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国内外研究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1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PE投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在个人的工作实践中发现,部分被投资企业未能获得预期财务收益的主要原因是PE投资机构普遍存在着“重投资而轻管理”的现象。PE作为投资常见的形式之一,虽然其投资的对象多为相对成熟的企业,但其投后管理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管理及管控机制的不完善往往是造成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目标的原因之一。PE作为投资机构,在投资企业的同时也预期在一定周期内获得相应的财务回报,因而财务风险的管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普华永道的研究指出:“全民PE的时代已迅速过去,PE投资将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垂直行业将越来越细分化”。因此,如何借用现有的投后管理理论或方法论来指导PE的投后管理,尤其是进行相应的财务风险管控就显得格外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论文将根据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对PE如何在中国市场进行投后财务风险管控进行研究及探讨。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是回顾、总结和运用W内外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基于个人在PE投后管理项目中的实际经验,并结合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PE所投资企业的公开信息调研,定性分析国内市场PE投后管理财务风险管控现状、需改进的领域及方向,进而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方法论框架。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及实证分析法。

本研究先通过回顾、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随后,对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或工具进行了研究及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企业内部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及管理、企业财务分析及风险预警、私募股权投后风险管理。通过文献调研形式,基于深证创业板PE投资企业的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具体研究目前国内的PE投后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问题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在现有理论体系下解决方案的不足及潜在改进领域。最后结合上述三者,提出并探讨提高PE投后管理财务风险管控的新方法论框架,并结典型案例分析其在指导PE投后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步骤及指导意义。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

篇2

关键词: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企业要想得到有效的发展,就要强化对于财务风险的管控,确保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身的良性运行。企业要想运用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或者是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就要从根本上提升管理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经营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健全性,真正实现提早预防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自身筹资项目、投资项目、收益结构以及资金的营运框架等的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20世纪初期,国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的研究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其中主要是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和企业财务实证研究两方面,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我国研究时间相对较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锁定在财务风险界定、控制以及预警三个方面。其中对于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因素的划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成果,但整体缺乏系统化的综合分析。

二、理论综述与方法

1.相关理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本着理论研究和管控水平提高的目的,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其中较为突出的理论就是在1964年,《风险管理和保险》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整体经营结构进行了全方面的解构,并对风险管理研究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企业价值决定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的理论。2.研究方法。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使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案例分析法,在结合A公司经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财务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要对数据进行统筹整合。第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模式,在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保证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确保研究人员能对所有财务结构和基本情况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判断财务风险项目。第三,系统分析法。这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整合的常见方式,在保证数据分析全面性和统一性的同时,利用客观性数据处理原则,提高识别和评价机制,从而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A公司的财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1.A公司简介。广西建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是广西大型国有企业———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3年在广西区政府将广西建工集团打造成为“千亿元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下成立。公司主要开展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现公司业务遍布世界各大洲、辐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广泛而稳固的国内外合作关系和业务渠道,经营范围涵盖能源、建材、石材、汽车和机电产品四大板块,在香港设立有分公司,打造海外业务拓展和融资增信平台,是集团公司产业延伸、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2.A公司的经营与财务情况。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几年建工集团的发展前景并不理想,A公司的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减,经营项目和实际企业实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企业需要从自身发展路径和市场需求进行集中分析。特别是在2008年到2012年,对财务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后,能得出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结论,甚至一部分指标都无法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很可能导致A公司迅速陷入财务危机问题。3.A公司财务风险的问题分析。在对其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筹资风险问题。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由于一些决策失误导致筹资成本超出实际预算,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危机,加之筹资结构安排不合理,也会导致筹资能力和实际结构缺乏实效性。企业由于盈利能力降低,导致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从而陷入经济危机。第二,投资风险问题。投资项目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建立的经营框架,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或者是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导致实际投资收益远远不满足预期收益,就导致企业产生投资风险问题,其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客观环境的判断以及主管预测能力。总之,结合A公司的财务结构,管理人员要想扭亏为盈,就要针对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化的数据控制和信息收集,确保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具有实效性的企业财务运营发展框架。

四、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在对A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后,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处理机制,健全完整的风险评价体系,而在建立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以及可靠性原则,并保证评价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便于操作。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要综合考量风险评价体系和惬意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关系。第一,利用盈利能力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只有提升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经营的实力,获取更大的利润。第二,利用营运能力判断企业财务资产的管理效果。对于营运能力的判断,主要依据的是企业资金现金的回收效率、企业应收货款周转效率以及企业存货的周转效率,管理人员只有保证以上三个指标正向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第三,利用发展能力判断企业的成长趋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想实现整体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仅要集中关注目前市场的发展现状,也要结合市场发展动态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2.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助功效系数法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依据多目标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后设定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在区间内对不同指标进行打分,并且利用权重中的加权平均算法进行层次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但是,由于在实际风险评价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数据计算公式。对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以及单项指标得分等参数进行集中的优化升级,得出结论为。3.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权重进行确定,要综合分析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中营业利润率权重为22.78%、成本费用利润率6.96%、总资产报酬率13.29%;运营能力中存货周转率权重为5.41%、资产回收率1.91%、应收账款的周转率8.42%;偿债能力中权重为现金流动负债比5.21%、资产负债率17.10%、速动比率9.97%;发展能力中总资产增长率权重为1.44%、资本保值增值率2.76%、营业增长率4.75%。4.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应用。在A公司实际运营过程中,要对财务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确保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完整,管理人员也要秉持客观性和权威性管理理念进行综合评定,以实现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优化。其中,预警参数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以及巨警,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给于相应的关注。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建立风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机制,确保整体框架的完整度,从而对风险项目给予必要的关注。

五、A公司财务风险的改进措施

1.筹资风险方面。对于企业运营来说,筹资结构和筹资风险管理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管理人员要在确定有效的资本结构后,针对企业实际发展现状选择最佳筹资方式,确保企业能把握住良好的筹资机会,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2.投资风险方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要从管理框架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管理措施,提升管控机制的同时,建构符合企业发展的管控模式,不仅要建立健全合理化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也要保证投资决策和企业发展中的财务能力相匹配,真正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另外,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要采取有效的风险转移措施,集中关注行业动态,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3.运营风险方面。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能力以及发展状况,企业要在运营风险方面提高重视程度,要在强化存货管理能力的同时,集中强化回收款的处理机制。例如,A公司要对化纤原材料建立动态化的市场管理,也要同时提升自身销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结构的同步升级。4.其他风险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收益分配风险也非常关键,企业要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管理框架,特别是针对A公司,本身是一家上市公司,只有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利润分配结构,才能保证财务风险项目能得到有效的管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和管理瓶颈问题建立有效的管理结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对不同风险管理项目的能力,利用专业化的培训项目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的能力。

