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

篇1

一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文学翻译是将某一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作品内容、风格、精神再现于另一文化语境中的过程,也就是实现文化的“移植”和“传真”。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文学翻译已经不仅仅单纯地指语言艺术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模式的交流与转换。文化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内容较宽的系统概念,几乎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因为具有传承的特点而富有相对的稳定性。

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土壤,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同时,文化又是语言的外在形态表现。翻译表现出的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艺术,在翻译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学作品时,文学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文学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移,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因为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文化的特质和需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而翻译活动反过来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发生了交流的两种文化。

文学翻译和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辩证互动关系。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既要忠实于原文的信息,又要充分考虑译文接受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原文和译文之间实现充分的融合与一致。语言承载着文学作品所属国的文化意蕴,为了更好地翻译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译者不仅要熟悉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更要熟悉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完成不同文化的传动与交流。由此可以看出,文学翻译的真正困境不是在于语言本身,而是在于原文作品所属国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语境以及文学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蕴。

二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不相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文学翻译中的瓶颈问题,一种文化在一个民族当中是家喻户晓的,而在另一个民族中则可能是鲜为人知的。分析文学翻译中产生文化差异困境的原因,对于翻译出和谐、默契的文学作品来具有重要的作用。

1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主观因素。翻译者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主体元素,受不同的翻译者等主体因素的影响,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的意蕴和内容也各不相同。翻译者的主体性因素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主观影响因素,一个人由于长期受社会环境、文化熏陶、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固化,就会在社会群体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思维倾向。在文学翻译中,特别是在东西方之间的文学作品翻译,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必然致使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的产生。

2地域环境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客观因素。一般而论,我们俗称的“东方国家”在地球的东半球,而“西方国家”在地球的西半球,东西方国家之间截然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不同认知。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各个民族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同一现象和事物,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氛围。例如,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中国人常用“东风”和“南风”来形容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等美好的景象;而英国人恰恰相反,他们常常用“西风”和“北风”来描写勃勃生机的春天。这种地域差异体现在文学作品翻译当中,就必然会产生文化差异———中国人觉得“西风”和“北风”能够带来和煦的春光是不可思议的;同样,英国人也会觉得“东风”和“南风”吹绿的枝头也是难以理解的。地域环境不同是造成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产生的客观因素,这种差异性需要译者在充分了解原作品所属国文化背景的条件下,才能准确地翻译出文学作品。

3历史背景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根源因素。一个民族在长期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历史背景。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产生文化差异困境的根源因素,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并积累了大量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词汇和语言。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存在方式,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载着该民族身后的文化内涵,语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文学作品语言不是一些静止的传递信息的符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情感思想的交流和传递。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由于各个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不能单单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而应该融入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展现原文的意思和风貌。

4文化习俗不同是导致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核心因素。文化习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风尚、道德情操、伦理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各个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习俗。文化习俗是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核心因素,受文化习俗不同的影响,文学作品翻译在表达相同意思或概念的说法有着很大差异的。例如,在中国,龙被认为是神圣的、尊崇的、至上的,中国人常把自己成为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国家,dragon(龙)却被认为是一种异性、怪异的动物,是罪恶的象征、是一种邪恶的力量。同样是一种动物,由于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不同,在人们心中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就各不相同。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如果不熟悉一国的文化习俗、社会风尚等价值尺度和行为规范,必然会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读者对译文难以理解的障碍。

三文学翻译中破除文化差异困境的对策探索

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语言本身的翻译往往是相当容易的,最为困难的是语言中蕴含的文化镜像。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结构的转换、意思的再创造,来消除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障碍,从而准确地展现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和丰富意蕴,使读者接受并认同译作。

1文学作品翻译者要增强翻译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翻译者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主体,翻译者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翻译的优秀与否。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要求翻译者必须同时熟练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才具备进行翻译的基本素质。然而,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简单转换,而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翻译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充分了解原作品所属国与翻译作品接受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困境,使翻译作品的信息接受者真正感受到原作品中包含的真正意蕴。

2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多元文化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共生,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体系。文学翻译作为各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媒介,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积极融入各种外来的积极文化因素,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文学翻译中离不开文化语境和文化氛围,翻译出来的作品要既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原作品所属国的文化底蕴,又能让读者感受到译作是一部富有灵魂和内涵的作品,需要不断加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使译作接受者在阅读之前熟悉和了解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文化差异障碍,实现文化的真正“移植”。

3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正确处理语言中文化意蕴的“留”“、弃”。在不同体裁的翻译作品中,所蕴含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意蕴也各不相同。文化因素是文学作品翻译当中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忽略了文学体裁承载的文化信息内容,就等于忽略了文学语言中的真正内涵,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将变成机械、僵硬的词汇和语句堆积。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其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优秀的文学翻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正确处理文学语言中文学意蕴的保留与抛弃问题,使翻译出来的作品既能客观真实地保留原文意思,又能使接收者感受到原作者国家的文化风格与特色,解决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差异的矛盾。

篇2

1因为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在中国,龙是我们的图腾,是我们的吉祥物。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greatdragon。此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所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格外注意。香港、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如果将其翻译成FourAsian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而翻译成成FourAsianTigers,这就是一种比较贴切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从《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中对Tiger的释义可以看出这种翻译法是比较贴切的:AnicknameforanyoneofthemoresuccessfulsmallereconomiesofEastAsia,esp.thoseofHongKong,Singapore,Taiwan,andSouth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Asian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也符合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在准确领会了东西方在某个说法上的具体表达方式后,才能达到彼此认同,平等交流的目的。

2因为对色彩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东西方国家之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对色彩在表达的含义上是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比如:蓝色(blue)在西方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Monday)。Blue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但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反而人们喜欢使用蓝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再比如,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喜欢过年贴红喜字。生意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股票升值用“飘红”。但在西方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所以从色彩上看,东西方国家对色彩的理解以及其蕴藏的含义是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左的,如果不顾及东西方在色彩表达含义上的不同,以本国对色彩认同的观点去翻译和交流,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忌讳。

3因为数字表达含义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东西方国家之间在使用数字表达含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只按照本国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与西方人交流,很有可能使沟通困难甚至出现误会和尴尬,以下是东西方国家在使用数字表达上的一些差异:

“7”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7”相当于中国人的“8”。“7”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7”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7”是个普通的数字。

“8”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数字,与“发”谐音,公司庆典,开业等都喜欢挑选带“8”的日子,但在西方国家,eight只是一个普通数字。而“4”在中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不论结婚、开业、甚至小到购买手机号码都尽量避开使用,但four在西方国家也是很普通的数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9”因为与“久”同音,所以“9”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历代帝王都崇拜“9”,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但在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

