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技术优点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嫁接技术优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嫁接技术优点

篇1

关键词:有线电视; 加扰技术; 解扰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线电视网由传统的同轴电缆向光缆电视网过渡。但目前光纤到家(Fiber To The Home,简称FIvrH)成本太高,因此通常采用主干线传输用光纤、分配网络用同轴电缆,即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Hybrid Fiber Coax,简称HFC)。基于HFC的有线电视网具有频带宽、传输节目套数多、图像质量好、可扩展多种业务等方面的优势,将从只播送广播电视向综合业务发展,既有广播电视又有付费电视、节目点播、电话、数据传输等业务。因此,今后有线电视网朝着多功能有线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一”的宽带双向综合服务网的方向发展,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电视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要求不断提高,电视台需要扩展多种业务(如:远程教育、视频点播、数字电视、综合信息服务等),不断更新技术装备,“付费电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1 付费电视

    付费电视是指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应用“加密”技术,用户交了钱才能收看的电视。也就是有线电视发送端对电视信号进行技术处理(即加密)后传送,用户与电视台签订合同缴费后使用解扰器才能收看节目,如图1所示。

     图1  有线电视系统加扰和解扰示意图

     有线电视“加扰”是CATV系统的发送端改变标准电视信号的特性,以防止非授权用户接收到清晰的图像和伴音。所谓“解扰”就是利用解扰器将“加扰”电视信号还原为标准电视信号,而授权用户安装上解扰器便可收看加扰电视节目。

2 线电视信号加扰和解扰技术

2.1 视频倒相方式

这种方式是把图像信号的相位颠倒以后进行传送。正常的电视信号波形和加扰后的波形对比如图2所示。未经解扰收到的图像是黑白反转,亮的地方变暗,暗的地方变亮,故不能显示出正常的图像。这种方式解扰时只要将被颠倒的视频信号倒过来即可。

图2视频倒相加扰波形

   2.2 叠加干扰波方式

    这种方式是把正弦波或方波信号作为干扰信号叠加到视频信号上,对图象信号起干扰作用。如:将与行同步信号频率相同的正弦波叠加到视频信号上,从而使图像信号幅度超过行同步信号幅度,如图7—3所示。

图7—3正弦波加扰原理

    这样,用户接收时电视机的同步分离电路无法分离出正常的同步信号,产生了行不同步,不能正常收看。其解扰方法是在解扰器中加入一个幅度合适、相位与加扰波相反的信号,将视频信号还原至未加扰时的正常情况,使电视机能分离出行同步信号就能正常收看图像。

2.3 同步代换

   同步代换是目前用得较多的视频加扰方法,它是将视频信号中的行同步或帧同步脉冲信号用非标准的信号波形代换。用数据副载波代替原同步信号,同步信号包含在数据副载波中如图4所。解扰时可采用数据解调器解调出同步信号,使图像同步。

图4同步代换示意图示。

2.4 行扫描顺序搅乱方式

    这种方式是搅乱行扫描线的排列顺序,使接收端的行顺序和发送端不同序。电视的每一都是由575条水平扫描线组成,按顺序自上而下排列,若使其在屏幕中的上下位置发,破坏画面正常组合就可以实现加扰,如图5所示。解扰时,解扰器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先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一行为单位存储在存储器前端授权系统将授权信息按地址送到解扰器的权利参数解码器。解扰器收到授权信息后恢复原电视信号行顺序,再经数模转换成模拟电视信号,滤除杂波完成解扰,这样授权后用户就可以正常收看。

图5原图像和加扰后图像    a)原图像b)加扰后图像

2.5 行切割分段交替位置方式

  加扰时将每一行扫描线分成8段,使用二进制编码,发送时将编码顺序存入存储器中。如图6所示。解扰时由前端授权系统将授权信息通知解扰器,解扰器从存储器中取出相应线段还原为原行线段的排列顺序,从而完成解扰,用户就能正常收看。

图6行切割分段交替位置方式示意图

    以上是现阶段常用的几种基本加扰方法,而数字压缩的全数字加解扰技术是一种更新的、具有巨大发展前途的新技术。在卫星电视广播中,既有加扰又具有节约转发器数量的作用,应用于有线电视的数字电视传输和加解扰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3 数字压缩的全数字加解扰技术的特点如下

  1)数字压缩具有信号质量好,无失真积累、易加扰、功耗低、多功能等优点。VOD、HDTV等方面都提出了数字压缩问题,而卫星传送1套模拟电视节目的带宽就可以传送10套数字电视节目,而适合运动图像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MPEG—2为数字压缩提供了技术保证,现阶段应用于CATV系统的成本也较低了。2)CATV系统中使用数字压缩加解扰技术是CATV加解扰技术的飞跃,具有破译难度大,授权密码隐匿性好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李玉霞. 浅谈有线电视加解扰技术和可寻址管理系统及应用. 有线电视技术,2001,8(24).

[2] 孙小明,徐德存.有线电视加解扰技术在电视电话会议中的应用. 中国有线电视,2006(18).

篇2

关键词:串联电容补偿;过电压;潜供电流;次同步谐振(SSR);暂态恢复电压(TRV);电力系统

1、引言

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提高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和系统稳定性,且对输电通道上的潮流分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采用可控串补还可抑制系统低频功率振荡及优化系统潮流分布;

但在系统中增加的串联电容补偿设备改变了系统之间原有的电气距离,尤其是串补度较高时,可能引起一系列系统问题,因此在串补工程前期研究阶段应对这种可能性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案及措施。 我国南方电网是以贵州、云南和天生桥电网为送端、通过天生桥至广东的三回500kV交流输电线路及一回500kV直流输电线路与受端广东电网相联的跨省(区)电网,2003年6月贵州—广东的双回500kV交流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南方电网形成了送端“五交一直”、受端“四交一直”的北、中、南三个西电东送大通道。随着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提高这些输电通道的输送能力和全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及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经研究决定分别在平果与河池变电所装设可控串补(TCSC)及固定串补装置(FSC)。通过对南方电网平果可控串补工程及河池固定串补工程进行的系统研究工作,作者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中,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能引起的系统问题获得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总结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及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输电线路加装串补后所引发的系统问题主要有过电压、潜供电流、断路器暂态恢复电压(TRV)及次同步谐振(SSR)等问题。

