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考点一】小学教学评价的类型
【考点归纳】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答案:A
【考点归纳】
【考点二】教学评价的方法
【考点模拟题】
成长记录档案袋属于( )评价。
A.差异性
B.发展性
C.社会性
D.自我
答案:B
【考点归纳】
【考点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
【考点模拟题】
教学反思的类型不包括( )。
A.纵向反思
B.横向反思
C.系统反思
D.集体反思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罗精明(1955-)男,湖北武汉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理、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40-02
电子技术是当今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科学技术。它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电子技术已经渗透进社会领域的各个层面,电子水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不管是什么行业,只要插上电子技术的翅膀便可以扶摇直上。电子技术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已逐步渗透到了教育领域。由此看来,学习和掌握电子技术不仅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而且也是社会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从某个角度而言,也是落实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办学的一个重要步骤。与此同时,学习电子技术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耐心与信心,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对高职学生进行电子技术教学,还有助于促进其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高职院校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着眼点,积极改进电子技术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对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作必要的尝试。
一、高职电子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当今世界的电子电器技术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手机、计算机等通讯电子产品技术迅速发展;电子电器产品如家用电器、工业控制与检测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汽车工业中的车用电器,以及环境检测仪器等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机电一体化设备,而是以微型电脑为中心,以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智能型仪器仪表设备。高智能型的电子电器产品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这就使得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以及每个家庭对电子电气技术人员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实际操作技能。这样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才能生产出符合人类需求的电子电器产品。
要培养出既牢固掌握电子技术知识、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电子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承担着不容推卸的重要责任。因为高职院校要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必须开设电子技术专业,承担电子技术教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和新器件不断涌现,也开始丰富着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再加之包括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内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电子技术教学的各方面条件已然成熟。在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必备的电子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全面发展的电子技术人才。
二、高职电子技术教学的现状
虽然高职电子技术教学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来看,这门学科的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实践教学条件落后。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不少学校在积极进行扩校和扩招,所以很多高职院校都将有限的经费投入进新校区建设,几乎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更换校内实验、实训设备,所以不能建立多功能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验、实训能力。
(二)教学内容单调重复。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没有细化培养方向,学生坐在统一的教室中接受一样的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理论脱离实践。教师只顾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却没有指导他们如何用于实践,学生虽然知道装接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设备的过程和步骤,但是实际操作中却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落到实处。
四、如何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基础,开展高职电子技术教学
(一)不断完善能力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际能力培养效果
现阶段,高职电子技术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课程设计、课内实验、课堂实训以及毕业论文等方式完成的。随着近些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学校的教学资源开始变得紧张,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基本建设等几乎已不能满足高职扩招的需求。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改善传统的能力培养模式。首先,课程设计应该综合电子技术专业的所有基础知识,科学、合理地选择能够体现出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性强的项目,禁止学生生搬硬套地照抄照搬课本知识,而应该选用不同的灵活的设计方案;其次,电子技术专业课内实验应该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和演示性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实验环境,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分析实验数据;再次,在课内实训方面,教师应该为学生选择贴近生产实际的项目,让学生逐步摆脱理论教学的思想束缚,培养他们能够以企业生产的角度和眼光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日后走上社会进行生产实践打下基础;第四,在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学生应该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尽力删除那些过分理论化的题目,使毕业论文既体现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体现所掌握的实践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二)仔细分析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确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向
我们都知道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主要是在电子企业从事电子设备操作、电子产品装配等工作,并参与到相关电子产品的开发和测试工作中去。就业范围比较宽泛。这些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不同,再加之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有不同的兴趣。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有必要仔细划分能力培养方向。如今,已经有不少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课学习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划分了实践能力培养方向,例如电子产品维修检测、电子产品焊接、电子产品硬件设计、电子产品硬件开发等方向。这种细分培养方向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技能培养的针对性,使学生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设备等资源,还能使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形成合理搭配,有效减少就业时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这可以促使毕业生都能找准就业岗位,并实现顺利就业。
(三)提供合理的实验开发环境,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诸如电子产品的装配、设计和调试等实际能力的培养是要通过大量的课内实训和实验来实现的,如果只是单纯依靠教学计划所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远远不能达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的。为此,教师要提供合理的环境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练习电子产品制作和焊接,以及电子产品的软硬件开发,以此来锻炼他们的专业实际能力。其次,高职院校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验开发环境,在电子仪器仪表的借用、电子元器件的选购,以及专业实验室的开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以此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开发环境。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职业技能比赛,这些比赛可以促使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并加快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要大力鼓励本校学生参与各级职业技能大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检验了他们实践技能的培养状况,由此来逐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尝试工学合作培养模式,以此提高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大力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学习模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时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统一起来,追求学校课堂与企业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工学合作培养模式是近些年来出现的、当前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它不仅可以考验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少高职院校已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对于一些师资力量较薄弱、实验实训条件较落后的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一条捷径,不但可以运用企业、工厂的实际环境来培养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保障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五)实施“双证书”制,增加学生的“含金量”
