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精神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精神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大学文化精神;学术自由;人文主义;

一、大学文化精神的内涵解析

在广义上,大学是指所有的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在狭义上,大学是指在专科学校、学院之后的最高等级的高等教育机构。[1]“大学文化精神”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文化概念,是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具有两方面的属性特征:

第一,学术自由的属性特征。学术自由的内涵则主要是指自由探索知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需要,从而实现人的精神完满和个性发展。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将这一精神理念被带入并践行于早期的大学学术生活中,它是中世纪早期大学区别于其他社团性组织的一种外在的“标示性”文化,同时也是“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的知识分子在日常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文化品性”。[1]从大学的起源上讲,中世纪的大学起源于自发组织起来的“精神的手工业者”,他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组织所属”,可以自由的云游讲学,而且形成了一种自由探索高深知识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品性,并维护和坚守这一“社团性行会组织”的独立和自治,不愿受学术范围以外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的干扰或约束;求学者没有现代意义上学籍的限定性,可以依据自己探究的兴趣和需要自由的云游求学,以发展完整人格、获得广博学识与独立思考精神。这些“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探究和学习“高深学问”中的“教”与“学”所体现出的“学术自由”精神理念和文化品性,不仅蔚然成风,而且成为当时大学的一种“文化标示”。所以,从大学的起源上讲,“学术自由”的精神理念,表征着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中的知识分子或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日常的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原生性的、“自在”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品性,体现着中世纪早期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日常状态、方式、态度、价值及精神风尚。

第二,人文主义的属性特征。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的解放,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的自由。虽然中世纪的大学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以人文本”的教育主张,但其大学教育几乎都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其一,既倡导学者个体对“高深学问”的自由探究,同时又关注对学习者个体独立思考个性的养成以及个体的精神自由;其二,教育内容主要是人文学科,不仅把人文学科作为“自由”探究所有“高深学问”的基础,而且以人文学科来陶冶学习者的高尚情操。所以,虽然中世纪早期大学的这种人文主义取向并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以人文本”的“人文主义”,但在关注个人理智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以及个人独立个性的完善等方面,已明显表征出“人文主义”的精神理念。

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品性不仅是以“自在”的文化形态渗透于近代大学人的大学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以“自觉”的文化形态作用于大学人的生活文化中。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时把科学研究带入到近代大学的同时也把他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和精神渗透于柏林大学的精神文化之中,在洪堡看来,“唯有在研究活动中,每一个个体才能在获得精神自由的同时,运用理性来独立地思考,独立地面对疑惑和承担责任,才能够发现真理,并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2]洪堡的这一新的人文主义教育观,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大学的教育理念,而且广泛地被各国大学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大学人大学生活的一种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在他看来,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心智,以此来“形成对个体终身受益的精神品质,如自由、公正、理智、温和以及睿智等等”。[3]因此,大学自由教育的思想观念,不仅以一种教育哲学的力量不仅影响着近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以大学人的群体意向渗透到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文化心理和精神信念中。

二、大学文化精神的现代意义

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的独特气质是外在的“形”,而大学文化是内在的“魂”。作为具有真正现代意义大学的文化精神,它应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引领学生的品性性格培养。

从终极关怀的意义上讲,创建大学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而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文化所营造的大学的“精神场域”的重要组成,[4]所以,大学文化精神所内涵的“传统”精神理念以及所表征出的大学人的文化品性,对目前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来讲不仅需要,而且是大学生提升其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必需。

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广泛意义上的“精神”对每个人来说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而且也体现着或践行某种精神,哪怕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或物质至上主义的精神,所以,从“精神”之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这一层面上讲,“精神”不仅仅从生命存在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精力或活力充沛,也不仅仅是从心理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处于自觉的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精神”表征着每一个人对其据以生活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信奉,是一种灵魂的“寄托”,也是每一个人的具有一定理想追求和目标指向行为的内驱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对生活价值的选择以及生活所持的态度、日常行为规则的遵循和方式的选择以及相应的意志品性,因此,精神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和价值,但不同的精神品性之于每一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大学文化精神内涵中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性所表征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确实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可以说,一个具有“无私奉献”这一“精神品性”的人,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上,总是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后,具有这种精神品性的人,又被誉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所以,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阶段应具有何种“精神”,或者说形成什么样的“精神品性”,不仅是学生提升自身“精神 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问题,更应是学校营造和创建大学精神文化来“引领”的职责及方法问题。

第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

从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合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根本体现。价值观念是一种衡量内心活动的尺度,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念、信念、理想等,也为人们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价值观被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标准时,就表现为个体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可通过个体行为被外界感知,反映的是人的大脑关于外界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重要性的认识倾向,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

从“价值”之于人的行为的选择与定向等方面来讲,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直接反映出价值主体对事物或行为所赋予的意义,价值主体作出价值判断从而作出价值观念的标准和依据:一是价值主体的信念、期望、理想追求,即合目的性;二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中的“他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价值实现的事实和引领;三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外的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对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来说,大学文化所内涵的价值观念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我们不能用主导价值观来强行取代大学生个体对自身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多元自主选择,主导价值观的确立并不等于完全消解大学生群体中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而是要通过对各种现行的价值观的批判整合,确立一种为大学生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元价值观中作价值量的分析与比较,让学生懂得去确定价值等级次序,优先选择其中价值量最大、最值得选择的那一种,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等级最高的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是大学生自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个人享乐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P.82,99

[2]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P.234

[3]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P.16

篇2

摘 要 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衍生物,具有多重的意义,不仅可以锻炼人的身体素质,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与象征。本文旨在指出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分析我国体育文化的特性,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提出体育人文精神建设构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内涵 特性 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一、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

(一)体育与社会发展

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表现,因此体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1]。推动社会发展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生产制度的完善。体育活动从产生起就伴随着众多则,规则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类的行为。在当今世界,体育运动的核心规则是平等公平原则,通过多项体育运动的开展,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平等公平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原则,因此体育文化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前进。

(二)体育与个人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倡导全民参与,体育活动不是某个阶级的专属,而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平等公平的活动。当今社会体育文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意识到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体力活动,更是一种文化含义。加强体育锻炼,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体现。

(三)体育与世界交流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发展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已加入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在文化领域,体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面向世界展示自身的窗口之一,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

