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和农学的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07 17:3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和农学的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园林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模式化倾向
大多数高职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风景区、城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学生培养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学生发展特长和爱好的空间,导致的结果是:在植物栽培与养护方面,没有园艺专业学生强;在规划设计方面,没有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强;在设计表达方面,没有美术和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强;而从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学生,则实践能力差,适应工作的时间长。这种培养模式增加了企业对人才的再培养成本,加重了学生就业难度。
(二)实践教学相对较弱,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差
大多农林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实贱教学环节由课程实验、教学实践、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四大部分组成,但课程实践时间和认知实习时间较少,理论讲授较多。学生动手机会少,毕业后适应社会能力差。
(三)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性,距现代园林发展要求较远
现代园林专业涉及的工作范围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不同的层面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不同,对规划要求也不同。宏观层面的工作内容是土地环境生态与资源评估和规划,包括对规划地域自然、文化和社会系统的调查分析,涉及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各类动植物资源、风景旅游资源、社会人文历史等多方面学科。绿化——蓝化规划是现代园林学宏观环境建设的核心工作。中观层面的基本内容是场地规划,是对建筑、设施、地形、给水、排水、绿化等予以时空布局,并使之与周围交通、景观、环境等系统相互协调联系的过程。城市设计是中观园林的重要内容。中观层面的规划成果包括绘制各类地图、概念性规划、分项规划、报告文本以及其他用于政府各主管部门审批所需的文件资料,其规划设计的内容控制了最后所建成的工程项目的详细设计。微观层面的内容包括:街头小游园、街头绿地、花园、庭院、古典园林、园林小品等具体详细的内容。这一层面上的规划设计比较接近于传统园林的概念,偏重视觉形象的欣赏。农业院校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局限于微观的植物研究和中、小型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与当前迅速扩大的专业领域存在一定的距离。
二、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自2004年开始创办高职园林专业以来,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偏重于园林植物的繁育、栽培养护,同时兼顾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的教学,主要培养风景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设计、施工、管理、栽培养护、植物繁育等方面的人才。多年来,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活跃在省内外园林及相关领域,为园林专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经过9年的发展,园林专业在师资队伍上已趋稳定,教学计划几经修改已趋于合理。但是在新形势下,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较为滞后于专业的发展,为此,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基于2009年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多元化、职业化背景下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9-NZYGH-002,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教学改革。
(一)契合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园林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它所包含的理论、技术和艺术内容十分广泛。园林人才的从业范围囊括了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从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到区域性的景观规划。因此,无论哪个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将每个方面的知识学好学精,成为一个适应园林行业各部门需要的通才是不可能的。因此,园林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有所侧重,使学生在3年内既掌握园林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又掌握某一方面的专门技能,从而适应社会对园林人才的需要。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针对往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专业培养目标划分为3个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园林植物方向。学生可以通过一年的在校学习,深刻理解园林专业内涵、当代园林专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在二年级的时候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
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培养具有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公园设计、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设计、园林效果图绘制、园林工程施工图绘制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园林规划设计事务所、园林绿化设计企业、园林工程公司及其他需求相关职业岗位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园林规划方案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图绘制等工作。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培养具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植物栽植养护、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现场监理等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园林工程施工单位从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监理、园林植物栽植养护等工作。
园林植物方向:培养具备生态学、植物学、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绿地养护、园林苗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园林、城市建设、农业、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构建“强基础、强实践、突出方向、提高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1、课程教学符合教育规律。改革后的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从专业教育、园林构成要素认知开始,到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复杂的专业技能的掌握,知识的传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分成两个阶段:专业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深化教育阶段,使学生在基础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基本能力方面得到逐步提高。
2、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在开始学习专业课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方向,为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3、完整的知识体系。新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构架了一个园林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保证具有坚实而广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础上,遵照学生意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持续发展的规律要求,突出某一方向,从而提高了学生择业与自主创业的能力。
4、运用学院相关专业优势,依据知识群体组织课程模块,进行开放式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科领域,重视学科交叉培养,突出学院特色,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在课程大纲设置中采取专业方向“模块化”(有些模块课程是由其他专业比如旅游管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与拓展课程“巧于因借”的手法。
专业知识模块化。我们根据专业特点为园林专业学生提供了6个模块。
一是园林规划设计模块。课程包括景观评价、公共建筑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园林表现技法、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乡土景观、脆弱生态环境下的景观安全、风景区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
二是园林工程模块。课程包括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建设管理与法规、园林工程概预算。
三是园林植物应用与管理模块。课程包括盆景与插花艺术、造园材料、草坪地被植物的应用、园林苗圃。
四是艺术设计模块。课程包括3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Photoshop平面设计、3Dmax与动画设计。
五是环境评价与规划模块。课程包括环境规划学、环境质量评价、水土保持、环境安全、资源与环境质量评估、恢复生态学等。
六是风景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模块。课程包括风景区文化历史、风景旅游区规划、风景旅游区管理、生态景观规划等。
其中,前3个模块由园林专业开设、艺术设计模块由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环境评价与规划模块由资源环境专业开设、风景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模块由旅游规划管理专业开设。我们在园林专业课程大纲中完全按照其他专业开设的课程名称、开课时间等设置这些课程,让园林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共同上课,具有同样的专业效果,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三)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始终
园林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和独立工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作为本学科的改革重点贯穿于三年的教学全过程。
1、教学实习和专业认知实习全面展开。依据地区优势,笔者所在学院园林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有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洛阳的龙门石窟、国花园和白云山森林公园;焦作云台山森林公园;郑州郑东新区湿地公园、静泊山庄等。丰富的游历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增强其对于自然、城市和人文的认知和感悟。