“双证”制教育是指职业院校按照标准和岗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实训、实习,使学校教育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完成学历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经学校和职业资格鉴定机构考试鉴定,成绩合格并取得规定学分以后,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了这些职业资格证书,学生的“硬件力量”会大大增强,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些证书见证这些毕业生的实力,从某角度上而言,实施“双证书”制,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
五、结语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电子技术正全面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它的强劲脚步无不昭示着电子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决定了培养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完善能力培养模式,确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向,提供合理的实验开发环境,尝试工学合作培养模式,并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进入更高的专业领域,推动科技与时代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汪建.基于现代EDA技术的电类课程教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篇3
一、言语生成过程及中心环节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生成机制,常见的语言形式有五种(Laver1970,转自桂诗春2000):①没有失误的、连续性言语,如“念讲稿”;②有失误的(包括一时失言及其改正的)言语,如日常的口语;③断续性言语,最典型的是口吃;④儿童在语言习得阶段的言语,属“发展中的言语”;⑤“解体”的言语,比如言语障碍等。教师言语基本上介于“没有失误的、连续性言语”和“有失误的言语”两者之间,类似演讲。一方面大多数以至几乎所有教师言语达不到无误输出,但又比日常口语显得正式,其生成过程与普通人的日常口语生成相比有其与众不同之处。
话语的生成大体上经历过四个阶段:首先是把意念转换成要传递的信息;其次是把信息形成为言语计划;第三是执行言语计划;第四是自我监察。外语教师语言形式的生成过程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构思阶段,指说话者根据自己的交际意图在头脑中产生所要表达的思想,确定说话的内容。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是说话内容的轮廓,大脑中会出现一些主题词语或“语点”。转换阶段,指说话者运用句法规则将所要表达的思想转换成言语信息。实际上是一个编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语点”将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扩展、丰富、编码为完整的句子。执行阶段,指说话者产生一个语音完形,将头脑中的言语信息变成口头语言的过程(这一过程还包括自我监察的环节)。可以看出教师课堂口语生成机制的中心环节是紧紧围绕着“言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来展开的,外语教师言语生成的特点也就是在这两个环节中表现出来的。
二、外语教师言语生成机制的特点、手段和模式
外语教师课堂言语生成机制的特点是相对学生而言的。与学生或教师的日常口语状态相比,外语教师课堂言语的生成过程具有语篇计划的特点,即根据语篇环境,选择有效信息,赋予信息结构的特点,课堂言语的交际手段相对单一,教师言语的模式必然具有教育属性。
1.语篇计划特点。这是在言语计划的制定阶段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言语计划”,简单说就是为生成语句所做的各种准备。外语教师带着教学计划走进课堂,其中包括大纲规定的内容、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要建立的课堂气氛。有了这些课堂言语行为意图,就必须用言语行为来实现课堂交际意图的整体计划,即实施宏计划,主要是教师怎样选择和排列信息内容。教师经常用一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方式来表示信息内容(微计划),让学生能够找到指称,能够知道什么是新信息,等等。这些将分别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入、语言实践机会和心理吸收状态。其实,普通人的言语计划毋须具备语篇环境的特点,而教师言语这方面的特征却非常鲜明。
首先,在教师言语中语篇计划是种常态,在言语计划中居主导地位。无论是独白型语篇,还是会话型语篇,教师在制定语篇计划时绝非一种即兴的行为,有构成语篇的明显意图。教师言语最终总要形成语篇,或者说是以最终形成语篇为追求目标。
其次,在教师言语计划的执行阶段,教师话语的主要功能(提问、反馈、讲解、评价等),每项从宏观上或微观上都体现了语篇计划到言语计划执行的特点。要传递什么信息,通过什么层次结构和局部结构,都取决于教师的意图。教师通常会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如突出概念、标示话语主题、赋予信息结构、分配主题、焦点或新信息等。
在教师口语中,言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简单来说是一种“相继并存”的关系。换句话说,宏计划与微计划这两个环节是相继进行并同步增长的,说话人不需要在微计划开始前就完成所有宏计划。“宏计划”是用言语行为来实现交际意图的整体计划。“微计划”是说话人为宏计划中的言语行为赋予信息结构,分配主题、焦点或新信息时所作的活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对“宏计划”(语篇计划)一般都有一个较为充分的准备,在说话过程中注意资源要同时兼顾“宏计划”和“微计划”,从而使语流显得顺畅而少停顿。
“语篇为主”仅仅是言语计划制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教师言语计划的有效实施,还得通过考察课堂提问和课堂话语模式等方面教师言语在言语计划的执行阶段的特点。
2.言语手段。在言语计划的执行阶段,言语计划本身虽然没有一定的模式,但实施时必须考虑供使用的语言手段。提问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枢纽,在教师话语中占有很大比例。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质疑,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探求新知识、新课题;引导学生知识迁移,接受新知识;帮助学生整理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有条理;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等。大多数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来教学,对于问题的内容和措词,都有预先计划。教师在总结一课教材的内容,或是复习从前所学的教材,或是启发学生的思想时,若能把所要问的问题层次化、系统化,把问题与问题相联系,而且一步深入一步,对于学生思想的启发,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事先是有准备的:制定和执行言语计划的速度通常要高于普通人。正因为课前的准备,教师可以更迅速地制定宏计划,同时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微计划上,使语言表达更为流畅自如,为学生提供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环境。
3.课堂言语模式。长期以来,英语课堂互动模式主要为启发-反馈-跟踪的话语模式,即IRF结构模式。传统的教学法是从“教”的角度设计教学,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按教学进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启动提问(initiation),学生反应/回答(response),教师评价/反馈(evaluation/feed-back)。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上用来讲解的时间在教师话语中所占比例较大。换言之,在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课堂里教师话语的主要功能是讲解,教师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
在外语课堂里,教师言语不仅是教学媒介,还是向学生传授信息的重要源泉(Nuan,1991)。通过课堂教学外语,教师言语的功能必然具有教育属性。
三、生成特点与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培养
从以上对外语教师言语生成机制的特点、言语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探讨中,我们希望能从言语计划到实施的过程中探索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培养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语篇生成能力。上述的理论分析显示,教师口语在生成机制上具有“语篇为主”的特点,教学实践也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存在的英语学习问题不是单词、单句的表达,而是连句成篇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语篇生成能力应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事实上衡量英语言语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也是看语篇生成能力的强弱。因此,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语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强语篇训练。“语篇为主”这一特点对于英语教学的意义在于,教学必须在言语计划制定方面完成两个转变:将语篇计划的制定由非常态转为常态;将计划制定时的状态由非自觉转为自觉(其实这两者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而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关键就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篇制定能力。实践证明,通过严格正规的训练,非英语专业学生是完全可以达到专业水准的。
