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

篇1

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家,她们通过自己的作品,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情感和细致的描写,向世界宣告着她们自己的思想。她们的作品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她们的思想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许多的女性文学作品都表达了女性作者本人对婚姻与爱情的态度和看法。尼采在 《快乐的科学》中说:“爱情这个简单字眼,对男女实际上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女人对爱情的理解是十分清楚的:这不仅是奉献.而且是整个身心的奉献,毫无保留地、不顾一切地。她的爱所具有的这种无条件使爱成为信仰,她唯一拥有的信仰。”正是女性对爱情的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使女性文学在文学史中对婚姻更有独特的见解,对英国文学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部女性作品中看到其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和态度。

一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与《爱玛》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与《爱玛》中的小说情节与人物行为都萦绕在婚姻这一中心议题。中国爱情文学的女性多是扮演救助者的角色,或用金钱,或用武力,帮助才高八斗而手无缚鸡之力的男性获取荣华富贵;而西方爱情文学中的女性多走一条灰姑娘的道路,为英俊、勇敢的王子救助而获得幸福。

小说展示了在当时社会,婚姻并非意味着男女间无法控制的热情,而是双方与社会间的契约产物。无论是《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简和伊丽莎白还是《爱玛》中的女主人公爱玛都全然融入其社会现实,依循社会规则。由于明白婚姻关系可提供阶级提升与经济改善的机会,选择时财力与社会地位就成为决定结婚对象的相关条件。为了达成结婚的目的,女性擅于把自己转化成商品,展示其外貌与才艺,利用其女性特质来赢得婚姻伴侣。作品中的物质环境是塑造女性婚姻意识的决定因素。事实上,在简·奥斯汀的作品中婚姻,就当时的大部分女性而言,成为一个阶级交换与经济交流的市场。

然而奥斯汀眼中真正懂得爱情婚姻的女性是拥有美德的。女性的美德不是对社会规范的盲目遵从,而是一种稳重和平衡。奥氏作品中的年轻妇女同样也因美德而获得幸福。作者最喜爱的人物伊丽莎白·贝内特最终上嫁贵族。奥斯汀眼中的幸福并不完全等同于财富的拥有,而主要是一种充满愉悦的人生。这种愉悦的源泉是维系人与人的感情纽带和真爱。而这种真爱才是爱情与婚姻的最高境界。

奥斯汀的女性人物在面临婚姻伴侣的抉择时往往呈现对婚姻无意识的不安。这表明,奥斯汀对这些女性的爱情与婚姻观是持怀疑态度的,她并不认同当时女性把婚姻作为晋升上层社会和贵族阶级的阶梯而牺牲纯真的爱情的做法。同时,对那些把物质置于婚姻首位的女性的幸福,奥斯汀也向读者暗示了她的忧虑。在当今社会,也有不少女性只重视婚姻中的物质财富,而弃心灵情感的沟通于不顾。奥斯汀的忧虑也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

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作品讲述了一个坚强的女性成长的过程,故事的结局是简·爱最终获得了财富和爱情。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迥于以往的女性形象。她以对平等地位的渴求与反抗精神的强烈被视为传统女性的叛逆者。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她也使后来者看到了女性是有灵魂,有思想的,看到除了爱情,女性还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夏洛蒂·勃朗特身为女人,比男作家更能深入女性生活的里层,更了解女性的意志、愿望、情感等各方面的要求以及她们的弱点,她更清楚女性要的是什么。所以,她笔下的简爱比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更真实,更能打动女性读者的心。同时,她借助简爱诠释了自己对女性在爱情与婚姻中应扮演的角色的理解,并试图把自己的理解灌输到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脑中。

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性格决定了简爱的爱情方向。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我而言,如无爱情则无婚姻可言,黛安徒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视自己为工具的男人,你说是不是荒谬绝顶?”。这就是简爱的婚姻观,也是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婚姻观,这与当时门当户对的婚姻观恰成对比。

夏洛蒂·勃朗特所塑造的简爱表现了知识女性在精神、情感方面的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新的思考和追求。简爱的成功对于普通女性不啻一道福音,它鼓舞着以后的女性,尤其是那些既无地位财产,也无出众容貌的普通知识女性勇敢地面对现实,勇敢的寻找爱情、追求幸福的婚姻。简爱强调男女应当平等,女人也应有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自由和权利,可谓开启了现代女权运动的新声,在人生的阅历上,她更主张妇女应该广泛地体验人生。因此,她的爱情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格调和意义。

篇2

关键词:迷恋影视;积极;消极作用;教学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01-02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欣赏影视作品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一种享受。而伴着迎合需求的各种影视作品的涌现,其带给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带给教育的冲击也日渐显著。作为语文老师,笔者深切感受到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兴趣远高于对语文的学习,从影视作品中获取信息的效率也远高于课堂等。许多学者认为老师应重视并有效应对该影响。笔者以为接受知识的主体是学生,从学生角度分析或许才能真正做出对学生语文学习有益的选择,找到破解改变语文教学尴尬局面的捷径。

一、中学生迷恋影视作品的原因

1.教育观念和教学设施落后。与时俱进和现代教学设施对多数农村中学只是奢想,电视、电脑等进教室很难落实,粉笔和教本仍是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学校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落后让学校在与传媒的竞争中被动失机。

2.发达的大众传媒及影视强烈的观赏性。电脑、智能手机帮学生连通了外部世界;低廉的资费、便捷的功能更开启了望世界的窗户;丰富多彩的节目,直观形象有趣,使学生感受到有别于学校教育的新奇,更愿花时间观赏喜欢的影视节目。

3.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①对一直生活在家乡的中学生来说,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同龄人的生活,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②对现实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兴趣,影视作品是他们获取知识、感受现代生活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影视作品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影响

1.影视作品的传播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大量中外名著被拍成影视作品,生动的画面、直观的感受,远比阅读文字有趣得多,且观剧比读名著更省时省力,现在学生熟知的武松、孙悟空、哈姆雷特、卡西莫多、冉阿让、赤壁大战、哪吒闹海等中外作品、神话中的人物、故事,多是借助影视了解、熟悉的。

2.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中获取的知识印象深、效果好。过去我们认识世界都是通过书籍,今天各类影视作品通过鲜活生动的画面拉近了学生和世界的距离,让学生获得比语文课本多得多的见识。影视作品寓教于乐,改变了学生因传统教学而产生的疲倦心理;克服教学条件的限制,声情并茂的画面活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综艺节目《婚姻与迷信》,利用区分男人和女人在中国的地位差异,在娱乐中把“大”和“小”字的不同用法揭示出来,生动有趣。

3.利于学生借鉴模仿。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台词使人物形象丰满、有个性,加之语气方言特点,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方面极富借鉴意义。如《地道战》鬼子山田被打伤后和伪军司令的一段对话,鬼子恼羞成怒,汉奸的奴颜婢膝,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播出后被广为模仿。另外经典影视作品对学生写作、鉴赏的影响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4.培养高尚情操,传承文化,教育感化效果显著。对比欣赏中外影视作品,可了解东西方文化异同,“开拓视野、培养健康的审美观”(见中学语文大纲)。如美国影片《地火熔城》中,消防员为救被困司机不顾烈火焚身,似曾相识的镜头让人感动,可见尽职守责正义善良等美德不只为我国所推崇,影片能帮助学生改变夜郎自大的偏见,在潜移默化中取长补短。

三、影视作品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消极影响

1.影响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认为教本内容少而重教化,时代感弱,课堂容量也有限,多看影视能更快地熟悉现代社会,跟上时代的节奏,故有轻视语文课的心理。

2.改变了一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弱化了中学生应培养的学习能力。纸质书阅读减少或不看,以看影视作品代替;抹杀了中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降低了阅读、写作借鉴能力和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现在影视作品几乎都配有字幕,虽方便观众,却易分散其注意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听的能力较差,而依赖字幕会影响学生听讲时注意力的集中、思维的连贯,甚至书写能力。影视作品心理描写和想象等大量缺失,直观的画面只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感性知识,缺乏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编导个性化解读导致原作的人文性、真实性等缺失,误导学生,不利于文化传承,会遗祸无穷。如《新白娘子传奇》、《新版红楼梦》等在文化传承方面负面作用太大;更有甚者,歪曲历史,模仿演绎,手法拙劣,毫无个性,语言粗糙,商味浓烈,如今泛滥的抗战剧多属此类。

