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

篇1

关键词:新思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受后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落后和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问题尤为突出,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结合国内国外环境,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性显著,且发展潜力巨大,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推力。基于此,结合“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国情,探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新思路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主要发达国家日渐意识到“中国制造”的威胁,对我国发讼的同时,将自身的关注点投向新兴产业领域,其中以中低端市场为其战略重点。比如在2012年时,美、印等国家及地区采取联合措施抵制我国的光伏产品,导致我国大批企业频临破产,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造成极大影响。而智能制造行业则受到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的影响,面临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此外,近年来我国比较优势日渐削减,受政策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地价高、招工难、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变化,使得东南部沿海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项目过程中受周边国家和地区影响较大。

(二)现有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针对国内外形势,就自主创新、国际合作和对外贸易等内容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长足发展。但是政策的贯彻落实却不甚理想。究其根源,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主要为:1.国家在出台相关政策时,虽然保证了政策合理和意图明确,但是却并未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落实方案,相关监督体系配置不完善,最终导致落实效果不佳;2.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对政策的方向和扶持额度均作出详细介绍,但是后续配套资金不到位,使得政策落实缺乏基本保障。比如在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文件中,国家明确规定了专项资金扶持标准,并对实施风险补偿优惠政策,旨在通过资金扶持推动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政府和相关企业均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使得政策贯彻落实成果不佳。

(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不完善

研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不难发现,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药品行业发展中,药品审批、定价及进入医保目录等环节中受体制机制的影响,长期存在周期长、效率低和相关评定标注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影响药品行业的有效发展。同时,在医疗健康行业和可再生能源生产领域,市场化进程偏缓,并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使得行业发展障碍较多。此外,现阶段我国信息化水平较高且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对原有的产业监管系统造成了巨大挑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过程中,标准不一,口径不同,严重影响行业发展的规范性。

(四)技术、人才、资金支持力度较低

我国制造行业关键技术缺失较为严重,众多产业发展所需的传感器和传感芯片大部分依靠进口,甚至微机电系统芯片国内市场处于空白状态,全部依靠进口,严重制约我国高端行业的发展水平;并且我国很多新兴技术经济性较差,很多领域的创新产品成本造价较高,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市场化经营,在发展中处于依靠政府补贴的局面。此外,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发展对人次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的人才,但是我国教育资源及相关的专业设置很难满足上述要求,从而导致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中人才支持不足。

二、“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新思路与方法

(一)保证重点领域和关键关节改革创新的有效性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依赖性有所降低,在日后发展中对科学合理的制度需求更加明显,力求通过制度引导实现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聚集,从而为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重点领域和关键关节改革创新的有效性。例如我国应结合新兴产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重点的发展与改革路线图,将改革任务按时间节点进行配置,保证任务完成的有效性。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若干意见》,创设试验区,为重点领域的创新发展积攒有效的经验,并将成功经验辐射全国。此外,针对具体行业,我国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立法和管理体制,比如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国家应围绕安全立法、数据产权归属和信息情报等方面开展有效的立法及监管工作,以此加快该领域的改革与创新,而针对药品行业,国家应完善药品注册管理制度,对价格调整和招标采购等工作进行明确规定。

(二)加大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力度

参考“十二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再结合现阶段我国发展的综合局势,“十三五”期间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国家应做好“十二五”期间相关政策落实的监督评估工作,并针对新形势制定合理的政策与规划。例如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加大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力度:1.在监督评估方面,国家以评估结果为出发点,成立特定的监督小组,对相关部门政策和规划的实施细则进行监督,并且在监督过程中着重评估政策和规划的实效性,对其中不符合实际或成效不显著的政策予以调整或废除;2.保证资金落实力度,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政府资金的指导作用,并引导民间资本流入,以工程承包的形式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保证产业发展中资金供给充足;3.成立行业发展监控体系,可通过第三方机构建立行业信息反馈常态机制,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内外部局势变化、企业发展障碍和政策执行等情况进行反馈,以此保证国家及时了解新兴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予以扶持。

(三)完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保障要素

技术、人才和资金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避免三者缺失造成的不良影。例如在新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应注重技术经济性的提升,在环保装备制造、智能设备制造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中建立完善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制度,尤其明确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以此消除新技术高端产品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同时,国家应根据新兴产业增长特点提高我国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扶持高校加强信息技术、生物和航天工程等专业的培养力度,并且在人才培养中创建“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模式,并选择合适的高校与企业开展试点工作,以此为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此外,在资金方面,国家致力于建立完善的财税金融体系,创设产业发展基金,并允许吸纳社会资本,并针对股票发行制定新股发行注册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受当今局势影响,“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较“十二五”期间会有所降低,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制定的标准化与落实的及时性,从而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姜江.以新思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J].宏观经济管理,2016(01).

[2]董树功,李晓光.天津市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思路[J].天津经济,2014(05).

[3]于丽妍.谱曲作词唱新调――探索青浦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思路[J].华东科技,2013(01).

[4]陈鸣,匡耀求,黄宁生,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思路与新对策――对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C].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2013.

[5]李振立.山东省促进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篇2

截至年底,全市共有食品加工企业146家,年实现产值27.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产值19亿元,亿元以上企业3家。

一产业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市食品产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黄酒、调味品、传统糕点、酱菜和熏青豆茶等都是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知名度的传统特色食品。其中,黄酒和调味品行业规模较大。市现有黄酒生产企业29家,主要分布在桃源、七都等镇,年产量5.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7亿元。平望酱品调料厂生产的酱菜、辣油辣酱历史悠久,产品涵盖酱菜、酱油、辣酱等60多个品种,其中辣油辣酱、蜜汁乳黄瓜、玫瑰大头菜等产品都是市优质产品。该企业年销量5000吨,销售收入2800万元。

二特色行业发展迅速。市特色食品品种较多,除传统行业以外,精炼食用油、植脂末、禽蛋深加工等行业近年来也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油脂()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7.74亿元,上缴税收1407.4万元;市佳禾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生产晶花牌植脂末系列产品为主,年产量5万吨。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完成税收2000万元;广益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量1万吨,销售收入2100万元左右;作为国内最大的液态蛋加工企业,欧福蛋业有限公司,年销售量12000吨,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

三品牌营销力度加大随着食品工业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市食品加工产业中的省级名牌产品和市级名牌产品不断增多。其中,黄酒品牌“百花漾”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牌食用油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目前企业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佳禾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与著名品牌优乐美和香飘飘奶茶展开合作,企业产能不断扩大;众诚鸭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年销售收入7.6亿元,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合兴食品有限公司目前也积极与太太乐食品公司开展项目合作,预计项目建成后,企业产能将翻一番。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规模偏小。市食品加工业年实现产值27.5亿元,仅占全市工业产值1%左右,具有带动性的大型龙头企业明显偏少,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产业整体实力较弱。

二创新能力偏弱。现有食品加工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简单,部分还停留在传统手工作坊生产的水平,技术含量较低,现代食品制造技术和先进装备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刚刚起步,企业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的意愿和能力普遍不强。

三集聚程度偏低。市的食品加工产业涵盖行业众多,但规模型企业布局分散;产品种类较多,但尚未形成主导品牌产品,整个产业集聚程度较低。

四部分行业受限。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中明确规定“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酿造企业和项目”这对我市酿酒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制约。

三、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保障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为前提,以提升总量、质量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骨干企业为带动,推进技术改造和品牌建设,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做大做强传统食品,做精做细特色食品,形成我市层次分明、协调发展的食品加工产业格局,努力把我市食品工业培育发展成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产业。

(二)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从年到年,全市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年达到50亿元左右。

2.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上规模、有实力、有潜力的食品企业。年,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达到12家,超1亿元的企业达到510家。重点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3.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年,全市食品工业投入和技术进步贡献率逐步提高,全市食品行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发展重点

市食品加工产业重点要在粮油加工、禽蛋加工、酿酒制造、调味品生产、旅游特色食品等行业加快发展。

(一)粮油加工。

一是加快企业规模化建设。以油脂()有限公司、市同里油脂有限公司为重点,不断加强食用油加工骨干企业的规模化建设,同时推进中小企业的联合与重组,培育发展一批新的规模企业;二是提高食用油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工艺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各种专用面粉及多种用途的等级面粉。开发米、面、杂粮制品的加工技术,提高主食制成品的比例;三是稳固本地市场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寻找对外合作机遇,建设优质原料基地,拓展国内、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

(二)禽蛋加工。

一是发挥众诚鸭业、欧福蛋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领先行业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禽蛋业加工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二是鼓励企业技术工艺改造。适度提高行业门槛,推广运用无铅含锌皮蛋加工技术和深膜包装技术和封蜡轻型吸塑包装新工艺,提高蛋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三是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利用行业协会的信息、技术优势,开展信息咨询和技术指导。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加强联合,通过联合生产与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行业竞争力。

(三)调味品加工。

依托市佳禾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市合兴食品有限公司和平望酱品调料厂等支撑和辐射作用强的骨干企业,不断壮大企业规模,推进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加快推进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生产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强强联合,提高植脂末、味精和固态调味料等优势产品的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二是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通过深入研究消费者饮食习惯、产品营养和口味控制等环节,加快开发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托现有的品牌优势,支持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做大做强调味品加工业。

(四)酿酒制造。

以黄酒、啤酒和食用酒精生产作为我市酿酒业的发展重点,现有政策框架下,要进一步理顺关系、创新思路,谋求突破。一是实施品牌战略。以现有“百花漾”大富豪”等品牌为基础,抓好酒类产品的品牌建设,保证品牌营销投入,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二是积极应对政策限制,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大力加强酿酒产业新产品开发,扩大产品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三是突出黄酒工业旅游和黄酒文化宣传,将黄酒生产工艺、文化展示与水乡民俗风情有机融合,办好黄酒旅游文化节,扩大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旅游特色食品。

结合古镇的旅游优势,通过资源整合,重点扶持、合作开发等手段,做精做特色糕点、黑豆腐干、熏豆茶等富有特色的食品,进一步细分市场,加强营销,注重质量、口味和产品包装,满足多层次需求,大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发展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力度,落实各级发展责任。成立市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发改、经贸、质监和卫生等主要职能部门要整合各类资源,强化产业规划和引导,切实抓好食品加工产业的集聚发展工作;经济开发区、、平望等重点镇(区)要结合各自实际,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队伍,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方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食品加工产业的集聚和规模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规划引导作用。按照扶优扶强原则,加强对食品工业重点类项目及企业的信贷投入和政策扶持。一是要进一步理顺工商、卫生和质监等部门的管理权限,加强对食品工业的监管和引导,切实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二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市扶持农产品深加工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充分用好、用足有关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公共服务平台等相关扶持政策。重点对食品工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的攻关及技术改造重大项目、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给予扶持。

(三)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以经济开发区、镇和平望镇为我市食品加工产业发展重点区域,依托食品产业园和特色专业市场等已有的资源和产业基础,有效整合资本、人才和技术要素,重点围绕我市食品加工产业大型企业的产品需求和功能配套,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引导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加快集聚,不断提高对规模企业和重大项目的配套能力,努力构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效应强、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型产业集群。

