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学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学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地质学基础;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09-02

《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入门课,同时该课程也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学好它将为其他地理课程如“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并直接服务于中学的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地理活动,有助于今后进行地理科普宣传活动及开展乡土地学科研,开发和利用地质、地貌资源,振兴家乡经济;同时,对于大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也有重要的意义。总之,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是中学地理教师智能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该门课程对学好自然地理学,特别是对《地貌学》的后续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1.《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材、教辅。《地质学基础》课程以宋春青等人的《地质学基础》为教材。国外的参考书目有:Strahler.A.N的《Physical geology》,Dott.R.H 等人的《Evolution of the earth》,以及Seyfert.C.K等人的《Earth history and plate tectonics》等。国内的参考书目有:王维的《地球的形状》、李叔达的《动力地质学原理》、刘东生的《黄土与环境》、王鸿祯和刘本培的《地史学教程》、苏文才和朱积安的《地质学简明教程》、夏邦栋《普通地质学》、潘兆橹的《结晶学与矿物学》、李善邦的《中国地震》以及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的《煤田地质学》等。

2.《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地质学侧重研究地球的地下部分;地质作用分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对于地质学的学习,即注重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机理,也注重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物质和构造形迹的改造。不仅让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加强联系,互相渗透,各有侧重,相对独立,注重实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真实含义,从而使他(她)们成为一支在未来的生活中善待地球、保护我们美丽家园的重要力量。

3.《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讲授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质作用的类型、条件、作用过程,地壳的构造形变和改造,地质发展历史等,共分十章,共计安排72学时,教学安排在同一学期。包括室内矿物、岩石标本认识实习。具体内容详见表1。

4.《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多媒体教学互动的方式结合进行。①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没有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之前,对《地质学基础》采取的授课方式只能是以“填鸭式”简单描述的教学授课模式,学生们普遍缺乏感性认识,教学效果较差。由于授课的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学生们在多数的时间里对一些地质现象常常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授课教师用了大量宝贵时间进行解释也不见得效果有多好,加之该门课程是地质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大综合,初学者面对众多生涩的专业术语往往会望而却步,对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影响很大。②多媒体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应用:PPT演示,PPT演示不仅具有省时、高效、省力的优点,而且展示图片的功能异常强大。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当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需要向学生传授矿物、岩石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重要矿物和三大类岩石的经典图片需要展示,往往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课堂教学实践看,效果非常好。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在互联网收集了大量与地质学内容有关的动画,比如岩层的形成顺序、褶皱和断层的形成、物理风化作用、桂林山水的成因、地幔对流过程、大陆漂移和矿床的形成等。从教学的效果看,事半功倍,非常成功。动画演示得形象生动,初学者容易理解;视频演示,视频演示在《地质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平常笔者十分重视将该门课程同日常发生的地质事件相联系。将地质现象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互联网上的主流网站搜集了大量地质视频影像资料。比如《火山活动》《日本3.11大地震》《唐山地震启示录》《四川汶川大地震》《板块构造学说》以及《地壳波浪镶嵌构造》等。这些视频资料的播放,仿佛将学生带到了地质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极大地震撼了他们的心灵。通过播放一些地质灾害发生的全过程,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地质学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5.《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地质学基础》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课后作业、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占室内教学考核总评成绩的20%)、阶段测试(占室内教学考核总评成绩的10%)和期末考试(占室内教学考核总评成绩的70%)等3个组成部分。成绩皆采取百分制。平时成绩:课后作业、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阶段测试:期中考试、实验考核等。期末考试:以基本概念的理解、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考核重点,试卷一般以名词的解释、综合题(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和论述等)占较大分值(一般为卷面分值的75%左右)。

二、《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地质学基础》课程是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学生大学一年级入学后的两门专业课之一;尽管存在着种种不利的因素,比如大一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等原因,从对2005~2012级学生的讲授效果来看,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满意程度达到95%以上(评教结果);从期末考试的成绩看,考试分数大都符合正态分布,综合成绩的通过率在90%以上。

通过多年来的《地质学基础》教学,笔者深深地感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1)传授知识准确;(2)教学形式多样、灵活;(3)教学省时、省力、高效;(4)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劣势,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PPT翻页的速度太快,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针对存在问题,多年以来笔者对多媒体教学做了适当的改进。具体来讲,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有适当的黑板板书外,还将多媒体课件发到学生邮箱,以备复习之用。多年的实践证明,不论多么夸大多媒体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都是不过分的。

另外,在《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还要以教材主导,因材施教,加强实验课教学环节。众所周知,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矿物及岩石的识别方面,让每一个同学在较短时间内认识重要的矿物和岩石,是这门课程的最基本要求。鉴于《地质学基础》课程是一个地质学这个学科的“浓缩版本”,而且学习者基本上没有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最初的讲授过程中要适当地慢一些,并且要以所学的教材为主,不然会使学生感到不理解的名词、术语太多、生涩,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吃透教材,找出难点、重点,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只有这样,才会做到本门课程学习的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宋春青,邱维理,张振春.地质学基础[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高中地理;初中地理;相关性分析

气候在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像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干旱的气候条件是导致荒漠化主要的自然因素。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气候这一部分的地位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相当显著。高中地理教材中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以大量的初中地理知识为基础,因此,高中地理老师很有必要比较分析初高中气候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1高中地理关于气候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

1.1气候的形成没有占用单独的章节,对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高度概括

人教版高中地理在必修一的第一章《地球上的大气》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讲述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其主要理论知识只有两小段话,第一小段主要说明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小段主要说明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所有文字都是结论性的概括出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1.2主要类型气候的分布、成因、特征没有全部列出,只以案例的形式出现

主要在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的气候具有明显地带性,高一学生刚学完三圈环流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很好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因此,述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时,显得得心应手,以案例的形式讲述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分布,成因和基本特征。

1.3论述气候形成的综合因素时,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活动

课本给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和“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多年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表。然后提出问题,让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从而说明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初中地理关于气候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