2、专业劳动和专业调查作为培养专业精神和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与教学同时进行。本专业与河南省园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河美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河南中亨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鄢陵和潢川苗木繁殖基地等多家园林企业签订合同,通过专业劳动,组织学生进行定期的生产性劳动实践,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园林专业大学生必备的劳动技能和吃苦精神。
3、每年一次的园林专业设计竞赛加强了各年级和相关专业学生的沟通交流。连续几年的全国景观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举行,使学生了解全国园林专业学生的状况,向有实力的院校学生看齐。
4、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近年来,学院专业教师先后完成了南阳市新野县城的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中牟县公安局的景观设计等10多个项目,将学生带入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全过程,将所学的知识牢牢地联系起来,使理论知识得以完善和运用。
篇2
关键词:高校;专利;学科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77-02
高校拥有一大批高精尖智力人才资源,拥有高等学科队伍,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产生了大批专利成果,它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专利创新的中流砥柱,专利申请状况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科技指标之一。
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为数据源,以“国别省市代码(新疆)”以及“大学名称”、“申请日期”作为条件检索出2004―2014年新疆高校专利数据,对新疆11所本科高校的农学、医学、化学学科申请专利和授权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新疆高校专利的优势和弱势,为加速发展新疆高校学科新竞争力建设供理论基础。
一、新疆本科大学申请专利情况的分析
1.本科大学专利申请的情况。通过检索数据发现,在新疆的11所本科大学中,仅有7所大学高校申请了专利,喀什师范学院、昌吉学院等尚未申请过专利。新疆大学的发明专利占到90.65%,而新疆医科大学发明专利比例为88.52%,最后是新疆农业大学发明专利比例66.67%。而石河子大学与塔里木大学以实用新型为主,占47.25%和41.18%。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来:化学和冶金领域是新疆大学的专利主要部分。农业、轻工业以及医学领域是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以及新疆农业大学的专利重点。石河子大学与新疆农业大学这两个大学在农业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和科技创新力。但是这些数据与内地高校相比来看,在专利申请的意识方面,还是比较薄弱,在申请的数量上与内地高校有一定差距。
2.本科高校农学学科申请专利情况。在IPC专利分类号中,农学学科的分类号主要包括:A01C、A01G、A01H三部分内容。新疆本科大学中石河子大学申请的农学专利最多,其次为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在新疆农学学科申请专利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3.本科高校医学学科申请专利情况分析。在IPC专利分类号中,医学学科的分类号包括:A61、A61B、A61C、A61F、A61G、A61H、A61J、A61K、A61L、A61M、A61N、A61P。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和塔里木大学均有医学学科专利的申请。申请医学学科专利最多的学校是新疆医科大学,其次是石河子大学和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和塔里木大学申请量较少。新疆医科大学在医学学科专利申请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4.新疆本科高校化学学科申请专利情况分析。在IPC专利分类号中,化学学科包括以下分类号:C01---C14、C23、C25、C30。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塔里木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均有化学学科专利的申请。新疆本科高校化学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新疆大学,申请了130件,其次申请较多的是石河子大学45件。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申请量其次。新疆师范大学申请量最少。
二、新疆本科大学申请专利授权情况的分析
从图1中可看出,石河子大学是专利授权最多的高校,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其次。石河子大学专利授权占总数的62.80%;塔里木大学占第二,专利授权占申请60%,由于这两所大学校申请的类型大多是实用新型,授权比例比较高。
1.本科高校授权专利类型分析。从图2中可以看出,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和伊犁师范学院获得授权的专利主要是实用新型,而新疆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获得授权的专利类型是发明专利,这表明尽管石河子大学获得授权的专利数较多,但代表石河子大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相对较少。
2.新疆本科高校农学学科获得专利授权情况分析。新疆高校获取农学学科专业授权专利最多的高校是石河子大学36件;其次是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大学和塔里木大学获得农学授权专利相对较少。
3.新疆本科高校医学学科获得专利授权情况分析。新疆高校获取医学学科专业授权专利最多的高校是新疆医科大学20件;其次是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和塔里木大学获得医学授权专利相对较少。
4.新疆本科高校化学学科获得专利授权情况分析。新疆高校获取化学学科专业中,新疆大学最多,授权专利达到45项;第二是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和石河子大学也比较少。
三、对新疆本科高校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分析
1.新疆主要农业高校农业科学专业间优势差异明显,石河子大学在农学、作物学专业优势明显,新疆农业大学在园艺和畜牧、动物医学、狩猎专业优势明显。
2.通过对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以及塔里木大学农业专利申请及其授权情况分析,石河子大学在农业方面专利申请和获得授权的专利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石河子大学农业科学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能力在新疆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3.通过对新疆本科高校农学、医学和化学学科的申请及其专利授权情况,新疆医科大学在医药卫生方面申请和获取的专利数较多;石河子大学在农业方面申请和获得专利数较多,新疆大学在化学学科方面申请和获取的专利数较多。
四、完善新疆本科高校专利的措施
1.加大投入,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条件。第一要加大专利投入,设立学科建设专利资金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学科所需资金需求;第二要多个渠道筹措资金,加入市场的机制,通过企业的投资加强学科建设,和企业共同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点,加强高校大学的重点学科融资的动能力。
2.引进和培养高质量科研人才。经济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都是由人来实现和完成的,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是提升高校学科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利用自身的学科环境优势,吸引人才从事创新研究和专利技术研究。
3.健全成果奖励机制,提高高校专利创新力。要建立一批高水平专利的人才队伍,创新与创造是第一位的,要让科技人才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得到释放,就要加强激励的机制,提高人才素质,这样就有利科研与专利活动有效迅速地发展起来。
4.建设学科基地,创造良好学科环境。学科发展需要优良的物质基础与平台,学科基地的搭建,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与条件。学科基地的发展决定着学科发展的水平发展。
5.加强学术交流,提升专利竞争力。新疆各高校应鼓励各学科开展学术交流,多与国内外大学建立起教师互访的制度,多邀请知名专家和学者开展学术与交流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促进专利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汤亚非,邹纲明.对我国高校专利现状分析与思考[J].现代情报,2009,(01):140-143.
[2]付晔,马强,盛佩珍.高校专利有效性的现状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08):45-49.
[3]郑剑.独立学院学科竞争力现状与提升――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J].教育,2014,(17):54-55.
[4]孙中叶.如何提升优势特色学科竞争力[J].中国高校科技,2012,(04):48-49.
[5]罗恺,袁晓东.我国高校专利分散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4):81-87.
[6]徐棣枫,周元,邱奎霖.高校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江苏高校专利工作为视角[J].科技与经济,2010,(04):50-54.
[7]袁晓东,张军荣,杨健安.中国高校专利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4,(04):76-82.
[8]袁锡宏.基于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13,(24):62-65,47.
篇3
《中医学基础》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是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十大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中药学相关知识的第一门主干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中药学》、《方剂学》等后续课程。因此,提高《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质量显得相当重要。鉴于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点,该门课程课时短、容量大,再加上中医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独特性,教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好这门课呢?笔者对教学方法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1.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点
上世纪末全国20多所农业院校相继开设了中药学专业,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也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该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经9年。农业院校的中药学专业是农学与中药学的交叉学科,既有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又有农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借鉴了农业院校的优势,让学生掌握药用植物栽培、规范化种植和品种选育等相关知识,又吸收了中医院校的特色,让学生掌握中药学相关知识,培养其在药物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能力,两者有机结合,培养综合型人才。在这样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课程门数就明显增加,课程的课时则只能缩短,如《中医学基础》课程只有40个学时。
