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交流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交流的知识

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西方文化;文化自觉;网络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50-02

伴随着现代化的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交往越来越频繁,文化的边界也变得漂移不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多领域在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隔离状态被打破,世界范围内的联系不断加强,人类交往的时空约束被弱化。今天的人们被暴露在一个各种文化相互交错的、互相碰撞的时代,然而参与文化交流的主体并不处于平等的地位。很明显,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成为毫无争议的西方霸权。西方文化无孔不入,从物质到精神方面包罗万象,几乎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发现西方文化的影子。这种情况冲击了各民族原有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甚至是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尤其是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西方文化霸权对大学生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

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是一种以符号形式进行的非暴力的文化意识形态控制手段,如今指霸权国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强势地位,将本国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及相关意识形态向其他国家特别是落后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扩张,进而让他国接受其思想及意识形态,以此来达到本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国际霸权行为。文化霸权的扩张以经济、政治硬实力为基础,利用现代传媒为手段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自20世纪中叶,在全球化旗帜下,一股新的国际资本扩张力量开始出现,它建立于全世界贸易网络的早期文化结构,是殖民主义体系的继承者,由少数强有力的、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统治并利用其他国家居民的领土发展而来。全球化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狂暴的、充满活力的结构化过程,其中,个人、商业公司、政治组织积极重新安排与重组政治权力的领域,为自己获取竞争的优势,竞取不断稀缺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新兴的贸易市场和更大的利润。全球大最的媒体公司,比如,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影响巨大,这个以美国为基础的私人公司,通过跨国有线、卫星网络、因特网来生产和分配信息。他们在超过30个国家建立广播局,24小时连续的新闻播报覆盖了全世界150亿的听众。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认为:“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角度,鼓吹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特别是从美国价值观优越论的立场出发,将西方的社会和文化模式视为全球普遍化的模式,认为西方文明和价值体系是高级的,其他的则是低级的,其出路和归宿将是与西方文明和价值体系认同。”[1]

在此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席卷中,年轻的大学生无力抵抗,对西方文化产生很大的好感。现实生活中,《生活大爆炸》、《绯闻女孩》、《老友记》、《实习医生格雷》、《犯罪现场》等都是大学生成为网上追求的美剧,学生从美剧中了解到西方的生活方式,对待事件的处理态度和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不自觉地受美剧价值观的影响。美国的好莱坞在电影产业中占支配地位,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大片式的影响力,借助娱乐业西方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让中国的青年学生目不暇接,为其折服。现代的大学生对西方的节日也表现出非常大的热情,尤其是情人节、圣诞节,几乎成为大学生必过的节日,在商家、媒体的宣传下,显得尤为热闹和重要。相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甚至春节都表现得很冷淡。肯德基、麦当劳、卡拉OKKTV、桑拿浴、高尔夫球、保龄球、网球、皮尔・卡丹、XO、人头马……西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在中国的某些阶层中风行,也成为部分青少年追逐的目标。年轻一代民族认同感被弱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所丧失,并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倾向。西方消费思潮也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消费方式。一部分学生爱慕虚荣,在购买商品时都以购买外国货特别是美国货为荣,崇尚洋牌名牌,并把它作为时尚、高品位的表现,盲目攀比现象愈演愈烈。这些不顾个人消费能力的行为,加重学生的家庭负担,使人际关系世俗化,侵蚀着社会风气。

本质上,青年学生的政治观念发生改变。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势宣传和打包出售,许多青年人不顾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及具体国情,盲目否定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并对西方政治观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学生的价值观念上西化。西方文化的渗透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西方个人主义思潮涌入中国,使得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个人主义在大学生思想中已有广泛影响。这种个人至上、金钱万能、生活就是享乐的价值观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产生不利影响,也对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和道德观带来挑战。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也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带来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淡化。

二、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一词由先生于1997年提出,一般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在历史长河与世界格局中所处地位及未来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大学生文化自觉是指作为一个群体的大学生对自己民族和执政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历史化和革命文化的认同和觉醒以及追求和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思想文化领域交流日益增多,西方发达国家对优秀人才尽力争夺,对外文化渗透的力度不断加大,利用各种方式来传播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就需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比较中华文华和其他文化的差异,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奋斗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了悠久的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力量,是纽带,在新时期是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东西。只有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才能抵抗西方文化的侵蚀。在高校中,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忽视了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实,思想政治德育课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课应该相辅相成、不分薄厚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的教育活动,文化育人应该是一项隐蔽性的教育活动。文化课是艺术性的课程,它不像思想政治课那样咄咄逼人,目的性、说教性明显,容易让青少年接受教育者,不产生抵触情绪。它可以采取温和多样的方式,生动活泼地把中国文化中优秀的文学、伦理、思想与宗教等和弦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教授给学生。往往文化中的美好爱情、热爱祖国、团结奋斗、孝心勤奋等主题都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其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渗透性与感染力都比较强。也就是说,文化课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刻的思想艺术化,对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往往起着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2]也只有大量的接触到中国的优秀文化,大学生才会自觉自动地产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中,深刻地理解自己的优秀文化,克服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只有建立自己文化心理的防线,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林林总总的时候,才能做到不惊慌、不震惊,守住自己的道德与伦理底线,也有思想武器与其对抗,经得起西方腐败思想的诱惑。

三、要健全大学生的校园网络文化

虽然大学生作为正在形成中的知识群体,其主要任务是学习、成才,但学校绝不能仅仅是课堂上系统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之外的空闲时间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也要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要重视教育和娱乐功能,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对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对大学生增加人生经验、扩大知识面、加快成才步伐的影响,都是教育功能的体现。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努力做到使校园文化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校园文化是个动态系统,这种动态性决定于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观呈现较大的开放性,加之他们处于青春期,生命力旺盛,对新事物极为敏感,对娱乐活动感兴趣,因此,必须发挥校园文化的娱乐功能。[3]

网络是现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设备,甚至有些学生坦言,自己一天没有网络就好像无法生存一样。所以,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利用网络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不能再仅仅照搬课本知识或根据个人经验获取德育信息从而对学生进行授课。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一些好人好事,感动中国、给中国正能量点赞等节目平实感人,能以非常亲切的方式给学生的思想与心灵进行洗礼。学校还可以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资源共享,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更新、多的德育教育内容,实现德育信息的现代性和实效性,更能体现与时代同步的精神。教师可以通过下载视频,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纪录片,做幻灯片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具趣味性以及多样化,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这样更容易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提高了说服力,增强了德育工作效果的影响力,可以说网络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校园的网络系统要很好的监管,因为网上的内容鱼龙混杂,有好的也有坏的,要尽力采用先进的技术将负面的东西屏蔽掉,让学生接触到干干净净的网络空间。教师给学生以“以学生为本”的关怀,既可以采用课下谈心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有主题的集体活动或者远程教育的方式来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者。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生也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教学,教学的主体都不再是一味地全盘接受,而是成为信息的主动获得者。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不再仅仅是被教育者和被接受者,他们也可以成为网上德育教育内容的者,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传播的目地所在。

