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概述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境内由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和东北平原四大地形区组成。除兴安山地北部属亚寒带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短促,冬季严寒漫长,一月平均气温在-8°以下,七月平均气温在24°以上,年降水量在600-800毫米左右且集中夏季。应该讲,6、7、8月是旅游适宜的时段,但东北也更是我国冬季滑雪胜地。
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林海茫茫,垂直地带分异明显,盛产红松、云杉,兴安落叶林等经济林木,林中不但栖息有东北虎、梅花 、也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聋的产地。由死火山口形成的长白山天池,风光倚俪,也是松花江的源头。鞍山附近的千山自古为辽东名胜。大兴安岭中段的五大连池被誉为“火山博物馆”,也是旅游的好去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通过区有大面积的湿地沼泽分布,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主要栖息地。辽东半岛的大连湾山海相衬,气候宜人,附近还有蛇岛自然保护区。
沈阳是我国最大的主重工业城市,又是我国清朝政府发源之地。625年后金努尔哈赤由东京城迁都沈阳,以沈阳为盛京;满清入关后,又易名奉天。 下有沈阳故宫(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的宫殿),北陵(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古特瓦的陵墓),东陵(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和永陵。在北陵公园东北还有“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大连是我国第三大港,也是著名的海湾旅游城市,著名的星海公园有宽达800米的海水浴场,是夏季游客必去之地。长春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城”和“电影城”,游览“一汽”厂容和电影城是一件特别意义和旅游项目。洲国皇宫(溥仪)也是旅游客常去之处。
二、长城内外华北游
华北通常指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北京、天津五省二市,即所谓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秦岭和汾渭河谷,山东丘陵等地形区。这里属温带季风气候区,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七月平均气温24-28°左右,年降水量在600-800毫米之间,且集中夏季,一般来讲,5-10月都是适宜旅游的季节,而北京尤以9、10月份为最佳。五岳中的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都在华北,黄河三门峡和壶口瀑布堪称奇景,山西北部的五台山和山东青岛附近的崂山分别是佛教道教名山。秦皇岛市的北戴河和山海关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北京是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现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皇家游猎场,皇家陵寝等名胜古迹。故宫、景山、北海、颐和园、天坛、十三陵、八达岭长城、雍和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西山处,芦沟桥等都是名闻国内外的名胜古迹。承德避暑山庄、大同云同岗石窟、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华清宫、大雁塔、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开封的铁塔和龙亭、相国寺、曲阜的孔庙、孔府和孔林都是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此外,革命胜地延安、避署胜地青岛、蓬莱仙境烟台、潍坊市的风筝等均是旅游者的好去处。
三、丝绸之路西北行
甘肃、宁夏、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有时也将内蒙古纳入西北的范畴。境内主要有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天山、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由于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一般不足400毫米,日照较强,气候干燥;一月份气温在-8°以下,七月份平均气温在24°以上,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表植被稀少,多风沙。除内蒙古东部分布在森林、草原外,西部大部分地区分荒漠、戈壁、水资源缺乏,山麓地带地下水较多的地方有小面积的绿洲。应该讲,本区适宜旅游的时段为5-9月。
四、山水最美是江南
这里说的“江南”是泛指秦岭――淮河以南,南岭武夷山以北的长江流域地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的南部、江苏、浙江、上海等境内除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外,还包括大巴山、巫山、雪峰山、罗霄山脉、大别山,浙东山地等低山丘陵墓地形。境地内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七月份平均气温在28°以上,年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左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对而言,全年皆适宜旅游,只是7、8月份天气稍嫌闷热,6月份多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境内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风景秀丽的名山且植被森林被保存良好,四大佛山名山的峨眉山(四川)、九华山(安徽)、普陀山(浙江)、道教名山武当山(湖北)、青城山(四川)、龙虎山(江西)均列其中,著名的山地风景区还有黄山(安徽)、庐山和井岗山(江西)、南瓜岳衡山的张家界(湖南)、九寨沟(四川)、天目山(浙江)等,本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是我国著名的湖泊风景区。
五、热带风光数岭南
本区泛指南岭、武夷山以南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香港、澳门,属于我国亚热带南缘和热带地区,一月气温在8°C以上,七月平均气温在28°C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大多超过1600毫米,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一般来讲,全年均适宜旅游,7、8、9月多湿热天气,偶有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境内的福建武夷山,广东桂林岩溶地貌,海南三亚热带海岸风光,台湾的阿里山、日月潭,夏季盛产荔枝、菠罗、香蕉、龙眼等热带水果会使游客一饱口福。,广东肇庆七星岩、鼎湖山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
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有黄埔军校旧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纪念馆等近代革命史遗址,海南三亚不仅有天涯海角、鹿回头等海岸风景,也是冬泳的好去处。深圳的主题公园近几年更是名躁国内外,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明斯克航母是新型的现代旅游风景,厦门的鼓浪屿、南普陀寺、集美村远近闻名。
篇2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篇3
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大连软件职业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的若干政策,创新性的提出“针对高职特点,突出能力培养,创新教学工作”的办学思路,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旅游管理(涉外导游)专业的一切教学工作应以学生获得相应旅游行业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旅游地理课也必须服务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必须对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进行调研,导游岗位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笔者选取了大连工商国际旅行社、大连世博旅行社、辽宁北方国际旅行社等旅行社10名导游或经理作为调研对象,得出此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旅游资源讲解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旅游线路设计能力等。将以上职业能力进行整合,并与旅游地理课的课程内容进行联系,最终得出本门课应该培养的职业能力有三个:旅游资源分析、讲解能力,旅游线路设计能力,旅游资源、环境保护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这三方面的能力,必须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下表所示: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大多数高职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并没有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考虑。基于以上培养学生三大职业能力的分析,笔者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部分:旅游资源概论、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