六、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后,A公司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市场情况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并且借助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企业要对缺失的能力进行有效的管控,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2.研究展望。企业运营中对财务风险能力的分析和预测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人员要综合考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提升信息稳定性的同时,建立更加全面的评估体系,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俊元,吴立成,吴文往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与运用[C].新世纪第二届交通运输业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2013:316-334

[2]刘彦文,陈瑶.基于分组主成分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14(z1):326-330

[3]莫力.基于FAHP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实证研究———以湖南H高校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3):71-77

[4]周俊颖.关于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探讨———基于因子分析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2,29(03):62-63

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 管理现状 控制防范 中小企业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受到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因素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计效益发生偏离,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恶化的后果,短期的表现为企业财务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长期的表现为企业总资产账面价值低于总债的账面价值,造成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即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倒闭关门。如浙商风云代表之一的陈金义和他一手创办的金义集团,曾创下辉煌业绩,2000年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35位,以后产业不断扩张,以饮料业为基础,先后去三峡投资食品、黄山投资酒店、黑龙江投资“五大连池”矿泉水、收购新加坡电子体育世界,本地投资房地产、水电、旅游等行业,又进军能源领域,终因集团财务“窟窿”越来越大,陷入“欠债门”,旗下产业变卖,公司倒闭,金义不知去向。另据银监会统计,今年来,有数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不少都因经营亏损,引发财务危机而倒闭关门。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状况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

1.投资过快、过杂。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大都从“低、小、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的,一旦市场形势较好,积累了一些原始资本,不少企业主应有一种投资做大的冲动,不惜举债,大圈土地,扩厂房、增设备,还进军多行业。如浙江2003年到2007年,中小企业信贷以平均每年22%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全国16%的平均值,其中还不包括企业拆借和民间借贷。这种超常规的做大,既是喜,但背后也隐藏着风险,一旦遭遇市场变化或实际操作中的具体问题,就会产生现金流危机,陷入资金困境。

2.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银行不可能都给予信贷,即使银行给予一定贷款,贷款利率也相对较高,高的甚至利率上浮80%,若是企业担保贷款,费用增加,还需加平均2-3个百分点的担保费率。很多企业,银行融资困难,不得不向民莘借贷,这种借贷,在不少地方月利率普遍比银行高10倍以上,高成本的融资,势必增加企业财务费用。据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统计,今年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财务费用就增长40.55%,其中利息净支出增长45.18%。财务费用高,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成本,难怪不少企业主感叹地说:“做的利润,支付利息都不够”。

3.外部要素压力大。外部要素包括政策导向、市场竞争、国际化趋势等等,这些都是企业难以准确预见和控制的。如近来国家税收政策调整,节能减耗硬指标、外贸出口退税政策、贸易壁垒增加、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用工成本增加、全球金融风暴、出口订单锐减,都冲击着中小企业尤其对一些生产经营传统产业低端产品企业原有的理财环境和理财方法。而我们的一些企业主和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缺乏,思维模式陈旧,管理机制不健全,往往一时难以应对,很易引发财务危机。

二、控制和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建议

1.切实加强企业内部治理

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内部治理不健全,集权式、家庭式管理现象,权力集中于一人,其他管理人员甚至董事、股东几乎失去参与决策、监管的职能,这种个人色彩的管理,稍有不慎,极易引发财务风险。对此必须要以前车为鉴,按照《企业法》,建立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股东会、董事会制约机制,吸收高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企业高层决策,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步入详实稳健的发展道路。

2.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这不仅是管好、用好资金、做好财务数据的记录、做好财务账,更重要的是善于捕捉市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有预见、有步骤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避免和降低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求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做到事先有计划、事后有分析;二是严格控制企业合理的筹资结构、适度的负债率,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并把好资金支出关,控制资金分流,使资金流向科学、合理;三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动分析研究市场发展动态和相关外部信息,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有预见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早处置可能遭受的财务风险。

3.大力实施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产品不是来料加工,就是模仿国内外市场产品,出口的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性产品、自主品牌偏少,市场竞争风险大。可我们一些企业对此还情有独钟,热衷于增加投资,不断扩张规模,以薄利多销来实现企业效益,孰不知市场残酷性,一旦遭遇外部环境突变,这种薄利多销产品往往首当其冲受到挤压,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但也有不少企业把着眼点放在技术创新上,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却赢得了市场主动权,不管风吹浪打,仍是“吃香喝辣”。如“兴昌风机”原是绍兴一家长期来只为空调企业做风机配件的山区小厂,近年来坚持自主创新,先后研发成功动态空气消毒设备和具备消毒、除尘功能的多种中央空调,节能环保的产品一下成为国内外风机市场的佼佼者,今年尽管全球遭遇严峻的经济形势,1-9月“兴昌风机”整体销售却增长30%,利税增幅达140%。诸暨轴承业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滑动轴承,取代原球轴承,被国家不少重点工程采用,成为诸暨块状经济中利润最高的一个行业,销售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由此,中小企业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引进人才,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知识附加值,不愧是抵御市场风险、抵御企业财务风险的明智选择。各级政府要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费率高,是引发企业现金流紧张、资金链断裂可能性加大的主要因素,而金融机构给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贷款,缺少抵押物、融资综合费率高、风险大也是现实,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矛盾。一是深化开展银企融资合作,在引导和加强中小企业诚信建设的同时,加大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奖励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二是建立和完善提供业监管力度,推进金融机构与提供机构建立互利合作、风险分担机制,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补偿政策,加大对经营管理规范、风险控制良好、服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成绩突出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力度,同时在政府资金引导下,联合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组建区域再担保机构,健全风险分散与化解、提升担保机构抗风险能力和担保实力;三是积极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和监管,吸引民间资金,满足中小企业速效需求,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家曦.当前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态势及对策建议.调研与政策,2008,9.