2.1气候的形成机制占单独的章节,由浅入深详细论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用整整一章内容专门讲述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联系生活实际讲述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详细讲述了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相关知识。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由于把气候一部分分四节讲述,因此特别具体详细,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

2.2讲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时,逐步分层展开,篇幅较大

课本第三节把世界各地气候差异主要归因与太阳辐射的差异,其他因素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第三节并列分层讲述了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3世界主要类型气候的分布、成因、特征全部列出

课本第四节列举了世界主要的十种气候类型,按照温度带的差异排列,首先先讲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其次是对比较分析亚热带的两种气候,温带的两种气候;最后是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每一种气候类型主要让学生看图得出其分布位置,根据气温和降水数据认识其气候特征。

3初高中气候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1初高中气候类型分析讲述相似点分析

初高中地理教材在气候一部分的安排分别符合初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的前后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突出地理教学特色,运用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表。初高中地理教材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学生的“活动”设计占了较大比重,突出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3.2初高中气候类型之间的不同点分析

从前面“初高中地理关于气候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的论述可以明显看出初高中地理的不同特点,高中地理教材由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出气候类型,内容精炼。初中地理从对气候的认知开始,详细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而且在区域地理中把不同类型的气候具体化,在不同的世界地理区划中像“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近国家”都把气候和区域地理特征结合起来,成为区域自然地理中非常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深刻影响当地的地理环境。

3.3高中气候类型的学习应该重新温习初中内容,然后提升总结

高中地理教材由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出气候类型,然后以案例的形式讲了三种气候类型,然后以学生活动的形式涉及到其他的气候类型。这样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对气候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没有彻底理解,大多数学生一知半解。老师讲气候一部分时也是意犹未尽,是不是按部就班,遗留问题呢?这给老师很大的考验,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温习初中内容,然后提升总结。这样对我们以后学到大量和气候相关的内容非常有利,尤其是应对高考地理,我们必须如此。以2016年全国文综卷Ⅱ的36题为例:(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学生在必须知道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而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结合最紧密的是初中“欧洲西部”的知识。

篇3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以上4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地下水的观测、进行地下涌水的处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云南省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5级开始在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中招收高职全日制脱产和函授大专学生,到2010年已有三届毕业生、三届在校生。先后有10个教学班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笔者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高职教育中,资源与测绘大类的专业少,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更少,学习本门课程的人数少,课程在专业以外的认知度低。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水文地质学基础》应作为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曾在相关教师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根据教育部教育司2005年版的《高职高专专业概览》才尘埃落定。

使用的教材多为高等学校教材,与高职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素质高,上手快,技能强”。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但是,在高职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选用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材,学科理论介绍多,实际应用介绍少。

适合课堂教学的电子课件少,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尽管近年来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关于《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课件少之又少。要做好一件成熟的实用的电子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再加上水文地质工作目前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高职教师参与很少,导致现在的课件以罗列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质量不高,适用性和吸引力不强。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大多采取单一的讲授形式,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学生没有机会到实地考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对应,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学习方式。讲授方式单一,课程缺少吸引力,导致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学习方式单一,学得快,忘得快,导致课程学与不学一个样;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更是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笔者从2006年开始讲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到2010年,已经完成了10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经过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学生学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水文地质专家或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让他们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将水文地质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其今后的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水文地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技能型人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水文地质教育,应该面向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水文地质与勘查、金属矿开采、矿山地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掌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目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清《水文地质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属于企业办学,隶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讲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结合集团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重新编写了高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尝试进行课程改革。首先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2006、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中,尝试性地引入讨论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讲授“岩石中孔隙”时,先讲清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查阅砂岩、泥岩、泥质灰岩中孔隙的异同,最后让学生结合《普通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展开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动员时,笔者结合实训基地的情况,向学生介绍了即将实习的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资料。这一尝试在学生一年后的毕业论文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参与评阅的12份毕业论文中,有多达11份介绍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有的还提出了矿山巷道涌水的处理方案。在给2008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讲授“大气降水入渗机制”时,恰逢降雨,笔者便直接将学生带到一个建筑施工工地,通过地表的一个新鲜垂直剖面给学生介绍此部分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是积极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介绍水文地质的内容,包括地下水量的计算、地下涌水的处理、矿山巷道水的处理等,增加课程对实际工作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从2008年开始,笔者将教学讲义的部分章节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必须向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变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实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应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及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发,不断地提醒人们必须加强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课程,有责任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对其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普及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学科性质和内容,因此,在教学目标中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相违背,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水文地质的具体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与环境)学习目标及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流网时,可引入如何判断矿区的潜水含水层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的内容,利用动画模拟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判断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这些直观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流网的认识,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若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件,会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应增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教学针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增加实践性、开放性教学环节是该课程改革的重点。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高职院校自身力量是不够的,高职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将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多年在生产一线积累的水文地质理论和经验带进课堂,将水文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事例带进课堂,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若能在学生实习实训时,请带实习实训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工作面对水文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讲解,整个课程的教学就会更上一层楼。

篇4

关键词:高职;基础化学;分层递进;数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14-01

在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阶段中,大多数院校在招生阶段中所录取的学生分数线都是在本科以下,且在文理区分上表现的不够明显,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层次上参差不齐。而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生之间表现出来的差距则更加明显。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基础化学的掌握对于制药、食品等偏理专业的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如今在高职教学中,为了解决基础化学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问题,大多数院校已逐渐在相关化学专业教学中采取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以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

