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道德教育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道德教育概念

篇1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思想方面的素质也需要随之提升。因此,各高校需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更加注重。然而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课程的教学方式往往比较传统,缺乏新意,对学生思想方面产生的作用影响也比较薄弱。本文在此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即主体参与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研究,并且分析了主体参与创新范式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范式选择;主体参与

一直以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社会稳定、凝聚人心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改善和更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理想及信念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这就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范式既提出了要求,又提供了指导思想。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范式的相关概念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范式的相关概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指在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共同体内,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公认问题以及理论研究所持的共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由这些共同的思维模式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思想道德教育思维主张及流派等,才有了思想道德教育创新范式的多元化发展。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范式是对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理性的呼唤和回归,还是对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性的反思及价值整合。

(二)主体参与范式的相关概念

主体参与一般是指将学生当做认识的主体以及思维的主体来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常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

主体参与的教学范式并非是指完全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需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模式,改善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二、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施行主体参与范式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型主体参与范式的实施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主体参与教学范式充分符合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时代性以及实践性等特点,同大学生的成长及其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针对大学生在成长中面临的各种困惑、矛盾等进行探讨和解答,使学生学会正确观察、思考社会和人生,接受并践行社会道德规范。

第二,主体参与能使传统教学范式中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而导致排斥和厌学的状况得到改善,激发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及其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学沟通,促进思想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主体参与范式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活跃,对热点问题非常关注,并且热衷于开展独立思考和判断研究,渴望表现自我以及同他人交流思想,因此采用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当今大学生的特质。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范式――主体参与的具体实施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以人为本

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对民主、自由、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因此,在思想道德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内心需求等,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从学生日常遭遇的、感觉困惑的、冲突的社会性及道德性问题切入,关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和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帮助学生分清是非,解决困惑。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常是“我讲你听”的关系模式,教师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缺乏积极沟通和交流。学生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与情感世界,都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尤其是现在的年轻学生,思维更加活跃,热衷参与教学和表达自我。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参与以及互动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个性,师生相互分享各自的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感受,使思想道德的教学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一个具体生动、焕发生命力的情感体验过程。

(三)在教学中多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古人云,“学则需疑”、“思起于疑”。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对于教学内容有了疑问以及矛盾等才会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要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参与范式得到有效实施,则必须在课堂上多多提出热点关注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并且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自主建构。

(四)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积极性

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参与范式要求教师从主导中心转变成教学组织者、辅导者,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体验,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班级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合作、对话等教学要素,营造出轻松活跃、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四、结束语

本文在深入研究思想道德教学范式的基础上,以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为根本目标,结合当前的时展特征以及国家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并针对现在大学生的思想特性,提出了操作性、针对性以及实用性都较强的思想道德教育范式创新的途径。希望通过主体参与的新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范式,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及塑造,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2]胡巍,王立仁.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05)

篇2

一、《道德经》中蕴含的思想道德理念

作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无为。《道德经》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法则、自然状态和自然秩序,肯定人性中的纯真、朴实。1.崇尚自然之道《道德经》非常崇尚自然之道,据统计,文中“道”共出现了76次。“道”有规律的意思,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根源,整本《道德经》围绕“道”这一哲学概念展开。因此《道德经》主张一种遵循自然之道的德育观念,只有遵循自然,淡泊无为,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圣人、上士、上德之人。老子所崇尚的圣人体现着人最淳朴、最自然的本性,承载着社会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自然规律、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的承担者和信仰者。2.崇尚朴实归真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在道德高尚的圣人管理之下,整个社会回归朴实,民众真诚无伪、简朴自然,彼此之间真诚相待。在社会治理方面,老子崇尚无为而治,只有让人民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才能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由此可见,老子在《道德经》中构筑的理想社会并非建立在发达的物质基础上,而是通过净化心灵、崇尚道德、去除矫饰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使人民群众能够在社会中感到安逸、愉快。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管理者需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升华人的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从而创建和谐的社会。3.崇尚无为自化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自化的理念,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道的传递不能刻意为之,只有在一种自然无为的状态下才能完成。教育者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也要遵循无为自化的原则,尊重受教育者的本性,避免通过权威、说教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主义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生命性和整体性的实现,要使生命自由地发展,使个体掌握自己的生命走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道德传递。4.崇尚节用有度节制是《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道德思想,老子崇尚虚空、无为的状态,并提出人应该积极追求“不欲盈”的思想境界,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知耻,才能不怠。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有其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盈虚消长,自有其时。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民族和国家,都应该崇尚节制。如今仍有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存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的思想很容易腐蚀人们的意志,《道德经》提倡的节制的道德观念体现出高远的智慧,对过于浮躁的社会而言,无异于一剂清凉剂。5.崇尚“不争”一直以来,竞争被视为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的社会非常需要竞争,但是过分的竞争也会带来恶性后果。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将“不争”视为人的一种道德修养。老子所谓的“不争”,是建立在“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既要积极做事,为社会作出贡献,又要淡泊名利,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避免陷入恶性竞争之中,绝对不能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而有损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德。