二、体育文化的特性

中国的体育文化有中国特色,是吸收了世界体育文化共性中的精华,同时结合了特殊国情衍生出的特色文化。具有以下特性。管理制度严格[3]。国家对于体育的投入非常大,所以也需要看到足够的收益,而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运动员出成绩,各专业运动队伍都在效仿军队的管理制度。每天有规定的作息时间,训练强度和任务都很艰巨。成为专业的运动员之后,运动员需要控制自己的业余生活,不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时刻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能做出有损国家荣誉的事情。重视人才培养。我国是举国培养机制[4],很多运动员都是从小就接受训练,一直到为国争光的一天,从不停歇。我国运动员储备量庞大,专业的体育院校,每年数量繁多的体育比赛,这些都是发掘体育人才的来源。拼搏性。中国的运动员都有一种不服输的气质,眼中只有冠军,因此会展现强大的斗志。所以近几年来,中国能够频繁在世界体育竞赛中取得傲人的成绩,不断刷新纪录。坚毅性。中国运动员不怕吃苦不怕累。在赛场上的时间是短暂的,在场下的时间才是漫长的。赛场上需要过人的抗压能力,而在场下,需要坚持不懈的耐心。因此中国的运动员和教练在场下默默训练,一直坚持很多年,只为最终能为国争光。

三、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一)制定总体发展目标

体育人文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短期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进行详细而又科学的规划。当前我国体育竞争力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国体育项目发展不均衡,全民参与体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我国应该利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群众基础,从全局的眼光看待体育人文精神建设。在全国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提高人民的参与度。积极申请承办各项体育赛事,提高知名度。在各大高校、行政机关宣言体育人文精神理念,让有知识的人先接受并践行这种理念,进而推广到更多的人群中去。基层与上级一起开动,全民参与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时发展,形成综合的一体的全局发展战略。

(二)完善体育人文精神理念

体育人文精神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理念,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只有深刻研究不同环境下的体育人文精神,才能更好的建设体育人文精神。对于国家而言,体育人文精神应当与体育强国的口号相契合。鼓励运动员努力训练,为国争光。同时国家要发展体育行业,激发民族自豪感,让更多的民族体育企业走向世界。对于社会而言,倡导公正平等的人文内涵,鼓励在体育行业的从业者秉持这样的原则。做好本职工作,让体育行业规范运行,构建和谐的体育发展规则。对于个人而言,发挥坚持不懈,拼搏不息的斗争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超越自己。

(三)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中国体育文化有很多传统的体育精神,我们不能抛弃传统空谈建设。应该始终坚持传统精神中的优秀精华。踏实工作,制定合适的阶段性计划,不能出现空想主义,制定不切实际的计划。保留举国发展体育的机制,中国长久以来就强调集体主义,举国体制可以调动一切能够使用的力量,为运动员创造更好的训练环境,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宣扬奋斗精神,对体育事业怀有极强的热情和积极性,认真工作,有责任意识,愿意为体育事业奋斗终生。发挥创新精神,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再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良。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任何行业都需要具备多重意义,既能表现出民族的特性,也能对外展现出中国的国家符号。体育事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对体育文化发展一定要用更加全面和创新的眼光看待,才能制定更适合体育发展的战略,从而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2:22-26+32.

[2] 夏漫辉.当代中国主流体育思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篇3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民艺;文化特征;精神内涵

中图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

民艺是“民众的艺术”,普通民众日常使用的器具即民艺品。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认为:民艺的美是自然、无心、健康与自由的。陶瓷从它诞生以来就来自民间大众,是民众创造、传承和享有的艺术,从整体意义来说是一种民艺。景德镇,作为以陶瓷民艺享誉世界的瓷都,历史悠久,民艺氛围浓郁,千年窑火不断。而研究景德镇陶瓷民艺的文化意蕴与精神内涵,对创新陶瓷艺术、传承陶瓷文明、复兴城市文化,有着特殊的价值。

一、体现了儒、道、佛等融合统一的

陶瓷器物文化思想和理念从先秦诸子百家经典思想来看,墨家崇尚科学技术的运用,强调器物的实际功用性,而拒绝任何“加费而不加利”的装饰构件。各类陶瓷器物应该是简单、平实、朴素、洁净甚至是单调、乏味、重复的才是墨家认为的“好”的器物。墨家的实用主义和单纯的绝对平均主义应用于陶瓷器物以及成器行为方面就是墨家思想的典型例证和其思想主张得以传承的凭借。

儒家提倡仪礼,讲究“仁义礼智信”,因此陶瓷器物的成器标准是为考察其能否表现“礼”的价值,官方或者民间岁时节令、庆典仪式所用礼器或者墓葬所用明器等都认为是合理的,反映出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和民间工匠造物的智慧和技巧,甚至推崇各种毫无实际功用的繁琐的装饰纹样和细节,以及极尽豪华奢侈之能事的奢侈品陶瓷器物,与墨家思想针锋相对,却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意义。只有在陶瓷器物上表现出自然质地、外在形制、色彩纹理等“下层的质”、表现工艺技巧、创意思维、意匠独运、形神兼备等审美特征“中层的质”以及表征等级身份、出身门第、、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等“上层的质”的多重的“质”的完整系统,同时结合一切可能的装饰性“文饰”特征,这样的陶瓷器物才是真善美的化身和诠释。

老庄代表的道家思想推崇的“无为而治”的“空”的理论,认为陶罐的壁、底和盖等实物形态的器物之流并非造物的目的和价值,而真正带给器物使用者终极意义的是“陶罐所包围的那个空间”,是这个空间提供了酒、饮、食的保存的基础。同样,建筑物也是同理,墙壁、地面和房顶的有形实物也不是建筑造物的根本目的,而真正为人们所利用的仅是建筑物所包围起来的那些个“空间”,这个“空间”的位置、大小、形态,甚至温度、湿度、亮度等等是建筑物作为人类所造之物的本源性价值载体。道家强调”“减损”的作用,认为人类甚至可以不要进行器物的制造,仅仅利用自然界提供的物品就可以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当然这样的人文虚无主义也不是完全可取的,而是站在纯粹的回归自然的理想层面上教化陶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要敬畏自然的力量,使用自然之原材料,维护生态的平衡、尊重环境的制约、保持资源的原生性,这样的造物理想恰恰符合当前全人类普遍面临的生态、环境等全球性需求,是一种真正的“低碳”环保主义者的千年追求。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程中,儒、道、佛三大宗教基本上贯穿始终、影响深远。它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世俗生活的影响,在陶瓷中,包括器型与纹饰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六朝时期由于受佛教广泛传统的影响,出现了莲花尊等器型,瓷器上较多出现了刻划、贴塑等手法装饰的莲花;五代以后佛道思想融合为一,表现在陶瓷器的图案上也是佛道同时并呈,如八宝、八仙莲花、狮子、灵芝、仙鹤等图案融于一器;元明以后,由于统治者对伊斯兰教的推崇,导致了瓷器装饰上除了反映佛道思想的内容外,还大量出现了反映伊斯兰教内容的图案,如梵文、阿拉伯文等。并出现了部分受西亚地区文化影响的器物;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制瓷技术的成熟和进步,反映三大教内容的瓷器更是质好、量多。

二、反映了传统陶瓷文化的民俗精神和内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反映民族心理、民族信仰价值观念的精神产品和智力成果的总和。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具有超越时代和跨越国界的巨大魅力。从表现形式来讲,景德镇陶瓷文化表现为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器物文化、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

