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和文化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和文化的关系

篇1

论文摘要:文化生产力的产生不仅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时代背景,也有其深尽的哲学墓础。它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理论”、“精神生产”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深入探讨文化生产力问题不仅在实践层面有助于当前我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

   应当指出,上述观点也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深化,同时也显示出各自的局限性。当代社会,由于需求和产品成为影响生产力 发展 的重要因素。因此,以需求和产品为标准来分析当代生产力,生产力又可划分物质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这样就诞生的一种新的生产力形态—文化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具备了上述当代先进生产力一信息生产力、科技生产力、智力型生产力、和谐型生产力的特征,但又不是某一种生产力能够涵盖的。物质生产力生产的物质产品主要功能是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文化生产力生产的产品主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质需求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固然具有基础性、根源性,但是在人的需求层次中,物质需求属于低层次的需求,而精神文化需求则属于高层次的需求。人的精神需求固然离不开物质生产力,但主要是依靠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满足的。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文化生产力应是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社会,文化生产力对 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占据当代社会主导地位的生产力形态。

    其次,文化生产力对 哲学 关于“精神生产”思想的新发展。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 政治 经济学的“精神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精神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 科学 、 艺术 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 规律 的支配。”均马克思的精神生产主要包括这样几层意思:第一,精神生产是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定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物质生产同属于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第二,把艺术与宗教、法、道德、科学等归为不同于一般生产的另一类生产,这类生产虽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却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第三,强调精神生产的“人属方面”,从人的类本质及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把精神生产理解为“全面生产”即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一部分,是不受肉体需要支配也进行的“真正的生产”,是“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的生产。第四,明确提出了与物质生产力相对应的“精神生产力”概念,并认为物质生产力对精神生产力起决定作用,而精神生产力反过来又影响着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和解体,“所有这些关系的解体只有在物质的(因而还有精神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有可能。”因柳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文化生产规模狭小,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经济与文化的联系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尚不突出。这一时代的局限性,马克思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生产力的理论。面对今天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特征,显然马克思所讲的作为人类一般精神文化活动的“精神生产”,就不能容纳这一事实。

    从人类一般的精神生产理论发展到文化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又一次提升和发展。虽然二者都属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但在马克思那里,精神生产的实质是一个认识论范畴,精神生产即“关于意识的生产”,是人的主观活动,是认识产生的直接来源。其基本内容包括“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和“政治、 法律 、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诸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而文化生产则属于生产活动,其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这两个概念,只是从需求和生产的角度来区分的,不能因为文化生产活动生产的是文化产品,而认为它是人的纯主观的精神活动或认识活动。只要是生产活动,都是客观的物质活动。这一本质并不因为需求和产品的不同而改变。

    精神生产活动由一般的实践活动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是精神活动自身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存在着根本区别,精神活动的特点是内在性,即人的主观的内在的东西。但精神的作品不能以纯粹精神的形式存在,而要借助于物质载体才能存在。这就产生了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称之为“让度”。但精神生产究竟怎样“让度”,采取何种具体形式“让度”则取决于时展状况和人类的需求状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 历史 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平低下,物质需求占主导地位,精神文化需求只是极少数人的奢侈品,这种条件决定了精神活动的“让度”或外化形式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非生产活动方式,不通过商品交换方式使精神得到“让度”,如极少数人的自我欣赏的形式,或者以公益的形式等;二是以生产经营的方式,通过商品交换使精神生产得以“让度”,即提供文化产品供人们使用和消费(欣赏和娱乐)。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类从整体上告别物质匾乏,精神文化需求大大提高。为满足这种需求,精神生产的“让渡”形式必然发生转化。在当代社会,只有采取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引人市场经济机制、利用 现代 科学技术手段,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当代社会,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机制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就是人类精神“让渡”的最佳方式。进人21世纪,文化生产力飞速发展,在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现实,把马克思的精神生产力理论发展到文化生产力理论,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哲学本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文化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精神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再次,文化生产力对哲学“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的新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一生为之奋斗的崇高的社会理想。在马克思看来,这一理想的实现决不是对原始 自然 人的“复归”,也不是对抽象“人性”的放肆和张扬,而是一种建立在社会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并且,马克思还认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绝不能仅仅靠物质生产领域的进步来实现,它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精神生产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重要途径或条件。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本质的丰富、展示和提升,是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的占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它包括生产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各种能力的发展和提升。第二,人的自由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即个人特有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特有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等,它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高级形式,其结果是“有个性的个人”的形成。在现实中,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又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第三,社会实践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得以实现的现实基础,主要指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消灭旧式分工和私有制。人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产物。人的发展的本质就是人自身内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丰富、张扬和提升,是人通过他的社会生产实践将自已的内在需要、意志、愿望、能力等内在的力量对象化或外化的过程,并在这种对象化过程中不断地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地得到拓展、完善提升,进而不断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并成为自己对象的主人。

    文化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强调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前提,而并不能使“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自然而然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最基本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不缺失。因此,它不仅包括“肉体”,而且还包括“精神”。并且人的“精神”领域是极为宽泛、复杂的。既包括“知”、“情”、“意”,也包括“真”、“善”、“美”。而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自由性,其实质是人对外在限制的摆脱、突破和超越,不断摆脱任何外在的目的,能够自己支配自己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自愿地、自主地、自觉地外化、丰富、扬和提升,其结果是“有个性的个人”的形成。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内容和特点,是很难纯粹靠物质生产的进步来实现的。物质生产本身只能为精神需求的满足提供基础条件,但无法直接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管理;问题;对策;四川西昌

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277-01

近年来,随着西昌市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了城市绿化建设步伐,通过植大树以及拆墙透绿、拆危补绿、见逢插绿和广泛发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绿化活动,城市绿化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绿化面积迅速增加,西昌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地改善和提高。该文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施工中的亲身实践,指出了目前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期对该市今后的城市绿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西昌市道路绿化现状

西昌市城市绿化经过近5年发展,形成了以航天路、城南大道、邛海周边为重点的绿化格局,在树种上以热带、亚热带主要树种为主,温带树种为辅,配置上做到四季有花、有叶,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景观带。2010年,西昌城市绿化率达到98%,绿地率达到31.28%,绿化覆盖率35.35%,人均公共绿地9.65 m2;城市规划区绿化率98%,绿地率33.5%,绿化覆盖率35%,道路绿化率98%。

2城市道路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各项指标不断提升的同时,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规划设计及施工时过分强调景观效果,而不考虑树木的生态习性及生物学特性,在种植材料的选择上十分盲目,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过度密植;大树移植成活率较低;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绿化养护意识淡薄;水肥管理不当;人为破坏严重等。

2.1缺乏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指导思想不明确,特别是迎宾大道、机场路等几条城市主要进出口通道没有制定科学、长远的绿化规划与设计方案,在树种选择与配置上十分盲目,曾经多次栽植又多次挖除,造成重复绿化,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1]。

2.2大量引进外来树种

目前,西昌市的绿化苗圃以个体户经营为主,规模较小,还不能充分提供乡土植物种苗,优良品种选择空间狭小。城市所需绿化苗木没有地方特色,大部分从山西、广东、浙江、成都、湖北、重庆等地调运,种苗来源比较紊乱,苗木品种混杂。城市道路、庭院、住宅小区、公园绿地中引进了大量的外来植物,如水杉、香花槐、垂榕、橡皮树、高山榕、蓝花楹、加纳利海藻、大王椰子、银杏、小琴丝竹、红叶李、象牙红、红叶石楠、元宝枫、假槟榔、矮牵牛、马蹄筋等,这些植物虽然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绿化景观,但是由于它们在西昌市没有经过长期驯化,生长中抗(寒、旱、大风)性较差。垂榕、橡皮树、加纳利海藻、大王椰子遇到霜冻、下雪,叶子几乎全被冻死,失去了应有的观赏效果;香花槐蛀杆害虫、蚜虫发生严重;矮牵牛、马蹄筋稍遇干旱叶子就失绿,给后期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2.3大树移植成活率低

西昌市绿化中,乔、灌木都以大规格苗和大树移植为主。大树移植能迅速、有效地改变城市的生态景观,但大树移植的技术含量较高,特别是难以生根的大树尤其如此。火把广场成片移植水杉大树,由于没有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栽植后管理跟不上,致使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大降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2.4栽植密度过大

过分强调短期景观效果,而不考虑苗木生长规律及种植地的立地条件,进行大密度栽植,例如:垂榕、天竺桂、红叶李、香花槐、三角梅等栽植密度均为1 m×1 m,金叶女桢、小叶女桢、红花继木等灌木栽植密度为10 cm×10 cm。人为造成植物生长空间狭小,加之在后期的生长中修剪不及时,大部分植物表现出生长状况不良;苗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透光性、通风性较差,到每年7―8月高温高湿季节,病虫害频繁发生[2]。

2.5养护管理意识淡薄,水肥管理不当

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地段大部分没有埋设自来水管,植物需水时得不到及时补充,特别是每年1―5月高温、风大,全靠人工浇水,有的地段浇水次数虽多,但没有浇透,也没有及时补充植物所需养分,导致树木生长不旺;有的地段没有落实专人管理,旱涝季节植物大量死亡。

