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

篇1

关键词:GIS 贵州 喀斯特 旅游资源

引言

贵州省是西南岩溶区(喀斯特地貌区)的中心,岩溶区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对于拥有这样一个自然地貌的贵州省来说,一方面,面积广阔的喀斯特地貌给贵州省发展喀斯特旅游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喀斯特山区本身的脆弱性和人为作用,导致土地贫瘠、水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日益加剧,这使得贵州省有些地区在拥有大量喀斯特资源的前提下不能够大力发展旅游业,而是要解决喀斯特环境下的各种问题。本文在分析贵州省本土可以发展喀斯特旅游区域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展现,揭示贵州省可以发展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为喀斯特区域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GIS技术相关概述

1.1 GIS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地理实体、现象及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分析和输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1.2 GIS的特征

作为信息的一种,地理信息具备信息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它包括:空间相关性、空间区域性、空间多样性、空间层次性。

1.3 GIS的功能

GIS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够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旅游、地矿、军事、交通、测绘、水利、广播电视、通讯、电力、公安、社区管理、教育、能源等几乎所有的行业,并为这些行业所需的地理信息或数据进行高效地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显示等。

2.GIS在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

GIS技术运用于旅游研究始上世纪60年代,各类学家主要从视觉质量角度对旅游研究进行综合经验评价和单因子评价,并引入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建立规范化的视觉质量评价模型;随着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3S”技术、因特网技

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广泛应用于评价研究中,并不断吸收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先进技术和多学科融合研究成为国外旅游规划、开发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评价理论和方法创新的主要动力。

2.2国内研究进展

GIS技术在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其是在充分吸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同时也响应国内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要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在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方面,王莹(2004)等建立了基于GIS的国家级旅游资源评价系统,并详尽地介绍了系统的构建,系统功能的实现等。金丽芳、刘雪萍(1997)等采用GIS在浙江仙居风景区以地形图为底图编制完成了风景区总体规划图、综合现状图、风景资源分布图、保护规划图、服务设施规划图等12张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图件,使风景资源信息可以随时查询、分析、处理、显示、更新,使其成为风景区管理与决策的有效工具。严寒冰(1999)以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孤山为例介绍了孤山旅游资源地图的创建方法与过程。

3.贵州省喀斯特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3.1贵州省喀斯特区域的现状描述

通过调查以及贵州省目前喀斯特区域的现状,将现状分为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以及极强度石漠化六种,其中各自在全省的喀斯特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1.26%、38.08%、19.31%、12.58%、6.17%、0.4%。石漠化地区大体分布于贵州省的中部、北部以及南部的荔波等地;潜在石漠化地区分布面积广阔又集中位于黔东和黔东南等地。

3.2贵州省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分析

利用GIS技术数据分析得出贵州省可发展喀斯特旅游区域占整个喀斯特面积的59.34%,其中能够大力发展喀斯特旅游的区域面积为21.26%,即无石漠化的地区。因此,具备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地区主要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北部大部分以及南部的荔波、东部的梵净山、西南部的马岭河等。此外,黔东南的大部分潜在石漠化地区也同样是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但这一地区在开发喀斯特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做到与当地的环境容量相适应,并把石漠化的防止放在重中之重。因此,贵州省潜在石漠化的区域同样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但是其在规划与开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重要性,而不是盲目地开发与利用。

4.总结

本文在介绍GIS相关概念和对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GIS技术下制图的方式将贵州省的喀斯特地貌现状反映出来。通过利用该GIS图以及相关调查数据对贵州省拥有喀斯特地貌地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进而对可以大力以及适度发展喀斯特旅游的区域分别作出了相关描述,让其在开发过程中能够做到因地制宜以及满足当地的环境承载量。

参考文献:

[1]毕思文,耿杰哲.地球系统科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2]颜廷武,张俊飚.加快推进贵州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3):41-42.

[3]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都在积极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场讨论中旅游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旅游开发能够继续保持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单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部分陈列在博物馆供人欣赏并不能感受到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适当的旅游开发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得到延续,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在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明确定义的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社区、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实物、工具、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作出了具体的界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③表演艺术;④传统手工艺;⑤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在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明确定义的是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具有权威性且代表中国政府意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该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器具和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并指出其范围主要包含: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的代表性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虽然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具体叙述上有所差别,但只是中西文化表述上的差异,在实际所包括的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认为应该包含一个国家的民间传统和民俗礼仪等,注重在一个国家发展中对于其主要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体现,这对于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主要体现在:(l)传承性﹙继承与发展的性质﹚;(2)存储上的易逝性(指容易遭到破坏和遗失);(3)利用上的可持续性(指价值不因物理损耗而减少);(4)地域性(指有地域上的限制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上述主要特征之外,还具有综合性、艺术性、多元性等特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进行全面综合的把握,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珍贵的文化内涵,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旅游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旅游者靠文化去与自然景观交流,与人文景观对话,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乏味的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不但能更好地促进旅游者与旅游资源的交流,也能更好地提升旅游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传说、口头传统、民间歌舞、地方戏曲、民俗节庆还有传统手工艺品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这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以促进人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二)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

民族民间文化是旅游产业开发的关键生长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程度上说比物质类遗产更为珍贵,因而受到旅游者普遍欢迎,能够为旅游经营者、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和经济效益。为了发展旅游,为了拉动经济,或多或少都会促使各级政府以及旅游经营者们自觉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都将促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存得到宣传、交流、创新,能够扩大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三)旅游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这些文化遗产引入到旅游开发中,不仅成了弘扬和传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培育和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如南京夫子庙秦淮观光带,把绮丽的秦淮风光和独特的秦淮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大批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而且众多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加入研究行列。

(四)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其文化、经济与社会价值。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旅游开发而成为旅游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便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其次,通过产品交换,实现经济价值的转化,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被社会所了解和欣赏,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提升,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构想

(一)认真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

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就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对所在地的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详细普查,并建立非物质文化名录体系。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现代高科技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整理记录,进行分类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作为旅游开发的有形可视资源,对下一步作出合理的旅游开发提供信息上的方便。

