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安全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资源安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森林防火;积极防范;强化管理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财富。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天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因此,积极防范森林火灾加强森林防火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
1.建立与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必须形成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法律、行政、宣传等手段,认真做好森林防火的各项准备工作,对照总理的衡量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五条标准”,使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多策并举的局面。以省政府下达的四项指标为依据,层层分解下达《森林防火责任书》到 区人民政府、 各林场以及有关单位。明确森林防火责任,层层部署抓落实。 区森林防火办公室必须配备四人以上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和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 区人民政府,林场及有关部门、单位配备人员负责日常工作。要把森林防火工作提高到保护生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齐抓共管,保护绿色资源和生态环境。
2.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预测预报体系和指挥系统
充分运用高科技的林火监控技术和网上指挥系统,组建成较先进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包括指挥室硬件系统、通讯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省、市、区、林场四级联网,建立信息数据库,建立具有文本、防扑火资源、人力资源、图形图像等内容的数据库,实现上下数据共享。做好森林防火信息化的服务保障工作,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配合瞭望台(哨),随时掌握辖区内的林火状况,提供最新、快捷、准确的信息,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与指挥奠定基础。区人民政府要健全严格的值班调度制度,建立以护林员为主体的巡山查火护林队,在野外用火期起到查禁用火和火情报告作用,对审批后的用火,起到监督护林作用。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规范森林火灾扑救程序,明确指挥职责。一旦发生森林火警、火灾,必须做到先电话报告上一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确保各级森林防火指挥系统调度及时、信息畅通。
3.建设生物防火林带
防火路是森林防火的一项长效阻隔工程,要纳入各级人民政府责任制考核内容,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要结合造林,由林权所有者同步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国有林生产单位在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作上,要起示范带头作用。生态公益林和已经营造的林地,应逐步补植完善生物防火林带或开设防火路。今后各地要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与发放木材采伐许可证相挂钩,对未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造林地,不予验收合格,公路、铁路部门和林业养路站、要结合每年1-2次的例行维护开展铁路边、公路边的防火路建设;山边、田边防火路建设,由 区人民政府负责分解到林场到户,逐年实施,逐步完善;林缘防火路由各林权单位负责。若因未开设防火路引起的森林火灾,要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电力部门对经过林地的高压线路未留足够防火带的,应及时办理林地征占手续,并负责每年的清理工作,凡由于管理不利而引发森林火灾的,应追究电力部门责任。
4.强化火源管理控制野外火源
进入森林防火期,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控制一切野外用火,杜绝在林区和近林缘随意烧荒、烧田坎和烧灰积肥等生产性用火。对传统祭祀活动,倡导文明祭祀,用鲜花代替进行祭祀活动。加强巡逻设卡防守并提高督查力度,坚持24 h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公布防火专线电话,保证整个防火工作指挥有力,信息畅通,及时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把森林防火责任指标分解量化,层层签订责任状,将每块林地的防火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并与在林区施工的每个单位签定防火协议书。使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多策并举的局面。切实做到“山有人管、火有人防、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只有排出火灾隐患,做到万无一失,才能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
5.强化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建设和管理
处置森林火灾具有高度危险性和时效性,扑救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科学扑救”的思想,坚持“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结合高科技的林火监控技术和网上指挥系统,实现扑火队伍专业化。区森林防火指挥部 对森林火灾扑救队伍进行强化建设,依托国有林场、采育场组建专业扑救队伍,加大经费投入,装备较先进的扑救机具 由区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指挥调度,应对本辖区范围内森林火灾扑救。期队伍集中守候待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区政府依托民兵预备役组建一支100人左右的应急扑救专业队伍,每个林场组建一支15人的义务扑火队,配置必要的扑救机具,主要应对本区及林场辖区范围内突发的森林火灾和火灾初期的扑救工作。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改变扑火人海战术和原始方法。同时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定期组织指挥员、扑火队员的扑火技能、安全知识的教育,强化扑救训练,提高机动能力;并做好扑火物资的储备和保养。
6.强化森林防火法制化建设
森林防火工作法制化,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的根本要求,也是依法治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加大依法治火的宣传力度。要结合国家的普法规划,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普及防火法规规章,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知法、懂法、守法。二是要加强防火监督和执法检查,建立森林消防监督机制,以消除各种森林火灾隐患。三是要严格执法。要依法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对违反防火法规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尤其要加大对防火管理工作失职者和森林火灾肇事者的处罚力度,以儆效尤。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森林;有害生物;防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方面所包括的有森林保护、土地利用、改善农耕、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物种保护、大气保护和人口控制等8个方面基本内容,它们无不与森林保护直接或间接相关。
林业一直是一个国民经济部门、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林业已经“由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转变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森林是自然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贮碳库、能源库,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因子,一片森林同时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点,能够从根本上或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某些方面的问题,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护生态运行,从而使得以森林为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成为联系生态和经济的纽带和关键。林业承担着培育、管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森林文化遗产和提供多种森林产品的根本任务,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通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沙漠化、抵御水旱灾害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主体作用和间接作用。
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要性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要求我们。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在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数量、加快生态恢复的同时,切实严格保护和科学管理好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
当前,江宁区的森林资源受到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的破坏和威胁,这种状况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也影响国土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保护管理好现有的森林并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产品、生态产品,才能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着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重任,是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
1.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保障