1、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包括文理差异、高考成绩的差异以及入学考试成绩之间的差异等,而这些差距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开展基础化学教学课程时,教师可根据学生之间化学水平的不同差距对其进行分组,但应符合一定的分组原则,如每组学生中都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并将学习成绩好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自我互动学习小组,以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基础化学较差学生的学习成绩,补足其化学基础的薄弱项,同时对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讲解能力,从而达到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2、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在提高高职学生基础化学的学习质量问题上,教师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分层教学的运用方法上教师应首先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如对学生的化学基础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及对学生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以此帮助教师在开展基础化学教学实践时,可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如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师应对教材内容仔细钻研并认真地讲解,且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反复练习,对基础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还有助于学生加深拓展,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是基础化学中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实验教学。但是实验教学相较于课堂学习来说比较系统化,在授课时教师不仅要对实验器材进行一定的准备,还要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考究,因此教师的工作量较大。此时,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如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可对实验进行预试,且在预试的同时选择一些化学基础较好且对实验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参与,从而使其了解实验仪器的准备、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的结果等。由于参与预试的学生较少,教师则可对其进行仔细的讲解,加之在课堂上的又一次讲解,使这些学生充分的掌握实验过程,在实验课堂中则可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帮助同组的学生进行实验的指导与纠正。

二、递进训练

1、基本技能训练。在基础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及基础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例如对于化学实验中一些常规的基本操作可进行常态化的技能训练,且对于实验的基本操作教师应给与严格的训练,对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也应进行反复的强调与重视。在化学学习中,基本技能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规范有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与实验效果。另外,由于一些实验的操作规范比较难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对规范原则进行口诀编制,以此更加便利学生的操作与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要点。

2、对实验进行综合训练。单纯的基本技能要点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教学时应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一定的训练。如教师在进行同一类型的实验时,可首先对实验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行一定的讲解,并介绍产品的生产过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实验时,教师可对同一类型的实验进行简单的讲解,从而教会学生在学习时掌握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由此对于同一类型的实验学生也可以进行正确的操作,而教师则主要在学生完成实验之后,对学生的实验进行分析与评估,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实验知识。

3、开展创新型的设计实验。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要点之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与实验两者之间的联系,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新颖的自主设计实验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验设计中,学校可开展与化学专业相关且可操作性较强的竞赛项目,如天平称量、溶液浓度测定、蒸馏提取等,这些实验都是与所学化学专业相关的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长与兴趣进行选择性的实验设计。通过竞赛性的实验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帮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化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加强对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以充分发挥其在基础化学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arget of improv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e capacity and hands-on capacity,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base within and outside school,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model, principle and mechanisms of practice teaching base,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actice teaching base, which has guiding role for similar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

关键词: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bases;building;study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278-03

1 概括

前沿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验室主要是对理论做一些传统的验证实验,而少有现代高技术的设计性实验;且校内的实习车间大多是一些单一性的最基本的操作加工训练,很少有紧跟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综合性强的生产训练。校外的一些实习基地虽然能弥补校内实验室和实习车间对学生训练的不足,但其一是难于接纳批量的学生实习并给以辅导;二是以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企业,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能力训练;三是技术含量密集程度不高。现有的实践条件和形式无法满足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急需一种设在校内以学生训练为主,又紧跟现代社会科技、生产、服务、管理发展前沿的实践训练场所实训基地,它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是指为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由职业院校单纯举办或与企业联办的实习实训场所。它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因此,必须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并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推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地方经济、行业发展快速培养大批高端技能应用型紧缺人才,这对推动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必须是以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前提。结合上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原则和思路,我们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进行了如下研究与思考。

2.1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模式的建设上,按照“围绕产业建模式,建好模式促产业”的思路进行。

2.1.1 “仿真模拟”实践教学模式 “仿真模拟”主要是采取实物仿真的方式。就是用模拟的方式再现生产实际的主要工艺和主要设备的结构原理,实现主要设备的仿真性运转。其关键是营造与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一致的仿真“实训教学环境”。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训练中的每个环节紧紧相扣,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确保学生操作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允许学生对某个训练重复练习,能提高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在运用这种模式进行实训时,要明确给出实训目的,增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目的性。利用模拟仿真的装备,可以达到从复杂到简单、从抽象到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1.2 “岗位训练”实践教学模式 “岗位训练”模式分岗位模拟或实际处理该岗位的基本业务与实务,是指在营造特定的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条件下,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增强岗位适应性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实践教学模式。一般来说,该模式都采用分岗位进行轮流训练的方式。在该模式下,要根据本专业就业的目标岗位群,选择几个主要或典型岗位。

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岗位针对性强,学生通过这种实践训练,会迅速适应所就业的岗位工作,特别是有助于学会处事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用这一模式时,必须有针对性地安排各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各个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及所需技能,并合理分配工作负荷;注意对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不同岗位间的关系。

2.1.3 “生产性(过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 “生产性(过程)训练”模式是指在营造真实(或仿真)、特定的模拟工作环境的条件下,选择典型、规范、完整的生产过程或服务过程,由学生真实或模拟处理业务或技术问题,完成整个工作流程,以提高学生的生产技术或服务能力的综合性、系统性训练的模式。

2.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顶岗实习”的场所。高职院校仅靠校内实践基地已难以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不仅可以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还可以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在浓厚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职业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学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可按照“双向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构建“产学结合、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建设共享资源平台,体现服务社会效应。不断拓展功能、强化规范管理、提高合作层次;通过订单培养、技术服务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广泛的“产、学”合作途径,形成长期稳定的工学结合关系。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习者既是员工,又是学生,同时还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原则与措施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其建设水平是反映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考虑其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以提高其建设效益。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举措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3.1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3.1.1 统筹规划,优化配置,防止重复建设。多方筹集资金进行自建。根据煤炭行业相关专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学院自筹或争取企业资金分年度来逐步实施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3.1.2 注重核心建设。加大对全盘性、基础性、共享性比较明显的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注意集中力量与条件建设好公共的基础性实训(验)室,防止分散配置、分散管理、局部使用、低水平低效益建设方式,不能单一讲求规模,实施低水平的规模建设。要善于管理,讲求协调发展,不搞豆腐块式和条块分割式的投入与建设。

