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篇2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论文百事通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

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新晨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篇3

 

中国体育旅游兴起于 1994 年以后,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旅游业迅速地发展,体育旅游也开始呈现梯度发展趋势,每年增长30%至40%.据我国旅游局的2009年二季度相关调查数字显示,目前国内旅游者中以健身、康复、休闲旅游为目的的旅游人数也已占总人数的75%.可见,体育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政府的也先后启动了"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长三角体育圈"、"环太湖体育圈" 等16个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以及2001 年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体育健身旅游",2008年我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在全国各地100 多个体育赛事或体育旅游节庆的举办,都可以看出我国体育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随之而来的不足也是需要我们警示的,比如旅游业的开发程度利用的不足。

一、体育旅游的概念

 

(一)概念界定

 

体育旅游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项旅游的一种,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其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竞技竞赛、刺激冒险、康复保健、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旅游企业、体育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专项体育需求,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于一体的服务,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本文所研究的是广义概念上的体育旅游.[1]

 

(二)细分市场

 

体育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不仅要以旅游需求差异性为基础,考虑旅游动机,同时必须兼顾体育旅游产品本身的可操作性亦即技术含量和旅游者自身的条件,如身体条件等.

 

依据这一标准可将其划分为四类:广泛性、专业性、刺激性、民族性.

 

1.广泛性体育旅游,包括休闲体育旅游、健身体育旅游、体育观战旅游.

 

2.专业体育旅游,包括专业运动员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各种身怀绝技的运动员或旅游者参加竞技项目所引起的旅游活动,如射箭、滑翔、冲浪、帆船、滑雪等;

 

3.刺激体育旅游,包括蹦极、漂流、攀岩、以及各种探险类体育旅游;

 

4.民族性体育旅游,是指各种传统体育旅游活动,如赛龙舟、舞太极、摔跤、扭秧歌、跳杆子等.必须指出,这种划分的界限不是十分严格的,有可能发生重合,例如,打高尔夫球既可以说是健身旅游,又可以说是休闲旅游,同时高尔夫球比赛又可以衍生出体育观战旅游或体育赛事旅游.攀岩既是专业性的体育旅游项目又是刺激性的体育旅游项目.[1]

 

二、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一)体育旅游资源概念

 

现代体育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凡能对体育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进行体育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客体都统称为体育旅游资源

 

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体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从事开拓和建设活动.[1]

 

(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不足.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为发展体育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此外,我国还拥有体育旅游优越的人文资源条件.在我国每个民族、每个地区几乎都有独特的体育民俗活动.这些民间体育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由此可见,我国体育旅游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

 

但目前所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及推出市场的体育旅游产品来看,许多独具特色的有别于现代体育的传统体育项目未得到很好开发利用.各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旅游的重要资源,这一资源不能很好开发利用,直接影响体育旅游的发展.[2]

 

2.理论研究滞后,资源开发盲目,利用粗放.

 

对于快速发展的体育旅游业而言,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不同步性和缺乏性.[2]

 

3.资源的整合与创新不足,存在"特色无特"的现象.

 

我国的体育旅游资源还是十分丰富的,但从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况来看,存在着"特色无特"现象.对于"人无我有"的资源,比较容易开发形成特色,因为资源本身就是"独有"、"稀缺"的.对于"人有我有"的资源,要想打造成"人有我优"的产品,就需要在开发过程中,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实现其文化、自然、社会等资源的有机整合.

 

开发中国的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尤其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资源,需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真正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品.[2]

 

三、海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资源开发

 

(一)相关概念

 

1.海西,即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2.体育旅游经济圈,是指以体育为载体,依托旅游资源,融合旅游、健身、休闲、文化、娱乐、节庆等多功能的区域经济协作体.

 

3.旅游经济圈,指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文化和经济的亲缘性为纽带,并通过特定发展模式构建的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协作发展的区域.

 

我国现已陆续启动了"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长三角体育圈"、"环太湖体育圈" "海西体育圈"等16个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3]

 

(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1.宏观定位--总体规划原则

 

2.微观着手--

 

(1)可持续性开发原则:

 

即坚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应密切结合,紧密联系.在以保护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的条件下,本着不因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而破坏环境的原则,使体育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性的开发.

 

(2)个性化开发原则:

 

个性化,不仅仅是表面可视的独一无二,更要在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大力积极地挖掘本地区、本民族的带有地域性的特色资源魅力,以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异"的独特性,已达到自然、民族、地域的完美融合和原始,时尚搭配的相得益彰.

 

(3)经济与效益均衡原则: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服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非所有拥有体育资源的地区都可以或者都应该发展体育.在开发旅游资源所付出的本钱高于它所能带来的效益的情况下,这种开发对当地全局来讲显然是经济的,并且在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均衡好各自效益,尤其是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4)市场导向原则:

 

为了长久的满足旅游者的意愿和不断增长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求,开发商应根据市场需求对新产品的开发,以满足体育旅游者不断增长的旅游需要.

 

(5)健康安全原则:

 

以运动生理学为基础,以维护健康为体育文化的旅游为宗旨,加强安全保障,使体育旅游者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和消除疲惫,防治疾病,从而达到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4]

 

(三)海西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海西体育旅游资源状况

 

体育旅游资源,可以指是作为体育和健身的载体的,能使游客从中获得心理满足和身体健康的一切旅游资源.综合体育旅游和体育旅游资源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说旅游资源同时也是体育旅游资源,即兼有"双重身份". [5]

 

海西体育旅游资源主要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江苏省,江西省和广东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其中体育旅游资源特点在于:一是滨海旅游资源有较大的规模优势;二是山岳景观种类齐全;三是宗教和民间信仰文化发达;四是古代建筑类型多样;五是民俗风情浓郁,地方文化内涵丰富;六是山与海,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形成优良的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结构[6].但从相关数据和相关专家调查,皆发现,这些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中的体育旅游价值滨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利用,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和体育健身的需求.为了促进海西体育旅游的发展,很有必要对海西体育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探索研究.

