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1-07 17:3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

篇1

一、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是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1.英语教师没有英语教学资质

由于农村英语教师数量少,有许多不具备英语教学资质的老师进行代课。在许多学校,代课教师担负了大部分英语教学。有些教师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与正式的英语教师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农村英语教师的经济收入含金量不足。并且,相较于城市,虽然国家规定教师的收入不能低于同等级公务员的收入,但是农村因为地域差异,并不能实现这一个规定。我国本科、专科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少,但由于农村的多种因素,每年只有10%的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农村教师的劣势会使许多教师资源流失。比如,有的教师转到城镇学校,或是考研、改行等。

2.农村英语教师缺乏实践

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其次是后续教育跟不上。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主要是大专学历。如果要提高学历主要是通过非全日制教育,这样使得城镇与农村教师第一学历的水平相差较大。而且,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大部分教师没有进行过培训,没进行过其他实践活动,以至于无法推进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使得城镇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3.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缺乏后继力量以及认同感

目前,农村英语小学教师渐渐老龄化。教师晋升也很困难,目前许多教师的职称仍是初级或是中级。而每年补充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很少,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教师也是非骨干教师。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工资待遇与教学压力不相符。

二、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与高校合作

农村小学可以利用附近地区的高校资源,通过合作等方式解决农村英语教师专业素质问题。比如,河南省有些农村地区通过与高校合作,对教师进行培训或是进行实践可以很快地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

2.“师徒方式”互相帮扶

现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植,农村中小学教育,每年会有一批应届毕业生到相对落后地区工作。毕业生虽然没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专业知识较好。学校可以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让学校的教师通过这些毕业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网络研修

目前,网络已经普及到农村,这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提供了多种资源。学校可以让政府帮助通过网络建立一个教师团体,设定一到两个专家,这样,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通过教师团体的帮助认识自己的问题、提升专业水平、开展科研活动。

建立网络研修团体后,教师进行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份关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总结到目前为止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个自我评价。团体的其他成员就可以通过这份资料对教师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提出合理建议。

网络研修团体还能够对教师在线进行培训。教师在加入团体后,需要进行英语专业测试,包括口语、写作、阅读等。若是英语教师存在弱势,可以通过教师团体帮助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学习伙伴,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篇2

关键词: 职高教学 农学专业 理论课程 学生素质

一、培养学生学习农学专业课的兴趣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教学改革家魏书生认为:兴趣像柴,可以点燃,而兴趣的柴,每个学生脑子里都存在着,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职高学生认为学习农业专业没有多大前途,内容是单调而枯燥的,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农业就是种地,不学也能看会。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农学专业课程的真正价值。国际上高效农业都是科研成果的实践,现代农业并非传统农业,需要科技的投入。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切地领略到这种特殊价值的成功体验,充分挖掘实践功能。首先,在学生入学初,就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介绍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其重要发展趋势,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农学专业的科教片,参观科技示范户的生产经营,并组织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示范户经济效益的社会调查。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对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亲身体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农业技术有奔头,产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振兴本地农村经济的强烈使命感。

二、造成职高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职高学生的消极、自卑心理严重,职高学生大多是从超负荷运转的应试教育中产生的亚失败者,少数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再加上主课长期以来所处的主角地位,往往认为自己被刷下来主要是因为主课,从而对学习这些科目产生反感;由于学习周期长,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期都有很多未掌握的知识点,这些误点的积累,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步与能力的发展,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焦虑、畏惧和厌烦。职高学生大都成绩较差,特别是主课的成绩。在这样的群体中,缺少优秀的领军带头人物,没有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思维定势,缺少与职业的结合,一些教师仍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这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极不适用的。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营造一些不同的学习氛围,适当地设置一些讨论课、专题训练课和分组活动课等,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进行自由讨论,老师创设问题情境,按题目的难度,分基础型讨论课和提高型讨论课,课堂氛围较为宽松。在保证讨论音量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小范围走动,以便寻找合作对象共同探讨,讨论课效果较好,学生兴趣很高,学习积极性高。定期开展专题训练课,由于职高学生基础较差,即使是实验班的学生,仍然有很多旧知识的空白,因此上新课前或上新课过程中有必要补遗,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专题训练。目前,在实验班上,专题训练课的效果非常好,由于该课知识含量相对较少,题目的给出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因此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掌握。分组活动课:属课外辅导课,将学生分成10组,组与组之间的总体水平、平均成绩较为均衡。分集体复习和组内复习两种,每周四各组统一复习,回顾一周所学知识点,查漏补缺。其他时间各组由组长组织复习和安排复习内容,组长负责复习记录,周四统一上交。

四、重视农学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对于职高来说,农学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之一,应用现有农学专业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懂理论,缺乏基本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缺乏最基本的农业基本技能,不能主动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职高学生素质与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职高的农学专业课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有些内容确实很难理解,以致学生不愿意深钻,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在职高农学类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照本宣科、课堂教学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考试考核内容陈旧老化等诸多弊端。笔者认为,把农业专业基础课放在专业技术课中讲授,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按照职业目标和生产季节组织农学专业教学,宜前则前,宜后则后,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交叉进行。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所学专业知识得以验证,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实际观察与操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理论课与实践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到田间实习,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使学生掌握最新信息,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转化为能力,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怎样使用专业知识技能。此外,有计划地、有组织地让学生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的市场调查,让学生真正学到技术,培养热爱农业、善于钻研的优良品质,锻炼学生的意志,为培养专业技术打下基础。

在职高农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利用分层教学及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伊恩华.让职高学生在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J].中等职业教育,2010.

篇3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现状;问题;发展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014

专家系统就是包含了某个领域内的大量的经验和知识的程序系统,并且人们可以根据这个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模拟以及处理,从而解决需要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在植物保护的过程中,工作者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但是需要较高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因此运用植物保护专家系统不仅可以解决复杂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1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现状

我国对于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研究比较早,该系统已经涉及到作物的育种、施肥、灌溉等多个方面,主要集中在病虫草害诊断、预测以及决策3个方面。

1.1 病虫草害诊断

准确快速地病虫草害诊断是有效进行农业生产管理的基础,因此对病虫草害的诊断与鉴别是植物保护专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该系统根据当前的病虫草害的危害程度和特征,模拟专家的思维方式进行判断,鉴别病虫草害的目标,然后给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目前关于植物保护诊断的系统已经有许多了,比如说针对水稻的病虫草害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害虫的形状和水稻的状态来判断病虫草害的种类,然后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科学的咨询和措施。

1.2 病虫草害预测

专家的预测系统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和状况进行分析,并且对未来的状况进行推测。该系统不仅可以对病虫草害的进行预测,还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过去遇到病虫草害和疫情时,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需要专家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专业的解释,这种方式费事又费力。因此运用植物保护专家系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专家系统的预测分为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定性只能做出简单的分析与预测,定量分析可以将预测模型和专家系统进行结合,可以实时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报。目前我国有白蚁虫害仿真预测系统,该系统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白蚁虫害的蔓延规律。从而对水稻的白蚁虫害进行预测。

1.3 病虫草害治理决策

病虫草害的治理决策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决策系统是专家系统中最常用的系统。它根据病虫草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农作物生长中的异常状态,根据病虫害的程度和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帮助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监控、预测和控制。目前开发的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主要方面就是病虫草害的防治决策方面。

2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问题

2.1 技术开发人才缺乏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多方面交叉研究,但是当前的专家一般缺少专业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反过来专业的计算机编程专家缺少植物保护的专业知识。因此当前的系统研究面比较狭窄,技术比较落后。