语篇计划的制定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我们在制定言语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交际意图”、“图式结构”、“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知识”以及“说话人所具有的表达手段”等等。其中教学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图式结构”和“所具有的表达手段”两项。毫无疑问,学生掌握的表达手段越多,在制定语篇计划时就越游刃有余,可以说大学英语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表达手段,所以,对表达手段方面的训练是非常充分的。目前急需加强的是对“图式理论”的研究。得体的言语行为是按照相应的图式来进行的,所以,如果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话语结构图式,就会拥有快速制定语篇计划的能力。因此,加强语言图式方面的总结和研究,挖掘新的话题图式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和主题词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大量图式结构的方法,使其能够快速制定语篇计划,最终实现最大限度提高语篇生成能力的目的。
2.加强注意资源使用训练,提高语言输出能力。教师言语的特点分析也为我们改进口语训练的方法提供了心理学依据,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完善口语的教学。
首先,充分意识到“言语计划”的意义。前文提到,教师在说话过程中注意资源要同时兼顾“宏计划”和“微计划”,才能使语言显得流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当传递熟悉的信息时,人在长时记忆里检索、提取信息的速度就比较快,所以我们可以训练学生在即兴演讲的开头部分描述已有的事实或解释论题(这些话语都是比较熟悉的,几乎无需进一步提取什么信息),从而达到为制定“宏计划(语篇计划)”挤出时间量的目的。而且根据“从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的认知规律,这种表述结构也完全符合人的理解习惯。
其次,加强注意资源使用方面的训练。如上所述,人在长篇独白中注意力是在“宏计划”和“微计划”之间交替轮换的。这种交替轮换会影响口语表达的效果,造成停顿、支支吾吾等现象,对于学生言语输出能力的培养来说,当然要力避这种情况的出现。因此,在充分准备宏计划的同时加强注意力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学生能较好地在宏计划和微计划之间分配注意资源,或者能恰当地在宏计划和微计划之间进行转移,必将大大提高口语表达的效果。
3.提高教师话语水平和提问技巧,转变教师课堂角色。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主要有两类:①要求回忆并提供知识型信息,只有一个正确答案;②要求作出评价、判断、解释或论述,接受多种答案。它们分别被称为“封闭性”和“开放性”问题(Barnes 1969),或“展示性”(display)和“参考性”(referential)问题(Long & Sato 1983;Brock 1986)。当前的情况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前者,重事实不重思考、重记忆不重理解,这样很难促进语言习得。教师话语占的课堂时间太多,教师与学生的话语交流往往局限于问答形式,使得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应尽量延长学生话语时间,缩短教师话语时间,为学习者创造一种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环境和机会。为此,应全面提高教师话语水平,使之掌握恰当的提问技巧,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充分发挥教师话语在二语习得课堂上的作用。反思教师课堂言语模式,我们主张教师应少提“封闭性”问题,多提“开放性”问题,使教师在提问之后很自然地延长等待时间,从而给学生更多输出机会。
4.选择意义商议,注重调整互动结构。“意义商议”(negotiationof meaning),即会话双方通过“划界”、“确认理解”、“核实理解”、“请求澄清”、“重复”等手段来调整互动结构,以便理解所产出话语的意义。意义商议被认为能促进语言习得,一方面因为它既能预防又能修补理解缺口,可带来“互动型”可理解输入(Long 1983;Pica et al1 1987);另一方面因为它能创造输出机会,并通过“负输入”推动会话者改换别的表达方式以修正自己的输出,令其更准确、连贯和恰当,更易于理解(Swain 1985;Pica 1988;Pica et al1989)。教师话语采用意义协商、及时反馈等来维护和平衡交互。但互动内容多为语言操练,缺乏真正意义的语言交际,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和习得。Pica et al(1987)指出教师不应把注意力全放在语言准确度上,而应注重调整互动结构,特别应主动核实和确认学生理解与否,并鼓励学生澄清和确认自己不清楚的地方。Foster(1998)还发现,学生听不懂时因怕耽误时间、不愿表现出不懂或寄希望于后面的信息,很少主动选择意义商议,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指导。实际上,大多数研究意义商议的人也都主张经常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时气氛比较自然,也有助于增加输出。当然,Pica & Doughty(1985)曾提醒说,齐步走式互动比小组式互动中的话语更合乎语法,过多的小组活动可能会减少学生接触正确输入的机会。
学生到课堂上来学习语言知识并练习使用语言,走出课堂后便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因此,他们对课堂的依赖性更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他们学习效果的影响也更大。为此,外语教师有必要掌握有效的课堂策略。语言课堂有一个有别于任何其它课堂的特征: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应熟练掌握目的语,而且应懂得如何通过使用语言而教语言,并能使学生通过使用语言而掌握语言。正因为语言课堂具有特殊性,课堂互动本身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极好机会。如果学生能参与课堂互动,就能直接获得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机会,同时还能参与管理自己的学习,这会使其学习态度变得更积极、负责(Allwright 1984)。
教师话语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对学生的语言输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两者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教师课堂言语生成机制的特点、属性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会对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产生影响。为此,教师话语应以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标准。高质量、多样化的教师话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语言习得,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监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注重话语输入的质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创造一个协商、鼓励的语言环境,以正面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出。
篇4
一、电子技术职业能力定位分析
1.职业能力定位分析
中职教育应遵循职业属性,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职业教育的社会需要和个性化需求,优化教育教学。中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包括专业技术人才必备的通用能力、特定职位的专业能力以及多学科的职业综合能力。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应遵循中职教育的规律和就业特点,满足企业行业的就业需求,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樽酆鲜导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
通过对珠三角周边相关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对电子技术职业能力的需求进行定位,确定了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①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②具有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家电维修和电工操作的基本能力;③具有中级维修电工的职业技术资格;④具备电子设备操作、电子产品销售能力;⑤从事电子相关的职业活动所需的社交技能,以及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
2.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能力定位分析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职业能力的养成表现在两方面: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学生个人行为的转变,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相互渗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因此,我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以电子技术中典型任务为载体,它包涵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实训。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和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电子设备的操作、电子产品的销售工作。根据我校电子技术职业能力定位,确定了中职学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职业技能,包括能够简单分析电子线路,识别和检测电路元件;学会使用常用的仪器仪表;能够读懂一般电子电路图,能分析和判断常见电路故障;具备安全用电常识,熟悉电气安全操作的基本规程;养成守时、文明、礼仪、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
二、实现职业能力的项目教学模式实施
项目教学的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这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究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1.课程项目的确定
