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辅导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设计辅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我国加入WTO的今天,渠道之争将日趋激烈和国际化,我国IT产品销售渠道必须与国际接轨,必须在引入国际先进渠道经营理论和方法、并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索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渠道发展策略来。在这里,主要针对我国家用级IT产品(Family Oriented Products),探讨咨询服务式产品销售渠道的开发与设计,旨在为推进我国IT产品销售渠道的加速整合、创新和发展起到一份借鉴作用。 一、IT产品销售渠道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状
要了解IT产品销售渠道,首先要对IT产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目前对于IT产品并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义,能被大家所接受的概念是,IT产品就是与计算机技术或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数字化产品。根据面向最终用户对象和技术复杂度的不同,IT产品一般可以分为家用级产品(Family Oriented Products)和商用级产品(Business Oriented Products)。
顾名思义,家用级产品主要是面向家庭用户的,常见的如家用计算机整机及配件、打印机、MODEM、光盘刻录机及其他家用的办公或游戏软件等。商用级产品主要是面向行业或企业用户的,常见的如小型机、PC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产品、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其他企业级应用软件等。
由于面向用户对象不同,家用级IT产品和商用级IT产品在销售渠道方面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请见下图: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家用级IT产品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产品厂商直销(网上销售或专卖店销售)、通过经销商直接销售或通过分销商分销等方式,以经销商直接面对最终用户为主。这一销售活动十分透明和市场化,体现为伴随着产品在物理上的转移,提供相应的一定时间内的售后保换或保修服务。即是一个从“产品P(Product)”到“伴随着服务的产品Ps(Product with Service)”的过程。
商用级IT产品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产品厂商直销、通过系统集成商(或经销商)销售、通过分销商分销或直接销售等方式。在这里,系统集成商更多地扮演了家用级IT产品销售渠道中经销商的角色,与最终用户接触最多,这种接触以关系型为主要特征。在销售活动过程中,系统集成商并不是简单不变地将产品从IT生产厂商或分销商的手中转移到客户的手中,而往往是在充分挖掘客户需求,认真分析产品特点的基础上,将自有的产品和服务一起打包,为客户提供一个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即使是由IT厂商直销或者是由分销商直接面对最终用户,他们也都不会仅仅做产品的物流和资金流,而是把重点放在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上面。
因此,商用级IT产品的销售活动更多地体现为在产品实现物理转移之前,面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顾问式咨询服务。即是一个从“服务S(Service)”到“伴随着产品的服务Sp(Service with Product)”的过程。
从我国IT产品销售渠道发展历程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家用级IT产品销售渠道和商用级IT产品销售渠道发展速度较快,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渠道业态(部分是由传统商业业态转型过来)和有一定规模的渠道商,对IT产品的加速流通和普及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我国IT产品销售渠道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销售渠道定位不清晰,市场细分程度较低,家用级产品销售渠道与商用级产品销售渠道之间彼此交叉,互相渗透,发展方向不明朗,导致客户购买行为不成熟。
②IT产品销售渠道已形成了一些地域性的品牌,但缺少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在家用级IT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尤为突出。至少目前在这一领域并未形成象联华超市、国美电器一样知名度的品牌。
③分销商和经销商规模参差不齐。分销商由于生产厂商对其在量上的要求以及分销产品本身的销售特点,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面向终端用户的经销商及系统集成商的数量众多,以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小公司为主,规模普遍偏小。
④服务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比较而言,商用级IT产品渠道的全程服务做得较好,而家用级IT产品渠道多侧重于售后服务,对前期服务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⑤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运作效率低。直面国际大的渠道商的竞争优势较弱。
⑥IT产品生产厂商不断自建渠道向渠道商渗透,渠道商也开始开发自己的产品向产品生产厂商渗透,这将在市场的作用下重新定义IT产品厂商和渠道商的分工及利益格局。
在上述问题面前,是不是就意味着我国IT产品销售渠道将会自我地或在与国外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走向灭亡呢,显然不是。因为,我国有我国的国情,我国IT产品销售渠道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那种不加分析,全盘否定我国IT产品销售渠道的发展,盲目引进国外IT产品销售渠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认为,我国IT产品渠道商在与国外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关键在于要立足现实,找出我们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树立目标,高起点地追求并最大程度地体现销售渠道的核心价值。 二、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的定义和设计原则
针对我国IT产品销售渠道的现状及家用级IT产品的具体特点,我们提出了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的概念:以咨询服务为核心和反映销售渠道价值的手段,以规模化和连锁经营为基础,以品牌化和扁平化为重点,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效率化和效益化为目标的大型的专业化的IT产品销售组织。
在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开发方面,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服务化(Service)
这是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的核心特点,也是销售渠道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关键所在。它以全程、全员和全面服务为特点,在保留原有渠道重视产品售后服务传统的同时,大大强化地客户购买之前的咨询服务,提高服务的含金量。努力做到真正根据每个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顾问式的咨询和个性化的服务,使客户购买行为从由产品(P)到附带服务的产品(Ps)向由服务(S)到附带产品的服务(Sp)方向转变。
2.规模化、连锁化(Scale, Chain Management)
规模化有两个突出优点,一是可以提高市场覆盖率,增加与客户直接接触的机会,增加产品销售量;二是可以增加渠道商与产品生产厂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低价格是渠道商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规模化既不是简单地通过增加销售网点来扩大销售规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考虑到不同地域IT产品的消费特点以及渠道建设成本,在追求边际效益递增的基础上适度地进行规模化,在实现外延扩张的同时提高服务内涵。规模化与效益是相伴相随的。
连锁化是迅速地实现规模化扩张的重要手段。常见方式有直营连锁和加盟连锁。为了实现在短时间内的快速扩张,渠道商常会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情况,同时采用两种方式。实际上,关键并不在于采取何种方式,而是在于渠道商怎样保持对连锁店的控制权,怎样在保证各连锁店形象统一、服务统一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率的运转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3.品牌化(Brand)
品牌化是以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依托的,它是市场经济时代渠道之争的一个重要砝码。其核心是以有限的投入,将渠道商的形象和经营理念以及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传达给终端客户,并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客户进行IT产品消费时发挥导向作用。
4.扁平化(Few Agent Levels)
扁平化不仅仅针对IT产品生产厂商而言,对渠道商来说也是如此。通过渠道扁平化,渠道商会有更多的机会与IT产品生产厂商及最终用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实现信息的通畅,缩短供货时间,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渠道商处于生产者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也因为减少了其他渠道环节的介入使渠道商获得更多的利润。
但是,渠道扁平化并不意味着取消渠道,对于IT产品而言更是如此。因为IT产品通常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抽象性和复杂性,如生产厂商开展直销,将需要大量的技术型销售人员和庞大的销售费用,从成本和效率角度讲都是一般厂商所难以承受的。而厂商通过与渠道商的分工合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节约销售成本,贴近市场,提高效率。
5.信息化(Information)
Internet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渠道商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遇。通过市场扫描系统(MS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及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渠道商可以及时地了解技术、市场的最新发展和不同产品之间的竞争特点,随时随地地掌握产品的供应、库存及销售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更高层次的应用可以借助商业智能(BI)、数据仓库(DW)等技术,深刻地剖析和挖掘销售活动的内在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驾驭它,利用它。
6.效率化(Efficiency)
效率是渠道商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直接反映,也是渠道商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那种忽视效率高低,只追求规模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一个徒有规模而缺乏效率的大而不强的企业同样也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渠道商在扩大渠道规模的同时,必须使管理保持同步,在不断夯实管理的基础上,追求规模的适度、健康发展。否则,将会因发展与管理的错位而导致最终失败。
7.效益化(Profit)
销售渠道作为IT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归根到底要创造效益,不论是通过服务,或是通过规模,或是通过效率。这也是在进行IT产品销售渠道设计时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在IT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公开和透明的今天,追求暴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发挥和调整自身的价值定位,追求合理的利润空间,是目前渠道商明智而现实的选择。 三、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的开发内容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的开发与建设,必须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找准定位和价值落脚点,在做好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大力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健康、快速发展。主要开发内容如下;
