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技创新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科技创新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1.打造“攀登杯”精品科技竞赛活动。第十届攀登杯,从寒假前启动历时4个月,收到来自各个学部学院的375份参赛作品,参赛人次达2000多人。最终选出71支团队进入决赛。决赛于4月9日在伯川图书馆北大厅举行,决赛也是首次采用公开展示,现场答辩的国赛形式,引来众多学生围观,也有校外人员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当日参观人数达千人以上。最终评出一等奖12份,二等奖50份,三等奖65份,最受欢迎作品奖4份,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捧得“攀登杯”。
2.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本学年共组织开展高校物联网创新大赛、软件定义网络应用创新开发大赛、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东风梦想车环保汽车设计大赛,“交通未来”创意大赛、360信息安全开发大赛等省国家级10余项科技类竞赛,参与人数达千人以上,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热情。
3.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科普活动月活动。5月份开展的科技科普活动月活动共有学部学院9支科普实践队深入社区街道小学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普及,丰富了居民的科学知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开展科普作品竞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全国赛做准备。活动月中进一步打造幼儿园科普志愿服务队,目前服务队有20个成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同时活动月结合教育部科技科普活动周、粮食部粮食活动周、海洋局海洋宣传日、青年文学艺术奖等开展相关科普系列活动,并将本次活动月的部分作品及“攀登杯”优秀作品于嘉年华当天进行了成果展示。
二、深入推进青年创业工作
1.做好“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省国赛备赛工作。自“攀登杯”创业大赛结束之后,进行一系列作品的挖掘,包括获奖作品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最终确定50份优秀创业项目参加省赛。在充分了解国赛省赛政策的基础上,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并对所有队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先后邀请国家省市级专家5人,基本保证每周一位。省赛初赛后,确定10件作品进入决赛,之后对决赛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包装,开展多次模拟答辩。5月27日带队参加决赛,最终6件作品获省赛特等奖,5件作品入围国赛。同时,对“创青春”两项专项赛,即MBA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创业大赛进行作品征集和挖掘,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作品提交。
篇2
1、提出动因
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如何参加科技创新;如何搭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如何利用科技创平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学院,我们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要做到:“四个结合”即把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业就业相结合。“四个紧扣”即紧扣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紧扣教学科研,突出人才培养功效,紧扣社会热点,加强科学精神培养;紧扣传统活动,焕发科技创新活力。“四个注重”即注重学生特点,丰富活动形式内容;注重学生层次,扩大活动的参与面;注重社会资源,加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注重建立保障服务体系,探索培养模式。
2、建设目标
形成具有特色的“11336” 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 1条主线;“科学精神培养”为1个主要目标;“基础科技创新、专业科技创新、综合科技创新” 3个服务体系,“学校学院、实践基地、团队组织”3个保障体系;采用不同时间、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空间、不同组织体系6个创新模块,工科类学生从大一开始进入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到课堂、实验室再到科技创新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11336”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实践第一,理论第二的方法,即先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其后对活动提炼总结,发现问题与不足,形成新的适合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再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检验并完善新模式,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特色做法
1、形成师生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是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催化剂。将科技创新纳入学院教育体系,实现不同科技创新形式与不同专业教学互相促进。加强学生创新知识教学和创新活动指导,鼓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逐步成为自我开发创造的主体。励师生互动,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素质,形成创新意识的良好循环。
2、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是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从保障体系、服务体系、活动体系等方面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努力拓展创新能力培养途径,通过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舞台逐步变大,团队逐步增多。进入科技创新的“四种境界”:团队开始时觉得“行”;研究展开后觉得“难”;深入研究时觉得学的知识“浅”;项目完成后觉得收获较“大”。
3、完善制度是保障,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是目的。应制定规章制度,对建议立项的项目进行管理与服务,建立激励机制与第二课堂学分、科技创新单项奖、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将学生的科学精神与道德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运作模式
1、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保障体系
构建完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保障体系(如图2):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聘请专家为顾问,专职辅导员具体协调。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制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规定》、《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考核表》等制度。对科技创新活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有计划的开展挑战杯等课外科技创新系列活动,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方法与思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挑战杯、力学大赛、结构设计竞赛、技能竞赛等),并在培养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取得课外科技实践相关学分。
形成了领导小组、团委、学生会科技创新部,科技创新社团,学生班级团支部、学创委员,社团成员多位一体的组织体系。依托该体系日常性的开展小创意、小论文、小创新、小研制、小发明“五小活动”。领导小组对学生作品严格考核,筛选优秀作品进行立项。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基地,使之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功能,调动专业优势不断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发挥校内外资源,实现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外基地获得人才的双赢目标。基地建设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级管理,学生签订《大学生科技创新协议书》,促进科学行为养成。基地重视科技创新动态,及时为学生出谋划策,如学院在国家“863”计划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并成功完成了大学生风力提水项目的实施,让更多学生亲身目睹科技创新实例,增强了学生利用科技创新基地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