三、教材的建设
为了培养学生以上三方面的职业能力,可以将旅游地理的教材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论,其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概述、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赏析;模块二旅游线路设计,其内容包括旅游地图、旅游交通、旅游线路设计基本理论等;模块三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保护,其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行为的引导、旅游可持续发展等。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教材配套资料的建设。除了文字类教材和教辅教材外,还要重视适用于高职专业的其他类型的课程资源建设,如多媒体课件和视听资料等。
四、教学方法的探索
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传递知识上有很大的优势,但职业教育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讲授法在高职教学的课堂则不能作为主要的方法,应该探索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基于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和能力,基于问题式学习简称PBL,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PBL强调“做”的重要性,学生作为自己小组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必须学会并熟练掌握冲突解决、时间管理、集体合作、做出决策,把学中做与做中学糅合在一起。此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作用突出,在旅游地理的课堂上可以尝试运用。
五、创造导游职业能力训练的综合实践
课堂教学是在模拟一定的职业情境,毕竟不是真实的职业环境,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应该多给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比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景区进行义务导游;与某景区开展合作,开展景区旅游资源保护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助旅游行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需要告知学生具体的实践步骤,对学生遇到不同的困难做出适时的引导和帮助,在实践中设置关键控制点,规范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六、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篇4
关键词:态势分析理论;湘西州;民族旅游发展
一、湘西州基本情况概述
(一)人文地理概况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 [1]。全州属中亚热带山区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沛,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垂直分布差异十分显着,生态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有庞大的植物生态资源和动物资源 [2]。
湘西州辖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花垣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共1市7县 [3]。2011年末全州总人口287.5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26.33万人,占总人口的78.7%,其中,土家族125.28万人,苗族98.78万人。
(二)民族旅游发展现状
湘西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旅游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收益不断,并逐渐发展成湘西州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11年底,全州已拥有星级酒店60家,床位数8103张,旅行社25家,旅游车辆351量,旅游船365艘,游客达1486.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88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州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28%。
二、湘西州民族旅游发展态势
态势分析理论是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并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和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一)优势与劣势兼具
湘西州民族旅游发展具有资源、区位特有优势。在旅游资源方面,湘西州拥有在全省乃至全国稀缺性的旅游资源,如凤凰古城、南方长城、芙蓉镇、老司城和龙山里耶战国古城遗址以及沈从文故居等,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在区位优势方面,首先,湘西州是西北通往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必经之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其次,湘西州受长株潭、成渝、武汉三大国家战略发展经济区辐射和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区影响,也备受港澳台、日韩市场青睐,客源市场有保障。再次,湘西州紧接著名风景旅游胜地张家界,北接长江三峡风景区,西邻梵净山风景区,东与岳麓山风景区、衡山旅游区遥相呼应,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最后,在交通方面,湘西州形成了南有铜仁凤凰机场,北有张家界荷花机场,南北纵贯有焦柳铁路,东西横穿有黔张常铁路,还有贯穿全州各市县的209和319国道以及张家界-芙蓉镇-吉首-凤凰高级公路的便捷交通网络,使湘西州融入了长沙4小时经济圈。然而,湘西州整体上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比较低,专业人才缺乏,旅游投入不足,旅游管理滞后,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旅游资源雷同现象比较普遍,品牌效应相对较弱等因素制约了湘西州民族旅游的发展。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
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并决定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计划以及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这些将为旅游业发展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舆论引导等方面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湘西州作为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的地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以及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重点地区和扶贫攻坚主战场,湘西州旅游发展也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湘西州旅游发展业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存在与周边同质产品的竞争,如张家界市以自然生态游为主,怀化市与湘西州则基本上都是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旅游的主要特色,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与张家界、怀化旅游区同质产品竞争矛盾的协调直接关系到湘西州旅游业的长久发展。另一方面是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旅游发展给湘西州带来了经济收入,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如当地居民和游客在凤凰古城的沱江上放河灯,虽然寄托的是美好的愿望,却破坏了沱江美景,使美丽的沱江到处是漂浮物,满目狼藉。更有一些人在旅游区内违规狩猎、采集、露营、野炊,把一个美丽的地方搞得乌烟瘴气,既损害了景区景点的风貌,又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还造成了景区内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三、湘西州民族旅游发展对策
