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特征;启示

[中图分类号] G53/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32-03

近代日本高等教育自明治维新开始,并于战后获得快速发展。日本之所以能在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高素质劳动人口的增加。到了80年代,日本在许多尖端技术领域超过美国,“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之后,开始追寻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并把教育改革视作与行政、财政改革同等重要的地位。包括新世纪的“新成长战略方针”“人财立国”等国策在内,都体现了日本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大批国际化日本人的目的。2007年,日本高等教育中全日制在校生的毛入学率达到54.6%,如果将非全日制大学生入学人数也算进去,大学入学率则达到77.6%。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达,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各种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可以说,日本能够在国际舞台中扮演“强国”的角色,与其高等教育的强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凸显特征,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提出有益启示。

一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1 国家意志始终是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无形指挥棒,政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

日本国家、政府层面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将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明治初期就制定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强国战略。战后,日本政府所倡导的经济增长主义(如《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强调将教育计划纳入经济计划,促使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在20世纪60年代获得了快速扩充。到70年代后半期,日本将高等教育政策由“扩大数量”调整为“提高质量”。作为战后一直是靠技术、靠教育立国的日本,进入80年代后开始推行“科技立国”战略,掀起了新的技术革命,并将教育改革与行政、财政改革共同视为日本未来的三大改革。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来自政府。它总是以法律的形式“自上而下”地贯彻国家意志,在它背后有许多教育咨询机构为其提供各项专业服务。例如,“临时教育审议会”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专门对于教育各项改革方针开展咨询的机构。该机构陆续发表的四次咨询报告基本上揭示了日本未来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日本政府则是本着“最大限度地尊重咨询报告的精神,尽快将其付诸实施”的方针,随后就颁布了“四六答申”、《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等法规。1987年日本又成立了大学审议会,它和临时教育审议会一起成为影响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政府咨询机构。大学审议会在成立后的10余年中向文部省提出了22份高等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日本90年代修订的《大学设置基准》《学位规则》等以及制定的《国立大学法人法》《研究生教育振兴施政纲要》等,都是在此咨询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的。

2 多种角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精英、大众人才的培养任务

日本与美国通过新成立“赠地学院”实现大众化的方式不同,它是依赖于战前就存在的“专门学校”实现其规模扩充的目标。日本战前就形成了“二元二层”(二元指官、私立;二层指帝国大学、专门学校)的高等教育体制。帝国大学是日本政府所建立的、能够真正适应国家需要的一种精英教育机构,它一直扮演着培养高级精英人才的角色。专门学校在日本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二战前的所有大学都是以“专门学校”的形式建立,它为日本培养了大批适应时代所需的劳动力。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机构除原有的四年制大学、短期大学外,又建立了专门进行短期职业训练的专修学校以及许多新型的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大学、图书馆情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基本上是依靠帝国大学为其培养“向上”的高级人才,专门学校为其培养“向下”的各类人才的方式。

此外,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充还得益于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本私立大学几乎与国立大学并肩产生,而且只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就远远超过国立大学。1952年时,日本私立大学就已经有116所,占全部大学的53%,学生数为22.5万人,占大学生总数的56%。到60年代,日本大学数量增加1倍而学生数增加3倍的原因也在于私立大学的发展。1979年时,四年制大学的入学新生中79%都上了私立大学。这些私立大学适应社会需要,为日本培养了大批工商法等各类企业职员。

3 激活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不断推进,以扭转大学变革的力量源于外部的局面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完全处于一种外力促进的“被动”状态中。各高校开展的许多改革都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进行的。70年代以后,大学开始主动参与改革,开展了更多倾向于来自大学内部的、围绕大学课程、内部管理等微观层面的一系列改革。此时大学的改革相比之前来讲表现出很高的活跃性,包括各老牌大学在内都纷纷独立研究生院、设立“综合科学部”、并进行系列课程改革等。但这种内部改革的动力最终还是源于外部力量的刺激,并没有从内部体制、机制上发生根本变化。日本各大学,尤其是官立大学,仍然保持着依靠文部省“保驾护航”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文部省修订了以《大学设置基准》为首的一系列法规。此次修改采取了粗线条式勾勒的方式,只就一些主要、重要问题作“大钢化、简要化”的规定,这也就给予大学相对自由的空间。进入新世纪,伴随着要求增强大学教学研究活力和适应性的强烈呼声,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进行了法人化改革,将其纳入以“市场与竞争”为基础的、新型的“开放体系”社会秩序中。这次改革与以往的历次改革不同,它要改变包括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在内的整个大学体系,实现政府、市场、大学之间的资源重新配置。这项改革不仅为日本公共财政减负,而且从体制上扭转了大学长期的“惰性”,实现了组织机构的自律。