在西方,“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13”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13”则没有这种文化含义。

篇3

【关键词】习语 民族文化 差异 翻译

一、什么是习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作为加工后语言,体现的是不同民族在历史沿革和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风土人情和所积淀的文化内涵。习语一般具有固定的形式,包括了成语、俗语、格言、谚语、歇后语和俚语等等。当词汇根据一定的规律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时也不能仅仅通过推断各个单词的意思来进行推断。

二、东西方习语差异的文化成因

习语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劳动中产生的。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农业启蒙较西方要早,而西方的工业文明又领先于我国,不同的发展业态造就了不同的行业和不同心理素质的劳动人民。还有,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影响的是人类的所有意识层面,我们看到佛教传入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和本土的儒教、道教有了很好的融合。在西方国家则是信奉基督教的人较多,习语Oh, My God就是一种贴切地体现。

历史典故对于中西方习语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我们的语言中最有特色的成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历史典故,而《圣经》则为西方的习语贡献了很多的素材,比如Pandora’s box代表的是灾难与祸害。

另外,共同的民族潜意识也会造成了中西方习语的差异,比如龙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图腾,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古诗的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而在西方的文化中自然是没有龙的,反而他们会将狗视为一种吉祥物: lucky dog(幸运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三、东西方习语的一些共性

任何民族的习语都是句式虽然简短,但感染力非常的强,是一种由全人类所创造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具体来说,首先,从词语的构成结构来看,它是有一定的完整性的,无论是哪种语言体系,在习语的构成上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不能被轻易破坏的。

其次,习语具有语义上的统一性,也就是说,它不是由词语单个的意义进行累加而构成整个的意义,不是局部对应整体的关系,而是有着意义的统一性,是用整体去做一个事物的描述,比如white feather是胆怯的意思。

四、习语翻译中的误区

习语的背后都是时间积淀下来的文化,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当然力图保持其原汁原味,但是文化的差异是一条难以轻易逾越的鸿沟,这就造成一些比较明显的翻译障碍。比如中国文化中对于狗最好的印象就是看家护院,其他一些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的词语反应的都是负性色彩。当我们看到Lucky dog、Top dog时,如果还用我们的文化进行理解,显然就是南辕北辙了。还有一些文化,东西方之间是没有对接的,比如nightingal我们直译过来是夜莺的意思,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它代表的是侦探。

五、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习语翻译法

为了克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尴尬,我们总结了一套尽量与之对应的方法。

1.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在一定的语法规则之下,语言之间的互相转换是可以遵循直接翻译的方法的,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进行客观描述,不带有任何主观的意旨或色彩,很好的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但是这种方法必须是在对西方文化非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否则很容易陷入刻板印象中。比如Dark horse(黑马)、Golden age(黄金时代)、The cold war(冷战)这些最早都是西方的习语,经过直接的翻译,现在已经被我们很熟练的纳入到自己的语言体系中。

2.套译法(corresponding)。习语很大一部分是由格言、谚语、名言警句所组成的,它们用简短的话语囊括了人类文化的精华,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比如: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

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这两个例句就非常清楚的展示了英语和汉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不同事物的解读,但是其中的意义是可以互为套用的,比较生动地保留了原文的艺术效果。

3.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 method)。当汉语和英语在意义翻译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时,其实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联系,那么就可以采用意译法。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是废物的意思,如果采用直译或套译,就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方便面的品牌――白象。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我们没有办法翻译成胆小如兔,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狡兔三窟、动若脱兔这些词语实在无法让人将兔子和胆小联系到一起。

当然,关于东西方文化所带来的习语差异很难说一套结构只对应一种译法,其实翻译的方法也不仅限于以上三种,随着词汇对应社会的丰富发展,很多新的翻译方法也在涌现,比如缩译法、扩译法、借译法、节译法等等。实际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多种方法互相结合、互相辅助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总而言之,习语作为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其内涵的丰富与外延的广阔是无法估量的,其在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民族间的一种共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克服文化差异,从而获得一个全面创新的知识体系。

篇4

文化冲突是指译语传递的文化信息与原语文化信息相矛盾。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译语对原语似乎做到了忠实和一致,但同一概念在两种语言中所引起的联想意义却是相反的或相矛盾的。例如“狗”与“dog”一词在东西方文化中就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欧美人爱狗如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狗在西方被看作心爱之物和人们忠实的朋友。因此英语里有“luckydog”(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dressedlikeadog’sdinner”(穿着极为讲究)等。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狗有时虽被认为忠实可靠,但用狗的形象来喻人时,却几乎都含有贬义。如“走狗”,“狗腿子”、“狗胆包天”“、狼心狗肺”“、狍急跳墙”等等。另外,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成老黄牛。而在西方,古代主要靠马耕田牛则很少干活。因此在英美文化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汉语说“:力大如牛”,按照英语民族的喻体,英语则说“asstrongasahorse”}汉语讲“象牛一样勤劳”,英语则说“worklikeahorse”。

二、文化空缺与翻译

由于各民族在、生活习俗以及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不同,就难免在文化上存在“真空”地带,原语所载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从而造成翻译中出现文化空缺的矛盾。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宗教文化中,我们有佛教的“阎王”,道教的“三清”,有开天辟地的“”和炼石补天的“女祸”。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在翻译时应予以注意,否则就会失当。生活习俗不同,由此而产生的文化空缺同样可以找到例证。例如“,饺子”一词在英语中就没有其真正的“对等语”。无论将其译为ravioli或dumpling都会失去饺子这一食品的中国文化特征。因此,人们通常采用音译或加注法来处理这种矛盾。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问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

三、文化部分重叠与翻译

文化部分重叠所产生的翻译矛盾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语和原语所指相同或相似,但由于各民族的思维和习惯有差异,从而导致译语只传递了原语所载文化信息的一部分。这一矛盾的产生,主要是因译者对有关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不熟悉,简单地用原语在译入语中的“对等语”来表达原语的意思所致。就拿“社会科学院”一词的英译来说,若将其译为:theinstituteofsocialsciences,那只不过译了这个词在汉语语言文化中所载文化信息的一部分。因为在汉语里,“社会科学院”不仅包括社会科学,而且包括人文科学。所以在上面的英译文后还需加上humanity,才比较准确地再现了原语语言文化信息。文化部分重叠甚至还会出现在外来词和原词之间。英语的tea源于汉语的“茶”。然而,hightea在英国已成为一顿简单的晚餐,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下午茶”。同样,汉语的“喝茶”则可能是一顿“早餐”,甚至是“午餐”。汉语的“沙发”源予英语的sofa,但是“沙发”的释义已超过了sofa(三人沙发),还包括单人沙发和双人沙发。要处理好文化部分重叠所产生的翻译矛盾,重要的是透彻理解原语所载的文化信息,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套译、增译、直译加解释或者是意译。

