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药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医药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医药专业

篇1

总体情况:专业镇实现广东近1/3GDP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专业镇的地区生产总值与工农业生产总值持续上升,由2006年的6091.15亿和13581.78亿提升至2009年的11027.48亿和27151.24亿。在2009年广东经济总量中,专业镇占了接近1/3,经济规模已突破1.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2.6万亿元,对地区经济贡献率达到34.15%。其中,佛山、中山、江门、汕头、揭阳、潮州、云浮的专业镇经济贡献率超过50%。尤其在专业镇发展较为成熟的佛山市,专业镇经济贡献率达到当地经济总量的82.43%。

以传统行业改造与加强科技创新为主要手段,广东专业镇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截至2011年1月全省已有省级专业镇309家,创新示范专业镇10家,双提升示范专业镇10家。

典型地区

佛山市:专业镇经济贡献率最大地市

数据显示,2009年,佛山市专业镇对当地经济贡献率达82.42%,在广东省各地市中贡献率最高。它在专业镇数量(35个)、GDP(3973.5亿)、企业总数(77607个)、规模以上企业数(6893个)及高新企业数(403个)、科技创新平台数(27个)、科技创新投入(35亿)等7项指标也均位居各地市第一。佛山专业镇取得如此显著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过去两年中,佛山市关闭落户企业超过622家;在陶瓷、水泥、漂染等行业,先后有1200多家企业被关停转产。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后,佛山市又确定了未来5年传统产业提升的40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高达48亿。家用电器、陶瓷、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纺织服装是佛山专业镇内的四大优势性传统产业。2009年这四个行业的总产值达5466.58亿元,占全市的42.9%。佛山市政府提出,到2012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初现成效,四大传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培育形成产值上千亿的传统企业1家,上百亿的3家,上50亿的4家。

东莞市:对专业镇科技创新投入最高

篇2

Abstract: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teaching staff is the key factors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ity. The using and manufactureing situ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harmacy and pharmaceutical factory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been surveyed in order to consistent teaching content to enterprise post. The teaching content training resources and teaching staff also have been adjusted and optimized according tothe main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 of Jiangsu province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of major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reform.

关键词: 中药专业;理实一体化;研究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ity;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12-02

0引言

近年来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中药产业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工艺设备更新和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对中药职业技术人员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药专业作为培养在中药生产、经营、使用、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必须对江苏省的中药产业进行调研,并在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与当前中药产业对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才能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

1中药专业的教学现状

1.1 讲述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近年来由于高校连续扩招,“普高热”持续升温,初中生人数减少,各职业类院校出现了学生生源锐减质量下降现象。讲授一直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缺乏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索。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言。教学模式存在着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互不相干、互相割裂、自成体系等矛盾。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二者截然分开,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技能,不能学以致用。在理论教学时,教师多用简单的挂图、多媒体图片对学生进行讲解,缺乏操作展示,学生往往对所讲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学起来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差。在进行集中技能训练时,一方面由于时间上的滞后性,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忘记较多,另一方面由于课时和师资的限制,最终导致技能训练效果差。

1.2 中药专业实验实训资源缺乏系统性整合,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中药专业显微实验室设备陈旧,操作台老化,空间狭小;中药专业高级工所要求的400种中药材尚无统一的确定依据,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实物进行认知学习;标本室标本老化,不系统,陈列混乱;中药鉴定技术实训室缺乏,严重制约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一体化”教学是高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它既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也要教室与工作岗位一体化、实习指导教师与理论教师一体化。因此,加强对江苏省中药产业的调研,合理整合现有实验、实训资源,科学规划好新校区的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制剂中心、中药饮片厂、中药房等实训场所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1.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成熟,教学目标不规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理论和实验指导教师身份的分化,造成两位老师产生教学依赖现象,理论教师认为理论讲不了的由实习解决,实验教师却只负责操作训练,导致教学脱节,影响教学效果。另外中药专业教师课程分化明显,教师往往只重视所承担课程的学习,缺乏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技能,教中药学的教师不认识中药,教鉴定的对中药化学、制剂又不熟悉,这样更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体系的形成。

2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学校有针对性地在苏南、苏中、苏北选择10家医院的中药房进行调研,对各医院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进行排名和统计分析。10家医院的总计使用中药饮片为628种。统计中药的重复使用情况,10家均使用的有373种。我们在基础技能形成阶段统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品种统一为422种,将中药材品种目录按照根及根茎类、茎木树脂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草类、菌藻类、动物类、矿物类等进行分类,并按照功效排列,并确保在在专业技能形成阶段统所学习的制剂均为江苏省各制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主成分均包含在422种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之中,进而统一了中药专业核心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品种。以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中药制剂技术等核心课程为突破口,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化教学研究。结合当前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学制优势和学生的特点,从课程标准、教学方案、教材、教学资源、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开展理实一体化、项目化教学改革和优化。编制与课程标准相配套的校本教材。紧扣中药专业相关岗位技能要求的实际和中药现代化生产的前沿;删除了原有教材中与就业岗位关系不密切,或已遭淘汰的内容;增加有助于提高当前中药专业学生中药化学综合技能的项目内容。在中药方剂、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药用植物知识等课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开展多种评价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培养的学生在各种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2 整合和优化实验实训资源学校组织教师利用暑假分别到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考察,为我校实验实训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和新校区标本室建设收集资料,并积极听取同行的建议。本课题选择我校实验实训资源相对薄弱的中药鉴定实训室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造。在学校教学用房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把整个图书馆五楼的空间腾出来,投入20余万元资金,进行改造。建成了目前实训室、标本室、教室一体化的中药鉴别实训室。学生学习、实训的环境大为改善。学生在用中药标本、药用植物图片、中医药文化橱窗营造的一体化教学环境中学习中药鉴定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医药文化。我们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同时,结合中药专业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融入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用中药饮片和药用植物标本进行工艺品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同行和媒体关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由“做中学,学中做”到“做中创,学中乐”。