2.中医基础理论的独特性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理表现和病理变化的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而逐渐升华和抽象所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它是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学术体系。然而,这些哲学和人文科学思想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儿困难。尤其是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概念,往往让学生一头雾水,甚至感觉跟算命等伪科学一样。但这些又是我们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后期脏腑功能和疾病的诊断。还有一些概念,中西医差别较大,如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和西医的有很大区别。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这些特点,无形中增加了该门课程学习和讲授的难度,如何在短时间内,讲好这门课,教学方法更加重要。
3.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3.1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提高学生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知识千差万别,若要让学生在听每一节课时都兴趣盎然,教师应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一)运用比喻[1]。在讲课的过程中,运用比喻法,可以将深奥的、复杂的、抽象的事理,用简单的、熟悉的、直观的事物表达出来,便于理解记忆。比如,讲“风能胜湿”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例子打比方。用湿拖把拖完地后,怎么能让它尽快变干呢?同学们可能就联想到,打开风扇,风一吹,地面上的水湿很快就没有啦。所以,“风能胜湿”。
(二)结合典故。中医学相关理论知识与古代的文学知识密切相关。如讲到“肝主藏血”、“怒能伤肝”时,可以举《三国演义》中周瑜被诸葛亮气吐血的例子。如五行的特性中,金曰从革,有收敛、沉降的特性;木曰曲直,有生发、生长等特性。讲授到这里时,可以联系到成语“击鼓鸣金”。古人打仗时有击鼓前进,鸣金(敲锣)收兵,因为鼓是木头做的,可以鼓舞士兵斗志,而锣是金属做的,可以收敛士兵情绪。
(三)应用多媒体[2]。现在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多媒体教学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在讲授五脏的形态结构时,充分运用多媒体,将肝、心、脾、肺、肾等脏器的形态结构图片展示给学生,加深印象,课堂效果很好。
(四)病案教学。在讲课过程中,举一些案例,可以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例如,讲授情志对人体的影响时,可联系到范进中举的例子。范进中年中举,大喜过望,精神涣散,变得疯癫。医生请范进平时最怕的人———他的屠夫丈人,来打他一巴掌,他就清醒恢复常态啦。喜为心之志,过喜则伤心,使心气涣散,人变得疯癫。恐能胜喜,他平时最怕他老丈人,他丈人打了他一巴掌,他受恐啦,病就好啦。这些例子,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理论知识很快就记住。
3.2梳理归纳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3]《中医学基础》的课时一般在40学时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把书中所包含的所有章节都详细、深入地讲解,可能性不大。因此,我们结合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在讲课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中药学专业学生来说,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血津液的基本功能、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及基本的病因和病机等相关知识。所以,在讲课过程中,我们要简化教学内容,将基本概念讲解清楚,重难点突出。如在阴阳学说中应侧重讲解阴阳的属性及阴阳的相互关系;在五行学说中应侧重讲解五行的属性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3.3督促学生理解记忆,强化理论知识方法是手段,效果是目的。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突出讲述重难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更容易的去理解记忆中医学理论基本知识。为达到这种效果,在讲课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督促学生,比如,加强课堂提问,开展课堂讨论[4]。每堂课开始前几分钟可向学生提出前两节授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去钻研自学。此外,可根据章节内容,设立专题,开展课堂讨论。通过这些手段,不仅能督促学生记住相关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学习状态,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篇4
农学的任务在于探索农业及其关联产业,以及农村社会的发展目标、道路和方法。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农学面临着不同的现实问题,以实现不同的农业价值追求。当代农学,具有关于“生命空间”的地域性实践过程的特征,以及追求生命系统综合性的“合”的特征。本文试以《农学原论》等为基本依据,对当代农学的特点进行归纳。中国
一、近现代农学的发展:
从生产的农学到生命的农学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早期,工业急速扩张,人口及产业向大城市集中,经济高速增长,这就对农业有了新要求:既要向蔬菜果林业、畜产业等增长型产业领域扩展,又要提高生产效率以保证粮食的低价和稳定供应,还要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以使其与城市居民保持均衡。农业为了体现这种重视生产的扩大和发展的经济功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的形成来提高认识、预测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于是,出现了高投入、专业化、机械化的发展趋向,表现在单一农业的规模化扩张,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等机械化的使用;人造肥料、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工业的使用;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等等。
与传统农业重视经验知识的积累不同,近现代农学是一套建立在实验科学之上的、重视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的农业科学体系。近代农学第一个大学科是农业化学,即用化学的理论来解决动植物生产过程的问题,用定量分析、数字统计的方法来处理材料,它直接导致了近代人造肥料工业的产生。农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以土地节约型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劳动节约型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标:在农业机械、肥料和农药的开发,食品的加工和流通、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关联产业部门(畜产、果树、林业、水产业等)都出现了无数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形成了施肥、灌溉、良种、防病、栽培、饲养等等技术,出现了农药学、肥料学、土壤学、遗传学、育种学、动物营养学、农业工程学、农业经济学等等专门的学科。借助这样的农学,农业成为追求“优质、高效、稳产”的目的性的营生,成为以实现更高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劳作。
然而,在工业化农业的各种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的作用下,形成了资本主导下的农民之间恶性竞争和垄断集团恶性操控的状况,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状况,以及农民由于“贵买贱卖”而利益受损、不愿经营农业的现象。此外,大量的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制造等高投入取代自然循环的结果是高成本和环境污染;经营的专业化、作物的单作和连作化,产生了加重污染的中间物质积累;也引起了地力下降、重茬病的产生及作物生命力的下降、病虫害问题频发。再加上农民由于利益取向不愿精耕细作、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等原因,食品的质和量两方面的安全性作为涉及健康和生命的重要问题、涉及国家战略和社会稳定问题而被重新关注。
于是,在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后期,人们开始期待农业和农学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正外部效应,于是就出现了为维持和保护人和动植物的生命而追求“生态环境价值”的相关理论。其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低投人型农业”的思想密切相关。人们希望能利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的发展,组织的自动化生产和无废物生产,从而在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的稳定持久发展和环境保护。后来,随着城市化发展过度而引致的城市社会病理现象的加重,以及农村凋敝过度而引致的各种乡村社会病理现象的加重,出现了批判一切向大城市集中和重视地方发展的注重“生活价值”的“地方主义”运动。其特征在于:“从维护地域的社会生活的角度来重建农村以及增进与城市的交流等,包括社会、文化价值在内的‘生活价值’的实现是其主要目的。”
人们对作为经济生产的农学进行反思的结果,就是以注重“生态环境价值”保护和“生活价值”为目的的“生命的农学”——这一新生事物的萌芽和诞生。
二、当代农学新视角
——“生命空间”的提出
危险和机遇并存的种种迹象意味着生态文明时代的新的到来:人类与自然对立所造成的能源枯竭、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威胁;以及人类通过政府法案、组织行为和民间努力等方式,朝向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可能性努力……在生态文明的当代,一切都意味着重新进行考量,包括农学的时代使命和内在生命。以追求综合价值为主的“生命空间”的农学便应时而生。
农业的本质是一个“生命循环的世界”。“农业是依靠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机能,通过人的劳动去控制、强化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来取得社会所需要产品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农活”的非经济的特征:农业以生生不息的土壤为基础,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有机统一体,受一年四季中的光、热、气、水、土等自然条件制约,具有地域性、不稳定性、多样性、时间性、可更新性、复杂性等等超经济的“生命”现象。农业的对象是动植物这种有机生命体在复杂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在受到天体循环影响的诸多生命的循环之中得以延续的;它也是农民世世代代的生命延续中培育出来的长期积蓄物。因为农业生产是对自然循环、生命循环和代际循环的综合反映,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和永恒、生命的韵律和丰裕,也滋生出了对祖先的感谢和对子孙的期望、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他人谦虚的精神。可见,农业生产中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
老实地说,“人类的日常生活空间既是一个生态场所,又是满足人类各种欲求的生活场所,同时还是一个生产场所”。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既要面临贸易自由化所造成的国内外价差的严重挑战,又要担负起本国食品供应安全、保护生命和环境的基本义务,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农业和农村的诸种功能综合起来有3大方面——
1.经济功能,包括高效的食物生产、优良食品的供给、发展国民经济、振兴地域经济等;2.生态环境功能,包括保全国土、保护生活环境、农业的可持续性,等等;3.社会文化等生活功能,包括一般性功能、社会交流、福利功能、教育功能、人性复原功能等等。
转贴于中国