3.1.3 要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匹配。在功能、设备购置等方面注意专业和技术发展的方向,防止刚刚建设好就落后的情况出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制造与改造的实训设备。这样既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又锻炼了教师队伍;有的自制设备还能转化成产品,产生经济效益。

3.1.4 加强造血功能并争取企业设备调拨。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中,要保持其活力,必须注重开发和经营,创办与专业设置相联系的经济实体和服务机构,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与作用,通过自身积累资金,改善办学条件。随着企业现代化生产的步伐日益加快,新设备、新技术在生产中非常广泛,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培养的人才与现代化企业生产中新设备、新技术相适应。我们可以相关企业进行协商,争取调拨企业在用设备用于教学。

3.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除了具备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在校内解决,部分实践能力在校内可以做到,但是,一些工程实践能力、岗位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学校难以实现,只有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企业班组岗位,通过真实的社会实践,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面对市场、参与人才竞争的能力。我们可以结合专业特点与相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一些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在满足专业实习要求的同时,考虑满足安排学生人数。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和指导。可对学生实施“岗位群、多岗轮换制”的顶岗实习方式。可建设一定的“共享资源”平台,体现“服务社会”效应。

4 实践教学基地的“软、硬”件建设

“实践性和职业性”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突出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因此,在保障实践教学基地的基本模式、结构和功能实现后,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软、硬”件建设。

4.1 实践教学基地硬件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要坚持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方针。如煤矿机械类实训室,重大设备比较多,实训室建设方面对建筑场地的要求比较严格。不符合要求的设计或在不符合要求的建筑场地内设置实训室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楼层的高度:具有重型设备的实训室一般在实践(训)楼的底层,底层的高度一般应不低于6米;其他楼层的高度应不低于4米。其次是楼层的负重,一般应不低于500Kg/CM2,若是矿山机电类专业的实训室,考虑到某一楼层可能摆放较重设备,则应不低于750Kg/CM2。要从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科研、生产几个方面的需要来考虑实训室面积,以适用为度,但要预留发展空间。同时必须从设备的搬运、人流、物流、消防、应急出口等充分考虑实训室的各种通道。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配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在确定设备清单之前,要首先形成一个先进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做到实用性、先进性、必要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设备采购中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第二,要注意设备的配套性。为了避免资金的浪费,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必须向厂商了解主设备的附件和配套软件的情况。第三,分期实施问题。有些设备资金投入很大,实践基地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考虑分期实施,应按照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的要求,按时间先后顺序,优先落实最容易见到教学效果和最有显示度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基本供给建设必须保证供电、供水等方面基本功能的实现并优化。

4.2 实践教学基地软件建设

4.2.1 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应重视实训项目的建设与改革工作,努力建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技能、综合实践技能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实训项目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组织和实施。一般应达到以下要求:第一,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第二,强调实训项目的功能应用性和工艺流程规范性。第三,加强技能操作训练。第四,采用模拟仿真软件,提高实训项目的适用性和经济性。第五,构思创新型的实训项目,提高实践教学的科技含量。最后,体现技能训练项目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要求相结合。

4.2.2 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应该保证足够数量的实践教学教师。由于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如果学生人数过多,必然会降低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合理的师生比,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受到教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其次,要形成合理的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职称机构等。第三,要注重实践教学教师自身的培训,作为学校来讲,利用教师休课学期或部分教师待岗培训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也可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建立教师换岗轮训制度,强化训练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努力获取各类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及本行业相关的技术职称,专业教师实行持证上岗,使部分教师转变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师。第四,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直接引进或聘请企业中的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改善师资来源结构,利用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艺以及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第五,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对中青年指导教师可采取建立教师教学进修制度的办法,以老带新或以重点高职院校的名师、专业带头人为指导教师,在相应专业中开展实践性教学进修,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专业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及专业教师的“双师”资格培养。

4.2.3 制定操作规程和考核标准根据行业岗位标准和工作规程及有关规章制度,在融人教学性、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实践教学的各项操作规程和考核标准。要求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反复对照,反复强化。

4.2.4 编制相应教学文件实践教学各项目均要编制实践教学计划(方案)、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教学进程表等。另外,由于实训项目的多样性,很难有统一普遍适用的教材。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中对实训的要求,结合行业、企业的标准以及实训设备的规格、类型等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编写各类实训教材或讲义。

5 结束语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所有的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是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出发,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集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和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这将是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吴再生.浅谈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与措施.职教论坛,2010(11).

篇6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 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

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 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 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 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 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 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安排了四个探究栏目,分别探究传播、成本下降率、面积、匀变速运动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第23章 旋转

学生已经认识了平移、轴对称,探索了它们的性质,并运用它们进行图案设计。本书中图形变换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员――旋转。“旋转”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变换,探索它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23.1旋转”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旋转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说明作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最后举例说明用旋转可以进行图案设计。

“23.2中心对称”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中心对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中心对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说明作与一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这些内容之后,通过线段、平行四边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最后介绍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以及利用这一关系作与一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

“23.3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一节让学生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平移、轴对称、旋转及其组合),灵活运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第24章 圆

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在“圆”这一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圆,探索它的性质,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的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24.1圆”一节首先介绍圆及其有关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与垂直于弦的直径有关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结论解决问题。接下来,让学生探究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并运用上述关系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探究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并运用上述关系解决问题。

“24.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一节首先介绍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并通过证明“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引出了反证法。然后介绍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切线的概念以及与切线有关的结论。最后介绍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正多边形和圆”一节揭示了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介绍了等分圆周得到正多边形的方法。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一节首先介绍弧长公式。然后介绍扇形及其面积公式。最后介绍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第25 章 概率初步

将一枚硬币抛掷一次,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出现正面的可能性大还是出现反面的可能性大呢?学了“概率”一章,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了。掌握了概率的初步知识,学生还会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25.1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然后通过掷币问题引出概率的概念。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具体试验引出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然后安排运用这种方法求概率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列表及画树形图。