1.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情况,进行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
软硬件环境建设是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的根本保障。硬件环境建设一般包括渠道结构设计、销售网点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运输供应系统建设等;软件环境建设一般包括人员招聘和培养、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设计(含品牌建设)等。
渠道结构设计应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它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结构设计最大的不同在于,究竟是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组织产品供货和销售还是根据已有的产品供货来发掘客户。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思路有效地进行渠道市场细分,制定区域销售网点建设策略。如设定分销产品的种类与数量,适度地加大对重点大城市、省会城市及一些IT产品需求旺盛的二级城市的覆盖和渗透,审慎地介入那些购买力不足的地域和城市。通过规模化运作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等,形成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完善的供货渠道,降低渠道成本,缩减中间环节,使产品种类、质量和价格在市场上体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人员招聘和培养是软件环境建设的难点所在。由于IT产品的技术性、复杂性和更新周期短的特点,渠道商需要招聘大量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市场销售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向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顾问式咨询服务,特别是需要一些高水平的技术和产品专家。而由于IT人才本身具有竞争激烈和流动性大的问题,对IT产品渠道商来说,如何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是一个十分大的挑战。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两种解决办法,一是从内部挖潜,积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奖励制度,真正体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二是扩大与科研院所、产品检验中心、市场咨询中介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外脑,这样既可以大幅度提高渠道商的服务水平,也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设计对渠道商塑造品牌,提高竞争力,实现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它一般包括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部分。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更多地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它定义了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员工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而视觉识别与品牌建设有更多的联系,它视觉化地传达了企业、产品以及员工的外在形象。
2.找准价值落脚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充分认识和体现自身特有的价值所在。
不论是在传统经济时代,还是在Internet时代,作为经济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销售渠道都不会消亡,而只会不断地调整和改变其价值落脚点和运营模式。对于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而言,我们认为,其价值落脚点重点在咨询服务上。
在这里,咨询服务是一个全程、全面和全员服务的概念,从内容上看包括售前的专家式咨询服务、售中的微笑服务和售后的保姆式服务。售前的专家式咨询服务就是倾听和分析客户的购买需求,通过对市场和产品的综合分析,向客户提供购买建议,这既是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的一个最大的亮点,也是渠道商与生产厂商销售渠道在服务上的一个最大的不同。因为渠道商销售多家IT生产厂商的同类产品,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比较推荐,而生产厂商在这方面基本上没有其他选择。
实际上,要真正提供售前专家式咨询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它要求渠道商全员从思想上高度认识,从行动上认真执行,把服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这不仅仅是一个服务态度和热情方面的问题,也需要渠道商员工具有丰富的产品和市场知识。因为IT产品生产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市场上同类产品层出不穷,即使是同一生产厂商,也会根据市场细分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要熟悉、吃透所有这些同类产品,并向生产厂商反馈客户意见,就要求渠道商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培训环境,并加强与生产厂商的交流,创建学习型组织,使员工和企业与时俱进。
3.以双赢为基点,与IT产品厂商及其他渠道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渠道商之间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产品、价格以及服务上,其中,服务更多地由渠道商来提供,产品及价格却离不开IT产品生产厂商的支持。从理论上讲,渠道商与生产厂商应密切合作,互惠互利。但实际上,由于对市场短期利益的追求和搭便车行为的普遍存在,不论是渠道商,还是生产厂商,都在努力占据主导地位,争夺对市场的控制权,其实质是一方面承担尽可能小的风险,一方面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
所以渠道商与生产厂商之间的合作虽然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但这种合作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平衡或不平等的。因此,我们认为咨询服务式销售渠道应通过规模化、可达销售量、品牌优势等手段,争取这种合作的正向不平等,主动获得生产厂商较好的产品价格、供货条件和付款方式。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生产厂商提出的价格、销货量及付款方式等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生产厂商而言,虽然在与渠道商的合作中,因价格因素降低了自己的利润空间,但由于可以充分利用渠道商的渠道规模及品牌优势,迅速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并且有销售量上的保证,较之产品没有销路在仓库中大量积压而言,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实际上仍然是一种双赢的格局。
因市场需要和边际效益考虑,对于渠道商不直接涉足的地域和行业客户,渠道商会发展下级渠道来做。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渠道的层次,但是由于能够将产品销售给最终客户,渠道商仍然可以与下级渠道商共同分取原先属于单一渠道商的利润。而渠道商往往又会出于分销量的考虑,极大地向下级渠道商的方向倾斜,将更多的利润让渡给它们,以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渠道商本身则通过大规模的销售量在与生产厂商的谈判中取得有利的地位,来保障自己的利益。因此,总体上看,对于渠道商和下级渠道商来说,实现了双赢。
4.夯实管理基础,增强企业后续发展能力。
管理是一个可以影响到渠道商发展或灭亡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要做到科学管理,首先就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不论是私营企业也好,国有企业也好,或是外资企业也好,一定要把渠道交给职业经理人来经营,采用现代的管理方法来管理。
对于走规模化之路的销售渠道而言,管理上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境就是如何在业务发展的同时,保持管理的同步。否则,由于过快的扩张走向的不是辉煌,而只能是死亡。然而,如何保持管理的同步呢,是不是通过管理部门的增加和管理人员的壮大来实现呢,事实显然没有这样简单。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同步是建立在认真研究分析市场变化及企业内部因素的基础上的,它涉及到企业战略组合定位、组织结构调整、管理流程再造、人力资源政策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我们应以系统的观点从面上去认识它、提高它。 四、目前几种IT产品销售渠道向咨询服务式渠道发展的初步分析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是以先进的经营理念为指导的新型的渠道设计,它代表了家用级IT产品销售渠道未来的发展方向。实际上,从我国目前IT产品销售渠道的演变和发展情况看,已经明显地体现出这方面的运行轨迹。下面针对四种IT产品销售渠道进行初步分析:
1.大的IT产品分销商
优势:具有多年丰富的IT产品渠道运作和管理经验;拥有全国范围内的销售资源和客户资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销售网点布局;与一些大的IT生产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良好的产品供货渠道;熟悉IT技术及产品,培养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销售的专业人才。
劣势:品牌的大众认知度不高;渠道层次多。
建议:针对家用级IT产品和商用级IT产品销售渠道进行不同定位和市场细分,加强连锁零售网点建设,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售前咨询服务力度。
2.大的家电经销商
优势:品牌的大众认知度高;具有多年丰富的渠道运作和管理经验,管理水平较高;在局部地区或全国范围内拥有丰富的销售资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销售网点布局,渠道扁平;与大的产品生产厂商谈判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劣势:对IT领域较为陌生,不熟悉IT产品销售及供货渠道;IT产品技术人员缺乏。
建议:确立IT产品销售渠道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与大的IT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供货渠道;加强IT产品技术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培训;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体现规模和价格竞争优势。
3.大的商场
优势:品牌的大众认知度高;具有多年丰富的渠道运作和管理经验,管理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劣势:一般为单点经营,缺乏区域范围内的规模优势;对IT领域较为陌生,不熟悉IT产品销售及供货渠道;IT产品技术人员缺乏。
建议:将IT产品销售向纵深方向发展;与大的IT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供货渠道;加强IT产品技术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加强对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打好服务牌。
4.小的IT产品经销商
对于在科技城或电子市场内驻摊的小的IT产品经销商而言,因市场需求,它们在短时期内仍将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一般不会发展成为市场的主流,而只能凭借其灵活、快速和低价的经营特点,作为咨询服务式IT产品销售渠道的必要补充。
篇2
关于2016年学校论丛征稿通知
工匠精神——重塑文化自信的基础和灵魂
高职学生三维健康研究分析与提升对策
安大略高职教育多样性启示
高职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超声波洗碗机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
一种具有复合搅拌作用的装置
《周易》与中国传统设计文化
扬州人口老龄化预测及发展趋势分析
浅论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职业院校校园环境培育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管理与考核指标体系探讨
盆式绝缘子生产环氧树脂绝缘浇注工艺优化
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的研究进展
具有死区输入系统的未建模动态控制
