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11-07 17:3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政政策经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政政策经济学

篇1

通常财政政策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紧缩性财政政策,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经济出现过热现状,通货膨胀呈现上升趋势时,则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伴随着政府减少支出,或是增加税收的措施。而当经济出现萧条,失业明显增加的趋势出现时,为了社会稳定,国家则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政府的行为不同,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中,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会采取增加财政支出或减少税收等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措施。总之,无论是在紧缩性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在其中进行的宏观调控最终是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尽最大可能减少经济波动,并减少对国家经济的损失。

二、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采取财政政策对宏观调控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使得经济结构在短期内做出有利调整,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货币政策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拉动经济的增长。因此,财政政策的积极实施对刺激社会需求带来积极影响,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所以说,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表现效果

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就业情况,物价情况,经济增长以及收支平衡四个方面。首先,我国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依然不是很乐观。自08年5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逐月回落的趋势,政府在防止大面积的通货膨胀方面做出的很大努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虽然如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依旧在高位运行着,仍不能掉以轻心。其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部门出口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导致市场格局发生转变,企业利润下降,因此这种经济回落状态必须引起重视。第三,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很不乐观。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型企业相继关门,生存压力增大,因此造成就业难的现象。最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收支格局必然出现多级分化的现象。造成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回落。综上我国经济形势下,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取得的效果有所不同。就拿我国经济萧条时期和经济过热时期来比较,财政政策所表现的效果是不同的。对经济形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会保持和促进经济总需求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可以有效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对保持社会的安定带来积极影响。

四、就财政政策对宏观调控的建议和措施

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宏观经济的理论策略,为保持经济能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对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最有效途径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而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首先,增加劳动人员的工资,提高工资收入,只要人们手中有钱不仅能缓解当前物价上涨压力,还能促进人们的消费,进而刺激经济的增长。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措施,增加对低收入人群和地区的财政帮助,有利于社会的整体稳定。第三,增加对基础建设等的投资,包括对铁路等的投入要增大,这是拉动内需最为有效的途径。第四,对农业来说,加大补贴,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最为广泛的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最后,调高个体税收起点,尽可能降低利息税,施行大规模的减税措施。通过以上的所有措施,我国经济会在最短时间实现健康稳定地增长。

五、结束语

篇2

【关键词】经济危机 新古典综合派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一 新古典综合派概述

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出版,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兴起,风靡于“二战”后二三十年间的西方各国。当时“二战”后的经济状况并不和30年代大萧条时一样,凯恩斯理论不再完全适用当时的经济状况。以保罗・萨缪尔森、詹姆士・托宾和罗伯特・索罗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不断发展、补充和修订凯恩斯的“新经济学”,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其后也被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或者“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只要生产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新古典经济学仍然适用,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将使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维持下去。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正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结合。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以混合经济为实现基础。它既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为基础,也需要市场调节的经济为基础。萨缪尔森认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是既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又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混合经济,市场价格机制和国家经济干预的有机结合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基本前提。根据新古典综合派观点,混合经济包括两个部分:国家管理的公共经济部门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私有经济部门。国家调节是为了预防和对付经济衰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为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率。

新古典综合派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同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组合为一体,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经济理论体系。

二 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变化与政策转变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一体化,该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导致全球经济进入低迷期,甚至有些国家陷入衰退萧条。面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相机出台各种救市政策,希望挽救本国经济。中国在这方面绩效突出,率先走出低迷,依然保持着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

2007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08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努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2008年7月起,受金融危机影响,CPI同比开始下降,股市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预期下滑,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许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困境,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针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中央政府及时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整,从2007年年末的“双防”转变为2008年的“一保一防”(保增长,促发展),同时将前期执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支出,采取结构性减税政策,增加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鼓励居民消费。央行自9月16日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开始,又分别在10月9日、10月30日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免征利息税及金融机构才能批准备金率。央行继续改进流动性管理,结合国际收支变化情况,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将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GDP增长率保持10.1%的骄人成绩。

2009年中国政府依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用的。上半年中国无论是CPI还是PPI指数一直在不断下滑,面临着通缩压力。中央全面放松信贷限制,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防止经济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振作股市房市的效果。积极的扩张的财政策略中最显著的当然是4万亿国家投资,从中央到地方都发行国债、地方债,然后动用资金开发各地方基础建设,推进税费改革,同时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援助。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成功保8,呈现漂亮的V字形。

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针对性和灵活性。部分由于2009年的天量信贷的投放及4万亿的国家投资,通货膨胀压力明显显现,农产品,如水稻、大蒜等,各种生活用品,工业原料价格持续攀升。在货币政策方面转向“宽货币,稳信贷”,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财政政策是在预期之内的。同时,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未牢固,由于对房地产市场的打压调控,中国经济前动力受到严重制约,同时出口并未完全复苏,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防止经济二次探底仍是需要注意的,一季度CPI接近3%,中国要谨防经济进入“滞胀”。

三 政策分析

“需求管理”思想是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核心,认为政府职能的发挥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不是位于市场之上的异己力量,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应运用各种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纠正市场调节不可避免的确定,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以投资、储蓄、消费、政府支出、税收、进口和出口这些经济变量为调控对象,政府通过积极地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适时适度地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整,即可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新古典综合派主要依据汉斯的理论提出“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注重二者的“松紧配合”。政府在确定预算时要按照私人支出的数量来安排政府的预算,使私人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额保持在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具体而言,在经济萧条时期,补偿性财政政策要求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实行赤字财政以刺激社会总需求。我国经济危机以来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双松政策”,直至现在货币政策转向从紧,以防止经济进入通货膨胀,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积极推行税费改革,实行结构减税,刺激需求消费和投资,以缓解危机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

在面对“滞胀”时,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实行宏观政策的“松紧搭配”和微观化,以保持经济增长作为政策的首要目标,同时抑制通货膨胀。“松紧搭配”的方式是指以“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以“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经验说明,两种政策不同程度的结合使用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政府追求的社会、经济目标,可以减少单一政策运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作用。目前中国最大的经济隐患便是“滞胀”,虽然现在仍未进入滞胀,但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抑制物价上涨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国际经济仍处于衰退中,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出口行业正经历一场暴风雨。同时,流动性过剩已成定局,央行已经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并未起到很大的效果。所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可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一方面,抑制国内流动性过剩,缓解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巩固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促进经济继续稳定发展。

四 结语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主张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仍然存在自身的一些问题:积极财政政策所带来的大规模的政府主导投资会对民间投资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这与全面刺激经济发展的初衷是相违背的;“相机抉择”理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对政府政策权威性的怀疑,减弱政府实施政策的效果;新古典综合派并没有解决人们理性预期所导致的积极财政政策或减税。

参考文献

[1]蒋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美〕萨缪尔森、诺豪斯著.萧琛等译.经济学(第十六版)[M].华夏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IS-LM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一、IS—LM模型