篇7

【关键词】 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

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通常较为危急, 同时伴随着较高的致残、致死率, 因此该病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救治, 抓住手术时机有利于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同时对其术后的康复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本文探究不同手术时机在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5例。对照组男19例, 女16例;年龄51~74岁, 平均年龄(56.23±6.36)岁;高血压病程3~15年, 平均病程(9.45±9.13)年;出血量30~45 ml, 平均出血量(39.65±2.23)m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8~13分, 平均评分(10.64±0.85)分。观察组男20例, 女15例;年龄53~75岁, 平均年龄(55.88±7.21)岁;高血压病程3~15年, 平均病程(10.07±1.74)年;出血量30~47 ml, 平均出血量(40.58±3.01)ml;GCS评分8~13分, 平均评分(10.73±0.85)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出现脑出血后24~48 h进行手术:①患者脑出血6 h后送入手术室, 呈平卧位, 给予全身麻醉;②CT扫描患者颅脑, 确定血肿位置并做好标记, 选取血肿中心在前额部相对应点, 采用前额经皮锥颅的方式, 引流管穿刺深度为7~9 cm, 确定血肿引流管在血肿腔内的位置;③将血肿腔内血液抽出, 每次抽血间隔2 min, 抽出量占出血量<1/3;④用温盐水对患者血肿脑腔进行反复的冲洗并留置引流管进行术后引流;⑤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 确定引流管在血肿腔中心, 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并注射尿激酶2万单位/次, 每天注射后关闭引流管2 h, 注射尿激酶2次/d, 血肿残留量<10 ml方可拔出引流管。

1. 2. 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出现脑出血后6~8 h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与对照组一致。

1. 3 疗效评定标准[2, 3] 采用GOS评价两组疗效, 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意识越清晰, 预后情况越好。按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①显效:GOS评分≥4分, 存在轻度残疾, 但一般日常生活可自理;②有效:GOS评分为3~4分, 残疾明显, 生活不可自理, 但是意识清醒可进行日常交流;③无效:GOS评分<2分, 存在意识障碍或处于昏迷状态, 生活不能自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GOS评分比较 术后, 对照组GOS评分为(2.45±0.65)分, 低于观察组的(3.36±0.5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3, P<0.05)。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通常采用经皮锥颅血肿穿刺术进行治疗, 该手术创伤小且操作简单,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受到患者家属及医生的一致认可。合适的手术时机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因此临床上主张抓住有效的治疗时机改善患者预后情况[4]。相关研究表明通常颅内血肿会在患者出血后的30 min内形成, 最高出血量在出血后1~2 h内;在3~6 h内会出现脑组织坏死且范围扩大;6~8 h为病情的平稳期, 患者的脑出血量不大且没有脑疝形成的危险, 因而进行经皮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成功率较大[5]。

综上所述, 在基底节内侧型脑高血压出血患者脑出血后6~8 h内进行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学习领域;教学改革;课程开发‘学习情境;项目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5―0165―02

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司,于2006年启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推进教学改革的思想。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动服务社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突破传统本科压缩饼干教学模式,确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企业的认可度;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国家战略实施全局,服务于区域经济。黄冈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建筑之乡”,黄冈市是建筑业大市,近几年来。黄冈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黄冈市地理位置特殊,土质情况软弱,沿江一带多为淤泥和淤泥质土质,一般多用地基处理技术和桩基础施工技术等。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的开发和整合变得更有意义。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要解决所有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问题,我们开发该学习领域思路就是开发学习情境、项目和任务,设计教学,改变学生传统学习理念和模式,符合高职高专学生本身的基础情况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篇论文从学习领域开发的历史过程、学习领域开发设计、教学资源三个方面来探讨。

1 我院《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开发的历史过程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也是该专业的核心领域之一。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是学科体系下《土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高层结构施工》三门课程整合而成,在课程整和过程中紧紧围绕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技能性、应用性、实践性,精心构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融合了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思想、新观念。

1985年-2003年,早期的本课程是采用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按学科建立的,有关地基基础方面的知识教授《土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施工》中的章节《土方施工》知识结构松散,学生学的东西不能马上用于实践,感觉太抽象。

2003年-2006年,随着现在建筑工程地上地下发展档势,加入《高层结构施工》课程,涉及到地基基础的章节有《基坑支护》、《基坑降水》、《地基处理技术》。

2006年-2009年,我们系在全国土建指导委员会多次探讨研究,建工专业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已不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将《土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和《高层结构施工》中地基基础相关章节按照工作过程整合成《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在整合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研究,2006年,我们最初开始教学改革,《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只讲施下方面的知识,学生对土力学一点也不知道,到工作岗位后,简单的工程问题都不会分析,造成很大的盲区;2007年,我们重新整合了课程,加入基础平法图纸识读、基础钢筋下料单的计算、土力学和基础设计的知识,学生的拓展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2009年,我们又结合实际施工工作过程引入塔吊基础设计;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目前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

2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开发设计

2.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设计与开发过程

以面向建筑企业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施工员岗位为出发点,从职业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人手。开展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过程调研和分析。确定典型:厂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将其转换成学习领域,并以施工过程为导向,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置课程,构建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然后针对每一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编制教学做资料。学习情境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学习情境设计应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每个学习情境都应是完整的工作过程。

新的课程体系应以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实现其培养目标。“行动导向”教学通过完整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使得学生掌握职业能力,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针对工作任务具备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和独立地评价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使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相互结合,各职业学院可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措施,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应重点体现三方面的内容:①以典型的实际施工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的原则;②整个行动过程从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到评估。均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③整个行动过程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典型工作任务、工作方法要求和完成时间要求。