二、《道德经》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老子在《道德经》中崇尚自然之道、朴实归真,其教育目的在于使人对道产生认识、感悟和体验,最终将其付诸实践,按照道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老子提出,要将人培养成为上德之人、上士,老子所说的自然不仅指大自然的规律,也指人本身淳朴的天性。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该违背人本身的天性,而是应该引导人去伪存真、回归淳朴。这种看似消极的教育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对个性的张扬和表现。在当代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飞速发展的社会,使人们能够在物质世界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不过分地追求名利,保持自己淳朴自然的本性。无为是《道德经》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所谓的无为是指不能率性而为,更不能恣意妄为,而是应该因材而用、顺势而动,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只有这样,个体的创造精神和能动意识才能够得到满足。因此,在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中也应该强调遵循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使人保持自己的本心,抵御外界的诱惑。崇尚节俭有度也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提出,自己有三宝,这三宝并非权势和财富,而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可见节俭在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性。对于个人而言,崇尚节俭意味着控制自己的欲望,用道德准则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到不逾矩、不贪婪,避免由于过分追求外物而毁坏自己的德行,最终自酿苦果。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而言,崇尚节俭意味着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子的节俭观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道德经》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篇3

[关键词] 网络文化 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正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迅速普及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受网络文化影响最为深刻最为广泛的莫过于作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网络文化中的各种因素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同时对青少年的思想信念、道德观念、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给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及其特点

网络文化,从广义的角度讲是指人们借助互联网进行的各种生产和交往活动形成的物质性和精神性财物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就是通过电脑互联网络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及由此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念的聚合。作为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延伸,网络文化除了具有一般文化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1.网络文化的自由性。“自由是网络之魂”。网络文化的核心是自由、开放性。在网络社会里,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地理位置的远或近,经济收入的多与少、教育水平的高或低,随时随地都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平等自由地进行信息文化的制造、交流与利用。因此网络世界绝对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民主的世界、平等的世界。

2.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网络文化的虚拟性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所处的环境在现实生活当中是不存在的,是一个模拟的空间,这样网民就不再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现实世界中的“常人”了。网络空间,是与我们平时生活于其中的物理空间相区别又自身独立的新的空间存在形态。它是通过数字符号0与1的形式――“比特”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从而把信息数字化了。现实生活中网民的相貌、身材、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被“屏蔽”了,使得网民及其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隐蔽性,因而卡西尔说:“人不再生活在单纯的物理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中”,网络使“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里中,而且他自身也变成了相应的符号”。

3.网络文化的动态性。网络文化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上信息更新的快捷性,二是网上信息传递的快速性。网络文化的动态性,使信息的共享与交流成为可能,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信息是一种资源,是支持民主的大梁,但是当信息为集权所控制时民主也就被削弱了。网络文化的动态性突破了信息沟通、信息获取途径上的局限,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4.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网络是一个具有高度活力的开放系统,能够无限扩展,只要能够在网络中沟通,亦即只要能分享相同的沟通符码,就能整合入新的节点”。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型的网络,这是互联网的根本特征,也是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世界上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的网站修了防火墙以防御非法入侵者外,其他所有的网站则无一例外地对每一位网民开放。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文化的共享与交流就成为可能。网络上的每一种文化产品和信息资源,不分男女老少谁都可以尽情享用。相隔千里之外的读者可以同时翻阅同一本书的同一页,也可以阅读同一则新闻并同时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写在同一个版页之上。

二、网络文化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文化既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同时网络文化也给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致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挑战之一,网络文化内容的多元性导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受到不良干扰。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网络文化多元内容的广泛传播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把大门打开了,好的东西进来了,一些坏的东西也会进来,敌对势力也会趁机做文章,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松在思想、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对我们施加影响和进行渗透。”因此,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占领网络上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一新领域,以遏制多元的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2.挑战之二,网络文化的发展易于导致青少年学生交际能力下降,人际关系淡化。参与人际交往等一系列社会活动是青少年学生逐步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网络的出现虽然使每一个人能够同世界各地的任何一个人进行交流,扩大了交际范围,但是这种互联网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着电脑这一“中介”,是一种“人――机――人”的交往形式,所以并非是现实中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这种交往形式具有“去社会化”的特点,使交往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消失了,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因为,这种交流方式是通过机器符号实现的,缺乏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的沟通,这势必影响个体的社会交往与交流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势必弱化青少年在真实世界中交往的能力,影响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和心理健康。

3.挑战之三,网络文化的发展易于导致青少年道德观念淡薄,道德人格缺失。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对网民在这一虚拟世界中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相反网上行为主要取决于网络使用者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匿性的特点屏蔽了计算机前的脆弱的个体,必然会降低舆论及道德规范的作用,必然会造成道德责任的削弱和自由意识的泛滥。青少年作为一个人数众多的网民群体,虽然属于网民中素质较高的群体,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在形成之中,网络中“黄”、“毒”、“假”、“黑”、“诈”等网络腐朽现象极易吞噬他们的思想,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不良的影响。

4.挑战之四,网络文化的发展易于导致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范。网络文化是一种快速多变的文化,每个问题都是多维的、变化的,试图直接给出每个问题的具体答案或者仅用一种价值观念去评判是非几乎是不可能的。尚未具备科学分析鉴别能力的青少年,面对思想文化信息的多向贯通、舆论的多元表达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他们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常常被信息的新、奇、特、异所吸引,价值取向也随着信息的千变万化而飘忽不定;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文化,他们往往来不及进行理性思考就已全盘接受或陷入无从选择的困惑之中,以至于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共存局面,这无疑会对他们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的确立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畸变和冲突。