景德镇自古以陶瓷工艺著称,陶瓷文化是本地的特色。陶瓷文化即包括历代流传下来的陶瓷作品,又包括古代制瓷作坊和古窑遗存、陶瓷民俗、陶瓷艺术以及反映古代制瓷风貌的历史街区,还包括为保护和反映古瓷文化而在现实中形成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象。

民俗文化是人类生活中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一定时期内当地社会经济的反应。民俗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是百姓所推崇的风尚和生活习惯,这也是民俗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延续、流传的根本原因。

景德镇自古便是瓷业生产中心,同时也是开放的商业码头。所以,来往商贾众多,镇上百姓交杂,出现了各地人民杂居的情形。来自南北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本地的风俗习惯,但是,经过长期的杂居相处,也就逐渐形成了南北交融、丰富多彩、独具景德镇特色的民俗文化。景德镇的瓷业开始于汉朝,历经千年而不衰,其瓷业生产技术也日臻完善,因袭成风的瓷业习俗是当地最典型、最重要的内容。所以,陶瓷民俗文化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景德镇作为陶瓷古都,其制瓷技艺和制瓷文化都享誉世界,瓷工不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同时他们也创造了璀璨的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自古以来,民俗文化都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民俗文化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中国民间有“入乡随俗”的说法,由此可见,民俗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是有一定的影响。陶瓷文化因其特殊性而逐渐成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基石。而陶瓷民间传说故事则因其民间因素,与陶瓷民俗文化关系密切。那些美妙的、感人的传说,不仅给陶瓷文化增加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广大学者考究历史,沿袭古代民风,提供了依据。所以说,陶瓷民间传说和陶瓷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陶瓷文化,二者不可分割、联系紧密,且互为补充。

三、表现了八方杂聚、兼收并蓄的开放文化特征

“景德镇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这句话一方面说明景德镇在历史上并非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没有建设城墙;另一方面也从深层意义上形象地说明了景德镇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历史上,由于战乱等原因,中国多次发生大范围的人口南迁,北方制瓷工匠也南下来到景德镇。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工匠南迁,不少人来到景德镇;第二次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方汝、定、钧等名窑的工匠南迁景德镇;第三次是元兵南下,南宋灭亡,各地瓷窑遭到破坏,很多技术工匠又逃亡并聚集到景德镇。景德镇制瓷业在自己原有的技术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技艺与文化元素,形成“集天下制瓷技艺之大成”的瓷业生产特征。

景德镇的人口组成被称为“五方杂聚”(道光版《浮梁县志》),这是指景德镇周围的都昌、乐平、祁门、波阳、抚州、南昌、余干、余江、上饶等地的农民汇聚到景德镇谋生,使景德镇形成了“五府十八帮”的盛况。明初,景德镇瓷业基本由本籍人经营,“饶民以烧瓷为业”,随着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外籍佣工的大量流入正适应了瓷业生产的需要。而景德镇既非县治所在,亦非巨族大姓集中之地,有利于外来工匠、商贾的发展。景德镇的制瓷技术逐渐由大批外籍工匠所掌握,避免了受本地瓷工家族兴衰的影响,保持了技术传承的稳定性,使数百年来的制瓷技艺得以延续和提高。在近代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世家中,大多祖籍在外地。人口的流动和城市的开放,打破了地方封闭性,推动了陶瓷文化的交流和制作技艺的提高。

景德镇开放性的陶瓷文化特征表现在对各种文化的吸收上,景德镇的民窑制品反映了民俗文化特征,但是由于制品的进贡、朝廷及中央机构的定做、瓷工到御窑厂服役及“官搭民窑”等原因,这一民窑文化又受到了帝王和士大夫阶层的影响,而融合了官窑文化、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

四、突出了科艺结合、持续进步的科技发展特点

宋代景德镇首创有“冰肌之骨”之誉的影青瓷器,成为一代名瓷。在拉坯成形的基础上,使用铁刀旋削工艺,使胎体规整博腻,实现了我国制瓷技术的一大飞跃。同时将刻花、划花、印花等技法应用于瓷器坯体装饰,并开始使用龙窑和匣体装烧瓷器。

景德镇首创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制瓷法,开始由制作低火度的软质瓷变成高火度的硬质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景德镇瓷工利用含氧化钴的彩料,烧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釉下青花瓷器,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后又创烧了卵白釉瓷,青花釉里红瓷器及高温颜色釉瓷器等,均为一代名品。

明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专造宫廷用瓷。御窑厂烧制成温润如玉的“甜白”釉瓷器,发明了祭红釉,创造青花斗彩装饰方法,开创青花分水(即渲染)工艺。正德年间(1506-1521年)烧造成功口径1米、高0.6米的青花大龙缸,标志着大件瓷器烧造技术的一大进步。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和六十一年(1722年),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汉名殷弘绪)曾两次将景德镇制瓷技术方法写成长信寄往法国,这是景德镇制瓷技术的西传。

雍正以后,景德镇焙烧瓷器的平焰式镇窑技术成熟并沿用到近代,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一代优秀窑炉。乾隆八年(1743年)督陶官唐英编著《陶冶图编次》20幅,对当时制瓷的原料开采、加工、成形、装烧、彩烤、选瓷、包装等工艺流程作了形象的描绘,是我国第一部陶瓷工艺学专著。乾隆年间(1736-1795年),窑厂利用镂雕技法,首创“玲珑剔透”纹样装饰的瓷器,形成蜚声中外的玲珑瓷。

1934年,景德镇设立江西省陶业管理局,从事瓷业研究、设计、指导改良等工作。建国以后,景德镇成立了部、省、市三级陶瓷研究机构,逐步建立了高等、中等、初等陶瓷教育机构,为景德镇陶瓷持续的工艺进步和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的建立,景德镇的陶瓷科技实力又将得到重大提升。

五、显示了雅俗共赏、富于观赏的审美情趣

陶瓷艺术与绘画,无论是从艺术本质、特征,还是从表现手段来看,都有共通之处。绘画艺术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讲究“骨法用笔”、“画龙点睛”,着重形象的刻划和意境美的追求,讲究兼工带写,以浑然天成、本色自然、含蓄蕴藉为品位,遵循“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创作原则,强调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创作营养,并反映生活。绘画艺术所要求的这一切,陶瓷艺术无一例外地要遵循。

著名陶瓷雕塑艺术家刘远长,对中国绘画与陶瓷雕塑之间的关系深有体会。他在《学习瓷雕古装人物的体会》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物画特别是工笔重彩人物画,对意境、形象、动态、衣纹都有严格的要求。既写实又夸张;既要求逼真,又讲究装饰性。传统人物瓷雕受中国画的影响很深,它们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线条、无论是对于国画,还是陶瓷雕塑以及书法,都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颜色釉斑斓的色彩极富观赏情趣,使人得到高雅的审美体验,领悟到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就是颜色釉陶瓷受人喜爱的根本原因,也是它能成为中国陶瓷主流产品之一的关键所在。