2、强化措施、加强指导,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体系
构建完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体系,如图3。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规划计划、项目培育、立项资助、培训指导、活动实施、交流总结、考核评比、表彰奖励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重视宣传发动,努力搭建舞台与组建团队。为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学院重视“面”上的宣传,召开不同层次的动员大会,突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广泛发动。同时重视“点”上选拔、扶持、培养工作。通过宣传橱窗、学院简报等多种媒体,介绍以往成绩,激发学生的热情,选拔优秀团队,在师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工作到位。科创活动开始前期,指导教师为学生科技创新指点迷津,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科技创新项目中融会贯通。在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选题、调研、运用文献等;指导学生研究选题,开列参考文献;带领学生外出调查;认真审核学生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教师的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向学生传递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每年有几十个科技小组活动在实验室。
3、突出特点、注重实效,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活动体系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活动体系,如图4、图5。科学规划活动内容与方式。活动内容主要有:科技竞赛、科学实验、科研考察、科技服务、科普宣传、科技扶贫、科研攻关等。活动形式主要有个人和团队两种,个人活动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多渠道、不同方式开展科技创新。团队方式主要在寒暑期、学期内课余或节假日。人员一般在五人以上,有具体的科研项目、固定的实践场所、明确的指导教师、预期的成果、集中性开展活动,活动时间在一周以上,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跨学历组队(团支部团队、学院团队、校级团队)。
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成效
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2009年水院学生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立项3项,获得9万元资助,其中一项在考核中名列第一。校级大学生SRT研究计划立项24项。在全国科技创新类竞赛获得奖励14项;在山东省科技创新类竞赛获奖11项。获学校科技创新类竞赛获奖30余项。成功举办了山东农业大学“路达杯”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校院投入2万余元完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风力提水喷泉的实施。科技创新社团“行知学社”表现突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创新社团,山东省“三下乡”优秀服务团队。
2010年,大学生国家创新实验计划立项5项,获15万元资助;校SRT立项26项。获“中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第十八届全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奖励29项;获“第三届山东省结构设计大赛”等省级奖励38项;校级奖励40余项。成功举办了山东农业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赛、“路达杯”第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校园赛事。
2011年,大学生国家创新实验计划立项5项,获15万元资助;校SRT立项26项。获“第二届全国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第十八届全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奖励49项;等省级奖励61项;成功举办了山东农业大学第二届“仪兴杯”艺术设计大赛、“路达杯”第三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校园赛事。
1、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加了科技创新实践经验。通过科技创新过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显著增强;独立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加强了思想修养,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2、激发了专业情感,提高了学习热情。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检验,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专业学习更加努力。科技创新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动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在实践中动脑有收获,动手有感受、结束后有感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求实精神。
3、通过科技创新,扩大了校院影响,促进了学生就业。今年华昌集团专门来学院招聘,就是因为我院在山东大学“华昌杯”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一次获得了7个奖项,华昌集团负责人说:没想到农大教学质量如此之高,农大学子如此优秀,使其对我校学生水平有了充分了解。近几年通过挑战杯及其他科技活动,有数百名学生在东营水利设计院等创新基地就业。
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经验启示
1、提出并实施了农业高校工科工程类专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了“11336” 工科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提高了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初步探索出一条扩大农业高校工科工程类专业影响,促进学生就业,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道路。
3、把科技创新纳入教育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到教师职称评定中,调动了教师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广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探析[J] .2005(3)
[2] 王祚桥等.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 .党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3] 黄婕.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 . 化工高等教育, 2006(2)
[4] 杨琳. 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 . 江苏高教, 2006(2)
篇3
1.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大企业封闭式科技创新鉴于大企业与科技创新间的紧密关系,及其实践、理论重要性的多重强调,使得这一时期针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基本上都以大企业为研究样本。如,熊彼特在提出科技创新理论时就认为大企业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实中,基于这一时期经济、科技环境的局限,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的确更有可能吸引、提供、负荷和合理利用科技创新所需的大量资源[3]。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大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如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成立的贝尔实验室。此外,Maclaurin(1954)通过对美国1925—1950年13种工业发展情况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从理论上明确了大型企业在构建美国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大企业科技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创新专利带来的巨大利润和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使得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具备了另一个显著特征:封闭。如,Turner(1954)在对191个企业科技创新境况分析后发现,大部分企业以自身内部资源为支撑,很少吸纳或借助外部资源开展合作创新。这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科技创新研究思路基本立足于单个企业本位组织内部及其对外部环境的被动适应上,即如何通过自身条件调整(包括组织及其所拥有的创新要素)适应外部环境,以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效能的最大化。所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企业外部环境对其内部科技创新的线性影响研究,二是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要素及其自身组织安排对科技创新的线性影响研究。