 

2.海西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体育旅游潜在资源初始性开发模式,是指对有体育旅游潜力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其他吸引消费者的旅游资源进行初次开发,使其具备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并逐渐成为可被体育旅游业长期利用的现实体育旅游资源.笔者按照开发对于资源本身的依赖程度分为三类:资源依托型开发模式,新兴娱乐型开发模式, 市场导向创新型开发模式.

 

(1)资源依托型开发模式

 

资源主导型开发模式是依托有体育旅游潜力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开发,使其具备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并逐渐成为可被体育旅游业长期利用、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现实体育旅游资源.

 

①自然资源依托型:

 

是以高山、峡谷、河流、森林、海滨等自然资源依托,开发出适合在这些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旅游项目.如登山、攀岩、滑雪、滑冰、滑草、漂流、滑水、冲浪、徒步穿越、野营、探险等.

 

针对海西体育圈滨海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拥有较大规模优势的特点,可以采用滨海主题带的划片开发开发策略,结合片区内地区的文化共性特色,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赋予个性主题,配合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内容,进行主题海滨度假地,海滨浴场等资源开发,并最终走向品牌化.

 

②人文资源依托型:

 

是指利用名胜古迹、民间风俗、民族风情、现代体育设施等人文资源开展体育旅游,如武术、龙舟、舞狮、秋千、拔河、跳绳等民间体育,以及跳竹竿、打花棍、射箭、射弩、打长鼓、独木行舟、抢花炮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针对海西丰富的宗教与民间信仰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采用节事庆典和赛事打包组合的开发策略,结合地区城市的各自个性特点,打包组合与节事主题有关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不同类型的节事庆典或赛事的活动,例如武夷山所开发的民族体育项目 "脚斗士";厦门,结合其城市发展历史短,呈现新兴朝阳的个性特点,所开展的国家马拉松大赛,也获得海内外一致好评.

 

(1)新兴娱乐型开发模式

 

体验时代风靡,传统休闲娱乐已远远不能满足青年人的需要,为了迎合这种新的形势,开发适合青年人需求的创新的、时尚的、健康的体育旅游项目势在必行.这些新兴娱乐项目半依托当地的现有旅游资源特点进行创新开发,极富当地特色.

 

①休闲度假型:

 

指现代的休闲度假型资源,重点在于休闲,游客所需投入精力小,图的是悠哉,闲逸.例如高尔夫运动,瑜伽等.

 

②游乐主导型:

 

相对休闲度假型,重点在于健身娱乐,游客的参与度更高,所需投入的脑力,精力更大.例如山地丛林战,平原站、地道战军事游戏等军事体育项目.跳伞、动力伞、滑翔伞等空中项目,以及拓展训练等.

 

③健身挑战型:

 

通过训练对参加者进行体力、胆量、意志等的强化训练,使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锻炼.这种训练又称为拓展训练、极限训练,如越野跑、走高空独木桥、翻越障碍、穿越沼泽、武装泅渡等.

 

(1)市场导向创新型开发模式

 

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寻求和开发新的体育旅游资源,可以是在原有的资源基础上进行新的功能的扩展,文化内涵的扩展,内容的扩展创新,充分挖掘其价值;可以是在原有的资源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创新;可以是寻求全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①资源开发扩展型:

 

已经进行了旅游开发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开发,将还没有被开发利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部分的内容开发出来,充分发掘其利用价值.

 

②资源整合创新型:

 

可以是在原有的资源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源特点,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重组整合,从而展现表现方式的创新,参与方式的创新,消费者体验的创新等,提高资源的附加价值,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③项目移植型:

 

由于受当地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影响,以往有一些体育项目开展受到了制约.但是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采用一些科技手段克服自然界带来的困难, 开辟全新的体育旅游项目.例如在广东对于冰雪运动项目的开辟,通过建设大棚式的室外滑雪场,利用人工造雪机造雪等措施,成功进行了项目的移植,深受国内外游客欢迎.[7]

 

(四)海西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一方面,从海西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来看,宏观上,在我们国家16个体育旅游经济圈下,海西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把握好圈与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取长补短,经验交流,合作双赢等;微观上,海西自身圈内,也应做好各地区城市的战略定位,划好圈内点线区格局,例如厦门,福州,武夷山等一级点"领头羊"战略定位,结合自身城市个性进行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滨海蓝色生态、山地绿色生态两条线的一体化整合开发,闽东北、闽西南、闽西北三块区的个性化发展, 三足鼎立,各方异彩.

 

另一方面,从资源开发的三个操作层面来看,政府层面的旅游发展大环境保障,大方向的战略规划和必要市场引导;旅游行业及企业层面应注重资源整合创新发展和市场营销中寻求多方的双赢合作,采用更为创意的合作模式,例如与高校社团,民间组织,居民社区等合作;旅游民间组织团体层面社会风气导向和推动.

 

四、结束语

 

体育旅游是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朝阳产业.当务之急是提高全社会对体育旅游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体育旅游的宏观调控,协调好体育和旅游部门关系, 培养国际一流的体育旅游人才,充分挖掘体育旅游资源,打造精美的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旅游产品,推进我国体育旅游快速、高效、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韩鲁安,杨春青.体育旅游学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551):61-64.

 

[2] 于素梅.体育旅游如何实现跨越式[EB/OL].

 

[3] 刘英,李少龙.构建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研究[EB/OL].