IS—LM模型又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由于凯恩斯有关利率的理论有两个缺陷:一是利率的不确定性,二是货币市场均衡无法保证商品市场也达到均衡,因此希克斯于1937年第一次提出了IS—LL分析。20年后,汉森提出这一分析工具,并将LL曲线改称为LM曲线,于是希克斯、汉森的IS—LM模型修补了凯恩斯理论的缺陷,把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般均衡模型。IS—LM一般均衡模型是指在商品市场中,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I随着r递减而减少,储蓄S是收入Y的函数,S是Y的递增函数。希克斯认为,将I=I(r)和S=S(Y)合在一起,就得到收入与利息率的另一种关系,形成IS曲线。同样由于下式决定了均衡收入:I(r)=S(Y),在货币市场上,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货币需求为L=L(r,Y)。货币供给有政府决定,是个既定的量,货币的需求量是利息率和收入函数,当下式成立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M=L(r,Y)货币供求相等点的轨迹形成LM曲线。它表示在货币供给既定时,货币市场处于各种均衡态对应的收入和利息率的各种组合。将方程I(r)=S(Y)与M=L(r,Y)联立,可求得未知数(r,Y)的解,这个解就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这就得到一个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交点E代表一般均衡态(如下图)。这一利息率和收入的组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点。在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状态时,收入水平达到稳定均衡。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般比较分析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应对经济波动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两种政策的效应又会因为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而有所差异。

所谓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IS-LM模型比较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这里有引入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分析

IS-LM模型中的LM曲线是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息率(简称利率)关系的曲线:IS曲线则是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关系的曲线。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这些影响可以在IS-LM图形中看出。

如果LM曲线不变,政府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它和LM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和收入都高于原来的利率和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使利率和收入下降。相反,如果IS曲线不变,政府实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它和IS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低于原来的利率,收入则高于原来的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1)财政政策效应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财政政策效应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应越小。如图1所示。

IS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所决定,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即政策效应越小。图1(a)中Y1y3即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O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图1(b)中IS曲线较陡,说明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政策效应较大。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应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应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应就越大。如图2所示。

从图2(a)和(b)中可见,政府增加同样大的一笔支出,在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小,即政策效应较小;相反,在LM曲线较平坦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大,即政策效应较大。这是因为。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表示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应较小。相反,当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部门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券),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也就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应较大。

(2)货币政策效应

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即货币政策的效应,同样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如图3所示

LM曲线右移,货币供给增加,从而能够增加国民收入。但实际上收入并不会增加那么多。因为利率会因货币供给增加而下降,因而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中一部分要用来满足增加了的投机需求。IS的斜率主要决定于投资的利率系数。IS陡峭时,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LM右移时会使利率产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增加的货币供给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满足投机需求。国民收入水平不会有较大增加,政策效应不大。相反,IS平坦时,投资利率系数较大。LM右移时,利率下降不大,投机需求较小,政策效应较大。

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量变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就越小,即货币政策效应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应就越大。如图4所示。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LM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若LM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应较强。

因此,IS-LM曲线的形状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关系如下:

IS或LM曲线移动时,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会发生变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推动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自发性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从而推动IS曲线右移。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受"挤出效应"的影响,IS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关系不确定。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推动LM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越有效;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

三、从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双稳健”政策

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之前,我国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上,倾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即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的增长。这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不过,从2003年开始,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200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达到9.3%,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增长9.5%。在这种变化下,我国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2005年开始转变。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的出发,中国在2005年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稳健"。笔者拟运用IS-LM曲线来讨论这一“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1.“双稳健”的政策含义。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质上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宏观经济政策。所谓"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紧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政策(刘国光,200A)。笔者个人认为,“稳健”是相对于“积极”而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说是稳中趋于紧缩的,尤其从理性预期的角度,反应在公众的心理预期上,这种政策调整反应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应运而生的整个宏观政策态度。虽然,稳健政策并不等同于紧缩,但在经济主体的预期中,“稳健”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近似于紧缩。

2.我国“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

“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是经济稳定而非经济增长。IS-LM模型探讨的是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的水平关系,没有讨论经济稳定的问题。而“双稳健”政策,作为宏观的经济政策,更多考虑的是预防经济过热,推动社会公平和减少失业,调整行业结构,应付经济垄断等各个方面。这一政策通过对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落脚于经济平稳,致力于在经济过热和增长缓慢中间寻找平衡点。

3.“双稳健”政策应加大市场调控的力度。

我国的IS-LM模型没有确定的形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无法精确拟合。因为利率没有市场化等原因,一些变量实际上是政策性的,而定性分析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障碍,不能精确描述IS-LM曲线的形状。所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IS-LM模型(笔者把它看作是在经典理论中加入一些条件的定性模型)是不精确的。尽管长期趋势十分明确,但在短期内,或者在一定的时期内,模型的形状和趋势并没有准确的界定。在不精确的IS-LM模型下,稳健的政策,即中性政策,应该说很好地配合了这种不精确性。因为稳健政策意味着政府干预的谨慎,意味着留给市场更充分的发展空间,意味着由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市场力量的出清来实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均衡,从而通过市场的培育,使我国的IS、LM曲线由理论上的陡峭趋向正常,由实践上的不精确趋向可计量的稳定。“双稳健”政策是比较谨慎的政策选择。这一政策应在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致力于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协调性,以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谨慎地实行其它配套的政府干预,加大培育市场的力度,引导市场的完善,使市场的调控更加灵敏有力,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美]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邓子基、张馨、王开国:公债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篇4

第一次世界大战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再也没有人能自信地说,不受限制的“自由放任”能够确保一条通往全球繁荣的坦途。“一战”战时通货膨胀、战后通货紧缩,而20世纪20年代,北大西洋两岸几乎一半国家都经历了持续通胀,剩下一半则几乎都经历了通缩和高失业率。

怎样才能确保稳定的繁荣?由于“自由放任”政策看上去不再有效,这一问题占据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月。这也使得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经济学发展最富成效的阶段,而其成果多出现在英国――在那里,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政策的问题与矛盾是最尖锐的。

第一个问题,是汇率与经济稳定的关系。一方面,汇率贬值能提高出口,推动就业。但在给定的就业水平上,汇率贬值也会通过三种渠道消减经济繁荣:第一,减少商品出口所能换来的进口;第二,降低政策可信度,影响投资者把工厂设在该国的意愿;第三,竞争性贬值将使国际经济关系变成“负和博弈”,削弱全球繁荣。最终,英国政府决定,将汇率维持在一个与“一战”前预期相当的高估的水平上。

这种对汇率政策的承诺,导致了货币政策自主性的丧失。经济学最古老的真理之一就是,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拥有独立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政策运用的限制,中间偏“左”的经济学家――其中最著名者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开始讨论,政府应运用财政政策,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出口由国际竞争和汇率决定,投资由利率水平决定,于是可变的需求来源就只剩下政府开支或消费(可通过减税来推动),二者都需要政府承担显著的赤字。