林业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的大敌。南京市江宁区林业有害年均发生面积2000hm2左右,各种有害生物严重威胁着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安全。松材线虫病、竹蝗虫、杨树食叶害虫影响着占江宁区近1/3面积的松林安全;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杨树食叶害虫及病害等破坏着杨树及其它阔叶林;经济林病虫害蚕食着山核桃、板栗、竹林等林分。特别是随着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和全球气候变暖,林业有害生物适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生期提前,世代数增加,发生周期缩短,危害程度加剧,制约了生态建设步伐,成为影响生态建设的障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遏制林业生物灾害严重发生的局面,是林检系统的重要使命。
1.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对山野菜、竹笋、食用菌、木本食用油、林果、林下养殖动物等森林食品的供给提出更高要求。现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式、手段、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传统的农药防治还很普遍,无公害防治应用尚未被全面接受,与农药残留、水体污染等有关的森林食品安全及对周边农产品安全影响问题不可轻视。为此,我们必须转变防治理念,改进防治技术,提高无公害防治率,从源头上消除森林食品安全隐患,确保森林食品绿色、安全、无污染。
1.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促进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目前,各国普遍采取了利用有害生物的传播危害特性设置贸易壁垒手段,一些涉及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产品进出口受到严格限制,江宁区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木质包装材料、人造板、木地板、木制家具、木制工艺品等林产品广泛应用,产量持续增长,物流迅速扩大,为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提供了载体,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已成为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木制品流通,保障国际国内贸易持续增长,维护经济贸易安全,提高林农收入的迫切需要。
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①要强化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来预防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保护森林资源。②要强化防治,将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③要强化检疫,严防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扩散蔓延。④要强化监测,林业有害生物一旦发生及时发现及时预警。⑤要强化科技推广,大力推广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防治检疫的技术水平。⑥要强化建设,建设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队伍和防治检疫基础设施。⑦要强化管理,不断探索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机制,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为保护森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1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历史责任
面对无烟的“森林火灾”,必须警钟长鸣,果断行动,及时监测预警,加强检疫执法,遏制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危害,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森林资源健康,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
3.2承担起保护生态安全的历史责任
必须以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成果为重点,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保障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3.3承担起提供绿色森林食品的历史责任
大力发展绿色林业产业,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安全的森林食品是林业的重要任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须转变防治方式,更新防治技术,大力推进科学防治、生物防治、无公害防治,从源头上保证森林食品安全,有效保障广大公民的健康。
篇3
关键词:保护;森林资源;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建设节约型社会,打造低碳生活,对于林业来说,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要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虽然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丰富,但仍是一个贫林国家。开荒毁林、乱砍滥伐的现象屡见不鲜,人类自私的需求欲,破坏的不仅是宝贵的森林资源,更是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过度掠夺森林资源,会带来全球性气候的威胁、土地沙漠化问题、洪涝灾害,而且珍稀的野生动植物也会失去他们仅有的家园。所以,森林资源问题不容小视,保护森林资源,已成为无论国籍、无论地区的每一个人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1 保护森林资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植树造林,是我们一直以来所传扬的口号,森林、自然,也是我们一直所向往的绿色家园。所以,造林、护林成为了我国保护森林资源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是,在工作的进行中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阻碍。以下是在保护森林资源工作中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
1.1 造林质量差
造林,不仅仅是挖坑、栽树苗那么简单的体力劳动,有很多人都只看重了形式,投入的时间和劳力不少,取得的效果却不差强人意。产生的原因大多是缺少科学造林的意识,不注重选种、检查验收、抚育的过程,受到人类和动物的破坏,造成''植林不出林、在树不见树,树苗成活率低、造林质量差的现象。
1.2 乱砍滥伐
近年来,人类为了个人、单位、当前的经济利益,不惜乱砍滥伐、破坏植被,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尤其是在偏远山村,一些村干部法律意识薄弱,带头破坏森林资源,为了一己之利,将以后产生危害的影响抛之脑后,毁林开垦、乱占林地、偷砍滥伐、乱采滥挖,渐渐的,我国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越来越珍贵起来。
1.3 火灾和病虫害危害严重
危害森林资源最强大的杀手应非火灾莫属,森林火灾的发生可谓是防不胜防,有可能是人为火,也有可能是天然火,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火势凶猛,涉及面积大,扑救起来非常困难。另外,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没有做到位,森林病虫害繁殖快、种类多、分布广,再加上有关部门在监测、预报和防治上的技术落后,危害十分严重。
1.4 森林经营水平低
科学的经营管理,林木的生长率才能够提高,管林要明显高于造林,反之,森林资源则会增长缓慢。我国森林普遍经营水平偏低,致使造林难以成林,森林只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虽然植树的数量多,造林面积大,但森林覆盖率增长却甚微。
2 保护森林资源工作的方法与建议
2.1 抓好森林防护工作
森林防护工作在保护森林资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火灾、病虫害等不可抗拒的森林灾害,只有通过全面、认真的防护措施才能保证森林资源不会急剧的下降。林业有关负责人要加强对森防工作的指挥,要全面实行林防责任制,提前做好森林防护安全措施方案,强化工作安排部署情况,尤其是在节假日,更要提高警惕,防护基础设施、工具要配备齐全,加大监控力度,制定昼夜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同时还要加强护林人员专业技术培养,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学习与指导,明确岗位的责任,随时待命、随时巡查,对排查出的森林隐患及时整改落实。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态安全,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森林防护工作,采取随机抽查、跟踪访问等方式,避免大的森林灾害发生。
2.2 加强工作管理制度
三分造,七分管。造林再多,若管理制度不到位,植被的覆盖率也不会加快的。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的同时要多加进行管理工作,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才能使森林资源保质保量。林业建设人员应认真编制森林资源规划方案,既要长远规划,又要满足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充分考虑各级财政的承受能力,要分阶段、分年度的实施计划,制定森林采伐数量标准,加强采伐许可证的管理,使保护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3 加大对森林产业的资金投入
森林产业是一项具有社会性质的公益事业,是一项全民行动、人与自然互助的义务事业。加大对森林产业的资金投入,就是要以营林为基础,加快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与恢复。在财政、银行、税收、群众中筹集资金,投入到护林道路、交通工具、培植工具、护林监测设备等的基础设施设备中去,改善护林造林的工作环境,解决基础设施落后、林业工具不足等问题。考虑到森林产业具有投资周期长、收益慢的特点,国家还要争取扩大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范围,保证林业可靠稳定的资金来源,制定优惠的政策,提高补偿标准,鼓励个人和单位做好保护森林资源的工作,调动人们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奖罚分明,力求种活一片林子,带富一方人民。
2.4 健全林业法制,依法治林
法律,是除恶扬善的有力武器。那些滥砍滥伐、乱排乱放、毁林开荒和乱占林地、耕地、绿地等,使保护森林资源受到威胁的案例都应该受到严厉惩治。最近几年,出台了许多有关保护森林的法律法规,切实有效的对森林资源进行的防护。依法治林,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保证。用法律的令牌,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制定生态建设的发展目标,坚定造林护林观念,建设和完善林业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林业政策法规,严格依法行政,执法守法,以治标治本的原则,依法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林业发展稳定,让森林资源在法律的屏障下逐渐庞大起来。
3 积极宣传保护森林资源
