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笔记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课堂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真实课堂;初中生;物理;笔记特点
一、问题提出
记笔记(note-taking)就是将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记录以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是学生听课和阅读时普遍使用的学习策略。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学习者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在资源管理策略的参与下,认知策略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
自1925年起,Crawford最早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笔记进行研究到现在,国外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数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本实验选择在真实课堂条件下研究初二学生物理笔记的特点。两者不同之处:前者主要以大学生为被试,本实验以初中生为被试;前者学习材料主要来源于学生课程外,本实验就取自于学生当前的教科书;前者听课时间大约20分钟,本实验采用一节正常课时(45分钟);前者主要通过录像呈现授课,本实验以任课老师正常授课方式进行。
二、实验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江苏省镇江市某县级市区初级中学初二年级一个班的全体学生作为被试,共52人,均龄12.75岁。其中男生26名,女生26名。
(二)材料
师生所用课本为2007年苏教版初二物理教材(8年级上册),学习内容从绪言到第二章第四小节《2.4 升华和凝华》;一张A4空白纸(学生记笔记用);一份关于《2.4 升华和凝华》的测试卷,该试卷由两位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高级教师共同拟定,并经过预测修订,包含回忆测试题4题,近迁移测试题2题,远迁移测试题2题。
(三)程序
1.步骤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该班物理任课教师在上第一节物理课时就要求每个学生上课时必须记笔记,并强调随时抽查笔记。此阶段持续到《2.3 熔化和凝固》这一节结束为止,共54天。这一阶段教师不对学生记笔记进行干预,目的是为了获取初二学生自发式记物理笔记特点的信息。第二阶段为笔记记录阶段,时间为一节正常课时(45分钟),听课内容为《2.4 升华和凝华》,教师仍以原来教学风格进行教学,学生在A4纸上记笔记,并强调不允许学生以任何形式在书上做任何笔记。课后回收笔记。第三个阶段是测试阶段,实验课结束后,休息10分钟,学生进入教室进行测验,测试时间为20分钟。同时采取措施保证学生之间没有交流,确保测验成绩的真实性。
2.计分
从四个维度对笔记作品属性细化评估:信息含量。参照Edwin(1977)的方法,将笔记内容划分为信息单元(包括概念、事实、一个命题句子等)。信息含量就是指笔记中的信息单元数。分为属于板书上的信息量和不属于板书上的信息量;笔记质量。自编《课堂笔记质量评分标准》,从五个方面对笔记质量进行评价。内容完整(新知识要点)、细节适当(对要点的补充说明)、重点突出(重点与非重点有区别)、层次分明(主次分明,有条理)和精加工(对知识的组织);笔记类型。传统型(用老师的原话记录并且没有层次性)、线型、矩阵型、推理型(本实验中指以流程图的方式来说明知识间的前后因果关系的笔记形式)和混合型(含两种以上类型);具体表征技术使用。如:特殊标志(画线、圈点、打勾、颜色、符号等)、图表、表示关系的连线或箭头、缩写、速写等。
(1)对笔记的信息含量计分。将教材信息、教师板书和学生笔记信息划分出信息单元,每一个或每一条以“1”分计分,计算信息量。
(2)对笔记质量计分。评分标准见表1。
(3)对笔记类型划分。分为传统型、线性、矩阵型、推理型和混合型。
(4)对表征技术的使用个数计分。对笔记中出现的表征技术的使用,按每一个以“1”分计算总分。
(5)对测试题计分。回忆测试题,每题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近迁移和远迁移测试题,每题分两步,每对一步,就计“1分”,每题最高分“2分”。
以上计分,均有两位初中物理高级教师独立评估,对差别显著的地方,重新商议达成一致,并求出评分者信度。
4.数据处理。全部数据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笔记信息含量特点
经两位评分员的评估,确定本节教材的信息含量及教师板书的信息含量总数分别为45个和18个,学生笔记中信息含量得分见表2。且以上各项评估的信度在0.9以上。
由表2可知:笔记信息含量呈现两大特点:1.从均分上看,笔记信息总量主要来源于板书。笔记信息总量均分为22.17,约占教材信息量的50%,与教师板书相同信息约有70%。2.从标准差上看,笔记信息总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记录不属于板书的信息上。不属于板书信息量均分是6.29,而它的标准差却达6.518;属于板书信息量均分是15.88,而它的标准差却只有2.795。
