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行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行业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乡村旅游行业管理,通俗地讲,就是旅游行业管理在乡村旅游中的推广与应用。旅游行业管理,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就是“政府组织及行业组织通过旅游政策、法规,引导旅游发展方向,建立市场规则,协调、监督和维护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达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以此类推,乡村旅游行业管理就是各级政府及乡村旅游行业组织,以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要素为管理对象,通过运用行政、法律及经济手段,建立市场规则,协调、监督和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者行为,以达到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增强经济效益及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乡村旅游行业管理作为乡村旅游业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其主体就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来看,主要有两类:
一是政府部门。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期阶段,存在着许多“瓶颈性”矛盾和问题,如设施需要完善,经营需要规范,规则需要建立,秩序需要维护,行业标准需要确立,这些工作必须且应当由政府来支持、推动,离开了政府的主导,乡村旅游发展必然矛盾重重,步履维艰。
二是行业协会。乡村旅游行业协会是乡村旅游经营者自发成立的市场中介性组织,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延伸,其实质是介于政府和经营者之间的非政府行业管理机构。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不断完善,政府行政管理逐步向行业管理的转变,行业协会在乡村旅游的管理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重要。
二、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规范作用。针对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所出现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生态破坏、经营紊乱、竞争无序等问题,政府部门通过行业管理,建立服务标准,规范企业行为,查处违法问题,制止无序竞争等,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起着指导作用。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大多是当地农民,普遍素质不高,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知识缺乏,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此,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的管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推广管理经验、指明发展方向、提出改进意见等指导帮助农民提高经营管理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多出成效,让旅游资源优势尽显,充分发挥。
服务作用。乡村旅游因经营主体的弱势性及资源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应重在扶持与服务,着力开辟乡村旅游发展的“绿色通道”。加大导向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使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积极提供信息支持,开阔发展视野,使乡村旅游目的地在竞争中抢占先机,把握主动;组织乡村旅游目的地整体对外宣传,进一步扩大目的地知名度。
调控作用。乡村旅游各产业要素,彼此依赖性强,哪一方面缺失或不完善,都会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综合接待能力,甚至影响到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行业管理主体应当全面把握各要素发展情况,并运用行政、税收、法律等手段有效把握平衡,适度抑制过快行业,扶持发展滞后行业,确保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整合,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监督作用。监督是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存在着不合法的事情,需要通过行业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经营者守法经营,不断改进经营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当前乡村旅游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权威不足。市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乡村旅游的政府机构,普遍权力小、地位低,在乡村旅游中难以成为管理核心,缺乏应有的权威。造成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权威性小,一是国家旅游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二是乡村旅游中有关资质认定、项目审批、颁发营业执照等关键环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无权过问,经营中出了问题往往拍不了板,定不了调。如有的家庭旅馆经营多年却从未缴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只能提醒督促,最终还得协调其他部门解决。
管理滞后。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着重效益、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许多地方没有制定具体的乡村旅游管理办法,如乡村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餐饮饭店、从业人员等进入市场应具备的条件,市场监管措施,安全保障等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行业管理缺乏依据,随意性大,致使行业管理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步伐,造成乡村旅游许多项目未能纳入行业管理的范围。
欠缺统一。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只有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统一行动,才能有效管理好旅游市场。但由于受本位主义的影响,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不够默契,难以实行统一管理,致使旅游市场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比较严重。
四、加强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对策
1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威性。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威,不仅是加强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乡村旅游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主管旅游的政府机构,除现有的职权外,根据旅游行业管理及乡村旅游市场监管的需要,应适当扩大一些行业管理职权。如重点景点和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权;乡村旅游饭店和餐馆的审批权;乡村旅游景点(线路)的审批权;旅游价格审批权;牵头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的监察权等等。此外,加大旅游行政执法力度,提高旅游质量监督工作效能。建立健全旅游消费者保护机制,扎实做好旅游投诉服务工作,依法维护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来树立行业管理在旅游经营者和游客心目中的威信。
2建立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在当前国家旅游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旅游市场中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无法查处的情况下,要管住、管好乡村旅游市场,仅仅靠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因此,乡村旅游行业管理,必须要走旅游专业执法和联合执法相结合的路子,且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使二者结合的办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模式。
借鉴一些地方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当前市县旅游局应下设旅游联合执法大队,长期抽调公安、工商、交通、技术监督、交警、城管、卫生等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进行联合执法。联合执法大队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直接领导,但业务上接受各相关部门的指导。各部门人员的身份不变,编制不变,工作上接受旅游行政部门及其编制所属部门的双重领导。
篇2
世博旅游推广期间,30余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世博旅游海外推广站”将及时收获最新的上海世博旅游信息。伦敦、纽约、大阪、釜山等经济中心城市与上海签署年度合作备忘录,开展“信息交换、客源互送”。2009年,在柏林世界旅游展、马德里国际旅游展、巴黎国际旅游展等重大国际旅游展会和世界各大主流媒体上,将更多地看到上海的身影、世博会的信息。
网络是宣传世博、宣传上海的重要媒介,三大主体网站互动、十大信息网络系统联动的旅游信息化、网格化架构,也将在2009年基本建成,实现旅游多媒体触摸屏在星级饭店的全覆盖,实现诚信监管系统和旅游行业应急群发信息系统对旅游企业的全覆盖。各类旅游网站将得到优化更新,加强上海旅游政务网、上海旅游人力资源网、上海旅游会展网等网站的建设,推出世博旅游专栏、会议大使等全新栏目,增加互动活动,并与谷歌以及其他国际知名网站合作,设计包括“上海发现、体验之旅”有奖征集等活动,联合推广上海世博旅游,增强网络营销的力度。而“962020上海旅游热线”会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开通英、日语种服务。
打造优质的世博旅游,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旅游行业的各类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是2009年上海市旅游工作的又一大重点。新的一年中,旅游行业将以“世博,让我们做得更好”为主题,实施以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服务礼仪、服务技能和外语水平为重点的一线员工培训,实现旅游培训的行业全覆盖、世博签约单位培训全合格。除了一线的服务人员,以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为重点的中高层旅游人才培训也即将推广开来。旅游行业还将推进校企合作、高师带徒活动,开展以调酒师、宴会师、厨师等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开展旅游营销、电子商务、产品开发、节事活动策划等为重点的紧缺人才培训;继续开展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邮轮旅游的专项培训;通过免费考前培训,扩大小语种导游队伍,充实世博志愿者队伍。
上海市旅游集散中心也将在世博会的推动下扩容。2009年,江湾五角场和浦东龙阳路两个分站站点的规划建设将得到进一步推进,上海体育场———轻纺城旅游集散中心总站的主体建筑和相关设施基本完成。浦东机场T1和T2航站楼、虹桥机场A、B航站楼、外滩广场和世博园区等4家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也将启动建设。根据《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和《迎世博上海市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达标工作600天行动计划》,旅游系统还将联合其他部门,通过新设、增设、改设、拆违等行动措施对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进行规范设置,做到“统一、美观、醒目、易读”。
都市旅游:力推市民游提振内需抗寒流
上海市旅游行业将在新的一年里大力发展市民休闲旅游,以提振内需,抵御金融风暴对旅游业带来的冲击,推进旅游业收入由人数增长型向消费增长型转变。
2009年,上海市民和游客将享受更多旅游的便利和优惠,通过更多丰富的节目认识上海,体验上海。为方便外地游客的餐饮、交通、观光等付费更方便,旅游部门正在探索研究旅游景点、公共交通、餐饮、文化演出付费一卡通,根据外地游客在沪过夜天数,确定优惠折扣,以延长来沪游客逗留时间。而对市民,旅游部门将促进外移收费关卡、停止或降低高速公路收费,以降低市民市内旅游的交通成本,并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或上下班高峰时段之外,开通“上海博物馆之旅”、“社区文化之旅”、“大型文化设施体验之旅”、“上海历史韵味之旅”、“上海现代建设成就之旅”、“上海生活一日游”等旅游交通专线。上海的商务酒店在新的一年里,有望在节假日、双休日提供面向市民的“市民体验房”。“迎世博,上海市民百元游上海”在新年第一天启动,低保市民也可享受福利旅游。此外,旅游部门还将协调其他政府部门,加大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检查力度,推行休假汇率制,鼓励各单位员工积极避开公众休假高峰期,保障旅游消费时间。同时,为了游客们出行方便,旅游交通服务功能会进一步拓展,继续推进旅游汽车异地租还服务,探索开发青浦房车旅游市场。
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上海市规划出四大休闲度假旅游区的蓝图。西部打造佘山、淀山湖山水文化乡野休闲度假旅游区,西北部打造长江滨江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区,东北部打造崇明三岛国家公园湿地休闲度假旅游区,东南部打造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