(一)旅游发展,规划先行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当地发展旅游业的宏观指导方针和战略推进的依据。科学的旅游规划能有效地确保旅游开发建设的高品质,高端化,遏制开发建设的随意性、盲目性。因此,湘西州旅游发展要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做好老司城遗址、芙蓉镇、乾州古城等各专项规划建设,抓好景区景点、交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实施重大旅游项目和策划申报工作,着力打造吉首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3个景点圈和凤凰古城、老司城、里耶古城3块金字招牌,形成湘西旅游经济圈,逐步把湘西州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二)整合资源,突出特色
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湘西州旅游发展应从从区域旅游发展总体部署出发,对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线路等方面进行整合,着力规划发展好以凤凰古城、吉首德夯为重点,以永顺猛洞河、王村为中心,辐射古丈栖凤湖、坐龙峡,龙山里耶秦简、保靖四方城的土家族文化旅游片区,形成两个风格各异、特色鲜明,但又互为补充、彼此依存的湘西两大主体民族文化旅游板块;同时,依托吉张公路和吉首至凤凰公路这条交通大动脉,充分利用张家界荷花机场,铜仁大兴机场和怀化芷江机场这三个客源空港,着力培植“神秘湘西”旅游品牌。
在内注意旅游线路整合,精心培育南方长城-王村古镇-老司城-红色塔卧-里耶秦简历史文化游,猛洞河-小溪-栖凤湖-坐龙峡自然生态游,凤凰-德夯-古丈-王村民族文化风情游。改革旅游经营运作模式,实行景点通票游或多景点捆绑售票。
(三)加强合作,实现旅游区域联动发展
目前,湘西州要与张家界和怀化实行区域联动战略,加快调整三州市旅游的分工与协作,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一体化的进程,使湘西州乃至大湘西旅游市场全方位开放,构建无障碍旅游区。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流,促进共同发展之目的。
(四)注重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首先要加强湘西州旅游区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一个从旅游开发到旅游区经营再到旅游区废弃物处理、环境污染治理全方位系统化的旅游区管理体系;
其次,要加强社区公众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同社区公众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让居民从旅游发展中获得实惠,激发其参与旅游发展的热情,并自觉地保护好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再次,要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宣传教育,增强其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彭慧琳.湘西州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J].群文天地,2011,(1):154-162.
篇5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都市型旅游业;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上海
一、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1.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经过资源调查和评价,区位分析,市场猜测,确立规划方案进而动工实施,终极形成向游客开放的旅游产品的技术经济过程。张国洪在其著作《中国文化旅游》中提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治理活动。据此,笔者对于“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理解为,在都市文化旅游开发中,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治理活动。
2.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参照国内外学者的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关于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笔者主张主要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2.1坚持分类开发原则
就是重新对上海市都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在资源开发中做到因类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2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垄断性与竞争性并存是旅游资源的一个特点。“独特性”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愈明显,其市场竞争性愈强,即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就越大。
2.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任何旅游产品的价值都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所以,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只有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发出适合当今消费心里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以实现都市文化旅游资源预期的开发价值。
2.4坚持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原则
要按照中心提出的“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总原则,实行严格的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措施,进步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特别是都市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都市文化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经济价值或利润和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平衡。鉴于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双重效应,要从源头上来约束开发商和旅游者的行为,使之共同分担维护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本钱,力求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达到保护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目的。
2.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旅游者的文化享受之外,更要考虑由旅游活动对都市文化资源本身以及资源所在地周边的市民所带来的影响。不仅要能够满足当代人的精神文化社会需要,同时还要以不牺牲后代人的潜伏利益为代价。
3.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据统计,2007年,上海接待国外进境旅游者为665.59万人次,外汇收进47.3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9%和19.6%。国内旅游人数10210.23,旅游收进达1611.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4%和13.5%。
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主要取决于其旅游业的配套发展和都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步性综合上风。张媛在《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以为,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客源市场和区域背景等四个方面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预计2010年世博会举办期间将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中外游人进园。上海市政府无论是积极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是投巨资建设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等众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所有这些,都为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历程
自1978年底以来,有三件大事对上海都市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即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上海就在其列)、1990年公布浦东开发和2002年申办世博会成功。根据上海市1986-2004年上海进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进统计数据显示,游客接待数目的增长曲线恰好与这三次重大事件发生的周期相吻合。