六、透视了广大民众希冀未来、传承生命的民俗心理

在我国数千年的陶瓷发展史中,吉祥图案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六朝时期,部分青釉瓷器上就已出现了刻划莲花纹的图案。当时正是佛教在我国盛传的时期,莲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唐代的长沙窑彩绘瓷中,开始较多地出现吉祥图案,如鸳鸯戏水(婚姻幸福)、童子把莲(连生贵子)、松鹤(长寿)等。宋元时期,随着陶瓷业的发展,这种在瓷器中寄托吉祥寓意的做法继续发展,并在明清时期,尤其在清代中后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纵观这些吉祥图案的瓷器,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陶瓷中的吉祥图案,反映的是一种民俗心理。而这种民俗心理是形成于民俗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它首先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祈求人寿年丰、多子多福等民俗心理。这种心理的形成,与人类在历史的早期阶段,对自然的认识模糊、控制自然的能力较差、人的平均寿命较短且易于夭折等因素有关。进入封建社会以后,这种民俗心理并没有因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进步而消亡,而是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不断发展,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影响至今。而且封建社会把“君臣父子”的男权思想发展到了极致,使多子多福的观念深入人心。因而寓意平安、富贵、长寿、多子、喜庆、富足的图案,成为古代陶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

篇4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最初作为政治用语被写在政府报告之中,成为全国人民讨论的重点。工匠在我国发展中虽然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但是无法被复制,是我国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养人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的主要育人途径,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工匠精神正是人们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培养的。因此,高职教育是锻造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而且还涉及人文层面,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人文教育也成为锻造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就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研究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不仅能够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而且能够有效拓宽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1.工匠精神的内涵。我国古代便已经有了工匠精神,但是,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且,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主要以道德精神为核心,强调德艺兼备,主要通过身心传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亲自实践才能够获得。并且,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十分强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强力而行。另外,古代工匠精神还强调爱国为民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而西方的工匠精神与西方人追求完美的文化理念有着密切联系,追求完美在西方已经成为共同的精神。这是因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基督教都提倡追求完美与极致。虽然古今中外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都强调爱国、敬业、求精、创新。而我国现在所强调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延伸层面这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技能和技术,工匠在产品锻造的过程中想要打造好的产品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因此,物质层面的技术和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条件。精神层面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等在内的隐性内容。延伸层面主要指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创新精神,要求人们运用工匠精神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工匠精神的内涵。首先,工匠精神能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工匠精神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了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敬业和奉献,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精益求精,以追求卓越和创新为主要目标;其次,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解决社会上的浮躁和应付工作的现象,使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地对待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最后,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补充,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工匠精神深化了职业道德和社会主流思想,不仅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范,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人文教育内涵及意义

1.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而进行的个人教育或社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提升受教育者的内心境界,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而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强调通过传播文化知识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人生实践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并且,人文教育既重视文化由外而内的养成,也十分强调个体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强调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而且,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个方面。其中,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人文知识。而成人教育主要面向广大社会群众,旨在提升社会群众的人文素养。2.人文教育的意义。首先,开展人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丰富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拓宽受教育者视野,加强受教育者对我国传统人文知识的了解,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其次,开展人文教育能够丰富补充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在学科之外的知识,提高教育质量;最后,人文教育能够在提高人们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两者密不可分。首先,工匠精神追求真实和完美,要求在制造或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求真求实、尽善尽美,以塑造最佳品质的物品,进而使制作者产生美感和愉悦感。而人文教育即包括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和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求受教育者能够以正确的审美态度对待文化产品。并且,人文教育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对文化产品或文化现象的情感体验,要求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掌握文化的内涵;其次,很多文物古迹、手工艺术以及文化瑰宝等都是工匠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工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同时,这些文物古迹、手工艺术和文化瑰宝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工匠在打造优质产品的时候需要与文化相结合,赋予手工艺术品较高的文化价值;最后,我国古代工匠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讲求琢磨和切磋,而这一方法和态度已经被古人运用在修身、政治和文学创作之中,广泛渗透到人文领域,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技能锻炼的方式,而且还要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

四、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首先,工匠精神是我国现阶段所强调的重要精神指南,政府十分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面向全体社会群众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全社会的工匠精神;其次,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再次,高职教育能够鲜明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工匠精神是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必要。并且,高职人文教育能够将技能操作相关文化内容与工匠精神相联系,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最后,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是全社会的要求。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熟练地操作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敬业奉献、精益求精、乐业创新的工匠精神,能够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积极创造。而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人文精神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满足社会的要求。由此可见,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十分必要。

五、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存在的不足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人文教育,不了解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具体来说,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这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甚至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接受人文教育学习人文知识,只需要学会技能知识,拥有操作技能即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难以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人文工匠精神只是政府提出来的相关要求,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工匠精神的培养,只是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放在口头上,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导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并没有真正实施;再次,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没有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也没有对人文精神中所包含的工匠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只是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事例,缺乏深入分析,教育效果不明显;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只重视理论的灌输,一味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而一些历史性的人文知识距离学生较远,存在着较大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完全理解人文知识所体现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教育方法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作用。

六、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途径

1.开展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应积极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人文教育,为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学习提供充足的人文养分和肥沃的人文土壤,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选修课,并通过开展人文教育讲座、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精神评比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人文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高职院校应将人文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作为一个整体,在人文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工匠精神培养作用。2.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才能够激励制作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具体来说,人们只有具备责任心才能够主动关心自己周边的事物,关心社会,也才有动力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加强对生命和环境的人文关怀。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强调学生的责任心意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情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做到精益求精,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3.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等学科知识。工匠精神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并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自然学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自然学科知识、哲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学科等相关的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在了解各学科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进而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4.开展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正确价值观念、崇高理想和健全人格是锻造工匠精神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够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高职院校应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锻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习自觉性。5.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优秀的工匠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自身的想象和审美情趣,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技能完美结合,进而制作出高品质产品。因此,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应将想象力培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尤其要在抽象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审美教育,通过音乐艺术课程、美术课程、艺术欣赏课程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品质;最后,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进行产品创作,并开展创造竞赛,通过学生实践来培养工匠精神。

作者:傅向东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探究———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纲》[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

[2]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3]宋逸成.图书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兰台世界,2014(17).