一种智能节能插座的设计与制作
基于企划方案决策的模糊优选模型及其应用
政府关于网络舆情危机的对策研究
对档案行政执法和监督工作的几点认识
论的分化与台湾统派的战略调整
提升工会经审工作水平的路径探讨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教育引导措施
主题教学法在《产品设计材料》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微波消解化学滴定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斜孔切削工艺的探索
SiO_2超滤膜的孔径测定与油气回收
微波消解化学滴定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斜孔切削工艺的探索
SiO_2超滤膜的孔径测定与油气回收
基于安信信托公司的非系统性风险评价研究
大学生民族和时代精神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培育实践与思考
东北协会与《黑白》半月刊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差异的社会契约基础
依法治校视野下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提升研究
基于安信信托公司的非系统性风险评价研究
大学生民族和时代精神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培育实践与思考
东北协会与《黑白》半月刊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差异的社会契约基础
依法治校视野下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提升研究
大学生食品安全KAP调查及分析——基于扬子津科教园区的调查
基于人才强校视角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主题教学法在《产品设计材料》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大学生食品安全KAP调查及分析——基于扬子津科教园区的调查
基于人才强校视角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主题教学法在《产品设计材料》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智能电能表自动分拣与回收一体化装置设计与实现
篇3
【关键词】复杂机电产品 产品设计 设计质量管控
传统类的大型、超大型复杂机电产品的研发,很少采用原理样机、工程样机、试制样机等研发过程来保证产品质量,大都具备一次集成、节点评审确认及整机试验,然后直接投入运营的先天条件。因此,此类产品的设计过程质量管理是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水平,对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产品设计质量决定了产品的固有质量,是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瓶颈”。
1 大型、超大型复杂机电产品设计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我国是一个工业产品的制造大国。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快,中国产品己经渗透到国际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但现实是我国仍不是一个制造强国,我们生产的产品仍处于中、低档水平,除去基础技术与制造水平与国外存在差距外,与企业没有足够重视产品的研发质量、未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设计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有一定关系。其共性问题主要有:
1.1 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职能不健全
多数企业的现有质量体系,多以制造质量为核心,而对于产品研发过程,一般只有点上的运作要求,如技术评审、质量问题及故障数据收集、纠正处理等,缺乏全研发过程质量管理,更无对应的责任单位、岗位或角色,缺乏相对独立且能与产品设计形成背靠背的研发质量管理职能体系,导致产品设计质量监控缺乏统筹,设计质量监控不成系统;另外有些设计质量问题因无专门部门跟踪监督解决,致使这些问题在不同产品中频发和重发,以及大量的设计问题遗留到生产后端,致使产品研发成本居高不下。
1.2 设计过程质量管理较为粗放
因为对产品研发质量管控模式和手段的不熟悉,自然在现有的管理中,管理模式和手段难以达到精细化。具体体现为:
(1)设计质量控制策划开展不尽人意,如产品设计质量目标设定、流程裁剪及设计过程控制计划、技术状态管控计划、技术评审计划、仿真/计量/实验策划和计划等,未能系统全面启动;
(2)在产品设计环节,虽然已有基本的业务流程,但是“各阶段的关键活动、关键交付”不够清晰,关键活动、关键交付作为质量管控的基本对象没有列明;
(3)过程规范和标准不够完整,没有形成检查表单、设计指南、设计准则、接口规范等细节性具有指导意义的文档,“质量管控标准”仍未充分明确,缺乏“管控的尺度”,研发过程质量管控过分依赖过往相似产品的开发经验;
(4)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虽设有质量评审活动,但评审策划不足,如评审内容齐套性确认、评审组成员选择与控制、评审重点预选识别等工作不到位,,导致评审的充分性、严肃性存在问题。
以上为管理方面的原因,此外,系统设计不到位,平台化和模块化不强,部件复用不足等问题也是普遍影响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
2 研发质量管理的标杆理论
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做正确”。根据制造业界的理念及实践经验,产品的质量问题发现越早解决越容易,成本越少,越往后解决成本越高带来的损失也越大,而目前现实的情况是大量的设计变更都是在生产制造阶段发现的,显然质量成本很高。要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加强前端的研发质量管理。
设计质量管理对产品的影响,从质量大师克劳士比(Crosby)的一些观点中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美国著名的质量大师克劳士比(Crosby)就质量的定义及要求,给出了四项基本原则。从产品研发质量管理范畴来理解这些原则,可推导并明确设计质量管理工作重点。
从表1来看,设计质量管理原则体现了针对产品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性主动预防思想,组织需要听取、理解客户的需求,通过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准确地将此需求转化为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标准,并在实现过程中加以管控。
基于该理解,参考制造业界对研发质量管理的共识,可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研发质量管理组合策略模型,即在充分采用仿真、实验等技术手段的同时,还要注重研发过程的工作质量管理。在具体设计阶段,将产品设计质量控制方案集成到研发管理活动中,通过工作准则验证、对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等,实现设计全过程质量管控,是组织在进行产品设计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实现的目标。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也具体体现为将质量特性信息向产品参数准确无误地翻译、传递与实现。从这个角度看,组织保证、流程、质量管理活动及其运行机制是产品质量目标逐步实现的必备要素,是实现设计质量系统化控制的关键对象,如图1所示。
3 复杂机电产品设计质量管控解决思路
复杂机电产品是由机械结构、电器设备、控制装置、检测装置等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 是机、电、液、控、光、磁、热等多种物理过程融于载体,应用了多学科、多领域专业知识且具有复杂功能的产品。相比其它单一领域技术产品,它更为复杂,要实现对其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管控,根据集成产品开发(IPD)的管理思想,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组织保证
(1)增加产品设计质量管理职能
第一,设立“设计质量总监”,作为产品设计过程质量管控的总体负责、谋划和统筹角色,在产品研发项目中,实现对产品研发全程管理和监控(如图2)。
研发质量控制各环节是息息相关,因此,“设计质量总监”参与至产品设计的各环节。
在产品设计前端,“设计质量总监”负责组织产品质量目标策划,负责组织制定产品设计质量保证计划、可靠性计划、验证计划(包括仿真、计量、实验等),制定产品质量保证策略,包括产品设计过程质量保证方案、流程裁剪方案、技术状态管控方案、仿真/计量/实验策略和方案等,把控需求、目标与前期策划。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质量总监”需对仿真、计量、实验的输出实行归口管理,确定产品设计满足需求和要求,并根据产品研发程序及裁剪规则,负责组织公司级各阶段评审;负责组织DFMEA分析和评审,参与PFMEA分析和评审;在出现产品设计质量问题时,负责对其进行问题分析和改进,对重大或频发质量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情况,以保证信息一致。
(2)在产品研发各个阶段的设计输出时,必须由“设计质量总监”审核确认。
如此,“设计质量总监”与“总设计师”共同构建了设计和监控分离的、相互牵制的产品设计质量管控体系,强化了产品设计过程的监控。
第二,设立研发质量保证工程师(简称DQA),作为“设计质量总监”的执行层,落实对产品设计的全过程监控。
DQA的主要职责与“设计质量总监”的控制目标紧密相连,构成通常意义上的PDCA闭环。首先,通过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流程辅导(引导和培训),指导流程裁剪,并对流程裁剪结果进行控制;其次,负责项目质量指标度量,定期提供质量指标度量分析报告,同时负责项目过程的执行监督,如组织不定期抽查,检查阶段设计输出的齐备状况,并对技术评审过程进行监控,包括审查确认技术评审成员资格;负责设计质量问题(包括评审问题,仿真/计量/实验反馈的问题,审计问题,外部反馈问题等)处理跟踪,推动问题解决。
DQA通过以上活动,将与“设计质量总监”一起,构建研发流程建设及优化、完善的组织保障,有效夯实研发质量控制的过程规范和标准基础,为设计质量的过程管理工作提供职能载体。
3.2 制定流程
结合研发质量管理实际需要,基于“设计质量总监”和“研发质量保证工程师(DQA)”调整到位的假设,完善和优化设计质量管理过程,形成基于产品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的标准流程模型(如图3)。
如图3所呈现的产品设计过程质量控制流程模型:
(1)由“设计质量总监”牵头,组织仿真、计量、实验、可靠性等专业责任人以及DQA共同组成产品设计质量管理和保障组织体系;
(2)在设计输入分析及产品设计策划阶段,由设计质量总监提出产品质量目标,并根据不同产品特点制定产品设计质量保证及控制方案和明确产品研发流程裁剪方案;
(3)在系统设计阶段,输出产品设计过程中仿真、计量、实验、部件试制验证等整体方案计划及产品设计质量保证计划,并将此计划融入到产品设计整体计划中;
(4)在设计设计过程中,在各关键节点组织技术评审。在技术评审时,明确各阶段技术评审的准入条件及评审要素,并明确由设计质量总监负责组织,包括评审专家选择安排、评审会议安排、评审会议中问题及冲突解决的仲裁等。在技术评审前,由DQA对评审条件的完备性进行检查确认。技术评审后,由DQA负责跟进问题关闭等。对于由业务部门自行组织的设计评审,可由DQA对执行情况进行抽检(如表2)。
(5)在产品设计后期,“设计质量总监”负责统筹实验、试验,并对实验、试验的结果进行确认和裁定。
3.3 机制落地
以上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地,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套。在该模式中,“设计质量总监”及“DQA”是关键。
为确保“设计质量总监”能真正承担好相应的职责,出任该岗位的人员应满足基本任职要求,如应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必须涉及过多个技术领域或相关领域的设计研发工作;对仿真、计量、实验、工艺等均有一定的了解,且应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经验。对于DQA,应满足从事至少5年的技术背景和一定的质量管理经验。这就要求组织在实施本项建议前就应有意识地提前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
同时,“设计质量总监”具有相应的业务决策权和资源配置权,应在责权及分配机制方面做相应的调整,如赋予其在质量目标策划,流程裁剪,仿真、计量、实验及试验方案和计划、可靠性分析、DFMEA分析输出、各阶段的技术评审意见和责任结论等方面的决定权;以及为实现相关工作的方案和计划要求调动仿真、计量、实验等资源和费用使用的权限。
另外,产品研发部门也必须做相应业务配套,明确研发过程管控流程,调整相关业务绩效指标,如增加部件复用率、设计变更率、设计问题解决及时率等指标,有意识地降低设计错误发生频次。
4 结语
实现产品设计质量的系统化控制,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通过引入“设计质量总监”及“研发质量保证工程师”角色,完善优化相应运作机制,可以较好的解决大型复杂机电产品设计的质量管控问题,构建起与产品设计“背靠背”的企业产品设计质量管控体系,为产品设计阶段质量系统化控制提供有效的途径和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若能进一步研究和拓展深化系统设计、推广共用基础模块技术、导入技术状态管理、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平台(PLM)等,将对研发质量管理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掘.复杂机电系统耦合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1-16.