3.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科技创新进入20世纪70年代,科技创新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向,具体表现在:创新参与主体不仅由大企业拓展至中小企业,而且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主体也参与进来;突破组织边界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战略思维撬动尽可能多的创新资源;创新过程不再是机械、线性的,而更趋于非线性和复杂系统性;创新不再满足于1+1=2的线性结果,而是努力获取1+1>2的协同效应等。总之,科技创新模式由大企业封闭式创新步入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创新,且形成了名目繁多的细化科技创新模式,其中已被广泛认可且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合作创新模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技创新就已经面临所需经费日益庞大、研发过程日益复杂的现实,单兵作战的创新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求,Arnold(1954)当时就认为合作研发(cooperativeresearch)可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Arnold详细分析了4类从事研发的团体及9种出资团体,冲破了单个企业独自研发的组织路径选择,开拓了研究科技创新多组织(单位)合作创新模式的先河]。但是之后合作创新研究并未受到重视,直至70年“I/UCRC”(Industry/UniversityCoop-erativeResearchCenter)的提出,合作创新研究才受到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合作创新新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是Franks(2000)将供应链思想引入创新领域提出的“供应链创新”模型和Etz-kowitz等(2000)构建的大学、政府及产业“三重螺旋”创新模型。
二、创新系统模式
1.基本科技创新单元间的合作具有偶发性,为了使合作创新更具稳定性和可预见性,需要相应的系统予以持续培育和支持。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创新系统模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且形成了三个代表性流派:以Free-man(1987)、Lundvall(1992)和Nelson(1993)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系统,他们从国家层面关注创新过程,认为创新的实现与一国的具体国情具有内在逻辑性,并构建了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模型[9-11];以Cooke(1997)和Braczyk(1997)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系统,他们批评国家创新系统概念过于模糊,并用区域予以取代,将分析对象具体化,这为分析一国国内不同地区创新能力的差异提供了分析框架;在吸收“三重螺旋”创新模型的基础上,以Malerba(2002)为代表的部门创新系统也已形成,他们将分析对象定位于更为微观的“部门”(sector)。可见,创新系统更加侧重科技创新宏观层面,其对顶层设计的重视为有效规避合作创新偶发缺陷,促进合作创新持续进行提供了系统保障。创新网络模式。为使系统性创新更具有可操作性,创新网络应运而生。创新网络最先发轫于Imai和Baba(1989),Freeman(1991)在引证并接受了两者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正式采用创新网络这一名称,是指“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Gemiinden等(1996)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企业为核心,以管理机构、供应者、协同供应者、研究与培训机构、竞争者、批发商、客户、咨询者为合作者的创新网络参与主体模型
2.明确了创新网络的主体构成。Sheffi于1985年提出的超网络(Supernetwork)已被引入创新网络研究领域,并成为创新网络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总之,创新网络模式为合作创新水平的升级和创新系统的落实提供了可能。创新集群模式。科技创新并非均衡分布,而是某些行业、区域或者时间点总是比其他行业、区域或者时间点具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产出,甚至会出现科技创新成果“涌现”的现象。OECD基于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整合,分别在1999年和2001年出版的《集群———促进创新之动力》和《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驱动力》两部研究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当代意义上的创新集群。之后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对于创新集群的认识也日益深刻和多样,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包括美国竞争力协会(2010)基于高强度合作视角的分析、Preissl等(2003)基于技术功能联系的解读和Scott(2006)基于创意领域的诠释。至于创新集群运行方面,创新机制、创业机制、产业促进机制和区域发展机制成为其有效实现的4大核心支撑机制。总之,创新集群模式的出现使科技创新与产业或经济的结合更为紧密,同时也为合作创新、系统创新和网络创新的建设开辟了新的视野。开放式创新。Chesbrough在梳理、总结创新已有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在2003年《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一书中正式提出开放式创新这一概念。他在对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做了详细的比较后认为,智力资源的流动与私人投资及其对外部知识的支持是开放式创新产生的重要原因,且认为这一模式的本质在于,企业可以通过外部(内部)的路径将外部(内部)的想法商业化推向市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建立新公司、认证许可等。之后,Ches-brough(2004)又对开放式创新的管理原则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为开放式创新的切实推行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3.网络众包模式。2006年,Howe在《连线》杂志首次提出网络众包(Crowdsourcing),但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之后Estellés-Arolas等(2012)在总结40个已存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众包的定义,是指一种在线参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科研机构、非营利性机构或公司灵活需要解决的任务,大众自愿承担任务;并廓清了网络众包的8个特征:清晰的任务承担者和众包者、任务目标明确、任务承担者报酬明确、众包者可接受的报偿明确、在线参与、一定范围内的公开征集和使用网络。可见,与以往创新模式相比,庞大、分散的参与者管理成为此种创新模式成功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两种解决方案得到认可:一种是技术方案,如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构建大型分布式计算系统,为网络众包中研发问题的编码、信息化和模块化提供技术平台;另一种是采用管理方案,如给每个研发问题指定一个项目经理或通过“动机—诱因—激发—行为”模型对参与者实现有效管理。作为刚刚出现的一种创新模式,其所独具的创新合作关系、计算机网络化和创新过程民主化为已有创新模式的发展,或者几种创新模式的整合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三、结论与研究展望
1.技术仍是科技创新理论的核心关注点,且科技创新模式根据不同的创新问题相应产生,具体来说:合作创新弥补了孤立、封闭式创新的能力或资源局限;系统创新规避了合作创新的偶发性,使其更趋稳定和可预测;创新网络在超脱了合作创新过度关注微观创新单元间两两关系束缚的同时也具体化了系统创新,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创新集群则摒除了均衡发力的思维,以有重点、分步骤的路径实现了创新辐射,同时紧密结合产业集群,使创新更加凸显生产力属性;开放式创新更加侧重创新要素组织间的无缝流动,为创新资源的集成使用提供了方法和依据;网络众包更是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创新民主化,为大众创新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支撑。可见已有科技创新理论和科技创新模式研究成果为现实科技创新的有效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导引。然而,已有文献在以下研究中仍显薄弱,急需进一步的探讨与完善。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内在规律研究。由前述文献可见,目前针对科技创新的研究集中于技术领域,而对于更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却关注甚少。所以,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是否也可应用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与创新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过程到底如何进行?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研究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篇4