2.2 知识库广度深度不够

植物专家保护系统需要收集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才能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防治。当前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更新需要大量的人力与时间,系统只能提供一些基础的判断,不能详细地解决用户所遇到的问题。因此该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2.3 系统灵活性差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目的就是根据大量的信息模拟专家的思维进行分析。但是当前系统的推测方法比较单一,使得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大大地降低。大部分系统的系统只包含的当前地区的信息,并且信息不能进行共享,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障碍和不足。

3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

3.1 系统网络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网络的无穷潜力。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新型农药的开发应用,新病虫害的发生等,我们只能应用网络来共享这些信息和数据才能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快捷性。

3.2 技术多元化

目前大多数的系统一般采用数学回归模型,但是这种模型只能分析几个影响因素。但是有些问题是许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产生的。植物保护专家在遇到这一类复杂问题时,也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但是运用多种开发技术手段,例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多媒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极大地丰富专家系y,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3.3 功能综合化

植物保护专家系统的开发的趋势就是多学科交叉,高度综合化。因为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了条件、气候等许多方面的影响,在对其管理的过程中要全面的分析考虑,包含种子、土地、肥料等各个方面。只有功能综合化才能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杜艳艳,岳桂兰.我国农业专家系统在作物育种和栽培中的发展概况[J].辽宁农业科学,1995(06):25-27.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载体;构建;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037-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才市场对农学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更趋于多元化,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要求毕业生从知识型人才向“有知识、强能力、懂经营、能创业”的综合性人才发展。在新形式下,我国高校农学类本科教育,特别是地方性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现针对高等学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构建新型实践教学载体的必要性及对策作一探讨。

1高等学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构建新型实践教学载体的必要性

1.1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不协调

专业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学科建设应以带动专业建设为首要目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目前,高校学科建设有一种为追求自身发展而专注于学术研究,逐渐淡化人才培养功能的倾向,尤其是与本科教育的联系逐渐疏远,主要体现在学科建设成果不能较好地运用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在资源利用上也存在矛盾,如学科建设中购置的仪器设备不考虑专业建设的需要,专业建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也缺乏对学科建设的支持,造成重复建设,出现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等。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重点农业大学在向研究型大学转变,这类院校由于学科基础好,国家投入大,研究型人才培养占很大比重,上述矛盾不是十分突出[1],而一些地方院校被某些学科排名指标牵引,忽视现实条件和应用研究,过分看重基础理论研究,盲目追求高层次论文的发表数量,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用于专业建设,同时挤占有限的教学资源,影响教学质量[2]。因此,地方院校在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时不能照搬重点大学的做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将好的研究成果转化到专业建设上来。

1.2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教育规模庞大,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而行政及事业单位吸收人才的数量有限,企业已成为学生就业主渠道,企业的需求变化是人才市场的风向标。高校农科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某些方面存在脱节现象:一是有些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二是即便进入企业后也存在实际需要与所学专业存在较大的差距,短时间内无法进入角色,因此企业往往更青睐有工作经历的人才,如果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提前对接,学校如能够及时把握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学生实行定向培养,或以“直通车”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人才,无疑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率。

1.3忽视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

高校具有3大职能,其中,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本身同样具有育人功能。目前在本科教育中,存在着忽视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的现象,有人认为科研和社会服务是教师的事情,对教学工作起到的只是间接促进作用,本科生学生知识水平不够,没有能力和没有时间承担任务;一些学生怕吃苦,有轻农厌农思想,不愿参与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这些片面的认识,使学生被排除在科研课题和社会服务项目之外。其实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本身也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课程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形式的重要补充。学校应从管理角度创造条件,教师应以培养人才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科研成果的研发推广以及社会服务活动中去。

2高等学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构建新型实践教学载体的对策

基于以上原因,建立一种实践教学载体,贯通学科、专业、公司、农户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学生培养从“核心成果―推广示范―合作经营―服务农户”的全程参与,对于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实习就业一体化,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新途径。为此,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实践教学载体[3]。构建这种实践教学载体基本思路是:以成果转让、技术研发或人才定向培养为纽带,与企业合作共建多功能一体的实习基地,建立健全基地运行机制,实现学生全程参与。在这个教学载体中,学科保证成果、专业制定计划、基地提供场所、企业提供市场、农户作为服务对象;实现学科特色定技能、专业教育学技能、基地实训练技能、公司锻炼增技能、农户实习用技能。

2.1合理统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2.1.1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努力做到学科研究方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协调统一[4]。河南科技学院农科专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以该院农学专业为例,在学科建设上,坚持应用型成果和技术的研究,注重作物新品种选育、新型栽培技术及良种繁育技术的开发,与之相适应,专业建设坚持以农业社会生产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农科应用型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该专业教师作为主持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省级鉴定成果10余项。培育并审定小麦、棉花、玉米、甘薯等作物新品种9个,其中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目前是黄淮流域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积极将学科科研优势注入专业特色建设上,农学专业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1.2充分发挥校内实习基地科研和教学2个功能。在基地的基础建设投入上,教学经费、学科建设经费以及教师科研项目各出一部分,学科研究团队负责基地日常管理,明确了各研究团队需承担的教学任务。各团队将学科建设中的科研课题转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实验项目。以百泉校区的农艺实习基地为例,该基地既是教学实习基地,也是作物新品种选育基地,曾选育出了著名的百农3217、百农矮抗58等小麦品种,百棉1号、百棉2号等棉花品种以及百玉一号、百玉二号等玉米品种,每年接纳农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实习达1 000余人次,毕业专业实习人数常年稳定在50人以上。

2.2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确立长期合作伙伴

建立了该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理事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加强校企合作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障[5]。2007年河南科技学院与来自河南天方药业、安阳九州药业等12家企业(理事单位)联合建立了生物工程(技术)校企联合办学理事会,2008年农学专业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地市种子管理站的专家和12家种子企业的管理者为委员会成员。学院先后组织召开了四届年会,定期联系理事会和委员会成员,广泛听取委员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为准确把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培养社会亟需的专业人才提供依据,建立了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机制。在众多的相关企业建立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与学校专业是否对口、有无合作基础、是否方便学生实习等因素,进一步确立了一批长期的、较为固定的合作伙伴,如河南省联丰种业、河南省滑丰种业、焦作怀川种业公司、百农种业等一些企业。

2.3以成果转化或技术开发合作协议为纽带,共建多位一体实习基地

科技开发合作是校企合作的深化,如果学校能为企业提供待转化的科技成果或技术服务,企业必然愿意为学校提供相应的硬件与软件的条件,由此加强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2年来,学院与鹤壁市牟鑫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食用菌合作开发协议,与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小麦育种合作协议,该公司向全校提供订单品种科研费500万元;2009年10月,与河南科技学院农学专业长期合作的河南联丰种业有限公司向学校捐赠30万元,专门用于农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院在巩固原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又于滑县万亩示范园、焦作怀川种业等5处建设了“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实践教学基地[6],这些基地同时具有教学、研发、推广示范多种功能,既是成果研发基地,也是学生实践基地,同时也是推广示范基地,实现校企共建共管,学生全面参与。同时,学院注重做好校内外基地的整合与链接。学生在没有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基础上,直接到校外实习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学院采取措施让学生尽早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在进入校外实习基地时,往往对校企合作的内容已有了解,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基础,有的甚至已经基本完成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可把实习重点放在参与品种、技术推广、市场调研及产品营销以及服务农户方面。

