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具有引领人生发展的功能。中学古诗经典诵读与教学,有助于我们用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感染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人格,创造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板块――古诗词教学,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现代文教学不可替代的,加强中学生对古代经典诗句的学习,可以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度,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一、明确古诗词教学对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一)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能够增强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树立报国之志,如杨炯的《从军行》和岳飞的《满江红》等。
(三)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增强认识,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忆江南》和曹操的《观沧海》等。
(四)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学会分辨人物的美丑、分析事件的善恶,形成高尚的人格。
二、明确古诗词教学对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
(一)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具有抽象概括、语言精练含蓄的特点,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我先从贴近生活、容易理解的古诗入手,如李白的《静夜思》、《送友人》及柳宗元的《江雪》。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诗通过描绘山村秋日傍晚的恬美景色,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意趣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全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等美好意象交错连缀,组成了一幅恬美的山居秋暝图。学生学了此诗,自然会感觉到古诗如此美好,想学古诗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课堂教学
大纲中安排的古诗词要按要求授课,除此之外,我还在每节语文课前拿出5分钟专门进行古诗词训练,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诵读活动,如表演读、赛读等,变枯燥的背诵为欢快的记忆,
(三)课外补充
要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利用晨读十分钟、课外活动十分钟学习古诗词,升旗时在国旗下演讲,平时抓瞬间“因地制宜”也可以训练。如两位学生闹矛盾,在解决矛盾时可以引用曹植的《七步诗》,从而既化解矛盾,又学习古诗。再如,当看到春天美好的风光,我随口吟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学生见景物也随口吟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通过美景配对活动,既能让学生理解古诗,提高应用古诗写作的能力,又能让学生移情于家乡的山水风光,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寓操行评定中体味
学生的操行评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操行评定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表现作出科学的评价,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肯定自己,发扬优点,承认缺点,克服弱点,纠正思想品德发展中的偏差,促进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操行评定中插上一两句古诗词,就别有一番风味,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给学生评语时,就借鉴这样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写给满怀壮志的学生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应惜少年时”是写给贪玩不珍惜时间的学生的。
总之,三年来我运用古诗词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我感到,古诗词教育贯穿德育教育始终,从课内到课外,从活动设计开展到总结评比、国旗下演讲到操行评定,时时处处都可进行,让学生在接受中华古诗的文学滋养和文化熏陶的同时汲取德育养分,在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和人生信念,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口腔种植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生;横断面调查;口腔医学教育
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均将口腔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生教育[1]。我国的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随着近年来口腔种植患者的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入学后便投身到高负荷的临床工作中[2]。研究生教育专注于临床能力培养,忽略了专业人文素质培养,这也导致口腔种植学研究生临床接诊过程中医患纠纷与医疗投诉不断增加,不能完全胜任临床工作[3]。如何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革,是否有必要在口腔种植学研究生教育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是笔者多年来不断思考并积极探索的问题[1-2]。我们于2019年对某医科大学口腔种植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包括在读和已毕业)进行了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某医科大学口腔种植学研究生(包括在读和已毕业)进行群体抽样调查,共纳入23名研究生。1.2调查方法。由两位口腔种植学一线教员担任调查员,采用自编问卷以调查者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统一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并当场收回,收回时检查是否有遗漏或未填者,及时补充填写,以保证问卷合格率。共发放25份问卷,经确认后有效问卷为23份。收回问卷后由专业数据分析团队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4]。1.3调查内容。一般信息(年龄、性别、年级等),口腔种植学人文素质教育情况,对本专业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本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看法等。1.4统计学分析。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分析。
2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份,收回问卷23份,合格问卷23份。其中,男生12人,占52.2%;女生11人,占47.8%。平均年龄(29.5±6.6)岁。2.1口腔种植学研究生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调查发现,所有研究生均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要,91.3%的研究生认为教研室对人文素质教育足够重视,26.1%的研究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较专业课程教育(8.7%)更重要,78.3%的研究生认为应该在校内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见表1。2.2口腔种植学研究生对人文素质教育作用的认识。调查显示,100.0%的研究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其在临床工作中改善和处理医患关系,91.3%的研究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丰富专业内涵,95.7%的研究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制订职业规划,91.3%的研究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并提升精神境界,见表2。2.3口腔种植学研究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看法。调查发现,91.3%的研究生认为本专业教师能够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融入教学。与此同时,82.6%的研究生对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表示满意,但仍有17.4%的研究生表示不满意。65.2%的研究生认为可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比例。65.3%的研究生认为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的检验应当采用实践考核的方式,见表3。
3讨论
篇3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价值观念、人格特征、精神面貌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内在修养。高职院校单纯的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学往往比较注重词汇、发音、语法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培养,人文素质的缺失成为制约人才培养的严重问题。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成为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同于知识素质的培养,它是以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高职学生由于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和成长期,在心理和思想方面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不够完善,但是他们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可塑性非常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单纯的英语教学只能教会学生一门语言技巧或专业知识,并不能在独立思考、接人待物、求知探索方面给予帮助和成长。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通过英语课堂的学习和校园环境的熏陶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单一的、理论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只具备技术而没有人文素养的人只能成为“机器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英语教学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学科,学生不仅是为了等级考试才进行学习的,而是为了提升英语的运用水平和实践能力,利用英语学会合作和生存。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强化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深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原则