(二)笔记质量的特点
此处各项评估者信度都在0.8以上。由图1可知:分布图略呈负偏态,即笔记质量总体得分偏高,分数集中在11分。由表3可知:笔记质量各属性得分存在两极现象: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和层次分明呈现天花板现象,几乎是满分;细节适当和精加工呈现地板现象,几乎是最低分(表中括号里的数前者为该项能得的最高分数值,后者为该项能得的最低分数值)。
(三)笔记类型使用的特点
此处评估者信度为0.965。使用传统型、线型、矩阵型、推理型及混合型(本实验中出现的是线型+推理型)笔记的人数依次为:11,38,0,1和2。经x2检验发现,笔记类型存在极其显著差异(68.769,P
(四)表征技术使用的特点
此处评估者信度为0.854。初二学生物理笔记表征技术类型使用特点上,使用较多的类型是:括号有249个(把某些信息放在括号里)、颜色有127个(用另种颜色的笔记某些信息)及箭头有68个(用箭头指明信息流向)。另外少数出现画线(在某些信息下划线)、圈点(在某些信息下标小圆点)、数字系列(用1,2,3……列出信息)和符号。但有一位学生表征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时,采用的是画图法,并结合箭头与颜色表征。个体使用表征技术数量上,大多数学生较少使用表征技术且个体差异较大。近25.0%的学生表征技术使用为0处,近45%的学生表征技术使用在1-3处之间,最多使用为15处(见图2)。
(五)笔记各属性的性别差异
由表4可知:男、女生在属于板书信息、笔记质量总分、内容完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上说:女生比男生掌握了更多的记笔记的方法和技巧,记笔记策略水平相对较高。
(六)笔记各属性的物理优中差学生差异
以最近一次物理考试成绩排序,将前十名学生界定为物理优生,中间十名学生界定为物理中等生,最后十名学生界定为物理差生。对三组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优生与中等生之间除了在细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他笔记各属性都没有差异(P>0.05);中等生与差生之间在笔记各属性上都没有差异(P>0.05);优生与差生之间在信息总量、不属于板书信息和精加工上存在显著差异(P
四、分析与讨论
(一)初二学生物理笔记主要复制教师板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记笔记策略的辅导。
分析三中的(一)-(四)的结果,可以明显发现:在真实课堂条件下,初二学生物理笔记主要复制教师板书。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板书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并且层次分明,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教材信息量的40%,因此学生复制板书就能记录所需要的主要学习内容;二是初二学生记物理笔记的策略处于低水平状态。
精心设计板书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学生在模仿板书中获得了记笔记的一些技能,板书能为学生复习时提供主要的正确的知识内容;坏处是抑制了一些学生通过记笔记加工信息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板书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记笔记策略的辅导,尤其在不属于板书信息、细节适当、精加工、表征技术使用和选择适当的笔记类型上。
(二)辅导学生记物理笔记策略时,尤其要重视提高男生和差生的记笔记技能。
三中的(五)结果除可以说明女生比男生记笔记策略的水平高外,也可说明女生比男生更勤于记录信息。三中的(六)的结果说明学生记笔记策略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差生上,这可能是差生本身学习能力就差导致,也有可能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不认真记笔记或其他原因。因此,在辅导学生记物理笔记策略时,尤其要重视提高男生和差生的记笔记技能。辅导时还要对症下药,男生要克服懒惰思想,善于使用表征技术。差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同时提高记笔记技能。
五、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初二学生物理笔记的特点是:在笔记信息总量、属于板书信息量、笔记质量总分、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和层次分明上得分偏高;而在细节适当、精加工和表征技术使用上得分偏低;笔记类型主要是线型,其次为传统型;笔记特点存在性别和优差生的差异。
初二学生物理笔记主要复制板书,应重视对学生记笔记策略的辅导,尤其是男生和差生。
参考文献:
[1]Locke E A. An empirical study of lecture notetaking and college students.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7,7193-99.