篇4

关键词:临商银行;财务风险;发展现状;控制对策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临商银行通过完善法人规避,建立合规经营的有效机制,加强员工素质培训,提高全员思想认识等措施,不断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操作流程,完善内部规避机制,加强考评和问责机制,使全行财务风险规避水平大幅提高,为全行业务的稳健、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临商银行财务风险的发展现状

(一)风险呈部门分散化

临商银行历年曾经发生的130个相关案例,财务风险广泛发生在各个业务部门,包括柜台、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国际业务部、市场发展部、科技部、财务部等部门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不仅仅是单一部门的事,这是临商银行的一个整体性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二)人为因素比重大

在临商银行这一特殊的机构中,各类人员较外部人员都会参与到现金货币流通中,利用双方或多方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发生挪用资金、受贿等违法行为,必然会对临商银行造成重大损失。临商银行发生次数最多的财务风险事件分别是违法行为、流程执行不严格和外部欺诈,都是与人员相关的事件。

(三)评价模型以线性为主

临商银行采用的信用风险评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企业历史数据,另一种是使用资产价值数据,银行根据企业的经营环境以及评价成本选择使用哪种方法。目前由于我国贷款企业中的上市公司不多,风险管理不够成熟,而且评价模式也不够完善,相对来说,在各种计量统计模型中,利用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度量较为适宜。

(四)电子化水平较低

临商银行普遍没有建立专门的财务风险规避系统,规避仍停留在人工规避阶段,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识别、预警及监控,效率很低;对财务风险的量化规避缺乏准备,没有在对财务风险进行梳理之上建立相应的损失数据库。在电子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临商银行的财务风险规避很难达到财务风险有效规避的基本要求,例如全覆盖监控、全流程规避等。

二、临商银行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调节当前资本结构

临商银行通过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建立更规范的财务风险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之间相互制衡和约束,可在风险规避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学习国际先进银行的财务风险结构也可以对临商银行的财务风险结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德意志银行的双层董事会制度可以监督和规避董事会,在风险规避上又加强了一次监督,双层董事会制度更加细化了风险规避负责人的职责。临商银行的财务风险规避应该吸收此种经验。

(二)改善当前贷款结构

目前,临商银行贷款相对国内其他银行集中度较高,期限偏长,即流动性资产较少,被迫变现将会面临更大的损失。为了规避银行的财务风险,临商银行应有计划的改进贷款总体期限结构,提前预测提前偿还率和贷款违约率,在可接收波动范围内,尽量使贷款内部长短期期限互相匹配,或存款和贷款之间期限相互匹配等。

(三)合理运用资产负债管理

临商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环境新问题的出现以及计算机水平的进步,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为了规避财务风险,临商银行必须考察不同的宏观环境,选择合适的管理策略,才能最大限度的平衡赢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从而达到规避其财务风险的目的。

(四)提高银行资本充足度

引入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等相关的战略投资者,为临商银行能够实现早日上市打好基础;补充临商银行所需资本金,使临商银行经营目标为实行利润最大化,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建议政府降低银行业的营业税,减轻银行税收负担,提高银行的获利能力和竞争力;政府制定相关法规和制度,要求银行将少缴营业税的资金用于补充资本金,提高银行的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五)改进银行存贷业务

受限于中国传统的高储蓄倾向,临商银行的存款额度远高于其贷款额度,而存款也成为其资金的主要来源。通过存款结构的调增,可以增加短期存款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银行的财务风险。临商银行要有选择的重点开发和维护优质公司客户,加强客户的维护和保持,建立两者较好的相互合作关系,保证银行有较为稳定的贷款对象,保证银行的收益率,同时还能确保部分的存款来源,节约相关组织工作的成本。

(六)建立信息沟通与传递机制

信用财务风险和市场财务风险相互加强和影响,在风险规避过程中加强信用部门和市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对共同避免风险的诱发有重要作用。同时,临商银行可以根据银行自身的特点,加强上级领导与员工的沟通,通过建立和完善员工的举报制度,发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其风险意识,可以使银行在信息传递完善的基础上吸收更多的信息,使风险在诱发之前被制止。

(七)加强员工科学培训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完善对新入职工的培训制度,加强他们对风险规避的意识。对老员工的培训应按他们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岗位分别进行,从不同方面提高工作中防范风险的意识。培训方式要灵活多变,积极调动员工防范风险的主动性,可以集中员工到高等院校上课、请专家教授到银行开设讲座、到外派单位实习、网上培训。(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凯生. 银行风险防范和危机化解——国际比较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50~57.

[2]陈述云. 商业银行风险评级现状研究[J]. 财经科学,2000,5(6):50~53.

篇5

摘要: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电力企业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但电力公司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财务风险对企业影响最大。如何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评价成为电力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层次分析法有效地结合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优越性显著。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作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以秦皇岛电力公司为例,探究其财务风险评价的状况,希望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财务风险评价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电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财务方面不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的风险。但总体而言,电力公司财务风险与政府、投资者和经营者息息相关。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对电力公司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有效控制公司财务风险的对策成为了电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企业一般采用单变量判别模型、多元线性判别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对其财务进行分析,但这几种方法运用原理和判别条件均比较复杂,对于市级电力公司并不适用。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秦皇岛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

一、企业财务风险理论

(一)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以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表现可将其分为狭义型和广义型。其中狭义财务风险是指隐藏的、不确定性的损失,一般指筹资风险、融资风险或者理财风险等关系到企业资金的影响因素。当企业债务资本比率变化较大时,会给企业财务带来较大风险。广义财务风险则不仅仅局限于资金因素,而是涉及到公司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无法预料或者难以控制因素的影响,最终使得公司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出现较大偏差,财务遭受较大损失风险。根据分析可知,财务风险水平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因素对财务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广义财务风险更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实际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评价

所谓财务风险评价就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利用报表数据详细分析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并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对企业资产、营运、盈利等财务情况进行评价,由此得出整个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结果。财务风险评价一般在识别和权衡企业财务风险的基础上进行,同时综合考虑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因素,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从实施的阶段看,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可分为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及事后评价;而从评价角度看,可分为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及社会评价;从技术手段看,则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

(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特征

1.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结合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不同。因此,分析电力公司财务风险,需要首先分析其发展阶段及发展背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价模式。因此,本文在探究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时,不论是财务风险成因、特征,还是评价特征,都紧密结合电力公司现状进行分析。

2.注重企业发展。电力发展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国民经济发展也对电力行业有着非常大的依赖性。因此,作为社会经济前进的一大动力,电力企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去看,不能局限于企业过去发展水平或者当前现状去评价。只有结合企业发展阶段的评价,才能精确识别出财务风险。

3.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由于政策规定和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固有弱点,使得电力公司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财务困难。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其资金来源有自有资金、贷款、向外筹资等,然而这些融资途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风险。例如某些电力企业信用评级无法达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标准,就无法取得贷款资格,而企业高精度财务风险评价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某种程度上这两者是相互冲突的。因此,企业必须在成本效益原则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好的评价结果。此外,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需要对评价过程进行详细规划,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二、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层次分析法最早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L.Saaty)教授提出,是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在运行时需要将待解决问题分解成多个相关要素,再将各个要素分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并对其进行量化。由此可见,层次分析法将待评价问题进行层次化分解,建立多层次结构模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因此,层次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人员素质评估、科技成果评比等领域,然而其还可以应用到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方面。

(二)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受到层层分解的影响,层次分析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应用原理简单。与其他分析方法不同,层次分析法只需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理,而不需要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通过问题分解来降低问题难度,简化计算过程,使其更易于被研究人员接受和理解。同时,层次分析法计算过程非常简单,便于分析者进行操作,评价结果一目了然,为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