2.6人为破坏严重

在城市边缘区和集市区绿化带遭人为践踏、车辆辗压较严重,有的地段成了“人行通道”,有的行人甚至把绿化带当成休息娱乐的场所,造成地面板结,植物逐渐死亡;树池里倒垃圾、生活废水,树干上绑绳晒衣服随处可见,故意攀折毁坏树木时有发生[3]。这些都是造成树木死亡的重要因素。

3城市道路绿化管理对策

3.1培养专业的设计队伍

随着西昌市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绿化步伐大大加快。因此,政府必须强化意识、转变观念,确实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较强的设计队伍,而不应该一味地崇洋迷外,每一期城市绿化工程都花高价到外地聘请设计师。外地设计者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立地条件、乡土树种资源、政府投资、后期管护、不同地段的管护难度等都不是十分了解,设计时无法做到设计和施工统一协调发展,甚至盲目地追求档次,而不能真正做到适地适树,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2建立绿化种苗基地

充分发挥现有国营苗圃的优势,除了培育国家工程造林所需苗木外,将多余的闲置土地用来大量培育乡土绿化苗木,如香樟、银桦、直干桉、侧柏、冲天柏、栾树、桂花、海桐、玉兰、紫薇、贴梗海棠、茶花、梅花、栀子花、苏铁、大叶黄杨、腊梅、木芙蓉、合欢、青桐、苹果、朴树、国槐、油橄榄、慈竹、苦木、千枝柏、侧柏、腊梅、丝兰、迎春、金丝桃、月季、三角梅、金叶女贞、麦冬、夹竹桃、柳树、枫杨、六月雪、海桐、小叶女贞等[4]。选择交通便利、离城市较近、规模较大的个体户经营苗圃,对他们实行政策扶持,鼓励其以生产经营乡土绿化树种为主,与其签定产销合同等。

3.3加强管理

成立专门的管护队伍,把管护人的具体责任落实到片或地段上。根据不同区域植被的配置情况及生长状况制订出详细的管护方案,按照方案进行管护。对人为践踏、车辆辗压比较严重的地段,将种植的草坪改为灌木,从视觉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醒目的地方插上警示标牌,提醒人们保护绿色植物。对土壤板结地段进行中耕锄草,经常浇水施肥,做好雨季的排水工作,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防治。针对当前城市道路绿化种植密度普遍过大的情况,对迎宾大道、机场路、东延线地段合理调整群体结构,对同种植物之间,上木、下木之间由于密度过大引起的互相抑制、竞争,应及时移植、调整、重新配置。

3.4合理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关系到树木成型和美观问题,整形修剪后的树木对环境具有更为明显的装饰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行道树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旺盛,也能提高其观赏价值,装点街景。按照“服从树木景观配置要求,遵循树木生长发育习性”的原则,乔木长大郁闭后,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对其进行修剪抚育,以及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夏季修剪,根据灌木的生长情况常年进行修剪,从而达到植物造景的设计要求[5]。

3.5建立城市道路绿化档案及信息系统

实行动态管理与监测,为宏观决策、科学经营提供服务。对城市绿化建设中使用的外来树木、花卉等苗木要查验植物检疫证书或复检,严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输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强化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认识,让广大市民自觉地保护城市绿地和树木。

4参考文献

[1] 王晓明.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J].安徽林业,2004(6):30.

[2] 徐文辉,范义荣,蔡建国.杭州市道路绿化的初步研究[J].中国园林,2002,18(3):23-25.

[3] 陈秀梅.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1997,13(4):55.

[4] 李晨杰,宋园军.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6):18-19.

篇3

关键词: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问题

企业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发展至关重要。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规范化管理企业的财务工作,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分析会计核算失真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规范化措施,使企业的会计工作真正实现规范化管理。

一、会计核算的内容

(一)企业的资产核算

企业的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其他原因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是企业创造利润的基础条件。所以资产应该满足企业拥有、控制、创利的基本特征。企业的资产分类可以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比如流动性资产、长期的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科技文化资产等;在流动资产中还包括现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都属于流动资产;另外按照事物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种 。

(二)企业负债

负债是企业在既往的经营中所形成的现实的义务,这种义务的表现方式是企业资金的减少。负债之所以称为企业的现时义务,主要是因为债务的偿还形式是利用现在资金偿付过去的负担。一般来说,企业在经营中有两种债务形式,一种是流动负债,一种是长期负债。流动负债包括企业内部的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内容。长期负债是指偿还周期较长的借款。

(三)经营收入

企业收入的核算,也是企业财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的收入所得包括以下内容,销售产品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这是企业经营的目标,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最后的收入,企业进行财务核算就是计算出企业的资产增加和负债减少。企业收入的界定是企业的毛利收入,不包括其它代收款项。

(四)经营费用

企业在维持日常生产的过程中,是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人力,这个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支出就是费用。费用是企业为生产和销售所投入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和收入是一对孪生姐妹,相互半生而存在。比如融资的利息,经营的支出和负债等内容都是经营的费用。

(五)企业利润

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是利润的获得,因此企业财务核算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利润的核算,企业的利润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既毛利润和净利润,正确做好企业利润的核算,对于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区分毛利和净利,准确核算。

二、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

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中有存在,主要是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界限不清楚,资金及资产的管理随意性很强,随意处置,还有一部分人故意把企业的资金用于家庭生活,目的是规避税收。

(二)会计监督不力

企业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缺乏监督机制,尤其是内部的监督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主要原因是会计方法不够科学和完整。企业管理者及财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主要是因为有些单位领导故意使财务信息失真,以便偷逃税款,私设小金库等;同时监督部门有法不依,监督力度不大,使一些不合法不合规的行为得到了衍生的土壤 。

(三)会计账目不规范

这些情况在中小企业中有存在,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下,账目建立不科学和不规范,核算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会计核算信息失真

会计核算失真的现象,是存在于一些企业内部的普遍现象,目前这一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干扰着企业的发展。这一现象表现在数字、会计方法运用、文字说明、财经法规制度执行方面出现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

三、加强财会核算的规范化

(一)提高认识强化素质

强化各级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认识和素质,站在政治与经济的高度来对待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遵照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选拔优秀的德才兼备的人员充实到财务队伍中来,加强对会计人员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二)加强财务核算规范化

财务核算规范化管理是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就是要财务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办事,按照财务管理规定管理财务信息,实现决策管理规范化,避免企业发展中的失误。领导者的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比人员失误造成的损失还有大,往往是企业发展或者衰退的直接因素。一些领导者不习惯依靠科学的信息分析进行决策,往往拍脑门随意决定决策。企业的发展没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财务信息做依据,没有真实可靠的财务核算数据进行参考,那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就难以保证正确和科学。因此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财务核算的规范化 .

企业的财务工作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强化企业财务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遵照法律法规进行财务核算管理,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实现科学规范的企业核算管理,提高财务信息对决策的支持作用,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地下管线 信息化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城市的“生命线”和“血脉”,而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也是应当让公众共享的信息资源。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广东省东莞市对地下管线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地下管线及其管理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和国内同行业水平,其混乱无序的状况已成为阻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彻底摸清和掌握地下管线信息资源,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本文结合东莞市城市管线的现状,分析了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东莞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⒈地下管线管理体制不完善

东莞市的地下管线种类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工业等几种类型。这些管线的管理和建设又分属于不同的管线权属公司、政府以及企业等单位或部门,在管线建设的过程中,各阶段的管理又分属于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几个阶段没有很好地明晰各自责任,工作没有很好地衔接,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晰,缺少综合管理制度和协调机构。这就使得工程建设谁提出来谁管理,有时甚至没有管线的规划就开工建设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各类管线的建设时序不一致,管线建设部门需要同时到多个部门办理协调管线建设的相关手续,管线信息资料没有一个统一的提供单位,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也没有相应建立,地下大部分资料的管理也没有得到重视,甚至没有档案信息可供查询。以上这些问题给城市尤其是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多麻烦。

这里主要提出东莞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⑴规划阶段

城市的迅速发展以及“重地上、轻地下”思想的存在,使得东莞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工作处于缺位状态,这给东莞市的长期发展带来了较大隐患。东莞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缺乏对应的地下管线规划审批管理机构。东莞市规划局目前没有专门的市政科对地下管线进行规划审批,一直没有把地下管线的规划审批纳入管理流程,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时也不重视对地下管线的审批工作,这就导致了地下空间尤其是地下管线的规划管理工作基本处于真空状态。二是缺乏协调体制。由于东莞市没有统一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协调机构(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地下管线进行管理,所以市政设施规划和用地规划脱节,单项规划和综合规划不一致,有时甚至矛盾。三是缺乏规划批后管理环节:东莞市目前仍然没有地下管线规划竣工测量制度和资料汇交制度,规划部门至今还没有开展规划竣工测量验收和严格遵守的资料汇交制度。这些问题导致如下现状:东莞市地下管线建设工作缺少详细规划设计,没有形成城市规划体系,很多项目甚至就没有进行规划;地下管线规划像一盘散沙,经常出现管线“打架”的现象;地下管线的现状基础数据不全。