随着通讯科技的快速发展,媒体宣传的力量越来越强大,通过电视、广播、网站、报纸、标语口号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高举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的旗帜,大造舆论,使这项建设家喻户晓,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体会到林业建设对改善生态环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保护森林资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林业有关部门干部人员要深入山村进行保护森林资源的宣传工作,真正把精力落实在实际上,从根本上做工作,转变村民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不断灌输村民的法律意识,通过宣传学习法律法规,让村民们了解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的重要关系,从源头上防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结论
青山不老树为本,绿水长流林是源。人受伤时,人会流泪,会有他人去照顾,树受伤的时候,有谁会去保护?人类是离不开森林的,森林更需要人类的保护,而且森林回报给人类的礼物将远远大于人类轻而易举的贡献。森林,是人类的朋友,作为人类的我们更要自觉的争当保护森林资源的好卫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自主发扬保护森林资源的精神,提高生态保护意识,用心去呵护森林、去呵护那一片片充满生机的绿色、去呵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让我们手拉着手,共同打扮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和谐美好世界,为保护森林资源事业献一份心、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林业
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生活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对环境改善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林业建设中,森林资源保护是重点,森林的发展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人类和森林和谐相处,森林资源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而言,人类的破坏活动对森林的破坏将导致更大的危机。人类的很多活动对森林都产生了破坏,尤其是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对森林的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现在森林保护政策也非常的不完善,这样就导致森林破坏越来越严重,导致森林资源严重不足。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的重要。而且,对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要提高,避免出现破坏森林的情况。要想对森林资源匮乏的现状进行缓解,要采取科学的渗漏规划方法和合理的林业资源经营手段,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并且,还有增强森林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避免浪费问题。因此,文章对森林资源保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科学推进林业建设
1.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在林业建设过程中,森林资源保护是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想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森林资源不能被破坏,而且数量也不能越来越少。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使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导致木材的消耗量在急剧增加,因此森林的单位面积也在下降,这样就使得林业经济建设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林业资源的保护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经营机制方面比较刻板,规范也不健全,导致管理责任不能够很好的落实;管理也存在着不当的情况,一些工作人员工作没有尽职尽责,使得乱砍滥伐的现象屡禁不止。
1.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中一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林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要想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管理就要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善,加大管理的力度,并且对管理的范围进行划分,管理的体制也要进行规范。现在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面临的任务更加重,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任务和挑战。林业建设方面要对过去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变,创建新的管理模式,森林安全管理是重点中的重点。在管理方面,火灾、病虫害、人为的破坏对森林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给森林管理带来了重大的挑战。而且,森林防火设施也不是十分的完善,导致了防火的难度非常大,在这些方面都要给予重视,保证森林安全。
1.3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要对过去的管理方式进行借鉴,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然后对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国家林业部门要进行积极的配合,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实现。首先,对林业部门的建设要进行完善,对林业部门的管理力度也要进行加大。国家应该加大对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对各项工作设施进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林业建设方面的需要。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要进行提高,对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这样能够保证各项工作高效快速的开展,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林业部门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作用。其次,对采伐行为要进行规范,控制采伐的力度,限额采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对违法采伐行为进行杜绝,这样能够减少出现的乱砍滥伐现象,对森林资源进行更好的保护。
2 提高人民群众森林资源保护意识的方法
2.1 加强对基层人员的思想教育
要想对人民群众森林资源保护意识进行提高,一定要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思想方面对林业工作人员进行改变,使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的积极,同时,对森林保护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要意识到基层护林员才是保护工作开展的关键,因此,对基层护林员的护林意识和责任感要进行提高,使其明白自身的价值所在,更加积极的开展护林工作。
2.2 提高公民的资源保护意识,建立资源保护团体
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能够更好的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国家要做好宣传工作,做到人人参与。在生活中,如果看到违法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时,要进行制止和举报,在情况比较严重时可以动用法律武器对国家利益进行维护,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我国在森林保护方面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因为破坏现象比较严重,而且森林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属性,导致森林破坏行为很难被人们重视,在诉讼方面也非常少见,这样就导致毁林现象越来越多,森林资源受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
3 加强森林防火、防虫工作
3.1 防治病虫害
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病虫害是导致其被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森林资源保护中防治病虫害非常重要。林业部门在工作中要对病虫害的危害性给予充分的认识,而且,要有足够的重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病虫害的直接影响,病虫害一旦出现蔓延的情况就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重视,利用先进的技术,能够对病虫害对森林资源带来的威胁进行有效的应对。在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林业部门要对管理区内的资源进行定期的监测,做到全面、准确、及时有效的防治病虫害。
3.2 做好防火工作
林区发生火灾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森林火灾的发生会导致大面积过火现象发生,对森林资源产生的影响不可预计,因此,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进行大力宣传,提高林区附近人员的防火意识,并且扩大宣传范围,对各种宣传方法都要进行利用,保证人人都能具备防火意识。在林区对易燃易爆物要加强规范和清理,宣传防火知识时,对火灾导致火灾出现的问题要进行重视,同时,对突发性火灾的应对措施也要进行普及,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森林火灾可能带来的危害。
4 结束语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其具有一定的再生速度,因为人类对其消耗和破坏远远超过了其自身的再生速度,这样就使得森林资源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对其进行保护迫在眉睫。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工程,在保护方面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也非常多,因此,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徐春永,等.浅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J].湖北林业科技,2008(1).
[2]郭会玲,蒋敬,许岚,等.环境公益诉讼与森林资源保护若干问题探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1(1).
[3]李清慧.浅析如何有效保护森林资源[J].林区教学,2013.
