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策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①延安市科技局,延安 716000;②延安市委办公室,延安 716000;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 710072)
(①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Yan’an,Yan’an 716000,China;②Yanan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fice,Yan’an 716000,China;③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an 710072,China)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成熟,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深入研究了金融促进科技创新的现状,并提出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maturing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is promoted through various ways and means,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status that finance promot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support of finance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关键词 : 金融;科技创新;对策研究
Key words: finance;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74-03
0 引言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为了进一步提升其综合国力,纷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其科技事业的发展。对我国而言,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推进自主创新、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因此,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进程,不断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系统的主体之一,主要承担技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是处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最终的也是最总要的环节上。金融业作为连接各要素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想优化市场结构,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就必须合理利用金融资源,做到物尽其用。然而,从总体来看,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诸多制约,其中融资难的问题尤其突出。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因此,我国必须积极营造适宜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以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有关研究结果显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仅是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金融服务和提升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保证。
1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均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经济学家Schumpeter(1912)首先提出了信用创造论,他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专门分析了信用与资本形成过程,将信用创造论置于他的“创新理论”中,即通过信用扩张创造资本,实现创新。此外,他还系统地研究和论证了货币、信贷、利率等金融变量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影响,认为那些功能齐全的银行可以通过判断和支持那些具有创新生产发展能力的企业家的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发展[1]。而Curley(1960)等则从商业银行系统角度,研究了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用[2]。GoldSmith(1969)的研究指出金融机构在墨西哥快速工业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King,Levine(1993)等以Sehumpeter为基础,提出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具体方法,如选择创新企业和项目、增加信贷投入、分散金融风险、披露预期利润等[4]。Stulz(2000)认为,通过对创新项目的监控,银行能够较可靠地根据项目进展及其资金需求情况来为创新项目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因此银行在为需要分阶段融资的创新活动提供外部融资方面更为有效[5]。
以上学者的研究集中于银行系统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国外也有学者研究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作用,Saint—Paul(1992)从金融市场风险角度出发,提出了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方式,如鼓励和支持那些发展潜力较大的经济主体使用生产率较高但具有一定风险的生产技术,从而有效推动其技术进步,提升其经济利润[6]。Kortum和Lemer(2000)通过调查法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他们选取了美国20个产业1965-1992年的生产数据,系统地分析和考察了风险投资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一产业中,风险资本投入量与专利数量呈正相关性,即在一定情况下,专利数量会随着风险资本的增加而上升,其效应是普通R&D的3.1倍[7]。Hellmann和Purl(2000)选取了美国173个高新技术创业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产品市场策略和企业的融资策略为重点,研究了风险投资与产品上市周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风险投资的介入极大地减少了产品上市的时间,对创业者而言更是如此[8]。Romain和Pottelsberghe(2004)则认为与大公司的R&D相比,风险资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融资两种渠道拉动经济增长[9]。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站在资本市场的立场上,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10]。Robert E.Hall(2001)、Patrick Bohon、Xavier Freixas(2000)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资本市场便利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Thomas Hellmann、Manju Puri(2000)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资本市场推动着科技创新的产业化。世界银行在2001年进行了一项专业研究,即《金融与增长:动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金融对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Chou(2001)等研究了一定时期内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即金融创新可以极大地提升生产率,加速科技创新。佩蕾丝则在其《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一书中提到了人类史上的几次科技革命,他认为在科技革命成果的转化过程中,金融发展和制度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金融资本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融资环境问题 融资渠道窄、融资限制条件多、融资成本高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小企业在国家银行贷款的比重仅为222.5%,这与其实际经济贡献量严重不符。融资环境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决定着其实际融资成效。我国现行的市场化金融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当前,很多大型商业银行将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其主要融资服务对象,积极为其提供发展资金,以推动其发展壮大。而中小企业受自身限制,一般规模较小、资金不足、技术能力薄弱,还款周期较长。因此,银行出于自身经营安全考虑,往往不愿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制定了相应的融资发展政策,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金融服务,以保障其健康长效发展。在此方面,日本具有丰富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目前,日本共有五家金融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贷款条件和限制较少,受到了企业的一致欢迎和好评。此外,日本在政府的主持和支持下还成立了专业的担保机构,积极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增加了中小企业从私人银行融资的机会。
2.2 融资渠道问题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渠道单一问题,其融资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无法满足其实际融资需求。创业板市场现在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总体规模较小、发展速度缓慢、交易主体不活跃,严重影响了上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受场外市场和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限制,我国的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层次较少,难以为处于成长时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3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解决对策
3.1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 加快建立商业银行信贷创新机制可以有效地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推动企业高速发展,提升其科技水平。针对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特点,我国可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服务风险评估机制,针对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策略。此外,我国还可以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体制创新,提高其金融风险承受能力和应急能力,简化融资流程,提升中小企业的满意度。
另外,银行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科技企业的风险特点、融资需求、融资能力进行金融产品开发,设计和推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我国还要加强金融政策宣传推广力度,鼓励企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采用产权质押贷款的方式获得贷款。
3.2 积极拓宽科技创新的融资渠道 各商业银行金融机制可以立足其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其融资结构,科学设置其科技创新贷款审批权限,提高其工作效率,力求为企业提供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将信托投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完善的科技创新融资体系,制定综合金融流程服务“一站式”制度。那些具备债券承销资格的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其信息服务和承销便利,设立专业化融资信息平台,以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信息服务。此外,政府部门应重视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稳定的地区经济发展融资环境,密切经济和科技发展间的关系,成立一批服务功能完善的社会金融中介机构。
信用担保体系是创新活动和科技产业化的另外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企业的信用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主的个人信用。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担保机构在推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作为沟通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使两者之间的利益重叠,因此加强担保机构的建设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积极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相关融资保障机制可以有效发挥金融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同时,在进行投融资平台建设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其经济职能,及时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并坚持以科技金融的手段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辅导和督导作用,引导科技银行,科技保险,创业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参与科技创新,更好地利用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Originalin German,1912).
[2]Gudey J G,Shaw E S.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M].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0.
[3]Goldsmith Raymond.Financial Structure and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University Pros, 1969.
[4]King R.,Levine R.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513-542.
[5]Sstulz R.M.Financial Structure,Corporate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J]. International ReviewofFinance,2000,1(1):11-38.
[6]Saint-Paul G.Technological Choice,Finacial Marke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Europran Economic Review, 1992(36):763-781.
[7]Kortum S. ,Lemer J. Does Venture Capital Spur Innovation[J]. Investors and Public Policy, 1998(6): 20-32.
[8]Hellmann,Thomas, Manju Pur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duct Market and Financing Strategy:The Role of Venture Captial[J]. Review of Fiancial Studies, 13(4): 959-984.
[9]Romain A, Van Pottelsberghe B. The economic impact of venture capital[M]. Deutsche Bundesbank, 2004.
[10]Bencivenga V,Smith B Start R.Transactions Costs,Technological Choice,and Endogenous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5(67):153-177.
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吉林
1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情况
1.1政府助力推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近年来吉林省进一步加大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大幅提升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及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大相关优惠政策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倾斜和保障,“十二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创的各项决策和部署,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领域重点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截至“十二五”末期,吉林省综合创新能力提升保障经济年均增速居东北地区首位。
1.2推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促成“省校合作”建设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吸纳中国农业大学等多家国内知名农业类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省内外相关企业的优势科技资源,进行农业科技资源整合,签署“省校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以产业创新为动力,着力围绕产业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技术研发聚焦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从而不断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1.3积极探索科技服务农民新途径,切实抓好科技兴农工作
近年来吉林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在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举办各类科技成果及科普知识展示,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深入全省各县(市)区进行专题农业技术培训班,现场解答农民技术咨询和指导。借助科技特派员的先进科研思想,先进技术知识,并与当地农村特色优势产业有机结合,工作重点放在能够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科研项目上,切实提升了各地农业科技化水平,有效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2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健全,主要表现在能够有效利用的农业创新资源不充足,一些研究成果并非针对市场实际需求而研发,最终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落地难。在我国现行科技体制管理下,从中央到省、市,存在农业科研机构交叉重复设置的情况,农业科研部门所有制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低,造成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没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农业技术创新的供给与需求脱节问题严重,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没有与现有市场需求所匹配的农业技术创新体制。
2.2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但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加上吉林省本来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就十分薄弱,科研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创新体系尚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金融支持体系,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总量和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吉林省农业科研机构和管理相关部门层次多,投资经费的管理过于分散,导致资金中间使用环节流失,从而极大削弱了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整体运行效率。长期以来,受科技体制机制制约,产学研脱节,对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顺畅。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众所周知人才是科学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影响吉林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目前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跨流动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供,导致国内许多人才的流失,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较高的高科技人才。另外,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还普遍存在高精尖海外人才和重点农业领域学科带头人等优秀人才紧缺的现象,导致一些高新技术科研开发比较乏力,科技合作领域受限。
2.4农业科技创新缺乏法律保障
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需要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尤其涉及到技术创新成果,就更需要一套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其原因是由于知识产权制度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激励创新创业、规范企业竞争、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可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科技管理工作。