确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我校课程专家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电路原理和制作过程,提炼出电子技术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行业企业岗位任务和岗位能力要求,以电子技术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依据国家电子产品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结合电子行业职业道德的要求,将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更加接近企业岗位的需求。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基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根据自身学科和后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我校教师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知识进行了整合和重构,确定以下课程项目:直流稳压电路充电器、声光控延时开关、环境温度控制器电路、模拟遥控风扇电路、自适应式烘干系统、路灯智能控制器、物体流量控制器等。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以完成电子工艺过程为主线,在项目任务中融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训。在技能训练方面,培养学生电子元件的检测与识别能力,电子产品的装配和调试能力;在理论知识方面,加强电子电路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图阅读等方面的教学。课程项目模块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也可以是学生组织的创新项目。
2.项目教学模式
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教学模式,以此展开相关联部分的基本特性、结构、原理、制作过程等内容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任务布置、任务计划、任务决策、任务实施,任务检查和任务评价。例如,在“直流稳压电路充电器”模块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具体详细的教学过程包括:①任务布置:认识、组装、调试直流稳压电路充电器。②任务计划:学生能够分析原理图,认识装配图,测试部件质量。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准备好组装工具,注意组装与调试细节。③任务决策:老师集中讲解直流稳压电路充电器电路工作原理,强调安装调试中的注意事项,项目小组讨论并制定实施方案。④任务实施:项目团队按照直流稳压电路充电器原理图,分组完成直流稳压电路充电器电路的安装和调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⑤任务检查:教师指导项目组相互检查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消除电路故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⑥任务评价:项目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评价等。 过程性评价重点强调学生的职业素养(安全文明操作、实训出勤情况和日常表现);知识性评价通过考核项目小组的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采用以职业能力本位的项目教学模式的意义
1.加强课程改革,提高办学水平
“以项目为主线,能力为本位”的项目教学模式,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中职教育不断发展。我校电子专业的定位是:服务于珠山角地区电子电工类岗位,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按照中职教育的要求,我校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为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项目任务教学,使学生具备适合区域职业特点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服务。
2.优化教职员工,提高综合实力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项目教学模式,通常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序,这不仅改变了教师教学交流的方式,而且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电子技术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优秀的专业教学技能、分析和解决故障的能力。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准备教学设备、教材,制作教学课件和熟悉教具,要比以往花费更多的精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认识和知识水平,全面提高的同时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校企合作的项目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实践技能得到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职业竞争力
篇5
关键词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53-02
1 前言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光学化、网络化、微型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懂技术并能操作先进设备的专业人才受到各企业的青睐。我国的高职专科层次的教学以三年制为主,在教学中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教学手段单一、理论和实际脱节等问题。
把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职业基础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岗位方向能力”的“能力递进”策略优化课程,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体验企业真实生产任务,强化生产性实习与顶岗实习,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2 与产业对接,构建“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邵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专业教学团队对三一湖汽、邵纺机、山立水电等邵阳市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能力调研,明确了本专业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将学生职业能力分为递进的职业基础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岗位方向能力三个层次,参照岗位职业标准,制订了课程标准,创设企业情境,实施教学情境与生产环境对接,实行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先后组建了“邵纺机班”“三一班”“德昌电机班”“山立水电班”“美的制冷班”等10个订单班,推行订单式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构建了“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联盟,校企共同夯实“理实一体化课堂,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的相互融合人才培养平台,优化“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实现培养方案共订,双师队伍共培,实训基地共建,教学资源共享,培养过程共管,校企文化共融。
3 对接行业需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的决策下,实行校企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对三一湖汽、邵纺机、神风动力等企业岗位及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毕业生就业后岗位渐进提升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按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能满足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人才可持续发展要求。
4 推行工学交替,实施项目教学
在递进式能力培养过程中,推行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从大二开始,首先到企业参观实习,感受真实的生产情境,了解工作岗位培训,返回学校学习;再以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装备制造行业的专业通用技能;再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熟悉企业生产管理,体验职业环境和岗位职责,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然后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专业基础选择固定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在教学组织上,参照企业典型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通过任务引入、项目展开、项目指导、项目评价、项目拓展等方式实施项目教学。
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利用校内外真实或仿真的生产实习环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教、学、做”一体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专任教师与现场专家有机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推进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虚拟信息技术,通过职教新干线和网络平台,将企业真实生产情境、产品加工过程等直观为教学服务,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增强各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订单班教学根据企业岗位需要,增设针对性强的课程,如邵纺机班开设纺织机械原理等相关课程,三一班开设搅拌车工作原理方面相关课程。订单合作企业全程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岗位有效对接。
5 取得效果
通过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果显著增强:在以前的教学中经常出现不预习、不听课、不写作业、不复习的现象;现在,教学以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使学习效果显著增强。教学改革以来,学校机电类专业学生的获证率显著提高,如2011年维修电工中级获证率为92%,高级工获证率为88%;2012年中级工获证率为99%,高级工获证率为91%。2009年湖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举办的湖南省天煌杯电气控制技术技能竞赛中,王涛在单片机快速开发项目中获第五名;2011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中,艾鹏飞、张桃、刘建武获得二等奖。
通过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能力递进、项目教学、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进一步推动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业对接,推行工学交替,实施项目教学,全面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可为同类院校同类专业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卢艳.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4):33-34.