中国总之,农业是多元价值的产业,农村是多种功能的空间。农学的价值目标在当下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愈来愈体现出多元化和层次性。然而,其多元的价值追求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时常体现出对立和背离的关系:经济功能注重成本、价格、产量和利润;生态功能注重自然资源的协调、更新和可持续;社会文化功能注重其健康、美好和休闲。这样,农业就注定是在一定的张力场中,同时实现经济的、生态的和生活三方面的综合性价值。 这种综合价值实现的最佳场所为具有完整“生命空间”的“地域”。如何理解集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为一体的“生命空间”的地域呢?作为“生产的空间”的农村地域,“是一个向外部开放的、具有自律性、独特的多种产业复合体的经济空间”;作为“生态环境空间”的农村地域,其基本概念是循环性、多样性以及相关性,是人类和自然共生的空间;作为“生活空间”的农村地域,是在人类的具体生活中体验和展示出来的、具有感觉和爱恋的、充满人性的生存和生活空间。总之,地域社会是一个联系密切的生活的、生命的世界,它更易形成“得体”的富于多样性、安定性和持久性的生活。同时,它并非单纯的理性场所,还包含着种种状况和境遇,是“矛盾的空间”,也是“问题的空间”。也正因为矛盾或问题被置于同一场所,才有可能被自觉认识,从而才具备克服的可能性、统一的可能性以及解决的可能性。进而,它也就会成为凝结着农业从业者和农村居民的日常经验性努力、科学研究上努力以及政策上努力的空间,结果也就会成为“解决问题的空间”、“解放的空间”和“更好地生活的空间”。如此,农学就成了从把握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构想与创造的学问,努力发现和解决农业及农村问题就成了农学研究的使命。
当代农学必须以地域这一“生命空间”为舞台,以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活这三种价值的均衡和谐,即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去努力研究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经营方式和相关政治制度保障条件的变革。如何重视和协调各种价值之综合性价值的实现来追求最终的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这就是当代农学的目标。
三、当代农学质的规定性之一——实践性
“实践”的品格而非“理论”的品格,是当代农学质的规定性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当代农学是一门追求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实践科学。
科学从一开始主要包括两大类:探究人类社会现象规律的人类科学,以及探究自然现象规律的自然科学。后来,出现了以此为基础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实践科学。
实践科学是在“构想”的新的方法论空间里,将自然科学与人类科学统一起来,形成新的具有价值追求性的技术探究领域的一门学问。从此意义上而言,实践科学是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特定的价值目标”的自然科学,也是在理解和阐释过去或现实的人的存在和问题基础上的、“意图性的、人工合成性的”学问。它既具有“逻辑的构成要素”,也具有“历史的构成要素”,同时还伴随着价值判断和规则指示的“实践的构成要素”,处于“以自然科学与人类科学、因果论与目的论、自然与人类、客体与主体、物质与精神为媒介并将它们统一起来的位置”。在实践科学中,其假设是“范式”;其方法是“试验和调查”,其最终目的是“实践范式的确立”,支撑其相对独立性、赋予其方法整体以特色的,是“构想力”。
可见,农学是为实践服务的目的性很强的学问,是提示实践规范的实践科学,它包含了作为基础科学的自然科学和人类科学。农学与工学、医学、教育学等一样,是积极地进行价值目标的设定并力求实现的、需要高度想象力的科学。换言之,它属于应用科学、实践科学、实际科学,涉及一定的价值。其价值目标的现实合理性,是决定其存在与否的重要问题。农学作为带有价值追求的实践科学,它高扬着明确的价值目标。
现代社会已经到了要把追求农业综合价值作为发展理念的时代。作为一个发展理念的追求,一个国家或地域中具有多元价值的农业,以及具有多功能空间的农村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的实践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当代农学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以城乡关系改善为前提、以农业和地域构造为核心。
城乡关系的改善是农村地域作为完整的生命空间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或者背景。城乡关系论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四个阶段:分别为“试图解决大城市和工业城市问题的田园城市理论,着眼于城市间有机结合的城市配置理论,着眼于城乡结合的地域构造改善政策的理论,以及消除农村内部差距、维持和保全农业多种功能的收入直接补偿理论。”原联邦德国于1968年将农业构造政策和地域构造改善政策结合起来进行实践。在其的地域政策中,有“健康地域”的概念,即“保证人们24小时生活以及满足其完整的生存需求的条件”,具体包括:“由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带来的多样且有机的经济形态;由城市和农村的结合带来的种种生活便利;以及由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带来的自然性的保留。”20世纪90年代后期,欧共体各国以此实践为经验,通过欧盟组织开始制定并实施空间整备政策。就是在日韩等东亚国家,其农学也有很强的政策特色。
可见,作为一种理念的政策导向行为,这是当代农业政策学的探究性实践。
(三)当代农学强调对实践主体行为——农民及其组织行为特征的研究。
既然要强调农学的实践性,那么就得强调农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主体的统一体——不同国度、不同类型的农民主体的行为特征研究。
一种新型农学的发展,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集主客体为一身的农民行为类型及其意义的研究。首先是对追求综合价值的农业推广中的三种行为——先驱者、采用者、适应者的类型及多种意义的研究。在追求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活价值的地域社会变动发展过程中,农协、农业经营合作社、各种农业法人等具有区域特征的地区农民组织主体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是构建合作型社会的关键性力量。
此外,因为农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由实践经验知识所推动的革新完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以农业和农村中的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相结合共同推动变革,就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过程性。这种结合的过程,是集实践与科学知识于一身的实践主体知行合一的过程,也是真正有用的农学之所以生成和发展的学术路径的过程。
可见,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独立开发解决问题的技术,是农学的重要任务。从政策支持的角度,或者以参与实践的身份协助和支援农民自身的内发性创新,进行“外发力量”促进“内生力量”的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中国转贴于中国
四、当代农学质的规定性之二
——具有综合性的“合”学
时代呼唤农学作为综合之学而非分科之学。科学的原意是“分科的学问”,自然科学是经过从中世纪的宗教世界中彻底的专业化、分化之后才发展到今天。科学具有要素还原的性质,其本质在于发现了自然规律的真理,不存在人类的任何主观性和价值判断,然而,科学无法脱离价值而存在,“它总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与价值发生着一定的联系”。
农学是生命系统的综合科学,强调“生命空间”的地域性特征。要重构多义性的生活空间和完整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地域社会,从而抵制“非循环性”和“无场所性”,就需要突破现代科学技术和经 济活动的局限,突破“臆断”的狭义科学理性的牢笼。这需要各学科的综合体,需要各学科要素的归整,需要“合”学。农学的综合性源于实践学的综合性,细分为三个方面:中国
一是农学作为生命科学和地域科学的综合性。
它首先要求自然科学领域总动员。农学是普遍依据并受到地域限制的、培育和利用有机生命体的科学。农学以培育和利用生物有机生命体当中有利于人类的物种为目的。生物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农林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的中心任务在于对生命体的培育和加工、利用,因此以其为研究对象的农学也带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同时,对作为生命体的作物及家畜、林木、鱼类等的本质和功能的整体性研究,需要对作为生产环境条件的研究和对作为生产手段的研究,以及对健康等目的的研究,这就“需要生物和生命科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水文学、地质和地理学、土木工学等学科的共同发展”,以及“兽医学、药学、食品科学等的研究”。
同时,它离不开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的支撑作用。农业事关生物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以家庭经营为主,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高度一致,所以,农学广泛地包含着生物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环境经济学、林业、水产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城乡社会学等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
二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农学中既有“说明”与“类推”这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有“理解”和“解释”这样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有以“构想”为基本方法,是分析与综合的结合、经验知识与科学知识的结合。构想力的理论正是将前述的综合变为现实。农学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人类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前提,通过将其加以综合的构想力,形成具有实际应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科学。
篇5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17-03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青年教师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当中。他们中绝大部分缺少教学训练,缺少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不仅是提高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自身需求。因此,各高校纷纷通过开展教师教学比赛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活动中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文即以浙江大学2012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复赛成绩作为样本,为教师教学培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进行了讨论。
一、浙江大学2012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实践
(一)比赛形式
浙江大学于2012年6-10月举办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初赛,由学院(系)自行组织,具体规定和要求由各学院(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第二阶段为复赛,由学校组织,采取专家随堂听课的形式进行。第三阶段为决赛,由学校组织。经过院系初步选拔,最终有51人参加复赛,本文即以51位教师的复赛成绩作为数据分析样本,探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服务对象以及途径。
(二)比赛指标分析
浙江大学2012年教学技能比赛评分指标如下:
教师参赛水平的评价是一个相对性概念,本次比赛改变以往评分细化(到5分)的情况,而采用分大类给总值的打分方法,根据复赛人数和学科特点,共分成3组进行,每组的打分专家均为5人以上,尽可能保证每组参赛教师的评价结果公平可信。
(三)备赛工作