(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大对食品工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大力推进我市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一是继续鼓励和支持大型食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形成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我市食品工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能力;二是加强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吸引人才的宏观环境和创业条件,通过人才交流、引智和培训等途径,培养食品工业科技人才,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智力资源。三是加快食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食品加工产业在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信息化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五)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壮大名牌产品队伍。要继续强化品牌意识,努力做好企业产品推介宣传。一是要建设现代食品物流与营销网络,不断加大对食品加工规模企业、优势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快食品信息网络服务平台、营销平台建设,以品牌占领市场,以品牌提高竞争力;二是根据我市传统品牌和饮食文化资源,大力挖掘平望酱菜、同里糕点等老字号食品的文化新内涵,提升传统食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我市食品行业和旅游特色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篇3

摘 要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为当仁不让的成为当今社会设计师们共同关注的设计主题,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比1995年增长一倍,如果这些能源全部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那么到2020年世界上就难以找到能满足100亿人口能源需求的煤矿和油田。因此,目前节能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将成为一场全球性的革命。

关键词 绿色设计 节能减排 新能源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贺社会责任心的回归。通常,我们把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虽然叫法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一、以色列有条能发电的公路

日本群马有条公路,每当有车驶过,巧妙设计的路面能让胎噪奏出歌曲《上げてごらん夜の星を》的音调――会唱歌的路,很神奇吧?不过,这与以色列的会发电的公路比起来,就小巫见大巫了。这条神奇的路是以色列技术研究院的一个项目,它在普通路面的沥青中植入大量的压电晶体,通过汽车驶过时的压电转换来发电,1公里的路面能产生约100~400千瓦的电力。理论上,这些植入沥青的压电晶体能使用至少30年,因此,该技术可以用于任何大流量的道路,包括铁路和公路。目前,其路面改造成本约为每公里65万美元,但在大规模生产启动后,造价还能降低2/3,而远期目标是,由该系统产生的电力价格能降到每度3~10美分(约合人民币0.2元~0.7元)――非常接近目前的民用电价了,甚至还更低,而且由此带来的减碳效应不可估量,尤其是对中国这种严重依赖煤电的国家而言,更是具有相当的意义: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有高速公路4.1万公里,如果全部应用了此种技术,那么它们一年最多将发电1436亿度!

二、三款概念环保能源手机

早在两年前的2006年,法国的一个叫ModeLabs的手机设计团队设计了三款非常环保的新能源手机,他们都能靠人体的动作来进行充电。目前这三款手机再次受到关注。

第一款手机是YOYO,它可以被戴着脖子上,依靠身体的摆动充电,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内置的太阳能电池。

第二款手机是U-Turn,它是一款主打商务人士的手机,充电方式更是简单的开合键盘。

第三款手机是Runaway,它可以收集使用者的锻炼身体释放出的能力,从而充电。

在反对工业文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大背景下,全球出现了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呼声,这一呼声尤其针对现代工业发展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来,设计在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国外已有许多大公司、大工厂及设计团体致力于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产品设计。为了保护环境,许多国家已在控制发展汽车,提倡骑自行车,有轨电车因速度慢、笨拙曾被汽车替代,但现在因为其安全、无污染又挖掘出来服务于繁华的巴黎街头,绿色设计是21世纪的重要内容。

因为在现今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年头,“节能降耗”成了一个高频词,但不再只是一个标语,在很多的行业与领域里都积极地把节能降耗落到实处。所以要求身在设计院校的同学们也要非常关注设计的热点,以后的IT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各厂商为了有所突破,更是纷纷自觉把产品推进“节能时代”,在产品开发各方面寻求与节能相吻合的新思路与新契机。

例如,IT行业中的巨头Epson的环保意识几乎已尽人皆知,他们的原则就是绝对不能污染周围的环境。在生产制造中,Epson在节能时代中当然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爱普生2002年就开展了削减最终填埋量的活动,并实现了全球工厂零排放达标。目前,爱普生已经在公司范围内全面废除了8种对地球环境、大气环境以及水质环境有严重影响的物质,并将太阳能、风力、水力等新能源技术充分运用于全球范围。

近年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产品节能方面可谓下尽功夫,尤其针对IT产品纷纷出台或制定了降低待机能耗措施,同时开展产品认证并制定产品能效标准等具体化方式。在我国,政府也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大力倡导低能耗绿色办公。在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协等13家单位联合举办的“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的展会上,一系列包含了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让公众领略到了科技的魅力,环保、品质和节约成为2006年政府采购的首要考虑因素。

篇4

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控成效

1.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具有降雨侵蚀性大、岩石矿物风化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差、山多坡陡、土壤抗蚀性低的特点,外加高密度高增长率的人口,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恢复难度较大,其中花岗岩风化形成的红壤是南方丘陵山地最容易受到侵蚀土壤类型之一。原本十分脆弱的侵蚀基质,在强大侵蚀动力和人为干扰的双重作用下,水土流失极其剧烈。就地理区域而言,列入南方红壤山地的区域范围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安徽、湖北8个省份。在20世纪80年代时,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流失面积达到25万km2,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5。经过各方多年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有所下降,但依然呈现以下4个主要特点:

1.1.1整体好转,局部人为破坏仍然突出据资料显示,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呈现整体好转、局部恶化的趋势[10],人为因素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日益增多。依据国家水利部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划分标准,我国南方红壤山地土壤水利侵蚀强度可以分为轻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t•km-2•a-1以下)、中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5000t•km-2•a-1)和重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0t•km-2•a-1以上),其中重度水土流失包括强烈(平均侵蚀模数在5000~8000t•km-2•a-1)、极强烈(平均侵蚀模数在8000~15000t•km-2•a-1)和剧烈(平均侵蚀模数在15000t•km-2•a-1以上)3个等级。调查统计表明,在1990年到2011年这20年中,南方8省大力加强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强度总体来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减少的总面积为94100km2,平均每年减少4482km2。其中湖北水土流失减少面积最大,约为31600km2,接近于4个武汉市的国土面积[11]。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降幅最大,从1990年的25700km2,下降到2011年的9900km2,下降幅度为61.46%[1],在南方红壤丘陵山区中水土保持成效最为明显。就不同流失程度而言,2011年与1990年相比,轻度、中度、重度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下降了61.88%,68.04%和15.39%,由此可以发现,多年来治理成效虽然显著,但新旧并存的重度水土流失的山地治理依然任务十分艰巨。值得注意的是,在局部地区,如广东省与海南省,水土流失面积不降反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镇开发项目和不合理的农业措施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

1.1.2散型分布,隐蔽危险流失点难以察觉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大多呈现斑点状分散分布,与集中连片的水土流失区相比更不易被人察觉,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未得到足够重视,待情况危急再抢救已为时已晚。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相比,南方丘陵山地侵蚀模数虽然较小,但其岩石风化层很薄,仅为黄土厚度的1/10~1/50,一旦土层流失殆尽,侵蚀退化的土壤植被恢复将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防控应着眼于“早发现,早治理”,尽量将水土流失控制在初期阶段。

1.1.3林下脆弱,乔木灌草工程尚未配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红壤丘陵山地大面积营造马尾松林、油茶林、桉树林以及其他经济林,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但水土流失面积却日益加大。“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成为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典型现象。林地表层土壤沙砾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程度高,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乔-灌-草合理配套的水土保持植被条件,林下植被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成为诱发林下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

1.1.4崩岗侵蚀,支离破碎地块难以治理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地区典型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发生在花岗岩风化壳深厚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治理难度大,崩岗发育程度呈现一定地域规律性,平行于华南海岸线,自东南向西北逐级减弱。崩岗侵蚀面积虽然比较小,在水土流失中所占的面积不大,但是崩岗危害性极大,会破坏农田,并使土壤肥力下降,淤堵河道,甚至冲毁各类农用设施,侵蚀量远大于面状和沟状的水土流失。2005年长江委的崩岗侵蚀调查结果显示,南方红壤考察区共有崩岗20.13万个,崩岗总面积达到1114km2,其中广东崩岗最为严重,崩岗数量占到南方红壤考察区崩岗总数的53.6%,崩岗面积占总面积的74.3%。综上所述,目前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较过去已明显减少。一方面,水土保持工作形成共识并受到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防控也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由于不规范的强度开发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却在不断加大,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日益月滋,隐蔽或者潜在的水土流失还未得到切实防控。可以认为,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防控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1.2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防控总体成效与典型案例

南方各地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1年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就达到22×104km2,其中采取植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7×104km2,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87×104km2,其他措施治理面积占2135.3km2。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政策引导、科学治理、技术创新、机制改革等有力措施的保障,提高山地水土流失防控水平并取得明显成效。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已表明,只有各级政府强有力领导、实施多部门协同合作才有助于形成争先创优的新局面,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在山地治理实践中涌现出一系列有理念、有特色、有创新的成功方法和宝贵经验,尤其是福建省长汀县在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防控治理上堪称典范,值得人们认真学习和集成推广。近20多年来,地处闽西的长汀县经过不断的摸索,从曾经的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85年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县域面积31.5%)变为现在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从昔日满目红土的“火焰山”到如今四季盎然的“花果山”,这样的变化与其不断创新理念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其主要措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合理反弹琵琶”思路。采取“等高草灌带”、“播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将生态系统的“林-灌-草-裸地”演替进行逆向治理。二是实施“大封禁小治理”策略。对大范围水土流失区实行禁采禁伐,自然修复生态环境,对小范围水土流失剧烈区实行生物或工程措施,选择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阶段性水土保持举措。长汀县经过几十年治理,成绩斐然,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的974.67km2降为2012年的300.80km2,治理度达到69.13%。全县森林面积由1833.33km2提高到2466.67km2,森林覆盖率由59.8%提高到79.4%,森林蓄积量由1025×104m3提高到1289×104m3。长汀县成为南方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面旗帜,为全国水土保持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作为另一成功的典型,江西省兴国县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具有明显的亮点。兴国县秉持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以人为本与自然保护相协调的基本理念,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着力建设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果带,修建各类小型水土保持民生工程,提出了“等高水平沟整地技术”、“竹节沟加密放浅技术”等具有江西特色的防控新举措,摸索出“竹节水平沟-灌-草”的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13年底,兴国县由20世纪80年代每年水土流失1100×104t、植被覆盖率28.8%、水土流失面积占84%、夏季地表温度最高达76℃,到2011年植被覆盖率提高至82%、水土流失总量下降至314.08×104t,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990.1km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8.3%,土壤侵蚀量减少40.8%,项目区土壤侵蚀量减少71.6%[17],完成了从“丘陵沙漠”到“江南绿洲”的转变,被评为全国第3个、江南第1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2山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及其主要经验

由上文分析可知,南方红壤山地的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南方红壤山地总体上仍以植物治理措施为主、工程治理措施为辅,这种单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发展需求。因此,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山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成为继单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另一有效途径。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具有其明显的地理特性,在流域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侵蚀强度也各不相同,所以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策略,并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发展南方丘陵山区乡村循环经济,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突出水土保持型农业综合开发与循环经济型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机结合,通过科学规划统筹与合理利用资源,达到绿色生产和优化环境双重平衡。就此,要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合理构建南方山地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结合山区实际,优化生产结构,突出区域特色,着力开展南方红壤丘陵山地水土保持型农业综合开发。各地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一系列适应各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经验,以下总结凝练4种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的典型模式,并相应分析我国南方红壤山地农业综合开发优势和实践经验。