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开展“一馆多能”的中药标本馆研究与实践。按照建设的功能定位和总体要求,结合调研参观国内相关院校中药标本馆的成功经验,将我校中药标本馆建设在新校区图文信息楼六楼,建筑面积2133平方米。定位为对教学、科研、科普和交流发挥重要作用,教学、实训同步进行的一馆多能实训区域。道地药材标本区含全国、江苏及连云港药材分布介绍图;墙面有标本制作流程图等。陈列标本含腊叶与浸泡标本区、中药材标本区、中药饮片标本区、方药与中成药标本区、中医药文化展示区、中药数字化展示区等。发挥教学功能培养学生技能;构建科研平台促进教师提升;提供普及基地弘扬中医药文化;开辟交流窗口扩大社会影响。

2.3 从新教师开,抓一体化教师培养我校每年对新引进教师都有在教学、教法、科研等方面系统化的培训,我们课题组在充分分析全校专业教师年龄、职级、专业背等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药专业年轻教师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凡是新引进教师都要同学生一起参加高级工的考核。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要求中药炮制、中药鉴定、药用植物等任课教师参加中药炮制与配置工、中药调剂员的高级工鉴定,而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中药制剂技术的教师参加中药制剂工和化学检验工的高级工鉴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教师动手能力差和专业面窄的不足。

2.4 针对不同课程开展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在整个中药专业的各核心课程开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研究,革新学生课业的方式和内容,采取完成方案设计、进行小组专题实验、组织专题实验答辩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采用日常考察法、笔试口试结合法、方案设计考核法以及专题实验考核法以及行业专家参与学生考工考级等多种评途径相结合的方式,从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分析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讨论

3.1 教学内容是实施中药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一体化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内容与产品对接,在核心课程中统一中药品种。中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中药调剂岗位和中药制剂生产岗位。无论是在调剂岗位还是制剂岗位,学生所面对的都是中药产品。调剂岗位是在医院或者药房调剂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而制剂岗位是在药厂的车间里生产中药。中药专业的核心课程无不与中药的生产、加工、销售、使用有关。中药产品是贯穿中药专业核心课程的主线。本研究对江苏省现有中药品种的调研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中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422种中药材及饮片、25种剂型,824种中成药对中药专业的教学内容整合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还将有所变化。

3.2 教学环境是实施中药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一体化教学内容要求教学环境与岗位车间对接,在教学环境引入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中药专业的一体化教学环境主要有药用植物园、中药饮片厂、制剂中心、中医药博物馆组成。中药饮片厂、制剂中心在空间布局、设备摆放、管理制度等要与药品生产企业相一致。营造药品生产企业的环境和文化。而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等实训资源在既要在展示内容上要与江苏省的医药产业相对接。同时还具有教学、科研、科普、科技服务等多种功能。本研究仅是对新校区的实验实训资源进行了规划和准备,如何发挥新校区一体化实训环境的多功能作用,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专业文化,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3.3 师资是实施中药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灵魂一体化师资要求教师与车间主任对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近年来,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用人机制也非常灵活。从制药企业引进了一部分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这些人在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中带来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一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教学岗位。但是多数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都不成熟,因此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创造更多的深造机会[1][2]。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高学历教师的引进力度。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生物药物化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生物药物化学(Biologicalpharmochemistry)是随着生物药物的发展从药物化学中逐渐独立出来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不同于药物化学[1],是在药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门针对生物药物的学科。它也不同于生物药物学[2-3],主要研究生物药物的化学问题。它综合利用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生物药剂学等基础知识,研究生物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稳定性、构性构效关系、结构改造、体内代谢、新药研发途径和方法等。生物药物化学当前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尚未形成一门成熟的学科。为了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北京中医药大学依托国家生命科学基地,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率先创建了生物制药专业,尝试开设生物药物化学课。本校生物药物化学课程以药物化学为基础[3],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逐渐成熟的过程。笔者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对构建生物药物化学课程体系的经验进行总结。

1课程定位

从课程设立伊始,笔者始终将生物药物化学课程定位于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课为基础,又构成了生物制药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诸如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析、基因工程制药等课程的基础。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学生需要具有生物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和检验方法等基本知识储备。生物药物化学对于生物制药专业的作用就相当于中药化学对于中药学和中药制药专业,药物化学对于药学专业的作用。生物药物化学研究生物药物的化学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生物药物的基本化学知识、生物药物制备与优化的常用方法和原理,以及研发生物药物的一般途径和方法;熟悉生物药物作用机制及制备方法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基础;了解生物药物的发展简史、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设计奠定必要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为正确、合理的临床用药奠定化学理论基础;为生物药物的生产、贮藏、检验、质量控制等提供依据;为创制新药、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指导。

2课程知识体系的构成

与药物化学一样,生物药物化学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概述与生物药物化学基础两部分。概述部分介绍生物药物及生物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研究内容、目的与任务;药物化学基础部分包括生物药物的命名、常用的生物药物制备和检验方法、生物药物的体内代谢、构性构效关系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各论部分是对各类生物药物的分章节介绍。生物药物的分类比较复杂,不像西药可以按照其作用的系统进行分类,也不像中药成分可以按照成分的类型进行分类。根据定义,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理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治疗、诊断制品。主要包括生化药品、生物制品及其他相关的生物医药产品[4]。生化药品系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经提取分离、生物合成、生物-化学合成、DNA重组等生物技术获得的一类防病、治病的药物。主要包括氨基酸、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多肽、蛋白质、酶、辅酶、脂质及多糖类等生化物质。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包括疫苗、菌苗、毒素、类毒素、血液制品、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酶、激素、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诊断制品等。由此可见,在内容上生物药物的研究范畴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原料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5],或者通过生物技术方法加工制得的成分。至于抗生素类是否应该归属于生物药物的范畴,目前有不同的看法。从来源看,抗生素类确实是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并且现在一般通过生物发酵的方式进行生产。然而,抗生素大部分是小分子化合物,而且是药物化学中所讲授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经过半合成的方式制备。因此,有人主张将其归入有机合成药物的范畴。但是,仅根据分子量大小和制备方法对其归类似乎不太合理。无论如何,抗生素究其根源是来源于微生物发酵,而且,一些抗生素类如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本身分子量就较大,分子中也含有由氨基酸构成的肽类成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发现也会得到促进,因此,笔者认为像抗生素类这些通过生物发酵或生物转化方法生产的药物也应该归为生物药物的范畴。生物药物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之中,有些类型发展较快,应用较为成熟;有些类型发展较慢,其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此,笔者在各论部分内容的选取上重点考虑了其临床应用情况。例如,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生素、细胞因子类、药用酶和肽类占据了较大的篇幅,而相对发展不成熟的抗体类、核酸类以及其他学科也经常涉及的多糖类、维生素及辅酶类则居于次要位置。