3吉林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3.1确立政策导向,加大RD投资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农业投资政策、农业技术产权保护、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奖励等更多政策和措施落实力度,政府部门应研究更有效的政策供给,推动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进展。以此同时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开发推广的投资力度,使资金在保持流动性基础上追求长期稳定增值,再用于农业科研活动中去。
3.2加大农业科研基础投入力度,搞好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农业科技综合试验基地建设,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化科研合作、技术合作、服务合作等形式,高校、科研院所利用自身雄厚的科技实力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在产业化进程进行试验示范,最终形成产学研有机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对农业创新主体的专业指导、专业培训,全面提升农业创新主体的科技素质。强化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科技人员创新的权利,保护智力资本,使之真正成为现代化农业创新主体。
3.3推进吉林省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积极争夺农业科技领域尖端力量,引进国内外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进行产学研合作,努力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加强农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接受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同时构建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完善现行农业科研体制中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
3.4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加强农业的科技创新研究
现代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加速推动了当今生命科学与农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使农业科学的新内涵、新学科、新知识被重新挖掘。因而在这一新背景下,就要求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研究与开发,运用创新思维,打造新一代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带动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催生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3.5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化研究,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对农业科技产业化开发研究的投入,进一步促进技术的升级成熟,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产业化,着力培养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专注技术研发的同时兼顾研发效率和生产管理效率的提升,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提高农业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农业高新技术转让中介服务机构,疏通农业创新成果从研发、转移转化到产业化应用渠道。健全完善农业技术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使技术市场的秩序得到规范维持,使交易双方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篇3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现代的科技竞争是立足全方位的竞争,包括市场、资源、人才、信息、政策等诸多因素,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
创新概念最早由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过程。创新最初并不是科学或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的概念。因此科技创新不是仅仅以科学上的新发现或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作为标准,而需要以实现市场价值为其判断标准,如果发明的成果没有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没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它就不能属于科技创新,而只能称之为科技进步。
当今社会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大幅缩短,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纷纷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
在中国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缺乏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的“软肋”,在信息、材料、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基本上受制于人;在航空设备、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重大装备制造业中国主要都是依赖进口;甚至在某些国家安全领域,一批重大武器装备和关键元器件也依赖他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缺乏关键技术、核心知识产权不仅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还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展受到威胁,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均不高,导致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发资金不足是抑制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例如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仅为1.84%,这与美国的 2.90%、韩国的 3.74%、日本的 3.26%有较大差距。与创新型的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较低,科技型企业普遍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受到计划思维的影响,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的转变明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科研项目评审方面仍然存在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等现象,“立项评价组织程度高,结题评价组织程度低”,“争取项目有组织,实施项目无组织”等问题较为常见。
我们科技创新中还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科技企业创新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对利润的追逐。国企容易得到国家政策资金上的优惠从而获取较大利润,这种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再积极关注市场需求,虽有创新的实力但是缺乏创新的原始动力。民营企业虽然存在创新的压力,但行业准人、融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尽快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转变,从依靠国外技术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解决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政府的应尽的职责。
二、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搭建科技创新的投融资平台
政府应该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通过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长效机制。科技管理部门要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同时也要鼓励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突出创新活动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应该鼓励大型国企加快研发机构的建设,针对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和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活动;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支持其成长壮大;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政府需要大力发展现有的金融机构的机制以及产品创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不断扩宽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渠道以实现金融社会化。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国际信用的需要,更是激发科技创新的需要,因此要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以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为宗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侵权判断标准,强化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2期
[2]许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北方经济,2008
篇4
关键词:中国农谷;科技创新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58(2016)02-0034-04
随着“中国农谷”建设被纳入到《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之中,始于规划概念的“中国农谷”,由市及省,现终于走入国家行列,但旨在引领中国现代农业的“中国农谷”,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农业科技方面。只有农业科技要素高度汇聚,农业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中国农谷”才真正实现“中国高度,世界知名”的目标,也才实至名归。
一、荆门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荆门市着力加大农业科研人才引进力度,以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全面发展;同时,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推进“中国农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荆门市不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根据荆门市2013、2014年度市级财政决算数据显示,2013年荆门市科学技术支出为4190万元,占全市公共预算支出完成的1.80%;2014年科学支出4390万元,占公共预算支出完成的2.01%。荆门市还加大了农业科技专项经费的争取力度。2014~2015两年来,荆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383项,争取专项资金近2亿元。
(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强
目前,“中国农谷”已经引进世界油菜育种专家傅廷栋院士、水稻育种专家张启发和朱英国院士、动物疫病防控专家陈焕春院士等“两院”院士,共建33家院士工作站,选聘第三批市级科技特派员24名,拥有农技110专家12名,其中省级专家3名。荆门市已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签订了市校合作协议,国宝桥米、洪森实业、宝源木业等百家企业已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工业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中国农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荆门市深入实施“龙泉英才计划”“象山学者计划”“金农能人计划”三大人才计划和产业高端人才引领、人才回归、招硕引博三项“引才工程”,大力引进全市各领域的紧缺急需人才。2013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62个,从业人员5259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211.9%和206.8%[1]。
(三)农业科技平台建设速度加快
荆门市科技工作围绕“中国农谷”建设大局,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目前,全市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省级高新区、8个省级开发区、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0多个特色产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荆门市累计建立了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特色产业基地、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博士后产业基地和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创业投资机构、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加速器、3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各类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31家(其中部级科研机构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2]。
(四)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2014年,荆门市立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0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42项;专利申请量1287项,专利授权量751项。2015年荆门市专利申请总量首次突破2000件,达到2221件,同比增长72.5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61件,同比增长48.34%。全市实现专利授权952件,同比增长26.7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6件,同比增长43.48%。2015年全市累计转化科技成果76项,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达6.25亿元,名列湖北省各市州前茅;登记省级科技成果95项,登记技术合同421个,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3.73亿元[3]。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隆平高科超级稻示范项目,平均亩产达910.3公斤,创中稻高产纪录;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8号的选育与推广、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4号选育与应用项目,分别获湖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一、三等奖;水稻外源DNA浸胚育种法及“红宝石”品种开发应用项目获荆门市技术发明一等奖,育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农田土壤养分信息化管理技术及区域性推荐施肥系统研究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如测土配方施肥、设施栽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秸杆综合利用、健康养殖等。目前,荆门市优质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95%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85%,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5%[4]。
二、荆门市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不足
荆门市紧紧围绕“中国农谷”建设,通过加强引智和农业科技平台建设,迅速提升了荆门农业科技的形象,但比照“创新之谷”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一)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荆门市科学技术投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如2013年荆门市科学技术经费支出为4190万元,占全市公共预算支出完成的1.80%,2014年科学支出为4390万元,占公共预算支出完成的2.01%,但与发达国家研发经费投入一般占GDP的2%~3%力度还有不少差距[5]。其次是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占整个科技支出比重则连年下降。从2012~2014年,市级财政投入都在150万元左右,省市资金合计投入分别为0.0985亿元、0.115亿元和0.136亿元,占荆门市科技支出比重分别为6.25%、5.00%和4.89%,农业科技方投入明显慢于用于工业等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这势必对“中国农谷”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农业科技人才匮乏
近年来,荆门市通过柔性引进,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才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是,“候鸟”式的院士、专家,对荆门农业科技的作用毕竟有限,荆门市农业科技人才层次总体偏低、人才少的局面并没有完全改变。目前,“中国农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不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农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荆门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98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52家,但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企业生产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还主要依赖外部供应;建立了研发中心的龙头企业也还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研发人员科研能力偏低、科研经费投入有限的状况;农业企业的一些技术瓶颈尚未突破,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技术集成、配套不够;农科教、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企业与院校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尚未形成优势互补、成果共有、效益共享的长效机制[6]。(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不够现代农业发展以科技与资金投入为基础,如从2013~2015年,荆门市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52.15亿、71.37亿、110.1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5.14%、6.00%、7.8%,农业固定资产投入不足也是制约荆门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就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如荆门市优质稻、棉花、食用菌、名特水产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已逐步形成了“一区一品,一区几品”的区域化布局,但总体来看,规模不够大,规模经济不明显;农产品品牌化发展落后,深加工不足,三产融合度不高,造成整个农业经济效益偏低,农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
三、建设“中国农谷”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
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旨在引导科技要素不断向“中国农谷”汇聚,并激发科技人才、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创造性,为此,荆门市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大改革力度。
(一)创新农业科技管理机制
1.设立统一的“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管理机构农业行业广泛,涉及诸多政府职能部门,如农业局、农机管理局、水产局、畜牧局等,造成农业科技政出多门,资金、人员使用分散。为了创建“中国农谷”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议由市科技局、市农业局联合组建“中国农谷”农业技术管理中心,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整合全市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并出台涵盖人才引进、项目资助、重点产业支持、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科技扶持政策。2.完善农业科技管理制度科技活动是最具创造性的,同时也极富有自由性,对科研人员以及科研生产的管理应有别于其他生产活动的管理。2015年,荆门市出台了《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意见》,对于高端人才引进、科技创造、企业孵化等创新活动都给予了明确的奖励、优惠政策,这是建立“中国农谷”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最重要的制度保障。3.创新科研经费投入体制在科研项目的选择上,要充分以市场为导向,选择一批服务于“中国农谷”现代农业发展的科研项目,如在动植物良种繁育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在人才、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4.完善人才绩效考核机制农业科研人才是引领和推动“中国农谷”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为了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辈出的环境,应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制度,包括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方法。重点推行科研项目管理责任制,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管理整个研究活动过程、管理部门负责考评科研成果的权责利明晰的管理考核机制。