2.1以合理统筹兼顾为主线的特色农业开发模式

南方红壤山区农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载体,充分利用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来拓展品牌竞争力,在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打造规模效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发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治理水土流失新路子。以实施水土流失治理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的策略,实现山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结构调整双同步的目标,力求把水土流失治理区转变为具有当地特色的循环农业开发区,并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群众主体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和自发性,依托社会资金和群众力量做大做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长汀县三洲镇创立的以合理统筹兼顾为主线的特色产业开发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其在水土流失区选择种植耐旱耐贫耐粗放、固氮保水的杨梅树,同时配套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从1993年引种杨梅起,开始了“种杨梅保水土”的拓荒实践。十载光阴,三洲镇杨梅种植面积从6.67hm2扩大到1533.33hm2,一跃成为海峡西岸杨梅最大产区,并通过开发冰冻杨梅、杨梅酒等产品进一步拓展产业链。2011年三洲镇杨梅产值达到7000万元,占工农总产值的1/4。同时借助杨梅采摘带动生态旅游,三洲湿地公园也应运而生,成长为“长汀经验”的另一重要标杆。当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实践表明,尽管实施水土保持型特色农业开发会给当地带来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双重效益,但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滞后的问题:一是发展特色农业所配套的土壤培肥改良、水土流失防控、产品深度加工等技术,其不仅攻关难度较大,而且科企时常脱节;二是水土流失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一体化开发;三是农业开发过程中,人为强度耕作与不规范开发活动的持续加剧,加上受单纯经济利益驱动影响,致使开发与保护脱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治理区开发地的水土流失。为此要注重防控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2.2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

根据土壤和资源状况,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和农业开发的梯层结构,建立多能互补、立体经营、综合利用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其在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过程别受到重视和推崇。实践表明,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单一种植模式的经济果林植被不仅容易受到破坏,而且受损比较严重,致使水土流失剧烈反弹,进而不利于生态环境维护和立体农业生产。因此要根据山地的不同坡度、土壤肥力、根系深度、阴阳偏好等因素合理配置作物,充分利用时间空间,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建立高效优化的立体生态农业经济产业。例如浙江省安吉县,其将水土流失严重的40km2板栗林地改造成立体农业,坡脚套种茶叶、杨桐、杨梅、黑麦草等植物,作为植被缓冲屏障,蓄水截流;在土质较好的坡面套种毛竹;在土质较为贫瘠的坡顶套种红竹等小径竹,引进藤本植物、灌木等进行生态护坡;同时,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修建竹坎,形成竹梯梯田,配合截水沟、排水沟、蓄水池等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调控坡面水系,防治水土流失,提升森林生态质量。事实上,立体农业的开发利用,最大难度在于统筹兼顾水土保持和经济效益的作物选取和搭配。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或农户往往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为争取获得土地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生态效益,致使水土流失防控效果不佳,甚至造成新的且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很显然,优质的水土保持型树种、草种和经济作物的筛选和繁育成为发展立体农业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2.3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开发模式

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一方面有利于缓和烧柴引起的滥砍滥伐矛盾,其主要意义在于可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农民的燃料、饲料、肥料问题,成为封山育林的必要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其可作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纽带,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内部有机质的合理循环利用,从而保证循环种养型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有序拉长产业链,使之成为引导山区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措施。江西省赣州市山区农村的成功经验是:在水土流失治理区的农业开发中,摒弃高投入、高消耗农业发展模式,提出“猪-沼-果”循环农业开发模式,坚持山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并举,以生态经济与循环利用的理念,构建山地现代循环农业的综合开发模式。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废弃稀土矿区和崩岗侵蚀综合治理区,合理种植脐橙、蔬菜等作物,同时配套生猪养殖产业,并利用养殖业废弃物生产沼气,同时将沼液与沼渣作为有机肥返回作物生产系统,形成优势互补的合理循环,重点发展的水土保持型的循环农业开发技术模式得以集成推广。在其区域内的铁路公路沿线创立了百里山地循环农业开发长廊,不仅初具规模,而且已逐步丰富形成了“鸡-沼-果”、“猪-沼-稻”、“猪-沼-菜”、“猪-沼-鱼”等各种循环农业有效开发的新格局,其生态化治理与规模化开发循环互补的成功经验已在南方丘陵区农村广为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已经成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探索沼气综合利用方面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集成示范与有效引导,沼气池与灶具等维修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对沼气使用的安全意识薄弱,乡村管理措施滞后等,影响了循环农业产业链中不同要素的有序链接,进而难以全面发挥良好的集成优势。为此,需要县乡政府积极引导并扶持发展乡村沼气能源业发展,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推动山区现代循环农业朝纵深方向发展。

2.4以拓展生态旅游为特色的观光农业开发模式

南方山区乡村在推进水土流失防控的进程中与美丽乡村建设密切结合,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的特色产业。通过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季相分明的景观设置、村庄绿化和完善的田间道路及坡面水系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融入源远流长历史文化,打造了一批以水土流失治理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产业是水土保持的新尝试、新举措、新方向。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这个以栽种银杏并套种牧草的措施大面积集成治理水土流失且最富成效的南方小村,通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而创立的银杏果园,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点缀了秀美山村,同时将改善生态与乡村发展相结合,打造策武南坑生态农业园。长汀县不止步于水土保持的工作业绩,还进一步打造转型升级的模式,通过结合当地旅游景观资源,发展基于水土保持型的生态旅游产业,积极推进长汀生态文明进程。而位于湖北武汉的蔡甸区西湖流域水保科技示范园,依托秀美湖光景色以及毗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建成了集生态修复保护、科研监测、生态种养、休闲农业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在水土流失防控的同时,引入生态旅游机制,以利于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相互促进,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创造可观的生态和经济收益。然而此种模式弊端也引起争议,有些地方假借生态治理之名违规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崩岗治理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尝试沦为地产开发商的盈利之道,饱受诟病。如何遏制部分区域与相关企业的利益捆绑、破解招商引资的寻租之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很显然,就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治理而言,南方各地区在不断的探索中构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体系,尤其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崩岗治和坡耕地水土保持开发利用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治理方法和管理机制。人们在学习借鉴之时,更应该注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创立水土保持型山地农业开发模式,要从个案开发治理中提炼共性经验,并形成技术标准,以求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提高。

3南方山区水土保持型乡村循环农业发展策略

通过上述4种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典型模式的分析,能够更深入了解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对恢复山地绿色植被、防控水土流失的重要意义,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资源的永续再生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不难发现,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山区乡村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经验给我们深刻启示,无论是进行生态恢复的工程型措施,还是采用生态经济型农业开发模式,致力于合理利用山地资源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而言,要着力抓住3个重点,一是适度开发。要避免人为过度利用造成进一步水土流失;二是优化模式。山地农业综合开发与资源循环利用要因地制宜、因势而变;三是循环利用。由竭取的过度利用向互利共生的生态资源循环开发转变。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扎实推进山区农村循环农业发展。综合治理南方红壤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创立水土保持型的乡村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其总体思路是: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循环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着力绿色增收,让南方山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以充分体现,使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红利得以充分体现。同时要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具体的战略是:要以山地水土流失防控为重点,以山地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以山地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环节,着力将南方山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美丽山乡。实践证明,实施水土保持型的山地农业综合开发,是富有山区特色的乡村循环农业模式,其主要环节是修复土壤,恢复植被,培肥地力,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力求从单一开发型农业转向立体生态农业,从单纯资源消耗型农业转向资源环境节约型农业,从粗放增长型农业转向集约增值型农业。水土流失的治理要有防控和发展相结合的战略眼光,南方山区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要有环境保护与优质经济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面对区域高效现代农业发展的严峻现实与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艰巨任务以及仍在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山区乡村循环农业必须实施5个方面的具体对策:

3.1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山区科学发展规划

要立足于高起点,整合区域优势,梳理山区循环农业发展主线。要根据区域的生态环境基本要素,统筹兼顾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充分发挥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规划要分门别类,明确目标,保障重点,突出特色,以科学技术为指导,明确循环农业区域功能类型,逐步形成导向明确、规范有序的、功能多元化的开发格局。要通过有效防控水土流失,统筹保护生态环境,循环利用山地资源,推动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优化合理布局;通过合理配套,实施科学开发;通过有效防控,减少水土流失;通过项目带动,发展循环农业。不言而喻,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本质上是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为核心,遵循自然生态平衡,合理选择治理模式,着力资源循环利用。规划的重点是发展以合理利用为原则的区域循环农业开发。即在优化水土资源的基础上,配置特色优势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再生和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3.2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乡村循环农业开发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农村发展建设对要素资源的需求呈指数增长,产业内部经济结构约束成为循环农业发展的瓶颈。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和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山区乡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南方各地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区域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缓解结构约束对乡村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制约,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的山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把生态经济的发展要求始终贯穿于存量结构的优化和增量结构的深化之中,引领乡村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其重要的任务是因地制宜地优选发展产业,优势互补地配套组装,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结合实际地搭建平台,根本目的是着力提高“三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因此,要在产业结优化升级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发展内涵,进一步挖掘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潜力。

3.3科技创新驱动,实施科企工农有机结合

生态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发展,而科技创新恰恰是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要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根基的区域生态经济,必须将农业科研单位与相关高校所取得的新成果运用于生态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之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着眼点,将高效生态产业作为区域经济持续推进的重要载体。要切实提高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效率和防控效果,只有大力推进山地水土流失防控和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才能得以实现,这无疑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以科技成果集成应用为重要支撑,以科技兴农为战略举措,积极组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将科技创新元素植入生态经济。唯其如此,才能立足更高起点、着眼更远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与实施科企工农有机结合,才能科学把握生态经济发展的走向,提升生态经济发展的价值,实现生态经济的高效发展。

3.4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投入要素作用

要结合各地农村实际,完善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结构;要结合山区资源特色,创立水土保持及其绿色家庭农场;要结合生态经济规律,实施项目带动以及重要设施配套。实现多因素、多途径、多专业的融合交叉,做到优势互补,成效叠加。就管理机制而言,要引导并建立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各方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企业与更多的农民参与山地水土流失治理,参与山地水土保持型循环农业开发。同时要创造条件,创立农村新型经营组织与农企合作开发机制,其要点包括5个方面,核心是培育创业主体,关键是创新投资机制,基础是适度规模经营,法宝是强化科技兴农,趋势是物联网的应用,保障是强化绿色发展。

3.5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篇5

1.1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低,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农村平均劳动生产率低。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应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入手,使每个农村劳动者创造更多的价值,以增加收入。

1.2促进经济增长

立足于现实条件,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应把握经济变革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有效的非农产业,以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1.3产业结构合理化

当前,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充分发挥其资源的整体优势和局部优势,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河南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发展河南经济。

2河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但河南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传统农业比重大,市场化水平低。在加入WTO后,河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既出现了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困难同在。