2.4健全机制,保证学生全程参与

2.4.1修订学生培养方案。将学生毕业实习时间从18周延长为24周,在此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提前让学生进入毕业论文课题工作,四年制学生的第2学年末开始选报实习指导导师,实际上学生进入各个研究课题组的时间可达2年。2年中,学生除了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以外,还有大量时间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中。

2.4.2设立院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该院设立了院系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合作企业,资助项目主要为全院农学相关专业大学生,2年来共立项40多项,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

2.4.3完善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校方及企业的培养责任,防止企业只把学生当劳动力使唤,而忽视了对学生必要的技能训练。制定了学生实习考核内容及标准,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学生校内实习导师为毕业实习指导教师,进入基地后,企业要根据实习内容指定1名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人才的需求设定实习科目。

3取得的初步成效

探索构建“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实践教学载体的时间还不长,但已初步显示了成效,这种方法弥补了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对解决理论教学脱离实际的问题起到良好作用,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率。

2010年9月,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主持人2007级学生程婷婷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2篇学术论文分别在“第二十届国际小麦族作图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小麦基因组大会”和“第三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会议”大会收录。全院农学实习基地一粒金种业公司是位于学校附近的一家中型种子公司,是国家矮败小麦育种中心重要依托单位,3年来,该院燕、崔永铭等8名毕业生在此就业,已成为公司技术骨干;农学专业毕业生郝晓亮曾于焦作怀川种业公司共建基地实习,毕业后于该公司就业,现已担任公司重要管理职务。农学专业毕业生朱高岭,在校期间参与了棉花(下转第40页)

(上接第38页)

育种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随后进入百农种业公司实习,由于该同学熟悉棉花示范品种特性,2008年作为公司技术代表赴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参加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工作,表现突出,毕业后于该公司就业,并担任重要职务。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充分体现了一体化实践教学载体建设的良好效果。

近年,农学专业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很多学生在实习阶段已经被企业预订,在2011年的河南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双向洽谈会上,农学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不少单位已经将目标锁定下届毕业生。中国农业新闻网以“农学专业毕业生最抢手”为题专门进行了报道。

4参考文献

[1] 刘明久,李友勇,常景玲,等.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12-14.

[2] 李友勇,刘明久,赵新亮.职技高师农科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4):107-109.

[3] 陈兰,盛志亮.对“基地+项目”―― 一种适合农科专业的特色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44-9046.

[4] 张颖,刁,王晓辉,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75-176.

篇5

1.课程设置的改革

(1)课程设置的前瞻性

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原则,也是景观设计专业得以发展的基本生命力。把握市场需求状况,一方面进行现状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进行需求预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依社会发展制定所需设计人才的培养计划。

(2)课程设置的特色性

高职院校设立的景观设计专业与本科类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是有很大区别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原有的学科专长来发挥景观设计专业的特色方向;利用强势学科为依托发展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专业。侧重专业方向是高职院校办好该专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科或现有师资的特点侧重于“小环境设计”、“设计表现”或“景观工程”等等。最好能在毕业生就业方向上与本科院校错开就业,发展自身优点,办出“特色”。

(3)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景观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应用性专业。无论是在方案、绘图、资材、施工、管理等等都是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工作;而企业又要求毕业生一进入设计工作岗位就能负责景观项目工作。要实现毕业生的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是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的重点。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遵循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辅以理论的教育理念。

2.教学内容侧重点的把握

景观设计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设立的时间不长,还处于探讨阶段。通常是参照本科院校的园林专业;各院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课程名称相近,但因为师资力量等条件的制约,在教学侧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在新专业发展过程中是难免的。更好地培养有特色而又适应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人才,才是专业教学的重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内涵虽然广泛,但在课程及教学上是有一定规律的。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专业方向不可过宽过广,围绕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人才是课程及教学的方向。根据市场对景观设计毕业生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三大课程群:设计表现课程群、工程项目课程群、方案设计课程群。三大课程群及子课程只是景观设计专业必需掌握的专业知识,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要办出特色,要适当增加与自身适应特色课程。下面对课程群教学内容侧重点进行分析:

(1)设计表现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总学时数非常有限,所以不可能按照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教学,因此,在园林美术的教学中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已经难以适应需求。可以在园林美术教学中以建筑与园林速写为主,舍弃静物表现。为后续的专业设计效果图表现打下基础。在园林美术色彩教学中以环境色彩写生及色彩设计为主。可以加入色彩分析、色彩心理学等内容。手绘效果图表现是景观设计师的必备能力。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绘图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难学难精的手绘效果图不为重视。但是,优秀的设计方案往往是在手绘草图中表现的。草图可以快速描绘设计师的瞬间灵感,设计方案阶段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因为设计项目结果一般以电脑效果图体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训练徒手快速草图练习,以快速表达设计思路为教学目的。计算机绘制工程图与效果图是目前景观设计行业的趋势。所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成为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评判标准。在教学上既要强调计算机绘图的重要性的同时又要引导学生与设计课程内容联系学习,以计算机绘图为桥梁,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

(2)工程项目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工程项目课程群是景观设计专业课程中最贴近市场的课程群。景观设计专业教育者应该采取“走向市场”的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引导学生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对建筑材料及景观园林资材的了解是景观设计的第一步。新材料、新植物不断涌现及引进,要通过考察市场等手段时时更新知识。通过考察苗圃场、植物园及景观施工场地等。认知植物种类及特性,了解其栽培方法及后期养护。在施工技术课程;尽量组织学生去园林景观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考察和学习。还要去现场拍下施工影像资料在课堂上详细讲解。

(3)方案设计课程群教学内容侧重点

方案设计课程群才是景观设计专业的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课程。如缺少前两个基础课程群的前期支撑,设计根本就无从谈起。课程群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而构成了景观设计专业。植物造景与景观设计(或叫城市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等)是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一般以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来完成。该课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设计起到最直接的作用。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层次及特点,以庭院景观、楼顶花园、小公共空间设计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大的规划性景观设计可以略讲。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景观设计的功能要求、设计方法之外,实践教学是最重要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教学老师及企业请进来的设计师指导下进行景观设计实践。在课程单元部分要留出充足的课时让学生完成完整的课程设计作业。在题目设置上遵循实用性原则,要求学生以“假题真做”、“真题假做”等方式完成作业;有条件的应该“真题真做”。从设计方案的构思到效果图、施工图等都严格按照专业设计单位的要求完成,并要求达到相同质量。使学生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毕业就能从事很快适应景观设计行业实际工作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也可以把有影响力的专业比赛引入课程,通过比赛开阔学生的眼界。

3.实践教学的创新

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是设计课程教学必备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社会需要人才的质量标准。通过专业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毕业后能顺利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深化校企合作方式方法上要探索一条能与企业达到双赢的合作之路,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能为企业创造效益,达到专业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更加贴近。探索“师生进公司,设计师进课堂,项目进课程”的形式。实现教学场所与设计工作室合为一体;请企业设计师、能工巧匠进课堂,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培养更加贴合实际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实用性,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有效的解决景观设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的弊端,为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继续推进和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势在必行,也是突破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一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停留在课堂完成;学生难免会对假题假做产生疲惫的心理而应付了事。在实践环节应该加强管理及提高要求,使学生重视起来及提高专业学习的热情。