5.挑战之五,网络文化的发展易于导致青少年的创新能力降低、学业和身心受到影响。网络世界信息传播的特点是高度的图像化。信息高度图像化的倾向往往会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用“看”的方式而不是用“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忽视了追问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的作用,它会使人们过多地依赖信息而忽视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下降。网络世界的信息不仅传播速度很快而且更新也十分频繁,青少年学生在感受网络快速生活节奏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很容易沉迷其中,使得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在网上的虚拟世界中陷入了非理性的状态,影响到自身的学业和心理健康。

三、加强网络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面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手段,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急需解决的时代课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机遇,更新观念,主动应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大胆探索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构建网络文化视阈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对策。

1.对策之一,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不仅应当在现实的物理空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应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既是巩固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需要,也是保证我国社会良性运行和有序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网络文化的核心,构建网络文化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文化、各种思潮,“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使人们通过比较、分析和鉴别,自觉抵制错误和腐朽的思想,缩小其空间和影响力”。这样在网络文化建设中“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在当今时代,只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才能为网络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打造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道德教育平台。

2.对策之二,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与心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青少年为本。网络传播技术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及时地了解青少年思想状况。在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始终坚持以青少年为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青少年,改变过去那种教育者“高高在上”的教育方式,形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互敬的教育局面,使青少年由“让我听”转变为“我要听”。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把解决青少年的思想问题和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既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应能力,真正成为适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3.对策之三,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的整体道德水平和道德索质的提升是预防和解决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关键和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才能彻底有效地得到抵制。2001年11月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可以说公约的为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对策之四,加强网络管理的法制化,实行“依法治网”。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目前,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网络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管理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所致。因此,首先,我们必须加紧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法律、法规,把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发挥法律和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其次,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对网络信息从源头上做好防范,强化对上网信息的监控,当好“把关人”,把有害的信息进行过滤,从源头上净化网络。最后,要对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学校周围的网吧加以严格管理和规范,还青少年一个健康、向上、安全的绿色网络环境。

5.对策之五,与时俱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熟悉和了解网络文化的专业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道德工作者较少有人关注“青少年学生在网上做什么”,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网络时代,培养一支既懂思想道德工作艺术,又懂得网络技术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显得尤为紧迫。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政治素质培养。思想道德工作者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善于对各种文化思潮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其次,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者的业务素质。使其既有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和技巧又能熟练地掌握网络知识,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最后,思想道德教育者要有创新精神。在新形势下,要积极开拓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时解决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思想道德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才能成为网络时代合格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33)

篇4

一、实用理性观的定义

实用理性是中国当代哲学家李泽厚在中西文化哲学比较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的,李泽厚在《漫说“中体西用”》一文中写道:“所谓‘实用理性’就是它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进取又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说中西哲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西方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一种思辨哲学,以“爱知”为特征,以寻求宇宙的本源为目标;而中国哲学大多是社会政治哲学,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其以“闻道”为特征,要求与实际相联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前提基础之上,中西哲学最终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西方哲学追求抽象的思辨,不断实现着外向超越;而中国哲学执着于人事实用,满足于现状,不断重复着内部循环。在《孔子再评价》一文中,李泽厚进一步解释道,实用理性作为“一种理性精神或理性态度”,“不是用某种神秘的狂热而是用冷静的、现实的、合理的态度来解说和对待事物和传统;不是禁欲或式地扼杀或放任情感欲望,而是用理智来引导、满足、节制;不是对人对己的虚无主义或利己主义,而是在人道和人格的追求中取得某种均衡”。李泽厚在中西文化哲学比较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实用理性这一概念,进而将其归结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这种粗线条似的描述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为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把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实用理性观的弊端

实用历史是历史性与理性的交织,是经验合理性的一种概括或提升,它的基础就是建立古代中国漫长的农业文明社会之上的,带有历史的痕迹和时代的烙印。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实用理性许多在历史上本来是合理的内容逐渐演变的不合时宜,并成为了一种弊端,如实用理性重经验,轻思辨,阻碍了科学进步;如重人事,轻事实,导致了情理不分;如重集体、轻个人,导致个性湮没;重稳定、轻冒险,缺乏创新精神等。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实用理性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过分注重实际,容易导致急功近利。

实用理性作为一种立足当下,肯定现实,关注实际,讲究实用的生活哲学,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务实的特性。注重实际的思想根源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巫史传统,古代部落氏族的大巫在进行祭祀祈祷的时候,对于服饰、舞蹈、音乐、形体、手势、步伐等都有一整套的要求,只要做到严格执行、分毫不差才能达到沟通天人、祈福消灾的效果。二是来自于古代长期的小农业生产方式,由于实用理性重经验,轻逻辑,使得古代中国的一些先进的工艺最终未能实现到科学的提升,而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艺如中医和戏曲,要想实现延续和发展,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成功与否恰恰取决于能否产生实效。肯定现实,关注实际本没有错,但过分注重实际,就容易导致急功近利,在这种情况之下,实用理性就很容易蜕变为一种实用主义。