参考文献:

[1]方世南.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多元并存与双向建构[J].研究,2001,(4):63

[2]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

篇2

所谓“教师流动制度化”是指教师流动从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是教师流动模式化、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制度一般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组成。创新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体系,必须两方面同时着手,即努力推动正式制度的创新和非正式制度的建设。

一、推动正式制度的创新

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并以正式形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1]由于正式制度是政府作为第三方对参与博弈的双方或多方进行强制实施,因此,正式制度也被称为硬性的强制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根本出路首先是要确立新的正式制度,使中小学教师流动真正获得硬性的制度保障。

1.加快教师流动立法,推进中小学教师的合理流动

建立有关教师流动的法律制度,使教师流动有法可依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它可以提供一个教师合理流动的客观标准,为中小学教师流动提供准绳。二是它便于教师遵循,使教师方向明确。三是它便于有关单位、组织和公民依法进行监督,从而破除教师人事管理上的封闭性,有利于增加教师人事管理的透明度。

从我国急需通过流动来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现状看,建立教师合理流动的法律制度可谓势在必行。国家必须进行相关立法,设立实施程序,构建一套由政府机构组织和主导的、行之有效的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以法规的形式确定教师流动的义务性、流动的定期性、人才流动范围、流动者的待遇等,制止教师流动中的不法行为,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

2.加快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城乡教师有序流动

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制约城乡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一个关键的制度因素。户籍制度以1958年通过的《户口条例》为标志,建立已经50余年,而其他一系列偏向城市居民的政策则是随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些政策以保证城市居民充分就业以及各种福利为核心,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之繁杂和全面,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全国各地都在推行户籍改革,不断放宽户口迁移、管理限制,但整体而言,城乡分割仍是我国户籍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这种户籍制度阻碍了中小学教师的合理流动,是教师合理流动的巨大屏障,从而对缩小城乡教育发展水平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制度约束。户口的限制,使教师合理流动的机会变小,难以形成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合理机制。打破这种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对于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以及实现教育公平,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国家有必要将城乡二元结构改革的矛头指向户籍制度,对现有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关键是要取消与户籍捆绑在一起的各种权利,使户籍簿只是作为居住地的一个证明,这样,户籍就不会成为划分身份的标志,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农村教师为了自己抑或子女千方百计地流向城市。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师保障的社会化进程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使教师从“单位人”转变成为“社会人”,即推进教师保障的社会化进程,降低教师流动的风险,解决教师流动的后顾之忧,也是为教师流动扫除后顾之忧的制度保障。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教师的失业、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流动制度的建立。改变单位负责、国家兜底的“完全”责任,筹集资金从单一主体走向多元化,保障待遇与“贡献”挂钩而不是与“身份”挂钩,力求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公平与效益的统一,即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应逐步明确的目标。但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建立完善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乃当务之急,却又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4.明确国家的责任,完善教师流动的相关配套制度

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受到各种制度因素的制约,而且不同制度对教师流动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因而仅仅依靠出台某一项政策或措施就能解决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问题似乎并不现实,应该以系统论的思想来规范教师流动。因此,促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必须建立一整套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为教师流动扫清障碍。

(1)建立教师流动补偿机制

实施教师双向流动的最大障碍就是地区及学校间教师待遇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相应的教师流动补偿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单纯用法律规范或行政手段来控制教师的流动方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失公允的。决策者应该考虑制度性的流动给教师带来的诸多不便,对甘于奉献、支援弱势地区教育的教师,国家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使其得到补偿,在保证教师待遇“同工同酬”的前提下,建立“教师流动补偿机制”。

一是对流动教师的个人补偿。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对于流向条件艰苦地区和学校的教师,除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适当上调外,还应增加各种津贴,并建立相应的职称升级补偿。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这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校际间师资均衡发展。

二是对流出学校的补偿。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讲,流入优秀教师的学校,仅仅支付给教师个人报酬是不够的。因为流失教师的学校在培养优秀教师时,进行了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付出了一定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作为对优秀的人力资源的续用,调入学校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2]调出学校得到了一定的补偿,可以用这笔钱聘用别的教师,或以此资金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基金。当然,具体补偿的范围、程序、方式及标准等还需因地制宜再细化,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台政策规范这种补偿费用的支付和使用。

教师流动补偿制度化,将标志着我国从单方面强调奉献精神、重整体轻局部逐步迈向靠公共管理举措解决各类公共问题、注重社会公平的新时代。

(2)加快完善教师人事制度

为解决教师队伍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促进中小学教师的有序合理流动,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中小学人事制度。

一是完善聘任制。在继续完善中小学聘任制的进程中,如何防止教师对于学校的过于功利化的选择,保证师资发展的地区平衡,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不论什么样的制度,它的制定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且更要符合一定的伦理性。教师聘任制的安排与设计也应该落实到教育公平理念上来,也就是说除了加强竞争机制以外,在当前我国教育背景下,教师聘任制应该实现对有限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国家应进一步规范教师聘任制的基本价值取向并细化为可操作的法规条目,明确规定教师及学校的权利义务和职责,避免因无章可循而形成的混乱状态,降低社会管理成本,进而建立良好的教师流动秩序。

二是改进编制管理。教师编制管理对于保证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教师编制紧张,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高素质的人进不来,低素质的人出不去,留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大多是没有流动能力的,造成农村教师编制呈现表面超编而实际却紧张的局势,从而阻碍了流动渠道的畅通。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农村教师队伍“退出规则”的建立(即取缔不合格教师)外,更依赖于合理教师编制标准的早日确立。就教师编制核定而言,必须考虑到山区和边远地区的教学点问题,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分布点及农村学校班级规模变化的因素等。完善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制度,既是制约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更是建立双向流动的必由之路。

三是明确教师身份,实行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重新认定教师身份,明确中小学教师的公务员身份,并将中小学教师的管理权限收回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聘任,统一管理人事,统一配置师资,实行教师的“无校籍管理”,这是实现教师合理流动的制度要求。教师资源的统筹工作必须以县为单位,作为一个县级政府的政府行为。否则,即便教师流动法规制度出台,恐怕制度实施过程也将非常艰难。

综上所述,以政府为主导的某项正式制度的创新并不是孤立的,一项制度安排的效率不是独立于其他制度安排之外运作的结果,而是制度结构整合的结果。在教师流动制度建设中,国家确立了教师流动法规这个核心制度后,制度创新的侧重点应是配套制度。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中央政府要正确引导和规范。