2009年是共和国的60岁生日,也将迎来上海解放60周年纪念。红色旅游是新年的一大亮点,一批集展示、教育、游览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展馆、教育基地和游览景区将与市民和游客见面。上海还将与江西、陕西、河北等红色旅游大省联手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此外,建国60周年纪念护照也正在筹划制作中。
文化仍然是上海旅游必打的一张王牌,旧上海的风情永远让游客们流连忘返。2009年,上海旅游局将推出老字号、老洋房餐饮、名人故居、老电影等上世纪30年代上海经典旅游产品系列和体现现代、动感的2010上海时尚旅游产品系列,让游客们亲身感受海派风情。
新业态:融合多行业旅游产业模式更新
2008年,上海旅游市场饱受金融风暴冲击。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成为上海市旅游行业在未来一年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一项法宝。以邮轮旅游为首的旅游新业态发展提速,促进邮轮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将得到推进落实。上海将在2009年加大打造邮轮旅游目的港的宣传推介力度,明确和规范邮轮旅游、邮轮旅游线路开发。新地标“一滴水”北外滩国客中心的旅游功能将得到完善,上海吴淞国际邮轮组合母港建设也将全面推进。同时,上海———大阪———釜山黄金大三角将进一步深化在邮轮旅游航线和国际市场拓展方面的旅游合作。
身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的金融优势也将为旅游业所用,以便在金融风暴中获得更大主动。上海旅游局将推进旅游与金融业融合,发展商务旅行管理结算,推介出境旅游者购买使用个人旅行社支票,积极推进出境游滞留险、出境游担保人、出境游押金融资服务等旅游担保新形式。此外,旅行社责任险统保工作将从2009年1月起全面推行,逐步形成商务旅行管理公司和旅游保险公司在上海的集聚效应。而其他新型旅游业态,如会展旅游、旅游专业外包服务、医疗保健旅游、修学旅游,也将在新的一年里得到长足发展。
2009年工作计划指出,旅游业态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中,旅行社也要向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网络化方向发展;鼓励品牌饭店管理公司以直营、输出管理、特许经营等方式实行中小社会旅馆的连锁经营。同时,旅游产业进行调整,必须由物质资源依赖向依靠人才、科技、管理创新发展转变。2009年旅游工作计划中,上海市旅游局提出,要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建设,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管理理念、创新务实的中高层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一支能够全面支撑旅游产业升级和服务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充分展示上海城市精神的一线服务人员队伍。同时,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降低旅游行业能源消耗,在全行业推广采用能源合同管理、应用节能新技术,引导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推进落实上海市节能降耗优惠措施和财政补贴措施,开展绿色旅游饭店创建工作。旅游电子商务进程也将加快,旅游业务网上预订、网上签约、网上结算的比例将得到大幅提升,旅游网上交易合同示范文本和流程规范也将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别样风景这边独好
为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上海市旅游局将编制《上海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9年-2011年)》,推进乡村旅游的集聚发展。金山枫泾、青浦朱家角、闽行七宝镇、南汇新场镇等为中心的几大乡村旅游服务集聚区建设进程加快,崇明三岛乡村旅游开发提速,杭州湾北岸乡村旅游黄金带将得到提升开拓,环淀山湖和黄浦江流域乡村旅游区的建设也将启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融资、税收和市场监管等诸多问题,上海市旅游局将着力解决。
乡村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打造,也是新的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上海市旅游行业将与其他部门、其他地区合作探索金山农民画、嘉定竹刻、松江顾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跨区域合作:联动长三角辐射上海影响力
篇3
关键词:河北省;旅游产业;融合;升级
河北省坐拥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以其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奇特自然景观吸引众多的游客。文化是旅游中核心的组成部分,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当代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旅游产业与文化的融合是未来旅游也的发展方向。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类辐射面广、带动性强、联系度高的行业,势必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坚实力量。
一、河北省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快速的几个省份之一,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2013年,河北省拥有的旅行社近一千五百家,其中不乏一些国际性旅行社。这些旅行社大部分都是包揽了一整套的旅游项目,从旅游路线的设计乃至旅游产品的开发等等都在其中。这种包揽式的旅行社经营模式带来的是过于表面化的经营,员工无法截取到工作中的重点,而多数旅行社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止于采买上,并不会实质性的去开发,相似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导致了一部分旅行社失去发展的潜力。即使存在少数旅行社设立了旅游产品研发部门也无法设计出与市场相符合的旅游产品。而各个旅行社之间缺乏合作,大部分旅行社都是在市场中孤军奋战,无法形成规模。而河北省旅行社在经营策略上采取的是浮夸的广告策略,以压低参团价格来吸引游客参团,而低价游无法使旅行社获利,旅游社便在旅游购物上“做文章”。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旅客的切身利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活动。在旅游产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已严重妨碍了河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河北省旅游主业的分类
河北省旅游类型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型和社会文化型。是根据著名的具体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开发出的旅游产业,例如:景点、纪念馆、展览馆等等。还有由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出的旅游产业,例如:名人园、文化公园等等。历史文化型旅游产业是一种偏文化意蕴旅游类型。社会文化型旅游产业由社会文化资源开发出的旅游类型,以民俗风情为主要代表,是一种偏休闲娱乐意味的旅游产业类型。例如:民俗风情馆、农家乐等等。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应认清自身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形成良性的旅游产业新气象,形成鲜明的河北省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服务品质,增强河北省旅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旅游产业发挥出最大的优势——经济发展的带动性。使河北省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促进河北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河北省旅游产业融合与升级优化的路径
文化是旅游行业中的核心部分。在当代,许多地区都在争夺历史文化名人,比如:故乡、李白的故乡。对历史名人的争夺实质上是旅游文化资源的争夺,仅有自然景观的旅游景点是没有灵魂的,也无法提升其附加价值。在河北省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中,将文化资源融合于旅游产业是目前最科学的一种产业发展战略,而此种战略的实施条件就是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凭借质量和品位来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深化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结合
乡村游和农家乐是将传统农业与旅游相融合的旅游类型。乡村游收到越来越多人欢迎后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在乡村游开展的同时打开了农民对市场了解的渠道,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农家乐的开展使得农民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走向,引导农户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生产或农产品深加工。赋予农产品旅游文化产品的定义,以无公害产品为营销趋势,使农产品坐上旅游业的“直通车”快速发展。乡村游的走向应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借由田园的风土人情和浓厚的乡土文化为基础,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促进河北省经济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将农业与旅游协调发展,深化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结合。
(二)工业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
工业科技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工业科技旅游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旅游类型与种类,让游客有更广泛的游览选择,而且使游客增长了工业与现代科技方面的见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与个人喜好的不同,有人爱景观,有人爱科技,而工业科技游的出现使得看惯了山山水水的游客们多科技游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与吸引。在产生经济利益的同时,开放企业内部工作环境与流程,让游客成为企业监督者这对企业的形象塑造、宣传效果大有裨益。
(三)提升其他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使其他服务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
文化旅游产业是服务业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凭借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经济,乃至服务行业的中提发展。河北省在主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不能忽视对本省内餐饮住宿业、商贸、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河北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并未提升其他服务业的水准。目前,提高河北省服务业的服务水准,将其他服务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第三产业在整体行业经济效益中的所占比重。是提高第三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关键。
四、结语
文化底蕴是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元素,文化资源与旅游行业紧密相连,正确的将文化融入旅游之中,科学的调整二者存在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出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使河北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旅游行业的强项,达到提高河北省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效果,文化资源为河北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后台支撑力量。增强旅游文化产业与农业、工业、其他服务业之间的联系,推动产业快速升级优化。(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策略;发展前景
休闲农业旅游是指将农村田园风景、自然生态资源等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并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当地特色文化和乡间生生活,提供给人们一个体验休闲生活状态的农业发展形式。由于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起步晚,相关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不够成熟完善,这很大程度限制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但休闲农业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规划设计生态化的旅游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当地人们的经济水平,还能带动了农业的新一轮改革,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发展休闲农业旅游面临的问题
1.1休闲农业旅游经营模式比较分散
我国许多大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主要的经营模式为小农经济。目前乡村的休闲农业旅游以自发、分散的小农、个体、私营等经营为主,这种原生态的经营模式对客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由于分散的个体经营模式,缺乏科学管理和整体营销的理念,很难形成品牌性的产业。这很大程度限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1.2休闲农业旅游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