(二)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强化旅游者的切身体验

对于民间音乐舞蹈的旅游开发,可以从服饰、道具、形式、内容、风格上加以创新,以更好地适合现代广大观众的口味。对于传统戏剧和曲艺的旅游开发,首先要充分发挥编剧、导演、表演者的创新能力,依靠成功的再创作提升传统戏剧的文化地位和艺术魅力。对于迄今仍有感染力的经典作品,则要通过在文化上赋予时代的活力并在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以求吸引更多的观众。

(三)在旅游开发中要突出原生态性,精心设计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个性,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开发有据、开发有序的原则,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生态基因,在旅游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原生态性加以创新来设计旅游产品。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规划与开发时,要突出它最具特色的重点开发,注重合理开发与保护。

四、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保护

旅游资源调查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之一,是进行资源评价的前期工作,为后续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前提条件,在旅游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旅游资源调查评价阶段可从两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保护,一是在调查时注意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搜集,二是建立一套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评价体系。应该重新研究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全面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它们的价值,意识到它们的珍贵性,从而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最终达到保护的目的。

(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应从宏观的指导思想上予以重视,将其纳入旅游开发的体系与有形的物质遗产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依托于有形的物质而存在,其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本着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此对于开发者必须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的民族甚至是国家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做发展战略规划时要有一种责任感,把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保护非物质文化本身还要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要保护与无形文化遗产创造有关的个体文化还要保护社会群体文化形态。

(三)旅游项目设计中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旅游项目设计是整个旅游开发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力的手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不同,旅游开发者在设计旅游项目时就必须改变以前的固有模式创新出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笔者认为在项目设计中让民间组织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来,做到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发展。当地民间组织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充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它们有深刻的感情,他们不仅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更会以实际行动来保护,而他们其实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让他们参与到项目中本身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一种保护。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53

[2]周俭,于莉.遗产利用与社会发展———江南水乡古镇遗产再利用的项目研究.城市遗产保护与研究,2004(8)

[3]别金花.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一以上海为例.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4]王鹤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知识产权的界定.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2007

[5]连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悖论与新路径.艺术设计坛,2005,(1):14

[6]王群.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现状及保护对策.民族艺术研究,2005,(5):67-74

[7]黄萍.数字化管理协同功效实证研究———以“数字九寨”为例.旅游学刊,2007,(8):21-28

篇3

一、明确乡土语文教学范畴,立足于农村教学实际。

乡土语文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名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特点,搞好乡土语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民乐镇是北流市亮点多多的乡镇,该镇有全国农业旅游点罗政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萝村、投资2.5亿元的中国青春大世界旅游项目、国家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课题研究的材料比较充分,可挖掘的历史名人、语文素村很全面,利于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一开始就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可行的计划,组织好学生学习家乡、热爱家乡,说出一二个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家乡中有哪些先进优秀人物,农村中蕴藏有什么历史文化。通过两个学期材料准备,通过材料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特别是萝村的国学大师陈柱勤奋好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平时作文中的记叙文,除了对家庭成员有所温情表达之外,难以形成妙笔生花,空洞无物。经过乡土语文的教学实践,原来家乡是如此多的精彩文化,学生在作文中可写的题材就多了,有了活水,学生的写作源泉就多了。

据统计,2010年春季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成绩比上一学期提高了平均10.2%,而且优秀作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乡土语文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二、科学探究乡土语文途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乡土语文研究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印发历史资料、学生抄写事迹的初级手段,而是从研究中提升语文文化的涵养能力,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收集与研究应用同步。在学习罗政村钟耀荣支书先进事迹中,课题组就成功地将生态家园文明的理念引入了“低碳教学”理念。既然农村是进行了生态优美的建设,那么在学校中也应该实现生态化的教学,也就是“低碳教学”理念的形成。要知道,农村初中管理成本因各种原因是比较高,老师费力不讨好,表面上看似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育人方式转变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视野狭窄、可接触的现实社会有限,直接影响了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就造成了学生在校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加谈不上进步了。

所以,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有效地引入乡土语文“低碳教学”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复简单清新的面貌,让人文思想回归自然,自然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转变,将“低碳教学”发挥得自如有加。

2、拓展课题宣传力度,提升课题的影响力。自一至终的课题研究,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才能体现研究劳动的价值所在。2010年6月7日《玉林日报》和玉林教育信息网均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充分报道,吸引了周边学校的注意,而且了课题组顾员林秀兰老师的《罗政村旅游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获得了玉林市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优化课题研究的途径,建立科学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当中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题组按照表格化、质量化、应用化的“三化”模式构建了评价规格体系,每一个课题成员都能够从细节中强化乡土语文自觉行为,然后通过课题中期研究会,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使得研究有章可遁。

三、综合乡土语文资料整理,设计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可通过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学会向村民或村支书、主任及镇政府人员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写成调查报告。

比如说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以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旅游文章写作与美景,比如,巴东三峡的雄奇秀丽,周庄水韵的“中国第一水乡”美称,青海湖如梦如幻的美境,还体验了纽约的勃勃生机异域风情。然后引导学生这样设计:在你的家乡有尚未开发的山川湖泊或名人名村吗?有成片的果园可以让游人去观赏采摘吗?有特色景观的风土人情可以吸引游客吗?已有的旅游景点,又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篇4

(一)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概念

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是指为保证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以发掘和增强旅游竞争力为中心,对整个区域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开发和联动开发,并注意协调好区域间的关系,使旅游资源形成一个良好的空间互补关系,组成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1]。

(二)苏北旅游资源概况

苏北旅游资源在数量上相当丰富,相对于旅游开发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苏南地区而言,苏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也逐步的显现出来,虽说苏北地区的山脉不如五岳那么著名,但也较为丰富,并且历史人文气氛浓厚;苏北地区的水资源丰富,而且水质良好,周边生态环境优良;苏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独具特色,如以徐州为代表的两汉文化和军事文化,以淮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和美食文化。在苏北五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中,历史人文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其中建筑与设施又是最多的,这与苏北地区的悠久历史有很大的关系。经过查阅各种资料,按照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现把苏北地区旅游资源按分类如下:

(三)苏北旅游资源整合的条件

实际上,苏北经济相对于全国来讲,仍处于较高发展水平。地理和经济的因素为苏北旅游形象的整体塑造奠定了先天的基础,成为苏北旅游整合发展的优势。苏北作为我国南北交界的区域,汲南北文化之广阔,取长江淮河之灵秀,形成独特的苏北文化,经过整合锻造,完全可以成为江苏乃至东部地区的一支奇葩。

二、苏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管理体制

苏北之所以没有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因为没有优秀管理的引导,好的管理体制能有效的将所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开发与管理。按照行政力量的划分,苏北各地分成若干区域,但自然旅游资源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不可分割。例如,处于盱眙、洪泽、泗洪等地区的洪泽湖,以及连云港、盐城两城市涉及的漫长海岸线。很多旅游发达区都实现了景点旅游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实行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所以苏北地区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体制有待改进或彻底改革。

(二)缺乏全面系统的旅游资源调查

既是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是无法建立在对旅游资源完全不知的情况下的,要全方位的对整体苏北旅游资源了解和研究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整合开发。苏北地区面积广阔,旅游资源众多,开发的潜力很大,但是目前对于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开发价值等等尚未有全面科学的统计分析。即使是区域内个别地区已经开展了部分工作,也只停留在其各自地区的单一的旅游规划上,宿迁、淮安等地甚至还没开始这些工作。

(三)缺乏稳定的客源市场

在整合开发苏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没有稳定的客源市场是导致其旅游发展缓慢的一大问题。无论是从地区或旅游景点来看,苏北未形成稳定的客源市场。淮安的名人文化与美食文化享誉盛名,但短期内都很难有固定的客源市场。连云港的海岸线旅游资源类型齐全,以花果山和海滨旅游为特色,除了省内的游客众多外,与江苏省临近的山东、浙江等来的游客也不能建立稳定的长久的客源市场。总是零星的散客或是团队出于好奇或是活动需要而来到苏北地区旅游。

三、苏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支持性对策

(一)依托行政主体,积极发挥政府职能

1.政府需要发挥协调统一的主导性作用

在苏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上,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苏北五市是江苏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集中了梁汉文化、山水海滨、生态湿地、珍稀动物、名人名泉和淮扬美食等品牌资源,如徐州两汉文化与战争文化资源独特,人文景观居主置,政府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由于对苏北旅游资源的整合意识淡薄,缺乏一定的正确管理,因而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是协调各个行业和部门协同作战,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部门,管理部门和旅游中介服务行业等。整合开发苏北旅游资源,是一种大旅游模式的形成,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其中政府的职能居于主导地位。

2.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健全管理体系

为了保障苏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达到更有效的整合效益,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具体包括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投入产出政策,价格政策等等。对一些历史故居如盐城泰山庙,楚汉故里和名人之乡进行必要的保护,防止一些旅游开发部门为了利益而重建或破坏。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和射阳丹顶鹤保护区要明确价格政策,保护措施,以及对于破坏规定的惩罚以及防止附近居民和其他地方的破坏者来乱抓捕野生动物的明确规则。同时,用政策法规来规范各个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设问题,对旅游相关产业进行宏观调控,避免其恶性竞争各自为政等现象,促进合作政策的发挥。

篇5

在我国,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1986年被列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1988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作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之后,旅游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我国一项战略性支柱产业。作为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指导的旅游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先行”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可。在我国旅游规划发展过程中,从最初地理、历史、建筑、经济各相关专业广泛涉足、邀请国际专家编制旅游规划到以城市规划编制要求为蓝本出台我国第一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旅游规划编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我国旅游规划不断向专业化、正规化方向发展。经过30多年发展,大范围的旅游规划已基本完成,之后更多的是修编规划以及更加精准的专项规划,中小尺度的旅游规划工作将更加频繁,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旅游规划理念与具体方法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进一步探索细分的旅游规划编制显得十分必要。

一、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

“中小型景区”相对于“大型景区”而言,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中小型景区”的概念界定莫衷一是,对其范围界定存在模糊性,研究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编制,对其明确的概念界定必不可少。

(一)中小型景区概念定义

建设部1999年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对风景区按照用地规模大小进行了划分:小型风景区面积在20km2以下,中型风景区范围在21-100km2,大型风景区范围包括101-500km2,特大型风景区一般面积在500 km2以上。王星在《中小型景区的旅游体验营销探析――以四川安县寻龙山为例》一文中参考风景区面积标准界定“中小型景区”,大型风景区一般指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区,通常覆盖面积在几百平方公里以上,中小型风景区一般指县市级风景区,其面积小、资源单一、产品单一。这一划分标准将旅游景区完全等同于风景名胜区,从概念定义上大大缩小了旅游景区的内涵。

胡红梅在《试论中小型景区的创新发展》中结合国家A级景区划分标准进行区别:国家4A、5A级旅游景区为大型景区、1A、2A、3A级和一些新开发、未定级的景区为中小型景区。这一划分标准同样存在问题,国家A级景区评定是综合交通、游览、旅游安全、购物、卫生、经营管理、邮电、资源环境保护、市场吸引力及旅游资源吸引力等方面因素而评定,其划分标准与资源吸引力及景区各项设施的完善程度息息相关,仅以资源吸引力低、各项设施不完善定义“中小型景区”不够全面。

曹伟在《小规模旅游景区的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将“小规模景区”定义为:那些投资规模在一千万以下,年接待游客三十万人次以下,特别包括那些个人投资新开发的景区。对于这一划分标准,景区投资和游客量对于尚未开发的景区无从统计,且各地对于中小型景区的信息收集未必完善。同样,这一评定标准也存在缺陷。

赵小远等在《洛阳市小型景区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定义:大型景区指国家级和省级的景区,通常覆盖面积几百平方公里,设施完善,游客接待量较多;小型景区规模小、服务设施落后、游客接待量低;中型景区介于二者之间。这一划分标准同样泛泛而谈,对于中小型景区定义存在模糊性。