2、串补装置结构及其原理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串联电容补偿装置按其过电压保护方式可分为单间隙保护、双间隙保护、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保护和带并联间隙的MOV保护四种串补装置。带并联间隙的MOV保护方式的串补装置具有串补再次接入时间快、减少MOV容量及提供后备保护等优势,相对而言更有利于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水平,因此目前在电力系统的串补工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1)MOV是串联补偿电容器的主保护。串补所在线路上出现较大故障电流时,串联补偿电容器上将出现较高的过电压,MOV可利用其自身电压–电流的强非线性特性将电容器电压限制在设计值以下,从而确保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2)火花间隙是MOV和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后备保护,当MOV分担的电流超过其启动电流整定值或MOV吸收的能量超过其启动能耗时,控制系统会触发间隙,旁路掉MOV及串联补偿电容器。

(3)旁路断路器是系统检修和调度的必要装置,串补站控制系统在触发火花间隙的同时命令旁路断路器合闸,为间隙灭弧及去游离提供必要条件。

转贴于 摘要:文章结合我国南方电网河池固定串补及平果可控串补工程,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装设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后的系统状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指出一些系统问题,如过电压水平升高、潜供电流增大和可能发生的次同步谐振均源于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固有特性,通过研究认为当串补所在输电线路发生内部故障时,采取强制触发旁路间隙等保护措施,是避免出现系统恢复电压水平超标和潜供电流增大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还建议在串补站内装设抑制或监视次同步谐振的二次装置以抑制和避免系统发生次同步谐振。

关键词:串联电容补偿;过电压;潜供电流;次同步谐振(SSR);暂态恢复电压(TRV);电力系统

1、引言

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提高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和系统稳定性,且对输电通道上的潮流分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采用可控串补还可抑制系统低频功率振荡及优化系统潮流分布;

但在系统中增加的串联电容补偿设备改变了系统之间原有的电气距离,尤其是串补度较高时,可能引起一系列系统问题,因此在串补工程前期研究阶段应对这种可能性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案及措施。 我国南方电网是以贵州、云南和天生桥电网为送端、通过天生桥至广东的三回500kV交流输电线路及一回500kV直流输电线路与受端广东电网相联的跨省(区)电网,2003年6月贵州—广东的双回500kV交流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南方电网形成了送端“五交一直”、受端“四交一直”的北、中、南三个西电东送大通道。随着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提高这些输电通道的输送能力和全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及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经研究决定分别在平果与河池变电所装设可控串补(TCSC)及固定串补装置(FSC)。通过对南方电网平果可控串补工程及河池固定串补工程进行的系统研究工作,作者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中,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能引起的系统问题获得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总结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及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输电线路加装串补后所引发的系统问题主要有过电压、潜供电流、断路器暂态恢复电压(TRV)及次同步谐振(SSR)等问题。

2、串补装置结构及其原理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串联电容补偿装置按其过电压保护方式可分为单间隙保护、双间隙保护、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保护和带并联间隙的MOV保护四种串补装置。带并联间隙的MOV保护方式的串补装置具有串补再次接入时间快、减少MOV容量及提供后备保护等优势,相对而言更有利于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水平,因此目前在电力系统的串补工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1)MOV是串联补偿电容器的主保护。串补所在线路上出现较大故障电流时,串联补偿电容器上将出现较高的过电压,MOV可利用其自身电压–电流的强非线性特性将电容器电压限制在设计值以下,从而确保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2)火花间隙是MOV和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后备保护,当MOV分担的电流超过其启动电流整定值或MOV吸收的能量超过其启动能耗时,控制系统会触发间隙,旁路掉MOV及串联补偿电容器。

(3)旁路断路器是系统检修和调度的必要装置,串补站控制系统在触发火花间隙的同时命令旁路断路器合闸,为间隙灭弧及去游离提供必要条件。

(4)阻尼装置可限制电容器放电电流,防止串联补偿电容器、间隙、旁路断路器在放电过程中被损坏。3串补装置引起的过电压问题 串补装置虽可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但也影响了系统及装设串补装置的输电线路沿线的电压特性。如线路电流的无功分量为感性,该电流将在线路电感上产生一定的电压降,而在电容器上产生一定的电压升;如线路电流的无功分量为容性,该电流将在线路电感上产生一定的电压升,而在电容器上产生一定的电压降。电容器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改善系统的电压分布特性;但串补度较高、线路负荷较重时,可能使沿线电压超过额定的允许值。河池及平果串补工程的线路高抗与串补的相对位置不同时,输电线路某些地点的运行电压可能超过运行要求。

例如,惠河线或天平线一回线故障时,如将高抗安装在串补的线路侧,则串补线路侧电压可达到561kV或560kV以上[2],均超过高抗允许的长期运行电压,因此在两工程中均建议将线路高抗安装在串补的母线侧以避免系统运行电压超标的问题。 在输电线路装设了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后,线路断路器出现非全相操作时,带电相电压将通过相间电容耦合到断开相。河池FSC及平果TCSC工程中的惠(水)—河(池)及天(生桥)—平(果)线路上均已装设并联电抗器,如新增加的电容器容抗与已安装的高压并联电抗器的感抗之间参数配合不当,则可能引发电气谐振,从而在断开相上出现较高的工频谐振过电压[3].因此在这两个工程的系统研究工作中对串联电容器参数进行了多方案比选以避免工频谐振过电压的产生。 对这两个串补工程进行的过电压研究表明,由于惠河线及天平线两侧均接有大系统,无论惠河线或天平线有无串补,在线路发生甩负荷故障时,河池及平果母线侧工频过电压基本相同;仅在发生单相接地甩负荷故障时,串联电容补偿的加入使得单相接地系数增大,从而使线路侧工频过电压略有提高,但均未超过规程的允许值,不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串补装置对潜供电流的影响

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两端故障相的断路器相继跳开后,由于健全相的静电耦合和电磁耦合,弧道中仍将流过一定的感应电流(即潜供电流)[4],该电流如过大,将难以自熄,从而影响断路器的自动重合闸。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装设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后,单相接地故障过程中,如串补装置中的旁路断路器和火花间隙均未动作,电容器上的残余电荷可能通过短路点及高抗组成的回路放电,从而在稳态的潜供电流上叠加一个相当大的暂态分量。该暂态分量衰减较慢,可能影响潜供电流自灭,对单相重合闸不利;单相瞬时故障消失后,恢复电压上也将叠加电容器的残压,恢复电压有所升高,影响单相重合闸的成功。根据对河池串补工程进行的研究:惠河线的惠水侧单相接地时,潜供电流波形是一个低频(f≈7Hz)、衰减的放电电流,电流幅值高达250-390A[5](见图2)。断路器分闸0.5s后,该电流幅值仍可达200-300A,它将导致潜供电弧难以熄灭;如单相接地后旁路开关动作短接串联电容,潜供电流中将无此低频放电暂态分量[5]

