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范文
时间:2023-11-07 17:3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51-02
数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创造性思维除了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这里的“独创性”不只看创造的结果,主要是看思维活动是否有创造性态度。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创设思维情景,诱发学生的创造欲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发展和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亚里士多德曾精辟地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发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在课的导入阶段进行悬念设置,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渴望与追求,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听课热情的目的。我在讲三角形的特点时,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三角形,我在课前让他们准备许多形状、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看谁准备的最多。在上课时,我让他们拿出来自己事先准备的三角形进行比较,看谁发现的问题多?学生在动手前就已经对三角形进行了自己认知范围内的分类、比较,但他们由于知识和潜在能力的影响,还不能对三角形进行准确的分类,就会有疑惑。这样学生就带着疑问走进了课堂,头脑中自然就形成一种悬念。这时,我就因势利导:同学们已经找到了许多三角形,你们发现这些三角形是否一样?他们是否有区别?你们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了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讨论、发现三角形的特点,相信你们通过合作一定会找到答案。然后引导学生从边,角等方面去讨论、发现,和老师一起概括、总结。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快在老师的参与指导下解决了问题,学习效果显著。
在这节课的导入方法中我就是利用了学生求知欲强的心理,为学生设置了一个个小小的悬念。为了能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会积极思考,自然对所学知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这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当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2.启迪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任何创造过程,都要经历由直觉思维得出猜想,假设,再由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实践操作、检验,证明猜想,假设是正确的。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也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
因此,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而直觉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数学直觉是建立在知识扎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深厚的功底,就不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告诫学生千万不要把“直觉”当作是凭空臆想、想当然,胡乱猜想。猜也是有根据的,数学直觉是建立在扎实知识基础上的。知识储备越丰富、越广泛,逻辑思维能力就越强,猜对的几率也就越大。要告诉学生:“没有苦思冥想,也不会有灵机一动,直觉的灵感是勤劳和自信的产物。”
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是安排在学生已熟悉了镜子里的图形的基础上的,因此,可以提供一些生活实例、图片等,让学生明白左右交换的特点。让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猜测,凭直觉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特点。镜子与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讨论,动手操作,绘画,对折等实践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简单的教学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真正理解,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并不枯燥乏味,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3.培养分散思维,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都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要经常启发学生打破框框,走出书本,进行多项思维,并进行分析比较,异中求同,合理中求灵活,求简捷,不断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改变以往由教师演示,推导给学生看的旧教法,让学生借助旧知识,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知识,在巩固、识记乘法口诀时,有效预设,创造互动,化枯燥为有趣。如:首先让学生回顾一首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那么2只,3只,4只,5只青蛙呢?学生很感兴趣,都积极参与,举手回答。从而达到了复习巩固乘法口诀的目的。