篇5
关键词:清算价格法;抵押处置物;森林资产;评估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191-02
一、抵押处置物资产的形成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处置物资产是指借款人(森林资源资产所有人或授权人)以其合法的森林资源资产做抵押资产提供贷款偿还的担保后,由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当借款人不按期偿还或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有权依法以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资产折价或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从而实现抵押权的资产。
目前,各银行利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可接受的抵押主要是林木、林业用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经济植物等。这些抵押资产具有不可分割性、不可移动性、再生性、效益的多样性、保值增值等重要特征,是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担保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但这种安全性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忽视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资产的宜毁灭、长周期、不能快速变现、变现价值低或根本无法变现时,就会带来信贷风险,造成信贷资金损失。因此,确保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资产的变现能力、价值的合理性,是防范信贷风险的一道重要屏障。这就要求信贷员和森林资源资产价格评估人员在利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评估过程中要做到“三注意”。
1.森林资源资产是否存在瑕疵。森林资源资产应当具有独立性、流通变现性。以不合法或不适宜的森林资源资产为担保发放贷款,会引起森林资源资产无法变现,使银行遭受经济损失。比如,森林资源资产证由于办证时的缺陷,与其他产权共用(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独立变现能力不强,抵押时又不够谨慎,未将相邻的产权一并抵押,一旦产生风险,就会造成处置困难。信贷评估人员应具有这种鉴别能力,拒绝此类产权抵押。
2.森林资源资产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如果森林资源资产因自身原因(如林种确定不合理等)利用受限,没有使用价值,丧失了变现能力,这将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比如,购买的森林资源资产因某种原因,造成无法实际使用,时间较长,但是由于周边森林资源资产价格不断上升,经评估给出了高价,作为抵押物从银行取得了贷款,但由于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困难,无法到期偿还贷款,而抵押物估值明显偏高,有价无市,变现困难,就有可能形成问题资产。因此,对于因森林资源资产自身问题长期利用受限,无实用价值的森林资源资产不接受贷款申请。最常见的是国家重点公益林、特用林(国防林)、景观资产。
3.森林资源资产是否具有变现能力。森林资源资产的担保能力体现在其未来的变现能力上,而实际的评估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评估人员不自觉地忽视对森林资源资产变现能力的评估。比如缺乏实地调查了解,纸上谈兵,轻信借款人一面之词,忽视了森林资源资产变现能力,一旦借款人丧失第一还款来源,而森林资源资产变现周期很长或变现金额很难弥补不足,就会使银行遭受损失。
在个人森林资源资产贷款发展中,银行应当选择与一至两家资质良好的评估公司合作,要求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遵守职业道德,不能迎合委托方的不正当要求,搞虚假评估。同时,信贷人员应陪同评估人员一同前往现场,了解森林资源资产的位置、周边环境,核实森林资源资产的实际林分用途(林种)、林分起源、林分结构、树种组成、林龄结构、林相和林分质量等情况,从森林资源资产地段等外观要素以及内在质量和变现能力综合考虑,对森林资源资产进行全方位、客观合理的评估,从而保证森林资源资产估值质量,防范森林资源资产信贷风险。
二、清算价格法基本理念
1.基本思路。清算价格法是以清算价格为标准来估算森林资产抵押物处置价值的一种方法。是根据借款人清算对资产可变现的价值,评定重估确定所需评估的资产价值的方法。所谓清算价格,是指借款人由于破产或其他原因,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将森林抵押资产变现,在借款人清算之日预期出卖森林资产可收回的快速变现价格。主要根据抵押森林资产因子状况,运用现行市价法估算其正常价值,再根据处置情况和变现要求,乘以一个变现率,最后确定评估价格。在原理上基本与现行市价法相同,所不同的是清算价格低于现行市场价格。这是因为借款人急于将森林资产拍卖、出售。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清算价格法不能算为一种基本的评估方法,只能算是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现行市价法的具体应用。
2.应用前提。以具有法律效力的破产处理文件或抵押协议合同及其他有效文件为依据;森林资产以整体或拆零在市场上可以,而且必须快速出售变现;所卖收入足以补偿因出售森林资产的附加支出总额。
3.适用范围。破产或无偿还能力是指借款人因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资不抵债时,借款人应依法宣告破产,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法院以其全部财产依法清偿其所欠的债务,不足部分不再清偿。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进行融资,用自己特定的森林资源资产为担保向对方保证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形式。提供资产的一方为抵押人,接受抵押财产的一方为抵押权人。抵押人不履行合同时,抵押人有权利将抵押财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变卖,从变卖抵押物价款中优先获得赔偿。清理是指经营不善导致严重亏损,已临近破产的边缘或因其他原因将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为弄清楚财产现状,对财产进行清点、整理和查核,为经营决策(破产清算活继续经营)提供依据,以及因资产损毁、报废而进行清理、拆除等的经济行为。
4.价值因素。如果借款人完全丧失森林资产的处置权,无法讨价还价,占有主动权的买方必然会尽力压低价格,以从中获益;如果借款人尚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则森林资产的价格就有可能高些。森林资产的拍卖时限越短,森林资产的清算价格就可能越低;反之,若拍卖的时限较长,森林资产的价格就可能高些。与被拍卖森林资产相同或类似的森林资产的现行市价越高,被拍卖森林资产的清算价格通常也会高些;反之,被拍卖森林资产的价格就会低些。若森林资产与破产借款人的其他资产一起整体拍卖,其拍卖值可能会高于包括森林资产在内的个单项资产变现价值之和。
三、清算价格法程序
进行市场调查,搜集与被评估资产或类似资产清算拍卖的价格资料。
分析、验证价格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逐项对比分析评估与参照物的差异及其程度,包括实物差异、市场条件、时间差异和区域差异等。
根据差异程度及其他影响因素,估算被评估资产的价值,最后得出评估结果。
根据市场调查计算出结果,对清算价格进行评估。
四、清算价格法方法
严格地说,按照国际惯例,资产评估方法有三种方法: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现行市价法。清算价格法不称之为一种独立的评估方法。在中国由于《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91号令)规定清算价格法是一种独立的评估方法,才使业内普遍认为它也是国际通行的评估方法之一。
目前,对于清算价格的确定方法,从理论上还难以找到十分有效的依据,但在实践上仍有一些方法可用。笔者认为,森林资产评估清算价格的方法主要是现行市价。
首先,根据被评估森林资产的具体情况及所获得的资料,选择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和现行市价法中的一种方法确定被评估森林资产的价格;然后根据快速变现原则确定一个变现率,再用评估价格乘以变现率,所得结果即被评估森林资产的清算价格。
五、清算价格法实例
某拍卖公司将抵押的一某信用社森林资产拍卖出售。该森林资产承包使用年限为50年,到评估基准日已使用15年,剩35年。林分质量状况良好,年生长率3.95%。试评估该森林资产的清算价格。
1.确定重置成本全价。经核查估算,现森林资产的当前价值为15万元(可以利用原评估值调整,但必须是净值),年利率为7.05%(银行当前利率6.05%,上调10%)。根据提供清单显示,此林地流转时缴纳5%的转让金,则被评估森林资产的重置成本全价:
B=150000+[150 000/(1+3.95%+7.05%)]*5%=156 756.76元
2.确定森林资产的变现率。被评估森林资产的价值变现是依据承包时间确定,林分因子质量与年限关系密切,故使用年限法确定变现率。根据抵押协议,该资产使用年限50年,已使用年15年,则该资产的变现率为:
C=(1-n/N)*100%=(1-15/50)*100%=70%
3.确定被评估森林资产在公平市场下的评估值。根据核查,被评估森林资产的管护较好,功能性和经济性损耗很小,可忽略不计,故在公平市场条件下,该森林资产的评估值为:
P=B*C=156 756.76*70%=109 729.73元
4.确定折扣率。森林资产的价值变现应由抵押本息总价值和保留底价确定该森林资产的折扣率。
该评估森林资产抵押贷款本息金为100 000.00元,拍卖保留底价为40 000.00元。则该森林资产的折扣率为:
D=(1-m/M)*100%=(1-40 000/100 000)*100%=60%
5.确定被评估森林资产的清算价格。被评估森林资产清算价格=P*D=109 729.73*60%=65 837.85元。
篇6
关键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021-02
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林业战略地位的调整,林业已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向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使我国林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实现林业战略转变、巩固林业生态工程各项成果的重要保证。新的形势赋予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新的内涵和任务。
1.1 林业定位的变化