2.过于关注眼前,容易造成缺乏远见。

实用理性的另一个弊端就是过于关注眼前,容易造成缺乏远见。它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缺陷,那就是重技术轻理论,重事实轻逻辑,重经验轻思辨,缺乏追求真理的勇气,没有科学精神,导致中华文明缺少原创性和开拓性,时至今日亦是如此。我们古代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工艺,却没有上升到科学理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代四大发明,却只是熟能生巧的技术发明。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毋宁更欣赏和满足于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某种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领悟。当代中国依然成为了“世界工厂”,却很难成为世界的思想库和实验室;中国的小学生在奥数竞赛中可以独占鳌头,而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又极度匮乏,这些都不由得引起我们警醒。

三、实用理性观对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1.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的消极影响。

实用理性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和教育者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近年来在,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从国家的政策层面,到高校的制度规章;从学校硬件设施,到辅导员队伍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一些大学生群体中的负面事件频频发生、屡见报端。主要困境在于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虽然重视,但有明显的功利性。高校面临着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的双重任务,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两方面而展开,大多数高等院校日益开始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但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其从属地位依然没有改变。不同于古代将提高道德修养作为个体的安身立命之本,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按部就班完成国家政策和教学任务。在教师把知识通过课堂向大学生灌输之后,却完全忽略了课堂教学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用。有些高校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完全寄希望于“两课”,这是不现实也是不负责任的。另一方面高校为了预防大学生群体中发生负面事件,或者是是当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出现问题或者偏差时,才开始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予以重视。希望从中找出治病救命的良方,属于典型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2.对于思想道德教育客体的消极影响。

篇5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1.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2.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性行为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篇6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人格教育

1 当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现在多数高校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的身心规律,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这种学校德育的功利化直接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使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对道德问题麻木不仁,从而阻碍了思想道德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教育方法采用参与和引导选择的双重性。事实表明,只有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哲学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主体的、能动的,因此,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从这一理论观点衍射,科学的德育方法,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只有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从他们身上突破,充分了解学生的渴求,才能真正地发挥德育的思想引导作用。因此,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德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德育规律,加强德育的目标化、系列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

1.3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利性。现在多数高校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的身心规律,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这种学校德育的功利化直接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使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对道德问题麻木不仁,从而阻碍了思想道德工作的顺利开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社会的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冲突,以及它们对大学生影响的客观存在性,如果让学生仍处在“我说你听”单纯说教的被动地位,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提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2 坚持以德育人,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2.1 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重点,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认知和行为的统一。

2.2 重视中西方文化比较并权衡取舍。西方精神具有个体性、激进性和科学民主传统。人们标新立异,感情奔放,不拘一格,不怕片面、幼稚、极端,只怕无主见、无性格、僵化和呆板。借鉴西方的人格哲学,人格心理学。则是对我们在儒家传统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格理论的有益补充。但是,在选择时,除了要强调跨文化的一致性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

2.3 无论是理论或实践,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我们把‘传统道德教育’理解为教育发展史上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批判的接受某种固定的道德价值从而达到束缚学生道德思想之目的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这种模式把学校德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为社会所认可即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的道德教育过程也就是科尔伯格等人所批判过的: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既定规范的“美育袋”式的“传统道德教育”。概括起来,这种德育模式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接受即定规范,养成与之相符的行为习惯,方法是灌输、管理、训练。迄今为止,这种德育模式尚是我国学校德育中的主流。在这种德育模式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对学生所施加的各种外部影响,亦即各种既定的道德规范。受教育者只能处于接受者和被塑造者的客体地位,他们只能是一根根被灌满了道德规范、概念的“香肠”。正因如此,本来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道德教育必须从这种传统模式中走出来。

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创新氛围,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try”。教师则始终处在“导”的位置,让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尝试的过程中。通过教育,使学生敢想、善思、有识,敢于“标新立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注重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呼唤有个性的教师。教师的个性会强有力地影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创造个性渗透于研讨教材过程中,涌动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然、朴实、纯真、向上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这些美德通过教师的言行,表现在学生们面前,教师的人格就具有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修养应该是与其自身的事业和生命相伴而行的。在学生面前,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感情,沿着自己选择的目标前进。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天赋,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义务,懂得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差异,懂得自我评价与别人对自己评价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影响和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地修正和追求自己的理想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应该是具有生命力的,因为具有生命力的教育事业是他们的终身选择。“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家庭、学校和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帮助青少年构建道德人格,使其拥有社会责任感,无忧无惧、不卑不亢、自强不息的个人修养和仁爱之心。同时青少年自身也要与时俱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明确学无止境,终身修养的认识。循序渐进,积水成渊,积善成德,不断完善自我,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与未来。我坚信美好的未来一定属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强盛的明天一定会属于华夏儿女。不要怀疑,让我们携起手来,一同创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周险峰,等.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1).

[2]黄明东.中国教育报,2006-12-01.

[3]杨德广.云南教育研究,2004,(4).

[4]曹大文.教育教学.1999,5.