1.渗透性原则和对比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传授英语知识为主,人文素质的培养潜移默化的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很难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直接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容易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高职英语教学的内容可以围绕人文教育进行,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顺其自然的接受人文素质的教育,切忌长篇大论的讲述理论知识。
对比性原则是指,东西方文化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都有所不同,要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找出异同。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尊重文化的差异也是人文素质的一种体现。
2.尊重性原则和选择性原则。尊重性原则是指,在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中,教师既是课堂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人文素质的实践者,基于双重身份的特点,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个性的独特性,爱护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选择性原则是指,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两面性,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够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存在状态,但是教师应该选择性的向学生传递文化内容。一方面,要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自觉的去抵制不良诱惑;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注重学生理论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大多数的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英语看成了一门简单的语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完成教学任务和通过英语考试上,过于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英语基础不好,面对严峻的就业前景,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会对未来人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高职英语教学在师资力量方面也有所欠缺,很多英语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就不高,忽视了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不能够很好的将英语知识与人文素质进行结合,间接的阻碍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2.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考核制度不够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生作为参与者只能被动的听从,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语法、句子分析、背诵单词、朗读课文等,比较枯燥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不能够体现出人文教学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很容易产生隔阂。在考核制度上,主要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评判标准,很容易出现高分低能者和哑巴英语,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这种考核制度下无法选择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3.宣传力度过于微小,缺乏人文素质氛围。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人文素质培养的概念和意义。第一,缺乏了解人文素质培养的特点和优势,即使教师渗透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第二,缺乏培养人文素质的氛围。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高职英语教学都是在教室内由英语教师指导完成的,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基本上就脱离了学习的环境,而英语课程的数量和时间又非常有限,很难对学生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
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坚持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高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必须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现念。以人为本的现念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培训讲座或信息宣传了解人文素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认知局限,真正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爱护学生。其次,注重学科的知识积累。提升自我专业能力。教师要扩大阅读范围,对于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保持对知识的敏感性,才能够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厚积薄发。最后,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才能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游刃有余,通过参加研讨会、网络自主学习等方式逐渐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体现人文精神。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人文素质教学的需要,必须要根据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改革,英语课堂作为传播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场所。第一,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英语课本中除了专业知识,也承载着很多人文精神,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渗透。第二,灵活运用上课的方式。在课堂上可以开展英语演讲、话剧表演、电影欣赏等活动,在开放、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的意义。除此之外,在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中,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尝试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改变以功利性为目的的评价,将卷面分数只作为其中的标准之一,还可以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互帮互助能力等综合起来评价,就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多种方式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是人文素质教学行为的体现。
3.开展多样的人文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的培养,一定要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首先,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学校的广播、宣传栏、校报等媒介向学生灌输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其次,引导学生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优秀的国外文学作品,在阅读完毕后进行英文的读后感征稿,通过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在学生的脑海里完成鉴赏英文作品的整个过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文能力和人文素质。最后,进行实践活动。由学生为国外友人做旅游向导,用英文向外国朋友介绍当地的名胜风景和历史文化,一方面,能够极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相吻合的;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内心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这也是人文素质的一种体现。
五、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一方面,人文素质教学能够使学生充分领略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验到不同文化内涵的魅力,运用更加辩证的眼光和思维看待世界;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更加直接的追求艺术的美好和科学的真谛。在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科研能力,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陆艳.论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2]宋玉春.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几点做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4).