综上所述,“中小型景区”概念定义仍然不能明确。本文在吸收借鉴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概念界定。首先,参照国家风景名胜区及前人对大小型风景区的面积划分,“中小型旅游景区”主要指那些面积在20km2以下的县市级旅游景区。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范围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其具有相对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各旅游区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同时,为了更加形象的定义中小型旅游景区,摆脱单一的面积评定法的局限性,具体从其资源、开发属性、内部环境等多方面综合界定其内涵。从资源方面看,“中小型旅游景区”内部资源相对单一,类型有限,且其中并不涉及国家规定要求保护的重点资源类型,如湿地、重要地质景观、重点森林片区等;从开发属性看,这类景区一般以个人投资为主,开发资金相对有限,对项目规划期限、可操作性要求较高;从景区内部环境来看,景区内一般基础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知名度低、发展历史短或是新开发景区。

(二)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

“规划”即对未来事务发展的预测、谋划,卢云亭(1991)认为“旅游规划是(对)旅游未来状况的设想,或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长远的、全面的计划”;吴必虎认为:“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某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产品开发、宣传促销及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要事项的总体安排,它对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宏观指导和动态调控的作用”。马勇、李玺(2006)提出:“旅游规划是在旅游地及其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地及其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特别是旅游市场的需求,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并寻求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贡献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综合学者前期研究可以看出,旅游规划即对旅游系统进行的规划,是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区域特色,对规划区土地、资源、景观、人力、资金等进行的优化配置。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即以中小型景区内旅游系统各组成部分为规划对象,对区域内土地、资源、景观进行详细规划,合理安排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有效因素,通过详细具体的规划设计吸引游客,推动景区发展。

二、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市场实践

在当前规划市场上,面对中小型景区的规划要求,分别编制三层次规划显得费时费力,规划成果的实用价值也会大大降低。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一些旅游规划编制单位就中小型景区规划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通过编制一个“1+1的复合型”规划,即“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控规+近期建设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形式,满足甲方一步到位的规划要求,完成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这一规划编制体系在保证规划内容尽可能完整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规划的可操作性,是对当前规划编制的一种创新,但这一编制形式明显不符合《通则》要求。

当前我国旅游规划编制主要依照于《旅游规划通则》,其中规定“旅游区在开发、建设之初,原则上应当编制总体规划。小型旅游区可直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言外之意,一般而言,旅游区规划需要分三步:编制总规、控规、修规三项规划,而且相互之间是上下统属、前后递进的关系。小型景区可以不编总规,直接编制下一阶段规划,但没有总规的方向指导,控规和修规的可靠性便会受到质疑,若规划方向不恰当,控规和修规的编制将毫无意义。反观现实规划案例,复合型规划明显不符合通则要求,三项规划中选取其中两项进行编制,另一项编制内容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必然会造成规划内容的不完善,从而影响规划效果,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整合当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类编制形式,探索一种更加全面的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编制体系,推动《通则》要求完善,是符合当前规划市场实践与理论需求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编制要求

从中小型景区特征来看,其规划面临着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局面。简单在于规划区范围较小,区域内资源本底相对简单,决定了这类型景区规划是一个“小”规划,这就要求规划编制要“小”而“精”,以较少的组织配备完成规划编制,尽可能减少各项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其复杂性就在于这类型景区对规划成果要求较高,规划内容建设周期较短,规划成果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从这一层面来讲,规划内容就要更多的侧重于修建性详细规划。

同时,按照原有通则要求,在规划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据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以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及法规为基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

(二)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为主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区域协同,强调空间一体化发展,避免近距离不合理重复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减少对旅游资源的浪费。

(四)采用先进方法和技术,编制过程中应当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并征求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尤其是当地居民的意见。

(五)旅游规划技术指标,应当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长远需要,具有适度超前性。

(六)旅游规划编制人员应有比较广泛的专业构成,如旅游、经济、资源、环境、城市规划、建筑等方面。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中小型景区规划不仅要符合一般旅游景区规划的编制要求,对规划编制思想、基本原则、编制手段、技术人员等严格控制,同时要结合中小型景区特色进行规划编制,从规划内容、规划形式等方面探索更加符合其要求的规划编制体系。

四、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编制创新研究

结合《通则》规划要求与当前市场上出现的编制创新形式,本文提出“三规合一”的综合性规划编制体系应对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

“三规合一”旅游规划编制体系,并不是单纯的将原有三项规划内容拿过来合在一个规划中,也不是完全背离原有规划编制体系,否定原有规划另起炉灶,而是在综合原有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实践情况,立足更加实际的指导景区开发建设这一中心,对原有三项规划进行横、纵两方面整合。横向整合“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三项规划编制体系于一体,纵向对原有三项规划体系中的各自内容有所取舍,适度整合,创新规划编制体系,形成一项综合性规划,将三项规划内容集合于一项规划中。“三规合一”旅游规划的提出主要针对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融合规划要求的刚性约束与规划内容的弹性需求,达到规划与设计、发展与建设的双向需求。

“三规合一”旅游规划作为一种全新的规划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规划主体的一致性

在“三规合一”旅游规划体系中,整个项目从前期的规划定位、方向构思、规划布局到确定各地块技术控制指标以及具体项目景观设计,均由一家规划编制单位完成,这就避免了原有三项规划中由不同单位编制完成时造成的规划理念不一致、思路衔接问题等矛盾,能够很好的保证上下位规划之间的对接,同时又能大量节省规划时间,保证规划的实效性。

(二)规划形式的整合性

“三规合一”旅游规划编制在形式上整合了原有三项规划的编制过程,将原有规划过程中需要重复进行的资源调查、方向讨论在一个规划过程中完成;将各规划结果评审以中期专家论证的形式予以承接;将原有三项规划中各自的文本、图件、附件及说明书的规划成果统一整合于一项规划成果,在规划形式上实现三项规划的整合。