[5]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篇7

关键词 聋生 思想道德 批评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云:“百行德为首”,明确阐述了“德”的地位与重要性。十报告更是强调把“以德育人”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高度重视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而聋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正确把握教育方向,加强聋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样也是摆在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当前聋生思想道德问题主要表现类型

笔者所在的界首市特殊教育学校致力于关注聋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德育方面。通过不断深入关注和探讨发现,总体上聋生的整体精神面貌是积极的、进取的,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爱心呵护下能够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听力丧失、缺乏语言调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范围有限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同时社会及家庭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认知或行为,使聋生更易形成孤僻、急躁、认识片面等个性特征,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1猜疑敏感型

有些聋生过于自我保护,容易对别人产生敌对的心理,甚至把别人的友好示意当成敌意的挑衅,过于猜疑敏感而又自卑怯懦。如一年级的聋生吴婷,刚入学时由于对学校这个新的生活学习集体非常陌生,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学习习惯,有很严重的不安全感,常常把老师、同学的友好行为当成敌意的挑衅。因此,当数学老师友好的抚摸她的头,以表示对她的喜爱,却被她视为对自身的侵犯,以致对老师拳打脚踢。这就是典型的片面猜疑心理。存有这种心理类型的聋生在整个聋生群体中相对比较普遍。

1.2自私自利型

有些聋生的家长因愧疚于孩子身体上的残缺,对孩子有很深的负罪感,因而在家中各种百倍的补偿,导致孩子个性心理品质的不健全,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二年级聋生韩永申在班里可谓是一霸,别的同学有好玩的玩具、好看的书本、新买的文具,只要被他看到,就要先玩玩、看看。别的同学不给就抢,抢不过就哭闹,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需要,不管不顾别人的感受。而自己的东西放的严严实实,从不懂得与别人分享。

1.3对集体漠不关心型

在很多聋生的心中,我的、你的、他的这些概念都很清晰,但是就是没有集体的概念。更谈不上对团结和集体主义的认识。有同学不知道班集体的卫生需要大家一起扫,校园的公物不能损害,还有的同学对班集体的活动漠不关心。

1.4贪图享受型

贪图享受、不懂得艰苦奋斗,在部分聋生身上表现的也很明显。这些聋生在家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行为习惯,在学校里也是如此,什么事都要求由老师来代劳,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毫无感恩之情。当老师提出要求学生需要做某些事情时,总是各种借口各种理由逃避、回绝。见到好处就上,见到困难就让。

除此之外,在聋生身上还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道德问题,但上述几种是最为常见也最为突出的。是什么原因导致聋生在道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呢?笔者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寻。

2导致聋生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

2.1从自身来说,听力障碍是导致聋生道德认知发展速度慢、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道德认知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和判断。它对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起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听力障碍,视觉成为聋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聋生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认知常常通过对身边人的观察而来,这种方式认知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还会出现不论良莠通通被吸收的现象。再加上聋生生活圈子小,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少,更凸显了这一认知方式的局限性。

同时,由于听力障碍,使得聋生思维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对道德的认知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较为肤浅。有研究表明,聋生的道德判断普遍较为幼稚,而且聋生由于正确道德概念形成有一定困难,常有自我中心倾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感。聋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与正常儿童相比发展慢、内容窄、质量差,有很大差距,要弥补这样的差距极不容易。

2.2从家庭来看,一些聋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导致聋生思想道德问题出现偏差的重要因素

聋生由于从小失聪,有些父母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心理上有种沉重的内疚感,因而对孩子过分照料、放纵、溺爱,家庭的其他成员也会尽力去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味的物质供给与心理满足,使这类家庭聋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同龄人,而且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气与不健康的心理。如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等。同时,父母的过分保护,限制了聋生与他人交往的兴趣,更有甚者使聋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退缩和无理取闹的现象。

还有些家长认为家庭中出现残疾儿童是件可耻的事情,对聋生冷眼相待。这些家长时不时把心理上的怨恨发泄到孩子身上,迁怒于他们,这样的孩子大多性格内向、自卑、怯懦。还有些家长认为再大的心血,有缺陷的孩子也不可能成才,只要让其吃饱穿暖就行了,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极少与孩子沟通,管教方式简单,甚至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2.3从社会来看,社会上一些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对聋生的歧视是聋生道德问题存在的社会根源

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人,道德品质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聋生也不例外。

社会上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各种价值观念滋生,聋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往往因缺乏辨别能力和是非观念而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判断,一旦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和判断就容易受形形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侵蚀,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如社会生活中“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导致部分聋生追求物质享受、急功近利的思想等。

聋生在社会生活中极少有人真正地去关心他们,因此只能靠自己不断的摸爬、体验。一旦面对歧视的目光或生活上的不如意就会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不满,形成抵触情绪。

种种原因综合起来,使聋生不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往往成为道德建设的重灾区。因此,关注聋生思想道德现状、加强聋生思想道德教育、促使聋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身心健康的劳动者,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加强聋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

3.1善用批评教育,因人而异,找出根源、对症下药

聋生往往自尊心较强,自信心较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我放任意识较浓。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抗干扰力,易于接受不良影响,虽然心中也时时闪现要求积极向上的火花,但由于缺乏自信心而瞬间泯灭。因此,要观察了解、冷静分析、亲近厚爱、帮教勉励、防止反复。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又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因材施教,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个性的聋生进行批评教育。