篇5

跨文化教育现状分析。首先,从跨文化教学内容和方式看,跨文化教育理念比较滞后。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在外语教学中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上由各个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任课老师自行决定,尽管外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跨文化教育的过程,但是具体的“跨文化能力”包含什么,也就是说“跨文化能力”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等一些跨文化教育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传统教学中所运用的东西方文化价值比较法,文化背景知识等介绍仅把异质文化作为一个需要认知的对象,通常是一种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教育;在交往中把被理解者(对话伙伴)作为完全客观化的认知对象,忽视其作为一个拥有其自身源泉的另一活生生主体的认知过程,结果难以做到“对话”的交流而影响交际的愉悦感。其次,文化有其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所以不可相互取代,也不可能完全相互兼容。在交流中如何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共识,在跨文化教育中应如何体现这部分的需求值得进一步研究。最后,我国外语界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往往是“单车道”,即只考虑了中国学生对异文化的了解和接受,这一点成为研究和教学中的重点,但没有注意到本文化的向外传输,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不够,容易造成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不平衡和不对等。

二、文化概念和历史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

1.文化概念及其特点。在文化研究领域,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概念进行了研究。例如,Barnouw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定义“文化”概念为“内涵相对稳定的一种模式,通过代代相传而习得”;Hofstede从文化的特质定义文化为“一组或一类人区别于另一组或另一类人的集体思维编程”;他们认为:因为价值观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即被确立,个体价值观同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一起对个人的行为习惯产生长久的影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能够“产生非制度化约束力的社会传承信息。因此,Kroeber认为文化是“价值模式,思想和其他意义的符号系统等因素,它们共同塑造人类行为。”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文化是一种非制度化的约束力,除了其相对的稳定性,独特性外,它还有在传承中习得的特点。文化有先天固有的传承特点,但又不因其固有而一成不变,这些特性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主题。

2.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许多学者都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术语做过定义,虽然没有一个定义被普遍接受,但是学者们所总结的定义中概括了跨文化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能力。在中学和大学的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法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特别是关于沟通技巧方面的传授,目的是更有效地交流和交换信息。但日趋“多元”的国际化环境培育了对异质文化更深的同情和兴趣,这种沟通内涵已经不仅仅是信息的沟通,还包括与他人世界观和带有浓厚文化色彩活动的交流。3.历史文化人类学相关教育理论介绍。虽然教育理论受到不同教育背景的影响,但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不失为帮助我们进行探索的有效途径。其中,在涉猎到的跨文化教育研究的诸多领域中,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德国当代教育人类学家武尔夫教授关于历史文化人类学在跨文化理论方面的研究值得深思,特别是关于模仿理论和实践知识理论的探讨和应用,他认为人类的模仿能力充当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作用。传统的模仿与图像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模仿过程,外界的图像得以内化,从而生成了实践性知识。借鉴武尔夫的模仿理论以及实践性知识的理论,我们在跨文化教育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边介绍我们借鉴相关理论在跨文化教育中的探索和实践。

三、历史文化人类学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实践

1.模仿理论及其在跨文化教学中的意义。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模仿能力与身体成长过程紧密相连。武尔夫对模仿过程在教育和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模仿过程可以使个人对视觉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其内化到自身的内部映像和想象之中。不仅如此,他认为模仿是个体走出自我,与世界结为一体,从而将外部世界转为内部世界,并且在使个体与外界相关联的过程中,形成人类理解的必要前提。模仿对于个体和跨文化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跨文化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产生问题,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重视如何调动知识的转化。外语学习者碰到的交流困难,除了由于不熟悉异国的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背景外,重要的是缺乏对异质文化的切身感受,缺乏习得的模仿体验过程。毫无疑问,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具有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有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如果模仿过程缺失,又没有更好的体验过程可以取代,所学的便会停留在知识层面而不能完成内化。历史文化人类学的模仿理论阐述了通过模仿过程可以帮助完成外部世界和内部知识的衔接和转化。在模仿的过程中,内心的感悟会被调动出来,从而经历和不同文化及不同背景“角色”之间“对话”,不仅如此,在遵从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在模仿中完成创造模仿,使教育更趋向于人的完善的目标进行。因此,武尔夫提到的模仿不同于简单的表现、复制、模拟和再现,不是一对一的仿制,而是一种基于模仿者或者学习者自身特点,对于被模仿者或者模仿事物的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在跨文化能力培养过程中,如何应用模仿的理论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促进外部图像和内部映像产生联系,最后生成新知识是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时,会经常通过模仿活动去感知客观世界,建立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例如:幼儿园小朋友在模仿鸭子爸爸和妈妈带着小鸭子游泳的活动过程中,领会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角色定位,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过程和语言特色,从而创造性地发挥角色内涵。同样,学习者通过感受和体会,创造性的模仿,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程度。在借助于模仿的理念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可以通过一些场景、片段的模仿,角色扮演,仪式举行等手段来增加对异质文化的深入了解。比如一些文化价值观可以从异文化中找到线索,也可从本民族文化中找到依据,但又不尽相同。重新用审慎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异文化,会感悟到许多,对于完善自我认识十分有益。所以,模仿过程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跨文化学习中需要模仿,模仿是连接内部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身心成长的基础,其本质是人类整体或者个体的自我超越,也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前提。

