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

篇1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

篇2

关键词:李安;电影;文化冲突;传统文化

李安作为著名的华人导演,其所导演的电影之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因为李安在西方的生活经历,又让其极具中国传统味道的电影融合了西方文化的理念和思想。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电影中得以交汇、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与众不同在李安电影中也予以充分展现,让人们看到了李安导演深邃的思想内涵,更让我们看到了通过电影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别。也正是这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融合,才让李安导演的电影独具魅力,深深吸引我们跟随其脚步不断感知事件背后的深刻含义。

一、李安眼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冲击

李安作品对于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其在对西方文化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思考,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对两种文化的融合给予了积极探索。由此可观,李安导演的作品从某一个方面来看已经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优良传统进行展示和弘扬。李安电影是对文化价值的内涵所进行的探索,也是对儒家哲学及家庭道德的精髓的高度弘扬。这表明了李安在对文化的认识上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认为传统文化应当挖掘其深层次内涵,让其中的文化精髓不断予以发扬与传承。比如在《推手》作品中[1],其所表达的是家庭的深刻含义,通过妻子与父亲彼此之间的文化沟通和理解,达到了两代人关系的改善。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一种全新的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既说明了李安对传统文化的支持,又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比如在《饮食男女》中,从父女等角色中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母亲的去世,父亲双重角色的担当,以及父亲渴望了解女儿内心,女儿渴望与父亲心系沟通但是无法实现的纠结。父亲的欲言又止,女儿的心思抽离,梁母与锦荣的同桌异梦,都让整个家庭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痕迹。但是李安所给出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则更加让人意味深长,展现出了中国式节奏欲望压抑之后的爆发,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的追寻。

二、电影的文化属性

电影既是世俗的艺术作品,包含审美意识形态,也是商业利益空间的攫取平台。从这两点来看,健康的中国电影,应当包含了代表票房利润的商业性指标与代表文化精神的艺术指标两个方面内容。商业性与艺术性相互依存,没有商业性作为基石和保障,就无法完美体现其艺术性;没有艺术性的引领和升华,其商业性就无法得到保障。与此同时,电影蕴含两种力量,一种是表现为电影的产业形态,产生经济效益,叫做经济力量,是一种硬力量;另一种则表现为电影的文化身份,诸如文化属性、意识形态等内容都被囊括其中,并被称为重要的文化力量,相比较“硬实力”来说,其可以被称为“软力量”。当中国电影成为一种产业、变成一种经济力量时,要想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体系范式,就必须在电影行业竞争中坚守文化艺术的身份,坚守自己的文化品牌[2]。当前,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全球化,使得电影的语境不断冲破本土化的语境范围,民族电影的发展要想得到推动,一方面要坚持其电影的创作能够极大地吸引观众对文化价值、人性予以聚焦和反思,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让本民族的电影文化身份得以保留。此外,文化的全球化为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国界、融入世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中国电影应当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异族文化中最大程度地吸取可利用因素,扩大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以整合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增加中国电影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电影文化创作只有努力探索,充分利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碰撞来增加文化的流动与交换,从而走出一条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的特色之路,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播。

三、结合李安“家庭三部曲”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1.社会背景文化的对比

李安往往将东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使用带有“文法符码”特征的行为来表现。其《家庭三部曲》中充满了太极拳、中国书法、中国饮食文化、婚宴民俗等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得非常深刻[3]。在《推手》的开篇场景中,以不懂英语的朱老气定神闲打太极来体现中国文化符码;以同一房间内,不懂中文的美国媳妇心浮气躁地打电脑来体现美国文化。通过这种语言不多、情节简单的生活场景的对比,使观众清晰而深刻地将中西方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印入脑海。在朱老儿子晓生的身上集中了《推手》矛盾的焦点和冲突的过程,他心中的矛盾同时也是中西方两种文化冲突交点的体现。影片将传统文化的特征赋予每个具体的人物载体,在同一个复杂多样、文化异样的环境中,这些载体之间必然产生冲突和矛盾。而晓生对妻子和父亲之间的矛盾似乎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调解,阳光中一对老人茫然孤寂的身影定格就成为《推手》最后的一幕。老人无法介入儿子晓生的世界,同时父辈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无法延续到在西方文化环境中生活的儿孙一代身上。《饮食男女》中,[4]通过对郎雄内心深处悲苦的心理描述,一方面体现了其父女之情的压抑,即自己无法与三个女儿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体现了其男女之情的压抑,即自己生命与情感的孤独。其通过三个女儿的心境展现了与父亲之间的隔阂。比如,在对大女儿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展现了其身上所肩负的孝道责任,同时也不断给予自己借口,进而逃避其所期望遇到的爱情。这样的一种情感纠结正是凸显了中国文化中隐忍和压抑的特点。而在最后周老师的出现,则成为家珍的最好救赎,尤其在欢乐颂音乐响起时候,家珍的愿望得以满足,其心结也逐渐打开,从而让整个文化的平衡寻找到归宿。这两部影片均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人性被“压抑”过程中所产生的痛苦,渴望“释放”的内心情感。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即使文化、伦理、地域、时代有所不同,但是人性内心的挣扎与渴望释放的情感则是一样的。

2.家庭观念上的对比

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主要以“家”为故事背景,通过对家庭中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描写,突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妥协与宽容,多角度地反应出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以及传统伦理观念所造成的极大冲击,以及在此冲击下所形成的人物性格,所面临的困难,可能做出的选择,以及人物的命运走向。中国社会极为注重家庭概念,家国同构可谓是其典型特征。中国更加重视家庭生活而缺少集体生活,在集体和个人之间有所选择时候,往往以集体理念为重,同构伦理来对社会进行相应组织,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国家被称为“伦理本位”社会。与此相反,西方社会则更加推崇个性发展,坚持以个人作为发展的根基,国家的形成则更加注重契约的作用。西方人比东方人更为注重集体生活,但是对于家庭的概念则相对淡薄,通过宗教来对个人形成威慑、凝聚社会,来确保个人的独立地位与自由权利,所以被称为“个人本位”社会。“家庭三部曲”主要对危机四伏、即将分裂的家进行了重点描述。传统中国家庭理念中,家庭一旦出现裂痕,甚至走向分裂,父亲的核心地位就会受到质疑。《推手》中,以太极大师朱老为主人公,通过“推手”的内涵来揭示其家庭权威代表观念中中西方之间的差别,让我们从全新的价值观、人格角度来审视“父亲”的角色。《喜宴》结局中以父亲无奈地举起双手,表明了父亲在家庭伦理观念出现冲突时候,父亲所作出的妥协。发展到《饮食男女》时,以父亲自己打破家庭结构,震惊最亲家人来表明父亲对传统家庭观念冲突的主动接受[5]。