[3]吴淑芳.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渗透[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篇4
关键词: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职业学校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院校也都普遍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相应的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如何理解人文素质教育
如何在高职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中对“人文素质”本身的理解是关键,是核心,是基础。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精神是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其第二层面是文化教育,特别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基本传统、基本理念、基本精神等的教育和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的教育等内容。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接受本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促进个人同社会之间的相互认同。文化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思想观念教育和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教育。其第三层面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人类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学会同他人和谐相处、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使人们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平等权利、平等发展,增强相互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其第四层面是精神修养的教育。包括精神境界、精神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内容。
二、职业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当前可以说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同以往相比有所突破,但仍旧不容乐观,大多数的职业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成绩亦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
1.职业学校自身的特点容易造成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曾用这样的话概括职业教育的功能“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的确,作为与强调学术体系的普通教育体系并列的职业教育,教育功能很明确――服务于就业。与本科教育相比,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针对性,而在短短的2至3年的教育期间想实现技术与人文素质的双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也必然的造成某些职业院校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不得不偏重于职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殊不知职业院校的学生业务的学习和提高必须以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基础的。
2.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缺少职业特点
部分职业院校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人文教育做法,按照普通高校的思路安排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和活动,不仅人文教育的开展与专业教学产生时间上的冲突和矛盾,而且人文教育内容脱离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起点,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效果不佳。特别是许多学校不能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造成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缺失。
三、寻求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许多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偏重专业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这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差距甚大。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塑造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
1.在思想上,职业院校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艰难性,认识到社会的环境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
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职业教育是单纯的“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和培养“工具人”的目标取向,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2.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渗透
课堂教育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直接方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方法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要体现出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和谐统一。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加强现有课程的整合,并从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3.建设体现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
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核心的作用。而人文素质中许多都是缄默性知识,必须突出感受体悟和养成。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关键能力,激发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开拓创新精神,应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四、结束语
总之,人文素质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训二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相互促进、融合贯通,共同发展。只有坚持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才会得到社会越来越高的认可,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为学生就业和学校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篇5
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精髓,也是教育的精华所在。人文精神能够激发人们的动力,激起人们的热情,提高人们的创造力,挖掘人们的潜力,从而促进人朝着各个方面全方位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主要是为了教授人文方面的知识,帮助人们树立人文精神,并形方面的品格。在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和进步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方法。高等院校不但要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为人,使其成长为具有人性,并且具有灵气的人才。人文方面的学科不但影响着其他学科的进步,而且还影响着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并间接影响物质文明方面的建设。我国下发过文件指出,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开展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素质和涵养。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也开始重视对大学生文化方面素质和涵养的培养。基于人文素养下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符合时代的要求,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扩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方面的意识,从而成为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人才。
二、基于人文素养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情况