4 从模仿、依附到独立、创新――基于本土和院校内部的发展是根本路径

战前日本模仿德国,形成了“国家主义”教育体制。此时帝国大学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在积极学习西方。战后,日本教育在美国占领军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全面改革,使战前只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大学转变为向广大民众开放的新制大学体系。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规模扩充所产生的系列问题,日本开始探索独立发展之路。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为了将日本大学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构,日本出台了一系列诸如21世纪“COE”计划、国立大学法人化等强化质量发展的改革措施。纵观近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模仿、依附是存在的事实,但不断寻求本土化和院校内部的改革、创新也是其发展的特点。单从高等教育机构上看:专门学校是最具日本特色的、也是仅存在于战前的一种“日本式”高等教育机构;短期大学则是日本战后初期对于一些不符合升格为大学的专门学校实施的一种“暂行措施”;70年代后建立的专修学校又是进行短期职业训练的学校,等等。可见,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基于本土策略的、寻求院校内部动力的改革。

二 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如果说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赶超”式的,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3%提高到38.9%仅用了15年时间(1960~1975年)。那么,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的跨越更是快得惊人,我们仅在几年内就跨过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走过的路。两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相似性,决定了吸取日本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之“精华”为我所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1 高等教育强国的实现至少在起步时需要经历“自上而下”的路径,需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

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甚至需要采取不均衡策略,将有限的资源放到最有益的项目上。尤其对于这样一个有着“自上而下”传统的国家,往往是政府牵头的改革才能发挥资源的集中优势。比照日本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至少在改革之初需要这样。另外,就我国高校目前的融资能力看,暂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因此,将“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种国家战略,通过政府的外力推行改革,对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性价值,保障自上而下地贯彻一种“把高等教育做强”的理念,促进各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改革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行动。

2 提高高等教育政策出台的适恰性,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是有效改革高等教育的保障

日本高等教育每一项改革的背后都有着某一重大政策或法律的支持。它们给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创设了有效的外部环境。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同样离不开政策或法律的支持。尤其是对于一贯以来存在的某些偏见,比如对民办院校的偏见等,更需要从政策、法律的视角给予“纠偏”。但实际情况是,政策、法律在发挥“纠偏”作用的同时往往也冒着“跑偏”的风险,因此,最大程度地防范政策出台的非理性和法律制定的民主参与性,加强实践环节的监督都显得非常重要。日本在减少政策、法律风险方面的一个有效策略是开展各种专业机构的咨询、审议、评价活动,而各咨询会、审议会等也“不负众望”地影响到了日本文部省的决策。结合我国实际,我们既可以鼓励各种第三方部门开展政策咨询、评估等活动,也可以考虑在政府部门内部设立专门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的专业研究、咨询、评估机构。

3 倡导“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推进建设开放、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

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其核心要义是消除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使所有群体均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并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在高等教育面临着各种复杂形势和重大历史使命的背景下,将“包容性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有限性决定了只能谈“发展”)作为指导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理念,无论从解决教育公平的视角还是从激活教育机制的视角,都将是一种新的思路。其实,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同样是“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国际化、开放化也一直在作为它的一个改革方向。包容性发展理念本身要求开展兼顾教育公平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变革,它的实践落脚点也就体现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建设开放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上。

4 加快进行本土化改革和基于院校内部的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大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民众把人才质量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都直接归咎于扩招。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唯有靠基于自身实际的独立、创新之路。日本高等教育追寻质量提升的过程展现的是一幅充满“荆棘”的图景,尤其是最近开展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更是一项不断经历“阵痛”的变革。其总体趋势是:文部省对大学的控制逐渐由微观控制变为宏观调控;大学的发展逐渐由外部动力刺激下的变革转变为源于内部动力的自主发展。可见,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越来越表现的宏观、模糊,而高等教育变强的“期望”则越来越寄托在院校层面的改革上。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基于质量提升的改革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加快进行本土化和院校内部的变革,努力盘活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建华.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2]史朝.现代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机制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

[4]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朱永新,王智新.当代日本高等教育(当代日本教育丛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6]天野郁夫.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M].陈武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8]天野郁夫.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化:现状与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9]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等教育,2008(3).