3.个人情感上的对比

受社会传统观念制约、不能自由发展的爱情在李安作品的感情中占多数。例如,《饮食男女》主要表现的老少恋和《喜宴》中的同性恋。李安的电影离不开一个“情”字,通过家庭中“情”的美好情愫的演绎,来体现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等,展现了李安完整的中国文化品格,也让更多的中西方观众沉入其中,让中西方观众都能够从影片中寻找到自己的心灵栖息地,达到了心理上共鸣,更加彰显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包容。在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细致地描述和刻画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其作品从全球化的高度出发,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矛盾的演绎,提出一个“我们应该如何去爱?”的问题,李安在情感方面更趋同于父辈。父母和儿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其矛盾的出现不可避免,这些问题被李安影片中的老人所逐渐理解,并日渐接受,最后形成了文化的融合与统一,达到了家庭的和谐构建。总之,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影片所表现出的家庭情感、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受到中西方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四、结语

中国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西方文化的发展也同样具有自己的魅力,当两种文化融合在电影之中,难免会产生诸多冲突,也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才让李安的电影如此具有魅力,才让李安能够独具慧眼地将两种文化的精髓之处予以融合,让我们在进行电影观看的同时,不仅是在感受电影本身的独到之处,也是在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与众不同。我们需要通过李安的电影感受李安的精神世界,感受李安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认知和价值内涵,尤其需要深入到其影片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华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之中不断寻求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时雨.评电影《推手》中西饮食文化中饮水的差异[J].北方文学(下旬),2017(04):262-263.

[2]郭子君.李安电影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主体思维构成[J].电影新作,2016(03):118-121.

[3]杨翥鹏,梁春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论李安《家庭三部曲》的文化内涵[J].戏剧之家,2014(18):350.

[4]吴素青.李安电影《喜宴》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众文艺,2014(02):203.

篇3

关键词:比喻性词语 中西方文化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22-01

比喻性词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表现,简洁明快寓意深刻,体现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精华,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色彩。英汉语属不同语系,其比喻性词语受到不同文化影响,各自的表达方式也相差甚远,下面就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来探讨中西比喻性词语的表达方式。

1 地域差异

中西方人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各自的主观感受不尽相同,反映在语言上自会存在文化上的差异。英国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出现了很多与海洋相关的比喻性词语,例如: keep one’s head over water(奋力图强)cast an anchor to windward(未雨绸缪)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 net(抓到篮子里都是菜)。而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传统的农业国家,也就产生了大量与农业有关的比喻性词语,例如:follow the vine to get the melon(顺藤摸瓜)As you sow, you will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此外,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不同也会让人对同一比喻性词语产生不同的内涵联想,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写过一首《西风颂》,其中有一千古佳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中国人可能对此感到困惑。凛冽的西风使人倍感寒冷;诗人为什么要歌颂西风呢? 这是因为英国和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季候正好相反,当西风从大西洋向东吹来时,即将西风送暖,春暖花开,非常具体地体现了由于地理环境所引发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2 差异

宗教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播等各个方面。英语国家主要信仰为基督教,基督教的神论观点经典是《圣经》,有很多来自《圣经》里的人物、事件构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比喻性词语。例如:a Judas(犹大),犹大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为了三十块银币出卖了耶稣,后比喻指为背叛。Adam and Eve(亚当和夏娃),喻为祖先,人类始祖。Garden of Eden(伊甸园),喻为人间天堂,乐园。以上比喻性词语都反映出了基督教的文化特色。而汉族主要信仰佛教和道教,比喻性词语中有菩萨心肠、借花献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都是用佛教有的事物来做比喻的,都带有明显的汉民族历史文化的印记。

3 传统文化差异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造就了内容丰富的比喻性词语,很多比喻性词语的表达体现了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在西方,感恩节和圣诞节是人们极为重视的节日,家庭团聚一定要吃火鸡,因此出现了很多与此相关的比喻性词语,比如:talk turkey(开诚布公)red as a turkey cock(气得满脸通红)。而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出现了Make your whole year's plans in spring, and your day's plan early in the morning.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文化与心理状态差异造成中英民族对表达同一事物的比喻性词语所赋予的感彩或意义有所不同。拿动物举例,同样是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狗在英文中具有忠诚可靠勇敢等正面文化内涵。如:lucky dog(幸运儿)big dog(要人、大亨)clever dog(聪明的小孩)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然而狗在汉民族的心中多含鄙视的感彩,有关狗的习语大都含贬义。如: a good-for nothing advise (狗头军师)lackey(狗腿子)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狗嘴吐不出象牙)之类。再如在中国人从古至今人们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常把自己比喻为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龙的传人),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能喷火,凶残的怪物,灾难的象征。

4 社会政治地位的差异

在中西方,社会和政治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一点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比喻性词语上。比如:black power在中国指的是主张无论在任何国度里黑人都应该享受政治和经济权利的一种政治运动,而在西方,通常是指黑人为争取其权利的运动,体现的是一种民族歧视。

5 结语

比喻性词语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人类社会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并深深地打上了各自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生动地体现出不同文化的差异,使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参考文献:

[1]魏家海.希腊神话典故与英美文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二).