⑵建设阶段

目前,东莞市地下管线的建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设与规划常常不一致。有些项目甚至没有规划就开工建设;有些建设项目的规划虽然批准了,但是否按照审批设计路径和方案实施就没有相关部门予以监督,除非发生重大的问题(如停电、停水、停煤气或爆炸事故等)。二是监管不力。地下管线建设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力,没有进行管线建设项目过程监督和竣工测量制度。三是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各类管线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建设计划不能同步进行,各个单位各自开工建设,工程中挖断管线的事故时有发生,重复开挖比较严重,“马路拉链”现象不断。这些现象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少麻烦,也损害了城市形象。

⑶管理维护阶段

伴随着东莞市城市建设发展20多年,该市的地下管线日益复杂,而由于地下管线的隐蔽性给地下管线的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目前,东莞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还跟不上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的技术水平低,跟不上时代需求。据了解,地下管线管理的手段相当低下,很多专业管线的管理至今还没有建立管线信息库,管线的地下分布仅仅凭借一些老的技术人员记忆来查找和定位。二是管线的维护更新工作没有跟上。早期建设的许多类管线由于质量不高,存在老化、生锈等现象,有些管线甚至还是水泥材质,这些没有得到及时替换更新的旧管线存在较大的隐患。三是管理体制不顺,协调工作不力。各类管线的日常维护管理均由各类管线产权单位自行负责,特别是管线的改建、扩建与更新均由管线使用单位进行自行设计和施工。在地下管线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履行相关报批手续的现象比较严重。地下管线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各个单位之间缺乏协调配合。

⒉地下管线信息资料管理混乱

东莞市管线信息资料的管理工作也相当混乱,规划部门保存一部分管线的规划设计资料,城建档案馆管理一部分,各类管线产权单位保存一部分,各测绘部门保存一部分,其他建设单位也保存一部分。根据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部第90号令),管线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报城建档案馆。但是实际工作中,仅有部分专业管线管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按规定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工程管理档案资料,而且报送的管线工程档案资料在单位上不统一,数据格式上不一致;信息不准确甚至缺失,没按照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提供数据,有些还没有准确的坐标信息,数据质量相当低下。各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地下管线工程资料极少交换,管线的信息共享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⒊地下管线信息动态更新体系没有建立

地下管线数据是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具有很强的现势性。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机制,及时更新和维护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是保证管线系统生命力和管理有效性的唯一途径。长期以来管线规划建设没有理顺关系,整个城市统一的管线信息化建设规划处于缺位状态;承担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政府主管部门工作职责不清。这几方面因素致使地下管线的信息管理属于“谁都在管,谁都不全”的现状,统一的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缺失,建立地下管线的数据动态更新体系更是无从谈起,而项目建成以后的竣工资料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维护更新。在这种现状下,已有地下管线资料与现实情况也不符合,地下管线的资料利用根本没有一套程序可言。所以每一次地下管线基础工程建设都要从管线探测和管线普查工作开始,如此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政府财力物力浪费现象难以避免。

⒋地下管线信息利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由于部门利益化的存在,所以各个单位各自为政,由此导致了地下管线资料的存储非常离散,管线资料长期得不到的统一管理。各部门管理的资料的又存在信息老化、数据不准确不全的问题。建设单位不知道到何处查询地下管线信息资料的情况大量存在。东莞市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本地勘测部门(我国其他城市基本都有相应的勘测机构),很多地下空间资料都是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或公司;而且还缺乏提供地下空间信息资料的权威服务机构。这样,相应服务设施的缺乏,使得存储离散且管理不当的地下管线信息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⒌地下管线的普查与信息化建设长期滞后于城市的发展

东莞市至今还没有开展过市区地下综合管线的普查工作。对比周围的其他兄弟城市,如同处“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惠州等城市都逐渐开展了地下综合管线的普查工作,而且这些城市每年投入一定的费用进行地下管线的维护更新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长三角”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几乎都开展了管线普查工作,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些大城市大部分都投入专项资金开展建成区的综合管线普查工作。建设部1998年发出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通知》要求:“未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应该尽快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弄清楚地下管线现状。有条件的城市应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以便更好地对地下管线实行动态管理。”东莞市至今还没有开展市区综合管线普查和建库工作,这导致了管线的普查与信息化建设长期跟不上城市的建设发展,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

三、东莞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⒈理顺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三者的关系

东莞市地下管线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规划、建设和管理之间分工不是很明确,地下管线的建设和管理各自为政。分工不明和缺乏沟通导致了马路开膛剖肚、“拉链”现象层出不穷,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短腿”。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理顺地下管线管理体制,健全管线审批工作,如管线的规划管理由城市规划部门负责,管线建设中涉及到的开挖道路由市政部门负责,管线的档案管理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而且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管线建设计划,协调各项建设时序,促使管线综合一体化建设。

⒉成立专门机构来开展综合管线的普查工作

东莞市自建市以来尚未全面开展过地下综合管线普查工作。随着城市建设的铺开,各类管线日益增加,由于管线本身的复杂性与隐蔽性,再加上没有对城市地下管线做一个全面的普查,无图件和相关资料可供建设单位查询,所以地下管线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挖断、损坏管线的情况,如此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可见,全面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查明管线的现状,用信息化的手段管理管线竣工资料势在必行。为了做好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东莞市应成立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其成员应涉及规划局、建设局、计委、财政局、城市管理局、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电信公司、电力公司、工业、驻军、铁路等单位。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应包括:批准设置工作机构,批准有关技术标准,审定年度计划与经费,听取年度总结与汇报,协调有关单位做好配合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拟下设办事机构(可称之为“地下管线办公室”),该机构主要负责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各专业管线单位派专人参加该机构,负责与各专业管线单位的具体工作协调、原始资料提供、各专业管线探测成果检查、核准等工作。

⒊建立地下管线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竣工测量和验收制度

在进行管线普查工作的同时,东莞市需要建立一套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机制,以保证新建设管线竣工资料及时完整地汇总到地下管线办公室,并确保管线资料的完整性;此外,还需建立一套管线竣工测量制度,制定一套管线竣工测量制度技术规程。这样地下管线建设单位在项目完工后,可以按照上述制度和规程进行管线的竣工测量、验收;并将完成以后的竣工资料提交给地下管线办公室,以便统一管理和及时更新管线库信息。

⒋加强地下管线信息资源的共享

由于缺乏统一的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东莞市地下管线信息凌乱无序、整合能力差、共享程度低。因此,东莞市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编码、交换格式和元数据标准,加强地下管线尤其是综合管线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首先,从技术层面进行管线信息资源的整合;另外,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使分散存储在各管线权属单位,规划、建设、市政、城建档案馆、相关测绘部门等单位的地下管线资料能够得到共享,共同建立一个全市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平台,最大程度地实现地下管线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结束语

城市地下管线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只有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理顺各方关系,建立有力的协调机构,做好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定一套城市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的机制和规范,掌握和摸清地下管线的现状,建立起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科学地管理好地下管线的各种信息资源,才能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服务,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江贻芳,孙维志.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进展[J].地下管线管理,2005(3):13

3 郝红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4)

4 郑楚.城市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的必要性及其管理[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

5 李兵弟.提高认识,依法进行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J].城市勘测,2004(5)

6 江贻芳.我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作者简介:

陈明辉,男,工程师,硕士,现任广东省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科员。

欧阳南江,男,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博士,现任广东省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局长。

裴志武,男,高级规划师,硕士.现任广东省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

篇5

【关键词】主观性形象 主观问题 语法研究

一、英语的主观化问题

英语的主观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在很早以前就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国际语言学大师的Ronald W. Langacker教授就曾解释过,他的研究就是建立在我们平常对语言的表达上面,同时,他也指出,对说话情景的分析或者是研究,需要说话的双方都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分析结果。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也需要利用客观方式来完成,例如,一起事件及参与这起件事的人都被推至“舞台”( on-stage) 上,然而作为“基础”(ground)的成分却丝毫没有被表达出来的意思。这种现象充分的向我们证明,对于某些词汇而言,它们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主观化境地。

二、英语主观化问题的语法研究

为了更好地分析英语语法标记、语法搭配和语法结构的主观化问题,我们分别对be going to,let us、let alone,I think 这 3 种语法进行讨论。

1. be going to 语法标记

a. Mary is going to see a movie.

b. Mary is going to visit her mother.

c. A fire is going to destroy that house.