英国保守派经济学家反对这种观点。他们多与英国财政部有关,或是财政部职员,因此其看法以“财政部观点”(Treasury View)闻名。他们认为,财政政策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效。如果政府增加购买,并通过借贷来融资,那么私人所能获得的资金将缩减,从而私人投资下降,并与政府购买的增加等量。如果政府通过减税或退税推动消费,则要么为退税或减税融资的借贷将减少私人投资,要么政府购买减少,从而抵消消费的增加。总之,净效益为零。

从今天的视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财政部观点”错在哪里。观察的起点在于,有效的私人投资并不总是被储蓄所限制。在国民收入账户中,投资的确等于储蓄,但那仅仅是因为我们把没有需求的、非生产性的和计划外的存货都作为“投资”――事实上,它并非生产性投资。政府支出增加可能不会引起私人投资减少,而是会代替那些没有需求的、非生产性的和计划外的存货。

让我们看看,当生产性私人投资低于储蓄时,政府介入将发生什么。假定2009年3月,政府突然借来一些钱――从而减少了储蓄――额外买了些东西。在国民收入账户的定义下,储蓄还是会等于投资,因为此时储蓄下降,但投资也下降了,因为企业卖出了额外生产的东西,存货不会上升。此时,生产性投资并未受到影响。

接下来,2009年4月又会发生什么?如果3月存货增加,企业将减少4月的雇员和生产。而如果3月政府进行借贷并采购,那么企业的存货不会增加,4月企业就不用减少雇员,压缩生产。于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稳定了经济。

现在,很清楚的一点是,政府财政政策无效不是一般情况,而是特例。只有在两种情况下,财政政策才是无效的。一种是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导致名义总开支上升,但充分就业意味着,更高的开支将立刻提高价格和工资水平,从而导致通胀,而不是让更多人得到工作。第二种情况是现金余额已经处于不能再减少的最低限度,以至于如果政府不印刷更多货币,在技术上就不可能实现更多的交易。而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阐述和捍卫过“财政部观点”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同意,他们之前的观点是错的,英国的情况远非这两种特例。

讨论这一段80年前的历史,价值何在?现在,许多人反对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不是基于一个缜密的信念,即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成本的确高于其短期收益;而是基于一个草率的观点,即扩张性财政政策根本不存在短期收益。

篇5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策协调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6-0035-04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我国迅速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地刺激了经济的回暖。但在后危机时期,我们将面对更为复杂的环境。怎样科学退出刺激政策以及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又应怎样协调?这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基础

(一)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研究

目前,经济学主流观点认为:尽管财政政策在长期内会影响经济增长,但从短期来看,相机抉择的“反周期”财政政策无助于经济稳定;货币政策更适合于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因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无须协调配合。然而,一些经济学家并不认同上述观点。萨金特和华莱士(sargent和Wallace,1981)在他们的经典论文中阐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能完全独立,因为两者共同受到一个统一跨时政府预算方程约束。如果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无法持续,最终势必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为财政赤字融资。诺德豪斯(1994)运用博弈模型开创性地证明: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不合作对宏观经济稳定的损害相当之大,中央银行和财政部政策目标是不一致的。财政部的目标侧重于增加产出和提高就业,倾向于扩张的财政政策;而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中央银行预料到这一点后就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并且提高利率,以图消除或者缓解因财政扩张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这时纳什(Nash)解的特征是很高的财政赤字和很高的利率并存,高利率抑制了民间投资,结果财政赤字并没有降低失业率和提高产出。Luca Lambertini和Rieeeardo Rovelli(2004)考察了在宏观经济稳定条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分析表明,如果财政政策考虑到产出和通胀福利函数(通胀福利函数与中央银行定义的相一致),那么,两个当局都会从合作中获利。

总之,大部分研究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协调配合,否则会损害经济效益。

(二)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分析框架

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论断,提出以需求管理为主,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当一国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只有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才能使之趋向于物价稳定或充分就业水平。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期,财政政策的效用不明显,要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在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的效用不明显,要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增发国债等来应对通货紧缩,拉动经济复苏。同时,凯恩斯理论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效用不相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的收支政策,主要作用于产品市场,进行结构调整,而货币政策的调节功能主要作用于货币市场,适合总量调节;财政政策调整有法定的程序和规范的审批手续,时滞性长,货币政策相比则更为灵活和富有时效性。因此,在具体运用以上两种政策时,要根据宏观经济的不同目标适当选择,合理搭配,以便起到理想的宏观调控效果。

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凯恩斯基本模型之上建立了IS-LM模型,它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收入的决定,分析揭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经济中总产出水平的条件,使得政府能够通过IS-LM框架(以某种精致的数字化形式包含在一国经济的大型计量经济模型中)来选择能使政府实现特定产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

(三)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点

一是宏观调控目标的配合。我们知道,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其最终目标都必须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要求;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来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通过稳定币值创造良好的经济增长环境,中央银行可以用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微调;而财政政策具有强有力的税收政策杠杆,能够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保证一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达到既可以掌控经济增长总量、又能够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而在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两者就一定有所分工、有所侧重。在经济过热时期,要更多地通过紧缩货币政策使经济迅速降温;而在经济不景气的萧条时期,则要更多地倚重于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的强刺激作用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配合。货币政策通过对信贷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引导和控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财政政策通过直接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举措,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引导金融部门和民间的资金流向,进而影响整体经济结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既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又有利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一般情况下,在结构调整方面,财政政策的功效往往高于货币政策而且见效更快、更直接。

三是政策操作机制的配合。政策操作机制的配合,主要包括政策工具、政策时滞和政策功能的配合。政策工具的配合,涉及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国债发行与央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等;政策时滞的配合,是指货币政策的长时滞与财政政策短时滞的相互搭配;政策功能的配合,主要指货币政策具有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并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和协调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二、扩张性宏观调控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功能定位不准确,影响了宏观调控目标实现

从两大政策的长期目标来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主要有:经济稳定和增长目标,财政收入目标,公平分配目标,总量平衡目标和结构调整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回顾我国宏观调控的历史,实际上两大政策一直发挥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职能。长久以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目标都定位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目标只是侧重于总量调控。在两种政策的实际配合中,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没有发挥结构调节的作用,两大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缺乏明确的目标界定和分工,使得整个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缺乏体制上的依托,导致内需结构失衡及调整缓慢,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

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再次被运用,促进了经济的短期增长,但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影响了宏观调控目标实现。

(二)政策职能混淆,导致了货币的财政内生供给

长期以来,两大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缺乏明确的目标界定和分工,形成财政政策的货币化。如我国的银行绝大多数都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银行信贷的行政色彩比较浓厚,逐渐形成了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配合的财政模式,造成了货币的内生供给。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而国债项目的银行配套贷款达1.32亿元,为国债投资的2倍。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实行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扩张”,并安排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政策,但是如此庞大的支出并不完全由中央政府直接出资,而是由财政资金配套信贷资金的模式实现,由此产生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模式。2010年6月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66万亿元。由此可见,我国财政扩张导致了信贷扩张,而信贷扩张导致了货币扩张。因此,财政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货币扩张。