第二,实用性和灵活性。层次分析法通过层层分解,使得其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的定量数据大大减少,更多的是依靠分析者的专业知识进行判断,有效弥补了定量分析方法的不足,增强其实用性。同时,层次分析法从问题本质出发,其定性分析和判断占据了主动性,使得应用范围更为灵活。

第三,系统性。层次分析法通过层层分解、对比,可以准确地得出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准则层因素还是方案层因素,对评价结果都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通过层次分析,能让很多复杂问题得到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三、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应用

(一)背景分析

秦皇岛电力公司属于大型综合电力企业,可以满足整个秦皇岛生产和生活的用电需求。该电力公司拥有多项先进技术且不断引进国外技术,在华北电网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秦皇岛电力公司已将国内外电力发展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到该公司实际运行中,通过整合一流的技术资源,提高了公司的运行能力。2014年,秦皇岛电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3 680万元,公司员工人数达到了165人;2015年,秦皇岛电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18 496万元,同比增长了35.2%,公司员工人数达到了231人,同比增长率为40%。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企业的债务结构不合理。根据公司2015年财务报表数据显示,在2015年中,公司的负债只有流动负债而没有长期负债,发展企业债务结构不合理。因为企业短期负债较多,企业用于偿还债务的流动资金就必须要筹集更多,这就会造成公司资金周转不灵,进而影响公司的发展。

创新能力不够强。秦皇岛电力公司虽在政策利好的环境下已不断增强公司的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主营业务。但根据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显示,在近几年的投资中,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投资比较欠缺,降低了公司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和市场竞争力。

应收账款数额增大。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就有可能造成坏账,进而影响企业效益。由于公司并没有制定严格而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导致2015年的应收款项明显高于2014年,影响企业资金回收,增大企业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评价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秦皇岛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构模型应选择财务风险结构模型(见图1)。该模型主要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成。 目标层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A;准则层包括:偿债能力A1、营运能力A2、盈利能力A3、发展能力A4;指标层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权益净利率、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篇6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预警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前言

在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财务风险是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同时也是对企业经营影响最大的风险,为了保证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我们必须对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企业应对财务风险有效的办法是根据财务预警理论,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能够在财务风险形成之前有所预知,并采取积极的方法进行干预,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保证企业的经营效果。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该对财务预警理论有深入的了解。

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危机和财务预警的概念与描述

1.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给出财务危机的统一定义,通常公认有两种确定的方法:一是法律对企业破产的定义,二是以证券交易所对持续亏损、有重大潜在损失或者股价持续低于一定水平的上市公司给予特别处理或退市作为标准。根据中外学者的研究,财务危机至少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从企业的运营情况看,表现为产销严重脱节,企业销售额和销售利润明显下降,多项绩效评价指标严重恶化;第二,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产品库存迅速上升;第三,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2.所谓企业财务预警,即财务失败预警,是指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 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

三、目前财务预警理论和财务预警方法分析

目前的财务预警理论主要是研究企业如何能够利用正确的财务行为,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危机来看,财务预警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如何对财务危机进行预先判断和分析上,旨在通过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分析,达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目前来看,企业财务预警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首先,通过对基础的财务数据材料进行分析得出企业财务风险的判断,并以此理论为指导,推动企业采取具体措施对风险进行干预。

其次,通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判断,主要方法为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发、因素分析发等,保证分析的准确性。

再次,通过对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预警,避免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一旦发现企业存在潜在风险,应立即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干预和消除。

四、目前财务预警理论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从目前财务预警理论和预警方法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首先为基础数据分析层面,其次为专业分析方法层面,再次为潜在风险预知层面。虽然这几种方法在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中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形势和市场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为此现有的财务预警理论和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

1.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预警方法过于单一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虽然对财务预警理论非常重视,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财务预警的方法采用的比较单一,没有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没有完全消除企业遇到的财务危机。

2.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财务形势日趋复杂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自身的财务形势也比较复杂,企业的多数资金都用于产品研发,导致了资金配置不合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日趋复杂的财务形势制约了财务预警理论的发展。

3.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结构制约了财务预警理论作用的发挥

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结构方面将资金投入重点放在了产品研发上,客观上导致了资金倾斜过于明显,使企业的财务面临一定的风险。也正是这种财务结构,制约了财务预警理论作用的发挥。

五、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预警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

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效果,就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提出财务预警研究的理论框架,指导企业财务预警实践。以下以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为例,重点探讨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预警研究理论框架的形成。

1.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偏向于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成熟的财务预警理论来有效预防财务风险。从目前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定位和企业结构设置来看,天然存在的风险对财务预警理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存量较高,需要完整的财务预警理论来支持整个企业财务发展。由于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吸引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和民间资金,因此在财务风险上处于高风险的状态,这一现状决定了企业需要完整的财务预警理论。

3.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需要根据财务预警理论构建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高速发展的现状,只有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才能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干预。

参考文献:

[1]卢声,任若恩,李清.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模型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2]李荣.西北地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7(06).

[3]张鸣,张艳.财务困境预测的实证研究与评述[J].财经研究,2001(12).

[4]徐勇.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的实例[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1).

篇7

本文阐述了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的基本理论。指出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使其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最低水平,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防范 控制

一、财务风险的涵义

财务风险,实质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理财活动风险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学术理论界对财务风险概念的界定一般存在两种观点,即为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财务风险,又称为筹资风险或举债风险,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由于负债经营引起的,从而影响股东权益及公司利润。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计的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实际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一定偏离,因而遭受财务损失的可能性。

二、财务风险的存因分析

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来自企业外部的原因,又有来自企业内部的自身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也是不相同的。

1.外部原因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有时会加大企业财务风险,它具有不可抗力。由于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如海啸、飓风等)的影响,致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继续下去,这最终会在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有所体现。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可能会因为自然灾害而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企业商品的销售好坏会受到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2)社会政治因素。国内外政治及经济格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调整和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财务风险。

(3)市场因素。市场一直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我国在加入WTO后,必须融入到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去,我国企业面对的是不再只是本国的竞争对手,而是发展到与国际各大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各国汇率的变化等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大大加大了。

2.内部原因

(1)管理者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我国对于财务风险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在很多研究方面比较欠缺,没有一个较完整的体系,由此也导致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自身能力和认识也比较欠缺,认为只要管理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由此,当财务风险发生时,就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2)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企业负债资金与权益的比例关系,在我国很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比例都过高。虽然企业采用负债筹资扩充资金以获得更多利益,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手段了。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很多经营者在进行决策之前,往往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和以往经验来做决策分析,忽视考虑到企业自身规模、效益和风险等因素,对预期的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没有掌控。当风险真正发生时,也就无法进行控制,造成面临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增大。