本次备赛,突破以往院系自主辅导的传统,在全校开展了多次针对性的赛前培训和辅导。首先,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资深青年教师指导老师为我校青年教师进行了针对性的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使得参训教师对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各项比赛标准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理解;其次,我们邀请了浙江大学3位资深教师为参赛教师进行赛前的VIP辅导,过半参赛教师参加了这次辅导,近距离面对面地向老教师请教教学中的疑惑并获得帮助,使每一位教师都获益匪浅;我们还邀请了在2010年青年教师比赛中变现突出的教师以沙龙的形式同参赛教师交流比赛心得。经过这样的系列备赛活动,不仅让参赛教师对于参赛了解深入,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校园都掀起了教师教学技能交流的热潮,其影响意义是深远的。
(四)复赛结果与分析
1.参赛人员组成分析
本次复赛人员中,教授占比12%,副教授占比63%,讲师占比25%。截至2012年底,浙江大学全校在职教师队伍中教授占比39%,副教授占比43%,讲师占比11%;全校40周岁以下的教授占比11%,副教授占比57%,讲师占比17%,可看出,在参赛教师中,拥有副教授和讲师职称的人参赛积极性较高,而拥有教授职称的青年教师对参赛的关注度相对不高。
2.复赛成绩分析
复赛中,最高成绩为95分,最低成绩为77分。根据成绩,分为高分组(91分-95分)、中分组(81分-90分)和低分组(76分-80分)三组。
在高分组中(91分-95分),教授占比14%,副教授占比86%,讲师为0;而全部参赛教师中教授比例为12%,副教授比例为63%,讲师为25%。可见,拥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基本发挥了应有的教学水平,而在高分组中表现突出的是拥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他们更加注重钻研教学技术、重视教学比赛,在比赛中表现较为突出,高分组中讲师人数为零,可见,重点培养和提高讲师教学水平是未来工作重点之一。
在中分组中(81分-90分),教授占比11%,副教授比例为占比%,讲师占比26%,同全部参赛教师的职称构成比例基本一致,可见,本组中教学水平同专业技术职称有一定相关关系。
在低分组中(76分-80分),教授占比12%,副教授占比44%,讲师占比44%,全部参赛教师中教授比例为12%,副教授比例为63%,讲师为25%。可见,在复赛中整体表现不佳的职称群体是讲师。
从年龄分布来看,本次所有参赛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5周岁,高分组(91分-95分)平均年龄为38周岁,中分组(81分-90分)平均年龄为35周岁,低分组(76分-80分)平均年龄为34周岁,可见,一定的教学时间积累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是必须的。
3.学科分类情况分析
根据参赛教师所在学科并结合浙江大学学部分类特点,共分为5组,见表3。
注:(1)平均分1是指组内所有参赛教师的平均分值;标准偏差1是指全组得分的标准偏差;(2)平均分2是指组内拥有高级职称(包括教授和副教授)的参赛教师的平均分值,标准偏差2是指拥有高级职称(包括教授和副教授)参赛教师的得分的标准偏差;(3)平均分3是指组内拥有讲师职称的参赛教师平均分值;(4)全体1是指组内所有教师情况;全体2是指组内拥有高级职称(包括教授和副教授)的参赛教师情况;全体3是指组内拥有讲师职称的参赛教师情况。
从表3可见,复赛中医学组参赛教师表现突出,不仅平均分最高,而且标准偏差最小,说明医学组的参赛教师水平普遍较高;表现不佳的是农学组,不仅平均分最低,而且从标准偏差来看,全组中总体表现均不佳。其他组的平均分差异性不大,但从标准偏差值来看,组内参赛教师表现差异性较大。
二、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思考
(一)对象分析
从比赛的参与程度来看,拥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对参赛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对教学的关注度较高;从比赛成绩来看,拥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注重钻研教学、重视教学比赛,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出于内在需求,未来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拥有讲师职称的教师对教学热情度较高,但是在参赛中表现出的教学水平总体偏下,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讲师的平均得分比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平均得分少4分,因此,讲师是未来提升教学能力的重点服务对象。讲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全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杠杆意义。
从年龄分布来看,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积累是必须的,高分组的平均年龄比低分组的平均年龄大4岁,比全部参赛教师的平均年龄大3岁,可见,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风格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积累,这也符合人的学习规律。
从学科分类来看,浙江大学的医学组参赛教师全体表现优异,而农学组参赛教师表现不佳,且从标准偏差值来看,全组水平均较低。医学组内讲师占比为0,这是医学组取得的好成绩的原因之一。但是比较各组内拥有高级职称参赛教师的得分情况来看,医学组仍保持最高平均分和最低标准偏差值。因此,医学组参赛教师的教学水平值得肯定和推广学习。
农学组内讲师比例为25%,文科组内的讲师占比50%,但农学组平均分比文科组平均分低2.7分;从拥有高级职称的参赛教师情况来看,农学组平均分比文科组低4分,可见,农学类组内拥有高级职称的参赛教师仍需在教学上加大培训和提升力度。
综上所述,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工作重点是初上讲台的讲师群体,为他们提供教学培训和教学发展的时间至少应该持续3年,最佳的持续时间应保持在3-5年。此外,农学类的教师群体也是浙江大学教师培训和发展的重点服务对象,学校对于提高农学类的教学水平势在必行。对于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在其较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上,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交流平台,不断精进教学技能。
(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首先,教学是一种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切实得到教学训练。但是仅有实践,没有理论指导和提升还是不能形成良性发展。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长期致力于为教师提供教学训练和教学实践机会,针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特点和规律,及时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国际知名卓越教师,企图通过构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发展模式,促进我校教师教学技能的不断精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其次,教师的个人发展离不开教师团队的建设,浙江大学正在构建以课程群或专业为依托的基层教学组织架构。要求基层教学组织有稳定的课程建设与发展方向(或专业学科发展方向),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在此基础上,对组织内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培训,在相似知识背景下,较易学习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技能。同时,组织内的教师定期开展相互听课和观摩教学。基层教学组织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归属感和荣誉感。
再次,在当今科研压力普遍较大的前提下,让更多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的有效办法是尽量拓宽理论学习渠道,尽可能方便教师获取教学理论知识。因此,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即时跟踪国际最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向全校教师免费开放,方便教师网上学习和下载资料,为教师的教学理论提升提供全方位帮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专业结构;产业结构;适应性
一个地区的区域产业结构与该地区高校专业结构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高校的专业结构决定了人才的培养结构,不同的专业设置培养了不同方面的人才,进而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和速度;另一方面,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制约着高校的专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决定了人才的类型,只有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创造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有价值的人才,高校的专业结构不得不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1. 辽宁高校规模与结构发展概况
(1)辽宁高校规模发展概况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辽宁省的高校教育发展较快。198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的数量是62所,到2010年,辽宁省的普通高校数量增至112所。招生数从1985年的34076人上升到了2010年的252234人,教师数则从19046人发展到了57404人。1980年,每一万人中大学生仅有18人;而2010年,每一万人中大学生的数量却增至206.8人。此外,高校的类型也趋于完善,涵盖面广,向多类型、多层次发展,囊括了农林、医药、财经、师范、政法等多种类型。总的来说,近30年来,辽宁省高校的发展规模有了显著的增长。
(2)高校专业结构发展概况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辽宁省高校专业种类覆盖面日趋完整,各专业招生人数大部分呈现规模递增趋势,2010年,辽宁省高校专业达到11类,分别是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工学、理学、历史学、哲学,仅本科类的专业布点数达到了300多个。高校总的招生人数达到252234人次(不包括师范类)。
2. 辽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近五年来,辽宁省三次产业均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2005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882.41亿元、3869.4亿元、3295.45亿元,而到2010年,三次产业分别增长至1631.08亿元、9976.82亿元、6849.37亿元。2010年,辽宁省生产总值为18457.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8.8%,第二产业占54.1%,第三产业占37.1%,而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3.2%、61.6%、35.2%。从表2-1中我们可以看到,自2001年到2010年,辽宁省第一产业贡献率呈现逐渐递减趋势,与之恰好相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则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第三产业则保持相对稳定,略有减少。由此可见,辽宁省产业结构转变基本上由第一、二、三产业向第二、三、一产业转变,未来几年,第二产业依然是辽宁省经济中比重最大的部分。
表2-1 辽宁省三次产业贡献率 单位:%
年份 生产总值 产业类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2001 100 8.0 42.2 37.4 49.8
2002 100 8.6 47.5 42.6 43.9
2003 100 6.5 51.0 43.2 42.5
2004 100 6.4 57.0 47.5 36.6
2005 100 6.5 53.0 48.2 40.5
2006 100 2.1 53.6 46.6 44.3
2007 100 2.7 57.4 52.8 39.9
2008 100 4.3 60.1 56.5 35.6
2009 100 2.0 60.7 50.0 37.3
2010 100 3.2 61.6 54.7 35.2
注: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
数据来源:辽宁省2011年统计年鉴