上面的三个例子分别阐述了不同的意思,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三句话进行讨论。首先,从a 中的 be going to 我们可以看出,对说话人的表现并不是通过come之类的词实现的,而是通过go这一词语实现,由此得出结论,一个句子所表现出来的客观性,其实与它要表达的事件呈现出来的客观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b进行研究,可以发现,b这句话完全是主观性的,具体而言就是“为了使说话者的表达过程与在表达过程中涉及到的参照点有关联,说话者的思想就必须保证是沿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进行的”。最后要说的是c,c的主观性程度是最强的,因此这种方式的语法可以直接的流露出说话者的主观态度。通过对这三种情况的讨论,我们对语法标记有了更深入了理解,有利于对英语主观化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2. let us 语法搭配。在英语语法的搭配学习中,通常Let us 是固定搭配,多次在聊天的场合中出现。Let us 和let's明明是一样的单词组成,然而意义却有着区别,譬如,同样表达着祈使语气,let's给人的感觉却是有着劝说的功能。Let us go,will you?和Let's go,shall we?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从表面看起来是相同,可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前者是指倾听者并不是在说话人的同伴之中,被当做了go 的主语。而后者却是说话人和倾听者一起作为let 和go的主语,所以,我们可以准确的说,Let's 是英语语法化方面的一种进步,具体原因有三种:第一种就是,语句会提前设想一个将会出现在对话中的倾听者,说话的人虽然在涉及到let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劝说的意思,但是它最重要的功能却是对说话者的支持,只不过这种支持有种屈从的含义,第二种情况就是,let's 在表达意思时的作用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通俗的说,let's 表达意思时是不包括倾听的人的,之所以用到这词语,多半是用来当做一种人与人交谈过程的一种提示,让说话人能够意识到倾听者的存在,或者在说话者的要表达的意思有所改变时也会用这个词语,作为转折的标志。第三种情况并不常见,这种情况下的let's 相当于说话人自己对自己说话,与well,fine等意思相近,或者也可以作为一种语句的标志。

3. I think语法结构。I think 这种语法结构十分的常见,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近几年来,随着语言领域的研究人员在英语方面的进步,我们对I think 这一常用搭配的用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think引导的大多数主句中我们可以发现,I是作为第一人称从由think 组成的语句中被选择出来的,因此I think 这个固定短语可以插入很多的结构。Thompson 等人研究后发现I think在大学生的会话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出现的概率十分的高。

三、结束语

结果显示,语言主观化与语言主观性这两者有着很大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语言的主观化就是对语言主观性现象的不断研究。对于语法的主观化问题,其真正的目的,意在考察人们说话的意图和主观评价等,这些都是作为研究语言主观化的根本依据。不难发现,在一些例子中,语法的主观性用法甚至可以加强听话人对说话人所要表达意思的理解,因此,语言主观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深深影响着说话人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彭兵转.从情态角度看语言意义的主观性[J].外国学刊,2011, (3):76-80.

篇6

关键词:学习指导要领;日本史;内容

2009年12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最新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地理历史科》,“学习指导要领”其文本性质相当于我国的“课程标准”。本文具体呈现学习指导要领中日本史部分的内容,其各科要领的文本呈现形式比较简洁,分别按“目标”“内容”和“内容处理建议”三部分进行编排。

日本史A

一、目标

基于各种地理条件和世界历史相关的史料关联我国的近现代历史,着眼考查现代的诸课题,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我们的时代与历史

以现代社会及其形成历史诸课题的观点,考虑通过近现代的历史事件和现在的关系这个活动,提高对历史的关心度,唤醒学习历史的意识。

2.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使学生重视日本建国前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之间的相互联系。

(1)近代国家的形成与国际关系的推移

(2)以修改条约和日清、日俄战争前后的对外关系的变化,从政党的作用和社会的基础上着眼,让学生考查国际环境和政党政治的推移。

(3)近代的追究

3.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重视考查现代各项课题与近现代历史的关系。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占领政策与各项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与独立,着眼于国际交流与国际贡献的扩大,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之后政治经济关系的进展。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处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从现代的探究

以现代社会及其诸课题历史上形成的观点来看,设定与近现代历史相关的身边的社会现象及其关联的适当主题,活用探究资料,设法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掌握解决的办法与历史的看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与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展开我国的近现代历史时,要注意与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的关联,让学生以世界中的日本为角度来考查。

2.关于指导内容的精选

以目标一考虑精选基本事项和事态构成指导内容。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让学生在进一步活用年表、地图其他资料的同时,注重调查与参观各地域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和资料馆。

4.国民生活与文化的学习

在相互关联国民生活和文化的动向与地域社会的情况的同时,处理衣食住行和风俗信仰等生活文化。

5.近现代的学习

指导本科目时,要以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为基础,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事实的同时,培养学生多面性、多角度公平的考查判断能力。

6.关于考查历史的表现,重视学习、导入与总结

(1)内容1是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另外,具有划分近代和现代的意思,考查近现代史对各种有效材料的处理。

(2)内容2和内容3方面,考查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提高。

日本史B

一、目标

让学生综合考察基于地理条件与世界历史的关联中日本历史的发展,加深对日本传统文化特色的认识,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原始社会·古代的日本与东亚

在原始社会的特色以及古代国家、社会、文化的特色上,考查国际环境及其关联。

(1)历史与资料

着眼于遗迹和遗物、文件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资料的特性,根据被叙述的资料进行历史考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理解历史及增强对历史兴趣的同时,认识到保护文化财产的重要性。

(2)日本文化的黎明与古代国家的形成

经过旧石器文化、绳文文化及弥生文化时代,日本国家形成律令体制确立,与隋唐等东亚世界的关系,从古坟文化和天平文化着眼,在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中考查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古代国家的演进与社会的变化

着眼于东亚世界关系的变化,庄园·公国的活动与武士的崛起等各个地区的动向,考查古代国家的发展、文化的特色以及中世纪社会萌芽产生的背景。

2.中世纪的日本和东亚

在中世纪的国家、社会与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解释

活用历史资料在内的各种资料,通过考查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中各现象的意义。

(2)中世纪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武士的土地支配与公武关系与佛教的动向,考查中世纪国家的形成过程和社会的结构、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中世纪社会的发展

着眼于日本各地区的动向、日明贸易等东亚世界的关系;工业经济的发展,平民的崛起和“下克上”的战国时代,武家文化和公家文化的关系以及平民文化的萌芽,考查中世纪社会的多样性发展、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说明

在各自的根据和理论的基础上,注意历史现象、复数的历史解释,考虑说明的道理。

(2)近代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与欧洲世界的接触以及与亚洲各国的关系、织兴政权和幕府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基础、身份制度的形成和儒学的作用及其文化的特色,考查近代国家的形成过程、特色与社会结构。

(3)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幕府体制的变化

着眼于幕府体制下的农业等各种产业、交通、技术的发展,江户时代商人文化的形成,欧美各国的亚洲进军,学问与思想的变动,以近代的城市和农山渔村中的生活和文化特色的成立为背景,考查幕府体制变化与近代化基础的形成。

4.近代日本的形成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明治维新与立宪体制的建立

从开国与幕府的灭亡、文明开化等欧美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自由民权运动和立宪体制的确立着眼,考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近代化的推进过程。

(2)国际关系的变迁与立宪国家的展开

从修改条约,日清、日俄战争和其前后的亚洲及欧美各国的关系的推移着眼,考查我国的立宪国家的展开。

(3)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近代文化

从国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学问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扩充着眼,考查近代工业发展的经过和近代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5.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与世界

以近代国家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

(1)政党政治的发展与大众社会的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的经济、社会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6.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以现代社会与国民生活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认识世界中日本的立场。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从占领政策和各种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和独立、国际交流、国际贡献的扩大等着眼,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后来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变迁。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历史的论述

以社会与个人、世界中的日本、地域社会的历史和生活等,设定适当的主题,活用探究资料,通过考虑与论述活动,掌握对历史的看法与想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关联我国的历史文化与各个时代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以日本在世界中的角度来考查。

2.指导内容的精选和历史的综合考查

以目标1的基本事项、精选事项构成的指导内容。综合性考查学习各个时代的特色及前后的时代相比的变迁。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在积极活用年表、地图和其他资料时,应该同时采用调查与走访文化遗产、博物馆、资料馆等学习方式,设法使学生进入更具体的学习环境。

4.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进行文化相关的指导时,着眼于各个时代的文化及其产生的背景、外来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变化与发展过程。衣食住行、风俗、信仰等的生活文化方面,关联时代特色和地域社会的情况等,活用民俗学和考古等成果。

5.关于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

处理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具体理解祖先地域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创造及努力发展,培养对祖先的尊重态度。

6.考查历史的表现与学习,重视导入与总结

(1)通过内容1的第一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内容3的第一部分,6的第三部分,考查对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阶段性提高。让学生着眼各种各样的资料的特性,而且要注意考查因果关系与解释的多样性。

(2)内容1的第一部分属于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及内容3的第一部分是作为各时代的学习内容原则与实施适当的时期相关联。内容6的第三部分是本科目的总结部分。

7.关于近现代历史的学习

指导近现代史时,在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事实的准确理解的同时,培养多面性、多角度公平地判断与考查能力。

篇7

Abstract: In the urban renewal process of western countries, the largest change lies in the alteration from bulldozer movement to cultural regeneration concept, especially the cultural regeneration revolution reflected from the Washington Charter, which becomes the urban renewal and urban cultural image remodeling guide of various countries. With Germany Ruhr Region as the key examp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urban renewal under the guide of cultural regeneration concept. Urban renewal in China is transferring from simple material reform to deep cultural building, and the valu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regeneration is gradually acknowledged. In the urban cultural building and practice, we should proper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crisis, popular cultural and cultural regeneration, “model copy”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化传承;文化再生;文化保护

Key words: urban renewal, cultural inheritance, cultural regeneration, cultur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1-27(7)