[2] 迈克尔・E・麦克哥拉斯等,徐智群译.培思的力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
[3] 丁杰,邢军.型号项目研发质量管控模式研究[J].中国质量.北京:中国质量管理协会,2012(5):30-31
[4] 闻邦椿等.机械产品设计质量的检验与评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8月.
篇4
一、Inventor软件简介
美国Autodesk公司继AutoCAD、MDT后,在1999年推出了一款拥有17项核心专利的三维实体模拟软件Inventor。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Inventor具有简单而直观的设计环境、快速装配显示、自适应装配、辅助协作设计和易学易用的特点。Inventor主要由零件造型、部件装配、钣金、焊接、视图表达和工程图纸及渲染等模块组成,是一个比较完整且相互关联的三维设计系统。
二、培训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挑选学生并对其进行制图知识培训。在比赛时,有许多学校挑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作为参赛选手。对此笔者建议应从数控技术专业或机电一体化等机械类专业当中挑选参赛队员。因为工业产品设计(CAD)技术这个项目要求学生除了具有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产品外形的设计能力及产品内在结构的组装能力。因此,该项目并不只是单一的软件操作或产品设计,而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竞技项目,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制图知识和机械加工知识。本阶段培训为期四周,在此期间,学生通过设计机械零件项目来掌握Inventor这一软件的三维建模命令。此过程培养了学生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第二阶段:用Inventor软件设计小型消费电子产品的零件造型。本阶段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设计才能,我们要求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徒手画出设计草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提醒学生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同时必须首先注重创意和革新。本阶段的教学进程如表1所示。表1第二阶段教学进程下面以豆浆机的造型设计为例,详细介绍整个教学进程:第一周,要求学生掌握参数化实体模拟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制作和修改草图,制作由拉伸、旋转、放样、扫移、穿孔、挖壳及环圈实体特征构成的零件,并在零件上放置圆边、倒角、斜面、线性阵列、环形阵列、镜向重复特征。在零件制作的过程别强调工作点、工作轴和工作面的建立和使用,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及构造复杂零件的能力。学生完成的部分零件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四种基本装配约束条件的应用。这四种装配约束条件包括结合、角度、切面和插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了解导出的约束条件的使用及在装配的状态下制作新的零件。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进一步理解自适应技术的重要性。第三周,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图和爆炸图的制图技能。In-ventor提供了创建二维工程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功能,而且可以做到二维与三维相关联更新。但是工程图中有大量的人为规定,例如简化画法、纵向筋按不剖处理,以及过渡线的处理。目前的三维软件都不能很完美地生成各种视图,这就要求我们利用Inventor在工程图环境下进入草图模式对工程图进行修改、对视图进行改造,以符合我国的制图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学量制图的有关规定。第四周,让学生熟悉Inventorstudio是Inventor的一个附加模块,具有独特的环境,它能够对Inventor创建的零件及装配进行渲染和制作动画,生成具有真实效果的渲染图片及装配动画效果的多媒体文件。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中我们主要是依照真实物体进行拆解、测绘、完成物体的抄画。在接下来的这一阶段,教师可选择一些优秀的工业产品图片供学生欣赏,并让他们比较每一种电子产品的外观优劣,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加强对配色、渲染的理解。此外,在国赛中只给定了产品的范围,由于培训时间有限,不可能让学生对范围内的产品都进行练习。于是,笔者采用产品分类的方法,举一反三进行训练,先把产品以建模的方法进行分类,在每个类别中,再挑选一些构造相对复杂的产品进行练习,这使训练效果更佳。
篇5
学院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开发区,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3公里,毗邻正在建设的地铁6号线。学院基本建设规划科学,各种设施配套齐全。校园占地856亩,总建筑面积超36万平方米,在校生12000余人。学院拥有技术先进、设施一流的25000多平方米实验室,实验设备6300台(套)。2011年建成28700平方米功能完善、藏书丰富、智能化、现代化的图书馆,能够容纳6000名学生同时阅读和学习。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自动化系、英语系、经济系、管理系、民用航空系、土木工程系、艺术系、车辆工程系、基础部11个系(部)和终身教育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等13个教学单位,27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学院艺术类专业2015年招生办法如下:
一、产品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产品设计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了解与产品设计相关的科技发展、艺术规律、流行特征、人文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在贯彻“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产品开发、改良能力和运用科技成果、社会、经济、文化、美学等知识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整合和集成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较深艺术修养和科学知识,能独立地运用多种设计手段,进行设计创意与策划、制作与研发、管理与教育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艺术类考生,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二)主要专业课程
素描、基础造型、立体造型、计算机辅助设计表现、产品表现技法、数字媒体编辑、界面设计、设计概论、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Pro/E设计技术与应用、造型材料与工艺、人机工程学、模型制作、机械制造基础、平面设计、家具设计、设计管理、图案、展示设计、手工艺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摄影、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等。
(三)招生人数及学制
2015年产品设计专业计划在江苏、浙江两个省份招收本科生30名,男女不限,学制4年。(实际招生计划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计划数为准)
(四)报考条件及录取办法
考生符合2015年高考报名条件,报考科类为艺术类、艺术兼报文科类或艺术兼报理科类的考生。品行端正,身体、心理健康,非色盲、非色弱。同时,须有一定的美术专业基础。
符合以上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参加所在省份2015年美术类专业全省统考和高考文化考试,如专业分和文化分均达到该省美术类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控制线即可报考我院。
我院按照进档考生的文化分与专业分之和排序,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下设平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等专业方向。学生一年级基础阶段的课程相通,从二年级起,学生需根据本人意愿并结合各专业方向要求,选择进入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学习。
(一)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培养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现代意识及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系统方法和实践技能,能独立地运用多种设计手段,进行艺术设计创意与策划、制作与研发、管理与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包装、广告、形象、建筑装潢、城市景观、动画、游戏、网站网页、多媒体交互、数字影视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产业部门从事策划创意、营销开发、设计制作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工作。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艺术类考生,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二)主要课程
在校期间,学生将系统学习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原理及方法、设计管理、广告学、传播学、数码写生、数码造型基础、数码图形设计、应用软件基础、平面设计课程群、环境设计课程群、动画设计课程群、游戏设计课程群、多媒体网页设计、文化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艺术展演与策划等课程。
(三)招生人数及学制
2015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计划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重庆、辽宁六个省市招收本科生120名,男女不限,学制4年。(实际招生计划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计划数为准)