[10]邬大光.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定位;政治论;认识论

自我国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来,高职教育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已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高职教育的“跨跃式”发展。2003年9月和2004年 6月国务院分别召开了“全国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全国人才培养工作会议上,国家把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提出要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又直接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0月、2003年12月和2004年3月教育部又分别在湖南永州、湖北武汉和江苏无锡连续三次组织召开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合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高职的办学指导思想。同时.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引导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如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等。可见.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充分认可和重视,也在客观上改善了高职教育的外部环境,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但高职教育毕竟发展历史不长,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亦存在诸多问题,也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职的定位问题依然没有理清,这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思考高职的定位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笔者想就此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高职教育定位存在的两种基本观点

定位问题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也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笔者曾对高职定位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从宏观上而言,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高职教育是一个层次,即专科层次。另一种观点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即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教育政策出发,将高职教育概化为当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鉴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均从事专科层次教育.因此将高职教育定位为一个层次,即专科层次。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则从高职教育的内涵,国际高等教育的分类标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出发,认为高职教育应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因此,它应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有完整的体系,应有不同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

1.两种观点的共性。两种观点是矛盾的,但也存在共性的一面,即两者都承认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承认高职教育的高等性。既然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那么它首先必须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并在实践中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笔者认为,高等教育之所以成为高等教育即体现在“高”字上,“高”字彰显着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提供高级智力服务的场所。这三方面也直接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而要彰显这些特征,并充分实现这些功能,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这种不同的做法就是高校个性的体现。高职教育的个性也应在此体现,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以满足社会的特定需要。因此,高职教育不论是一个层次也好,一种类型也罢,它首先必须充分彰显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并在办学过程中,彰显其个性,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

2.两种观点矛盾的本质。这两种观点的矛盾事实上是长期以来存在于高等教育界中的两种基本哲学观点的对立——认识论和政治论。自中世纪以来,大学始终在这两种哲学观点的指引下左右徘徊,循序发展。认识论者认为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关键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训练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他们提倡自由教育、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而政治论者则认为高校应给学生更多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一方面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因此,提倡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可见,政治论者的观点更具功利性和实用性;而认识论者的观点更理想化、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由此可见,当今高职教育定位中的两种观点之争,其实是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点冲突的具体表现。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的学者考虑更多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未来需要;而持高职教育是一个层次的学者则更多的是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出发,认为高职应该为解决我国技术应用型人才短缺的矛盾做出贡献。

3.何协调两种观点的矛盾。要协调两者的矛盾,则必须使专业教育和自由教育相统一,并达成一种和谐教育。因为不论是只取认识论的观点,还是只取政治论的观点,均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现实。如果只取认识论的观点,过于追求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而不能为今后就业谋生作好准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那是不现实的,不但不能充分实现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为社会服务,也难以让社会和学生接受,进而很难从社会、政府和学生那里获取教育资源。如果只取政治论的观点,过于追求功利性目的,将教育只是看作获取一种谋生手段的场所,那么不但高职教育失去了其高等性,也降低了人的高贵性。因为毕竟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一个人只会一个或几个工作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缺乏起码的人文素养,那与机器人又有什么区别.生活还有什么色彩,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将是我们教育的一大悲哀。另外,当今社会发展如此之快,技术领域瞬息万变,现在掌握的技术和技能根本不可能终身受用。因此,我们应该将两者协调起来,一方面教给学生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学生不但适应毕业后的社会生活,而且能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化,更享受着生活的品味和情趣。这才是一种成功的和谐教育。

二、抛开类型与层次之争,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还是一个层次,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职如何选择自身的发展道路,做到有所作为,让人民满意,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因此,笔者认为高职定位应遵循以下几点:

1.坚持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都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事实上,高职院校只有坚持高职的办学方向才有生命力。因为高职院校相对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在学科教育、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不可能与普通本科院校相竞争,但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研究方面,我们有我们的优势和特色。因此,有些已升为本科的高职院校依然坚持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党委书记李进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不会把高职的帽子给摘掉。

2.面向大众,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截止去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9%。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并将逐步进入普及化阶段,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关键还要靠高职教育,因为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主要还是从事精英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注重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继续适度扩大规模,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3.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人民是否满意是检验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根本标准,也是高职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更好地实现大学的三大功能、彰显高职特色、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上来。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总得来说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又难以找到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要求不相符,在知识、素质、技能等方面未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二是加强科研工作,在应用性研究、科技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当前,高职院校受自身条件限制或观念影响,一般只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关注的不够。笔者在网上搜索了多数职业院校的学院简介,发现在学院定位方面基本上只涉及了人才培养工作,而未曾涉及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事实上,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院校理应关注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这既是高等教育基本功能使然,也是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三是培育并提高为地方或行业服务的能力。高职院校的举办者一般为地方政府或行业,因此理应为地方或行业服务。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由于发展历史普遍不长,且有大量的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或由成人高校转制过来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经过90年代末以来的规模扩张,办学条件越显滞后,已严重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更难以有条件和能力为地方或行业服务。学院领导疲于应付规模扩张后的校内管理事务,教师则疲于应付课程教学,根本没有精力考虑为地方或行业服务。另外,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相对较差,缺乏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能力。这种状况不但使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恶化,而且难以办出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发展到今天,理应考虑如何培育并提高为地方或行业服务的能力,改善高职的社会形象,让人民满意。

参考文献:

[1]查吉德.新时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位研究综述[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3).