篇4

关键词 中西方 体育文化 表现形式 精神内涵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以动作技能、运动技术为文化符号的人体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反映。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文化区域,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体育文化的形成都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中西方体育文化作为东西半球不同脉络中的产物,二者构成了世界体育中的两支艳丽的奇葩。因此,对中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深刻认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促进二者之间的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概念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到体育文化的概念,大而言之,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小而言之,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它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2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渊源

2.1中国体育文化的产生背景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脱胎于中华民族独特的以天、地、人及其相互间联系为基本框架的“整体”哲学观,这种整体观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某种意识形态,即对天地万物进行联系、分类的思想。中国古人凭借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巧妙的冥想建立了对天文、地理、社会以及人事具有超强包容性的太极、阴阳、五行学说。在这种独特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发展起来的民族性格及体育文化,既有踏实勤劳的特点,也有以和为贵、不提倡竞争的特点。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在“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衍生出“师法自然”这一学习、运动思想,认为人应该学习、模仿动物,顺乎自然,天、地、人之间应该相互协调,从而创造了很多具有养生功效的体育形式。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圈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必然受到一个国家主流文化的影响。中国位于亚洲东部的大陆,东面海洋,西北高山、沙漠的地形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这使得民族传统文化从产生之日起就缺乏戡天役物的精神,它以仁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为主体,兼顾道家、法家、佛家的思想,它追求的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倡导的是中庸、轻竞争,重自然发展、轻开发,重文轻武的文化倾向。同时,长达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给中国人的思想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之强烈的宗教意识和家庭意识,在这样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下,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多顺从少抗争;多保守少创造;重人性,讲人治;强调贵贱等级制度的民族性特征。

2.2西方体育文化的产生背景

西方近代体育被国际社会广为接受,这不仅源于传播它的国家大都为国际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经济、军事强国,更是因为西方近代体育所包含的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开放、严谨的科学精神。现代西方科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某些本质与规律、人体机能变化与运动能力强弱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使西方对体育的认识登上了新的台阶。这归因于19世纪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以及由此而引发了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医学的重大突破,进而又引发出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等学科的发展。从地理位置上讲,古希腊位于地中海沿岸。这种海洋国家非常易于形成具有开放性的经济结构与生存方式,也自然会造就拼搏创新、人定胜天的海洋文化。西方文化产生于欧洲,欧洲位于欧亚大陆的西部,西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东南是黑海、里海,北临波罗的海、北冰洋东部以乌拉圭山脉与亚洲相接。欧洲海岸线曲折,多天然优良港湾,适于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欧洲土地面积狭小,平原少,山地、丘陵多。因此,古代欧洲人自始就注重利用海洋优势,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等商品经济。由于商品经济的开放性和外向性,在这种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欧洲文化就具有了外向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同时受西方地理文化背景的影响,西方民族的个性特征呈现出与东方民族截然不同的特点,它重视个体的力量,强调对个体发展的尊重和宣扬,对外来世界存在天生的征服与探索欲望,对不断突破人类自我未知的极限有着不可思议的向往与追求。

3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点

3.1表现形式的差异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不同风格使得这种文化的外在形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中国古代竞技体育多以个体的、娱乐性的、技艺性的、表演性的项目为主,如投壶、戏球、礼射等,而对抗性强的、竞争性强的、身体接触较多的运动项目,在中国开展很少,也难以流行。这不能不说与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心欲宁,志欲逸,气欲平,体欲安,貌欲泰,言欲讷”有关。这种形态的竞技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缺乏竞争性和开放性,反映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符合中国古代哲学意识的内倾性,与东方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活节奏和思维方式相同步。竞争是西方体育运动的灵魂,他们强调超越自然、超越极限,其体育中表现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色彩。我们从古代西方比较盛行的单程赛跑、角力、拳击、赛车、赛马等竞技活动中就会感觉到西方体育的外向型性格的水手气息。西方体育动作多讲究自然性、尽量要求动作的舒展、自然,并强调要用大肌肉群参与动作的完成。西方大多体育项目都对规则、场地、器材做出严格规定,注重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立的、科学的、规范的体育理论体系。

3.2精神内涵的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儒家文化开创了这样一条道路:由内向外去驰求,通过修齐治平,通过内圣外王,通过成己成物,从内在发掘这个世界,所以是一个从内向外的发生过程。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或者是基本精神,是一种伦理精神。这些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观念和精神对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支柱。我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人是由“气”组成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而这一条件又取决于人体自身组织中的“阴”、“阳”结构的运动状态,能否保持一个阴阳和谐的内部生态环境,就成为衡定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因此,这种关注于现实的道德修为的、和谐的现实精神就成为中国体育文化的主体精神。西方体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发展是一个超越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从希腊多神教,以及律法主义的犹太教,向基督教的转换。希腊民族是一个崇尚运动和自由的民族,在他们的神话中间充满了欢快明朗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但是犹太族由于长期受异族的统治,在犹太教里面充满了罪孽意识,形成了严守各种外在的律法。但是到了基督教,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它开始走向了一种形而向上的、一种超越的神的崇拜。这个转换是西方文化在“轴心时代”完成的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个转换使得人们不再关心现实,不关心肉体,不关心物质生活,人们都把眼光投向天国,这样就导致了基督教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这种精神映射到西方体育文化之中,就突出地体现为一种浪漫的、自由的、不断征服的超越精神。

3.3审美价值的差异性

审美观是受不同文化影响所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审美观,在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不同的审美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对于观看武术、太极拳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对于足球、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能够带来感官享受的体育则情有独钟,我国传统审美情趣是含蓄、宁静、抽象,是对于“神”的领会,而西方的审美则是一种热情、奔放、直观、具体,是对于“形”的一种欣赏。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相同点

首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儒、道、佛家文化的浸润,处处表现出“礼”与“和”的文化特征,这种“礼让”和“仁爱”的准则,与西方体育文化“公正”、“和平”的原则不谋而合。就像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深刻影响着西方体育一样,东方的伦理也使中国传统体育处处表现出和平、公正的特征;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中都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西方体育的重练形,多刚劲,还是东方体育的重神、形、气结合的性命双修的养生体育,都是为了达到愉悦身心,健康长寿的生命追求,形成了东西方人体审美的共识。西方体育的目的使人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提倡文武双全、德艺双修的文化思想,与西方体育文化一样,中国传统体育同样把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作为目标。

5结语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中两只同步发展起来的主力军,西方体育文化主要是在希腊、罗马、基督教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熟起来。而中国文化基本上是沿着一条所谓的“夏威夷”的路线发展下来的。二者的不同背景决定了从其哲学基础和价值观念的核心层次到活动内容、运动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二者都包含着某些人类文明的进步的思想。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中西方体育文化中的精华,从而在体育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和当代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

[2] 童昭岗,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2.