3. 辽宁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为寻求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笔者选取2005—2010年辽宁省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以及2005年—2010年辽宁省高校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作为分析数据,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此进行分析。之所以选择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是因为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在辽宁省的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产业贡献率最高。而选择高校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作为分析数据是因为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不但可以反映高校专业的结构,而且能够影响的产业中人才的供给结构,从而对产业的生产总值产生影响。因此,通过高校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与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系数用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是否在一条线上面,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时,表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用积差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系数趋向1或者-1),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于0,相关度越弱。
我们通过多元统计分析中的SPSS软件,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辽宁省2005年到201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由此可以得出辽宁省高校11所大学科招生人数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关联性矩阵,如表3-1所示。
表3-1 辽宁省各专业招生人数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相关矩阵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
高校招生人数 Pearson Correlation Sig. (2-tailed) N
哲学 .469 .349 6
经济学 .730 .099 6
法学 -.912* .011 6
教育学 .317 .540 6
文学 .718 .108 6
历史学 -.081 .879 6
理学 .785 .064 6
工学 .921** .009 6
农学 -.831* .040 6
医学 .958** .003 6
管理学 -.525 .285 6
从表3-1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辽宁省近6年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与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与经济学、文学、理学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与哲学、管理学有着中等强度的相关性,与教育学弱相关,而与历史学的相关性极弱。而根据我们现有的认识,三大产业的划分与我国高等教育科类设置有如下关系:农学属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包括理学和工学,第三产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医学和管理学。
与第二产业关联性最强的专业是理学、工学,而辽宁省近六年来工学和理学与第二产业的相关性并不是最强的,仅仅排在第二位和第五位,相关系数分别是0.921和0.785。相反,原本与第二产业相关性不大的医学、农学和法学却表现出了很强的相关性。由此可见,辽宁省的工学和理学依然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地发展,辽宁省高校专业结构没有很好地迎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较差,高校的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结构存在着一些较显著的问题,高校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4. 辽宁省高校专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2002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却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从量的方面讲,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大众化的水平,而从质的方面来看,我们的大众化还是大打折扣的。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的高等教育就高校专业结构方面就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
(1)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契合程度不高,培养的人才不足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是以工业代表的第二产业。自2005年以来,辽宁省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占三次产业总生产总值的50%左右,2010年,辽宁省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为9976.82亿元,占总生产总值的54.1%,第二产业的产业贡献率(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达到61.6%。而辽宁省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仅有641.5万人,仅占三次产业总人口的27.7%。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将其与第二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进行对比。2010年,广东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2266.60万人,占三次产业总人数的39.40%;浙江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1810.36万人,占三次产业从业总人数的49.79%;福建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636.54万人,占三次从业总人数的37.4%。很显然,辽宁省第二产业人才资源存在着很明显的劣势。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辽宁省高校的专业结构不合理,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契合程度不高,培养的人才不足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2)专业重复设置、同构化现象普遍存在,特色专业不明显。
在扩招的氛围下,辽宁省的招生规模自1999年以来逐步扩大。很多高校迫切想成为综合性大学,根本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只重视专业数量上的增长,专业设置与其它学校重复过多,造成全省专业设置重复率大,忽视了专业的本质建设,从而导致专业的底蕴不足,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也无法迎合社会的需求。而这些专业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等文科类专业,主要原因是这些专业不需要配备大量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的实验室,设置成本比较低。
(3)高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偏窄。
辽宁省高校专业设置包含11类,分别是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工学、理学、历史学、哲学,11类下设置的专业数达到约640种,而2010年辽宁省本科院校开设的专业数达到了300多种。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导致了专业复合程度低,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在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存在着过剩,导致一定程度的失业;另一方面,许多与第二产业相关的岗位却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才而无法快速地发展。
5. 辽宁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由于高校专业结构的不合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相似度太大,复合度太低,也就无法实现人才真正意义上的作用。根据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辽宁省高校的专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
高校专业的调整不仅仅需要高校和学生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因此,可由辽宁省省教育厅带头,联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以及其它社会机构对社会中各个行业进行调查,充分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需求的规格、数量和质量。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工资、福利进行调查,并对各专业的就业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真实完备的信息。此外,根据经济增长的趋势,对人才的需求作出预测,测算出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需求结构,并统计分析人才需求的持续时间、是否存在需求周期,形成一个比较准确、不断完善的人才需求预测系统,从而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信息指导,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不完善导致高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盲目性。
(2)积极探索建设交叉型、边缘型专业,培育优势、特色学科
各级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对专业进行设置、调整。将优势与特色学科的打造与高校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通过激励机制不断地实现优势与特色学科的建立与完善。此外,要将优势与特色学科的建设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去,从而避免专业重复率过高、同构化严重的现象,实现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传承和发扬。有条件有能力的高校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在不违背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的基础上开设跨学科的专业,设置试点,研究不同学科的互补领域,建立交叉型、边缘型的学科机制,培养具备多专业能力的人才。建立健全多学位制度和主辅修制度,逐步形成高校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格局。
(3)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等工科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能力
从前文分析中看出,辽宁省近六年来工学和理学与第二产业的相关性并不是最强的,仅仅排在第二位和第五位,而近年来辽宁高校工学的招生数量每年呈递增趋势。辽宁高校工科专业的办学质量急需提高以满足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目前高校工科学生的培养质量与水平同工业化发展的需求相距甚远。要大力加强学生工程教育,满足现实中大量需要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实践和创新成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两个关键问题。要鼓励、支持工科高校教师、学生跨学科组成合作团队,深入企业第一线,建立以解决工程问题为核心的培养体系。(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林蕙青.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2] 赵本全.调整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的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D].南京:河海大学,2005.