篇2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幼儿;美术教学
美术教师必须站在积极协助幼儿发展的立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或教学。
一、尊重幼儿的意愿,使幼儿想象与创造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1.尊重幼儿的意愿,尊重幼儿美术表达的方式和方法
为了引导幼儿既有主题地进行绘画,又注重给幼儿的想象、创造留有空间,使幼儿自身的情感、想象得以充分的体现,自主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可将过去的主题画变为主题意愿画。如:户外活动时,幼儿发现了蜗牛,对蜗牛非常感兴趣。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幼儿观察,并进行主题意愿画:《快乐的小蜗牛》。蜗牛是绘画的主题,围绕小蜗牛,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地表现某一情节。有的画的是蜗牛妈妈驮着蜗牛孩子做游戏,有的画的是蜗牛在小雨中散步,有的画出了小蜗牛进行爬树比赛,画的主题都是蜗牛,但每个孩子所表现的主题情节却各不相同,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美术活动的发展规律
要顺着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选择美术教育的内容及美术教育的方法。如:3岁前幼儿处于命名涂鸦阶段,画出的主要是各种线条。这时教师可与幼儿一起玩线条游戏,同幼儿一起发现所画出的随意线中隐藏的东西。3~4岁左右的幼儿处于象征期。他们画出的图像非常粗略,大部分是在线圈上添加线条,描述自己印象深刻、感兴趣的事物的局部,最典型的画法是头足人。这个时期安排绘画的内容,主要是选择那些外形近似于圆形的事物,引导幼儿通过图形与线条的组合,表现感兴趣的事物。
二、处理好幼儿美术技能与幼儿自主创造的关系
1.运用观察与概括的方法,提高幼儿美术的表现力
观察与概括的方法:是指对事物基本要素的观察并用简单的形状进行概括的方法。其目的是加深幼儿的视觉印象,把实物转化为平面或立体的图形,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如:小鸡有圆圆的头,头上有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嘴,头的下边有圆圆的身体、树杈一样的脚……这样即使成人不示范,孩子也会画,而且画得生动有趣。幼儿在掌握了个体事物的表现方法后,就要引导幼儿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观察与概括。通过对比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幼儿借鉴相同。让幼儿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幼儿的变通能力。
2.引导幼儿研究事物结构,发现事物不同形态的方法
研究构成事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的要素不变,突出特征,变化其要素的形状,掌握表现同一事物、不同形态的方法。例如画鱼,美丽的海底世界无奇不有,鱼的种类也是变化万千,但无论如何变化,构成鱼的主要组成部分(头、身体、尾巴)不变。变化各部分的形状,可画出各种各样的鱼。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象,随心所欲,随意而动,创造新的美术形象,美术的表现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3.启发幼儿围绕主题进行联想,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美术表现力的核心是创造。幼儿在观察、概括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表现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就需要启发幼儿围绕主题展开联想。如:在幼儿对比观察、概括鸭子和天鹅以后,又知道怎样表现不同动作、姿态的方法。这时给幼儿讲述《丑小鸭》的故事,引导幼儿画故事,还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想象,画小鸭的故事、画天鹅的故事、画发生在小鸭与天鹅之间的故事,开启幼儿想象的大门,鼓励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和想法。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解决了美术技法与幼儿自主创造的关系。
三、开启幼儿想象的大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1.从美术活动的各个环节入手,精心设计、细心筹划
欣赏的选材要富有新颖性和多样性,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通过欣赏不同绘画形式、表现方法的美术作品,开阔幼儿的眼界,把幼儿带入艺术创作的王国;材料的提供要丰富、多样,使幼儿的想法尽情发挥。材料的种类要丰富,既要有绘画、泥塑、纸工、综合制作的必备材料,又要有各种辅助材料;美术活动的内容要源于生活,给幼儿想象、创造留有空间。
2.利用事物外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引导幼儿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或同一主题不同的表现方法,扩展幼儿思维的广度,感受不同表现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丰富幼儿绘画的语言。同是“爱”的主题,可以启发幼儿从多方面进行思考、表现。既可以画出妈妈对自己孩子的爱,也可以画人们对大自然的爱,还可画鸡妈妈对小鸡的爱。同是爱的主题,还可以引导幼儿尝试用线条装饰画、色彩装饰画、水墨画、水彩画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去画,通过对比欣赏,感受不同的形式美。
引导幼儿利用事物外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联系和想象,变化背景或添画局部,表现不同的绘画主题或不同的事物。提高幼儿的变通能力,发散幼儿的思维,使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
参考文献:
[1]滕兰亭.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J].发展,2011.