(二)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1.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要减少对无竞争力的企业的保护,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以此来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危机感,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真正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上下功夫、争效益,把科技创新驱动转化为企业的内在需求[7]。2.大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一是选取具有“中国农谷”区域优势特色的农业产业,如粮、棉、油等行业企业进行培育,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围绕产品生产和深加工,不断熟化核心技术,组装集成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延伸农业产业链,以期获取产业链的全价值。二是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业高新技企业入驻“中国农谷”,建立实验基地或加工企业,提升“中国农谷”新产品的研发能力。3.服务好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要以企业的科技研发为中心,探索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解题的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机制[8]。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发挥特长和优势,当好企业科技创新的服务员、助推员,全心全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千方百计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省的项目、资金上争取更多支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营造更优的氛围。
(三)建立多渠道投入体制
篇5
[关键词]公安院校 科技创新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欧阳洁慧(1977- ),女,广东韶关人,广东警官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安教育、公安管理、科技管理、社科管理。(广东 广州 51023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东警官学院院级一般项目“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若干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Y0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74-02
在公安机关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背景和高等学校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的环境下,公安院校要以此为契机,将教学实践与科研实践相结合,通过培养“具有较高科技知识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公安高素质创新型人才”①,为公安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充分利用人才和教学科研优势,发掘和展现科技创新功能,并通过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公安科技创新发展。
一、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含义
1.公安科技创新主体界定。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企业家是创新主体”。从创新发展实际情况看主体范围虽过于狭窄,但以“谁来创新”为切入点研究和解决创新问题的思路是可取的。近年来,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成果内容涵盖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可见,公安院校在公安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显见的。此外,还可按主体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采取的形式来分类,公安院校是群体主体,其教师是个体主体。
2.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内涵。《关于加强公安科技工作的决定》指出:“公安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强科技研究,多出科研成果。结合民警的初任培训、专业与岗位培训、职务与警衔晋升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开展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民警的科学文化素质。”结合上述主体地位和成果类型,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公安院校教师个体或群体综合运用公安科技知识和技术方法进行的公安科学技术创新;二是公安院校教师要把创新过程和成果中蕴含的科学技术知识运用并贯穿到各类公安教育培训中去,为广大民警和在读大学生所掌握;三是创新成果内容涵盖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成果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高等教育起辅助支持作用。
3.公安院校科技创新任务。着力提升公安民警和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意识和科技应用实践能力,通过大力发展公安科学技术创新,为公安科学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创新型人才、技术和理论方面的支撑,促进科技在教育及警务实战中的普及与应用是总任务。具体有以下六方面任务:
一要着力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公安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在公安高等教育发展和以科技引领的现代警务发展中发挥引擎作用。
二要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力争产出更多的原创性成果。公安院校拥有公安机关实战部门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人才和教学科研优势、学科交叉与融合优势、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优势等。
三要加速和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转化和应用,为公安实战和公安教育工作主战场服务,这是公安院校的主要价值诉求。
四要大力加强校际、校局、校与公安部“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地”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协作并建立相关有效机制。
五要进一步推进科教互动,建立校局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六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探索公安院校科技园示范区建设,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
二、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现状
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浙江、江西、广东、云南等地警官学院展开公安科技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公安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健全、公安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公安科技人才吸引与激励不足、公安科技成果创新步履维艰等问题,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呈现“分散、封闭、低效”状况,科技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不能有效释放。
1.公安院校科技创新难点与困境。如何同时兼顾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协调发展始终是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的难点和关键。此外,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之间的联动协同不足,尚未形成校局联动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具体表现在公安院校科技成果产出率与应用转化率比例明显失调;缺乏协同机制创新和策略研究,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难以开展有深度和广度的科技合作,难以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科技创新成果。
2.原因分析。首先,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足。两类环境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决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体制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它们渗透融合得越多,人性物境和物性人境的范围就越大,成果也就越显著。从公安院校的科技创新环境发展现状来看,公安院校的硬环境(如科技实验室、科技仪器设备、科技研究经费等物质环境)与软环境(如科学和人文精神、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等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不仅没有对公安科技创新过程产生最佳影响,而且还产生了一些制约公安科技创新的因素,如科技创新氛围不佳、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足。
其次,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当前校局合作松散,且“在科技计划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关联性不强、缺乏连贯性”②,一方面导致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不够自由和宽广,难以形成校局科技协同创新双主体紧密联动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致使公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率难以提升。另一方面导致公安院校难以科学系统地掌握自身科技创新状况,尤其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开发利用状况,因而难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再次,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稀缺。目前缺乏创新成果推介平台,公安院校科技创新主体不易发表研究成果,公安机关也不便随时获取技术支撑,在成果使用转化过程中亦无法及时提供讲解,成果使用成效无法及时反馈,不利于成果的改进和再创新。
最后,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发展相对滞后。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于2006年起实施了“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成果奖”的评选活动,对推动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应用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我国警察教育30多年的历史来看,其积累尚浅,效用发挥仍有限。此外,从调研情况来看,公安院校普遍缺乏反映学生科技发展状况的具体数据,难以了解与把握学生科技创新发展总体状况。加之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的经费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创建、人才培养必然困难重重。
三、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发展建议
1.转变观念,培养科技创新主体意识。首先,从主体出发,充分认识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对推动公安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公安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公安科技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发展在公安科技创新发展、国家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国家创新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及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对公安院校今后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公安院校要以此为动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把提高科技创新质量作为公安院校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不断增强做好自身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其次,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主体意识,提升公安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效能。如:公安院校应当根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尽快制订“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双主体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实现公安科技人才“第一资源”与公安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全面对接。公安院校要积极主动地与科研机构、公安机关组成战略联盟,探索不同“合作创新主体之间如何通过不断地相互作用寻求一个最佳的合作模式来使整体达到最优效应”。③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最佳状态。
2.增强主体素质,提升创新能力。首先,要明白科技创新主体与科技创新的关联性及相互作用。科技创新可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对创新主体的能力要求各有不同,不同素质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的能力表现也不同。同时,任何创新都离不开机制创新,只有机制创新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因此,公安院校必须明晰各类型科技创新对创新主体的具体需求,并在机制创新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成果产出和转化等阶段给予扶持。
其次,要加强公安院校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想合理开发、有效配置公安院校科技人力资源,提升公安院校整体创新能力,公安院校一要重新定位公安院校科技教育目标,在科技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培养具有较高科技知识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公安科技专门人才的目标;二要发动参与和从事公安科技活动的教师和学生一同回顾和总结过往在公安科技教育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共同探寻解决途径;三要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和科学评估公安科技教育效果,进而调整公安科技教育方式,并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3.合理圈定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重点。首先,要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抓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施科技人才强校战略,明确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途径、科技创新的思维模式、新技术开发与新产品研制的思路和方法,进而要讨论研究专利技术研发、科研团队建设、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其次,加强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一要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布局一批融合、开放的“校局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要创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争取更多的政府专项拨款。二要注重机制创新,进一步拓展平台内涵、推动开放运行,支撑公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警务发展。
最后,要营造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氛围和环境。加强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公安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达成创新文化建设的共识:围绕公安院校科研发展总体战略目标,落实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内容;规范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原则;从院校层面对科技创新文化的整体建设和深入推进形成指导性意见。
4.科学选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首先,公安院校要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一要分析现有的研究基础及实验条件,明确优势和不足才能因势利导地发展科技创新;二要以科研基地建设为载体,注重点(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等)、线(跨校合作中心或校局合作中心等)、面(学校、地区)统筹考虑;三要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高科技成果的实战性、适应性,增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驱动力,减少推广科技成果工作的成本和风险;四要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及学科建设资助项目,尤其要争取重点科技项目;五要重视基础研究,加强技术开发,力推成果转化。
其次,重点领域选择及技术专业的设置要与警务发展需求相吻合。从当前警务工作的应用领域主要涵盖国保、经侦、治安、刑侦、出入境管理、网络安全监察与维护、技侦、监管、交通管理、警用器械装备、禁毒、反恐、消防、综合性通信保障及系统应用。根据公安部组织实施的公安科技项目申报中的技术专业,结合公安院校科技发展现状及历史积淀,公安院校应当在着重抓好已开设的法庭科学、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行动技术、道路交通管理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信息通信技术、制证防伪技术专业,对警用器械装备、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专业。
最后,加强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推动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建设。在学生科技应用创新的日常培育中,公安院校一要注意科技活动要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要求;二要优先考虑既能与警务工作联系紧密,又便于公安干警使用的科学技术类和软件应用类项目;三要注意科技成果要突出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成果形式应当包括科技制作、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调研报告、专著,并以科技制作成果为主。此外,公安学科建设要与培养公安科技创新人才目标相结合,还要解决好科技创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等问题。
5.推动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首先,要明确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意义。科学技术评价是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学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因此,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对提高政府和公安院校科技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对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技创新能力等都有重大意义。
其次,要探索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路径和措施。一要研究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二要确定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三要完善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程序和做法。此外,公安院校应当主动与公安部建立的15个“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地”及各省级公安机关科技管理部门积极互动合作,推动项目评价工作。
十报告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公安院校要根据自身科技创新研究的基础和优势,确立科技创新研究的重点领域,加强公安科技攻关,使各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才能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能力,才能确保为全面提高公安机关“四个能力”“两个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注释]
①王彦吉.公安科技创新:公安院校要当生力军[N].人民公安报,2006-03-03.
②汪志波.产业技术平台系统模型框架与构成要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7.
③虞琼芳,孙锐.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的适应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4.
[参考文献]
[1]欧阳洁慧.和谐社会视域下公安院校职能探析[J].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2]欧阳洁慧.协同创新:公安院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初探[J].政法学刊,2012(3).