(4)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我国一些企业为了增加产品销售量,扩大市场份额,多是采用赊销的方法进行经营,从而容易导致大量资金在企业外部流动。在赊销过程中,企业一方面会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不了解而造成账款无法完全收回,另一方面资金被其他企业长期占用,导致资金的流动性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而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制度性的防范与控制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就应该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与其相应的权利,必须做到权责分明。明确企业各人员之间的职责和权利,即让每个人各司其职,又互相起到监督的作用,可以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才能有效地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

(2)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很多企业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会忽视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以及各种因素而盲目、主观臆断地作出决定。因此,企业在做任何决策之前,应该要进行系统而科学的论证,充分估计未来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对企业盈利水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建立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

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机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企业应该对财务风险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提前制定好正确有效的措施,以保证风险发生之前就能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

2.技术性和策略性的防范与控制

(1)降低风险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不可能完全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而是只有努力采取各种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比如,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减少坏账损失,提高产品质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等等。

(2)分散风险

在投资中,分散风险就是进行风险的有效组合。通过投资各种不同的项目,可以使风险相互之间抵消,从而降低了损失程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一条基本的投资原则。

(3)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主要是通过某种特定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由于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等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而造成很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采用一定的策略将风险转移出去。

参考文献

[1]沈永伟,夏梦.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及其演变过程[J].管理观察,2010(29).

[2]胡雅娟.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J].现代商业,2010(26):235.

[3]孙林敏.论现代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A].经济师,2009(6):141-142.

[4]李叶清.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0(9):159.

[5]许秀梅,王秀华.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A].管理论坛,2009(2):42-44.

[6]赵颖,金海清.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分析[J].辽宁经济,2010(6): 82-83.

篇8

【关键词】 公司并购; 财务风险; 影响因素; 防范措施

引言

公司并购,即兼并与收购,是现代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向外扩张、对内收缩或自身变革的活动。回顾并购在世界及我国的发展历史,不仅西方各国所发生的并购案中存在大量失败案例,在我国仅发展了20多年的并购活动中,失败案例也层出不穷。从理论上来看,公司并购能够带来诸多优势,如可以发挥经营协同效应,带来财务协同效应,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有效降低进入新行业的障碍等。但从并购的历史数据看有65%以上的并购是失败的。导致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但财务风险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为我国企业并购的规范化、健康化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有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19世纪末到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共经历了五次明显的并购浪潮。早期的国外企业并购主要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规模效应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期间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的资产状况和资产的价值,即账面价值和重置成本价值。评估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成为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和主要对象。

产品市场由供给型向需求型转变以后,单一产品和单一产业的经营风险迅速提升,为了有效地降低单一产品和单一产业的经营风险,向相关产业开展并购成为新的并购特点。这一时期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对象主要是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目标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益水平。目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益水平即创造利润的能力成为财务分析的重点。企业非报表资产如营销网络和产品品牌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评估企业无形资产价值成为企业并购财务分析的重点工作之一。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当企业的现金流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时,企业并购财务分析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关注目标企业创造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上。用贴现现金流量法来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成为目前企业并购中确定目标企业并购价格的重要依据,此时分析企业现金流量质量成为企业并购财务分析的主要工作。

(二)国内公司并购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并购在我国是改革之后才出现的事物,从1984年至今短短20多年的时间,并购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我国的并购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探索阶段

1984年7月,保定纺织机械厂和保定市锅炉厂以承担全部债务的形式分别兼并了保定市针织器材厂和保定市鼓风机厂,拉开了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序幕。随后,并购开始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展开。这一时期的并购有以下特点:(1)并购数量少,规模小,都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进行;(2)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主导并购,其目的是为了消灭亏损,减少财政包袱;(3)并购方式主要是承担债务和出资购买。

2.第一次并购浪潮

1987年以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并购。这段时间企业并购的特点如下:(1)出现了跨地区、跨行业并购;(2)出现了控股等新的并购方式;(3)并购动因由单纯消灭亏损向提高企业经营活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4)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出现。

3.第二次并购浪潮

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促进了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进程。随着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育,上市公司出现,外资并购国企和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不断涌现。这段时间的企业并购特点如下:(1)企业并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产权交易市场普遍兴起,在企业并购重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要方式;(4)以资本为纽带的混合式并购有所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集团;(5)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纷纷参与并购,并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业。

4.第三次并购浪潮

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又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并购法规,如《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这些法规的制定必将引发新一轮并购的涌现。

二、公司并购及公司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一)公司并购的概念

公司并购就是公司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狭义的兼并相当于公司法中规定的吸收合并;广义的兼并除了包括吸收合并外还包括新设合并。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称为吸收合并;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称为新设合并。而收购则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收购可进一步分为资产收购和股份收购,股份收购又可按收购方所获得的股权比例分为控股收购和全面收购。

合并与收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企业产权交易行为。合并以导致一方或双方丧失法人资格为特征,而收购则通常保留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收购以产权交易方式取得对被收购方的控制权为特征。可见,兼并与收购在交易结果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但事实上,在实际业务发生的过程中,它们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区别。并且,兼并与收购往往有着相同的动机与逻辑,都涉及企业所有权的改变,而在控股式兼并中,收购又是兼并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操作方式,因此,实际中常将兼并与收购并提,简称并购。即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企业通过获取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从而取得对该企业控制权的一种投资行为。

(二)公司并购财务风险的界定

风险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物结果的不确定性或危险性的隐患。公司并购财务风险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举债利用财务杠杆而导致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使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本文所指的并购财务风险是指其广义的概念,即并购作为一种投资活动,其成功与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并购中的诸多环节,如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融资以及整合等环节都有财务风险的存在。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目标公司价值的确定对于企业兼并出资额的定立是至关重要的,而出资额的定立又直接影响兼并的成败,因此对目标公司价值的评估就成为企业兼并的核心工作。目前我国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遵循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程序作出的估算,它的合理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1)信息不对称可引起并购公司估价风险。目标企业内部人员与并购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果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主并方相对比较容易取得其资料进行分析,否则,主并方获得其高质量信息资料的难度要大一些,容易形成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风险。(2)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我国企业并购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相关的规定多为原则性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并购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对并购影响大,并购不能按市场的价值规律来实施。(3)缺乏服务于并购的中介组织。由于缺乏独立的、为并购提供准确信息和咨询服务的中介组织,所以无法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成本,也无法对并购行为提供指导和监督,增加并购的交易成本及新企业的整合风险的成本。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变现能力就越高,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自有资金投入不多,企业必然采用举债的方式,通常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使得并购后的企业负债比率和长期负债都有大幅上升,资本的安全性降低。若并购方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下降,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给并购方带来资产流动性风险。

