓励的,很多学生很可能掌握了一定的交际技巧以及丰富反而文化知识,但是由于很少有机会接受锻炼这就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胆量张口进行交流,所以需要教师进行鼓励,并且为这些学生进行单独的情景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加的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以及交际技巧。

5结语

所有的参与中职英语教学的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在现在这个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学生跨文化进行交流的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种能力的具备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更能够使学生获得很多就业以及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但是简单枯燥的英语教学没办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学生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这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现代社会,尽量做到让每一位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带向更宽阔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张慧珍.信息时代下中职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1.

篇7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知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张敬品(1965- ),女,河北石家庄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研究;谢峤(1983- ),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语言学研究;葛爽(1977- ),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语言学研究。(天津 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B02)、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海事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TJWY11-006)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金项目“海事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CLAL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26-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化海运行业的加速发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船员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彰显。海员间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很有可能导致误解或冲突。了解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知识可以大大提高与异域文化人员之间的交往能力,从而减少摩擦,增进理解,形成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航海人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航海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这是由学生将来承担的工作决定的。大部分毕业生将从事国际船运。而世界航线经由世界各个角落,与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发生交流;即使在同一艘船上,船员也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构成的。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沟通与协调,涉及了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交流。这也注定航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利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际活动,以及进行专业的知识和业务交流,否则无法完成工作,更无从谈起建立和谐关系从而密切合作了。所以,单纯英语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船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使他们运用英语流畅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准确无误地开展国际航运业务和日常交际活动,正是航海英语教育的目标与当务之急。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海运专业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已经毕业、目前从事国际航运的海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以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培养适合国际化需求的高水平海运人才。问卷设计涵盖两方面的内容。跨文化意识问卷的研究对象为海运专业的学生。问卷包含12道选择题,涉及学生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跨文化知识的介绍等方面。跨文化能力问卷主要针对海员,涉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知识、跨文化能力等四个方面29个小问题。最后还有一个开放性问题:对航海英语教学的建议。

2.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跨文化意识问卷调查对象选取我校海运学院二、三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有短期的船上实习经历,对跨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共收到有效问卷104份。跨文化能力问卷调查对象为海运院校毕业、目前从事海员工作的人员,包括我校海运专业的毕业生和天津远洋船舶公司的船员,共收到有效问卷70份。

三、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1.学生跨文化意识不足。绝大部分同学都认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95%),只有4.8%的学生认为关系不密切或毫无关系。当问及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时,33%的学生选择“全部不了解或了解很少”,其中了解最多的方面是英语国家的地理(30%),其余分别是传统习俗、生活习惯(22%)、语言文化、交际礼仪(19%)、历史(16%),了解最少的是宗教文化(7.7%)。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58%的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经常进行文化知识介绍,但60%的学生选择了对课文中所涉及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很少。这说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比较被动,没有主动地在课前查找相关背景文化知识等。

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学生的反馈是:教师在视听说课程介绍跨文化知识最多(71%),口语课程次之(55%);在教学环节上,61%的学生选择教师会利用单元导入介绍跨文化知识教学,其次是阅读教学(55%);75%的学生认为文化教学对英语学习非常有帮助;90%的学生选择有必要把文化意识培养融入英语课堂;关于获取文化知识的来源,选择最多的是电影、电视、影碟、广播、互联网等(53%),只有29%的人选择课堂、课本及辅导书;关于教师主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文化教学,53%的学生选择通过多媒体,如电影、录像、图片、互联网等补充课堂文化教学的内容;问及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大部分认为是语法知识和词汇量不足(76%)。

2.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不足。受访者均为海员。从事海员工作的时间多为三年之内;大多数人员在工作中与外籍人士有接触。92.8%的被访者认为在与外籍人士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认为影响最小的是性别因素(5.7%)。涉及跨文化态度,86%的被访者认为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技巧很重要或非常重要,91%的人愿意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同样比例的人希望学好英语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愿意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文化方面的差异;90%的人会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53%的人愿意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对方的文化;也有24%的人表示不太情愿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对方的文化。由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人认识到跨文化态度很重要,但当涉及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时,有些人欠缺积极主动性。