在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重视下,学院学生也没有让学生失望,在各种科技创新竞赛中屡次获得较好名次,给学校带来了极为积极的影响。2015年,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在河南科技大学举行。此次大赛设置了跟随、购物、通用服务机器人等比赛项目,来自全国19所高校的89支队伍带来了各类服务机器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对这样具有竞技性的国家级比赛非常重视,忙碌于赛前校内的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赛,并选派专业老师全程指导。在激烈的竞赛中,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组队获得了智能家居项目的一等奖。这一结果不仅激励了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其他学生,同时弘扬了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良好校风与实力,对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学风建设产生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科技创新竞赛对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
1、科技创新竞赛能够唤醒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其学习目标的明确。在进入高校之前,大部分高中学生都将其唯一的目标锁定在考上大学,而关于进入高校真正要做什么或者为了什么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大部分的高校学生来说,都会对学习目的产生迷茫。从当前大学生活、学习过程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生都将无关紧要的事情作为大学生活学习的重点,导致很多时间被浪费。而在高校的必要学习上却存在着基础知识不够稳定,在学习终极目标等问题的认知上存在偏差等现状,使整个高校学风都陷入比较模糊的学习氛围中。而通过对科技创新竞赛的参加,学生则可通过亲身体验来完成一项项任务,在这一过程获得充足的动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清醒地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随之推动整个高校学风的清朗。
2、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组织纪律性具有强化作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在高校的学风中,学习纪律是其学风优良与否的直接体现和有力保证。科技创新竞赛对参与者的要求较高,参与主体除了要在态度上科学严谨外,还要在逻辑性上具备少有的缜密性,并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这些诸多的要求也决定了科技创新竞赛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竞赛中,进行时间均在在第一课堂之外,使部分学生上完课无事可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帮助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问题实现较好地充实。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科技创新学习活动所占比例上,据对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统计而言,与未参加或第一次参加竞赛学生相比,参加多次竞赛的学生明显提升幅度更高。且大部分科技竞赛都是团队进行,在团队共同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观念能够被进一步增强,能够有效促进“比、学赶、帮、超”良好学风的形成。
3、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激发作用,有利于校园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大部分都是由于学生的兴趣使然,其他未参加竞赛的学生同样会被调动起科技创新兴趣。而学生只有感兴趣自己所学的专业,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以看出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道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多人都是空白的,一知半解的还有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问题。不过,调查发现当时的很多学生都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有较好的期望。但真正进入大学后,因课程的放松及人价值观和社会客观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开始丧失对学习的兴趣,高中时期的刻苦钻研不复存在。而通过形式新颖的科技创新竞赛,学生则能够在丰富多彩的内容中感受到时代和未来的步伐,通过钻研而得出的他人所未企及的喜悦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在竞赛的过程中,创新和团结的氛围十分浓烈,这些都会由一个人感染另一个人进而感染更多人,有利于校园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4、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的自控能力有一定约束力,有利于上课出勤率的提升。当前高校现状中,存在比较明显的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究其根源还在于部分学生学习自控能力的减弱,导致其不仅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且不能按要求独立完成课后作业,考试中作弊现象屡屡发生。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学生出勤率是其重要体现,对学校的学风建设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在高校学风建设中,上课出勤率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重点内容。学生上课出勤率的高低,对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有直接反映。而通过对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参加,学生则在竞赛规则和要求中必须对前期准备积极进行,并需要认真实施中后期各种需要。对各个环节能否达到科技创新的预期效果进行仔细的总结。在此影响下,学生逃课的几率将大大下降,将会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这些项目中,从而促进学生自控能力的提升。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意义 现状 途径
一、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坚强阵地,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才能起到实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如人员的安排、机构的设置、资金的投入、场地的建设,等等,都应该建立科学和规范的制度。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国家级、省级的,也有学校甚至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可考虑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等。在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方面,如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还要设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体奖,充分调动大学、院系和学校其它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性。
4.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阿尔温・托夫勒的这句名言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的层出不穷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只靠学校阶段性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求。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人们的学习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从而使学习贯穿于整个人生过程和整个社会活动之中,即生活即学习。新世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重视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怎样学习和应当怎样学习,要教大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创新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
[2]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8):76-77.