3.整合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企业实施并购后,原企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务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都需要及时迅速地进行整合,以期实现企业并购的目标。整合期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财务组织机制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机构设置、财务职能、财务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发生背离的可能性,从而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并购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只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才能统筹全局,实现对并购风险的整体管理,控制各种风险爆发产生连锁反应的不良影响,才能确保整体并购目标的实现。

三、公司并购中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分析

企业并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如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整合风险、偿债风险等。无论是哪种风险都会通过并购成本影响到并购的财务风险。之所以会有风险,传统理论认为是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实际上风险不仅来自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也与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密切相关。笔者认为风险的产生是由于并购中因素的不确定性和过程的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所以,影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

(一)不确定性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从宏观上看,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从微观上看,有并购方的经营环境、筹资和资金状况的变化,也有被收购方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公司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同时,企业并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法律、财务、专有技术、环境等。这些领域都可能形成导致并购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

(二)信息不对称性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也普遍存在。例如,当目标企业是缺乏信息披露机制的非上市公司时,并购方往往对其负债多少、财务报表是否真实、资产抵押担保等情况估计不足,无法准确地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从而导致价值风险。即使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也会因对其资产可利用价值、富余人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了解不够,导致并购后的整合难度大,致使整合失败。而当收购方采取要约收购时,目标企业的高管人员为了达到私人目的则会有意隐瞒事实,让收购方无法了解企业潜亏、巨额或有负债、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等,使收购方的决策人基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估价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致使并购成本增加,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四、公司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其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因此,企业应对此进行充分的分析,尽量规避并购的财务风险,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防范并购财务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克服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

为了减少并购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损失,并购方在决定并购目标企业前,必须要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审慎的调查与评估,发现和了解已知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特别是一些可能限制并购进行的政府行为、政策法规等潜在的风险,以减少并购过程的不确定性。

在资本市场上企业被视为一种商品,企业间的兼并、收购是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交割活动。资本市场上的交割因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专门的中介机构,运用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术及经验提供服务。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加强并购中的尽职调查。并购中的尽职调查包括资料的搜集、权责的划分、法律协议的签订、中介机构的聘请,它贯穿于整个收购过程,主要目的是防范并购风险、调查与证实重大信息。它是现代企业并购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并购的成功与否。但是,尽职调查在我国的并购实践中却往往被忽略,将其简单的等同于资料收集。这显然与我国国情有很大关系,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并购行为是在政府的指令与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带有很大的行政与计划色彩,与真正的市场行为相距甚远。但自发的市场并购行为必须遵循其应有的游戏规则,重视尽职调查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做好尽职调查应注意以下要求:(1)由并购方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包括经纪人、CPA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证实并扩大调查取证的范围。(2)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未尽事宜明确其相关的法律责任,对因既往事实而追加的并购成本要签订补偿协议,如适当下调并购价格等。(3)充分利用公司内外的信息,包括对财务报告附注及重要协议的关注。

(二)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捕捉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目标企业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有利于降低估值风险。另外,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企业价值的定价方法有贴现现金流量法、市盈率法、市场价格法、同业市值比较法、账面价值法和清算价值法。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并购公司也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运用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在该区间内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三)及时取得资金以降低融资风险

在实施并购前,应对并购制定全面资金预算,包括:并购所需资金总额预算、资金支出时间预算、资金支出数额预算及资金支出程序预算。企业在制定并购全面资金预算后,就应着手筹集资金,制定融资决策。并购方应将不同的融资渠道相结合,做到内外兼顾,以确保目标企业一经评估确定,即可实施并购行为,顺利推进重组和整合。合理确定融资结构首先应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既要将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筹资成本进行比较,也要对三者分别分析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次要使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保持适当的比例;最后对债务资本组成及其期限结构进行分析,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和偿付债务等流出按期限组合匹配,找出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薄弱点,然后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期限、数额结构进行调整,以保证及时足额筹得并购所需资金以降低融资风险。

(四)加强流动性资产管理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很难在市场上化解,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来解决。并购企业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将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期限进行分装组合,寻找出现正现金流和资金缺口的时点,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防范流动性风险。企业可采用对冲(到期匹配)法融资,每项资产与一种跟它的到期日大致相同的融资工具相对应,以减少出现资金缺口的情况。但由于债务的偿还日是固定的,而未来的现金流入却具有不确定性,企业无法做到资产负债与期限结构完全匹配。现金流入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资产的风险上。要降低资产的风险,就必须增强其流动性,而资产的流动性强又意味着收益性下降。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将一部分资金运用到信用度高、流动性好的有价证券资产组合中,尽管这类资产名义期限相对较长,但其变现力强,可以弥补目标企业和并购企业自身债务到期的资金需求。

(五)及时、有效地进行财务整合

从某种意义而言,并购容易整合难,并购企业在实现战略整合,人力资本整合与文化整合的同时,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财务整合。因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与中枢,它不仅关系到并购战略意图能否贯彻,而且关系到并购方能否对目标企业实施有效控制以及并购目的的最终实现。

五、结论

篇9

关键词:EPC;海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国际上大型工程项目的EPC总承包模式比例越来越高,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大规模投资的工程项目都釆用EPC总承包模式运作。海外EPC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贯穿整个项目运行周期,包括项目评估、项目签约、项目施工、项目完工、工程质保期间。海外EPC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了总承包商在通过EPC项目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本文重点分析在海外EPC项目运作过程中海外子公司产生的财务风险,并针对产生的财务风险提出解决建议,以此来提高公司运作海外EPC项目的管理水平。

一、J项目公司财务管理现状

J项目公司是在柬埔寨当地设立的项目公司。J项目公司仅仅负责整个EPC项目土建和安装工作,因此J项目公司的财务是依据柬埔寨当地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进行财务核算,记录柬埔寨项目在当地发生的经济业务,每月按时完成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J项目公司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

J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土建和安装部分分别对外分包。土建部分分包给柬埔寨当地公司-R公司;机器安装部分分包给F公司。因此,J项目公司的成本,主要就是分包商的成本。土建分包商R公司是柬埔寨当地公司,施工人员也都是柬埔寨当地工人。由于当地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差,因此在和R公司签订分包合同时,特别附加了对工程期限的要求,并要求对方开出保函。机器设备的安装是由国内公司在柬埔寨当地成立的子公司-F公司来负责的。F公司的施工人员均是国内派去工人,由于对柬埔寨当地的财税政策不了解,导致对费用预计不足,造成工程报价过低。F公司不断与我单位协商成本费用事宜,而我单位在与F公司签订分包合同时,对于F公司发生的税费项目说明过于含糊,给F公司提供了与我单位议价的理由。最终导致项目公司承担了部分F公司施工人员的往来机票、签证等费用,增加了项目公司成本支出。