(三)规划内容的全面性

“三规合一”旅游规划从内容上涵盖了原有三项规划的精髓,汲取总规、控规、修规中主要内容,将一些重复、不具有可操作性、空洞化的规划要求省去,在包含总规的空间布局、控规建设控制的基础上,以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为重点进行编制,规划内容全面,实践操作性更强。

(四)规划成果的实用性

“三规合一”规划编制整合后,规划成果更加全面且准确,委托方能够迅速理清规划方向、规划主体与重点项目,短时间内完成规划编制,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景区开发建设中,大大提高了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成果实用价值更高。

“三规合一”旅游规划编制体系的提出,对于整合当前市场上各类规划编制形式,形成一项对中小型景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编制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将三项规划编制集中于一体,大大避免了一个规划项目分属于不同编制单位时产生的项目理解、规划构思与项目认知方面的差异;“三规合一”综合性规划能够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现实需求统一协调规划内容,保持规划思路的完整性,有效组织规划编制。同时,“三规合一”旅游规划融合总规、控规、修规于一体,以修建性详细规划为重点,在一项规划中实现了方向引导、建设控制与重点项目设计的统一,规划形式更加简洁,规划成本更低,规划可操作性更高。这一新型编制体系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通则》相关标准有重要意义。

五、结语

篇6

[关键词]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并发挥枢纽作用的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

乡村旅游开发是中心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一般都存在城市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许多中心城市都涵盖了大面积的城郊地区,不少中心城市的城郊面积甚至大大超过了中心城市主城区。从地域上看,中心城市的城市郊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的启动,旅游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线旅游不断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旅游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以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一、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

(一)资源特征

1 圈层分布。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呈现出圈层状的特征。一般由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和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3个圈层组成。(1)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近郊为紧邻城市市区的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设施和城市景观的延伸,也有交错分布的农村田园,呈半乡村景观。这个区域的乡村农业生产资源大多是以时令果蔬、花卉、苗木和药材等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这些经济作物的物产以及形成这些物产的条件和生产过程所具有的景观环境,构成了以经济物产资源为主的、城乡气息交融的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2)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离城市稍远的“中郊”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农民生产劳作和生活场景为主,形成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观。田园风光结合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和人文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中郊乡村所具有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通常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最普遍的资源,也是最典型的乡村旅游资源。(3)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在这一区域中,乡村旅游资源与大面积的山林、河和湖等自然资源相结合,并与颇具特色的乡村社区生活方式构成乡村旅游资源。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乡村性和生态性互相交织。

2 同一圈层的乡村旅游资源差异不明显,呈现同质化的趋势。由于中心城市涵盖的城郊,在同一圈层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十分相似,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成条件大体一致,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大致相同,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呈现出外部相似的宏观特征和资源同质化的趋势。

(二)市场特征

中心城市既是旅游客源地又是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中心城市主城区的本地居民以及外地中心城市来的游客。

1 本地居民客源市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较好,通常与城郊地区有通达的公路和便捷的班车往来,游客乘车方便,旅途时间短,城市居民周末出游具有便利的条件。中心城市的本地居民客源覆盖面很广,既包含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高消费人群,也包含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职工和学生等,尤以后者为众。旅游方式以散客和家庭式出游为主,团队旅游较少。旅游时间以一日游为主,过夜游客较少,其中假日客源最多,无明显淡旺季。由于距离近和交通方便,属大众化消费,重游率较高。

2 外地游客客源市场。外地游客是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外地客源市场充足。同时,许多中心城市还是优秀旅游城市,每年有数以百千万计的外地客源。中心城市的光环效应会辐射到城郊的乡村旅游,中心城市巨大的客源优势也会影响城郊的乡村旅游,并由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一般情况下,早期吸引外地游客的是少数典型的乡村旅游地,随着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不断开发,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愈渐明显,中心城市逐步成为城郊乡村旅游游客的中转站和疏散地。

(三)产品特征

与其它旅游产品相比,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其所具有的乡村性和复合性。从乡村性特征来看,当前一部分乡村旅游产生于城市近郊,展示的是现代农村、农业的风貌,如农业高科技园游览等,但乡村旅游的主流产品仍然是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产品。实践证明,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乡村性。从复合性特征来看,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农业资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它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和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生态、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优势互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三统一,是现代旅游业和农业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一般旅游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乡村旅游走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示范点”示范相结合的道路。自2001年推荐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候选点以来,各地都很注意示范点的建设,许多地方性中心城市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也都设有乡村旅游“示范点”。

由于各种原因,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产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同质化倾向。由于乡村旅游是资源依托型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必然会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加上乡村旅游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和服务,乡村旅游同质化相对比较严重,表现为产品定位模糊,有雷同趋向;活动内容简单,项目互相模仿;主题形象不鲜明,缺少营销策划;缺乏创新性的经营理念等。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原因除了资源同质化、产品初级化以外,还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道路有关。在资源同质、文化同源和地理位置邻近的背景下,首个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示范中树立起了榜样,但也有一些地方盲目仿效和跟风,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由此加剧。

2 质量参差不齐。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较短,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地一般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加上乡村一般缺乏发展旅游所需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乡村旅游点大多面临着开发和保护不力、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乡村旅游点,尤其是政府扶植的示范点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开发了成效显著的旅游产品。例如,2009年厦

门市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1200万元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致力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村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2月,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农民的直接收入达270多万元,同比增长480%,带动了五峰村周边劳动力107人就业,远远走在了同类旅游产品的前面。

3 空间分布以点状、轴带状不连续分布。许多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点,尤其是小规模的“农家乐”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它们在空间上以点状分布为特征,散落于各处。若有聚集,则大多与资源的自然禀赋有关,或者与交通线路相联系,在这种状况下,乡村旅游地就呈轴带状不连续分布,乡村旅游活动大多数以—地游或—线游(尤其是—地游)为主。