4.结语

篇6

关键词:烤烟;图像采集;物联网;SCADA系统。

现状

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政策指引下,各烟草公司、科研院所和一些企业都认识到密集烤房设备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将大量的科研力量转移到烤房设备的研发和推广中。2004年至今,全国掀起了烤房相关设备的研发热潮,累计共有100多家烟草公司、科研院所和烤房设备厂家参与其中。加热设备和温度、湿度自控设备的设计理念和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散叶烤房、烟夹、编烟机等配套技术不断完善,烤房群联网智能控制技术初步试验成功,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结合有效提升了密集烘烤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快了烤房的智能化程度。

烟叶烘烤是烤烟生产中的一个技术性较强、用工较多和劳动强度较大的环节,传统的烟叶烘烤模式具有难以统一指导和集中管理、操作不规范、烘烤工艺到位率低等缺陷,烘烤损失较大,烘烤成本较高,已不适应现代烟叶生产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密集型烤房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专业化烘烤的科学技术含量,密集型烤房的广泛推广也为SCADA生产管理系统在烟叶烘烤上的应用提供了温床。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DCS与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它应用领域很广,可以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燃气、铁路、农业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传统烟叶烘烤主要依靠烘烤技术人员的肉眼观察、经验处理等手段,没有科学的数据分析以及技术管理,每个烘烤技术人员的水平高低不一样,造成烟叶的烘烤质量参差不齐,耗时耗工。SCADA系统的引入有效地改善了这一现象,对烘烤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在烘烤一炕烟叶的过程中,配合图像采集设备对烟叶的变色过程以及烤房的温湿度变化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温度、湿度控制曲线,应用于其他烤房,有效地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

SCADA系统+专业化烘烤的系统结构及功能

1.系统结构

密集烤房的自控仪增加通讯模块,采用无线自组网远程监控技术,利用中间件将异构网对接,中间件集合多串口服务器、RS485、TCP/IP网络等多种接口,通过一种接口与末端设备进行通信,对数据进行整理、打包,然后通过另一种接口与服务器端进行通信。服务器端进行数据联网并到互联网,在移动手机端开发有专业的APP,可通过手机终端进行温度、湿度数据查询,以及烘烤烟叶的图片显示,实现专业化烘烤过程管理和烘烤技术的远程监控(如图1)

(图1)

2.数据采集

SCADA系统通过485总线采集密集烤房控制仪的所有数据,包括烤房装烟室内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烘烤号、循环风机、冷风进风门和鼓风机的运行状况,以及各类告警信息。采集的信息通过专用网络传输到服务器,可在手机端及电脑端同时显示(如图2)。

(图2)

3.数据分析

将实时数据进行记录并对数据做出分析,便于指导烟叶生产,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将传统的只能依靠烘烤技术人员的现状更好地科学数据化。

4.实现功能

SCADA系统实时监管通过实时的数据、图像等信息,围绕专业化烘烤的作业流程(鲜烟判定分装温度、湿度监控烤后烟叶评价分析数据筛选优质温控曲线烘烤应用)实时数据录入和拍照留存,确保对专业化烘烤过程中管理的各环节能够“能看、能管、能控”,有效提高各项技术到位率、工作效率及执行力度,确保各环节作业规范化、痕迹化和可追溯性。

通过PC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监控烤房的温度、湿度状况和设备运行情况,烘烤工艺到位率高,提高了烘烤质量,减少了烘烤失误。烘烤技术人员通过应用手机客户端进行温度、湿度监管和设置,巡查更有针对性,降低劳动强度和工作量,可管理更多烤房。由传统的一人看管3~5座烤房提高到可同时监管15~30座烤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论

烟叶烘烤引入SCADA系统,提高了烟叶烘烤过程中温度、湿度的测量和控制精度,有利于温度、湿度的精准控制,并降低烘烤能耗成本;烘烤专员巡查更有针对性,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工作量,工作效率得到提高。通过SCADA系统实时监控,确保烘烤工艺控制精确,减少烘烤失误。改善了烟叶的外观质量,利用实时的数据、图像等信息,确保对专业化烘烤过程中管理的各环节“能看、能管、能控”,有效提高各项技术到位率、工作效率及执行力度,确保各环节作业规范化、痕迹化和可追溯。通过对烟叶烘烤全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分析,便于及时了解结果,便于指导烟叶生产经营。

讨论

目前在烟叶烘烤工场中,温度、湿度控制应用较多的是集中控制,即利用中央控制系统来采集、显示和调节烟叶烘烤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工艺因素,这种方式对实施烟叶烘烤工艺是十分有利的。配合SCADA系统的统计分析作用,将实时对烟叶烤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反馈应用到下一轮烟叶烘烤中,大大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因此,烟叶烘烤SCADA系统在烟叶烘烤过程中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规范烟叶烘烤工作的有效手段。

部分参考文献

[1]蒋笃忠,肖春生,陈洪浪等,《“互联网+”在烟叶专业化烘烤中的应用》《中国农学通报》。

[2]杨大全,《烟叶烘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农村科技》。

[3]何亚浩,贺帆,杨荣生等,《烤烟专业化烘烤的发展趋势》《江西农业学报》。

篇7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生产;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497(2016)01-108-07

2007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对我国的城乡规划提出了新的原则和要求.2011年城乡规划确立为一级学科,学科建设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关键节点;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城市时代”的到来与城乡社会的统筹发展,对城乡规划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正式出版了《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对培养目标与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办学条件等提出了全面的指导意见与要求.在诸多学科领域内重大事件的发生均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要求.因此,辨析当前学科领域存在的重大问题,探明学科走向并架构新时期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生产模式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城乡社会形态与规划学科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城乡规划学科与专业的认同问题分析

1.1学科与专业的认同问题

近年来,“城乡发展”已成为相关学科竞相研究的领域,规划师也开始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借以形成“更科学”的规划方案.但是,我国客观的发展经验显示:几乎很难找出一个完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既定目标发展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80%以上都需要修编[1].学科“竞争”与专业“困境”使我国城乡规划在取得巨大成就与发展的同时,专业认同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学界就城乡规划学科本体的讨论可分为两类观点:其一,认为学科核心领域模糊或不存在,应对城乡发展的实际需求是城乡规划的价值所在;其二,认为学科核心领域是物质性的城乡空间环境,“学科核心理论应向空间化回归”[2-6].客观讲,上述2种观点并不矛盾,前者注重城乡规划的应用学科属性,强调了城乡规划教育及“专业人才生产”的方向;后者是对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讨论.关于学科本体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重要议题.这是关于“规划的理论”的探讨,对其求解需要借助于科学哲学.

1.2认同问题的科学哲学辨析

根据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的范式理论,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既有框架内进行的科研与实践将面临发展的瓶颈(即反常和危机).此时,需要通过范式转换才能实现学科的持续发展.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范式转换并不是一种预定目标明确的进步,而是通过背离既往运行良好,但不再能应对新问题的旧框架而取得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伴随学科与专业不安全感的情况[7].从这一角度看,专业认同问题与学科本体讨论的出现,说明我国城乡规划正处于学科范式转型(或升级)的过程之中.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一级学科的确立、专业规范的出版,从国家层面与学科高度说明:我国城乡规划学科领域已极大超出了“物质形态”的学科范畴.既往物质规划框架下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已无法应对城乡发展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因此,城乡规划学科的建立具有“科学革命”的意义,这是一个“前范式-反常-危机-新范式”的发展过程.应该认识到,城乡规划已经确立为一级学科,但是距离一门成熟的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见图1)因此,城乡规划升级为一级学科的意义在于:摆脱遭遇重大困难的物质规划框架的进步,而不是朝向预定目标的进步.学科本体和专业价值的探讨都是对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积极推进.