据此,张媛在《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1989年,开发重点是古文化遗址,为以后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1990-2001年,开发特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进了一个快车道时期,留意旅游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规划的同一性题目,都市旅游业出现了一个高增长的态势;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在这里,笔者主张把第一阶段界定为:1984-1989年,是对前面两个阶段的总结、扬弃和深化,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和系统配置。
二、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上海都市型旅游业发展的正效应分析
1.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综合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如对发展和优化都市旅游的公共交通系统方面,近几年来,在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上,连续开设10余条旅游专线,基本上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在上海市进行观光游览活动的需要。如对城市市民休闲、娱乐和游憩活动空间的优化配置方面,上海现有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电影院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15000余家,基本上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城市休闲、娱乐和游憩活动体系。如对都市旅游生态系统优化方面,从“九五”计划到今天,上海共投进资金近千亿的资金新增绿地面积数千公顷,已经建成沿虹桥路、新华路和淮海路一线的绿色景观道路,浦东陆家嘴中心绿地、世纪公园等一大批都市旅游绿色生态景观。
2.上海都市旅游资源的结构配置愈趋公道
旅游资源的配置是指旅游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需要,通过各种公道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在用时、用地与用途上实现一种公道搭配,其终极目标是要实现旅游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上海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定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以观光为主到如今的多元化综合指向,不仅体现了上海市都市型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上海经济发展与旅游事业发展日渐成熟的证实。
3.推动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公道配置和利用不仅进步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加快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优化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使得上海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始终能够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的需要,甚至创造需求,引
导需求。同时注重对都市旅游形象的推广和宣传,实施旅游品牌经营战略,从而大大提升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有力地推动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篇6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论文百事通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
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新晨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篇7
关键词: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综述
收稿日期:2011-04-26
基金项目:云南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开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09JJ04)资助;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Y0479)资助
作者简介:齐武福(1971―),男,硕士,讲师,工程师,主要从事旅游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046-04
1 引言
1999年2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Geopark(意为geological park)这一名词,并讨论了地质公园计划[1]。我国是世界上以政府名义首次正式命名设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国家,2001年3月16日,我国正式公布了首批云南石林等11处国家地质公园的名单。迄今为止,我国已命名有182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有24处世界地质公园)[2]。
近几年,随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许多学者在理论上积极地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其中内容主要涉及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如国家地质公园的涵义、特征、类型、功能、价值、选址、范围的划定、申报程序等;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如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类型和评价,开发理念、原则、内涵、模式等;以及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如国家地质公园的功能分区、产权、管理体制和机制等3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2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研究
2.1 研究现状
在《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研究》[3]一文中,杜霞、李磊从地质特征、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鲜明的人文景观等3个方面概括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在《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4]一文中,李建兵、李忠东等从总体特征和核心景观特征等两个方面概括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在《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战略》[5]一文中,李赋屏从华夏之最、景观齐全、神奇诡秘等3个方面概括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在《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设计初探》[6]一文中,胡能勇、蔡让平从地质遗迹的多样性、地质遗迹的稀有性、地质遗迹保存的自然性和组合的完整性、资源开发的可操作性、面积的适宜性、交通的便利性等6个方面概括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特征。在《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7]一文中,江以平、赵赣等从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6个方面概括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2.2 述评
申报者理解的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保护者理解的国家地质公园是由各种地质地貌遗迹构成的;而旅游开发者理解的国家地质公园则是由各种旅游资源构成的,两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不仅包括地质地貌遗迹中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部分,还应包括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而未必受保护的人文景观。
地质旅游资源或旅游地质资源的所指范围较狭窄,无法概括地貌类和地下水体类旅游资源,所以用“地学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相对较准确,当然还需进一步研究。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特性是用来描述地质地貌遗迹特征的,而直接用来描述地学旅游资源的特征则未必恰当。因为前者主要是地学专家可以体验到的特征,侧重于精神生产(地球科学研究)或精神产品传播(地球科学现场教学);而后者则必须是未来的游客可以体验到的特征,侧重于精神享受或消费(地球科学知识的普及或非专业性的探索)。二者在许多情况下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从理论上阐明“地学旅游资源”与“地质地貌遗迹”的区别和联系,将会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3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类型研究
3.1 研究现状