三、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策略

(一)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充分利用各圈层资源的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对同一圈层的同质化旅游资源则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错位开发,使各产品之间、各产品线之间存在横向或纵向的互补关系,而非同质关系。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首先要以科学的市场分析、资源调查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位为基础,对开发地和开发项目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排除掉不适宜开发的项目。为了避免开发者盲目逐利或跟风开发某一种产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引导,如对有特色的产品提供优惠政策和专业支持渠道等。此外,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地域分布特点的不同,对乡村旅游的类型、结构和规模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力避乡村旅游“一窝蜂”发展。在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客源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分别向不同的客源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忠诚度,总体上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构建环城游憩带

乡村旅游点主要分布在城郊,与其它景点一起环城形成不规则的游憩带,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与建设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中心城市的关注,但对大多数地方性中心城市而言,环城游憩带尚处于发展初期。

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可以将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背景上统筹考虑,使乡村旅游产品更好地与主城区目标客源市场的需求对接,在充分满足目标客源市场需求的同时,合理分工协作,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使各个乡村旅游点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效用,分享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构建环城游憩带首先要将环城游憩带的规划纳入到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城游憩带的规划和建设。通过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以项目和资金两个手段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重点,并在资金、土地、配套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和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开发理论,优化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实行“以重点景点为依托的据点式开发和以点穿线的开发相结合”,即以具有一定发展条件的重点旅游点为基础,建设和开发形成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然后逐级扩散,开发次一级旅游区域,最终形成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优化的点轴系统。

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环城游憩带的构建,不但可以满足中心城市居民及中心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心旅游热点的环境压力。二是环城游游憩带的构建可以与城市旅游相辅相成,提升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三是环城游憩带上的各个片区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定位,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

标准化的思想是对基础标准、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生态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既可以维护乡村旅游者的利益,也可以规范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行为,还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004年,上海市率先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而后不少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规范,对经营“农家乐”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在实践中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务部《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更是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深度得到有效拓展。但从总体上看,乡村旅游标准的针对性、体系化还必须加强,而且标准的颁布多用于衡量,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要执行和参照执行各种乡村旅游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和实施方案。制定新标准前应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并且要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订完善。

做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与推行。大力加强对乡村社区的标准化宣传教育,发挥乡村旅游标准化先发地区和优秀经营户的示范效应,对乡村旅游标准化实施动态管理,大力推动优秀旅游乡村的发展,注重乡村社区的参与,加强参与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等。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

(四)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

地方性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地方性中心城市往往既是区域旅游目的地,又是区域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集散地,它承担着区域旅游经济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因此,应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

1 城乡旅游产品互补。市场需求多样化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旅游地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产品各具特色,要在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打造城乡互补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旅游者的需求和同类旅游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2 城乡客源市场的互补与共享。城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一级客源市场为中心城市居民,二级客源市场可以是来自中心城市旅游的分流客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居民利用农闲时节,到邻近的中心城市旅游,构成城市旅游客源。鉴于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促进城乡旅游市场的共同繁荣。另外,从大区域来看,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同属中心城市旅游,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应进行整体营销,进行统一的形象定位,共同开发中心城市以外的客源市场。

3 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可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理念,统筹区域规划,整合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以促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最终实现城乡旅游共同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

注释:

①葛全胜、吴殿延《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初步探讨》,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第21至28页。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2]孟明浩,顾晓艳,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2,(6):71-75

[3]王林,喻考鹏,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旅游研究u]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113-116

篇7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山区城市;梅州;比较优势;旅游发展

1 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市”的界定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的。通常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周边较易发生相互关系的一定范围内的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的区域。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市,通常山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同时,交通成本较高,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影响相对较弱,往往较易形成封闭的单元,从而导致持续落后的局面。

2 当前旅游发展态势分析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我国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的不断落实完善,人们外出旅游的需求必将增强,中短程游线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从传统的单一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升级的特征已经显现,大量的周末游、短程游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提高,目前观光与度假结合、休闲与文化结合的产品是受消费者青睐的主体项目。

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旅游消费观念的逐步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野趣拓展体验游、文化深度体验游和自然乡村体验游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

可以预测的是,随着国家休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的居民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加强,国内的旅游业将步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3 欠发达山区城市的旅游资源禀赋分析

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其资源禀赋、资本、技术等因素的构成状况,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而不是忽视自身条件,一味谋求它山之石。不同的地区有其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旅游业发展所选取的战略也应有所不同。欠发达地区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

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有着自身的优势。主要优势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优势,二是环境优势,三是土特产优势,四是文化优势。当然,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一般也将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如资金不足,交通不便,人才匮乏等。

以梅州为例,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拥有独特的客家文化,有着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天然禀赋和产业基础,依托各项资源优势的整合提升,其旅游业发展大有可为。

4 欠发达山区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优势培育

4.1 比较优势原则指导旅游资源开发

欠发达山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要注重分析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富有竞争性的旅游产品。明确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以便在旅游业发展中加以利用或回避。这是欠发达山区城市赖以发展旅游业的核心,也是其建立自身产业结构,寻求旅游竞争力的基础。当然,要素禀赋结构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比较优势也会发生转移。因此我们要对欠发达山区城市的比较优势进行充分把握,随着比较优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旅游开发思路。

4.2 构建旅游产业文化底蕴的竞争优势

文脉是一个地域的背景,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否顺应地方文脉,是决定其旅游业发展潜能的关键所在。在地方旅游规划中,应对地域文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地域文化的特殊性,用文化的特殊性确定旅游产品的独特性,进而树立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将旅游地作为一个文化整体推向客源市场。只有旅游业的发展顺应了地方文脉,才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4.3 重视政府行为对旅游开发竞争优势的推进

在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应该由管制向服务转变。行政机关应当旨在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打破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旅游资源开发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必须有政府的介入;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作为政府必须通过制定政策、规范市场、加强立法等行为,为旅游资源开发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5 旅游开发策略

5.1 空间战略――层次开发

层次开发是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所采取的优先开发具有区域性优势的旅游景点,通过强化资金积累和人为管理,进而带动整个地区性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

就梅州市而言,其经济基础薄弱,旅游资源相对分散,应从区域性旅游着眼,集中有限资金打造精品和特色产品,从“客家文化”和“休闲养生”出发,打造精品,造成声势,形成品牌吸引力,进而梯度跟进。以深化省市共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一区二圈四线多园”为开发定位,突出建设客家旅游特色区及雁洋保健疗养线、大埔生态名人名居线、五(华)兴(宁)丰(顺)温泉度假线、蕉岭平远秀美山水线,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最终促进旅游事业全面发展。