篇6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障碍;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4.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237-02
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根据笔者调查发现,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技水平极高,然而很多总给人以无处可用的感觉,事实上,这是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的二次创新比较欠缺。这是许多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成果的定位出发,分析论述科技成果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当前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对科技创新成果权力保护的基本法律理念。由于科技创新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之一,所以科技创新的本质应该是通过实验和研究对新技术和新发展方向进行的具体分析与创新。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突破前人的可能,所以在不同领域都有科技创新成果的出现。所以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应该从这一成果的知识性、技术性、思想性三个方面出发,确认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性。
由上表可看出,具体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以及管理理念成果。相较而言,管理理念成果的转化障碍较少,属于比较容易被接纳部分。而应用技术成果和理论成果的转化面临着极大障碍。下面本文将具体介绍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二、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分析
1.我国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所引起的转化问题。虽然我国每年的科技投资费用非常高,但是,由于我国特定的教育方式决定了我国的投资费用主要运用在了高校科技研究所以及重点科学院。而且科技投资费用在运用方面主要是研究投资,而对推广和奖励投资较少。所以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审核并没有达到先进水平,而且对我国已经研发出的科技成果也造成了无法推广而闲置。这是对研发资金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同时,我国科技成果市场成熟度也不高,许多技术发明和改进不能被经济集团所认可和使用,那么科技成果反而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工程。所以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应该加强建设,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才能让科技不断创新,不断向人民生活中转化。
2.我国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而引起的转化问题。所谓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就是指如何利用创新的理念将科技创新利用到人民生活当中去。对这一点的把握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极有难度的。这是因为高端人才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不去调查市场的需求和高端技术的具体应用。而很多对市场需求较为了解的人又无法接触到新型科技成果,这就造成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时面临着制度改革的问题。如果设置高端技术的讨论平台或者开展高端技术经济会就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带来极大的改进。比如美国苹果公司的转变是由于已故前行政总裁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创意,而他这种创意来自于美国的高端科技实验室,乔布斯认为,高端科技实验室中的许多科技都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但是由于这些高科技技术人才并没有市场敏感性而造成这些科学技术被闲置。所以乔布斯的成功可以说是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二次创新的典型案例。同时也说明了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大阻碍,那就是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
3.高端技术人才与翻译性人才的沟通不力。这个阻碍主要是对理论科技成果进行阻碍,而且主要表现在我国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的推广方面。我国高端技术人才人数众多,在各个领域也研究出了重大的结果,然而,中国的技术向国外推广时并不占有优势。中国的高端技术人才对翻译性英语的掌握并没有那么好,仅仅能翻译已有技术,对最新技术的陈述则显得十分吃力,而翻译性人才不具有尖端科技的理解水平,导致我国高科技人才的理论研究成果无法变成国际通用型资料进行传播。这也是我国高端技术在向世界范围推广时的阻碍所在。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具体对策以及科技成果与企业衔接模式分析
1.加大对我国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不完善。所以,我国政府需加大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让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能有足够资金进行审核和推广工作。只有科技成果通过市场方式加以推广才能真正将科技成果变成人民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以政策具体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投资经营能力,鼓励更多人进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中去。
2.加大我国科技研发与生产合作机构的建立。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科研机构很多是单一的科研平台机构,并没有自己的产业链。所以我国应该加大科技研发机构与科技产业机构的合作,将研发内容变为市场商品。这一机构的建立应主要以高校为主,利用产学研合一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即学即用。这一模式是现代化教育的创新,也是现代化科技研究的创新。所以,解决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一大方法就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通过稳定的组织和运行,利用合作和发展开展科技为企业提高发展技术,而企业为科技提供商业前景的双赢模式。
3.提升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提升市场的影响就是利用市场上比较需要的产品为基础为科技创新方向提出战略性的建议。通俗来说就是利用消费者的需求反向思考科技的创新进步理念,将科技创新依托于市场经济建设。这样就从一定的角度上解决了高端人才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不去调查市场的需求和高端技术的具体应用。而很多对市场需求较为了解的人又无法接触到新型科技成果的问题。同时,对科技创新结果进行二次创新的能力也是在提升市场敏感度之后才能培养的。
4.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衔接分析。由于市场企业的需求,才能将科技成果加以推广,也正是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向市场,才得到足够的资金用来支持科技的研发。科技创新与市场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提高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那么科技成果如何与市场企业进行有效的衔接呢。笔者认为,科技成果主要以技术为主,而市场企业主要以产品为主,所以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的衔接也就是科学技术与产品的衔接。所以如何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产品之中是科技成果能否与市场企业衔接的主要条件。这就对科技研究机构与市场企业的结合与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上来说,应该注重对科技市场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应用,让这类人才更多的了解科技成果,并将科技成果运用与企业的产品之中,有效的完成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衔接这一大的课题。
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从某些角度上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也是国家教育软实力的具体衡量标准。所以就理论上来说,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是具有较大的意义的。根据笔者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意义应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二是人文发展方面的意义,第三就是国际科技交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这三点进行具体的论述。
1.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科技成果的转化本身是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是对市场的发展的促进和支持。正是由于市场的需求,才会促进科技创新,也正是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向市场,才得到足够的资金用来支持科技的研发。同时,利用科技成果的分时间段升级方式可以完成对市场的调控,将商品分为不同的等级,也让市场得到有序的发展。现代科技发展的逐渐均衡,让科技成果在不同地区地域得到了推广,也为地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2.人文方面的意义。人文方面主要是从精神层面与教育层面说起。首先,精神层面来说,科技创新结果的转化是推进探索追求精神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对科技研究人员的肯定。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科技创新结果的转化更加促进了我国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我国的政策颁布与政策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教育层面来说,对探索精神的肯定能极大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有力措施。
3.国际科技交流模式的创新。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技水平极高,然而很多总给人以无处可用的感觉,事实上,这是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的二次创新比较欠缺,这是许多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对国际科技交流是一种创新和改善。上文中已经提到,我国高端技术人才人数众多,在各个领域也研究出了重大的结果,然而,中国的技术向国外推广时并不占有优势。这就是因为我国高科技技术的理论成就无法走出中国的缘故。所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国际科技交流。
结语: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许多科技成果无法应用到新产品之中,不仅是对研究资金浪费,更是对人才的浪费和忽视。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果不好主要由于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对于实际应用的二次创新能力较差、高端技术人才对市场了解较少等原因。所以笔者认为,加大对我国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加大我国科技研研发与生产合作机构的建立以及提升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是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必要措施和基本方案。
参考文献
篇7
1社会变迁对科技创新的潜在需求
在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创新源的生长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资源配置格局、规制条件和环境氛围,是能否激励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生活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交往方式的变迁,可以为科技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推动并促进科技发展潜在需求的现实化。
1.1未来社会结构的变迁对科技的需求
在未来10到20年中,由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全面展开和完成,社会发展将全面由传统向信息化社会转变。时间的不可逆性,使后来的发展总是跳跃式的,而决策和管理运行的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以及信息的大众化是新型信息社会的重要特点,并由此创造了对科技和科技人才的全面需求。
(1)在信息传播和收集途径上,目前,区域人均因特网数量、上网费用已经成为衡量区域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准。降低消费者消费成本,开发出物美价廉、便利、易于使用的计算机仍然是信息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和传统工业社会对汽车、手表等的需求一样,即使在科技不发展的情况下,家用或个人用计算机的普及仍存在广阔的市场前景。成本较高、私密性差、容量小、易受攻击,尤其是需要一定的使用技术仍然是制约个人用计算机消费的“瓶颈”。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与此相关的教育、训练费用全部直接由厂商直接负担。
(2)在工作方式上,由于区域定位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别。一方面城市化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流;另一个方面由于生活观念的变革在一些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区域,早已出现了居住环境的乡村化趋势。这就出现了工作区与生活区的分离。工作区与生活区高度分工的直接后果是:提高了交通成本、创造了对便捷、快速的交通需求。这悄悄地改变了工作方式和对严格的、固定的工作场地的需求。在非严格、非固定的工作场地工作,不仅大大降低了对固定的工作场地的需求及其使用效率,提高了场地的运行成本;而且把这一部分成本转嫁到在这些区域内工作的居民身上。降低此类成本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就是缩减和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并且把这部分成本转化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分享到的福利及其保障。
(3)在社会价值观方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密切相关的社会伦理价值观,基于空想社会主义所产生的理性化道德人格,目前已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趋于解体。代之而起的是以公民个人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务实化为主导力量的基本社会价值取向。在社会生活层面,绝大多数的公民都不安于既定的社会角色定位。人们开始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谋求处境和状况的改变,尝试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支撑的科技型人才,流向条件好、收入高、更有利于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的单位、区域,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不安于现状”在不远的过去被赋予了更多的消极意义,而在今天却被赋予了更多的积极意义。讨价还价、讲条件和环境,即使在今天一部分管理者中仍被视为“品德不良”的表现;而在占优势的中、青年群体中则被视为懂生活、成熟或有实力的标志。从历史上看,诸如此类的社会潮流和社会价值取向,虽然无法在短期内产生对科技的直接需求,但是在人心思变,流动性很强的社会环境下,至少能够对科技的应用和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