2.2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开发和设计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地基基础施工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增加的土力学知识、基础设计知识、基础平法识图知识和基础钢筋下料知识)、地基基础施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质量标准和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具备正确选择地基基础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编制施下方案,并能在保证环境和安全(特别是用电安全)的条件下组织施工,进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编制施下技术文件并进行归档的能力。整个学习领域开发了9个学习情境,包括土工试验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阅读、土方工程施工、深基坑工程施工、软弱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砖砌大放脚基础施工、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工程施工、筏板基础工程施工、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预制桩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开发和教学坚持“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按照“行动导向”六步法开境、项目、任务和执行教学任务。与一般院校开发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创新之处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情境一土工试验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阅读。开发六个项目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②土的可塑性指标的测定;③土的工程分类与鉴别;④土的压缩性指标测定;⑤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测定;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阅读及应用。

这样的学习情境和项目设计符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阅读的基本程序,符合工程建设程序,与实际施工更接近,符合事物认知基本规律;而且,将土力学中土的压缩性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整合到课程中。

(2)学习情境三深基坑工程施工。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开发具体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项目,增加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的内容,将土力学中郎肯土压力、库仑土压力理论和规范法计算土压力整合到课程中来了。

(3)学习情境五砖砌大放脚基础工程施工。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开发刚性基础设计项目,增加了基础设计计算,基础结构施工图绘制的内容。

(4)学习情境六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工程施工和学习情境七筏板基础工程施工。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开发扩展基础设计项目,增加了基础设计计算,基础结构施工图绘制的内容。同时,补充开发项目,基础平法表示图纸识读。

(5)学习情境八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和学习情境九预制桩基础工程施工。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在桩基础中补充项目塔吊基础施工和设计。

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教学资源丰富

3.1 视频动画、工程图片及照片资料

为了更形象展现项目教学内容,将一些施工工艺制成Fls,或工地现场录像、拍照,甚至网上下载典型施下图片、照片做成项目完成辅助资料。

3.2 工程图纸

根据开发项目,准备施工图纸,完成识图,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的技术交底和质量检测、控制工作。

3.3 国家、地方标准规范

为了配合学生项目完成,提供整个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施工手册、建筑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4 国家和地方标准图集

提供地基基础相关平法图集,04G1 01―3筏基平法闯集,06G101―6条基、独基及桩基承台平法图集,0913901―3基础钢筋排布与构造详图。

篇9

关键词:双语者,双语控制,脑机制,教学启示。 分类号B845

1 引言

双语控制是指两种语言的相互作用。研究者关心双语者在使用某一语言时是如何排除另一语言的影响,及在怎样的机制下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脑功能成像技术是深入了解双语表征和控制机制的重要手段。关于双语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L1)与第二语言(secondlanguage,L2)神经表征的聚合性,即两种语言表征变得更相似的加工过程。对此,相关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结果依然存在分歧。另外,将双语中的执行控制及其神经机制研究成果与第二语言教学相结合,有助于高效率学习。

2 双语控制的脑功能研究

2.1 双语控制与一般认知控制系统

许多双语语言加工研究表明,当一个双语者使用一种语言时,两个语言都被激活。有两个认知模型可以解释抑制控制在共同激活的两种语言中的重要作用。第一个模型是Dijkstra等提出的双语交互激活模型(Silingual interactive activation。BI-A),这个模型认为发生在语言内和语言间的竞争会被毗邻表征的相互抑制所分解。所以一个特定反应的选择减少了选择相邻反应的可能性。即抑制是由特定的目标语言的特性所决定的。第二个模型是由Green提出的抑制控制模型(inhibitory controlmodel,IC)。这个模型认为这一系统可以管理竞争的语言图式间的激活。双语者必须对非目标语言执行抑制控制,使得所需的语言系统能参与活动。这一模型还认为。相关的抑制机制位于一个中央认知控制系统中。

与双语加工有关的认知控制功能主要有冲突条件下对目标的锁定保持、任务切换和反应选择等方面。研究发现与一般性执行功能有关的最关键的脑区前额皮层,以及其它的相关脑区及神经基础如前扣带回、基底神经节和下顶叶等参与双语控制的过程。认知控制在语言领域并不直接与语言表征(如词项)加工相关,而是与语言表征的选择和时间顺序有关。在双语者语言产生,尤其是在两种语言间进行切换时。即存在与非目标语言产生竞争的情况下,需要用认知控制来选择目标语言中正确的词项来进行表征。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双语学习对认知发展有促进作用。近期的研究者更注重探查双语学习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Bialystok等发现在解决需要注意控制参与的问题上,年幼双语者(4-8岁)表现得比同龄的单语者更好。还有研究比较了双语者和单语者在注意网络任务上的表现。结果发现双语者不仅在表现上快于单语者。而且在改变和执行控制网络上表现的更有效率。对于这种在双语儿童中发现的认知控制效益。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在双语学习中,面对冲突任务和管理同时激活的两个语言系统时,双语者使用了同样的认知加工过程,前额皮层在面临新语言的表征及运用时得以激活,所以有效地促进其相关额叶的发展。虽然这一观点还需要进一步的脑与认知科学研究的证明,但也从中反映出一般认知控制系统参与到了双语学习中。

2.2 双语使用中双语控制的脑基础

双语使用中包括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两种不同的过程。语言理解的切换过程是指双语者在倾听或阅读两种语言时所发生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由材料或数据驱动的加工,例如涉及用一种语言命名另一种语言的任务研究:语言产生的切换是指主动交替使用两种语言的交流过程,是由意识主动控制的加工,例如用不同语言进行图画命名的任务研究。那么在这两个过程中双语控制的脑基础是怎样的?是否都与一般性认知控制系统有关?近来有一些相关的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回答了这些问题。

2.2.1 双语语言理解中双语控制的脑基础

有许多脑与认知神经研究表明了双语语言理解中双语控制系统与一般性执行控制系统的关系。参与活动的相关区域不仅有与认知控制系统有关的皮质上的机能定位,也包括相关的皮质下的神经中枢。

有研究表明,这一过程中的双语控制在语音层面就开始了。Price等用PET技术研究了熟练的德语一英语双语者在进行语言切换时大脑的激活模式。在研究中,交替呈现不同语言(英/德)的单词,要求被试用相应的语言进行命名。结果发现在切换条件下,被试的左侧额下回和双侧缘上回有显著的激活。这两处脑区被认为与语言的发音有关。该结果表明。该区域除了参与语音的发音机制外,还可能负责双语者的语言切换行为。