[3]童亚宾,李艳君.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49,(9):126-127.
篇6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开设有关科技创新的实践课程。在大学课程中应加入实践实训类课程,将此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考试也要进行学分认定。实践占70%,理论占30%,在进行课程理论讲解的过程中,布置需要进行科技实践的题目,并给出需要写出的课题格式,学生分成几组开展自己的课题,借助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对选题所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作为理论依据,然后通过设计、分析、试验和总结等步骤,最终完成论文并由专家进行评价。组织不同专家对几篇论文打分,计入论文评价计量表,分为自主评价和交换评价两部分内容,计算平均分,最后选出最佳论文。2.假期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通过给学生布置假期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分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进行资料收集,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经老师指导再继续开展研究。师生之间通过QQ群、微信等建立联系,及时沟通,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锻炼专业技能,以便在学期开学答辩时有充足的信息数据进行论述和总结,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高校内部要积极开展创新竞赛活动,可以通过辅导员与学生会进行大力宣传,让学生报名参选,提高大学生对创新活动的关注度,拓展大学生对科技竞赛参与度。竞赛活动分为选拔、培训、竞赛,组织专家进行评价等过程,选拔过程首先从个人知识层面、团结协作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层面进行初评,表现好的同学有资格进入竞赛环节,竞赛之前需要进行培训,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可以自学,没有硬性要求,但是对于比赛过程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不能忽略,否则直接取消参赛资格。竞赛中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选定主题作品进行设计研究,通过收集资料、数据分析、选择指导教师进行主题创作或试验研究,完成竞赛作品,专家组进行最后的审核评定,选出最优秀的成果。这种创新竞赛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及补充,丰富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内容,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指明方向,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
二、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充分发挥科技竞赛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开展科技竞赛的重要目的。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国家政府也要针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政策和经费支持,选拔对企事业单位有帮助的优秀人才,根据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主题进行科技创新内容的设定,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每一环节中,使社会效益与大学生创新培养实现双赢,不仅可以让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能增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机会,这种社会化和商业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参与机制。
总之,以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为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选拔了专业技术高端人才,而且也能全面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添砖加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王俊玲 杨闯 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秋实,张丽伟,陈丹丹,滕志君.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2):7973-7974.
[2]刘星萍,肖中俊.大学生科技竞赛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启示[J].高教学刊,2016(14):200-201.
[3]郑秀梅,司有宝,付丽艳,李广军.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8(5):77-80.
[4]肖卓宇,余波,黎妍.以竞赛为为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89-92.
[5]周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大学生科研训练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1(6):152.
[6]林晓.基于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5(2):132-134.
[7]权龙哲,张丹.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5):53-54.
篇7
时间飞快,转眼又到期末。本学期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三年级全级的科学教学工作。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二、在教研活动方面
平时积极参与校内外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在本学期1月1-8日参加师范大学“2011年青少年科技创新课程的开发与指导师资”培训,听取了当场多位前辈及专家的教学建议,受益良多。
三、在各项活动方面
1、指导学生参加第31届科技创新大赛,XX同学获二等奖。
篇8
[关键词] 青少年 教育 科技创新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时,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和探索,思考中小学校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搭建科技创新舞台,培养学习创造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创造实践中成长。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 是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大赛时间为每年的7月底、8月初,重庆市比赛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初,作品上报时间在3月上旬。
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按项目申报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按年龄段分为初中项目和高中项目,按研究学科分为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药与健康学、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根据其研究学科分类,完全可以在中学开展相关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从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对中小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教育是很艰巨工作,顺利的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不仅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提高学生日常活动的有序性。
一、提出科学问题
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首先就必须帮助学生和老师更新观念,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这是活动能否顺利展开并逐步达到成功彼岸的前提条件。
首先我们得要思考这么几个问题:科学研究神秘吗?科学研究很难吗?科学研究离我们很远吗?中学生能不能做科学研究?