这些年以来的高等教育依然重视专业方面的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的教育,大学英语虽然属于人文范围的学科,但是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英语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所以大多数英语老师都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以英语等级考试为目的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大学英语没有以人文素养为基础进行教学,而是以英语词汇、英语语法、英语阅读和写作等专业知识和考试技能作为教学重点。虽然说一些大学英语老师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是缺乏技巧。其次,有些大学英语教学材料本身就缺乏人文气息,无法提升学生的涵养,挖掘学生的潜力。大多数英语老师都只是根据教学材料中的人文知识进行教学,而没有深入开发文化方面的内在涵义。而且人文素养的培养基本上都是以老师作为中心,学生只是出于被动的地位。最后,一些言语老师本身就缺乏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涵养,文化知识水平不是很高,所以无法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基于人文素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
基于人文素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主要在于人文教育的思想观念、人文素养的培养内容和形式。首先,高等院校和英语老师需要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英语能力的基础上,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属性。大学英语老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的教学观念,把学生当成是可以塑造的个体,教会他们如何为人,使其具备身为“人”的素质和涵养。其次,大学英语需要丰富人文素养的培养内容,不仅要深入开发教学材料中的人文元素,而且还要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增加培养人文素质和涵养的渠道,可以借助电影、歌曲、戏剧、舞台剧、演讲、辩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涵养。除此之外,大学英语还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文素质;龙江精神
“人文”最早是指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是能力与成果的综合。现在无论在精神层次还是物质层次都有体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学科教育,促进学生修养和能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各方面技能,对构建社会主义新社会具有很大作用和价值意义。
1 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目前,人文素质教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热点话题。伴随着人文经济各种体制的不断改变与深化,社会对人才需求水平也越来越高,人文素质是选择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是判断是否重用你的最基本的条件。然而,在客观现实中,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偏向于重视专业知识与科技,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呈现出人文教育严重脱离轨道的迹象,而且情况不容乐观。所以民办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呈现出一定的紧迫感,来不断改变这种局势。
“龙江精神”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但也有其不同特征,第一,地域性。主要是在龙江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其对本土人民影响较为深远。接触过龙江地区的人们大多对龙江人的评价是诚信友善、大美大爱、性格豪爽等,这也是龙江精神体现的一方面;第二,内在性。精神,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看不见摸不到却又真实的存在,而龙江精神的内在性,决定了其不能被外部察觉,但她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基本点理想、信念、知识、意志、习惯等,在一定的条件下,会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张丽莉、高铁成等同志的先进事迹,绝不是他们一时冲动的无意识行为,这是他们长期积淀的理想追求、道德信念、意志品质的集中反映,正是龙江精神在生死关头的外在体现。
2 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的高低对大学生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当今社会看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人文素质占得成分很高,而且直接影响大学生进步和提高。在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更是重中之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未来做准备。无论什么教育都是以人为本,培养其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适应能力,成为德育体美劳各方面都优秀,对自己、对民族、对国家的有用之才,这才是一名合格的21世纪接班人。因此,民办高校应该把学生往这个方向疏导,通过在以往的课程中有关人文教育的课程、实践等活动来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方面发展。
3 民办高校结合“龙江精神”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构造
对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通过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应结合“龙江精神”带给人民的精神食粮,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关心他人,舍己为人的优秀学生。民办高校人文素质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整体展开。首先是课程设计方面,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设专门的人文素质的专题,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培养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开设新单元,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德智体美劳样样不能少,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选修形式选择不同的人文素质科学,这些科学都是围绕着人文素质展开的,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是实践部分。开展和人文素质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发放任务,调动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让学生当主角,展开教师学生互换位置的思想,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在社会实践部分,我们应大力宣传“龙江精神”中的大美大爱,大到像张丽莉老师的无私奉献,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学们可以去社区和养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为小区除草绿化,做出自己的小贡献。不仅锻炼自己意识和能力,锻炼自己胆量,更营造学校良好形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的光芒。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是对自己能力发展的一个考核,增强学生心理能力。
民办高校是一个需要学生、老师、管理人员于一体的集合。老师本身的人文素质比较高,老师是知识的源泉,老师的耳濡目染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事半功倍的。校园文化底蕴不够,但是老师能够通过自己的长处帮助大家,所以加强校园文化是增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增加学生的情商而不是单方面的增加智商,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注重一个人的情商,不至于当你踏入社会之后成为一个文盲,更快的适应这个社会。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需要更多的实践去探索的工程。民办高校作为培养更多的素质人才的基地,要充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而不是单一的专业性教育,我们要积极探索、改善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新布局。
综上所述,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仅是以应用型为题材更是与实践模式大同小异,而且也是对实践模式一种充实,使之更加饱满更加完善。同时,在真实操作的时候,还可以把“龙江精神”融入到人文素质教育中去,把人文素质实践融入到专业技能实践,使其融为一体恰如其分的结合在一个摸子里。使其相互融合、弥散。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好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文武,刘小凤.加强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2).