长期以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这表现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上,关心的是森林资源的面积、蓄积、生长量、消耗量等;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上,重点是木材生产以及如何经营才能实现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多停留在狭义森林资源的理解上,管理的重点是林地和林木资源等。随着林业从木材生产为中心向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传统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已不能满足林业战略转变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需求。如今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不仅涉及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经营管理,而且涉及林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森林环境的经营管理。
1.2 森林经营对象和目的的变化
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使得森林经营的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往只重视人工纯林用材林经营,而现在既涉及人工林、又涉及天然林,在林种上既涉及商品林、又涉及公益林。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等林业新兴产业的出现,也给森林经营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森林经营不仅注重物质产品的产出,而且注重生态产品的产出。森林经营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森林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经营技术措施也不同,这就要求森林经营者根据不同的经营对象和经营目的,设计不同的森林资源调查内容、方法和经营技术。另外,森林资源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未成林造林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每年增长造林面积800万hm2以上,中幼林比例已达67.85%,这说明当前森林经营的任务重、工作量大。
1.3 林权改革的进展
林权改革是当前林业的热点话题,各地都在进行林权改革试点,开展林权确认,明晰产权。林权改革的目的是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让经营者有其山,植树者受其益,务林者得其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造林积极性,提高林业的集约经营水平。但林权改革也给森林资源管理提出新要求,如放活经营与资源保护的关系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重新走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老路。因此,放活经营要有度,要加大森林资源管理的工作力度。
1.4 森林资源管理的难度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都在谋求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是森林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有些地方为了经济建设、招商引资,不按程序乱占林地、乱砍林木,使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管理难度加大。
2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目标
我国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与许多国家一样,都将森林永续利用作为最重要的经营原则和目标,并在《森林法》中加以明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森林永续利用概念。近期的森林永续利用概念是:“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对于森林的永续利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1)森林永续利用不仅包括木材、林副产品等有形产品的经济效益,还包括了无形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永续经营森林资源的生产活动,不是周而复始地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3)森林经营不能只对森林资源进行利用,而是要不断地提高林地的生产能力,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4)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其永续利用的条件、内涵是不相同的。
(5)森林永续利用是不间断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森林永续利用的范围是经营森林的企业――林业局、林场或其他单位经营管理的地域。森林经营管理的目的是对现实森林进行合理经营、科学管理,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永续利用。
3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对策探讨
3.1 加强林业管理
(1)加强采伐限额管理。确保采伐限额的严格执行是林业发展的关键。科学编制采伐限额,严格实行凭证采伐林木的制度,坚决杜绝无证采伐。加大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查处超限额采伐行为。
(2)加强林地管理。切实加大林地林权管理力度,依法保护好林地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认真组织开展好林地保护管理执法大检查工作。尽快建立并实行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制度。
(3)加强木材流通秩序管理。依法整顿木材流通秩序,强化对木材经营(加工)和木材运输的检查监督是林业发展的保障。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严格审批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木材凭证运输制度;切实加强对木材检查站的建设管理。
(4)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管理。抓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落实森林分类区划成果,是林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组织开展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等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综合监测水平。
3.2 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法规和制度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监督和林政执法队伍建设是林业发展的保证。凡是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该修订的要尽快修订,该废止的要立即废止。切实加强对林业执法队伍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林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大对林地保护管理的监督力度。对毁林开垦、违法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
3.3 深入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是林业发展的迫切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抓好试点局的改革试点,严格管理,总结经验,逐步在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实行森林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分离的体制。建立森林资源认证体系,构建森林资源资本平台,盘活森林资源资本,使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4 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
应对森林经营对象(林种、树种)的不同,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系统研究,如造林、抚育、改造、更新等。开展能源林、经济林和特种工业原料林三大商品林种主要树种的集约化定向培育技术研究。针对国家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的技术需求,围绕用材林培育,研究主要速丰林树种的定向、高效栽培技术,重点解决速丰林工程建设结构优化、集约经营等关键技术问题,提高速丰林基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要深刻理解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质,建立和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体系。
3.5 加强森林资源调查规划队伍建设
森林调查规划队伍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制定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力量,森林资源调查队伍建设关系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森林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森林资源调查队伍还需知识更新和新技术、新方法使用技术培训。加强森林资源调查队伍的继续教育,建成一支高标准的森林资源调查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会芳.森林资源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2] 潘永柱,徐启献.松阳县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2008(6):44.