 

[4] 朱红香. 体育旅游资源相关概念开发原则初探[J/ol].

 

[5] 刘琼. 湖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J/ol].

 

[6] 陈健.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福建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5.

篇4

引言

湖北省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北西北边缘的神农架林区的南部,属于大巴山山脉东南延伸的中高山区。2005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地势总体西南高东北低,山峰多在海拔1500m以上。公园总面积达1022.72km?,由五个园区组成,自西向东分别为神农顶园区、官门山园区、天燕园区、大九湖园区和老君山园区。

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古老而又神秘。这里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这里的历史记载着20亿年来地壳沧海桑田的变迁。在长期地质作用下雕琢形成的山体地貌、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等地质景观这里有近200处,是一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与其他的自然旅游资源相比,其地质旅游资源具有更突出的科学性,对于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强烈的专业性。

一、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类

神农架旅游吸引体系类型齐全。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评价标准,笔者对神农架地质公园未开发旅游区域中具有代表性的、组合较好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类。经过分析与归类,神农架地质公园中的旅游资源可分为8大类23亚类和39个基本类型。在旅游资源类型的8大主类31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中,神农架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8大主类齐全,31亚类中神农架地质公园有23亚类,占总体亚类的77.42%,在155个基本类型中,神农架有39个,占25.2%。具体见表1。

神农架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还有一些社会旅游资源。主要以各种高山和原始森林为主,水域风光其次,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

二、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一)总体评价

神农架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景观资源类型较多且分布集中。从过去未开发旅游前的“架木为梯”、“架木为屋”、“架木为坛”的传说文化,到观光旅游阶段的山、水、林景观型资源,再到度假体验旅游时代所需的在全国范围具有独特性的自然环境,乡村田园、传统聚落、人文活动组成的人文环境,滑雪地、温泉、主题运动区等体验型资源,自然和社会物产以及松柏石城、木鱼木城等概念性资源。

(二)综合评价

1.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类型齐全丰富,旅游资源整体质量较高。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存在丰富的景观资源,包括高山绝壁、奇山异水、神秘的洞穴、秀丽的山谷以及种类丰富的动植物。其中山地地貌景观丰富,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

2.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神农架地质公园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生态地位突出,林区原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水质优良,空气清新,负氧离子高,是驰名中外的“绿色明珠”、“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和“清凉王国”。神农架保存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汉江中游生态保护的天然屏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和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极高的生态环境价值。

3.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密度较大,呈小集中、大分散格局,形成了以高山为中心的若干旅游资源集聚地,以深谷、河流为网络的若干旅游资源富集区,以现有的交通为纽带、村镇为节点的若干旅游资源带,为神农架的旅游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4.资源组合配置较好。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种类多样、数量大,范围广,而且这些旅游资源各属不同类型,自然与人文资源相互辉映,完美组合,形成了独具特色与优势的旅游资源组合。

5.新兴旅游资源量多质优。神农架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物产。珍稀、奇特的动植物资源遍布林区,林区经济中大面积产业基地的发展逐渐成为创意旅游商品开发、养生养老旅游、探奇旅游、文化演艺旅游产品的基础资源。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27-02

2001年,教育部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从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等方面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尤其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初中历史教学产生了积极作用。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历史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了解真实历史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出,“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这一部分内容中又明确指出:“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利用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组织学生参观,增强直观的历史感受。”因此,上述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将人文旅游资源转化为一项课程资源,融入到历史教学当中去提供了依据。

一、人文旅游资源的概述

1.概念。“百度”定义: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的景观,由于各具传统特色,而成为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

2.人文旅游资源与历史学科的关系。聂幼犁主编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提到:“全国各地都有数量可观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基地,遗迹蕴藏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这些都是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由此可见,人文旅游资源是历史的载体,更是直观的教科书,与历史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知识记述的是过去的史实,不可逆转也不可复原,这种局限性使得我们只能通过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来的“遗迹”来了解历史,如出土文物、文献资料、各种遗址等各类人文旅游资源,而这些都是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教学中很值得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能够给学生以直观的历史感受。新课改下的历史教材使用了很多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字、图片、神话等。特别是图片的使用量最大,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方面,成为历史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应用了非常多的神话、历史遗址、文物图片和各种文献资料。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夏、商、西周的兴衰》等课文当中分别用到了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神话。人文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直观的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方面资料的恰当运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搜集、积累人文旅游资源的资料,发掘人文旅游资源与历史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把人文旅游资源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以提高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人文旅游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无疑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历史学科属于社会学科,是一门涵盖各领域,生动而精彩的课程。但是目前初中历史课大多得不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重视,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中考科目上面,对于不占中考分数的历史学科,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少的。再加上教材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离当今时代太远,学生不能切身感受,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再加上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中的主流仍然是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个旁听者,无法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历史课因此显得沉闷,最终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这已经成为历史教师探索的一个重点。