有关跨文化知识方面,90%以上海员自认为对中国的历史和地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社交礼仪等比较了解,对于英语国家的这些方面认为比较了解的比例基本在71%~82%。对于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认为比较了解的比例也在73%~75%。所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加强海运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加强他们对跨文化交流的了解。

大部分被调查者对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比较有自信。认为自己基本上可以与来自不同文化中不同领域的人(如不同性别、年龄、社会地位、宗教等)有效成功地交流的人占到80%。89%的人认为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克服文化差异,运用合适的交际策略实现交际目的。但对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从来没有犯过令人尴尬的错误”选项,只有38%的人选择了同意或基本同意,40%的人选择了“不确定”。这说明很多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会由于各种原因遭遇到交际困境和尴尬。

四、对航海英语教学的启示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学习者的最终目标之一。这涉及学校多部门的协调合作,特别是外语教学,应该担当起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的职责。研究对于学校航海英语教学有以下的启示:

第一,学校、海运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应共同努力,多管齐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第二课堂活动等多角度探索提高海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在培养目标上要体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到海员将来的工作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做些调整,完善相应的课程安排,明确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实习实践环节,要有意识地加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

第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将海运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培养提升到重要位置。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直接引导者,在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还应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和交际意识,培养其交际习惯,训练其交际技巧。同样,教学内容、模式、手段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内容上应摒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内容,代之以新颖的跨文化交际为主的新题材,补充新的知识,将各国的风土人情等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同时借助开设英美概况、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储备,为今后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做好准备。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采取案例分析、文化对比、文化讲座、角色扮演、任务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涉奇欲望,调动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交流主题拓宽视野,夯实基础。

第三,在语言环境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外籍人员互动沟通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定期邀请外教、留学生或外籍船员来到课堂,加大案例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第四,在众多环节中,学生是主要因素。学生应充分意识到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的必要性。以此为动力,在学习中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主动掌握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策略,并利用一切机会,增加自然环境下与其他国家人员间(留学生、外籍海员等)的互动,提高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自如沟通的能力,切实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胜任将来国际航线船员的任务。

总体来说,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以海运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抓手,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文化意识。换言之,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多元文化之间存在差别的合理性,对异域文化的合理性持包容开放态度,主动去接受、了解文化间的差异,并采取积极行动跨越这种差异,逐步做到自觉、有效并灵活地达成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炎芳.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J].今日科苑,2008(12).

[3]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刘春燕.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教育目标框架[J].外语界,2012(1).

[7]潘亚玲.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2008(4).

[8]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

篇8

关键词:文化交流 语言表达技巧 思维方式

二战后,随着交通、通信和科技的极大发展,“地球村”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因此,跨文化交际学应运而生。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交往。(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ter,2004:82) ,这就涉及了包括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地理等多种学科。如今,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大幅增加,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因此,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将会更频繁。

,(1879~2003),1938~1949年的中国第一夫人,1943年访美是其一生的巅峰之作。在此期间,她为中国的争取了大批援助,并在美国掀起了一阵“飓风”。尽管在此时,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尚未出现,但可以肯定的访美已成为该领域的成功范例。

一、思维方式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一点显而易见。西方人的思维基础主要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Karl Pribrsam认为,西方共有四种思维方式,其中英国和美国可归纳为唯名式的推理, 即世界是由事实而非想法组成的。所以英美国家的人倾向于通过分析具体事实得出结论。美国人在做说服性文章是普遍采取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式章法,可大致分为引言、记叙与说明、证明、驳斥、一些离题的话和结论。一般而言,这种结构的议论文对美国人较有说服力。

作为卫斯理女校英国文学和哲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对这一谋篇布局方法运用自如,突出体现在她在众议院上的演讲辞中:

第一段和第二段可看作是引言部分,在此她成功地与听众建立起了联系,包括她对美国人民热切欢迎的答谢,自身的荣幸和对即兴演讲不卑不亢的态度,这种伦理道德的吸引力让她赢得了议员的好感。第三段可看作是提出主张的部分,即中美两国160多年的友谊,为后面赢得支持做出了铺垫。第四段到第七段是分述部分,首先描述了一位年轻美国士兵迫降中国时得到的中国人民的友好接待;其次讲出了自己在美求学经历,表达了对美国这一第二故乡的亲切与感激之情;再次表达了她对两国合作对抗敌人以实现罗斯福总统的“四大自由”,引起了议员们的共鸣。这一部分突出使用了情感道德的吸引力。第八到第十段是证明与驳斥部分,即进一步证实自己的主张,并对对立观点进行驳斥。她举出了磨镜石的故事警示两国合作的重要方式:“不但要有理想,不但要昭示我们有理想,我们还必须以行动来落实理想。”以此来间接表示对美国先前的消极应战态度的不满。

根据以上的分析,美国议论文体与中国的曲折含蓄风格不同,如果不对此加以注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说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表达方式

Arensberg和Niehoff 认为, “语言是文化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即使相同的语言也有不同的使用。在美国,大多数人不懂矜持,所以交际中的语言风格更倾向于直白。他们也欣赏直接、坦诚和明确的表达而非含糊其辞。而我们中国人容易将这种直白理解为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容易造成气氛尴尬。总之,语言在美国的主要功能是表达个人观点,而在中国则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工具,这一点是双方交流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个人认为宋美玲在语言处理上做得非常到位。首先,她清楚明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中国战争中的盟国,美国从未在支援中国上做过明确承诺,因为美国将重点放在欧洲战场上。对于对于来说,此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改变美国的态度以增加对中国抗日的支持。在对众议院演说中,她采取了欲抑先扬的策略:首先赞扬了美国士兵的勇气和美国所蕴含的浓厚的民主风气,“美国人民正在建立与实施一种确系其祖先所怀抱之立国典型。此种信心,益见加强而证实。”,所以在伦理上,“诸君为美国人民之代表,目前有一光荣机会,使汝祖先之开国工作,发扬光大,超越物体与地理限制之疆界”到 “诸位代表”理应将日本视为比希特勒更为凶险的敌人。 在此演说中,她从未直接提及中国自身的利益,相反,她处处从美国,从世界,从全人类以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出发。她充分利用了美国根深蒂固的追求历史、传统、道德的理想主义外交情结,使得美国人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责任重大。

最后,她不仅操着一口流利准确的美国英语,还恰如其分地引用了几句中国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来暗示美国应该将重点转向亚洲,清醒地认识日本的威胁;“看人挑担不吃力”来暗示美国应当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手足情深”生动描述了同盟国之间的兄弟之情。这些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的表达更凸显了她作为东方大使的角色。 Althen 对美国人对语言的痴迷有一个精准的描述: 美国人敬重那些可以用适量词汇清楚表达自己的人,笔者认为这正是对女士的精准描述。

三、一些启示

从语言交际方面看,女士对我们与美国之间跨文化交流有很多启示。

比方掌握多种信息系统,熟悉更多的语言符号,注意英语的文化根源。在中国,英语作为外语,我们容易忽视英语的深层文化的学习,例如在习语、模糊语这些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表达的使用中,如果对文化不够了解,直译是行不通的,很容易造成误解甚至冲突。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有能力的人的显著标志就是能言善辩,思维清晰。为提高交流技巧,可以加强思维的训练。其次,培养交际的灵活性。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指出:“一个人的一声会扮演多种角色”不论我们的角色是什么,不论我们采取怎么样的技巧,我们都需要应对各种各样情景,人物与事件,正是由于未来的不可预测,这种“随音乐调整舞步”的能力才显得如此必要。

参考文献:

[1]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the 5th ed..2004

篇9

    论文摘要:在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语境要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师具备跨文化的视野。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语言转换的训练,忽视跨文化意识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故而教学效果不佳。英语教师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将翻译教学纳入到跨文化交流的大框架中,将跨文化意识运用到英语翻译教学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翻译技能,提高翻译水平。