我想,要回答这么几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提出科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有一些很奇妙的想法,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火箭为什么会升空?实际上,你阅读爱迪生、牛顿等科学家的故事之后,你会发现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提出科学问题是学得真知的关键一步,对自然界、身边事物观察或对别人结论质疑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这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调查研究显示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会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下降,不愿思考,不爱提问,不敢提问,不善提问,从而导致许多学生不会提问这一现状。为了培养同学们积极提出新问题的意识,我分别在针对高一和高二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堂中做了《中学生能不能做科学研究》的教学尝试,鼓励同学提问,培养问题意识。鼓励每位同学就自己在学习过程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生活和学习等领域中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若干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查询、整理和文字修订工作,最后形成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并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启迪学生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例如我校高2013级学生夏若淳等比较了蜘蛛与蚕同为节肢动物,蜘蛛丝和蚕丝同为蛋白质构成的大分子,但是否存在着差异,查阅文献后发现蜘蛛丝和蚕丝差异的大小以及蚕丝与蜘蛛丝在特种纺织领域的适应性比较均未见系统的文献报道。于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从文献和实验两方面对两者的力学特性和抗腐蚀性进行测定与比较。研究成果形成论文《蚕丝与蛛丝在特种纺织领域的适应性比较》参加重庆市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荣获二等奖。所以,在科技创新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同学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二、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竞赛规则中明确提出大赛的评审标准:“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学生在选择课题时,课题内容应源于生活、浅处入手、做深做透的原则自己选择。学生选择出来的课题,学校专门组织团队根据课题研究是否具有合理可行,科学实用,持续发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保证学生的课题能够做到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完整性。
好的研究课题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每位研究者都必须重视课题的选择,然后是完成这个课题,再完善这个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校构建了完善的中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有全校师生的积极努力配合;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的老师以及西南大学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有西南大学完善的科学研究设备和实验室;有向仲怀院士和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与我校共建的“‘大手拉小手’家蚕基因附中实验室”;有向仲怀院士为我校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所设立的“西南大学附中院士研究基金”提供经费支持。如果我们学生仍然从事一些简单内容的科技活动,就难免显得内容陈旧,缺乏创新了,有了学校提供的相应的条件,学生的选题就能够选择环境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包括地质学、矿物学、地貌学、海洋学、气象学、气候学、天文学、洞穴学、地震学、地理学)等乃至生物工程学方面的课题,而且我们会发现这些课题已经成为现代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主流。例如,我校高2013级学生杨诗程选择生物化学课题《抗菌蛋白PscAFP在酵母中的表达与抗菌活性测定》,该课题要顺利完成,在中学现有实验条件下不可能完成,但杨诗程同学在生物教师和西南大学生物化学专家的指导下在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室顺利完成一系列实验,研究成果形成论文参加重庆市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荣获一等奖。
三、掌握技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它不仅要求学生更新观念,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还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技巧。方法和技巧得当,就为课题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训练,把它作为科技活动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做到循序渐进,尽可能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校实际,根据我的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技巧:
1.买一本书
至少手中拥有一本《科技创新作品集》,并和指导教师或者家长一起阅读和讨论,感受其他学生研究课题的定位,寻找适合您研究的课题。
2.省略发一封邮件,把你整理的文档以附件形式发在此信箱中,写上班级和名字。
学生的初步想法(课题)必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形成文字材料,拿到指导老师办公室讨论分析,编制完成课题研究计划,完成初始论证。
3.充分的准备
学生到网站上查询相关文件熟悉规则。根据规则要求准备充足的材料。设计的展板要简洁明了,思路要清晰。并为答辩准备充分,时刻考虑能引起专家兴奋的地方(亮点),才能有人极力为你推荐,获得更好的成绩。
4.心理的准备
学生在科技创新研究的路上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这一点学生应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
辛苦付出,认真研究之后,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是每一位学生的愿望和梦想,但切勿单纯为了获奖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切勿为了赞誉进行研究,也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实际上,进行研究是因为你热爱它,因为你可以改变世界,为你的团体与社会做出一份你能够做到的贡献,从课题研究中学习新的知识,发现周围新的世界,这才是对你科技创新的真正的奖励。
篇9
一、强化政府科技领导和支持,政策扶持科技创新
进一步坚持党和组织的领导,对科研队伍的领导班子实行思想教育和改革,从领导层面加强单位对创新性研究的重视程度,带动整个科研单位的积极性和信心,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只有管理层拥有积极的创新性动力,才能带动整个单位的创新性氛围。同时,政策方面也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对科技的进步和研发制定一套可行性策略,对有应用前景的研究项目出台相关倾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应当吸取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对科研单位实行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规范,使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更加完整,从而加强和强调单位制度的权威性,使单位内部管理系统保持最佳状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学习,也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学术讲授,扩大科研人才学习平台,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鼓励技术人员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等,并不断吸取高新技术人才,如与有实力的高校签订就业协议等,招贤纳新,为科研单位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二、加大科技投入,为科技创新打好基础
加大科技投入,为创新性科研提供基本的保障,是加速科技进步的有效手段之一。单位内部的技术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供给,只会拖延科研前进的脚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资金支持,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研究国外流行的科研模式并加以改进,转化成适合自己的研究策略,勇于学习并引进国外的相关技术,突破传统,从而进行技术层面上的融合和提升。对于较闭塞的专业技术,可以引进最先进的网络系统、多媒体系统等实行技术支持,最大化避免科研人员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集体性的技术学习和参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前来进行讲授,为科研人员提供最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鼓励科研人员积极进行研究成果分享。创新性突破不是狭隘的,需要整个单位的多方配合和紧密合作。对于单位资金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指派专门的管理人才和经济人才进行妥善管理,定期进行资料督查和备份,对于单位内部不合理的开支应当实行严格控制、强制性制止,对于创新性科研应当积极给予最大化支持和鼓励,为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提供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软硬件支持。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科研人才自我创新