[3] 华卫英,刘贤忠.浅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林技广场,2007(10):29~31
篇7
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的必要性
(一)为合理确定贷款金额提供依据 《中国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得超出其抵押物的价值。因此,在采用抵质押担保方式进行资金借贷之前,抵押品价值是银行进行信贷决策和确定提供资金额度关键指标之一。通过评估确定的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公平合理价值,是银行确定合理贷款金额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也能维护抵押人权益、保证抵押人获得合理的贷款金额。
(二)为控制银行贷款损失风险提供保障 银行设置抵押资产的作用在于防范金融风险,是在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即“第一还款来源”之外,以资产抵押物代偿为条件设置了“第二还款来源”。这种贷款方式从理论上讲比单纯“第一还款来源”多了一道风险屏障。抵押物在降低贷款风险、减少贷款损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根据抵押物的合理评估价值、抵押物价值变动风险、处置变现风险、贷款期限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金额,从而降低银行贷款违约损失。但是,抵押品作为一种减少违约损失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对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提供的抵押品价值的合理评估(姜浩,2008)。由专业评估机构通过科学的评估程序及合理的评估方法确定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为银行控制并降低贷款违约损失提供了保障。
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评估主体缺乏独立性 评估主体是指资产评估由谁来承担,是资产评估工作得以进行的前提和保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主体是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定估算并出具评估意见的机构。由于森林资源资产的特殊性以及林业行业长期以来的垄断经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只能由林业行业内的资产评估机构承担,目前基本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森林资源管理机构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他评估人员无法正常承担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由于林业系统内部的评估机构,没有脱钩改制,人、财、物受林业行政领导的制约,有时难免受行政领导干预而难以抵制,不可避免要造成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结果的偏高或偏低,真实的资产价值得不到体现,严重影响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质量(田松华,邓云,2010),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质量的低下,是影响银行进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评估价值类型选择不统一 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是对拟评估价值的质的规定性,根据《国际资产评估准则》,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包括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类型,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类型作为非市场价值类型的集合,包括投资价值、清算价值、持续使用价值等各种价值类型。以抵押为目的的资产评估业务价值类型选择问题,是各国资产评估理论和实务界一直讨论并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现阶段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相关的价值类型主要有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两种。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价值类型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大大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及其评估质量。
(三)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对象的特殊性加大评估参数的获取难度 森林资源资产与其他业务中的评估对象相比有其特殊性,同时这些特殊性加大了评估参数的获取难度,主要体现在:
(1)采伐的限制性影响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收益额的预测。法律或社会对采伐的限制性规定是森林资源资产不同于其他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森林资源资产采伐受到限制的原因表现在:一是森林资源资产除具有经济效益之外,还具有生态效益,由于森林资源资产的生态效益,法律对森林资源的采伐有一定的限制;二是各类森林经营单位为保证永续经营下去,在采伐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结构加以人为干预,一般来说会通过制度规定采伐程序。对林木资产而言,采伐的限制规定影响森林资源资产的给其权利主体带来的未来收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林木资产未来收益额的预测难度。
(2)外部环境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影响程度难以定量。
对林地资产而言因外部环境不同,价值差异很大,除其本身内在的生产潜力差异外(即立地质量等级),还存在着生产运输成本上的差异。林地的这些差异,要比农地大得多,林地的差异,给林地资产的评估带来了许多困难。同时,因为林地的位置固定性,附属于该位置的温度、湿度、光照、降雨等具有一定的状态,他们构成了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也影响土地的生产潜力。因为林地位置固定性导致了很难寻找到完全相同的森林资源资产,同时外部环境对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影响差异尤难确定。
三、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完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主体制度 主要包括:
(1)由独立的资产评估机构承担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主体是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定估算并出具评估意见的机构,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提供评估服务的评估主体作为经济行为的第三方,为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尺度,其评估结论是银行确定贷款金额的依据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降低银行贷款违约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评估主体首先应该独立于经济行为的各方当事人,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其次评估主体作为提供价值估算的专业机构,应该拥有专业评估技术的人才,评估技术人才能够利用国际通用的评估方法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提供价值估算服务并出具评估意见。在我国,资产评估机构作为三大中介服务机构之一,是独立的经济主体,拥有财政部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质;客观上能够独立于经济行为各方当事人,符合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主体的客观要求。
(2)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培训制度。鉴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专业性特点,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人员除需掌握资产评估基本理论和常规技术之外,还需掌握或了解森林资源资产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森林资源本身特殊的生长变化规律、森林的经营技术和调查技术等林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质量,需要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培训制度,培养高素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队伍。本文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培训制度,第一,对意愿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期分批系统培训。对资产评估机构人员,主要进行森林资源资产等相关林学知识培训;第二,采用严格的考试制度,对培训合格者颁发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从业证书。
(二)统一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价值类型 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业务中,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抵押企业,都期望如期偿还贷款同时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不发生转移,借款企业能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即“第一还款来源”按期偿还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的变现现金流量即“第二还款来源”实际是在“第一还款来源”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对债务安全设置的第二道屏障。如若借款人到期未偿还贷款本息,金融机构有权对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进行处置,优先利用处置所得资金偿还贷款本息。鉴于抵押人到期不能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抵押权人通过处置抵押森林资源资产来偿还贷款本息的情况可能发生,部分学者以及评估实务人员认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应该选择清算价值类型。笔者认为,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中,市场价值较之清算价值更为合理。