1.2提高社会或区域综合竞争力对科技人才资源的需求
从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看,在未来10—20年中,形成一个“责任、权利和风险”高度统一、对称的社会运行环境已成为必然趋势。现行的责任、权利与风险分离,严重不对称的“权力与收益”一体、“权利与责任”分离的“收益内圈化和成本社会化”的制度性腐败将从源头上得到一定遏止。
在新的运行环境下,科技的发展将以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为目标。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创造的价值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回报的环境下,不仅会增加对各级科技管理、服务人才以及科技研发人员的巨大需求;而且他们的社会价值由于和新产业发展、新就业机会的创造密切相关,也有利于新兴产业和行业的出现。在一些科研组织和区域创新联合体中,对于管理、服务人才基本素质和接受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因此,全面提高全民族或各个区域的科学意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等在内的科技素养,是未来10-20年中,中国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3发展高科技工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在“以人为本”的宏观战略视野下,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源、区域创新联合体乃至于世界科技中心城市,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制度化、理性化的使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或(和)企业的科技研发密度、知识和智力的密集程度等已经开始被视为核心指标。从世界发展现状和趋势看,在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都在迅速增长,而传统的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在迅速下降。显然,高科技工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供给。
1.4造就人才和提高民族和区域竞争力对科技发展的需求
科技与经济,是最具竞争力的领域,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产业结构的现代转型与科技密切相关,而且这本身也创造了对科技的需求。从科技自身的发展来看,科技正是在不断的满足社会需求中前进的。科技和教育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在实现人的发展。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区域、一个组织中,智力的落后是一种根本性落后,智力的发展是一种根本性发展。
结合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看,纳米技术、以生物制药与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生物技术、以先进的计算机与通信为主导的信息技术、以认知神经学科为核心的认识科学是“四大”前沿领域。基于这四个领域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的重新协同、组合而产生的会聚技术(NBIC),不仅在短期内可以满足人们获得更加廉价、更富有人性化的、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日常生活、科技自身与社会领域的需求,而且对于未来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将会产生全面而重大的影响。
从现状看,目前计算机信息处理已经被用于生物学,成为生物学家观察、了解、构想新的实验的方法和工具。同时,科学家也正在将生物体看作是新计算方法的终极模型,同时,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用生物机体论来重新设计和构建安全系统;通过数字信息处理来研究免疫系统并由此产生了几种强大的运算法则,能够帮助服务器免受黑客和病毒的攻击。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尤金·陈发明了一种能够从单分子中直接读取DNA序列的仪器,并创立了公司,专门对这一技术和以这一技术为基础的系统进行研发。在加州帕洛阿托创业公司任职的段镶锋开发出一种制造纳米线的方法,并发明了将这些纳米线组建到功能电路中去的技术,制造出体积只有传统晶体管十分之一的晶体管及小型发光二极管。他还掌握了如何将纳米线组安装在柔性底层上,这意味着制造出可折叠或可穿戴的计算机成为现实。从大的方面说,人类将拥有大量的成本低廉的各种量级的传感器网络和实时信息系统,机器人和软件将实现个性化,所有的器具均由智能新型材料构成,智能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将不仅满足产业基础的变迁,而且会被普遍应用于个人、家庭、工厂、国家情报、防卫和攻击等各种系统,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
在不远的未来,会聚技术不仅能创造出新的产业、新的市场、新的生活、新的文化,而且通过自身的不断进步成为满足已知社会生活一切领域需求的基础。会聚技术群的纳米生物物理方向将直接取代人类大脑的部分功能。人体及器官对外界突变的感知能力将变得更加敏锐。老龄人群将因技术进步普遍改善体能与认知上的衰退。人与人之间产生包括“脑—脑”交流在内的高效通讯手段以及社会群体合作的效能将会极大的提高,大脑的潜力将被激发出来;人的悟性、效率、创造性及准确性将大大提高。从更长远的视野看,这意味着天才可以通过生物物理方法直接制造,生物体的智力可以人为加速改变。这将产生因为拥有科技的不平等,直接导致智力上的不平等,出现人群的根本性分化和巨大落差。一句话,要保持社会的竞争力就必须发展以会聚技术为先导的科技,提高民族或区域的科技创新势力和潜力。
2科技资源构成现状与国际化的巨大风险
科技资源是从事科技活动的人、纳入科技运行的资金和实物以及科技信息等资源的统称。人是实践着的能动主体,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决定着创新源的生长及其变迁。文化环境不仅影响实施创新的行为主体的选择方向,而且作为一种既定的前提性因素,影响着实施创新主体的行为方式、科技资源配置格局以及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任何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承载量”,虽然制度性安排对一个区域、一个科研组织的整体“命运”具有边界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的制度安排都有利于创新。以下,试以在中国长期位居老二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科技“重镇”——上海为例说明之。
2.1科技财力投入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科技财力投入状况仍然是影响一个国家、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分享能力的重要因素。科学家和工程师虽然有祖国,但是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国界的。对财富的所有和支配权作为其工作和生活保障,作为工作意义和价值的体现形式,合理的补偿或回报是对其工作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肯定方式。自1995年以来,上海在科技投入方面迅速增长了1倍多。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科委管理部分投入上升基本一致。2000年以后,R&D占GDP的比例从2001年的1.78%,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2.03%,首次突破了2.0%大关。但是,即使按照这个年均1.25%增长速度,到2010年仅能达到2.78%的水平。这主要依靠基本处于劣势的非涉外的民族经济的发展来补充,显然存在一定困难。在当今世界,日本已经达到3.0%,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区域到2010年都把目标定位在3.0%的情况下,即使保持增长速率不变,仍存在很大距离。因此,虽然科技物质投入在增长,但是在开放的、竞争日趋剧烈的国际环境下,在物质条件和基本生存保障这个诱致人才区域转移的重要因素方面,上海仍然处于劣势。
2.2科技人力资源
人才的流动,是由于区域发展的综合优劣相比较所决定的。在发展机遇方面,人才对专业本身的忠实程度,远远大于他们对政治和地理区域的忠实程度。自近代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削弱并趋于解体以来,人才在世界市场上的流动和配置的整体方向历来与当地的学术水平和文化传统存在密切联系。无论是世界学术中心的转移、产业革命中心的转移、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还是作为一个社会、一个区域创新联合体基础和核心的工业实验室和(或)研发中心分布密度的转移,都与人才寻求发展机遇存在直接联系。在这方面,上海在国内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受传统思维和政治制度安排的制约,至少直属中央或国家部委管辖的教育和科研等公共机构的科技人员,由于区域基本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巨大落差,他们很少从这种区位优势中受益。
上海1995年有91.64万名科技人力资源,见图2。到2003年,期间除了1996年增长到94.16万人外,整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鉴于财力投入在增长,科技人力资源的成本在上升。科研人员的个人收入低下状况开始得到改善。但是作为一个区域性创新联合体,上海要建设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城市,其核心标准,即科技人力资源密度在迅速下降,这直接表明了,上海在科技人才资源分享能力整体上在迅速下降。值得庆幸的是,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下降不大;尤其是科学家、工程师,以及R&D人员还略有上升。
2.3在产业领域中的科技资源配置
产业领域中的科技资源配置是科技与经济结合方式,以及区域创新实力和结构的直接反映,如表1所示。从企业块科技人才资源的配置现状看,“三资”企业在企业构成中占61%、占企业从业人员的55%、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49.6%、在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方面占52.9%(其中,在科学家工程师拥有量方面在全部企业中占55.5%)、占技术开发经费筹集额的66.9%(其中,政府部门资金占25.9%)、占技术开发经费内部支出的69.7%(其中,技术开发人员劳务费在所列全部企业中占64.5%、在R&D经费内部支出中占66.9%)、在开发项目方面占47.6%、在项目经费方面占64.3%、在专利申请方面占53.32%、在专利授权方面占49%。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三资”企业除了在政府部门资金支持方面相对较少外,在所列方面已经成为上海科技与经济的主体。排除国有企业外,作为民族兼民间经济组成部分的集体企业、股份制及其他有限公司、联营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在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结构性分布中已经处于劣势。这说明,在上海的科技资源配置民间化的过程中,非涉外的民族经济并没有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研发和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近现代企业发展轨道,而是被非民族经济和资本吞掉了。
这表明,在原有的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尤其是资源分配权和使用权高度统一于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者手中的文化环境中,不可能创造对科技资源的更大需求。可以说,在管理者或学科带头人的个人成就、收益与组织运行状况关联程度不大的情况下,投资的增长不能对一个组织中可以培养和容纳科技人员的限度构成有效的激励。事实上,在一些科研组织中,进行知识积累,进行科技创新和直接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已经不是目的,而是缺乏团队意识和人才管理经验的所谓学科带头人实现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手段。在这种本末倒置的运行体制下,对创新的兼容程度和提供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表现在一些管理和重大决策方面,只注重搜集有利的、忽略对负面影响的研究、重视,缺乏综合权衡意识,离科学管理所需要或能够做出决策的条件尚存在很大距离。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继续增加投入外,还必须从管理和运行体制上着手,进行制度创新。否则,一个区域要维持其在中国、世界科技与经济中的地位,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仍存在制度和环境障碍。制度和管理的落后,尤其是资源分配权和使用权的权力集团化,是引致人才外流或就地为非民族企业效力的制度根源。
问题和矛盾的纠集出现,意味着原有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改革已经失效。中华民族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到了必须经历从内而外,从点滴规范到中层的管理运行体制再到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全面变革才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了;到了需要全面反思和评估以找出问题的根源与出路的关口了。因此,培育和确立一种有利于创新源生长、民族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社会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资源配置格局、规制条件和环境氛围势在必行。为此在具体方面应着手推行以下应对战略策略:
(1)以弥补“民间化(本土化)”程度不足为核心,在推行现有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提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逐步具体化的基础上,着手进行包括政治体制在内的全面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方向的调整。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政府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已经为外商独资、中外合作与中外合资资本所取代,而不是为当地民族的和民间的资本所取代。这种状况是危险的。个人可以不讲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但是一个能够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负责任的政府,不能不讲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或区域利益;否则其存在不具合理性和合法性。因此建议政府在面上继续推行国际化战略;但是在科技和经济基础方面应该对本国、本地区公民创业和创新推行更加优惠的制度和政策,以保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区域利益,促进新创新源的生长,以带动和提高区域的和国家的竞争力。
(2)以科技人才建设为本,采取更加具体积极的措施,以留住、用好国内现有科技人才为着手,吸引科学家、工程师回国创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人才外流严重,政府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已经被“三类资本”取代,而不是为民族的、民间资本所取代。政府的直接投资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国外一些国家或区域政府直接投资在力度上已经大大削弱。因此,政府应加大直接的投入力度。由于人才资源外流和人才供给和创业不足,在政府直接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应考虑所投资的科学家、工程师研究项目及其所在的科研机构中必须有责任培养和建立专业化梯队的义务,特别是在会聚技术领域。对于中青年科研一线人才和富有潜力的青年科研人员,政府有权力和责任在制度安排上实施倾斜。如设立和给予专向教育基金,专门服务于培养学术梯队和新生力量的需求。如果单独成立实体性的民间研究实验室或研发企业,围绕项目的资助和培育硕士和博士级人才的义务不应当以科研组织或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别。在当今世界人才竞争已经从“猎取”博士级科学家、工程师,逐渐覆盖到具有潜力的硕士、本科生,甚至是具有潜力的中学生的情况下,如果在培养、“猎取”和留住博士级科学家、工程师问题上还存在争论或争议的话,这个国家、区域或部门便毫无前途与希望可言。