(四)报考条件及录取办法
考生符合2015年高考报名条件,报考科类为艺术类、艺术兼报文科类或艺术兼报理科类的考生。品行端正,身体、心理健康,非色盲、非色弱。
符合以上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参加所在省份2015年美术类专业全省统考和高考文化考试,如专业分和文化分均达到该省美术类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控制线即可报考我院。
我院按照进档考生的文化分与专业分之和排序,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播音与主持艺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播音与主持的基本技能,能在广播电视等各级传媒机构或在民用航空、民用铁路等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或从事播音与主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艺术类考生,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内容
本专业包含两个方向:播音与主持、民航播音艺术。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播音学以及音乐学、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管理学、公关礼仪、民航播音、交通运输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论,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声、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航空服务、形体、化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毕业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知识;
2.具有采、编、播一体的专业创作能力;
3.掌握新闻采编、节目策划和制作技巧;
4.掌握商务谈判、文化公关礼仪等知识;
5.具备民航播音与民航运输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主要课程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有艺术概论、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影视表演、舞蹈与形体训练、化妆技巧、声乐、文化学概论等。本专业包含两个方向,其中播音与主持方向专业课程有演播空间处理、新闻采访与写作、非线性电视编辑、电视摄像、影视艺术概论等。民航播音艺术方向专业课程有客舱组织与管理、飞行与安全、民航服务沟通与播音技巧、商务礼仪基础等。
(四)招生人数及学制
2015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计划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重庆、辽宁六个省市招收本科生80名,男女不限,学制4年。(实际招生计划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计划数为准)
(五)报考条件及录取办法
考生必须符合2015年高考报名条件,报考科类为艺术类、艺术兼报文科类或艺术兼报理科类的考生。品行端正,身体、心理健康,五官端正,形象气质好,无色盲、色弱,男身高1.70米以上,女身高1.60米以上。
江苏、安徽二省考生均须报名参加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我院认可南京师范大学校考成绩,并按照一定比例向考生颁发合格证,取得我院合格证且2015年高考文化成绩达到各省艺术类(校考)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控制线后即可报考。
四川、浙江、重庆、辽宁四省考生参加所在省份播音与主持类专业全省统考合格,且2015年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该省艺术类(校考)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控制线后即可报考。
我院按照进档考生专业分占65%、文化分占35%的原则排序,进行录取。
(六)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相关事宜
报考办法
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持报考所需的证件,到户口所在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地点办理高考文化及艺术专业考试报名手续,领取艺术专业考试的相关材料,并参加考生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委托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报名采用网上申请的形式。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登录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招生网(bkzs.njnu.edu.cn),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网址:add.njnu.edu.cn/,报名前请先仔细阅读报名须知add.njnu.edu.cn/home/index)。考生在报名系统完成报名信息填写后须进行网上缴费。建议使用银联缴费通道,目前仅开放储蓄卡无法使用信用卡,完成缴费后请点击返回商户。网报截止时间:2014年12月30日(2014年12月30日23时59分关闭报名系统)。完成后,用A4纸打印该专业报名表并签字确认,该表将作为考生专业考试报到的必要凭据。
专业考试
1.报到时间:2015年1月18日
2.报到地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市宁海路122号,随园校区南大楼)
3.报到要求:考生本人须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2015年艺术专业考试通知书、《专业考试报名表》(由网报系统生成,且考生本人须签字确认)及2张近期免冠1寸彩色照片前来办理报到手续
4.考试时间:2015年1月20日起(由考生自行选择面试时段)
5.考试地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市宁海路122号,随园校区南大楼)
6.考试内容:
(1)指定稿件播报(当场随机抽题)
(2)话题评述(当场随机抽题,限4分钟内完成。评述时不得带书面提纲)
(3)综合素质考查(文学常识问答,当场随机抽题问答)
(4)才艺展示,在下列考试形式中任选一种:a)器乐(自带,钢琴演奏不列入考试范围)、舞蹈、小品、曲艺或声乐等(伴奏乐请用标准MP3格式作为文件存储进入普通U盘,现场备有MP3播放器,提供U盘中的MP3文件读取,考生不可带入任何具有录放功能的电子产品);b)朗诵自备文学作品(在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小说片段等形式中任选一种,2~3分钟)
专业考试四项满分300分,其中(1)、(2)、(4)项满分各为80分,(3)项满分为60分。
备注:未尽事宜请查阅南京师范大学招生网站:bkzs.njnu.edu.cn
四、有关事项
1.艺术类专业学费:16500元/学年。
2.住宿费:1500元/学年。
3.学生完成学业后,颁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4.考生报考期间,往返路费、食宿费用一律自理。
5.我院办学类型为独立学院,请广大考生根据所在省的志愿填报办法在相应批次填报我院。
6.实际招生计划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计划数为准。本简章内容如与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关于2015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文件精神相抵触的,均以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文件为准。
7.未尽事宜参照教育部及各省(市、区)艺术类招生工作相关规定,以及我院网站的后续通知执行。
学院艺术类招生咨询电话:(025)87190011
声 明
篇6
关键词:工业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育;产品设计
(一)大学教育的职业化传统和责任
城市社会学家LewisMumford在他那本关于城市历史演变的社会文化学巨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谈到,大学的前身大概是行业公会。那些在黑暗中世纪完成初步财富积累的工商业主们以资助学校、建立老年人和孤儿收容所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安定。12世纪时行业公会的名称就是拉丁文universitas,指的是由一些有知识和技艺的人组成的传授技艺的联合体。和行业公会一样,后来出现的大学,目的也是为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准备基础条件,同时制定出这一职业应共同遵从的规则。随着知识的整合与科系的细分,大学的功能上升到文化的贮存、传播、交流、创造、发展高度。即便如此,大学可以脱离直接的社会责任,通过师徒之间的直接交往,对文化遗产重新严格评价,并继承和创新[1]。可见在大学发展伊始,职业培养就是其根本职能,当前国家所倡导的高等院校应用型改革[2],正是大学传统责任在新的社会技术文化背景下之重拾与发展。
(二)工业设计实践教育的师资与资源困境
在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以设计手段增加产品附加值已经成为政府、产业界和学界的共识[3]。在如此环境下,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内各个层次的高校普遍开设,导致很多院校的师资和教学资源都参差不齐。不少专业教师是刚从研究型高校走出来,习惯了论文和实验的硕博士,可能已经远离设计实践有一段时间,却要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即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面对扩招背景下数量众多的学生,往往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
(三)工业设计实践环节与行业需求的脱节滞后