首先,从国外的评估实践来看,美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特区的抵押评估价值类型均采用市场价值。在美国,适用于抵押贷款评估的价值类型被界定为市场价值。澳大利亚评估准则认为,抵押贷款评估的评估基础是市场价值。香港《评估准则8:用于抵押的资产评估》规定,资产作为贷款担保物进行评估时,评估通常应当建立在市场价值的基础之上,而不宜以非市场价值作为抵押贷款资产评估的价值基础。
其次,清算价值不同于代表贷款到期日抵押品变现价值。评估师采用清算价值类型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时,通常选择评估人员以对抵押资产的现场勘察日、抵押权设定日、贷款发放日等不同时点作为评估基准日,可以概括为“当前日期”。资产评估是根据评估基准日被评估资产的自身特点、面临的市场条件、未来的市场变化等条件,结合一定的假设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对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以“当前日期”为评估基准日进行价值估算时,评估使用的评估假设是根据评估对象当前的市场条件做出的,而不是贷款到期时的市场条件。选用“当前日期”为评估基准日的原因是抵押森林资源资产处置变现时自身状态及面临的市场条件难以预测。森林资源资产属于自然资源资产,除受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之外,还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恶劣的天气或病虫害等自然原因可能导致抵押森林资源资产在未来处置时发生较大价值变动,甚至完全灭失。因此以“当前日期”为评估基准日所得到的清算价值,很难代表实际处置变现时的价值。
再次,在贷款存续期间,抵押品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价值波动,特别是对于期限较长的贷款(如项目贷款),到期时抵押品的市场价值会发生较大变化,如果到期时抵押品的价值很低,将难以起到贷款风险的防范作用。因此,银行在抵押贷款的实践中,往往根据不同的抵押贷款期限、抵押品类型、抵押品新旧程度、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等价值影响因素确定一定的抵押率,来控制其贷款损失风险。在我国,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抵押率一般在50%左右。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未来的变现风险可以通过银行所设置的抵押率得到合理控制,如果评估时采用清算价值类型,银行采用清算价值与抵押率结合的方式确定贷款金额,会导致抵押品未来变现风险所产生损失的重复计算,给贷款人带来损失,因此在采用抵押率的情况下,市场价值类型更为科学。
最后,相比清算价值而言,市场价值具有更强的操作性。清算价值是指评估对象处于被迫出售、快速变现等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价值估计数额,而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通常来讲,正常市场条件下的交易案例较非正常市场条件下更多。因此,市场价值评估相对清算价值评估,操作性更强。
(三)确定评估参数时充分分析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 具体为:
(1)合理考虑采伐限制对预期收益的影响。因为森林资源资产的生态效益,相对于机器设备、知识产权等其他资产而言,采伐限制性规定给森林资源资产的所有者带来了不能对其自由处置的障碍。在进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时,必须考虑采伐限制性规定对收益额的影响,根据相关部门或者行业通行的采伐限制,科学预测每期的客观收益额。
(2)注意外部环境对相关参数的影响。在应用市场法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时,外部环境对评估参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评估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差异调整方面,包括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林地状况的差异、面临的市场条件的差异等调整因素。在应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时,外部环境的影响也需要重点考虑,比如交通运输条件对成本的影响、地理位置决定的土地状况对收益的影响等。同时,应用成本法进行评估时,同样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对重置成本以及各种贬值的影响,比如交通运输条件不同对重置成本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玉平:《价值类型理论的应用与完善》,《中国资产评估》2009年第3期。
[2]崔宏:《基于银行贷款安全目的的抵押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创新》,《金融论坛》2007年第1期。
[3]刘玉平:《资产评估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4]罗江滨、陈平留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版。
[5]严玲:《对推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方式融资的思考》,《森林工程》2005年第3期。
[6]魏远竹等:《关于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林业经济》2001年第10期。
[7]郭保香:《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研究》,《林业经济》2001年第8期。
[8]王富炜等:《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价值评估研究》,《林业经济》2008年第11期。
[9]郭保香:《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研究》,《林业经济》2001年第8期。
篇8
关键词:国有林场
1 资源优势:预留森林资源质量提高空间
随着我国林业逐步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国有林场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转变,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木材采伐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到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上来。绝大多数国有林场停止了商品性采伐,以造林、营林、护林为己任,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增长。
据2007年统计,我国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达9.3亿亩,其中林业用地7.5亿亩,森林面积6亿亩,森林蓄积量22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18%、23%和17%,已成为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最主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
在一些生态重点省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占有很高比例。青海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90%在国有林场,甘肃为67%和53%,山西为48%和65%。国有林场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为集体林的1.5倍。
但从经营现状看,国有林场经营水平虽比集体林高,但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年均生长率仅6%左右,年均净增长率仅4%左右,亩均年净生长量只有0.2立方米左右。目前国有林场尚有1.2亿亩中幼林亟待抚育、5000万亩低产林亟需改造,如果加大抚育经营力度,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10年可翻一番,单位蓄积量可达7立方米,潜力很大。
2 人员与技术优势:森林经营基础牢固
在长期造林、经营和保护森林资源的过程中,国有林场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职工。全国现有国有林场4507处,职工66万人。
目前,我国林业行业近1/3的技术工人在国有林场工作,拥有一支稳定、专业的护林防火队伍。在实践中,国有林场积累了大量在各种立地条件下培育森林资源的经验和技术,许多林业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特别是森林经营及相关技术,如大规模荒山造林、山地育苗、沙地治理和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都是从国有林场开始研究和应用的。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国有林场的优势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
3 森林经营示范:成效显著备受关注
随着林业发展战略的转变和科学经营森林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国有林场越来越重视森林经营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工作。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进行森林抚育,通过抚育,林木生长量增加一般在1倍~2倍,最高的达到了5倍。赤峰市林业局2008年选择5个国有林场开展森林经营示范,完成了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贵州省林业厅与省财政厅2008年联合下发通知,确定龙里林场等4个国有林场实施中幼林抚育28400亩。安徽省潜山县驼岭林场每年抚育森林面积超过4000亩,2008中幼林抚育间伐面积5000多亩,通过加强森林经营工作,该场年均增加活立木蓄积量10000立方米。甘肃小陇山林业局从建局之初就全面系统地开展了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研究和试验,截至1998年累计培育森林资源4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44.8%提高到54.6%,活立木蓄积量由2589万立方米增加到2771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
4 优势确保发挥:还需国家政策扶持
森林经营问题引起了国家林业局党组的高度重视。近两年来,国家林业局已调整资金,安排了一部分中幼林和大径级材培育项目,项目大部分落在了国有林场。其中,2008年国家林业局安排的中幼林抚育项目63%安排到了国有林场,珍稀树种基地建设项目80%安排到了国有林场,大径级材培育项目91%安排到了国有林场。近期,国家林业局公布了104个森林经营示范林场,以引导和推进全国的森林经营工作。
篇9
关键词:森林资源;资源保护;防火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森林资源的有效需求随之增加,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下去,构建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森林资源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火灾对于森林的破坏性非常大,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将会烧毁大量的木材,对树木、植被的生长以及国家经济造成重大的损失。另外,发生过火灾的森林中,残留的植被很难恢复生长,也会产生的病虫害以及风倒等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周边森林的发展。