2.1历史机遇

农产品国际贸易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农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过程。在加入WTO之前,决策者和学术界大多数人士认为,河南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会受到最为严峻的挑战。为了减轻入世对本省农业的冲击,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措施、下发文件、培训干部,响亮地提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加快发展”的思路。近两年来,河南省农业开发力度不断增强,农业结构战略性进一步加大,使得河南农村的经济基础得到了加强。

2.1.1有利于增加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推进农业国际化发展,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第一,食用小麦首次走出国门。

2001年,河南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提高农产品特别是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品质和经济效益,重点加快优质小麦、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现代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等。河南新乡市以前就是农业部划定的黄淮海优质小麦区,加入WTO以后,新乡市政府就积极申请建设“优质小麦试验基地”,截至2002年,河南优质粮种植面积达到了2500万亩,豫麦34、豫麦47、高优503等优质小麦品质已经达到了国外进口小麦的水平。2002年11月,河南的小麦从连云港装船出口到国际市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第二,农副产品走向世界。

2002年,在国内农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和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经受住了入世第一年的考验,农产品出口比2001年增长13.2%,名优、新特、精细品种不断增加。河南是畜禽养殖大省,肉类精深加工能力稳居全国第一。2003年3月,河南省首批无公害畜产品产地通过认定,为河南农产品出口奠定了更为有利的条件。2009年,河南双汇生猪屠宰量世界排行第五,肉制品产量世界排行第二,已经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2.1.2有利于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省长期分割城乡体制、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的政策,重工业优先发展工业化战略,农业小规模经营,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滞后,生产手段原始。如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这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从2001年统计的数字来看,河南省外出打工者具有初、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上升到了87.7%,出现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上升的趋势;另据2004年对伊川县鸣皋乡三个行政村的调查得知,三个村99.5%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的人不再回来。这使我省农业缺乏竞争力。加入WTO,压力可能变成动力,使我们下定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为今后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要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解放农村劳动力,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其次,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建立农业发展支持体系。

第三,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乡镇现有生产、技术、流通体系,发展农村合作经济。

第四,要加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形成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统一大市场。

2.2存在的挑战

由于农业和农村基础长期薄弱,农村建设和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发育成熟进步还需要一个过程,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虽然到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初步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任务还没有实现,存在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挑战。

2.2.1农业结构调整缓慢

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河南的发展并不快,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数量相对较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与财政投入等成为新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2.2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较低

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不到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仅占45%左右。此外,龙头产业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与农户间利益分配问题,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

2.2.3劳动力问题突出

我省富余劳动力在全国首屈一指,大量劳动力闲置进而外流,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安置问题,反而导致他们长期无固定职业,无固定从业场所,收入也是无从保证。这一问题自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更为严重。大量在外省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因为其就业的工厂倒闭而不得不返乡,但由于家乡并无安置地方而处于暂时失业状态。

2.2.4农业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河南人均耕地与全国人均耕地相比少0.47亩,且耕地以每年100万亩左右的速度减少,后备资源也十分匮乏。“白色”与“黑色”污染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减少,地力下降。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40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水、大气污染严重,省辖水系中,属于严重污染的V类水质河段就达2938.4公里,占36.8%;部分城市出现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严重危害农业,直接导致农业歉收。加之,固体废弃物污染、对矿产资源的滥挖乱采和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河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建议

河南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工农业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结合省情全面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制度诸因素,充分挖掘、利用河南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的优势,从农业内部和外部着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1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要坚持以潜在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选择有市场前景、有销路、有效益的产品去发展,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以市场为导向不只是顺应市场,而且要通过人的主管努力去把握市场,拓展市场,挖掘潜在市场,预见未来市场,把握近期市场和瞄准长远市场。

3.2认真做好政策支持和调整规划工作

为了搞好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河南省已经出台了《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意见》、《河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强有力的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今后,应根据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发生的新变化,及时修正已有的政策并制定新的更全面有力的政策来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3.3应认真做好调整示范带和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工作

具体是以310国道与陇海铁路这一重要通道为中心,建设310国道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带;另抓好重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抓好以新乡为主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立以周口、商丘为主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等等。

3.4认真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工作

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发展面粉加工业,提升面粉档次,重点发展高档次专用面粉;其二,要加强食品加工业,要坚持名牌战略,如“莲花”味精、“”、“白象”“三全”、“思念”、“双汇”已经是全国知名品牌,应大力保护、扶持、宣传这些名牌产品,扩大这些名牌产品的市场份额;其三,要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化工工业和酿造业;其四,要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发展畜牧业拉长粮食产业链条,实现粮食转化增值是加快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2009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丁泽勤.河南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对农业劳动力的挑战[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3]张淑萍.河南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乡镇经济,2008.

[4]黄会杰.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摘要: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价值体系,对河南省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指出河南农村产业结构现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提出进一步调整的建议。

篇6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F647 文献标志码:A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大任务。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是高校师资管理的重要进步,能够保证高校教师队伍向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稳定发展的目标迈进,保证高校不断增强竞争实力,使学校的进步与国家发展同步进行。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学校形成持续的竞争实力,不仅仅是学校实施人才战略的目标,也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科学实施人才管理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1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

1.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在学校总体战略框架下对人力资源进行使用、管理、维护和开发,籍以创造协同价值,达成学校总体战略目标的方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的管理战略化、竞争化、系统化,让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未来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注重科学引进人才,合理培养人才,充分激励人才,实现用人的合理化和战略化,使高校始终保持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组织发展的战略能力。

1.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人力资源的战略性、系统性、契合性和目标导向性等特点。①战略性。高等学校拥有的优秀的教师资源是学校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相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在高等学校中具有某些或某种特别知识、能力和技能,或者掌握某些核心知识,在学校担任学术骨干或者领军型人才的教师资源,被称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其具有某种程度的专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②系统性。高等学校为了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而部署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践以及方法、手段等共同构成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战略系统。③契合性。包括“纵向契合”,即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必须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契合。“横向契合”,即整个教师队伍建设各环节,各组成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要达到彼此契合。④目标导向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组织建构,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置于学校发展战略系统之中,促进教师发展和作用发挥最大化。

1.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和学校发展战略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如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补充到学校教师队伍中,如何使学校中现有教师发挥更大的效用,支持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学校领导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是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好相关理论开展工作,能够帮助高等学校通过教师这一重要资源作用的发挥,促进学校各方面协调发展。

通过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能够整合人力资源优势,系统全面地将人力资源的整合融入于高校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校战略发展资源,使高校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实力。

2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模式的建构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效,但相对于社会发展速度来说,仍是不能够适应的,教师队伍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滞后的。目前,许多高校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改进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与执行过程中仍出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2.1高校师资管理理念不能适应现代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传统管理理念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管理模式。一些深层次、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在体制机制上得以突破。高层次人才缺乏足够的发挥空间,高层次人才不能够得到全面的重视和任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另外,国内高校吸引、集聚国内外领军型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尚显不足,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大大降低了高校教师素质和潜力的挖掘,延缓了高校的进步和发展。

2.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目前高校在教师管理过程中过于程式化,给老师固定的工作岗位,制定固定的工作计划,过于死板,忽视了基于教师岗位的个体绩效管理,使得一些教师在工作上不能够相互配合,出现教学上的空缺或重复,从而使教师队伍建设与高校的战略性发展目标思路相冲突,或者执行过程不完善。学校高层次人才配置的不合理,使高层次人才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合理地发挥,大大降低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效率,导致出现高层次人才流失,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失去平衡,使得学校很难应对突发性教学改革,难以有效地实现师资的动态发展。

2.3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教师队伍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学历层次仍需进一步提高,学缘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此外,由于近年来培养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急剧升温,高校很多教学模式都相应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很多新的热门专业,但是新开设的专业教师人数配备不足,符合专业要求的教师资源十分紧缺,学校直接任命相关专业老师任教,教师教学经验严重缺乏,致使新设专业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这种教师流动导致原有专业不断萎缩,从而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2.4高校教师实践性较差

高校师资主体都是毕业后直接进校教学的,他们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等都处于弱势。高校师资真正紧缺的是具有专业素养的学术骨干和科研探究领路人。而现有的师资主体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较弱,与社会需要的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有相当大差距,使得高校缺少一批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强的教师。

2.5教师评价的观念、方法还不够科学

目前高校多采用的是奖惩性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罚作为评价的最终目的,侧重于对教师教学情况、科研情况和学生培养情况的定量考核,缺乏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潜质的定性分析。其次,评价的理念比较混乱,要么过分地注重管理目标,忽视了教师作为人才的特殊性和主观能动性;要么片面地理解以人为本,不能对人才的能力和业绩进行有效管理,评价方法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

3 高校教师队伍体制机制建设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应体现出根本性、长期性、基础性及稳定性的特点。立足新的起点和新的历史任务,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紧密联系实际。遵循人才发展的规律,统筹发展思路,重新审视教师队伍建设的观念、思路和发展途径,并能够在重新审视中寻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拓展思路,开拓视野,构建以重点特色学科建设为主线,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稳步发展,以高层次人才战略改革为重点,大力培养在校师资力量,积极引进名师专家,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积极营造出能聚集人才、培养人才的现代教育环境。

3.1加强高校教师队伍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机制

发展是第一要务。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促进教师队伍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高校高层次人才在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以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为代表的领军型人才科研成果丰硕,坚持改革创新,努力用体制机制的创新成果为教师队伍建设增添新动力,将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起来,会更好地辐射和带动其他的教师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校对人才价值和人才工作重要性的共同认识,将新的战略理念与教师岗位相统筹,达到整体的协调发展。注重建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形成一个梯次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优异的创新骨干集群,让师资队伍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2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竞争机制

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要素,是高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教师管理运行的机制,坚持严格准入和竞争择优为重点,健全考评机制,从而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竞争格局。以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为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把目光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层次人才发展变化的最新形势上,根据世界科研水平的发展与高校自身的科研发展水平的比较,进行同步对比学习,从全局性发展战略视角制定学校教师队伍的发展思路,提升高校的竞争意识。从教师基本职业素质、教学情况到科研成果等,构建一系列竞争机制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强调人才的个性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时,加强高校与外界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加强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社会间的广泛联系,促进人才在学术上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不断地注入新的思想,新的活力,给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与前进动力,这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求,也为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新的持久的竞争力。

3.3合理完善高校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要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及协调发展。构建有利于教师队伍发展的激励机制,形成吸引和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制度体系。树立起鼓励劳动和创新创造的鲜明导向,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教育创新和科研创新中,为学校发展作出新贡献。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人才建设的职责,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明确发展目标,不搞特殊化,保持师资队伍的先进性和稳定性。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性和人性化,更重要的是对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尽可能提供必需的帮助,提供资金支持和必要的实验条件。高层次人才的战略性发展要注重将实践发展与理念方法渗透到所有的发展结构和目标过程中,全面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人才工作必须服从于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全局。

4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人力资源的配置、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的评价和人力资源激励四方面职能,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招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如图1所示。