工业设计作为一个紧扣市场潮流和科技前言的行业,从业者对时尚审美和技术更新有较高认同感,于是市面上很多软硬件新产品的创新都为工业设计行业的工作方式带来变革。基于手绘屏手绘板等设备的绘图软件,可以完成草图到三维模型之间无缝过渡;3D打印机的使用,使设计师可以直观看到自己造型构想的空间实物。而学校里由于经费和师资局限,还在用10年前的设计工具和流程组织实践教学,相对滞后。工业设计的工作从纵向看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充分考虑用户需求、风格喜好和技术创新,而现有以设计专业毕业生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势必在教学中回避不熟悉的技术理论,于是设计实践沦为无法实施的社会行为思考。那些习惯以概念和表达技巧为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学生,在面对实际设计议题时往往会在不切实际和无从下手之间游走。那些初入职场的毕业生,以及在经历过行业实习的高年级学生,往往对学校实践教学的价值产生质疑。实践与行业的脱节,职业技能教育的师徒传统缺失,如何在现有师资和教学资源下思考出路,是工业设计专业在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巨大挑战。为此,本研究通过文献,探讨工业设计毕业生职场状况,并结合蒙氏教育的理论经由教学实验,尝试跨年级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设计行业现状与跨年级教育
(一)工业设计行业能力的经验养成
据美国劳工署统计2012年美国工业设计行业状况,在所的该行业工作手册中标明,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9点:1)访谈确定客户需求2)研究产品实际用户及可能的使用方式3)绘制方案构想的草图4)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方案的虚拟模型5)制作方案的原型机6)协调材料及生产成本,确定制造要求7)与其他专业一起评估概念实现的合理性8)评估产品的安全、外观、及功能,以确定设计是否务实9)向客户表述设计方案并展示原型[4]。国内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大致也是如此,只是服务代工企业较多,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少了些用户调查和原型的制作,更多侧重造型改良。由上可见工业设计师的工作能力需要不断地从实务中累积经验而来,不是大学4年可以完全学会的。韩国学者早在2003就认为,学校的设计教育对于设计师在设计实务上的帮助有限,设计师进入公司之后还需2到3年的再教育[5]。
(二)工业设计毕业生的职场困境及解决手段
基于工业设计行业的能力养成特性,刚毕业缺少实务经验的工业设计师,很难独力完成设计工作[6],导致工业设计毕业生在职场初期备感压力[7],这也是该专业毕业生大量转行的重要原因。工业设计毕业生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产业和技术知识的欠缺、设计经验的不足、方案表达缺乏说服力或自信、无法独立作业[8]。设计行业往往在方案执行过程中,依靠资深设计师的指导和示范来完成新人的职场培训,通过会议交流、知识分享、师徒制互助、讨论聊天等形式,将实务经验传授给行业新人,这也是实习生和行业新人的主要学习模式[7]。
(三)跨年级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
设计公司里新员工职业养成往往需要依赖资深设计师的指导和提携。可见在设计行业中,对新近毕业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有一定要求,而这也是学生能否在今后的工作中适应生存的重要因素。通过跨年级的方式展开实践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相互成长。而这一方法的理论根源可以追溯到蒙特梭利的幼儿教育理念,倡导以混龄的方式,为幼儿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一起生活,让孩子在观察和模仿中习得社会的适应性,掌握生活的自主能力[9]。如果说幼儿的混龄教育有助其获得生活经验,不同层次设计师的共同工作有助于设计经验的传递和养成,那么工业设计课程设计中的跨年级探索就是将产品设计的行业组织形式在实践教学中模拟。通过上述文献讨论,以年级混合方式来组织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计在教育理论、学生能力的职业化培养和工业设计的行业实务特点三个方面都有切实基础和依据。
二、产品设计课程设计跨年级尝试
(一)实践教学尝试
以本人所任教的宁波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为对象,所开设的产品设计系列课程设计为内容,实施年级混合的实践教学尝试。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产品设计系列课程是该专业核心教学环节,学生在课程中积累的理论知识及掌握的专业技能是日后就业升学的基础和保障。课程涵盖产品实现相关的功能形式、材料工艺、市场定位、行业法规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相关知识;系统综合地思考造型语义、行为认知、消费心理、人机工程等优化产品的设计方向;要求学生运用草图构思细化、实物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展现设计概念。与产品设计系列课程教学紧密关联的是该系列课程的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一样,该课程设计分为三次实践,分别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之后的当学期末完成。课程由多位老师分别承担,依序分别是:产品设计1程序与方法、产品设计2功能与形式、产品设计3整合与创新的课堂教学,该系列课程所对应的实践教学任务分别为课程设计1、2、3。由于课堂教学进程安排原因,课程设计教学会有大三、大四两个年级同时进行,分别完成课程设计1和课程设计3的实践环节。在实际操作中,秋季学期的实践将两个年级混合分组,共同完成。学生在第5学期与高一级同学共同完成一次课程设计,第6学期独立完成一次课程设计,第7学期与低一级同学共同完成一次课程设计,具体进度安排与实施流程如(图1、图2)所示。
(二)教学效果反馈
在已经完成的2014年冬季的课程设计中,11级和12级的同学混合分组,布置一个半开放的实践题目:以“十四面体”为造型基础完成更具体产品的设计方案。以6位同学为一组,大三、大四各3名,各组确定一个主题,每个组员完成一个方案。附录表1是学生完成的设计作业节选。从学生对于实践之后的访谈反馈中了解,如此跨年级的实践模式使学生加强了年级间的联系。低年级的同学在与学长姐沟通中获得了成长,有助于明确之后在表达技巧上训练和在设计知识上的进一步积累,高年级的同学在与学弟妹共处中需要表现出优于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知识储备,会在实践中投入更大的精力,他们尽可能将比低年级同学多一年的学习积累在方案中显现。两个年级同学都已经完成了工业设计专业的各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并掌握了产品设计必要的专业技能,且对产品设计相关软件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锻炼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形成产品设计相关的能力体系。在实践中经历概念构思、信息整理、草图协调、软件模拟、效果展示、方案表述的产品设计完整流程,以老带新的分组方式完成实际设计项目。在此过程中,除了各项专业知识的整理协调之外,对于学生的概念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版式设计等专业技能有了系统全面的提升。
三、分析讨论
设计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不同人的思维碰撞,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面对新的团队成员时更容易呈现参与热情,高年级同学在混合团队中对自己有了更高的专业要求,而他们在实习中获取的行业经验及积累的专业知识对于低年级同学也有指导和促进作用。这种基于环境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在有以下3各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知识能力的同龄人传递
通过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可以看到,自己学习上的欠缺和不足,不论是大三还是大四的学生都能在讨论交流中获得有益的专业知识和有用的专业技能,不同年级同学间兄长式的交流氛围,相较于老师不易接近的权威,更易于沟通[10]。从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业设计行业的学习机制来看,良好的沟通是在工作岗位能够胜任的重要能力[7]。
(二)教学资源的合理补偿
课程设计期间,教师面对两个年级数名学生,无法在过程中逐一指导,高年级的学生在设计构思和表达技巧上相对于低年级同学有更多积累,可通过互助方式帮助低年级同学展开构思,而大四同学本身在启发别人过程中也能触动自己思考,教师只要对实践的任务布置和成果评价进行把关,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去收集资料、构思创作、相互启发。
(三)学习风气的历届延续
工业设计大四的学生已经有实习的经历,已经对自己的职业也有了一定规划,今后无论是继续求学还是职场就业,都已处在实质的准备阶段。跨年级的实践过程,有助于相关信息的分享交流,也能帮助大三的学生思考他们的学习和规划。结论设计教育横向跨学科已经形成普遍共识,各种要求多专业配置的学科竞赛和设计训练营都在实务上强化学生对工业设计学科交叉性的理解。在工业设计研究生教育中,从事产品设计的实验室一般都有机械、电子、计算机背景的师资和学生一起协作。设计学博士教育中,跨年级开课是节约教育资源,加强学生纵向链接的常见教学模式。在大学本科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跨年级的探索,旨在训练学生交流互助的协作能力和设计过程的信息沟通技巧,以助于学生更为顺畅地面对职场。
作者:姜超 高晨晖 王波波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中国日报中文网.2015,用应用的方式推进应用型转型[EB/OL].,搜索时间:2015年10月13日
[3]林荣泰,王铭显.台湾设计产业发展现况与愿景之探讨[J].艺术学报:表演类(革新版),2008,(82):49-70.
[4]U.S.BureauofLaborStatistics,2012,OccupationalOutlookHandbook,2012-13Edition,IndustrialDesigners[EB/OL].bls.gov/ooh/Arts-and-Design/Industrial-designers.htm#tab-2,搜索时间:2015年10月14日
[5]Sohn,J.Y.,Eune,J.H.Studyondevelopingintegratedre-educationprogramfordesignersinindustry[C].InProceedingsofthe6thAsianDesignInternationalConference,Tsukuba,Japan,2003.
[6]许言、张文智、杨耿贤.新进设计师招募方式与工作表现对设计教育的意涵[J].国际艺术教育学刊,2007,5(1):93-109.
[7]游万来,杨敏英,罗士孟.台湾初任工业设计师的工作与适应情形研究[J].设计学报,2014,19(1):43-66.
[8]Yang,M.Y.,You,M.,Guo,C.Y.,&Chou,Y.P.Asurveyofindustrialdesigngraduates’employment[J].DesignPrinciplesandPractices:AnInternationalJournal,2009,3(4):1-14.