篇3

一、 采用新技术

全部采用嫁接换根技术,这是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茄子嫁接是采用野生茄子作砧木,将茄苗嫁接在砧木上的一项技术。茄子嫁接后根系发达,具有抗病性强、生长势强、生长期延长、品质提高等优点,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二、 采用新品种

砧木品种选用的是托托斯加。该品种与接穗亲和力好、根系发达,可提高接穗品质,特别是中后期长势旺盛、生长速度快、直立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接穗品种采用早熟京茄1号。该品种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茄子新品种,最大的优点是:易坐果,果实发育速度快,畸形果少;株型直立、紧凑,连续结果性好,前期产量集中,特别适合保护地生产,同时也适应早春露地小拱棚覆盖栽培;果实近圆球形,果色紫黑发亮,果肉浅绿白色,商品性状特别好;平均单株结果数8~10个,门茄最大单果重1.25 kg。

三、 适期定植,提早采收

北京地区大棚嫁接茄子适宜的定植期在3月20日左右,与露地4 m小拱棚比较可提前定植15~20 d。因此,在5月初春大棚嫁接茄子即可采收,上市可提前15~20 d。因为门茄易坠秧,应及时采收。一般当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浅色环带变窄或不明显时,表示果实已生长缓慢,此时即可采收上市。

四、 合理进行水肥管理

底肥要充足,每667 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 000~6 000 kg,氮磷钾高含量三元复合肥50 kg。先将2/3肥料漫撒在地表,旋耕1遍,将肥土混匀,再按定植行距75 cm开沟,把剩余的肥料施入沟内。从门茄膨大期到采收结束,10 d左右一水一肥。肥水和清水交替灌溉,保证果实的膨大和发育。每次每667 m2浇冲施肥15~20 kg(高钾)。每隔7~10 d叶面喷施0.3 %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保证钾肥的供应。

篇4

关键词:核桃;低产林;高接换优;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丹凤县是核桃最佳适生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全县核桃栽培面积2.447万hm2,其中良种核桃1.287万hm2、实生核桃1.16万hm2,核桃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主导产业。但由于长期以来栽植实生核桃苗木,形成了核桃品种杂乱多样、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因此对核桃低产树进行改造,嫁接优良品种,增加良种核桃面积,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几年来,通过反复嫁接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丹凤县得到示范推广,累计完成核桃低产树高接换优8666.7hm2,成活率达到90%以上,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1 核桃低产树的选择

改接的低产树应选择田坎、坡塬、浅山及“四旁”立地条件好、树势生长健壮,具有明显主干或主枝,无病虫害,嫁接部位粗度6~10cm、树龄5~15a生的低产树。此龄段和规格标准实际应用中成活率高、生长量大、树冠恢复迅速;立地条件较差树势较弱的,要通过一些技术措施,培养树势旺盛后再嫁接,否则难以成活。嫁接后每667m2最终保留20~30株较好。

2 品种选择、接穗采集及贮藏

2.1 接穗品种

应在专用采穗圃和优良母树园中采集接穗。丹凤县主选品种有香玲,辽核1、4号。高接时还应注意考虑授粉树的搭配问题。

2.2 接穗采集

落叶后至春季树体萌动前1月(农历正月15~25日)为采集接穗的最佳时期。采穗时应选择树冠中上部1a生、充分木质化的枝条,粗度为1.0~2.0cm,生长健壮、芽饱满、无病虫害。穗条剪口封蜡,分级后每25根成一捆,挂好标签。

2.3 贮藏

将穗条装入塑料袋置于冷库中,温度控制在0~6℃,湿度保持在80%。

3 物料准备

备好修枝剪、嫁接刀、手锯、油锯、人字梯、高板凳、塑料袋、报纸、塑料薄膜、绳子。

4 嫁接时间

选择高接树(以下简称砧木)春季萌芽后到新梢生长至10cm时进行,根据多年观察,丹凤县一般在4月10~25日为最佳时期。312国道沿线村镇及南部村镇适当早些,北部山区较冷适当推迟。高接过早砧木不离皮,接穗难于插合。过晚树体营养消耗大,伤口难愈合,新梢生长差。

5 放水

核桃树心大,树液易从剪口流出,造成伤口难于愈合,直接影响高接成活。为减少树液从嫁接部剪口处溢出,采用树干基部锯伤措施控制。

在嫁接前1~2d,对砧木进行放水。在树干距地面20cm以上,用手锯锯上下错开的螺旋状3个伤口,深度达树干直径1/7~1/5,变伤流上流为下流、树液从锯口流出。放水时一定要认真,不能粗心大意、不能漏放。地下水位高的地段,应提前2~3d放水,放水彻底。

6 嫁接方法和步骤

6.1 方法

采用薄膜包扎、报纸遮阴插皮舌接法。

6.2 砧木截削

每株接头的多少以砧树的大小而定。一般6cm树单接头,8~12cm树接2~4个接头。选择适当位置(便于操作的部位),用油锯或者手锯锯断砧木树干,削平锯口,在砧木光滑处,按接穗削面的形状,由下至上削去老皮,露出嫩皮,削面略大于接穗的削面,在砧木削面的上端,再横削一刀,形成1个月牙形小斜面。

6.3 削接穗

接穗剪去封蜡段后,剪成长15~20cm的小枝段,留2~3个饱满芽,削成长度10~15cm马耳形削面,削面在第1个芽的背面,削面尽量要平、薄,切面基部厚度1~2cm,前端渐薄,顶部削成尖状。

6.4 接穗插合

用手轻轻捏开接穗的削面,使皮层离开,将木质部插入砧木削面木质部与韧皮部的皮层之间,接穗外皮贴在砧木皮层外,接口处微露白。

6.5 包扎及套袋

用绳子将接穗和嫁接部位绑紧,用塑料纸将砧木伤口遮严,用塑料薄膜将接穗包好(芽子处缠一层薄膜),将报纸卷成一纸筒将接穗和砧木伤口处全部包严实,下部用绳子扎紧,报纸上部留6.7cm左右的空间,在报纸上套上塑料袋用绳子绑好。

近年来在丹凤县川塬地带发现有的果农在嫁接时不套塑料袋和报纸,并且用胶带缠裹嫁接部位,这种方法优点是省时、省工、包扎比较紧实,而且不需经过放风这一关。缺点是嫁接后如遇低温,容易受冻害,成活率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看似简单易行,但不宜大规模推广。