篇3

【关键词】开放大学的历史责任;开放大学的基本特征;开放大学的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4―0026―04

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步子其实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迈了出去。当时电视的图像传播技术催生了广播电视大学的诞生。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加上一些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开放教育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试点,始终没有真正形成自成体系的开放教育制度。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开始在广播电视大学和部分高等学校有计划、有目标地试行开放教育政策,但由于政策措施的不完善,虽然开放教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质量问题以及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仍严重困扰着我国高等开放教育的发展,其核心问题就是部分高等学校举办的开放教育与本校面授教育质量标准严重偏离,社会对网络教育的信任度不断降低,以致使国家作出了“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的要求。

现代网络教学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据2009年度统计,全国电大系统在校生266.36万人,占全国高等网络教育在校生的58.78%。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的最好时期应该是近10余年的试点时期,作为单一模式的远程开放教育试点于2005年接受了教育部的终结式整体评估,评估认为电大的开放教育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根据全国电大的发展及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完善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的时代命题。

一、我国开放大学的基本特征

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开放大学,是国家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借鉴国外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以及我国积几十年的举办广播电视大学的经验而作出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我国开放大学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大学属性

大学(university)是国际通用的高等学校称谓。我国在高等学校的分类管理上,也基本是按照其办学层次以及学科情况予以确定学校相应的称谓的。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以其本专科办学规模大、设置专业学科多为特征,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若干年来,由于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忽视了一个大学实质性的问题,即独立颁发本科学历文凭与学位证书的资质,这使得广播电视大学的高等学校性质始终受到置疑,这也是国际同行百思不解的问题。组建开放大学是一次极好的契机,是一次正本清源、赋予开放大学应有名分的最好时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应借此契机赋予开放大学真正的办学自,还我国几十年开放教育应有的名分。

2.系统办学

系统办学是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的突出特征,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办学水平有较大差异。为此,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形成的全国一体的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为保证全系统办学质量、提高社会对电大信任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也在作出相应的调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同情况对国家和五省开放大学建设方案作出了不同的批复要求。这充分说明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情况,逐步调整大一统的办学体制是十分必要的,符合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基本规律。但从主流上看,今后系统办学仍是国家开放大学和地方开放大学办学的主要特征。

3.远程教学

当求学者由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演变为履行接受教育的义务的时候,提供更便捷的学习环境就成为教育的基本任务了。开放大学与“宽进严出”是紧密相关的,为满足求学者的需要而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条件,网络、卫星、电视等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手段。“一人教万人学”是对当时以电视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电大教学的真实描述,现在仍可以作为对现代远程教育特征的基本描述。现代信息技术为远程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足不出户、规模效益”是远程教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的形象描述,再加上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管理,远程教学会给面授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

4.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三大功能之一,在开放大学的开放理念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放大学可以把为社会服务做到最大化。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能够在开放大学的支撑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公益性是开放大学的基本特性,人们不必再拘泥于学历教育的束缚,完全可以根据职业、岗位以及个人兴趣的需要,点击想学的课程和想获取的知识,自由地选课和学习,自行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内容,高质量地实现学习伴随一生、改变人生的终身学习愿望。这种全方位、高质量、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是开放大学服务社会和人们的突出特征。

二、我国开放大学的基本任务

培养人才是开放大学的根本任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多样需求,高等学校的定位与特色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所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远程开放大学,其基本任务有三。

其一,满足求学者的基本需求。开放大学作为一所面向基层、面向大众、面向在职人员的普及型、开放性的高等学校,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满足求学者的学习需求。当前的学习需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特征之一是个人知识的不断更新。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建设和完善的阶段中,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更新知识的速度加快,以培养在职人员为主要对象的高等院校必须紧密结合知识的变化,跟上知识变化的步伐,去满足社会发展对在职人员的知识需求,这种知识需求也可以称之为对一个人的理论要求。特征之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职人员掌握最新的理论是重要的,理论是基础,但格物致知还必须学以致用,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不能与实际相结合,那求学者就不会选择我们。传授最新的理论知识,培养能干、会干、干好的能力,永远是开放大学不懈的努力和方向。

其二,成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结合的典范。 开放大学是一所超级巨型大学,若按一般高等学校的师生比去评判,是无法理解其教学规律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革命。这场深刻的革命有三个体现。体现之一是没有边界的辐射力。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选学北京某著名高校的课程,国际知名大学的课程可以通过网络展示其精品精髓的魅力。这就是远程开放教学的辐射力。体现之二是没有限制的学习规模。网上教学的优势就是只要有足够的硬件条件,就可以满足几万人甚至几百万人同时网上学习。体现之三是其灵活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实现实时或非实时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有了优秀的教学一体化设计、优质的网上教学资源、通畅的网络环境,教学效果可能不弱于同等水平的面授课程。为此,开放大学应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相结合的典范。