鉴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加以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和质量,注重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注重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通过不断地创新,营造出新的发展理念,新的体制政策。加强全局统筹规划,植入人力资源管理先进基因,构建高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全面促进高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4.1有利于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校体制改革,高校要大力实行聘任制,从开拓师资来源,注重师资结构调整和发展稳定并重,在聘任精英人才的同时,增加兼职教授的聘任人数,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高校的学科专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为教学课堂输入新鲜的活力。公开招聘,面向国内外招聘信息,广泛吸收优秀人才,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单一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同时加强对在校教师的培养力度,不仅仅是对管理层人才的培养提拔,还要注重对高校教师的知识学历的培养,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增加竞争的危机意识,让高校教师在科研和教学上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4.2有利于教师资源开发,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引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坚持“内扶”和“外引”并重,把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突破口,把培养人才作为改善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努力做到“引得来,留得住”,从而确保教师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创新用人方式,完善以全职聘任为主、兼职聘任为辅的形式,积极地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聘请高水平的学者和专家来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专职和兼职教师并用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式,能够让专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实时关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市场的前沿科技动态,促进科研合作。聘请企业、政府科研人员到校兼职讲学,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教师的学术交流。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和教师,实时适应社会的改变,对教学科研中表现突出的兼职教师,可以进行长期的合作聘任,满足高校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变化。同时在职教师不断吸收和交流新的教学思想,增加高校教师的创新灵感,拓展科研思路,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创造条件和搭建平台。

4.3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教师实施发展性绩效评价,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有利于科学制定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性绩效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学校通过教师发展实现学校的发展战略。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注重让被评价教师充分了解到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并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教师实际制定教师发展目标。发展性绩效评价强调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全程参与制定评价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中,并参与形成评价结论和制定下一阶段发展目标,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发展性绩效评价是一种双向的评价过程,建立在评价主体和客体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的气氛贯穿于评价过程的始终。

4.4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包括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高校注重大力推进以校内岗位津贴改革为主要模式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在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教师这一职业吸引力、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实现按劳分配,进一步激活用人机制,把薪酬与业绩挂钩,拉开薪酬差距,提升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工资水平,正确引导高校教师努力提高其学历与实践能力的自觉性,增加科研成果产出。高校还要注重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打破以往的体制,调动高校教师科研积极性、创造性,确保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实现科研价值的同时,带动学生参与其中,实现自身价值,为学校教师队伍增添新的活力与动力,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篇7

在此基础上,充分吸收前一阶段学习交流、开展“问计求智大调研”活动等取得的成果,并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形成了领导班子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建委领导班子带领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实现“两提前、一率先”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精心组织各项城建重点工程,扎实搞好城市管理工作,推动了城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一是完成了新城区总长度××3公里的道路建设及×××座桥梁建设等多项工程,中心城区对张南路、昌国路等多条道路进行了建设改造,改善了城区交通环境。二是建成了昌国路立交桥、辛曹大型垃圾焚烧电厂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了运动员公寓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三是投资2亿多元对中心城区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实施雨污分流,大大提高了城区汛期排水能力。四是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与改造,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座,完成8处污水处理厂改造,日处理能力达到×××万吨。五是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从2003年起绿地增量每年都超过300公顷,先后完成了××人民公园、高新区火炬公园、桓台少海公园、沂源沂河源公园等一批精品园建设与改造,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六是实施了中心城区河道整治工程,对猪龙河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其中一期工程××5公里,年底将竣工,完成投资××亿元,大大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提升了河道景观质量。七是实施旧居住区综合整治,中心城区对河滨片区等三个旧小区实施整治,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态景观质量。

(二)坚持民生为重,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乡面貌显著提升。2003年以来,紧紧抓住群众普遍关注的“脏乱差”问题,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先后开展了小街巷、广告牌匾、旧住宅小区、白色污染等多项专项整治活动,共整治小街巷×××条,粉刷沿路建筑×××万平方米,取缔占路摊点×××万人次,整治广告牌匾×××万块,清理乱贴乱画×××万余处,整治旧住宅小区×××余个,城市主干道、出入口、风景名胜区等窗口部位焕然一新,形成了一批亮点区域,大大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

(三)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村镇建设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2003年以来,全市用于村镇建设的投资达×××余亿元,农村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建制镇和中心村及×××人以上村庄的规划调整完善率分别达到了×××和×××,建制镇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率达到×××。完成了×××个建制镇的垃圾中转站、×××个村庄的×××个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垃圾池建设及×××个建制镇的垃圾处理体系建设。

开展了科技、规划、设计等“三下乡”和为农民建房、修路、改水、改厕、改善人居环境等“五方面”服务活动。

(四)坚持科学引导,不断加强建设行业管理,努力做大做强建设产业。2003年以来,全市建筑业产值累计完成1230亿元,增加值××5亿元,利税××56亿元,外出施工产值累计达396亿元,建筑业从业人数始终保持在×××万左右,每年从事建筑业获得的收入达×××多亿元,建筑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领先水平。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亿元,累计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0×××万平方米,建设了世纪花园、中润华侨城、黄金国际等一批生态和谐宜居社区。

(五)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和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3年至今,我市新建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家,年设计生产能力21亿块标砖,实际生产15亿块标砖,累计生产新型墙材约63亿块标砖,利用工业废渣×××余万吨,节标煤约×××万吨,节地近1000×××亩,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约×××余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3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和产品,全市采用各种土壤源、浅层水源、污水源、地热等热泵技术供热制冷的建筑面积达×××多万平方米,销售安装太阳能达×××余台。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六大以来城市建设各项事业虽然取得很大发展,但是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特别是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对科学发展内涵的认识和把握逐步深入,也进一步查找到了制约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问题和不足。

(一)发展理念、发展思路方面。一是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中思想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一定程度存在着小富即安、固步自封和盲目自满的思想,眼光不远,境界不高,工作标准低,起点定位低,设计、建设的精品工程少;二是专业人才缺乏,表现为高层次城建专业人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城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三是城市规划、设计、建设项目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不集中、不鲜明、不系统,表现为城市建设缺乏足够的文化含量、缺乏浓厚的人文底蕴,体现不出××文化特色;四是与先进城市、地区相比,城市建设投资形式单一,综合运作城市资源经营城市的路子不宽不活。

(二)在涉及民生方面。一是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群众意见不能及时有效纳入城市建设决策层面,特别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些问题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二是在解决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旧居住区存在脏乱差方面缺乏扎实有效的措施和长效管理机制,年年在综合整治上下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治成效却不能得到有效巩固;三是在城市棚户区、老工矿区改造方面力度不够、措施不够有力,牵头部门作用发挥不够;四是在当前扩内需、促发展的形势下,出台扶持设计、建设、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对较少。

(三)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教育和监督力度还不够大,表现为个别党员身上还存在着与认真、专业、务实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漂浮,工作精力不集中,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认真分析查找整理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既有工作上的又有思想作风上的,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我们党员干部在职责定位的认识上有差距,在工作作风上有差距,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上有差距,这些差距表现在具体工作上,根子在思想上观念上。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这实质上是对科学发展观学习领会不深,精神实质把握不准,因而导致工作上的差距。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不深不透。对科学发展观学习不够系统深入,对其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不准,导致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城市建设实际工作中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上缺乏积极有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与一些建设速度较快的城市相比时,往往过多强调客观原因而安于现状或自我满足,而没有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没有认识到只有适应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要求的城建事业,才是科学发展的城建事业。

二是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有的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视野不够开阔,有时还存在经验主义、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惰性思想,不善于吸纳先进城市、地区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理念,强调城市结构特殊多,结合实际的改革创新少,缺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缺乏忧患意识、争先意识和机遇意识,奋起直追和赶超的动力不足、魄力不大。

三是工作境界标准不高。对城市建设本身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和习惯的思维定势层面上,无论是设计、建设还是管理都存在境界不高、标准不高的问题,在工作上习惯于自己和自己比,小富即安,固步自封,不能跳出××看××,不善于把城市建设工作和担负的职责放到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大局中去权衡去把握,看得不够远、定位不够准;在工作标准上没有真正将城市建设当做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来研究、来对待,工作标准不够高,要求不严,因而整体水平不高。

四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城建事业既是关系经济社会事业的基础性行业,又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涉及面广,工作关联性强,需要职责分明地实施管理,而目前的管理体制不顺,同一件事情多家管理,应是内在有机统一的事情,因分属不同部门,必须政府协调才能推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也影响政府形象。系统、单位内部缺少权责明晰、赏罚分明的约束激励机制,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很好地释放和发挥。

五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仍存在着浮躁情绪,学习不认真,工作不认真;专业知识不精,刻苦钻研不够,工作不努力,不扎实,满足于以会议、文件的方式部署落实工作。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不够,帮助基层、群众及服务对象解决困难的积极性和力度不够。

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共识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总结近年来城市建设的经验,初步达成了四个方面的共识。

一是对城市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城市建设事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尤其在当前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在中央和省、市接连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政策措施的大形势下,城市建设担当的责任更为重大,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解放思想、顺应趋势、乘势而上,紧紧抓住新一轮难得的发展机遇,既要加快发展又要科学发展,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对城市建设的内涵和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城市建设不仅仅是一般的修路建桥盖楼房的技术,更是一门内涵极为丰富的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艺术。城市建设者的眼界高低、对城建工作认识的深浅决定了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下。要真正使城建工作有提高,城市建设出精品、有亮点,就必须坚持高点定位,切实将城市建设作为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来对待、来研究;就必须逐步从浮躁自满、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情绪和状态中解放出来,从全国、全省发展大势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考量,确定更高的目标参照系,始终与强的比,和快的赛,向高的攀;就必须按照刘慧晏书记对城建工作提出的“四大原则”、“八个意识”的具体要求,放眼长远,精益求精,打造特色,多出精品。只有准确把握城市建设的内涵,坚持高起点定位,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城市美起来、靓起来、鲜活生动起来。

三是对城市管理及建设行业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城市管理及建设行业管理工作要真正上水平、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就必须树立高标准、创一流的理念,无论是建筑市场管理、房地产市场管理、勘探设计市场管理,还是市容市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科学高效管理,必须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智能化手段,在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上做文章,才能实现一流管理目标。

四是在创新发展思路上有了新的认识。要破解当前城市建设面临的难题,就必须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充分学习借鉴济南、青岛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树立运营城市的理念,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开辟多元融资渠道,破解城市建设资金的瓶颈制约,特别是城市旧城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上尤其需要创新工作思路,才能有效推进。在建设管理中要坚持创新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只有坚持创新,在设计上才能“出精品”,在建设上才能“创优质”,在管理上才能“精细化”,坚持创新才能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塑造品牌形象,彰显城市个性。

五、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根据查找出的问题及剖析情况,结合学习实践活动达成的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共识,经领导班子认真研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城市建设要科学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实践载体,立足于组团式城市特点,按照“中心凸出、十字展开、组团发展、以城带乡”的要求,通盘谋划,合理布局,把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统一起来,在发展理念上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切实从城市建设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树立民本意识和精品意识,切实将民生情怀融入城市品格。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创新理念,提高标准,强化措施,力求全市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有新的飞跃。