作者简介:徐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被学者们看做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 ① 然而,在城市化浪潮的裹挟下,今天的中国城市几乎都把经济化、现代化、国际化作为首要的目标。这种目标在驱动着城市新区急剧扩张,老城区大规模改造,城市景观日新月异,物质环境迅速改善的同时,对许多城市,特别是那些历史文化名城,也意味城市的历史文脉被切割、文化资源流失、文化特色消亡等,城市的文化容器有被掏空的危险。因此,在快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有效地保护、传承城市文化,并且使之再生,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当前实现有机的、和谐的和可持续的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

一、欧美城市更新和保护历程

由于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持续不断的更新是任何城市得以存在并获得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近代以来,最早的城市更新可以追溯到奥斯曼男爵于1853年到1870年间实施的巴黎改造工程。奥斯曼的改造计划,使19世纪濒于瘫痪的巴黎脱胎换骨,直接塑造了今日巴黎内城的基本格局和城市景观,并且几乎一度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标准模板。

西方各主要国家实施的现代“城市更新”运动则开始于二战结束以后。西方城市更新的历程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清理―重建”为主的“推土机”运动阶段。二战结束初期和50年代间,城市更新以“清理―重建”为主题,大规模拆除城市中心地区的贫民窟,纽约、巴黎、伦敦、慕尼黑等大城市都在城市中心拆除大量老建筑,代之以各种标榜为“国际式”的高楼。然而,简单的清除―重建并未消除城市的贫民窟,而是贫民窟搬迁,并且由于老城中成熟的邻里关系、社会网络和生计模式被摧毁,城市贫民的生活状况恶化,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过程被人们冠之以“推土机运动”并遭到猛烈的抨击。

第二阶段是城市中心过度商业化阶段,50年代末和60年代期间,西方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是强化中心城区的土地开发,试图通过吸引高盈利能力的机构,如金融保险业、大型百货业、高档写字楼使土地增值。这种CBD打造模式,使中心城区仅仅获得了昙花一现般的繁荣,很快,由于地价飞涨、功能单一,城市的多样性被抹杀,CBD在夜晚和节假日成为“死城”。

第三阶段则是社区综合发展和城市复兴阶段。70年代以后,西方城市为此前城市更新的弊端和社会问题深深困扰,旧的城市更新理念和方式遭到激烈批判。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等社会思潮的作用下,城市更新的目标超越了单纯的物质更新,转向以追求社区综合发展为目标的城市复兴。1973年美国国会宣布终止城市更新计划,广泛采用“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机制,以小规模的、渐进式的自愿更新取代以前的大规模、激进式的、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活力。

欧美国家对城市更新运动反思的重点领域之一是城市更新对于城市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奥斯曼的巴黎改造计划曾经获得一片赞誉,但近年来该计划不断被人们作为猛烈批判的对象,原因就在于该计划对于巴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据统计,巴黎三分之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百分之十的私人宅邸,在奥斯曼的推土机下化成了瓦砾。奥斯曼最大的败笔、也是最令人扼腕的是对西堤岛的大拆大建。这是一座被视为法兰西文化摇篮的中世纪岛屿,是巴黎的市中心,也是巴黎圣母院所在的地方。在奥斯曼之前,西堤岛堪称是一座活的、完整的中世纪建筑艺术的博物馆。但奥斯曼摧毁了这座文化摇篮,取而代之的是式样呆板的石头大房子,西堤岛被改造成一个死气沉沉的行政中心,巴黎圣母院则成了一件被保留在橱窗中的艺术品。

二战以后的西方城市更新运动,对于城市物质形态的文化价值已经有所觉悟,对历史建筑进行奥斯曼式的铲除基本不再重演。然而,对于城市日常生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起来的习俗、礼仪、节庆、工具、工艺、技能等各类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则缺乏基本的保护意识,任其在城市更新和物质现代化的浪潮中流失和消亡。

面对城市文化在快速的城市更新中所出的不利境地,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在加强文化保护、文化传承和文化再生方面始终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颁布的《雅典》首先提出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问题。《雅典》提出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应当进行保护。1964年5月在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威尼斯》,它在肯定《雅典》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扩大了城市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概念和范围,它指出文物古迹的概念为“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包括伟大的艺术作品,而且亦适用于随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并且强调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上兴起历史文化保护新的潮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步从个体的文物建筑、文物建筑构成的历史地段及其历史环境扩展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街区。此后历次相关的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以历史文化保护为主题的国际性文件,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明确定义了三类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群和遗址,并且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升到全人类精神财富的高度,认为保护文化遗产是整个国际社会的责任。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一步扩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即那些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类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非物质形态的、但对于某一群体或个人而言是有文化价值的。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这一公约极大地激发了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积极关注并重新认识各自文化独特性及其价值的热情。

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这一文件对历史街区价值的认识突破了单纯的文化范畴,肯定了历史街区在社会方面、历史方面和实用方面所具有的普遍价值,并且强调把街区的保护修复工作与街区振兴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既能满足居民的社会文化和经济需要,又不损坏其历史特征和价值的目标。1977年12月在秘鲁通过的《马丘比丘》,不仅继续扩展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范畴,而且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突破了单纯的消极的静态保护观,更加强调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积极的动态保护,同时还重视对有价值的当代建筑的保护。该指出,“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 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在考虑再生和更新历史地区的过程中,应把优秀设计质量的当代建筑物包括在内。”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简称《华盛顿》,再次阐述了城市保护的意义和作用,它指出“所有城市社区,不论是长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有意创建的,都是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扩展了城市保护对象,主要为历史城区,包括城市、城镇、历史中心区或居住区及其自然与人工环境,以及这些地区的传统的城市文化价值。“‘保护历史城镇与地区’,意味着对这种地区的保护、保存、修复、发展,以及和谐地适应现代生活所需采取的各种步骤”;“新的功能和作用应该与历史地区的特征相适应”。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在城市更新的历程中,最大的变革在于从推土机运动到文化再生的理念变革。对于城市文化资源及其价值的认识和界定,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逐步扩展的过程;对于文化保护的目标,则经历了一个从点到面、从静态到动态、从物质到非物质的逐步升华的过程。从《华盛顿》开始,更走出了博物馆式的文物保护模式,重视普通城市社区的文化价值;强调将城市文化的保护、保存,修复和发展作为系统目标,使其和谐地适应现代城市生活和社会需求,使文化得以在现代社会中获得再生;并且将普通市民作为城市文化保护和文化再生的重要力量予以考虑,而不再局限于政府和专家系统;强调在延续并改善原住民生活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文化的再生和永续发展。《华盛顿》所彰显的深刻理念变革,既是国际社会在现代城市更新和城市文化保护和发展方面探索工作的结晶,也成为其后各国城市更新和城市文化意象塑造的行动指南。

二、文化再生理念主导下的各国城市更新实践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以文化再生和城市复兴为目标的城市更新,在西方一些国家逐步成为城市更新的主流。其背景有二:一是国际社会倡导城市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努力日益深入人心,并形成高度共识;二是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许多西方国家面临着经济的结构性衰退,在城市重新寻求发展动力时,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资源价值及其对经济发展突出的促进功能日益凸现。因此,以文化发展政策主导城市更新的实践在西方国家日渐深入。

一般而言,城市更新主要集中于城市的四类功能区:城市中心区、历史街区、工矿区、居住区。

历史街区的更新与文化保护与发展,在西方各国一直受到政府和民间的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具体的做法也有较为清晰的规范,欧美各国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以及文化再生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般而言,历史街区内主要的文化资源是具有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普通历史建筑和街区整体环境,各自对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再生的意义不同,更新的要求也不同。分类保护和更新是较为常见的做法。对于历史街区的普通建筑和街区整体环境,则特别强调保护与合理的使用相结合。近年来随着文化再生和城市复兴的理念主导下,更加突破单纯文物保护和古城保护的局限,扩展到社会文化的保护,特别注重保持传统的空间格局及其内在的精神归属感,维持当地居民的生活样态,注重对历史街区整体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保护,寻求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德国纽伦堡的护城河内,安排为居民休闲的绿色下沉空间,与地铁、地下过街道相连,一年一度的啤酒节也在这里举行。对于具有文化里程碑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一般更加注重保护,过去在使用方面较为局限,主要以开辟博物馆、纪念馆为主。近来,古建筑的合理利用范围得到极大拓展,成为文化再生的重要载体。意大利维罗那始建于罗马帝国时代的古斗兽场,1913年开始用作露天歌剧院;巴拉比埃宫殿于1980年开始改建为会议中心;奥地利维也纳的老皇宫被用作国家图书馆,晚上举行小规模的音乐会 。②

新加坡河沿岸地带的整治和更新,可以说是城市中心区更新与文化再生的经典案例。尽管新加坡是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与亚洲和欧洲的许多国家相比,其开埠历史可以说是短暂的,城市的文化积淀并不深厚。但今天的新加坡,不仅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赢得“花园城市”的美誉,同时也以各具特色的历史街区、古建筑、风俗民情等展示着多元文化的风采。新加坡河沿岸地带,紧邻现在的CBD,历史上曾经是码头、货栈、商行云集的区域,保留着典型的南洋风格建筑群。1990年代初期,市区重建局对新加坡河沿岸滨水地带,主要是驳船码头和克拉码头,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市区重建局对这一历史地段的整治目标不仅是静态的维修和保护,而是动态的保护和开发,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古建筑群的维修更新与为商业发展提供空间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治理新加坡河的水质,使其达到观赏水的标准;同时建设既可以观光又可以通行的滨水人行道,布置绿地广场;系统地布置了环境灯光和绿色景观;将沿河的历史建筑依照原貌进行修复,按可以作为商业服务的功能要求全面更新内部设施。更新以后的新加坡河沿岸,历经风雨的历史建筑焕然一新,但传统风貌十分浓郁,CBD的摩天大楼建筑群作为背景,现代与传统形成对照与呼应;新加坡河中游船荡漾,驳船码头和克拉码头被打造成一个世界水准的、魅力无限的户外游览和休闲场所,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③