篇3
一、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宽松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初次学习物理的学生一般都觉得物理比较有兴趣,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许多物理实验都能让学生浮想连翩。但过不了多久,一部分学生就会对教师自认为是很精彩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麻木,甚至是讨厌。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没有及时满足学生好奇的各种提问,折断了学生联想的翅膀,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个地抓进了他们不心甘情愿进去的知识框框中。
爱因斯坦在回答别人问他为什么能作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问题罢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于学生的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宽容待人,让学生平等地人人参与教学,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难。其次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的所谓成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世界。多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在教学中可以介绍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勇士的事迹,以此来鼓励学生对前人的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勇气;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勇于发展的精神。即使学生的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提法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不要把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三、开拓知识领域,训练发散思维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就更能使学生容易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这说明知识的广博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开拓知识面,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课内要狠抓“双基”的教学和训练,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使学生有能力打开分析问题的思路。其次鼓励学生求异和发散。求异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思维是在一定水平上,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寻求事物间的纵横向联系,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求异和发散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在习题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设想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训练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作出伟大的发现。”直觉猜测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科学家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他们的直觉。直觉对于新出现的现象或事物,能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直接地认识到其内在本质或规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突变、升华,当然直觉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联想和想象对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很重要。联想可以把多个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容易触发灵感而引起新的发现。想象能不断地改造旧表象,创造新表象,是创造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自由联想的习惯,使他们敢想、爱想和善于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还要启发学生:①根据已知进行联想,判断结果;②通过联想证实已知的结论;③运用联想进行实验设计;④根据有关知识进行比喻想象;⑤发挥自由假想,通过假想养成学生爱幻想、爱探索的习惯,从事物的另一面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
篇4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在素质教育进行到深化推进的关键时期,小学科学的教学已然成为一门与语文数学并驾齐驱的文化课程,其存在意义不仅能够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纵观全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的小学,都致力于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性改革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希望通过有策略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从多方面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形成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良好心态。这对于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和综合素质教育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一、现阶段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现状
通俗地讲,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课程,要求学生利用已学的科学知识进行日常科学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从而得出结论。但目前而言,大多数学校由于经费和设施问题,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由于经验不足,师资力量欠缺,科学课往往也是含糊了事,不是找数学老师代课,就是找兼职教师讲课,没有正式的科学素养和系统的科学知识,只是单纯地视之为普通的课堂教学,甚至认为其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如此这般的积弊使得小学科学的教学毫无进展。教学应当是一个从心理到行动的过程,倘若在认知上并未形成端正的态度,又何谈有策略地进行课堂教学呢?长此以往不仅导致小学科学课难以顺利进行并且取得成效,还会使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厌恶心理,误解科学课的真正意义。
二、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无论哪个时代,创新思维都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存在,它不仅可以指导人们进行新路径、新方法的开拓,还可以催生无数跨时代的成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小学阶段作为一个学生接受系统性学习的开始,尤其要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打基础,其中就不乏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思维不仅可以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发挥重大作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一种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按照社会要求进行,切不可盲目作为,考虑到科学课程的探索性和实践性,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则可以在多元化的教学环节中得到培养和巩固。在保证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思维系统,还可以确保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综合能力进行日常学习,获取相应知识,做到全面发展。
三、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策略