7 接后管理

7.1 二次放水

接后时常观察树体,如果包扎的塑料薄膜内有积水,应及时将塑料薄膜捅烂,留个小口子,使水排出并在原放水口上再次放水。

7.2 放风

接后1个月左右,将塑料袋取下打开报纸,没有萌芽就继续包好,如果萌芽后嫩梢长到报纸筒顶部时,将报纸口打开,在塑料袋上端开小口,再包扎好让其继续生长。这是一个特别关键的环节,要掌握好时机适时放风。放风过早接穗上的嫩芽易干枯,晚了易发生日灼现象。放风由小到大,嫩芽逐渐适应环境,不能一次打开,更不能过早去掉袋子。当新梢生长到15cm时,及时去掉塑料袋,接后2~3个月及时松绑。

7.3 砧木除萌

接穗成活后及时除掉砧木的萌芽,未成活的在接口附近留2~3个方位较好的萌芽,以便夏季补接。

7.4 搭支架

当新梢生长到30cm左右时,及时绑缚2m长的竹、木杆搭支架,防止刮大风将新梢折断。

7.5解绑绳

嫁接成活2~3个月后,解绑或松绑嫁接部位的绳子,促进正常生长。

7.6 防病虫害和冻害

篇5

关键词黄瓜;嫁接技术;管理;注意事项

黄瓜嫁接是利用南瓜等抗土传病害的葫芦科植物作砧木,以黄瓜作接穗,利用嫁接苗进行栽培的技术。其有以下优点:一是可防根位病害,特别是对防枯萎病效果十分显著。枯萎病菌不能侵染南瓜根系,换根栽培中枯萎病株可以降到20%以下,甚至根本不发病。二是南瓜根系发达,吸肥水能力强,嫁接后的黄瓜植株生长旺盛,环境适应性强,可增产30%~50%,并能提早上市5~7 d[1-3]。

1嫁接前的准备

主要品种是黑籽南瓜,用种22.5 kg/hm2,种子量为4 400~4 700粒/kg。种子催芽前在阳光下晾晒1~2 d,温水浸种6 h,搓洗3~4次,浸种后在12~14 ℃条件下晾18 h,使种子皮变干,于30 ℃催芽,2 d开始出芽。

主要嫁接栽培用的南瓜苗和黄瓜苗要适时培育,嫁接一般在出苗后7~8 d进行。黄瓜、南瓜幼苗2片子叶都充分展开,真叶还未萌生,苗高达4~5 cm,叶色由黄转绿时嫁接,一般成活率可达95%。如果嫁接过早,因幼苗太小,不易操作;如果嫁接过晚,因幼苗组织老化,成活率不高。育苗时:一是先播南瓜,过2~3 d再播黄瓜,因南瓜生长较慢,相差2~3 d,嫁接时正好二者子叶都同时展开;二要分2~3批育苗,每批播种相差1~2 d,以便陆续进行嫁接;三要适当提高育苗温度,使子叶下胚轴伸长,便于嫁接时操作[4-5]。

2嫁接方法

2.1靠接法

先畦播黄瓜,5 d后播南瓜。南瓜播在营养钵中,钵中的营养土可放至7成满。2~3 d南瓜出苗,约10 d南瓜长到一叶一心开始嫁接。嫁接前要先用竹片削一个竹签,其柄部为片状,最尖端为圆柱形,将尖下部竹片光滑面削成刀刃。嫁接时先用竹签刀刃部或刮脸刀片将南瓜生长点从子叶处去掉,用竹签尖在2片子叶基部的侧芽处划1下,以免长出侧芽。南瓜在生长点下0.5 cm处用刮脸刀片向下切约1/2茎粗的斜口,黄瓜在生长点下1.5 cm处向上切2/3茎粗的斜口。黄瓜、南瓜切口的斜面长度约1 cm,将二者切口对插吻合。用嫁接夹夹在接口处,再向营养钵内放些床土,将黄瓜根系盖上并浇足水,进入嫁接后期管理。10 d后用刀片断去黄瓜根,去掉夹子[6]。

2.2断根靠接法

等南瓜出苗后再播黄瓜,可省去断根工序。南瓜长到一叶一心开始嫁接。南瓜的切口、去生长点方法同靠接。在黄瓜生长点下1 cm,插入南瓜切口中吻合。用嫁接夹夹在接口处或用地膜条包绑。

2.3水平插接

在南瓜出苗后播种黄瓜,可节省断根和夹嫁接夹工序。南瓜长到1叶1心时去掉生长点,生长点下0.5 cm处用比黄瓜茎略粗的竹签垂直插穿南瓜茎,略露出竹签。展平黄瓜苗子叶,从生长点下1.0~1.5 cm处切30°斜面,切口朝下插入南瓜茎插接孔中。黄瓜苗选用粗壮苗,不宜用徒长苗。

2.4斜插接

南瓜、黄瓜的播种及苗的大小均与水平插接相同,首先用竹签尖部在南瓜1片子叶侧,与茎成45°的方向斜插1个稍穿透的孔,将刚展平子叶的黄瓜苗从子叶下1 cm处切约30°斜面,朝下插入南瓜斜插接孔中。

3嫁接后的管理

3.1温度管理

5 d内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4~26 ℃,不超过27 ℃,夜间18~20 ℃,不低于15 ℃。5 d后,白天保持在22~24 ℃,夜间12~15 ℃。

3.2湿度管理

嫁接苗床的空气湿度必须保持在90%以上。3 d后适量通气,使棚内的空气湿度下降,嫁接苗成活后,加强通风,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0%左右[5-6]。

3.3浇水管理

苗栽入苗床或育苗钵放进苗床后,要随即逐株或逐行浇透水,3 d内不再浇水。苗床开始大通风后,育苗钵土容易失水变干,要根据钵土的干湿变化及时浇水,使苗钵土经常保持湿润。

3.4光照管理

嫁接当日以及嫁接后3 d内,用遮阳网把嫁接场所和苗床遮成花荫,从第4天起,每天早晚让苗床接受短时间的太阳直射光照,并随着嫁接苗的成活生长,逐天延长光照时间。

3.5抹杈和抹根

砧木在去掉心叶后,其子叶节处的腋芽能够萌发出侧枝,与黄瓜苗争夺养分,应及时抹除。另外,在湿润、弱光环境下,嫁接苗的黄瓜苗茎上也容易产生不定根,要及时抹除。

4注意事项

(1)提早播种。嫁接黄瓜有个缓苗过程,南瓜根系耐低温,可早定植,故要早播10 d左右,否则影响早熟。

(2)乙烯利处理。嫁接缓苗要求的温度偏高,使黄瓜坐瓜节位上升,瓜数少。因此,需要用乙烯利处理降低坐瓜节位和增加坐瓜数。方法是黄瓜长到1~2片真叶时,用100 mg/kg乙烯利喷叶,7 d后再喷1次。此外,要特别注意若是(下转第147页)

(上接第145页)

1代杂交黄瓜种,不宜用乙烯利处理,因为其本身结瓜性很强,处理反而会出现花打顶现象。

(3)尽量采用生态防治霜霉病。嫁接基本根治了蔓割病(枯萎病),但对其他病害和霜霉病等得不到直接防治,故要采取生态防治,采用4段变温管理,创造不适宜霜霉病发生的温度、湿度条件,再配合药剂综合防治。

(4)增施复合肥。嫁接可多年连作,但往往导致土壤营养比例失调,某些营养缺乏。要多施农家肥、复合肥。例如50 kg水中加叶面宝1支、尿素0.5 kg进行叶面追肥。

5参考文献

[1] 比列克孜·马木提.黄瓜嫁接技术[J].农村科技,2010(4):47-48.