3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核心资料,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媒介。由于其发展现状,生物药物化学目前还没有正式出版的成形教材。在设立这门课程之初,笔者借用药物化学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用书,因为生物药物化学是在药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基本原理与药物化学相似,药物化学的总论部分也基本上适用于生物药物化学。但是,生物药物化学毕竟不是药物化学,尤其是其各论部分,现在还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因此,笔者以药物化学教材为基础,开展自编教材的探索工作。在各论部分,以中国药典收载的生物药物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搜集研究报道的各类生物药物的相关资料自己编写讲义,并通过自身的科研活动进行有益的补充。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探索,目前已经基本固定了教学内容,并编写了相对成熟的校内教材[6],为该课程的进一步成熟优化奠定了基础。

4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始终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与药物化学和中药化学不同,生物药物的化学规律的总结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理论和概念都不成熟。再者,生物药物的结构复杂,同类药物的结构差别都很大,要求学生记忆其中的具体细节很不现实。这样,与其教授一些科学性不确定,学生需要死记硬背,学习效果也不好的内容,还不如选取一些比较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药物的化学本质。因此,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拿出一部分课时,鼓励学生自己选取感兴趣的各类生物药物,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与生物药物相关的化学规律,例如与各类生物药物作用机制有关的药物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其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在课堂上以PPT讲演的形式介绍给全班学生,并针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了解了当前生物药物的发展趋势。通过几年的探索和积累,既理顺了教学思路,又发现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5课外辅导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辅导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针对社会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进行的大学生科研招标项目,参考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组建了多种兴趣小组[7-9],开展了诸如各类生物药物例如尿激酶的制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药物的作用靶点等课题研究。在几年的科研兴趣小组实践中,有多个小组获得北京市或者校级科研课题的资助,有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杂志上,有的成果甚至申请了专利。实验课的内容也采取灵活的方式,由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择实验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实验讲义,自定实验步骤,增强实验的探索性。最后的实验成绩评定不以成败论英雄,注重实验过程,注重思路的新颖性,设计的合理性和操作的细致性。这样,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并激发了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与以往教条式的实验课相比,学生更加勤于思考,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

6成绩评定

学习成绩一直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成绩评定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首先,提高平时成绩与实验成绩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并鼓励学生在课题讨论,课外兴趣小组和实验课设计方面多下功夫,培养其创造力。其次,期末考试的内容也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减少记忆型题目的比例。例如,针对某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或者理化性质,设计方案进行提取分离,人工合成,或者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生产等。总之,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注重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考试只是对平时积累的一种检验。

7结语

作为21世纪最具希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高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并且在人类预防和战胜重大疾病、保障身体健康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虽然被寄予厚望,但是生物药物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对于化学合成药物来说还很不成熟[11]。目前,能发挥特殊临床疗效的生物药物的种类还很少,对其本质的认识还有待加强。这些都依赖于生物药物化学的发展,也给生物药物化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生物药物化学对于生物制药专业的药学教育来说必不可少,但是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还有待深入探索,需要随着生物药物的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为药学教育服务,为生物医药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凌志.药物化学优秀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时代教育,2016,(9):44-45.

[2]王春晓,钦传光,张朝燕.生物制药专业之生物药物学课程的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61-63.

[3]王如峰,张小华,王灵芝,等.中医院校开设药物化学课的实践和体会[J].药学教育,2011,27(1):29-31.

[4]樊保平,党昶永,侯斌,等.生物药物与生物制药业发展现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2,20(2):89-92.

[5]李珍.生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2,10:94.

[6]王如峰,王灵芝主编.生物药物化学[M].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教材,2013.

[7]吴旻,刘煜.以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21-123.

[8]王永中,孔小卫,张敏.建立高校生物制药人才创新培养平台的途径[J].药学教育,2016,32(4):1-6.

[9]薛健飞,张扬,周鸿立,等.生物制药专业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8):70-73.

[10]阿丽塔,穆鑫,唐小利,等.1984-2014年治疗性生物药物发展历程及展望[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10):1356-1362.

篇4

关键词: 中药专业 有机化学 教学设想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由应试型教育向素质能力培养型教育转轨的时期,这是我国高教事业的重大变革。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1]。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有机化学教学,无论从教材结构、教学手段,还是从与专业结合的角度来看,都与满足教育转轨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有机化学是中药专业学生入校的第一门重要基础课,不仅为后续分析化学、中药化学等课程提供必备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还担负着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的重要任务。教师上好有机化学课,对中药专业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化起到特殊的作用。有机化学的部分知识贴近生活,学好有机化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很多的常见问题。本来有机化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学习起来应该很容易,可是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相反问题很多,经过了解,我发现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害怕,以及对有机物结构的不理解。招生时的文理兼收导致学生的化学基础差异很大,给有机化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对中药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有以下几点设想。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习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真正进入有机化学的学习之前,要给学生上好第一堂课,在这堂课上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给学生进行讲解:一是向学生讲解有机化学在平时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和作用,比如有机化学在医药、农药、材料、药物合成等多个领域的具体应用,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给学生介绍学习有机化学应注意的问题和学习方法,消除学生对学习有机化学的畏惧心理。二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有机化学时掌握有机物的结构的重要性,结构决定性质,各种官能团的讲解要详细。

二、提出做人道理,落实育人目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任课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有义务向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利用我国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为振兴我国的中药事业而学习的热情。在进行爱国主义的教学中,可以渗透职业理想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不能把进入大医院、大城市作为唯一的就业途径,而应该面向基层,到农村去,到老少边穷地区去,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大学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授课进度快,课堂复习辅导时间少,但自习课相对增多。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重视课前预习及课后归纳,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可以先告诉学生每章的重点、难点,讲授大约几学时,讲授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心中有数。每次提前下发预习内容,给学生布置明确、具体、带有启发性的阅读作业,或设置一系列思考题,帮助他们把握重点,了解难点,预先了解知识的脉络体系。每章内容学习完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先自己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