1.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设备的渗透力度逐渐增强,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商业领域都有它的身影。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其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的能力培养保驾护航,同时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力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学。如在进行“植物的一生”这一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花的各个结构和生长历程,更为直观地展现相关知识,同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如此可以图文并茂地让学生认识到花朵成长的相关知识,强化记忆,减少了课堂上再三讲解强调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将相关的资料上传到学习网站上,让学生自主登录网站进行自学,从而进行课后知识的反馈和深化。通过多媒体资料进行课程资源的最大限度开发,不仅更新了教学观念,了以往口耳相传的陈腐教学方法,还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的视角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欲望。
2.在课堂上重点突出科学探究
科学学科实际上是一门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学科,探究不仅是科学课的核心,更是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在实际的教材里,探究也被视为学习重点,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尤为重视。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尚处于待开发阶段,因此考虑到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活跃性,在课程探究环节的安排上要慎之又慎,尽量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其进行科学问题的探究学习,塑造创造性思维。如在进行“固体和液体”这一单元的学习时,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带好实验道具,在课上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例如,“如何让沉入水中的物体浮上来”“如何区分水和油”等文体,可以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积极与老师进行讨论交流,积极参与小组谈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对复杂的事物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设置不同的探究活动,同时要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进行探究课程任务的安排和完善,在操作中引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整理资料、分析问题、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始终以辅助者的身份进行参与,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
3.重视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
学习应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释放无限的想象力和热情,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一种热情和坚持。因此,在培养学生对于小学科学学习的创造性思维之前,首先要树立起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目前的小学科学教材而言,大多数教材的活动类型和项目齐全,这些活动大多可以让学生与周围的世界充分地接触,克服薄弱的意志力,贴近生活,感悟生活。例如,在进行“养蚕”这一单元的教学时,需要学生通过养蚕的活动来感受小动物的生命轨迹,从而活用课本中的知识进行生活实践,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在蚕的身上,并在长期的接触中提高兴趣,教师就需要不怕麻烦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体验成为科学家的滋味。
4.优化科学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是一种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环节,基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终目的,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就需要细加完善,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合理的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创造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环节细化到问答的态度上,做到有问必答,细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思考,解决疑难。
总之,对于新时期的教育而言,一个学生不仅要有优异的成绩,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如此才能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便是一个重大的任务,它贯穿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始终,为小学生的科学学科学习提供一种思维工具和思维理念。同样的,小学科学教师应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承担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智成长情况、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合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展开科学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了解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开发自身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涯都是十分宝贵的能力基础和能力财富。
参考文献:
[1]王鸿.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2(11).
篇5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培训方法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作为与中华民族存亡兴衰息息相关的事件来实施展开。教育具有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和继承者的重任。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那么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成为影响国家前进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必须对怎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训练创造性思维予以关注。
一、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功能
1.创造性思维可以使小学生养成思维独立性
小学生身心要想健康成长,就必须抓好创造性思维。当然,小学生的思维养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过渡的,要达到从形象思维逐渐提升到抽象思维的目的。从小学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独立思维的培训,尤其是伴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他们就会逐渐减少对父母的依靠心理。在这一过程中,就逐步构建了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就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创造性思维可以辅助小学生养成并强化思维的发散性
低年级的小学生没有太多的生活学习经历,而且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存量也很少,所以,在很多的时候,小学生都会有求同的思维。渐渐地随着小学生年龄心理的成长,他们的思维想法也会逐渐变化,他们会从多种视角、多种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且会渐渐地养成定向的思维方法并且成为自己的惯用法。我相信如果在此期间如果老师适时指导,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发散性。
二、小学体育课堂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式
1.充分利用反面思考法,造就小学生的逆向思维
创造性思维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勇于改变常规、定向的思维方法,转变传统保守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开启反面思考模式,进而找寻到解决问题的全新手段。在我们以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相关动作的讲解示范,带领学生重视动作的要领和细节,最终达到相关的教学要求,牢记并掌握要领。当前我们要指导学生开启反面思考模式,重视体育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我们可以从有针对性的错误行为入手,或者是从一些正确动作的对立面入手,使大家对正确的动作有好奇心理,进而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我们可以把兴趣爱好当做学生的启蒙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他们才会自主地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并找寻解决方案,进而训练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就拿我们的前滚翻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先采用一个具有不易做翻转外形的物体来做范例,当物体难以滚动的时候,学生就会好奇并且想要探究这么难翻滚的缘由,此时老师可以抓住时机加以引导,进而动员学生观察思考,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我想通过这种教学办法,可以使学生从反面教案中明白前翻滚运动的动作要领,就是身体蜷缩得越圆就越容易滚动且距离越远,他们也就掌握了真正的原理和动作精髓。