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所学内容适当向学生讲授一些地方人文旅游资源就可以缩短历史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恰当运用这些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人文资源,学生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愿望。每当我在课堂上谈到与同安地区的历史密切相关的话题时,学生的情绪马上就被调动起来,并且不停地说出他们的疑问。比如,我在讲《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时,讲到南方手工业的兴旺表现在陶瓷、造船、丝绸业。我特地补充了同安的汀溪窑址,通过多媒体展现大量的图片和史实,向学生讲述宋代汀溪窑所产的“珠光宝瓷”曾远销日本,受到极大的欢迎,如今遗址被挖掘,已经成为同安的一个旅游景点。学生从这些历史中可以体会到自己家乡的瓷器制造曾经如此辉煌,脸上也流露出自豪的表情。教学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接触到地方人文旅游资源的内容时,他们倍感亲切,注意力也大大集中,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也是热烈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活跃。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学生就积极主动地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的各环节中,使历史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人文旅游资源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把人文旅游资源的探究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标准提出来,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例如,我在上《不怕远征难》一课当中,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提前布置了任务,让他们模拟导游设计一条旅游路线,重走当年走过的路线。任务布置下去后,所有的学生都开始动起来,每个人有了属于自己的任务要做,他们开始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查找相关的资料,甚至还要求村里的老人为他们讲述的故事。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历史,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文素养教育,通过历史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也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课堂上一味地进行“满堂灌”,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因此也就难以达到思想教育功能。如果我们把学生感兴趣的人文旅游资源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倾向,中国灿烂的文化,众多名人的事迹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最佳材料。例如我在上《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这一课时讲到“文天祥抗元”这一目的内容时联系了同安洪塘镇三忠宫村的三忠庙这一地方历史资源,班上有很多三忠宫村的学生,他们看到自己熟悉的事物出现在课堂上,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举手要求介绍相关的史实。我让每一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解,并评选出最佳的选手。最后,我总结了一下学生所讲的内容:“三忠庙建于明代,是为了纪念南宋的三个忠臣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抗元事迹而修建的著名宫庙,香火历来都很兴旺,而且远播海内外。据传该庙的分炉有100多座,是同安境内‘三忠王’香火的祖庙。”了解了三忠庙的史实后我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人们要建庙纪念文天祥他们呢?学生再一次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文天祥非常爱国”,有的说“文天祥在被俘的时候坚贞不屈”……每一位同学都能讲出文天祥身上值得他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这也达到了历史课的教育功能。由此,通过与历史人物的亲密接触,学生了解到古人身上的优秀品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效。

人文旅游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历史教学内容所决定的,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情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继续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大量人文素材,进一步合理的研究、开发和运用,使其能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篇7

“美丽乡村”,简单来说就是指对乡村建设提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指向性的发展规划,旨在打造新型农村,促进农村发展与繁荣。具体要求就是对村庄的生态环境、文化风尚、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坚持立足长远发展,保障民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乡村特色风景及资源的开发,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科学谋划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使得乡村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一、“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趋势

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将会朝着创新性、特色性、专项性、生态性的方向发展。创新性和特色性是指在此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要注重对新资源的开发,并打造地方特色;专项性要求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注重对旅游资源进行专项研究和发展;最后在进行旅游发展时,必须要注重生态型开发,保证乡村环境的稳定。所以说,面对“美丽乡村”的发展背景,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遵循合理的开发原则,坚持创新开发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去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全新的乡村旅游。

二、“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不足

对于目前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大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者在开发时并没有完全理解乡村旅游的概念,认为乡村旅游开发和其他旅游资源开发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所以就只是一味地进行大面积的开发,并没有根据乡村旅游的特征进行一个合理的开发规划,制定出科学的开发计划。且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导致乡村旅游开发不深入,且还存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例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且不符合“美丽乡村”的理念和发展背景。

(二)产品雷同,缺乏创新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产品雷同,缺乏创新的问题。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忽视对旅游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大部分的开发只是简单地对资源直接利用,这对游客的吸引力只是一时,而不能发挥长久的经济效益。从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看,旅游资源并不是非常丰富,甚至存在旅游资源单一、种类较少的现象,而且在开发的过程中,除了对原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外,并没有对旅游的衍生品进行开发,这就是开发过程中的失误。因为对于乡村旅游来说,资源本来就很缺乏,如果不加大对旅游衍生品的开发,就没有任何旅游的特色。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并没有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性设计,只是模仿一些旅游景区出售一些木制品、钥匙吊坠、明信片等。很显然这些都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旅游景点的特色,且也没有对这些旅游产品加入更多的附加值。这种忽视创新性的做法对乡村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任何帮助。

(三)乡村旅游的开发类型比较单一,参与性不足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因为在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的种类较少,资源匮乏,例如仅仅有一些风景独特的地区,这就对乡村资源的开发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从而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其次,在目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仅仅对旅游资源进行单一开发,而没有结合当地的一些著名景点进行联合开发,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地区旅游方式单一,不能与其他的旅游方式良好融合,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此外,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只是一味地采取参观、展览的方式,这样往往只适合一些家庭的度假活动,根本不能广泛吸引游客、为乡村旅游带来良好收益、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与改造。

(四)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

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具体的经营方式存在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的问题。首先,在乡村旅游资源的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制定一个科学的经营计划,只是简单地进行开发和经营,这样就会造成一些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费和一些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除此之外,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人员,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旅游接待培训,这样就使得乡村旅游的接待服务能力较差,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所以必须要采取措施,解决目前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经营粗放、服务接待能力差的问题。

(五)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效益低

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还受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的影响,致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效益低下。乡村旅游之所以知名度不高,首先,宣传方式缺乏创新性。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并没有对宣传方式进行科学研究,而是采用一些原始的印发宣传页的方式,这种方式较为落后,且影响范围小,不能辐射很大的市场。此外,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且受经济条件制约,在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加之大部分旅客还是喜欢去一些具有独特体验的景点消费,这也造成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效益低下的问题。

三、“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对于“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使得资源可以循环使用,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当代人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还可以为子孙后代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旅游者需求理论

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必须坚持和运用旅游者需求理论,只有这样才是可以创造效益。旅游者需求理论,就是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喜好,然后根据旅游者的需要来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整理,吸引更多的游客。如果只是一味地开发,不进行旅游者需求理论的研究,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三)文化营销理论