然而,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重建文化自觉,理性面对全球化冲击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认同危机。在当今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关系的全球化过程中,借助于以高科技为支持的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工具,西方文化的渗透无所不在,任何国家既无必要也无可能超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显然,全球化在增强各国各民族对话和交流能力、促进文化融合的同时,也在不断侵蚀着民族文化的领地,文化的多样性也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认同危机令人惴惴不安。恰如亨廷顿指出的那样:“90年代爆发了全球的认同危机,人们看到,几乎在每一个地方,人们都在问‘我是谁?’,‘我们属于哪儿?’以及‘谁跟我们不是一伙?’等”⑦。旨在促进城市营销的文化建设,其主要动力来自于文化产业的诱人前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更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迎合西方主流文化的喜好,对于具有“国际化”水准的、符号意义显著的样板工程和示范项目更为热衷,对于能够表达外来文化的载体建设和活动举办更为青睐,此类项目及其提供的文化产品是否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再造则被忽视。由此看来,城市文化能否获得再生的重要前提是重建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⑧。文化自觉本质上是一种能力,一种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的辨识能力,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之上的城市文化建设,将能够从容应对文化变迁和融合的冲击,在文化载体的建设、活动和产品的提供方面,理性吸收外来文化和本土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重塑具有鲜明特色的当代城市文化。

其次,应充分重视大众文化对文化再生的积极作用。从文化再生的内在机理看,大众文化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文化建设必须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然而由于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片面理解,在对大众文化的财政支持方面,各地城市一般并不积极。而城市中投入巨资兴建的样板类文化设施和文化产品,既因为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难以对接,也因为其高昂的费用难以为普通居民所承受,因而难以获得当地居民的响应。但如果缺乏城市居民的普遍参与、响应和支持,城市的文化建设往往依然只能停留在博物馆层次,难以实现文化再生。因此,在未来的城市更新、建设和发展中,为社区和民间的大众文化建设提供充分的空间、载体和财力支持应当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于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元素也应当获得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再次,处理好“模式复制”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城市无论是物质更新还是文化发展,基本的思路都获益于欧美经验和案例的启发,这有利于我们吸收人类发展的最新成果,避免很多曲折,国际经验和模式确实具有很高的样本价值。然而,中国当前的城市更新所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城市文化的发展也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单纯的“模式复制”并非城市文化再生的唯一路径。以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言,目前各地特别热衷于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城市的老旧工矿区因此身价倍增。但从城市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能够作为工业遗产、具有文化传承价值和文化再生能力的工矿企业,必须是在城市产业发展的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其生产技术、制造设备代表着某一时期的工业文明,其产品能够承载着城市的集体记忆并激发出归属感和认同感。并非所有的城市老旧工矿区都具有工业遗产价值,创意产业园能够提供的也仅仅是一种物理空间而已。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需要依靠的是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创新的人才培养和评价制度、促进创业的体制、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等种种制度建设;我们还需要加快建立一个公正的和规则明晰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和文化创意相互激活,让创意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蓬勃地生发。

总之,文化再生是基于文化保护和传承基础之上的发展与再造,一切现行的经验和案例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却没有任何现成的模板可供复制。对于在全球化和城市化浪潮裹挟下的中国城市而言,在城市更新中最大限度地保留独特的文化元素、保存文化载体并提供文化发展的物理空间,是非常必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文化再生所依仗的内在支持是城市文化意识和文化精神的普遍觉醒,是高度的文化自觉,是旺盛的文化创新和创造能力,因此,营造推动创新、激发创造、激励尝试、宽容失败的文化“气场”,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义。

①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

②张广汉.欧洲历史文化古城保护[J].国外城市规划,2002.

③黄科宏.新加坡的城市保护[J].国外城市规划,2001.

④ 卢永毅,杨燕.化腐朽为神奇――德国鲁尔区产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J].时代建筑,2006.

⑤ 下塔吉尔.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2003.

⑥ 北京城市文化宣言,2007年7月1日.

篇8

关键词:“父与子”关系;父爱;犹太文化母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276-02

美国是一个由众多民族和文化组成的国家,因此,在美国文学史上也出现许多优秀的少数裔作家,美国犹太文学就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优秀的美国犹太作家,如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菲利普·罗斯、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诺曼·梅勒、阿瑟·米勒、约瑟夫·海勒、欧文·肖、多克托洛和辛西娅·奥兹克等成就了美国犹太作家在美国文坛上所占有的地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美国犹太文学展开了研究,从历史、文化、主题、情节、宗教等各个方面研究作家们笔下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并深入地分析了犹太人在文化同化和异化中的生存困境。

一、马拉默德和他的作品

马拉默德是美国备受尊敬的当代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凸现了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以历史和文化作为基石产生的犹太文化母题,使众多读者更好地了解了犹太人和他们的信仰。马拉默德曾获得两次全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文艺奖。1958年他出版了以《魔桶》(The Magic Barrel)命名的短篇小说集,第二年赢得全国图书奖;1967年他出版了小说《修理工》(The Fixer),这部小说同时获得全国图书奖和普利策文艺奖。

马拉默德共创作7部长篇小说,分别是《呆头呆脑的人》(The Natural),1957年出版的《店员》(The Assistant),1961年出版的《新生活》(A New Life),1967年的《装配工》(The Fixer),1971年的《房客》(The Tenants),1979年的《杜宾传》(Dubin’s Lives),以及1982年出版的《天恩》(God’s Grace)。学者们对其作品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特别是《店员》(The Assistant)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品。

马拉默德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多数描写处于社会底层的犹太移民,他们在两种文化的同化与异化中苦苦挣扎,但是亲情却充斥整个故事。其中,马拉默德对父爱的描写揭示了传统犹太文化。

二、犹太历史和文化中的父爱

历史和文学是互文的。历史具有文学性,而文学中具有历史的元素,每一部文学作品都能体现历史的影响。新历史主义理论家认为,历史是文本的一个延伸,而文本却是一段压缩的历史。他们认为,文学是历史的一部分,“一种在历史语境中塑造人性的最精妙部分的文化力量,一种重新塑造每个自我以至整个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而历史是文学参与其间,并使文学与政治、个人与群体、社会权威与它异权力相激相荡的‘作用立场’”[1] 。因此,文学作品中那段压缩的历史会极大地影响到在其中生存的人物,特别是对人物性格和人性的塑造都会产生影响。

因而,犹太人的历史对马拉默德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千百年来,犹太人流散于五大洲,居住于世界各地。他们的生活各异,却都在文化冲击下苦苦挣扎。尽管会住在城市的“隔都”里,受到异族文化的冲击,犹太人从未放弃过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当然,这种生存状态也难免会出现老一辈犹太人和年轻一辈的犹太人(文化同化和异化的产物)之间的父与子冲突。父辈们恪守着犹太人必生的文化和信仰,而子辈们受到新文化的影响,难免不像父辈们那样坚守自己的文化。冲突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身份缺失感让他们徘徊在社会主流之外,成为边缘人。尽管如此,父爱如山,亘古不变。马拉默德的作品就揭示了这样的犹太文化母题——“父与子”关系中的父爱。

历史对文学创作产生影响,那么,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圣经·旧约》作为西方文化的典籍对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就是以《圣经·旧约》中的故事为原型。原型是荣格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作为探索人灵魂深邃的人,艺术家不是个体而是一个“集体的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不是个人意识的产物,而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原型是与艺术家的集体无意识相关的重要概念。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原始意象,原始意象的同义词就是原型,因此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指出原型在每个集体无意识中是大量存在的,同一原型可能会有各式各样的变化,但其基本的内涵和核心不会改变。例如,文学作品总会屡屡出现这样的原型:母亲、撒旦(恶魔)、英雄等。母亲原型形象各异,但都体现母爱的不朽以及人类对母亲的无尽之情。

其实原型是一种“原始意象”,它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现象。得益于文化这个载体,原型反复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和诗歌里。“父与子”关系——父爱——就是典型的原型,它最初体现在《创世纪》中。耶和华创造了大地万物,同时也造就了亚当和夏娃,成为人类的天父。尽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耶和华因为人类的背叛而给予人类严重的惩罚,但作为一位父亲,他对人类的爱是永恒的。当看到犹太人在埃及备受煎熬时,他引导摩西带领人民走出困境,寻找新生之地。当他的子民背离他的时候,他却不离不弃,为子民铺好了通往“希望之乡”的路。这样的父爱贯穿了整个《圣经·旧约》里,也成为了马拉默德作品中的原型以及描写和阐释的对象。