[2]汪炎珍.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院报,2006(1):267-268.
篇6
关键词:知识图谱 旅游管理学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47-02
根据最新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旅游管理成为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并列在管理学之下的一个学科门类,这在客观上反映出全社会对旅游管理学科教育的认识提高与肯定程度,同时也给旅游管理学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改革要求,如何能够真正通过改革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成为当前摆在旅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更为紧迫的任务。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关键
客观来看,自从现代大学出现以来,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就始终贯穿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的讨论与研究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被公认为是目前教学改革的目标,而“人才培养方案是否优化、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培养方法手段是否科学”则被认为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由此,减少理论教学、加大实习实践教学力度;推广采用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似乎成为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特别是近些年来表现的愈加突出。在思考之后,笔者认为,不触及“灵魂”的改革是无效的改革,其实质仅仅是简单的“表演”。围绕“能力”主线如何真正突破瓶颈、优化学生学习的投入产出比率应该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
作为典型的应用性学科,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在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方面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专业教育教学本身。但是,在进一步冷静下来之后却发现,由于历史较短但发展迅猛等原因使然,目前旅游管理学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内容等方面仍然还普遍存在着与应用型专业特色不相符合的问题,“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培养投入与时间成本”、“学生知识集成与能力构架”等方面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这些问题急需得到有效解决,而目前仍在通用的“以课程为基本单元、‘单科独进’”的教学组织形式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和满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当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也就自然成为每一个旅游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在多方寻找之后,将“知识图谱”系统应用于旅游管理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及其体系创新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知识图谱的实质与内涵
知识图谱是一种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融通的途径,其实质是用简单明了的可视化技术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信息通过组合形式描述、演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方法。其中的“图”指的是图示,“谱”指的是系统,图与谱合一则是知识空间与时间动态变化的统一表述。目前,知识图谱大多作为知识管理的形式被运用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表现为对企业中大量的有价值的方案、策划、成果、经验等知识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可以看出,知识图谱能够非常简洁、清晰地表现事物和现象的形态结构、成因机制、组成物质、动态变化等综合性、复杂性规律,对通过在积累知识资产的基础上形成企业员工间的相互学习、知识共享、知识再利用和知识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利于个体发展的需要的同时也有利于集体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有效降低组织运营成本、强化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是,知识图谱在教育教学系统中的显然与企业中不尽相同。而应该是一种以学科、专业为平台的学习方法和理念。笔者认为,其本质是通过知识计量、数据挖掘和图形绘制的过程揭示知识的动态发展规律和知识体系结构,从而为学生真正系统了解、掌握知识提供切实的、有价值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知识图谱是对“课程”进行重新梳理和科学设计的系统工程,是对学生“知识减量与技能增量后适用、实用的知识集成、知识拓展、知识发现与知识创新能力”的追求。与目前的传统学习相比较,知识图谱用非常清晰、明确的方式表现知识点和关联结构,对降低学习成本、提高知识系统性和运用能力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三、“知识图谱”在旅游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通过前述内容不难看出,“知识图谱”的思路体系下,旅游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以效率评估和过程决策为基础,通过对课程教学系统的重新整合来创新和实现的,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一)知识识别
知识识别是形成课程知识传授方法的基础,也为知识的图谱化创造条件。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识别出知识点;二是识别出知识间的关系。在识别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形成教学的不同偏重。如:低年级学生一般对专业了解的不多,同时,在其后的专业学习中还会遇到相关知识点。因此,其知识的传授以普及性的介绍为主,对概念的辨析显然是重点,应用图片、视屏等教学工具具有能够更快、更好地被理解的优势;而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课程知识传授就应该主要以提升理解和探究能力为主,教学中一方面应该随时回顾之前的概念,另外应该在其基础上增加由概念引发的关联知识的系统分析。同样,一门课程中的知识点有多少,哪些是交叉的、哪些是独立的也要加以识别,这样才能够有效组织教学。
(二)知识分类
客观上讲,“知识”本身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如果仅仅是识别知识而不对知识进行必要的分类,势必会形成对知识结构的认识模糊,当然也就直接会导致知识传授和知识接受的模糊。当然,分类也必须要建立在知识识别的基础上,归纳不出知识点,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分类。目前,最常见、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是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之不同,“知识图谱”的思路下是通过DIK(数据、信息、知识)的金字塔体系来形成知识分类的,即通过分析数据、信息、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明确知识结构。即:将课程要反映的综合信息细化之后会得到知识点,而将知识点之间按照一定的关系分解后也就简化成为知识类型。如:《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一般原则和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管理实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是按照“研究对象、基本概念、旅游与旅游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者与旅游流、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旅游企业与旅游市场、旅游宏观管理”等章节来进行排布的,结构表面上看起来比较条理,但是各部分的联系不够紧凑,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混乱。而在“知识图谱”体系下,该课程知识被分类为“旅游”、“旅游者”、“旅游流”、“旅游产品”、“旅游要素”等原理知识;“旅游资源分析”、“旅游产品开发”等技能知识和“旅游企业管理”等事实知识,最终综合为“基本理论”、“旅游者”、“旅游经济”几个部分。
不难看出,这样的分类将课程结构简化并形成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若干知识点及其体系,在传授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也基本建立了学生的课程思维结构、对实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知识结构化
所谓知识结构化就是将被识别出并分类后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来来进行排列。通过识别与分类,基本对知识点有了有关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按照什么结构化知识才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是一个非常现实、也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步,可以采用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因果关系图”、“ABC分类法”来辅助进行。恰如经合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一书中,知识又被结构化为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体系。在知识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结构化为不同的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当然,不同体系的知识赋予了不同的掌握原则:原理知识需要被准确记忆;技能知识需要再理解后应用,而事实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分析总结。
(四)知识系统化
对单科知识的掌握并不是旅游学科教育的目标,最终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体系,并学会对知识的开发利用以实现教育目标和组织目标。由此,知识系统的形成是在旅游学科课程体系创新与构建中应用“知识图谱”的核心目的,当然,专业知识的系统化是建立在课程知识的结构化基础上,同时结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将课程间的联系点明确地标示出来,以便于在教学中按照先后逻辑进行合理的增减。这一问题要考虑到两个方面:
首先,要构建一个明晰的课程知识体系。对课程的章节结构进行必要调整,如,参考图2的结构绘出各门课程的结构图,建立便于形成课程知识交流的基本环境。
其次,构建出有利于开发利用的不同课程间的关系模型。按照一定的能力要求或实际工作标准来形成课程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图,将课程关系图细化到课程知识点关系图,从而形成了最终的专业知识图谱。