篇7
1.初试时间
研究生初试日期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从12年-14年考研初试时间来看,每年的初试时间是1月第一个周六日,但并不固定,15年考研初试时间相比较往年就提前了一周。
2.考试科目
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 ;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
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
3.考试时间:每科3个小时
第一天
上午政治:8:30-11:30 下午英语:2:00-5:00
第二天
上午数学或专业基础课:8:30-11:30 下午专业课: 2:00-5:00
4.考研科目分数设置,总分500分
政治:100分 ;英语:100分 ;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 专业课:150分
另外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包括英语二100分,管理类综合200分)
5.公共课试卷结构
政治:(马原24分 毛特30分 史纲14分 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
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完型10分 阅读A40分 阅读B(即新题型)10分 翻译10分 大作文20分 小作文10分)
数学: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数一: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数二:高数78%、线代22%、不考概率统计 ; 数三: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
6.考试成绩公布时间
一般是每年3月份,但是不固定,具体时间还要看报考的学校通知。
二、专硕解读考研名词
1.学术型硕士
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
2.专业性硕士
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中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
3.同等学力考研生
报考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者是指未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但是业务水平达到了本科毕业生水平的生源,这类没有没有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均属同等学力考生。同等学力考研的最低学历是大专,如果是中专及以下学历,需先有大专或者自考的学历
4.在职研究生
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毕业后基本上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需要通过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和在职研究生毕业证书(结业证书)
5.非定向研究生
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6.定向培养研究生
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
7.统考
统考也就是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分为公共课统考和专业课统考。公共课统考报考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统考有8个专业:计算机、法硕、心理学、教育学、金融联考、西医综合、历史、农学
8.联考
联考也就是全国联考,是由招收该专业硕士的多所高校联合招收,统一命题,一般有金融联考、法律硕士联考、同等学历申请硕士联考等
不过,从2016年起,将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
三、介绍考研地区划分
考研地区的划分
考研地区总体分为两大类,国家按照一类、二类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一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市)
二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
每类地区考研要求分数线(俗称国家线)是不一样的,一类对应A区线,二类对应B区线,其中A区要求较高,B区较低
四、计算2017考研的成本
1.学费、奖助学金是多少?
按照国家规定,2015年秋季学期起入学的硕士生将实行新的学费制度和奖助学金制度, 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将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硕士生的标准为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国家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虽然2014年研究生取消了公费,但是各个地区省市都提高了资助标准,所以我们也不用担心花费过高。
学费:学硕一般是8000元左右,专硕根据专业的不同学费也会不同,学费奖助学金政策学校官网8、9月份都会公布,我们要及时关注
国家助学金:6000元,全员覆盖,每位研究生都有
学业奖学金:人均8000元,按比例分配,覆盖面为40%-60%
国家奖学金:20000元,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约占在校研究生2.3%左右
三助津贴: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2.考研成本怎么算?
决定是否考研之前不妨算一下我们的读研成本,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读研成本也不一样,下面的公式仅是供大家参考
考研成本=书本费+资料费+补习班+报名费+生活费
如果参加复试的话,还需加上复试时候的交通费、住宿费、面试费用
篇8
分数线上涨解析
1、国家线划线分类
2011年全国线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统筹考虑学术性和专业学位两个类型的实际情况”,2011年全国分数线继续延续2010年考研国家线的分类,国家线总共分为两类 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两条国家线。
2、新增专业硕士首次划线
2011年研究生招生新增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新增专业硕士首次划线。
19类新增硕士专业学位具体如下表所示:
金融 应用统计 税务 国际商务 保险
资产评估 警务 应用心理 新闻与传播 出版
文物与博物馆 城市规划 林业 护理 药学
中药学 旅游管理 图书情报 工程管理
3、国家分数线多数上升,个别门类与去年持平或下降
分数线持平
农学和体育学两大学科的考研国家线与去年持平,保持不变。
分数线上升
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的国家线则比2010年相比有了较大程度的上升。其中,哲学和共学的上升幅度多达25分,经济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上升20分。
只有教育学学科分数线比去年有所下降,降幅仅达5分。
整体走高原因剖析
1、国家政策影响。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表示,将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011年争取达到招生总规模的30%,到2015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达到50%。这个可谓是国家线总体走高的重要原因。
2、题目相对简单,考生分数普遍较高。
比如,经济学管理学总分提高达20分,数三考题相对往年比较容易,这个从全国考研普遍分数较高就可见一斑。
3、辅导班对于分数有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前,全国从事考研辅导的机构数以千计,课程种类也从普通班延伸到了高端辅导课程,像飞跃计划,类的课程等,参加辅导的同学也越来越多,学生考试成绩也随着参与了专业的辅导而有了整体性的提升。
篇9
关键词 研究生 生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生生源现状
本文以天津农学院2007至2011年研究生生源数据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1)生源数量少。研究生生源数量不稳定,整体生源数量偏低。即使是报考人数最多的2007年,报考比(报考人数和招生计划的比值)仅达到2.11。而在2008和2010年,甚至出现2次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的现象,这5年的平均报考比约为1。
(2)各专业生源不平衡。各专业生源分布非常不均匀,专业间的报考比相差较大,其中果树学和水产养殖专业报考人数较少,报考比分别为0.88和0.95,报考比还达不到1,而预防兽医学的报考比为1.57。
(3)调剂生源过多。由于生源数量少,生源质量差,上线率较低,导致调剂生源所占比例较大。从2007至2011年,连续四年出现某些专业需要全部依靠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5年来,调剂考生整体所占比例高达64.46%。
(4)初试成绩偏低。录取研究生文化课(政治理论和英语)的成绩较低,尤其是英语成绩,平均分仅46.7分。而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又比较高,需要他们阅读大量的外文资料和学习专业英语,这就对今后知识面的扩大和对外交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5)优质教育地区生源少。从录取的生源来看,自己本校的生源比例相对稳定在38%左右,但是从2007至2011年,来自其他大学的生源呈快速下降趋势,已从2007年的57.14%降至2011年的27.03%,研究生整体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
(6)生源分布范围窄。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来看,从2006至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主要生源地区是山东、北京、河南、湖北、江苏等省份,五省市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人数约占全国总报名人数的38%。
我校录取研究生的毕业院校所在地区可看出,我校生源除去来自本校以外,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内蒙、河南、山西等地。而湖北、江苏等生源大省,很少有学生报考我校,北京从未有学生报考我校。
2 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生源现状不佳制约因素分析
2.1 国家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影响
教育部在确定复试分数线时,按照招生单位所在地区来划定,全国共分三个区即A、B、C 三区,其中A 区复试分数线最高,B区次之,C区最低。以天津农学院为例,由于我校地处天津市,所以复试分数线按照A区标准执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不强,同A区其他院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那么,在复试分数线相同的条件下,无论是外省或本校考生,大多会报考地处A区的其他高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这势必会影响类似于我校这一类地方农业院校的生源数量。