2现代学科的发展分析

学科与专业并非同一概念.但是,在我国城乡规划语境中,学科与专业常被含糊地替代引用.正确认识学科的概念及其发展规律,对促进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城乡规划的学科发展与社会形态转型、主流意识演进密切相关.因此,应在更广阔的研究域探讨学科与专业的发展问题.

2.1学科的概念辨析

“学科”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现代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学科的内涵不断发展、演化.总结国内外关于学科的定义,大致可分为2个类型(见表1).综上,学科概念有2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指一定科学领域(或其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物理学等;其二,指教学与科研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学与科研范围的相对界定.据此,学科的意义在于一定领域内的知识生产和专业人才生产.

2.2现代学科的发展走向分析

现代科学的产生及学科划分可追溯到以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启蒙运动.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科技理性在科学研究中逐步确立了主导性的地位.至20世纪初,科技理性倡导的功能主义使以实验为基础的经验学科成为现代学科的基本形态[14].此时,学科强调研究领域的不可替代性.不同学科各司其职,专注于特定领域内的知识生产和专业人才培养,不同学科(或专业)之间分工明确、边界清晰(见表2).机械化的学科划分曾极大促进了现代科学和工业社会的发展.但是,这种绝对独立的学科形态逐渐强化并形成一种“自说自话”的封闭学科语境.研究视野狭窄、专业协作困难,进而导致学科与专业的认同危机广泛出现[8].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逐步进入后现代社会,中产阶层逐渐取代少数精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伴随这种社会形态的转换,学科边界逐渐被打破.在20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城市社会研究领域出现了学术范式从“计量革命向政治经济研究方法”的转型[15],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由“数量与行为地理学范式”向“人文服务区位理论范式”的转换.尤其进入20世纪后,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同一对象和研究不同对象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识生产方式大量出现[13].由此,现代学科的发展从“封闭系统”转向了“开放系统”.例如:以20世纪60年代为界,之前西方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之后城市规划逐渐由技术性活动转向社会、经济、政治等关系的协调活动.这一发展过程中同样经历了专业认同危机的问题,同时,城市规划的学科领域与职业范围也相应获得了拓展.开放、融贯的学科发展趋势,从本质上改变了绝对独立的学科发展样貌.较之绝对独立的学科形态,这一趋势不再强调学科研究对象的排他性,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由单一学科独立完成转向多学科协作完成.

3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走向研究

3.1学科形态的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城乡规划确立为一级学科,并不是学科等级的简单提升.其本质是:在我国社会形态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由“封闭的现代学科”向“开放的后现代学科”的升级(见表3).在开放的学科发展趋势下,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生产对象与生产方式也必然具备新的内涵与特征.

3.2学科领域的探讨

现代学科发展的规律显示:研究对象的“排他性”与学科“独立性”之间的必然逻辑联系已被打破.因此,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有机体,城乡规划学科已不必强调研究领域的排他性.相关学科开展“城乡研究”的主要价值与意义在于对城乡发展问题及机理的揭示,而具体实施城乡空间发展指引和决策,最终仍必须依靠城乡规划.正如“检验科”之于“外科”的关系,前者在于病因、病理的揭示,而手术的实施则必须依靠后者.同时,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生产方式并不是完全取代强调物质空间的城市规划学科.研究领域也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应是由既有框架的核心“点”(物质空间)向更具开放性的“面”(城乡要素的空间性)的拓展[6].因此,根据后现代学科的知识生产特征,“物质空间”应从城市规划学科排他性的研究对象(或生产对象)、生产工具乃至生产目标转变为城乡规划学科独特的“生产工具”(见表4).

3.3学科知识生产方式分析

作为开放系统的有机体,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生产方式应建立在不同科学共同体的团队协作基础之上.科学问题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的科学认识主体提出的关于科学研究与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求解应答域必然不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乡物质形态背后的经济动因、社会动因、环境动因等已成为城乡规划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学科知识生产的重要内容.“城乡研究”已成为时代“显学”,开放、融贯是当前学科的发展趋势.因此,城乡持续健康发展及其规律、趋势、对策的研究,需要不同学科共同体的团队协作.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或规划主管部门)成了各种城乡问题的主要责任承担者.究其原因是“城乡规划”承担了许多不能也无法由其独立完成的任务.这就涉及城乡规划的知识生产模式和城乡规划实践的组织模式.城乡的健康持续发展,不是城乡规划学科“自己的事”,也绝不是依靠城乡规划学科“一己之力”所能实现.事实上,作为第1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系,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就综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理论与思想.基于对我国城乡社会与规划学科发展的整体把握,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开放性”科学系统的构建,为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城乡规划的发展应建立在不同学科共同体系统整合的基础之上.

4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走向分析

4.1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城乡规划学科”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密切相关却又不同的2个概念.作为应用学科的“城乡规划专业”应是根据社会发展与专业分工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其概念与学科社会价值相关联.因此,城乡规划专业的意义在于根据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服务于城乡发展的专业人才.城乡规划专业建立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同时,城乡发展的实际需求是城乡规划专业存在的基础,离开城乡发展实际的城乡规划专业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城乡规划专业是城乡规划学科与社会分工的交集,当存在多个交集时,意味着应存在多个二级学科和专业.

4.2专业教育的多元化趋势

在传统物质形态规划的框架下,要应对城市“复杂系统”的各种问题,规划师需要个人完成对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的集成,并以社会精英的角色来解决城市问题、主导城市发展.但是,个体的规划师所实现的只能是“有限的、片段的学科交叉和融合”.随着我国“城市时代”的到来,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目标和求解应答域呈现极度丰富和多元化的特征.显然,传统的全才式、精英化的教育与科研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城乡社会与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对学科间深度交叉和融合的要求.专一学科的精进和不同学科的深度合作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实施中应有的组织模式.一方面城乡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使“城乡规划专业”与现实的社会发展需求存在多个交集;另一方面,城乡规划学科发展也需要和相关学科进行全面、深入的“对话”,这就要架构与多学科顺畅对话的专业桥梁(见图2).因此,城乡规划的专业教育需要从传统的“小而全”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升级为由多专业构成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如此才能实现由“少数精英主观意识主导的规划与发展模式”转向“由不同科学共同体有机协作的‘大而专’式的城乡规划与发展模式”.

4.3从空间到空间性———专业教育内核的拓展

城乡规划专业必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离开社会实际需求的专业没有存在的意义.城乡规划的应用学科属性与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都要求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恪守“空间性”的专业特质.以美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美国城市推行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建设,到20世纪80年代,城市建设转换为“自下而上”的模式,即通过社区、政府、市场的协作,实现城市的综合发展,而非单纯的物质形态建设.因此,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不能局限于物质形态的规划设计,而应注重城乡社会诸要素的空间属性及相互关系.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地区发展的差异性使我国对城乡物质空间规划的实际要求广泛存在,同时我国城乡规划教育也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和发展的不均衡特征(见表5).根据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网站资料的不完全统计,至2013年全国设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共有263所.不同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产生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如建筑学、社会学、生态学、地理学,甚至是农学、林学等学科.如果没有统一的专业基本教育内容,不但无法确保各地规划专业的教育质量,而且会导致因专业教育背景差异巨大而不能顺畅交流的问题.如此,城乡规划学科内部尚不足以形成统一的话语体系,更罔论与相关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了.因此,为确保规划教育质量、适应城乡发展实际的要求,并使不同地区的城乡规划专业具有统一的专业语境(或平台),应要求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恪守“空间性”的专业内核.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乡规划学科对社会、经济、环境、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与融合,其目的是从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实现城乡规划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学科知识的生产,并最终回归城乡空间环境规划、决策与管理实施.