如:以要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景点导游服务能力为起点。则形成了集合“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旅游心理学”、“管理学”课程的关系图,而在对关系图的进一步分解中,则表现为对导游人员的“说”(景区景点讲解,依托旅游心理学、导游基础)、“引”(引导游客,依托管理学、旅游心理学)、“调”(调动游客积极性,依托导游实务、管理学)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被相关课程中的有关知识点支撑,由此,讲知识点与能力与标准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在教学中只要在完成知识点传授的同时告诉学生他们之间基于什么样的联系、会形成什么样的效果,学生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然,如果在授课或入学之初就能够将知识图谱交给学生,更能够是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需要学习什么,进而采取有效的学习手段和方法与教师配合,形成教育教学形式的创新与变化,有效节约学习时间、降低学习的综合成本,同时还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学生对教育教学动态性要求增强和教师教学手段惯性思维与之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为旅游管理学科教育教学解决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当然,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没有捷径可走,看似简单的问题也还需要不断的梳理、全面的分析和大胆的实践。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J2012129)】
参考文献:
1.张福学.知识管理导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左美云.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科学决策,2000(3)
3.杨梅英.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巢乃鹏.知识管理——概念、特性的分析[J].学术界,2000(5)
5.彼得·P.德鲁克等著.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6.Durcker P P. Post—captipalit society.Oxford:Butterworth Henie mann,1993
7.加内什·纳塔拉詹等.赵云飞译.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8.维娜·艾莉.刘民慧等译.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9.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0.赵士英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辨证关系[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1(10)
11.彭伟等.论知识管理的背景[J].图书情报工作,2000(8)
篇7
摘 要 在信息化技术影响下,国内传统会计教育发展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现今,在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下,在财务会计教育方面融入网络技术,已然成为传统会计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本文研究中,对网络财务环境下给传统会计教育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国内高校会计教育方面的改革,以及思想上的转变都能起到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网络财务 传统会计教育 影响
一、网络财务与传统会计教育环境的变化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在更新换代上也越发迅速。在当今企业中应用的会计准则也在随着时代变迁而进行改变,这对国内会计教育环境也产生重要影响。也可以说,在网络财务发展进程中已经对传统会计教育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过去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是根据会计信息进行的设置,但是,国内传统会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对会计准则应用上的理解,而忽略了市场经济环境对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影响。并且,现今经济环境发展迅速,必然对传统会计教育产生严重影响,如在会计教育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方面。而从网络财务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传统会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才能在网络财务环境下创造更加适合的会计教育体系。
二、网络财务的发展对传统会计教育体系带来的影响
(一)对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
现今,高校教育的人才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型人才,而是以社会实践为目标,培养更多社会应用型人才。随着网络被应用在各个行业,如果仍以传统教育方法进行人才的教育,那么则是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其在受教育过程中不但要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且在网络技术更要掌握。网络财务本身在操作上较为复杂,且所涉及的会计内容较为繁多,除了会计准则之外,也涉及到部分经济知识。所以会计人才在实际工作开展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网络财务知识,以此创造性的展开工作。因此,在传统会计教育培养目标上要撇弃之前死记硬背教育方式,而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会计教育。
现今,国内高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开始呈多元化教育模式,并且在教育理念上也开始借鉴西方国家先进教育理念,以学生综合性素质作为学生专业素质评价标准,不再单一成绩进行评估。因此,网络财务对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模式上也产生重要影响,迫使会计教育体系得以变革。
(二)对传统会计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
对国内传统会计教学方法进行了解,其同其他学科教学方法基本相同,都是以教师单向授课模式进行的知识点学习,这点同网络财务学习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高校网络财务教学方法上多以创新性思维进行教学,且对学生思维创新上较为注重,所以在教学方法上非常多样。而学生在网络财务学习过程中自然也能掌握更多知识点,这对其今后的社会工作有极大的好处。
(三)对传统教育内容的影响
国内教育主体相对较为固定,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单向授课,学生进行知识点学习,以此掌握会计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上存在较大不足。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知识重点,但是在学生所需知识的延伸上却很少涉及,这对学生知识点的创新,以及知识点的转换都起到阻碍影响,只能通过教师所传授知识点得以掌握。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进行转变,能够在固定会计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一些网络财务发展历程和应用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学生对网络财务了解的兴趣,这对其思维扩散,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高校会计专业在教育内容上融入部分网络财务发展历程相关的内容,也开始注重对学生教学中以“思维扩散”的方式,使学生逐渐的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层次越多,对其今后的实践工作越有好处。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传统会计教育中所学知识应用程度越来越低,并且越来越多的会计信息则要又会计人员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获取,以作为其会计工作的参考。
三、网络财务环境下传统会计教育如何创新
(一)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
如果在教学理念进行创新,那么就要传递给学生一些“不完备会计信息”。这里所说的“不完备会计信息”指的是一些可观存在的会计问题。如在不同行业的企业中,其对于利润数额的确定上是不同的,这与企业战略经营方法,以及需求者目标不同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利润数额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会计信息并非错误,只是在会计确定方式上要以人们逻辑思维进行运用,借助其创新能力进行思考,或者经过一些公认的准则进行论证,以此得出最终会计答案。因此,在传统会计教育中应融入这些“不完备会计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的、多方位进行知识学习,对学生今后知识面的扩展,以及对会计问题探索的精神都起到重要作用。
(二)在传统会计教育教学目标上进行创新
在高校培养会计人才过程中是侧重于“知识型人才”,还是“创新能力型人才”,是现今教育目标模糊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注重“知识型人才”培养策略,那么传统会计教育上也不能完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以“创新能力型人才”作为未来传统会计教育教学的目标,那么不但可以传授学生一定的会计知识,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一举两得。
(三)在传统会计教育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
对于传统会计教育来说,能够在网络财务环境下进行创新,借助网络财务教育中所具有的教学手段,以此改善传统会计教育存在的不足。如传统会计教育教学手段不足的问题,则可以借鉴网络财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借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涉及到会计实务,所以在教学中应借助网络财务软件进行应用,以适应网络财务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与此同时,因学生在会计教育过程要模拟实际会计应用,所以可以模拟出实际企业网络财务管理环境,使学生在会计实务模拟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对学生今后就业也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白美婷.ERPh境下企业会计职能的转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05):90-93.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模块化;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火热,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剧增,也对以培养具有较强计算机职业能力[1]的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教学占比大、授课内容更新快等特点,然而,在目前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新技术与教材的组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结合、单一知识与整体运用的融合等。因此,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该立足教材、结合新技术、开展模块化和项目化教学,从而实现高质量计算机人才培养和专业的不断发展。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新技术与教材缺乏有机组合。目前,由于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促进了技术的推陈出新。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的更新换代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授课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然而,如果不注重教材上的知识,或者完全脱离书本进行授课,对专业课程教学也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首先,学生在课上为了获取知识用于课后巩固和查阅,疲于课堂笔记的记载,缺乏有效的思考。