马拉默德的故事里描述了备受美国文化影响,在美国生存的犹太父子之间的冲突。《圣经·旧约》曾对父亲的权威做出阐释,希望父亲能传承“天父”的权威,在家成为一家之主。然而,在新生活中,作为子辈的年轻一代,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对他们而言,“选民的身份”仅仅是虚幻。文化的同化与异化加剧了父辈与子辈的冲突,即便如此,父亲对儿女的爱却是不变的。子辈是父辈生命的延续,他们是民族的希望和家庭的希望。马拉默德的短篇小说《头号》就阐释了犹太文化母题之“父与子”关系中的父爱。

三、父爱

《头号》是马拉默德的短篇小说之一,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位老父亲门德尔在临死之前努力把儿子送到加利福尼亚的故事。在这过程中,他抛开自己的尊严,抛开自己的健康,甚至抛开自己的生命为儿子寻找一条有照应和照顾的路。这也揭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尽管自己的儿子并不是正常人。

和马拉默德的其他短篇小说一样,《头号》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语言朴实,寓意却很深刻。小说中没有实际的语言描述老人已是病入膏肓,却用几个简简单单的自言自语陈述了这样的事实:“你看我的脸色,你说我还能等到明天吗?”[2] “我是个病人……”[3] “明天我可能就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我是个快死的人了。”[4]这样的三句话简凡,却道出老人的生命正走向完结。病魔折磨着这位老人,他却要坚强地面对病痛,为自己的儿子找到一条可靠的生存之路——送他到加利福尼亚。他送儿子去加利福尼亚需要35美元买火车票,为此他当掉了身上唯一值钱的金表,可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他不得不抛下自己的尊严祈求菲什拜因先生的施舍来凑够这些钱,他甚至弯下他那吱吱作响的膝盖,跪在地上祈求;当强大的歹徒要抢走这些钱时,他不顾生命危险拼命护着这点钱,这点钱是他痴儿的生存保障。

门德尔拼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终于把儿子送到了站台,却受到站台检票人员金兹伯格的阻挠。门德尔苦苦哀求,金兹伯格却丝毫不为之所动,根本就不允许他们进去。在此状态下,门德尔焦急不堪,因为只有这一次机会。门德尔愤怒了,他扑向了金兹伯格,并与他扭打在一起。此时此刻,门德尔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他浑身发抖,寒冷就像一把刀一样刺入他的身体里。他心里明白自己也许就要死掉了,可是儿子伊萨克却是最大的牵挂——如果他死了,伊萨克就再也没有人能照顾他了。念及此,门德尔突然有了力气,把金兹伯格扭住,按在了地上。

金兹伯格骇然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门德尔的行为彻底震撼了他。最后,他派人送门德尔和他的痴儿上了火车。安排好一切,从火车上下来,门德尔心安了。他曲折的经历、尊严的丧失、勇敢的无畏,都是他成功地送走儿子的动力。此时此刻,当儿子坐上火车时,他一生的目标也要终结。老人的种种行为正是父爱的表现。父爱的无疆、父爱的伟大、父爱的执着都体现在这位老人的身上。

无论自己的孩子怎样,父亲是不会抛弃自己的子女。尽管伊萨克是个痴儿,门德尔却拼尽全力为儿子铺好了生存之路。正如耶和华这位天父永远不会抛弃他的子民一样,这种父爱在犹太人门德尔身上得到了传承。早在公元前2000年,希伯来人的始祖亚伯拉罕就与耶和华立约,否认“外帮神”,强调一神崇拜:耶和华是他们民族唯一的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同样,耶和华也主宰了希伯来人,成为备受尊重的天父[5]。

犹太教义表明,耶和华会像父亲一样,眷顾其子民,而犹太人的一切苦难与折磨都是耶和华对他们的一种考验,任何时候,只要希伯来人能承受一切,最终都会得到耶和华的眷顾。这是整个犹太民族的思想,也是马拉默德小说中所阐释的思想。

门德尔的行为和表现正体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永不抛弃的思想。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每个人都会被门德尔的行为感动。门德尔传承了犹太人的传统文化和教义,也成为了马拉默德笔下对犹太文化母题最好的阐释者。《头号》这部小说的题目不仅仅在说门德尔的儿子伊萨克是个痴儿,其实也在描述门德尔这种执着的行为。正是这种行为成就了马拉默德笔下的父爱。

参考文献:

[1] 杜昌忠.跨学科文化批评视野的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3-64.

[2] 马拉默德.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M].吕侯,侯向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05.

[3] 马拉默德.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M].吕侯,侯向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06.

篇9

有利于缓解城市文化遗产危机。随着城市现代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遗产面临着一定的危机,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区,在快速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重视历史文化传统与民族文化精神对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以致大量优秀城市历史建筑被拆除,大量城市街道、民宅被摧毁,使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到巨大损失。这种破坏行为的后果,不仅使许多文化传统被抛弃,文化脉络被隔断,更重要的是引起民族自信心的动摇,容易使人们失去对于自身民族的依赖与认同。鉴于这种日益严峻的文化危机,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历史文化优秀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安阳、开封、洛阳、许昌等城市更是多朝古都,可以说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因此,我们应该借助河南的地位优势和文化根基,积极对河南省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科学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与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2河南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典型问题

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建设发展十分迅速,比如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等都是国家级战略区域建设规划等,处理好城市建设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们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忽视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要剖析这种问题,并能认识到这种问题的危害,为更好地保护我省城市文化遗产服务。典型存在的问题有:(1)城市发展规划轻视甚至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缺乏科学性和持续性,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法律上和制度上的约束,制度的执行力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手段,一些地方存在失职渎职、懒政怠政的作风,部分管理者盲目地追求建设速度、GDP与现代化,忽视文物的价值,导致城市文化遗产受到破坏。(2)城市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存在误区,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一些地方在进行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时候,往往将各种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的建设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时候甚至超过物质文化遗产和遗存本身。从表面上看,便利的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对城市面貌改善和旅游业的发展及地区经济的增长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对城市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3)城市旅游对城市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和环境污染。旅游开发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素质参差不齐的游客往往会对城市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而且,过量游客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样也会对城市文化遗产造成很大的危害。(4)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的多重伪造。城市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基于这种商业利益的驱动,一些地方出现通过文化遗产资源造假来谋取实际经济利益的行为,比如伪民俗、仿制仿建古文物、古建筑、古遗迹等,甚至有“毁真造假”的行为。但伪造资源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格格不入,绝大部分最终只能成为文化垃圾和建筑垃圾,这将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产生破坏性的恶劣影响。客观地来说,城市的规划、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性,上述问题也不能全面涵盖目前河南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遇到的一切障碍,但可以肯定的是城市文化遗产是提升一座城市文化内涵、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重要保障之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出保护和科学发展城市文化遗产的具体途径。

3河南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繁荣的参考措施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与繁荣的灵魂,如何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并繁荣城市历史文化以增强城市文化内涵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演进以及高科技技术的广泛运用,致使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手段与模式也产生了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面列出了6条保护和繁荣城市文化遗产的参考性措施,具体如下:(1)制定法律和技术规范,落实文化保护责任制,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和重要基础保障。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避免盲目性,增强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主管部门工作决策的正确性。监管部门要强化协作、明确分工职责。(2)正确处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相互依托的关系,在切实保护的前提下,谋求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利用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双赢。只有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和谐发展,才能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3)强化宣传,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并在保持城市风貌的前提下,改善文化遗产内居民的生活设施。(4)正确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侧重不同,文化事业具有公共性,趋向社会效益,文化产业具有商业性,趋向经济效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互相依存、互补发展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产品都适合被商业化开发而纳入到文化产业的体系中去,要加强文化遗产资源公共管理与行政干预,并引入社区参与管理机制完善市场开发带来的种种弊端。传承性保护是指让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对象继续活动与发展,寻求新的生机与市场,使其在今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延续,也称为“动态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可以使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获得“新的生命”,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延续与传承。

4结束语

篇10

1.1构筑城市文化精神

旅顺的城市历史文化精神充满了悲情与悲壮。当代旅顺的城市文化精神体现出宽厚包容,高贵典雅,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是旅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是大连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图腾一样铭刻在旅顺的城市建筑上。通过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有利于发掘整合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宏扬城市文化精神,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与国际影响力。

1.2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创建历史文化名城,一方面,可以保护历史街区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因为历史街区、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它们具有多重价值。保护文化遗产、战争遗迹,恢复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战争遗迹、文化遗产、历史街区的保护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同时旅游业的拓展可以给城市带来信息、资金等联动经济效益,吸引外资到地方投资设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连带经济效益,还表现为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业的发展,完善城市功能。

1.3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可以对旅游者、居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普及推广历史文化知识,此外也为考察历史城市及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素材。名城荣誉会激发各利益主体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更多的历史价值地区和文物得到保护,珍贵遗产、遗迹会得以保留,历史文脉会得以延续。

1.4促进经济转型

通过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破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打破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促进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实现由开发利用资源型经济向开放服务型经济转型,促进旅顺口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托区域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战争遗迹,顺势而为,可以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以遗产观光、历史科考、海滨休闲度假、娱乐休闲为主题,加快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以旅游业为主体的服务业的大发展。