篇5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人文精神;精神诉求商业性与实用性是当今经济时代中艺术设计的价值表征,而艺术性与精神性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所在。艺术形式是主体精神的外在表现,而蕴含在艺术设计之中的精神之魂才是使艺术作品获得永恒魅力的关键。现代艺术设计包蕴着设计者的人文素养与艺术追求,通过一定的艺术主题与设计作品表达着艺术家的精神诉求。现代艺术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艺术神韵,同时充分展现着设计者的艺术修养、情感表达及精神追求。

1现代艺术设计的人文精神与艺术追求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艺术设计属于文化精神领域,是文化精神传承的载体。作为一种设计艺术,它被用来为人类商业利益服务,但其中的人文精神不可磨灭。艺术设计中的人文精神真正地决定着一件艺术作品的优劣与否或层次高低。人文精神表现出对人的独特价值与个体尊严的尊重与维护,以及对人性美好一面的由衷赞美与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人文精神、时代特色、民族文化底蕴与设计者的个性特征、艺术追求融合在一起,凝聚在艺术作品之中,并借由这一载体绽放出艺术的魅力与精神的光芒。艺术设计中呈现出艺术家或设计者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是设计者个性才华的展现,其中每一个细节都诠释着艺术家自身的艺术追求,对美的认识、理解、再现或创造。在当今社会,现代艺术设计的商业化路线日渐明显,但如果一味迎合市场的需要,而丧失了自身的人文内涵与艺术追求,那么艺术设计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在商业化浪潮的汹涌中将渐渐迷失。丧失了人文精神的艺术设计将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徒留干瘪的外壳而无实际的内涵,将在时光的流水中被淘洗掉,从大众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不留痕迹。

以园林设计为例,现代艺术设计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韵味与浓厚的人文精神。南方园林的艺术设计自由写意、清新淡雅,将古典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天成,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韵味与优美意境。这些园林设计无论在规划思想、意境构思方面,还是建设设计、格局规划方面,都处处展现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与人文精神。它们继承了古典艺术设计比如苏州园林的设计精神,受唐代山水写意画艺术美的影响,模仿古典写意山水的神韵,具有优良的品质及人文价值。这些设计继承了中国文人精神之中“外师造化,中观内心”的精神传统,在设计手法及风格方面展现着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念与精神追求。精雕细琢的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以其精美绝伦的外观赢得了当代人的喜爱,取法自然的古典韵味倾诉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得到充分表现的优美深邃而又冲淡自然的意境。现代艺术设计在体现古典韵味的同时,也发散着现代元素的光芒,在讲究艺术美与人文性的同时,表现一种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艺术的创新。园林设计取法自然,呈现出一种中国式的美,表现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此外,现代艺术设计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蕴,同时受到西方思想及手法的影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人文精神是不分国界的,无论中西方的艺术技法或设计理念都是文化精神的承载者与表现者,表达精神追求,展现人文关怀,正是现代艺术设计存在的意义所在。

2现代艺术设计的情感呈现与精神表达

艺术设计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凝聚着设计者的心血与情感,是设计者思想情感的呈现与内在精神的表达。艺术设计者将自己对社会生活及艺术世界的理解与体验凝聚并提炼为某种艺术象征,并通过一定的符号或图画形式表现出来,转换为某种可见的形式,在社会中传播并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带来独特的心灵体验。在这种艺术转化过程中,艺术家的真情实感是将艺术思想与表现形式连接起来的桥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真实情感的外在呈现,艺术家的情感是其作品灵感的来源,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是充满了生命力与情感渗透的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的设计通常不会是好的艺术设计。只有设计过程中融入了作者真实的情感,作品才能展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与饱满的张力。比如,一种著名茶叶品牌的包装设计,设计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加入其中,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人文精神,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将设计者自身对茶文化的热爱灌注其中,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中国文化浓厚的热爱与自豪之情。整个设计作品既是对中国文人精神的真实展现,又充分体现出设计者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由衷热爱与自豪感。

中国文人传统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一定的影响。魏晋文人表现出的人格独立与个性表达是一种对独立精神的追求,是对个体独特性与自由之精神的充分表达。这种精神传统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在魏晋时代达到一个高峰,并流传至盛唐时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艺术家。精神表达正是现代艺术设计中所承载的功能之一,并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艺术设计的品格。这种精神传统强调艺术家内在个性的外在精神表达,要求艺术家在其艺术作品中充分体现自身独特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表达强调神似而非形似,讲究格调、品性与意境,表现在具体的艺术设计当中,便要求以一种独具特色与思想内涵的精神蕴含并贯通艺术设计作品之中,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韵味、格调与品性。现代艺术设计注重个性表现,通过个性化设计实现当今时代现代化得内心表达。现代艺术设计应该汲取中国文人重精神表达的这一文化传统,在设计过程中打破固有模式,开放自我内心,以独具特色的艺术创新充分展现个性化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将精神表达的传统发挥到极致。

中国艺术设计中的精神表达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含蓄内敛、取法自然的特点,同时还强调大气、精美的设计格局。中国历代艺术家强调艺术之为艺术而非技术,即不能拘泥于技艺之术,一味地追求技术与技巧,而是要在艺术表达中融合自身艺术素质及人格修养,才能创造出优秀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应注重设计的思想内涵,首先形成明晰而透彻的思想,并以创作者自身深厚的人文素养及艺术积淀为基础,然后融合中西方各种设计技巧,才能把握艺术设计的精髓,真实并淋漓地展现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内在精神。只有设计者内心精神的充盈、艺术素养的完善及技艺的纯熟,才能成就优秀、精彩、完美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沧州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沧州大地更是人杰地灵。勤劳勇敢的沧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用生命和热血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沧州精神,其实质是“自强不息、求真务实、敢于问鼎、唯旗是夺”。沧州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

一、 沧州精神的内涵。

保家卫国的精神。中华大地曾屡遭外敌入侵,沧州是祖国的东大门,更是首当其冲。沧州人民反抗外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特别是艰苦卓绝的八年时期,更涌现了一批保家卫国的仁人志士。任丘的牛氏三杰、马本斋等都是沧州的骄傲。

崇德尚武的精神。沧州是武术之乡,沧州人行侠仗义,涌现了一批武德高尚的仁人志士。最有名的当属爱国志士“大刀王五”,王五一生行侠仗义,扶危济贫,后因支持,密谋刺杀载漪、荣禄和攻打北京西什库法国教堂,反对清廷,而最终为国捐躯,名垂青史。

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不息的英勇精神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

改革创新的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孕育的时代精神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核心是改革创新。

沧州精神还包括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等,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

二、弘扬沧州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加强的指导地位,必须弘扬沧州精神。

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弘扬沧州精神,就是要提高自觉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现象的能力,正确对待沧州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必须弘扬沧州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沧州精神,就是要人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

(三)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弘扬沧州精神

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弘扬沧州精神,就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增加新的内涵。

(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弘扬沧州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弘扬沧州精神,就是要让沧州人民知荣辱,明辨善恶美丑,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利益取舍,从而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团结互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如何弘扬沧州精神

(一)深入挖掘沧州精神的时代内涵

弘扬沧州精神,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首先是要深入研究沧州精神的本质内容和发展规律,挖掘其新的时代内涵,拓展沧州精神的应用空间,并与时代精神特征相结合实施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