而计算机专业人才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技能以外,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消化以及编程思想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其次,技术的发展稳定需要时间和行业的检验,而且也会带来更高的入门难度。一味追求新技术、新版本、新功能的讲授,不仅会带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弱和学习动力不足,还可能存在一旦市场反映不强技术被废弃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就业时难以学以致用。第三,优秀教材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案例和素材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对于内容讲授安排、学生预复习和实践操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价值和学习价值。(二)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缺乏有机结合。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育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掌握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编程能力的技能人才,尤其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2]。然而,目前许多计算机专业专任教师具有“高校到高校”的背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或多或少会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减少了实践操作环节的比重,或者出现“满堂灌”的现象。理论与实践的过度失衡不利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第一,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生源特点表明学生不太适应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采用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无力感,进而产生厌学心理,无论对于教学效率、学生管理和学生的成人成才都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是差生,也不代表他们就学不好,全国技能大赛获奖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表明,他们更适合以实训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也决定了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该而且必须从学生出发,采用适合学生掌握技能的教育教学模式。第二,实践比重少的教学模式,会减少学生的实际上机训练时间,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三)单一知识运用和知识整体运用缺乏有机融合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教育教学过程要采用以实践教育为主,知识教育为辅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学环节注重单一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训练,忽视知识和技能的整体运用,也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环节对单一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训练,虽然在当时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已经掌握,但在对后续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训练,需要联系前面所学时,学生往往难以引起联系;第二,学生知识整体运用能力欠缺。忽视整体知识运用的环节,也会让学生缺乏将所学知识进行整体运用的能力培养,从而呈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形态。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 微课 设计 制作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35-02
微课最早是在2006年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在可汗学院进行实践的。它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1]我国于2012年,在佛山市率先启动微课建设,征集了超过3000节优质微课,参与教师超过2000人,覆盖“小、初、高”各学科的重点和难点,点播次数超过100万次,深受师生的欢迎。2013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这是网培中心成立6年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的在线开放公益比赛。[2]全国省级赛区共有31个,参与比赛的高校超过1600所,参赛选手超过12000多人,受到了高校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微课的发展已完成了从中小学到高校的全方位覆盖,目前,在教育界正掀起一股微课的热潮,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
国内著名的微课实践研究者――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教师胡铁生先生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高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3]。它使学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个特定的教学行为,或者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因此,微课是我们现在学习的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加快我们学习的步伐,让我们不再只是以传统课堂单一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
一、微课简介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选择最佳的效果,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以在线播放或流媒体的形式展开,主要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简短、完整的教与学活动。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在教学时用的时间比较短,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微课教学内容较少,针对的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相对是一个零碎的知识点;资源所占用容量较小,从它的大小上来说,“微课”拍摄出来的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为几十兆,视频支持在线播放,视频所用格式一般为rm、wmv、flv等,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进行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同时也为学生起到预习、复习和巩固的作用,师生们一起实现移动学习。
(三)微课的类型
微课的类型有很多,主要有:启发类、演示类、讲授类、实验类、讨论类、练习类、探究学习类和自主学习类等。[4]比如,在学习客观规律的时候,可以通过启发式的微课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又比如,要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时,可以通过探究学习类的微课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达到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因此,在制作每个微课前,要根据所要讲解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实现的目标选择适当的微课类型,从而实现提高微课的效果,提升学习成效。
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一般先选取知识点,然后通过知识点来制作微课视频。
(一)微课设计选取的内容
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最佳,知识点的选择、分析和处理十分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前,首先要慎重选择知识点,知识点要尽量选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考点;选择要细,要把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割成若干个小知识点,且教学时间不能过长,要求十分钟之内能够讲解透彻;选择要准确无误,不允许出现语言、文字、图片上的知识性的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其次对相关的知识点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让师生更加易懂,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微课制作的步骤
首先是选题,选取所要讲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其次是编写教案,通过我们所选的题目,针对题目的内容并按教案的模板编写教案;再次是设计课件,根据题目和教案来设计课件,一般课件用PPT来设计;然后教学实施与拍摄,把前面的工作准备好了,接下来的就是拍摄视频,把拍摄完的视频加以剪修,主要是为了突出知识点,控制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最后是教学反思,通过所拍摄的微课内容反思内容是否完善,内容是否有漏洞。
三、微课的应用
(一)微课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把知识点中的重点、疑难点和考点的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便于学生随时在线进行播放学习。通过微课这样的形式进行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使学生有效地进行预习和学习,提高巩固学习的成效。
(二)微课在教师的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当代,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与当前的微博、微信、博客等一样,它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教学研究的发展。首先,微课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便于教师对知识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微课自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再次,微课便于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最后,教师通过制作和录制微课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和他们的自信心,并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上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微课,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的传统认识发生了改变,它使学习形式也发生改变,不再是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传播知识,而是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和类型传播,方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模式去学习。教育教学不仅仅是发生在固定场所的教学活动中,而是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播放,或者是下载到客户端进行移动式的学习,这样我们可以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进行学习,能有效地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微课老师,也可以是微课学习者。