篇7
摘 要 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体育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三观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每位国民人文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大学体育老师不仅要给大学生传播体育专业技能与知识,同时也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对大学生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应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大学生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价值
一、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文素质教育是对于我国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大学生价值观与品德形成的重要组成因素,对于大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时期应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理念有非常大的帮助,让大学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道德品行、审美趣味等。在此情况下,不但可以提升大学生体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能增加大学生人文素质能力的提升,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对于大学生择业就业也能带来较大的帮助,以便树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对于部分行为能够进行有效的约束,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大学的体育教学中,才能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体育教师队伍缺乏良好的整体素质
人们对于体育老师有着“人类健美工程师”的美誉。但是,从我国目前体育老师的团队来看,普遍存在着个人修养、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欠缺,这些问题会给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带来严重的阻碍。目前,大学的体育老师基本上都是体育专业本科毕业,拥有博士与硕士学历的体育老师少之甚少,使得体育老师文化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给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严重的制约性。
(二)对于人文素质的教育性缺乏一定的认识
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缺乏一定的认识。虽然大学体育课主要以老师为教育中心,但是老师在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中没有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只给学生教一些简单的动作,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内容,进行机械式的模仿,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此外,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比较怠慢,甚至对于体育课时进行大量的减少,使得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机会大量减少。
(三)在没有全面了解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从大学体育教学的角度分析,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一定要尊重大学生的自身选择,并且愿意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因为学生的需求是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即使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失去了愿意学习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自身文化的素质培养
大学体育老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传授者和实施者,体育老师本身的文化素养与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前,学校应加强老师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由于老师的言谈举止以及精神态度都在无形中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影响,使得老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很难对学生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因此,学校应给体育老师安排相应的培训课,并要求相关专家与体育老师进行定期的合作与交流。此外,体育老师自身也应加强最新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化,这样,不仅使自己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学生也能受到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全面构建人文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以及进行品德修养的地方,学校环境对学生各方面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为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例如,一方面学校可以在在体育馆面前,设立体育名人的塑像,并悬挂体现人文精神的名言警句,如爱因斯坦的名句,“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百米飞人博尔特,“一切皆有可能,从不去想哪里是自己的极限”;另一方面,学校应大力宣扬蕴涵人文精神的体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并把校园中的一些丰富的文化活动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以此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我国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体制中来看,大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输体育知识与技能、人文素质教育,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心理学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与其智慧有关,与其创新的欲望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质疑,并勇敢讲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给学生一种畅所欲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篇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摘 要:人文素质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种种因素制约,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考核方式缺乏全面性”等问题。要提升人文素质课程的实效性,须从观念上提高对人文素质课的认识,从政策上制定促使人文素质课良性发展的措施,从执行上保障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63-02
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人文素质课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情感的提升,从而促进大学生同一性的形成[1]。各高校教育工作者也一直非常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的教学和实践。但实际上人文素质课教学实践如何?最近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状况在中部城市某高校2012级和2013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本次调研发放调查问卷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8份)。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期望较大,学习目的相对比较明确,但是对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很多方面期待改进。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现状