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将大众对乡村旅游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再根据调查的数据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宣传,进行合理定位,这就是市场营销理论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运用。所以说,通过采用市场营销理论,可以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四、“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来说,乡村旅游产业不是简单消耗自然、人文资源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利用生态、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保护生态、人文资源的双向促进的特殊形式。因此,要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要制定乡村旅游资源发展规划,编制各级各类旅游资源开发计划,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和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人文历史资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

(二)加强对创新型产品的开发

在乡村旅游创新型产品开发方面,要不断结合时代因素,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旅游景区的优势,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性。“例如,在某些地区的乡村旅游就采用了一种贴近人们生活的开发方式,依托地理环境,积极开发自己的土特产品,如石耳、笋尖、竹荪、茶树菇、熏笋等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开发时,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如在有名人故居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出售一些带有名人故居标志性的笔记本或带有名言的明信片等,使乡村旅游开发与大众旅游文化市场需求相结合。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进程中,以创新性为导向,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三)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多种类型开发

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还要注意将多种类型旅游进行综合开发。例如,可以将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开发一些具备红色资源的村庄,宣传革命烈士牺牲的红色战役,将这些战役打造成实地模仿的游戏形式,让人们可以亲自加入战斗,体会到当时战场的具体情况。这样就可以将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真正结合起来,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与发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乡村地区的旅游优势,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廊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形成。

(四)提高接待与服务水平,科学经营

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各个景区都独自经营,没有实现强强联合,其结果是发展相对缓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对旅游路线的开发,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打造多条精品路线,实现旅游的一站式服务。这样既能实现乡村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也能更好地进行统一管理。旅游产业要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支柱产业,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乡村应在保障现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的规模,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降低产业进入门槛,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整合鼓励旅游业投资的价格、税收和建设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除此之外,在科学经营的基础之上,还要提高接待与服务水平,引进专业的接待和服务人员,提高乡村旅游的整体水平。

(五)加强宣传,打造乡村旅游知名度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来说,必须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宣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注重自身品牌建设。乡村的多数旅游景点还缺乏较高的知名度,难以对游客形成吸引力,所以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一是旅游形象设计,全面准确地表达乡村“自然美”为特色的旅游总体形象。二是营销策略,以“生态美”“风景美”为基点,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以品牌带动市场。三是利用广告策划、新闻公关宣传、节庆活动推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努力塑造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五、结语

篇8

【关键词】生态旅游;观光旅游;新世纪;社区生态旅游

1.社区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1.1社区的概念

社区(Community) 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于其概念社会学家有多种定义。“Community”一词最早见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Tennies)所著的《社区与社会》一书。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的解释和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 可以认为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 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社区既具有诸如地缘、友谊、亲情、认同共生互助等传统内涵;也包括磨合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处理公共事务的运作模式、确立适合本地域生活方式等现代含意。

1.2生态旅游

1.3社区生态旅游

社区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从构词角度看,就是建立在社区基础上的生态旅游,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从逻辑角度看,该概念将单向介入式生态旅游提升到双向互动时生态旅游。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的旅游,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加入了社区的内容,以社区为中心形成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及其居民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社区居民的利益被放到较高的位置上,强调大部分的利益保留在社区内部,社区居民不再仅仅是旅游发展的相关者,更是旅游发展的主要收益者。相关者意味着具有相关性,而获益意味着社区居民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摆脱了以往的被动状态,成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主导力量,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社区的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中,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高级形式和更人文化的生态旅游,以充分展示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为目的,以保护、发展自然环境和当地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并且非常重视当地居民的参与和利益保障,强调当地社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占据主导(包括旅游日常管理与重大决策)。

2.社区生态旅游的基本意义

社区生态旅游之前的生态旅游姑且称之为“非社区生态旅游”侧重于生态旅游资源和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理念或特种旅游方式而研究。在理念上反对大众观光旅游,以及对旅游资源景观区超强度开发,超容量接待等造成的生态破坏,因此提倡低密度开发和“少而精”的旅游。故而在生态旅游早期并没有对旅游社区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但由于可持续理念的普及,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意识到“生态旅游是时髦的商业标签和品牌”,这在中国尤其如此。实际形成了“生态旅游意义下的新世纪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已有名不符实之嫌。大众型生态旅游对社区产生了强大压力,也使社区利益保障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3.吕梁风景区案例分析

社区生态旅游自出现以来,不断有政府和机构把社区生态旅游的理念运用于实际的旅游规划和管理之中,从而积累了许多有探索、指导意义的实践依据,为推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实践支撑。

吕梁风景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声势已打造出去了,吕梁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前来风景区旅游的人也络绎不绝,但因游人心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响。比如:爱好运动的大致会认为,吕梁风景区有山有水,绿化面积高,空气清新,水质清纯,是一个天然氧吧,是一处绝佳的运动、休闲场所,文学素养高的游人喜欢谈古论今,探究吕梁历史文化,吕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岳飞诗碑、“三绝碑”、川上书院均有着不同的历史典故,令人追寻古迹,鉴赏历史文化,趣味无穷;喜好奇石的游客,为千奇百怪、形色浑厚,质地细腻、温润可人的吕梁奇石而叹为观止;喜欢垂钓的游人首当其冲的要选择吕梁湖,湖水占地面积之广,在徐州地区首屈一指,钓完鱼再美美的享受一番大餐,乐趣无穷;一般的游人想看到更多的名胜古迹,奇观景点,对于这族游人,目前来吕梁当然会大失所望,而这部分人所占比例不下于50%。当然,要“拉拢”这类游客,从资金、资源和景点打造上要花费很高的代价,较长的时间去建造景点。