2.借鉴实践性知识理论进行教学。武尔夫发现通过模仿过程,外界的图像得以内化,外部世界转化为内部世界,从而生成了实践性知识。那么,外部世界的经验是如何通过模仿来习得,并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呢?我们知道个体将强加于其自身的外部世界进行转换,并且将其整合,使它可以和他的内部世界同时存在,反之亦然。在跨文化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知识的整合与转化过程,这使得对“内部世界的自我”缺乏沟通和展示机会,失去了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可能。把非常感性的文化交流,变成了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更谈不上对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和沟通。可是,为什么学生通过模仿学习,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学活动将模仿学习降低为仿学习,试图采取复制的方式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这自然而然就降低、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实践性知识也难以形成。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实践性知识,也就失去了创造的过程和作用。好像一只鸟,失去了翅膀,便不会有空中飞行的身影。另一方面,仿学习的过程违背了知识认知、转化和再生的过程,跨文化认知过程中的外部世界的经验没有通过内部知识完成内化,实践性知识便无法形成,因此跨文化意识难以建立并付诸行动。所以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前提是外部世界以映像形式通过模仿的途径内化到人的内心世界之中。这点在跨文化教学中不可忽视,也是形成实践性知识的基础。跨文化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文化觉醒。当“内部世界自我”缺乏与外部沟通和展示时,知识就停留在图像的阶段,有“感”无“悟”,失去了内化,也就不能最终形成实践性知识。正如文化有其传承特点,武尔夫指出模仿过程在文化和社会的维系和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在传承中被“习得”的特点需要一个由外向内,再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原来的知识与经验,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还不足以将知识充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因为缺少将异质文化输入知识与本土文化知识的过程,没有经过与自身经验进行活动的融合过程。长期缺乏生成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就会对文化的差异不敏感,也会直接影响跨文化能力培养,使得跨文化接触的机会和交往的深度受到限制,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愉悦感和信心的建立。例如,为了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在涉及到“守时”概念时,请同学扮演东西方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处理迟到,早到或者因故缺席情况。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不仅对东西方“时间”概念有了不同的感受,同时对东西方对“时间”概念的精确度把握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举一反三,对于处理不同文化背景的活动有了新的感知。

3.进行“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针对我国目前跨文化教学中的“单车道”教学现象,以模仿理论和实践知识理论为依据,提出“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这里的“双向”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只注意了向其传授知识,忽略实现调动其原有知识进行由内向外,有外向内的“双向”转化。另一方面,只注意西方文化的传入,忽略本文化的传输。表现为把认识和了解西方文化作为研究和教学中的重点,却忽视本文化的传输的教学方法,容易造成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不对等,有悖于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规律。造成这种现象与我国打开国门接受外来文化的传承习惯有关,但是随着国际化合作的深入与发展,不仅须知彼,还需要知己,需要建立文化方面的自信。“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是建立在模仿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内化需要与原有的感悟进行对接,需要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才可能创生新的思想和事物。跨文化教育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充分调动本文化的素材,便会难以生成知识内化,产生实践性知识。“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需要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一,“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需要建立在“对话”基础上。通常人们更习惯于把外来文化变形或者妥协为我们可以理解的一种“集体思维编程”模式,否则很难被输入我们的大脑而被理解。而在现实中更渴望对话而不是比较,更希望知道他人是谁,而不是我能接受或理解的他人是谁。其二,要寻找到沟通的“媒介”。在个体将强加于其自身的外部世界进行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寻找形式相似的等价物,是一个向深处挖掘的过程”。潘尼卡提出“挖到出现一种同质的泥土或者相似的问题……,就是相信不同的文化传统之间具有一种深层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得文化得以多元化的并存。”武尔夫描述道:“在与其它文化相互接触中,人们可以对不同文化产生更好的理解;它已不再像一个孤立的岛屿上的居民与另一孤立岛屿上的居民之间的接触,不同文化似乎已融入我们文化世界中……”如何建设性的构建“媒介”呢?经过实践,我们试图在知识结构方面进行了构建。首先,借鉴西方跨文化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本文化和异文化之间差异的原因,了解东西方社会构成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通过学习Hofstede关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差异的四个维度理论,分析东西方社会价值观以及在不同国家价值观的表现特点和强弱程度;通过学习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分析社会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了解社会结构的差异和各自优势。例如,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诸子百家中影响深远的儒家、道家等思想,反向思考文章化和异文化差异的现象和产生原因,准确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探讨产生分歧的缘由。最后,从语言学习和人文实践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文化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增强大学生对文化多元主义思想的了解。可以通过暑期实践、和在校留学生的交流,大学生服务中心等活动,了解在中国学习的外籍学生和工作人员所发生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跨文化工作氛围中采取妥当行为,促进其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篇6

【论文摘要】目前英语是国际旅游的通用语言,在旅游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交流与沟通作用。然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过程中存在着误译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文化间的差异引起的,并且与语言的文化功能密切相关。

1 旅游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体现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内涵,由于文化的差异。

2 旅游英语的词汇特征与文体特征

2.1旅游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旅游英语词汇、句法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表达规律。在世界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旅游英语的对象是国外旅游者,旅游英语不但具有英语语言的基本功能,而且以语言载体的形式传递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信息,实现旅游信息交流的功能,体现语言功能,既:表义功能、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旅游英语语言特征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和修辞上。

2.2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汉语中有些旅游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汇,词语出现缺失现象,由此应运而生了一些新的旅游英语词汇。中国的人文景观的名称前常用汉语拼音方法给出英语对等词。如:星海公园Xinghai Park,岳阳楼Yueyang Tower等。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古迹、历史传说、典故、民族风情、宗教信仰和思维模式等因其文化内涵需要解释性词语加以说明,有时不可避免地需要音译,音译是外国人和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古迹、历史传说、典故、民族风情、宗教信仰和思维模式等的认同,在音译后加注一些解释说明,对音译主体的具体特殊涵义、地名、人名以及历史文化的渊源加入解释性词语,使游客更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如:“醉翁亭”中的“醉翁”是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3 旅游英语翻译的差错

3.1本族语干扰这类差错主要是由于本族语与目的语在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上的差异而使目的语在这两个层面上本族语化所致,多见于非目的语专业的学生或初学者。如:请让我作个自我介绍。(Now allow me say something about myself.)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这里的“to”为介词,后须接动名词短语;“say”前须加不定式符号“to”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

3.2认知水平指学生对目的语在语言的直义(denotation)、含义(implication)、运用规则等方面理解及掌握的质量优劣及程度的高低,这往往受到语言学习者智力水平、精神状态、身体及记忆力的好坏、学习兴趣与动机以及学习的勤奋程度等诸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我将尽力使你们玩得愉快。(I′ll try my best to make you have a pleasant day.)此处“day”是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应改为“stay”,这才符合言语者的真实意图。但若游客在某胜地所呆时间的确为一天,这则是一个正确的表达,这便叫“歪打正着”,言语者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3.3思维差异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所致,不用说目的语的初学者,甚至外语习得水平较高的非本族语人士也会犯此类错误。

三天的时间很短暂,这次旅行即将结束。Three days are so short. Now we are going to finish thetrip.(误);Three days is so short. Now we are going to finishthe trip.(正)。