其三,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在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只是人生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和一个阶段,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要求。为此,发展网络教育是现代教育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学习需求的重要形式。只要有足够的网络条件,网络教学是没有空间限制的,为此,开放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其教学手段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搭建一个适合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大平台是开放大学的历史任务。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发展很快,社区建设已经列入日程。在社区服务中,社区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社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就是优秀师资的匮乏,它直接影响社区教育和全民学习的开展。中国的开放大学应是一个全面开放、服务大众、深入社区、面向百姓的高等学校,有必要制作丰富的网上资源,供百姓有计划、有目的、有收获地学习,使开放大学成为人们喜爱的学习“网吧”。

三、我国开放大学的现实意义

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开放大学,这既是一个历史继承,也是一个现实任务。目前人们在建设开放大学上多少还有些观念上的纠结,表现在:① 开放大学不过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翻牌;② 广播电视大学具有品牌效应,不能轻易丢掉;③ 广播电视大学具有很强的办学系统性,建立开放大学会损坏系统办学。在此,我们陈述以下组建开放大学的现实意义。

1.提供更加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广播电视大学多年的办学历史,对普及大众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人教万人学”的“足不出户”的办学形式受到在职成人的热忱欢迎。但是,由于我国开放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使广播电视大学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始终不能稳定地发挥出来。回顾历史,当广播电视大学以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身份出现的时候,又逃脱不了成人高考和招生计划的束缚,“一人教万人学”的场面一夜间又回到面授课堂。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的电大,办学效益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影响。当时全国电大只有几万人,北京电大只有几千人。以后尽管又努力试行了大学基础班、注册视听生等“开放”形式,但都由于电大不能“异类”存在而夭折。1999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国家赋予电大试办网络教育的资格,电大强大的生命力、严格的教学管理以及良好的社会信誉使电大10年试点中学生人数翻了十几倍,近300万学生的规模令国际同行和国内高等学校惊叹不已。广播电视大学为因某种原因失去全日制学习机会的莘莘学子提供了有利的继续学习的条件,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部分地区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2005年,教育部组织对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进行试点验收,评估认为试点工作取得成功,这也标志着广播电视大学一个新的里程碑。《纲要》中“办好开放大学”的战略部署,既是对电大系统试办网络教 育的充分肯定,又是对广播电视大学的未来充满期望。

2.成为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经济及其结构的变化,使得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分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也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同时,科学技术与生产日益紧密的结合也形成多梯度的人才需求,以适应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同阶段的需要。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类型结构的多样化是适应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个体差异多样化的一种发展趋势。为此,高等教育的多样性是绝对的。在单一与多样的调节过程中,为了消除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利己倾向,除了市场的调节,政府的政策调节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增强了市场对受教育者的选择性和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选择性。教育只能以其自身的多样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市场调节使得高等教育系统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大大扩展,教育同就业的联系相对弱化,这都将增加高等教育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有高层次的学术型教育,有中间层次的技术型教育,也有普及型的实用型教育。同时,随着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与远程学习也必将成为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为此,“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纲要》,第八章)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美国学者詹姆斯・杜德斯达(James Johnson Duderstadt)则根据市场需求把高等教育划分为:名牌学校(Brand-name campuses)、主体学校(Mass-provider institutions)和便利学校(Convenience institutions),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的美国凤凰城大学和英国开放大学就是这种“便利学校”的典型代表。(詹姆斯・杜德斯达,2005)目前这类高等学校遍布世界各地。这类高等学校的形成,既是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又是高等教育自身结构调整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它的出现受到广大求学者的欢迎。

3.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篇4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这其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二字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所以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特征:1.能力的综合性。深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2.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是人的智能的飞跃。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其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比较松散,主要着重于基本素质的培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高校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2.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给予学生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为了其专业需要而设置,基本能力也主要是为专业服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专业知识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苏联和我国改革开放前都是很典型的专才教育模式,德国、法国也倾向于这种模式。3.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指本科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管理、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牢固地打下学科性广博知识的基础,同时学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方向。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既不同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它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第二(甚至第三,但极少)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其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1.双学(历)位制。即在本科学习期间(或适当延长)完成两个跨学科专业的学习,获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2.第二学位制。

