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饮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饮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篇1

作为中国封建国家的祭司礼官、宴待天下朝圣仕宦的主人、皇帝的最高职宾,衍圣公府承担着封建国家规模最大的祭司活动,而衍圣公府无神不祀的心理寄托以及历代衍圣公超乎寻常的奢侈宴饮,成就了中同历史上一架庞大的“吃的机器”。累存于《衍圣公府档案》之中的反映“吃的文化”的食事档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们不仅正式地记录和反映了衍圣公府的食事活动,而且成了中国封建制度下上层社会饮食文化的历史缩影,是一定意义上凝结了中国五千年饮食文化文字文明的标本。

地域性与世界性

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领域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衍圣公府食事档案所记录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衍圣公府所在的曲阜,属于历史上形成的“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的基本地域。衍圣公府的饮食生活,尽管其所受影响遍及海内,并且贯穿饮食社会的各个层次,但它的基本特征还是齐鲁文化的。公府里执役的厨师基本上都是山东人,是曲阜、济宁、济南等地或曾在其地执厨的山东人;饮食生活所需要的原料,从粮食、蔬菜、水果、肉类、酒等,大部分也都是山东产的;其基本的习俗和心理自然也是“山东式”的。

现在,不仅中国大陆,几乎全世界都有人在关心衍圣公府食事档案及其所承载的衍圣公府饮食文化的生存与前途,海内外的学术界、文化界、餐饮界、出版界等人士都将目光投向了衍圣公府食事档案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的,与该地域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个方面影响了其产生与发展。它既典型地代表了该地域的特色,是该地域的产物,也与该地域密切相关;离开了该地域,便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更谈不上传承、发展和开发利用了。

非物质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是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既是属于一定地域和国家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具有地域性和世界性的双重品格。因此,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也要遵循地域性和世界性的原则,既要大力开发其“地方特色”,使之成为地方文化品牌,又要走向世界,使之成为全世界的文化财富。

衍圣公府食事档案及其所衍生的孔府菜,不仅成为曲阜的“招牌菜”,而且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品牌菜”,具有了地域性和世界性的双重品质和价值。

孔府菜与历史真实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诸多领域逐渐开禁,首先开禁并一直得到张扬性发展的就是我国的餐饮业。

中国餐饮业的“托古热”已经相继热闹了二十余年。“孔府菜”热就曾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不仅大江南北,而且国门之外,“孔府菜”都曾经集中了诸多媒体的目光。

实际上,在它热闹登场伊始,一些有识之士就已经在侧目冷眼,因为在“历史”的招牌下,缺少的恰恰是真实的历史,各种所谓的“正宗孔府菜”书中充斥了太多的“后来”和“想像”,已经很不“孔府”。北京、上海、济南等一些大城市都曾经红火一时的“孔府”招牌的饭店也多相继“夭折”。究其原因,主要并非出在菜肴的技术水平上,而是“不孔府”、“不历史”的感觉和传言,破坏了消费者的信心与兴趣。“凑趣心理”已经破灭,“下意识行动”也就自然裹足不前,而饭店是最耐不住寂寞的,只好摘幌关门。

“衍圣公府的膳品名目与规制、外在形态与内涵品质的超常稳定性,决定了其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橱窗的功能,具有膳品与饮食文化历史博物馆的属性。”因此,通过活化工作而再现的孔府菜,必须要保持其历史真实性,即活化工作首先且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应该是以衍圣公府食事档案为基础。不求衍圣公府饮食文化的真谛,不顾“孔府菜”的真实,只想借钟馗打鬼,挂羊头卖狗肉,实际上是对衍圣公府食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畸形谋杀。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这也是档案之所以受到人们如此重视的最根本原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本身就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保存、流传下来的,是认识一个民族、一方地域、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鲜活方式和手段。它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历史遗存,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印迹;它们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特定时空关系中,反映了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是传承下来的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见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我们在开发利用它们时,必须要维护其历史真实性,只有使埋藏在故纸堆中的生命因素得到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等价值。否则,似是而非,变形走样,“孔府菜”不“孔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民族和人类文化谋杀性质的毁坏。

脆弱与永恒

衍圣公府中的厨师一般都来自父子相承、累代相因的“厨师世家”,其中有的厨师是祖上数辈甚至十数辈在公府中执厨。这种累世亲兵性质的世袭厨事工作使府厨烹调技艺和经验得以代代相传,很好地继承和发展。

这种现象反映在衍圣公府食事档案中,则是其中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孔府菜谱的一脉相承性。但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衍圣公府食事档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产生了残缺不全的现象,这就使得后人在对孔府菜的活化工作中遇到了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孔府菜的传人就成为拯救孔府菜的“活化石”。但是,人总要生老病死,当最后一位硕果仅存的府厨葛景玉先生仙去之后,衍圣公府菜的整理者们也就失去了最好的文字及经验材料的提供者。这是孔府菜的悲哀,也是历史的悲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以人为活的载体才得以世代相传。“但人总会有生老病死、迁徙流动,加之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也正是因为人的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在着‘人在艺在,人亡艺亡,艺在人身,艺随人走’的现象,有着鲜明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冯骥才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精通民间艺术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

篇2

(1)饭稻羹鱼,鱼米之乡的饮食风习。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明确了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以稻米为主食,以鱼虾为副食品的饮食特色,这里的“楚越之地”就包括了现在的南京地区。由于湿润温暖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得南京地区一直以来就有种植稻米的生产习俗,南京地区稻作文化的繁荣不仅影响了人民日常的劳作活动,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人民饮食风俗的形成,充足的稻米供应也为南京丰富多彩的糕团工艺创造了条件。河湖交错的水文特点形成了吴越地区独特的“渔文化”,极富地方特色。南京地区以渔耕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太湖地区物产丰饶、生产鱼虾的地域特点也为南京乡民养鸭食鸭文化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南京的鸭肴种类繁多,是南京乡村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笔。(2)因地取材,讲究时令的饮食生态。乡村饮食与都市显著的其选料的新鲜度和生态性,即南京的饮食对大都运用本地的食材制作而成,保证了材料的新鲜和健康。南京的低山丘陵和岗地约占总面积的67%,平原、洼地和河流约占了39.2%,平原地区肥沃的土壤、星罗棋布的水域以及丘陵岗地的林业资源,使南京乡村拥有丰富的原材料,家禽、河鲜、野菜都在南京传统乡村饮食中占有一席之地。南京乡间嗜食野菜,“南京人不识宝,一口野菜一口草”以及“南京人一大怪,不爱荤菜爱野菜”等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谚都证明了食野菜的风俗在南京地区的普及。相比于城市,乡村地区的食材更具有时令季节的特征,人们掌握原料的生长规律,讲究适时而食,如“春有刀鲚夏有鲥,秋有肥鹅冬有蔬“等都反映了南京农村注重时令的朴素自然观,成为了人们宝贵的生产生活经验。(3)咸鲜润甜、醇和酥嫩的原汁本味。质朴无华的乡村饮食采用的是最简单的加工制作方式,传统的制作过程和不经雕琢的加工工艺使得农家菜更能保留食物的原始风味,配合鲜活的食材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南京乡村的饮食风味保留了江南乡村地区鲜嫩清淡的饮食风格共性,同时也更注重地域的适应性,使得南京乡村饮食兼具了南北饮食的风格特色,如金陵名菜芦蒿炒香干,就是在芦蒿、香干两种基本食材的基础上进行素炒,除油、盐之外几乎不加别的佐料,最大幅度地保存了芦蒿和香干的清香;颇具盛名的南京水八鲜旱八鲜也进采用了凉拌、清蒸等最简单的烹调技艺,保留了其鲜脆爽口的本真味道,受到了许多食客的推崇。(4)典史结合、淳厚朴实的人文背景。江南地区自古人文荟萃,关于饮食的诗文典故也为广为流传,为南京的饮食菜品增加了浪漫气息。如诗圣杜甫的《赠李白》:“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其中的“青精饭”就是现在仍盛行在江浙一带的乌米饭;坡脍炙人口的《惠崇江上晚景》中:“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使芦蒿和河豚名声大噪,还有宋嫂鱼羹、炸响铃等名菜名典广为人知。而在南京不得不提的《随园食单》和《红楼梦》给南京饮食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除此之外,乾隆与如意卤干、与“皮冻甲鱼盅”的故事等都为普通的菜品增添了文化和人文气息。

二、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尽管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使南京乡村饮食文化开发得到初步的成效,但其开发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所以本文采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南京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进一步增加南京乡村的旅游吸引力,同时为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

1、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优势

(1)饮食文化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南京地区被称作“鱼米之乡”,食材丰富、选料新鲜、形成自然质朴的的乡村饮食风味,如种类繁盛的鸭肴、野意野趣的早春四野、旱八鲜和水八鲜,肉质鲜美的各色河鲜、高淳的螃蟹与六合的猪头肉都是地道的乡土风味。除去饮食选材的乡土性和地域性,还有伴随着饮食菜品而不断传颂的传说典故、逸闻趣事,代代相承的传统加工工艺,朗朗上口的民谚和歌谣都是在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不可忽略的元素。例如,南京地区传承600多年的板鸭制作工艺、状元豆的故事、寒食节食赤豆元宵的传统和历史背景等等都将为游客带来不同的旅游体验。(2)南京地区乡村游发展迅速,示范效应明显。南京一直走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沿。近年来,南京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根据南京旅游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2年,南京地区一共拥有1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宁区“五朵金花”、六合区“六朵茉莉”,还有高淳等地均已成功打造出了乡村旅游品牌。作为乡村旅游体验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使乡村饮食也得以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许多传统饮食也借助旅游体验的进行而广为人知。如南京地区以茶文化为主打旅游品牌的黄龙岘茶文化村就利用现有的资源,打造融茶道、茶艺、茶俗、茶浴体验、茶叶展销研发生产、茶宴调理、特色茶制品购买为一体乡村茶文化旅游点,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在2013年国庆节期间,仅10月1日一天,该村已投入经营的茶餐厅的收入就达到18万元。(3)代表性的美食节庆产生强有力的经济社会效应。美食节庆活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相应的饮食文化进行全面而集中的展示,并迅速吸引公众关注度,提高资源影响力,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效应。以六合区龙袍镇为例,其蟹黄汤包节自2001年起已经开办了13届,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前来龙袍镇品尝美食、观光旅游的游客达到20万人,整个蟹黄汤包产业链所产生的收入约为2亿元。“汤包经济”的繁荣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同时对于汤包制作技艺的传承和汤包文化的保护产生积极带动作用。除此之外,在南京桂花鸭节和南京美食节同样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应。