(一)加强学习,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继续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要求,扎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精心谋划、精心部署、精心安排好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要继续突出活动实践特色,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科学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抓好协调督导,保证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出偏差,取得实效。当前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重大机遇,在全市城建工作务虚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谋划城建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市的“大盘子”和重点项目;要突出抓好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的城建基础设施完善和旧城区改造等民心工程;要切实抓好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统筹协调,处理好因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征地拆迁引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在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以人为本,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确定实施五项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一是加强河道治理。实施猪龙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继续对猪龙河人民路南两段××07公里的河段实施综合整治,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实施高标准景观绿化改造;对玉龙河××5公里河段进行绿化、亮化提升改造,同时对世纪路进行路面升级、绿化提升。二是实施中心城区路网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对中心城区华光路、共青团路、太平路、西五路、金晶大道、王舍路等道路进行改造。三是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对西四路等道路进行雨污水管道建设,配套完善各区县雨污水管网,完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再生水回用工程。四是继续实施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工程。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在全市各乡镇建立起完整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套运输车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五是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积极借助科学、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在张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网络,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三)注重民生,大力实施惠民便民工程。要在全力抓好已经确定的为民所办实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谋划一批新工程。一是实施局片区改造,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局片区进行整体开发、改造。二是实施抓好工矿区、“城中村”和老旧居住区改造工程,对张店区潘庄、西寨、新镇、西张、王舍×××个片区及高新区魏家村片区进行改造。三是实施中心城区重要节点和道路绿化工程,重点对西八路、世纪路与济青高速路口、张店青年公园、联通路、市政府三宿舍西侧绿地等进行建设改造,同时,继续实施便民游园建设,全市将建设和平小区游园、张北路齿轮厂游园、张辛路游园、西六路游园等×××余处街头便民游园,进一步完善×××米服务半径绿地系统,使城区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绿色。四是定期召开座谈会,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专家学者及服务对象等对城市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献计献策,畅通接纳民意、倾听民声、改进工作的渠道。

(四)科学监管,积极引导建设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发展。加强舆论引导,积极落实国家近期出台的有关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调动消费者购房积极性,帮助开发企业坚定信心,努力协调调整政府规费的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压缩办事时限,同时通过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提高中小户型供应比例,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保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二是切实加强对建筑业的管理。打破现行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加强对村镇工程、工业园区工程监管,实现对建设工程的闭合管理。按照封闭式管理、属地管理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市及区县责任范围,确保管理到位。强化对招标投标、造价审核、工程监理等行为的监督管理。大力实施企业龙头带动和“走出去”战略,做大做强做优建筑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要深入研究在当前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政策,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设计、建设、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树立信心,渡过难关。

(五)城乡统筹,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着力建设统筹城乡的水网、电网、路网、气网、信息通讯网、生态环保网等,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网络。二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城市出入口及城市公共场所的环境整治,突出抓好以垃圾处理为重点的环境治理,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区县集中处理,将镇村管理纳入城市管理体系。三是加强镇村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实施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双百示范工程”。四是协同其他部门做好合村并居工作,特别要以规划为龙头,高效节约利用好村镇土地。五是积极研究制定解决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旧居住区存在脏乱差方面的有效措施和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借助科学、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城乡环境管理水平。

(六)解放思想,提升工作境界标准。要进一步破除固步自封、浅尝辄止的思想情绪,放眼全国同行业,盯紧兄弟城市,增强危机感,增强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树立更高的目标要求,在设计上立足高品位、高标准,凸显城市个性,释放城市魅力;在建设上着力建精品、出亮点,洋溢特色风貌和气息;在管理上坚持全区域、全时段、无缝隙、全覆盖,用科学、规范、精细的管理营造优美宜居的环境;在城市建设运营上坚持“拿来主义”,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先进城市成功经验,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将城市基础设施部分或全部资产通过产权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出让、经营权转让、bot、tot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资产运营,实现城市资产保值、增值、效益最大化,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有效解决城市投入不足的难题。

(七)多措并举,造就“认真、专业、务实”的城建人才队伍。要按照刘慧晏书记“以专业化的眼光,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的要求,不断加大城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根据建设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继续与同济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举办培训班,着力培养和提高城建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坚持科学引进人才,通过公开招考、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形式,着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城市建设发展中急需的紧缺人才。二是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岗位、专业界限,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破除部门和单位壁垒,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灵活整合,做到人尽其才。三是注重在实践中发现、锻炼、培养人才,要注重在生产管理一线识别人才,要选派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城建一线,在实践中磨炼、提高成才。四是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研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激励人才争先创优,倡导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担当重任。

(八)深化改革,健全完善城市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进一步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按照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在规律,理顺现行的管理体制,力求权责分明地实施管理。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本着更有利于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原则,在对五区事权下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逐步从体制上解决好市区管理职责问题。二是根据这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将要形成的科学发展工作机制,结合前段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形成的机制,完善为指导科学发展,促进作风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管理的激励机制。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认真研究制定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按绩论功,失职必罚,渎职必办,鼓励保护、提拔重用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干部,警惕和坚决调整那些巧言令色、敷衍塞责的干部,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局面,激励干部一门心思谋发展,全心全意干事业。

六、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按照认真、专业、务实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努力做到“六个好”,即组织领导好、谋划发展思路好、破解难题措施好、为民办实事成效好、干部作风转变好、体制机制创新好,切实发挥好领导班子在城市建设科学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争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好班子”。

(一)继续坚持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学习自觉性、经常性、实效性上狠下工夫。在继续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同时,坚持做到“四有”、“五个一”,即有学习计划、有必读书目、有学习笔记、有考勤登记;每日坚持学习,每两周集中学习一次,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总结,每半年邀请专家、学者开设一次辅导讲座或形势报告,每年举办一次理论研讨会,确保学习教育的经常性和实效性。

(二)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理顺各种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党委会议、主任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定期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营造齐心协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团结一心干事业的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三)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继续发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善于调查研究、体察民情的优良作风,坚持并落实领导干部服务基层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研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工作决策反映民意、体现民意,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为群众着想,多关心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多为基层干部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篇8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12XN084。

摘要:本文梳理了理论界对后发国家创新模式及路径选择的有关文献,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来解答后发国家原始性创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认为在跳出“后发优势”的理论和现实束缚基础上,后发国可以从先发国崛起的过程中寻找本国原始性创新能力提升的内生性要素。

关键词:后发国家;跳出“后发优势”;原始性创新能力;内生性要素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

一、后发国家为什么要创新

世界经济体系呈现出以掌握核心科技和资源的先发国家(First-mover)为中心,依附于先发国家的经济与科技水平的后发国家(Late-comer)为边缘的结构状态。“依附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后发国家被锁定在“俘获型”国际分工的低端,在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同时陷入“赶超陷阱”(张建忠,刘志彪,2011)、“日本陷阱”和 “拉美陷阱”(国宏经济观察者,2012)。

应当看到的是世界经济发展同时呈现出动态性的兴衰更替,在现代经济发展史上先后有四次先发国家被后发国家赶超的成功典范。从世界体系结构变迁的视角来看,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其演化的根本原因(何杰,2008)。历史实践证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只有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领域进行创造性学习并有重大科学创新的国家和地区,才能成为世界的领导中心。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结构元素的创新体系中,不断的创造性学习基础上的理性选择过程即是结构系统中各元素功能实现并不断创新变化的过程。这里的学习机制是指文化思想的变革、社会发展的合作、政治博弈的选择和经济发展的扩展,归根结底,是突破性技术进步与适应性制度变迁的共同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内涵于国家创新能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的竞争将由学习机制造就的创新能力推进到原始性创新这一创新前端,与此同时,国家创新体系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和效应(贾根良,2003)。先发国家利用原始性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高新产业的崛起、经济结构的转化与社会发展的机会,另外,在垂直化国际分工中,核心技术溢出变得越来越困难,“干中学”对母国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存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后发国家在“依附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下,无论在技术水平还是经济发展上都会被先发国家拉开更大的差距;此外,基于技术溢出效应的“追赶型”后发国家在刚开始可能会拥有比发达国家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当后发国家接近技术前沿时,他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经济放缓的事实(Tsutomu Harada,2012)。

二、后发国家如何创新:模式选择与路径实现

(一)理论逻辑起点:从“后发优势”理论谈起

关注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是亚当·斯密的兴趣。20世纪前半期,先是新古典经济学,接着是凯恩斯经济学主宰了整个主流进程,给对经济发展的分析留下了狭小的空间。格申克龙的研究是个例外,他的主要贡献是运用“后发优势”理论分析后发国家在“南北”框架下的发展和追赶路径(Gerschenkron,1962)。“后发优势”理论主要说明了欠发达国家在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过程中具有某种来自于落后的优势,后进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能够使得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比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表现为一种势能优势。这一理论表明后发国家工业化存在相对于先发国家而言的更高的时间效率的可能性,同时被用于解释许多国家经济增速中的收敛于发散(Abramovitz,1986; Howitt,2000 and Howitt and Mayer-Foulkes,2002)。他的研究也带动了一批基于“后发优势”和技术溢出的视角分析经济成功追赶的后发国家的经验案例(Hobday,1995; Kim and Nelson,2000)。研究结果表明,过去经济追赶成功的后发国家存在着三个共同特征:第一,所有技术能力积累的成功广泛依赖于人口的跨国流动(cross-border flows of people),这些流动反映出一种融合,即当时的落后国家的人们出国学习然后回国,发达国家的人们在发展中国家作为当地或外国企业的顾问、教授或技术人员。这样一来,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当英国的技术人员移民到美国或欧洲大陆时,他们在关于本国生产技术的知识扩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Landes,1969;Pollard,1981)。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产业的发展大部分归功于外国技术顾问和日本在国外的公民的引进(Odagiri and Goto,1996)。最近,韩国和我国台湾电子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转移的类似机制的帮助,同样的事实也发生在如中国和印度的其他产业中。然而,我们也注意到早期人口的跨国流动是个人寻找国外经济和就业机会的结果,最近各种组织为这样的流动创造了条件,工商企业成为一个逐渐发挥重要作用的渠道。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人口的跨国流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处于追赶战略中的后发国家在工程和应用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出国留学。最近对相关政策争论的焦点是从人才流失的成本到人才循环过程的机会提高。在21世纪追赶战略实施中,大学发挥了更加重要的媒介作用。19世纪和20世纪成功超越经验的第二个共同特征是政府大力支持工业发展,包括各种形式的保护,直接和间接的补贴。主要的争议是一些发达国家先发企业在本国产业中受到的保护,这个争议首先由Hamilton(1791)提出,主要关于美国,几十年后由List(1841)讨论关于德国发展的需要;格申克龙研究的核心就是提出一个关于发展中经济的追赶视角(1951);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成功追赶经验是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积极支持的关键例子。20世纪成功实现追赶目标的所有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支持政策使得本国低效率或无效率产业获得增长。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工商企业对这些政策的敌意持续增长,尤其是在政府支持创造出国际市场上危险的竞争者的时候。第三个特征是实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国家没有严格限制他们国家的企业实际上复制先进技术并用于发达国家的能力。即使拥有了专利特许(转让)权协议,通过收取一定费用或其他条件的模仿或技术转移的权利仍然大部分被允许,而不是发达国家的公司进行知识产权的积极保护。