二、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建设

非正式制度是一种内化的、难以言明却又渗透到每个个体教育行为之中、为每个个体所自觉遵守的一种规范,主要是指社会习俗、习惯行为、道德规范、思想信仰和意识形态等。制度建设不只是针对正式制度而言,正式制度的完善还要受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或不相容时,正式制度将难以实施,很多正式制度失败就是这个原因。教师流动的硬性制度如果获得了非正式制度的支持,可以大大减少其创新成本和实施成本,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其自身的权威性和新制度的合法性。我们应着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非正式制度的渐变。

1.面向全社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教师动态管理观念

计划经济体制下沉淀的教师职业稳定的心理认知使很多教师形成了“铁饭碗”的依赖心理,这无疑是中小学教师大范围流动的桎梏。国家应该通过有组织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明确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必要性,树立教师动态管理观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对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等群体的思维方式、教育理念等进行再塑造,使之真正理解教师流动的意义、主旨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地支持流动,打破教师流动的思想壁垒,教师流动制度才能拥有肥沃的土壤。

2.加强教师培训,促进其对教育工作的理解,端正其流动动机

教师流动机制的运行,需要教师群体拥有一种为师资均衡发展而有序流动的价值取向,而摒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心理。然而,教师虽然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我们也要认识到教师首先是社会中的个体,他们具有“经济人”的全部特征,也就是说,他们与其他群体中的个体一样,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愿望和动机。[3]教师是否选择流动,取决于流动后教师个体收益的程度,以及这种程度与教师采取其他行动获得收益的比较。譬如部分教师由农村流向城镇,我们对这种流动有诸多的抱怨和指责,甚至认为他们的选择违背了教师应有的道德准则,但是从教师个体收益来看,这却是理性的选择。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正式制度缩小地区间和学校间教师各种待遇的差距,为教师流动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和提供一些适当的条件,让教师自己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让他们能够真正投入到教育流动工作中去,消除为追求私利而存在的各种功利化的流动动机及行为。

3.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深入推广诚信政策

在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化进程中,一方面要通过政府部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之间的协作,建立对教师流动制度的有效监管,保证流动条款的兑现;另一方面,要加快面向学校和教师的信用制度建设,使守信者能得到利益保障、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处,从而为教师流动的制度化运行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中国教师的伟大要依靠非正式制度来彰显,因为法律制度等正式制度的刚性可以维护流动的正常实施,而认知、风俗、道德伦理观念则在我们的行为背后恒久地发挥着作用。对非正式制度作用的重视,可以尽力消除法律法规与人性关怀之间的断裂,有利于教师流动制度化的完善和形成。

总之,政府应在对非正式制度理性分析、评判和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的重新选择和组合,以推进社会教育、教师培训和诚信体系建设来消解教师流动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不相容度,逐步改变人们的不合理理念,这是我国教师流动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步骤。

注释: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18.

[2]池莉莉.建立“弱势补偿机制”是解决教师问题的有效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5(8):25.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 文化交流 人才培养

2013年9月,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要与中亚各国“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动,作为睦邻友好的战略伙伴国,中哈之间人文交流愈加频繁,不断深化互利合作的契合点。

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其语言与中国新疆少数民族中的哈萨克族属于同一语族。哈萨克斯坦民众普遍信仰宗教,中国商务部《哈萨克斯坦投资指南(2014)》显示,全国注册的教派有17个,宗教团体大3088个,伊斯兰教和东正教都是哈萨克斯坦两大教派,信徒占哈萨克斯坦人口总数的99%以上,其他个少数民族分别信仰各自民族的传统宗教①。而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哈萨克斯坦毗邻,且自古以来就是多宗教、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新疆有很多民族与哈萨克斯坦国家人民的相同,文化风俗相似,对哈萨克斯坦的学生和学者来说,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的文化交流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疆即成为哈国开展文化交流互访的首选之地。

一、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文化交流现状

新疆与哈国合作的地缘优势明显,作为睦邻友好的战略合作国,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新疆与哈国高等教育文化交流愈加深入与频繁。

(一)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文化交流的成果

1.汉语国际推广高校基地的相互建立

中亚国家为充分调动新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资源,分别在新疆大学建立“中西亚区域研究与汉语人才培养基地”、新疆医科大学建立“中亚医学合作与汉语人才培养基地”、在新疆财经大学建立的“中亚经贸研究与汉语人才培养基地”和在伊犁师范学院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伊犁培训基地”共4个自治区汉语国际推广高校基地。新疆高校也在中亚国家建立了7所汉语中心,作为国外孔子学院的后备支援力量。新疆高校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受到所在国家民众和政府热烈欢迎,其中在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市和阿克托别市的孔子学院分别由石河子大学和新疆财经大学与哈国共同建立。

2.留学生教育以及互派教

留学生教育方面。由于哈萨克斯坦教育经费紧张,无法保障教学质量、来新疆留学费用便宜、以及与哈国相似的风土人情、等因素,使新疆高校成为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的首选之地,数量逐年递增。

互派教师方面。近年来,新疆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向周边友邻国家派出汉语教师,教授汉语语言,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鉴于中国西部地区有较多的哈萨克族人口,在新疆的一些高校展开了哈萨克语专业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新疆也积极从周边中亚国家引进外籍教师,自治区人民政府还设立了“中国天山奖”和“中国友谊奖”。

3.研发教材

2008年,新疆研发了哈语、吉语、塔语等5个语种的通用汉语教材《新丝路汉语》,并且研制成附带点读功能的有声版本,教材的研发不仅填补了汉语教材的空白,还多次作为国家和自治区领导出访中亚国家赠送外方的礼品②。

(二)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文化交流的阻碍因素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境内带有极端宗教主义思想和恐怖色彩的暴力事件不断增多,它已经成为“”渗透的目标③。而目前,新疆高校不仅受到各种西方思潮“西化”“分化”的冲击,还要直面“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的疯狂进攻。这些都是亟待双方直面的阻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文化交流的因素。

二、从文化交流反思新疆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新疆可以充分利用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便利条件,共同推进与哈国高等教育文化交流与创新发展,探索出新疆人才培养创新的办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新疆高校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文科、师范专业学生多,而理工类学生较少。新疆高校应该积极拓宽自己培养学生的路径,在深入与哈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交流中,吸收哈国文化精髓,培养宽口径人才,借鉴出可供新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策略,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做准备。

(三)新疆与哈国高校都存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和分裂主义的攻击,新疆高校的和谐安定面临极大威胁,新疆高校应该以哈国为鉴,在课堂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公民意识。

新疆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也是我国民族、宗教事务较为复杂的边疆地区,为提高新疆高校教育质量,要积极从与哈国高等教育文化交流中反思出新疆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注释:

①刘乐、马莉莉:《哈萨克斯坦经济转型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欧亚经济》,2016年第1期,第94页。

②申建良:《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研究》,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第67页。

③李金叶:《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

参考文献:

[1]申建良.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

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容更改的趋势,既然不能改变,就必须学会适应,这是整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我国顺应时势,采取改革开放,加入WTO等政策,似的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呈稳定的上升趋势,相对应的商务活动的国际化标签页越来越鲜明。在对外贸易上,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言语交流,它不仅决定交流的效率也决定着贸易脉的维护,因此如何培养商务英语学生在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首要性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英语翻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核心是“跨文化”与“交流”。跨文化,就是说由本土对于他土的文化跨越即不同国度、种族、文化背景和思维下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交流则是暗示了这种能力的媒介――语言。跨文化交流最为一门学科还比较年轻,但是作为一种现象确实古已有之,我国的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里所说的首要性也可以理解为重要性,主要是为了说明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极其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惊人的提升,可是令人遗憾的却是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缺少。回望我国各高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与实践指导,还是按照以往传统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于词汇、句型、语法这类的英语语言知识的过度重视,忽略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将本来具有实践属性和意义的英语教学安全沦为普通的大众化的英语教学,学生的实际所学与专业要求和专业施展平台的脱轨,培养出大批量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高超可商务专业水平和跨文化交流水平底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偏离于失败。商务英语教学的真正目标是在商务活动中发挥英语语言的交流功能,促进与谈判或是贸易对方的情感和工作交流,从而为对外贸易工作效率和成果的提高作出努力。也正是基于这一意义的考虑,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在要求学生把英语和商务的基本知识掌握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对于各国或是对外贸易主要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交际礼仪、习俗等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把握和了解。只有这样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才能够在对外贸易晚来中发挥自身优势、价值,避免在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时候发生文化冲突、文化分歧,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争端。

二、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形成的影响要素

既然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商务活动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日常的商务英语学习中我们势必要将这种能力的培养放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进过对于相关文献的参考和相关观点归纳,在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或是形成只要受到以下几个要素的影响。

(一)实际话语环境的缺乏

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还体现在普通英语的教学中。最为一名中国人,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以自己的母语――汉语来进行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一切交流,再加上我们没有被完全殖民统治的历史事实,导致我国没有类似于印度、非洲诸国学习第二外语的传统。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虽然我国已各种考试和比赛的措施,大力提倡和强调对于英语的学习,但是对于广大的学生而言,课堂依然是使用和接触英语最多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实际的必要的花与环境的缺乏,导致学会的英语无法实际运用,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极其欠缺,再加上受到中考、高考、和相关英语考试的影响,导致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忽视,这也是我国现金大多数学生出现“哑巴英语”现象的原因。语言本身最为一种工具,其最大的功能和效用就是交流,一旦这种功能和效用被扼杀或是阻挡,那么语言本身的魅力和作用也就无法展现了。

(二)对于原有思维方式的固守

在接触一种外来文化或是外族文化的时候,本土文化的所有者往往以本土的文化思维、文化视野、文化模式去理解和阐释所观察到的各种文化现象,很少有人会以“入乡随俗”的态度去对一种外来文化或是外族文化进行了解和理解。当两种不同的文化所表达的意义和方式产生差异的时候,学习商务英语的中国学生就很理所应当的以本土文化视野、本族文化模式去理解或是表述,由此就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误解。文化既是如此,属于文化范畴的语言自然也就没有例外可言。在涉及到血燕学习的时候,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往往会以中国人的方式、思维进行学习,而不是从西方人的角度出发去学习,以西方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导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很多误解,最突出的就是许多中式英语的出现。

(三)英语礼仪性、实际运用的忽视

在我国众多高校的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占据着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依然受到青睐。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以满堂灌的方式将死板的英语知识以一种更加死板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强调词汇、语法、句型和翻译技巧等,但是对于语言中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远远不够。大多数老师在自我的课堂教学上还是喜欢“一言堂”的教学情境,老师教的轻松,也不用过多思考,但却使学生在课堂上对英语进行实际运用的机会大大减少。再加上传统教材的刻板以及对于理论知识的可以强调也是的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受到影响。

三、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方法

综合前两个部分的论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意义,也可以看出通过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进入实际商务活动中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对于学生的这种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系统有效的培养,培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和把握,对文化障碍形成有效跨越

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知识传授语言知识,可是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却极为欠缺,由此造成学生对于他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达不到熟练进行商务活动交流的标准。根据这一点,我们的教师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加入对于西方文化知识的讲授,使得学生的文化知识层面得到丰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引起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兴趣伊始就要向学生讲授各国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与此同时还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思维意识。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训练跨文化交流技能

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所以教师还必须有意识的为学生进行模拟情景训练,给学生创造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强化口语交流的同时,可以通过对于相关知识、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将学习到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发现自己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扬长补短,及时改进,让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得到检验和提升。

(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固守一种教学方式,要创造性的学会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合,这样才会让课堂有趣,才会让教学效率凸显。通过各种方法的渗透,让外族文化知识成为课堂的一部分,从而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创造一种可能。在对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模式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关于西方人的非语言交际的训练,双向结合,让学生的交流能力得到加强。

四、结语

商务英语学习中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全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配合。通过三个部分的论述只是浅显的将这一问题提出,希望以抛砖引玉的方式,使得在未来的关于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产生更多有效、有创新的方法,这不仅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利,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于思洋;(1992-3),辽宁鞍山人,就读于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主修商务英语,辅修国际贸易,经济学,外贸函电等课程。

参考文献:

[1]高淑英.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及其培养[J].商业理论,2005(10):39―41.

[2]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篇5

【关键词】 外语教学;异文化交流;外语学习

不同国度的人们由于生活环境和接受的教育的不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意识。不同国家的人在交际往来时,除了在语言上进行沟通外,还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信息的交流,这就产生了“异文化交流”。“异文化交流”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但是,近年来,我们的外语教学对之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这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人们开始从异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1 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异文化交流研究的基本目的

1.1 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

1.2 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流得以继续下去,必须想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

1.3 培养异文化交流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与外国人交流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在我们亚洲的邻国日本,除了在大学里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在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负责跨文化交流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异文化交流的研究在外语的教学与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在文化人类学的范畴内,异文化交流的基本研究内容

2.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东西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人应该主宰自然,自然是人的征服对象,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人是万物之中心。与此对应,东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人与自然紧密相关,人类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条件为人类服务。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它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因此,价值观就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的支配的。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

2.2 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这是跨文化交流中的又一重要研究内容。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换言之,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设想一下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吧。外国人要学会正确使用“我对大家的意见基本上完全赞同,但还有一点稍微不同的看法,不知道能否给大家说一说?”这样的句子时,除了需要语言本身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到中国人文化和思想中的那种尊重别人的客气和谦逊的说法。而那些不需要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能造出的句子,几乎都是有关事实或状态方面的简单描写。例如:“小王是一名大学生”、“日本的富士山很美丽”等等,这些句子按原样译成任何语言都说得过去。然而,有许多有文化背景的句子直译过去要么不通,要么不符合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而不被理解,这在外语教学时需要特别的注意。 例如,同样是接待顾客,不同国家的商店,营业员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 转

中国:你买什么?(或“您要点什么?”)