在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是一个很严重的现象。由于国内农业旅游产品个性化不明显,经营模式单一,缺乏整体规划和全局发展观念。这导致农业旅游产业现有的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但不能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的稳健发展,还会使当地的经济水平倒退。应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对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加大对农业旅游的管理力度,引导农业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3休闲农业旅游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低
在休闲农业旅游的经营过程中,传统的经营理念显得十分的陈旧和落后,无法给城市旅游者带来更好的乡村生活体验;且从事休闲农业旅游的管理工作的基本都是当地的百姓,不会通过研究把握旅游者的消费心理进行产业规划。许多农户对当地旅游行业的宣传力度也十分有限,没有形成系统规模化的营销手段,限制了休闲农业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
2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发展策略
2.1发展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
将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进行特色化,提升本地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首先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能根据当地特色的文化对休闲农业旅游进行规划设计,开展一系列的创意性旅游活动,提高当地农业旅游的文化内涵;其次,当地特有的文化遗产是开展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前提,要把握当地的文化积累对旅游产业进行创新,将文化底蕴和旅游产业业进行完美的融合;为了确保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加大对当地产业人力、物力相关的投入力度,对乡村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调整翻新,改善旅游区的生活环境。
2.2推动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生态化
休闲农业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产业,生态环境是农业旅游的生存之本,如何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是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应将休闲农业旅游领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保护好当地丰富的原生态资源为前提下去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要规范休闲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提高城市旅游者的消费体验,将农业旅游进行品牌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系统,推动当地农业更迅速的发展。
2.3改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体验感
对于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来说,当地旅游业不仅仅是提品的地方,它更多是提供了一个给旅游者行进消费的平台。城市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对特色文化的喜好去进行消费购物,这需要我们将旅游产业特色和旅游者的心理特性进行结合设计,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休闲农业旅游体验。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实现人与自然、文化科学的完美融合,实行生态化旅游产业,具体的设计方向应使旅游者在城市和农村两种文化差异中获取美好的乡村风情体验。让旅游者全面享受乡间生活带来的惬意体验,获得难以忘怀的经历和回忆内容。同时当地老百姓也能从可持续发展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的良性发展。
3总结
在当代,人们渴求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休闲农业旅游迎合了人类亲近绿色环保生活的高品质心理特征。绿色旅游是一种时尚的消费模式,这是现代人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的产物,它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潮流模式。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业,可以在扩展旅游者休闲度假空间选择的同时,将乡村特有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收益。发展农业旅游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使农业的总体经济效益达到最大,走向多元化发展模式;同时现代的农业科技知识也得到了广泛科普,实现了互赢互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单福彬.乡村旅游目的的地方品牌价值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23).
[2]杨伊侬.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广东为例[J].中国商贸,2014(07).
篇5
关键词:旅游;新业态;江苏;特点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913X(2016)09-0169-04
一、江苏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特点
江苏国民出国门旅游的同时,外国游客也不断进入江苏旅游,实现江苏旅游业发展的双向国际化。目前,江苏国民出境旅游势头高涨,亚洲短线及欧美洲的长线都有持续上涨的趋势;同时江苏省政府也主导旅游资源整合,着力打造国际旅游资源,升级旅游设备,培养外语人才,赴海外参加旅游推介会,吸引大量国际游客入境旅游。
(一)走出国门去旅游
江苏省人民出境游已经成为平常事,据省旅游局统计数据得知,截至2014年10月底,江苏经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的人数达到124.7万,全年超145万人次,江苏旅行社组织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基本分布是:亚洲占87.3%,其澳台占50.9%;欧洲占9.3%;非洲占0.3%;美洲占1.4%;大洋洲占1.7%。出境旅游目的地排名前6位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泰国、日本、新加坡、法国和马来西亚。2014年赴韩国、日本游客增幅最大,均超过100%。2015年赴泰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江苏游客均以超过100%的比例上涨。
(二)走向世界旅游舞台
培养江苏旅游品牌:一是江苏省“畅游江苏”国际品牌走向世界。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省旅游形象,扩大“畅游江苏”品牌国际影响力,2015年江苏省旅游局委托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制播“古之奇迹今之传奇:中国大运河”纪录片,面向欧美主要国家宣传推广江苏省运河旅游资源;二是国际慢城彰显国际旅游品牌。高淳县桠溪镇于2010年12月在苏格兰举办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慢城”。慢城金花旅游节每年一度,已举办七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慢城“国际、绿色、参与、时尚”的特色,既有传统经典民俗活动的延续传承,也有与时俱进适应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活动创意。三是参加国际旅游推介会,参与国际奖项评选。江苏省在有关国家及香港地区设立“江苏旅游推广中心”,积极参加2014年香港旅游推介会,签订12个重点项目;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主动参与长江旅游推广联盟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广联盟的各项推广活动。举办2015“江苏台湾灯会”交流活动和苏台美食嘉年华。2014年中国盐城・西班牙马德里旅游项目推介会举行,盐城市与西班牙诚信基金会签署了互送客源协议;盐城市旅游推介团赴韩开展了包括“美丽盐城与您相约”盐城旅游图片展、盐城旅游特色商品暨美食展、盐韩旅游文化交流、盐城旅游(韩国)推介说明会在内的系列旅游推介活动,各具特色的市场化推介宣传活动、积极创新地推进机制,让盐城有机会、有实力展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面前。盐城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十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从苏南到苏北实现全面国际化。
(三)打通国际旅游通道
江苏省目前从苏南至苏北国际航线丰富,数量充沛,实现澳洲、欧洲、美洲、亚洲空中版图全覆盖。南京禄口机场为江苏游客走出国门,迎海外游客进入江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禄口机场现开通南京至美洲、欧洲、澳洲等多地的直飞航班,有客、货运航线通航国内、国际约八十个大中城市,国际包机及航班每周二百多班,定期国际客运航班主要通航美国洛杉矶、德国法兰克福、澳大利亚悉尼、新加坡、泰国曼谷、韩国首尔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北等6个国家和3个地区的16个城市,客运包机通达马尔代夫、曼谷、普吉等东南亚旅游城市,定期货运航班通航台北。境外25家航空公司已在南京禄口机场运营航班或包机。2015年南京开通到美国洛杉矶首条直飞航线,加密由泰国酷鸟航空南京到曼谷航线,2015年常州机场开通直飞老挝航线,该航线的开通,进一步拓展了国内与老挝之间的航空市场,促进苏南地区与老挝之间的旅游、经贸往来,便民出行。此外,苏北盐城有航线直飞首尔,中国台北、高雄。
(四)优惠政策迎海外游客
江苏省的入境旅游发展较早、水平较高,入境旅游人次数和外汇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并稳定持续上涨。对外国游客吸引力较大的旅游资源为5A级旅游景区,如苏州园林、南京中山陵、无锡太湖、扬州瘦西湖、镇江金山寺等,以上景区(点)所在城市每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次数也较多。从各大洲入境游人次来看,2013年江苏省累计接待亚洲人为102.8万人次,占外国人的53.1%,足以说明亚洲是江苏省入境游主要客源市场,其中日本、韩国是入境旅游的中坚力量。为了进一步吸引外外国人停留江苏旅游,南京禄口机场口岸对51个国家的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免签期间,活动范围限于江苏行政区域内,该51个国家是江苏入境游市场重要的近程、中远程客源,这一政策将对江苏入境游市场产生重大利好。江苏省旅游政务部门正在打造专项旅游精品线路产品,如南京古都游、南京明城墙游,倾力推出“南京一扬州―镇江”三日精品旅游线路。多语种江苏旅游宣传资料将在多个国际友好城市投放。
(五)打造世界级旅游资源
江苏省不仅有国内顶尖的旅游资源,还有享誉全球的世界级旅游资源―世界文化遗产三项:苏州园林、明孝陵、大运河。尤其是大运河项目,大运河江苏段仍是黄金水道,年运输量超过10条铁路的运输量。大运河遗产中江苏列入申遗点段的河道6段、历史遗存22处,比重为40%,承担大运河申遗最重的任务。在大运河的滋养下,一座座城市得以繁荣发展,留下杰出的建筑精品,苏州盘门最初由伍子胥所建,是我国古代水陆并联式城门的杰出范例;苏州宝带桥始建于唐代,为大运河沿线现存最长、桥孔最多、结构最轻巧的连拱古石桥,成为中国古桥的代表性精品;无锡旧城南门外形成以运河为轴、清名桥为中心的繁华街区,呈现长达1.6公里的“水弄堂”奇观,是江南水乡的代表性景观。大运河项目中扬州遗产点最多,共有6段河道10个遗产点入选。2009年扬州率先实施保护规划,成为各地运河保护楷模;积极牵头沿线35个城市联合申遗,扬州为大运河申遗成功立下汗马功劳:2011年率先建设大运河扬州段监测预警平台,运用空间信息技术、视频实时监控等手段,给大运河守护装上“电子眼”,对影响运河遗产价值的各项指标全面监测;并以统一的接口、指标体系延用到大运河沿线31个遗产点(区),实现大运河遗产全线的监测预警。此外还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古琴、昆曲、云锦织造技艺、雕版印刷技艺、传统桑蚕丝织工艺、中国剪纸、端午节、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二、江苏旅游业发展的科技化
(一)积极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和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旅游企业
一是智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南京河西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盐城市城南新区、昆山市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市张浦镇被列入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013年江苏省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新增10个城市(区、县、镇)。二是旅游企业响应智慧旅游号召。2014年在9月23日常州召开的江苏省智慧旅游推进会上,为高度认可并激励江苏省企事业单位在智慧旅游研究和建设方面工作,江苏省旅游局将中国电信旅游行业信息化应用南京基地、江苏有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等被评选为首批11家江苏省智慧旅游示范基地。其中江苏有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06年起建立并运营全国首家专业研究旅游信息化的智旅动力网站;是国家旅游局《旅游目的地信息分类与描述标准》起草编制单位;编著出版《智慧旅游一旅游信息化大趋势》;先后参与制订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宁夏自治区、苏州市、宿迁市、镇江市、淮安市、徐州市、余姚市、威海市等省市的智慧旅游规划和实施方案;2014年山东省旅游局海外营销联合中标单位;参与编撰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智慧旅游实践与探索》。在促进智慧旅游推广与教育培训方面,有客科技公司通过坚持不懈的多年努力,成为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大会主办单位,先后在国内各地举办13届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大会,为江苏和全国各地旅游企业、旅游主管部门培训多达4万人次的旅游信息化和旅游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在智慧旅游专业机构建设和工作方向上,有客科技公司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与服务机制。此外,江苏省大力推进同程旅游网“畅游江苏”展示馆和途牛“畅游江苏”旗舰店上线运营。