在“后发优势”理论基础上,模仿引进创新被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对于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来说最优优势的路径(Mansfield,1981;Barro,1997),通过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模仿与引进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收敛。日本学者南亮进提出“最后一跃”问题探讨日本后发优势的产生与消亡,是对“后发优势”理论的检验和发展。在中国创新模式的选择问题上,大部分研究获得基本一致结论(刘洪涛,1999;杨名,2006;林毅夫,200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似乎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些结论。但也有研究认为引进技术不利于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原因是工人的劳动技能在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之间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存在决定了两类国家不能使用相同的技术(Acemoglu and Zilibotti, 1999)。该观点的一个隐含假设是,后发国家总是引进先发国家最先进的技术,这被认为是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及对“后发优势”理论的误解。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传统的创新模型将世界分为工业化创新国家(北方)和模仿型发展中国家(南方),但并没有解释在世界经济体中这些国家的角色为何被这样假定。Park(2008)批判了南北模型中缺乏对于南方R&D的分析,Currie et al.(1999)在模型中论述了南方有创新能力,但并不是模仿的目的。有研究发现当南方的知识产权保护超过一个严格的水平值,南方的创新型R&D就会发生。

但理论界也并非一边倒向“后发优势”理论。其中,“后发劣势”可谓对“后发优势”最直接的挑战。“后发劣势”理论认为,后发国家在追赶先发国家的进程中,重视引进技术和加快工业化进程,但同时也忽视了消化学习吸收再创新技术与培养工业化发展的制度土壤,因而造成了后发国家缺乏相应的制度土壤支撑,国家的发展因而缺乏可持续能力。林毅夫反驳了杨小凯的“后发劣势”理论,认为改革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并列举了印度、日本与新加坡的例子。后发国家并非要实现英美式的体制改革才能避免后发劣势的发展,后发优势和能否赶超的关键在于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及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主导(林毅夫,2003)。对于林毅夫的观点,本文存在一个疑问:在成本收益原则分析的基础上,引进模仿式创新与原始性创新的收益如何衡量?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后发优势”假说与经验显示矛盾,国际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因而该理论仅适合用于特定国家的特殊时期。阿伯拉莫维茨针对这一质疑,提出了“追赶假说”,认为解释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分潜在和现实,“追赶假说”是建立在潜在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强调,“后发优势”理论是基于潜在的后发优势,只有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才成立(M Abramowitz,1989)。一些学者还引入“吸收能力”用于解释后发国家追赶失败的原因(潘士远,2006;肖利平,2010;戴魁早,2008)。

在后发优势被过多研究的同时,先发优势成为一个相对较新的视角。先发优势确实在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作用。试想,如果后发优势单独存在,所有的企业和国家最终将会收敛到一个相同的技术水平上,其结果是,一个持续的比较优势不会出现。然而事实上,技术差距(technological gaps)确实存在于许多国家、行业和企业中,并且沿着确定的技术轨迹(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向前发展。这种先发优势是通过“干中(复杂)学”并用于具有隐秘性和专用性(technological tacitness and appropriability)技术的结果。隐秘性和专用性的假定意味着跟随者不能通过学习吸收领先企业和部门的技术溢出而获利,那么由于这些障碍的存在,只有领先的企业和部门能获得增加的收益。

对后发国家的创新来源的研究认为,其主要有三种途径:国内R&D投入,国外和国内机构的转移以及从其他企业的溢出。国内R&D指的是发展创新产品和创新过程的内生努力。已有文献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后两种类别。从美国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验表明,进口——模仿——吸收——消化——再原始创新是对于后发国家来说的一种有效路径。但是,对于传统经济体(中国)的创新分析所做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国内创新活动(indigenous innovative activities),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从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上(Ho,1997;Walsh,1999);同样获得重视的还有从外国投资获得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是指国内企业基于外国企业的存在获得的外部性(Blomstrom and Wolff,1994;Hu and Jefferson,2002;Liu and Wang,2003;Liu,2002;Tian,2007)。对于中国的研究,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外国投资具有积极的溢出效应(Buckley et al.,2002;Liu and Wang,2003;Tian,2007),另一些则揭示了负面的溢出影响(Hu and Jefferson,2002)。Crespon and Fontoura(2007)发现对于FDI的溢出效应不能得出单一的结论,FDI影响的属性基于一系列因素:外国公司和本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以及本国公司的吸收能力,外国投资的特点如国家的来源,以及贸易政策和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比技术转移和FDI的溢出效应,国内的R&D被认为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不显著重要,这些国家的企业主要任务是学习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转移先进技术。然而,国内R&D在这个阶段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内生吸收能力和长期的创新能力(Bell and Pavitt,1997;Cohen and Levinthal,1989)。没有这些国内的能力,后发国家的企业不能控制和筛选(monitor and screen)市场中的技术,不知道如何以及引进什么技术。

(二)对后发国家原始性创新的关注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转变为核心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国际分工方式的产品内分工趋势也促使技术学习、交流、溢出的模式发生改变,促使国内外研究后发国家创新模式的视角开始扩展到原始性创新上。根据经验研究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约有90%源于原始性创新,美国的技术创新有78%为首创或技术突破型,它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主要动力。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中,一些具有很强学术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小项目,会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20世纪中后期,美国基础研究中的重大科学成就,75%来自于不为人们关注的小项目,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也有很多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先发国家的创新系统使那些有独立思考、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进入资源配置的范围内。

原始性创新为先发国家带来的持续增长动力及全球化与国际分工模式的不断变化,为后发国家经济发展与创新模式提供了理论启发。后发国家解决技术进步的源泉不再局限于引进模仿,而是演化为五类路径:自力更生型、“模仿——创新”型、简单跟进型、被动引进型和合资引进型。这五种类型可以单独存在,但常常是以协同演进的模式发挥作用。

有研究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拓展了中间产品内生增长模型,进而讨论了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模式的决定机制,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均衡增长路径上,自主研发比重的提高对后发国家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推动的作用,同时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能够激励本国自主研发及强化国外已有专利对技术后发国家自主创新的阻碍;均衡时,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研发比重、技术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呈现倒U关系。除此之外,经验研究表明,自主研发投入(in-house R&D)对于后发国家的创新具有显著的贡献。Liu and Wang(2003)的研究发现自主研发投入对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和显著的影响。自主研发投入能够帮助国内企业获取FDI的溢出效应。但是,很多目前的研究表明反过来也成立。在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分析中,Abraham et al.(2006)发现自主研发投入显示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消极影响,研究还发现自主吸收能力是由企业有形资产来衡量的。

国内对于中国创新模式的研究主要基于中国的存量分析,大量研究集中于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代表有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过程受到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制约,最终实现稳态、给定人口增长率和资本保持不变,新增投资将主导着人均资本,进而决定着经济总体的增长速度。在稳态处,尽管人均变量的增长率为零,但如果考虑无意识的干中学效应及知识的非竞争特性对经济产生的正外部性,在能够弥补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情况下,即使没有任何的技术进步,人均产出也可以实现长期增长,且更高的投资水平会导致更高的长期增长率。该理论为中国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经济现实提供了部分依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因素,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企业或国家的研发活动。近年来,也有一些国内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增长并非是无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体现在设备引进上,且这种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国内主流的对于创新模式选择的研究认为,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由于远离世界技术前沿的技术存量及技术绑定,我国必须依次经历模仿阶段、由模仿向创新过渡的阶段和创新阶段。本文认为,这种“后发绑定”的发展、改革和创新思路会令思路与模式处于被动选择的困境中,探索被压抑的竞争优势,释放已存在的创新力,是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创新能力成长的实现机制。此外,R&D等创新基础条件被证实对于中国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增长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包括国家角度和区域层面,从而部分否定了内生增长理论把创新能力抽象为R&D活动的努力结论。国家虽然支持科学家的自由选题和探索,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造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好奇心驱动的研究”,但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研究以容易获得国家基金支持为导向,出现很多低水平重复的研究。

(三)先发优势战略:基于原始性创新能力成长的跨越式选择

后发国家进行原始性创新的可行性集中体现为以先发优势战略为核心的蛙跳模型(Leapfrogging model)。蛙跳模型的逻辑起点是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动态变化假说:即先发与后发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性变化的,后发国通过把握创新突破性新技术的机会,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越原先的先发国家。在此假说基础上,为摆脱后发经济与技术锁定的国际分工位置,与先发国家争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领导权,后发国家可选择先发优势战略来实现蛙跳,即集中优势资源在局部产业及地区上,以此实现跳跃式发展。其中,国际竞争的蛙跳模型是基于先发优势战略提出的后发国家的创新发展路径,在该路径下,后发国家可以直接选择和采用某些处于技术生命周期成熟前阶段的新技术,以高新技术为起点,在某些领域某些产业实施技术赶超,从而超过原来的先发国家。与蛙跳模型相类似的概念是蛙跳效应。蛙跳效应是指在初始时刻的技术后进者,在未来某个时期,从整体上成为技术领先者。英国18世纪超过了荷兰,美国和德国在19实际末期超过了英国,日本的后来居上都是蛙跳事实。蛙跳效应的出现是基于一个已经建立的生产与技术范式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或轨迹,技术的突然变化和不连续发展,引起许多新的市场进入者,给原来技术领先者的企业或国家造成严重威胁,如应用集成电路(ASICs)的出现,导致欧洲几大电子企业的生产,形成新的国际电子产业与竞争格局。发展中国家无论选择技术学习模式还是嵌入式都是技术后进国家的技术追赶战略。这样的战略下,发展中国家很难超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仅仅是缩短技术差距。只有通过实行独立的研究与开发模式,才能在某些新的领域出现蛙跳效应。

Krugman、Brezis and Tsiddon(1993)认为存在两种技术进步类型:常规型技术变革和非常规型技术进步。前者是在一个既定技术框架内实现的,主体是技术领先国,方式是干中学;后者是一种全新的突破性的技术,技术领先国的企业受制于高工资成本及在原有技术框架内已建立的高生产率,不倾向于采用陌生的新技术,因而被技术追随国采用全新技术而赶超。但是什么样的后发国能够后来居上,研究并没有给出解释。汪立鑫(2008)在讨论技术扩散的“蛙跳趋势”时,放弃完全竞争市场假说,将制度背景作为参数引入模型,分析制度背景的差异对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过程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有制度参数和国家规模参数(总人口)所决定的综合参数对于一个国家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的意义,如果后发国的综合参数值能由比先发国低的值跃升为比先发国高的值,则后发国从此就走上赶超之路,最终实现“蛙跳”。

在蛙跳模型和蛙跳效应的基础上,后发国家可以实现“蛙跳型经济”增长(Leapfrogging-oriented Economic Growth)。其内在机理是一种“资本积累-效率增进-技术创新”的升级路径,后发国利用后发优势,通过资本积累、效率增进和技术创新,实现非均衡、超常规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近、甚至赶超先发国的一种增长方式和增长过程。该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是建立在前沿生产函数理论上的,认为后发国家的实际生产函数与前沿生产函数之间有较大距离(技术效率缺口),效率缺口的弥合就是蛙跳的重要表现。

本文认为,实现原始性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及推动相关的制度改革能够促进后发国家不仅在技术,同时在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后劲力上都能够实现蛙跳式跨越。但是这种蛙跳式跨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即前沿生产函数的移动,因而需要依靠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成长来实现。