日本:いらっしべいませ。/欢迎光临。

美国:Can I help you?/我能帮助你吗?

中国的营业员接待顾客纯粹从买卖生意的关系出发,日本的营业员把顾客当客人来接待,美国的营业员把顾客当作需要帮助的对象,由此而产生出以上不同的说法。

2.3 非语言交流方面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异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流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从搽的香水的味道到身体内散发出的体气,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这些都是非语言交流的因素。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Birdwhisted、Ray通过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 语言信息约占65%。这说明,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日本人的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还有我们中国人的点头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有的时候甚至导致悲剧发生。例如,有一位在泰国旅游的美国人,不经意坐在寺院里一尊佛像的头上休息,被人拍照下来,结果被驱逐出 境;还有一对不会汉语的瑞士夫妇在香港一家中餐馆用餐,点了菜以后,对服务员比划让他给他们的小狗也弄点吃的,服务员自以为明白了比划的意思,把小狗带至厨房,过了一会儿端出来的是一盘红烧全只狗肉。这就是不懂文化交流中的非言语信息所带来的结果。

3 异文化交流与外语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对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将外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80年代中期,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统一制定了教学大纲,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87 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社会上对本科毕业生听、说、写的要求分别为67.25%、71.11%和61.48%,然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一方面,普遍的应试教育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我们教师的手脚。

中国的学生,从小学直到大学,有的还进入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就可以应付考试,但是,外语的说和听,写的能力普遍不高,同时,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也不够,在跨文化交流时往往会出现问题。例如:日语中的“乾杯(かんぱい)”这个单词在我们中国学生的概念中肯定是“把酒一口喝完”的意思,但实际上,在日本人的酒文化概念中“乾杯(かんぱい)”只是“举一下酒杯,添一添”即可,不用一干而尽。如果用我们中国人的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思维来看的话,日本人跟你举杯说“乾杯”时都是虚情假意的“感情浅”,因为他们只是“舔一舔”!其实不然,这是误解,他对你感情再深也只会舔一舔的!这就是只重视语言学习,轻视文化交流所造成的后果。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对异文化交流的不重视带来了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有的人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的人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很差,而且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还有的人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这样的人往往只能重视信息的接收,而忽略信息的发出。另外还有一部分人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外国人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 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性也最大。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流,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以及外语的 第二课堂里全面反映出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出版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重新设计、 重新组织;国际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To know(学知识),To do(学做事)And to be(学做人)”。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流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祝畹瑾 《社会言语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2] 束定芳 《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篇6

【关键词】跨文化 交际能力 方法

有人说过成功的交流不仅取决于精准的英语用词,而且还取决于文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外事务变得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也就是说――寻求一种共同语言进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之间不可分离。文化似乎已经成为了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核心。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语言教学所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流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罗杰森雷维尔(1998)提出文化就像一个充满了共同信仰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为团队成员带来认同感和凝聚力。跨文化交流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跨文化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Gudykunst 1989)。教授和学习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群体的文化知识和沟通方式,使得他们可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重要。

1.文化和语言。正如前面所讨论的,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交流就像交通一样,语言是一种载体,可以促进交通。而文化则像交通信号灯一样规范交流。总之,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的意思。文化不同可以导致每个词的意义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会使用同一个词表达不同的意思。例如,西方人可能认为“午餐”等同于鱼和薯条,但中国人可能认为“午餐”等同于大米或面条。在中国“猫”这个此指的是一种动物,然而在英语“瓢泼大雨(其中使用到了“猫”这个英文单词)”中,“猫”指的并不是动物,而是其他特殊的含义。在这些例子中,汉语与英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都是不同的。因此如果学生想学好一门语言,首先他应该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2.跨文化交际与英语语言教学。Alptekin(1993)提出教材与文化背景知识是语言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Canale和Swain(1980)将交流能力分为四个部分――语法、社会语言学、话语和战略能力,除此以外,他们也认为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交流能力的一部分。因此成功的交流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还需要掌握社会语言学知识。因此跨文化交流能力可以看作是一个人适应外国文化的能力。据此英语教材应整合跨文化元素以反映不同的文化语境。科拉齐和金(1999)表明,课本的内容应尽量吸引学生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关注,使得他们可以与其他人正常沟通。他们还认为英语语言教学(ELT)中应加入提高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因此好的教科书应该包含文化和跨文化元素。在他们看来,一本教科书可以是一个老师――它包含的材料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文化。一本教科书业可以是一幅地图――有时可以总结文化内容的主题。学生和老师希望教科书中可以囊括所有的只是,因此乙苯教科书也可以是一种资源――包括许多正确教授文化的活动和资料。根据以上观点可得出教科书对于教授跨文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科书既可以作为教师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授课。

二、中国文化背景下中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分析

科拉齐和金(1999)审视了中国的学习文化。他们通过对天津和深圳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室的经验和观察获得了一些数据。他们认为中国学生缺乏互动、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影响中国学生文化学习的因素包括:班级规模较大,教授孩子必要知识的意义以及考试制度的压力。此外,科拉齐和金(1999)还总结出了中国学生在学习文化时面临的一些问题。首先,中国的教学注重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而西方的教学则侧重于学习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其次,中国的教学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有时也在等待老师的答案,而西方的教学方法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课堂互动。在中国,老师就像一个权威人物,学生听从和服从老师的指令,然而在西方老师的认为中国学生很被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很少参与课堂互动,缺乏质疑和了解。学生口头交流能力较差。因为中国的教学受到的是儒家对教育和学习的态度以及面子重要性的影响。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典型的中式学习方式。

根据中国学习问题文化的分析,首先,不难发现中国的英语教材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注,或关注不多,而是更为频繁地运用中国语境;教科书注重中国文化而不是目标文化,使得学习者难以关注文化的重要性。其次,一些中国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自我意识。他们重视的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口头表达技能。也就是说,中国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培养自己的跨文化能力。中西方学习风格有着明确的差异。中国学生依赖于教师,而西方学生则依靠自己的思维。因此中国教师应改变其在课堂教学上教授跨文化能力的思维。以下是为中国教师提出的有效教授文化的一些建议。