2、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劣势

(1)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深度文化内涵和参与体验性的挖掘。通过在江心洲等地的实地调研,发现在大部分的乡村餐饮经营点,游客对饮食的体验大都集中在品尝成品的部分,也有部分数量的农家乐推出了采摘和垂钓为代表的传统基础体验项目,对于历史传说、制作工艺、饮食习俗等方面很少有涉猎,缺乏趣味性和必要的创新,而与此同时有相当大比例的游客在饮食文化深度体验方面存在需求,实地调查显示深度体验产品在供与求方面的脱节。现阶段,农家乐在饮食文化开发方面雷同普遍而特色不足,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延伸不足。总体来说,南京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深度不够、体系不全、特色不明的问题。(3)南京乡村饮食文化的宣传普及营销力度不足。目前,对于乡村饮食文化的推广大多依托于乡村旅游点进行,缺乏独立的宣传和推广平台。同时,在相关的乡村旅游网络推广平台上,饮食文化信息的和传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和缺失,这将为游客的信息掌握造成困扰。以“五朵金花”之一的石塘人家景区网站为例,其对于当地特色饮食文化资源的介绍就仅停留在名称和图片的阶段,缺乏更深入的介绍。宣传营销工作的不足给南京传统乡村饮食品牌的树立和吸引力的提升造成了障碍。我们曾在江心洲、前石塘村等农家乐经营较集中的地方就饮食文化资源宣传推广的途径媒介向游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除了通过网络进行信息采集外,通过亲朋好友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相关产品的宣传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这种方式在宣传范围和宣传效率的缺陷说明了目前宣传旅游资源宣传营销上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机遇

(1)国家鼓励乡村游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乡村旅游和饮食文化体验提供条件。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会议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原则等方面做出安排,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空间。另外,针对之前南京众多乡村旅游点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影响游客的出行选择的问题,南京在2013年开通了市区直达江宁石塘人家、世凹桃源、汤山七坊、溧水傅家边、高淳桠溪国际慢城、六合竹镇大泉村等6个著名乡村旅游景点景区的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大大提高了各大乡村旅游点的可进入性。(2)饮食文化的公众关注度提升。传统饮食本身以及其独特的制作手法、加工方式、历史典故等都具有重要的传承和保护价值。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与蕴藏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背景一一展现,引发了大众对饮食文化新一轮的关注与思考;而近期武汉热干面的申遗更是引发了对饮食文化保护的热烈讨论。日前,以盐水鸭领衔的南京饮食文化代表——“三菜一茶”(南京盐水鸭、绿柳居素食、马祥兴清真菜和雨花茶)也加入申请非遗的行列。虽然有许多声音对将传统饮食文化进行申遗的举动存在质疑,但将有价值的饮食文化资源用遗产名录的形式进行保护,对饮食资源的宣传推广和进一步的旅游体验开发的确起到助推作用。(3)青奥会等大型赛会在南京的举行为南京饮食形象的推广和普及提供平台。即将举办的2014年南京青奥会将吸引大量的国际国内客流汇集南京。这对于南京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和旅游形象的推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南京传统饮食文化也可以借助这一契机扩大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纵观世界奥运史,东京奥运会让寿司广为人知,汉城奥运会让大家记住了泡菜,北京奥运会使北京烤鸭大受欢迎,南京的青奥会举办也必将为南京的传统饮食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4、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挑战

(1)周边城市乡村饮食旅游产品竞争激烈。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相似使得南京与周边城市和浙江、安徽等地的饮食习惯存在共同之处:南京乡村善制河鲜,而周边的镇江则以“长江三鲜”备受关注;南京的糕点工艺与苏州的糕团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竞争;另外还有“竹笋之争”、“茶叶之争”等。如以南京地区颇为热衷的吃活珠子的风俗为例,就在江苏的高邮、淮安等地同样流行。由此,如何在各个竞争对手中打造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形象,是南京在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问题。(2)其他地区的饮食文化对南京本土饮食文化的冲击。从国内范围来看,随着各地文化交流的频繁和加深,川菜、湘菜、粤菜等其他的地域饮食文化在南京站稳脚跟,并迅速了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对南京本地的饮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从国际范围看,KFC、麦当劳等国际连锁快餐品牌在中国的持续风靡和大量外来饮食种类的进驻也对中国本土饮食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朴实自然的乡村饮食文化如何在国内国外各种饮食文化的夹击中突围而出,继续传承和发扬,增加资源吸引力,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三、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对策

篇3

关键词: 韩国 特色养生饮食 饮食文化

引言

人类在不同地域生存要顺应不同自然环境,根据地域和环境的不同养成独特的饮食习惯。其中饮食的材料选用和料理制作更因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韩国属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分明,各季有各季食品,因此食品种类丰富,并且韩国三面环海,沿海岸鱼贝种类很多。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韩国人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渐形成科学的、独特的韩国饮食文化。韩国人多注重养生,注重吃、运动、心理三者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注重“吃”的文化。到底韩国人是如何通过“吃”养生的呢?本文将从选材用料、食用益处、风俗习惯等方面分析韩国的特色养生饮食,进而解读韩国养生饮食文化。

1.参鸡汤

说起韩国特色养生饮食,参鸡汤是必须提及的。参鸡汤是韩国非常著名且颇具特色的一道菜肴名汤、药膳。参鸡汤不仅味道清爽可口,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并且带有一股药香。鸡肉炖得特别烂,用筷子夹的时候,骨肉分离,肉香中夹着米香和药香,肉质变得更细嫩。鸡肚里填满糯米,糯米又汲取鸡汤,米香中渗着肉香和药香,比嫩鸡肉更美味。同时鸡肚里还有大枣、板栗、枸杞、高丽参等配料,营养丰富。参鸡汤可谓肉类食品和滋补类食品的完美组合,并且做法简便易学,深受人们喜爱。

参鸡汤主要选用4―5个月大的童子鸡,以及高丽参、大枣、糯米、板栗、大蒜、葱花、枸杞、黄芪、当归等药材。高丽参、枸杞、黄芪、当归都是补血补气的良药;大枣可健脾养胃、养血安神、养颜美容;大蒜可安定精神、缓解工作压力造成的紧张,可使皮肤气血循环好,肌肤红润;板栗富含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钙、磷、钾等,是身体虚弱者的营养佳品,更有补肾强筋、健脾益气等功效;大葱可增进食欲,解毒抑菌,抵抗外邪入侵人体,增强体质,所以参鸡汤具有良好的补血补气、养颜安神、补充体力的功效。参鸡汤营养价值极高,作为韩国的代表性养生饮食,名副其实。其中庆尚北道的参鸡汤更是全国闻名,因为庆尚北道的荣州丰基人参中人参皂角苷含量高,用它做成的参鸡汤味道鲜美,极富营养。

韩国自古以来就有吃参鸡汤的传统,尤其在夏季三伏天,也就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时候。因为夏天出汗多,消耗大,身体易亏虚,而参鸡汤能提供比较全面的营养,增进食欲,在三伏天吃参鸡汤是用“以热制热”的方法祛暑,补充夏日强体力消耗,恢复元气。每到夏季三伏天,在一些餐馆都可以尝到参鸡汤。由于参鸡汤的养生效果非常有名,因此人们平时也会吃参鸡汤养生。食用参鸡汤尤其对女性的好处很多,可以滋补养生、美容去燥,而且补养的同时,又不必担心发胖。因为鸡肉热量极低,参鸡汤汤清无油,非常健康。尽管参鸡汤制作时间略长,但对因减肥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的女性来说,食用参鸡汤是个相当完美的选择。

2.海带汤

海带是韩国最普遍的食物之一。营养学家认为,海带中所含热量较低,胶质和矿物质较高,易消化吸收,抗老化,吃了后不用担心发胖,成为家喻户晓的理想养生食品。韩国人把海带或加醋凉拌,或放点蒜末做成韩式海带汤。韩国人认为藻类有益产后调理,于是有食海带的传统,海带汤被视为滋补圣品,价格便宜又营养丰富。海带含有丰富的胶质和矿物质,易于吸收、益于健康。另外,海带所含的可溶性纤维比一般纤维更易消化吸收,协助排便顺畅,有利于产后瘦身。韩式海带汤味道清淡,有加牛肉或蚬两种做法,加牛肉较补身,有助于减低海带的寒性,加蚬味道较鲜甜,所以韩国人过生日、坐月子、吃早餐,顿顿都少不了它。

孕妇喝海带汤是因为海带汤含有丰富的钙和碘,不管对孩子成长还是对产妇都是非常健康的,特别是对孩子进行母乳喂养的母亲们来说,更是最佳补品。海带汤作为孕妇产后补品在产后三七之内食用,要喝加入蚬的海带汤,因其有阻止杀生的意义,之后才会在煮海带汤时加牛肉和鸡肉。

另外,煮海带汤的时候不能将海带撕碎,因为有撕碎海带意味着孩子出生时难产的风俗传说,所以要用绳子将海带绑成一串。韩国人过生日时一定要喝海带汤,因为韩国产妇生完孩子后会喝海带汤,这样做是为了纪念母亲生育时的痛苦和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3.红豆粥

韩国饮食文化体系中,粥占有重要位置,也是韩国最常见的养生食物。韩国人在粥里添加各种食品,所以韩国粥有上百种。一般添加海鲜、肉类、豆类、蔬菜、杏仁、松子等,配合肉汤、菜汤长时间熬煮而成,如将杏仁、松子、芝麻、大枣等碾碎熬成的果实粥;加入各种豆类的粥,如绿豆粥、红豆粥、大豆粥等;加入肉类的粥,如牛肉粥等;沿海地区还流行加入贝类的粥,如鲍鱼粥、蚌粥、文蛤粥等;还有韩国人最常喝的加入胡萝卜和洋葱的蔬菜粥。粥能起到助消化、增食欲的作用,最适合胃口不好和身体虚弱的人群食用,是健康养生的不二选择。所以,韩国街头有很多粥店,虽然每碗粥的价格很贵,约合40―60元人民币,但生意很兴隆。