(二)推出智慧旅游卡,实现一卡游遍江苏
2014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当天,江苏省旅游局在全省各地陆续发行面向全国游客的江苏智慧旅游卡。持卡人凭这张多功能旅游芯片卡,可在省内包括旅游景区、酒店、餐饮、购物、娱乐、旅行社、超市和休闲场所等江苏智慧旅游卡特约商户直接POS机消费,享受便捷、优质和约定的折扣优惠服务。针对自驾游的持卡人,该卡还可以令其享受南京所有停车场优惠刷卡并叠加高速公路ETC过关优惠政策。该卡相关旅游线路主要覆盖省内1日、2日短线游和部分旅游商户,业务覆盖全省范围,包括80%的省内热门景区和境内外旅游线路,真正将智慧旅游落到了实处。
(三)举办智慧旅游营销会,倡导使用“三微一端”建设智慧旅游
2015江苏智慧旅游微营销培训会在镇江举行,江苏省、各地市旅游局领导、旅游行业专家学者、省内5A、4A级景区营销负责人等近四百人出席会议,参加培训并共同探讨江苏智慧旅游发展新方向,会议主要围绕“旅游景区WIFI覆盖及趋势”、“互联网+时代下社交媒体旅游营销”、“微博微信双平台上的旅游运营推广”以及“蚂蜂窝旅游攻略推广”等话题,运用新鲜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提出对江苏省各市及下一阶段互联网+旅游特别是全省旅游系统3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建设的意见,并对如何合理利用不同的新媒体终端,加强全省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加强旅游电子商务的运用等提出要求。目前,微信公众号在13个市级旅游部门全面推开,全省18个5A景区拥用21个微信公众号,部分景区还开通了服务号。江苏省旅游局着力提升全省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已将无线Wifi免费服务纳入四个专项行动之一,计划用一到两年时间,实现全省4A以上景区,及4星以上乡村旅游点免费Wifi覆盖100%;其次,加快建设“畅游江苏”网群,完成江苏旅游资讯网13个省辖市频道和7个重点县(市、区)频道建设;最后,开发“畅游江苏”导游手机客户端系统,运营“畅游江苏”官方微信服务号,启动江苏旅游客情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建设。
三、江苏旅游业发展的大众化特点
(一)普及带薪假期政策,奠定全民享受旅游的时间基础
江苏将职工带薪年假纳入地方考核,通过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考核督查内容,以此来加大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执行力度,这为全民旅游提供了时间基础,让民众有更多的时间同时避开黄金周、小长假的高峰出游,能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最终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全民共建旅游
江苏省为经济发达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江苏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加大支持力度。江苏省乡村旅游已基本形成了依托城市周边地缘优势、围绕山水名胜、展示江南文化、重现农事活动,将特色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发展的格局。江苏的乡村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已具规模;整体经营效益明显提升;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链延长;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明显;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到2014年底,江苏省各类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省市星级乡村旅游点及综合示范区、农家乐的村居等可接待游客的床位数已超16万张,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62亿人次,全省各类乡村旅游营业总收入为505.48亿元。乡村旅游凸显了乡村田园风光观光旅游与名特优农副产品生产、销售、消费体验旅游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江苏省农业结构调优化整和现代农业发展高效实施,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建设,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乡村旅游带动本地就业作用明显,乡村旅游的发展,较好地解决本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已达26.4253万人,同比增加10.8%,其中,本地就业人员为19.7万人,同比增12.3%,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4.5%。全省乡村旅游经营农户数已达31588户,增长15.50%。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明显,涉旅农民年收入高于普通农户25%以上。全国、省级、市级星级单位、特色景观名镇村、生态农业观光示范点等各类乡村旅游镇村的建成,促进了全省农村、山水田林路的科学合理空间布局和配套,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村容村貌的改变,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2015年江苏省围绕“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的目标,启动“旅游强县、旅游强镇”评价体系制定工作,积极稳妥开展试点;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制定全省和本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尊重自然规律和农民意愿,做到有序、科学合理发展;要加大投入,多元化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等多方投入、农民自愿”的原则,广泛吸引资金;多种方式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区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三)建立旅游集散中心,实现全民轻松旅游
2016年江苏省将建立6大省级游客集散中心,加快提升基础公共服务,让每一位来到江苏的游客都能“顺畅、舒畅、欢畅”。江苏省政府重点建设环太湖、沿大运河、黄河故道风景路,优先建设旅游景区、度假区连接道路。以高淳国际慢城等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苏州古城等城市特色旅游街区、镇江句容等乡村旅游集聚区为重点,加快旅游慢行系统建设。此外,还将在南京、无锡、苏州、南通、连云港、徐州等城市建立省级游客集散中心,构建省、市、县(市、区)三级立体式全覆盖承运体系。高速公路服务区、水上服务区都要承担旅游服务功能,将通往重要旅游区的标志纳入道路交通标志设置范围。
(四)援助伊犁旅游,实现互利共荣
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在国内名列前茅,在发展自身同时,不忘旅游欠发达地区,从硬件、软件双方面帮助伊犁旅游发展,为实现全国旅游大众化发展贡献力量。二十年的援疆情把江苏与“塞外江南”伊犁紧紧相连,促进了自治州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苏伊两地双向互赢。2008年,新疆伊犁州官方旅游网正式开通运行;2009年,伊犁州旅游集散中心建成开放;2014年,江苏与伊犁州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共商诸多事宜并逐一实施。2015年江苏开通首趟伊犁旅游专列(南通一伊犁),千余名游客参与由伊犁州党委、政府和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举办的“以旅为桥促交流,苏伊交融一家亲”的活动。以此为起点,江苏还将陆续有13趟旅游专列开进伊犁,预计游客达九千多人次。江苏旅游援疆干部在疆期间积极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江苏省企业投资当地旅游生态景区建设项目累计7500万元,2005年起江苏省内旅行社向新疆输送游客累计约十万人次,江苏省青旅等主要旅行商在旅游旺季合作开通新疆旅游包机业务,每周三班一直持续到2008年。江苏省借鉴沿海地区发展旅游的好办法,为伊犁旅游发展出主意、积极建言献策。江苏省旅游局还充分发挥省内旅游院校智囊的作用,以高级研修班、专业研讨座谈会、职业技能培训、知识讲座等形式,先后为伊犁旅游行业提供了近千人次的培训,内容涉及旅游规划编制与管理、景区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项目策划与开发、旅游饭店创新管理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还有力推动了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与伊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面向新疆旅游行业干部员工和高考落榜生招收“1+2”大专学历班,为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提档升级创造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有序推进,江苏与伊犁的旅游合作将更趋紧密,一方面将继续扩大交流、深化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院校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双向交流活动,定期带领省内有影响力的媒体赴新开展采风宣传;另一方面将着力培育旅游品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重推丝绸之路和世界遗产之旅精品旅游线。
四、江苏旅游业发展的个性化特点。
(一)发展旅游新业态
江苏省在加强传统旅游项目的基础上,细化旅游需求,大力发展各种新型休闲度假产品,推进一批填补江苏省旅游产品空白的项目,推进工业旅游、医疗养生、文化演艺、体育科普、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取得新突破,尤其是推动文化演艺、低空飞行、邮轮游艇、医疗旅游、体育旅游、夜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建设。
(二)突出乡村旅游特色
强化旅游富民思想,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推进乡村旅游升级,突出江苏乡村旅游的特点和优势。推进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验区建设,发展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和魅力乡村;创建一批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划指导和发展引导,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业态的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支持各地办好乡村旅游节,举办富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活动,举办乡村美食大赛;继续开展“畅游江苏、美丽乡村”重点网络媒体乡村游记者采访活动,利用媒体推广江苏乡村旅游。
(三)与金融行业深度合作
农行江苏省分行将通过扩大代款规模、提供多种贷款服务、开发专项贷款服务、研边旅游融资产品等方式,构建全方位江苏旅游投资服务体系;积极与省、市旅游平台公司、发展前景点公司开展合作;三年间,将向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提供包含意向性融资额度150亿元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支持。
(四)大力打造自驾游产业
江苏省重点推进全省自驾游、落地自驾、房车营地建设。2015年江苏将扩大“畅游江苏卡”的发行与消费,实现旅游全要素的刷卡无障碍;落地自驾项目在徐州试点后又在苏州升级,南京、镇江、无锡、常州、宜兴等地都将设立落地自驾游实体服务店,“高铁+租车自由行”的旅行方式在江苏有望成为旅游“新常态”。
篇6
一、我国旅游行业人才发展现状与问题诊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行业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整体水平不断提升,行业管理人员总体综合素质逐年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队伍不断壮大,管理水平逐年提高,行业经营管理以及人才队伍逐步与国际接轨,并且朝着培养能够满足国际旅游酒店业需求的、参与国际行业竞争的方向发展。到2014年,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为1740万人,年均增速8.65%,比2010年增长51.38%,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达到347万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占直接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升。到“十二五”末期,旅游行业队伍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上升到29.6%,旅游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整体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整体结构日趋合理,行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和体系,现在全国经过职业资格认证和注册的导游员有20万人,考取导游员等级的3.2万人,具备旅行社经理和出境旅游领队资格的分别达到2.8万人、0.7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旅游院校快速发展,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院校,全国共计1733所,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和高职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为国家旅游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旅游行业、社会培训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企业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轮岗培训、脱产培训、晋级培训等基本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并日益与国际接轨。