伊庄镇党委、政府根据徐州市政府和铜山区政府对吕梁生态旅游风景开发区的设立,积极行动,主动融入,理清工作思路,提出“抢抓新机遇,发挥新优势,建设新伊庄”奋斗目标。深度挖掘和整理独特的优势发展资源,四大优势资源是:生态之乡、文化之乡、奇石之乡、农业之乡。通过对伊庄优势发展资源的全面分析,在发展中知彼知己,抢抓发展机遇,彰显资源优势,凝聚关注,整合力量,使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和丰满,通过开发和创新,突出个性定位,使优势资源成为发展的动力源,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从而促进伊庄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和谐魅力伊庄建设。

伊庄镇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优美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景观具有独特性、自然性和文化性。而且生态资源类型齐全,山岭、溶洞、河流、湖泊、森林、植物、动物、文化、历史等,资源品位高,组合条件好,形成天然的生态资源产业链,而且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具有挖掘和开发的先天优势和特色,生态资源别具一格,个性鲜明,是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导向型乡镇,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之乡”。

4.结论

社区生态旅游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态旅游模式,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加入了社区的内容,以社区为中心形成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途径。社区居民是旅游业影响的主要承担者,因为旅游业发展一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自然环境损耗和人文信息消失。旅游的发展若要符合经济期望和环境要求,不仅需要考虑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更要关注旅游目的地的“主人”-社区居民的态度和参与行为。国外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指出,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由当地居民承担,社区居民及其社区承担了旅游发展的环境、社会、文化、机会等各种成本,却没有获得应有的补偿或利益,相反,旅游产生的大量利益从社区居民身边流走,即所谓的旅游漏损。因此,CBET认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生态旅游是社区拥有和管理的旅游,而其中最受学术界关注的就是社区居民。中国国家旅游局于1995年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充分体现了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重视社区居民参与的思想。2004年和2006年中国推出的旅游主题分别是“中国百姓生活游”和“中国乡村游”,其目的就是通过“旅客走进百姓生活,百姓参与旅游活动”来促进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居民参与行为,带动社区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旅游给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变化和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也恰恰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科]

篇9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研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01

惠东县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既有奇峰异石,又有海湾沙滩;既有名胜古迹,又有现代文明文化,景点众多,千姿百态,熠熠生辉。惠东旅游资源分布面积达806平方公里,占全县地理面积的23.7%。惠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备集山、海、泉、瀑、岛、江、湖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教师应挖掘利用这些资源,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优化校本课程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地方旅游资源基本概念与特点

(一)地方旅游资源基本概念

地方旅游资源是指具有地方特色的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兴趣,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资源,包括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种类很多,例如历史古迹、陵墓、古建筑、古城镇、民风民情、文学艺术等;自然旅游资源有名山、大川、瀑布、森林、草原、海湾、彩虹、夕阳等。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姿的旅游文化。

(二)地方旅游资源特点

地方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①综合性,旅游资源由不同的要素组成。②地域性,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带有地方色彩,存在地域差异。③不可移动性,旅游资源在地域上是固定的,形成了其垄断性。④重复开发性,旅游资源可长期反复利用。 ⑤观赏性,其开发就是挖掘资源中蕴涵的美,使人们通过旅游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地方旅游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功能和价值

(一)地方旅游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功能

1.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展德育

惠东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惠东的高潭镇是我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的所在地,被称为“广东井冈山”,中洞村更有“东江红都”之称,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将红色旅游资源与教科书的课程资源有机“结合”,自然“融合”,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现实,产生强烈的真实感、亲近感和认同感,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参观、走访、社会调查等不同形式,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了解革命志士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现在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认识到和平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进取心。

2.利用蓝色、绿色旅游资源开展环保教育

惠东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绵延数十公里的海湾,是人们观海听潮、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港口海龟湾是亚洲大陆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在综合实践课和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学习,到社会中实践,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能使学生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导入、课中引用、课后延伸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紧扣地方气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思想,爱护大自然,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发掘旅游资源,引导学生思考惠东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着眼于经济发展,让学生分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利用古代旅游资源开展历史文化教育

惠东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构成了古色古香的文化景观,创造并传承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创建了古老的人类文明。有效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在领略这些古文明的同时,了解家乡文化,培育家乡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其产生为家乡发展发愤学习的责任感。

4.利用民俗文化开展审美教育

惠东地区有着悠久的地域文化素材:民间艺术、民间音乐、民间体育、民间美术、服饰、传统节日等,整合这些资源开发校本教材进行教学,使学生熏陶于浓厚的历史人文氛围之中,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搜集当地用不同乐器演奏的民歌、渔歌等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能感受渔歌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渔歌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之情,扩大学生感受美的空间,满足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的需求。使其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美感体验,培养审美素养,更能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摆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地方旅游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价值

1.理论价值

惠东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变迁、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为开发研究校本课程提供了广泛的素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开设地方课程特色选修课,使得地方特色课程教学灵活多样,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地方课程与生活、社会、自然的联系 ,从而弥补新课改的不足。形成了特色教学资源,丰富了地方课程教学体系,为地方课程教学探索一条新路,使地方课程教学真正发挥其作用。

2.实践价值

通过充分利用惠东旅游资源来开设和实施地方课程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特色选修课,让地方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需求,并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及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综合能力。探索旅游资源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地域性、探究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自然中学习,到社会中实践。通过参观、走访、社会调查等不同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现校本课程与德育、智育、美育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应用价值

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到全校乃至全县,将会大大提升我校、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也一定会推动和促进惠东县经济、旅游事业的发展。

三、地方旅游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策略

(一)地方旅游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原则

1.因地制宜

各地自然环境千差万别、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方课程的开发要就地取材,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实施校本课程,需要利用当地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选择学生有兴趣的内容,激励学生观察、调查、探究,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体现地域特点。