    在翻译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因为缺乏文化知识而产生误译的现象。因此,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导人,以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技能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跨文化的意识,在翻译教学中导人文化意识,注重文化语境,以及通过翻译课教材的改革这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加强教师在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翻译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翻译策略的选择可以说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其中折射出译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立场。翻译的最终目的不是语际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因此,无论是翻译教学还是翻译研究,都要面对两种语言文化之间语言文化的相互渗透,即交际载体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两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语言的表现形式,研究语言和文化这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连体。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翻译教学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语境要求英语教师尤其是翻译教师具备跨文化视野。而且,语言学习本身的规律也要求教师培养跨文化意识。特别是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渠道,翻译教学更是强化了这一要求。

    在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虽然有一部分教师希望将跨文化意识与教学相结合,但却因自身跨文化知识的薄弱而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而教师自身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将教学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适应时代的发展。翻译教师必须拓宽知识面,将语言教学与社会历史、文化风俗、哲学心理诸多方面紧密联系。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交际文化翻译教学的力度,注重传授文化知识和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教会学生从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懂得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以期提高翻译能力。

    二、在翻译教学中导入跨文化意识

    翻译通过语言这种载体的转换实现跨文化的交流。而跨文化的交流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并且每个语境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所以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制约着翻译的过程以及翻译方法的选择。因此,翻译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任务放在首位,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学好翻译只掌握词汇和语言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比语言知识的贫乏带来的翻译错误还要严重。

    部分学生在初学翻译时都误认为翻译学习就是掌握语言成分的转换,因而花大力气学习各种转换技巧,背诵大量单词,但最终翻译能力还是得不到提高,难以应付各种类型的翻译实践。翻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走出这一误区,让他们明白翻译并非等同于语言转换,而是一种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能力获得的前提是对翻译实践所涉及的两种文化知识的把握。所以翻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跨文化意识的导人,其次才是语言的处理技巧的讲解。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属于应用性质的教学,通过翻译教学和跨文化意识的导人,学生才能够加深对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双语应用的能力才能提高。在现行翻译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体系有重语言轻文化之嫌。但跨文化意识的缺失会使翻译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尤金·奈达认为:“笔译与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因此,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通过原文向学生传授跨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收集跨文化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跨文化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外国的人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社会传统、民族习俗、言语礼节,以及民族心理、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传统观念,从而优化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跨文化知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篇意识,以期适应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要。

    三、注重翻译教学中的文化语境

    众所周知,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行为。语际转换的基础是两种语言的对比,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建立译语意识,排除原语干扰,传递原语意义。然而意义依赖于语境,语境却蕴涵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中。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立的语言符号构建系统,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的逻辑关系的表达形式可能不同。在解读句法意义时,一定要从译人语文化的角度去考虑。如果原文本语言符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体现形式可以为译人语文化所接受,其句法意义可以套用。而当原文符号的逻辑关系的表现形式在译人语文化中无法体现时,句法意义则无法传递。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差异对两种语言的影响,这样才能从高层次、深层次进行语言转换,实现跨文化交流。基于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更要了解这些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这样在翻译实践时,才能避免出现文化错位的现象。

    因此,教师在研究译文的语篇时必须联系其语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先有语境,再有语篇。影响译语的生成、同时又反过来为译语所影响的总的社会历史性的语言情境即为翻译中的文化语境。其次,译语在母语中生存,既受到目的语主流文化的影响,又受译语文化的影响,例如::a big fish insmall pond,学生一般翻译为“塘小容不下大鱼”或“小笼装不住大鸟”;而英文实际上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与“林中无鸟,雀为王”之意,与学生的译文意思截然相反。再如,1 ock the stab 1 e door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有些学生采用替换法,翻译为“亡羊补牢”,看似神来之笔,实际上是文不对题,因为英文原文强调的是为时已晚,而汉语译文是犹未为晚之意,二者语意一正一反,截然不同。

    因此,翻译教学应考虑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文化语境,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人新的文化环境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语篇的基础上了解把握文化知识,通过对不同语篇的翻译联系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四、翻译课教材的改革

    在翻译教学中,教材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教材具有导向作用,教师必须根据教材来实施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活动。

篇10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载体,而后者为前者依托,倘若仅掌握语言技能而没有深刻理解其内涵文化,则语言学习就好比无本之木,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可优化教学效率,开阔学生视野,令其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技巧。为此,实践教学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合理的加入外国文化内容,通过文化背景的渲染,有效的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技能与核心思想。