二、我国旅游行业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实现世界旅游强国,培养旅游行业紧缺、高层次人才,提高旅游行业队伍综合素质,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教育
国家在“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实现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建设和实现旅游强国,需要大量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更需具有国际水准、一流的教育质量做保证。我国旅游人才发展战略既为我国旅游教育、培养和开发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为旅游人才的培养主体,尤其是各级各类旅游院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的舞台,旅游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以及人才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如何适应未来行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如何为提高旅游行业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培养旅游行业紧缺人才提供支撑和保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旅游行业的自身属性要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对人才规格、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是新时期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
各级各类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满足国内行业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要适应和满足国际旅游、酒店、餐饮及相关产业标准和规范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能力和素质结构,要适应旅游行业国际化发展和国际化竞争的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熟悉行业国际规则、懂得现代化经营管理、高层次、复合型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旅游教育发展战略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应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旅游人才,提升人才的层次结构。
(三)旅游业对各级各类旅游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提升旅游专业的吸引力
旅游管理类专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学科和专业,很多院校的旅游专业是在地理、历史甚至有关人文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历史短、底子薄是专业的短板。尤其是旅游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主要面对的是旅行社、景区景点、酒店、餐饮企业等服务性行业,行业从业人员流失率高,而且还受到社会和家庭认识上的偏见。所以,旅游管理专业首先面临两大冲击:一是随着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工商管理大类的子专业,与工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现代物流等专业并列,由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多是一线对客服务岗位,体力劳动强度相对较大还要面对客人的挑剔,使得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吸引力有所下降。二是高校扩招和部分本科院校向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调整和转向,进一步压缩了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得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弱,生源数量和整体质量逐年下降。因此,不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面临着如何走出困境的问题。
三、旅游人才开发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旅游一线对客服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全面提升旅游人才质量
旅游行业一线对客服务和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的高低和职业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也影响到能否将旅游业建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提高旅游业人员尤其是一线旅游人员的质量意识、服务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提升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发和实施一线旅游从业人员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一线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乃至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养成,逐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全行业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发展相衔接的有效制度安排,保障一线旅游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二)适应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大力开发旅游紧缺人才
为适应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顺应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要以满足新业态、新岗位人才需求为突破口,完善各类人才岗位分类体系,积极培育旅游紧缺人才。以旅游业各类领军人才为重点,加强行业监管、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开发、导游、旅游一线技能型、乡村旅游服务人才等为重点的行业人才队伍体系,加强旅游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根据旅游业快速发展中不断呈现的新业态、新趋势,调整和优化旅游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旅游人才待遇。
(三)寻求政策、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破解旅游人才工作中的难题
要进一步破解旅游行业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各种体制性、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制定相应人才发展和培养的政策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和旅游院校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先进的教学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创新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和行业人才培养的新体制、新机制,创新和灵活运用人才教育、培养、评价、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的制度和举措,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人才制度环境。建立和健全政策、制度和政府奖励为导向、旅游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力量奖励和激励为主体的人才管理和人才奖励制度和方法体系,建立和健全更加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旅游人力资源和人才市场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和践行“人才强旅,科教兴旅”国家发展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举措,建立新时期适应时展和国际化需求的旅游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与制度建设,全面提高旅游全行业人才质量。
四、我国旅游院校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因应和思考
(一)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培养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
旅游院校作为培养旅游行业人才的主要基地,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对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具有国际竞争力、符合国际旅游、酒店及餐饮业职业规范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这个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有国际性的视野、开放性的环境和创新性的思维,这在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内还有诸多短时间难以突破的阻碍情况下,与国外高水平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国际型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一种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既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教育国际化”是中国教育今后发展的目标,也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还对今后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院校应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世界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思考未来的发展目标,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和实现国际化,瞄准国际旅游、酒店及餐饮业等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的需求,注重教育教学要素的国际化发展,即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着力从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真正做到既能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教学资源,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旅游教育的发展阶段,真正开展有效教学,从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方法体系、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氛围等方面真正实现国际化,全面提高旅游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行业人才。
(二)构建完备、高效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旅游院校和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运动、休闲和度假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设置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更加适应和满足企业、行业乃至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旅游院校办学涵盖从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到中职的各个层次,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发的体制机制等建设不断加强,专业人才配置和使用效能正在逐步提高,旅游专业人才和行业人才日益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今后,旅游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学科建设,优化旅游专业体系和课程设置,推动旅游学科地位提升,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建立健全学校主导、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积极参与的旅游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机制,做到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长效、双赢的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平台的开放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旅游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和共同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体制和机制,鼓励和激励旅游从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使得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三)深化旅游教育体制改革,探索未来人才培养新道路