1.5获得生态效益

经由开发高端低碳的文化休闲产业,不但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财富收入,还能够促使资源合理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进节能减排,改善区域生产环境及人居环境,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并带来丰厚的生态效益,居民可以从优美的生态环境中永久受益。

2基础条件分析

2.1旅顺是近代中国乃至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旅顺口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重镇、军事要地;也曾是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乃至世界重大事件的发生地,比如中日、日俄战争等;她因拥有众多珍贵的文物遗迹、战争遗迹而享有盛名。

2.2具有保留完好的历史街区

从1880年开始,清朝政府在这里扎营盘、筑炮台、修船坞、建军港、设立水师兵营[3],使之成为亚洲著名的军港而驰名海内外。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旅顺口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践踏和蹂躏,沙皇俄国曾统治旅顺口7年余,日俄战争结束后,旅顺口又被日本殖民统治长达40年之久。在反侵略、反压迫、反殖民统治的斗争中,留有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

2.3多元文化的交流地

自古以来,旅顺口就是我国关内与关外文化互动的枢纽地。由于旅顺的地理位置,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有同山东通商联姻的传统,特别是在元明两朝,旅顺地区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归属于山东登州府管辖,由于这种历史渊源关系,致使旅顺成为了关内和关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地,留有大量的珍贵遗迹、遗址及遗产。近百年来,旅顺成为中西文化交融场所。日本、俄罗斯和朝韩等国的舶来文化与本土独特的山海人文风韵在这里交融生长,积累了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旅顺口区的文化影响力直达日韩俄等东北亚各国乃至欧洲各国[4]。久远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古迹赋予了旅顺口“露天博物馆”称号;近代历经、中日、日俄战争等重大事件,既是朝韩民族的爱国义士安重根壮烈就义之所,又是二战中国战场的终结之地,堪称“半部中国近代史”。

3城市建设中的认识误区

3.1重视城市更新,忽视文化传承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基础设施改善和良好生活环境的诉求也进一步提高,老城区正在经历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的[5]。很多人认为历史街区和文化遗迹等形象破旧,没有价值;也有人认为它是落后的标志,已经过时,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生活生产需要。正如阮仪三[6]所说,“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没有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被当做发展的障碍物一除为快”。

3.2重视经济价值,缺乏全面的考量

历史街区和文化遗迹、遗址往往占据城市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地产开发潜在的经济价值巨大。因此,很多人觊觎这些地区,而且认为这些历史街区和文化遗产等不合今用,它的存在是浪费用地。也有人认为它阻碍发展,碍手碍脚,不利于成片整区开发。总而言之,历史文化街区不仅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还具有历史文化科考价值,承载着城市的发展历史,表征着她曾经的身世,是文化的积淀。同时,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彰显城市自身特色的一张名片。

3.3旅顺殖民地色彩浓厚,国耻不宜宣传张扬

旅顺口区众多遗迹为殖民统治者所留下,很多人认为不宜作为遗迹、遗产加以保护,更不能对其进行宣传,理应清除殖民地色彩,拆毁古建筑。其实,这些主张是不负责任的,更是不可取的。保留战争遗迹、殖民遗产,可以见证旅顺口曾经经历的沧桑,也可以教育后人,促进世界和平。

4现实困境

4.1产权制度缺乏,不能统一管理

建国以来,旅顺口作为我国主要的军事基地之一,既有重要的军事设施,同时也是边防军队驻地,很多历史街区、遗址古迹为军队所有。此外,还因为历史遗留等原因,很多近代战争遗址及遗迹的归属问题、管理问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责任主体。尽管以太阳沟为主体的老城区内很多近代遗迹在军队管辖范围中而没有被破坏,然而,由于很多历史街区、遗址古迹所属关系多元、房屋产权关系复杂,有的产权关系甚至缺失,导致很多街道与房屋年久失修,其他利益主体因为街区和遗址古迹的产权不明,以及其多头管理等因素,不愿意参与开发与保护工作。进而,导致保护与开发的资金来源渠道少,保护资金严重匮乏,区域众多珍贵遗产得不到修缮保护,历史建筑陈旧,安全隐患严重;传统风貌和非物质文化正在消失;其价值也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明确责任主体,明晰产权关系,制定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规划,吸引保护与开发资金,这对于旅顺口区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非凡。

4.2快速城市化与有限土地之争

随着旅顺口区被确定为大连市主城区,旅顺口区常驻人口达30万[7]。自2009年,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后,旅顺口区又于2011年被全域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城市核心区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了行政区搬迁,建成旅顺大学园区,完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这为旅顺口区未来加速城市化进程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管理保障,也为旅顺口区率先实行全域城市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基于旅顺口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到2015年末旅顺城市化水平达到90%,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95%。但另一方面,旅顺口区土地资源等要素十分有限,因此,集约节约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尤其是建设用地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这对于缓解快速城市化与有限土地之间的矛盾,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4.3“旧城改造”引发“建设性破坏”

旅顺口区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保护意识,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缺乏超前的和系统的保护措施及保护方案,以至于“建设性破坏”的事件频频发生。一些部门和个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盲目拆旧迎新,造成历史文化街区的格局被破坏,珍贵遗产被野蛮拆迁,使得旅顺口区一些地方的珍贵遗产及其环境遭到毁坏。因此,制定旧城保护规划,并加快落实,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珍贵遗产迫在眉睫。

5制约机制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珍贵遗产是否得到保护性开发,或者被破坏拆除,受到街区客观条件、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利益博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若受到短期、局部利益驱动,加之对街区、珍贵遗产的规划与管理方法不当,会对历史文化街区、珍贵遗产采取粗暴方式—拆旧迎新,造成对历史文化街区、珍贵遗产的毁灭性破坏。相反,如果受到长期、全局利益驱动,加之对街区、珍贵遗产的规划与管理方法得当,会对历史文化街区、珍贵遗产采取保护性开发,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珍贵遗产得以传承,其价值将会在保护性开发的过程中逐步释放(如图1所示)。在各利益主体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利益主体的保护意识是根本,开发与保护的资金是关键,相关制度及政策是核心,它们将决定博弈的结果。造成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5.1客观条件制约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时代背景、历史基础等一系列客观因素或条件的制约,比如:①城区人口密度过大;②多数古老房屋危险残破,或经过多次翻建失去原貌;③投机的房地产开发;④无序的交通;⑤大部分平房区生活质量很差,水、火隐患不能排除;⑥许多历史街区已经插入不少艺术质量低下的非传统风貌的永久或半永久建筑,传统风貌残缺不全。

5.2相关利益主体参与

①开发经营者,只有在靠近有历史基础的地方,开发经营才有最高的回报率;②城市领导者,在人们最容易见到的地方,才最能表现其政绩,才能得到赞誉;③一些鳖脚规划师、建筑师,要么不懂,要么迎合,从大拆大迁中得到好处;④部分居民,原来无力通过自己改善居住条件的,可能从拆迁中得到一定的补偿(被强迫命令者除外)。

5.3规划与管理失误

将历史城区和现代城市两种不同的城市功能强行叠加在同一空间。历史城区保护所要求的是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而现代城市所需要的是交通便利和工作高效。两种互为矛盾的城市功能被人为地置于激化的焦点之上,造成相互排斥、互相掣肘。

6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对策

6.1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机构

旅顺口区大多数历史遗存因部队管理而被保存下来,但也由于部队的管理不善使一些有价值的建筑遭到破坏和拆毁。由于90%的有价值的历史建筑物仍属军队管理,地方政府难于作为。旅顺不单是中国军方和地方政府的,也是中国的和世界的。建议成立高级别的权威性的军地联动常设机构直接负责保护和管理,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协调军队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确保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发与有效管理。应成立由总参谋部和旅顺口区政府组成的高级别的旅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以明确责任主体,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确保旅顺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保护与管理。

6.2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建设机构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让投资商或企业来参股,共同组成投资开发公司,以公司为主体[8],实现在旅顺国家历史名城保护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开展投资与经营活动。

6.3积极保护历史街区,保证保护工作有效得力

6.3.1保存是保护的基础

“控制”应当是第一阶段的目标。目前的任务是,划定明确的保护区范围,控制拆除,防止人为破坏。

6.3.2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参与

上一阶段的控制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使得保护区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得不到很大改善,为了减少恶化需要投入更多的维护费用,这也是代价之一。作为第二阶段的主要内容,加强宣传教育,得到社区的理解与支持,引导居民参与其中显得尤为重要。

6.3.3历史街区风貌全景归复

第三阶段,通过整治、更新原物保护历史建筑,完整保护街区肌理,梳理轮廓,全面复归历史文化街区固有的尺度、格调、风貌[9]。

6.4举办旅顺历史文化名城论坛活动

加强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借势”与“造势”活动,通过有影响力的论坛等学术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吸引国内外公众的参与和注意,并通过新闻媒体渠道,形成新闻热点,不仅可以形成短期的冲击力,而且有助于塑造旅顺口区长期的良好社会形象。

6.5社区主体,全民参与

以历史文化街区所在的社区为主体,动员全体居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通过培训教育,将“沟通关联”和“培育情感”作为公民的应尽职责,积极倡导社区居民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者和受益人的理念。

6.6建立并逐步完善保护建设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