3.4过度概括意为学习者过度地扩充了目的语某一规则的使用范围。这类错误最典型地表现在句子成分的残缺上。如:桂林地处华南亚热带,享有风光甲天下的美誉。(Guilin in subtropical South China with the reputation of having the country’s most beautiful scenery.)这一例最大的规则错误是无述谓。其中,句子结构杂揉、冗长、啰嗦等毛病。这些错误可能均受母族的语法体系的干扰,但主要是将介词、分词的语法功能扩充成述谓所致。

4 旅游英语翻译策略

为了加强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外国旅游者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解,更直观、准确地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与沟通,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进行文字的转换与文化的播迁。

4.1直译、加注和释义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如:叶公好龙Lord Ye’s love of dragons ( Lord Ye was d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affec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篇7

[论文摘要]英语电影有着地道的口语表达,真实的语言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欣赏英语电影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同时可以获取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只要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坚持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则,优秀的英语电影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实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各种文化,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体现时代和民族精神。电影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体现了大众文化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优秀的英文影片是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它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了英语民族的文化。英语电影有着地道的口语表达、真实的语言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英美国家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最直观、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影视欣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是进行文化和语言教学的重要媒介。看电影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对高校大学生来说英文电影可以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可以培养语感、提高听说能力,扩充学生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掌握英语语言风格,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

一、电影用于英语教学的优越性

1、营造完整的语言情境,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听说能力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某种天赋,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即使不经过学习也可以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刺激中习得。英文电影不同于课堂上的场景模拟,它创造了真实的语言环境,提供了练习听说的绝好机会英文电影中有语言交际的自然环境,加上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最大限度地体现语言的感染力,使语言形象化,生动化。学生必然容易接受那些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这种语言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和感情等几大要素。这种和学习、生活、感情和思维结合在一起的英语语言更具有生命力。学生在观看电影时会不知不觉中、自然地习得纯正的语音、语调和丰富地道的语言,而轻松地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九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2、寓教于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会自然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遗忘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起着过滤的作用。若学习者学习动力大,自信心强,焦虑小,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获得的输入就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就少。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调动,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接受英语的能力就会越强。由于电影题材广泛,情节生动,画面逼真,富有极大的感染力,观看电影时学生们兴趣盎然如《魂断蓝桥》、《泰坦尼克号》和《阿甘正传》等或以波澜壮阔的场景,或以优美迷人的画面,或以至纯至深的情感,或以演员高超的演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感受情节的同时,耳濡目染,对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自然、轻松地领悟。每观看一部影片,适当地注意收集、积累生活化的经典语句将这样的语言用在口语交际中让入耳熟通俗易懂口语质量自然提高了。

3、培养语言文化差异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美国学者Hanvy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识别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第二阶段是识别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接近,但人们的反应有所不同;第四阶段是能够做到从对方立场出发感受其文化。无论对于培养学生哪一阶段的文化敏感性,电影教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文电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西方人的生活点滴以及思维方式等许多实用的英语知识,只有理解西方的文化才会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才能站在该角色的立场来感受其文化,才能更好的了解、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为以后与外国人充分沟通、无障碍交流打下良好基础。东西方文化差异会很大程度地体现在电影语言中。如《碰撞》、《卢旺达饭店》、《通天塔》和《刮痧》等一系列以文化冲突为主题的影片。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中,学生通过英语电影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可以更好的了解与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外国的文化,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扩大知识面,了解风土人情,提高文化素养

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由于中外各国在风俗、习惯、人情、环境、传统、民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这种差异也相应地在各国语言上体现出来。有些差异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和相互影响而已被中国公众所理解和接受,英文电影中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及人物的关系都与中式思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仅用语言来分析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及社会问题,在了解的基础上逐步分析并加以总结,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差异,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的了解,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比如《探索》系列电影纪录片。制作精美,原汁原味的英语,加上精良的音像效果,非常引人入胜,学生们不仅能学习英语,还能学到很多历史地理知识,了解风土人情,提高文化素养。

二、利用英语电影进行教学的方法

1 刚合理的选择英文电影

英遇电影的选择将决定学习效果的好坏。选择电影要以教学目标,学生语言水平为准绳,看语言文化信息含量,看语言含量是否大,情节内容是否健康,是否贴近生活,看语音语调是否清晰地道。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选择电影的时候主要以题材轻松、内容简单为原则,如《公主日记》、《音乐之声》、《怪物史瑞克》和《狮子王》等;中级水平的学生除学习语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选择一些如《阿甘正传》、《勇敢的心》等历史题材的影片来学习:对自己的水平比较有信心的学生可以选择《纳米亚传奇》等影片,学习一些比较地道的口语表达。选择影片是还应遵守精泛结合原则。

2、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组织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认为教师的作用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英文电影欣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情感及个性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活动。

3、加强观片之前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的导入

教师应简要介绍影片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激活学生脑中的图式知识,帮助其更好的接受新知识。也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鼓励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个角色。并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不仅使学生进入观看电影的最佳状态,注意力更为集中,而且能更好地理解怎样在实际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减少交流中的“语用失误”。

4、观片之后的语言知识的强化及运用

行为主义理论把语言习惯看成是习惯形成的过程,而习惯形成需要不断强化进行刺激——反应。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根据输入输出之间平衡的观点,从输入、储存到产出之前的阶段被称作“孵化期”。教师应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去缩短孵化期。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如复述影片故事情节、角色扮演、问题讨论、写自己的感想,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背诵经典对白,给电影角色配音等。让学生将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要讨论与写作中,从而提高口语和写作水平。防止学生刚从电影中学到的大量习语、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篇8

目前,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商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商家纷纷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市场方向,争取能在这个商业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知道,商家在参与市场竞争时都会普遍碰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能将自己的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推向世界。商品如果想顺利地出口并在国外占有一定的位置,这就不仅要求产品本身要质量优良,而且产品的介绍、商标翻译要迎合国外消费者的心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好的产品及商标翻译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是积极的,它能给消费者留下好的印象,激起他们内心的消费欲望。而不成功的商标翻译对消费者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不仅会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企业本身的形象。而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务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共通语言,国际商务的丰富内容和繁杂活动决定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它不仅涉及东西方文字和文化的转换,更涉及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国际商贸各个领域的专业语言特点以及各种国际商务文体的行文和专门表达法。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中要特别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要重视其文化差异并在翻译过程中做出适当的调整,我们要兼顾国外的历史背景、文化风俗、忌讳、文字在表达上的特点,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同时注意应用适当的翻译技巧,使语意传达完整贴切,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正确运用好语言,使中西方文化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2 商标的翻译