还有研究采用ERP和fMRI技术,将西班牙加泰隆双语者(被试为早期L2获得者,双语都高度熟悉)和西班牙单语者相比,在用视觉呈现目标词语的词汇通达任务中,研究双语者如何抑制非目标词语(加泰隆语)。结果发现只有双语者的前额叶左前部(Brodman分区:45和9区)被激活。ERP结果显示在非目标语词情况下没有产生词频效应:而在目标语词情况下则产生了词频效应。这一结果表明双语者为避免受到干扰,运用了间接的语音路径完成目标语词的词汇通达。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考察了双语词汇表征及理解过程中的双语控制机制。研究采用12名英-汉熟练双语者(早期获得L2),考察其阅读快速呈现的词语时的单语内和双语间的词语表征。fMRI结果表明,在双语转换条件下,左前额区域获得更多的激活。还有研究用MEG来探知双语者优势的相关神经基础。研究者选取广东话一英语,法语一英语双语者以及母语英语的单语者。在MEG完成Simon任务。结果表明,对两个语言系统的管理导致了额叶执行功能的系统变化。

Crinion等近来发现双语控制还与认知控制系统相关的皮质下结构有关。用PET和fMRI技术考察了德-英和日-英双语者(晚期习得L2)完成语义判断任务时的表现。要求被试做语义判断的词语之前的启动词分别为语义相关和语义无关的同语词和异语词。结果发现,在语义相关情况下,无论启动词为同语或异语,都发现在前侧颞叶的腹面活动减少:而语义不相关情况下以及异语相关启动词情况下的尾状核头部左侧的活动增加。研究者由此认为,尾状核(基底神经节的组成部分)在监控语言使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舞蹈病患者和帕金森氏病患者的相关研究也提供了相关证据。舞蹈病患者有行为抑制障碍,而帕金森氏病患者则具有突出的行为抑制的表现,这两种病症都包括皮质下结构的退化。Teichmann的研究发现早期舞蹈病患者在语言规则应用方面受到损害,但词汇加工方面并不受影响。Paradis

等认为。这也可从一方面说明,陈述性记忆比程序性记忆保持的更好一些。而对于双语者而言,由此也可推断其L1会比L2更容易受损。Zanini的研究采用弗留利-意大利的双语者,实验组为12名帕金森氏病患者,控制组为12名正常人,两组被试的年龄、性别、学历都得到匹配。让被试学习三项句法任务。结果发现,帕金森氏病患者的L1比L2损伤更大。这说明更多的基底神经节参与了L1和L2语法上的运用和进一步加工。

2.2.2 双语语言产生中双语控制的脑基础

大部分的研究支持一般性认知控制系统参与到了双语语言产生中的双语控制过程。有研究让12名汉一英双语的中国大学生用L1和L2进行图片命名,完成语言切换任务。ER-fMRI结果显示两种切换(有提示和无提示)的神经联系不同,不存在特定的“语言切换”脑区。Rodriguez-F0meU等针对非目标语言的语音水平上的冲突做了研究。实验采用Go/NoGo任务,要求德语一西班牙语的双语者决定一幅图片的名称的德语开头字母是元音还是辅音(不发声)。例如,让被试对辅音开头字母的图片进行反应(Go),而对元音字母开头的图片不反应(NoGo)。刺激图片中有一半的德语名和西班牙语名的开头字母都同为辅音或元音。这样,若在这个过程中非目标语言名称也被激活的话。那么其反应冲突带来的效应可以被检测到。行为实验结果发现NoGo条件下的反应时要长于Go条件。ERP实验结果发现比起Go条件,NoGo条件下在300ms在600ms时产生了明显的负波。其fMRI结果显示在命名任务上,只有双语者被试有两个参与活动的额叶区域――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和大脑前扣带回皮层。据此。Rodriguez-Fornell等认为在冲突条件下,非目标语言在语音水平部分激活,执行控制加工系统参与了对冲突的应对。

近来有研究表明,双语控制有可能采用的是一种语言特定性控制和非特定性控制共同参与的混合机制。Christoffel等以ERP数据和命名潜伏期为指标,针对双语者在说话时如何在L1和L2间切换进行了研究。让德语一荷兰语(不对称)双语者完成图片命名任务。实验条件有两种:单一语境和混合语境(被试需要在L1和L2间进行无预期切换)。另外研究者还操纵了双语间的词语相似性。结果显示出L1和L2两种语言内都发现了词语相似性效应,这说明非反应语言也产生了音位激活。ERP数据与行为实验结果都表明在混合语境下。L1的产生会变慢,L1的词语相似性效应比单一语境下更为明显。这些结果表明。在混合语境下Ll的激活可以促进具有相似形态的L2的产生。研究者指出,语言控制机制有可能是混合的,语言特定性机制与非特定性机制分别负责暂时和持久的语言控制成分。

另外,有研究表明双语语言产生过程除了有一般认知控制系统的参与之外,还与语言加工的神经网络有关。有研究者用反应时指标、ERP和EEG指标,采取图片发声命名范式,比较了德语一法语双语者在完成母语下任务选择和双语间词汇选择时的表现,结果没有发现明显区别。其脑成像结果表明与语言加工的神经网络有关的额顶区也参与了语言选择加工过程。这些结果表明了认知控制系统与语言加工系统共同参与了语言选择加工过程。