在韩国上百种粥中,红豆粥脱颖而出。韩国有“如果冬至当天不吃红豆粥的话,会生小病”的说法。韩国人相信红豆有驱赶鬼神的功效,所以冬至时节为了赶走让人生病的小鬼,韩国人每家每户都会煮红豆粥,吃红豆粥。韩国每个地区吃冬至红豆粥的习俗各有不同。庆尚道地区人们有把红豆粥用松枝沾着洒在大门、角落、院子和村子入口的习俗。江原道则习惯在红豆粥里放入跟年龄数对应的小汤圆。关于红豆粥的传说其实来源于中国,相传晋国时代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名为修,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百姓们了解到这个疫鬼生前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红豆粥吃,除了在祠堂里摆红豆粥祭祖外,还在家里各个角落都放一碗红豆粥或撒上粥,还有的把红豆粥泼在家门口的柱子上,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祈求新的一年家人安宁和健康。后来考虑到清洁等各方面的问题,这样的风俗习惯逐渐消失。

近年来,一般将大米和红豆一起煮制而成,也有在红豆粥里放入小米团的传统做法。相传冬至当天若吃下与自己年龄相当数量的小米团,来年便会万事如意。以前按农历日期计算,在当月上旬的冬至叫“儿冬至”,在中旬叫“中冬至”,在下旬叫“老冬至”。有些地方的说法是若碰上“儿冬至”,吃红豆粥对小孩不好,所以会用红豆年糕予以替代。另外,从冬至以后,天气越来越冷,寒冷的冬天来了,人们需要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所以韩国人习惯在冬至这天喝红豆粥以养精蓄锐。

4.白菜泡菜

韩国人常说“百菜不如白菜”,意思是说哪怕有一百种蔬菜,也比不上白色的蔬菜。如果经常吃白菜,就不用担心冬天会患伤风感冒。白菜中含有大量粗纤维,可帮助消化和营养吸收,促进新陈代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疾病;含有的微量元素,可抑制人体内亚硝酸胺的生成、吸收,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此外,白菜本身所含热量极少,不至于引起热量储存,多吃白菜可减肥健美。因此,白菜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佳蔬良药,是韩国人生活中重要的养生食品。

韩国人家家户户都会用白菜做泡菜,并且每个家庭代代相传各具特色的泡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泡菜就是整棵白菜泡菜。整棵白菜泡菜是最具韩国代表性的传统料理之一,也是典型的发酵食品。白菜泡菜以新鲜白菜和萝卜为主要原料,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各种水果、海鲜或肉料、鱼露等作为配料,添加红辣椒、洋葱、大蒜、生姜等香辛料作为辅料拌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制成。其中香辛料富含许多人体有益的功能成分,如辣椒素、大蒜素、生姜辣素等,所以韩国泡菜是营养休闲食品。

韩国泡菜吃法多种多样,有直接食用的,有做成饼的,有烤着吃的,有炒着吃的,陈年泡菜则做成汤,还有的用泡菜做馅,制作成比萨饼、汉堡包,这种吃法在韩国很流行。过去不会腌制泡菜的女人就无法找到夫家,泡菜制作是韩国女子结婚前必学的料理功课。在韩国许多传统家庭中,一坛泡菜的原味卤汁可由曾祖母传给祖母,祖母传给母亲,再由母亲传给儿媳,一代一代往下传,所以真正的韩国泡菜被称为“用母爱腌制出的亲情”,韩国人把泡菜的好味道称之为“妈妈的味道”。正是出于自对母亲的挚爱和感激之情,韩国人还把泡菜称作“孝子产品”。

每年冬天泡菜制作活动已成为韩国年度重要活动,全国妇女组成无数小组,切、洗、腌制泡菜。有的亲朋邻里聚在一起,为了家人越冬制作泡菜。2013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韩国“腌制越冬泡菜”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国政府每年都要举办韩国泡菜文化节,设立展台宣传各地特色泡菜,并开展韩国泡菜腌渍的体验活动。对韩国人来讲,泡菜不仅是一道佐餐菜肴,更升华成一种情结、一种文化,成为韩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结语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许多食物既是食物又是药物,不仅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还能改善人体的各种机能,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发生。韩国是中国近邻,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韩国相信“食品就是药品”,注重健康养生。韩国最有名的汉方医书《东医宝鉴》就记载着“食药一体,医食同源”的观点,对于健康,良好的饮食比任何药物都有效。因此,韩国有益于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饮食非常发达。韩国人结合本土文化,通过进补饮食、补充元气、滋养气血、调和阴阳,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养生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赵艳辉.浅析韩国饮食文化中的健康理念[J].才智,2009(2).

[2]文英子.韩国饮食文化[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1).

[3]郭海燕.浅谈韩国饮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篇4

地域文化是指因地理分布不同为基础的,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以现实为表象的人文精神活动的总和。地域文化主要说的是一个地域与其他地域不同的地方如民间建筑、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说到地域就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一个城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特点正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地域性的概念要求必须是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等的结合。一个城市如果想很好地表达自身的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景观设计来表达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以地域文化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过去、回忆过去,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情结。

2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

城市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的元素可以从城市文化方面进行获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建筑方面、材料及城市的彩色等。进行提取后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分解、抽象和重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2.1从历史文化方面获取

西安的大雁塔广场,祥龙造型的仿唐路灯,整个造型上是条大气磅礴的祥龙,灯柱的图案是中国典型的脸谱造型,色彩浓艳,造型大胆,让人仿佛回到盛世唐朝。除了路灯,几乎大雁塔广场上出现的所有建筑和小品都采用了仿唐设计,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宣传城市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这也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依据。

2.2从传统建筑符合中提取

有时我们经过一个城市会看到一些城市的公交站牌的造型设计借鉴了该城市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这样就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也传达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如中国传统的合院空间、天井空间都是在历史文化与意识形态下共同建造的,是人们在实践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元素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2.3从传统图案纹样与色彩中提取

传统图案纹样往往被认为是当地的最能体现城市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所以称为最常见的装饰手法,图案纹样不仅本身具有很好的形式美感作用以外,背后蕴含的“意”也是人们喜欢的关键。人们对美好事物总是心存向往。因此,传统纹样蕴含的意义是非常适合于景观设计的。如西安城市广场中的公共座椅设计,木材与石材进行了完美结合,下方腿足部分加入了中国典型的莲花纹样,寓意富贵吉祥。

3地域性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传统文化可以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例如,四川杜甫草堂外的公共设施,其电话亭的设计就是采用传统文化石亭盖的形式进行设计的,极其富有装饰性。传统地域文化也可以运用于城市景观设施的材料和色彩设计中。例如,桂林地区多产石灰岩,所以当地人就将石山上开采的石灰岩加工后制成公共座椅,这样公共座椅不仅经久耐用而且与当地地域特征结合了起来。具体将传统文化融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通过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分解,转化成新的形式

对于具有地域性的传统文化符号采用分解转化的方法,形成新的形态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去。经过分解可以从地域性文化符号的形态中提炼出新的形式形成设计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3.2利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打散再构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

如原始器皿中的鱼纹、叶纹等图案装饰就运用了这种方式。它是利用分解、合成的方法对原始形态进行分解形成的。打散的方法一般有:对传统文化符号分解以后选取最有特征的符号进行重新组合,打破原来的组织形式通过变异进行重新排列,对原来的形态进行分解,保留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重新构造。

3.3运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置换

也就是选择一个原始形态作为原点,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符号组合成新形。如把建筑的某一局部作为载体进行再创造或置换构成。

3.4利用地域文化符号的基本型变异的手法来进行设计

例如,借用古建筑的外部形态或者服饰造型等,在保留其基本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变异设计。传统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是相互交融的,这样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符号系统。本土的地域文化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吸收才能永葆青春,跨文化的相互交流是景观设计创新的手段,用民族文化结合外来文化使城市景观设计更有生命力。

4结语

篇5

关键词:新疆;区域;文化;多元融合性

1969年,挪威人类学家弗里德里克・巴斯出版了《族群与边界》(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一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族群边界理论,并由此开创了西方族群理论研究的一个新时代,他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边界论”。巴斯认为,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成员认定的范畴,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边界;一个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包含着语言、文化、血统等“内涵”的“社会边界”。而在生态性的资源竞争中,一个族群往往会通过强调自身特定的文化特征,来强化“族群边界”以排除其他族群成员的介入。而现实中,民族间不仅有发展历史、民族语言、习俗文化、心理认同的边界,即民族性边界;在资源匮乏的特殊复杂环境下,即便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也会有政治、经济、社会等的物质利益方面的边界,即说明同一地域内的同一民族内部关系更加紧密,即区域性规定的边界有时会比民族性的边界更清晰。

自古至今,文化的共存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交互的或是多向交融的。在新疆生活的各民族虽有各自民族特点,但一定区域内的长期交流相处,不同民族、语言、跨界国际交往方面也呈现出区域性融合特点,即多元融合的同一性,这是民族文化“本土化”发展历史趋势的体现。1981年2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新疆与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悠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伊斯兰,欧美,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新疆,再没有第二个了”。新疆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环境,使的各文化体系汇集交融中显示出极强的多元融合性,整体反映除各民族文化在传承交流中包容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特点。

一、以宗教文化为纽带的多民族生活Y俗

新疆宗教文化是多元融合性是新疆区域文化重要特点之一,同一宗教文化对各民族的生活礼俗影响较大。自9世纪以来,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对新疆各民族发展演变的历史都产生重大影响。到近代以来,世居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的主体大多已发展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这些民族除了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外,也重视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等宗教意义的节日。如在民族交往礼俗中,都有见面时互道“塞俩目”(“祝福”之意)习俗,饮食习俗都会讲究吃清真饮食;在节日庆典或其他婚丧礼仪聚餐活动时,有双手摸脸做“都瓦”(祝福仪式);结婚讲究请阿訇念尼卡证婚的婚俗;有给刚出生3至7天的小孩子起经名习俗;以及实行土葬和为悼念亡人念“苏热”或过“乃孜尔”的丧葬习俗。而这些风俗或由宗教文化演变而来,或是与宗教文化渗入各民族文化生活直接相关,或许因旧中国新疆历史上战乱频繁,各民族渴望远离横行杀戮的生活,便希望到宗教中能需求解脱,久而久之也演变成因各民族对生命存在意义的独特深省,从珍爱生命的愿望出发到重视从出生到死亡过程的人生礼仪,宗教文化则成为传承和维系这一相同的文化传统的强劲纽带。