[3] 谷枫,胡世君,胡玉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

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电影;中外文化交流;翻译;文化差异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不只是局限在市场经济中,还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电影在各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渐凸显出来。而随着西方电影的引进,尤其是美国电影的进入,让我国的电影翻译工作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电影是将多种艺术手段融为一体,传播文化,抒发感情,展现出社会形形的文化生活,让观众在精神上得到享受。随着各国家地区人民文化交流的频繁,电影翻译起到的文化传递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由于每部电影都承载着原国家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在电影翻译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文化差异的体现。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保持原国家的语言与文化,要尽量翻译出原文的内涵,并且被我国观众更好地理解,而这些是我们翻译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审视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强,许多研究学者都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国家相处原则,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的民族可以坚持着自己民族的特征与习惯,但是又不能相互独立存在。曾经以色列学者提出的社会多元化理论诠释了这种民族文化共存的局面,认为全球的文化能够相互交叉与部分重合,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文明古国,传承着几千年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清朝末年,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被动的局面下与西方国家的文化频繁交流。清政府通过翻译来与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斯皮瓦克说过,“如今的后殖民评论家难以回避的两大难题:既要去摆脱了传统西方模式的影响,还需要达到非边缘化的目标,那么西方国家的惟一选择就是通过自身的语言与西方的解构策略来减少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

不管是各民族之间的边缘文化抑或是中心文化,在如今的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民族都存在着互相交流与沟通的需求,这是发展民族文化的惟一途径。新时期许多西方国家将自己的文化侵入中国,这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撞击。而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局面下,翻译工作也成为两种文化交换的重要途径,例如汉语中出现的许多外来词汇,可口可乐(Coca cola)、猫(modem)、模特(model)等,涉及各种领域。

美国文化学家Gutt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能够依靠“不同语言的相似性”,然而我们在翻译中的许多语言并没有太多的相似性,差异的地方偏多,所以研究学者认为,如果直接翻译来保存源语言中的全部语言特征的结果就是“保存源语言特征来让翻译者为读者引导原来交际者想表达的交流线索”。

二、电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特征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能够忠实地去表达原来电影中的内容与内涵。而新时期中西方大规模的电影文化交流趋势也让我国的电影翻译工作面临了巨大的挑战,电影翻译是否恰当得体,能否让观众们容易理解电影内容显得十分重要。而中西方国家观众的不同审美观念直接影响了翻译工作的形式,电影的翻译工作不只是普通的文学翻译,而且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我们要针对观众来再现原电影的审美效果,并且符合接受国观众的审美理念与文化特征,进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让观众流连忘返。

(一)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及特征

人们的审美活动包括思维、情感等多种活动,而电影翻译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审美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翻译工作就是审美活动,包含了一定的审美价值。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两地区的受众也存在着一定的审美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无为本,认为一切美感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的,美学理念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在生活中就能提炼出美感。而西方国家是以有为本的,认为审美是要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而这种审美理念是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核心之处,我们应当去把握住这种精髓来研究电影翻译工作。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映的英国电影Red Shoes被翻译成《红舞鞋》,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英国的一个跳芭蕾的女孩难以对事业与爱情做出正确的选择,只得选择结束生命的悲剧。虽然我国翻译工作者翻译成《红舞鞋》,能够准确地翻译出电影名称,但是却难以看出深刻的寓意。到了80年代后期,人们将Red Shoes翻译成《红菱艳》,翻译者将英国女演员的红色的舞鞋比喻成为我国受众都知道的红菱,因为红菱虽然生活在污浊的泥塘中,但是却冰清玉洁,娇艳动人,尤其是红菱弯弯的角,就像是我国古代女性悲惨的三寸金莲,而这与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可以说《红菱艳》比《红舞鞋》更加能够体现出这部电影的内涵与意境美。风靡一时的美国电影Home Alone被我国翻译者翻译成为《小鬼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鬼是大人对孩子的昵称,表现出大人们对聪明伶俐、智勇双全的小孩发自内心的喜爱,而电影中敢与歹徒斗智斗勇的小欧文正是符合小鬼的形象。“当家”指的是一个人能够领导全局,而电影中的小欧文一个人在空荡的房间中与两个歹徒斗智斗勇,就像是一个勇敢的大当家的形象。所以电影《小鬼当家》将名称与内容统一起来,并且蕴含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电影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因此电影名称也包含了许多民族文化元素,我们需要遵循审美原则与文化原则,在翻译工作中尽可能地还原原国家的文化信息,并且用最为贴切的形式来对受众传递。如今电影翻译工作作为新的文学艺术形式,用自身独特的审美理念让更多的优秀的电影跨出国家的界限,让全世界的观众享受了视觉的盛宴,推动了全球的电影艺术发展。

(二)翻译工作的表达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们的表达与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人注重句子之间的意合,靠词语的顺序来表现内容;而西方国家的人们注重句子的形合,语句的结构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曾经著名的翻译学家傅雷说过,“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形式具有基本的分歧,中国人习惯综合考虑问题,重视语句的暗示、归纳与含蓄,而西方人注重分析,唯恐语句中缺少逻辑性”。虽然中西方的语句中都是基本的主谓宾结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思维差异性,所以在基本的句子结构形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英文语句的结构紧凑,词语之间的关系都会明确地表达出来,会使用较多的衔接词语。而汉语的句子多数简单明了,句子松散。动画电影《花木兰》词就具有这些特征:

1.Guard:Were under attack!Light the signal!有人偷袭,快点烽火。

2.Guard:Now all of China knows youre here.全中国马上传遍了警报。

电影中的台词十分简单,表现出故事情节的紧迫感,句子中“我们遭到了袭击,马上点信号!”被翻译成“有人偷袭,快点烽火。”翻译成这种四字的短语,并且加上了“快”字,突出了现在情况的紧急,并且让词句节奏对称,而且将信号翻译成烽火,让我国观众迅速理解。在句子2中,如果我们按照英文直译成“现在全中国都知道你来了”就显得力度欠缺,并且难以符合士兵坚毅勇敢的特点与形象,所以翻译成“全中国马上传遍了警报”就显示出果断的语气,并且符合电影表现的内容,还符合汉语的特征。

(三)电影翻译中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不同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与背景,承载了这个国家地区的民族文化,许多地区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信息,而不同地区的人们很难去理解其他地区的语言,所以我们正确翻译带有地区文化的语言信息就成为电影翻译工作的核心任务。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习惯,而这些不同的习惯都直接影响到语言的使用方式,中西方观众存在着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以我们翻译工作者要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电影中蕴涵的文化元素。英国电影《魂断蓝桥》在片头出现这样的配音:

Announcers Voice:At 11:15 this morning,the Prime Minister,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翻译1:广播员声音:在今天上午十一点一刻,首相在唐宁街十号对全国群众发表了讲话,宣布了英国与德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

翻译2:广播员声音:在今天上午十一点一刻,首相在英国首相府邸唐宁街十号对全国群众发表了讲话,宣布了英国与德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

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翻译能够翻译出原来电影画外音的表面意思,但是对于唐宁街十号并没有进行背景性的补充说明,许多中国观众不了解英国文化就会莫名其妙。而翻译者在第二个翻译中对唐宁街十号进行了地理文化的补充,让观众们了解到唐宁街十号指的是首相府邸,就能够更方便地理解电影内容。

三、结语

由于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差异,所以在电影翻译中必定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因此在电影翻译中会深深印上社会文化的烙印,凸显出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在这种激烈的文化碰撞中,记录了社会的变迁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当前我国电影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西方诸多优秀电影也不断引入我国,因此会带来更为激烈的文化差异的撞击。我们翻译工作者要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立足于我国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在理解外国电影中的文化后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够做好具有艺术性的电影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颖,刘军艳.浅谈电影字幕翻译策略——以电影《卧虎藏龙》为例[J].电影文学,2010(20).

[2] 苏玉霞.分析《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的归化与异化[J].文教资料,2010(02).

[3] 王登文.改写·批判·重构——从“硬译”看转型期鲁迅对中国新文化建构的探索[J].作家,2010(06).

[4] 杨苗苗,赵玉闪.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5] 汪莹.试从“归化”和“异化”论《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和《再谈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

[6] 杨惠莹,刘蔚馨.从翻译的审美体验角度谈诗歌翻译中文化形象的转换——兼评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2).

[7] 秦楠.浅析《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8] 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05).

[9] 刘辉修,王卫利.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过滤现象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07).

篇6

一、从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看环境观差异

文化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它是由人们长期创造而产生的,是历史的沉淀。东方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大一统的中庸思想里面潜伏了上千年,这样文化中的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其中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来表现中国艺术。中国人历来以含蓄作为美的标准,着重道德和理性,大多数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而不是物质方面的。在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直接、张扬,西方文化表现的也比较侧重理性,从根本上去认知世界,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改造,让世界能够与人相适应,所以西方在设计上更注重物质方面。由此可看,中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实是各有所长,有一定的互补性。例如,中国园林更加注重自然化,追求的是和谐的、含蓄的,有意蕴的设计。而西方的园林追求物质化的形式,从它的人工和几何形式布局体现出来。所以,在东西方环境艺术上体现出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不一样。

二、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中西方因文化的差异和历史背景,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东方的文化被儒、道两大思想主使着,这两大思想对中国的建筑园林,室内景观都有这深刻的影响,注重和谐、内敛、礼仪与含蓄的传统儒道文化下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阶级性、和谐性和隐喻性的特征。如在空间上有的等级尊卑有序的礼制,尤其以皇宫宫殿布局最为显著,而且在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这样的阶级性空间布局结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且中国人在建造建筑是多用木材,也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间的亲和关系,质感温和、温润而有内涵,从取材上就体现了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观念。中国古代建筑还会渗透神秘的风水观念,这其实就是古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诉求。西方国家与中国相比,西方人多信奉宗教,在当今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具有主导性的宗教思想作为西方的传统哲学思想,对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基督教为例,西方建筑文明里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基督教的教堂建筑,受其思想影响,建筑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使人也有飘然欲升的意向。这也是表达对神的崇敬与敬仰。在西方主要以和谐形式作为美的思想标准,在室内中的空间设计上强调要宽广宏大,力求能够达到超人的空间尺度,突破实际条件的限制。通过相比,可以看出中国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和自然界的息息相通,体现人是自然界中包含的一个部分,而西方的建筑通常以超然的尺度和巨大的体量强调出建筑艺术的崇高与永恒感。

三、从美学思浅析中西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中国美学思想在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形成尊崇自然、追求清净无为之下的重景重情,情景交融思想,使其具有诗情画意一般的环境氛围,而且在造园中讲究虚幻、含蓄、步移景异,追求含而不露、扑朔迷离的美学思想体验。在空间上,无论规模宏大的皇城还是简单的房屋,它们都追求对称形式,就算在窗户与门的安排上也会遵循这一原理,体现了我国建筑追求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美学特征。空间在大小上也追求适可而止,并且明确的指出了空间的大小要适合人的尺度,如明末清初时期修建的故宫与最为代表的明式家具就可以看出其思想的影响。西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追求人工美,布局十分严谨,连花草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呈现图案美原则,西方这种刻意追求的形式美来提高艺术的高度。在空间界面的处理上,华丽是多数西方建筑的重要指导思想,雕刻与壁画是西方建筑物上不可缺乏的一部分,而且西方建筑在建造空间的形状设计上主要采用几何形状,追求几何图案美,如直线、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如世界奇迹之一的罗马角斗士表演区就是椭圆形。在园林的设计上遵循主从分明,重点突出的特征,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给人呈现出秩序井然、清晰明确的感觉。比较中西方由不同的美学思想下呈现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西方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