5结语

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初立,其历史意义在于:摆脱遭遇重大困难的既有框架(物质规划)的进步.在开放、融贯的现代学科发展趋势下,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生产方式需要建立在不同科学共同体的团队协作基础之上.我国城乡发展实际与城乡规划专业属性,都要求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恪守“空间性”的专业内核.城乡规划的专业教育需要从传统的“小而全”式的精英教学模式转向由不同专业构成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如此才能实现由“少数精英主观意识主导的规划与发展模式”转变为“由不同科学共同体有机结合的‘大而专’式的规划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段进.控制性详细规划:问题和应对[J].城市规划,2008,32(12):14-15.DUANJin.Regulatoryplan:Issuesandresponse[J].CityPlanningReview,2008,32(12):14-15.

[2]石楠.城市规划科学性源于科学的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03,27(2):82-83.SHINan.Thescienceofurbanplanningcomesfromthepracticeofscientificplanning[J].CityPlanningReview,2003,27(2):82-83.

[3]邹兵.关于城市规划科学性质的认识及其发展方向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5(1):28-30.ZOUBing.Recognitionofthenatureofurbanplan-ningstudyandconsiderationofthedevelopmentofur-banplanningstudy[J].UrbanPlanningForum,2005(1):28-30.

[4]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J].城市规划学刊,2005(6):2-10.WUZhiqiang,YUHong.Developmentdirectionofurbanplanningdiscipline[J].UrbanPlanningForum,2005(6):2-10.

[5]段进,李志明.城市规划的职业认同与学科发展的知识领域———对城市规划学科本体问题的再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5(6):59-63.DUANJin,LIZhiming.Theprofessionalidentityandtheknowledgedomainofurbanplanning:Controversyontheontologyofthedisciplineofurbanplanning[J].UrbanPlanningForum,2005(6):59-63.

[6]张庭伟.梳理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作为一级学科的理论问题[J].城市规划,2012,36(4):9-17.ZHANGTingwei.Cardingplanningtheory:PlanningtheoryandurbanplanningasprincipalacademicdisciplineinChina[J].CityPlanningReview,2012,36(4):9-17.

[7]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KUHNT.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M].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03.

[8]杨天平.学科概念的沿演与指谓[J].大学教育科学,2004(1):13-15.YANGTianping.Changeanddirectiveoftheconceptofdiscipline[J].UniversityEducationScience,2004(1):13-15.

[9]陈传鸿,陈甬军.切实加强学科建设构筑高校核心竞争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4-7.CHENChuanhong,CHENYongjun.Changeanddi-rectiveoftheconceptofdiscipline[J].AcademicDe-grees&GraduateEducation,2003,(3):4-7.

[10]刘德发,王方平.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我院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5,13(3):90-93.LIUDefa,WANGFangping.Suggestionsadheretothescientificdevelopmentandstrengthenourcollegeconstruction[J].JournalofLujiangUniversity,2005,13(3):90-93.

[11]袁军,胡中功,袁正明,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高校学科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164-165.YUANJun,HUZhonggong,YUANZhengming,etal.Subjectto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toguidetheconstructionof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J].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2007,4(1):164-165.

[12]刘仲林.现代交叉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LIUZhonglin.ModernInterdisciplinary[M].Hang-zhou:ZhejiangEducationPublishingHouse,1998.

[13]金薇吟.学科交叉理论与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5.JINWeiyin.StudyonDiscipline-CrossingTheoryandCross-DisciplinaryConstructioninUniversities[D].Suzhou:SuzhouUniversity,2005.

[14]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SASSInstituteofPhilosophy.TheFrankfurtSchoolWorks[M].Beijing:TheCommercialPress,1998.

[15]黄燕玲.指标的抉择:概念、方法与应用[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2):4-15.WUANGYanlin.Indicatorsatthecrossroads:Ideas,methodsandapplications[J].UrbanPlanningInter-national,2012,27(2):4-15.

[16]姜涛.关于当前规划理论中“范式转变”的争论与共识[J].国际城市规划,2008,23(2):88-99.JIANGTao.Theargumentsandconsensusonthe“paradigmchange”incurrentplanningtheory[J].UrbanPlanningInternational,2008,23(2):88-99.

[17]何明俊.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范式的转换及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8,32(2):71-77.HEMingjun.Paradigmshiftofurbanplanningtheo-ryinwesterncountriesanditsimplicationtoChina[J].CityPlanningReview,2008,32(2):71-77.

[18]吴志城,钱晨佳.城市规划研究中的范式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9(5):28-35.WUZhicheng,QIANChenjia.Astudyonthepara-digmtheoryinurbanplanningresearch[J].UrbanPlanningForum,2009,(5):28-35.

篇8

关键词 实践教学 高职 汽车检测与维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1-

教育部发出的的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指示精神,对高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着现代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对汽车工作人员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简单技术水平,而是更加需求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高专业技能的职业技能。因此探索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下面以我院的实际情况为例,对高职高专的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对工科专业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支持力度较小

我院是在原来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来,由于原有的设施和师资等原因,和老牌的传统的工科院校相比,实践教学环节的难度更大,同时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更少,与汽车工业企业的联系很少,除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师外,其他人员对汽车行业缺乏系统的了解。尽管都认识到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师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环节“的现象”,导致实践教学的执行力度不足。

(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缺乏

由于我院是一所地方性的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学院升格后才建立的专业,所以该专业的教师几乎是新招聘的年轻教师,80%是刚才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缺乏一线企业的工作经验,指导起学生的实践教学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实践管理人员缺乏也是汽修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由于观念和制度等原因,部分教师不愿意当实验员,实验管理人员进修提升的机会不多,导致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受挫。

(三)封闭性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开展生产实习环节困难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在短短的实践环节中,学生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致在遇到实践中的问题的时候就显得束手无策。由于实验室和生产实践有很大的差距,在实验室完成的整套技术训练现实中并不一定就能够实现。加上汽车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实验设备不能同步更新,那么实践教学的效果就更加不尽人意了。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一)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的教师

教师在整个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实践教学,首先离不开专业课教师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要一部分权威、专业教师团队。由于高职教育中的很大一部分教师是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没有行业企业经验,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比例很低。有些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加之科学环境发展迅速,新观念、新问题不断出现,目前的师资队伍很难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引进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具有职业经验,具有专业素养的高质量老师,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此外还要加大对现任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鼓励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更多的教师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

(二)建立配套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要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需要进行校内基地的建设。实验实训室应尽可能仿真或模拟职业环境,模拟岗位环境,使教学环境和条件接近生产一线。学校要尽量打造良好的设备条件,包括学校的设备、图书、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特别是学校的信息化水平,网络及图书资源。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使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实习基地相互补充。各系部应该详细制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努力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明确实践项目和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努力扩展合作的领域,为企业提供服务,力求产学结合。高职院校应努力致力于开发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要广泛吸纳社会办学资源,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实践基地实现“双赢”发展。

(三)根据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我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目的,满足企业的需求是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的起点。通过对企业的调研,认真听取企业的需求意见,学校要充分了解企业一线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院在对贵港市周边的汽车维修企业和深圳合作企业的不断了解的基础上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增设了汽车营销等方面的内容。

(四)课证一体,学做合一

考试对于教育而言,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好好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标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让他们对学习有一种主动性和紧迫性。由此可见,如何将考试与平时的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合理有效的运用这一手段来督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此我们引入了职业资格考试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这一措施。例如在“汽车电器”课程中我们就鼓励学生在学完本们课程后,考取电工资格证。根据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教师对每一门课程都有其明确的教学大纲和目标,把课证一体的理念贯穿于实践教学中。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把国家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高职高专的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内容已成为衡量该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今后无论是从人力还是物力上都要加大对高职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闫训友,吴智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374-376.