(三)政策传导机制欠佳,量化效应明显

一是两大政策调控的量化效应明显,机制效应欠佳。财政政策无论收缩与扩张,都是超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无论收缩与扩张,仅显著促进货币供应量的增减,疏于虚实经济协调和调节。

二是传导渠道不畅。如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增强流动性,但企业资金紧张而股市过度膨胀,形成“流动性误导”。

三是财政、货币乘数的变异。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逐步形成分层式财政收支分配,并且逐渐深化金融创新,这样一来财政分配乘数与货币乘数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储蓄不断提高的作用下,我国近年的边际消费倾向逐年下滑,财政、货币政策乘数逐渐降低,不维持较高的货币供应量及市场流动性,经济难以启动,始终难以摆脱“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四)政策工具操作不规范,加大宏观调控难度

以常用的两大政策协调配合工具财政存款、国债为例。

1.财政存款。一是部分财政存款游离于财政存款缴存体系之外对全社会流动性影响较大。据调查,近年来财政部门有相当多的现金并未存放国库,而是通过企业定期存款形式存于商业银行。部分地区抽样调查显示,近几年来这样的财政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在10%至14%之间波动,数额较大,这部分财政存款向金融体系注入巨量流动性,增加了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的压力。二是财政存款数额的季节性波动明显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财政存款数额季节性波动明显。以月为周期衡量,财政存款库存波动率平均达到10%,以季度为周期衡量,库存波动率平均达到20%左右,以年度为周期衡量,库存波动率平均达到30%左右。这使得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还必须根据财政存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

2.国债。在西方国家,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是短期国债。然而,国债在我国的货币市场上只担当着次要角色,原因在于财政部发行的短期国债有限,1年期及1年期以下的国债因为其特有的灵活性,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工具,但在我国短期国债所占比重较小,中长期国债所占比重较大,致使中央银行持有的短期国库券数量偏少;而且,商业银行将持有的大量国债视为优质资产,不愿出售。所有这些,导致市场交易不旺、国债二级市场运行不畅,使公开市场业务缺乏交易的基础,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效果。

三、后金融危机财政、货币政策选择及协调策略

在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受输入性通胀、结构性矛盾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进入长期高速增长路径下的短期波动下行区间。因此经济调控政策的正确选择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减弱政策扩张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管理通胀预期;以财政政策为主体推进结构调整,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改善供给;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灵活运用政策工具提高协调效率,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明确政策协调的目标:调节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增长,管理通胀预期

后危机时代恰逢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的攻坚阶段,集于“高储蓄、高失业及高产能”的现状,极易引发通缩和速度抑制型就业。因此,该阶段必须依靠一定的速度、一定的通胀才能支撑发展与就业,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防止资产泡沫。因此两大政策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要在以下方面进行重点配合:

一是配套促进经济以稳定的态势均衡增长。两大政策要合力调节经济增速、增量与增质,以发展化解需求不足、就业等矛盾。以内需逐步增长为退出起点,协调实施财政、货币政策,财政上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支出的投向应适度调整,货币政策退出已是大势所趋,但退出不宜过急。根据发展适时选择速度克制性配套(紧缩货币政策、适度扩张财政政策)、通胀允诺型配套(适度紧缩财政、货币政策)和通缩抑制型配套(同时扩张财政、货币政策),提高政策调节的灵活性与准确度。

二是以货币政策为主,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管理通胀预期。中央银行应采取适当的“紧缩”措施,合理地控制货币信贷增长,进而控制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同时,要加快货币供给制度改革,积极引入货币政策规则。财政政策要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的合理化和均等化,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扩大有效需求,从而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

(二)突出政策协调的核心:以积极财政政策体系为主,改善供给管理,推进结构调整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对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在后危机时代,面对缓慢的经济复苏及全球经济再平衡,单纯依赖需求管理的总量扩张会带来滞胀的风险。因此要通过供给面的管理进行结构调整(贾康,2008),特别是供给面的结构与效率。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加快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使经济增长客观反映资源环境成本。三是加快环境保护力度,增设环境税,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实施全民环保计划。四是更加注重推进自主创新,有效提高产出效率的财政政策安排。五是加大金融支持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改善储蓄结构和发展消费信贷。

(三)完善政策协调的机制:健全体制基础,深化财政金融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和成熟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充分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效用的基础。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伴随着金融体系、财政体制、国有企业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

一是要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政策调节能力。在健全财政体制方面,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

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调整财政分配结构,强化均衡服务,提高民生支出占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网;建立健全税收分配格局,推进结构性增支,加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调节,加强资源性、财产性分配调节,建立分层分级的税收、公债、财政体制与预算调节体系;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要深化金融改革提高货币政策调节能力。健全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加速推进金融市场化,也即资产价格市场化、业务经营自由化、市场准入市场化和资本流动自由化;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稳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合理调整汇率水平;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和规模。

(四)灵活运用政策协调的工具:系统协调总量、速率与结构手段

提高协调效率的基础在于手段的协调。一是总量手段的协调。注重财政收支规模、债务率与赤字的控制,注重金融借贷差、货币流动性的控制,共同构筑总量增速、总量增效调节体系。二是速度调节手段的协调。注重财政收支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与国民收入递增速度的协调。三是结构调节手段的协调。注重发挥财政性税收、补贴、公债、金融性利率、汇率的结构调节的协调,协作调节使经济、产业、区域乃至阶层的国民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将两大政策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使其成为宏观调节最有力的手段。

(五)加强逆周期风险、预期的调节:超前防范、超前导向

进入后危机时代后,风险与导向性调节将成为两大协调的另一重点。风险调节的重点在于防范债务风险、停涨风险及国际贸易失衡风险;而导向性调节的重点,则在于根据政策的时滞,建立财政、货币政策预期系统,涉及总量、结构及预期导向指标等,实施窗口导向,使其成为国民经济较为灵敏的导向标。

(六)把握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背景:要与当前世界和我国的经济形势相适应

随着全球经济的初步复苏,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要把握好度,要考虑到中国经济趋势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世界经济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组合不仅要视中国经济状况而定,还要根据国际金融、经济的发展形势而定,要保持实时地检测与变更,以期达到政策协调配合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磊等,中国危机管理货币政策的退出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1).

[2]李连发,通胀预期、资产替代与当前货币政策取向[J].经济学动态,2010,(12).

[3]任碧云,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技术路径[DB/OL].国研网.

[4]巫建国,后危机时代:我国反周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J].经济学家,2010,(10).