篇2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我们一直讨论的主题。本文主要从课题导入、转变教学方式和对学生学法指导的角度,结合实践经验和学习心得来论述实现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措施。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从精彩的课堂导入入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巧妙有效地导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学问。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生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谈几种导入的方法:
(一)回顾导入法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先温故旧知识而后联想到新知识,这是一种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节课时,我先提出学生旧的认知──“人和动物会生长的原因主要是体内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然后再进一步发起疑问:植物体为什么也会生长呢?这样就为“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生长素”的引入做了铺垫。这样导入,实现了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自然过渡,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效果很好。
(二)创设问题情境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家里阳台上种植的花卉总是朝着光源方向弯曲生长呢?”在学生初步讨论之后,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生长素与这种现象有关呢?”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精彩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快速步入课堂,以最佳学习状态进入所学内容,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本身要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因此,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由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的机会,从中享受探究的乐趣。教师要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使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教师事先没有告诉学生具体的设计和操作方法,而是做好指导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讨论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实验亲身体会了科学实验证明过程,领悟了科学研究方法,并尝试了自行设计实验。结果课堂上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都很高,思维活跃,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也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和效果。通过教师及时组织讨论,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上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做好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再进行点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在活动中发展自主性,使学习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有了自信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指导学生记好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会做笔记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较好。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往往有不少学生不记或不会记课堂笔记,怎样让学生学会记笔记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①课堂笔记的内容记什么:记老师讲的提纲、记重点问题、记疑难问题、记解题方法和规律、记老师的课堂总结。②记笔记的方法:提纲式的记,防止错过听老师的讲解;要留有空白,以便日后做补充用;必要时可作批注。③如何利用笔记:a.利用笔记本做好课堂回顾: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对着笔记本在脑海中回忆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包括每一个细节,实在想不起来再看课堂笔记。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减缓对知识的遗忘。b.课后要做好笔记整理工作:补充笔记中的省略部分,将简化符号复原,对重点部分要核实,未听懂部分弄懂,使笔记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c.经常对照笔记,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灵活运用。
老师可不定时抽查,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很多学生做题时粗心或不会审题,老师可指导学生将每个题目至少认真看两遍,并指导如何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这在平时的反馈练习中常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指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进行章节复习时,教师可采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归纳,学会构建章节知识网络。或者提供几种构建知识网络的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模式构建知识网络。
篇3
一、传统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缺陷
1.学生的被动地位
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一直难以改变。许多教师只注重在课堂中对于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导致学生在整节课中吸收不到更多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听课、做笔记的阶段,课堂的一切都围绕教师而进行,导致了许多学生只会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完全不符合当今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更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新型课堂教育。这样的传统教育使得学生无法培养自学的积极性,也根本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2.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以讲授为主。教师围绕着课本知识,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乏味的讲述,从头至尾,无视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过分强调以传授基础知识为目的,不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出发点,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知识掌握不牢固。教师们不能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生动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死记硬背下来的知识点也更容易忘记,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同时,教师对于学生单一的传授知识,并不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记录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能更好地改进,过分分散精力于课堂记笔记之上而不是课堂内容,最后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们在今后的生物学习中,就无法有更高的兴致和热情,最终无法培养出专业的人才。
3.片面强调“以生物知识的传授”
片面强调“以生物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忽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缺乏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谈不上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忽视对学生自身的生长发育、生活经验、社会经历的紧密联系,以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关注;未能把生命“活”的本质贯穿始终、把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与自然界中生命的存在、发展和演化,以及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将“生物”教成“死物”。
4.片面强调对生物“双基”知识的学习
在生物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片面强调对生物“双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生命整体的把握,未能为学生树立“生物界是一个统一体”的观点;同时,生物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命现象又是丰富多彩的。但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通过死的生物标本、模式化的结构来认识生物体,用简略的语言和固定的程序来描述复杂的生命现象和多变的生理过程,这极易掩盖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纷繁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特点,容易导致死记硬背,限制了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发展规律,未能体现“生命性”的原则。
二、新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
1.教学方式中新观念的出现