关于地质遗迹的分类,陈安泽在《旅游地学概论》[8]一书中,将其分为地质构造现象、环境地质、古生物和风景地貌等4大类、19类、52亚类。《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9]将地质遗迹详细地分为重要的剖面、重要地质构造遗迹、重要化石、古人类遗迹等35种。赵逊等在《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10]一文中,根据我国已有的国家地质公园的类型分为地层学遗迹、古生物遗迹、构造地质遗迹、地质地貌遗迹等9大类。上述分类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但分类的依据都是地质遗迹的成因。
在《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研究》一文中,杜霞、李磊根据旅游资源的鉴赏原则和分类方法,将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为2个大类(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7个亚类、22个基本类型。在《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一文中,江以平、赵赣等根据旅游资源的鉴赏原则和分类方案,将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为2个大类(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8个亚类、29个基本类型。并进一步将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分为7种成因类型、23种形态类型。在《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11]一文中,罗春科、周永章、杨小强等将西樵山地质旅游景观分为火山机构类、构造岩性类、构造裂隙成因的流水类及人文地质遗迹类等4种类型。
3.2 述评
显然,“地质遗迹的分类”与“(地学)旅游资源的分类”是2个有联系、但同时存在很大差别的问题。前者必须依据成因来分类;而后者仅根据成因来分类显然无法满足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相对而言,前一个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且较成熟,后一个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很不成熟。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12]已对旅游资源从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个层次作了分类,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应照此标准执行,但该标准中的地文景观类型只能从大体上涵盖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类型,对于一些新类型应及时进行研究和阐释。
4 对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的
研究
4.1 研究现状
在《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一文中,李建兵、李忠东等从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丰度高,自然性、原始性、神秘性突出,品位高,特色强,组合巧妙,功能齐全,极具科考、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等6个方面对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价。在《试论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13]一文中,李跃军从地质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根据GB/T18972-2003评价、与世界著名的火山岩地区比较等3个方面对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价值评价。并将该公园的地学旅游功能概括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两项。在《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一文中,罗春科、周永章、杨小强等从地质学意义、地貌学意义、生态学意义及考古学意义等4个方面对西樵山地质旅游景观的科学文化考察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在《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14]一文中,罗成德、方海川等从9个方面对金口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价,并建立了资源定量评价模型。在《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15]一文中,余菡、陈锦凤等不仅对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与等级划分,同时还对该公园的气候适宜性、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在《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一文中,江以平、赵赣等从科学研究价值,社会、经济、环境价值2个方面对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在《西峡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16]一文中,王清利、常捷从旅游开发价值、旅游开发条件2个方面对西峡国家地质公园的恐龙蛋化石群进行了旅游价值评价。前者可分为典型性评价、规模评价和科学价值评价;后者则可分为区位条件评价、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评价及区位经济条件评价。在《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17]一文中,后立胜、许学工指出各国家地质公园均存在着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但在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价值方面,它们则主要表现为两个明显的功能,即科普修学价值功能和自然观赏价值功能。与此同时,它们还存在着其它的诸如疗养康体等方面的功能。从我国公布的第一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的特点来看,各国家地质公园几乎均具备这几个方面的价值。但是在价值含量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带来的是旅游开发策略上的不同。因此,提出对地质公园进行旅游价值的分类。
4.2 述评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性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般而言,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有3类[18]。第1类是规划的目的,即通过对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及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价,直接为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步骤等宏观规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2类是开发的目的,即通过对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色、结构、功能和性质的评价,在宏观规划的指导下,为具体资源开发方向和专项旅游建设项目提供论证,为已经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和扩大的依据。第3类是管理的目的,即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质量、规模、水平的鉴定,为旅游资源的分级管理提供系列资料。具有世界罕见的国际意义的国家地质公园,经申报批准后可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等的管理级别来进行管理,同样也有省级和地县级的旅游资源的管理级别。显然,上面列举的文献本应该是从第2类即开发的目的进行评价,但有些实际上是从笼统的或者从第1类、第3类目的进行评价。
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客观性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其特点、价值和功能也是客观存在的,评价时应实事求是,对其价值和开发前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应做到客观实际、恰如其分。但在事实上,由于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包罗万象,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情趣,必然导致评价结论的差异。比如很多省份都有同种类型,如火山地貌类的国家地质公园,但这些国家地质公园往往不约而同地称自己为“国际罕见、国内独有”或“火山博物馆”。显然,不能将此问题的出现仅仅归咎于“炒作”,而应进行深入研究。
(1)重地学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轻地学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3个方面[21]。但在《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试论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等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2)在地学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中,重地学旅游资源特色的评价,轻地学旅游资源价值、功能特别是旅游资源结构和规模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特点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旅游资源特色的评价,旅游资源价值与功能的评价以及旅游资源结构和规模的评价3个方面[18]。但在《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等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旅游资源价值、功能特别是旅游资源结构和规模的评价。