四、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有机化学的特点是物质种类繁多,如果教师不注意调整教学方式,一本教材、一支粉笔,面无表情地讲完一本书,学生就会死气沉沉,心不在焉地听完一本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强烈的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探索精神,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獾油可治烫伤,事实上除獾油以外的不少动物油、植物油都有一定的消炎作用,由此引入油脂的教学,学生会较有兴趣,也密切了有机化学与中医药的联系。

五、发挥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实验是树立学生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科学态度的树立,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刚毅顽强、对事业充满信心的素质等[2]。教师做演示实验时,要讲解各种仪器的正确操作,边演示边讲解,并指导学生边看边想边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概括等方式来发展思维能力。在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步骤、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后能保持安静,按指定座位就座,清点好仪器,防止进入实验室后“照方配药”,效果不佳。实验中,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一丝不苟地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要让学生明白,化学反应都是有条件的,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中,加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体,应使液体迅速升温到170℃,才能生成乙烯气体,如果加热到140℃,就生成乙醚。学生通过对所记录的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运用,不但可促进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安全、爱护公物、节约药品等方面的教育。

总之,在中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除了要教学生基本知识以外,教师还应教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新世纪的中药高素质人才而教书育人。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在不断思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才能越教越好。

参考文献:

[1]段志坚,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4.10.

篇5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大学生 科技创新 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19

0引言

随着科学的发展,中医药学科的纵深不断拉长,科技教育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医药改革、万众创新的政策加速了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学科知识、自主意识、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能力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等中医药人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创新的基础来源于扎实的专业训练。秉持这一培养理念,山东中医药大学于2006年正式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简称SRT),迄今批准立项1000余项。“十一五”期间,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十二五”期间扩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2013年,我校加入该计划,截至2016年,获批国家级大创立项300余项。在SRT管理的基础上,山东中医药大学从学校层面上规范化、制度化地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构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奠定了有力基础。

1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围绕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我校突破传统的制式教育,采用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融合的教学培养模式,逐步探索和实践了以多学科交叉培养、项目化科研训练(SRT、大创)和综合型实验教学平台集约化管理为主线,以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与开放为保障,以实验课程动手能力培养、实训项目开发、学生科研能力训练以及大学生创新训练平台建设为抓手,多课堂联动、“学校、学院、导师”三级管理的科技创新能力一体化培养体系。

(1)积极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加强思维和技能训练。构建实践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学校设立“科研与思路”、“实验室基本操作技术系列课程”、“实验动物基本操作”等实践创新必修课和选修课,要求学生获得SRT立项后,必须参与相关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在实验实训平台上完成对专业知识链条的延伸拓展。

(2)整合多方资源,为学生科技新活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主动作为,促进“科技整合”和“资金整合”,加强资源关键要素的协同创新。将原隶属于各学院、教研室的近30个实验室按功能重组,创建了以中医药为主体,融合文、理、医的中医药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平台由12个功能模块组成,实行一体化运行,是省内第一个集约化管理的实验教学中心。

(3)构建服务型管理队伍,严格规范项目管理流程。通过设计科学的制度安排,引导各类主体加强协同创新。纵向建立“学校、学院、导师”三级管理制度,横向整合学校各机构资源,构建了“全面、全程、全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现点、线、面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导服务。

与此同时,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把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规范化、制度化,完善SRT和大创课题的申报、立项、中期检查、指导、经费监督、结题验收等管理制度。

2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2.1提升科研训练实践性和培优性,促进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进一步融合

根据培养目标不同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项目三个层次,分类(或分专业)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对中医药专业,根据其特点建立了以实验与工艺操作为基础,以实验设计为主线的训练机制,着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行组建团队,基于导师科研项目或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课题,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题论证以及实验方案的制定。项目实施期间,学生亲手操作实验、整理分析数据、撰写总结报告和学术论文、参加结题答辩。

建立完善的学科竞赛体系,依托SRT和大创项目,把学科创新竞赛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大胆地设计和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训练项目,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2.2实行开放式管理和动态管理,打造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科学评价体系

建立和优化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管理平台的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构建“学生、教师、管理队伍”三向评议机制,形成统一管理、自主研学的管理体系;建立由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专业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备选信息数据库,召集各学院指导教师以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作为基本出发点,结合自身科研情况报送SRT备选课题。

学校统筹课内、课外学习空间,组织开展了“灵岩论坛”、“鹊华讲堂”、“科研能力攀登计划”、“岐黄之术,革故鼎新”论文大赛等活动,拓展了大学生的科研思维,完善了大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工作创造了条件;制定激励保障措施,提高学生、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重视结果与重视过程相结合,构建发展学生潜质的测评指标,考核过程着重强调创新能力、创新办法和创新环境等要素。

2.3加强资源共享和多元交流,搭建多模式的“校-企-研”大平台

联合教务处、科研处、后勤处、设备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营造“全员育人、全员创新”校园文化氛围,建立集项目管理、项目监控、师生交流和职教协作为一体的信息化交流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便利和保障;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资源,拓展合作模式,邀请优秀企业家来校开展创新讲座或担任校外导师,专门开辟企业需求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实验中心充分发挥国家级综合实验实训大平台的优势,面上覆盖、点上突破,面向全校学生课外创新研究实行全天候开放。将每一个SRT和大创项目落实到具体的创新训练平台,由创新训练平台负责对学生项目进行实验室安全与实验技术培训指导、实验耗材管理等。以“百草园”平台为例,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和展示野生中药材,并进行药用植物的研究和栽培试验,以供另一创新平台“GMP”车间进行进一步的药材加工和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之间相互支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动手和科研创新机会。

3探索与创新

3.1实践理念创新――“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实践创新”

(1)实行“项目导师+实验导师”的双导师制,双管齐下,全面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顶层设计,从培养科研思维入手,对有科研兴趣的同学进行系统培训。

(2)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更新实验内容和教学手段,进一步完善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3)进一步挖掘、整合教学及科研实验室资源,购置相关仪器设备,完善虚拟仿真实验平_,线上线下一体,打造学生专属的创新训练实验室和实践活动基地。