[2] 栗淑芳.黄瓜嫁接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9(11):186-187.

[3] 张万春,关佳蕙,张娜娟.黄瓜嫁接技术研究[J].吉林蔬菜,2009(3):88-89.

[4] 陈海燕,寨秀兰,马艳华,等.黄瓜嫁接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技,1989(4):22-23.

篇6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偃师市顾县镇白云岭千亩核桃基地种植大户高龙章的核桃园内。该园属丘陵旱地,年降水量550毫米左右,土层厚度100厘米以上,黄褐土、肥力一般。核桃树为树龄6年生以上的大树,株行距3米×5米。

1.2 改接品种

选择的嫁接品种是偃师市顾县镇高尚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穗圃内的绿波。从母树上剪取直径1厘米以上,半木质化,组织充实,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发育枝,剪掉枝条上部分。接穗即采即用。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两个处理,一个是插皮舌接,一个是大方块芽接。选择两个小区,每个小区处理20株,每株嫁接5~7个芽不等,分别于2011年4月10―12日和2011年6月10―12日进行嫁接。嫁接前对砧木基部的粗度进行观测和测量,嫁接过程中统计嫁接速度,嫁接后对嫁接成活率以及新梢生长长度和粗度进行统计。

1.4 试验(改接)方法

1.4.1 插皮舌接 选择砧木光滑处,由上至下削掉老皮,长5~7厘米,宽1厘米左右,露出皮层,将接穗削成长6~8厘米的大削面,削时注意刀口一开始就要向下切凹,并超过髓心。然后斜削,保证整个削面较薄。再挑开削面背后皮层,使之与木质部分离。然后将接穗的木质部插入砧木削面的木质部与皮层之间,使接穗的皮层盖在砧木皮层的削面上。最后用塑料条绑紧接口。

1.4.2 大方块芽接 先用嫁接刀上下左右各一刀切断皮层,取下一块长2.5~3.5厘米,宽1.2~1.8厘米的长方形接芽,取芽时特别要注意将芽的生长点一并取下,然后在砧木适当部位的光滑部,切开与接芽相同大小的砧木皮层,左侧纵向切口不切断皮层,然后用嫁接刀沿右侧刀缝将树皮掀开,快速将取好的接芽紧挨着接口的右侧放进去,最后用嫁接刀或手将左边的树皮割掉或撕掉即可。注意接芽与接口下部、右侧对齐,上部、左侧露白。砧木切口下部、右侧用刀划5厘米左右长、深达木质部的一道伤口作为放水沟,便于伤流及雨水侵入后排出。最后用宽1.5~2厘米,长约30~40厘米长的塑料条自下而上绑扎严实,要在接穗叶柄上缠一道,注意将芽露出。放水沟不缠塑料条。

1.4.3 接后管理 ①插皮舌接,接后25~30天接穗陆续发芽,生长迅速,待新梢长到20~30厘米时,应设支棍绑缚,以防风折,并随时剪除枝干上的萌蘖。接后60天检查成活率,并去除绑缚物。

②大方块芽接,接后注意肥水管理,及时清除砧木上的萌芽,嫁接5~7天后,接口以下枝条全部剪去。接口以上要注意保留2~3片羽状复叶,进行第1次剪砧,其他枝条一律疏除。当新芽长到3厘米左右要进行第2次剪砧,新芽以上约留10厘米。嫁接后20天左右,接口四周愈合,应及时从接口背面划断塑料条,以免接口处产生缢痕,影响新梢生长。

2 结果与分析

2.1 嫁接速度与成活率

从表1可看出两种处理方法中,大方块芽接法嫁接速度较快,嫁接成活率较高。插皮舌接法嫁接速度较低,成活率也较低。

2.2 不同嫁接方法新梢生长量

从表2可看出两种嫁接方法中,插皮舌接法新梢生长量大,不但较粗而且较长。

表2 两种改接方法的新梢生长量

3 小结

(1)插皮舌接与大方块芽接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改接大树,并且都能成活,但大方块芽接法具有成活率高,简单易学,便于动手操作和嫁接速度快,省工、省接穗等优点,缺点就是新梢生长量较小,成形慢。插皮舌接法具有新梢生长量大,成形快的优点,缺点就是嫁接成活率较低,作业时间短,操作起来相对复杂,嫁接速度慢,费工、费接穗。

篇7

育苗前期准备

将要育西葫芦苗和西瓜苗的地块整理平整,草炭蛭石珍珠岩按3:1:1比例混配,西葫芦用10穴的穴盘,西瓜用72穴的穴盘,还需准备顶插器(选用与接穗茎粗细相等的竹签)、摘除器(摘除砧木生长点的新叶和叶腋)、刀片、遮阳网、竹板、塑料布、育苗肥,温室娃娃等。

育 苗

西瓜接穗育苗一般比西葫芦砧木育苗晚7~10天,待西葫芦砧木幼苗子叶平展,就可进行西瓜接穗育苗。

先将西葫芦种子放入55~60℃的温水中搅拌至水温至30℃继续浸种10 h,捞出用纱布包好放在25~28℃下催芽,芽长达3 mm后,芽口向下每穴点播1粒种子,覆盖基质浇透水,30℃左右环境下管理。夏季温度较高,出苗后温度应控制在18~25℃,避免徒长。待西葫芦幼苗子叶展开后,将西瓜种子温汤浸种催芽,发芽后芽口向下每穴点播2粒种子,覆基质浇透水,出苗后控制生长温度避免徒长,一般3~4天子叶即可展开开始嫁接。