3.联通培养制。一是专、本联通。即本科在校生在修完三年本专业课程后,进入另一学科专业学习1-2年,毕业后获原专业专科文凭和后专业本科文凭和学位。

4.主辅修制。即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本、专科)的同时,辅修另一学科专业,修满规定学分,获辅修证书。这是一种可以普遍实施的培养模式,在目前来说也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5.选修课制。通过跨学院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让学生自由选读。学生修满某一模块的规定学分,给予类似辅修证书的学习证明,否则作选修课学分记载。模块式选课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加深对该学科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成为复合型人才。选修课制是一种最灵活、最广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普及性。

三、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为三个层次的改革

第一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或者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的时候,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规格、制订其培养方案、选择其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包括类型与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反馈给社会,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太符合时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候,学校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用原先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应当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变革和优化。因为社会在发展,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的质量观也在不断地变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也许与原有的培养目标有很好地符合程度,但不一定就符合已经变革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比如,按照现今注重素质的教育思想观念去评价以往按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育思想观念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这种人才不能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要,因而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规格重新设计。又如,按照现今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充分提高主体价值的教育思想观念去评价以往片面强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思想观念所构建的单一化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因而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外国教育管理史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篇5

李书影在《外国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中撰文,结合各时期美国社区学院教育国际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发展动因,探究了其特征鲜明的发展历程和多元化的演变路径,总结了其教育国际化改革的经验,以期为当今我国一些地方性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的目标设定和实践路径提供启示。

作者首先梳理了美国社区学院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时期:1.探索与酝酿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表现为学院管理层对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的探索,在此基础上也有效地促成一些重要的国际教育组织和机构的设立;2.实施与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此期间,越来越多的社区学院开始反思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国际环境认知的现状,并积极利用美国联邦政府设立的助学金,开设国际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所在社区的经济发展适应全球化的国际现状;3.深化与推广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在此期间,美国社区学院通过设置多元化的国际教育课程、加大国际生招生规模、鼓励师生出国留学等方式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深化改革和推广;4.制度化与规模化时期(2000年至今),新世纪,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重功能进行重新认知和高度重视,标志着其高等教育国际化随时代的要求迈向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制度化和规模化的基本特征。

受政府政策性的引导和内部全球化学习需求的驱动,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国际化改革在新世纪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传承以往举措的基础上,其多元化演变路径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优化区域性校际联盟的合作,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2.促进国际教育课程的本土化,实现留学项目设置的多元化;3.加大国际生的交流力度,提升师生的国际视野;4.促进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化,增强毕业生的全球素养。

最后,作者基于美社区学院国际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强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意识,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2.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全球素养;3.构建教育国际化校际联盟,优化资源共享与师资发展。

篇6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地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十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认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以德树人首次被确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德树人也是其根本任务。/_德先/_师,树人先正己。高校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只有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才能完成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易产生波动。这就特别需要高校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认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业务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进行综合改革的着力点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特征的概括,而非改革内容的描述;是指改革方式的综合性、系统性,而非改革内容的面面俱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状况愈发突出,如何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决定了教育改革基本特征,即实行综合改革。对于改革而言,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落脚点,既是改革的推动者又是改革的承担者。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全面深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就必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着力点。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综合性、系统性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科研体制改革等,通过高校综合改革,努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实现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

篇7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还处于高等教育的补充阶段,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沿用高等教育体系,重理论而缺乏社会性、实用性,不能适应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有的甚至落后于行业领先技术。教师如果仅仅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势必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望而缺乏学习动机。宜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选择教育内容,实现专业与行业、职业的紧密结合:

①将专业的核心理论体系与衍生发展穿理成线,便于学生掌握;

②充分了解行业领先科技,将新观念新思维及时传输给学生;

③增加实践操作环节,锻炼学生通过实操发现问题,思考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达到强化记忆和消化吸收理论的目的;

④教学内容贯穿和渗透行业认证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有意识地用职业标准作为学习评价标准,使教育成果充分扩大,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二、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形成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以最少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首先从学科基本学习能力出发,然后积淀为一种素质,最后上升到终身学习能力,即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效课堂能兼顾成人学员特殊的学习特征,使其求知欲望得到充分满足,创建成人教育高效课堂成为教育者探寻的目标。近阶段不少教师已经尝试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践,其中讲课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游戏法、练习法等参与性教学方法广泛而综合地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设备演示幻灯片、PPT、课件、短片加强视觉刺激,强化学生记忆。