四、如何帮助中学生在学语文时利用好影视作品

1.重视影视作品不能只停留在论文交流上。经典影视作品作为中学生语文学习重要且必需的补充,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故改变轻视影视影响的现状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①政府加强管理。对影视作品的拍摄和传播,应基于有益于社会和学生的目的,明确相关的政策规定,严格审查监管;政府应正确引导宣传文化历史,不应回避历史,还学生一个纯净真实的欣赏求知空间。②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为语文课利用影视作品提供方便,配备专门资金、师资为教改服务;加强影视作品的介绍、宣传,播放经典作品,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

篇3

关键词: 文学创作 电影 改编 互文性

一、引言

电影是一种比较直白的艺术表达方式,它拥有广泛的受众和较大的影响面,其影响力远远超出其他艺术表达方式。电影既是商业产品,又是艺术作品。如何命名电影作品名称十分关键,它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其的第一感知和评价,成功的电影命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牢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影响力。随着西方影视作品不断涌入国内,如何正确合理翻译这类电影片名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电影内容十分丰富,它取材于不同的社会领域和行业。电影片名是故事情节的概括总结,对观众注意力有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外国电影片面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具有互文性的特点。互文性理论产生于语言符号学,它是影视评论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语言翻译由表及里都带有明显的互文性色彩。一般来说,互文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一个文本中的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不同文本中内容之间的联系。互文性分析的目的不是要探究“历史客观体系”内部的规律或者发展趋势,而是分析不同关系对整体价值的影响,例如是否创造价值、营造独特的氛围或者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因此,对西方电影片名的翻译,关键是做好互文性分析,翻译者要从国内观众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出发,比较分析两种文化之间的价值差异,做好文字识别、含义转换,以将其真实的文化含义和价值观呈现给国内观众,为他们带来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化体验。

二、电影与文学创作互文性现状概述

(一)“互文性”概念解读

本文在深入研究之前,首先要全面认识“互文”的正确定义和涵义。本文研究采用了广义上的互文定义,是指在一个宏观的文化体系当中,从文学与电影两种角度理解艺术表达人性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二者之间在表现方面存在的互补性。“互文”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关系,首先是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本质联系,其次是在特殊的社会发展时期两种艺术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的互补性和兼容性。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互文性,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在电影作品创造过程中,文学作品是十分重要的素材来源,这其中的转换就是体现互文性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对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过程中的互文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欧洲著名影视评论家巴赞认为,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主要有三种主要互文方式: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作为背景、在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基础上进行电影元素丰富和发展、将文学作品照搬转化为电影。他十分赞成最后一种方式。美国著名影视评论家杰・瓦格纳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实现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之间的互文性:利用自然的移植方式将文学作品转移到电影屏幕上;或者处于情节发展需要将部分文学作品内容稍加调整和变动,使其更具观赏性;也可以从表达技巧方面出发,用现代主义电影展现手法将文学作品细节放大,使其与文学作品区别开来,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

(二)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现状

美国著名影视评论家路易斯・贾斯汀认为,主要有三种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方法:随意性改编、忠实性改编和原封不动改编:随意性改编主要是以文学作品中的某个情节和细节为蓝本,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忠实性改编即严格按照文学作品情节编写电影情节,力求真实体现原文。电影改编过程中,主要处理好电影文本与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关系,一般主要从情节、情境和精神等方面着手。在改变电影作品过程中,也会遇到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相同性问题,例如人物形象描写、中心思想表述和渲染情感氛围等。由于文字语言与视觉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区别,这就使得二者在表现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心理活动刻画是最深刻、最准确的表述方式,电影中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很难。文学作品中对宏观场景的表达稍微薄弱,远不如电影具有直观震撼性。因此,电影与文学作品的转换过程中会遇到互文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需要改编者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接下来,本文将从时空变换角度出发,对这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

三、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互文中的差异性分析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共通性,主要表现在时空变换方面,采用多元化表现手法诠释故事情节,让故事情节更具吸引力和观赏性。电影是社会科技革命的产物,它与现代技术密不可分。一般来说,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在时空互文中的差异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一)电影的可视化特点与文学描写的区别

电影采用直观的内容呈现方式,文学作品采用文字描述,需要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想象故事情境,它更擅长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述。影视作品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述,主要是通过外部情境,例如人物脸部表情、不同场合和氛围环境烘托出来,需要观众综合运用自身情感分析工具。矛盾关系、人物外在行为等都是文学作品的独特展示对象,影视作品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薄弱环节。同时,文学作品与传统绘画中的“留白”特征有共通之处,言有尽而意无穷,加大了读者对文学语言的理解难度。电影作为一种直接的呈现方式,它将模棱两可的语言描述转为直观的场景,用电影镜头替换了一段段生涩含糊的表述。影视作品的可视性特征实现了时空的完美融合,大大拓展了故事内涵。

(二)影视作品与文学在时间值与空间值方面存在不一致性

电影是一种时间刻画方式,文学作品的文字语言通过激发人们的想象实现时空流转和变化。影视作品具有直观性特点,它采用各种镜头场景帮助人们感受时空切换变化。从前面关于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改编中的互文性特点分析可以知道,在叙事性表达方式中,时间具有很强的伸缩性,镜头时间可以更好地表达文字语言内容。相同的,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互文差异性,也可以从镜头时间变化体现,例如时间值与空间值存在不一致性问题。时间值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扭曲和伸缩,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值主要来自叙述过程需要,影视作品中的时间伸缩旨在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变化,突出人物微妙的态度变化。时空值不一致性采用了高速拼接方式,形成了静止空间中变化的时间运动;时空值的不一致性采用逻辑关系表述,形成了空间与时间的共同发展和相互转换。

(三)影视作品与文学文本中空间想象性的区别

电影是在空间上动态演示的,文学作品中空间的想象性与建构性,影视作品中的空间采用直观的呈现方式将情境展示在观众眼前,将文学中的虚幻性空间变成了直接的视觉感受。空间不是文字语言的唯一描述对象,在电影片段中,空间与时间突破了时空限制,在静止的空间中将变化的时间完整地表达了出来。文学文本中的空间是故事情节变化的平台,它需要读者发挥主观想象力来体验和感知,但是影视作品采用了直观的屏幕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

四、结语

文学与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手法,在展现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时空变化和发展。文学超越了口头语言的时空限制,融入了诗歌的浪漫元素,将时空永久的定格在了字行里间。影视作品在文学基础上融入了绘画元素,打破了静态描述的局限性,用画面艺术将时空转换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电影与文学各有优缺点,文学采用文字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变化,忽视了时空变化的细节,对故事情节中的元素进行陈列式的表述。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两种艺术表现手法存在较大区别,这种差别源自于艺术审美差异,文字与画面的高度统一丰富了故事的时空内容,提高了可观赏性。在对于人性刻画、人在时空中的发展思考方面,二者都通过自我反思发掘审美情趣。从宏观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后现代文学正面临文学与文化的变异与锐变,文学在文化的生态圈中好比森林里的草木,电影同样是矗立在文化森林里的大树。二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具有很强的艺术互补性和共通性,共同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丹羽.《爱丽丝梦游仙境》:互文性透视下的电影改编[J].文学界(理论版),2012,09:258-259.

[2]刘东河.论电影《孔雀》与文学的互文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240-241+243.

[3]梁建东,章颜.如何在现在重塑过去――兼评《纯真年代》中画与文的互文性[J].电影新作,2013,02:82-85.

[4]陈东.跨越文学和影视的互文性――浅谈《危险的关系》及其改编电影[J].电影文学,2007,02:47-49.

[5]宗薇.多义主题与拱形结构:小说与电影的互文[J].电影文学,2012,14:55-56.

[6]王泽庆,顾祖钊.图文“战争”背后的“温情”:文学与视觉艺术的互文[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04:133-138.

[7]赵金健.浅谈电影的文学改编[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S1:177-179.

[8]何朝辉.论《怪物史莱克3》中的互文艺术和女性叙事[J].电影文学,2013,17:24-25.

[9]罗兰.互文性理论在动画片文本中的应用――以《木兰》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24:148-149.

[10]徐姗姗.东西方生命哲学的碰撞――《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原著与电影的互文性研究[J].电影评介,2011,16:62-63-94.

[11]全炯俊.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活着》和《红高粱》的电影改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10:177-190.