篇7
2009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景区景点的规划指导和建设管理工作
1、切实做好方岩风景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相关工作。一是加强指导。根据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建4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目标,我局与方岩风景区管委会专题研究创A工作,并已将方岩风景区4A创建报告上报金华市旅游局。二是开展景区综合整治。为进一步加强方岩风景区综合整治,改善景区自然环境和旅游经营环境,我局根据方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委托省旅游科学研究院编制《方岩国家重点风景区综合整治总体方案》,结合景区发展现状,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立足方岩景区自有特色,对局部区块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包装方案,为方岩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目前,五峰景区内的锦春园、五峰烧烤场已拆除,方岩山顶、南岩景区违规设施已得到初步整治。三是实施景区村落搬迁改造。已完成安置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四村”修建性详细规划已完成规划编制并经过省建设厅组织的评审,安置区地质勘探设计已完成。完成了市政道路和镇办公楼施工单位的招投标工作并在有序组织实施。四是继续开展浙江省旅游“十百千”工程创建工作。年初我市方岩镇灵岩寺前村被评为首批“浙江省特色旅游村”。
2、继续做好黄帝南都的后续建设工程。经市政府办公会议讨论决定,黄帝南都续建工程由慈恩禅寺主持开发经营。今年3月份完成规划设计,4月份东西厢房开工建设,开始大殿装饰工程;6月完成大殿大佛安装;12月完成金堂佛像安装。
3、着手部分主要道路旅游标识标牌设置。我局已完成市区主要入城口及重点风景区、农家乐、乡村旅游点旅游标识标牌设置规划,正在组织实施之中。
4、切实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工作。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尤其受到各级领导与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扶持,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也是我局近年来重要工作之一。石苍岩景区规划已委托海口规划院杭州分院组织编制,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生态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适时组织论证。
二、加大旅游行业的服务管理与行业品质提升力度
(一)继续做好旅游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1、适时召开全市旅游行业安全工作会议,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
2月26日,旅游局在*花园宾馆召开了2009年全市旅游安全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旅游企业需切实落实好内部安全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争取继续实现旅游安全零事故的目标。我局与各有关旅游企业签订了2009年度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
2、组织开展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为进一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根据金华市旅游局、*市安委办关于“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文件精神,旅游局在旅游行业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一方面,我们根据不同旅游企业不同的安全硬件设施要求,力促旅游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基础设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更有力的保证,让安全生产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先后有四季风尚酒店、*大酒店、*京城大酒店通过客房改造,安装了自动喷淋系统。另一方面,加强了管理和检查力度。为抓好此项工作,我局专门印制了《星级饭店安全检查台账》提供给各星级饭店免费使用,把星级饭店的安全检查,以部门设置为单位,纳入统一规范的管理轨道。同时,加强了对旅游企业的实地安全监管检查,截止10月底,共检查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21家次,排查一般隐患90项,企业整改率达100%,达到了较好安全生产成效。
3、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成效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文件精神,旅游局成立了200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并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下发了《关于开展旅游行业200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组织和参与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和安全生产主题宣传黑板报及橱窗评比等活动。据统计,活动月期间,*旅游企业共悬挂标语(横幅)19条、出黑板报15期,举办知识竞赛场,培训职工1200人,安全文艺宣传3场,技术比武20人,张贴宣传画52张,参观图片展览35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份。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实效性。
4、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
①按照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要求成立旅游局防控领导机构。
②要求各旅游企业建立防控甲流的工作机制。利用各种形式加强预防甲流的科普宣传,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防控甲流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企业防控甲流预案。
③严格信息报送制度5月份开始,要求各旅游企业实行每日报告制度。尤其是有外宾入住的酒店,须详细报告每位外宾的信息。“十一”黄金周之前,又向旅游企业下发了《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几项具体要求的通知》,由于各方面的重视,甲流防控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提升企业服务品质
行管工作既是对旅游企业的管理,更大程度上应是为促进、提升旅游企业的服务品质做好服务。具体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为星级饭店创星、复评提供尽可能的服务
今年,星级饭店中有金海湾大酒店和*大酒店遇到五年期复评。其中*大酒店计划通过对酒店的全面改造提升星级档次。为此,我局积极为这两家星级酒店为顺利通过复评做好服务。一是提供相关的资料让其对照标准使硬件设施达到要求,避免缺项扣分。二是到酒店进行以访查规范为主要目标要求的软件服务方面的规范的指导,三是为酒店积极联系星级检查员实地访查,通过星评员的访查反馈发现自身实际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四是在制度化建设上积极为酒店牵线搭桥,介绍到兄弟县市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星级饭店学习取经。通过这些主动性的服务,使酒店顺利通过复评,提升了酒店的服务品质。*大酒店则在通过复评基础上,对照三星标准存在的不足进行整改,已基本符合三星饭店的评定标准,有望年内实现挂星,使我市中档接待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2、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指导和服务
①及时完成08年度旅行社年检。1月19日金华市旅游局召开并部署旅行社年度年检工作后,23日即对本市旅行社年检工作进行了布置落实,之后对各旅行社的书面年检报告与网上填报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审核,3月25日报送金华完成年检。
②认真开展导游资源普查。4月下旬省旅游局在全省开展导游人力资源普查后,及时通知各旅行社及方岩风景区上报书面信息登记表并指导进行网上填报。根据上报材料一一进行网上核对,直至57名导游书面与网上内容相符,较好完成了普查任务。
③认真宣传、贯彻《旅行社条例》。6月1日组织各旅行社老总赴金华世贸大饭店参加《旅行社条例》培训。下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旅行社条例>的通知》文件。8月4日组织旅行社从业人员(85人)进行《旅行社条例》书面考试。
④积极配合市局行管处、质监所对*旅行社企业的《条例》执行情况检查。9月22日-23日,我局配合市局行管处、质监所对*所有旅行社进行了品质检查。并根据检查反馈情况,对安泰旅行社、天马旅行社、春秋旅行社、*旅行社提出相应的整改要求,同时对这4家旅行社的换证暂缓一步,待整改符合基本规范要求再予以换证。
3、积极组织星级(协会)饭店参加金华市饭店经理人大赛
在我局积极组织和参赛酒店的精心准备下,我市代表队不负众望,在8月17日-19日的比赛中,共获得九个个人奖项和两个团队奖项。其中,*宾馆4人参赛4人获奖,金莹获得客房管理项目的一等奖,*宾馆由于整体实力不俗而获四星组团体第二名。*花园宾馆也因为有三名选手获奖获得三星组团体二等奖。
(三)重视旅游投诉,维护消费者利益
5月3日,旅游主管部门接到衢州游客林致章、谢道锋关于方岩风景区的南岩财神殿强行索要捐款每人600元的投诉,及时与方岩风景区管委会及方岩经营公司取得联系,妥善处理了该投诉事件。5月4日,接到金华市旅游局质监所编号1472的投诉件。*领航公司员工傅佳萍投诉神州旅行社对其参加的千岛湖一日游退款不平等进行投诉。旅游主管部门及时进行情况核实并积极进行调解。经努力,当日下午就妥善解决了投诉,投诉人对问题解决表示满意。
三、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扩大旅游内需市场,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1、方岩风景区加入八婺旅游联合体。
八婺旅游联合体包括*影视城、*风景区、**、**村和*方岩风景区等金华市范围最主要的景区。此举加强了金华市各主要景区的团结协作,一方面形成了规模效应,扩大影响范围,另一方面也节约了各自的开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八婺旅游联合体已分别在《金华日报》、《*游报》、《华东旅游报》等新闻媒体上刊登了广告,拍摄了各成员单位特色专题片准备在金华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我爱旅游》栏目播出,也制作了八婺旅游联合体宣传小册子,还开展了八婺旅游进杭州社区活动。
2、借浙江省(上海)旅游交易会的平台,大力宣传推介*旅游。上海是*旅游的主要客源地,我市组织了三十多人的促销团队参会,在沪三天时间共接待旅游咨询2000多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3000多份。交易会期间,方岩景区举办了方岩旅游专场推介会,邀请上海15家知名旅行社参加,明珠大酒店联合方岩风景区推出“周年百万大回馈”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旅游在上海的影响力。
3、积极开展各类采摘等节庆活动,不断开拓客源市场。今年上半年,为拉动旅游内需市场,我市先后组织举办了永祥竹笋节、永祥杨梅节、盘龙谷梨采摘品尝暨《悠游山水》首发活动、方山柿文化旅游节等采摘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本市及周边县市群众参与活动,从而对防止我市旅游接待人次过快下滑和拉动旅游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借第14届中国五金博览会之机宣传*旅游,在博览会主会场设置了15块宣传*旅游的巨幅广告牌。
篇8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省旅游局党组把“推动科学发展,造福三秦大地,建设旅游强省”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突出实践特色,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融入旅游工作,以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成效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在省委十二指导组的指导帮助下,在局党组的直接领导下,顺利完成了各个阶段的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学习活动刚开始,党组就把这次学习活动作为旅游行业解放思想、拓展视野、科学谋划、开创未来,大力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的重大任务来认识。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严格按要求完成了各项任务。整改工作是整个学习活动最关键阶段,局党组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在局党组的重视下,较好的完成了整改阶段的任务。现将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全省旅游行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克服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暴力事件”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省旅游产业仍保持较快发展态势,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均完成了今年的目标任务。今年接待入境旅游者较去年略有增长,可达125.7万人次,同比增长2.1%;旅游外汇收入达6.6亿美元,同比增长8.2%;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预计可突破9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2.98%;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9%;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超过6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以上。这些成果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支持的结果;是旅游行业30万从业人员不懈努力的结果;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科学谋划的结果;是实践科学发展的结果。