三、引入国际先进教学模式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 机会成本 教育收益率

一、高等教育产品的定位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依照社会产品消费时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标准,可将全社会产品分成两大类:一是私人产品,二是公共产品(P107)。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从消费方面来看,私人产品不存在市场缺陷,如果产品在生产方面符合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市场提供将使得这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处在理想的水平上。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增加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其他消费者对同一消费品的减损,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当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时,消费者不愿意去购买,所以公共产品无法由市场供。只能以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把产品分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从产品消费的受益范围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一角度来划分的,这两种产品构成了全部社会产品的两极。在现实生活中,产品的性质并非像理论描述那样泾渭分明,一些产品可能处在两极之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性质,通常称之为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就高等教育而言,它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私人产品,因为它的利益并不是由受教育者所独享的;它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共产品,因为它并不满足萨谬尔逊(Samuelson)所指的纯粹意义上的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非占有性(Non―rivalry)、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P19)。高等教育是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一种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另一方面又具有排斥性的产品;另一种是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这种产品,或者由于拥挤而引起,或者是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而引起的。外部效应(Enter―nality)是指个人的经济行为对他人产生了影响,却没有为其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取得应有的收益的现象。从外部效应的结果来看,有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高等教育的利益并不完全由其接受者所独享,它的一些利益被其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所分享,显然,高等教育产品的定位是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

二、关于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政府投资成本收益分析

研究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对于考察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提高高等教育的资源利用率有重要的作用。西方许多学者提出教育“成本一效益”计算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研究分析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因为要研究分析经济效益,并进行量化处理,首先必须考虑投资成本的问题,没有成本就很难说明投资的真正效益。

(一)关于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政府投资的社会成本

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政府投资成本社会成本同样可以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去考察:社会直接成本由两种常见的计量方法,一种是匡算法,一种是实算法。把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和生均预算外用于培养的费用加在一起,就是匡算法得出的直接成本。使用这个方法时必须假设教育事业经费中所有各项费用都与培养费有关;必须假设当年教育事业费中的设备购置费相当于学校已经形成的全部设备的折旧费;还必须假设当年的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校舍建筑物的折旧费。而实算法要求把一切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扣除掉,对学校的固定资产按照不同种类分别给予折旧。本文认为这种计算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社会直接成本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实际些,也比较科学些。

(1)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政府投资社会成本直接成计量可以理解为:

每名毕业生社会直接成本=(■)×学制期

用公式表示为:m=(■)*T

式中X计算为:(年初在校生人数×8+年末在校生数×4)/12

(二)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政府投资收益

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某一所高校乃至菜一个院系高等教育阶段入力资本投资成本和产出之间的比较。衡量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具有有效产出需要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

高校培养的专门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符合才能形成有效的产出,如果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教育产出越多,浪费就越大。受教育者在接受高等教育后其劳动能力是否获得了较大提高,劳动能力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即体现在受教育者知识能力的增长程度上,也体现在综合素质提高的程度上。高等院校在科研方面的贡献也是高等教育的有效产出。投入产出比存在于高等教育系统之内,还没有创造出真正的经济价值,这种效益被看成高等教育的内部效益,也可以叫做办学效益;当高等教育的产出一人才进入社会,加入到经济生产的过程中,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最终经济效益时,由于该效益的经济收益属于高等教育系统以外的部门,所以可以把它叫做高等教育的外部经济收益。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投资社会收益的计量公式是

M:=■

C是单位成本,即培养每一个毕业生的平均费用,P是由于受教育的结果劳动者为社会多创造的价值。C越少,M就相对增加,即经济效益提高。但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C的减少是有限的,只有加大投入,即提高培养费用。才又可能使培养的学生素质更高。

通过上面的公式,P的大小是决定高等教育社会经济收益的主要原因,分析可知P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质量、大学生就业情况、社会给大学生提供的工作是否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等等。这些因素中除了第一条,其余的都是由高等教育的外部条件决定的。所以只有社会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才能使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收益得以实现。

篇9

大学是一个具有多项社会功能和组织目标、倡导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的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广义的大学是指所有从事高等教育的高校,狭义的大学是指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专科型大学等[1]。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和延续性的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来自于西方,其大学理念也来源于西方。西方研究大学理念最有影响的学者是英国牛津的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他于1852年出版了《大学的理念》一书,并提出了“大学是传授普通性知识的场所,大学的任务是提供博雅教育和从事智力训练,大教育的目的是训练良好的社会成员,提升社会格调”的大学理念,直至今天仍然是留给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遗产。其不仅影响着英国大学发展模式,而且对欧美各国大学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另外,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提出的“大学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学术自由,大学的教学与研究具有统一性,学与术分家”大学理念。美国的范海斯(Charles Richard Van Hise,1857~1918)倡导的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等为德国、美国乃至世界的大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学的理念不断得到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国际交往等大学理念。

随着国内外大学的发展和相关大学理念的引入,国内专家学者对大学理念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变化。王英杰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之间关系的规定以及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3]。王亚南认为,大学理念是大学的本体论哲学,它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对大学内在属性和外在形态的追问[4]。王冀生认为,大学理念是试图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这样一些基本问题[5]。