三、中国背景下教授跨文化能力的方法

如上所述,中国的语言课堂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的交流能力较差,缺乏参与,教师不教授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而教材中也缺乏有关文化的内容。一些跨文化语言学家发现在西方留学的中国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中国的语言课堂有必要教授跨文化交流能力。Hofstede(2001)提出了三点建议:意识、知识和技能。下面我们将讨论通过这三个阶段培养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使之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交流者。

其次,人们在交往的时候需要掌握文化知识,足够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对方的语言。人们应该了解自己的习惯,礼仪和特殊的象征。通过教科书教授文化知识可以促使人们了解自己的习惯,礼仪和特殊的象征。如第三部分所述,教材在教学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可以看作为学生提供知识的资源和材料。然而,中国的教科书与标准评估的文化内容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中国的教材应增加一些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最后,技能的培养是基于文化意识和知识的积累。这里的技能指的是练习。中国学生的积极性比比西方学生弱,而且课堂参与不足。他们听从于老师的命令。也就是说,中国学生的口头沟通能力较差。他们练习得越多获取的知识也越多。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跨文化活动帮助学生练习交际能,从而帮助他们熟悉其他文化。

四、总结

许多西方教师发现中国学生缺乏沟通的能力和课堂参与的意识,他们的口头交流能力很差,他们更喜欢通过自己的思考要求教师来回答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教科书缺乏文化内容。其次,教师也不教授学生文化知识。最后,学生练习文化知识的课堂活动很少。因此,Hofstede(2001)提出的三个阶段理论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首先,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了解自己和其他的文化――这可以帮助他们很快熟悉新的环境。其次,教师应该教授学生文化知识,教授他们礼仪和象征的意义。第三,课堂上应增加一些与培养跨文化能力有关的活动。遵从这些建议,学生们就可以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流者。

参考文献:

[1]Alptekin,C.ELT期刊:在英语作为外语条件下的目标语言文化,1993:47:2,136-143.

[2]Canale,M.and M.Swain应用语言学:交际教学法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和测试的理论基础1980:1-47.

[3]Cortazzi,M.,and L.Jin 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中的文化:文化的镜子:材料和外语课堂教学方法.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

[4]Gudykunst,W.沟通和文化:在民族语言身份中的文化差异.纽伯里公园,1989.

[5]Hofstede,G.文化的影响:比较价值观,行为,制度和组织的跨界.Sage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学习语言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流工作,英语的教学工作不仅是要给学生传播最基本英语知识,不仅是按照教材来教学,还是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好所学的语言的一个语言环境,提高对语言的认识,更好的用语言进行交流工作。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对英语的一个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新课改推行,旨在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实际运用能力。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要求,就是老师要帮助学生对所学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了解,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辨别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1、高中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地球村”的概念已经被大家所普遍认同,经济全球化,文化交流频繁。所以,就需要人们在一个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拥有交流的能力,而交流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因为生存环境的差异,各地的文化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性,所以为了更好的交流,就出现了跨文化交流这一概念。

1.1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自身文化的了解

在高中英语的教课书当中,有大量的文章是用来介绍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进程以及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对外交流工作当中,能够将这些文化知识传播出去,增进两国之间的互相认识和了解,达到一个良好的国际交流的目的。而且,这些知识也是对原本汉语教科书中相关知识的一个巩固,通过另一种语言的表达之后,能有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

1.2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学习,培养语言技能

所有的文化传播的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通过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使用英语的国家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和发展变革等相关知识,也算是一个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够了解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礼仪知识,对扩大学生的眼界有所裨益。

1.3能够将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实际生活有所帮助,自然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一个交流的工作。在传统的额教学模式下,只是重视对知识的传递,而不重视对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至于怎样的去“说”就不会了。如果交流的双方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共识,在交流当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会出现比如说不能够准确理解堆放所要表达的信息,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理解,这就会必然导致双方的交际工作无法成功。在除了要学习英语的语言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好这项语言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的内涵,这样双方的交流才能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之下,交流工作才能良好有效地进行。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

著名语言学者B.D.Ruben(1976:334-354)曾经对跨文化交际下过一个这样的定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具备一种与某一环境中的个体为了实现其性格、目标期望所应具备的同样的独特活动方式的能力。这个定义的重点在于跨文化交际必须要是一种合适的工作,也就是说,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交流双方超出了彼此的文化背景,所进行的无阻碍的交流。

2.1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对交流的限制

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形成的文化就会不同,例如餐桌礼仪,中国人喜欢互相夹菜,显示主人的好客,而且客人会习惯早到,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对于客人到主人家去做客,一定不能太早到,要自爱约定的时间点到达主人家拜访,就算遭到了,也要在门口等到时间到才按门铃进去。在吃饭的时候,西方人喜欢自己吃自己的,不喜欢事物互相的换来换去,他们觉得这样很不卫生。所以,就一个吃饭和拜访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更不要说一些其他的方面了。如果在进行中西交流的时候,不能够对这样的而一些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和注意的话,就会使得双方的交流变得极不愉快了。

2.2 摆正姿态找准定位

正所谓态度决定成败,正确的一个学习态度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学生在对跨文化只是进行学习时,需要用一种端正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不同于自身国家的文化要抱着一种尊重的态度,不能看不起或者嘲笑他国的风俗文化。礼貌和友好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事。还有,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对自身代表的文化要有足够的认识,及时的审视自己的态度,做到一个友好交往,而且学生在提高自我意识的时候,也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结语

高中生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工作,出了自身的学习之外,和老师的影响也有重大关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一个好的老师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大有帮助。高中英语老师因为要考虑到升学率的问题,一门心思都放在自身的工作上了,基本上没有时间去阅读一些关于跨文化教育的书籍,这就造成有些老师在经过了多年的教学之后,对于跨文化教学的认识水平还是最基本的层面。这样老师的水平都不达标,还能给学生多大的影响力呢?所以,老师应该先丰富起自身的知识,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冀盈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教育探索[J] .2011(09):(11)

篇8

师友见面,最爱问的问题就是:忙什么课题。然后,交换一些信息,分享一些经验,蛮有帮助的。然而,我一直致力的这个课题,常常换来的反应却是疑问和茫然:有交流吗?有没有资料佐证?