如今,学生在家里可以通过网络预习教师还没有讲授的知识点,也可以复习和巩固老师传授的知识;教师通过微课借鉴别人使用什么方法达到优异的教学水平,事半功倍。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学校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下通过微课进行学习,把握住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及易e点,从而提高他们的成绩。学生在课下利用微课进行预习,他们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更多的时间讨论、实验、解答疑问。
微课在开发与应用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就开发方面而言,建议录制微视频人员能够大胆创新,融会各种演讲技术和教育教学理念,把信息技术等融入到微课制作中去,提升微课程的互动性与趣味性,让学生能在愉快的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应多开发、设计微课,参加各种微课比赛,建设一批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
今后,微课必将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加快数字化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焦建立.微课及其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2]胡铁生.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23-26.
篇10
开放教育诞生于1999年,其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不仅是对教育对象的开放,而且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开放。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指现代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结合,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学生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不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2.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取各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开放教育对招生对象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具备一定文化基础,无需参加入学考试,都可以申请入学;
4.学生在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进度、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等方面可以由学生根据需要自己决定;
5.在教学资源使用上,采取多元、多样的媒体和信息技术。
本文在收集、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研究、讨论,最后总结了微课对开放式教育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开放式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影响
1.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已主动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学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适应竞争、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随着电子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加速,微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空间。由于每名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同,对某一个问题存着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解,而且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不同,微课针对某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加以详细说明和重点解释,学生可以随时、反复的观看同时进行交流。
3.培养和训练学生提高注意力。微课是教师将教学的主要内容压缩,是知识精华部分的浓缩,微课播放的时间很短只有3-10分钟,每个细节都值得关注,都值得学生深刻思考,因此这也是需要高度集中化的思维训练过程,学生的思维一直被微课所高度集中引导。
4.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微课是学生的“移动家教”,它可以随时进行查缺补漏,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对学习有明确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对开放式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影响
1.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教师在制作微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选题、教学设计、授课、教学反思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教师掌握的知识量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的挑战。教师要将一个复杂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在几分钟之内描述清楚并且解释到位,这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专业能力的考验,因此微课制作的过程就是对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检验。
2.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现代信息技术。微课本身就是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教师从开始了解微课概念就在逐渐的接触了现代信息技术,而这种信息技术对微课的制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从微课设计制作时收集资料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图形图像加工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新时代教师掌握的基本能力,而在微课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就培养、提高了这些能力。
3.要求教师不断拓展教学资源。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一个关键就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累积的教学成果、教学经验能为自己所用。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教学成果和经验与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专业知识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新型教学资源,这对教师来讲是莫大的鼓舞。
4.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根据微课的特点要求教师在几分钟内,能够用生动、准确的语言解释清楚一个知识点,在这样一个高度浓缩的时间里,要展现的一定是最生动精彩的的内容。因此要求教师用简言意赅的语言将一个知识难点,表达的要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这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挑战。
5.要求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一节“漂亮”的微课有可能是由于专业水平的原因,对知识点理解不到位,或者是由于制作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不合理,使得完美中带有些许瑕疵,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在反思过程中不断摸索改进。总之,微课就是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追求完美的过程。要求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从学习者变成开发者和创造者。
(三)对开放教育自身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1.开拓了新型的教育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是将完成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以视频的形式给学生观看,这样的教学内容虽然很充实,但过长的视频很难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而且长时间观看注意力也会分散。微课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时间短只有3-10分钟左右,内容是高度浓缩的,这样既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抓住学习的知识点且对学习产生兴趣。
2.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一节微课,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可以取长补短,各自完善缺漏之处;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针对微课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交流、讨论以改进微课制作的水平;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交换意见以引发更多的思考。
3.对丰富开放教育资源具有创新意义。“微课”现阶段正处于发展时期,相关的理论建设正在完善充实中。在开放式教育教学中,“微课”的出现不仅为教育资源的开发开拓了新的教育思路,而且将会引领着越来越丰富的其他形式的资源在等待着开发者来开发。
综上所述,微课的出现和发展无论是对学生、教师、还是对于教育教学的自身都是一次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学思想改革,它引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丰富了教育内部的资源建设。
在对微课进行开发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队伍也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
(一)教师专业能力不够
主要体现在青年教师身上。青年教师能够快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而且具有创新性。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对于知识的把握不够准确,而且讲解用的语言不够透彻,因此制作的微课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
(二)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够
- 上一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
- 下一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