2.学以致用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要学以致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为学生提供走向自然和社会的机会,通过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感知生活,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资源共享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结合学校的基础条件,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开发研究渠道,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合理优化配置,体现校本课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采用挂图、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

(二)地方旅游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策略及途径

1.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1)明确学校办学理念,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与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更适应地方和学生的需要。应有效整合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学生的德育活动课程,让学生走上社会、走进生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要让学生在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价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现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融合。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完善,学校特色化越来越明显,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的主要因素,统一的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学校的地域差异和实际情况。课程改革要立足于当地的经济文化特色,增加课程的地方性,把校本课程的开发落实到学校,鼓励优秀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实践,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校本课程,使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思路清晰,办学特色鲜明。

(2)提升教师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赋予教师自,促进了教师角色意识的改变,教师从单一角色转换成多重角色,不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研究者和评价者。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从理论的高度解释自己的实践行为,是理论的构建者、实践者和研究者。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了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丰富提高了知识水平,增强了思维能力,教师教育智慧普遍提高,培养了其现代化教学的能力。

(3)整合、开发、利用地方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掌握的课程,课程资源广泛,凸出学校特色,展示学校形象,利用地方旅游资源,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形成学校自身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地方旅游资源引入校本课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性、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育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开阔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1)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大自

开放教学空间,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到旅游景点当讲解员,展示自己的风采;通过参观、访问、做志愿者,完成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增强了合作探究意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带来快乐、丰富其生活,减轻其学习压力,为其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校本课程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2)营造活动空间,提供展示平台

要结合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学校特色,营造良好的活动空间实施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对各项活动进行总结交流、成果展示。从学校特色出发,又与创特色学校的建设有机结合,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展示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3)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一致

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在课程实施和使用后,对课程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有助于该课程逐步走向成熟。

实现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考虑学校、教师、学生和课程各方面的因素,多方面收集信息,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一致,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综合评估,重视发展性评价,为终结性评价提供依据,进而提出改进的思路,为下一阶段教学活动做好铺垫。总之,校本课程的相关评价,应关注过程,更要关注其发展方向,深化和发展教学评价。

(三)地方旅游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途径

1.挖掘人文资源

人文环境的营造,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隐形课程,对学生良好情感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开发校本课程要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人文资源,选择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程要点,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其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引用学生触手可及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多渠道采集信息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资源的共建和利用非常重要,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设者、实践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相关的校本课程内容。其一,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信息资源。其二,充分发挥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潜在意识能力,注重搜集和整理教学中的优秀课例,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本教材案例资源。其三,开发校本课程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多渠道采集信息,构建开放性课堂,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建立信息技术专题网站,进行探究活动,搭建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利用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提供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利用网络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3.筛选、归纳、提炼、编制校本教材

在收集校本资源的基础上,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筛选资源时,要考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其与学生学习的知识水平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在筛选校本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优势和地方文化的特色,从培养目标、学生需要、学校发展、社会需要几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评估,把收集到的文本、图片、音像资料加以归纳,形成校本教材课程资源库。

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落脚点是学生发展,因此,并不是所选的资源都能利用,有些原始的资源只经过简单的整理加工是不能转化为课程的,必须进一步提炼才行。这是地方课程资源走进课堂的关键一步。

在资料相对丰富的基础上,采取选用、改编、新编的形式,按照分工,由主创人员设计编写体例,编写校本教材《绚丽惠东》,共六章。教材编写出来之后,进行仔细的检查校对,编辑排版然后印刷成书,供学生上课使用。

总之,校本课程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学生的个性,把一部分课程的选择权交给教师和学生,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不断地接受新刺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培养了师生思维的广阔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立足地方资源,彰显地方特色,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 参 考 文 献 ]

[1]薛静尧.要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学刊,2006(1).

篇10

关键词:旅游综合体;类型;特征

根据不同的标准旅游综合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根据其依托的核心旅游吸引物可以分为山水类旅游综合体、文化类旅游综合体和主题公园类旅游综合体;根据其影响力可以分为国际旅游综合体、国家级旅游综合体、区域旅游综合体;根据其地理区位可以分为城镇旅游综合体、郊野旅游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综合体。本文将重点探讨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标准划分的三类旅游综合体的发展模式。

一、旅游综合体依托的核心资源分析

我们知道旅游综合体依托的核心旅游资源主要有三类,即以山水为代表的自然类旅游资源、以古迹遗址为代表的文化类旅游资源和主题类旅游资源。在这里我们要澄清两个误区:

其一,将依托的核心旅游资源等同于全部旅游资源。如认为山水类旅游综合体所打造的旅游产品只能是山水自然类的,而不能出现古迹遗址、名人轶事等文化类旅游资源,反之亦然。我们一直在讲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地大物博”,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同时国内地形复杂,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有低平的大小盆地。即使这样的地形也没有能够阻挡人类的足迹,相反有的甚至被人化或者神话。如秦岭最高峰太白山,有着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水域风光、生物资源,素有“ 物太白,秦岭之巅”的美称。可以说自然资源是其核心资源和主要特色,但当我们登上太白山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自然资源,傥骆古道遗址、刘秀点兵场、封神台、古桥遗址、药王祠、三官殿等文化古迹,太白山神洞、雷神庙、大太白庙、灵官殿、二太白庙、三太白庙、玉皇池庙、佛爷池庙遗址、三宫殿遗址等宗教建筑遗址,唐明皇、李太白等名人轶事应有尽有。