二、外来宗教文化遗风影响下的多元融合

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后,各民族的习俗文化都会发生地域多元融合性的变化,尤其是对外来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进行了“本土化” 的“改造”。如历史上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世居民族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至今这些宗教遗存或民间信仰至今在这些民族文化中有遗迹。在新疆的阿勒泰青河县境内、布尔津县、喀纳斯风景区、伊犁昭苏县草原等地,以及塔城、昌吉、乌鲁木齐等地区,都发现有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的神态各异的草原石人、鹿石,而这些文化遗迹都与新疆古代草原游牧民族信仰萨满教和萨满祭祀的仪式有关。即便后来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在改信伊斯兰教后,其民族文化中依然留存其原有宗教文化印记。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民族有信仰萨满教的历史,萨满教文化遗存仍体现在一些民族文化习俗中。至今,这些民族在民间依然有请“萨满”(巫师)来治疑难杂症的习俗。喀什、和田等地维吾尔族民间有朝拜麻扎(坟墓)的习俗,而在麻扎上插一些挂有羊头和布条的木棍,并且跳萨满舞等。此外,新疆很多民族都有信仰祆教的历史,祆教拜火的习俗至今在很多现代民族文化中都有遗存,如塔吉克族有巴罗提节,即点灯节;而在哈萨克婚礼中,伴娘陪同新娘先进入父母毡房,要举行一个“拜火”的仪式,即新娘站在火堆前,伴娘先伸出双手在火上烤热,在自己脸上摸几下,然后再擦新娘的脸。在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婚礼中,新娘都有跨火堆、绕火堆或用火把新娘头上绕三圈再进门的习俗。这些都是与宗教文化有关的新疆民族文化多元融合性的表现。

三、宗教文化发展中的多元融合与包容性

与新疆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宗教文化,在多元文化发展历史中也体现出极强的包容性。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婚俗拜火习俗的遗风,这虽然与伊斯兰教一神教反对多神崇拜相冲突,但并不影响各民族对历史上信仰多宗教文化的民间信仰的传承,反而在传承这些早期宗教文化遗风时显示出极大的融合性特点。如现在新疆伊斯兰教建筑风格方面很多造型和绘画风格都继承了佛教宗教文化的元素。不仅如此,兵团民族聚居单位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的穹顶、绘画、装饰等关键构造也大多由汉族工匠完成,体现出处理多元宗教文化关系方面的包容性。

四、饮食习俗方面的多元融合性

在饮食习俗方面,由于长期生活在边疆民族地区,新疆地方民族饮食整体都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如新疆各民族以麻、辣、咸、孜然、奶油等味为主,尤其米面食物均有地方民族饮食特色,如拉面,俗称拉条子,汤饭、抓饭、奶茶、馕、烤包子、烤肉等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喜爱的日常美食。另外,新疆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例已达62%,地方汉族长期与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在饮食上也难免受到少数民族饮食禁忌影响,如一些久居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生活的汉族爱吃牛羊肉,有的人甚至已不习惯吃猪肉。

同时,新疆民族文化多元融合性还呈现出一定区域特色,如饮食中,南疆维吾尔族、回族普遍都很喜爱吃桃豆(鹰嘴豆),不论在凉皮、馄饨(读曲曲音)、霍尔达克(羊肉、土豆、胡萝卜汇制的肉汤)中,都放这种桃豆;而土豆、胡萝卜、恰玛古和干薄荷叶尤其是南疆、东疆维吾尔族汇制汤食必备的食材和佐料。即便同一民族,日常夏季特色饮品、避暑的小吃也有区域性差异,如南疆和伊犁地区回族受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影响,都喜爱喝黑茶或花茶,吃手工冰激凌或酸奶冰激凌,而北疆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玛纳斯、沙湾等地回族则喜爱喝红枣冰糖绿茶,更喜欢吃西北回族、东乡族的特色小吃 “甜麦子”或浆水面解暑。

同时,疆内多民族聚居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有区域性融合晕染特点。如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回族、锡伯族等民族在饮食方面既保留了其传统的民族饮食习惯,又都选择性的吸收了当地其他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民族饮食文化特点。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生活,饮食、服饰习俗因受到当地文化环境影响也会不同。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食肉,习惯上喜欢吃猪肉,但西迁伊犁后,由于长期与新疆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也逐渐习惯于吃牛、羊肉。

当前,各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多元融合性,尤其表现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其饮食习俗变迁中出现了差异。这种双向归属性是民族文化交流中包容多样的变迁的反映,使民族习俗文化变迁有民族内部、区域性和代际差异。具体表现为:

其一,同一民族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出现差异。如与新疆其他地区回族不同,伊犁地区一些回族吃马肉、熏马肠,这也与伊犁地区回族长期与哈萨克族等民族生活在一起,受哈萨克族饮食文化的影响有关,而其他地方回族则认为马、驴都是人类生产的重要助手;另外,吃马肉并不符合伊斯兰教关于清真食品的定义,尽管如此,各民族并没有强烈的区隔意识,很多人认为这些现象可以理解,与各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有关,同样认同伊犁哈萨克族、回族的穆斯林属性。

其二,同一民族南北疆区域性差异特点突出。南疆民族聚居地区,除维吾尔族外,一些地区回族是分布广泛且人口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南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新和县、拜城县等地的回族不仅大多会说流利的维吾尔语,饮食习惯也和维吾尔族相同,日常爱吃馕、拌面、抓饭、馄饨、汤饭、烤肉、薄皮包子等,喜爱喝自制酸、冰激凌和茯茶等热性茶;连炸馓子的风格也与维吾尔族一样,是炸成半尺长的一小把落成盘旋状,再摆放到专门的馓子盘中,这种风格不像北疆一些地区回族妇女炸的馓子,北疆回族馓子与内地回族做的馓子一样,石河子、玛纳斯、呼图壁等地的回族馓子多是一尺多长的大把馓子,对折的弯度不大又呈直线型摆落在盘中。现在,随着各民族人口在南北疆频繁流动,乌鲁木齐、伊犁等地的回族馓子形式各样,有大把、小把馓子,还有宽边形的花馓子、甜馓子,以及东乡族特色的有长又扁且厚的油酥馓等。

其三,同民族代际认同方面的明显差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交往和区域间大流动,内地回族的饮食习俗也传入新疆,如吃海鲜,但有些老一辈维吾尔族、回族人并不认同,认为虾蟹等相貌丑陋,而且主吃淤泥、腐肉等,认为不适宜作为清真食品食用,但一些年轻的新疆维吾尔族和回族则认为虾蟹等事补钙的佳品,尤其对孩子长身体有好处,也是内地沿海穆斯林常年食用的美食,因此也可以食用。但虽认同不同,但代际间彼此能相互理解和尊重。这些对清真食品的含义的地域性多元认同,是民族文化区域融合性双向归属的重要表现。

五、民族传统服饰的区域融合性特点

现在,新疆各民族传统的服饰在社会发展和民族交往中悄然发生变迁,并呈现出地域性民族服饰特点。如即便在基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东乡族等各民族中青年妇女都以戴各色头巾、纱网帽为主,只有部分老年哈萨克族、回族、东乡族妇女还戴盖头,过去的民族传统服饰往往在舞台中和节日庆典表演中才能看到。在北疆石河子地区,改革开放初期来新疆的回族和东乡族妇女的服饰都有很明显的原籍民族服特点,如来自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族妇女戴高筒帽,来自甘肃、青海等地的东乡族妇女戴黑色、白色或绿色的丝绒盖头,成年女性不穿裙子。但随着在新疆生活工作,现在,回族、东乡族女性服饰都发生了区域性文化交融中的变迁,特别是中青年妇女都开始戴头巾、丝巾,穿丝袜长裙的也不在少数,她们和其他民族妇女一样,喜欢穿各式流行的时装服装。在南疆,回族服饰与维吾尔族也十分相似,一些中老年回族妇女不戴回族帽和盖头,而戴各色花头巾、丝巾,喜欢穿丝袜和长裙;南疆城市回族男性服装与维吾尔族男性服装也大体相同,都戴鸭舌帽,穿夹克,长裤,戴白号帽。只是在节日里维吾尔族男子会戴四愣花帽。

六、节庆礼俗的变迁中的融合性

在节庆方面,新疆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都有过春节的传统习俗,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旅游文化产业的推动,很多年俗从简,但节庆中除夕夜吃饺子、大年初一拜大年、正月十五吃元宵、社火表演,五月端午吃粽子等习俗等基本习俗不变,但也出现了新时代的年节习俗变迁,各民族以更多新的方式欢度春节。如照全家福、全家外出旅游过春节等,尤其春节期间北方气候寒冷,很多人开始去南方过春节。此外,现在春节成为新疆各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不论春节文艺演,还是正月十五社火表演,出生活在同一地区或工作在同一单位的各民族都会参加,在节日里相互祝贺、拜年,出现各民族共同欢庆节日的新气象。2015年6月,新疆喀纳斯景区在端午节期间举办首届划龙舟比赛活动,参赛队员多是当地的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图瓦人;2016年7月,北屯玉带河新疆首届龙舟赛擂鼓比赛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等民族教练员、员占到三分之一。这些活动的举办为各民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搭建更高的平台。此外,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每年三月都有过“诺鲁孜节”的习俗,即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虽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长略有差异,但都会吃用头一年剩余的粮食和食品熬制的肉粥,称作“诺鲁孜饭”,以及开展赛歌、摔跤、赛马、拔河等文体活动,节庆期间,同一单位或地区的汉族、回族、蒙古族朋友也会受邀参加庆祝活动。

过去,汉族、回族、维吾尔族、满族等民族结婚时新娘都有一个伴娘送亲的习俗,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婚庆服务业的营销拓展,很多民族婚礼上会请“伴娘团”,伴娘的数量一班为3到9个人不等,可根据情况而定。过去,哈萨克族的婚庆传统习惯中,主要在歌唱中完成婚礼的程序,一直有“礼仪歌”的婚庆礼仪,现在随着各民族婚庆文化的交流,现在哈萨克族婚庆习俗的内容相对从简,也逐渐演变出现了原先不存在的“伴娘团”。

总之,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表现,更是民族生存发展的象征和标志。因历史发展渊源和各自生存的地理环境差异,新疆各民族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历使其文化特点各异,新疆地域文化中有鲜明的、多元迥异的民族性;因长期共同居住于广袤边疆,各民族始终毗邻交往、杂居相处或交融新生,乃至同一区域文化相互影响、交染、包容,都使民族文化间又有着基于长期生活的共同地域和相似的文化环境而产生的区域文化同质性。