篇7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我跟庄乾飞老师辅导的工业产品设计项目,这几年在省赛、国赛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从2010年省赛二等奖,到2013年的国赛一等奖,可以说年年有提高、年年有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外,还跟平时的训练息息相关。在这里我将辅导大赛中的一点经验与体会拿出来跟大家一块分享一下,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一、训练选材
技能大赛形式上是比学生的技能,但实际上是参赛单位综合实力的比拼,这其中有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学校的综合实力。因此要想在技能大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学校既要选到好的学生,又要有能力购买相关的比赛设备,请到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在这里我从学生、专家两方面来介绍选材的重要性。
1、学生的选拔
学生是参赛的主体,因此参赛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你的大赛成绩。学生在选拔上除了要看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外,还要考察学生的心理品质、身体素质。作为老师,大赛辅导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正常上课、还要当班主任。老师跟学生是不可能全天候的靠在一起,大多时候是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然后老师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一个是学习的自我管理,再一个就是时间的自我管理。另外工业产品设计项目的比赛时间是四个小时,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让学生的大脑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急速运转,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再一个问题就是选拔学生时候,还要看学生的应变能力,在一些重大赛事上总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应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专家的选择
有人说技能大赛除了赛场上技术能力比拼以外,还要比赛前大赛信息的获取能力。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专家,在赛前给与指导也是取得大赛成绩的关键。现在的大赛命题跟企业生产越来越贴近,因此在赛前能从高校请到专家给与技术指导,或从知名企业请到相关专家给与行业信息、行业标准的指导,对大赛成绩的取得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训练方法
学生选拔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训练了,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取得好的大赛成绩的保证。下面
我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我的训练方法。
1、制定训练规矩
那么在训练之初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选练规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指定的不在于多,关键是看学生能不能执行。训练的学生是一个群体,在一个群体里面,好的东西可能辐射不大,但是坏的东西传染起来是相当快的。比如说玩游戏,如果个别学生训练期间玩游戏,老师发现后不处理,他会影响整个群体。因此规则的制定是最重要的,他是训练能否正常进行的保证。
2、搞好“四精”训练
对于大赛来说比赛的知识大部分是基础知识,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难点。你只要把基础知识做完、做好,拿个三等奖以上就没问题了。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手高眼底,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容易忽略。因此辅导老师要把握大赛命题动向,在辅导过程中对于辅导内容要精心选择,那些需要学生自学,那些需要老师讲解,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需要老师讲解的内容,老师要精心准备,精心讲解,直到学生完全吃透为止;知识讲解完后,老师要精心选择好的题目,让学生跟上练习。再一个就是学习一个软件时间长了以后,学生避免不了产生疲惫感,精神会越来越颓废,这个时候还需要辅导老师适时的给学生打气,调节情绪,让学生始终精神十足的参与训练。总的来说在辅导过程中我们要以“四精”训练贯穿始终,即精选、精讲、精练、精神。
3、赛间心理减压
大赛临近这段时间,学生的心情往往既激动又紧张,这个时候要通过心理辅导老师适当的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者跟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给学生赛前进行适当的减压。
三、训练计划
我们有了好的训练方法以后,就要朝着我们训练目标前进了,要想实现我们的目标就必须先制定详尽、科学的计划。有计划的工作尽管繁忙,但会变得充实而有效率。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下执行训练计划的重要性。
1、科学制定计划
技能大赛辅导大约包含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开始训练到参加市赛大约三个月的时间,
第二阶段:从市赛结束到省赛大约两个月的时间,
第三阶段:省赛结束到国赛又有两个月的时间,
在这三个阶段由于训练目标的不同,因此制定的计划也是不一样,每一个阶段要紧密结合相应的比赛要求来制定科学的计划。因为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有一个阶段不过关后面的阶段就失去了备战资格。第一阶段时间比较紧张,学生从接触软件到参加市赛只有三个多
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不要求精,而要求全,先全面掌握大赛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确保市赛出线。第二阶段开始查缺补漏,对前一阶段的薄弱环节开始强化,这一阶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要全更要精。要对省赛涉及的每一项进行单项训练。单项训练完后开始按照省赛要求进行严格的模拟训练。让学生逐渐适应省赛考试环境,确保在省赛中出线为目标。第三阶段开始对省赛进行总结,取长补短,这个时候国赛规程开始下达,在认真研究国赛规程的基础上,再制定详尽、科学的计划,在这个期间邀请高校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进行相应的指导。
2、严格执行计划
目标、计划的制定只是万里的开始。计划不仅仅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更重要的是计划的严格执行。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学生的计划完成情况要进行奖惩,并且要及时对前面的训练计划进行总结、反馈,以便更科学的制定下阶段的训练计划。
四、把握大赛方向及学会应考
1、把握比赛方向
对于一个比赛项目,一般来说比赛的第一年,给各参赛单位准备的时间都不是很充足,因此考试题目也比较简单,以基本知识点为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每年的比赛题目会越来越难、体量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各参赛单位的水平逐渐提高,再一个就是裁判好阅卷。从每年的比赛规程来看,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规律,就是每年考试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知识点,因此我们辅导老师在辅导过程中,除了参照以往规程进行辅导以外,还揣摩当年比赛的方向,以便提前下手,2012年辅导时,我跟庄老师就多次讨论2013年考试有可能增加知识点。
2、学会应考
一般在赛前说明会时,举办方会或多或少的透漏一些比赛的评判标准,因此有了评判标准后,那么在考试的时候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让学生怎么能拿分就怎么考。包括做题的顺序,遇到难题怎么解决等等,每个题目做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辅导老师去揣摩。
篇8
【关键词】工业设计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引言: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外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 20世纪初,欧美各国先后建立了工业设计教育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全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正式在京成立,这是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尽管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设计教育规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设计教育的水平和设计师的素质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创新设计人才需求的增长,工业设计专业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具国际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前沿性。
工业设计专业已经有了六批毕业生,下面本人根据对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一次更为详细的总结,并对工业设计专业在教学、学生管理、就业等方面提出一点建议,以供参考。
1.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重点,与学生的就业也有着必然的联系。目前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机械工程师。
学生的就业目前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企业或工厂管理人员、产品技术人员、室内或平面设计师、营销人员。
从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企业逐渐对工业设计专业开始关注和接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大。而对于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将不仅仅是懂得一点艺术和机械方面的知识就足够,我们不能在市场已经成熟了之后再改革我们的教学,而是要领先一步占领先机。
工业设计是一个范围很广的设计类型,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工业设计涉及的行业有: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产品广告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传播设计等等;狭义的工业设计单指产品造型设计,但是产品设计涉及的方面还是很广,可以说小到一颗图钉大到航天飞机都在其范围内,因此在就业方面来说还可以细分:家具设计、家电设计、汽车设计、玩具设计、灯具设计等等。
作为一个合格的工业设计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还要具备相关的机械制造、模具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建议修改和提高专业培养目标为:具有较高机械制造和模具设计能力的工业产品设计师。就业方向确定为:产品造型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包括环境和展示)、产品技术人员、企业或工厂管理人员、产品销售人员等。(本观点仅供参考)
2.教学与课程
由于工业设计专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方面较为繁杂,这也是学生提出意见最多的一个方面。但是就行业所需知识来说,我们的课程还远远不够。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我。自从做了一年2006工业设计的班主任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其实不是我们的课程安排得太多太杂而学得不精,而是我们没有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就业的需要有所侧重地、有所选择地进行学习。
诚然,在课程的安排上也的确有不太合理的方面。这种不合理性,体现在前两届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上。从这些反馈回来的信息里,我们发现有如下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在产品设计方面很少用UG,而是用Pro/E。
(2)学生对产品的内部构造原理理解得不够。
(3)设计类的学生电脑操作不够熟练。
(4)需要加强手绘表达能力。
(5)学生设计思维能力不够。
(6)没有实践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本人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大一第一个学期没有专业课。
(2)一些基础课如设计素描、构成、效果图技法等,学生不重视认为是没有用的,而真正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欠缺。
(3)计算机课课时还是不够,学生只能每个软件都是初步入门,不能精通。
(4)一些课程有重复内容,可以合并。如包装设计、CIS、广告设计均可合并为平面设计课。但是有些课程应该分开上,比如平面设计不等同于Photoshop和CorelDraw。
(5)有些必须的课程竟然没有开设,如一年级应开设设计概论,让学生了解设计发展史和设计究竟是什么;又如应开设产品设计课,并分为两个学期,分别讲授不同类型产品的设计。
(6)一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另外选修课不要限制专业和学期,如每学年的上学期均开设CorelDraw选修课,学生可以在大一上学期选择,也可在大二或大三上学期选择。
(7)需要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把每门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整理明确,防止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重复或疏漏的现象。
(8)增加一些模具方面的课程,建议根据专业特点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制造基础进行整理,如有可能合并或有所侧重(仅供参考)。如条件允许建议取消开设数学课。
3. 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的作用是比较重要的,但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目前没有明确,有很多和辅导员重复的职责。在我看来,班主任的首要职责是指导学生的学习规划,解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扰,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密切配合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是有益的。
现就我一年来班主任的经验作一个小的总结。
首先是入学教育方面,新生刚步入大学校园,对学习和生活都是陌生的,尤其是工业设计专业,目前社会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学生感到很迷茫。班主任应该在入学教学期间向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并为学生制定好一套基本的学习计划(如大一上学期应该通过英语B级),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不会产生迷茫。另外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班级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其次在平时多注意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困难,及时解决。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帮助他们进行职业定位,并根据职业需求指导学生学习各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还要向学生推荐该职业的其他知识进行自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议设立专业设计室,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设计活动,由学生自己管理,可进行模拟或真实的设计任务,各设计小组竞标。还可以作为部分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毕业班学生实习场所。更希望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
4. 其他相关专业的拓展
由于工业设计涉及范围广泛,也可考虑增设如广告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的专业,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工业设计是门综合的、交叉的学科,因此工业设计教育的特点应该是多元化及交叉性的,多学科整合发展的出现将成为现代设计教育新的培育方式。
结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应当是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的完善、均衡、协调的系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必须进行改革,这一点已成为广大职教工作者的共识。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个新生事物,既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参考,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效仿,只能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深入探索、锐意创新、大胆实践,构建出一个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本文仅以工业设计专业改革为例进行探讨,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方面和同行商榷征得专家的批评指正,另一方面希望广大职教工作者就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广西水电学院.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2]潘鲁生. 设计艺术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9).