2.采取探究方式展开体育教学
我们可以将探究性教学方式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我们可以先进行动作活动的实践环节,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并找寻规律。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学会思考并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多角度、多思路地探寻解决办法。以接力跑教学为例,我们可以采取接力区域慢跑接棒的训练,这样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找寻在真正地快速奔跑后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当然,这种小学体育中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要求老师要展开教学的引导活动,主要是应用提问和示范的办法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老师的指导作用还是很关键的,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要及时矫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而且要多找机会让学生练习并发挥到最佳状态。
3.科学设置问题,激励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科学合理地设置疑问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所以,我们的体育教学就要应用这种方法,来引起大家的兴趣和思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寻并解决问题,进而养成发散思维。例如,长跑教学,可以在长跑保持呼吸节奏上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中体会摸索并进行结论验证,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而且我们还可以在立定跳远中,针对摆臂、下蹲、起跳动作设疑,运用大家的头脑风暴,果断猜测并找寻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而言之,教师要积极找寻发现学生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启迪学生的创造性和灵感,应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训练、强化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创造性思维;途径策略
一、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1.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所谓创造性思维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革新能力,从而富有探索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在现有条件和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寻找新规律、总结新理论、创造新方法等。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灵感来源,更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在思想政治授课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对于现实世界中的哲学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通过独立分析和思考,以政治思维从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最终将其解决。创造性思维具体包括求异性思维、探索性思维以及开创性思维。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国家、社会对于人才创造性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创造性能力已经成为优质人才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思想政治的授课过程中,由于知识的深度、广度较之小学政治而言具有明显的不同,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的授课实践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对于辅助教学开展、提升学生素质以及开发学生情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在初中思想政治授课实践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确保受教育者的教学主体地位,增强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在初中思想政治授课实践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抒发,通过主动的发现与探索,完成知识的获取过程;
第三,在初中思想政治授课实践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受教育者逻辑思维的完善,促进学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进而提升自身素质。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速度方面,并将其视为教学的核心任务。而事实并非如此,忽视了创造性的教育,对于课堂教学具有十分严重的负面作用。因此,针对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低年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明显高于高年级,并且在年级高度与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感兴趣程度之间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第二,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思想政治课程可有可无”的想法,认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对于总成绩并无太大益处,而数学、物理、化学等才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第三,许多学生喜欢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而比较排斥课上教学,他们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与自我知识储备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分析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提供依据。依据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几点措施策略:
1.从教学内容入手,培养创造性思维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依托于教材进行开展,教材是经过诸多思想政治学家多年的积累和总结,将实践经验中的精髓部分升华为理论,从而形成的集知识与经验于一体,融理论与情感为一身的教学资料。思想政治教材中既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蕴含丰富的情感哲理,是理论知识与感性认识的完美结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大都是源自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精髓,可谓是“内心情感的结晶”。例如,在粤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珍爱生命》一课,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将两幅具有对比性的图画附于黑板,一幅描绘的是“万里晴空之上,大雁翱翔、马儿吃草……”,另一幅描绘的是“天空乌云密布,土地干裂、马儿无处觅食……”。教师可以为学生给予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上述两幅图画各自代表什么内涵,通过“什么”式的提问,促使学生自发性的调动思维。