反之,以古迹遗址为核心也不是排除自然资源的存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河北蔚县暖泉镇位于河北蔚县和山西广灵县交界处的壶流河畔,始建于元代,到明清时期形成了“三堡六巷十八庄”基本空间格局。自古以来就是京西燕京古道上的军事、商贸、文化重镇。其最大的特色资源是古堡、古民居。明清时期,先民们在小小的暖泉镇上连修北官堡、中小堡和西古堡三座互为犄角的城堡,堡墙内部的街巷曲径通幽,错综复杂。有“干”字形、“ 井” 字形、“丁”字形等。出于防御安全的考虑,主要街巷路窄墙高,有较强的封闭感;出于商业贸易的需求,街市相对较宽,两旁店铺林立,交通便捷;基于居住考虑,街巷布局遵循五行、天人合一等古代哲学思想。同时,根据《蔚州志》记载“出城西三十里暖泉堡中,泉之源以石瓮分东西流”,又说“其水澄清如鉴,三冬不冻,故云”。逢源池是边长约二十六公尺的方形池,而“佛镜”则是直径约十五公尺的圆形池,除此之外,镇北部还有一海子,3处主要水源环村绕街而过,洋溢着一派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风韵。古镇南还有壶流河流过。

其二,主题类旅游资源是一种新的旅游资源。其实主题类旅游资源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资源类别,而是指以休闲娱乐为目的,通过再造形成的人造旅游资源,其核心资源是主体化的休闲游乐设施。这种人造旅游资源与人文类资源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后者是通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人类在遵循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够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生产特色并保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是为表现确定的主题,通过人为构建的实体或者是对其他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化演示。如华侨城的波特非诺小镇项目,就是按照意大利波特非诺小镇构建的旅游地产项目,并不是对历史上深圳人的生产、生活特色的反映。又如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也不是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而是对全国各地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展示。

二、三种旅游综合体发展类型

(一)山水旅游类综合体发展模式

为满足游客三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即生活方式、养生方式、思考方式,需要在三种山水空间体系(田水、山水、山峰)内设计三种相应的旅游产品体系(乡村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即以游客需求为依据,以山水自然空间体系为基础,以山水文化为灵魂,构建的集乡村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产品体系。

图1-1 山水旅游综合体概念框架

(二)主题公园类旅游综合体概念阐释

所谓主题公园类旅游综合体就是指依托主题特色,以主题旅游活动为纽带,以旅游地产为支撑,在特定空间体系内设计集旅游产品体系和相关的产业体系于一体的综合体。

图1-2 主题公园类旅游综合体概念框架

(三)文化主题类旅游综合体概念阐释

文化主题类旅游综合体是指以历史街区、古迹遗址、古城镇、古村落等文化旅游吸引物为基础、以主题文化为灵魂、以古建为依托,并融入当下时尚生活元素, 将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 创造了崭新的休闲、 体验、 互动式旅游形态,形成了集旅游购物、 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创意产业、生活居住等于一体的综合体。

图1-3 文化主题旅游综合体概念框架

三、三种旅游综合体的特征分析

(一)山水旅游综合体的特征

1.范围广

范围广主要是指山水类旅游综合体所依托的核心资源不仅仅是山水类旅游资源,其包含的资源类别十分广泛,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自然旅游资源包含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等4个主类、17个亚类,范围十分广泛。

2.价值高

资源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同时要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通过旅游开发,可以吸引旅游者,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旅游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可以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交叉,实现综合发展。其具体使用价值表现如下:

3.特色强

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国家、世界承认的名牌,如世界级的世界自然遗产、双遗产,国家级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同时拥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4.底蕴深

有一定规模的古迹遗址、历史建筑或人文活动,其中部分在同类资源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如以封禅泰山为代表的中华五岳,佛教四大圣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道教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

(二)文化旅游综合体的特征

1.集聚强

古迹遗址本身比较集中、完整,如建筑结构完整;同时古迹遗址之间间距较小,尤其是中间没有异质景观、建筑等的干扰,能够较为完整地表现一个地区历史上或者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

2.价值高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国内甚至国外知名。从个体上讲应该具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整体上讲应该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或者历史街区。

3.基础好

主要是指古迹遗址保护的好,其形态和结构具有很高的完整性。同时古迹遗址周边的空间基础较好,在风格、体量、色彩、材料上与古迹遗址能够保持一致;古迹遗址之间的沟通空间基础较好,通过适当的修整,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空间。同时具有能够代表地区、甚至国家民俗文化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并具有较好的传承基础。

4.环境美

首先,应该拥有与古迹遗址相和谐、保护较好、景观体系较为完整的周边环境,最好能够形成山、水、田、城(即古迹遗址的聚集区域)完整的景观体系格局。

其次,具体到个体古迹遗址也应该具有相应的小环境体系,如院落空间与溪流水畔、绿林亭廊等人文与自然的相互协调。

(三)主题公园类旅游综合体的特征

1.主题好

具有鲜明的休闲娱乐主题,这个休闲主题可以是通过历史文化表现的,如宋城复制“清明上河图”,主打历史牌,宋文化为主题:“给我一天,还你千年。”也可以是通过自然生态环境表现的,如杭州西溪湿地。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核心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表现休闲娱乐这个主题。

2.参与强

这是这类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也是其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人类进入休闲时代以后,休闲体验就成为了当下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未来旅游发展的主题,如何能够更好地让旅游者休闲和体验成为这类旅游综合体核心资源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实际案例我们也能看到这一特征的重要性,如上个世纪风行全国的民俗村、世界村,虽然开始取得了成果,尤其是深圳锦绣中华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市场的成熟,北京等地的民俗村却发展得并不顺利。究其原因,除了上述旅游业发展和市场成熟以后,最核心的问题是它们对休闲体验表现得不够好,游客参与度不高。

参考文献:

[1]陈雯婷,金权杰,程澄.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综合体研究[J].城市规划,2011(2)

[2]王文军.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董观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