篇4

关键词: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异同

题目是《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在他钟爱的女人凯瑟琳・恩萧死后,所发出的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我不能没有灵魂的活着”。正如此一句所言,每一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应该有其独特的灵魂,没有了灵魂的作品,是不能感动心灵为世人所铭记的。因此,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不能没有灵魂的活着。影视剧本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或是某些根据影视作品而出版的书籍在市面上大卖。我们必须得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读图时代”,“视觉冲击力”同样开始并持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么,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欣赏感受究竟有哪些异同。下面我就以《呼啸山庄》为例,来阐述这种欣赏异同。《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恐怖事件,此书一经出版后就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由其改编的影视作品,至今已有很多种版本,它们与文学作品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一、从作品意义的层面上看:《呼啸山庄》的文学原著和影视作品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引申了同一种意义。不管是在文学原著中还是电影中,我们都能真切的感受到男女主人公极端而决绝的爱情,超出了世俗和生死的界限,散发出了永恒的魅力。艾米丽在表现因为压迫和歧视而造成的人性扭曲的同时,又展示了一场扭曲中依旧坚贞的感人爱情,更渲染出作品的一种强大的悲剧气氛。希刺克厉夫的悲剧――不惜用残酷手段来进行报复。他被私有制社会所摒弃,却仍旧用私有制社会的斗争手段来进行反抗。他没有财产,却掠夺了财产,自己成了庄园主;他自幼被辛德雷嘲弄、贬低、辱骂,被人降到一个乡巴佬的仆人的地位,若干年后他又反过来以其人之道向其子进行报复,结果他的胜利必然却等于他自己精神上的失败,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

二、从作品结构的层面上看:精读细看后,会察觉到其实《呼啸山庄》的文学原著和影视作品的情节发展脉络和结构是基本相同的。希斯克利夫的“爱一恨一复仇一人性的复苏”,既是作品中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无论读文学还是看电影都能身临其境,感受那种凄凉恐惧。

以上是相同点的简单概述,中国古代哲学里有言“和而不同”,其实正是这份”不同“,才使《呼啸山庄》的影视作品能够脱离文学原著而形成其独立的感动实体,又使得文学作品保留其原有的内涵和意蕴。

一、文学语言丰富而富有张力,且留给读者一种想像的空间;影视语言则比较生动,诉诸视觉,带给读者的冲击力以及震撼来的更直接更直观,观众的接受从一定程度上讲是被动的。就其文学原著来看,《呼啸山庄》在写作的艺术手法上,一方面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典型的任务形象塑造,表现了英国乡村庄园的日常生活、爱情婚姻,反映了19世纪特殊的历背景下,远离都市的庄园生活所受到的外来影响,另一方面,还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梦境的运用、超自然力的表现等等。就其影视作品来看,《呼啸山庄》的一切文学语言都通过视觉来体现。呼啸山庄的混乱无章、画眉山庄的富丽堂皇、荒山野岭的空旷自然等等等等,都以编导的主观意愿而呈现在屏幕上,观众在感受气氛的同时,来不及品味思索,就又跟随镜头到了别处地方,没有很大的想像空间,思维甚至会被固有的东西所禁锢。但是,电影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人物关系通过演员的诠释和镜头语言的应用将更易于理解、更直观;表现出的感情更淋漓尽致;表现出的环境更逼真,更容易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文学的欣赏,读者是主体,自主决定其精彩之处;而影视作品观看,观众必须跟随戏剧的跌宕起伏而或恨或悲。这个很易于理解。关于文学的欣赏,读者们自认是精彩之处便精彩,他们根据自己的必须变化和个人喜好,来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比较具备主动性;关于影视作品的欣赏,则不尽相同,它大都依据戏剧的结构原则“开始―发展――结局”来引领着观众的情绪走向,那么观众就显得比较被动了。

三、从一定程度上讲,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具体内容上是大相径庭的。这在电影上的表现较为明显,编导不一定按照文学原著一板一眼的去诠释,他们必须选择能震撼观众的情节来表现,来避免剧情拖沓冗杂。另外,限于电影的时空要求,影片无法展现主人公第二代,虽然遗憾,但是这样的改编是合理和成功的,整部片子剧情节奏是紧凑的,故事随着人物的感情渐入佳境,很难压缩足够的空间,以便提供给后代演绎他们的爱恨情仇。而小说则不一样,可以游刃有余的完成更宏大的叙事。

篇5

[关键词]历史文本;烙印作用;文化塑造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一类表现形式,它是以历史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为表现主题的艺术形式。该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创作中要求以对历史的叙述、描写为前提,强调抒写作家的历史情怀。然而史家在欣赏这类作品时往往不以为然,原因是作品常常逾越了对历史文本(如历史文献、历史小说)真实的解读,在作品中存在着众多非历史化现象:如作品中常常包含某些常识性的历史叙述错误;对真实历史事件过度地阐释;对历史人物行为与关系的煽情演绎,等等。这类作品虽然力图展现过去人的历史场景,却又更多地浸渍了现代人的情感与理解方式,这与历史文本传统的语言与文化相去甚远。

以往优秀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有机统一,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借古颂今”为主要的创作目的;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该题材的影视作品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些作品固守对历史真实的叙写,具有写实风格;一些作品仍追求历史与艺术的统一,突出情感交融;而有部分作品则大大逾越常规,有为了追求所谓艺术而不惜虚构历史的嫌疑。那么,如何来看待这些作品中存在的非历史化的现象呢?本文拟从翻译学的文化研究视角,通过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翻译”历史文本的活动来对该现象的形成试加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一、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作为一类文学作品形式,它并非是作家艺术灵感臆造的结果,作品产生需要有所依据,其创作素材来源于历史文本。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要以叙述历史真实为前提,是从历史文本“母体”中孕育产生的新形式:一方面,该作品形式与历史文本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它是历史文本在现代语境下新的演绎;另一方面,这类作品形式又有着自身独特的语言结构特征,与原初的历史文本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是历史文本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变形和重组。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符合翻译行为的基本构成。一般而言,翻译是指将某种语言或作品形式用其他语言或作品形式表现的文化活动。翻译行为强调语言与作品形式与形态的转换,而作品既取材自历史文本,其对历史文本内容与形式增删、改编、加工和制作过程正契合上述有关翻译的定义。这类作品本身为了方便喜好历史情节的特定观众群体的理解,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文本最初的语言形式(古文或文言文)与作品形态(纸质载体),创造了新的语言形式(白话文、现代影视台词)与作品形态(声像介质载体),它是对所选择的历史文本进行“翻译”后形成的新作品。

整个“翻译”过程,同时包含着历史文本原“作者”的目的、影视作家作为历史文本“译者”的目的、观众接受作品的类型三大因素,因素之间的互动与博弈决定了影视作家对历史文本“翻译”时将采取不同策略,如创作时是以历史文本为中心,为观众提供某些关于历史的真实知识?还是以艺术创作为中心,抒写作家的历史情怀?或者是更为看重观众的反应,以观众需求为中心,干脆虚构所谓历史以迎合大众的好恶?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策略,而这类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多元文化取向,正是影视作家采取多元化翻译策略的具体体现。

二、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烙印作用分析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不可避免地要烙下现代语言和文化的印记,烙印的目的在于适应现代观众对于历史的理解和审美的需要。正是由于作品中烙印着具有现代气息的语言和文化,观众从中也会对这类作品是否忠实于历史文本持有某种怀疑的态度,诸如该作品是否确切刻画了当时的历史情景?作品中铺陈的历史事件是否发生过?作品中描写的历史人物是否真实?观众对历史情节的真实性有着特殊的兴趣,而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差异往往为不同观众所津津乐道。

史家尤其关心的是新旧文本之间的差异,关注这类作品是否忠实地反映了历史文本的真实,是否如实体现了历史文本想要表现的历史真实;作家则往往欣赏新旧文本的艺术融合,强调对作品“翻译”时应“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并不以反映历史文本真实为目的,而是要演绎历史文本的艺术性,要求影视作家通过阅读历史文本收获的情感能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地抒写与呈现。

其实,尽管史家与作家在看待作品时抱持不同态度,两者观点之间往往“大相径庭”,其实不然,我们说上述人物不同观点的表达,都是根据现代社会赋予他们的不同身份作出的应然选择,双方观点都不可避免地被烙下现代语言与文化的印记,他们并不是用过去人们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历史文本,他们与历史文本原“作者”之间刻意保持着距离,都显示了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整个烙印的过程始终存在,它发生在作品创作、流通以及接受的各个环节中。从此意义上说,史家与作家对待作品不同的观点表达,表面上“南辕北辙”,实则“相反相成”,有着相同或近似的目的,他们都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历史文本,其不同的观点表达,可视作在不同的文化轨迹里共同勾勒一个完整的“圆”。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加以“翻译”,其作用并不在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而是对历史文本加以烙印。其烙印作用体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作品在选择某个历史文本时,该选择往往意味着同时放弃了其他符合观众需要的文本形式;其次,这种烙印在作品翻译策略制定上也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即用现代语言结构重构了历史文本,历史文本传统意义的价值受到了现代人的冷落,而选择现代价值又总是意味着排斥其他的历史价值。此外,作品的使用方式使得整个对历史文本的“翻译”更趋复杂化,文本内容与形式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被摄制、播放、评价、讨论、传递和接受,在不同的文化语言环境、社会政治形势下产生出了不同的文化与社会的影响。