(3)在地学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中,重旅游自然环境,旅游经济环境和旅游环境容量的评价,轻旅游社会环境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环境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旅游自然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社会环境和旅游环境容量等4个方面的评价[18]。但在《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等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旅游社会环境的评价。
(4)在地学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中,重区位条件的评价,轻客源条件,旅游投资条件,施工条件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等方面的评价。本来地学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区位条件,客源条件,旅游投资条件,施工条件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等5个方面的评价[18],但在上述文献中,作者几乎未涉及后几方面的评价。
在地学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方面,定量化方法还关注得不够。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发展到目前已日臻完善,在评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时,应尽可能避免带有强烈主观个人色彩的定性评价,力求定量或半定量评价,并要求不同国家地质公园尽量采用统一定量评价的标准,以便评价过程中的比较。但除了在《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中,作者建立了资源定量评价模型;在《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中,作者进行了定量评价与等级划分外,在其它文献中的作者大多仅进行了定性评价。
5 结语
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类型和评价方面的研究而言,由于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时间短,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1)还未搭建起一个研究的理论平台。研究者至少要掌握《旅游资源学》[18]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还应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内容。否则就只能停留在个案的描述、论证上,缺乏深层次的分析且易雷同。
(2)在研究方法上,大多引用地学和旅游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缺少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融、多领域的渗透。
(3)研究者尚缺乏强烈的“问题”意识 ――许多研究者仅满足于笼统地概述、泛泛地评价,根本无法满足下一步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事实上,对任何一个国家地质公园而言,对其旅游资源特征、类型和评价方面的研究最终都源于一个基本问题――这个国家地质公园中的地质地貌遗迹连同其它旅游资源究竟对未来目标市场中的游客有无吸引力,有多大的吸引力。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下一步能否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而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将朝哪个方向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1] UNESCO. UNESCO Geoparks programme: a new initiative to promote a global network of geoparks safeguarding and developing selected areas having significant geological features[M].Paris:University of Toromto Press,1999.
[2]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关于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审批结果的公示[R].北京: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9.
[3] 杜 霞,李 磊.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4):452~455.
[4] 李建兵,李忠东,朱世华,等.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2004,24(4):241~244.
[5] 李赋屏.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战略[J].社会科学家,2003,104(11):105~108.
[6] 胡能勇,蔡让平.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设计初探[J].江苏地质,2003,27(3):168~170.
[7] 江以平,赵 赣,魏 源.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与评价[J].江苏地质,2003,27(2):103~106.
[8] 陈安泽.旅游地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9] 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1∶600万)说明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10] 赵 逊,赵 汀.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J].地质评论,2003,49(4):389~399.
[11] 罗春科,周永章,杨小强,等. 西樵山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J].地质评论,2004,24(4):387~39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
[13] 李跃军.试论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60~61.
[14] 罗成德,方海川,罗利群.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2):106~109.
[15] 余 菡,陈锦凤,刘 新.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产品规划设计[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6):102~105.
[16] 王清利,常 捷.西峡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J].地质找矿论丛,2004,19(2):139~142.
[17] 后立胜,许学工.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5):54~57.
[18] 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Review of Research on Geopark Tourist Resources
Qi Wufu
(Yunnan State L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Kunming,Yunnan 650217)
篇8
[关键词] 重庆市 摄影旅游 昂谱(RMP)分析
一、概述
重庆市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传统旅游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重庆市应开发多种新型旅游产品。摄影旅游是一种以摄影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没有摄影的目的即没有旅游过程的实现。作为一种新兴、特种旅游产品,摄影旅游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发展。
重庆市摄影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尚处于自发状态,为加深对摄影旅游的认识,本文以吴必虎(1999)提出的昂谱(RMP)分析理论,即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 resources analysis)和M性分析(market analysis) ,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product analysis) ,并最终提出以旅游产品为中心的规划框架,对重庆市发展摄影旅游的情况进行分析。
二、R性分析――资源评价与产品转化