如对调皮捣蛋型学生要“常”处理。小孩自控能力较差,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各班都有,这类聋生多半不受欢迎,往往是告状的对象,久而久之,他们头上似乎也有了“赖子”,有事无事,老师同学都喜欢算在他们头上。这样,他们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进入恶性循环,破罐破摔,变本加厉,更加捣蛋。而老师对其也失去了耐心,批评几次后,不见成效也就只好任其发展。其实,老师应该认识到这类学生之所以调皮捣蛋,并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而是出于一种好动的天性。有了这种认识,用一种关爱的眼光去教导和批评他,经常不厌其烦地与其交流,随时留心观察,对其细微的优点给予表扬。同时,培养他正当的兴趣、爱好,使其逐渐“改邪归正”。

再如对怯懦聋生要“缓”“急”处理相结合,即“缓”批评,“急”表扬。有些聋生由于在家得不到温暖,自信心严重不足,胆小怕人,怯懦可怜。像这类学生犯错,批评方式上,就要尽量委婉,批评语气上,也要尽量平和。而平时对这类孩子要经常关注,一旦发现优点就及时表扬。

3.2以文化活动为依托,注重集体主义教育

通过对聋生的道德分析,他们的性格往往比较任性、偏执,看问题比较片面,集体主义观念不强,这些都不利于团结的班集体建设。

班会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通过班会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如某班班会课,老师在黑班上画了一个大人和七个小孩子手拉手围在一起的画,旁边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七颗心心心相印,八个人人人争光”,横批是“8=1”。学生们很不理解。当老师告诉他们,本班有7名同学,再加上班主任老师,大家朝夕相处,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是一个团结的集体。通过简单的对话,就让学生的心中有了集体的概念,为以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奠定了思想认识的基础。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内教师和学生共同承认并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良好健康的班级文化的形成,对班集体的良好健康的班风学风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给学生营造集体主义氛围,应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如:张贴有利于团结的名言警句、张贴学生优秀作品等。通过班级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和熏陶,学生端正了态度、提高了认识,增进了集体荣誉意识。

组织参加班级活动更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有效形式。如学校组织学生拔河比赛。某班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男生很少,而且身材“娇小”。老师不断给学生鼓劲,以生动的故事告诉他们,不到最后关头,誓不放弃。全体学生也都出谋献策,群策群力。比赛那天,学生的表现相当出色,奋力拼搏,手磨破了也不喊疼,流血了也不叫停。虽然最终仅取得第四名的成绩,但足以令所有老师和同学都为之喝彩。学生之所以能够坚持到最后,那是他们心中有着崇高的集体荣誉感。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聋生虽有生理缺陷,但他们同样渴望阳光雨露,需要正确的道德引导。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一定要牢记初心,在聋生德育教育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张宁生.消除隔阂 营造和谐――谈聋人与健听人的沟通问题[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2).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目标;信心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进行,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从注重技能的培养到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职业道德的培养,措施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核心是职业能力的培育,目标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门的合格人才。近年来,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对学生的社会认知技能要求超过了其专业技能,用人标准从以往的“实用型”逐步转化为“综合素养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基本素质格外看重。其中,如“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良好的品德素养”、“有诚实守信的精神”、“有服从意识”等等。

但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现状,尤其是德育教育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中职学校,近年来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熏陶和良好的文明道德氛围影响下,通过训练、熏陶,达到了道德的内化,形成了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了道德素养和道德实践能力。总结中职学校的经验,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发挥教学过程本身的德育作用,开展经常性教育

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这一轨道行进的。可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所以,思想品行教育应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而常抓不懈,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加强对德育课程的重视,并培养一支优秀的德育课教师队伍,中等职业学校应树立德育首位的思想,在保障德育课程顺利开展,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转变观念,同时发挥其他课程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等其他公共基础课教学和专业理论课教学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发挥实训实习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实训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也是对中职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中职学生德育,需要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与协助

家庭是孩子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孩子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的作用在不断扩大和增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在德育中显得日益重要。加强中职学生德育,需要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协助,因此,学校要重视与学生家长多渠道沟通,尤其是与学生接触紧密的班主任,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家长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学会采用正确的方式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关怀,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向上思想的形成。社会媒体要多强调家长在学生德育中的责任与义务,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渗透到德育的第一课堂。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渠道,要合理设置德育课程,改革政治课教学,切实有效地发挥这一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学校应该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不同层次和特点,以及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打破以学期为期限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模块化教学,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还应该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职业特色,将就业教育贯穿于系统学习的全过程。学生从进入校门开始,关注就业前景,从形成职业概念,具有职业意识,到培养职业理想、职业态度,掌握职业技能,从而规划职业生涯。就业指导课除课堂讲授外,邀请校内外的专家、企业家、有成就的校友等知名人士举办专题讲座,为学生剖析就业方而的热点、疑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努力成才的意识,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通过举办模拟招聘、简历制作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能更好地接受职业指导教育。还可以采取德育系列讲座等灵活的教学形式。

综上所述,教师与学生都是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德育新理念的新认识。在教学相长的德育氛围中,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席勒.人本主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李静.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2009,(24).