(二)在全社会创造弘扬沧州精神的氛围。

要在全社会营造构建弘扬沧州精神的氛围,构建全员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模式。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制定规划,各级各类学校要经常进行沧州精神教育:如请先进人物作报告、建立英雄人物纪念基地、发展红色旅游、等等。

(三)把弘扬沧州精神和先进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先进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传播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同时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体,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出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培养文化人才,培育良好的国民形象和国家形象,扬弃传统文化,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支出,提升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焦彦龙市长在市政府系统“爱沧州、做贡献、敢城市、储粮点”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沧州市委书记郭华的讲话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版

4 《弘扬红岩精神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沙坪坝区委党史研究室 马英莉 向玲

篇7

[关键词]媒介 公民精神 培养

一、媒介发展带来中国特色公民精神的成长

中国媒介发展与中国公民精神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媒介对“危机事件”的报道,更成为每一次促进公民精神成长的契机和转折点。

(一)媒介主导培养中国公民精神的产生。

产生于西方社会的公民精神在中国语境下出现,其概念中天然存在的内涵,如责任、主体性、参与性、公共性等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公众中并不明显,它需要在我国公民精神的实践过程中由某个主体来激发、培养成型。而当代中国媒介的发展现状。即相对自由、开放的话语社会空间,使得媒介不仅为公民精神营造了一个环境基础,而且也成为了培养中国公民精神的首要力量,主要通过两个特征表现:

第一,完善法规保障公众知情权。公民精神内涵为“社会成员要意识到对国家、民族负有责任。且具备勇于承担这一责任的主体性精神”。这种“主体性精神”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对信息的充分了解和占有,在我国是通过法律来逐步改善其媒介环境的。

从党的十三大提出“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到2003年的非典事件,激发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运而生:再到2007年十七大作的报告,“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居于首位的“保障人民的知情权”。从“让”到“保障”的用词变化,折射出来的是“公众与媒介”两者权利与义务的观念改变。2008年5月生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反映了政府为加强决策透明度、满足人民知情权而做的努力。2008年10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颁布,为外国记者在大陆开放地区采访自由赋予了制度化的保证,进而保障了中国公众获得信息渠道的多元和客观。

第二,网络媒介激发公众参与精神。中国网络媒介自身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公民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达平台,甚至改变了中国的媒介生态环境。公民精神的主语“公民”意味着,其行为主体的社会属性是公众、是大多数。对于只占有20%社会财富的80%社会大多数而言,如何争取其合理的社会权益?这既需要这类人群具有出来说话的意识;也需要为其提供说话的场所。网络媒介双向互动的传播性质,便成为一些敢于质疑和善于表达的公众与主流媒介相抗衡的一种民间渠道。这些曾经是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另类和少数经过近几年的成长,渐渐成为了大多数。媒介环境发展和变化带来的一切,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思维,中国语境下的公民精神也日渐褪去了它的西方色彩,开始与当代中国公众融合。

(二)危机事件新闻报道刺激中国公民精神成长。

西方公民精神内涵中,平等、人权等文化价值观是通过民众的革命争取来的,而中国语境下公民精神的道德源泉,则隐含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仁义礼”等价值信仰中。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道德“仁义”,通常是以道德情感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软性的力量,在缺乏相应硬性制度的保证下难以化作实际行动,问题就在于如何在产生“仁”的基础上,化作“义”的行动,要跨越从“仁”到“义”这段距离需要一个动力,一个“新的理由”。事实证明,媒介危机事件报道便是这个“新的理由”。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说危机新闻事件是“媒介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对造成社会系统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严重威胁的事件及其决策,所作的新闻报道”。

危机事件报道具有的这些特性,使得它成为了激发中国传统道德复苏的一个契机。如,在今年5.12特大地震报道中,媒介的影响力使全国人民高度关注事件发展,人人主动捐款捐物、志愿者以个人或组织的方式自觉涌现等等,这种久违的爱国精神成为了地震伤痛中的唯一亮色。这场灾害报道成为了唤醒全国人民深藏在人性中最真诚的感情、并化作行动的一支兴奋剂。

另一方面,“礼”即“礼制”。由于封建社会的统治需要,对“礼”的解释,长期以来只强调其“遵从、服从”的文化内涵,而掩盖了其以“内在自我道德克制”为基础、“外在遵守法律意识”和“合理使用法律意识”相辅相成的完整内容。可见,现代社会公民精神内涵中的法律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其实并不缺少,真正缺少的是,公众对传统文化重新解读的一种开放心态和社会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全面认识的引导契机。

探究危机事件的本质,多数有关社会体制问题。体制上的弊端反映了法律的缺陷,因此,在危机事件报道中培养公众的法律意识具有相当的优势条件。如媒介报道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事件的过程中,早期公众主要以对企业和政府的怪罪等言论方式泄怒,通过媒介引导,后期公众开始选择以更有效的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近日,中国上千毒奶受害者就拟提出了集体诉讼,无论其胜诉的可能性有多大,但这至少表明公众具有了一个能表达意见的空间和使用法律维权的思维方式。

简言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特点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为道德基础,由媒介舆论主导,特别是通过危机事件报道作为契机逐渐培养的。

二、媒介危机事件报道中隐含的问题

媒介危机事件报道推动了中国公民精神的迅速成长,但同时,作为公民精神的主要引导者,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成为了现阶段公民精神尚不成熟的主要原因。

(一)媒介报道对象“话语权”的集体确失。

近几年,媒介学术研究重心和新闻实践都表明,“媒介中心论”已转变为“以受众为主体”,因此满足受众知情权,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话语权空间,成为了媒介共同行为。但在面对危机事件报道时,媒介却容易忽视另一些同样需要话语关照的主体。即危机事件链条上的受害者。

如,在三鹿奶粉事件的所有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唯独听不到、看不到这起事件的另一个主角――奶农的声音。媒体中常常出现的话语是中国奶制品行业的问题,这种话语表达本身并没有错,但无形中却将奶粉生产监督环节上的失控问题,扩大为整个奶业生产流程中的问题,而奶农因为同处于这个链条上的第一环节也被株连了。事实上,无论是三鹿奶粉事件中的奶农,还是广元柑橘事件中的橘农都是媒介报道中的“集体失语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主体更需要有一定分量的媒介话语权,因为他们往往是解决危机事件体制漏洞中的重要切入点。

当前危机事件报道中,媒介话语

权分配不均的现象,一方面归因于媒介在危机新闻事件处理中尚不成熟的群体惯性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国内经济分配比例的现实,对信息资源分配比例的正向相关性影响甚为严重。