积极与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或者科技研发中心进行人才和技术的对接,主动形成以事业单位为中心、以专业需求为风向标、与高新产业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系统,在自我提升中取得高新的研发成果,努力提升科研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准。同时,实行合理性规划指导、基础硬件系统先行,利用现代的发展模式以及优异的发展环境吸引单位集中化、研究中心化。紧紧抓住人才建设这个发展重心和要点,采用各种有效办法吸纳高新技术人才或者科研队伍,努力壮大科研团队的技术力量。在此基础上,坚持科研技术专业的研究方向和产业成果定位,优化项目队伍和力量,将项目进行实质化分工和研究,设立一个处处从实际出发、时刻保持高速运转的工作效率的项目科研模式,把我国的科技振兴和科教兴国作为基本方针和原则,努力创造一个最具实力和效率的科研队伍。同时,鼓励科研人员进行自我创新,形成独特的自我创新能力。单位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带动和鼓励,也需要创新性技术的支持和推动,所以应当鼓励科研人才进行大胆的自我创新和实践。在团队的帮助和自我独立思维的环境下,创造出最具价值的科研成果。
四、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学习和科研氛围
不论在任何单位,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腐败风气,这是科研单位应当避免的问题之一。在单位内部,应当对每个人实行思想教育,重视企业文化,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气氛。创新性科研需要的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氛围,它对于改变思维惯性、形成创新思维习惯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所以管理者应当强调单位的创新性学术气氛,杜绝任何形式的学术腐败,培养科研人员良好的个人素养和思维习惯。在纠正单位风气方面,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实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对于不良的风气和习惯应当及时制止甚至惩罚,严禁形成恶性循环或者影响科研的创新氛围,切记形式化管理,会造成单位内部创新能力的松懈。同时也应当重视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性,对于科研人才的技术突破实行保护制度,任何政策和制度的出台都应以人为中心,使单位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使科研队伍时刻保持在积极创新的工作状态。例如树立典型性任务形象,或者奖励有创新性突破的技术人才,打造技术榜样,鼓励科研人员进行自我激励和提升,进而在自己的领域形成科研突破。
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服务;技术转移
1 概述
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的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驱动力,科技创新正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创新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过程,创新涉及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它们之间交互关联[1],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又丰富了理论创新的领域,改善了理论创新的条件,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服务对象,管理创新将为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激励保障。科技创新也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过程,通过创新主体的互动,最终实现知识技术与资金的转换[2]。持续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资源支持,需要有服务功能完善的创新系统支撑。高效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促进各种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产生,更能加速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推广运用。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科技创新活动中重要和关键的两类活动。
2 科技创新、创新支撑系统与创新服务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教授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新的发明和技术首次应用在商业中,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3]。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活动。
我国引入创新理论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了科技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涵盖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中的“科技”是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创新[4],不仅包含区域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还包括了科学与技术的交互以及科技因素引起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其从属的更大系统的改进。科技创新需要经历从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到科技成果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5]。
今天,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所带动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按照熊彼特教授的定义,科技创新活动既是经济活动,那么最终也将由市场价值的实现来检验。
系统观念的提出和系统理论的发展为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创新系统的概念基于系统分析的观点,创新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因此需要以一个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区域之内的科学知识、技术、服务、资源配置等可能对创新形成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由此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首先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库克(P.N.Cooke)教授在1992年提出,并从此引发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广泛研究。库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Cook,Braczyk and Heidenreich)等多位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6]。我国学者尚勇在1999年给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尚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创新网络系统,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以及政府适当的参与,通过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网络互动实现创新、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功能[7]。区域科技创新概念中的“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及其开放的边界,可以是行政区域也可以跨越行政区域。我国的实践证明,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不一致的区域,经济难以有效发展起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依靠行政政策和措施协调来实现经济效应的。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在研究美国早期的区域经济时,也论证了这一点。
区域科技创新是整个区域依托域内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区际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有形和无形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通过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从而创造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保证区域经济在一定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基于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必须要具备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功能。而积极和高效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有创新系统的支撑,必须有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和环境的保障。
影响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的因素众多,归纳后主要分为三类: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创新的环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仪器设备、文献资料、科学数据和自然科技资源是主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另外,社会化分工带来的组织专业化,使任何组织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都很难高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协同、整合不同种类的服务不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获得科技创新资源,而且可以以更优的效率和更高的水平利用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目前已经形成的科技创新外包服务主要有教育和培训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中介服务(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高水平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来保障,这些环境因素涉及创新文化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法规环境。