嫁 接

嫁接方法采用顶插接法,此方法优点在于简便,易操作,嫁接成活率较高,嫁接速度快。

待西葫芦苗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并有1个生长点,西瓜苗2个子叶展平时,为合适的嫁接期。一般上午为理想的嫁接时间段,在没有阳光直射,温度适合,避风高湿环境下进行。提前搭好小拱棚,地面浇透水,用高锰酸钾消毒,嫁接操作平台也需进行消毒,把竹制的顶插器、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的刀片以及温室娃娃的感应器放到拱棚里。3人为1组,1人去除西葫芦真叶和叶腋隐芽,1人嫁接,另外1人削接穗。在西葫芦顶部顺着平行子叶的方向斜插至子~下方轴的另一侧皮层,形成长约0.5~1 cm左右的楔形。西瓜苗在子叶下方约0.5~1 cm处斜切出长约0.5 cm左右的切面,切面面积尽量大,切忌避免楔面分叉。拔掉顶插器,将切好的接穗子叶与砧木成十字方向插入,用嫁接小夹子夹住外溢倾向的嫁接处。

嫁接技术要点是砧木苗粗壮、不徒长,适期嫁接,接穗切面尽量大,顶插器竹签粗细和接穗苗茎部粗细要相当。

嫁接后管理

嫁接好的苗及时放入拱棚里,雾化喷水来对小拱棚内的环境降温加湿,嫁接苗补水。最开始的3天用遮阳网控制拱棚光照强度,使内部有微弱光。随时通过观察温室娃娃显示的数据,对拱棚周边洒水增湿降温,并结合温室保温被遮阳降温的作用,保证白天温度在28~30℃,夜间温度在25~28℃,湿度在96%~99%。嫁接后2天需要密闭拱棚,温度高于33℃时可适当小口通风,3天后结合接口愈合程度在拱棚两边适当放风,早晚见光时间延长,7~9天后转为正常管理。

嫁接紧后的管理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又一关键环节,管理要点是嫁接后2~3天环境湿度要呈现饱和状态,白天温度28~30℃,夜间25~28℃,嫁接后3~7天略见散射光并适当通风,1周后可从小到大开口放风炼苗,中午遮阳避免强光照射。

10天后统一管理成活的稼接苗,适时去掉嫁接夹。及时除掉砧木上的萌芽,小苗、弱苗挑到一起统一加强管理,移植嫁接苗前3~5天进行幼苗锻炼,逐渐适应外部环境条件。

定植及管理

待嫁接苗长到2叶1心时即可定植,定植时要注意覆盖不能超过嫁接口,避免接穗产生不定根。定植后要经常田间观察,并及时摘除砧木叶腋,嫁接西瓜砧木根系发达,吸水肥能力强,应适当稀植,结瓜前控制水肥。上午9:00~11:00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在幼瓜膨大期应增加磷钾肥用量,并结合叶面喷施促进果实膨大。

病虫害防治

瓜类在苗期容易发生猝倒病和白粉病,普力克稀释600倍液灌根防治猝倒病,嘧菌酯、福星等稀释1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虫害主要是蚜虫、白粉虱等,可用吡虫啉和啶虫脒等稀释2000倍液喷雾并结合植物粘虫板防治。

参考文献

[1] 张振贤,喻景权,于贤昌,等.蔬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别之龙.我国西瓜甜瓜嫁接育苗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中国瓜菜,2011,24(02):68-71.

[3] 吴宇芬,陈阳,赵依杰.南瓜砧木对薄皮甜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06,21(04):354-359.

篇8

嫁接技术

播种育苗

品种选择

砧木品种:目前比较好的砧木品种为杂交白籽南瓜和褐籽南瓜,如绿洲天使、掘金龙等。白籽南瓜(或褐籽南瓜)作砧木,植株长势较旺盛,抗病力强,瓜形较周正,外观好,综合性状优于黑籽南瓜和瓠瓜等砧木。

接穗品种: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小冬瓜品种作接穗,如串铃4号、串铃8号、米可丰、绿春等。苗床的准备

春大棚栽培冬瓜嫁接育苗应在有炉火等加温条件下进行,保证瓜苗对温度的需求。苗床长6.0m,宽1.2m,深15.0cm。砧木营养土选用50%草炭、80%肥沃园田土(必须近年未种过瓜类),每立方米基质加三元复合肥1kg、50%多菌灵100g,充分混合后装入8cm×8cm的营养钵中。接穗使用穴盘直接装入沙土即可。

播期的确定

鲁西南地区春大棚冬瓜的定植期在3月中旬,根据定植期确定砧木和接穗的播种期。因接穗较砧木发芽慢,因此,要先播接穗,后播砧木,接穗较砧木提前播种5~7天,一般接穗播种日期在1月下旬,砧木在2月初。

浸种催芽

接穗种子用温水浸泡12~14h,然后在25℃恒温条件下催芽3~4天。砧木用温水浸泡种子6~8h,然后在25℃恒温条件下催芽1—2天。接穗种子667m2用量250g,砧木种子用量700g,种植小冬瓜一般667m2需要嫁接苗3000~3200株,可按照3500株育苗。

播种

播种前苗床浇透水,播种时接穗播在穴盘中,砧木播在营养钵中,然后用手指下按1cm深,种芽向下平放,上面覆盖营养土,再用手背拍按一下。

播种后的苗期管理

砧木生长速度快,对温度要求不高,管理上应注意防止徒长,避免形成高脚苗。砧木出土前的温度控制为白天28~30℃、夜间16—18℃,出苗后及时降温至白天22~25℃、夜间15℃左右。接穗生长要求的温度较砧木高3—5℃。

嫁接

适期嫁接

砧木1~2片真叶时,即砧木第1片真叶展开、第2片真叶出现(日历苗龄15~20天),接穗真叶出现时即可嫁接。嫁接前准备好遮阳网、托盘、小喷壶、刀片、嫁接夹、清水、消毒药剂等。嫁接方法

嫁接在遮光环境下进行,采用贴接法。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嫁接速度快,苗龄短,成活率高等优点。具体操作方法是:刀片紧贴砧木的1片子叶向下斜切,要一刀劈下,切面要平滑,切面长0.8~1.0cm。在接穗子叶下方1.5cm处斜切,方向自上而下,切面要与砧木的切面相吻合。将切好的接穗贴靠在砧木上,用嫁接夹夹好。嫁接后,及时将接好的瓜苗放入小拱棚内,用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施嫁接瓜苗,预防苗期病害。

嫁接后的管理

温度要求:白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5℃以上,夜间在15℃以上。阴雪天气通过增加添煤次数等措施维持棚温。为使伤口快速愈合,必须保证室内温度。