1 关于森林发生火灾的原因的相关分析
在森林资源保护中,护林防火的工作尤其重要。因此,在实际的的护林防火工作中,需要对森林发生的火灾进行积极的探索。从森林发生火灾的原因入手,
探究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究活动,我们将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归结为自然原因以及人为原因两种。从自然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雷电触及树木、山体岩石发生崩塌摩擦起火、撞击产生火花、太空陨石坠落的摩擦火花都是导致火灾发生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人为原因导致的森林火灾的数目逐渐增加,对森林资源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烧荒、烧灰集肥、炼山造林等活动,对于火源的看管工作,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森林火灾。另外,人们在森林中吸烟、照明等活动,对于森林的护林防火工作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人们必须重视护林防火的细节工作,避免发生严重的火灾。
2 关于森林火灾的预防与灭火工作的相关分析
为了更好的促进森林保护工作的发展,我们应积极的做好森林火灾预防的相关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火灾的应急预案,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防火政策切实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的宣传教育,积极的发动群众的力量来进行护林防火的工作。当遇到雷雨天气时,必须密切关注林区的状况,以免发生火灾,错过最佳的扑灭时间。同时,完善护林防火的相关规章制度,对相关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的培训活动,提高其在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另外,制定详尽的管理计划,严格控制火源,杜绝人们在森林密布的区域,从事与火源有关的生产工作,避免由于火源控制工作的疏忽,导致森林发生严重的火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
在护林防火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在森林发生火灾时,进行快速的灭火措施。在森林局部发生小规模的火灾时,工作人员应首先观察火势发,!展的速度以及周边的环境,考虑是否可以选择人工扑打以及用水进行灭火。将局部微弱的火势迅速扑灭,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当采用人工扑打以及用水无法将火势扑灭的情况下,可以就近利用身边的工具,试图用土将火苗扑灭。一旦发现火势蔓延的速度变快,就需要考虑使用化学灭火剂进行灭火,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制定相对详尽的应急预案,在紧急时刻及时启动紧急预案,尽量减少森林火灾给生态环境带造成的不利影响。
3 关于森林火灾防火技术的相关分析
在护林防火的技术措施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设置防火线、生土带、防火沟、防火林带等,来进行护林防火的相关工作。在森林内部没有植被的空地合理的设置防火线,当森林发生火灾时,防火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火势进一步的蔓延下去。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林区的制高点位置合理的设置了望台,并配置现代精密的探测仪器,在雷雨等特殊天气里,需要对林区进行实时的、全面的监测工作。在发生雷电击中树木的状况时,必须利用专门的灭火设备进行灭火,防止森林火灾的火势持续蔓延下去。在森林中一旦发现火源,立即进行处理,避免森林发生重大的火灾事故。除了相关的技术方面的措施外,政府也应积极的发挥作用,强化森林火险预报的具体工作,及时、准确的森林火险等级,将一定的护林防火措施传达给人们,降低森林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4 总结
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安全、社会稳定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从目前森林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我国森林防火的形势依旧严峻。频繁发生的森林火灾,已经造成大量植被无法正常生长、引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森林发生火灾,不仅会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性非常大,使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森林资源的护林防火工作,并积极的响应国家对森林保护的相关政策、措施,保护森林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篇10
塞罕坝按照国家林业局“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总体要求,以现代林场建设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分类经营,提升发展质量,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几年来,塞罕坝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改造升级,加强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林,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
1 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管理认知水平
森林资源是林业赖以生存、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林业的任何生产和活动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石之上。现阶段如何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对贯彻落实国家的林业政策,保障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十分重要。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生态立场、营林强场、产业富场、人才兴场、文化靓场”五大战略,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针对当前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措施,强化管理,搞好服务,努力把塞罕坝森林资源保护好、管理好、建设好。
2 强化营造林体系建设,培育精品森林资源
科学经营,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健全制度,提高技术能力。修订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办法》、《工程造林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同时加强技术队伍培养,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强化营造林管理,将森林经营作为“立场之本、强场之基、发展之源”,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加快优化林分结构步伐;加强攻坚绿化、优势树种培育和更新换代等工作,扩大珍贵树种和混交林营造比例,积极调整资源结构。
3 加强林地林权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林地资源
规范征占用林地管理,严格贯彻征占用林地的相关政策,坚决把好征占用林地审核关,杜绝滥占用林地行为。对所有生产、旅游占地单位(个人)进行面积核实,登记造册,做到每户一个档案,四至清楚、证(图)地相符,全力维护林地资源安全。
4 加强林木采伐管理
为加强森林采伐管理,规范作业程序,保证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落实岗前培训制度,加强施工人员相关林业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充分认识采伐作业的严肃性的,努力提高施工队伍的业务素质;落实凭证采伐制度,依证采伐,伐前复核,严格按照批复方案施工,控制消耗蓄积,要严格按照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采伐数量、期限和地点进行采伐;落实责任到人制度,层层落实林木采伐管理责任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营林区主任,逐层签定责任书。
5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强力推行造林成果拨交制度,落实幼林管护行政责任追究制。成立专门组织,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宣传和依法专项治理行动,依照林地管理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小片垦荒和放牧毁林现象,实现了无滥砍乱伐毁林现象,避免国有林地资源的流失。
6 强力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及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
充分发挥森林公安职能,开展打击野外用火、滥砍乱伐、非法捕猎等专项行动,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森防方针为指导,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综合治理”的防控原则,积极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多措并举,有效控制虫灾。确保林区和谐稳定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
7 依法加强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工作
河北省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的最北部,隶属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保护区于2002年10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复函》([2002]84号)文批准建立,2007年4月,国务院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河北塞罕坝等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2007]20号)文正式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0029.8公顷,其中:核心区7213.31公顷、缓冲区6083.89公顷、实验区6732.6公顷。
8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森林资源管理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