(3)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提高科技教育在教育结构中的比重,形成以科技人才为本位、以研发为根本支撑的良好社会运行体制和运行环境。同时在具体运行方面,改变由行政指挥棒控制“科研经费”的科研运行体制,形成一种平等、对称或自下而上的管理、服务和运行环境。“科研经费”由行政组织转移到由科学家、工程师个人直接管理、控制、支配和使用,由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转移到相应的行政组织为科学家、工程师服务,直接为创新源的生长服务上来。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进行制度创新、改变自上而下的管理和服务体制,遏制一方面人才供给不足、一方面人才因发展空间和机会有限、资源分配不公而出现外流,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密度迅速下降的扭曲状况,一个城市和区域在科技与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和独立自主发展将失去民族性和民间性这双重根基。
总之,融入世界的方式和资源配置民间化的路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融入世界和资源配置民间化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失去了独立的、富有竞争力的、占主导地位的属于民族经济范畴的民间科技型产业和区域科技研发密度的增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发展,在其根基上将成为地地道道的科技与经济的“殖民地”。正如在一些科研组织中,除了“带头人”外,成了只有一个人的地地道道的“光杆司令”。一句话,没有根本性的制度创新,没有人才的培养、发展和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机制,以及广阔的发展机遇,仅仅依靠投资的增长或依靠外资发展本国或本地区经济,所谓的提高企业、科研组织或民族产业的竞争力,通过“科教兴国”、“科教兴市”,实现“产、学、研”结合等等一个个具体战略,最后都存在着“落空”的巨大风险。
数据来源:据上海市科技统计数据手册(2003)表2重新计算,上海科技网。
上述统计信息和现状表明:上海在科技与经济资源配置上已经成为一个地道的“国际化”城市。改革和开放的目的在于借他山之石,来完善和促进本区域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并以此带动本区域的居民或公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强本地区的竞争能力和实力,提高本地区的地位,以此改变在竞争中的处境。必须提醒的是,在制度和文化等领域民间化以前,科技和资源配置基础的国际化存在巨大风险。在拉美地区,一些国家虽然在政治上拥有名义,但是由于构成其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资源的国际化,一直无法摆脱事实上的“殖民地”处境。这种以失去“基础”为代价的路径选择,与科技和资源配置基础的民间化、民族化路径选择之间,在后果上截然不同。前者是一种为了建设大厦,抽基石当横梁的做法;后者则恰恰相反,是一种为了巩固大厦根基,把原属于“上层建筑”的材料换做基石。中国的制度性和环境性因素创新的“滞后”,是造成这种局面,导致存在巨大风险的根本性因素。尤其是人才的外流,或“就地”出国,为非民族资本效力的本身,就是国际企业或科研组织国际化、就地分享人才资源战略的牺牲品。关闭国门或主张“无为”历来就不是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正确选择。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游戏规则,营造环境,强化基础,形成优势。尤其应指出的是:在中国,目前已经有200个城市提出“国际化”建设问题,上海作为中国大陆最具有吸引力的地区尚且如此。因此,在民族化、民间化道路与国际化道路选择的先后序列方面,更应该考虑到其科技与经济基础问题。
总之,从目前的有关统计和资源结构来看,上海要成为世界性的、独立的科技中心是令人怀疑的。尤其是把企业数量在增长、投入在增长,人才资源在迅速下降这一综合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充分说明了在上海这个区域创新联合体中,企业的整体研发密度在下降,区域的科技与经济的整体创新基础正在削弱。因此,以规制创新、营造环境、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形成以有利于人才和人才发展为路径的资源配置局面,以进一步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企业制度和管理创新为依托,吸引人、善待人、用好人,仍然是上海乃至于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首选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
3制度性与环境成为根本的根源与出路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科技资源与经济资源是这个系统存在和演化的核心要素。规制,作为设定了边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路径选择的集合,对系统的运行起着维护、诱导和导向作用。任何规制都具有特定的内容和规定,具有排他性或边界。由于规制的边界范围有大有小,在规制既定的前提下,并不是任何规制都有利于创新。诸如此类的规制性和环境,在中国社会运行的各个层面都已经成为最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影响科技创新需求、制约民族创新能力提高的根本。突出表现在:(1)在科研人员数量和质量既定的情况下,以科技开发区、高科技园区为标志的所谓区域创新联合体在数量上的增加,只能意味着平均研究密度的降低、质量下降,并直接导致“空壳化”。(2)在一个规制既定,已经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中,在一些科研部门,实验设备的增加、物质条件的改善、客观投入的增长,仍然不能够对一个国家、区域甚至是一个科研组织没有能够产生预期的激励效果。(3)科技人才结构失衡,出现了一方面缺少科技和科技管理人才,而另一方面这些人才却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或不愿意在此就业,或得不到合理使用的扭曲状况。因此,游戏规则和文化环境是否合理,是影响和制约对科技创新需求大小的根本因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山头主义”、“帮派主义”、“圈圈主义”以及“滞后”的管理与分配体制、社会运行体制,不能为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人才的真正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余地。
篇8
1 社会变迁对科技创新的潜在需求
在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创新源的生长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资源配置格局、规制条件和环境氛围,是能否激励科技创新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生活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交往方式的变迁,可以为科技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推动并促进科技发展潜在需求的现实化。
1. 1 未来社会结构的变迁对科技的需求
在未来10到20年中,由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全面展开和完成,社会发展将全面由传统向信息化社会转变。时间的不可逆性,使后来的发展总是跳跃式的,而决策和管理运行的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以及信息的大众化是新型信息社会的重要特点,并由此创造了对科技和科技人才的全面需求。
(1)在信息传播和收集途径上,目前,区域人均因特网数量、上网费用已经成为衡量区域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准。降低消费者消费成本,开发出物美价廉、便利、易于使用的计算机仍然是信息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和传统工业社会对汽车、手表等的需求一样,即使在科技不发展的情况下,家用或个人用计算机的普及仍存在广阔的市场前景。成本较高、私密性差、容量小、易受攻击,尤其是需要一定的使用技术仍然是制约个人用计算机消费的“瓶颈”。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与此相关的教育、训练费用全部直接由厂商直接负担。
(2)在工作方式上,由于区域定位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别。一方面城市化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流;另一个方面由于生活观念的变革在一些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区域,早已出现了居住环境的乡村化趋势。这就出现了工作区与生活区的分离。工作区与生活区高度分工的直接后果是:提高了交通成本、创造了对便捷、快速的交通需求。这悄悄地改变了工作方式和对严格的、固定的工作场地的需求。在非严格、非固定的工作场地工作,不仅大大降低了对固定的工作场地的需求及其使用效率,提高了场地的运行成本;而且把这一部分成本转嫁到在这些区域内工作的居民身上。降低此类成本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就是缩减和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并且把这部分成本转化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分享到的福利及其保障。
(3)在社会价值观方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密切相关的社会伦理价值观,基于空想社会主义所产生的理性化道德人格,目前已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趋于解体。代之而起的是以公民个人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务实化为主导力量的基本社会价值取向。在社会生活层面,绝大多数的公民都不安于既定的社会角色定位。人们开始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谋求处境和状况的改变,尝试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支撑的科技型人才,流向条件好、收入高、更有利于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的单位、区域,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不安于现状”在不远的过去被赋予了更多的消极意义,而在今天却被赋予了更多的积极意义。讨价还价、讲条件和环境,即使在今天一部分管理者中仍被视为“品德不良”的表现;而在占优势的中、青年群体中则被视为懂生活、成熟或有实力的标志。从历史上看,诸如此类的社会潮流和社会价值取向,虽然无法在短期内产生对科技的直接需求,但是在人心思变,流动性很强的社会环境下,至少能够对科技的应用和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
1. 2 提高社会或区域综合竞争力对科技人才资源的需求
从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看,在未来10—20年中,形成一个“责任、权利和风险”高度统一、对称的社会运行环境已成为必然趋势。现行的责任、权利与风险分离,严重不对称的“权力与收益”一体、“权利与责任”分离的“收益内圈化和成本社会化”的制度性腐败将从源头上得到一定遏止。
在新的运行环境下,科技的发展将以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为目标。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创造的价值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回报的环境下,不仅会增加对各级科技管理、服务人才以及科技研发人员的巨大需求;而且他们的社会价值由于和新产业发展、新就业机会的创造密切相关,也有利于新兴产业和行业的出现。在一些科研组织和区域创新联合体中,对于管理、服务人才基本素质和接受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因此,全面提高全民族或各个区域的科学意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等在内的科技素养,是未来10-20年中,中国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3 发展高科技工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在“以人为本”的宏观战略视野下,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源、区域创新联合体乃至于世界科技中心城市,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制度化、理性化的使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或(和)企业的科技研发密度、知识和智力的密集程度等已经开始被视为核心指标。从世界发展现状和趋势看,在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都在迅速增长,而传统的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在迅速下降。显然,高科技工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供给。
1. 4 造就人才和提高民族和区域竞争力对科技发展的需求
科技与经济,是最具竞争力的领域,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产业结构的现代转型与科技密切相关,而且这本身也创造了对科技的需求。从科技自身的发展来看,科技正是在不断的满足社会需求中前进的。科技和教育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在实现人的发展。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区域、一个组织中,智力的落后是一种根本性落后,智力的发展是一种根本性发展。
结合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看,纳米技术、以生物制药与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生物技术、以先进的计算机与通信为主导的信息技术、以认知神经学科为核心的认识科学是“四大”前沿领域。基于这四个领域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的重新协同、组合而产生的会聚技术(nbic),不仅在短期内可以满足人们获得更加廉价、更富有人性化的、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日常生活、科技自身与社会领域的需求,而且对于未来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将会产生全面而重大的影响。
从现状看,目前计算机信息处理已经被用于生物学,成为生物学家观察、了解、构想新的实验的方法和工具。同时,科学家也正在将生物体看作是新计算方法的终极模型,同时,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用生物机体论来重新设计和构建安全系统;通过数字信息处理来研究免疫系统并由此产生了几种强大的运算法则,能够帮助服务器免受黑客和病毒的攻击。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尤金·陈发明了一种能够从单分子中直接读取dna序列的仪器,并创立了公司,专门对这一技术和以这一技术为基础的系统进行研发。在加州帕洛阿托创业公司任职的段镶锋开发出一种制造纳米线的方法,并发明了将这些纳米线组建到功能电路中去的技术,制造出体积只有传统晶体管十分之一的晶体管及小型发光二极管。他还掌握了如何将纳米线组安装在柔性底层上,这意味着制造出可折叠或可穿戴的计算机成为现实。从大的方面说,人类将拥有大量的成本低廉的各种量级的传感器网络和实时信息系统,机器人和软件将实现个性化,所有的器具均由智能新型材料构成,智能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将不仅满足产业基础的变迁,而且会被普遍应用于个人、家庭、工厂、国家情报、防卫和攻击等各种系统,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
在不远的未来,会聚技术不仅能创造出新的产业、新的市场、新的生活、新的文化,而且通过自身的不断进步成为满足已知社会生活一切领域需求的基础。会聚技术群的纳米生物物理方向将直接取代人类大脑的部分功能。人体及器官对外界突变的感知能力将变得更加敏锐。老龄人群将因技术进步普遍改善体能与认知上的衰退。人与人之间产生包括“脑—脑”交流在内的高效通讯手段以及社会群体合作的效能将会极大的提高,大脑的潜力将被激发出来;人的悟性、效率、创造性及准确性将大大提高。从更长远的视野看,这意味着天才可以通过生物物理方法直接制造,生物体的智力可以人为加速改变。这将产生因为拥有科技的不平等,直接导致智力上的不平等,出现人群的根本性分化和巨大落差。一句话,要保持社会的竞争力就必须发展以会聚技术为先导的科技,提高民族或区域的科技创新势力和潜力。