篇6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57-03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效应如何,是宏观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只是一个货币现象,有研究证实价格变动与货币供应密切相关,片面地认为只有货币政策有效。罗伯特•狄夫纳,汤马斯•斯达克与赫伯特•泰勒(1996)实证研究和估计了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通货膨胀和收入增长的长期关系。但是货币主义通货膨胀决定理论存在局限性(龚六堂,2002),财政支出与通货膨胀存在联系,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也是有效的。

经济学家们一般都认为,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货膨胀特别是高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通过创造过度总需求,不断发生的财政赤字导致了通货膨胀,如Thomas Sargent。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央行不将赤字货币化的条件下,赤字仍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米勒(1983)的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政策实行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弱联系。

但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结论是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时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性,达雷特(1985)发现货币供给和赤字都显著影响通货膨胀,但财政政策中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比货币供给更可靠;哈姆雷特(1981)等发现一些证据证实赤字与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存在联系。Sadananda Prusty协整分析的结果表明,1960―1961年与1990―1991年期间印度各州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效影响价格水平。多年来由于缺乏资金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印度中央政府一直实行赤字财政的政策。由此导致居民需求加大,而供给的增长比例小于需求的增长幅度,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印度在1991年改革之后,开始控制财政赤字,同时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有了明显好转,1993―2000年均通货膨胀率是7.1%,2000―2004年均通货膨胀率为4.32%,成为一个亮点。通过研究印度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素之间的协整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检验1994年到2004年印度财政货币政策应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性,同时进一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具体分析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具体因子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为具有相同国情的中国实施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治理通货膨胀问题提供借鉴支持。

二、模型分析

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协整(co-integration)理论发现,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特殊组合后可能呈现出平稳性。大多数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协整理论是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间协整关系的有效方法。

格兰杰在协整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格兰杰协整定理,解决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定理证明了协整概念与误差修正模型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协整关系的一种必然的等价表达形式就是误差修正模型(ECM)。如果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必然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而如果非平稳变量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那么该变量之间必然存在着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则是直接对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的重要方法。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选取财政赤字(FD)分析财政政策效应。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更广义货币M3为货币政策的代表衡量货币政策效应。通货膨胀水平使用批发物价指数(WPI)来衡量。

三、数据与实证结果

1.样本数据的选取

选取印度物价消费指数(WPI)、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更广义货币(M3)、财政赤字(FD)时间序列,取自然对数变换数列为LNCPI、LNGE、LNM0、LNM1、LNM2、LNM2。采用月度时间序列,样本期间从1994年4月至2004年3月,共132个样本。数据来源于印度储备银行:Handbook of Statistics on Indian Economy。

2.ADF单位根检验

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要求时间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首先对这些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可知,LNCPI、LNM0、LNM1、LNM2、LNM3选择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的模型中,均为I(1),而LNFD在不含有常数项和都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的模型中为I(1)。总体而言,6个变量均含有单根,必须差分之后才能平稳。因此,所列的6个变量在水平值上都是非平稳的。如果继续对这6个序列的1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可以发现这6个变量都是差分平稳的。

3.协整检验、协整分析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通过单位根检验得知指数序列都是I(1)过程,可以对指数序列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选择4阶滞后就能很好地满足检验要求,同时建立了ECM模型。

轨迹检定(trace test)中,在R=0时,轨迹统计量123.9478、大于5%显著水平,拒绝5%水平下虚无假设。而后在R≤1的情况下,轨迹统计量小于5%显著水平,所以在轨迹检定下变量之间存在1个共整合向量。

接下来得到标准化协整系数的协整关系估计:

LNICPI=0.32LNFD-2.31LNM0+0.54LNM1+2.73LNM2-0.9LNM3+vecm(1)

方程(1)表明,协整关系检验说明在5个变量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趋势。M1、M2序列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序列有相同的变动趋势。LNCPI与M2成正方向变动,协整系数较大;而LNCPI和M1协整系数比较小,但M0和M3成反方向变动的协整系数较大。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对各自短期波动的影响。将方程(1)代入误差修正模型,得到方程(2)为, *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标准误,[]表示t-统计量,下同,

分析上述ECM方程我们发现,首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统计上的关系显著((2)方程中协整误差et的系数显著),表明受长期均衡关系的影响较强;其次,在短期调整当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量对财政赤字的作用显著,这是财政政策短期有效的体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于各个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微弱,这说明货币政策短期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微弱。

4.因果关系检验

我们检验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影响关系(Granger,1969)。选择影响关系最为显著的滞后阶数得到附表的估计结果。

5%的水平下,*表示拒绝原假设,结果显示财政赤字FD对CPI产生显著作用,对CPI存在显著格兰杰影响;其次,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对CPI没有显著的格兰杰影响,也验证了协整分析中协整关系不显著,说明货币供应量不是物价的主要决定因素,这说明货币政策作用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微弱。

四、结论分析

以上对印度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了分析,由实证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印度财政赤字与物价水平长期呈正相关的关系,短期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显著,印度控制赤字财政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有效,表明印度财政政策的效应较强。印度的政策执行者认为,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左右,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就会有利。印度政府从增收和节支两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控制财政赤字控制通货膨胀。第一,简化税制、调整税率、扩大税基,增加财政收人;第二,改变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控制印度储备银行的信贷发行;第三,加强国债管理,减少补贴支出,征税筹集的资金用于政府经常性支出,债务资金则主要用于生产性投资,促进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第四,减少政府开支,合理调整支出结构,重点发展公共财政;第五,抑制货币供给总量的增长。印度储备银行通过采取反通货膨胀措施,降低实际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上调现金储备率(GRR)实施公开市场业务销售政府证券。

第二,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短期影响程度较小,作用不显著。但长期存在均衡关系。长期M1、M2、M3和物价水平通向变动,符合经济学假设。

第三,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印度财政政策短期与长期控制物价水平的效应大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短期调节物价水平的作用不明显。由于印度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长期的赤字财政,治理通货膨胀总量调节运用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只成为辅工具,通过货币供应量总量调整的作用并不明显,货币供应量中介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弱。印度主要运用选择性信贷控制,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调控工具的作用不明显。

五、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我国1998年至2004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起了巨大作用,尽管目前通货膨胀率较低,但考虑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大量赤字,财政政策应当转型,淡出宏观调控,主要用于供给结构性调整,总量调整以货币政策为主。

第一,谨慎运用赤字财政,转向中性偏紧的财政政策。赤字财政政策的不合理容易导致财政风险,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财政政策必须考虑削减赤字规模,转向对经济结构调整,淡出总量调整,转向公共性财政。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就大于货币政策。货币总量调控只能调节需求总量而不能调节供给总量,更不能调节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降低国债发行规模,逐步降低赤字率,缩减隐性债务,调整支出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防止局部性通货膨胀。

第二,建立综合观测指标的货币政策,拓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实证部分的分析表明,我国现阶段以货币供应量(M1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2、M0为观测目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不稳定性,无法及时敏感应对通货膨胀,存在着缺陷,因此考虑新的中介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应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率、GDP增长率,同时将货币供应量、利率、经济景气指数等经济变量作为观测指标,加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篇7

「关键词公共财政;宏观财政;微观财政;公共经济;公有经济

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经济学为基础,并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财政学也正在经历重大的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新的事物不断产生,旧的事物继续存在,新旧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特殊的转型状态。当前财政学教材版本众多,内容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使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在财政学教学中,对经济转型期财政学属性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才能走出困境。

一、公共财政具有公共属性,但以私人财政为基础

社会经济部门可划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两大部门。私人部门包括个人、家庭和厂商,公共部门主要是指广义的政府。研究私人部门行为的是私人经济,或称私人财政。研究公共部门行为的是公共经济,或称公共财政。我国习惯上将私人财政称之为财务,而将公共财政称之为财政。因此,在我国,财政仅指公共财政或政府财政,不包括公司和家庭等私人财政。因此财政具有公共属性,而不具有私人属性。从辩证法角度看,公共性与私人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公共”是“私人”的汇总,“公共”建立在“私人”的基础之上[1].