(一)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对于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必要性来说,59.1%的学生认为可适当地开设,36.7%的学生认为要加强人文素质课程,4.2%的学生认为不必开设。
(二)大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期望
大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感兴趣的原因来说,65.7%的学生认为能提高个人素养;并且67.2%的学生认为应该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是否建立一个人文素质类课程交流的网络平台并参与来说,66.6%的学生都表示希望并会参与,6.9%的学生表示不希望并且不会参加。
(三)提高人文素质的建议
对于提高人文素养学校应该加强的工作来说,52.6%的学生认为应该多邀请有影响的人士,开展一些有影响的人文活动,48.4%的学生认为应该投入打造校园人文景观,优化人文教育硬化环境,46.6%的学生认为应该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校选课程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数量。
(四)学习的重要性
68.5%的学生认为学习很重要,学习决定了我们未来的高度,26.8%的学生认为一般,比起学习别的方面可能占的比例更大,只有3.6%的学生认为不重要,现在社会学习到的东西起不了多大作用;对于学习的目的,51.7%的学生认为自我增值,42.2%的学生为了就业,6.0%的学生认为是报答父母。
(五)大学生的学习状态
对于学生上课状态来说,56.6%的学生认为基本能集中精力,23.8%的学生认为经常心不在焉,15.6%的学生认为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3.9%的学生在上课做其他事情。
(六)大学最重要的事情
72.5%的学生认为大学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64.0%的学生认为是发展人际关系,50.1%的学生认为是社团活动,能锻炼能力,4.6%的学生认为是做兼职赚钱。
(七)高校人文活动存在的问题
56.9%的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缺乏创新不具吸引;对于课后是否阅读相关的人文素质书籍,高达65.0%的学生认为阅读但很少;对于一周花费在人文素质类书籍上的时间来说,41.7%的学生认为1小时以下,只有5.6%的学生在8小时以上;对于学生逃课的原因,17.3%的学生选择人文素质选修课逃课,而高达67.3%的认为视情况而定。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人文素质课程开设很有必要,对人文素质课程期望比较高,学生整体对大学学习目的和学习状态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和人文素质类活动不太满意。
二、人文素质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与大班额不甚合理
就某高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来说,课程是根据现有教师情况开课,而不是根据学生需要开设,课程设置有些随意性。近一年该高校尝试鼓励专业课教师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也是一个积极探索;另外人文素质课程上课班级一般都是百余人,班级人数较多,不利于师生互动,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更不利于教师对每位学生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价。
(二)考核方式缺乏全面性
一方面由于人文素质课程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宽松,学生不太重视。人文素质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考查,一般以平时考勤、课堂表现和结课论文得出总评成绩。学生认为这种考核方式比起专业课来说较简单、易过,结课时找资料写上剽窃、抄袭。另一方面考核方式不严格导致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重视不够,表现为学生选择素质类课程比较随意,比如有些学生听别人说某课程有意思或者容易通过就选了该课程。还表现为上课出勤率不高,学生上课不专心,有玩手机、写作业现象。学生的消极态度和情感,也易使教师自身对人文素质课的存在价值和教学意义产生怀疑,教学积极性受挫[2]。时间一长,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
人文素质课程内容深度不够,理论性偏多,缺乏实践性,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上课大多采用课件、图片、视频材料等,这些不足以吸引学生,当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大班授课制所局限。而同时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期望很高,但与实际有落差,养成应付、混学分等学习习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即便是授课好的教师的课,学生也一概不认真学习。
三、提高人文素质课程实效性的对策
(一)从观念上提高对人文素质课程的认识
一是学校行政部门对人文素质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同一性形成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因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具有隐形特征。只有学校行政部门对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到了认识高度才会大力支持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二是教师对人文素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教师也要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有明确认识,明确自己肩负着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重担,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是提高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认识。一般而言,每门课程第一讲学生都能到齐,学习态度相对比较端正,人文素质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第一次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文素质课的重要性。另外对于学生选修人文素质课程要加以正确指导,避免学生选修人文素质课程的无目的性和杂乱无章、浅尝辄止。同时,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利用合适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人文素质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从政策上,加强人文素质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稳定人文素质课程教师队伍。从各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任课教师来源看,其中少部分是人文素质课程的专职教师,而大多数是来自各学院或行政部门的兼职教师。对于兼职教师来说,大多数时间用来做行政,用于教学时间比较少,这使得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研究不深,同时教师总数比较少的情况下采取大班授课制,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建立一支数量合理、人员稳定的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并且对人文素质课程相关问题通过教研室活动、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重视人文素质教师培训。人文素质课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上好人文素质课的前提,应该利用可能的机会参加人文素质理论知识的培训。培训包括两种形式:一是讲座的形式,比如参加校外的培训,或者邀请专家来校内对教师进行人文素养培训,并且不能让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后可组织教师交流、探讨,切实加强人文素养教师培训的实效;二是加强人文素质教师的教学教研培训。每学期固定时间的人文素质教研活动可以通过专题讨论、示范课、研讨会等形式,让教研活动切实发挥实效,增强人文素养课程教师人文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三)从执行上,保障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一是加强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教学管理。首先合理设置人文素质课程。目前高校人文素质课程的现状是根据人文素质教师开设课程情况供学生选择,学生选修具有盲目性、被动性。根据对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喜爱,56.0%的学生喜欢实用技巧类,36.2%的学生喜欢艺术类的,35.5%的学生喜欢文学类的,26.5%的学生喜欢史学类,25.5%的学生喜欢社会学类,16.6%的学生喜欢哲学类,6.7%的学生喜欢政治类。开设人文素养课要根据学生需要,开设相应的人文素质课程。