2 科技资源构成现状与国际化的巨大风险
科技资源是从事科技活动的人、纳入科技运行的资金和实物以及科技信息等资源的统称。人是实践着的能动主体,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决定着创新源的生长及其变迁。文化环境不仅影响实施创新的行为主体的选择方向,而且作为一种既定的前提性因素,影响着实施创新主体的行为方式、科技资源配置格局以及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任何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承载量”,虽然制度性安排对一个区域、一个科研组织的整体“命运”具有边界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的制度安排都有利于创新。以下,试以在中国长期位居老二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科技“重镇”——上海为例说明之。
2. 1 科技财力投入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科技财力投入状况仍然是影响一个国家、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分享能力的重要因素。科学家和工程师虽然有祖国,但是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国界的。对财富的所有和支配权作为其工作和生活保障,作为工作意义和价值的体现形式,合理的补偿或回报是对其工作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肯定方式。自1995年以来,上海在科技投入方面迅速增长了1倍多。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科委管理部分投入上升基本一致。2000年以后,r&d占gdp的比例从2001年的1.78%,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2.03%,首次突破了2.0%大关。但是,即使按照这个年均1.25%增长速度,到2010年仅能达到2.78%的水平。这主要依靠基本处于劣势的非涉外的民族经济的发展来补充,显然存在一定困难。在当今世界,日本已经达到3.0%,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区域到2010年都把目标定位在3.0%的情况下,即使保持增长速率不变,仍存在很大距离。因此,虽然科技物质投入在增长,但是在开放的、竞争日趋剧烈的国际环境下,在物质条件和基本生存保障这个诱致人才区域转移的重要因素方面,上海仍然处于劣势。
2. 2 科技人力资源
人才的流动,是由于区域发展的综合优劣相比较所决定的。在发展机遇方面,人才对专业本身的忠实程度,远远大于他们对政治和地理区域的忠实程度。自近代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削弱并趋于解体以来,人才在世界市场上的流动和配置的整体方向历来与当地的学术水平和文化传统存在密切联系。无论是世界学术中心的转移、产业革命中心的转移、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还是作为一个社会、一个区域创新联合体基础和核心的工业实验室和(或)研发中心分布密度的转移,都与人才寻求发展机遇存在直接联系。在这方面,上海在国内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受传统思维和政治制度安排的制约,至少直属中央或国家部委管辖的教育和科研等公共机构的科技人员,由于区域基本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巨大落差,他们很少从这种区位优势中受益。
上海1995年有91.64万名科技人力资源,见图2。到2003年,期间除了1996年增长到94.16万人外,整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鉴于财力投入在增长,科技人力资源的成本在上升。科研人员的个人收入低下状况开始得到改善。但是作为一个区域性创新联合体,上海要建设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城市,其核心标准,即科技人力资源密度在迅速下降,这直接表明了,上海在科技人才资源分享能力整体上在迅速下降。值得庆幸的是,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下降不大;尤其是科学家、工程师,以及r&d人员还略有上升。
2. 3 在产业领域中的科技资源配置
产业领域中的科技资源配置是科技与经济结合方式,以及区域创新实力和结构的直接反映,如表1所示。从企业块科技人才资源的配置现状看,“三资”企业在企业构成中占61%、占企业从业人员的55%、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49.6%、在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方面占52.9%(其中,在科学家工程师拥有量方面在全部企业中占55.5%)、占技术开发经费筹集额的66.9%(其中,政府部门资金占25.9%)、占技术开发经费内部支出的69.7%(其中,技术开发人员劳务费在所列全部企业中占64.5%、在r&d经费内部支出中占66.9%)、在开发项目方面占47.6%、在项目经费方面占64.3%、在专利申请方面占53.32%、在专利授权方面占49%。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三资”企业除了在政府部门资金支持方面相对较少外,在所列方面已经成为上海科技与经济的主体。排除国有企业外,作为民族兼民间经济组成部分的集体企业、股份制及其他有限公司、联营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在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结构性分布中已经处于劣势。这说明,在上海的科技资源配置民间化的过程中,非涉外的民族经济并没有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研发和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近现代企业发展轨道,而是被非民族经济和资本吞掉了。
这表明,在原有的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尤其是资源分配权和使用权高度统一于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者手中的文化环境中,不可能创造对科技资源的更大需求。可以说,在管理者或学科带头人的个人成就、收益与组织运行状况关联程度不大的情况下,投资的增长不能对一个组织中可以培养和容纳科技人员的限度构成有效的激励。事实上,在一些科研组织中,进行知识积累,进行科技创新和直接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已经不是目的,而是缺乏团队意识和人才管理经验的所谓学科带头人实现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手段。在这种本末倒置的运行体制下,对创新的兼容程度和提供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表现在一些管理和重大决策方面,只注重搜集有利的、忽略对负面影响的研究、重视,缺乏综合权衡意识,离科学管理所需要或能够做出决策的条件尚存在很大距离。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继续增加投入外,还必须从管理和运行体制上着手,进行制度创新。否则,一个区域要维持其在中国、世界科技与经济中的地位,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仍存在制度和环境障碍。制度和管理的落后,尤其是资源分配权和使用权的权力集团化,是引致人才外流或就地为非民族企业效力的制度根源。
问题和矛盾的纠集出现,意味着原有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改革已经失效。中华民族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到了必须经历从内而外,从点滴规范到中层的管理运行体制再到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全面变革才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了;到了需要全面反思和评估以找出问题的根源与出路的关口了。因此,培育和确立一种有利于创新源生长、民族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社会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资源配置格局、规制条件和环境氛围势在必行。为此在具体方面应着手推行以下应对战略策略:
(1)以弥补“民间化(本土化)”程度不足为核心,在推行现有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提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逐步具体化的基础上,着手进行包括政治体制在内的全面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方向的调整。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政府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已经为外商独资、中外合作与中外合资资本所取代,而不是为当地民族的和民间的资本所取代。这种状况是危险的。个人可以不讲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但是一个能够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负责任的政府,不能不讲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或区域利益;否则其存在不具合理性和合法性。因此建议政府在面上继续推行国际化战略;但是在科技和经济基础方面应该对本国、本地区公民创业和创新推行更加优惠的制度和政策,以保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区域利益,促进新创新源的生长,以带动和提高区域的和国家的竞争力。
(2)以科技人才建设为本,采取更加具体积极的措施,以留住、用好国内现有科技人才为着手,吸引科学家、工程师回国创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人才外流严重,政府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已经被“三类资本”取代,而不是为民族的、民间资本所取代。政府的直接投资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国外一些国家或区域政府直接投资在力度上已经大大削弱。因此,政府应加大直接的投入力度。由于人才资源外流和人才供给和创业不足,在政府直接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应考虑所投资的科学家、工程师研究项目及其所在的科研机构中必须有责任培养和建立专业化梯队的义务,特别是在会聚技术领域。对于中青年科研一线人才和富有潜力的青年科研人员,政府有权力和责任在制度安排上实施倾斜。如设立和给予专向教育基金,专门服务于培养学术梯队和新生力量的需求。如果单独成立实体性的民间研究实验室或研发企业,围绕项目的资助和培育硕士和博士级人才的义务不应当以科研组织或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别。在当今世界人才竞争已经从“猎取”博士级科学家、工程师,逐渐覆盖到具有潜力的硕士、本科生,甚至是具有潜力的中学生的情况下,如果在培养、“猎取”和留住博士级科学家、工程师问题上还存在争论或争议的话,这个国家、区域或部门便毫无前途与希望可言。
(3)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提高科技教育在教育结构中的比重,形成以科技人才为本位、以研发为根本支撑的良好社会运行体制和运行环境。同时在具体运行方面,改变由行政指挥棒控制“科研经费”的科研运行体制,形成一种平等、对称或自下而上的管理、服务和运行环境。“科研经费”由行政组织转移到由科学家、工程师个人直接管理、控制、支配和使用,由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转移到相应的行政组织为科学家、工程师服务,直接为创新源的生长服务上来。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进行制度创新、改变自上而下的管理和服务体制,遏制一方面人才供给不足、一方面人才因发展空间和机会有限、资源分配不公而出现外流,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密度迅速下降的扭曲状况,一个城市和区域在科技与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和独立自主发展将失去民族性和民间性这双重根基。
总之,融入世界的方式和资源配置民间化的路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融入世界和资源配置民间化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失去了独立的、富有竞争力的、占主导地位的属于民族经济范畴的民间科技型产业和区域科技研发密度的增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发展,在其根基上将成为地地道道的科技与经济的“殖民地”。正如在一些科研组织中,除了“带头人”外,成了只有一个人的地地道道的“光杆司令”。一句话,没有根本性的制度创新,没有人才的培养、发展和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机制,以及广阔的发展机遇,仅仅依靠投资的增长或依靠外资发展本国或本地区经济,所谓的提高企业、科研组织或民族产业的竞争力,通过“科教兴国”、“科教兴市”,实现“产、学、研”结合等等一个个具体战略,最后都存在着“落空”的巨大风险。
表1 2003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的结构性分布 企业数 从业 工程技 从事科 科学家 技术开 政府 技术开 技术 r&d经 开发项 项目 专利申 专利授
(个) 人员 术人员 技活动 工程师 发经费 部门 发经费 开发人 费内部 目数 经费 请(件) 权(件)
(人) (人) 人员 筹集额 资金 内部 员劳务 支出 (项) (千元)
(人) (千元) 支出 费
(千元)
“三资”
企业 61% 55% 49.6% 52.9% 55.5% 66.9% 25.9% 69.7% 64.5% 66.9% 47.6% 64.3% 53.3% 49%
国有企业 15% 21.7% 25.2% 23.2% 22.7% 15.2% 55.6% 12.6% 17.9% 11.4% 28.5% 17.8% 12.2% 11%
集体企业 0.3% 0.1% 0.9% 0.6% 0.5% 0.2% 0.0% 0.2% 0.2% 0.2% 0.8% 0.4% 0.5% 0.0%
股份制及
其他有限 16% 18.2% 22.1% 21.9% 19.9% 16.8% 17.7% 16.5% 16.1% 20.5% 21.2% 16.0% 31.7% 37%
公司
联营企业 0.3% 01.5% 0.7% 0.6% 0.7% 0.3% 0.0% 0.4% 0.5% 0.8% 1.3% 0.6% 0.5% 0.0%
其他 0.3% 2.3% 1.5% 0.9% 0.7% 0.6% 0.8% 06% 07% 0.2% 0.6% 1.0% 1.8% 1%
总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总数目 1757 1049050 98207 65373 43470 15698555 213396 13499434 2980559 6164253 3812 6568226 2957 2092
数据来源:据上海市科技统计数据手册(2003)表2重新计算,上海科技网。
上述统计信息和现状表明:上海在科技与经济资源配置上已经成为一个地道的“国际化”城市。改革和开放的目的在于借他山之石,来完善和促进本区域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并以此带动本区域的居民或公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强本地区的竞争能力和实力,提高本地区的地位,以此改变在竞争中的处境。必须提醒的是,在制度和文化等领域民间化以前,科技和资源配置基础的国际化存在巨大风险。在拉美地区,一些国家虽然在政治上拥有名义,但是由于构成其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资源的国际化,一直无法摆脱事实上的“殖民地”处境。这种以失去“基础”为代价的路径选择,与科技和资源配置基础的民间化、民族化路径选择之间,在后果上截然不同。前者是一种为了建设大厦,抽基石当横梁的做法;后者则恰恰相反,是一种为了巩固大厦根基,把原属于“上层建筑”的材料换做基石。中国的制度性和环境性因素创新的“滞后”,是造成这种局面,导致存在巨大风险的根本性因素。尤其是人才的外流,或“就地”出国,为非民族资本效力的本身,就是国际企业或科研组织国际化、就地分享人才资源战略的牺牲品。关闭国门或主张“无为”历来就不是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正确选择。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游戏规则,营造环境,强化基础,形成优势。尤其应指出的是:在中国,目前已经有200个城市提出“国际化”建设问题,上海作为中国大陆最具有吸引力的地区尚且如此。因此,在民族化、民间化道路与国际化道路选择的先后序列方面,更应该考虑到其科技与经济基础问题。