众所周知,商标在产品销售中起到重要的广告作用。驰名商标在消费者心中就是可靠的质量和优质的产品,就是合理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汉语的许多商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这些文化内涵要通过翻译完整地反映于译文中非常困难,因为汉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与英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而这就要求译者必须熟悉两种不同语言的语用原则,具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能够设法沟通语用意义差异,译出的商标才有意义。比如,我国着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为“White Elephant,”在字面上,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不准确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含义来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这个大臣发觉这头白色的大象很棘手,它的胃口极大又无法安置,但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候着它。不久就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 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狮子)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真是威力无比,消费者何乐而不为呢·

再如,我国上海生产的大白兔奶糖多年来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它具有上乘的质量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这与白兔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不无关联。但假如把它译成“White Rabbit”并把奶糖销往澳大利亚,或许销量会不尽如人意。因为在澳大利亚大量野兔四处掘洞,破坏草原并与牛羊争食,影响其畜牧业的发展,那里的人们不会喜欢兔子这种动物,所以也不会喜欢以此为商标的商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尤其是一些动植物的名称词,如金鸡、白象、孔雀、等,以及数字和颜色词。在英译与这些词相关的商标时,务必小心谨慎,以避免翻译过程中因词义褒贬的变化造成译成的英语商标不受欢迎,从而影响商品的销售。

3 广告宣传用语的翻译

广告的主要功能是打动广大群众,诱发其购买欲,它在商品销售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广告翻译亦然,它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强调译文能否在译语语言文化环境中达到促销的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是否被广大群众理解、认可、接受。文化差异是汉语广告英译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广告离不开语言,而广告用语是商务英语翻译中一个较难的领域,国际商务英语中,广告词往往带有跨文化、跨语言的色彩,任何广告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文化差异造成的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成长环境、生活态度,思维方式等都会影响人们对广告的理解及广告的效果。比如,宣传中国海南岛的广告语 “欢迎你到天涯海角来” 在对外宣传英语时曾经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为“Welcome to the End of the World”而 “The End of the World” 有“世界末日”的意思,试想一下,当外国游客看到这样的广告时,有谁还敢来游览“天涯海角”呢· 那么,商务工作者将它译为“Welcome to the remotest Corners of the Globe”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再如:有一则广告“Take the TOSHIBA,Take the world”这里的Take一词的翻译是关键,不能按照字面将其译为“拿来”或“带来”,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拥有东芝,拥有世界。”有些广告语在东道主国很出色,但是被翻译成外语之后便显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所以对于这种翻译,多采用四字成语、生活谚语等来展示它的说服力与感染力,而且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的是翻译时的灵感和经验。例如:

1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

2Obey your thirst服从你的渴望。(雪碧)

3The new digital era数码新时代。(索尼影碟机)

4We leadOthers copy我们领先他人效仿(理光复印机)

5Impossible made possible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佳能打印机)

6Take time to indulge尽情享受吧!(雀巢冰激凌)

7Poetry in motion,dancing close to me动态的诗,向我舞近。(丰田汽车)

8Just do it只管去做。(耐克运动鞋)

9Make yourself heard理解就是沟通。(爱立信)

10Start ahead成功之路,从头开始。(飘柔)

看这些经典的广告语翻译,翻译之后语言的力量更强,更富有创新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激发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

4 商品名称的翻译

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命名上。汉语中的“绿茶”翻译成英语是“green tea”,而“红茶”翻译成英语就由红变黑,成了“black tea”。这是因为汉语是就茶叶冲泡后茶水所呈现的颜色而言,于是茶叶就有了红、绿之分,而英语中是直接按茶叶本身的颜色来命名的,有了绿、黑之分便也不足为奇了。“红糖”在英语中被称为“brown sugar”也是相同的原因。

中国许多出口特产,基本都有了固定的英语译名,这些译名已形成一定的模式,若译者随便“硬译”,必然会造成物名分家。如:清凉油:essential balm而不是:cooling oil or qin Jiang oil,风油精:medicated oil而不是:fengyou jing;另外还有“馄饨”、“饺子”、“汤圆”等都被称“dumplings”;“cabbage”一词则用来统称我们的“白菜” 和“卷心菜”。我们把用来衡量跑步速度快慢的表叫成“秒表”,也可称其为“跑表”,因为在人们开始跑步的那一刻它就得开始工作了。但在英语中,强调的是它的工作成果是在人们停止跑步的那一刻产生的,就顺理成章地称它为“stop watch”。一个“跑”,一个“停”,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把东西方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同的思维切入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在翻译相关的商品名称时,要千万细心,以免出错给商品的出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再如,我国着名老店品名的翻译:全聚德—Quanjude Pe-king Roast Duck-Since 1864;吴裕泰—Wuyutai Tea Shop-Since 1887;同仁堂—Tongrentang Chinese Medicine-Since1669;瑞蚨祥—Ruifuxiang Silk-Since 1862;荣宝斋—Rongbaozhai Art Gallery-Since 1672;王致和— Wangzhihe Gourmet Food-Since 1669。这种译法既保持了老字号原有品牌,又介绍了产品,让外国人一目了然,使用公元纪年突出了老字号悠久的历史文化。

5 提高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

51 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词语的意义与其使用的语境密切相连,并与其存在的文化息息相关。语境不同,词汇的意义也有差别。如“joint venture”在一般经贸合同中指“合资企业”,而具体到招投标合同中,指多个投标人为了满足招标人提出的条件暂时结成的联营体常译为“联营体牵头公司的名称”。“Turnkey Contract”通常指“整套承包(合同)”,而具体到招投标合同中,指的是“总包(交钥匙)工程招标文件。”此外,现代英语中一词多译现象相当普遍。因此,汉译时如果不懂专业,随意去选择词义或照搬字面意思,其结果不但使译文失去原文的规范性,也会使译文令人费解,使读者不得其意。例如:

(1)We shall give you a special discount on an order exceeding10000 pieces

如果订货超过一万件,我方将给予你公司一个特别回扣。

(2)The exporter may take the accepted bill to a discount bank before the maturity if he is in urgent need of the amount of money

出口商如果急需用这笔钱,他可以把这个承兑了的汇票拿去贴现银行贴现。

(3)Exchange dealers only work with these differences,iewith premium and discount,expressed in decimal points,between the spot and forward prices

外汇经纪人只赚取这些差额,即利用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差价,以小数点表示的贴水和升水。