三、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塑造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烙印作用,不仅对文化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对影视作品与历史文本本身形成影响,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作品文化内涵的塑造上。作品在对历史文本加以“翻译”的过程中,以巨大的构建力置换和重组了历史文本的结构与内容。另外,作品在“翻译”中对历史文本的选择和策略的制定,为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人物活动与社会关系等建立了便于现代观众理解的独特典律,这些典律遵循的主要原则是现代的美学观。

正是因为作品在创作中主要遵照现代美学观,作品并不是为过去而创作的,其创作过程主要是为了满足现实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作品想要揭示的文化内涵往往偏离历史文本传统意义的文化内涵,而影视作家在对文本进行“翻译”时,或有意或无意的与历史文本传统的语言与文化相偏离,并不忠实于历史文本表现的内容,从而滋生了这类作品的“非历史化”现象。又,作品对历史文本有目的的增删、改编、制作与加工,也使得历史文本脱离了它最初被赋予意义的文化传统,而最终导致了历史文本的“去历史化”。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由其引发的文化内涵塑造具有双重功能。其第一重功能,它可以塑造出过去历史事件或人物确定的现代文化形象。这种文化塑造是历史文本在现代语境中新的演绎,历史文本也正是通过作品“翻译”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新的生命。而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作品并未完全忠实于历史文本,它把历史文本过去的文化传统中未能与当前社会潮流、价值观、文化争论和利益分歧相贴切的内容通通加以删改。在删改中,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能够使得现代观众形成某种对待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确定的好恶态度,对特定文化共同的尊重或相似的蔑视。

影视作家在“翻译”某个历史文本时心中总有一个想象的观众群体,由该作家创作的作品常常是为了喜好历史情节的特定观众设计的,他在“翻译”历史文本、创作作品时需要符合现代语言与文化的习惯用法,因此,影视作家作为历史文本的“译者”,常常会脱离历史文本的文化内涵来修饰、改善他所翻译的内容,该作品因而具有新的形式。因此,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由其引发的文化内涵塑造便具有第二重功能,即作品在塑造历史文本中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现代文化形象的同时,也在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历史影视文本,它深受现代观众群体的符码、典律、利益和情感的影响,同样表明了新文本在现代文化体制下形成的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立场。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既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现代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影视作家根据社会需要选择的历史文本和制定的翻译策略,可以改变或巩固现代文化体系中的文学典律、概念范式和研究方法等。而作品在塑造特定文化身份时亦深受翻译策略以及作品在生产、流通与接受过程中诸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该作品中有关剧本的改编、剧情的拍摄、录制、内容评介、主题宣传、作品发行等,也包括该作品的赞助及在各种文化社会机构中的使用,即作品对历史文本“翻译”的各个环节都对新旧文本的文化身份塑造具有意义。这些因素协助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文化形式的定位,并赋予它特定的阅读实践,使其与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和观众群体建立联系,由此调节作品在对历史文本“翻译”过程中带来的巨大影响。

四、结语

概言之,在翻译学的文化研究视野下,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进行增删、改编、加工与制作过程符合作品翻译的过程,历史文本原“作者”、影视作家作为“译者”以及观众间的互动与博弈,决定了这类作品在对历史文本“翻译”时将采取不同的策略,影视作家的创作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取向。为了抒写作家的历史情怀,引发观众的历史情感反应,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真实历史、历史文本和影视作品之间不断进行着置换与重组。作品在对历史文本“翻译”时,既在历史文本与影视作品形式转换中烙下了现代语言与文化的印记,又塑造了历史文本现代的文化形象和影视作品新的文化身份,它使得这类作品中存在着非历史化现象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 王安葵.历史剧创作:抒写历史的情怀[J].艺术百家,2009(03).

[2] 卫厚生.历史剧与历史真实性[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03).

[3] Lawrence Venuti.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New York:Routledge,1998.

[4] 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篇6

(一)缺乏适当的教材

开设选修课就会发现,可供选择的教材种类繁多,但想要找到一本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教材却不容易。有的年代太过久远,对学生来说通篇生词,语法结构也不同于现代英语,无从下手;有的只有文学史,枯燥乏味;有的只有选读,缺乏背景。我们需要的理想教材是集文学史、文学常识、社会背景、作家作品介绍、作品概要、作品选读为一体的教材。但是在学生的词汇量普遍较小的情况下,这一系列的内容教下来,学生很容易迷失在浩瀚的生词中,产生厌烦情绪和抵触心理。

(二)选修课的局限性

学生对选修课的期待是简单易懂、趣味性强。这就对我们选择合适的教材、作品产生极高的要求。但是我们又试图给学生涵盖尽可能多的内容,最终结果就是,学生最后只有非常模糊的印象,连“知”都未必,更不要提“识”和“欣赏”了。再者选修课课时较少,难以对目标知识进行深入学习。

二、影视欣赏课的弊端

(一)教材重点的偏差

现有影视欣赏教材的重点多放在故事梗概、作品类型、导演及主演的介绍、电影的制作条件和背景以及主流媒体对该作品的评价、市场对作品的反应等方面。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专业词汇较多,理解比较困难,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巩固机会不多,对语言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而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影视欣赏课程应该明确课程的目的,即拓展辅助大学英语课程。所以教材和作品应以有益于学生的语言提高和文化扩展为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

如上文所述,现有影视欣赏教材的重点大多不在文化背景方面,而这正是大部分学生欠缺的并亟待提高的。没有了文化背景的支撑,对于影视作品的欣赏只能停留在语言、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的层面上,难以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对动作片的欣赏,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影视类型,人们往往因为其华丽的特技、大牌的明星、夸张的动作忽略了其中更深刻的内容,甚至认为动作片大都没有什么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影片反映的社会问题、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等方面。比如《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在大量影视作品中有着或显性或隐性的存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影片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为他们欣赏其他影片打下基础。再如基督教作为对英语国家影响最深远的宗教,其门派、教义、教规十分庞杂,在影视作品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呈现,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对学生理解影片,理解人物的思想行为大有裨益。

(三)作品选择的问题

在选择影视作品的时候,我们倾向于选择符合下列标准的影片:首先,语言相对清晰规范的作品,尽量能够重现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惯用语和习语。其次,应该选择热门影片,这样能够保证影片及其相关材料的获得。再次是能够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具有看点和幽默效果的影片,学生会对这样的作品充满兴趣。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因为教材和其他条件的限制,作品的选择往往难以达到上述标准。比如《七宗罪》(Se7en)这部作品,虽然是黑的典型代表,但是语言粗俗下流,内容颇多争议,就很不适合我们的教学。

三、二者结合的必要性

由上述两点可以看出,英美文学和影视欣赏两门课程各有弊端。笔者在大量阅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与英语专业学生不同,我们并不要求非英语专业学生细读原著并具备文学分析和文学评论的能力。通过名著影视欣赏课,我们的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通识,对文学名著具有“快餐式”的了解是开设这门课程的最低要求。基于上述目的,影视作品的优势十分明显。影视作品使原作变得立体,有了具体的声、像、特效、情境、配乐等,在享受视觉听觉盛宴的同时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原著的情节、人物有较直观的认识。为了得到同样的认知,学生在阅读原著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大部分文学作品还具有较大的语言难度,而影视作品就能规避语言方面的障碍,避免学生因惧怕漫长的阅读而半途而废。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影视作品欣赏是不能取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想要了解作家的写作特点和写作风格,对作品形成自己独特且客观的观点继而对作品有更高层次的认识是不可能通过看电影获得的。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改编成为电影,不可避免的弊端在于,为了迎合市场和大众的要求,通俗化倾向较明显。在一百多分钟的时间跨度内呈现原著几百页的内容,影视作品显得太过仓促,必然会有所侧重,有所取舍。我们看到的作品是结合了原作作者、影视作品编剧和导演三方之力的作品,一百个读者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变成了导演编剧眼定的“哈姆雷特”。其弊端在于编剧和导演对于原著的理解和侧重点的选择会被强加给观众,作品的主题可能被歪曲,既所谓的“文本误读”。二者结合,不可或缺的是对于原著的选读,与影视欣赏不同,阅读原著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语言特有的魅力,在阅读的同时,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感受到掩卷沉思的快乐,体会到字里行间隐藏的含义,形成对作品独特的理解,产生与作家跨越时间空间的交流。在影视作品的抛砖引玉下,阅读作品能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此为基础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二者结合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很多名著经过多次改编,有不同的版本,我们可以从中知道语言和社会的发展,摒弃已经过时的语言,学习使用现当代的语言。这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增强语感,使我们的语言跟得上时展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四、结语