篇9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问题;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54-03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有机体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的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食品生物化学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为石河子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生化实验方法与技术,为有关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本着既考虑生物化学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顾及体现食品工程专业特点和要求,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食品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

1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2]

1.1 学时设置不合理 之前,我校生物化学课程为54+36,也就是理论54学时,实验36学时,而当前我校食品生物化学的总学时为44+12,而教学大纲要求15个章节内容,同学们普遍反映内容多,信息量大,深度不够。从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来看,其内容繁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每章节的重点难点讲解完,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做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消化本堂课程的内容,所以学生们都认为教学进度太快。实验的学时也在不断的减少,改革前的36学时实验课程基本涵盖了五大物质,即还原糖的提取和测定,酶的提取与活性测定,蛋白质的提取与测定,核酸的提取及检测,以及脂类的提取与测定,涉及到使用的仪器为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装置、层析装置、微量蒸馏装置等,基本包括了生物化学实验具备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规的检测技术;但现在的12学时实验课程,只能从其中选取大分子物质的2~3种,导致学生们缺乏该课程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泛而不精,基本功不扎实。一般学校的食品生物化学学时都不少于56学时,如华南理工大学该课程的总学时为150学时,江南大学理论学时60学时,广东药学院对食品专业总学时90学时,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总学时80学时,我校生物化学与其相比较少,难以保证食品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

1.2 教材选择不合理 在教材的选择上,已出版发行的生物化学教材种类很多,被各类高校广泛使用的也不在少数。我校一直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郭蔼光主编的《基础生物化学》,其脉络清晰,语言简练,重点突出,章节安排合理,是一本适于本科生使用的教材。但由于该教材侧重于生物、遗传、医学、农学等专业,并不适于食品专业,特别是我校的食品检验检疫和食品安全专业的学生。其生物化学的基础内容完全能够涵盖,但是缺乏与食品相关的技术,如食品加工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添加剂化学等内容,使学生认为该课程与其专业无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1.3 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 (1)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存在脱节现象。我校实验课程的开设在食品生物化学的理论课程结束后7d进行,而且集中在21d完成,时间安排到学期末,紧接着进入期末考试,学生疲于应付考试;并且理论课程结束的早,课程内容多,学生基本没有时间复习,造成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欠佳。(2)开设的实验内容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如植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淀粉酶的测定等。由于实验课学时限制,只能开设上述3个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无法进行,让学生觉得食品生物化学实验索然无味。

1.4 教学方法不合理 食品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学科,主要是从分子水平来揭示生命现象的的本质和规律,因而难以像动物学、植物形态学课程那样直观,它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名词繁多,而且化学反应过程复杂,必须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的知识背景,教师如果在理论课程讲解时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授课都是使用幻灯片,采用填鸭式教学,探究式和归纳演绎式较少,使学生理解难度加大,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2 对策建议

2.1 选择适宜的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根据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对选定的教材内容上可以进行添加、删减。生物化学教材各有利弊,《食品生物化学》的教材有许多,如由谢达平主编的教材,它的特点在于基本内容之外,还介绍了与食品物质成分的纯化和检测相关的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由陈晓平主编的教材,突出在食品营养成分化学、食品加工储藏中的生物化学等实用技术等;由宁正祥主编的教材,侧重了食品加工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添加剂化学等方面。所以这些教材都可以作为《食品生物化学》教材或者辅助教材,而与我院其他专业如农学、农资、园艺、生物等专业的《生物化学》教材应有所区分。

食品专业学生在学习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时,应搞清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食品如何进入生物体进行代谢过程,以及如何改善食品的风味等,因此适当加大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验开设的时间上,应尽量安排在相应章节的理论课程后面,如维生素C的提取实验,应该是维生素和辅酶章节结束后进行,而蛋白质的分离检测应该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学完以后进行,加深学生对章节的理解。在实验的内容上,引入探究性或创新性设计实验,扩展学生的视野,关注当前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国产奶粉三聚氰胺,地沟油,瓜子里含有铝等问题。由学生准备材料,实验老师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谨的科研思维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上,经常关注国家食品生物化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问题,争取与时俱进,如食品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基础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资助情况,发现食品生物化学领域基础科学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和趋势[3]。

2.2 应用不同教学方法穿插授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1 案例引导法 在食品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如烫发的生化原理,首先把头发卷成一定的形状,然后涂上还原剂并加热,还原剂可以打开链间二硫键,湿热破坏氢键使头发α-角蛋白的螺旋结构伸展成β-构象,然后除去还原剂,涂上氧化剂以便在相邻多肽链的半胱氨酸残基对之间建立新的二硫键;当洗涤并冷却头发时,多肽链回到原来的α-螺旋构象,这时头发将以希望的形式卷曲,因为新的二硫键形成使得头发纤维的α螺旋束发生扭曲。教师可以将蛋白质高级结构中的二级结构α-螺旋构象和β-折叠的内容和蛋白质变性的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掌握其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又如磺胺类药品、有机磷杀虫剂与酶的抑制剂有关,胃溃疡的形成与胃蛋白酶的酶激活有关,痛风与核苷酸代谢紊乱有关,奶粉中添加三氯氰胺目的是提高含氮量,这些案例大大激发学生对食品生物化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将书本上知识活学活用到生活中,提高教学质量。

2.2.2 归纳演绎法 采用归纳演绎方法是将相似的知识点通过比较,归纳不同点进行记忆,从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如将脂肪酸的合成代谢即从头合成,与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即β-氧化,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如都需要酶,都要消耗能量,都需要载体等。再比如对DNA复制过程和DNA转录过程做了比较,它们所需的模板一样,采用的酶不同,需要的原料不同,产物也不同。通过这种归纳和演绎的方式,将较难理解的两种代谢过程很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较容易接受,既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又能使其掌握该内容的重点、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同样对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翻译过程,放在一起比较记忆就相对简单了。

2.2.3 提问思考法 在每章的末尾都提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去思考,如下章讲脂类代谢了,上节课的末尾,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人吃甜的容易长胖?讲解核苷酸代谢,提出“为什么珍奥核酸是商业骗局”?而将维生素与辅酶的章节中,提出问题为什么孕期要补充叶酸?生活中维生素缺乏会引起什么疾病等。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会主动查阅文献资料,探究其原理,既相当于提前预习上课内容,又激发了同学们求知欲望,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不会因为学科难度大而造成困扰。

2.3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4] 课堂是一个舞台,教师就是舞台上的领舞者,如何让学生自觉自愿在你的引导下去学习,不仅仅是对教师本身教学能力与教学行为的肯定,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不断充实更新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把握学科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复杂的理论简单化,通俗化,直观化,将枯燥乏味的课程讲授趣味化,变死板为生动,使得学生乐于接受,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领航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在生活和学习中去关心和帮助他们,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差异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如他们的重视程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因素有关。准确找到影响学习的因素,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在学生群体中主要有三类学生,第一类是努力上进型,自己积极要求进步,刻苦、努力认真学习,对自己严格要求,这类学生的成绩常位于榜首;第二类随大流型,喜欢安逸,也没那么努力,本分、顺从,会配合老师,成绩会位于中间,这一部分人数较多;第三类有问题型,对专业不爱好,不想学习,有的沉迷于网络,有的醉心于社交活动或第二学位。对于第一类学生,适当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对于第二类学生,在学习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进度,积极耐心指导与辅导,使他们喜欢这门课,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对于第三类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询问其理由,找到问题的本质,不断的沟通,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消除学生对于生化课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攻克学业难点的勇气和信心。

参考文献

[1]薛蓓,池福敏,辜雪冬.高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轻工科技,2013,9(9):183-184.