(二)费用控制

J项目公司费用相对固定,重点是避免发生不必要支出。项目组人员相对经济法律意识淡薄,经常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针对公司现有项目组人员财务经济知识缺乏的现状,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并且给每一位项目组人员,发放外海子公司基本情况卡,上面标明海外子公司基本信息(名称、地址、税号等),使每一位海外业务人员在当地采购,需要对方开具收据发票凭证时,均能准确提供本单位信息。

(三)全面预算与决算管理

J项目公司的全面预算主要有以下四部分预算组成:第一部分是工程进度预算。在J项目公司与业主签订分包合同时,与业主共同协商确定了项目进度计划,项目公司每月根据实际工程进度情况,出具项目进度报告并上报总公司项目组。第二部分是收付款预算。业主对J项目公司付款按照“预付款-工程进度款-质保金”模式付款。开工前支付工程总额15%的预付款;施工期间,业主按工程进度支付进度款,进度款=工程进度*合同总额*75%;完工后一年支付质保金,质保金占合同总额的10%。J项目公司对分包商付款,基本是按照工程进度付款。J项目公司整体的工程预算毛利率在10%左右,根据这样的收付款计划安排,就会造成在工程前期,J项目公司拥有大量的闲置资金,而随着工程进度的增加,J项目公司就会出现资金短缺现象。第三部分是费用预算。每个月月末,要求J项目公司上报下个月的费用支出计划,由总公司项目管理部等部门审核,项目公司在费用额度内实际列支。柬埔寨当地大多数单位和个人是无法开具正式发票的,多数情况只有简单的手写收据,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求项目经理审核每一张收据。第四部分是盈利预算。柬埔寨项目作为海外子公司,需要按照柬埔寨当地的税收规定,进行纳税。为了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税金支出,就需要平衡各个财政年度项目公司的利润情况,最大限度少支付企业所得税。项目决算管理更多的是财务决算,每月的财务报表、年度决算等,但项目决算并未与项目预算结合起来,未能体现财务决算所应具备的监督职能。如前文所述,业主付款计划表未按实际情况编制,仅仅流于形式,财务每月根本无法对收款情况进行考核。建立全面预算制度的同时,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项目决算制度,以项目决算来考核EPC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日后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提出借鉴。

(四)税务筹划

海外工程项目税务筹划是指工程承包商在按照当地税法规定,对工程项目涉及纳税的事项进行事先筹划,从而实现合理避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税务筹划同样贯穿海外EPC项目全周期,特别是在项目初期一定要进行税务筹划,在招投标阶段首先要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税务规定、项目具体要求及其对税负的影响等,只有在通过以上了解分析的基础上,才可以计算出税收筹划的空间,调整海外EPC项目投标价款。问题一,由于J项目公司和业主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业主支付15%工程预付款时,J项目公司不但开出收据,同时要开出正式发票,这意味着,J项目公司当月产生了较大的销项税额,但项目初期,只有土建分包商可以为我单位开具发票,并且按照正常的付款进度,项目公司取得的进项税额要远远小于销项税额,下月将面临要支付大额增值税的风险。问题二,购买商品及接受劳务未明确划分清楚接受服务部分,而导致多缴纳代扣税。柬埔寨当地税务机关规定,在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前提下,若一张收据上,假如没有明确划分清楚,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部分,需要全额计提代扣税。由于柬埔寨税法规定,代扣税是不允许所得税前扣除的,属于所得税调增事项,因此应尽量避免代扣税的产生。因此在选择供应商时,对于价格的比较,还要考虑税金的因素。问题三,人工成本。柬埔寨当地收入水平相比国内要低很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相比国内也要低很多。一般工作人员在柬埔寨每月工资收入为900美元,个人所得税为65美元,再加上每月的餐费补助300美元左右,最后个人承担的所得税基本占个人收入的10%。假如一年内在柬埔寨境内天数不满180天的,个人所得税是按20%计征。另外,办理在柬埔寨办理工作人员的签证,不但要交纳15%的代扣税,还要交纳20%的福利税。J项目公司的翻译人员,是从国内委派人员,三个月更换一次,频换的更换进一步增加了J项目公司的税金支出。

二、财务管理优化建议

(一)项目评估阶段

从海外EPC项目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只有合理的项目评估分析才能让公司准确地估计潜在项目成本,从而准备具有竞争力及盈利的投标。前期的项目评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很多失败的海外EPC工程项目都是因为过于注重项目取得后的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前期项目评估。为了防止项目财务风险的发生,前期项目评估分析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施工现场气候、当地人文情况等前期调查;对当地财政及税务政策的分析,合理安排国内外投入比例,降低整体税费支出,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投标;对项目发包方的信用分析及付款条款分析,确保我方有稳定的现金流,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对海外EPC工程项目的分包商分析,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与分包商协商,充分共享项目施工地的税收政策,与分包商作为利益共同体,以整个供应链参与投标竞争。

(二)合同签约阶段

公司在海外EPC总承包合同签约阶段,由于公司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海外EPC合同商务部分的财务结算条款的设置往往对公司不利。由于承包商谈判议价能力较低,公司相关部门为了EPC合同的订立或者取得预收款,往往接受一些相对苟刻的条件,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为了防止以上被动局面的出现,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参与合同的签署就显得尤为重要。总承包商在与分包商签订合同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分包商合同管理,明确各级分包商工程任务及期限;细化分包商各项费用支出归属明细,在合同中锁定成本支出总额。另外,对于接受劳务或服务型的支出,应特别注意对方是否能提供正规发票,在合同中单独注明。

(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决算监督

尽管目前公司对海外EPC工程项目运行各阶段建立了费用控制制度,但针对每个海外EPC工程项目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未建立起来。在工程施工前期,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和原材料、辅助材料采购计划;每月根据实际工程进度,不断修正资金使用计划。按照全面预算的编制原则和编制顺序,公司项目管理部需编制以下具体预算:收入预算、成本及付款总预算、税费预算、盈利预算、资金收支预算。项目公司财务人员在编制上述各项预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预算的可操作性,要将各项预算数据分解到月;二是预算的确性和时效性,由于各项预算编制完成后实际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预算编制人员要根据项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滚动调整;三是落实财务决算的监督职能,专项考核现场项目组预算执行情况,特别是对施工进度、费用超标、收款不及时等情况重点关注;四是建立定期的预决算分析制度,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四)优化人工成本核算方式