此外,为弥补区域创新体系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引入政府干预,除市场提供科技服务外,也需要政府提供多种类型的科技公共服务。
3 创新主体与技术转移辨析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s)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美国和丹麦等国家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学者几乎同时开始相关问题的研究。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Freeman)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教训》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研究者普遍认为国家应该成为创新体系研究分析的基本单元,完整的制度框架分析应该以国家为疆界。国家创新体系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源于政策对创新非常重要,而政策的制定和影响主要在国家层面上。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国家的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等组成的网络,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调互动,使得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扩散和使用[8],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涉及许多参与方,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既是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也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成为这一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理论知识创新的主体;创新服务机构是创新活动的服务主体。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竞争优势,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创新能力是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因而,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高效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首先必须要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和均衡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要保证活动需要的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其次,要促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应用,就是要促进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就是要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各方之间加强联系加强合作。
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密切的联系,其中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两类典型和重要的科技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活动是产生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是创造和生产的过程;技术转移活动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扩散和应用的过程,是转移和传播的活动。
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并讨论了技术转移问题,会议将国家之间的技术输入与输出统称为技术转移。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中把技术转移定义为“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但不包括只涉及货物出售或只涉及货物出租的交易”[9]。从技术转移的定义可以看出,“技术”是技术转移活动中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的要素。与商品转移和交易不同,技术的复杂性导致技术转移过程和交割内容的复杂。
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自然和社会实践中积累总结起来的认知、经验、技巧和特殊能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系统性的知识。技术不仅包括原理、标准、计量方法、设计等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生产、服务等的经验和技巧,技术是一套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中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也称可编码知识,此类知识经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和度量,并能以人类间的交流工具(如文字、出版物、视听媒体、软件等)表现出来,并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的学习和掌握。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又称隐含经验类知识,此类知识很难编码化和度量,是以人为载体的经验性知识,很难以文字化和公式化表现,也难以通过常规载体和工具进行传播[10]。
技术是知识的一部分,导致技术也分为显性的可以复制的技术和隐性的无法复制的技术两类。同时,学者大量的研究还表明,显性知识只是隐性知识的九牛一毛,就像管中窥豹,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难发觉,但却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隐形知识的挖掘和利用的能力是组织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实现成功和高效的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有关的显性知识,甚至更需要拥有相关的隐性知识,两者均不可缺少。显然,要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必须同时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与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识是存在于拥有其知识的特定人员身上的,是个人持有,转移和共享非常困难。要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目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拥有隐性知识的人向企业流动是直接技术转移;而培养自己的人才是企业主动寻求技术转移。
4 实现高效技术转移
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活动中两类重要的活动。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技术转移服务的实现由专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供效率更高。技术转移服务通过合作技术的匹配、合作方案的制定、知识产权的转移三方面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转移。基于技术知识的特点,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技术转移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高效的技术转移,人才流动的方式非常重要,而且其他技术转移方式最好伴随着拥有该技术的相关人员同时向企业的流动。在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应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大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国际间的相关人才的互动,从而促进技术转移;同时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提供技术转移和扩散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跃钊,王翼宁,陈红喜.南京经验: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与支撑体系-服务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1-3.
[2]夏太寿,褚保金.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7.
[3]田雪.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9-38.
[4]仲伟俊,梅姝娥,黄超.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公共服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5-36.
[5]薛飞,皮宗平,杨耀武.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27-31.
[6]刘曙光著.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7]尚勇,朱传伯.区域创新系统地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5.
[8]克里斯多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9]雷李军,傅正华.技术转移概念的引进和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7-28.
[10](美)斯滕伯格,威廉姆斯著,姚梅林等译.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