湿度控制:为保证伤口愈合,嫁接后3天内小拱棚内的湿度要保持在95%以上,在营养钵浇足底水的基础上,可叶面喷水。每天喷温水1次,喷水时加入75%百菌清1000倍液杀菌,第4天起逐渐降低湿度,保持在90%左右。

光照管理:嫁接1~3天内,基本上不见光,最好使用遮阳网覆盖。从第四天开始,早上、晚上让苗床接受短时间的弱光照,全天间断性累计见光2~3h,嫁接5—6天后,全天间断性累计见光4—5h。以后可逐渐延长见光的时间,光照的时间以瓜苗不发生严重的萎蔫(叶柄不下垂)现象为标准。看接穗心叶开始生长,小苗见光不打蔫即可撤掉遮阳网,进入正常管理。嫁接10天后,撤掉小拱棚膜。

成活后的管理:嫁接后10~12天嫁接苗进入正常管理阶段,去掉嫁接夹,白天温度25—30℃,夜间在15℃左右。及时去掉砧木侧芽,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定植前1周低温炼苗,白天温度20℃,夜间10℃左右。嫁接18~20天后,嫁接苗4~5片真叶时定植。

定植

定植前的准备

整地、施足基肥:定植前20天覆盖大棚塑料薄膜,然后封闭大棚7—10天,同时用45%百菌清烟剂1kg,667m2进行熏烟消毒。10天后整地施肥,667m2施优质有机肥5—6m3,N:P:K(15:15:15)三元复合肥50kg,撒施后深翻地30cm,整平耙细。

作畦盖膜:做成130cm宽的小高畦,畦高15~20cm,垄距60cm,做好畦后覆盖地膜。

定植

大棚冬瓜定植时间在3月中旬,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株距33cm,每畦栽双行,定植密度3000~3200株,667m2,栽后浇好定植水。

田间管理

篇9

一、牡丹盆花生产现状及形式

1.以春节牡丹催花为代表的牡丹促成栽培。

牡丹春节催花,古已有之,较早应用于生产的是南方室外促成栽培。明、清时期,“下广”催花已经盛行,现在每年在南方(主要是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生产的供应春节花卉市场的盆栽牡丹促成盆花已达二十多万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北方温室牡丹促成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渐应用于生产,现每年的生产量也达二十多万株,范围遍及北方各大城市。

2.由于花展、节日庆典等特殊需要,开展了牡丹抑制栽培盆栽试验。

在牡丹萌动前把牡丹从大田中起出,经过低温冷藏处理,根据需要,再移至冷库,经过促、控技术措施,使其正常开花。如’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由山东菏泽和上海提供的经过抑制栽培生产的牡丹盆花。

3.在牡丹正常花期,以举办花展为目的的一次性提苗上盆销售。

把即将开花的牡丹从大田中起出,装盆后销售,这样的牡丹盆花生产,个需要特殊的促控措施。其盆花叶量多、花大、鲜艳。装盆后,容易出现叶片萎蔫,花朵垂头现象。严格说这已不是真正的盆栽生产。

4.微型牡丹盆花的生产。

用牡丹当年带花芽的枝条作为接穗,用芍药根或风丹根作砧木嫁接,直接栽植于微型盆景中,翌年开花或春节促成。此类牡丹盆栽,因花芽在母体上已形成,较为饱满,开花较好,只是花朵较小。主要原因是砧木根系小,营养少。花后可以继续培育,以后尚能继续开花。但在今后生产中,多以一次性观花为主。

以上四种牡丹盆栽,都已在生产中较为广泛的应用。长期的牡丹盆栽实验也在进行中:以牡丹长期栽培、多年开花为目的,要求长期存活、多年开花。但由于牡丹为肉质根,具有深根性,须根少的特性,作为盆栽,盆的容积限制,至今尚未大量应用于生产。

二、牡丹盆栽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牡丹盆花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并且正在走进普通百姓家中,这就给牡丹盆栽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生产的科学化、标准化。由于需求量的逐年增大,要求生产商生产出牡丹盆花规格一致,生产管理有一套完整成熟的程序,从而降低生产中的风险。

2.牡丹盆栽要实现矮小,达到轻、洁、美观。由于受家庭条件限制,还要做到矮小,才能为牡丹盆花登堂入室创造更好的条件。

3.目前的牡丹盆花生产是以一次性赏花为主,但对于花期的养护、管理须有一定的措施和方法。

三、牡丹盆花生产的具体措施

1.种苗类型

牡丹分株苗,由于根系长,株型较大且不整齐,而且牡丹分株繁殖系数较低,因此一般不采用。牡丹盆栽以嫁接苗为首选,以风丹作砧木和以芍药根作砧木想比,以芍药根作砧木为最好。砧木要求规格一致、无病虫害、生长快、生长量大、抗性强。芍药“朱砂判”根系为纺锤型,短而粗,极为适合盆栽牡丹根砧的需要。近几年,用二、三年的芍药实生苗作根砧来嫁接,这样的根砧规格一致、生命力强,易愈合、易生根等优点。

2.选择适宜的品种

一般来说,中原牡丹品种群植株偏矮,盆栽生产较为适宜;同时,要求品种嫁接易于成活、成花率高、花期长、颜色鲜艳等优点。适合盆栽的品种有:‘胡红’、‘兰田玉’、‘鲁粉’、‘鲁荷红’、‘明星’、‘曹州红’等。

3.花盆及盆栽基质的要求

要使牡丹盆花达到矮小、轻、洁、美,要求花盆不能太大、太重,基质不能太重,且要求透水透气性良好,营养丰富。生产上宜选用透气性良好的泥瓦盆,但从市场要求来看,泥瓦盆过于沉重且不美观。现用于生产中的多为塑料盆,其优点是质轻、美观,多用于一次性观赏,如牡丹促成栽培。基质要求肥沃、疏松、肥效持久、通透性良好。常用的基质是将马粪、腐殖质、固土按1:1:1的比例混合,马粪要充分腐熟。以一次性观赏为目的牡丹(如在正常花期举办花展用)可在牡丹花将开时,从大田中提出,冲净根部泥土,直接用椰糠或珍珠岩、蛭石等培育牡丹盆花,更容易达到轻、洁、美观的目的,这种方法培育的牡丹盆花主要提供一次性观赏如春节牡丹促成栽培。采用无土栽培,要辅以营养液,才能使牡丹花大、色艳、枝叶繁茂。

4、激素的应用

为使牡丹盆花长得矮小,激素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激素的应用中,浓度、使用时期、对不同品种的影。向等,需要作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因为在使用激素的同时,也影响花蕾的正常生长,故应慎重对待。

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完善配套的栽培技术

要实现牡丹盆花的规范化、规格化、标准化生产,其配套的栽培技术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春节牡丹提成栽培土技术已得到推广应用,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项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好牡丹周年开花的研究。