(二)媒介报道的“非理性”行为。

现阶段,公众对公民精神的滥用和错用在危机事件新闻中并不罕见,而遗憾的是,媒介作为当前我们公民精神的培养主体,同样曝露出“非理性”的问题。

纵观三鹿奶粉事件的全过程。媒体始终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处罚。最初处罚相关负责人,后期对奶粉处罚。通过媒体我们看见问题奶粉被大量销毁,似乎一种大快人心的毁灭性仪式给予了人民一个痛快的交代。尽管,媒介并不能决定万余吨问题奶粉的销毁。但是媒介对此类新闻的热衷报道态度,似乎在表明媒介与民同愤的立场上,传达了媒介对这种处理方式的赞同态度,渲染了社会对奶粉的仇视心理氛围。当我们冷静下来,理性看待此问题时,不禁要问。真的需要以燃烧销毁的方式来宣泄民愤吗?一桶桶奶粉顷刻间化做熔炉里的燃料成分,其可利用价值是最大化了吗?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通过科学方法是否可在安全范围内作其他用途?这样的思维也许在这个非常时期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同,但是媒介社会引导功能和教化功能是并存的,媒介有责任以更理性的态度来处理新闻事件,从长远角度考虑来影响公众。

之后发生的广元柑橘大实蝇疫情,就更明显地说明了由于媒介的非理性报道行为,短期内可以直接扼杀事件当事者,长远地将影响公众公民精神的健康成长。在全国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已成社会话题的舆论背景下,同样牵涉食品安全问题的柑橘事件紧跟而上。而传统大众媒介为了与手机媒介和网络媒介竞争市场,追求新闻相关性、时效性和轰动的效果,在尚未完全掌握事实全貌的情况下,就匆忙地做出了不实际报道。根据传播心理学理论,在一个传播环节还没有完成,又进入到另外一个环节时,公众就容易受前一个环节的影响。因此,柑橘事件不能不说是媒介利用了大众这样一种心理预设。在利益市场的心理暗示下有炒作的嫌疑。

非理不是公民精神的内涵,却是我国公民精神成长期里的伴随性内容。公众作为危机事件的受害群体,在掌握了一定话语权的起步阶段,常有利用公共话语渠道将心中愤恨一吐为快的欲望,个人的狂热就容易导致集体的非理,公众的这种非理重在引导和培养。但是,媒介非理性的根源,更多的是媒介责任意识与商业利益追求之间的平衡问题。

(三)媒介报道专业知识的缺陷。

媒介对危机事件中牵涉到的专业常识和法律常识的正确解读,是培养当前我国公民精神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媒介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这不单纯是媒介是否具备相关知识的水平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媒介对新闻报道的审慎态度,关系的是媒介素养问题。

如,在奶粉事件报道涉及法律常识的用语上,媒介将“权利”表述为“权力”,将“”表述为“上诉”等等屡见不鲜;在对法律常识的解读中,媒介更是错误地普及法律常识,误导受众。如某报纸在关于北京19家机构可检测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报道中称:“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咨询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个人的检测结果可作为向厂家索赔的法律依据,有法律效力。”然而对此,有律师指出,为证明某种事实存在而进行的检验结果,只具有证据的效力,并不具有所谓的法律效力,更谈不上是法律依据。

再如,对柑橘大实蝇疫情的报道,媒介更是犯下了农业常识性错误。正如广元市旺苍县农业局总农艺师赵建新所言。“一次普通的植物病虫害的处置,竟然变成全国性的事件”。虽然后期媒体积极主动地传递正面消息。期望改善全国柑橘滞销的严重后果。但却无法掩盖在事件发生早期,媒介既没有对新闻事实做清楚的调查,也没有就相关的科普知识进行解释的报道失误。

三、完善媒介危机事件报道对公民精神的培养

完善媒介在危机事件报道中对公民精神的培养功能,应在正确认识中国当代公民精神本土性的前提下,以西方公民精神具体内涵作为参照物,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将其作为我国实现公民精神的唯一标准: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通过媒介的社会舆论影响力,积极树立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色的公民精神观念,在具体的危机新闻事件中完善其内涵,针对不同性质的危机新闻事件,有重点地进行引导和鼓励中国公民精神的成长。

针对当前我国媒介培养公民精神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两点建议:

篇8

关键词:中职美术;美术教学;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职美术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学生只有具备了人文精神,才能够对事物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对美产生更深刻的认识。美术教学离不开入文精神,同时美术教学也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下面笔者就简单探讨一下中职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期能对广大中职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助益。

一、中职美术课程中的人文精神

《易・贲》中曰:“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用来教化天下的,人类的一切文明都可以用“人文”来涵盖,它包含着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类,对价值、尊严以及命运的追求和关切。美术是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被创作出来的,所有的美术作品都充斥着对人性的表达、对人类的关怀,而作者们集结智慧与劳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也深深体现着人类的人文精神。因此,中职美术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放在首位。

二、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面临的问题

1.对多元化的包容不够

人文精神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广大的包容性,人文精神内容是不分国界、地域和民族的,因此,在中职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也需要具有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这方面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过于侧重对本土美术文化的教学,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地域优秀美术文化的引进。

2.美术实践活动较少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亲自创作美术作品,然而目前我国中职美术的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得比较少,学生很少有实践的机会,因此亲自感受美术中人文精神内涵和魅力的机会便很少,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美术赏析教学力度不够

美术欣赏是中职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赏析能力对人文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当前大部分中职美术教师在美术赏析方面的教学力度较为欠缺,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赏析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美术赏析水平普遍不高;而对美术作品赏析能力的欠缺,也就意味着学生无法更加深刻地体会美术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不能理解和把握美术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表达。

三、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措施

1.拓展文化领域

中职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注重对多元文化的容纳,只有拓展了文化领域,才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更多的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同时,不同文化领域还能给学生带来截然不同的人文感受。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地域及民族的美术作品,体会其中不同的人文精神,做到广泛接纳、博采众长,才能够更好地塑造个人的人文精神。

2.积极开展美术实践活动

优秀的美术作品中都承载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作者通过美术创作,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所要表达的人文精神内涵都凝聚在作品之中,从而使美术作品既有形,又传神,成为流传百世的佳作。因此中职美术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加大美术欣赏的教学力度

篇9

大学校园文化以一种外在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人的意识产生影响,而不是以固定刻板的方式进行强制的灌输。所以,面对当今社会千变万化的大环境,大学生被鱼龙混杂的信息所包围,这些信息不断地对受教育主体意识进行着侵扰和干预,使得大学文化的影响效果减弱,进而造成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塑造和培育促进的效果不佳问题的存在。

(一)流行文化和大学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精神

培育过程的作用存在一定偏差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行文化以其特有的性质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某种程度上,流行文化以其强有力的流行性对现代大学精神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一方面,流行文化和校园文化有积极的一面,流行文化以开放、个性的特色不断地作用于大学生的成长,促使大学生个性发展,造就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倾向于功利化、向钱看等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都产生着消极甚至是负面的影响。这一影响与大学精神对教育主体的作用是相悖的,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冲击