2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深入,令国际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不断密切,因此市场需要具备扎实语言功底同时又了解外国背景文化的综合型人才。面向同自身生活背景、文化历史不同、存在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差别的外国人,我们无法全面依靠母语文化阐述自身思想同对方交流。因此只有全面考量国外文化特征,实现优质的跨文化交流,方能更好的驾驭语言,契合市场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

针对目前我国各区域英语高考题型,较易明确考试考核一直注重跨文化能力的评估。由此不难看出,高中英语教学只有扩充西方文化背景、人文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巩固交际意识,方能真正优化教学质量。

3 跨文化交际科学内涵

跨文化交际主体为同生活在各异文化背景环境中的人们进行交际阶段中,应形成对他国文化以及自身文化差别、共同性的敏锐意识,并在应用外语交流时,可依据目标文化有效的优化自身理解力,形成语言自觉性。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当步入英语学习高级时期,应令学生学习的异国文化、训练范畴逐步扩充,进而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提升其文化鉴赏力,并树立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此,高中英语教学应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英语成语、了解核心文化内涵,熟悉一些代表性典故,并知晓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成就、艺术成果、科技发展与成就贡献,进而对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有利影响,强化综合素质水平。

4 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培养实践策略

4.1词汇教学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

语言教学中,词汇为活跃内容,包含大量文化信息,映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内涵。英语较多词汇来源为传说、神话故事以及名著等,同民族文化联系紧密。为此,高中英语教学中,应令学生明确词汇包含的文化内容,通过深化理解,优化学习效果。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词汇意义,注重总结与归类,渗透跨文化交际训练。例如,series一词代表系列的意思,在交际之时若直接的将其理解为系列则会不契合文化特征。交际之时,对于I think the TV play series is made up.这句话,更恰当的含义是:我认为这部电视连续剧是虚构的。由此不难开出词汇教学需要集成文化培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应简单的望文生义,应在了解词汇意义的同时,探究其文化因素,进而更好的提升交际能力,优化学习效果。

4.2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强化文化导入,扩充知识面。高中教材其题材内容相对丰富,较多包含英语国家地区的文化内涵。共有 33 个话题,这些话题涉及到的题材广泛,涉及到人民生活习俗、文化艺术、自然和环保、社会和社会生活和未来世界等。这些话题的设计理念体现在: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的,他们能引起兴趣的话题都体现在课文里,例如生活方式、运动明星、以业余生活、音乐和舞蹈、假日、金钱管理、社会习俗等。 为此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探究教材内容文化背景,有意识加入传统文化内涵、人情风俗相关知识,丰富学生视野。同时,可令学生由丰富文化元素内提升对目标语言以及母语内涵文化的全面认知。例如,在讲授英语小说阅读片段内容之时,教师可为学生介绍文章作者的生平背景、各类文学作品等。可为学生布置课前搜集资料、预习任务,并令其在课堂之中展开自如的交流,进而令其强化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形成主动学习、全面协同合作的良好意识,并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科学理解。日常阅读教学训练中,为提升学生阅读技巧,教师可为其讲授有关西方历史、以及前沿科技成果等文化内容,令其全面了解英语具体风格以及核心特色,摒弃由于文化知识掌握有限令学生陷入理解障碍的不良境地。

4.3扩充信息渠道,创建优质的文化氛围

高中英语教材内容中,提升了交际项目以及相关场景的比例,因此教师可通过科学的筛选以及良好的重组,创建契合教学场景。可适当的为学生介绍风土人情,令其了解我国以及西方国家存在的文化差别,令其置于真实情境场合中积极的交际,提升语言技能,预防交流障碍。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英汉不同的思维方法,令其通过有目的参照,合理分析,在科学文化背景中展开自主交流。再者,应充分发挥课外教育优势,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积极阅读课外读物,扩充文化吸收、信息获取的途径渠道。应借助信息化手段、网络平台丰富听力训练,依托教材组织学生积极进行戏剧演出,观看国外视频、影片,令其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信息,快乐积极的感受外国文化、领悟内涵真谛,提升综合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