目前,虽然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局部民族各地聚居地区传统色彩浓厚,这与新疆特殊边疆多元文化环境和各民族长期发展历史直接相关。因新疆各民族均有不同的形成历史和发展境遇,民族发展过程也都伴随着彼此间的竞争、冲突、融合、新生,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相对封闭的绿洲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特殊边疆地域文化环境影响下,使得各民族间相互流动和进入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总体上各民族的习俗文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不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仅开放了地区间市场环境,进一步加速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互动。同时,相对内地,新疆民族文化既有多样性的反映,也有边疆地区多元地域交融性特点。

篇6

南京系中国东部著名历史文化古城,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与日本渊源颇深,作为一所传统性与开放性兼备的城市,南京的发展进程中也兼具了众多的外来文化元素。本课题以南京日系料理为例,通过社会调查的形式,试图对日本外食产业在进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饮食习惯等产生的冲击及其自身所做出的文化适应等进行一系列探究。

一、南京日系料理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

(一)现状

南京日系料理最初仅限于高级饭店里的高档餐厅,随着社会的发展,数量和类型等都有了一定的增长。经统计全市各分区的日系料理店共170 余家,其中以繁华区为主,呈点状广泛分布于南京各地,整体较为分散。就经营而言,除了味千拉面、萨莉亚等连锁店之外,南京日系料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据调查, 南京日系料理消费对象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新鲜感与时代感,易于接受新型饮食文化,受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不如老一代那样根深蒂固,对日系料理更容易接受。因此,就短期状况而言,日系料理在南京的发展存在一定限制,但远观南京乃至中国庞大年轻群体的陆续崛起,日料在南京的发展仍有着广阔的潜在市场。另外,南京日系料理价格普遍偏高,超出普通人群的基本消费水平。这一现象可能是由日料店较少,未形成过大的竞争压力而导致的,也可能与日料本身制作成本相关。但价位偏高仍成为阻碍其市场扩张的一大障碍,也减少了南京人民与日本饮食文化接触的机会。在调查中,不少南京市民对日本民族表现出相当的排斥情绪,这也成为南京日料扩大市场的一大阻碍。

(二)问卷调查的相关情况

2014 年4 月项目团队搜集资料,设计了具体的调查问卷。2014 年7 月正式开始了市场调研工作。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分工合作走访了南京市十一个区的日系料理门店,共发放了调查问卷500 余份,调查对象的主要年龄层分布在25 岁35 岁之间,25 岁以下以及35 岁以上也占有一小部分比例。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市民在外用餐的频率、对于本土菜肴和外国料理的个人喜好、市民自身对于日系料理进驻本土市场的看法及对于政府方面的建议,以期由浅入深逐步挖掘日本外食文化对南京市场的冲击及适应。

(三)数据的统计及结果分析

根据对调查问卷反馈数据的汇总,调查结果的总体情况如下。

从南京市民在外就餐的频率来看有大约67%的人经常在外用餐, 而在其中仅有17%的市民在外就餐时选择了西餐、日系料理等外来餐品;而在被问及是否经常在日系料理店消费时有大约78%的市民表示很少去日系料理店消费,他们大都表示一年中大概仅有110 次左右。由此可见日系料理在中国并没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而您是否喜欢吃日本料理?

这一题目在调查结果统计中,回答是者仅占20%,答否者则占80%。在喜欢日系料理的原因中,选择食物味道美味 者占50%,餐厅环境优雅 则占30%,选择追求新鲜与时髦者仅占10%左右,而选择想通过食物了解日本文化者更是不足10%。在不喜欢日系料理的原因中,选择口味不习惯者占约占70%,选择民族矛盾项者占20%,选择价格高者只占10%左右。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见南京人对日系料理的接受程度与其传统饮食习惯存在极大关系。

在探究其文化传统方面,普通市民并不怎么能够了解日系料理等外来料理背后的文化传统及内涵。在被问及相关问题时, 有大约63%的人认为他们并不能通过对日系料理的消费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传统,而且有73%的人认为目前日本料理在南京受欢迎程度一般,此外还有将近一半的人认为日本料理进入南京对市民的饮食习惯并不会产生什么比较显著的影响。在调查日系料理进驻南京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时, 有利方面,加强南京市民对日本文化的认识占27%,加深对日本民族的交流,促进双方友好占16%,促进本地餐饮行业的繁荣 占26%,其他占31%;而不利影响中,有29%的人认为会侵略本地快餐行业市场,13%的人认为会改变人们饮食习惯,10%的人认为会改变本地价值观念,崇洋媚外,还有48%的人选择其他原因。从有利和不利这两个对立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出市民对于日系料理的进驻还是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日系料理在南京有一定的消费受众,但发展空间有一定的局限,同时对中餐外食产业市场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 从影响上来看,消费者主要是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待日系料理的进入,多数人认为对中日间的文化交流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日本外食产业的文化冲击及文化适应

(一)文化冲击

基于以上调查,就目前来看,日系料理这种外食产业对中国市场的冲击范围还较为局限。

首先,从饮食文化来看,中国广阔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各种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南京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古城,素有六朝胜地、十代都会之称,南京的饮食文化则更是历史悠久,由南京人世代传承,形成了南京城一面地域性、传统性与开放性兼备的文化旗帜。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南京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风格,并一直保持着此种特色,并逐渐演化成南京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而日系料理带有独特的异域风味,并不为南京大多数市民所接受。这一特点使南京有效地抵制了日本外食产业的部分冲击。

其次,民族矛盾也成为日系料理进驻南京市场一大冲击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南京市民对日本怀有较强的民族敌对情绪,并不欢迎和接受日本外食产业在南京的发展。这与中日长达百年的近代历史渊源有关,这成为日本外食产业在南京乃至全中国发展的一大阻碍。

而且,日本外食产业自身在中国的发展缺乏系统而完整的经营体系;另外,市场价位劣势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了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是,日本外食产业的文化影响力处于积蓄和增长状态,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费理念的变化而对南京乃至全中国快餐业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冲击。其冲击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 日本外食产业拥有较为先进的经营理念,这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从而对南京本地餐饮业形成相当程度的竞争力。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深思:在日系料理店和南京本地餐馆皆处于就餐高峰之时,日系料理店采取严格禁止调查人员进入的措施,而南京本地餐馆管理则相对松散。经过分析调研发现, 时间对于快餐业顾客及业主皆非常重要,现代化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要求省时、高质的餐饮服务,而日本外食产业则抓住人们这一消费心理, 竭力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满足了消费者需求,也为自身赢取了更多利润。

其二,日本民族本身的对传统礼仪文化的注重会影响甚至改变部分人民的文化认同。据调查分析,喜爱日系料理的群众认为日本餐饮业具有几大人性化特点:食品味道独特鲜美、店员服务态度好、餐厅环境清洁。日本本身是一个重视礼仪与传统的民族,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这些民族文化会自然显现,促进了就餐环境的和谐。而南京本地餐饮业卫生条件良莠不齐,服务态度方面也不够尽如人意,这会导致追求高质量服务的消费群体的流失。现代社会网络普及,对外交流增加,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大大增强,人们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已在逐渐追求生活质量, 这将成为都市人长期的消费发展趋向,同时也为日系料理等外食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三,日本外食产业文化冲击的程度大小决定于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日本外食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虽然颇有争议,但从中国整体来看,GDP 的大幅增长,国民平均收入出现较大增幅,资金潜力扩张;年轻人群崛起,消费市场扩大,这也就为外食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又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在以快餐业为支柱的外食产业迅速发展之时,日本外食产业借助这一机遇迅速扩大市场,大力进驻中国市场,这会在南京乃至中国更多发达城市形成持续而广泛的经济以及文化冲击, 也会为中国外食产业的发展制造更大的压力。

综上, 日本外食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潜力巨大。如何应对,是选择接受还是抵制,是排斥还是包容,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分析。

(二)文化适应

日系料理作为一种饮食产业,在带给中国市场文化冲击的同时,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也在一些方面尝试了调整,表现出了相应的文化适应特征。

首先, 日系料理店注重中国消费者消费体验,着重提高就餐品味。食品产业本就是一种餐饮环境,食品口味,消费评价等条件给人的综合体验。食品的色香味,环境清洁度,氛围舒适度,都会影响消费者的综合感官与评价。日系料理店在内部环境陈设等均会考虑突出日本的异域特色, 多采用优雅古朴的风格,服务员的服装也多采用日式风格,在服务方面提供特色清酒、现场手握寿司等,消费水平则定位于中高端,别具一格的环境设计和高品质的食材的选用,更迎合了当今中国消费者对于高雅,品味的追求。

其次,利用日本文化的影响,采取特色营销手段,稳定和扩展客源。动漫、日剧、日本流行音乐等作为日本文化的载体, 由于在中国有着很广泛的接受群体,所以也成为日系料理吸引客源的重要途径。在中国,以动漫等日本流行文化的元素为概念的主题日系料理餐厅等也成为日系料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主题餐饮的概念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人们对日系料理的认知和接受度,给那些对日本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了解、接近日本文化的场所与机会,对于日系料理市场的拓展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 度假村 景观规划 生态性 地域性 文化性

在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与新农村建设成效日益显著,生态设计、文化承传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在东西文化的交融中,景观规划设计的地域性与民族性逐渐消失。度假村作为集居住、景观、文化、旅游一体的“现代生存生活样式”的载体,在设计中坚持其地域性与文化特征,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获取最大限度生态效应,是我国当下度假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试以荣昌地区度假村景观设计为实证进行系统研析。

一、区位概况

本案位于重庆荣昌县城东北郊区,气候适宜、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文化特色明显。夏布、茶叶、陶器、折扇、荣昌猪等传统特色产业享誉全国,有“荣昌四宝”之美誉。香脆竹、兰草、鱼苗等新的特色产品正在形成,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特色美食自成体系,风味小吃独具特色。这些传统产业文化和特色美食,成为该地度假村设计中吸引游客的特色品牌。

二、设计构思与目标定位

任何优秀的度假项目,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色彩,在形象上给人一种明显的标识,在内容上给人一种特有的感受。面对当地文化体系散乱,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特色产业得不到广泛的传播与品牌化的现实,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当地生态资源的维护和利用,对特色产业的宣传和开发,成为该度假村设计的目标和打造品牌优势的重点。该度假村规划以 “文化、生态、休闲”为主体思想,在生态设计手法的基础上注重传统意境的表达和现代手法下对传统文化的诠释,达到“设计源于生活,文化融于自然,现代构筑传统”的构思理念,使游客在休闲度假的同时了解、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