关于脑损伤的双语者研究也发现,与认知控制有关的皮质组织和皮质下神经结构在双语语言产生的双语控制中的重要作用。Fabbro等报告了一位熟练双语者左侧前扣带回和额叶以及右侧扣带回区域受损。表现出病理性切换障碍(在不同的语言情境说出相反的语言)。即表现为说话时将两种语言混在一起。在明白任务为第一语言的情况下,患者有时会用第二语言表达;反之亦然,这种切换障碍的表现大概占四成。但这位患者不存在任何其它的语言障碍。这表明病理性切换障碍也许存在着独立的语言机制,也显示出与语言控制的相关脑区在’双语产生中的重要性。另外还有研究者报告一个早期双语男孩左后丘脑出血后,在临床和神经影像上表现出患有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症(L1和L2同样严重)。在其患处出血之后其失语症逐步恶化,在两种语言情况下都会有自发的语言混淆及语言切换的病态现象发生。当这些现象得以缓解时,其SPECT脑血流灌注结果显示左额叶及左侧的血流灌注情况也有所好转。这一语言症状与SPECT结果好转的并行发生,表明皮质下左额叶脑对于语言切换和混合具有重要意义。

3 双语控制对第二语言的教学启示

通过双语控制的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可以看到第二语言学习和认知控制之间的交互关系。第二语言学习可以提高认知控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认知控制能力训练也可以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中国当前英语教育的普遍现象是,许多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还是无法运用。双语控制的脑科学研究结果已表明,双语抑制控制能力与第二语言熟悉度有直接关联。虽然二者的因果联系至今还不明了,是双语学习提高了认知控制的能力,还是个体本身具有较高的认知控制能力而导致获得熟练双语水平的,还是两种因素都有作用?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支持。

3.1 第二语言学习对认知控制能力的促进作用

双语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关于儿童应该何时开始及怎样开始第二语言学习。从认知控制参与到双语应用的相关研究我们得出。双语学习可以成为训练儿童执行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执行控制能力与额叶的缓慢成熟有关。额叶的发展要持续到青少年、甚至到成年早期。有针对性地发展儿童的执行功能会促进其额叶的正常发育。有研究发现在双语儿童中存在认知控制效益。在双语学习中,前额皮层在面临新语言的表征运用时得以激活,所以系统的相关任务可以有效地促进其相关额叶的发展,继而促进执行功能的开发与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儿童早期进行第二语言学习,儿童会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这一关键的认知控制能力,有助于促进额叶的发展。

另外,有研究也发现双语现象减少了老年人认知控制能力的衰退。据2006年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老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使认知控制能力得到训练,增强大脑额叶的激活量,从而延缓其衰老。

3.2 双语语言理解中的双语控制训练

教学中往往只强调L2单词与相应母语单词之间的联系,学生在理解L2时就会先将其翻译成母语,其思维加工仍然是用母语。这种缺少对母语抑制的理解过程必定会影响到第二语言学习效果。近来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在概念水平和词汇水平上都存在相互作用。通过双语控制的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可以发现。一般性认知控制系统的相关脑区参与了双语者语言理解的双语控制过程中。所以,通过一些双语控制训练。在L2词汇和语义通达的时候尽量抑制相应母语的通达,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语言理解和使用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增强L2与其概念的联系,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尽量用L2来解释新单词,增加L2的联想训练,让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学会抑制母语思维。这样的教学才不会仅仅停留在在L2的语言层面上,而能进人L2思维层面,提高第二语言的教学效果。

3.3 双语语言产生中的双语控制训练

篇10

[作者简介]李明(1978―),男,河南南阳人,博士,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路隧道与岩土工程。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从2002年开始实施,是由国家建设部和人事部推动,主要由勘察协会组织进行的国家级考试。这项考试旨在提高我国从事岩土勘察、设计、咨询等技术的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加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互认,推动我国的岩土工程事业与国际接轨。该项考试涉及的范围广泛,对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规范的理解和应用、具体问题的分析熟练程度等要求较高,因此,考生及格率较低。地基处理方法在注册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应该得到师生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作为岩土专业专业课程的“地基处理”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注册考试和市场需求。

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系的“地基处理”课程教学团队针对目前的新形势,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和市场需求,积极改革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研组通过了解《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及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国内外的地基处理施工新技术,确定在“地基处理”课程中,除了讲授传统的换填?巢惴ā⑴潘?固结法、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灰土挤密桩法、砂桩法、碎石桩法、石灰桩法、水泥土搅拌法、夯实水泥土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加筋法、灌浆法等方法外,还增加了既有建筑物的基础加固、建筑倾斜处理、建筑抗震、地基处理的监测与检测、复合地基的处理技术等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工程实例,将正在进行的重大工程运用的新技术介绍给学生,让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沿。这在培养学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和应用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强化专业建设,提高教师水平

当前“地基处理”课程教学一般是由主讲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章节讲解。教师对理论讲得较多,而实践只能停留在视频和图片展示上,这并不符合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地基处理”课程的要求。

我们充分考虑教学团队整体的知识结构和教师个人研究课题的不同,结合注册工程师的要求,由学术带头人担任领导,带领教学团队与相关的设计、勘察和咨询单位持证人员沟通,让教师了解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在教学中,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分解和组合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为换填垫层法、预压法、压实地基与夯实地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具有黏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倾斜地基纠偏技术、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与检测等专题,每个专题的内容由教师结合自己负责的课题和工程实践授课。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吸收、掌握知识,也提高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三、利用先进教学资源,活跃课堂氛围

教学实践表明,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可以增强学生在社会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性,有利于以竞争力为目的对其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对于鼓励学生自学极为重要。

“地基处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学生不仅可以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还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自学。现场的施工进度与教学进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并且单一的工程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下,不可能同时具备教学所需要的全部条件,这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现场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或者在现场直接解决;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师生一起探讨,让学生学有所获。课程结束后的考试采用与注册考试相同的方式进行,实行开卷考试,考试内容分为基础知识部分和计算部分,试题以历年注册考试的真题为样题。这样的考试方式减少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痛苦,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获得了学生和同行的认可。

通过上述改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知识的能力获得了发展,而且理论联系实际和自学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为他们将来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从近四年的情况来看,“地基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学生在注册考试中的通过率逐年提高。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