随着“以人为本”的概念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高中生物教学也渗透进许多的“人本”观念,以求在课堂中努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生物老师必须对于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拓展知识面,树立与新课程目标相符合的新观念。教师在课堂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和能力作为教学的重心,用这种全新的观念去看待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以人为本”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中,旨在尊重高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同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工作,开发学生们的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积极、公正的心态对待学生,坦然面对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并加以指导改正。这样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生物课的热爱,使学生将生物学科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对于生物课感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2.教学中新科技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声像结合能给予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传统教学中的黑板教育,学生们更容易产生劳累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在学校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跳动的文字,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展现给学生一个更为形象的生物世界。无论从微生物世界,还是宇宙,都能够生动地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例如,人的染色体一节,知识点较多,组合形式较为复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对于遗传的特性更为一目了然,并能在一定情况下,明确指出遗传病的诱因和隐、显性基因对于后代的影响。传统生物科单一乏味的讲解,使学生对于抽象的事物无法建立起思维模型,多媒体正是解决了此类问题,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中更牢固、更快捷地记忆知识点。
3.探究教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
篇4
一、听课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
观察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有一部分同学确实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课前无准备,一无知识上的准备,没有预习习惯;二无物质上的准备,连教材、资料等都没有提前摆好;三无思想上的准备,思维的兴奋点没有转向课堂学习。
(二)课上不专心,一心二用,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没有互动,甚至背道而驰;机械记录,被动接受,教师写什么就抄什么,思维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听评书型,上生物课没有动手的习惯。只有彻底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和方法,才能具备改进学习方法的前提保证。
二、提高生物课学习效率的方法与策略
从生物的学科特点和生物规律出发,在生物课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应把握以下几点:
1.预习后再听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课前预习是上好生物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提条件,在教师围绕“四精”开展教研教学活动的要求下,预习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此,学生课前应根据教师安排的预习提纲和问题,认真预习。预习的重点对象是教材,做到预习后思考及课后练习,做到预习有笔记,带着预习疑问去听课。
2.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同步
在生物课中,学习活动是围绕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进行的,学习方法体现在教法的设计中,而教法的实施又促进了学法的转变。因此,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调动自己的一切积极因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自己的学习活动与整个班级教学活动保持同步。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局外人和旁观者,从而达到师生互动、和谐共鸣的效果。
3.学会听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十万个为什么?”,“问题是学习生物的心脏”。解决问题是生物学习的首要任务,通过解题巩固和检查了所学知识,一定程度上说,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生物能力高低的标准。学会生物解题,提高解题能力一般都要经历从简单模仿到反复练习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长期过程。从解题能力形成发展过程分析,在新课、作业和测试讲评课中,学生应主动与教师配合,积极参与解题思路探索,积极完成课堂练习。学生要注意理解教师对例题中已知条件与设问间内在必然联系的分析,重视教师对解题思路和步骤的归纳,重视在讲解典型例题中对各种解题模式的归纳,就相当于增长了思考的时间,也就等于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重视养成解题的自觉领悟和自觉分析习惯,不搞“题海战术”,从而形成解题先易后难、“先死后活”。在解题学习活动中应区分例题的“分析过程”和“解题过程”的不同,既要学习怎样解题、更要理解教师为什么这样解题。不但要学习教师对例题解法的分析,而且要领悟教师对概念、定律的理解,实际应用过程中知识发生、发展、形成中所蕴含的生物思想方法。
4.主动暴露自己的思维活动,提升思维品质
“教学是思维的体操”。生物教学的本质就是生物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可见思维能力培养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三种思维活动: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生物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创造,在生物活动中揭示和暴露生物家的思维活动使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复苏,然后指导、调节、控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实现师生思维活动的同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习中起着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具有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生物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多角度、多层次的启发、诱导、提问下主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主动暴露自己的思维活动,这样教师才能通过对信息的反馈把握住思维方向的调控,培养收敛思维能力。同时应敢于猜想和善于质疑,遇到与自己的不同见解,可举手提问,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升自己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5.重视小结,优化认知结构
按照教学环节,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都会对整节课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通过小结使整节课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强调知识间的关系,使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全面深刻。此时,同学们可不能因快下课而放松注意力,反而应认真听讲,并逐步养成自己独立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6.笔记少而精
篇5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中生物;团体活动
任何一门学科在实际中都会得到运用,所以每一学科的学习都很重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我们今天所要说的体验式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在生物课堂上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生物的懒惰性,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了新的起跑点。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劣势
在以往的生物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课本知识学生忙着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讲和学生听为主,没有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要作用,课堂显得很单调,缺乏学习动力。在接近测试的时候为了应付考试学生都搂着书本和笔记死记硬背,典型的“临时抱佛脚”学习法,这样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感觉疲惫而且学习效果并不好。现阶段,为了让学生高效地进行学习就要改变以前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采用新的先进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体验式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要具有新的教学思路
由于长时间旧的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还未熟悉新的教学方法,不能在教学中顺利地实施,还有就是教师没有尝试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仍旧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目标,课堂上离不开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方法,课下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完成。所以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积极运用新的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生物课堂教学。
2.体验式教学把学生的“情感”放在首位