在设计时注重考虑到几个方面:如何把荣昌文化、荣昌特色体现在设计中;如何把古典园林的意境融糅于度假村设计中;如何将生态手法应用于设计中。另外,实现一个定位明确,主题鲜明,设计生态,符合大众消费的度假村设计,是本次度假村规划设计构思的基础。具体规划如下:(1)营造环湖和沿河景观带,改善水质状况和驳岸环境,规划水上项目,增加水上设施,使东湖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突出生态特色。(2)结合基地内原有产业进行产业改造,在生态设计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并存,突出产业特色。(3)保护原有的景观构成模式,增加观景设施与生态设施,突出地域特色。(4)在景观规划中融入荣昌的产业文化和历史文化,突出文化特色。

三、功能分区规划

在功能布局上,整个度假园区大致为“一湖、二带、三区、六片、多节点”的组合模式。“一湖”指的是以东湖为中心的水上游乐项目。“二带”指的是东湖水库下游河流形成的沿河景观带和区边道路周边形成的密集植物观赏带。“三区”指以回归自然,展示荣昌风情和建筑特色的别墅度假区;以体现荣昌文化,展示体验荣昌特色产业的特色文化展示区;以体现自然风情,呼吸自然阳光为主题的自然疗养区。“六片”指的是陶艺展示体验区,茶艺展示体验区,布艺展示体验区、扇艺展示体验区,鱼塘休息垂钓区、竹林漫步区等。“多节点”指的是多个小节点和小景观组成的整个度假村景观系统。

四、分区设计要点详解

1、别墅度假区

别墅区规划呈带状,道路沿等高线设置,沿湖设宅,满足“缘水而居”的东方哲学思想。别墅区视野开阔,整个东湖景观尽收眼底。在景观设计中采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强调自然的生态设计手法,营造一个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个性独特的岛居式自然环境。滨水码头的设置增加了别墅区与其他两区的空间联系,增加游乐的趣味性和便利性。在别墅区建筑设计上,传统建筑符号与现代设计手法结合,色彩与当地建筑色彩相统一,达到地域性与现代风格的和谐。

2、特色文化展示区

该展示区由旅客接待中心及附属设施和四大文化景观点组成,在特色展示区中充分考虑到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在展示地方文化的同时,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当地文化魅力,如陶文化展示区,不但设置了陶文化广场还设置了陶器体验区,让游客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了解陶文化的发展及陶器加工工艺。接待中心建筑设计中在空间上借鉴西南地区特色合院形式,形成内部的庭院空间,在建筑形式上与道路体系相呼应,在立面处理上,抽取当地的建筑符号加以整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风貌。

3、自然疗养区

该区设置在基地的西南部分,该地原有植物以油菜花田和密林为主,本区设计中保留原有植被特色,将原始居民住宅改造成农家乐,以展示乡土情趣。设置创新实践项目如“赛猪”“坝坝舞表演”等增加吸引力。在密林部分设置露营区,既可保留原有树种不被破坏,又可使游客可更直接的渗透于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4、生态观光鱼塘

区内有大片的鱼塘养殖区,在规划设计时,对鱼塘有计划的保留和改造,按使用功能和游客需求的不同可以将鱼塘划分为:水上娱乐区、特色水产观赏区、垂钓区、生态鱼养殖区。生态水产养殖主要体现在普通水产养殖区,堤岸种植果树,保留原来的竹林等,下面即可种草用来养鸡、鸭等,粪便经处理返回果树和养鱼,也可建成生态景观走廊,供游人散步休息。水域按照各水生动植物不同生活习性和他们之间的食物链关系进行水产混养,以充分利用池塘空间,达到空间的最大利用率和生态循环经济的设计初衷,提高生态效益、观光效益、经济效益。

六、结语

篇8

关键词: 汪曾祺 文学作品 地域文化

改革开放初期,也是现代西方文明被国人广泛认可和推崇的时期。在西方的价值观念被普遍接受的同时,中西方的文化冲突悄然而至。人们在感叹西方部分文化优越性的同时,也可能忽视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美国小说家赫姆林·加兰在《破碎的偶像》中曾强调:艺术的地方色彩是文学的生命力的源泉。汪曾祺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曾说:“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1]“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成分,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的组成部分”。[2]风俗,即地域文化的外在显现。汪曾祺充分认识到地域文化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坚持在文学创作中回归传统文化,用文学中的地域文化叩响文化个性的大门。

自1980年开始,高邮作家汪曾祺开始了井喷式的创作,他用《受戒》《大淖记事》《异秉》《侯银匠》等小说和《故乡的食物》《故乡的元宵》《端午的鸭蛋》等散文精心营造着高邮水乡。他巧妙地运用对高邮乡土故人故事旧风旧俗的描绘,展现高邮的地域文化,构造高邮的地域特色。他的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坛备受推崇。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对高邮地域文化的精彩呈现,对乡土文学的全新演绎。鲁迅、赵树理等人的乡土小说虽也以故乡为背景进行创作,但是表现主题中多包含对愚昧的乡土旧礼俗的批判。而汪曾祺的乡土文学则另辟蹊径,他的创作紧扣高邮水乡的故人往事、街谈巷闻、市镇风俗,用质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为我们铺展开一幅幅具有地域特色的高邮风情画,为我们勾画出高邮这片土地的风俗美、人情美。他用文字全力表现高邮的地域文化,用文学竭力探索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地域文化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具体表现在水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民间语言文化四个方面。

一、文学创作中的水文化

地域的最初形成,是因地理环境的差异而造成的。江河湖泊,山川峰峦,不同的地理特征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地域。高邮在地理环境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水。然而,高邮的水具有自己的特色。高邮地处里下河地区,大运河环城而居,不论是小镇还是乡村,河汊交错,渔网纵横。这里的水与西部澎湃的河水,江南温婉的小桥流水都不一样。高邮的水既有柔性,它任凭时光静走,缓缓流淌,涓涓流水,漫过小巷,淌过村庄;又有刚性,它投入大运河的怀抱,风吹波浪,承载着南来北往运输船只的重量。可以说,这里的水将韧性和柔美完美结合,形成了刚柔相济的水文化。

汪曾祺的作品中直接描写水的文字随处可见。汪曾祺说:“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3]水作为高邮的地理环境的特色,自然而然成为汪曾祺探寻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汪曾祺的小说多以水为场景,《大淖记事》通篇都有水。淖字本就指水,大淖即水边的陆地。大淖记事也就是讲述水边人们的生活故事。挑夫,锡匠,卖紫萝卜的,卖山里红的,卖熟藕的……他们在大淖吆喝劳作,生生不息。《受戒》中主人公小英子的家在一个三面环河的小岛上,明海和小英子从相识到文末表达懵懂的爱意,都与水息息相关。汪曾祺的文学创作多是描绘这些傍水谋生的普通百姓的简单生活并且刻画在水的滋养下率性质朴的人物的。

水不仅构成了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场景,还影响了汪曾祺作品中人物的性格。高邮的“水”,没有江南的水的秀气,没有长江黄河的气势,却多了几分安静、和谐、细腻。看那在沙洲上随风摆动的芦苇荡,那田野间欢乐打闹的天真孩童,那摇橹哼着歌的船夫,这样的生活画面平静中夹杂着些许热闹,柔美中含着几分朴实与刚毅。这里的人们依水而居,岁月游走,自然而然形成和高邮的水难舍难分的性子。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生活并不富庶,有万贯家财的人家几乎没有。但是人们的生活却总是安逸、简单、随性的。小城相对闭塞,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挑夫、工匠、店铺里的伙计、卖小物件的姑娘,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工作生活里,自得其乐,淡然随意。陈思和这样形容汪曾祺笔下的高邮:“是一个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条律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这样一些抽象概念都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4]汪曾祺笔下的人物确是如此。他笔下的人物朴实奔放,又顽强刚毅。这些人物不受旧礼教道德伦理的束缚,不受外面纷繁世界的打扰,率性生活。《受戒》里的和尚们,他们只是把和尚看成一种职业,和尚可以成家,可以找女人。他们过节会杀猪吃猪肉,会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他们率性而活,不因为和尚的身份而克制自己,委屈自己,他们活得自得,活得自在。《薛大娘》中那个勇敢刚毅的女人,她和保全堂的吕先生好上了,别人议论她,她说:“我喜欢他。他一年打十一个月的光棍,我让他快活快活,——我也快活。这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对?谁爱嚼舌头,让他们嚼去吧!”[5]也许在世俗的眼光里,这种做法是伤风败俗的,但是在这片打破世俗的高邮世界里,却是单纯美好的。薛大娘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她没有被扭曲,被压抑。她的这种彻底解放是健康的、刚强的。《大淖记事》里的巧云,被号长破身后,没有绝望,和十一子过着虽贫穷辛苦但相濡以沫的简单生活。他们的爱情也没有遭到人们的嘲笑和斥责。相反,老百姓们还为巧云去闹事,他们的朴实与热心也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共有的。汪曾祺笔下的人物就是这般,既有水的质朴纯净、简单随性,又有水的坚韧顽强。他们虽经历过苦难,拥有生活的无奈,但总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并且坚强刚毅地追求自由。

高邮的水不仅融进了依水而居的人们的血肉里,融进了他们的性格里,而且融进了作者的思想气质里。作家汪曾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曾说:“我的作品受了两千多年前的老庄思想的影响……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致。”[6]其实,不仅他的作品涌动着超脱水性,他自己的身心也是如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汪先生爱水,爱水的洒脱、淡然、随遇而安。他的一生不算传奇,但并不缺乏坎坷。他一直自觉避开政治,经历过失业的落魄,更经历过“”的苦难。“”期间,被划为,仅仅是因为指标没达标。他经历了各种改造,曾被关进“牛棚”。但是,他在散文《随遇而安》中自述,这是一次“很好玩”的生活经历。他搞话剧,给马铃薯研究站画过“巨著”——《中国马铃薯图谱》。他把改造生活玩得有滋有味。“”结束后又因为曾被启用写过样板戏,而重新接受审查。他并没有因为政治的打击而垂下脑袋,也并没有昂起头,与邪恶作不屈不挠的抗争。他选择了另一种超脱的方式,跳出苦难与争斗,追求内心的淡泊与平静。他品茶、饮酒、写字、画画,在纷繁的变幻时代下,坚守着内心的超然,品味着故土高邮带给他的文化与性情。他的这份淡泊与高邮水乡涓涓流淌的河水有关,与水土滋养下高邮人不喜争斗、不重权势的水性有关。高邮的水渗透到他的血液里,渗透进他的精神取向和生活态度里。