以上三例中都有discount一词,但分别用于不同的专业,即表达三个不同的意思。外贸业务中表示“折扣”,银行业务中表示“贴现”,而外汇业务中表示“贴水”。可见,这里的discount一词的翻译极为关键,翻译时一定要格外谨慎。

52 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

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如果这个切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就是最理想的了。但是往往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很难找到切合点。这时,译者就必须就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

比如“亚洲四小龙”这一词语,早已为大家所熟悉。众所周知,这个词语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对当时亚洲地区的中国香港特区、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这4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奇迹所作的评论。但英文的原词却是“the four Asian tigers”,而不是“the four Asian dragons”。这就是鲜明的文化对照。尽管谁也没有见过“龙”的庐山真面目,但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龙早已被刻画、渲染得淋漓尽致。龙,象征着天上的神灵,威武雄壮,生气勃勃。而虎是地上的动物。在中国以及亚洲华裔中,人们习惯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历代皇帝穿的是龙袍;北京紫禁城的台阶上雕刻着龙;中国以前的房屋屋檐上都刻有龙头;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尊贵地位”。然而,由于思想文化意识不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龙)是指凶恶的鬼怪。含有贬义。而tiger(虎)被认为是“勇猛,富有进取精神”的象征,在这里,虎与龙,这两词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表达一种赞叹。因此当有人把“tiger”翻译成中文的“龙”时,就更能确切的表达原意,并被人们接受。这也是“亚洲四小龙”之所以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的缘故。现在许多西方人就用MaoTai 一词指代中国的酒,而不译作 wine 或alcohol。实际上英语表达的wine与中国产的白酒有所不同,它指不含酒精的酒,即汉语中的“黄酒”,英语中white wine 指白葡萄酒,red wine指红葡萄酒。在英语里白酒指含酒精的酒,叫liquor或alcohol。

从上面这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译者不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就不能做到准确地翻译出句子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一味地按字面意思去翻译不仅是错误的,同时也完全传递不了笔者要表达的意思。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就谈不上确切地理解和翻译。

篇9

2001年,在第十届运动心理学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东西交融—运动心理学的本土化与跨文化解析”[2]。足可见,运动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已经引起世界的重视,并在全球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共鸣。全球化进程的跨步前进,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加深,这种迅速而巨大的浪潮无时无刻不在侵袭我们的生活,突破疆界实行跨文化元素的流动,并频繁的穿梭于异文化间。

1.1异文化存在的渊源

文化间的差异性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不同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而建立在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社会形态也不尽相同。植根于五千多年的“和”文化,异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我们所建立的信仰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截然不同与西方对“自由”“平等”“博爱”的信仰。我们在这种传统文化中所建立的关系,正如[3](2005)先生所言,我们所建立的人际关系所形成的社会格局都是以“己”为中心,通过与“己”有关的家人、朋友、陌生人等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的由远及近的社会关系;也正如梁漱溟[4](1990)所言,中国人似不为己而存在,而在遥远的西方恰恰相反。

1.2东西方心理学存异的根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其形成的心理特质是几千年历史的结晶。因此,其心理和行为无不带有民族的烙印;如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我们在移植西方心理学的内容时,很少有“排异”反应,因为这部分研究大多是在解决人类的共性问题。但在研究社会领域的问题时,如运动动机,人际交往,主观幸福感及自尊方面等高级的心理学内容时,却出现了很强的“排异”反应。可见,中国在研究社会心理学领域的课题,可谓“土壤肥沃”,为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提供“生存的土壤”和“生存的空间”;而在自然科学领域(如实验心理学)却“土壤贫瘠”。正因为东西方研究各有不同,才存在互取其精华之要义。西方国家一向有重视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传统。从研究的内容上看,西方国家倾向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如认知领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的研究,习惯用推理实验的方法来认识体育现象;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阵营则倾向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如中国人独特的人情观、面子观等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西方人一贯重视实验探究来说明某一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实验心理学在西方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的根源所在,而在中国则推崇身心感受,感悟的方法来探讨心理学的相关问题。Berger[5]探析了大学生在运动心理方面的文化差异,在调查的中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原因、运动愉、锻炼的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锻炼原因及产生的愉没有差异,而在自我效能感方面,美国远远超过中国。究其原因两者主要是历史文化底蕴的不同,以及建立在物质形态上所形成的社会价值观也大相径庭。

2心理学的矿藏———异文化

文化资源是含金量极高的绿色矿藏,对其可以进行多次、多角度地开发直至深度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既要突出其差异性,独特性,也要覆盖到文化传统继承与文化认同的关联性,均衡性及可持续性。

2.1尊重差异———增强本土文化维持并适度发展

这种差异,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源泉,但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保持差异才是值得我们审视的问题。从奥运会的大放溢彩到NBA的职业化路径,这种悄无声息的文化渗透,已堂而皇之地挤进我们的生活,并在中国市场迅速占得一席之地。在选择休闲活动内容方面,尼日利亚的Ikulayo[6]指出,当地的人都热衷于哈曼式崖爬藤、传统式摔跤、传统舞蹈等作为闲暇时间的活动内容,他们视自己独特的文化信仰为运动的灵魂,视自己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运动方式为重要的财富。因此,保持并维持文化差异的根本出路在于本土文化的强大,这种强大不是表面的强大,而是内在文化修养的提升、继承、创新与传播。正如汪风炎[7]在中国文化心理学书中谈及的文化对人的影响至少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observableartifacts)的影响上,如汉字、孔子像、儒家经典;第二层次为对人们行为方式上的影响,不同文化下人们的行为方式有差异;第三层次表现在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values)与潜在假设(underlyingassumptions)的影响上,其中第三层次是最高级的,也是影响最深刻的。用我们的理念去影响世界,并经历外来文化的考验,洗礼与成长,才会让自己的本土文化加入世界行列。而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对文化的“重新书写”,却引发了一种“阐释的焦虑”,必须在困境中突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弘扬并壮大传统文化的根基。