2.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是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主要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之外,还要为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疑问,而对于问题的解决过程,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可以将当前发达的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融入课堂教学,从而为课堂教学创造出接近实际的、有利于课程开展的教学情景,进而使学生在情景的作用下自发开展创造。例如,在粤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诚实守信》一课,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韩红创作的一首歌——《天亮了》,并在歌曲播放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在某个秋天,一对夫妻携孩子去游玩,在乘坐缆车的过程中,由于缆车本身的质量问题并且没有合法的许可证,造成了悲惨事故……”。曲终,同学仍沉浸在歌曲的情节之中,进而,教师进行提问“你认为诚信对于一个人是否重要?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哪些方面”,通过提问,将学生从歌曲情境中逐渐过渡到课堂教学环节,同时,利用情景和问题的双重作用,使学生深入思考,更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3.改革作业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
对于课程教学而言,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则是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课后布置作业的时间,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巩固和完善。例如,在粤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走进中学》一课,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设计“班徽、班训”的课后作业,对于易于实践的设计可以选择将设计的成果以实物的形式上交作业,对于较为复杂的设计可以采用设计图画的形式上交作业,如此,既延续了情感体验式教学,又丰富了作业布置形式。更加重要的是,通过此种作业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才智,更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4.敢于大胆质疑,培养创造性思维
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只有敢于质疑,才能在质疑的思考中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达到更好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在上述第二点建议当中的自由发言阶段,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而,对于他人的见解未必会是完全的赞同或者完全的反对。因此,在自由发言阶段,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对他人的见解提出质疑,并相应阐述自我观点,且为之寻求依据作为支撑。通过大胆的质疑-反质疑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更深层次的调动创造性思维。
四、结论
初中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初中教育的重要教育环节。本文针对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和策略:从教学内容入手,培养创造性思维;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创造性思维;改革作业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敢于大胆质疑,培养创造性思维。文章的策略建议对于实际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一、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之下,改组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理智的判断和有创见的设想.它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真理性和价值性,并以此作为检验思维成果的标准.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一般包括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尽管学生目前的创造性思维水平较低,但它却是造就高水平创造性思维人物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发明和创造.
二、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1.打好基础为创造性思维培养奠定基础
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重新组织已有的固有观念,从而产生某种新观念.然而,新观念的产生需要大量的旧有观念.中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生必须先获得大量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谈创造.学生要有意识地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旧有观念,如果没有概括、系统地理解了的基础知识做源头,是根本谈不上创造的.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提高他们认识定理、应用公式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主动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难点,掌握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而发散思维就是创新的金石.形成一个新的理论,大致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实验——联想——猜想——验证——论证——实验,而数学理论的产生也是如此.
所谓发散思维,其实就是从同一原材料寻求不同答案的过程,它具有创造性、变通性和流畅性等特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据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多大,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要训练学生从同一数学条件出发,联想出多种结论;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创优创新;引导学生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训练.近些年来,随着数学开放题型不断出现,教师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必须对其加以重视,弥补以往数学习题发散思维培养的不足,为教学过程增加新的活力.
3.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
我们都知道创造性思维培养没有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强的系统性,所以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允许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大胆猜想,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猜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史上的许多发现都是靠大胆想想得出来的.如费尔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所以,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先想象,后证明”作为一种数学教学模式,积极应用于数学教学实践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我在上立体几何的第一节教学中,拿来了一个正方体模型,在导入“平面”这一概念后, 为了使学生对平面的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我便给学生出了一道题:两个平面可以将空间分成几部分?学生根据正方体的两个面充分发挥想象力,最终得出三部分或四部分的答案, 我又问:正方体的六个面可以将空间分成几部分?通过想象,学生也得到答案共27部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类比能力
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 创造性思维 作用 培养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86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学已经开始将教学的重心由知识教学转化到技能的培养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求越来越高。在上述教学环境下教师要注重在教学内容设置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能力进行提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质量,改善学生学习效益,为学生奠定良好的高中化学学习环境。
一、高中化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探索、发现和创造的根本,对学生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多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强调,并没有充分重视创造性思维,没有将其作为教学培养的核心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中化学的发展,导致高中化学教学效益大打折扣。创造性思维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内容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化学本质,将化学与实际结合在一起,达到学以致用、以学创优的效果,其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改善学生学习质量