在体验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书本上的知识为基础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从以前的被老师逼着学习变为现在的自觉自愿学习,在根本上有了很大区别,在情感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旧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强行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督促学生做笔记背诵知识点,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在教师一手操作下完成的,学生只是学习任务的履行者,没有任何情感参与在学习中,所以造成了以往生物课堂的枯燥学习,学生没有学习劲头。而体验式教学使生物课堂教学焕然一新,教师不但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共同展开问题的探讨,大家竞相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了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注重学生“体验”学习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物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生物有关知识的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方面让学生通过观察、自我分析、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再结合书本知识说明和解决一些有关生物学习方面的问题。高中生物的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必须自己动脑思考,学会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还要通过嘴来表达需要用手实际操作,在这一系列的身体动作中,学生真正体现出了“体验式”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学生一方面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具活力,改变了以前死气沉沉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不但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更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好习惯,让学生勤于做各种生物实验,对书本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书本知识得到巩固,在学习上起到了推动作用。
4.团体活动促进学生交流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点进行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之间通过表达意见、交换观点加深了彼此的了解,让学生相处起来更加融洽。教师通过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团体合作得出学习结果,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了集体的重要性更注重团队的力量和荣誉,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的品格。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通过集体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积极学习别人的优点。在体验式的高中生物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再单方面地对学生传授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生动多样。学生通过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听、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的亲身“体验”,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在学习上学生比以前主动了学习起来有趣味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就加深了巩固了,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省心,体验式教学方法让教师和学生得到了实惠,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来也会在更多的学科学习中用到。
参考文献:
篇6
一、学会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生正式听课学习之前所做的知识准备,是一种初步的自我学习行为。通过预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质量,这己是许多优秀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必由之路。那么,预习有哪些步骤,如何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呢?
(1)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对即将学习的基本内容先作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记下要点。如在预习阅读过程中可对一些生物学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用笔勾勾划划。
(2)加强新旧知识联系。预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前面所学的知识若掌握不牢,就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因此,预习时可以及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联系起来。
(3)生物教材中的图表较多,预习应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看图表相结合,看书与解题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然后带着问题听课,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
二、学会课堂学习的方法
(1)学会记笔记
学习生物时还要学会记笔记,笔记是一项技巧性的活动。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刚一开始学生可能跟不上,可每节课后找适量时间整理补充笔记。但要避免将笔记记为教师上课的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也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教师板书的翻版。上课是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教学生处理好听课、思考和记笔记的关系。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采用写标题留空白课后补充的方法。笔记可以使课后复习的效率得以提高,并丰富完善知识体系。 转贴于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国内外新的生物技术等热点,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例如,糖尿病患者是因为吃得糖太多吗?还可以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周围生物的影响等。学生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3)学会思考生物问题
学习生物不仅要认识和记住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通过分析综合、对比判断,研究生命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懂得学会思考分析生物问题。如运用综合的观点观察现象、分析联系、找出规律,如DNA和RNA的区别、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异同及联系等,形成鲜明而准确的印象。学生学习时要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思考质疑,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三、学会收集处理信息
篇7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主要途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高中生物老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下,取得较好、较多的教学成果,完成高中生物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下面我们主要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课堂的有效性。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概述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显著效果。有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生物学知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动手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出现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质量是否有效性衡量的标准是学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二、提高高中生物课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老师在课前充分备课。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生物学科和语数外的主要学科相比,课时是比较少的,老师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备课。
老师要做到充分备课,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一周的课时整理好,并把引导学生学案的笔记编制好,备好一周的课,使每一堂课都有比较连贯的思路,调整好大体的脉络,还有提醒学生在其提前预习课本内容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可以把整个生物组的老师集合起来集体备课,发挥其集体的优势。除了个别的课时需要单独备课,大部分的教学课堂需要集体备课,它是教研活动的重要部分,集体备课写的教案集合了大家的智慧,保证了备课的质量,也调动了老师的工作热情。集体备课可以使老师的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生物学科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科是一门比较综合的学科,不完全是数学的纯粹逻辑,也不是语文书本引起的想象和共鸣,生物学是一门对生命奥秘的探究,是人类与大自然相互改造、熟悉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着多种多样的精彩故事。
在高中生物课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生物的内容和日常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学习生物这门课程的时候,也是对整个世界和生活实践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教授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发言进行讲授,把课堂还原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教学效果会比老师教授的效果要好,老师在教学中是起到引导的一个作用。生物课相比物理课的优势在于实验课程比较容易开展,有了这样的优势,老师要充分的利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