四、结语

篇7

关键字: 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居住的地球日益变得狭小,东西方的综合,不仅已经成为一种共同的口号,而且目前在处在稳步而顺利的实现过程当中。为了求得人类文化的共识和相互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样也得到的广泛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一、中西方文化在饮食结构上的差异

汉族传统的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即五谷为主食,以蔬菜及少量鱼、肉、蛋奶、果品副食 。汉族的传统饮料主要是茶和酒。汉族一般采用一日三餐制,城市居民多将晚餐、农村居民多将午餐作为三餐中的重点,饭菜比其两餐丰盛。汉族传统的饮食方式是共餐制,它体现了汉族传统伦理副道德中的群体精神。然而,对于西方的国家,膳食多数是一日四餐,即早饭、午饭、茶点和晚饭。在西方国家诸如英国,人们常吃的主菜是烤肉。此外,常见的菜肴是罐焖肉、炸鱼薯片等。西方国家的人们还酷爱饮酒,如威士忌酒就驰名世界。

二、中西方文化在姓名与称谓上的差异

汉族人的姓氏一般随父系,从字数上看,汉族之姓氏以单字为多,汉族人大多有小名和大名。汉族人的名绝不能和父亲等长辈相同,汉族人比较注重大名,不论是几个字,在字形、字音、特别是字义上有许多讲究。例如,字形搭配要匀称、协调,字音要清晰、响亮而且悦耳,字义力求富有吸引力,能给人以深刻印象。从字义表达上,主要有情景名、教诲名、期望名、祝愿名、志愿名等几大类型。对于西方的国家来说,姓名的排列既是姓在后名在前,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人名 中间名 姓。本人名也称教名,受法律承认的正式姓名。中间名的选择范围主要限于父母长辈或父母的亲朋好友的姓名,可以是母亲的姓,也可以是父亲或祖父的名,或者是父辈的好友或名人的名字。妇女在未婚时使用父亲的姓,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在西方国家,由于姓名太长,书写起来麻烦,所以常常将姓前的名缩写。例如JohnStuartSmith,可缩写为J.S.SmithJohn S.Smith.

三、中西方文化在社交礼仪的差异

汉族人相见现有握手、问候等礼节。一般说来,男性相见时是彼此趋前握手,女性则多习惯于点头或微笑。男性与女性相见若行握手礼,则应由女性先伸出手来。若是初次见面,或在比较庄重的场合,晚辈对长辈还要行鞠躬礼。在行相见的同时,双方互致问候。现在最流行、最简单的问候语是“你好” 或“早上好”、“晚上好”等。此外,有些词语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说出来不吉利,因而也属于禁忌话。例如:大年初一禁说“病”“穷”“霉”“败”“死”等。坐在船上禁说“翻”“沉”等。在西方的国家,在介绍两人相识时,应首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把地位较低者介绍给地位较高者,将男子介绍给女子,不能将次序颠倒。介绍完毕,双手往往以握手表示愿意相识,但握手亦有讲究。一般是年长者、位高者和女子先握手,年轻者。位低者和男子即伸手相握,如果前者不先握手,后者不应冒昧强求。而应点头微笑致意。握手应用右手且要摘去手套,握手时应注视对方,与女士握手时使劲不能太大。在社交过程中处处体现女士优先的原则。拜访他人时,一定要事先预约,预约应当提前一定的时间,以便对方作出安排。一旦约定之后,必须准时赴约,迟到早到都是不礼貌的。

四、中西方文化在服饰上的差异

汉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是传统服饰。汉族传统服饰有三个总的特点长期得到传承。其一是等级区分。社会各阶层之间,人们的服饰不同。其二是常服和礼服之分。各种礼仪活动多有专用的礼服与日常生活所穿的常服明显不同。其三是服装样式宽大,裹衣博带,袖长腿宽。汉族的首饰:女性有各种簪子、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足链等,而男性首饰多以 戒指为主。对于西方的国家的人来说,衣服要力求美观,如男要平肩,女要束腰,衣服平整,裤线笔挺,既要突出优美的线条,又要掩盖身体的缺陷。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西方国家还保留了不少传统的服饰。例如,法院正式开庭时,法官仍然戴上假发,身穿法官黑袍;教堂做礼拜时,有的牧师要披上长袍等等。

五、中西方在传统节日上的差异

汉族的传统节日约有150个,但最为重要的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是中国最历史、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以辞旧迎新、庆祝祝福为主题的综合性大节。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此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上元节。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前后,因“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得名。端午节是夏季最重要的汉族传统节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是秋季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由于此夜月亮明倍于常时,成了团圆的象征,又称团圆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故又名重九节。古以九为阳数,重九故称重阳。而西方国家,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愚人节、圣灵降临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是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即耶稣诞生的日子,是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最重大的节日。2月4日为情人节,4月1日为愚人节、母亲节为5月的第二个星期、父亲节为6月的第三个星期。

六、中西方文化在上的差异

汉族没有全民族一致信仰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汉代以后,儒学曾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为汉族社会各个阶层所普遍接受和信奉。但儒学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宗教。当前,从的情况来看,是道教、佛教、天主教、新教诸教并立,各有一部分汉族信徒。汉族产生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是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都魏晋南北朝时期。除道教外,汉族还有一部分人信仰佛教、基督教等外来的宗教。西方国家的公民均享有的自由,所以西方国家的复杂多样,世界各大宗教,各种教派应有尽有。各种享有大致平等的地位,基本不存在宗教歧视。但总体上看,英语诸民族最主要的信仰仍是广义上的基督教。圣公会不仅是英国的国教,而且也是基督教新教三大派别之一。其中两派为路德教和加尔文教。