篇7

影视作品是城市文化的极好载体。很多城市知名度的提高都得益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上海滩》与上海,电影《唐山大地震》与唐山,动画《水漫金山》与镇江等。就青岛影视产业发展而言,已出品了不少以青岛历史为题材具有浓郁青岛特色的影视作品,如《青岛之恋》、《青岛往事》、《跑马场》、《风雨劈柴院》等。尤其是2009年4月青岛市委宣传部与青岛凤凰世纪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九州同映国产电影院线公司联合拍摄的公益电影《寻找微尘》取得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绩。影视动漫作品则有登陆央视的青岛本土动画《小牛向前冲》。这些影视作品对打造青岛城市文化品牌,促进青岛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相对而言,从青岛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中取材的青岛影视作品却很少见。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影视动漫是根据城阳区民间文学作品《童恢传说》改编而成的《不其清官童公传》。中国影视作品历来承继着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丰富题材资源与艺术灵感的良好传统。中国著名的民间文学作品几乎都进行了成功的影视改编。如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说》、《牛郎织女》等都被高频率改编成影视作品。鉴于此,笔者认为,青岛在打造影视之都的当下,在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既可以从青岛历史中选材,如电视剧《青岛往事》,也可以从青岛民间文学中寻找灵感,将青岛民间文学中较为优秀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影视开发,制作成影视动漫作品。或者在制作影视作品的同时,创造性采用青岛民间文学元素,融入到影视作品当中。以电影《红高粱》为例,《红高粱》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其成功运用民间文学元素不无关系,如民间故事叙述方式、民歌、民谣、俚语、谚语等都为影片《红高粱》增色不少。[3]这对青岛民间文学的影视改编无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青岛民间文学的影视开发一方面对青岛民间文学与文化起到宣扬作用,一方面对打造青岛影视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起到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青岛有着良好的影视资源,作为影视剧组的天然摄影棚,青岛接纳了大量影视作品到青岛取景,如《恋之风景》、《美人依旧》、《盛夏晚晴天》、《海洋天堂》、《珠光宝气》等。青岛的都市丽景在这些影视作品中一一闪现,营造了独特的影像青岛的奇特景观。而青岛籍当红明星众多,如唐国强、林永健、黄渤、黄晓明、陈好、朱媛媛、白百合等。他们共同构筑了青岛影视产业的宝贵资源。比如,在著名公益电影《寻找微尘》中,有45位青岛籍演员同时出演,共同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他还有电视剧《青岛往事》邀请黄渤、林永健主演,《青岛之恋》则由黄晓明主演。

二、青岛民间文学影视开发的途径探析

1.与地方高校联手,制作青岛地域特色影视动漫作品在对青岛民间文学进行影视开发时,可与青岛地方高校联手,制作出具有浓郁青岛特色的影视动漫作品。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播、影视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比如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白山神》就是由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单位联合创作的。闽北首部原创动画片作品《大红袍传说》、《大王玉女之传说》则由福建武夷学院艺术系动漫专业师生挖掘武夷山本土文化,根据地方民间故事“大红袍的传说”和“大王玉女之传说”改编而成。具体到青岛动漫,目前很多青岛高校都设立了影视动漫专业,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等,在这三所学校分别设立动漫文学创作中心、动漫科技研发中心和动漫培训中心。还有像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青岛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落户青岛,以及中国动漫集团文化产业、中国传媒大学落户青岛开发区,华强科技文化产业园和中视动漫城落户城阳区都将对青岛影视动漫产业发展起到很好推动作用。目前正在制作的动画电影《崂山道士》就由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等共同打造完成。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由青岛农业大学牵头,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组建。

2.与知名导演、影视制作公司、动漫企业联手,制作青岛地域特色影视动漫作品

地方政府参与影视制作早有成功先例。动漫作品在传播地域文化方面占据先天优势。地方政府在宣扬与保护地域文化过程中,如能巧妙借助动漫艺术形式,往往会取得很好的艺术与社会效果。如中国第一部体现中华传统武侠的动画作品《虹猫蓝兔奇侠传》就是由张家界和宏梦卡通联手制作完成的精品,该剧的故事背景发生在风景秀丽的张家界。观众在收看《虹猫蓝兔奇侠传》之后,对张家界的山水风光都会留下深刻印象。再比如52集动画连续剧《盘瓠与辛女传奇》是由泸溪县政府与长沙殷氏卡通制作有限公司合作拍摄。2010年《盘瓠传说》已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泸溪县政府为保护与传扬盘瓠与辛女古老的传奇故事和泸溪悠久的历史文化,借助现代动漫艺术形式,制作出专题画册、电视专题片、主题歌曲等,取得很好的宣传与保护效果。这种开发方式对青岛民间文学的影视开发无疑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在电影领域,有唐山市政府入股6000万,参与制作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电视剧领域,则有福建莆田政府参与大型神话剧《妈祖》的制作。具体到青岛,青岛地方政府已经有成功的合作案例,如著名公益电影《寻找微尘》由青岛市委宣传部与青岛凤凰世纪传媒有限公司等合作完成。而反映青岛历史上第一代青岛移民的创业之路的电视剧《青岛往事》也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汇集了鲁剧创作精英,力图打造反映青岛历史与文化的艺术精品。

3.青岛名山民间文学与青岛影视产业开发

从青岛名山文化入手,选取与青岛名山文化相关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具体到青岛名山文化,可以借鉴泰山文化的影视开发。根据泰山文化、泰山民间传说等创作完成的大型动画片《泰山》已于今年三月份在山东电视综艺频道首播。该片“意在用大型动漫系列片的形式,将泰山的景致和泰山文化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影片把泰山文化中传播广泛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和相关史料,用动画艺术形式进行全新的演绎。”[4]相关影视动漫作品还有《泰山石敢当》等。青岛市内名山林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崂山,其次还有青岛市区的信号山、浮山、信号山、太平山、观象山、小鱼山,青岛郊区的山如即墨的马山,平度市区的大泽山,黄岛区的大小珠山,胶州市区的艾山,莱西市区的大青山等。纵观青岛市境内的名山发展历史,会发现几乎每一座名山历史积淀甚厚,有无数动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名人佚闻或遗迹。比如平度大泽山与大泽山民间故事,胶南大珠山与大珠山民间传说,胶南琅琊台与徐福传说,即墨驯虎山与童恢驯虎传说,即墨小龙山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即墨灵山与灵山老母的传说,胶州艾山与石耳争奇的传说等。以即墨马山为例,翻开即墨民间故事,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关于马山的民间传说,在这些神奇的民间传说当中,又有很多是关于马山狐狸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构筑了马山独特的狐文化。如此众多的狐狸故事与瑰丽多姿的狐文化,无疑都构成了影视开发的极好来源。

4.青岛海洋民间文学与青岛海洋影视产业开发

青岛正在建设滨海文化名城,挖掘蓝色海洋文化内涵既是建设海洋文化名城之必需,也是其重要表现。作为青岛蓝色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海洋民间文学当中有大量关于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特产等的民间传说故事。它们广泛分布于青岛市辖属的七区五市的民间故事当中,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青岛海洋民间文学为青岛海洋影视产业提供智力支持。青岛作为知名沿海城市,应大力发展海洋影视产业。2013年年初在CCTV-8热播的大型海洋神话电视剧《妈祖》就是将海洋文学与海洋文化结合的成功案例。青岛海洋民间故事是一座巨大的题材宝库,有些海洋故事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好这些海洋故事,将大力推动青岛海洋影视产业的发展。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应着力于凸显海洋文化特色,包括故事的背景发生地,故事的主人公等都可以以海洋为主体,或创造或改编出与海洋相关的影视动漫作品。

5.从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选取代表性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开发