第一、解决旅游产品结构,加快旅游产品建设。一是积极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金丝峡景区投资7000万元完成旅游道路、景观和环保交通等项目建设,提升了景区品位,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南宫山景区以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投资1.4亿元实施旅游道路、景观设施、休闲度假设施等项目建设,旅游景区游览环境明显改善;长青—华阳景区加快开发建设进度,投资1.4亿元,完成70公里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建设,游人步道、古镇改造和乡村休闲度假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具备开放接待条件。陕南镇安木王、柞水牛背梁、南郑黎坪等重点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有新突破。法门寺合十舍利塔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不断完善和升级,已成为全国旅游演艺精品项目;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文化休闲主题公园已免费对游人开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韩城古城旅游景区等重点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二是积极为旅游企业招商引资构建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东西部经贸洽谈会、××投资合作洽谈会、××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安康市利用××首届旅游博览会,洽谈成交旅游投资项目10亿元,渭南市通过举办旅游项目洽谈会,达成70多亿元投资项目。三是加快红色旅游开发建设。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旧址、照金革命旧址、马栏革命旧址、川陕革命纪念馆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加快建设步伐,规划和开发杨家沟革命旧址、渭华革命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景点,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发展。安排省级资金1100万元,加快旅游景区引导标识体系、旅游净化工程、旅游咨询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旅游环境。
第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国内市场宣传推广。5.12以后,我省旅游业进入低谷,随着震后恢复重建的进程,为了尽快恢复我省旅游业,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展开了大规模高层次的宣传促销活动一是组织全省各市区、各旅游企业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墨西哥、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香港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旅游促销活动,邀请境外旅行商和媒体记者来我省考察,对拓展和巩固主要客源国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大规模开展国内整体促销活动。围绕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组织旅游促销团先后赴××、××、河南、××、山西、江苏、广州、××等省市区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举办数场旅游推介会,与文化、文物、商贸捆绑促销,集中宣传了××旅游形象;特别是与中国五大旅行总社签订入境旅游五年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拓展客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先后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和国内旅游交易会、××国际旅游博览会、海峡两岸旅游座谈会、陕甘川旅游协作年会、环渤海湾区域旅游合作会。举办2008中国西北旅游网上博览会、××省首届旅游商品博览会、××省首届乡村旅游博览会,改革开放30年××旅游成果展等大型宣传活动。三是加大主流媒体和户外广告宣传力度。投入300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海外频道、英文频道和凤凰卫视频道投播了××旅游形象广告片;与凤凰卫视美洲合制作的52集《文明的起源•盛世的起点—中国××》旅游节目在凤凰卫视美洲台和欧洲台正式播出。在××火车站和××咸阳国际机场投放了××旅游形象广告。四是更新制作了一批旅游宣传资料。更新制作了中、英、日文版的《××旅游综合册》、《××奥运旅游专册》、《××旅游地图》、《秦兵马俑故乡》dvd旅游宣传片和《××精华旅游线路》、《2008中国网通奥运黄页-奥运××畅游××》画册等,全面宣传××旅游。
第三、强化旅游行业指导和监管。一是加强乡村旅游和旅游强县创建工作。对全省20个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实施财政帮扶工作,并对全省农家乐经营户加强管理与引导工作。同时,加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指导和管理。二是继续抓好旅行社规范经营、导游队伍建设,星级饭店标准化管理工作,着力做好旅游行业人才培训工作;三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重点开展“零负团费”专项治理整顿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的综合整治。四是进一步加大了行风建设力度,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深入开展以“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促发展”为主题的旅游行风建设活动。
第四、认真做好抗震救灾和旅游市场恢复工作。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给我省汉中、宝鸡部分旅游景区造成严重损失,特别是对我省旅游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面对灾情,局党组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部署,立即行动,局领导带队,深入到灾区察看灾情,靠前指挥。一是立即启动旅游应急预案。二是以人为本,组织营救疏散被困地震灾区的游客。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局的资金支持。在这次抗震救灾活动中,争取国家资金300万元,全部用于灾区恢复重建。四是广泛开展救灾援助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纷纷踊跃捐赠。五是着手开展灾后旅游业重建前期准备工作。六是组织召开陕南旅游市场恢复工作座谈会,制定出台九条旅游市场恢复工作措施。
第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面对今年各种因素的影响,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党组一班人多次调研和分析,曾先后6次召开旅行社、宾馆、景区等业内人士和旅游专家学者分析会、调研会、论证会,局领导还分别下企业调研情况、寻求应对良策。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局党组及时号召全行业要勇于面对困难,不气馁,不等不靠,增强信心,鼓足干劲,积极寻求应对办法,保持企业不乱,队伍不散,并且想方设法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共渡难关。一是退还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二是建议省政府推行国民休闲计划,鼓励景区开展××人半价游××活动。三是为企业培训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管理与服务水平,做到企业不散,队伍不乱。
篇9
关键词:江西省;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26203
1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1.1江西省旅游产业目前发展现状良好
2016年1~9月,江西省旅游接待总人数为36940.45万人次,同比增长21.81%,旅游总收入3481.75亿元,同比增长33.10%。全省旅游发展活力强、前景光明,“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形象在全国影响力与日俱增。
截止2016年12月,江西省共有5A景区8家,排名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11位,龙虎山、三清山跻身全国“互联网+”景区。此外,江西省拥有乡村旅游示范县7个、示范点15个、最美休闲乡村8个、美丽田园11个、休闲农庄3个,此外还拥有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9个、示范点185个。江西省已经打造了一个集山、水、田、园为一体的生态共同体。
1.2江西省非常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
江西省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因此对发展旅游事业非常重视。2014年3月,江西省旅游局升格为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成为全国第五个拥有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省份。旅发委成立之后,对推动江西建设旅游强省做了很多方面的贡献。旅发委首先牵头建立了由十多个部门参与其中的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共同参与、维护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2015年又推动省政府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同时江西省旅发委还大力推动与企业的合作,例如在2016中国“互联网+”峰会上,旅发委与腾讯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启航智慧旅游和“互联网+旅游”。
1.3江西省正积极创建全国旅游体制改革示范省
江西省旅发委已将2017年确定为“江西旅游+融合扩展年”,提出“新时代、新经济、新旅游、新融合”的理念,推进“旅游+”战略全面深入发展。江西省旅发委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等企业共同携手,通过开拓国际市场和发展全域旅游等手段,打造国际一流全域旅游目的地。
2江西省旅游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自然资源丰富,但未能得到良好的利用
江西省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旅游行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江西旅游强省也以“江西风景独好”作为宣传的重点。但是在这背后也显示出江西省旅游业发展的过于依赖自然资源的弊端。江西旅游业在全国只占极小比重,与全省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极不相称。
“资源诅咒”或“荷兰病”是指自然资源的充裕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经济学家们常以此来警示经济和发展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的危险性。2014年福布斯公司了《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行榜》,版以综合旅游收入最高的1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为候选,根据其年度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国外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所在地的星级饭店数、4A及以上旅游景区数等6个指标加权计算以确定最终排名。江西省无一城市进入前30名,而毗邻江西的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省则均有1个或多个城市入选前30名。
2.2旅游产品和服务形式单一,观光游占据主导地位
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以庐山、婺源为代表的风光旅游资源,又有以井冈山、瑞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有以景德镇、临川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又开发出地质旅游、鄱阳湖湿地旅游等多方面的资源。但是目前江西省旅游产业基本上处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态,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等形式发展相对落后,近年来虽然陆续推出了南昌万达国际旅游城、海昏侯墓等新景点,但从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数所占的比例来看,依靠自然风光的观光游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门票收入在大部分景区的收入中又占据主要部分,旅游行业的附加值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
2.3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滞后
部分景区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不够。一些景区在旅游高峰期,出现了宾馆、餐厅等服务设施供应不足、通行道路不畅的现象,甚至引发了一些小的冲突和事故,这都对江西省旅游产业的品牌形象构成了伤害。《2016~2017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报告》中指出,当前国内自助游客比例高达93%,国内自驾游旅游形式已经成为出游常态。面对人数越来越多的自驾游、自助游,江西省旅游产业的配套设施的建设显得滞后,有些景区的停车位设置和道路交通状况还不够合理,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