水是汪曾祺故乡高邮的一大地域特色,也是他的精神源泉。“古运河漫泅过秦邮故地,汪曾祺枕着运河的柔波度过他的儿童少年时代。水,成了灌注他生命的永恒力量,它是人生的源头,又是他人生的归宿。”[7]水文化构成了汪曾祺文学中的场景,造就了汪曾祺笔下质朴坚韧、刚柔相济的人物,也形成了他率性超脱、随遇而安的品格。

二、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文化

民俗,顾名思义即民间风俗。民俗源于民间,来自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某一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岁月打磨下,逐渐形成的并且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它的文化意义在于它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式物件,传达出此地人的性格、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多是通过民俗体现的。关于民俗的描绘使得文学具有地方色彩,这样的地方色彩使文学多样化,避免雷同,从而使文学产生独特的个性魅力和生命力。沈从文、古华、韩少功的小说中有披兰戴芷竞唱民歌,竞渡龙舟,有放蛊、沉潭、哭嫁、跳傩等民间风俗。高邮作为里下河地区的小镇,地理环境上的优势自然会聚集依水而居的人。长期的水边生活,民风民俗的形成顺理成章。汪曾祺尊重故乡的风俗,认为他是民族精神之所在。他为探求文化个性,一直坚守民族文化,他将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相结合,自然不会少了对故乡民风民俗的描绘。汪曾祺作品中包含对民间礼仪、节日习俗、民间艺人、民间作坊等的描绘。这些关于民俗的文字,不仅充分流露出汪曾祺对民间文化的认可与执著,更让读者感受到高邮这方水土的文化韵味和文化个性。

民俗首先体现在礼仪和节日习俗上。他说:“所谓风俗,主要指仪式和节日。”[8]汪曾祺喜欢描写民间的各种仪式和节庆,如《岁寒三友》中的“放焰口”,给我们营造了欢乐喜庆的氛围。《晚饭花·珠子灯》中在元宵节前娘家“送灯”求子的习俗,《故里三陈·陈四》中“神赛会”、“赛城隍”、“都土地”出巡等仪式。在散文《岁交春》中,汪曾祺写了家乡“送春牛”的仪式,即在立春日由穷人制涂了颜色的泥牛送到各家,有的还加个小泥人,被称为芒神。送到时,用唢呐吹曲,供于神案上。这样的仪式饱含农民们祈求今年粮食大丰收的美好愿望。汪曾祺认为送春牛仪式虽然不隆重,但很愿意站在旁边看,而且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这样的节庆仪式,是这片土地上劳动者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文化,这样的仪式诉说着他们对吉祥如意、福寿平安的希冀。这些民俗庄严而又充满活力,热闹中伴随着独特的传统文化气息,所以才让作者感动,感动于这些民俗事象后面所凝结的老百姓的朴实愿望与精神需求,感动于这些民俗所展现的高邮民风的淳朴圣洁,感动于这些民俗所蕴藏的中国的民族文化。这民俗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就是他深深探寻的中国的文化个性的一部分。

除了礼仪节庆外,他的作品中所涉及的民俗风情还体现在对民间艺人、民间作坊的描绘上。他在《大淖记事》中详细介绍了锡匠打制锡器的过程,对民间艺人锡匠作大篇幅的介绍,与小说十一子和巧云的故事主线并无多大关联,汪曾祺这样写的目的是出于他对民间技艺的认可与叹服,对高邮文化的喜爱,以及想要把这种文化用文字留存下来的宗旨。

汪曾祺用文字记录着高邮世界里市井村落的细碎琐事,描写最普通的民间生活情境和人们的生存状态,从而勾勒出一幅幅浑然天成的民间风俗画,把浓郁的地域风情和地域文化展现于纸上,把高邮人对人生、对生活的美好企盼与内心的纯真安详刻画在笔端,让读者通过文学作品体悟高邮的民俗文化所传承的民间立场与民族特色,从而体会中国的文化个性。

三、文学创作中的饮食文化

饮食与地域是紧密联系的,不同地方的人所喜好的吃食颇有差异。牛排、红酒是西方人的主食,而米饭和茶叶才是东方人的必备。在中国,北方人喜欢面食、粗粮,南方人喜欢米饭、甜点,这与北方人粗犷豪放与南方人温婉细致的性格不无关系。可以说,不同地域的饮食中蕴涵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从食材的选择、食物的制作、食用的方法中都可以窥见这个地方的风俗文化和此地人的性格与生活态度。因此,在“饮食”前冠以“民族”、“地域”的前缀,是不无道理的。汪曾祺深知这一点。他清楚地懂得饮食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他曾说:“人到晚年,思乡之情变得强烈了,故乡的风土人情,总是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使我产生了写作的欲望。”于是,家乡的各种食物:元宵、野菜、鸭蛋、螺蛳、炒米、焦屑……都进入了作者的文学世界,并且这些食物都打上了“高邮”的烙印。他借助这些饮食,书写着高邮的地域特色。

食物在汪曾祺的笔下是有性格的,是带有一方水土特点的。《异秉》里有这样一段:“这地方一般人家是不大吃牛肉的。吃,也极少红烧清炖,只是去熏烧摊子去买。这种牛肉是五香加盐煮好,外面染了通红的红曲,一大块一大块的堆在那里。买多少,现切,放在送过来的盘子里,抓一把青蒜,浇一勺辣椒糊。蒲包肉似乎是这个县里特有的。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拦腰用一道麻绳系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9]“蒲包肉”这种高邮人独创的菜肴,将高邮水土里特有的蒲草制作与葫芦的巧妙设计融合,体现了高邮人的生活智慧。汪曾祺写《故乡的野菜》、《故乡的食物》,将我们通常意义上难登大雅之堂的吃食:炒米、焦屑、咸菜茨菰汤等简单的民间俚食写入文学作品,用平实的笔触将食物的颜色、形状、制作方法、味道等娓娓道来,并且介绍一些植物的生长情况,穿插带有考据色彩的文献资料和令人好奇的民间传说。在介绍吃食的同时,还偶尔引入与之相关的民间风俗。汪曾祺正是用这样细致的介绍、平淡的描述,为我们描摹高邮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对于美食的看法,对于充满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的追求。

汪曾祺笔下的高邮人不讲究食材的名贵,一盘菠菜、一碗茨菰汤,也能吃出人间美味。这是他们的自足,他们从简单中即能品尝快乐。但是,他们也讲究,一道菜的制作工序可以复杂冗长,这是他们的细腻,即使简单的食材也能从中找到绝佳的配料、制法,绝不嫌繁琐。他们尝到了美食本身带给他们的乐趣。朴素平淡,才能贴近生活,细腻讲究,才能活出滋味。汪曾祺笔下的饮食巧妙地展现了高邮人追求简淡,但在小细节上也颇有讲究的性情和生活态度。这种内涵的展现是汪曾祺笔下饮食文化的独到之处。高邮人的“淡而有味”的饮食习惯和文化,高邮人的“淡而有味”的生活态度都融在汪曾祺的笔端,浸润在汪曾祺的文字里,彰显著高邮的文化个性。

四、文学创作中的民间语言文化

语言是一旦习得,便很难淡忘的,特别是方言俗语。它们本身就包含某个地域的个性特色,是很难仿效的。一个地方的乡音方言会伴随着此地生活的人的一生。哪怕他离开了这片土地,故乡的乡俗俚语仍会停留在脑海,挥散不去。因此,这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汪曾祺认为:“一个人最熟悉,理解最深,最能理解其传神妙处的,还是自己的家乡话。”[10]方言俗语是共同语的地域变体,它们通常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曹文轩认为:“汪曾祺基本上属于一个地域性作家。”[11]那么,汪曾祺这个“地域性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自然渗入了民间语言。

汪曾祺的文学创作中方言俗语的运用俯拾皆是。这些方言俗语散发着属于高邮的乡土气息,原生态地表达方式,让我们感受着民间语言的文化魅力。《大淖记事》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人家都不盘灶,烧的是‘锅腔子’——黄泥烧成的矮瓮,一面开口烧火。”[12]“锅腔子”这样的说法,通俗而生动,黄泥烧成的矮瓮做锅,一面开口,就像人打开的口腔,“锅腔子”这样简易的炊具在高邮农村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这个农村人惯用的叫法也混进了浓浓的高邮乡土味,唯有乡村才有这样简易的炊具,唯有乡村才有这样贴近农村生活的叫法。作者把这个词活用到文学作品中,让作品更添了一股高邮味道。再说《受戒》,《受戒》中的赵大伯是个“全把式”,赵大伯这个人十分能干,除了会种田外,还会修水车、修船、砌墙、烧砖、箍桶……“全把式”这个高邮俚语生动展现了赵大伯对任何事都很精通的特点,这样的方言词既简洁又深入人心。汪曾祺的作品中这样富有乡土气息的方言土语还有很多。这些方言土语不仅融合了此地生活的劳动者的乡风民俗,而且展现了此地人活泼俏皮的性格特点,让汪曾祺的文学语言平淡却不无味,让他的文字充满“接地气”的文学表现力。他的民间语言里透着高邮的民风民情,透着高邮的乡俗文化,透着高邮的文化个性。

汪曾祺这样一个重视地域文化书写的高邮作家,细致地将高邮文化中的地理环境、礼仪制度、风俗人情、价值取向、方言俗语相融合,将它们多样化、综合性地融汇在文学作品中。让我们在感受他的文学作品中高邮文化的清新独特的同时,也呼吸着他的文字里所流露出的文学新空气。这样文学性与文化性共存的文学作品才是汪曾祺这个作家的文学魅力之所在。他写高邮,写高邮的地域文化,高邮文化使他的文学创作之根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他的文学个性从那片文化的风土中长出来。

参考文献:

[1][2][8][10]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卷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6]汪曾祺.汪曾祺散文[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4]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9][12]汪曾祺.汪曾祺小说[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篇9

关键词:哈萨克族;饮食;待客

一、境内哈萨克族饮食习俗

中国境内的哈萨克人饮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与牲畜和放牧有关。马、牛、羊、驼是哈萨克牧民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饮食主要有茶、肉类、奶类、面类食品四种:

1.饮茶习俗:

哈萨克族的饮茶在饮食文化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大多数哈萨克牧民过着随季节转场的游牧生活,他们的居住以毡房为主,而且日常饮食多以肉食为主,吃蔬菜相对比较少,所以这种生活方式使哈萨克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其中,哈萨克族饮茶习俗具有浓厚的本民族特色。茶是哈萨克人的必需品,哈萨克族的传统习惯是在一日三餐中,白天的两餐是以喝茶为主,只在晚上吃一顿带有肉、面、馕等的食品。由于茶叶中有很多的微量元素,能溶解脂肪,有助于人们消化和提神,因此哈萨克人中流传着“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哈萨克人饮用的茶分坚硬的黑砖茶、茯茶、奶茶、奶皮子茶、酥油茶等几种。这些茶还有以下功能:(一)将茶作为礼品:哈萨克人通常在各种重要的活动、节日中都要饮茶,在社会交往中,哈萨克人饮用的砖茶可以作为礼物进行交换,是社会交往中最为常见的礼物,也被哈萨克牧人普遍接受,最集中地表现在婚姻缔结过程中少不了送茶。(二)保健养生:冬季气候寒冷,夏季干热,大量饮茶,冬可驱寒,夏可解暑。奶茶里既有茶又有奶,有时还放一些酥油、羊油、马油,这种奶茶更是一种十分可口而富有营养的饮料。

哈萨克族饮茶礼仪:境内哈萨克族的饮茶习惯是随着新疆与内地的商品交换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商业贸易不断繁荣活跃,“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茶马”和“马绢”的交易不断繁荣活跃。通过绢丝、马、茶叶等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交换使哈萨克人逐步接触、了解茶叶,并形成了饮茶习惯①。哈萨克族热情好客,招待客人时先敬上一碗奶茶,这是哈萨克人敬客的礼节。在哈萨克族中有这样一种风俗习惯,新娘在过门后要烧奶茶给自己的公婆,这表明新娘是一位巧手能干并能孝敬公婆的好媳妇②。

2.肉食:

肉食主要是羊肉、牛肉和马肉,平时一般多吃羊肉。常见的吃法有炒、煮、烤三种。最普遍而又颇富特色的是手抓羊肉,克烈部落吃抓羊肉的方法与伊犁的乃蛮部落还不太一样。哈萨克人十分喜爱熏肉,按照传统习惯,每年11月至12月间,哈萨克人都要宰杀一些膘肥的羊、牛、马,贮备起来随吃随取,过冬食用,这些肉可以一直吃到来年春天。哈萨克族人制作的马肠子(haze)是一种人们喜爱的食品。哈萨克人把马肉当做肉中的上品,用来款待贵客,他们有时还将整个全羊作为礼物献给客人。

3.奶类食品:

哈萨克族的奶类食品主要是由羊奶、牛奶、马奶、骆驼奶制成,调制食品的方法较为别致,有鲜奶、奶油、奶皮子、奶疙瘩、酸、马奶酒。这些奶制品具有香甜油酥、松软、清淡、略酸等特点。此外还有一种食品叫“杰尼特”,是用小米粉、白沙糖、炒面、酥油、葡萄干等食物混合制成。

4.面食:

哈萨克族虽以奶食、肉食为主,但也同样有各种面类食品,但比较少,其面食主要有“馕”、“包尔沙克”(称油果子,将和好的面切成菱形,用煮沸的油炸熟)、“那仁”(把羊肉切碎、加上洋葱、面片和香料,搅拌煮熟,是招待贵客的上等食品)、面条、馓子、油饼、抓饭、“库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和肉等七种食物煮成的粥,多在纳吾如孜节时饮用)。

二.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饮食习俗

哈萨克斯坦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之一,长期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在社会文化、风俗礼仪等方面与俄罗斯和西方有相似之处。哈萨克斯坦人吃饭采用分餐制,习惯用刀叉勺盘等,碗只用于盛汤。所吃的肉食主要也是羊肉,兼以牛肉。有一部分人也吃马肉、鸡肉,通常忌食猪肉、狗肉、驴肉以及自死之物。他们与中国境内哈萨克族饮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各种乳制品,如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等,都是哈萨克人的平常之食。但哈萨克斯坦人一般更爱吃一种黑色烤面饼,并且喜食抓饭。在一般情况下,他们所吃的蔬菜品种不多,以生吃为主,主要为西红柿、黄瓜、小葱和卷心菜等,多用它们做沙拉,一般每餐桌子上都会有一些果酱、面包、或烤制的各种带馅或不带馅点心。

三.待客习俗异同比较

在设宴招待来宾时,哈萨克斯坦人与境内哈萨克族做法是一样的。入餐前,主人提水壶和脸盆让客人洗手,一般家里都要准备一桌酒席,哈语叫“达斯塔尔罕”(dastarqan),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坐,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当客人饮茶时,多是女主人跪坐倒茶。在用餐过程中要先敬老人,把最好的肉也让给老人。在宰羊前,他们常会将它牵过来让客人过目。在他们的眼里,羊头乃是席上之珍,因此很乐于将羊头摆上宴席,认为惟有用羊头来招待客人,才能表达自己对待客人的赤诚之心,吃过羊头之后,他们才会吃其他部位的羊肉。按照哈萨克斯坦人的民族传统,牛奶、羊奶、马奶、酸奶和奶茶,都是上佳的饮料,并且可被用于待客。吃肉时,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此举在哈萨克人看来,意味着客人对主人的敬重和感谢之意。有时,客人还须切下一只羊耳朵,送给在场的最年轻的男子,此举意在叮嘱其孝敬父母。要想体现对主人热情的感谢,不仅要吃、要喝,还要祝酒说辞,一般饭后都有甜点和茶水。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

18世纪德国民族学家约翰·格奥尔吉(Johann Georgie)在其《鞑靼各族人民》一书中这样写道:他们(指哈萨克人)对外边来的客人非常友好,并尽其所有进行招待。他们为客人专门宰羊,亲手喂以“手抓肉”……③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时一般抛撒“包尔沙克”和糖果等迎喜事,这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牧民认为:“如果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客人,是奇耻大辱”。哈萨克族还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

四. 结语

总的来说,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与中国境内哈萨克族在饮食习俗上大体相似,在个别细节上略有不同。哈萨克人的民俗文化也是哈萨克民族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哈萨克人的饮食习惯呈现了哈萨克草原文化、游牧文化的内容,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更有各种哈萨克自身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因素。(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温文,《漫谈哈萨克族的饮茶文化》,黑龙江史志,2009

[2] 李国平,《略论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2)

[3] 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文化大观》,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4] 阿米那·阿力木哈孜,《哈萨克奶茶文化初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4)

[5] 耿世民,《哈萨克文化述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9(3)

注解

① 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文化大观》,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篇10

引言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传统生活器具则凭借其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在室内空间中也有着更多的表现形式。中式餐饮空间设计作为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一个分支,也受到了更多的推崇。现代餐饮空间不但要遵循实用功能,也需要展现出鲜明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征。而传统生活器具内容广泛,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内涵,将其应用于中式餐饮空间设计中,可进一步展示其艺术性与文化性,与中式餐饮空间实现完美融合。从传统生活器具陈设的角度分析餐饮空间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传统生活器具在陈设设计中的运用手法

1.移动和转换角色

移动顾名思义就是物体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转换角色就是转变一个物体本身以往的使用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生活器具在现代生活中反之失去它的原始作用。移动和转换角色可以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这些在普通不过的传统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地再创造,并通过移动将它巧妙地应用在中式餐饮空间当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对传统生活器具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再造,推陈出新,会给中式餐饮空间带来一种新颖亲切的氛围。

2.原生态置入

原生态置入是让物体本身的正常状态置入到主题空间当中去,特别是那些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回忆的的传统器具,散发着浓郁的传统生活气息,让人联想到以前的生活状态从而引发深思感慨,将枯朽的树枝和竹子在不改变它原有的状态下转移到了餐厅中,保持它的原生态。

中式餐饮空间陈设设计与传统生活器具的关系

陈设设计形式与内容多样,在室内空间中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弹性,其不仅有着组织与分隔室内空间的作用,也能够充分利用陈设设计自身的艺术性,创造出更为个性化的室内空间与艺术氛围,丰富室内空间层次感与艺术性,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给予人们更多美的享受。陈设设计在现代中式空间中也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通常能成为中式室内空间中的点睛之笔。

传统生活器具在中式餐饮空间中的应用,则能够实现这一需求。传统生活器具是我国人民在某一时期当中生活状态的浓缩,有着深厚的文化性与艺术性。将其应用于中式餐饮空间设计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文化性与艺术性,提升室内空间层次。

传统生活器具在中式餐饮空间陈设应用的价值

传统生活器具每一个形式、图案以及色彩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生活状态以及对生活的期盼,有着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其在中式餐饮空间陈设设计的应用,充分体现出了审美价值。其次,如今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压缩,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也成为了当前国人情感上的追求,民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传统生活器具的陈设应用,则充分体现出了市场供需的价值,其在中式餐饮空间中的展现。

传统生活器具在中式餐饮空间陈设设计中的运用

1.基于主题氛围的运用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长期以来以不同的形式在室内空间设计当中应用,这些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赋予了空间特殊的文化艺术美感,营造出了鲜明的主题氛围。对于餐饮空间而言,体现出不同地域文化以及饮食文化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餐饮空间设计中,应结合传统生活器具的运用,进一步衬托出空间的主题氛围,将不同菜系的饮食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同餐饮环境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带给用餐者更纯真的饮食享受与文化体验。

2.基于地域特征的运用

当前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趋同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也成为设计界中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在设计当中凸显出文化与地域特征,是许多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传统生活器具有着精神意义,代表中国传统的文化审美观念,这种将精神以及功能完美结合的物品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

3.基于情感体验的运用

餐饮空间起着调节人的精神、心理状态等情感作用,相关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已经上升到了情感需求的层次,也正是因为此原因,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地域性与主题性餐厅。中式餐饮空间室内设计当中,应充分利用传统器具的陈设应用,烘托出具备独特情感体验以及文化分的空间。这种应用方式不但可向人们带来崭新的视觉享受,也引发了人们精神与情感上的体验。例如将传统织物运用于中式餐饮空间,织物本身有着柔软舒适的特征,其可增添空间的温馨亲和之感,让人精神得到放松,身心舒畅。如丝绸织物可衬托出古朴之美,毛织物可形成朴素自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