5.2 时间战略――滚动开发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背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受限较大,应借鉴发达地区开发经验逐步展开,实施滚动开发战略。初期开发,从小规模特色单项目开始起步,走特色发展途径,适度开发后,再创造条件,全面开发。梅州市通过全面深入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针对资源特色、旅游市场需求,可选择成本较低、见效快且市场前景较好的生态特色旅游项目,作为旅游发展的切人点和启动项目,如乡村游、客家文化体验、生态养生旅游等。

5.3 产品战略――创新发展

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不能因循守旧,要通过旅游产品的创新,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力,在产品开发方面,一方面要选择投资小、见效快、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实际收益的旅游产品,以增强其发展旅游的热情,二要充分利用自然朴素的生态环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开发为大众欢迎、具有参与性、重复性消费特征的观光、度假、休闲和娱乐产品,逐步改变产品单一、粗放型的观光旅游现状,景区开发在发挥特色、打造精品项目上下功夫,强化参与式专项旅游活动项目,加“软”消费,减少“硬”消费,丰富旅游者的旅游生活,提升旅游综合效益。

5.4 市场战略――渐进拓展

欠发达地区在区域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上,应该采取压缩目标市场的战略,即以距离较近、较具开发优势的细分市场为该区域的重点目标市场,针对选定目标市场进行集中推介和旅游通道建设。随着当地旅游业的不断成熟,再逐步推向距离较远、较高端的目标市场。

梅州市目前仍处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其目标客源市场确定粤东六市为基础市场,重点开发短途观光休闲度假、企事业单位商务会议、中老年人宗教朝拜、青少年修学旅游等;珠三角、海西地区为核心市场,重点开发城市居民休闲度假、企事业单位商务会议、职工奖励旅游等;同时,积极拓展省内外其它地区的机会市场与海外市场,重点开发远程观光、公务、探亲、科教文体活动、国际商务会展客、高端度假客等。

参考文献:

[1]段红艳 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篇8

[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1、概念解析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为主体,具有地形地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开发,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关于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外国家公园等概念区别如表1所示。

森林公园处于城市规划区之中,森林公园周边或内部存在城市建设区。故尔,引入城市地区森林公园的概念。

2森林公园相关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自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有关森林公园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发展,主要集中在定性概念、定级分类、开发建设对策、规划设计案例介绍等方面,而在总体规划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张杰将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程序分为调研、准备、规划编制、收集反馈意见及提高四个阶段,但仍然局限于由林场转制建成森林公园的传统做法,规划深度介于总体规划与初步设计之间。周世杰等在《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技术方案框架》中明确提出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深度要达到初步设计的水平,从而模糊了总体规划的法律权威性。

在现行的技术标准层面,原林业部颁布的《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所要求的工作深度大致介于“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之间,在规划内容上缺乏对规划对象定界、定性的原则性规定和方法论指引,而部分专项规划的工作要求又大大超出了总体规划层次所需的深度。

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森林公园在用地构成、资源特征、功能重心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总体规划的层面,结合案例实证,提出城市地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合理的内容框架,可为同类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总体指引,并有利于理顺其中复杂的利益关系,优化发展空间。

3、城市地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基本框架

3.1规划背景

(1)边界的不确定性。《大连市城市发展规划》(2003―2020)将甘井子区与旅顺口区之间的200多平方公里区域建立森林公园,以达到保护该区域生态绿地的目的。鉴于规划区边界的不确定性,项目组需要进行充分的现场踏勘,依法对森林公园规划区进行合理的勘界。

(2)对象的复杂性。大连市西部森林公园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名称,涉及甘井子、旅顺口两个行政区的八个街道,其中还括金龙寺、西郊公园两个相对独立的森林公园。另外,在规划区域内还包括了旅顺南路软件园等一些较大的开发项目。跨越行政范围、公园内部层次混乱、内部开发项目数量较多等问题,使得规划对象具有复杂性。

(3)资源的重要性。

西部城市森林公园境属千山山脉向西南的延伸段,为渤海和黄海之间丘陵起伏的半岛地形,山水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样,具备很好的自然生态基础。除了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西部城市森林公园内还包括了宗教建筑、动植物旅游区,休闲运动度假区, “农家乐”等生态农业旅游区,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3.2规划内容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资源调查与评价、规划建设总体定位、资源保护规划、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植被保育与景观规划、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分期建设与经营管理规划。

在上面的规划内容框架下,为妥善处理规划背景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实现规划目标,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森林公园的合理勘界、总体布局、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

3.2.1公园范围的合理勘界―保护市域生态绿地的利益博弈

森林公园合理边界的勘定过程,实际上是整体生态利益(大连市域生态安全)与部分经济利益(各区、街道土地开发建设)之间的博弈过程。近十年来,大连市域快速的城镇化以及“西拓北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导致大量林地与农用地丧失,西部森林公园地区也面临同样的威胁。在实际工作中,按照“了解现状―现场踏勘―初步标界―论证调整―审批定界”的技术路线,经过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多方磋商和协调,最后确定了森林公园边界控制线,力求在“多赢”的模式下实现保护市域生态绿地的战略目标。

3.2.2资源保护规划―旅游开发建设规划的基础

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需特别强调“先保护、后开发”的规划理念和工作逻辑,首先制定资源保护规划,以此作为旅游开发建设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用地海拔高度、山体坡度、景观资源特点、植被现状、周边环境状况等要素,参照国标GB/T《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及《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及其开发建设条件标准(草案)》的有关规定,并依据规划区域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评价要素、评价因子及分值、权重。在对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按价值高低实行分级保护。根据大连西部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将规划区内10大景点分区确定为3个保护等级。不同保护等级旅游资源的保护方式与开放建设活动方式见表2.