篇9

关键词:“以成人为要任”;高端人才;品心合辙;高效批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42-02

一、“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提出的基本背景因素

现今社会急需的是那些在思想道德和心理方面皆已成熟的成人性人才。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品德与健康的心理兼备的完整性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抵抗住巨大的竞争压力,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被放心地委以重任,因为这样的人才才能可靠地作为现今社会急需的高端人才来使用。所谓高端人才是指有能力担任要职或重要岗位或重要角色等方面的人才。随之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演越烈,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地进步与发展,现今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急需性也越来越强。有鉴于此,笔者提出了“以成人为要任”来培养或造就现今社会所需的高端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事实上,由于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性,因此,这里进一步地提出了“以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生品心合辙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如果要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现今社会所急需的身心健康、高尚精神、遵纪守法的具有良好品心的社会成人,我们就必须对当代大学生积极开展“以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品心教育工作;如果要有效地防止“有知识没修养”、“有技能少道德”的不良倾向在校园里、在社会上的出现与蔓延,我们的品心教育工作就应走品与心合辙化的道路,就应走多种、各种品与心的教育教学方式或途径相融合、相补救的教育教学道路。

二、“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提出的基本依据和几个重要概念的阐述

所谓成人有四层含意:第一,是生理成人,即性发育成熟的人;第二,是法定成人,即中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第三,是心理成人,即思想、感情、道德方面成熟的人;第四。是能力成人,即能从事某种工作,自食其力,自理生活的人。我们这里讲的成人主要指的是第三种。事实上,第三种成人是一种蕴含着、凸显着强烈的社会性、思想道德性、心理健康性及其规约的品心谐和性的成人。所谓品心是品德与心理的合称;所谓品心教育是指对当代大学生既进行品德教育又进行心理教育。事实上,有些人到死时也未’能完全成为心理和思想道德皆成熟的成人,因此,这样的人也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良好的完整的品心性的社会意义上的成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这里所讲的“以成人为要任”中的“成人”重点指的是第三种成人,因此,我们这里的成人教育隶属于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方面。由于第三种成人教育的目的、内容是关于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方面的。因此,它就成为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提出的第一个理据。同时不难明白,这一理据的可靠性主要展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固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上。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简单地讲常凸显在:如果受教育者通过心理教育拥有了良好的心理,那么,其良好的心理可为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高效地开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如果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这种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极为有利于对其心理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及教育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客观地讲,良好的思想道德本身就是调节心理健康的杠杆,就是形成或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基础,比如,那些拥有高尚精神的人是不会患得患失的,是不会郁郁寡欢,是不会感情扭曲的,是不会残害无辜的,是不会自残生命的;反之亦然。所谓合辙是指如果某一事物的行为、活动是在其他事物的行为、活动中发生的、进行的,并且彼此具有同一的、可相融合的过程、路线或轨迹,我们就称这样行为、活动的表现为合辙。所谓合辙教育是指若干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等在其主体上或关键性的环节上一起复合于同一施教路线,并且其实施过程是处于相吻合状态的教育。因此,这里的品心合辙教育自然是指“以成人(第三种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生的品德与心理健康相融合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当代大学思想品德课程和其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方式是各自相互对立的,其课程的教学是各行其是的。虽然这两门课程在各自的教学内容或安排上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彼此吸纳与融入,但这种彼此吸纳与融入无论是在数量和范围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低水平的。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的品与心的教育与培养无论是在宏观和中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基本上均是处于分离态的,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拥有或具有良好的、高水准的、相和谐性的品心就只能靠受教育者的自我努力或自动的合成而拥有了或具有了。

由于品心合辙的教育教学方式与现今大学普遍所采用的思想品德课程与心理健康课程相互分离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两种基于完全不同教育教学理念下教育教学方式,因此,它们对品(思想品德)与心(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的侧重点和其教育教学的效果性、效率性等方面也是完全不同的。就使被教育者形成或拥有良好的、谐和的品与心的方面来讲,品心合辙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效率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高于品与心相分离的教育教学方式的。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基于品与心相分离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思想品德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虽然存在着内容和依据方面的吸纳与融入,但它们的这种吸纳与融入是局部性、片面性的,且它们的这种吸纳与融入也是低水平的、不成体系的。虽然这种低水平的、局部性的吸纳与融入对被教育者在其品与心的融合上有一定帮助和效用,但这种帮助和效用显然是微弱的、皮毛性的;也就是说,这种低水平的、局部性的吸纳与融入未能充分地使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共促性、协同性高水平地挖掘出来和发挥出来,进而它们很难使受教育者的品与心出现高水平的良好性的融合,进而它们很难高效批量地使受教育者形成或拥有良好的品心。反之,我们如果能刻意地、成系统地将当代大学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学与其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在其可融部分、可共促部分、可协同部分进行良好性、完整性的融合,那么,它们两者的关联性、互、互促性必将得到充分的挖掘,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必将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一来,我国当代大学的品心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是另一种局面,即我国当代大学的品心教育教学工作必将被推到质量更高和效能更好的新台阶之上。