创造性思维能够使学生多思、多虑、多做,将知识与操作结合在一起,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全面改善学生化学学习质量。在创造性思维引导下,学生能够深入挖掘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各项问题,了解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以点破面,连接成网,对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学习效益大大提升。
(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创造性思维能够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分析高中化学知识,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实现变相的自由学习。这与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相协调,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创造性思维引导下,学生能够在探索中前行,对知识进行重构,从而形成与自身学习相适应的体系,为学生高中化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中化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四大策略
(一)合理筛选内容,注重教学引导
高一化学教学阶段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内容进行合理筛选,通过合理把握教学内容科学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引导性和趣味性,要保证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化学的本质进行充分认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益。
笔者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中就在传统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引入课外资料,对常见的钠、镁、铝等金属的常见反应进行拓展,让学生练习化学式的书写。教学中笔者主要对钠与氧气和水分别反应的式子进行书写,向学生讲解反应的本质。讲解完成后我引导学生:“同学们,钠、镁和铝的性质非常相似,猜猜看镁、铝与氧气和水分别反应的化学式是什么样子的呢?”在上述引导下,学生大胆地进行化学式“创造”,其创造性思维得到非常好的培养,这为学生化学式书写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设置实验,拓展学生思维
高一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其化学实验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在上述状况下,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把握好科学实验,在实验中引入创造性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发现,全面提升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认知,优化学生知识的掌握水平。
笔者在“硫酸、硝酸和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观察硝酸和碳之间的化学反应,对其形成的黑色“面包”进行分析。实验完成后笔者询问学生:“硫酸和氨可以让碳产生上述现象吗?上述三种物质性质有什么差异呢?”让学生思考,大胆回答。讨论结束后我让学生继续动手操作,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猜想是否正确,在实验过程中总结课堂知识,加深课堂认知。学生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培养,勇于创新,这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改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合理把握作业,注重日常培养
高一阶段化学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对课后作业进行合理把握,结合创造性思维培养需求适当设置各项作业,从而保证学生在作业中提升创造性思维认知,全面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布置,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我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作业设置的过程中充分分析了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注意事项,将创造性理念融入到作业内容中,对作业形式进行全面调整。我让学生自己对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进行构建,依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实施课堂整理。整理完成后小组相互提问,相互评价,对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知识进行交流和巩固,从而实现学习效益的全面改善。
(四)科学设置评价,形成双向渠道
科学的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全面改善课堂教学,落实效益,对高中化学教学体系的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高一阶段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整体形式较为死板。创造性教学体系中教师要合理把握双向评价,即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两方面内容。通过构建双向评价体系了解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及时给予学生相关指导,双管齐下,为学生高一阶段化学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中化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合理设置创造性思维培养环节,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课堂教学顺利落实。与此同时,还要设置好教学内容,把握实验体系,规划课后训练,完善评价机制,从而形成系统化、层次化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全面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玲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0):160-161.
[2]张军.高中化学实验之科学探索精神培养探究[J].成功:教育,2011(14):148.
[3]孙凤琴.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探索,2006(6):13-14.
篇9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中学教育;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37-01
一、关于中学创造教育及其现状分析
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一直响亮,新课程的改革也一直是教育的热点,但过去了这么长时间,目前大多数中学教育的现状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使大部分学生成为思维的机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大量的习题训练和考试实际上是一种应试训练。而中学生正是创造性思维大发展的时期,开发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我们在突破旧教育模式的创新中,发现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缺乏统一性、连贯性,存在着认为创造性教育单纯只是学校、教师应完成的任务的片面认识,还存在着单纯从主观因素上去认识和培养的问题。为了有针对性和切实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弄清影响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主观因素,明白客观因素是创造性思维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现代教育中缺乏创造型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可主导者是教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培养创造型的教师。要创新教育就应该是全社会从上而下从理念到行动,做好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等等。
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人们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就创造性思维而言它有四种基本品质: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和精致性。
(一)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是创造思维的水平指标,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