(三)营造和谐的、愉快的生物课堂氛围。上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学习生物的兴趣和老师提前备课的教学成果,最终是在生物高效课堂上得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和谐的课堂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学习,可以提高生物课堂的高效性。
要想营造这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老师有着严谨又不失热情的教学,对学生的求知欲师生之间要进行积极的探索,这种和谐关系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如果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充分的交流沟通,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课堂气氛不能活跃起来,更不用说高效课堂了。所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是整个教学的中心,平等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保证每位学生都不会掉队。和谐的教学环境、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遇到问题和难题时共同探索,这些都为高效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和谐氛围下的高校课堂,可以使每位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对自身有一定的认知,在课堂中肯定自己,体现学习成功的乐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生物课程的意义。
(四)学习课堂内容后进行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课堂这个大本营可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课后教学反思实现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反思之后作出记录可以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在课程结束之后,对课堂内容进行一定的总结,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根据这些经验和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保证教学的高效性。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高中生物课课程的有效性,就要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引导学生的作用。课堂有效性教学活动在高中生物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任务等情况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更好地推动生物教学教育,进而更有效地推进高中生物课课程的有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 丁春,鲍战猛,刘洋洋,程臆臻.高中生物课课堂有效性的探讨
[J].才智,2012(20).
[2] 徐勇.新课改下如何让提高高中生物课课堂教学有效性[J].河
南大学学报,2012(12).
[3]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
(04).
[4] 曹国辉.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山东
师范大学学报,2013(06).
[5] 唐万红.提高高中生物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苑教育,
2013(15).
篇8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复习效率 提高策略
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新授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复习课,甚至有个别教师直接忽略复习课,这其实是教学中一个比较大的误区,这一误区同样存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影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面对这一实际,生物教师应当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复习课的重要性,将复习课提升到与新授课同等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生物知识,借由复习过程加深对新授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现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复习效率的策略的思考。
一、以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初中生要学习的科目较多,相较于语数外等主要科目,生物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只能算是副科,自然学生课余花在生物学科的时间就会少许多,教师不能指望学生在课余时间钻研生物学科。因此,除了专门的复习课之外,教师在每一节新授课上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于复习,只注重讲授新知识,忽略复习是不会取得高效率的。初中生物学科的许多知识需要学生理解性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记忆方法,使一些无意义的、难记的材料与知识点能与头脑中的一些鲜明奇特的形象相结合,从而强化记忆效果。
例如借助诗歌谚语帮助学生巧记忆,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的遗传性,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解释生物的变异性,以“飞蛾扑火”解释应激性与趋光性,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解释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在复习过程中通过记忆方法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二、引导学生科学做笔记
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做笔记的环节应该给予更多关注,记笔记并不是指一板一眼地抄下教师的课件,也不是指复制教师的板书。实际上,记笔记的过程更应该是对所学生物知识进行精加工从而加深理解的过程。当然,要使学生达到这一水平,少不了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关键词与条分缕析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与框架,实现新旧知识的相互融合理解,拓宽知识面。在此基础上,将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与框架整理出来的过程即是学生复习巩固的过程。在这样做笔记的过程中,学生不会注意力分散,因而有利于保持注意与兴趣,从而有效组织材料。
如七年级下册第8章人的营养①这一章节教学中,针对缺乏无机盐的表现及缺乏维生素的表现,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力争以最简洁的列表形式加以总结与呈现。针对消化系统的结构组成,可以引导学生以更具体、形象的方式做笔记,不必拘泥于文字,只要能达到深刻理解记忆的目的即可。
三、借助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复习
生物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单向地讲解,任由学生坐在下面听,是不会出高效率的。提问不仅是引入新课、讲授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搞好复习的重要途径。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通过解决问题完成复习。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比教师罗列的重难点更准确,更适用于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复习,对知识领会得更好。
如七年级下册第9章人体内物质运输这一章节教学中,在明确人体内具有三种不同类型血管的基础上,提问其管壁特点、血流速度及功能等,并提问人体内的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与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相比较,即保证血液的流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血液循环的整体路径。即:
四、以生成性学习助推复习
生成性学习就是训练学生对阅读的材料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促进深层次理解。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一改新授课以课本为中心的做法,变为更多地在抓关键知识点的基础上抛开课本,引入课本之外的相关材料,且这些用于复习的材料必须经过教师的精挑细选。这样,这些材料会成为学生复习的“拐杖”,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积极加工、整理与归纳,可以实现所学知识与自身经验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对复习材料加以认知与体会,只是简单记录与记忆,则不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拟写材料中没有的、与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相关的或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由此推动复习深入。
如七年级下册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这一章节教学中,有关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复习中可以生成性学习助推复习,即通过网络或阅读报纸杂志,精选与生物学科该部分知识密切相关的前沿材料,组织形成最适合学生当前阅读水平的补充阅读资料,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画出神经系统组成的树状图,从中选出最优秀的加以展示,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这一活动中取得进步,获得提升。
五、结语
本文总结了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常用策略,包括以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引导学生科学做笔记,借助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复习,以生成性学习助推复习,等等,借助这些策略,教师可以实现构建高效初中生物复习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应成为广大初中生物教师的追求。
注释:
①文中所列举的课例均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教材.