篇8

目前,艺术类的影视作品叫好不叫座,投资方望而却步,这让众多的导演很郁闷;能赚钱的影视作品又不是出于导演们的初衷,投资方兴高采烈,而导演却无可奈何。在多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如何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创作更加符合生活,贴近大众精神需求,符合主旋律要求,又具有艺术性、可看性、娱乐性的电视剧,需要创作人员贴近实际生活,钻研创作规律。因此,本文探讨了关于导演如何面对市场和艺术所产生的矛盾问题,阐述导演如何能使自己的影视作品即能满足市场,又能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

二、导演面对多种形式的市场

需求,要具备精品观念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一方面必须做到能够定位市场和具备立体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就是,必须具备一种精品观念。一部影视作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它是否能够获取比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影视作品市场的繁荣存在着它们自身的规律和定位以及趋势。笔者认为,作为导演,最为重要的是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准和理论水平的同时,应邀请文学界、美学界、社会学界、理论界的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到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来,从题材的策划和论证开始,就必须邀请相关人士的参与,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有利于增强影视作品的文化品位。如,笔者作为制作人、导演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寒夜》,是根据中国文学巨匠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在剧本创作中,笔者邀请了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巴金研究会的专家、学者,邀请了曾参与拍摄巴老作品《家》《春》《秋》的导演、编剧、策划等相关专业人士,还邀请了巴老的家属等共同参与剧本的创作,为电视剧《寒夜》出谋划策,使剧本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体现了巴老作品的精髓和内涵。剧本得到了包括上海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的一致认可,并共同出资联合制作电视剧《寒夜》,并给了摄制组非常宽松的制作氛围。电视剧《寒夜》完成后,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重庆市委宣传部、上海作家协会、上海巴金研究会以及巴老的家属的一致好评,并被认为是继电视剧《围城》后又一部能代表上海制作水平的精品力作。

三、导演面对多种形式的市场

需求,要具备创新思维笔者认为,精品的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创新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导演必须具备创造心态,能够做到转变以往的旧观念,大胆创新。从总体上来说,走向市场的影视作品大部分是“通俗剧”,然而,通俗却并不是庸俗。导演,一方面作为作品的创作者对作品进行整体创造,另一方面作为文化和文明的传播者,担任着弘扬优良文化和文明的光荣使命。通俗剧存在着其自身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魅力,它们的观赏性也会随着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也会随着时间和空间条件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了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这就要求通俗剧应该具备艺术的思想性和思想的艺术性的审美品格,必须能够和生活相贴近,在生活的前提之上来提炼生活,从而保证影视作品能够在源于生活的基础上,做到高于生活,只有这样,才可以提供给影视观众美的享受,提供给影视观众深远的启迪。又如,目前中国、韩国乃至欧美等国都普遍存在“啃老”的现象,为此笔者根据这种现象,采访了众多家庭,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作为艺术总监和制作人,拍摄了电视剧《啃老族》。电视剧在没有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在上海卫视台作为全国卫视独家首播,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评,收视率节节上升。上海卫视台为此还邀请在上海市闻名遐迩的“老娘舅”柏万青女士为电视剧的每一集都做了点评,这在上海卫视台是首创。

四、导演面对多种形式的市场

需求,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导演固然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观念、经济观念、艺术审美观念,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多种形式的市场需求,导演也必须具备远大的眼光。导演所创作的影视作品对多元化影视作品市场的影响以及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选题和制作必须符合市场需求,这方面就要求导演具备长远的眼光。艺术创作在寻求新突破的同时,应立足广大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还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提倡科学的思维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丰富创作的源泉,不要一味迎合市场,一味创作不着边际的东西,以博得所谓特定收视人群的追捧。目前,广电总局开始限制穿越剧、后宫剧、谍战剧等电视剧的拍摄,笔者认为是十分正确的。这些剧有的胡编乱造,有的过多宣扬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有的故弄玄虚。而笔者一直认为能真实反映家庭生活的现代剧是主流,是观众真正需要的,当然也要避免脱离生活的胡编乱造。为此,笔者将继续拍摄观众们喜欢看的现代家庭伦理剧。

篇9

中图分类号:I20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1)12-0099-01

摘要:历来文学与影视就密不可分。在电影诞生的一百多年与文学有太多的分分合合。电视这门艺术也是如此。影视从诞生之初的不被认可,到后来“自立门户”不管是题材内容、体裁样式,还是结构手法、画面造型或多或少都从文学中有过借鉴。本文立足于文学与影视的密切关系,从影视改编的角度入手详细阐述论证从文学到影视这个过程中人物视听造型、情节视听造型、环境视听造型三个方面。

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视听造型

一百多年,影视艺术经历摔率打打,有了分属自己的一套视听语言、经营模式、固定观众群等等。电影电视成为目前最主要的传媒之一,有着非凡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而这一百年以来,它们和文学有着太多的关联。在以前文学可能给了影视束缚;而现在影视可能又减弱了文学的影响力。不管怎样,这两门艺术并不是水火不容。文学作品经过改编后丰富了影视的文本,影视的影响力又大大提升了文学的发展空间。这其中影视改编起着微妙的作用。影视改编由来已久,早在电影伊始就有人在用并且从中大获裨益。1900年梅里爱就将《灰姑娘》搬上屏幕。1902年他完成了著名的影片《月球旅行记》,这部影片是由梅里爱亲自改编而成,主要情节源于《从月球到地球》和《第一次到达月球的人》。《月球旅行记》为其赢得广泛的赞誉。因为文学和影视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在将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时,从文学语言到具有视听造型的文字语言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影视作品的成败。

一、人物的视听造型

叙事文学就是以写人为核心的。文学作品往往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但是影视作为可观可听的艺术则不然。因此在改编文学作品时,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视听造型做合适的处理是有必要的。这往往关系到影视作品是否成功,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在影视改编中,人物的视听造型愈来愈得到重视。一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影视形象往往给整部影视剧带来非凡的号召力,而且这样的人物在观众心中的生命力往往更长。

在霍建起电影《暖》中主人公暖和原著《白狗秋千架》的暖不同的是电影中的暖腿瘸了,原著中暖的眼瞎了。《暖》这个电影的风格清新脱俗,时时演绎初恋的美好。把暖这个人物设置成腿瘸至少静止时还楚楚动人,和影片唯美的格调相符合。在世界著名的反战题材《铁皮鼓》中小主人公奥斯卡长达十几年保持儿时的身材,他的声音具有超凡的力量。在生活中一个小鼓不离身,高兴、气愤、悲哀……都会敲鼓。这些都是奥斯卡的典型特征,在他身上看到了战争对人类的迫害,极具隐喻意味。

在声音进入影视艺术后,虽然也曾遭到质疑,但是有了声音,影视艺术才离生活更接近。而且,自从声音的加入,大大丰富了影视的表现手段。正是因为声音的出现,更多的影视作品大放光彩,更多的影视人物深入人心。对于编剧而言,无论是改编还是原创都应重视人物的听觉造型。

左拉说过:“一句话,一声喊,往往足以表现一个人的全貌。”在中国的名著《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个角色刻画的好。她精明、毒辣、喜财、泼辣,掌管贾府日常事务,深得老太太的喜欢。在黛玉初会王熙凤的戏里也是王的首次亮相,王熙凤人未到音先进,丝毫没有见老太太的畏惧,在客人面前收放自如。这场戏里的王熙凤的出场设计尤其她泼辣的语言和豪放的笑,把她在贾府的地位和她的性格刻画的入骨三分。

二、情节的视听造型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名作《罗生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罗生门》这部电影源于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林中》。原著小说中的主题是要表达,所有真理都是相对的,无所谓真理。该电影的编剧恰恰就是小说作者本人。芥川龙之介在编写剧本时把影片结构设置为套层结构,即把武士被杀作为中心事件,在此基础上添加框架故事,中心事件由框架故事引出,最后在樵夫的追述回忆中完成。框架故事除了起到结构串联的作用,更加剧了情绪和气氛,起到配合影片情节发展的作用。

这样的改编符合黑泽明的创作风格。他往往先从对社会事件和人本性观察中抽取一些哲理,然后从观念出发,再构建文本的情节、人物。黑泽明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浓厚的兴趣。进一步说,将故事的情节做套层化处理不但满足了电影的视听造型,并且在情节上充满新意,令人余味无穷。