3.2培育机制创新――“长期培养、内部流动、课题贯穿、精英培育”

(1)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创新教育导师库,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坚持全员参加、专兼结合,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2)利用创新平台实现创新培育的长效机制,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创新平台交流新思路新方法,分享心得,选择合作伙伴。

(3)建立导师队伍与学生团队交流平台,加强导师学生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引入双向选择机制,导师和学生可根据自身研究需要和专业特长,互相选择。

(4)以课题为抓手,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发现苗子,根据学生特长着重培养,打造精英团队,强化传帮带,系统培育高质量创新成果,为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篇6

西医学是以解剖学为基础,建立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之上,与当今的科学发展思维一致。与西医学相比较,中医学是建立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形成了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为主导的系统论思维,进而形成了一整套辨证论治的治则与治法[3]。中西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体、健康和疾病进行了解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与思维模式。虽然中西医都是以病人为服务对象,以治愈疾病为目标,但由于基础理论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等存在很大的差别。故中药临床药学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来开展合理用药得研究与实践工作。如中药、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应以是否符合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等中医药理论为判断标准。

2中西医治疗药物的差异

西药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纯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等。其化学成分单一,结构清楚,作用靶点明确。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相对于西药而言,中药属于由食物衍化而来的自然药物,药物成分十分复杂,多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等,药食相兼,注重君臣佐使配伍使用,起到增强、协同、减毒等作用。鉴于中药的特点,中药临床药学也具有一些自身的内容与特点。

(1)中药的质量。与化学药物不同,中药的质量受基源、产地、炮制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在目前中药质控模式及相关的监管机制尚不十分完善的背景下,中药师还应肩负起严格规范生产、提高药品质量的责任。

(2)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与化学药物不同,中药成分复杂,在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代动力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等方面往往更为复杂,应探索建立与中药特点相适应的临床药学方法、模式和体系。

(3)中药的煎药方法。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之一,它具有可随证加减药物的优势,体现了中医辨证用药的精髓。与化学药物或中成药不同,汤剂往往需要临服用前再进行科学规范的制备。除了部分患者接受医院或社会药店的代煎药的技术服务以外,较多的患者选择自制。由于中药饮片种类繁多,煎煮时对加水量、火候、时间、煎煮程序、特殊煎法、等要求较多,这就需要药师耐心的进行煎药技术指导,防止因制药过程不规范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或产生用药安全问题。另外,中药注射剂也是一类特殊的中药剂型,由于其具有疗效发挥迅速、成分复杂、用药安全问题突出等特点,也应受到更多关注。

(4)实施临床药学人才的差异。临床药学是一门多学科相关的综合学科,需要掌握药学、医学等许多知识。而由于中医药特有的文化属性,中药临床药学要求药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中药专业知识,还应同时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临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中医药文化方面的知识以及西医药学方面的各类相关专业知识,才能胜任中药临床药学的工作。

篇7

在峨眉山,听有经验的老师介绍有很多药用植物都是很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但以我们现有的知识和眼光很难发现真正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药材,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要注重从基层学起,干起,拓展知识面,不要局限在课本知识应多与外界交流。实习刚开始我就意识到无论做什么吃苦耐劳,勤学多问,善于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离开峨眉山,我们又来到绵阳的一家中药饮片厂,在观看操作人员操作机器设备的同时,技术人员向我们介绍了药材加工的工艺过程以及中药饮片的正确储存方法,并参观了中药库房,认识到正确储存药材的重要性。从中我发现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具体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将来实习时,要善于观察并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在绵阳的三台县的麦冬生产基地,我们了解了麦冬的种植,加工,销售情况,麦冬作为一味中医常用药材逐渐向保健品方向扩展,其巨大的市场潜力给我们中药学工作者提供了发挥空间。在江油,附子的种植,加工,销售情况使我对中药材的种植又有了更深的认识。附子除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外,还用于人们的饮食。作为药膳已被人们接受并喜爱。它使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身体健康,因此附子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很值的我们倍加关注。在都江堰的梅花鹿饲养基地,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梅花鹿和熊的饲养以及鹿角,熊胆的取得过程,还参观了他们的产品交易市场。

篇8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本文就目前中药饮片普遍存在的质量隐患及对策进行浅析。

1 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中药材种植隐患 同一种中药材产地众多,不适当的引种使许多药材不具有地道性,如:牛膝、白芷等。药材的生长活动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土壤成分对中药内在成分影响极大,我国的道地药材就是中药品种与生态环境的最佳统一。由于近年来对一些中药材的过度采挖,很多优质品种的野生资源急速减少,一些野生中药材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甚至濒临灭绝,如:野生的天麻、三七、冬虫夏草、肉苁蓉等。由于药农缺乏药学知识,在药材栽培中随意使用农药,为了增产随意使用化肥,在药用动物的养殖中使用激素等,从而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

1.2 药材的采收时间不当 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同一植物仅采收时间不同,对质量影响很大。不少药材未到收获季期或者最佳收获期即被采收入药,如:薄荷应在花期采收,此时发油含量高,而有人为了药品的产量偏在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又如杜仲一般种植10年才开始采收,但药农为了早点获利生长2~3年就采收销售,由此可见药品的质量会大受影响[1]。

1.3 炮制规范不统一,质量标准不完善 目前,《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地方中药材炮制规范共同形成了中药饮片的三级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收录的534种中药材,有379种需要切制或者炮制后方可入药,对于这些品种均应制定饮片质量标准,但实际上仅有20种有质量标准单列,《中国药典》2005年版也仅是新增和修订了3个饮片品种的质量标准,1988年出版的部颁标准《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只收集了554种常用中药材的炮制规范,但全国药用资源共一万二千余种。其中在市场上流通较大的品种就有数千种。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还没有统一的炮制规范,饮片生产基本上还是以地方炮制规范为主,其名称、制法及操作工艺各地差别较大,况且,绝大多数饮片质量标准只是外观质量性状和简单的物理化学鉴别描述,相当数量的品种无专属性鉴别,更无含量测定,还缺乏对有害金属、坤盐的限量要求。这种现状,给药品检验、监管带来很多的困难,饮片质量难以保证。