参考文献:
[1]赵占良.关于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教育目标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2]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生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01.
[3]陈运保.教学的生成性及应对措施[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篇9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生物 有效课堂 构建策略
1 高中生物课堂现状分析
1.1 高中生学习生物现状
笔者选用100名高中生针对其学习生物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其调要问题如下:
(1)56%的高中生对生物学科的整体看法是“一般”;“不喜欢”的占调查人数的24% ;“较喜欢”和“很喜欢”分别占调查人数的11%和9%。(2)生物学科内容的难易程度调查中, 34%的学生觉得内容“太难”;而只有14%的学生认为“容易”。(3)对生物课堂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来自“教师”,其中占调查总人数的74%。(4)48%的学生学习生物的动力来源于“应对高考”; 31%的学生学习生物的动力来源于“教师的严厉”; 而仅有13%的学生的动力才是“有兴趣”; 8%的学生认为是“教师教学有方”。(5)在学生对喜欢生物上课环境的调查中,67%的学生喜欢多媒体教师。可见大多数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普通教室”上课环境。(6)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弊端调查中,发现有42%的调查学生认为“过程不错,但是效果不太好”。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很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课件花哨,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做笔记。
1.2 调查原因分析
(1)高中生物课堂乏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从调查发现,普遍高中生,不喜欢生物,没有学习的兴趣。有些高中生物教师认为高中生已经长大了,没有必要使课堂增添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再加上高中生所面临的考试压力,应该让课堂多一些知识的传授。但是,这样的课堂,信息量过大,让学生顾此失彼,也耗费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2)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为什么我们的高中生物课堂这样单调、没有实效性,其关键在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出现偏差,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学方法选用上不能创新,忽视对课堂教学的优化和精心设计,缺乏专业责任感。致使课堂教学死寂沉沉,缺少趣味性,生物教学质量提升较缓慢。
(3)多媒体使用不恰当。很多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对多媒体的使用过于频繁,移动的画面速度又快,导致课堂上华而不实,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很多基础知识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加上,学生因为不能真实的看到题目清运算的过程和解题的思路,其大脑一片空白。
2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的分析
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发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得到最大优化,其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对于高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沉重,学习课程繁重,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课堂充满实效性,提高课堂效益。
3 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3.1 优化教学过程
新课改要求每节课都要达到三维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怎么教的,学生又是怎么学的,只要方法正确了,其学习结果肯定有一定的成效。新课改下,有效教学理念,是迈进了成功的第一步。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教学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好教学前的准备阶段和具体的教学实施阶段,最后还要认真分析,进行教后自我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3.2 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以其自身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可观赏性等等优势,走进了课堂教学中的每个角落。但是针对高中生物教学自身的学科特点而言,其基础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在调查中发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要尽量避免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行为,尤其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一定要适当的采用,注意授课内容和目标,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性地运用,才是最佳的效果。
3.3 有效课堂评价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用采用教学评价这一手段,来显示差距,强化导向,促进公平。《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就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其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自己的班级课堂教学中尝试建立了同学间自评与互评、教师的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凭借这个评价体系,培养了学生们探求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欲望。
3.4 提高高中生物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教师承担着直接实施新课改理念的重要角色,也决定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操作者,他在推进课改的进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有效的认识条件,把课本上的生物现象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把新旧知识进行合理整合,启发学生围绕学习脉络,来整体把握生物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且构建一定的生物知识体系;而且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去探索,在探究中能够大胆质疑、思考、实践,让知识变得具有趣味性,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更新自身文化素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达到喜欢生物教师,喜欢这门学科的目的。
4 小结
“教无定法,关键得法”。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教师,其成功来源于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不断的更新和提高的过程。教师怎样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新改革下,鲜活、平等、宽松、提问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其有效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教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只要教师能够更新教学观念,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认真负责,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最终实现有效生物课堂,培养健康成长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 童庆年.新课改理念及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J].中学生物教学,2006(11):9-10.