三、跳出“后发优势”:从大国崛起的原因和过程中寻找制度线索

无论是先发国家的创新战略选择还是后发国家的“蛙跳型”创新赶超,其实施和演化过程都伴随着破坏性制度变迁。制度命题是一个经验命题,其强调的不仅是制度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还揭示了一层重要含义:即制度是内生的。对于后发国家的启示是,如何建立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然而,制度的强惰性使得其通过三种机制得以持续:一是制度是建立在博弈均衡基础之上的一套信念系统,在制度的背后实际存在一种政治权利相互制衡的机制,且通常是稳定的;二是建立新制度需要相当大的成本;三是承诺难题,即持续的经济发展有赖于一个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然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又建立在政府善治的基础上。善治政府的本质是一个契约的、受到约束的政府,政府不能随意掠夺社会的权利。利益集团广泛地存在着各种制度结构中,但利益集团并不等于分利集团。奥尔森认为,一个利益集团的性质取决于其代表的社会群体的范围,范围越大,就越能成为引领社会制度走向良性改革的推动力量。

本文认为,同样的制度环境并不必然造成同样的经济增长状态,同时,一国的制度内生于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历史的特定条件。但是,探讨大国崛起的原因和过程,或许对发展中国家获得竞争优势及创新模式的选择有借鉴作用。

在大国崛起的主导角色中,器物(经济)层面的作用固然大,但制度层面的影响亦不可小视:除了有较大的经济规模优势,而且其经济制度具有创新优势和示范效应。构成大国的基本经济要素包括国内市场体制完善、工业部门体系齐全、总体经济规模较大、对世界经济有较大的影响力。成功崛起的大国的第一大法宝是建立和培育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更重要的是保证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以英国为例,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颁布和推行(主张自由贸易、废除维护土地贵族特殊利益的谷物法、摒弃航海条例和开放航运市场、取消123种货物的进口税及降低133种货物的进口税等),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后者又称为工业革命爆发的先声。产业革命虽然表现为以蒸汽动力使用为核心的工业技术创造和机器的广泛使用,但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煤炭、钢铁、纺织工业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与此相比,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则建立在直接将分权的制度框架付诸实施,并通过联邦宪法使之规范化和规定化。民主和法治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经济民主和依法而治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美国没有被封建关系过多的束缚,因而较为彻底地发展了自由主义经济:美国人具有更强的经济理性,崇尚通过个人合理合法的经济行为追求财富的最大化,市场制度能够有效保障个人的经济权利,为个人自由创业和交易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颁布一系列法律(赫伯恩法、谢尔曼法)限制、打击大企业对市场的垄断,跨国公司的利润创造和持续创新也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有利条件。市场经济要求政府管制的自由化与个人选择的自主性,更要求有足够坚实的制度架构来支持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其中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制度。作为个人权利的制度规范,产权制度可以在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明晰市场和政府的行为界限,释放市场经济的能量和活力。有效的产权制度可以吸引更多更优质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稀缺性的生产要素,激励人们更多地从事生产和贸易领域的创业活动。英国的《大》限制国王的征税权,《权利法案》明确规定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王权侵犯。与此相反,一些封建色彩浓厚的国家如西班牙、法国等,工商业发展相对滞后,逐渐令国家陷入衰退困境。

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不代表不需要政府对经济的引导。离开政府的作用,国家经济增长几乎不可能实现。17世纪荷兰的崛起,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密切相关。政府积极参与商业活动,并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优惠措施推动商业的发展乃至经济的进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全力为商业利益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英国政府通过行政指导和物质激励等方式鼓励企业采取先进技术,加快工业体系的建立进程。美国政府的意志则体现在反垄断政策、扩大贸易法等规范自由竞争市场行为的政策制度上。

除了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的强有力引导外,制度的创新能力和建设能力也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动因和必要前提。荷兰的经济制度的持续创新为其崛起提供了强有利的支持:17世纪就已发明并推广一系列有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组织或制度创新,在银行信用、期票结算、资本流转等方面实现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变革。除此之外,由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及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统一的金融和商业体系,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研究证明,荷兰的崛起正是由于率先建立了近代性质的商品市场和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形成了近代最高水平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成为欧洲最早的领先国。英国的制度创新能力体现在建立一种适宜财产权演进的环境:有效的土地所有制、自由劳动力、保护私有财产、专利法和对知识产权的鼓励。同样的,美国也拥有强大的制度创新能力,能够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并创新相关制度。美国共发生了3次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转变:第一次是用集体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取代个体的小生产方式(“福特生产方式”是其代表,生产组织形式是合股公司),第二次是在个体、集体外,在生产和经营领域增加了“国家”角色,使国家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第三次是高科技引领企业,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投入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与旧的社会制度框架之间的失配状态为原始性创新的释放和培育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受制度变迁模式的启发,本文认为在权力主导下的创新模式选择可被称为“强制性创新选择”(enforcing innovational choice);在利益驱动下的创新模式可被称为“诱致性创新选择”(inducing innovational choice);但是在现实中,创新行为的发生和创新模式的选择并非都是受最大化或最直接获利机会所驱使,也可能是社会原始性创新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生产力条件以及创新者个人的天赋、灵感、爱好、直觉驱动的“自主性创新选择”。强制性创新选择是一种自上而下决策主导、自下而上被动选择的创新过程,国家成为创新主体,但创新决策因权力层认知结构、实施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阻碍与负面作用;有时,创新选择可能只符合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与社会利益相悖;另外,可能产生的“寻租”行为也会使创新选择结果违背政府的初衷。相反,自主性创新选择是真正的创新主体自由选择并不断更新创新行为的过程,虽然会经历较多的试验、试错与变迁的过程,花费较长期的实践,但创新主体对创新路径的主动选择是最符合经济社会效益的,且能在长远时期和国家层面形成有效的创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约束,未来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应。

四、中国的创新逻辑与制度变迁的共演

发达国家制度建设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给予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转型发展以启示意义。但是,中国的国家竞争力提升和国际地位崛起所面临的环境与先发国家当时面临的情形不同,在如今世界体系中居中心地位的是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势力,后发国家想要复制先发国家崛起的道路,无论是制度还是科技,都是十分困难的。“依附的发展”状态导致了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先发国家经济发展和世界扩张战略的被动反应。这种依附性表现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市场、资源的垄断,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世界资本市场的控制以及发达国家对世界先进技术的垄断性占有等。此种状态下,后发国家在创新能力成长与向先发国家演化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的制约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逻辑是比较优势及后发优势基础上的“市场换技术”,希望通过让出部分国内市场以换取跨国公司的比较先进技术,通过“干中学”,在技术溢出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的作用下逐步提高知识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此种创新逻辑下,配套的渐进式制度改革无法有效激发以人力资本(尤其是超常型创新性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原始性创新,并且在法治、产权等领域存在着严重滞后的情形,“市场换技术”换回的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山寨大国”,一方面形成了我国在世界分工中的中低端锁定,另一方面间接造成了中国原始创新能力弱的局面。中国的创新能力在总体上面临着“战略重要性与实践滞后”的尴尬情形。事实上,中国的创新逻辑应立足于超越“后发优势”的先发战略,是多重制度逻辑基础上的以产权价值链为核心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培养与路径实现。技术要靠市场创造和释放出来,那么必须改变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主导型引进模仿和“家长式”“强制性创新”。

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成长的内生性要素是超常型创新性人力资本及所拥有的超常型默示知识、明晰和足够激励的产权制度环境、自由广泛的社会公共空间、信任型社会资本与文化体系、“合洽型”制度框架与“鸟巢型”社会组织结构。内生性要素的生长需要意识形态的变迁,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的价值性从纯粹为“物”的价值,转向体现以人为中心的制度的伦理建设。从封建大一统的土地私有制度转向计划经济制度,再由计划经济制度转型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将制度的工具性价值不断发扬,再将其逐渐消解,并逐步提升制度的伦理和人性价值的过程。在计划经济制度时期,计划经济制度自觉僭越了其作为人的创造物的性质,而成为一种支配人的制度式信仰。市场经济制度下,创新模式选择和原始性创新能力培养的逻辑和基础是发挥国家创新体系中每个人的创造性。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但同时也是拥有悠久创新文化和历史文明的大国,必须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基础,开发面向未来应用和高技术高创新能力的人才,开发以及产学研密切合作的创新网络,来适应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才能把握世界经济、政治体系结构调整的契机、进而提升国际分工中地位和国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潘士远,林毅夫.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

[2]童有好.大国经济初探[J].桂海论丛,2001(2).

[3]温俊萍.经济史视野中的大国崛起——基于荷兰、英国和美国的经验[J].史林,2008(4):167-173.

[4]魏守化,吴贵省,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域差距[J].中国软科学,2010(9):76-84.

[5]吴敬琏.从大国崛起看各国富强之道[J].同舟共进,2007(4).

[6]肖利平.后发优势、吸收能力与追赶型增长的区域差异[J].中国软科学,2010(1).

[7]徐冠华.重视基础研究 推动原始性创新[J].中国科技奖励,2001,9(2),3-6.

[8]杨名,姜照华.中国创新模式的战略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

[9]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J].社会科学战线,1998(2).

[10]张建忠,刘志彪.知识产权保护与“赶超陷阱”——基于GVC治理者控制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6):58-68.

[11]Abramowitz, M.Catching up, forging ahead, and falling behind[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86,46(2):385-406.

[12]Acemoglu and Zilibotti, 1999,“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NBER Working Paper No.6879.

[13]Barro,R.J. and X. Sala-i Martin.Technological Diffusion, Convergence and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7,2(1):1-26.

[14]Blomstrom, M., Wolff, E.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productive convergence in Mexico. In: Baumol, W.J., Nelson, R.R., Wolff, E.N.(Eds.), Convergence of Productivity, 1994:263-284.

[15]Currie, D., Levine, P., Pearlman, J., Chui, M.Phases of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North-South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9,51(1):60-88.

[16]Gerschenkron, A.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M].in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 Book of Essays.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17]Hamilton, A.,1791. Report on Manufactures, reprinted in: The Reports of Alexander Hamilton. Harper Torch-back, New York, p.1965.

[18]Ho, S.M.S. Technology transfer to China during the 1980s—How effective? Some evidence from Jiangsu, Pacific Affairs,1997,70: 85-107

[19]Helpman, E.Innovation, imit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Econometrica,1993,61(6):1247-1280.

[20]Hu, A.G.Z., Jefferson, G.H. FDI impact and spillover: evidence from China’s electronic and textile industries[J].World Economy,2002,25:1063-1076.

[21]Kim,L., Nelson, R.R.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2000.

[22]Landes, D.S.The Unbound Prometheu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1969.

[23]List, F.,1841, National Systems of Political Economy, English ed.,1904. Longman, London.

[24]Liu, X., Wang, C.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acilitat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ies[J].Research Policy,2003,32:945-953.

[25]M Abramowitz. Thinking about Growth[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6]Odagiri, H., Goto, A.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Japan.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96.

[27]Park, W.G.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In: Maskus, K.E.(Ed.), Frontiers of Economics and Globaliz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Growth and Trade. 2nd ed. Elsevier,2008:289-327.

[28]Pollard. S. Peaceful Conques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1981.

[29]Tian, X.Accounting for sources of FDI technology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14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