总之,从目前的有关统计和资源结构来看,上海要成为世界性的、独立的科技中心是令人怀疑的。尤其是把企业数量在增长、投入在增长,人才资源在迅速下降这一综合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充分说明了在上海这个区域创新联合体中,企业的整体研发密度在下降,区域的科技与经济的整体创新基础正在削弱。因此,以规制创新、营造环境、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形成以有利于人才和人才发展为路径的资源配置局面,以进一步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企业制度和管理创新为依托,吸引人、善待人、用好人,仍然是上海乃至于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首选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
篇9
一
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这是不言而喻的。诚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自然条件的因素,新晃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新晃县)农业现代化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虽然全县粮食生产连年有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但农村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
1、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薄弱和农业竞争力不强,抑制现代农业生产步伐。新晃是山区县。由于山区地理环境闭塞、信息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意识较浓、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创新和农技推广支撑能力不强;农业自然风险和风险低御机制不健全,农产品和农业信息市场导向功能不强;现行的土地经营制度、农民组织制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落后;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山区农业发展的冲动;农业金融体制不完善,资金短缺使山区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撑,科技落后使山区农业发展缺乏动力,低效制度安排使山区农业发展缺乏活力。这不仅严重制约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与提高,同时也加大农业遭受自然风险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代农业发展较为薄弱、农业基础地位不够巩固和制约、阻碍了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从而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增强,再加上失衡的制度供给,政府对农业投入资金不够,致使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低下,直接抑制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这就必然成为制约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很显然,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多么迫切。
2、现代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和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阻碍农业生产力进步。新晃县农业科研、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远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不能满足农民对技术和信息服务的渴求。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比重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机构的健全、科技宣传和创新技术推广运用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人事编制等问题的制约,造成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再加之服务机构机制不活、体制不新等问题,使服务体系很难发挥自身作用,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呈现出“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科技人员素质不高,科技队伍人心不稳,多数人知识老化,农村普遍存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不开,农业信息获取缺乏有效渠道等问题。
3、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新晃全县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和抗御市场能力弱,这些都制约着现代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基本上还属于粗放型。尤其是在水资源利用和化肥施用方面浪费极为严重。粗放式的生产经营,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为严重的是进一步加剧了稀缺资源的紧缺,进而又影响了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前些年,农业发展中的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问题比较突出,土地、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利用率偏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农业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普及面不广。
4、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新晃县的农业基本上还处于单门独户的分散型经营状态,使新技术的推广和机械化作业难以实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分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购买力偏低,农村市场难以扩大,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增产不增收、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剩余劳动力积压过多、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制约越来越大等等。这些是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1、坚持以“科教兴县”统筹各项工作,扩大创新成效。新晃县在研究确立全县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坚持将“科教兴县”贯穿于发展经济的全过程,确立了向科技要质量,以科技增效益,用科技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将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科技工作,分析科技发展形势,解决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科技培训,扩大创新成效,先后制定出台了《新晃侗族自治县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意见》、《新晃侗族自治县科技十二五规划》、《新晃侗族自治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专利奖励办法》和《新晃侗族自治县专利资助办法》,设立科技兴县专项资金,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篇10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团队品牌 特色制度政策
1.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现代社会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创新[1],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便能在全球产业分工链中处于高端和主导地位,进一步激活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同时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重视对创新型、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学生科创是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研究,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对接第一课堂深化理论知识学习,促使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2]。从学校育人角度出发,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是提高大学培养人才质量和创新性的重要途径,举办大学生科创比赛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3]。同时,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举办是高校文化环境、基础条件及良好制度的综合呈现。
因此,笔者在分析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科创参与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制度政策角度,针对大学生科创作品质量和影响力提高提出了相应建议。
2.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项目遴选
项目选取对科创作品的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需要从应用需求、科学技术探索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目前大学生科创作数量多发展快,众多作品并未产出长期、深远的社会价值[4]。现有作品部分是学生自主研发设计,部分来源于教师科研子课题。前者是学生当前真实技术水平的体现,缺乏理论深度技术上创新不足;后者有相应的课题团队作为支撑,但知识联系和体系结构丢失,难以体现真正价值,从而影响最终质量。
2.2队伍组建
参与指导学生科创作品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学术带头人和知名教授的参与度不高,青年教师可利用资源单薄,辅导经验较少,容易造成壁垒。学生科创团队组成缺乏不同学科的渗透和交叉,同一专业的学生思维方式和技能较为接近,不利于新技术产生,遇到问题时很难突破现有体系找到有效解决方法。
2.3项目时间经费
目前,多数大学生科创项目的研究期限是一年,时间限制对研究周期较长的科创作品有制约作用。所以应设置柔性指标,不被单一因素时间束缚。在科创经费方面,现有的方法多为设置一定资助额度,学生预先支付再申报资助,鲜见追加研究经费。难以预测的研究开销会阻碍项目的正常研究发展,也会因此而削弱学生参与积极性。
3.教生、高校、产业资源三主体作用
3.1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大学生科创作品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1)帮助学生确立具有创新性、挑战性和难度适宜的科创项目。指导教师通过对问题的抽象及建模,将一个具有科学理论基础的问题作为大学生科创作品,在科学依据和应用价值上都更有优势。(2)科创项目的技术指导。指导教师在技术方案上给予方向把握,并引导学生探索技术途径,给予心理及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强调重视团队合作
科创项目并非只是师生作用的结果,更是学校各部门多维度通力协作的成果,从广义上说团队包含学校各个方面成员。院系需提供政策支持;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例如学生处、团委,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学术带头人和教师需要积极参与,使学生把握技术上的难点和项目内容;学校尽可能提供如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馆、教室等资源保障满足科创团队的需求;学生成员作为基础单元,主动发挥作用,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形成创新合力。
3.3逐渐形成品牌效应
科创作品离不开专业背景和技能,因此科创项目应当与学院专业或学校特色相融合,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科创项目[5]。学校可通过与某些企业的建立长期合作,将科创作品与产品紧密结合。通过科创作品解决技术问题,不断优化提高产品,真正达到“产学研”三者有效结合和统一。
4.完善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制建设
4.1谋取资源加大扶持力度
学校应加大对科创的扶持力度,将项目与学生学习、教授科研和授课紧密结合。首先,科创项目可与学分结合,学生可转化成果替代学分或免修相关课程;指导教师可获得部分教学工作量或者减免教学工作,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其次,在研究经费和周期上可采用固定和可调节两种交叉控制方式。通过设置科创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加大科创的支持力度。
4.2深入探索科创作品
在科创作品的验收方面建立以技术创新为原则的标准。验收的目的不仅是审核项目作品是否完成,更是判断在技术上是否取得了进展,即使整个作品尚未完成,也应给予支持和肯定。受时间因素限制在结题时未完成功能的作品,可考虑作为新的科创项目将其完善。高年级学生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深入指导,有助于技术方法的突破和创新;不同的团队有助于对此问题进行彻底、深入、全面的剖析,带来进一步的技术创新。
4.3促进科创与教学科研环节紧密结合
将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题方案,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平台。大学生科创应与本科生教学、科学研究相结合。增设相应的创新型课程和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实验,丰富学生的实际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将对科学技术的探讨融入到日常课程中。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是发现新问题的有效渠道,有理论依托和实际应用需求,可作为本科生科创的来源和启发,定期安排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并参与到课题项目中,承担课题任务可作为课程设计。
4.4层次性模式
为形成高效的科创体系,给科学领域注入新活力,同市场需求较好结合。科创目标应分为学生技能培养、科研团队建设、成果转换三个不同层次,根本是提高学生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指导,博士生、硕士生积极参与,有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最后基于市场需求,在众多科创作品中选出具有较高市场价值和转化潜力的作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从而形成科技成果到产品的转化基地。
5.结语
科创项目是高校培养人才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深化科创项目带来的效应,提高其质量和长期的影响力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参与项目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教师,还有各类教育资源,只有充分发挥多主体作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才能确保科创作品的质量提升。同时,学校和学院的政策支持保障为培养创新人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魏燕.美国大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浅谈美国的文科教育[J].文教资料,2013(22).
[2]吴宏杰,张跃辉,王铮,等.对我国大学生科创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电子制作,2013(09).
[3]朱莉.科创竞赛对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作用分析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1(08).
- 上一篇:管理会计基础认知
- 下一篇: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