[2] 胡继飞.论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的观念转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篇10
【关键词】生物课程 课程设计 提问现状 可操作性 解决措施 有效性评估
如何有效的学习生物都是现在同学们面临的难题!所以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初中生物课程,让该课程更加的有活力,有动力,更有效率。针对初中生物课堂的提问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
先来看一个案例: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经常出现理解错误以至于答非所问,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问题为识记水平,学生因为记忆错误而导致回答错误;学生没有认真仔细的审题,不能筛选出有效信息导致回答的不准确;教师提问太深奥,提前对下一节将要讲述的问题提问或者是对需要强化的内容进行提问,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思路,只能面面相觑,也会降低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抑或导致学生思维断层。
案例观察2:植物的蒸腾作用
师:小麦生长后期(抽穗和灌浆期)其光和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是什么?
生:水分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发育。
师:错!(当头一棒!)
生:(顿时鸦雀无声)……(茫然!)
师:思考错在哪里?
生:……(所有学生苦思冥想,有的学生轻声讨论。)
师:植物一生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那个方面?
生:植物一生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师:抽穗和灌浆期的小麦只是植物一生中的一个阶段,那它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什么呢?
生:蒸腾作用。
[案例分析]学生误答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受到题目本身的迷惑从而无法辨认清楚,另一方面又没有挖掘出教师课堂提问中的暗含信息导致其审题不清。题目的迷惑在于“抽穗和灌浆期小麦的光和作用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学生很可能顺理成章的认为:这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生长和发育;教师的暗含信息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休眠阶段除外),吸收的水分有95%~99%用于蒸腾作用,抽穗和灌浆期也不例外,这个时期小麦的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仔细分析题意,善于对信息进行筛选,而不是没有方法的教学,当学生受到课堂打击时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越来越不重视生物学习。所以,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学生的能力才会提高,学生才能够准确回答课堂提问,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另外,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设计时还要考虑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生物课程的课堂提问设计包括生物课程的结构性知识的课程设计、体系性知识的课程设计、区域性知识的课程设计、民族性知识的课程设计等等方面都是我们在生物课程设计方面应该考虑的方面。其中就区域性知识的课程设计来说,每个地区的教学条件不一样,东部发达地区的教学水平相对较高,教学质量较好,教学环境氛围浓厚,师资队伍的实力雄厚等等方面的原因都决定了东部地区的课程设计更科学合理、实用性、可操作性更强,τ诤⒆用蔷蜕物方面的提升来说更有效,更实用。而对于西部老少边区来说,有一个安静的、安全的、整洁的教学环境都有一定的困难。
除此之外,课程的实施情况的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就课程本身知识体系的设计来说。一个课程的实施要求老师必须熟悉课程本身的结构,有哪些知识点,怎样讲解学生才能理解。这个就需要老师提前做好笔记,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有自己的看法。可能大家都知道,老师在讲解某一学科的时候,都有教案,那个教案就是老师对于课程的内容设计,老师在教授一门学科时,都有自己的课程完成情况的考核。所以老师在拿到那本教学教材的时候,就会在心里构思怎样去上这门学科,什么时间段传授什么知识,才能争取在高效率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
总而言之,就是想说对于初中课程的现状的设计要从多方面考虑。对于课程提问设计中存在的弊端要及时解决,比如说在提问设计中会碰到需不需要课程设计的问题,每一个设计者都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还有,很多学校对于生物课程的设计很合理,但是对于课程实施后的评估工作做的很差,经常只有前面的过程,而没有对于课程的反馈,这是现在很多课程设计后实施情况的弊端,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科学的需求分析下,设计出有效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实施后,要对课程实施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评估,对于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正与完善,对于合理的地方继续坚持。
结束语
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现状就是方式过于死板,创新性提问的方式很欠缺。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个性化教育与创新性教育才是未来课堂提问设计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仓学斌. 浅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8).
[2] 张莉萍、高培仁. 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析[J]. 教学与管理,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