3.2.3功能分区与布局―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平衡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森林公园的功能分区和布局,将整个森林公园划分为功能区和景区(景点)两个层次,即在中心管理服务区统一管理的框架下,根据资源特色设置若干个景区。

但是,针对当前城市地区森林公园用地主体复杂性,解决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利益矛盾,规划根据统一规划、分片建设、分片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西部城市森林公园划分为片区、功能区和景区景点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按现状的行政划分和用地权属,将森林公园用地共分为7个片区,各片区均设有管理中心;第二层次按自然资源条件、景区主题要求、建设目标及其周边情况等划分功能区;第三层次即在片区中划分若干个特色景区。

以往的规划手法强调森林公园管理的整体性,采用集权管理的方式,但不易协调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复杂关系。在大连西部森林公园规划中,既考虑了森林公园的统一管理,又根据用地权属在各片区分设管理中心,给予各片区一定的自。这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显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协调和平衡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3.2.4 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由于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设规划直接影响森林旅游的效益,而旅游收入的多少又直接影响森林公园资源保育的投入水平。因此,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旅游开发建设的内容对保证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规划应从建设、营销、管理多个层面入手,强化当地森林旅游的特色,体现森林保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多重目标。

(1)建设层面:要按片区分析各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项目和内容,从位置、规模、景观构思等方面予以论证和界定;用特色游览线路串连各景区景点;以多种类型的游览项目组织游人的游憩活动。

(2)营销层面:从当地森林旅游资源的整体形象定位、旅游宣传口号、形象设计和宣传策划等方面入手,凸显西部城市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农家乐”、“滑雪温泉”、“山险、水清、谷幽、林秀”等森林旅游资源特色。

(3)管理层面:遵循分片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分区规划和总体布局在空间上落实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结构,并通过游客规模控制保证资源管理的质量。

4、结束语

对大连西部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相关案例的研究表明:在现阶段,我国城市地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国情,提高可操作性, 实现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规划程序和技术路线方面,重视规划过程的因果反馈机制,强调在森林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协调,强调针对现状制定个性化的工作计划和技术路线,提高规划成果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篇9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01-17.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三十载的调查历程

湖南省的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为启动地质遗迹保护区建设,湖南省地矿局于1984年前后组织湖南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监测站(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前身)等有关单位开展全省地质遗迹资料收集整理和摸底调查;1986年前后再次安排湖南省地质研究所开展全省旅游地质资源调查。这两次调查,均以收集资料为主,初步获得了全省地质遗迹方面的一些资料。

“七五”期间,湖南拟建武陵源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并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设想。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于1987-1988年完成了由地矿部和环保总局联合立项的“湖南省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质自然保护区区划及科学考察报告”,这是湖南省第一次对一个区域(武陵源区)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地质遗迹调查和研究,这项调查成果也获得了当时地矿部评选的优秀成果二等奖。

1989年,湖南省遥感中心(即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参与湖南省政府组织的“湖南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1989-2000年)”和“湖南省国土规划”工作,承担了“湖南省旅游业发展规划(1989-2000年)”和“湖南省国土规划---旅游行业规划”两个子课题。这两个子课题均涉及湖南旅游地质资源的调查评价,但以收集资料为主 。

1999年,湖南省遥感中心在湖南省计委主持的“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中,完成了“湖南省旅游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专题。该专题涉及湖南旅游地质资源的调查评价,以遥感解译为主。

2002年,湖南省地质研究所完成了湖南省科技厅立项的“湖南省地质遗迹调查及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研究”。该课题对湖南省部分地质遗迹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内容侧重地质遗迹的地质背景和遗迹特征。

2003年,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通过资料收集的方法编辑了《湖南省地质遗迹名录》。该名录收集地质遗迹655处,内容包含地质遗迹名称、位置、遗迹特征、功能类别等4个方面。这是湖南省首部地质遗迹名录,尽管内容不够完善,但为湖南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发管理以及科普、科研等,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基础资料。

自2000年申报与建设地质公园以来,湖南省已申报批准的世界地质公园有张家界1家,已申报批准或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的有张家界、新宁山、郴州飞天山、凤凰、古丈红石林、攸县酒埠江、龙山乌龙山、涟源湄江、平江石牛寨、浏阳大围山等10家,已申报批准或获得省级地质公园资格的则有13家。这些地质公园在编制申报材料时,都对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进行了调查评价,调查精度均较高。这些申报材料为最新的地质遗迹调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前人研究的缺憾

受限于发展时期和技术水平的不足,前人的地质遗迹调查工作虽然开展时间不短,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成为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湖南省地质遗迹调查工作所要重点解决的。

首先是地质遗迹的调查范围不够广泛。湖南省虽然以前也进行过多次地质遗迹调查,但精度较高的调查多局限于某一局部地区,如1987-1988年开展的武陵源地质遗迹调查以及后来各地质公园内的调查。部分项目虽涉及全省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的内容,如2003年编辑的全省地质遗迹名录,但这些项目获取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内容,基本上通过收集资料的方法,全省范围的地质遗迹实地调查则从未开展。

其次,在于地质遗迹调查所涉及的内容不全面。湖南已取得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资料,反映的内容均不全面,大部分资料对所调查的地质遗迹大多是概念性的描述,多是简要描述地质遗迹的形态特征、美学价值等。即使2003年编辑的全省地质遗迹名录,其内容也只涉及地质遗迹名称、行政位置、遗迹特征、功能类别等4个方面,而地质遗迹的分布范围、数量、规模、成因、科学意义、保护现状等重要内容均不太清楚。特别是以往调查的重要地质遗迹,大都没有组织专家鉴评,或进行科学的评价,因而大都没有确定评价等级或等级划分不合理。

另外,关于遗迹评价的内容也不够准确。湖南已取得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资料,反映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不太准确,特别是有些资料提供的地质遗迹特征参数,如瀑布落差、峰柱高度、崖壁长度和高度等,存在明显的错误。究其原因,一是绝大部分地质遗迹的特征参数,没经实地测量,仅是一个估计数字;二是某些地方在申报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称号时,有意识地对地质遗迹的某些特征参数进行了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