比如由波兰籍导演克里什托夫・基叶斯洛夫斯基的名著《蓝》中很多情节造型运用的十分得体。在朱莉一家即将面对灾难时,影片多次出现汽车输油管在滴油,疾驰的汽车车窗外女儿摇曳的蓝色气球,发生车祸后的缕缕青烟,气球随风飘走……这所有的情节造型均暗示这一家生命危在旦夕,告诉观众生命之脆弱。之后再到朱莉的病房里,出现羽毛。羽毛正是对生命的最好诠释――轻盈、脆弱。在医院里,朱莉拔下吊瓶独自行走在白色的长廊。这白色的长廊看似简单,其实是朱莉失去亲人后心情的很好写照――惨淡而骚乱。影片交代到这里其实没有多少镜头,更没有多少言语。但是这样的情节造型,不禁让人想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奇妙韵味。艺术往往就是这样,无需多言。准确到位的视听造型可以传达深刻的思想情感,它胜过了千言万语。

三、环境的视听造型

在费穆的《小城之春》开篇的场景特别令人玩味。周玉文提着篮子走在破旧的城墙上,行走很慢,面带惆怅,仿佛若有所思。她的丈夫戴礼言独坐在破旧的园中独自感慨。不管是城墙上,还是院落中都是一片荒凉。这样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到毫无生机,这一切正如这夫妻两此时的心境。周玉文和丈夫早已没有感情,心里难忘初恋情人。至于现在还留在戴家是出于夫妻的情义而已。而戴礼言现在愁眉苦脸坐在破旧的院落中感慨家道中落,留恋之前舒适的生活。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开篇是没有太多的交代,伴随着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看着眼前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观众也明白许多。

被称为大家熟悉并认可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里讲述女性的的命运。这部电影手法独特,电影对时间、地点交代都很模糊,甚至高家主人都未有过正脸。影片中一再强调了高家大院。这是与原著出入较大的地方,同时这也是令人称道之处。什么年代、什么地方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一群苦命的女人在高家大院里为了争宠用尽各种手段。这座大院好像一个王国,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大院外表高大,实则阴森、恐怖、没有人情味。大院方方正正,谁晓得里面藏满了女人的悲哀。院子里有院子的制度:点灯、熄灯、点灯、再熄灯……院子里女人的价值就为点灯而活。影片中的院子得到强调,烘托了人物所处的环境。另外在影片里有包含有象征意味。一举两得!

从上面的阐述可以得出,环境的视听造型远远超越了本身描述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深一层的含义。众多运用巧妙的环境视听造型,节约了笔墨包含隐喻的意味,交代的更加简练。因此,作为影视编剧在完成从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改编的过程显得就十分重要了。

文学与影视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电影电视有着不同的属性。那么编剧从文学到影视改编的过程就任重道远,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本是艰难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一个好的编剧可能化腐朽为神奇,也有可能反其道行之。因此编剧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对影视艺术的感悟能力、对两者转化的驾驭能力就颇为重要。正如契诃夫所认为的那样:艺术要求以主动的态度去处理材料。

参考文献:

[1]《契诃夫与电影――关于契诃夫作品的电影改编问题》。

篇10

【摘 要】以耶稣为主人公的英美影视作品通常反映西方人文精神内核,传播其宗教观念与普世价值。本文对相关影视作品进行分析,从拍摄原因、拍摄方式、文化影响等方面探索研究英美影视作品中的耶稣形象。笔者多方考量,评价影视作品中耶稣形象的神性程度,探究神性程度与影视作品评分的关系。影视作品中不同耶稣的形象塑造背后有诸多文化原因。理解其中原因,有助于了解英美两国世俗宗教文化,认识西方国家价值观与价值体系,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便利。 【关键词】耶稣形象;人神二性;影视;研究中图分类号:J9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30-03一、英美影视作品中耶稣形象的定义与影视作品筛选(一)耶稣形象定义影视中的耶稣基督形象分为两类:基督形象和耶稣形象[1]。描述基督形象的影视通过影片主人公或其他人物类似耶稣的行为传达其精神。基督形象出现在诸多英美影视作品中,如《黑客帝国》和《阿凡达》中的男主角。描述耶稣形象的影视资料则主要讲述耶稣的故事,以耶稣生平为核心,塑造耶稣本身形象。本文即研究耶稣形象。(二)影视作品筛选标准及结果参照关键词定义与权威影视网站分类,笔者制定出相关的筛选标准,从网站评分数值、评分人数,电影类型、片长,以及耶稣角色出镜时长等方面进行筛选,选出如下展现耶稣形象的影片:《耶稣传》(1999年版)、《耶稣传》(1979年版)、《万王之王》、《万世流芳》、《耶稣受难记》、《基督最后的诱惑》、《拿撒勒的耶稣》、《上帝之子》、《万世巨星》(1973年版、2000年版、2012年版)。二、英美耶稣形象影视作品拍摄原因(一)部分电影因导演个人的而拍摄,如《拿撒勒的耶稣》和《耶稣受难记》。《拿撒勒的耶稣》导演弗朗哥・泽菲雷利意图拍出平和的耶稣,他自述这部电影让他得以实现长久以来的梦想――向世人呈现一个于古于今都不会与他的人民为敌的耶稣形象[2]。导演还称受到1965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的启发,特别是其中关于对犹太教态度的内容[3]。为此,他尽力依照《圣经》写作时间,还原耶稣生活的犹太社会与文化环境,且未将耶稣之死归罪于犹大。《耶稣受难记》的导演梅尔・吉布森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其作品有历史纵横感、思辨色彩,耶稣形象趋于传统。部分讲述耶稣形象的影视作品由基督教团体资助拍摄,如1979年的《耶稣传》源自美国InspirationalFilms的“创世记计划”。该公司投拍了一系列基于《圣经》的宗教电影,《耶稣传》是其中之一。(二)文化传统中的英雄崇拜英美文化源自古希腊。《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等希腊神话多以英雄视角记述历史,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拜。耶稣是宗教圣人、英雄,展现耶稣形象的影视作品契合英美社会英雄史观。(三)世俗宗教思辨精神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宗教改革,西方社会的宗教逐渐世俗化。宗教逐渐失去了在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权威地位,转向独立,宗教怀疑精神兴起。以《万世巨星》为例,歌词唱到:“耶稣基督万世巨星……你认为除却自己还有谁是上帝的选民?你所在的天界可如佛经记载居有佛陀?是真能移山还是形象公关?你是有意受难死亡还是偶然失误?”字里行间涉及关于耶稣人神二性的讨论,以及对三大宗教的质疑思辨。三、英美耶稣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一)文本选择学者普遍认为,《新约》四福音书中以七个神迹为线索的《约翰福音》侧重耶稣神性,“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John20:30)。”《马太福音》《马可福音》与《路加福音》则因记事次序、用字结构、内容观点等方面颇为相似,合称为“符类福音”或“对观福音”。“符类福音”中,《路加福音》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等世俗问题,是最突出耶稣人性的福音书。展现耶稣人性的作品主要参考“符类福音”,展现耶稣神性的作品则主要参考《约翰福音》。以《拿撒勒的耶稣》为例,影片参照《约翰福音》拍摄耶稣在犹太教堂读经、行神迹复活拉撒路等情节,还特别让耶稣在受审时自证为弥赛亚,展现神性。但影片也参考了“符类福音”,从《路加福音》中选取了诸多情节。如此选取参考文本,巧妙平衡了影片中耶稣形象的神性与人性。(二)耶稣视觉造型传统耶稣形象源自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圣像画,其中的耶稣是理想化的形象:高大伟岸、脸型瘦长,一身白衣,头发或卷曲或笔直,头发长度较短或齐肩,头部有光环等超自然元素。此类圣像化耶稣造型出现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塑造耶稣的神性。在《耶稣传》《耶稣受难记》等影片中,耶稣造型与传统圣像画基本相同,只在着装上注意服装质料,让演员身着白色或灰白色麻布衣服。近年来,随宗教学与人类学研究的进展,耶稣形象略有变化。如《上帝之子》剧组根据人类学家对公元1世纪典型犹太人头骨的研究,挑选了脸颊相对较宽、鼻子更为挺拔的演员饰演耶稣,此行为不失为呈现耶稣形象的新角度。去圣像化的造型摆脱了耶稣庄严神性的一面,弱化了他“非同寻常”的圣像气质[4],突出了他人性化的一面。2000年版的《万世巨星》部分场景中,耶稣身着白色背心。2012年版的《万世巨星》中,耶稣穿白衬衫、戴军用身份识别牌,颇有现代时尚气息。(三)镜头与光的神性表达1.镜头运用影视作品常用仰拍镜头、特写镜头等来表现耶稣的神性,例如《拿撒勒的耶稣》中,耶稣形象的特写镜头往往是演员微微仰视,镜头仰拍,仿佛观众在注目人子,人子在仰望上帝一样。两重仰望,让观众感受到“冥冥之中自有神明”。2.光线运用光与基督教神学密不可分。《创世纪》(Gen1:1)中即有“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圣奥斯古丁从神学的角度提出了光照论:“真理以光的形式照耀出来,光照是人类获得真理的途径。”[5]基督教赋予耶稣神子地位,光与耶稣形象自然密不可分。用自然光、顶光代替中世纪圣像画常见的头后圆形光环,展现耶稣的神性,是影视作品中塑造耶稣形象的常见手法。《耶稣受难记》结局,一片寂静中,墓穴石门打开,阳光逐渐照射到墓穴内部,耶稣缓缓起身,走向光明,寓意神子复活。《拿撒勒的耶稣》在拍摄受鞭刑的耶稣面见罗马总督彼拉多这一场景中,大胆使用逆光。耶稣饰演者从一片耀眼光芒中走出,容貌憔悴而神色坚毅,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四)神性与人性1.神性与人性表达影片对耶稣神性的呈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光的运用;对神迹的呈现,如起死回生、盲人能见、瘸子能行等;耶稣形象在母子、亲友关系上互动较少,如耶稣说“我的母亲在天上”;耶稣与十二门徒师徒情谊淡漠等。对耶稣人性的塑造主要体现为:耶稣面部表情十分丰富;凸显肢体冲突;言辞相对直白。耶稣的人性在影片《基督最后的诱惑》中得到显著体现,片中耶稣情感异常丰富。2.选择定位经历多次教廷宗教讨论,耶稣不只具有上帝意志,而是兼具人神二性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笔者进行情节和镜头分析,并综合多方观点,对每部影片中的耶稣形象神性程度进行了评分,将评分定为x轴,分值为0-10分,分数越高,神性程度越高。3.耶稣形象神性程度与影片评分关系笔者参照IMDB与豆瓣网站对各影视作品的评分,两评分相加后取平均值得到影视作品的综合评分,定为y轴,得到图1。利用以上数据,笔者对耶稣形象神性程度与影视作品综合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绘制图2。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在人神二性中尽可能中庸的影视作品最受观众欢迎;对耶稣形象的塑造略偏人性或略偏神性的作品评分最低;处于极端的影视作品,即耶稣形象极为人性或极为神性的分数,综合评分略低于中庸的影视作品。而影视作品中的耶稣形象极度神性化,会令大部分普通观众会有陌生感、疏离感,难以引起共鸣。四、英美耶稣影视作品的文化影响(一)影视产业一方面,电影公司对相关影视作品进行多版本剪辑,在院线上映电影并发售珍藏版、蓝光版等多版本光盘以及周边产品,借助宗教题材影视作品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影视作品将《圣经》文字具象化,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有利于观众对宗教人物形象有直观的认识。例如1979年版《耶稣传》已被译为近千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传播。我国国内有普通话、粤语等多个配音版本。(二)流行文化耶稣形象影视作品塑造了宗教流行文化,与世俗文化互动并相互影响。2012年版的《万世巨星》中,时尚元素、时代元素随处可见:影片开场即通过大屏幕播放记录世界各地街头暴力示威的新闻视频;耶稣被捕后身穿橙色囚服,有流行文化象征;剧中多处可见现代电子设备;《希律王之歌》响起时,耶稣坐在嘉宾席上,大屏幕显示“耶稣是骗子还是弥赛亚”的“观众投票结果”;关注“十二门徒”这样的常用于社交网站话题的字样出现在大屏幕上等等,这些细节让观众倍感有趣,活跃了现场气氛,也打造了一个时尚的耶稣形象。《耶稣受难记》用影像呈现耶稣受难的血腥场面,给观众冲击影响极大,激发更多人到耶路撒冷苦路十四站,推动了宗教寻根文化的发展。(三)文化反思影视作品中各异的耶稣形象,特别是极为人性化的耶稣形象,引发了观众的讨论,以及对宗教的怀疑与反思。同时,部分影视作品也引起了社会争议。一些宗教团体谴责《万世巨星》及相关影视作品。究其原因,引用词作者蒂姆・莱斯的话:“这是因为我们不视耶稣为神,而只是将他视为一个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的合适的人。我们基本是尝试在讲这个故事时将耶稣视为一个凡人。我认为这种视角更体现他的伟大之处[6]。”一些基督徒觉得如此言论是在亵渎神明,并对剧中对犹大的同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剧中一些对于耶稣的批评过于冒犯[7]。一些犹太教徒则认为这部音乐剧将耶稣之死大部分归咎于该亚法和亚那两位犹太教祭司,强化了反犹主义。《耶稣受难记》则引发更大争议,该片在美国影片分级为R级,片中许多血腥暴力的镜头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一些观众在观影时感到身体不适。部分影评人认为,影片弱化彼拉多的暴力形象,丑化犹太人的形象,将犹太人刻画为丧心病狂的暴民,将杀害耶稣的罪名加到他们头上,具有反犹倾向。观众对相关影视作品的讨论和争议多集中在耶稣神性与人性的塑造以及反犹问题方面,展现了观众透过影视作品对宗教文化以及世俗文化的反思。(四)英雄新崇高美学1.耶稣本身形象塑造相关影视作品中所展示的对耶稣人神二性的探讨建构了基于人性的新崇高观念,即耶稣“是真上帝又是真人,具神人二性,两者不相混乱,不相交换,不能分开,不能离散[8]。”这一观念看似削弱了耶稣的崇高性,但这种表面上的不完美却成就了耶稣在观众心中的完美形象。2.对超级英雄电影的影响超级英雄形象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耶稣形象的影响。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等电影中,超级英雄不论身份背景、个人能力,都走了“多为善事,自我受难,拯救世界”的道路,契合耶稣形象。借助宗教形象,超级英雄电影创作增强了对超级英雄崇高美的塑造,如《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中,洪水将难民困在孤岛,超人逆光从天而降,伸出援手,俨然天神。同时,以超人为代表的部分超级英雄,还探讨了“伪神”问题,走上了宗教反思的道路。五、结语耶稣是人?是神?还是两者兼具?这是英美影视作品在塑造耶稣形象时面临的核心问题。关于耶稣基督一志论抑或兼具人神二性的争议自古有之,教廷曾召开如拉特兰会议等宗教会议讨论这一问题[9]。认可耶稣兼具人神二性的基督学逐渐占上风,观点在西方国家受到广泛认可。目前,英美影视作品中的耶稣形象基本参照《圣经》,大多数作品选择在人神二性中侧重其一,极少数则或中庸平衡,或剑走偏锋,取其一极。毋庸置疑,每种选择都有其独特考量。人性耶稣的角度可塑性强,影片类型宽广,更有利于结合流行文化,探讨世俗问题,反映一定社会思想,也更能让普通观众产生共鸣,体现耶稣的伟大之处;神性耶稣的角度体现传统宗教观念,有宗教精神指引作用,为部分正统宗教人士所喜爱;人神二性中庸的角度符合梵蒂冈教廷主流天主教思想,易于塑造包容、平和的耶稣形象,不易煽动反犹情绪,又能得到教会、媒体和观众多方认可与赞许,可在重要宗教节日播放。综合多方评价,中庸或偏向人性化的影视作品中耶稣形象更受观众欢迎,但是极端偏向人性化则容易引起宗教争议。对不同耶稣形象的认同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英美三国部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特别是对经典英雄形象的认知。这一认同度为我国圣贤或英雄人物传记电影在英美两国的海外发行提供了参考,同时该认同度也有助我们了解认知英美两国世俗宗教文化,增进尊重理解,以便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获得合作共赢。参考文献:[1]Malone P.Screen Jesus Portrayals of Christ in Television and Film[M].The Scarecrow Press,Inc.,2012.70.[2]Zeffirelli F.Franco Zeffirelli's Jesus: A Spiritual Diary[M]. Harper & Row, 1984.3.[3]Tatum W B.Jesus at the Movies: A Guide to the First Hundred Years[M]. Revised Version ed. Polebridge Press, 2004.138.[4]黄磊.1970年代以来“耶稣电影”的后现代创作[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5]赵敦华.基督教哲学一千五百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Time Magazine.1970.[7]Church F F P. Some Things To Consider Before You Attend Jesus Christ Superstar[Z].2015.[8]伯克富.基督教教义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49.[9]休谟.英国史I:罗马――不列颠到金雀花王朝[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45-46.作者简介:贾虹源(1995-)、高鑫涔(1995-),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