3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江西省旅游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3.2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江西省旅游产业问题分析
墓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目前江西省旅游产业存在3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首先,垄断程度过高,行政管制过多。各级政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现象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重申报、轻建设”和“重门票收入、轻配套服务”,因为申报高级别景区可以获得更高的门票收入,并且吸引更多的观光者,而对如何吸引“回头客”的意愿和做法不强烈。
其次,经济实力不足,融资成本过高,影响旅游产业整体建设。江西经济与沿海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2015年江西地区人均GDP仅为36724元,不足发达地区人均GDP的一半。在江西省数百家星级宾馆酒店中,五星级宾馆只有17家;全省670多家注册旅行社中,只有南昌春秋旅行社一家是全国百强社。“散、弱、小”是江西旅游企业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2016年江西省在旅游业上的累计投资近400亿元,而相邻的湖南省,2016年的投资达到1032.56亿元,是江西省的两倍多。
第三,旅游行业综合监管机制不健全。行业诚信体系不完善,存在欺客宰客行为,没有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游客难以游得省心,游得放心,游得舒心;行业导游人员执业管理及相关培训制度不健全,制约旅游业导游水平的提升,导致缺乏高素质专业化导游团队,存在导游私拿回扣、索要小费等现象,在难令游客满意的同时也对旅游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行业市场监管责任不明确,在处理相关事件时,易出现多个部门扯皮推诿现象。
4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4.1进一步放松行政管制,鼓励良性竞争,大力推动供给制结构性改革
放松行政管制,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动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放松行政管制,让民间资本最大程度的投入到旅游产业,同时政府可出台相关优惠和刺激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国有企业、外商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旅游业发展能力和水平。
4.2吸引和鼓励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投资旅游行业
江西可以用项目整合资源,以独特的资源潜质吸引投资商和战略投资者,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参加或者举办一些平台档次高、战略投资者多、影响范围广的推介活动,对接重大旅游开发项目,特别是要通过重大的推介活动,建立起战略投资者的档案。形势在发展,发展旅游的观念、思路、行动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必将会对打造旅游产业优势增添强劲动力。
4.3通过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提升旅游行业整体素质
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标准化体系,实现监管机制建设的新突破;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通过抓行政处罚、导游规范,实现旅游环境上的新深度;加大对导游以及行业相关人士的管理力度,通过增加培训时长、提高准入门槛,实现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新高度。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旅游企业主体责任、相关部门监管责任,认真排查和消除各类隐患,严防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4.4打造全域旅游形式,提升江西的旅游品牌
全域旅游是旅游新模式,如今“大众旅游时代”已悄然到来,用“全域旅游”来对接“大众旅游时代”是时代所需,需从封闭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转变,需按一体化的理念来规划管理,即开发全城旅游项目。全域旅游对调结构、转方式有着积极作用,同时扩大丰富了“江西风景独好”的品牌内涵。可见,以旅游开发的集群化来代替单体项目的规模化势在必行。
5结语
《2016中国旅行服务业发展报告》提到,过去一年,旅游服务业在资本、技术双重驱动下,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江西省旅游产业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建设品牌旅游社和培育大型旅游集团,同时需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出更多像“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这样的精品项目。同时要将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关联,增强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消费升级,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旅游业快速、持续、高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志强,朱湘辉.供给侧改革视阈下江西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研究[J].老区建设,2016(8):50~51.
[2]张应华.江西旅游强省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九江学院学报,2016(6):109~111.
篇10
关键词:县域;旅游产业;内乡县
一、内乡县旅游产业现状
近年来,内乡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把宝天曼作为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的龙头和市委、市政府把宝天曼作为南阳旅游开发旗舰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地处豫西南交通要道的区位优势和位于伏牛山核心区的资源优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名县、林牧大县”战略,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市)、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国书法之乡等荣誉称号。丰富的资源、厚重的文化、淳朴的民风、优美的环境和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使内乡成为中原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内乡县旅游局以提升内乡旅游知名度,提升内乡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目标,认真落实源头抓质量,质量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明显加强。一是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按照A级景区创建工作标准对景区景点标识牌进行规范,指导各景区景点制作高标准的旅游标识牌。对景区景点管理人员及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加强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建设安全景区。
二、优势
内乡旅游优势我认为多为区位优势。自古就被认为“居天下之中”的河南,位于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且是国家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的枢纽,新欧亚大陆桥和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南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和能源枢纽,中华腹地国家战略综合交通枢纽。乡村休闲旅游地是环绕城市、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
三、劣势
(一)低端产品特征突出。目前,乡村休闲项目发展很不成熟,大多是以农民为投资主体,开发方式粗放,且基于短期利益。由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服务功能单一,在经营上乡村休闲旅游地只停留在注重价格上,基本没有服务意识,一锤子买卖的思想普遍存在。而对于吸引游客的最主要因素――特色产品注重不够,如特色农家风味、人居环境、田园风采等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由于农民的投资能力有限,整体服务水平低下,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多数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单一,很多宣传流于形式,无法满足较高层次的休闲要求。在消费构成中,以餐饮、交通、住宿开支为主,而消费支出较高的娱乐、购物等其它开支较低,导致整体休闲消费水平低,使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状态之中。
(二)盲目发展。目前,内乡县已经形成了零散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增长很快,文化产品推广力度较大,但效果并不理想。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从产生初期的自然发展、到90年代的竞相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造成乡村休闲旅游盲目开发、效益不佳和资源浪费。在“农家乐”盛行的内乡,一些本世纪初开发的农家旅游地,在经历了数年的高速发展后,从2008年起就出现客源减少、效益下降的局面。其他城市也相继出现类似情况。
四、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与对策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立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
结合市情特点和旅游业发展基础,内乡县旅游业发展思路应定位在“旅游兴县、强化基础、培育产业、建设新城”,面对全国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内乡旅游业既要乘势而上,也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前提就要在发展思路上追求差异化、特色化。
(二)分析需求,加快对乡村旅游不同模式的探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由单一接待事业发展为复合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已达到29.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旅游收入22706亿元,同比增长17.6%。“十二五”规划将旅游业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强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旅游消费需求变化的背景下,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化发展,旅游产品形式上也发生了改变。单一落后的传统旅游观光产品已不能满足现代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当前,旅游产品形式已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及更多样的产品复合形式转变。
(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定位
1.政府行为定位。乡村旅游产业是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产业因为其不成熟性、其公共产品性质,外部性效应还很明显,如旅游的目的地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由政府承担,需要政府的扶持和牵引。因此,政府应主导以乡村休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乡村旅游产业在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规范。
2.营销定位。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同样需要中间流通渠道――中介组织去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营销单一,主动借助中介组织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在招揽客源上,农户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传播,采用最多的宣传促销手段――发传单、发名片和宣传册,也受人际的范围局限。宏观上可由旅游企业与地方政府和旅游局策划事件旅游来扩大其知名度,微观上可以提高乡村休闲旅游行业进入门槛,承诺行业服务水平与标准并制度化,建立投诉制度与违规处罚制度,形成行政方面的约束力和浓厚的舆论氛围,从而建设品牌形象,来提高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3.和谐发展定位。乡村休闲旅游与环境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面效应,也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负面效应。在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保护、生态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水源保护、合理开发旅游产品,是旅游地开发的核心,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乡村休闲旅游地开发方式上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简单的原始利用到注重人文的休闲空间的营造,使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民族的文化特色
- 下一篇: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