(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年龄特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但随年龄的增长,其创造性思维水平逐渐上升。
(三)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独创性,精致性,灵活性,沉思性等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
三、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一)集体思维是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一个人的记忆贮存总是有限的,如果采用集体讨论或举行经验交流会、学术论坛等活动形式,利用集体思维来解决问题,这就可以大大拓宽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范围,有利于克服个人思维定势,集思广益;也可以相互刺激、激励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火花的观点;还可以改进和完善思维观点,提高思维效率。可见,集体思维是能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
(二)在校园里我们不能把过多精力放在既定的规则上,就势必会导致人们在思维上形成定势思维,在行为上墨守成规,这将严重压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创造性思维自身就具有求异性、首创性、多向性、等特征,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在遵守起码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敢思敢想,在科技活动中敢于动手去做,在实践活动中敢于去闯。在他们顽皮、淘气行为中,往往包含有创造力的萌芽。
(三)评价机制是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人们对人才的界定、社会对学校所赋予的期望,从而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的人才评价体系,这一点我们做的还不够。在人的潜在创造力发挥中,社会给予的评价是肯定还是否定,对几乎所有人的影响都极大。。
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青少年具有最富想象力、求新求异、求变求索的特征,青少年时代是培养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要做好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以促使思维的多向性
培养兴趣,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创造思维。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某一成功,定然产生愉快的情绪,若是不断得获得成功,则学习和愉快情绪就会建立稳定的神经联系。
(二)构建自主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以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1、提供和创设创造性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欲望,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更要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习惯,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勇于提出新见解、新看法。
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实践;培养
高中数学在学生的数学生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着学生的高考成绩,也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奠定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界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契合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革新教学模式。鉴于此,笔者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研究,对如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多元化,能够积极调动各个感官的活性,利用推理、联想、思考等能力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要经历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是除了思考者本人外他人无法理解的一个思考过程。虽然人们创造性思维不尽相同,但也具有一些共性。
1.新颖性
创造性思维一般都是十分新颖的,是一般人不具有的,甚至普通人不能理解,是需要时间验证的,是基于前人智慧之上所得出的理论或技术。
2.灵活性
创造性思维是与传统固化思维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它是灵活且具有弹性的思维方式。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3.批判性
批判性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因为创造性思维本身就是打破陈规的一种思维模式,它挣脱了传统思维的束缚,是批判传统思维的一种思考方式。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教学与实际相联系
一切的创造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根据实际而来的。因此,任何学科的构建与发展也都是与实际相联系的,毋庸置疑,高中数学的发展也是与生活实际要求所契合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本质,适当地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概率学相关知识时,正态分布和离散分布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应该结合实际内容,将问题情境实际化,引导学生利用正态分布原理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数据,如调查50名男生的身高情况,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70cm,标准差s=4.99cm,要求学生运用正态分布理论核算出他们当中身高低于160cm的人数和这类人所在总数的百分比。通过这样的实际应用,学生便可大致掌握正态分布理论的应用情境,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善于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内容,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的桎梏,我国学生普遍缺乏发散性思维。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单一,思考问题比较肤浅,究其根本,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答案标准化所导致的。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束缚,激发其潜在的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提问环节就应该保证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例如,讲解几何理论时,我们都知道几何图形解题方式多种多样,由于每个学生的空间感存在差异,因此其思考的角度也有所迥异,解题方案自然也就形式不一。但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考维度,教师应采取一定的策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从而掌握多种解题方式。例如,证明空间平面平行至少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是理论法,另一种则是向量法,这两种方法的判定方式也有多种。理论法判定也可以从线面平行(即一空间平面中的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与另一个空间平面,则可以证明两平面平行)和面面平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开放性的提问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许多伟大的创造都是来自于一些新奇的想象,创造性思维的基石便是想象力。甚至在某些创造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无限的想象中人们可以突破知识的瓶颈,从而获得无穷无尽的灵感。总而言之,想象力是人类智慧的象征,是创造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首先就需要培养起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时,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拟立体几何的结构,让学生深入了解立体几何图形的同时,也能够结合实际展开有益想象,从而在想象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从而获得卓越的想象力,最终转化为创造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主要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该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辅导
-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