私人财政源于私人商品,公共财政源于公共商品。根据商品的特征不同,可将商品分为私人商品和公共商品,私人商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公共商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私人商品市场上,供求均衡决定商品的最优数量,私人商品的供给曲线来源于所有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的横向加总,而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的单个需求曲线横向相加得到。与私人商品不同的是,公共商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公共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由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纵向加总得到的[2].

对于私人商品来说,效率要求每个人的边际替代率相同,且等于边际转换率。只要市场是竞争性的,且运行良好,就能保证这一条件成立。对于公共商品来说,边际替代率之和必须等于边际转换率。因为每个人必须消费相同数量的公共商品,效率要求每个人对所提供的最后一单位的总评价等于社会提供给它的增量成本。当私人商品在竞争市场中交换时,人们对私人商品的评价不会说谎。但是,人们对公共商品可能会隐瞒其真实偏好。这种让别人付钱,自己坐享其成的动机称为免费搭车者问题[3].公共商品的存在使得市场缺乏效率,同时公共商品的供给相对不足。因此,私人商品由私人部门提供更有效率,而公共商品由公共部门提供更有效率。

私人财政是私人部门为提供私人商品,满足私人需求,凭借私人权利,进行私人支出和私人收入的经济活动。与之相对应,公共财政是公共部门为提供公共商品,满足公共需求,凭借公共权力,进行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的经济活动[4].因此,公共财政具有公共属性,不具有私人属性,但公共财政以私人财政为基础,与私人财政对立统一。在财政学教学中,应注意比较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才能使公共财政生动具体,脱离私人财政谈公共财政是抽象生硬的。

二、财政是宏观属性与微观属性的统一体

一谈到财政,有人认为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微观经济学集中研究构成经济的个体单位———厂商、家庭和个人———的行为,研究这些个体单位的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范畴。政府同样属于经济的个体单位,而非经济总体,因此专门研究政府的行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范畴。相反,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特别是诸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平易这类总量指标的变化[5].

经济有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分,财政也有宏观财政和微观财政之分[6].宏观财政研究政府行为对经济总量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总量进行宏观调控,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有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共预算,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实现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有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有进行需求管理的短期财政政策和进行供给管理的长期财政政策。

微观财政研究政府作为一个部门的行为。“经济人”假设: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所追求的经济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该假设不仅适合私人部门,同样也适合公共部门。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是带有不同的具体利益内容同时又抱有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的个人进行经济活动的一个舞台。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主要由两大市场组成:一是经济市场,二是政治市场。经济市场上的行为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企业(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商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7].政治市场主体包括选民、政治家和行政官员。

微观财政不仅研究政府作为一个部门的自身行为,还研究政府对私人部门的直接管制。政府管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及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政府管制可以分为直接管制与间接管制,直接管制又可分为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间接管制解决的是垄断与不正当竞争问题,社会性管制解决的是外部性问题,而经济性管制则是为了解决自然垄断与信息不对称问题。

因此,财政既具有宏观属性,又具有微观属性,财政是宏观属性与微观属性的统一体。财政既研究政府行为对经济总量的作用,也研究政府作为一个部门的自身行为,还研究政府对私人部门的直接管制。在财政学教学中,既要看到财政的宏观属性,又要看到财政的微观属性,宏观财政具有微观基础,离开微观财政来谈宏观财政是空中楼阁。

三、现代公共财政等价于公共经济,但有别于公有经济

公共财政的研究范围不局限于政府的收支,而是拓展到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因此,公共财政学也称为公共经济学,或者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现代意义的公共财政等价于公共经济。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是按商品特征划分的,而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是按所有形式划分的。

公有经济的典型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后改为国营企业,现在称国有企业。从规模上看,国有企业可分为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小国有企业。我国实行“抓大放小”策略,采取多种方式放活中小国有企业。从类型上看,国有企业既有竞争性国有企业,也有垄断性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国有企业亏损累累,我国实行“国退民进”战略,政府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垄断性国有企业有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我国垄断性国有企业主要是行政垄断,即采取行政手段,限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进入,维持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的限制减少,但对民营企业的限制仍然较多,造成“一等国民是国企,二等国民是外企,三等国民是民企,四等国民是民众”的现状。相对于竞争而言,垄断不增加社会财富,只是将财富从消费者向垄断厂商的转移,相反,垄断减少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损害社会福利。因此,应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尤其要反对行政垄断,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取消对民营企业的种种歧视和限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一种公共商品的公共提供并不一定意味着也由公共部门生产,比如政府提供路灯照明,并不一定设立国有企业生产路灯。政府是否出资设立国有企业生产公共商品,取决于效率。如果市场更有效率,政府设立国有企业生产公共商品则不可取。混合商品一般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但政府提供混合商品也不一定意味着也由公共部门生产,比如政府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并不一定要设立公立学校和医院,政府也可以直接补助学生和患者,由学生和患者自行选择学校和医院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

篇8

关键词:总供给;总需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012-02

引言

多年来,宏观经济学理论一直存在着“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争。凯恩斯主义强调市场并非完美,由于心理原因,经济容易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需要政府进行调控,特别是对总需求进行调控(总需求管理),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则坚信“看不见的手”,认为政府只应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半世纪以来,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这两派的对立、对抗从未停止。

从国内看,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经济就表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面对经济起落,在实践层面,中央政府一直遵循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政策原则,不断调整财政及货币政策试图熨平经济。此次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的4万亿元拯救方案的果断出台,同样是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的典范。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年来风头正劲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危机爆发后却因其“不作为、不干预”的政策主张而饱受批评。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更是公开批评过去三十年宏观经济学的多数成果“至多可用‘无用’来评价,最坏的当属‘有害’。”其矛头直指20世纪70年代由卢卡斯发起的反凯恩斯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在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上的复苏,要求我们在理论上重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从中国经济固有特征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合理内核:

1.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已使市场机制在中国大陆扎根发芽,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远未成熟。不完全竞争、不对称信息等因素的广泛存在,使得中国市场经济一直呈现出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描述的特征。

2.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资的高增长推动,高强度,长时间的投资已经使得国内许多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的边缘,此外,由于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现象,中国也存在着大量过剩劳动力。因此,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更加接近于凯恩斯主义所描述的过剩的非均衡市场经济,而非新古典主义的宏观经济世界。