其实,这样的问题,我不仅仅在国内碰到,我在美国留学的日子里也常常碰到。我碰到不少美国教授和学历不低的美国人,聊到各自的学术研究或关注领域时,听了我的研究课题,他们更是一脸茫然。当然,总要礼貌地赞叹一番“非常有趣”之类,然后就问中、美戏剧有过交流的历史吗?怎样发生的?每一次,我总是需要将自己的研究状况简要地作一番说明。末了,他们总是说:第一次知道这么有意义的史实。

开始,对此我觉得有点儿意外,但是随着自己研究的深入,便十分理解这种状况,视之为必然了。因为,即便是学者、文化人,每个人的研究领域和关注焦点各有所择所重,未必一定对所有研究领域都有涉猎或都能知道。另外,回首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东方、西方文化交流的“语境”,来品味人们对中、美戏剧交流的疑问,就可以听出弦外之音来。这里有一个知识背景与认识前提的问题,这是更值得玩味的一层。

在资本主义忙于殖民扩张、热衷瓜分世界的19世纪,不但强势经济、强势军事和强权政治在前,而且,为着强权行为的合理化所编造的优等种族、先进文明的伪科学和殖民文化理论也伴随而出,也就是以科学研究成果的名义为他们的侵略、掠夺行为提供堂而皇之的强盗逻辑。于是,通过控制军事经济政治的“主动权”来控制了文化交流的“话语权”的西方列强,就结构了一个先进的、文明的西方拯救落后的、野蛮的东方(包括非洲)的世界秩序和各国文化交流的预设前提——也就是19世纪世界文化交流的“殖民语境”。以这样的前提来安排世界秩序,东方国家、非洲国家就只有接受挨打、赔款、割地或者干脆就全面接受殖民统治的命运;以这样的前提为“语境”的文化交流,非西方国家只能沉默失语、接受西方列强的影响和同化。没有双向的交流,只有单向的西方对东方的影响和东方对西方的接受。

在这样的历史造就的交流语境中,对“中、美戏剧交流”的可能性存疑,就是极其自然的了。二现代中、美戏剧交流的基本状况事实上,近、现代中、美戏剧交流是存在的。无论其交流形式是单向的影响与被影响,还是双向的互动交流关系,或是多边交流的间接影响,都是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惯常方式。中、美戏剧交流中这些交流方式都有。

那么,中、美戏剧交流究竟是什么时候、怎样开始的?根据陈依范先生的说法,华人出现在美国的最早记载是在1785年。但中国戏剧在美国登陆,应该是在劳工群体和早期移民进入美国的时候。确切地是哪一年,已经难于考证。从一些资料记录和早期戏剧历史研究文献中,还是可以辨认出这种艰难发展的依稀轨迹。

篇9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1.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简单的说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就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结合这一目标,考虑到“学以致用”,《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要系统讲授各个时期中西交流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容和方式,尤其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接触、碰撞、冲突和交流、融合。

让学生了解中国与西方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语言、科学技术与艺术等诸多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关系,由此知晓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促进学生了解和探讨汉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的是总结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进程阶段性和整体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开放和交流意识、正确对待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为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和中西交流的现状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遍布全球各大洲,根据2012和2013全国来华学生简明统计,生源大国的格局基本稳定,排在前10位的是韩国、美国、泰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非洲、欧洲、大洋洲来华留学生数增长显著,但大部分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针对这一现状,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可以适当增加与东南亚国家交流讲授的课时,以适应汉语国际教学中的需要。

另外,中西文化交流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大部分的教材编订的教学内容以清朝为结点,这就要求老师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清末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情况进行甄别,大量收集资料并选定相关材料作为教学内容,这样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也更有利于与留学生的交流。

3.兼顾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兴趣

“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为参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对《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非常有利,因为本课程课时有限但课程内容涵盖量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侧重有很大的空间,而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理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在授课之初,可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掌握学生的意向,初步选定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馈,例如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另外,老师提供丰富的课下阅读资料,包括书目和网站,同时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课下收集电子书、图片、视频等各种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对课堂内容加以补充,并通过网络群和公共空间存放资料,让学生们有选择地自由阅读,更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并要求学生定期撰写阅读笔记和心得,在课上预留5-10分钟,让大家互相交流和分享,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教学方式的优化

1.重“专题”

重“专题”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打破传统章节的束缚,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凝练教学专题,突出教学重点。专题教学的优势在于让学生能够聚焦“专题”,让知识的展现更具有内部逻辑性和系统性,让教学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利于提高教学的深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适合专题教学的开展,首先在于教学专题的凝练,本课程的教学专题可以凝练为:丝绸之路、交流的手段、交流的性质、物质交流、科技交流、艺术交流、宗教交流、交流的阶段和特点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兴趣适当选择和安排课时。其次,是专题教学的形式,可采用讲授和讨论、课上和课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专题。另外,是专题教学的目标要明确,针对不同的形式,侧重可以有所不同,例如课上专题侧重于知识的体系性,课下专题侧重于知识的开放性。

2.重“评析”

重“评析”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结合基本史实,对交流的实质、影响和关系等加以正确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史实是基石,了解和识记史实并非此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是要通过知道“是什么”“是怎样”最终实现“为什么”“会怎样”的思考。因此,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评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要树立善于“评析”、敢于“评析”的意识,“评析”的主体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一般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评,老师再加以补充和总结;“评析”的内容要进行精选,既可包括课本内容,也可包括课外阅读材料,针对某些具有争议的案例,可以作为辩论的主题,开展辩论活动,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评析”既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网络是课下评析最好的平台。

由此可见,“评析”是手段,其目的还是要通过“评析”,帮助学生思考,对全球文化、民族的交流建立正确的认知。

3.重“能力”

重“能力”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针对《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的性质,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兼顾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本课程具有大量丰富的史料,思辨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课上和课下对史料的分析来进行,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观点要作好记录,并要求学生撰写文字材料,教师要及时回馈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针对错误观点要及时纠正;针对正确观点要给予鼓励;针对有争议的观点,要进一步开展讨论,允许分歧的存在。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课本、阅读课上案例和阅读课下材料等方式得到锻炼,写作能力主要通过撰写读书笔记、课程论文等形式加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前发言等形式加以提高。

以上几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实现充分的结合,在专题教学中侧重评析,在评析中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以此达到教学方式的优化。这对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课程的主讲老师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四.考核方式的改进

考核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加以检测的一种手段,《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考核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一般来说,总评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和小组表现)、中期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值的分布上,建议采用3:3:4的比例。

篇10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失语 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流

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和吸收,当今已成为多元文化的时代,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多元文化中。多元文化是与单一文化相对而言的,指在某一区域或阶层中同时有多种文化存在,这些文化相互独立同时又有着联系。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融入母语文化的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还能有效地促进母语文化与英语之间的双向交流。然而,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问题严重,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局面。