1.4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而言,我国中药饮片的突出问题就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问题,具体表现形式有:(1)伪品、混淆品时有出现。如红枣皮冒充山茱萸;小平贝混充川贝母;理枣仁混充酸枣仁;赤链蛇加工后冒充金钱白花蛇等。(2)人为造假。如法山甲用明矾浸泡增重;海马内灌水泥;全蝎用盐水浸泡增重等。(3)药渣回用。如丁香、檀香提取挥发油后供药用;(4)人为掺杂。酸枣仁、柏子仁掺果壳;菟丝子拌沙子等。

1.5 生产不规范 目前我国药监部门规定中药饮片的生产必须是正规的饮片生产企业生产,并且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但从实际来看,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还是十分复杂,虽然在中药饮片的包装上贴着某某企业生产,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中药饮片都是在小作坊生产后加贴正规企业的标签。

1.6 购销渠道混乱 当前违规经营中药饮片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安国、亳州等地的药材批发市场,超范围经营中药饮片由来已久,饮片来源稳定,销售客户稳定,加工、批发、分销形成网络,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整顿,但始终割不断其利益链条。这些饮片都不是正规的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他们的生产条件简陋,生产工艺简单,饮片质量无保障,只是靠价格低廉来占据市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某些单位从无证经营者、个体户或集贸市场等非法渠道购进质量差,价格低廉的中药饮片,使得部分劣质的中药饮片进入了医疗机构的药房。

1.7 贮存保管不善 有些医院或药库等单位没有足够空间存放中药饮片,只能简单的堆放在一起。众多的中药品种所含成分各不相同,有的怕热、有的怕潮,若贮存不当,饮片即会发生霉变、虫蛀、变色、走油等现象,致使中药饮片变质,失去了应有的疗效。

1.8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中药人才缺乏 中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现在从业中药的人员,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有专业技术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或者学习,特别是在农村的涉药单位,他们的知识面窄,识别能力差,工作只是凭感觉,缺乏为中药饮片实施严格把关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能力。

2 改进建议与对策

2.1 统一和完善质量标准 研究与制订全国统一的中药炮制规范及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明确其产地、生长周期、药用部位、规格、色泽、水分、卫生学、显微鉴别、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毒性成分和农药残留、重金属测定及其指标控制,使饮片的质量评价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客观上量化指标,为饮片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督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逐步实现中药饮片的批准文号管理制度,彻底改变中药饮片良莠不齐、优劣混杂的状况,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现代化[2]。

2.2 加快建设符合GAP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 中药材种植资源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是保证中药材生产的基础条件,规范中药材栽培和加工技术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是保证中药质量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条件。而中药材GAP是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的多种因素,规范药材生产的多个环节乃至过程,从而达到药材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系统的质量管理规范。因此,要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在野生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必须尽快建立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

2.3 规范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 抓好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工作,依法加工炮制,严格控制饮片质量对中药治病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中药材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炒、炙、煅、蒸、煮等加工炮制方法的管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直接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所以,中药饮片的炮制必须严格按照炮制规范进行[3]。

2.4 规范中药饮片的购进渠道 从合法的渠道购进中药饮片,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施GMP,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是规范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其目的就是杜绝假劣饮片的流通,净化中药饮片的市场。所以,我们涉药单位购进中药饮片,必须从有资质的合法企业购进中药饮片,不能贪图利益从非法渠道购进劣质的中药饮片。

2.5 重视业务培训,培养中药专业人才 中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发展,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做好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提高广大从事中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老一辈中药人员的传统经验,使其有识别中药真伪优劣的能力。积极利用中医药专业院校的力量,加强后继中药人才的培养。促使从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掌握中药发展的新动态,了解伪劣中药饮片产生的原因,增强识别中药真伪优劣的能力,提高业务素质,适应中药现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草药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篇9

1.1研究前期准备

第一阶段:对2006、2007级中医临床专业学生进行了关于中药实践课程意见、建议的调查问卷,和后续临床课程教学反馈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为后续临床课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4]但是由于受到现有条件的限制,仍存在很大缺憾,如标本室陈列标本破损陈旧;药用植物园原生药物数量过少;缺少药物鉴定、炮制、制剂及基本的临床实践应用等相关内容;原有学时数过少(28学时)等。有鉴于此,我们对近十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在完善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炮制、鉴定、制剂及临床实践等内容,并制定了初步的教学大纲。第二阶段:①对原有的中药标本室进行了改进扩建,更名为中药标本馆。对中药饮片、药材、植物形态标本进行了更新完善,并分类摆放,以利于学生鉴别学习。馆内共陈列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标本四百余种,并在馆壁内侧设有“中药发展源流”文化长廊,通过对历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及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介绍,使学生对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有简单的了解。②对药用植物园原有药用植物品种进行了补充。③对原有自制《中药标本图谱CAI课件》进行了补充完善,重点补充了标本室及药用植物园没有的药物图片;对常见相似药物饮片、药材、原植物形态鉴别进行了整理归纳,制成教学课件。④对中药专业炮制实验课进行了拍摄,将常用炮制方法:炒、炙、烫、制霜等操作过程制成了教学光盘。⑤对中药专业制剂实验课进行了拍摄,将中药常用剂型:汤剂、丸剂、散剂、片剂、滴丸等操作流程制成了教学光盘。⑥在学校附属门诊,选择典型病例,对其诊疗过程拍摄制成了教学光盘,用于临床见习及病案导学。拍摄了临床常见病:感冒、痛经、腰痛等疾病的诊疗过程。用于加深对解表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的认识和理解。