二是加大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期望还是比较高的,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同一性形成也是高校的目标。所以,除了加强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人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校还应该加大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虽然高校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仅是开设公选课、多组建社团活动或是开设几次大师讲座可以提高的。当然这些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能在全校全院学生中形成一种人文素养氛围,在学生中更大面积地举办一些人文素质活动,使学生以积极心态去参加,这将对全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是实施严格而符合人文精神的考核方式。人文素质课的考勤、考试方式大多非常宽松,以至于很少上课、论文东拼西凑的学生都能合格。这样的评分体系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有失公允,对学习态度差的学生亦是不负责任的纵容[3]。所以要建立严格合理而又符合人文精神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真正重视起来,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奚彦辉.以高校人文素质课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篇9
【关键词】 文素质培养;人文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护理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人、环境、健康为基本内容的、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整体护理,它要求护士既是照顾者,又是教育者和管理者,使病人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护理与关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逐渐取代功能式护理,其中如何将寓心理、精神、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护理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增强人文服务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话题。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是转变医学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推动人文护理发展的关键。
1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人文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要使人文护理得到广泛推广,必须对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市场经济下,护患双方的价值观、需求观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只有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情操,牢固树立人文报务意识,忠于护理事业,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每位患者,才能真正为病人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满足病人多样化的需要,这也是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的根本途径。
2 人文素质在护理工作中的现状
长期以来,以专业教育为轴心,以专业知识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造就出来的专门人才,知识结构单一,没有把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尚无足够的人文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来拓展人文护理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导致了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近年来,护理人员对人文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一种体现护患、医患、医际、护际及医护间的温馨、和谐、指导、互助互爱的家庭式人文氛围正被现代模式病房倡导和推崇。但是,由于目前人文护理在临床并未像生活护理及技术护理那样纳入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加之人文护理虽然能加快病人的身心健康,但并不起到直接治疗疾病的作用,因而往往被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人文护理的意义和内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以病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不断增加人文服务意识,将人文护理理念融入到工作实际中。
3 加强个人人文素质培养的建议主
3.1 抓好起点,构建人文素质新体系
从教育理念上充分认识到立业先立人,把人文学科的教育纳入护理教学核心范围,加强师资培养,构建多层次立体的课程体系,形成立体化的人文教育框架,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医疗技术能力,还应具备人文关怀精神、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哲学思维能力和怀疑创新精神。
3.2 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终身教育、培养与学习
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实践,在人文领域,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对人的影响大,因此,护士的职业素质和情感教育应注重其实践性、长期性,在实践中累积经验,在实践中培养人文素质,在实践中学习,开展人文护理。
3.3 人文素质培养重在建设
医院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开拓人文环境,为人文素质的培养搭建平台。一方面要把敬业精神、服务意识、科研创新能力、业务水平等作为选拔护理拔尖人才的硬指标;另一方面要建立具体的计划体系,制定实施内容,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评价、反馈,及时纠正偏差,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推行“全员、全面、全程”的管理模式,培养一支全面体现“人本”“人性”“人文”三大理念的团队,带动人文护理广泛、深入开展,推动医院建设。
3.4 护理人员自身的塑造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强,护理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各方面对人文护理的重视,以及人文护理在患者身心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促使护理职能发生了较大转变,护士角色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护士要以优秀女性的标准,全方位塑造自己,不但要有以医护人员行为规范为准则的外在气质,塑造好护士最直观的外在形象,还要具备思想先进、知识全面、形象良好、气质优雅,具有多元文化的职业女性,使自己成为美丽而幸福的护士、知识而优雅的护士、智慧而成功的护士。