1.资源评价。(1)资源总量大。目前,重庆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18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3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1处,国家A级―AAAA级旅游区38个,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4个,世界、国家级旅游资源的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市级、区县级的旅游资源数不胜数。市级、区县级的旅游资源更是众多。摄影旅游的资源几乎可以包括现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源,凡具有美、古、名、新、奇、特的旅游资源,均可以透过照相机,成为摄影旅游期望的对象。重庆市众多的旅游资源,为摄影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数量保证。(2)内容丰富,主题众多。重庆市旅游资源不仅总量大,蕴含的主题与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地文景观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地震遗迹和山城风光等;水域风光有长江、嘉陵江风光,地热和温泉等;生物景观有19个国家森林公园,永川野生动物园,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天象与气候景观中,日出与晚霞、月色、云雾景、雨景应有尽有,例如青龙湖的雾、九女峰的云等数不胜数;遗址遗迹资源丰富,特别是陪都抗战遗址遗迹,名人故居等;建筑与设施有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风光,多处佛寺、道观等等;重庆的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和现代节庆旅游资源更是丰富多彩。重庆市摄影旅游资源内容量大,质量高,能够满足摄影旅游发展的质量需求,吸引摄影旅游者。(3)资源特色突出――个性、巨大潜力的保证。重庆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用重庆市副市长余远牧的话归纳成“四张名片”――壮丽三峡、大足石刻、浪漫温泉、迷人夜景,这四个方面的旅游特色,在中国旅游大格局中是独具一格的。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以雄、险、奇、幽著称于世,两岸风景名胜丰富多彩,成为海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热线;大足石刻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吸引力; 重庆温泉是一个世界级的旅游资源,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特殊的地质现象、水雾弥漫的景象、人造景观等都是独特的摄影资源;独特的城市风貌形成绮丽的夜景,早已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心仪的摄影资源。重庆摄影旅游资源的特色更在于其蕴含着的巴渝风情与陪都文化,这是其具有资源独特性的根基,也是拥有长远发展潜力的深层次基础。
2.产品转化。摄影旅游的特点之一就是各种旅游资源都可以为其服务,因此重庆可以凭借其丰富多彩、质量较高的旅游资源,开展多主题的摄影旅游。譬如红色摄影旅游,山城夜景摄影旅游,三峡风光摄影旅游等等。也可以根据组织形式不同,开展散客、团体摄影旅游,或是组织摄影节或摄影赛事。由此可见,摄影旅游资源向产品的转化是较容易的。
三、M性分析――产品弹性和产品选择
旅游业是重庆市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潜力较大。国外市场方面,重庆市入境旅游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03-2007年入境人次年平均增长率27%,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国内市场方面,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一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1997-200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7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可以说,重庆市的旅游市场具备一定的规模并在不断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摄影旅游是具有蓬勃兴旺的市场的。
1.产品弹性。数据显示,2008年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6元,1998年以来年均增速为8.6%,比全国平均年均增速快0.4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09元,1998年以来年均增速为11.1%。重庆市居民收入提高,出门旅游的动机更加强烈。但在不同的旅游产品之间,存在着弹性方面的很大差别。据研究,对于国内旅游来说,目前弹性较小的旅游产品一般多为中短途的观光旅游产品,其次为周末短途度假旅游产品,第三位产品是远途观光旅游,第四位是文化旅游。
前面论述过,各种资源都可以服务于摄影旅游,因此摄影旅游的弹性适应范围是很广的。摄影旅游者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短途旅游,或慕名前往远方某地拍摄作品,文化素质较高的摄影旅游者抑可以透过镜头挖掘事物的文化内涵。
2.产品选择。针对旅游者的产品选择偏好, 在发展摄影旅游时应该根据不同产品的弹性设计旅游产品结构。摄影旅游本身可以适应各种行程、弹性,但由于居民收入、时间或素质方面的影响,重庆市在发展摄影旅游时,进行摄影旅游产品的再细分,首先应以旅游需求大的城市为中心,开发或完善周围车程较近的旅游资源;其次,要有针对性的发展“美、古、名、特、奇、用”特别突出的旅游资源,完善摄影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再次,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摄影旅游。
四、P性分析
1.产品创新的外部环境。旅游产品是一种复合概念, 是吸引物、交通、住宿、娱乐等的组合。旅游产品的组成要素包括景观、设施和服务,产品的构成不仅与旅游吸引物本身的开发建设有关, 也与政府制定的政策、区域经济结构、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文物规划和城市文明程度等有关。
2.产品开发控制性框架。旅游产品创新开发要求遵循一定的操作性框架,即所谓的有理念、有线索、有格局、有层次的“四有产品开发模式”。(1)构建旅游产品理念系统理念系统是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产品开发的思想基础,笔者在进行地方性研究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认为重庆市发展摄影旅游应以“依托旅游资源,加强完善基础设施,突出摄影旅游优势,创造最大效益”为理念,这里的效益不仅仅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揭示深遵历史文化背景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陪都文化、美食文化、码头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等多元文化元素并存发展。重庆市目前仍以传统的休闲、观光旅游为大格局,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才是屹立于旅游市场不败的王牌。摄影是一门艺术,与历史文化结合,有助于将重庆旅游推向更高层析。(3)组织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根据重庆市资源特点、城市格局、市场需求、政府政策、摄影旅游的特点等若干要素,综合考虑重庆市摄影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笔者认为应该分为点――线――面三个层次进行空间结构的优化。点的选择与布局应遵循主导性原则和集中功能单元原则。选择级别高、品质高,特色明显、市场需求大的区域,集中布局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作为摄影旅游发展的点。例如九个主城区可以综合开发成为一个点,将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整合为一体,作为摄影旅游主导型旅游资源。点,是区域内起主导作用、相对而言是最优质的旅游资源,要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同时点与点之间,应避免形成形象遮蔽,应形成互补效应。线的选择与布局应遵循主题性原则。这里的线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沿长江、嘉陵江两岸布局的旅游资源,合作开发成为国际性的旅游资源,摄影旅游者在这里能够拍摄到两岸景观、三峡风光以及沿岸景区,体会国际级的摄影资源;二是指主题旅游线路,根据不同的摄影需求,结合重庆旅游资源特色,开发主题鲜明的旅游线路。像是红色摄影旅游线路,夜景摄影旅游线路、喀斯特地貌摄影旅游线路等等。面,指的是整个重庆市的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要遵循完整性和合作性原则。为了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均衡性,尽量给各个地方以均等的机会发展摄影旅游,各个地方应依托自身资源,利用好摄影旅游起步发展的机会。同时各个地方之间应加强合作,互助互利。(4)凸现重点旅游产品层次 。在构建一个地区的旅游系统时,考虑到投资能力限制和旅游地的空间层次结构,应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用主要力量去建设关键的主控系统。通过重点产品或项目的建设,来带动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重庆市的四张名片分别是壮丽三峡、大足石刻、浪漫温泉、迷人夜景,应集中率先发展这四种特色资源,以此带动、活跃整个重庆市的旅游市场。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1(4).