1.2研究对象

本校中医临床专业2008、2009级已学习完《中药学》理论课程的学生。

1.3研究方法

1.3.1将每年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进行以下教学安排:①参观标本室:对典型药材、饮片标本形态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药材的药用部位及其形态特征,初步了解药材真伪鉴别的要点。购进药物饮片,分发给学生,让其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讨论,以巩固加深对药材形态的认识。②参观药用植物园:对常见原生植物形态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中药的来源及其科属特征有所了解。③观看自制教学课件以加深学生对典型药材、饮片、原植物形态的鉴别。④参观安国药材交易大厅及药材种植基地,以巩固在学校药园及标本室所学内容,并了解药材市场交易情况,开阔视野。⑤观看自制中药炮制教学光盘。让学生了解中药的炒、炙、蒸、煅等炮制方法的操作过程,认识药物通过不同的炮制会改变药物的色、味特征,具备不同的临床功效。如:生地黄外表灰黑色或棕黑色,间有黄心,味微甜,性寒,功效凉血滋阴生津,用于血热证;酒蒸后饮片面乌黑发亮,质软而黏,味甜,性温,具有补血填精功效,用于血虚证。⑥观看自制中药制剂教学光盘。让学生了解常用中药剂型:汤剂、丸剂、散剂、片剂、滴丸等剂型的操作过程。⑦观看自制病案教学光盘。通过对病案学习与分析,了解中医运用中药诊治疾病的过程,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并为后续临床课程打下良好基础。⑧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教学医院及本院附属门诊见习参观,分小组进行模拟病例分析讨论,以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上各项教学内容,①②④项在原有中药实践(认药实习)课学时内完成,③⑤⑥⑦⑧项在课余时间周六、周日完成。第二组:保持原有中药学实践(认药实习)课程内容不变。即以上①②④项内容。

1.3.2课程结束后两组同学均进行:①组织考试,考查学生对饮片、药用植物的掌握情况,统计分析两组同学成绩情况。②每位同学交学习报告一份。③每位同学填调查反馈表一份。

2研究结果

通过对两组同学的考试成绩、学习报告、反馈表总结,分析中药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前后教学效果差异,我们总结出了最佳的《中药学》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方法、学时等)。认为在原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补充炮制、鉴定、制剂及临床实践内容,更有利于弥补中药学理论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接触中药的真伪鉴别、炮制、制剂的方法和要点,有利于加深其对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的掌握,有助于培养“医理通,药性熟”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适度合理的病案导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药功效应用的理解,为后续临床课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了专业信心。

3问题展望

3.1由于受现有条件限制,学生不能象药学专业同学那样,对制剂、炮制等过程进行亲自操作。而仅靠观看光盘,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争取能尽快建设好“中药实践操作”实验室,让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能亲自操作简单的炮制与制剂过程。

3.2现有教学大纲将实践教学集中于1~2个教学周内完成,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今后的教学目标应争取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中药学教学始终。

篇10

摘要: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动物药学服务的模式的转变,服务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动物药学服务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指导动物科学、合理使用药物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以药物预防与科学用药作为选题,加强动物药学预防与科学用药咨询服务,以其能够较好地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药物预防;科学用药;存在问题;对策

1

绪论

随着时代国际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疾病关注的同时对动物疾病的预防、治疗等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当前集约化、高密度动物饲养环境极易造成动物疫病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极大地威胁着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高密度的疾病爆发市场往往给农场主带来较大的人力、物力及财产损失。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动物作为自身生活中的伴侣,它们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动物疾病的药物预防和科学用药上越来越成为了当前兽医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我们国家在动物的卫生防治和动物食品的监督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预防动物疾病除了加强动物饲养管理,做好检疫淘汰、卫生和消毒工作外,应用群体药物预防措施也是动物疾病预防的一条有效途径【1】。实践证明,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对某些疫病采取药物预防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但就当前我们国家畜牧行业发展的一个现状而言,在动物疾病的药物预防与科学用药这些方面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只有不断努力完善、逐步解决,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畜牧行业的长足发展。

目前,在畜牧行业,安全用药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安全用药的保障能够促进合理、科学的使用药物,能够促进药物使用对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效果,保证了药物的治疗目的,如果使用药物不够合理,则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甚至滥用药物会严重威胁到动物生命。因此,药品质量是好还是坏、药物使用合理与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合理规范化的指导用药对于动物疾病的药物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研究动物疾病的药物预防及科学用药能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有效服务,也为治疗疾病提供更有意义的指导【2】。

2

动物疾病的药物预防治疗的相关概述

2.1

药物使用的原则及其重要性

关于药物使用的原则性问题,首先需要对症下药。每种药都有它的适应病症,如果滥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的还会危及到动物的生命,结果将得不偿失。其次选择好的给药途径在动物对药物疗效的吸收方面会事半功倍,例如是选择饮水口服还是拌料服用对于某些特定的药物在疗效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另外要特别注意药物配伍、联合用药,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兽医工作人员常常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起来使用,如若联合使用得当可增强疗效,否则药效减弱的同时可能产生毒性增加的后果,将得不偿失【3】。除此之外用药剂量的准确性不容忽视、用药剂量的准确性的把握要得当,治疗时用药量要足,疗程要得当,否则效果也会不尽人意。当然,对动物用药也要考虑到动物种类的个体差异,药物种类、疾病种类、动物种类这些因素要综合考虑,投药时要综合动物本身的特点。

2.2

提高药物使用的依从性

目前,人们对于动物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关注动物疾病,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及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采取越来越规范、严谨的方式,加大在动物健康保健中投入的力度和深度,在动物药物的研发力度及使用上的规范性也不容小觑,在对动物病情状况以及发病原因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同时,在药物科学使用对于动物疾病的药物预防上也逐渐加强了认识。在当前宠物医疗行业规模化蓬勃发展的当前环境下,对宠物医疗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动物疾病治疗的期间对于药物的规范化使用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意识形态的局限,以及当前我国兽医发展阶段的限制,很多兽医从业人员对动物疾病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没有足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导致对药物用药量、用药方式、用药时间以及药品是否过期等问题缺乏科学较为明晰的认识。因此,动物医疗工作人员应当加大动物药学服务学习上的投入,掌握更多的动物药学知识,药物服用方式要求和对不用药物功效的辨识。科学合理用药,高效用药、以促进动物疾病的药物预防及科学用药的长远发展。