当今时代,网络由于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自由性,极大地吸引着大学生的注意力,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课外活动的重要一环。网络文化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重要一部分,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他对校园文化具有补充作用,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其文化包含着各种鱼龙混杂的文化信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类别的文化在网络上共生共存,良莠不齐,对大学文化的主流价值取向造成强烈的冲击,进而对认识尚不完善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的思想冲击,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制约优秀大学精神的形成。

(三)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融合不好影响大学精神的形成

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对青年人的道德和精神教育,既有着良好的、健康的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内涵,也有着一定的糟粕需要进行扬弃。而时代精神是一种快节奏的东西,其所追求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等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抵抗和冲突,不能很好地与传统文化交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时代精神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要与传统文化进行完美的结合,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极大提高,需要克服传统思想中对中庸、奉公、集体等的过分要求,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以达到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水融,极大促进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培育形成。

(四)缺乏科学表现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导致大学精神培育“形神不和”

大学文化建设要极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需要科学的表现形式,需要把死板的文化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现实中的大学尤其是一些近年来合校升本的院校,校园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是:第一,没有自己的建设思路和独特表现形式,在形式上不断地模仿知名院校,缺乏新颖感和吸引力;第二,对于文化的表现都仅仅注重单个方面,没有认真寻找科学的表现形式,没有最大化地体现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第三,某些大学文化建设为了迎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仅仅寻求对大学生有吸引力的东西,而忽视大学文化内涵的体现。由于这几方面问题的存在,使得大学精神培育在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存在“皮毛分离”现象,大学精神的培育仅仅是一种走形式。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与建设目标追求存在较大差异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不能较好地发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大学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在对象上,往往不重视大学生个体的意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凭空想象建造与理论相似的产品,很难得到大学生的认可。有些还仅仅停留在开展各类活动和制定各类制度的层面上,往往通过雕塑、博物馆、校史馆和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忽视了大学文化理论的针对性,缺乏理论的灵活运用,没有让理论变成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细节。

二、大学精神培育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作用的发挥

对于现代大学来说,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其核心功能之一,其他功能都紧密围绕这一核心进行,优秀大学精神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精神支持。要培育优秀的大学精神,就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功能,进而作用于大学生这一教育主体,以促进育人质量的提高。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创新大学精神发挥作用的重要方法

大学文化是一个集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特色、学校历史沉淀和先进时代精神为一体的综合体,这是大学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与生俱来的特质,也是新时期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要培育真实的大学精神,实现传承文化和提高育人质量的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就需要创新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构建符合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进行精神和文化的传承,这是功利性学习教育所不重视的。新时期大学精神的培育和作用的发挥就是要通过大学文化建设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建设的推进,不断地优化育人外部环境,在制度约束和环境的感化中,逐步提高效果。

(二)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着大学精神的内涵,引导着大学人文教育的方向

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校园文化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都是为了培育能体现有各自学校精神特色和优势的高素质人才,为了传承优秀的文化,为社会主义培育优秀人才。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宏观文化,决定着学校事业发展方方面面的方向和特色,为学校教育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要确保校园文化沿着正确而科学的方向发展,就要有好的大学精神的指导。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就要扎根于优秀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之中,体现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通过形神兼备的校园文化形式体现优秀的文化和精神。

(三)校园文化很好地起到了规范限制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不仅是潜移默化地对师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也将制度建设拉入建设的范围。运用制度建设,明确地告诉大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告诉他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他们的行为等进行一定规范制约,对他们的偏差思想和行为进行一定的纠正和约束,为大学精神的传承提供一定的保护。同时,优秀的大学文化都会浸染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时代气息,让大学生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提前设定的情景调节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这种规范限制作用不是强制的,而是通过对学生周围环境的设置、美化,来不断达到素质的提高,进而实现大学精神的内化和传承。(四)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全面升华大学精神是一个不断传承、不断升华的精神集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其升华、传承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手段。我国新时期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必须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主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的大学文化,用优秀文化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精神的品质。第二,校园文化通过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强调二者的融合与发展,在二者的融合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内化为大学精神的内容。同时,大学校园文化是通过物质、文化、精神、制度和行为等多种形式展示大学精神的,在构建过程中不断通过这几方面的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三、大学精神的培育需要构建多层次的优秀校园文化

(一)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

没有一流的大学精神,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文化,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凝练而形成的个性鲜明的思想和理念,是一种文化的长期积淀。大学精神一般凝练在大学的校训中,经过历史的磨砺和广大师生的认可,最能体现大学的核心价值。比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武汉大学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突出反映了学校的特点和文化气质。同时,大学精神也是开放包容、不断推陈出新的一种价值追求,需要在学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科学创新和发展。

(二)建设形神兼备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需要形似,而且需要神似。形似就是要重视做好大学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极大地体现大学文化之美。我国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要广泛借鉴西方知名大学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在实体建设方面做到与传统契合,与社会融合,与时代一致,真正体现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同时,还要重视物质文化的创新,促进育人环境的美化和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神似就是要在建设的过程中,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重点突出区域文化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不断与时俱进,造就齐备的、能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文化设施和精神文化。

(三)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和统一

篇10

一、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及内涵

1.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

对于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而言,学科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存在,思想品德课程和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相结合,就是由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功能所决定的。民族优秀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就是民族精神,并且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也正是他们价值观念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通过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想境界,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可以促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实现,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2.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的体现,就是对中学生个人或者集体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作为内容,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通过思想品德教育,把中学生培养成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中国人,培养成具有优秀时代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中国人,从而在日后的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民族精神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渗透措施

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以及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应该是自发的过程,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思想品德课程就是其主要的培育渠道之一,因此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培育,就需要将初中生作为主体,将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主导,以德育活动为依托,以课程资源为载体,分步骤、有重点以及全方面地培养初中生的民族精神。

1.思想品德教育中民族精神教育网络文化活动的开展。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将师生共同建设的有关民族精神专题挂入,方便学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还可以将有关民族精神教育资源上传评比等活动组织起来,促使学校网络成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力阵地;还应该开辟有关民族精神的论坛,在思想品德教师的个人网页上,鼓励师生参与相关讨论。

2.思想品德教育中制作有关民族精神教育的课件。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自身搜集到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进行结合,从而形成课件,在教学中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应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利用多媒体光、声、色、形的优势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将学生的情感推向,从而使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3.思想品德教育中应设立“民族精神”专题网站。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通过新时代全新的技术手段,并且紧紧围绕“民族精神”专题,向学生、教师提供大量的与其相关的资源。关于资源搜集的途径,可以是师生共同投身实践、走向社会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以是教师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方式进行的搜集,从而共同将专题网站内容丰富,将当地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整合。

4.思想品德教师应以身作则,积极渗透民族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