三、结论

篇10

关键词:新时期;中学;思想

随着教育对象的改变,现行的中学教育也发生着一系列的改观。以往的教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受到冲击。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或多或少的有些许的关注。这也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厄所在,课程教学受到所谓“主干”学科的影响,成为“次级”学科,故此,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成为中学教学的重灾区。无论从青少年成长方面来说,还是国家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的发展来看,中学时代的思政治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用,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社会责任教育与公民教育尚未健全的前提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现行社会公民教育的起点,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奠定一定的基础。

1.现行思想道德课程教育现状

从道德入手,以社会实践相关的知识为内容,结合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为主线,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当前中学时期思想道德教育与教学的主要特色。以阶段性的研究中学生心理性需要和身心发展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相应年级的品行教育与潜在意识的影响。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的实施,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获得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与行为,以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应对外界生活的变化。总体上来说,我国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取得一定的进展。

然而,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实现其积极影响的同时,则也体现出些许的不足。尤其是在“升学意识相对关注”的部分学校。基础教育的目标,以教学成绩和学生特色培养成为主体的学校,这一方面的问题体现极为严重。成绩的优势成为一切学生品质考察的基础,以成绩体现其能力与品质相等同。在学生整体评价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关注于成绩的优势力,而漠视其成绩以外体现的良性品质,甚至在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评价的本身上,则也以这一理念作为主题。道德品质评价的教学失范给学科的教育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发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地位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其思想政治教育也随着成为附属学科,任其他学科作为补课或增课所“征用”的空闲时间。

2.应对现行思想道德教育课的策略

2.1加强“学科责任意识”的构建

对于学科本身的设置来说,有着科学依据与其合理性。这一点上,是无可争议的。无论是学科执教者,还是学校的管理群体,都有着支持与维护的义务。同时,也有着不可推倒性的主导性。因此,学科教师的责任意识很关键。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自身对自身学科的无视,还如何来要求其其他学科对其重视。在相关所谓主干的学科“借用”或者“征用”的过程中,应坚决给予抵制方式,来维护个体学科的生存能力。事实上,思想道德教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较为关键,这一点上也体现得更为突出。

2.2结合社会行为与实践进行思想道德课程的开设

对于学生的社会意识与道德关注,从词汇到概念以及事实的剖析,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但对于生活于现实中的个体中学生来说,其信息的来源更多的是源于社会行为,源于网沟通,源于朋友间的交际,源于间接的获得。因此,结合事例的思想道德教育,其效果更为显著。学生个体日常生活所关注到或者亲历到的思想道德教学常识则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或者说为学生所乐于学习,也容易深入个体心理进行影响。诸如对拒绝“”意识的这一知识的讲述,则可以结合历史常识“林则徐”禁烟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潜在意识的影响。同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到公众场所的宣传拒绝“”的场地去现场感知,现场进行授课。把思想教育道德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以公开课的形式进行讲解,使环境意识与场所意识进行影响。

2.3结合社会环境进行课程讲解式授课

思想政治教学原本是一个前导性教育,对于部分中学生来说,其学科的单调性可以说是存在的,这一点是要给予认可的。无视这一问题的发生则对思想政治教学与教育有着更大的冲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的教师来说,要关注时事动态的发展,给学生给信息源的方式进行新信息的传递,并给学生进行及时讲解与反馈。诸如,“中国梦”的提出,中华民族的新时期复兴,十的召开等贴近现实教育的话题的讲解,同时,针对社会不良的现象进行及时的批评与指正,给学生的思想指引正确的方向。通过与网络时事的贴近式教学,则更大程度上给学生思想教育意识中增加社会学相关的课程,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认知当前所生的相关事物与事态,对国史、政治史以及世界观奠定更深远的认知与理解。

2.4考虑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正确思想的引导

思想教育源于现实生活中,也是现在大多数学生所面对的现实教育教育。然而,思想教育是结合大的教育环境来实现的。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的同时,需要思想上从根本上来解决。

①家长不应该以自己的经验来要求孩子;②要多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天赋,鼓励发展自身的特长,不能以成绩看得学生的好坏;③学校要因材施教,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的从学生出发把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放到主要的位子上,不能一味的只要求学生成绩,还要把学生的兴趣爱好,能有发挥的空间,有学习的空间,有可以教导的老师;④学生要正视自己,要懂得开发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⑤社会上也应该在人才上要求不仅有扎实的文化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⑥不要都已课本为主,要多看多听,要上网查看自己所需要的相应的社会知识与经验;⑦学校和家长不要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自身,要从他们全面来看,不仅要在文化知识上也要在德育智体上来全面地看;⑧国家在教育制度上也应该把学生在学习上应试教育的状况来控制,从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教育情况。

3.结束语

对于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执教者来说,课程实效性的展现,很难集中在短时期内有所体现。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属性所致,因此,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很难呈现标准化式的量化评价方式。也给教育教学的主观性提供较大的开拓空间。这一点上来说,执教者的能力与责任意识更应为建设中的重点。从社会意识、家庭意识、学校环境三维空间方向,对学生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教育,尤其是道德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在相对规范的意识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时代相适应的集体意识、心理观念等等。(作者单位:宁城县黑里河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 强咏梅.新时期企业党政思想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