[2]汪薇,白卫东.结合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浅谈食品生物化学教学[J].广州化工,2010,38(7):237-238,258.

篇10

关键词:种子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种子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所谓“农以种为先”。我国加入WTO及《种子法》颁布以来,国内种业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种子企业纷纷改制,国外种业巨头以合资、股份制、独资等形式大举进入国内种业市场。在中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山东寿光,彩椒、长茄等一些蔬菜品种的外资种子已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种子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

国发[201118号文f牛《=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明确提出构建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的蓝图,以期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务院确立的重点任务包含了“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建立教学、科研与实验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提升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加大农作物种业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为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1应对种业市场形势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一方面是农作物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良种生产水平及其供应能力显著提高,种子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市场的集中度逐步提高,种子管理体制实现了政企分开,市场监管得到加强。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要应对前所未有的问题和严峻挑战,集中表现在微观上企业、科研院所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品种特色不强;宏观上种子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技术研发能力普遍弱,市场竞争力不强。

同时,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违法生产经营及不公平竞争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高等学校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偏重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很少开设涉及种子的课程,对于种子企业需求的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而对于种子企业,一方面需要大批科研、技术人才,即新品种选育、优质种子生产、种子加工检验贮藏等专业技术人才,这是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提高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另一方面还需要优秀的产品营销、企业管理人才,即能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适时整合企业资源,积极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人才。

为了适应当前种子产业及种子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中国农业大学于2002年率先招收“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此后,国内一些高校相继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在不断探索之中。安徽农业大学在国内高等院校中较早开展种子专业人才培养,于1979年成立种子教研室,1985年开办种子专业(专科),1994年开始农学专业(种子专科)成人教育,2000年开始招生种子工程高职(三年制),该专业于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种子方向博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种子科学与工程(一本)专业招生,至2011年已有830多名毕业生走向社会,成为安徽省及邻近省份农业和种业各部门的骨干力量。随着种业市场的发展,种子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有新变化和更高的要求。

2新形势下种业发展的实践教学改革2.1科学制订种子专业培养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社会化和长期化教育的转变,种子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种业对人才的要求,准确把握种业人才需求。在安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一本)专业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该专业培养具备作物育种、种子研发、种子生产、种子贮藏加工、种子检验、种子营销、种子管理和贸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种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企业和单位从事与种子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研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E作的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安徽农业大学在制订种子科学与工程(一本专业培养目标时,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对传统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作物育种学实习、作物栽培学实习、种子生产学实习、种子贮藏加工学实习、种子经营管理学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将实践教学、课程实习、生产实现等环节贯彻始终,针对每一个阶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具体内容。

2.2改革实践教学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方面,逐渐改变原有专业劳动、三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三段式课程,增加社会实践、市场调研等内容,形成实践教学系列课程,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并与农村、农场、种子企业和农业企业合作培养学生,以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供实践机会。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为主的作物种植格局,努力探索和进一步完善种子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立足种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坚持面向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的同时,根据在种业就业的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加大学生动手和主动参加实践的机会。在安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一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实验)课程学学时)比重。专业核心课中,实验课4.5学分,课程实践l6学分,专业实践37学分,素质拓展4学分。实验课与理论课学时比由原来的1:3提高到1:2,专业课程《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检验学》、《种子贮藏加工学》和《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均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有相应的实践(实验)教学。在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种子生产的播种、管理、收获、加工等环节的关键时期,带领学生到种子企业深入田间、车间、生产线进行学习、实践。在每年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种子企业的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种子田间生产、杂交制种等活动。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季节,灵活安排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对种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职责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还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大大增强了学生投身种业的责任感,提高了教学效果。

2.3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改革意识教师是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主体,专业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改革意识的强化关系到整个实践教学工作环节的落实和实施的质量。教师实践水平的高低还是学生既能学好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践技能的保障。安徽农业大学每年安排35岁以下青年教师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在企业或相关生产基层单位实践半年以上,并在实践结束时向学校专门机构答辩、汇报。通过培训年轻教师、引进校外人才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2.4加强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安徽农业大学种子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大力革新教学手段和内容,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场所及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和科研活动是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用安徽农业大学校园内的农萃园,在学生大二、大i期间,有计划地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种植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甘薯等农作物,分田到班级,每个班级明确责任人,在作物的生长各生育期组织、安排班级所有同学连续观察生长进程,并在种植结束后写成实习报告。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工作作风,促进学生对田间试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变。在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开花、杂交、授粉的关键时期,组织学生在校实验农场开展人工去雄、授粉杂交等实际操作,通过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和认真观察,有助于强化《作物育种各论》、《种子生产学》等课程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安徽农业大学自2003年建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鼓励大二和大三的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自主编制科研项目书,组织成科研团队,成员间分工协作,让有在研项目的教师带本科生参加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

仅2011年,安徽农业大学设立的第九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全校批准立项422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从编制项目申请书到科研项目实施、项目答辩结题等流程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在科研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研究,不仅提高了学生科研素质及动手能力,激发了科技兴农的意识,还使考研的同学提前接受系统、规范的科研技能训练,通过规范的科研项目管理,使学生掌握正规的课题研究过程、科研方法和技能,为以后进行科技研发及攻读硕士学位积累了扎实的科研素养。

2.5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仅仅依靠校内的实验农场来完成培养目标是不够的,安徽农业大学把办学空间向种子企业延伸,重点选择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种子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经过多方努力,先后与国营寿西湖农场、龙亢农场等单位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并由学校拨出专门经费用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活动。国营寿西湖农场种子公司年产3007J-kg~麦良种,并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小麦三圃原种生产基地,近年来成为我校的实践教学基地之后,在小麦种子收获、加工期间先后组织300多名种子专业、农学专业的学生实地参观、动手操作,还根据需要组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吃住在基地,观摩、实践种子从田间到仓库一整套环节的详细操作过程,同时还聘请该公司的种子生产、any.检验和企业管理骨干向学生讲解技术要点和管理经验。来自生产、管理第一线的真知灼见使学生能够尽快学会学以致用,使学生在没有走上工作岗位期间就能提前深切感受到一个合格的种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所应有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要求。

安徽农业大学还与丰乐、荃银、皖垦、绿亿等国内知名的大中型种子企业合建实习基地。不仅如此,校方还从中穿针引线,推荐并促成企业与学生签订实习任务书,使学生能利用暑假时间在企业参加水稻、棉花的杂交制种生产。2011年就有30名学生奔赴省内外制种基地直接从事杂交制种生产。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实际生产中,累积了生产经验;学生参与企业的种子生产及生产基地的管理工作,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深受种子企业的欢迎,企业也表示期待这些学生毕业后留企业工作。学校向种子企业输送了大批的合格人才,为学生增加了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的就业机会。这种形式对学生、学校和企业来说,达到了多赢的目的。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置身于种子生产、加工、检验、贮藏和企业管理的真实场景之中,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