篇10
我国古镇众多,各地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古朴的民居建筑、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地方风貌,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条件,同时,文化旅游有利于各古镇形成鲜明的地域与文化特色,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古镇文化旅游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与现阶段古镇旅游开发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实践操作上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古镇在发展旅游时没有准确把握当地文脉,盲目建造人造景观,破坏原有文化特色,形成了“千镇一面”的格局。还有许多古镇不注重旅游地环境保护,导致环境严重污染,这种粗放式的开发模式既造成旅游资源的日益衰竭,也不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独具特色的古镇旅游资源应当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无疑成为古镇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上里古镇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文化源远流长,本文拟对如何保护开发上里文化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初步探讨。
一、上里古镇文化旅游概况
(一)古镇概况
上里古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面,坐落于磨子岗脚下,良田平畴,阡陌纵横,自然景观独特,意境深远,是传统的风水宝地。
上里建镇历史约有300年,古镇内建筑密度较高,建筑类型齐全,肌理致密,尺度较小,文物古迹广布,历史建筑群与自然生态景观有机融合。
(二)上里古镇文化资源概述:
1、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上里古镇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亦是近代过境之地,还是巴蜀平原通往关外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
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古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大量文化元素至今保存完好,这些文化景观与古镇历史文化牢牢结合起来,体现了古镇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
2、建筑文化资源
集戏台、商铺、民居等建筑为一体,上里空间层次丰富完整,由广场到街到巷再到院落的空间层次十分清晰,展现了原真的川西清及民国古街区的格局模式。
建筑尺度完美,各建筑构件刻工精巧,如入口、门扇、窗扇、雀替、垂花、雕梁、龙门等,都体现了古镇的社会文化模式,反映了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3、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
上里古镇在长期发展中,本土文化与外地移民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民间音乐、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内容,如川剧折子戏、“五子”文化、传统婚礼、年猪祭拜、杀年猪、九大碗、放阳灯和放河灯活动等。
二、上里古镇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
2004年3月,四川省村镇规划设计院对上里进行规划,开辟了黄家坝建设新区,新区以现代城镇功能和旅游配套服务为主。规划后的上里古镇基本实现了建设目标,文化旅游价值得以提升。
但正式经营时却出现了许多问题,餐饮小吃店、大众商品摊等经营项目随处可见,本地居民提供的接待床位卫生条件和舒适度远达不到要求,当地居民的文物意识也不强,对上里古建筑盲目破旧立新,加上游客大量涌入,造成上里商业化气息浓重,古朴民风渐行渐远。
三、发展建议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保障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政府应从上里全镇范围考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证整治规划的实施,再致力于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发展整治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并正确定位和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进行统一管理、协调、计划,保证古镇社区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旅游承载
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共存、资源利用应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上里古镇开发时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环境承载力,把旅游活动的强度和游客人数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力之内,保护古镇整体风貌格局、传统空间尺度与层次、传统建筑、环境及景观设施,延续古镇人居环境,保持其生态系统稳定性。
(三)整合土地利用,实行分区管制
随着上里古镇旅游的发展,应重新界定核心保护区范围,核心保护区以保护为主,严格控制建设,逐渐将其行政、教育等功能转移到黄家坝新区。根据其不同的主体职能将核心保护区明确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分别制定相应的保护、利用、开发、管理的政策和制度,保证古镇各功能区有序运转,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四)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拓展文化旅游项目
民风民俗是古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挖掘上里地缘历史,传承古镇文化精髓,引导百姓开展日常民俗节庆活动,设置民居建筑和民俗博物馆,再现传统生活行为方式。还可固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专题,包括民俗表演、民间音乐、戏剧、曲艺表演等,强调游客的体验与参与,丰富游客旅游体验的文化元素,塑造良好的文化体验环境,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五)完善各项服务功能,调整产业经济结构
- 上一篇: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 下一篇: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