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迷失及具体表现

(一)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迷失

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学习文化与学习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所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对英美文化进行学习。人们也不再争论在学习英语时是否需要学习英语文化,而是讨论如何学习英语文化、教师应该怎样教。然而,近年来,西方文化在我国非常盛行,尤其是在校园中。学生们已经开始适应吃快餐的生活,过西方的节日,喜欢说唱音乐。学生作为年轻人,对西洋事物感兴趣并没错,这也是因为他们学习英语时接触到了西方文化。然而,如果让学生使用英语来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介绍时,他们却哑口无言。我国之所以要对广大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我国与国际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一方面能够学习世界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用英语这门世界语言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风俗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所以,英语教学是为了双向交流。然而,当前许多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英语文化时,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文,能用英文侃侃而谈,但是当外国人对我国文化感兴趣时,他们却无法表达本国文化,这不仅让外国朋友感到非常吃惊,同时也让国人感到担忧。英语教学本要进行跨国交流、双向文化交流,但是当前的情况却是单向交流,这也表明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对目的语文化的关注较多,而忽视了母语文化。

(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

1.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孤立

在学习英语时,语言知识往往会发生迁移,发生正迁移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如果发生负迁移,则会阻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英语前,我国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使用母语进行交流。所以,英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受到母语交际能力的影响。而人类交际的手段都是相同的,所以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能够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英语知识发生正迁移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往往没有关注这种正迁移的作用,而把重点放在了英语与汉语交际模式的差异上,在此进行研究必定会产生负迁移,导致母语正迁移的影响效果逐渐丧失。即便是英语与汉语文化相异,但是其中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从一些俗语中就能看出来这些共性,如:“花钱如流水”英语为“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血浓于水”英语为“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英语与汉语之间还是有较多相似地方的,可以此为突破点,打破英语与汉语之间缺乏往来的现象,把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避免中国文化受到孤立。

2.跨文化交流的片面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由于教材中的内容有限、教学方法需要改变等问题,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崇洋思想,日益严重。与英语文化受到的特殊待遇不同,在英语课堂中,汉语文化却受到冷落,没有获得与英语文化平等的地位。所以,学生在生活中往往谈论着国外的文化,而对我国自身的文化却了解不多。如果说我们之前在国际交流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交流障碍是由于对西方文化的不了解,但是如今当我们在英语教育中大量融入西方文化后,中国文化的含量几乎空白。在国际交流中,这种负面的影响作用更为严重。前国家副主席曾经对我国英语教学中的汉语文化缺失感到痛心,他说我们的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一个“早饭吃了什么的”简单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不知道用英语如何表达“包子”“油条”“稀饭”等。而当外国人想要询问儒教文化时,我们的学生却是空有满腹经纶,但就是不能正确表达,有时候甚至都不知道孔子的英文译名。如此简单的问题都无法回答,那么,弘扬中国文化、推广中国文化的任务就更无从谈起。所以,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缺失的现象必须引起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改变外语教育的错误观念,要坚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目前,比较可喜的是广大英语教师以及英语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并且都积极寻找对策,开始着手解决该问题。

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意义

(一)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保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语言的力量,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正是由于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在教学中,对比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能够加深对二者共性的认识,这也利于英语学习。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将英语的语言基本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并非通过英语学习重新对汉语文化进行认识。学习英语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对汉语的文化有所了解,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通过英语对各种文化进行的理解都是以汉语文化的理解为基础。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借助自身对汉语以及汉语文化的理解,促进对英语的理解;可增加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降低负迁移,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所以,在英语学习中融入母语文化,也是英语语言学的需要。

(二)培养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需要

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只要能够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了解英语文化环境,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就具备了国际交流能力,就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些年来,英语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巨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无意识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追捧先进科技,热衷西方文化,甚至产生了西方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却对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兴趣。国际交流是双向的交流,是文化的互相传递。交流的双方都应该对彼此的文化和风俗有所了解,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在这样的基础上,跨文化交流才能够正常进行。拥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直非常注重和培养的,然而在教学中,如果仅仅重视了英语文化的教育而忽视了母语文化,那么在跨文化交流当中只能进行单向交流,而这种交流也并非真正的双向跨文化交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在强调英语文化学习的同时,也要融入汉语文化。另外,在英语学习中加入汉语文化的学习,学生们对母语文化的了解加深,也能够与西方文化形成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无意间就提升了跨文化交流意识,促进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如果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只关注到了西方文化的输入,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学习,会造成学生在使用英语时不能够表达出中国文化,或者表达效果较差,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加入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平等、互利的跨国文化交流的要求。

(三)中国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要求

学英语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同时也要学会用英语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要求,不仅在于在跨国交流中能够双向交流,更在于能够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向世界进行传播。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把西方文化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尝试使用英语表达我国的灿烂文化,将我国文化传播出去。然而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英语学习者在表达西方文化时比较流畅,而表达中国文化时,一方面是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一方面就是了解中国文化但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所以向外推广中国文化也就更加困难。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所以必须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国文化,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我意识,避免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之后产生崇洋的思想。同时,广大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要注重培养使用英语表达我国文化的能力,做到用熟练的英语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如果我们国人都不能够用英语向世界展现我国的文化,又怎能让世界来了解我国文化?

三、英语教学中输入中国文化的措施

(一)在教材中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英语教材对英语学习者具有引导作用,也是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学习依据。但是,英语教材内容的设计长期以来只关注到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教材中几乎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引荐的内容。当前的英语教材当中,所有的课文几乎都是围绕着英语国家文化而展开的,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章会略微提及中国文化,造成教学中缺少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课程内容,而此方面的英文资料又比较欠缺。长此以往,英语学习者对如何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接触得较少,这就造成了无法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所以,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单一性以及片面性的局面,让英语教材中能够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英语教材中要增加更多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要涉及多个方面,如文学、艺术、历史等,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融入教材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译本获得,也可以通过中国文化的相关英语文章获得。这样,通过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加入,将传授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学习统一在一起,让学生掌握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作用。英语教师一方面承担着英语教学的任务,另一方面身上还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英语教师必须加强对自身母语文化的了解,使用英语来传承中国文化。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不断学习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两点作用:一是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很明显。教师向学生介绍英语语言文化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将中国文化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既要领会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使用英语正确地表达中国文化。教师要将汉语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展示出来,充分发挥汉语的正迁移作用。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引导,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自主学习如何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优秀英文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英译版,这样学才能了解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区别,同时也能够提升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培养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另外,杂志、报纸、电影等多种媒体都是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方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中国文化表达方式的学习中。

四、结语

我国进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能够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弘扬我国文化。但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英语学习者往往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英语语言文化,但是却无法表达出中国文化,这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所以,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教会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还促进了平等的跨文化交流,也实现了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逄晶,付建军.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彭小红,车艳.英语教学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怀化学院学报,2007(9).

[5] 沈春蕾.影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要素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

[6] 王红成.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试验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2).

[7] 王红成.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写作教学试验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3).

[8] 杨倩.跨文化交际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6).

[9] 张军.高校联盟研究国内外现状综述及其对江苏地区公办本科高校联盟的启示[J].语文学刊,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