J项目公司现有核算人工成本模式是把工资和餐费补助分开核算。按照《财政部、外交部关于印发<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通知》标准,一般人员30美元/天的补助;参考当地物价水平,餐费10美元/天。企业所负担的税费为125美元。建议公司项目管理部门把餐补并入工资一起发放,则计算的个人所得税为105美元。每人每月人工成本支出减少20美元。为柬埔寨现场项目组人员办理的签证费,假如一起并入工资核算,将会带来更大的节税效果。以一年期工作签证为例,J项目公司一般是找中介机构代办,签证费用290美元。现在的核算方式,J项目公司按接受劳务核算,如上表所示,需要分别缴纳代扣税和福利税,并且缴纳的43.5美元的代扣税是不允许所得税前扣除的,也就是说还存在8.7美元的所得税风险。若是把签证费用计入个人工资核算,仅仅只需要承担29美元的个人所得税。

(五)建立信息化财务及文控管理平台

J项目公司在柬埔寨施工现场没有设置常驻会计人员,仅安排一名工程预算人员兼职出纳,负责日常现金的支付及票据收集等工作。J项目公司的会计人员一般在国内,根据现场扫描的电子单据负责会计记账。由于会计人员与原始单据是相互分离的,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财务信息化制度,来提高日常的财务核算工作。建立适应本公司管理需求和符合国际化要求财务ERP财务管理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海外登陆系统查询;海外子公司配备扫描仪,对所有文档实现电子化备份。需要国内外项目组人员审批文件,记录相关人员审批过程;所有单据应当及时保存电子记录。四、结束语海外EPC工程项目相比国内项目面临更高的项目风险,若是忽视项目的财务管理,将会使许多海外EPC项目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本文以J项目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成本控制、费用控制、全面预算与决算管理、税务筹划等角度出发对海外EPC模式下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作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将财务管理引入到项目管理中,一方面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可以识别项目风险、保证EPC项目正常运行,提高EPC项目的内部控制水平,保证资金的高效率运转及资金安全。因此需要加大对海外EPC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有效提高公司海外EPC项目的运作能力。

作者:沈勇 单位: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伍仁.EPC工程总承包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杜剑锋.国际承包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探析[J].财会学习,2012

[3]蒋蓉蓉.海外石油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

[4]郝燕南.M公司海外环保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5]胡小敏.海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浅析[J].管理学家,2011

[6]黄强.国际工程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7]赵新.海外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分析[J].财经界,2015

[8]乔斌.企业海外财务管理的优化与重构[D].西南财经大学,2011

篇10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每一环节,因此,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以财务风险成因、类型与基本特征为指导,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达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财务风险,属于经济风险范畴,其不仅包括风险特性,而且蕴含经济因素,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可用四个词语概括,即客观性、全面性、激励性和不确定性。(1)客观性:指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识发生转移,客观存在于企业中。(2)全面性:指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均有涉及财务风险,财务管理各环节与多种财务关系是其主要体现。(3)激励性:指基于财务风险条件下,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促使财务管理效率得到提高,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4)不确定性:指虽然通过财务措施可估计和控制财务风险,但基于多方面因素影响下,致使人们对财务风险的认知与控制能力存在局限性,导致财务风险程度和大小具有不确定性。

二、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财务风险是束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下降。然而,导致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财务管理观念不强

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较大,致使混合管理企业财务成为普遍现象,导致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工作量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财务管理观念不强,致使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现象,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难以提高,阻碍企业长足发展。

2.未构建健全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

基于经营成本压力下,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未以会计规范为指导,科学设置会计机构。同时,部分会计人员虽然具备初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其理财方式落后,管理观念不强,基于企业会计机构作用下,分工缺乏细化、层次较模糊等问题频频出现,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

3.融资渠道单一化

融资渠道单一化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除企业内部融资外,商业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是企业主要的融资途径,具有单一化特点。针对银行贷款融资方式而言,银行在考虑到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风险高等因素下,放缓贷款发放速度。针对发行企业债券融资方式而言,受企业债券信用度低等条件影响,导致投资者对企业投资信心不高,大大增加了债券融资困难,加之企业存在金融风险因素,获得政府部门的批准较难。针对发放股票融资方式而言,目前,虽然诸多企业已成为上市公司,但通过股票达到融资需求难度较大。

4.财务分析效率低

一般而言,企业经营规模较大,管理存在单一化问题,短期投资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由于企业财务分析效率低下,市场论证缺乏科学性,难以达到预期管理效果,致使企业财务负担增加。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基于我国计划经济转变为特色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财务风险在企业中避免不了。因此,为防范财务风险,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应采取可行措施,达到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推动企业发展。

1.构建健全的法律制度

构建健全的法律制度,主要针对国家而言。经营规模大、财务风险抵抗能力低等是企业的基本特点,加之企业存在资金经营水平低等问题,致使市场融资存在较大风险。在此背景下,国家应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的方式,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同时,给予企业适当的优惠政策,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指导我国构建健全的法律制度。例如,美国的《电力企业法》以及日本的《电力企业基本法》等。

2.融资途径多样化

资金缺乏是束缚企业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合理负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鉴于此,实现企业融资途径多样化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宏观条件下,以国家政策与法规为指导,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采用多样化方式,达到融资目的。在此,笔者介绍两种融资方式:

第一,租赁融资模式:租赁融资,指基于融资为最终目的的基础上,企业实施的信用手段,采用租金方式,实施分期返回所融资金的融资模式。针对租赁融资模式,其未明确规定企业的信用要求,满足项目现金流量即可。在此前提下,企业通过租赁融资,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进而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减少企业现金大量流出,保证企业经营周转正常运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租赁融资模式可达到避税的效果。

第二,直接融资模式:目前,针对诸多地区,企业融资模块已初步建立,对于业绩优秀但资金紧张的企业而言,该模块扮演着理想融资的媒介角色,达到缓解企业资金偿还压力的目的。与此同时,针对融资金额偏大的情况,采用增加股东所有权的方式,通过社会筹集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动力,优化企业权益框架,改革传统管理模式,为企业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3.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财会队伍

财会工作人员与企业财务分析效率存在直接联系,是企业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保障,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构建一支综合质素高、专业能力强的财会队伍在企业防范财务风险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企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与教育讲座,指导财会工作人员深化学习财会相关知识,提升财会人员工作能力,迫使其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保证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有序开展,为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财会队伍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完善奖惩制度,明确奖惩评定标准,例如,针对工作效率高、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给予及时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针对工作效率低、不认真负责,且存在侥幸心理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对应的惩罚。与此同时,引导财会工作人员感到危机感,激发财会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迫使其主动学习,从而提升自我,使其更好地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效果,推动企业发展。

4.强化投资风险防范意识

基于企业发展特点条件下,企业以自身财务风险为指导,达到投资科学化效果。具体而言,投资前,研究并论证投资可行性,在优化投资防范的前提下,及时总结、评价投资项目,科学管理工程项目,达到强化投资风险防范意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