篇9
以工业设计表现技法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将注重兴趣培养、渐进式教学过程,与灵活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的教学水平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工业设计;手绘;教学
手绘图是工业设计师向其他人阐述设计作品,与对方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设计师记录自己的构思过程、发展创意方案的主要手段。快速、准确地以图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也是工业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一般会开设在第三或者第四学期,它以前期的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为基础,又为后期的产品设计课程服务,在整个专业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出现,让很多人觉得手绘表现技能不再重要,这个想法实际上是错误的。虽然计算机绘图有着易于修改、易于存储等优点,但是手绘表现区别于计算机绘图的最大优势就是其快速表现性能。在设计过程中很多构思都是瞬间产生,又有可能快速消失的,我们需要用手绘的方法快速、简洁的将其记录下来,因此,手绘表现与计算机绘图同样重要,不能顾此失彼。
1.2学生基础薄弱
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多数是理科出生,理科生思维方式普遍是注重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思考问题、思维构成都比较冷静,但创造力不够,对美的认知不足。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一遇到动手绘制的课程就没有信心,产生畏惧感,例如很多学生为了方便修改习惯用铅笔画图,但是这对于手绘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因为人的潜意识中会觉得画错了也没关系所以下笔之前思考不足、落笔不够谨慎,这使得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难度加大。
1.3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脱离
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课程虽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但是好的设计表现必须要以好的设计思维为基础,设计思维能力强而表现不足无法让别人理解设计的意图,这样不行。同样地,表现得再好设计本身没有创新点也是不可取的。手绘表现是一个记录的过程,并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不论采用怎样的技法都是为了阐明设计的思维。因此,手绘表现技法的训练应该与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2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的教学研究
2.1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工业设计学生大多数之前没有美术功底,在手绘类课程中没有自信,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够,我们在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应该注重兴趣的培养。技能训练的过程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树立自信心,找到成就感;同时通过大量的作品鉴赏,激发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更多、更准确地认识本门课程,了解它并且喜欢上它,产生兴趣之后才能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2渐进式教学方法
一般在学习手绘表现技法之前,已经通过素描、色彩学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绘图功底,但是在教学中还是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由浅入深,分5个阶段来完成教学。第一阶段:线条画法练习。要想把图稿画好必须先画好基本线条,因为线条是构成形体的最基本要素,线条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效果图的最终效果。不同类型的线在表现的过程中方法和要求有一定差别。例如,画直线的时候要求用缓慢的气息画出均匀用力的长线条,线条要保证气势流畅,忌断线。而在画弧线的时候要分三步来练习,第一步先进行小弧度的弧线练习,可以先放慢速度,把握住距离和弧度的相等,练熟了之后第二步就是要加快速度,结束了一个方向的弧线练习后,第三步要试着快速地画不同方向的弧线。第二阶段:基本几何体的练习。在产品形态设计中,一般都是在基本几何体的基础之上经过叠加、挖切、变异等手法来设计的。通过基本形体的塑造与表现,掌握用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手绘表现中虚与实、明与暗、光与影,以及透视关系等。第三阶段:产品草图、效果图的临摹。临摹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线条的处理、形体的透视、材质的表现等,锻炼他们处理草图、效果图的能力以及对图片的概括力。但要注意临摹并不等于照抄,在临摹的过程中要积极地思考,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意图,并尝试理解其用笔、用色、构图等对其意图表达的帮助,通过思考与分析灵活地掌握其中的技巧。第四阶段:实物效果图表现训练。产品手绘是模拟真实的产品造型、色彩、设计风格、材质等,要求熟练地掌握并应用绘画技巧。在经过了前期的训练之后,学生已经对草图及效果图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认识,但要进一步地理解和应用还有很多不足。在这一阶段的练习中,首先要有一定观察能力,对产品实物有正确的认知,再结合设计表现的基本技法概括产品要点进行合理表现。第五阶段:设计作品的手绘表现。工业设计是创造性的活动,设计师的灵感和设计构思要在平面介质上进行完整的、客观的表现,尽可能的体现产品的真实面貌。通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眼与手的协调能力以及设计的表达能力。基于工业设计学生基础弱、艺术表现力不足等现实,采用这种逐步推进的方式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也不会让他们因为起点高、压力过大而对手绘表现课程产生畏惧心理。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培养其学习兴趣,然后逐步提高,慢慢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并且能够灵活地应用。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艺术表现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和基础,授课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渐推进,制定不同的阶段性进度,做到因人而异。
2.3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实践性较强,而学生的绘画基础又比较薄弱,使得教学难度增大。教学中除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授课老师应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加强互动性,集体做示范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气氛中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学习兴趣,充分把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2.4强化练习
手绘表现中虽然也存在一定的技巧,但是高强度的练习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手绘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把其中的基本原理搞清之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去一步步地提高和完善。
3结语
手绘表现是产品设计的形态语言之一,是传达设计构思的必备技能之一,也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设计构想如果不能快速、准确地表达出来,就会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交流与评价。设计表现中既要对物体有正确的视角选择和透视表达,又要直观地表现产品的外观、色彩、质感,还要表现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和使用方式[2]。在“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足够量的练习,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徐威.工科工业设计手绘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0(1):143-145.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 工业设计 无缝链接
工业设计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它是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现代信息技术,一般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等。它具有信息的多维化、学习的个性化、资源的集成化等优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工业设计课程的影响是非常广泛而深刻的。不但改变了工业设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而且极大地拓宽了设计的时空界限,极大地拓展了学习者的认知领域。
信息技术优势与工业设计课程特色的无缝链接,就是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全面有效地贯穿到工业设计的专业特色中去,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这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①
一、利用互联网模拟设计的环境,激发学生设计的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设计创造的兴趣,更多的是依靠教师语言生动的讲解和展示环境图片来实现,但效果并不理想。而凭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综合一体化,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例如:关于地震救灾设备的设计课程。学生大部分都没有实际经历过地震灾害,不能亲身感受灾害的现实困难,找不到设计的切入点。当把介绍地震灾难和灾后救援的视频“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看到大地震撼、房屋垮塌、人们流离失所、瘟疫流行时,学生就会梳理出许多现实问题。比如:为困在废墟中的人设计便携式逃生千斤顶;为医护人员设计地震急救包;为灾区群众设计临时安置房;为灾区群众的卫生环境设计便携式马桶以及水的净化设备等等。实践证明,这样比平铺直叙更有助于设计活动的展开。
二、信息技术为个性化的设计和合作协调设计提供平台
信息技术既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设计机会,又组织学生开展协作设计。
在工业设计课程中,一些学生倾向于有人际沟通的学习氛围,喜欢教师明确的讲解和辅导,不能自觉地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想象和创造。相反,有的学生在产品的设计创造活动中,更喜欢个人钻研、进行独立探究。他们很适应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气氛和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能满足这些性格差异化学生的不同需求。
信息技术为工业设计的学生建立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特征的设计平台。完成一项设计任务,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渠道。有些甚至可以采用极具个性化的方案来设计,这正是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的需要。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对于因人而异的产品设计和启发学生创造的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对完善学生团队设计意识非常有帮助。对于一个大的产品设计任务来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组建设计团队。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来选择工作,如设计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构思整体的设计方案;喜欢电脑绘图的学生学可以制作产品效果图;精通加工工艺的学生可以制作全套工程图,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学可以做油泥模型……设计方案基本成型,队员之间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互动,及时磋商和修改设计方案。通过分工与合作,有助于发展每个学生的长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模仿社会环境中的团队工作方式,锻炼了学生分工合作的协同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认知和探索设计问题
信息技术为工业设计带来了更多内容的更新,扩展了工业设计的学科领域。在工业设计教学中,信息技术必须服务于工业设计的内在本质要求,必须服务于具体设计任务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信息时代的产品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软性界面的设计逐渐受到重视,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呈现出体验经济的新特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的大量信息产品和人机界面等成为新的设计亮点。
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利用网络对信息进行发现、收集与优选,并从中发现设计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对信息进行思索、综合、评估从而分析设计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对信息进行存储、组织和控制来表达设计方案的能力;训练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条件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准确的设计奠定基础。把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工业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去。
四、利用信息技术扩大知识容量,提高设计效率
在传统产品设计教学中,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容量是十分有限的。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设计理论集合起来,把文字、图片、表格、动画等制成多媒体演示屏,将众多的设计资料展现给学生浏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思路,从而扩大课堂知识容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系列设计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寻找答案,进而提出有效的设计方案。将设计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且培养了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设计概念、设计构思、收集材料上大大提高了设计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技所创造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对工业设计过程的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信息技术优势与工业设计课程的无缝链接需要教师分析出信息技术优势所在,指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探索设计问题,在网络环境中自主分析设计问题,运用网络通信工具协调和商议问题;在网络创作平台和信息加工工具上进行实际的设计创造。同时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控制,对设计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总的来说,信息技术革新了工业设计教学模式,促进了工业设计教育信息化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促成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11B448)
注释:
- 上一篇: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好处
- 下一篇:青少年法治教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