2.亟待解决的营养液配方及相对的配套设施

篇10

[关键词]红松;异砧嫁接;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S79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20-01

1 红松和樟子松的生物学特性

红松,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天然林中主要的森林组成树种,红松自然分布区,大致与长白山、小兴安岭山系所蔓延的范围相一致。红松是典型的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树种,喜好温凉湿润的气候、土层深厚、肥沃、排水和通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天然红松需生长80年后方开始结实,人工红松大约30年开始结实。红松雄球花一般在6月初形成,雌球花一般在6月10日左右形成,红松是当年受粉,翌年春天受精,9月中旬种子成熟,成熟期约15个月。天然林红松产果期一般在80年,人工林红松一般在20年开始结果到81年进入过熟林,结果期在60年。红松结实3年一小丰,5年一大丰。

樟子松,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海拔400-1 000米的山地。樟子松分布区的气候夏凉冬冷,年平均值0-6℃,极端最低温达-40―- 5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樟子松为阳性树种,根系非常发达,具有耐旱、耐寒,抗风等特性。喜光耐寒,又耐干燥瘠薄的土壤,在风积沙土、砾质粗沙土、黑钙土壤上均能生长。一般15年生开始结实,25年普遍结实,丰歉年明显,丰年间隔2-4年,花期5-6月,球果第2年9-10月成熟。

2 同砧和异砧嫁接红松进展情况和前景

红松是果材兼用的树种,发展红松对于调整单一传统的林业结构,改变农村经济落后面貌,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同砧嫁接红松建立坚果园,是一个成熟的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前瞻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选优技术,实施优良无性系的红松同砧嫁接,实现红松提前结实和增加产量与提高质量。

异砧(樟子松)嫁接红松试验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查阅网上资料显示,全国到2006年底推广近8000亩,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最多也超不过15000亩。异砧嫁接,首先砧木和接穗要有较高的亲和性,才能保证嫁接成活;其次砧木与接穗的生物学特性要互补。红松主要优点是木材质量好,果材兼用,综合经济价值高;缺点是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早期生长慢。樟子松是早期生长较快树种,抗性强,耐旱,耐瘠薄。樟子松嫁接红松从理论角度看,克服了红松对立地条件要求高的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利用了樟子松抗旱耐瘠薄的特性。但从科研和生产实践看,樟子松嫁接红松有成功亦有失败,标 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提倡樟子松嫁接红松,建立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大多数都已失败告终。

3 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发展异砧嫁接红松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排斥问题

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亲和力在嫁接最初几年表现还可以,樟子松嫁接红松5―10年后这种不亲合现象逐渐显现出来,表现为嫁接口处流脂、“大小脚”、梳状分离等异体排斥作用,严重的使接穗生长部分被砧木树体挤出而枯死。还存在不明原因的单株或小面积枯死问题。

3.2 生长速度不同问题

樟子松和红松,不论在早期还是在中、晚期,它们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嫁接成活的植株生物量大于同期本砧嫁接植株的生物量的1至几倍,营养生长旺盛影响繁殖生长,这也是普遍公认的事实。现象之一:樟子松嫁接红松,由于春季是红松生长旺盛时期,红松主枝生长过快,而根部的樟子松供应的水份和养份满足不了红松生长需求,加之,春季风大气躁,致使主生长枝侧倒或枯萎。现象之二:“大小脚”问题。

3.3 寿命不一致问题

天然红松寿命长达300―400年,在生长条件适宜的地方,寿命长达500年左右,人工林红松主伐年龄81年;天然樟子松寿命一般年龄达 150 ― 200 年,有的可达 250 年,人工林樟子松主伐年龄41年。

樟子松寿命是红松的一半,人工营造的樟子松树龄到50年就进入过熟林,其根、枝、干部早已开始老化,甚至枯死。不难看出,对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红松成活、成材、结实影响非常大。

3.4 红松生长环境不适宜问题

营建樟子松嫁接红松林的培育目标是红松果林和红松用材林,红松结果、成材有其必要的条件。如果把樟子松嫁接红松栽植在不适合的立地条件下,樟子松嫁接红松将不能成树、成材、成林,还可将导致樟子松嫁接红松落花、落果、空粒和瘪粒。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大于10度的有效积温2716度,无霜期130天,日照2786小时,“十年九旱”,平均年降雨量为150―350毫米,且不均衡。

红松对空气湿度要求很高,适宜在空气相对湿度60%―90%的温凉湿润气候下生长,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的气候条件下很难长时间生存。如果把异砧嫁接的红松栽植在土壤瘠薄、土壤缺水、空气干燥、冬春风大、少雨雪的、空旷的山上或沙地上,即使部分树能成活,也难成树,更难成林;即使前几年能成活,后几年也未果;即使结塔,也难结果。

3.5 极限气候现象频发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极限气候现象(如旱灾、暖冬、冷冬、早霜、晚霜、冰雹、洪涝等)频发,特别是暖冬和干旱对引进的红松和异砧嫁接的红松都是致命的灾难,将造成部分或全部红松损伤或死亡。

4 黑龙江省西部发展异砧嫁接红松坚果的几点建议

4.1 稳妥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造林。樟子松嫁接红松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尚未得出实验结论之前,应在各个地类、各个区域继续进行小面积试验研究,不能盲目发展,大面积发展。不能片面的看、片面的听,不能靠冲动和热情,违背科学和自然规律大干快上樟子松嫁接红松这个项目。

4.2 全面认识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在宣传报道上要客观、真实。向干部和群众宣传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意义,实施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条件、技术、资源和前景,以及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不要用几个点、少量的樟子松嫁接红松短期试验成果代表其他大部分樟子松嫁接红松、代表樟子松嫁接红松后期进展趋势。不能夸大樟子松嫁接红松的适应性、适宜性和后期的成林、成材、结实的预期,更不能夸大樟子松嫁接红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多高。

4.3 积极稳健发展异砧嫁接红松苗木。树木嫁接技术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嫁接技术较易掌握,易于普及。应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国有苗圃、林场苗圃和其他有实力的实体单位培育异砧嫁接红松苗木,降低苗木成本,但也不能盲目的大发展,要靠政府调控,要靠市场调节。

4.4 停止或少搞樟子松成林嫁接改造红松。在樟子松幼林上搞改造嫁接,对于嫁接未成活的樟子松生长点遭到破坏,将使这些嫁接未成活的樟子松无法成林、成材。因此,应当把涡风向阳的樟子松地块改建红松,其他的地理位置不宜把樟子松改建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