一、总供给―总需求(AS-AD)模型

传统的凯恩斯理论以IS-LM及AS-AD模型为分析工具,其基本思想是总供求分析。

1.总供给曲线。在经典的凯恩斯模型中,总供给曲线一般被描述为Pt=AS(EPt,Yt-1),其中,P代表价格水平,EP代表价格预期,Y代表产出水平。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下一期价格预期基本上源自本期的价格水平,也就是说。中国的价格预期可以被理解为适应性预期,所以,我们又可以把总供给曲线写成:Pt=AS(Pt-1,Yt-1) (1)

2.总需求曲线。传统的凯恩斯模型对总需求的描述基于IS-LM模型:Yt=IS(rt,dt),Mt/Pt=LM(Yt,Rt),其中,D表示财政政策,M/P代表实际货币供给,R表示利率,由上述两个方程可以解出总需求曲线的表达式:Yt=AD(Mt/Pt,dt)。

这也是经典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常见的总需求表达式。在该表达式中,货币供给被视为外生变量,而利率则由市场内生决定。然而,必须指出,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健全,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特别是SHIBOR的价格形成机制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利率依然可以被视为一个受到货币当局影响、控制的外生变量。当我们考虑到这一点时,最终的总需求曲线应当写成:Yt=AD(Mt/Pt,dt,rt) (2)

3.政策反应函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是所谓“相机决策”、“逆周期而动”,也就是说在经济低迷时,政府必须扩大财政开支,加大货币供应量,同时尽量压低利率。而在经济繁荣期,则须反其道而行之,以期熨平经济周期。

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上述思想,首先,我们可以把财政政策表达为:Dt=δ0+δyYt-1+δpPt-1 (3)

其中,Dt代表财政政策的力度,δy

如前所述,与西方成熟的金融体制不同,由于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还不完善,中国人民银行目前的货币政策调节经常是双管齐下。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分为价格型政策工具和数量型政策工具两种。前者主要是利率杠杆,后者包括存款准备金率控制、信贷控制等工具。它们分别可以用以下两个方程表示:

Mt=θ0+θyYt-1+θpPt-1 (4)

rt-rt-1=φ0+φ1(rt-1-r*)+φy(yt-y*)+φp(Pt-P*) (5)

其中,θy

二、估计和检验

下面,我们对前文所述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我们构建的方程包括两个经济运行方程(6)、(7)和三个政策反应规则方程(8)、(9)、(10)。产量Yt表示实际GDP的增长率,价格Pt具体表示为通货膨胀率(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Mt为货币供给增长率。Rt为利率;Dt财政政策变量则为财政赤字占总政府支出的比例。五个方程的估计公式为:

Pt=α+αyYt-1+αpPt-1+εp,t (6)

Yt=β0+β1Dt+β2Mt+β3Rt+εy,t (7)

Mt=θ0+θyYt-1+θpPt-1+μm,t,μm,t=ρmμm,t-1+εm,t (8)

Rt=Ф+ФrRt-1+ФyYt+ФpPt+μr,t,μr,t=ρrμr,t-1+εr,t (9)

Dt=δ0+δyYt-1+δpPt-1+εd,t (10)

以上随机变量εp,t,εy,t,εm,tεr,tεd,t都假定为独立同分布。

下表中列出了估计所得到的参数。

对上表,我们说明如下:

首先,在产量公式(7)中,与利率有关的参数被我们设定为0。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原公式(7)进行估计时,所得出的参数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在中国利率对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所以我们重新估计的时候,去掉了利率。其次,我们发现,模型中的两个主要经济运行的行为方程,价格公式(6)和产量公式(7)其参数的估计都在5%以内显著,而且拟合度也最好,R2分别为0.950和0.776,这说明中国经济实际运行状态符合我们模型所做的假设,经典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对经济运行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国的实际。最后,在政策反映规则中,公式(8)和公式(10)得到的参数值不显著,而且拟合度也不好。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统计数据的有效性。我们以“财政赤字所占比重”作为中国财政政策实施力度的指标,实际上是限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所做的无奈之举。大量财政收支,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列入预、决算管理。在预算外运行的财政资金中,经济型支出又占有相当大的规模。因此,可以说,中国的财政刺激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通过公开公布的财政赤字显示出来,它们实际上表现为一种“隐性的赤字”。其次是货币政策的不完全受控性。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出口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长,外汇储备呈现逐年上升之势。根据现行外汇管理政策,这必然造成外汇占款的大幅增长,迅速增加的外汇占款必然造成货币供应量大幅上升的压力,随之的一个后果就是:中央银行部分的失去了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权。近年来,虽然央行进行了大量的反向对冲操作,试图通过国债和央票回笼货币,但这并不能完全抵消外汇占款所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压力。从本质上说,目前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必然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从经典的国际经济学理论来说,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处于所谓“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之中,必然丧失部分货币政策独立性。因此公式(8)的拟合度较差就完全在我们的意料之中。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基本符合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描述,但由于财政数据统计口径的欠缺及央行的货币政策困境,我们的分析不能证明现行货币及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沈坤荣,耿强,付文林.宏观经济学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高坚,杨念.中国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财政和货币政策分析框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5).

篇9

淡化经济政策色彩,强化财政政策的社会政策功能,2011年财政政策步入历史性的功能转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时各方意见纷纭。

这看似与2010年的财政政策一样,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延续2009年以来实行的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政策,而是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使财政作用更宽广、更有效、更长远。从政策的连续性来看,主要表现在财政手段的运用上依然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淡出,更不是退却。而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重点、措施来看,不会“涛声依旧”。

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将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即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整分配、促进和谐。显而易见,与前两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其政策目标已主要不是保经济增长,而是从上述后三个方面来重点发挥影响力。因为2011年的经济增长已经不需要财政来“保驾”。

由此可看出,2011年的积极财政政策预期将有四大转变:

一是从以总量扩张为主转变到以结构调整为主。2009年、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分别达到9500亿元、10500亿元,与2008年1800亿元财政赤字相比实行了跳跃性的财政扩张。显然,2011年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不用财政扩张投资需求即可实现。2011年财政重点转向结构调整,即通过财政收入结构、支出结构的调整来促进和推动产业结构、分配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各方面结构的合理化。

二是从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转变到以公共消费扩张为主。前两年实行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表明,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投资。例如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支出达到9243亿元,比2008年预算增加5038亿元。2011年公共投资新开工项目严格控制,显然投资不再是主要的着力点。不言而喻,公共消费成为明年的财政政策主要着力点,即通过扩大各项社会性消费支出来提供更多的公共消费,改善私人消费预期,带动居民消费,提升国民消费率,为宏观经济平衡、内生性增长的形成创造条件。

篇10

关键词:财政政策工具;公共工程;地方性公共品

一、理论回顾

对财政政策工具如税收、公共开支、转移支付等范畴在作为调节经济的工具发挥作用时的特性描述,尽管西方经济学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但大多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的。

亚当。斯密在谈到公共工程时说这是“君主或国家的”“义务”,“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显然他只视公共工程为政府出于利益原则为社会提供的“义务”。