2.2发展本土文化,研究中国特色的运动心理学

关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博弈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绝大多数学者都在疾呼我们要回归传统体育,保护传统武术文化、保护传统心理学,舍弃纯粹的“拿来主义”,可是真正从实践的角度谈及“怎么做时?”却鲜有学者给出明确具体的回答。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停滞不前,一味的追求浮华的外壳,而是需要从本质去挖掘其内涵,先在自己国度发展壮大,从每一个人的内心底处去深思、发展、并加以创新,才会让传统文化(武术,太极拳,易筋经等)走的更远。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同样需要异文化的平台,美国著名跨文化心理学家推蒂斯[8](H.C.Triandis)所说:“在得到中国的资料之前,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普遍有效的科学,因为中国人口占了人类的很大比例,对于跨文化心理而言,中国能从新的背景上重新审查心理学的成果……”可见,他们早已认识到中国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中德运动员归因方式的分析比较得出,Si[9]总结出中国运动员更多的将成败归于内部,可控且不稳定方面,因此我们在追踪运动员的心理发展变化时,应将中国运动员心理控制点集中于外控性方面,而非一味的将国外的归因模式直接拿来套用;2013年世界运动心理学大会上,中德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中德两国在散步、慢跑和自行车上都有相同的爱好,但是中国人偏爱于气功、太极、跳绳和踢毽子等传统的运动[10],这无疑成为中国体育运动消费市场源源不断的矿藏。世界心理学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中国文化元素的参与,东方的文化魅力已在世界占得一席之地,反之,只有将自己的文化心理学融入世界的视野,才会丰富心理学的内容。

3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要“求大同存小异”

“异”是事物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异文化的深刻内涵,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追求具有普适世界的大心理学观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台湾著名心理学家(1993)杨国枢[11]指出大多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建立普适世界的人类心理学或称为“大心理学观”“世界心理学”。他山之石,可否功玉?运动心理学既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运动员的心理与行为的差异之所在,也要研究心理与行为的共同之处。

3.1建立文化认同

在跻身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思想意识、行为表现方面有很多的相通之处。若我们在研究运动心理学时,只强调文化差异而不去发现其文化共性,建立其文化认同,反而会对国家间的交流产生阻碍。无论是奥运会蓬勃发展的盛况,还是休闲体育发展的全球化浪潮,再或是体育职业化,产业化的成功营销。正是在全球化这块肥沃的土地里,在异文化的大染缸里给运动心理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与概括提供了可能性与契机。世界丰富多彩,和而不同,不同文化的撞击,正是新型观念创作的源泉,从价值观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的本土体育文化(如武术,导引)处处渗透着天人合一,身心协调发展的思想理念。而西方则注重竞技性、功利性。在这两种典型文化背景下,却也有其相似之处,如姚明是在“和”文化的大熔炉里练就的篮球天才,却在走向异国他乡时遭遇异文化的挑战,他所做的不是抵触而是不断地去挑战去挖掘异域文化重“竞技”重“功利”的文化内涵,这种碰撞与融合也正是催生出新型人才、新型发展模式的动力,也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喜事。

3.2继承与创新

我国的国粹———武术以恪守“终不异初”“传儿不传女”等原则,在我们心里默认的形成一种认知:越是有历史沉淀,越是祖辈留下来的文化,越是尽善尽美。实则不然,在那种等级森严、严守忠孝的等级礼制下,我们的传统体育始终没有走出传统制度枷锁的阴影,没有走向重自由,以民为尊强调个性自由发展的体育形态,而是制约了体育本土化发展,创新,也不利于国际化。因此,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去寻找对方的一致性,互补性,以文化融合为契合点,将自己的本土文化变被动调适为主动调适,就有可能跨越文化的藩篱,把异文化间的对立转化为反思与创新的活力,建立你我共同发展的新理念。世界无时不刻都在运动,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不同文化潜藏着的丰富内涵在交流与碰撞中又会不断更新塑造出新的心理学特色,成为心理学发展源源不断的矿藏。

4小结

篇10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产生及内涵

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不同, 导致了中西方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而出现了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多种困扰因素。要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二)表现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相反, 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然而, 中国式的自我谦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这种谦虚, 在西方人看来, 不仅否定了自己, 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2)在西方文化中,与“自我”(self) 相关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如“self-absorption (自我专注 )、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 、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养 ) ”等等 。西方社会盛行的是个体主义 (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自由 、不受约束。而中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已” 的话语随处可见。

2、社会关系的差别

(1)称谓及称呼:英语中的称谓比汉语中要少得多。例如,cousin 一词,对应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要说出性别,还要分出大小。而英语中的称谓不多,除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 等几个常用称谓,其它的几乎不用。在英美国家,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这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2)在美国,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子女一旦结婚, 就独立生活,父母不再资助子女。这种做法能培养年青人自力更生的能力, 但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世同堂,家庭成员互相依赖帮助, 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 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3、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来打招呼,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Morning!”或“Good Afternoon”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A nice day, isn’t it?”

在中国,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只讲究其营养的搭配和保护。中国人殷勤好客,敬酒让菜,西方人常觉得太过热情。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 please! ”中国人送客人时常说: “再见, 走好啊! ”“慢走”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See you later!”

4、社会习俗的差异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明显区别。中国人听后会说一些谦虚之词,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 Thank you”。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接受对方的赞扬。 又如发表学术文献或论文,汉语文章的标题往往有表示谦虚的字眼。如“浅谈…”、“试论…”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常常直截了当,不加修饰,如“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与技术》) 。

5、生存环境方面

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等。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航海业发达,所以多此类词语。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有:“扛、挑、担、抬、驮”等。在英语中却只有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 ,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6、方面

汉英语言中涉及宗教的词语数目庞大,如“天公”、“阴阳”、“菩萨”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写照。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太极” 、“道”等;隋唐时期,佛教传入,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这样儒、佛、道三教在中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隋唐时期,大量佛教传入,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这样儒、 佛、道三教在中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在英国,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该教于597 年传入英国。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这里既有古英语时期由拉丁语渗入英语的词 、如angel (天使 )、monk (僧侣 ) 等,又有中古时期从法语借用的词 ,如 religion (宗教) 、dean(教长) 等,还有现代英语时期从其他外来语中借来的大量的词,结果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7、历史典故方面

典故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 "原来是个空城计啊 ! " 西方人则会讲 That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 、He’s a Shylock (他是个守财奴) 。一谈用典,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大多感到相当费解,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以化遗产不同的缘故。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红楼梦》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戏剧等。前两个例子一个来自中国象棋,一个来自《三国演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橄揽球等。后两个英文例子便来自莎士比亚戏剧。

二、英语教学目的

英语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还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须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师从第一天起,就要随时注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东西方的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应把这种识别和介绍与语言教学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学生真正具备交际能力。

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

在学习、使用外语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文化意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蕴含。教师应适当拓展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以解释这种差异的现象的由来。

(一)从英语词汇中探究文化涵义

英语词汇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防止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评价。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

(二)教师鼓励学生自发寻找和积累英语国家的文化素材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和渠道,如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电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强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综上所述,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教师应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方文惠. 英汉对比语言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