七、中西方文化在迷信与禁忌方面上的差异

在中国,“正月里不许剃头”即为一例。寓意为“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二月二剃龙头”寓意为一年中健康,人们生龙活虎。在春节期间,不能说“死”字,如果不慎将碗杯打碎,要说“岁岁平安”等等。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是黑猫主凶。尽管养猫养狗之风盛行,但一般不养黑猫。而马蹄铁则被认为是吉祥之物,如果谁在路上捡到马蹄铁,就一定会有好运降临。另外,碰撒了盐被认为是恶兆,预示要发生口角或与朋友断交。打破镜子更是凶兆。即使家中不死人起码也要七年不顺。在禁忌方面,13被认为是不祥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开。星期五同样也被视为不祥的数字,此外,一根火柴或打火机不能一次点燃三支烟,认为这样会给第三人带来不幸。不要打听他人的隐私。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不能光注重语言的教授,更应该融入中西方文化的了解,这样才能对中西方的语言文化有更全面的领悟。

参考文献:

[1]中外民俗概要 张世满 王守恩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2]中西戏剧比较论稿 蓝凡著学林出版社 1992

篇8

【关键词】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碰撞在一起,并且相互渗透融合。而不同国家的人民也纷纷走出国门,体验不同的文化差异带来的新奇与快乐。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不同文化的碰撞除了带来新奇的感受,也带来了文化上的冲突。所以,了解各种文化之间的文化,避免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从中西方文化差异上谈谈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交往原则和交往模式的差异

在东西方跨文化交际中,最典型的差异就是中国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在中国,人们对于集体有着非常强的归属感,一切交际活动都从此出发,中国文化向来也都是将家、国、天下放在首要位置,在危难时刻,个人甚至能够为了集体牺牲一切。但是西方的每个人都认定自身的唯一性和特殊性,交际的出发点也是个体本位,强调个人潜力、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西方文化极力维护个人财产利益,鼓励人与人相互竞争。

在中国,人际交往中具有强烈的表面性,重视“面子”,衡量人际关系的标准是“不分彼此”,“同甘共苦”是传统美德,属于情感类的交往方式。而在西方,人们交往时更看中实用性,只要有利益需求就是朋友,人与人交往时,提倡AA制,公私分明,而且,西方人极其注重个人隐私,属于“工具类”交往方式。

二、交际时间取向的差异

交际时间的差异是指双方的时间观念不同。中国人的祖先在土地上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劳动,使得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养成了重视过程的思维模式。而西方人则对时间的顺序有着偏执的强调。举个例子,在写信这件生活小事上,中国人习惯将地址写在前面,而且按照属于与被属于的关系从大到小排列,收件人姓名写在后面;但是在西方恰恰相反,需要将收件人姓名写在前面,地址按照属于与被属于的关系从小到大排列。

中国人做事喜欢寻根究底,并且对过去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尊敬与怀念,喜欢从已经过去的事情中寻找教训与方法,尊崇祖先与老人。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也都追崇尊重传统、回归自然。这种文化现象使中国人形成了追求统一、稳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从一方面上讲,也有消极的意味,会导致办事效率低下。西方人对于时间始终有一种紧迫感,认为人可以征服自然,奋斗就能改变命运,变革就意味着进步。这种观念也使得西方人极少看中旧事物。比如在中国,“老”象征着智慧、资历和权威,在西方,“老”就表示体力与能力的衰弱。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缺乏紧迫感,万事“慢慢来”,体现在具体交际上就是很少提前预约、迟到等,“急”在中国人眼里是一种毛病。西方人对时间看得很重,往往会对有限的时间做出紧密的安排,做到时间效益的最大化,社会、生活都要按照时间准确执行,迟到会被看成不守信的表现。

总的来讲,西方人的时间关键具有计划性、办事效率高等优点,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灵活性强,并且具有自由性。

三、交际语言的差异

交际语言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对于相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和表达风格。比如在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非常直接,中国人往往含蓄地表达自身的愿望,利用环境分为对交际信息进行补充是中国人的特长。这种交际口语的差异是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生活氛围造就的。中国人注重集体,时间久了相互之间就能产生默契,往往不用说话就能被对方得知想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历史上许多政治运动也使得中国人相信“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而在西方,无论在什么场合,交流都是直奔主题。

在书面交际方面,汉语崇尚含蓄与意境,往往会多出一种言外之意,属于意合语言,在使用时,多种修辞手法和句式运用使得逻辑关系被隐藏起来,整体上有很强的模糊性和多样性。西方语言则以句式的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著称,属于形和语言,在使用时,多注重各类词语在形态上的变化,主从时态分明,用严密的形态表现语意信息和语法范畴。

四、结束语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交际风格,但是这种风格差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艺术、文化甚至婚姻的不断交融,已经越来越小。在跨国文化交际中,站在对文化差异宽容和认同的立场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部分,才能真正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

【参考文献】

[1]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1(1):46-48.

篇9

我们对比一下中西方传统文化理念的差异就不难看出,这种文化差异直接影响到了设计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分析对比中西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两种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强调人的独立、自主、进取、拼搏的精神,这种理念促使着西方文化不断地自我超越和创新。相反,在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奉行无为一统的中庸平和观念,反对个人的独立意志,强调群体意识,这种价值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创新精神,压抑了人性的自然属性,阻碍了个人先天的创造力,滋生了人的惰性,养成了人们顺从内敛的性格。

通过对比中西方传统文化渊源以及所形成的价值取向的不同,我们不难理解由于文化理念差异所导致的中西教育之间的不同,从而影响到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别和培养审美意识理念的不同。中国教育注重综合,讲究基础概念和宏观理念的统一培养,注重学生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对已知的知识不断累积,故有“温故而知新”,又善于多方位的进行思考,还有学而知新的创新理论,“新是故中之事,故是旧时底,温起来以尊德性,然后就里面讨得新意,乃为道问学”;而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而展开的,注重在一个点上的深入培养,强调学生个性表现和创造力的挖掘,强调自我意识、实践及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开放。由此可见,就艺术设计教育而言,中国这种统一化的教育模式,对思想的自由度有一的限制,进而影响到设计创造力的发挥,这对侧重于开发设计思维的学科而言缺乏科学性,以至于学生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对事物有总体的理论认识能力而缺乏相应深入的个体分析能力,不肯脚踏实地的研究分析事物的细节,这种习惯也就间接影响了中国学生在做设计时的效率。西方教育虽然它注重个体深入的分析,但同时也缺乏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缺乏对事物环境的宏观认知,也存在不足之处。中国的教育思想讲究“温故而知新”,注重先前知识和后续知识之间的联系关系,侧重综合、宏观的看待问题,强调面的整体性,善于全面的思考问题,但在纵向的深入研究上会有所欠缺;而西方的教育思想则正好相反,注重个体的探索创新,提倡个体间的差异,在某一个点上会深入的研究,容易发现新的事物,但在知识的系统性上又会有所疏忽。我们东方传统文化注重宏观设计理念,注重从总体到局部的逻辑思维过程,西方侧重个体问题的深入分析,突出个体研究差异。如在2011年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论坛上,中外嘉宾的切入点有明显的差异,西方设计师多从作品和设计细节入手,详述具体案例设计思考的过程,而中方嘉宾则是更多的涉及宏大的理论思考,以及中国未来设计发展走向的展望。当然这种差异除了传统文化对设计思维的影响外,还有设计环境和条件不同的现实原因。