2.3

促进合理用药

很多药师通过对患病动物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发现、记录、总结使用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动物只有在药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从内心深处接受药物服务,这样服务功能的效果才会更加显著。动物药学服务工作者应当注意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尽可能多从动物药师处获得最新的动物药物使用效果指导,指导动物正确使用药物、按照药物的特性科学使用、掌握药物的用药时间以及药物的储存和使用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动物。同时,药师应当在不影响药效及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结合动物主人的经济条件,为动物推荐价格适中的药物,效果好的药物,让动物真正体会到用药用到实处,已达到效用最大化。动物医院药师应当从药物剂量、用法以及搭配是否合理方面入手,重视药方的审核和书写,保证药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正确的药方才能保证药房发出的药物的正确性,同时也为了节约双方时间,避免交待不清楚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特殊药物以及使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药物应当进行专门的解释和指导及列示,甚至需要安排专人为动物主人进行讲解和用药指导,来满足不同动物的用药指导需求。

3

药物预防与科学用药存在的问题

3.1用药发生差错

在药房的调剂过程中,常常发生剂量使用不当,剂量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药品发送的过程中,由于药师看错标签或贴错标签,均会导致拿到的药品与其治疗无关,或是不适宜该种动物使用;药房发出的药品存在过期、变质,严重的会危害到动物生命安全;发出药品时,没有向主人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说明之类的问题时有发生,甚至用药指导书写潦草无法辨认。除此之外也常有动物在用药时间、用药间隔、用药疗程以及用药方法上发生错误,甚至发出有配伍禁忌的药品及发出不具有处方权的医师为动物开的处方【4】。

3.2用药指导不够

药师的基本职责是对动物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指导其合理使用药物、科学用药,提高动物的治疗效果,对动物早日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药师发药后通常并没有做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没有解释正确用药量、用药时间、用药流程,造成没有严格按照病情服用药物,给动物生命健康带来不利的后果。例如:误将药物内的干燥剂服用,造成严重的用药失误;甚至,有看错药物用法以及用量问题,没有重视注意事项,用药前后顺序颠倒,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毒副反应。

3.3药物咨询服务不够到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物使用逐渐有了深刻的认识,越来越重视动物身体健康问题。传统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服务要求,也很难满足当前的需求,对药物咨询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应当深刻反思自身的问题,不断从中汲取教训,提高药物咨询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好动物药物咨询服务。采用专业的医药知识,结合临床试验,做详细的说明,增进与动物的沟通和交流,促进高效完成每一次动物药学服务。

3.4

行业发展阶段的局限

我国的兽医行业相对于很多西方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具体的行业规范。经验主义往往占据着比较主导的地位。目前很对兽医工作人员并非持证上岗,同时也有在治疗动物疾病时缺乏对患病动物进行彻底检查、临床检测数据的支撑及分析,甚至有些从业人员并未在兽医药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而是过多的依赖自身过往的经验,在对患病动物给药方面存在误区,大大的耽误了动物疾病的治疗。

4

提高合理用药的对策

4.1防止调剂差错

兽医药房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所在岗位的重要性,对待动物要耐心,认真负责,要有一个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动物。药房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发生差错的危害性。不仅要在工作中积极应当每一次调剂工作,而且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动物药学知识储备,熟悉药物的特性以提高药物的使用效果,达到疾病预防、控制及治疗的目的。动物医院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药房管理制度,结合医药及药房的自身情况,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药品调剂差错。坚持做到司药过程中的四查十对。发药时应详细进行解释说明使用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并对后期进行及时的跟踪,将反馈信息及时记录。药品使用过程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降低用错药物的危害性【5】。

4.2转变工作模式

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兽医临床的发展,需要转变工作模式,避免窗口内外沟通渠道的阻碍,成立开放式咨询、发药窗口。开发式发药窗口有助于促进医师和动物的沟通,增进与动物的沟通交流,提高服务质量。为动物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用药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为动物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

4.3加强用药咨询

药咨询服务是动物医院一项新的重要工作,开展动物药学咨询服务,提供动物与药师的直接交流机会。兽医药师需要具备专业的医药知识、专业的咨询技能,才能提高服务水平。药师良好的职业素质、不屈的责任心,耐心解答用药咨询,主动介绍药品的使用常识,对不懂得问题及时记录、答复,药师要用专业知识来保证自己的咨询服务能够做的更细、更好。

4.4完善工作规范

优良药房工作规范是保证动物医疗服务质量的根本措施,药师应面向动物和社会提供全面的动物药学服务。兽医药师有责任对动物提供药物及其用法的客观可靠的忠告,并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和促进健康。药师是动物药学服务的主要承担者,药师应当制定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完善咨询服务的规范,提高动物药学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用规范的语言、规范的指导、规范的药物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用药指导。

第一、充分考虑药物的药理特性,再选择用那种药。

内服能吸收的药物,如盐酸多西环素、乳酸环丙沙星、氟苯尼考等,可以用于全身感染;内服不能吸收的药物,如痢特灵、磺胺眯、硫酸黏杆菌素等,只能用于胃肠道感染;一般的抗菌药物很少能进入脑脊液,只有磺胺嘧啶钠可以进入,治疗脑部感染时应首选磺胺嘧啶钠。

第二、根据药物应用药理特点,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

苦味健胃药,如龙胆酊、马钱子酊等,只有通过口服的途径,才能刺激味蕾,加强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如果使用胃管投药,药物不经口腔直接进入胃内,就起不到健胃的作用。

第三、根据药物应用药理特点,注意药物的有效浓度。

例如肌肉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有效浓度可维持时间为12小时。因此,连续肌肉注射卡那霉素,间隔时间应在10小时以内。而青霉素由于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相对较短一些,粉针剂一般应每隔4小时~6小时重复用药1次;但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由于缓释的原因,则可以间隔24小时用药1次【6】。

5.结论

总而言之,动物医院科学用药与否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水平、临床疗效、经济效益、社会声誉以及医院的整体形象,而且对动物的疾病治疗防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兽药用以治疗、预防和诊断动物疾病,安全用药、经济用药、科学用药重点在于“以防为主,防治并重”。药物预防与科学用药两者对于动物疾病的治疗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最用,两者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马超.中小猪场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保健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07):130.

[2]房诗薇,黄玲利,谢书宇,王玉莲,瞿玮,程古月,刘振利,袁宗辉,郝海红.兽用抗菌药耐药判定标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9,44(06):667-673.

[3]靳晓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04):142.

[4]郭云芳.药物预防的误区及科学施用方法[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12):59.

[5]陈营.鸡霉形体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其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18(07):104.

[6]朱飞.兔球虫病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18(0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