4 小结
护理学以为服务对象,担负着保护人类健康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是一门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学科,通过开展人文护理,不仅可以促进护理人员的自身发展,也可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提升医院的形象,全面体现“人本”“人性”“人文”三大理念。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全面发展,才能使人文护理真正的、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之中,发挥护理的独特功能,从而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人文关怀;重要性;策略
一、初中生物教学渗透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一)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当前教育的核心走向是实施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接受与拓展能力,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领悟人文关怀的一种科学的教育模式。初中生物教学作为初中生教育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在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这是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成当前初中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实施人文关怀的渗透,势在必行。
(二)由受教育群体及生物学科特点所决定
初中生物教学的对象是刚从小学毕业的青少年,多数年龄尚处于十一岁到十五岁之间,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能力有限,需要家庭和学校积极施加正面的引导,初中教育因此显得任重道远。学校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对于端正初中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认识世界的角度,对于初中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初中生物教学实施人文关怀,也是由生物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生物,顾名思义,指的是具有某些生命特征的个体或群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有助于学生对生命产生更为准确的认识,从而珍爱生命,严肃处理与生命攸关的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充满活力而不失和谐的世界。
(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育人
任何教学,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教育人,促成人更好更快的成长,生物教学也不例外。有的人误以为人文关怀只是诸如语文一类人文学科所要重视的东西。初中生物教学如果脱离了人文关怀,就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无法称为完整的教学。如果说语文之类的人文学科是从文化的角度去阐释世界文明的起源、发生、发展和延续,那么,生物教学就是从生物(人和除人以外的动物)本身构造去搞清楚人类和世界的起源、发生、发展和延续,两者只是探讨的角度不同,落脚点是一致的。因此,从实施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言,我国初中生物教学渗透人文关怀,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初中生物教学渗透人文关怀的策略
(一)认识初中生物教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我们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客观地认识到其重要性――也就是正确认识做这件事的价值――才有可能全力以赴去做好它。初中生物教学渗透人文关怀,首要的也是准确认识这一行为的重要性。老师认识其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才会有意识地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贯彻到知识的传授流程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良好而完整的生物教学;而学生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才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不会认为生物老师在课堂渗透人文关怀为“多管闲事”。学校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生物教学渗透人文关怀的宣传,引导学生在遇到类似情形时进行妥善处理;也可以出一些与生物教学相关的黑板报,将人文关怀渗入其中。
(二)以人文关怀为导向,领悟生命之真谛
初中生物教学要坚持以人文关怀为向导,领悟生命的真谛,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每个人都具备拥有生命的权利,生命与生命之间应该是平等而同样珍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一生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便不再拥有。这启示初中生物老师在课堂教学时,既要警示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时刻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成长。举个例子,在学习《健康的生活》这一个章节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例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危害生命安全的不良习惯,包括抽烟、喝酒、熬夜、长时间游戏等,告诉学生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这样,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方法中学习,可以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三)充分借助学科衔接点,传播人文关怀
学科与学科的融合,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时,应该充分借助学科的衔接点,尤其是一些人文学科与生物学科的交叉点,来展开人文关怀的传播。比如,现在的初中生物课本有“生物学与文学”的专题小栏目,为我们的人文关怀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文学的积淀基本与人类文明同步发展,真实的记录着文明发生、发展的点滴,将文学引入初中生物教材,无疑是有卓识远见的。一方面,文学的加盟可以促使生物教学的诗化,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之美;另一方面,学科与学科的交叉学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强化所学知识。
总之,人文关怀的渗透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应尽之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实施初中生物教学人文关怀的渗透,既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素质教育内涵的要求,也是由生物学科的特点以及初中生成长的阶段性特点所决定的。实现将人文关怀切实渗入初中生物教学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认识到人文关怀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要意义。初中生物老师要以人文关怀为指引灯,指导学生领悟生命的真谛。同时,还要关注学科间的衔接点,积极传播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巩美玲.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题[D].山东师范大学,2012.
-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 下一篇: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