另外,这种传统文化根源对设计教育的影响也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目前我国设计类院校很多情况下教授的知识还是停留在当下社会的实际应用,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不足;而设计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其教授目标则是为了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及未来趋势而教学,尽可能的遵循人性自身的本质特质,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的创造力。

其次,在课程设置和要求上。在西方的高校教学中,课程设置较为独立和深入,强调个体思维深度的训练,课程内容差异化明显,不太注重设计的关联性和实际的社会联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化要求严格,学生作品风格多样化,个性鲜明,这对学生个体创造力的开发有很大好处。相比之下,我们的课程要求上差异化不足,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作业雷同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再次,在课堂的授课方式上。西方在上课的方式上多采用互动讨论式授课,课堂氛围活跃,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观点交流,对统一的标准要求较为宽松,对未来的可能性留有空间。而我们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严肃沉闷,对不成文的标准要求过多,学生显得过于拘谨,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开发。

总之,中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各有精化可取,但我们的设计教育事业发展较晚,许多东西需要向西方学习和借鉴。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西方艺术设计的摇篮包豪斯(Bauhaus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中提出:“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作,强调只有在精神获得极大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充分释放潜能与创造力。只有在思维方式、课堂气氛以及教学方法都能够实现自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尤其是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学生。”这一设计教育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实施与贯彻,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当下各个高校的设计教育模式各不相同,还在探索改革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设计成果,但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循序渐进,认清我们的文化特色,结合西方科学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脚踏实地,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左铁峰.论基于文化观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2005.

[2] 艺术与设计.

[3] 田春.中西设计概念溯源与比较[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

篇10

[关键词]中西文化;影视字幕;差异

中西影视字幕源于科技的进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大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引进这些优秀作品时,要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由于我国广大民众的外语水平不高,影视翻译的字幕就应运而生。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西方的影视作品反映着西方人的大众文化,因此,在制作中西影视字幕时,受中西方地域、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中西影视字幕翻译的差异,本文就从1996版《简·爱》这部西方经典影视作品入手,对影响中西方影视字幕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它们差异的原因。

一、影视字幕背后的中西方地域环境与历史传统因素

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在其拍摄及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场景;因此,中西影视字幕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地域因素及不同的历史传统上。

(一)中西方的地域性因素与中西影视字幕差异

所谓的地域文化就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自然环境相融并且能完全体现地域特色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不同地域影视作品体现着不同地域的大众文化,《简·爱》(1996版)就是一部英国的经典影视作品,其创作场景及语言也体现着英国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风格。英国是岛屿国家,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捕鱼、海洋养殖等较为常见;如:在《简·爱》中的一句对话中就体现了这一特点:“MrsFairfax,I just want to see if we can keep a frog.”这句对白翻译为“费尔法克斯太太我们可以养青蛙吗?”其《简·爱》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是1847年,当时我国还处于封建社会,而英国的一个普通少女就能提起青蛙的养殖,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及当地的地域文化风格。再比如:“What would almost say.If there were a ghost at Thorn field Hall that would be its haunt.”这句对白翻译为:“大家都琢磨要是桑菲尔德庄园有鬼魅,那就只能出没在那里。”“桑菲尔德庄园”这是典型的西方国家的特点,“庄园”这一特色性的标志,是英国等欧美一些国家所特有的,在美国,一些较大的农村建筑称之为“农场”;而在东方这些国家是不存在“庄园”的。还有“You should buy one I adore billiards.”这句对白翻译为“我们也应该买一张桌球台,我喜欢”。回答是“Theyre rather expensive,billiard table Im not sure if I can afford one.”翻译为“桌球台太贵了,我们买不起”。“斯诺克”台球是源于英国贵族的一种运动,他们之间的对白说明了这个地区的典型特征,这就让人们通过这句台词就能知道《简·爱》是发生在英国的故事。这些对白更加说明了影视字幕表现的地域文化差异。

(二)中西方的历史传统因素与中西影视字幕差异

中西方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东方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我国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民众通常都很内秀,而西方发达国家大多都很绅士。比如:在《简·爱》(1996版)中“Thank you.Would you hand me my hat,and crop?”翻译为“麻烦你了,再把帽子和手杖递给我行吗?”这就是典型的绅士装束,这种绅士请求的方式在我国是看不到的。再比如:“All the ladies will bring their maids.And all the gentlemen their valets.”翻译为“先生小姐们都带齐了他们自己的佣人。”西方的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的历史传统就让他们有着强烈的主动性、占有性,并且男士有自己的男佣人,女士有自己的女佣人。还有“You can always tell a governess at first glance.Theyre plain in a very special way.”这句对白翻译为“通常一眼就分辨出哪个是家庭教师,总是一帮格外土头土气的家伙。”从这句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传统因素让英国的家庭教师都配备了固定的装束,让人们能从装束上达到对家庭教师这种职业的辨认等。在《简·爱》中,这些对白就充分说明了中西方的历史传统因素在中西影视字幕差异的体现。

二、影视字幕背后的中西方与风俗习惯因素

影视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我国引进西方的一些优秀影视作品也不例外。源于西方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宗教、风俗习惯等不同因素的差异影响了影视字幕的翻译,在《简·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