综上,笔者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属性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包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教育观念、外部形态等几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种大学哲学观。

二、大学理念的特征与功能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指出:“大学理念虽然是一个上位性、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哲学概念,但它不仅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而且涉及到时代、社会、个体诸方面的因素。”[6]因此,大学理念的特征中既有不变的因素,即其自身的传统继承性;又有变化的因素,即其自我创新性,二者有机结合。耿有权认为,国际上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呈现出如下特征:1.伦理本位,即大学的办学理念均以追求大学的终极意义为价值取向,包含着大学“求实崇真”的恒定涵义和伦理指归;2.学术自由,即大学能够承认并加以实践的,在这里大学将获得自身学术研究工作的合理性;3. 使命指引,强调大学要开展教育、有力推动科技发展,并以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4. 传承创新,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有它自身的传统继承性,同时也有它的自我创新性[7]。王亚南认为,大学理念具有共性、个性、时代性与前瞻性、社会性与本土性等特征[8]。基于大学理念的哲学属性以及大学发展以及对社会的作用,笔者认为,大学理念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引领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

对于大学理念的功能与作用,潘懋元教授指出,“一流大学要有自己的理念,这个理念应是在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的。”[9]对大学理念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进行了充分肯定。结合大学理念的特征,笔者认为,大学理念通常具有如下功能与作用:

1.导向与锚定功能。

大学理念具有引导大学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以及办学实践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还对大学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管理的取向等起着锚定的作用。

2.规范与教育功能。

大学理念所折射和反映出大学的文化氛围、精神力量、价值取向、理性目标等,不仅在精神上熏陶着、鞭策着、激励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也具有教育人、塑造人、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保证大学教育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3.塑造大学精神与文化。

以大学理念为核心,经过高度概括,并在办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和整合传播,便塑造形成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文化代表着大学的价值追求,对外是一种体现大学自身独特魅力的象征符号,对内凝聚各种力量,激发大学活力,推动大学各项办学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4.推动科技文化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大学理念通过精神的引领、思想的引导、人才的输送、科学技术的传播、规则的示范、决策的参与、文明的联结、文化的融合、价值的选择、批判精神的弘扬、信息的反馈与交流、文化的创新等[10],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和创新,进而从更高的层次上规范、推动经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篇10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深学问;大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4-0003-07

收稿日期:2012-2-18

作者简介: 王冀生(1931-),男,安徽庐江人,大学文化研究和发展中心顾问,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1978年,美国大学走出“象牙塔”融入到社会中去以后,面对既要适应和满足现实社会众多领域不同层次的广泛需求又要坚守大学应有的基本理性和学术价值的两难选择,美国学者约翰·S·布鲁贝克在其学术专著《高等教育哲学》中,以“高深学问”为逻辑起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约翰·S·布鲁贝克以认识论和政治论为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撰写的这本《高等教育哲学》,后来被人们公认为西方论述高等教育哲学的经典之作。

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在人们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明显地出现了一种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主要内涵的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这种文化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信仰危机,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和今日的大学,导致出现了一种大学文化缺失现象,其核心是一种大学精神衰微现象,突出表现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滑坡和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倾向,因而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危机。面对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今日大学面临的新的严峻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警告世人:教育和大学“必须进行最彻底的变革和创新,以使我们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一味的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次的道德和精神问题”。这种状况充分表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今日大学面临的挑战已经远远超出单纯的“高深学问”的范畴,深入到了文化和精神领域,时代强烈呼唤人们实现一次新的文化觉醒。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而又极其深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我国《易经·贲卦》中早就精辟地指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指通过人文“推行教化庶民”和“促使昌明天下”。在西方,比较经典的是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作出的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的界定,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观。后来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加塞特进一步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的内容大多源自科学,但我们经过讨论,足以表明:文化并不是科学。文化的内容虽然是在科学的领域中形成的,但它并不属于科学事实,而是一种生命信念,一种赋有我们时代特征的信念”,“是时代赖以生存的思想体系”,这是一种狭义的文化观。经过研究,我们对“文化”一词的界定是:“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这个界定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文化首先是一种存在,文化存在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知识存在、艺术存在、制度存在和道德存在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态,“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1];另一方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种信仰或生命信念,是人类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之所在。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这是一切文化,其中包括大学文化的共同本质,是我们应当确立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哲学观。

任何社会思潮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大学文化问题,特别是大学精神衰微现象成为当今时代关注的焦点并逐步进入到哲学领域的时候,大学文化哲学便产生了。我们认为,从“高深学问”到“大学文化”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大学文化”为逻辑起点,以“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为核心,从整体上初步构建一个大学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当今时代的强烈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