萨缪尔森在论述财政政策的政策工具时,着重谈了“内在自动稳定器”的神秘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武器:(1)改变公共工程和其他开支方案;(2)改变转移支付的开支方案;(3)根据经济周期的情况而改变税率”发挥作用的机理,对政策工具特点的分析也仅限于公共工程,认为“当政府对经济开始采用某些主动措施时,它们往往为失业者举办公共投资工程。这些工程的举办往往是仓促决定的;由于这些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就业机会,它们的效率通常是相当低的。”虽然他指出了公共工程政策的低效问题,但并没有对这一政策工具所可能带来的其他关系的改变做出分析。

J.丁伯根指出“你可以安然接受一个命题:为达到N个目标,必需有N个政策工具”。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将工具与目标之间的数量关系由“相等”修正为“大于或等于”(如德尔别尔格、麦克多噶尔,1976),他们对政策工具的分析也只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条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相对不发达的、幅员广阔的国情有相当的差距。

埃普里姆。艾莎对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问题做了大量的论述。如,他谈到“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份额,一般比工业国家高。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大型私人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企业,在工业国家比在发展中国家更重要。欠发达国家由于在政治上迫切需要限制失业人数,存在着政府机构膨胀的倾向。”艾莎在谈到直接农业税的估算问题时,认为“大地主的消费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奢侈品、半奢侈品和进口奢侈品上;……,我们认为政府之所以未能通过直接税抑制大、中地主的消费,主要是由于这些地主对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施加了政治影响。”艾莎在讨论公共投资时提出了四项原则,但并没有就公共工程支出作为一项政策工具时运用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问题。

现在流行的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说,尽管他对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发展障碍等问题都有较为详尽的“解释”,但并未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工具所表现出的具体特征进行描述。

就国内经济学家对财政政策的探讨,有的侧重于国债的规模,也有分析政策工具性扩张效应与体制性收缩的矛盾,杨目等在对财政政策的效力问题进行分析时指出实践中财政政策至少存在五大问题:一是“效率问题。发达国家一般不太愿意用财政政策,皆因财政政策效率低下是一通病”;二是“解决失业的力度不如想象的那样大”;三是“产业带动差的问题”;四是“基本建设中同样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五是“时滞问题”。虽然这里不乏对财政政策工具特性的一些准确把握,但不够全面完整。

二、财政政策工具特性分析

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1.税收政策是通过增税和减税两个方面来发挥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的,具有如下特点:(1)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决策时滞较长。一国政府的税收增减都是通过调整税法来实现的,而税法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政治程序才能通过、付诸实施的。(2)对于政府来说减税容易增税难,增税易遭到纳税人的反对。(3)税收直接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而且是无偿的永久性的影响。当政府以增加税收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时,实质是将资金从个人或企业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如果政府所扩大的支出效率不高或无效益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是双重的。(4)政府的减税政策是通过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的,而这又依赖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政府来说是不确定因素。

2.公共工程支出政策。政府人为地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更多地承担民间不愿意或在萧条年份不愿意投资的工程,可以扩大总需求,有助于经济复苏。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积累性强。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若干公共投资项目,可供居民长时期消费,具有积累性质,容易受到注重财政生产性的国家的青睐。(2)效率低下的可能性大。由于投资于公共工程的目的是刺激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决策往往比较仓促,公共工程本身是否必要就成了问题。(3)时滞长。一个工程的建设期间少则一两年,多则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往往是用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上的开支还没有花出去之前,经济的形势就有可能变化了,使财政政策由逆调节变成顺调节,加大了经济波动的不稳定。(4)公共工程政策是中央政府动用地方性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均衡,形成地区间新的不平衡。

公共工程是一种地方性公共品,本应由地方政府投资。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刺激需求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建设某些公共工程,实质是用全国的资金为某些地方供给公共品,负担了本该由该地方政府支出的建设项目,结果是各地方争项目、争投资,增大了投资的风险,并会出现新的苦乐不均现象。因此,公共工程政策工具一定要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协调配合。

3.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是指政府直接购买劳务和消费品并用于当期,如增加政府雇员,提高雇员工资,扩大办公设备的购买,等等。这一政策手段具有如下特点:(1)与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相比,其时滞短。(2)与转移支出政策相比,其公平性差。如增加政府雇员工资与增加失业人员的救济金相比,前者会扩大就业者与无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果同时同比例提高二者的收入,对需求的影响就取决于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就单个消费者来说,其边际消费倾向与他的个人偏好相关;就消费者群体来说,我们则要从其年龄、职业、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与一国的其他同等素质的劳动者比较,如果政府雇员的实际收入(业余收入、灰色收入甚至是黑色收入均应包括在内)并不低,则这种支出对需求的刺激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3)这一政策的效率取决于政府工作的效率。如政府是否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机构,雇用那么多的人员,政府雇员的工资是否已经足够的高,办公设施是否已经足够的好,等等。正如艾莎所言,发展中国家政府机构本身有膨胀的倾向,这是由于私人大公司并不像工业化国家那样重要,低工资的政府雇员身份本已让人羡慕不已,普遍地不分功绩贡献地提高工资对机构膨胀倾向有刺激作用。(4)政府雇员工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有重要的影响。一是因为“熟练技术人员(医生、工程师等)较之高级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更有可能移民,因为前者享有广泛得多的海外市场。”二是任何部门劳动者工资的提高都会不同程度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特别是政府雇员工资的提高对社会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也相当于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线,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理性的企业宁可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对扩大就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5)消耗性支出特别是政府雇员提高工资的资金来源应该是税收,避免用政府举债收入,这是由政府活动本身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性决定的。

4.转移支付政策,是通过政府为企业、个人或下级政府提供无偿资金援助,以调节社会分配和生产的政策。如对居民的补助,对企业的投资补助、限价补助、进出口补助等,都会直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或保证企业利润的提高。这一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功能较强。转移支出本身具有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政府增加对低收入者的支出,可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2)转移支付政策对需求的扩张作用更大。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要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支出,对社会总需要的刺激作用更大。(3)积累性差。转移支付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的可能性要比上述两项支出政策要小,其用于消费的部分将更大。(4)对需求的影响与受益者的层次关系重大。如从年龄结构看,通常年轻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中年人其次,老年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低。

财政支出政策还以倍数扩张的乘数效应对经济产生影响,政府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组合的支出政策。同时也需要与税收政策等密切配合,发挥出较好的政策效果。

5.公债政策。公债发行是财政部门的重要事项,但发行公债要对金融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重大的冲击。在公债的如何发行、何时发行、发行条件等问题上,需要注意如下因素:首先是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特别是社会闲置资金对公债的需求;其次是金融状况,如信贷规模、利率、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再次是政府的应债能力,特别是在社会对国债需求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更要避免出现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局面。公债本身是一种直接信用,可以避免间接信用过度所导致的金融风险。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它也会变成一种间接的融资渠道,如商业银行选择公债为资金的主要“贷放”对象时,间接融资所固有的问题便有可能在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