2.2 调剂研究生“一女二嫁”甚至“多嫁”现象的影响
为了保护调剂研究生自由挑选招生单位的权利,“全国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允许同一个考生可以利用各招生单位复试时间的不同,依次申请调剂多个院校。这些考生到调剂院校复试合格后,以各种借口暂不同意接收招生单位的“拟录取”申请。这就造成一方面调剂生“一女二嫁”甚至“多嫁”现象愈演愈烈,给整个调剂秩序带来冲击,①另一方面招生单位复试工作繁重,始终无法掌握、预测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容易造成招生计划的浪费。
2.3 大型综合院校学科向生物类、涉农门类扩展
一些大型综合性院校专业设置比较完善,伴随着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开始逐步向生物类,涉农类扩展。例如综合院校研究的微生物学、生命科学等在原有基础上,开始向农科类扩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地方农业院校的传统农科类专业。
2.4 农科类专业自身特点的影响
由于农科类专业主要以农田作物,家畜动物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这就势必要求研究环境离不开田间地头、养殖基地等,因此工作条件相对较辛苦。另外,农业行业属于一个投资时间长,投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的行业。这就导致农业行业人员的整体薪资待遇水平不高。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导致农科类专业吸引力比较低,报考生源较少。
2.5 农科类研究生就业难的影响
近几年,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趋于理性,不再以学历的高低作为用人的标准,研究生在3年学习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努力,所以他们毕业后,从内心上无法接受和本科生同等的待遇,对工作条件、待遇期望值过高,造成农科类研究生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构性过剩问题。
2.6 科研实力弱,学科间交叉融合少
高水平大学由于学科门类齐全,学科间交叉融合机会多,容易产生创新点,继而培育更多的学科方向,这样就可以吸引大批量不同专业考生报考。而地方农业院校由于学科建设单一,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机会少,只能吸收传统农科类专业学生报考,这样就容易导致生源面窄,生源数量少的现象。
2.7 区位优势不明显
考生一般喜欢报考地处发达地区的高校,这样研究生在校期间无论科研条件、生活待遇及毕业后的就业质量都比较好。例如,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其培养费用全部由学校解决,并且享受比其它同类高校更高的奖学金。②而大部分地方农业院校由于地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不能满足考生想到发达地区生活、学习、就业的愿望。
2.8 导师知名度低,科研项目及经费不足
地方农业院校由于整体科研实力不强,获得国家级项目的机会就比较小。这就造成导师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有限,对外交流合作的机会少,在领域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偏低。而研究生在报考时,通常希望能够挑选一个项目多,经费足的导师,这样,研究生期间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为个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注释
篇10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毕业人数
作者简介:杨忠旋(1988-),女,土家族,湖南湘西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蒋家琼(1975-),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006)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12-03
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依照其自身发展规律,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作出适时的调整。[1]本文对美国1999~2010年近十二年层次结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的发展特点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我国快速扩展的高等教育提供借鉴,使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达到相对均衡状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美国高等教育各层次变化状况
1.各层次规模的增长速度变化
1999~2010年美国高等教育的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毕业人数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对于有着高入学率低毕业率的美国,毕业人数的上升说明美国高等教育总体招生规模也有所扩大,见图1。
2.各层次毕业人数增长幅度各不相同
在美国高等教育总体毕业规模扩大,各层次毕业人数逐年稳步上升的大前提下,各层次毕业人数的增长幅度不尽相同。从图1可以看出,拿到学士和硕士学位人数都处于稳定的逐年上升状态。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学士学位人数从1999年的1237875人上升到2010年的1715913人,学士毕业人数每年的增长率与平均增长率存在较小的差距,硕士毕业人数从1999年的457056人上升到2010年的730635人,硕士人数每年的增长率与平均增长率差距也不大,这说明学士和硕士这两个层次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美国博士生教育向来以严要求、高质量的“金标准”闻名于世,博士毕业人数从1999~2009年这十年除了2001年有负增长情况外大体处于平稳上升状态,只有在2009年在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为了满足紧急的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2]有大幅度扩大,增长率达到134.15%。从年平均增长率来看,博士学位毕业人数增长率最高,其次是硕士层次,再次是学士层次。虽然硕士、博士招生规模的增长率高于学士规模的增长率,但学士毕业人数依然是硕士、博士招生人数总和的两倍,这说明在高等教育成熟的美国,层次失重问题依然存在。
3.各层次毕业人数的阶段增长趋势
学士层次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从1999年到2002年,有小幅度增长,2002年学士毕业人数规模增长率4.38%,学士层次增长最大,2003年到2009年属于平稳增长状态,2009年到2011年增长率有所上升。2010年的学士毕业人数增长率为3.99%,达到次高点。硕士层次整体也是呈稳步上升趋势,并且硕士层次的毕业人数增长率总体高于学士层次毕业人数增长率,2003年的招生规模是硕士层次招生规模中的一次小高峰,达到9.03%,小高峰后呈现增幅整体下降趋势,2006年降至最低点1.77%,2007年开始有所回升,2009年再次回升到5.52%。博士层次规模增长起伏较大,2001年出现-1.66%的负增长情况,2002年到2006年又开始呈现整体稳步增长趋势,2007年有小的波动,2009年,博士层次呈现大幅增长,高至134.15%,2010年趋于平缓。
总的看来,1999年到2003年各层次整体呈上升趋势,2003~2004年达到一次小高峰,2004~2005年增幅有所降低后各层次呈平稳增长状态。除了博士层次在2001年中出现负增长和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因素的影响呈现大幅度增长外,学士、硕士层次整体上基本处于平稳上升状态。从整体增长幅度来看,博士层次增长幅度高于硕士层次增长幅度,硕士层次增长幅度高于学士层次增长幅度,见图2。
二、美国高等教育各层次比例发展现状
1.各层次比例格局发生变化
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已基本走向成熟,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各层次格局不存在大幅度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层次规模和数量上有所扩张,各层次间的比例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图3中可以看出,学士毕业人数规模有明显减少,博士人数规模有相对大幅度的增加。学士毕业人数比例从1999年的71.15%下降到2008年的68.85%,这十年属于平稳下降状态,降幅不大,2009年由于突变因素的影响有三个百分点的降幅,2010年降至最低点65.74%。硕士毕业人数比例增长幅度不大,增减幅度在一个百分点范围内,基本趋于平稳。博士毕业人数情况与学士招生人数情况大至呈现出相背离趋势,博士毕业人数比例从1999年2.58%上升到2008年的2.91%,这十年博士毕业人数属于平稳上升状态,涨幅不大,同样,2009年由于突变因素的影响有三到四个百分点的涨幅,达到博士毕业人数比例的最高峰6.34%,2009年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从大体趋势上来观察,学士毕业人数比例在逐年减少,硕士、博士毕业人数比例在逐年增加,学硕博层次比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通过对比1999年和2010年的层次比例情况,可以清晰直观看出这12年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情况,学士毕业比例逐年减小,硕博毕业比例逐年增大(见图4)。学硕博比例从1999年361.82∶100∶9.8变成954.22∶100∶22.41。这说明两个情况,一是美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有大幅度的扩张,虽然学士毕业比例逐年下降,但学士招生人数有所增加,且增加数大于硕博毕业增长人数总和。二是美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层次的失重问题,学士毕业人数比例依然是硕博毕业人数比例总和的两倍。2010年学士毕业人数比例相对于1999年毕业人数比例放缓,硕博毕业比例增加也说明美国高等教育层次逐步提高,整体规模向更高层次转变,见图5。
2.各层次男女比例
(1)各层次中男女所占男女总数比例。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例格局是学士最多,其次硕士,再次博士。在各层次中男女生所占男女总数比例与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相似性,从1999年、2010年各层次中男女占男女总数比例的数据来看,存在一个问题,1999年学硕层次中男生比女生所占比例略低,博士层则是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所占比例。2010年学博层次中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所占比例,只有硕士层次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比例,见图6。
(2)男女人数在各层次所占比例。美国高等教育在受到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后,加之个人对教育层次不同的需求,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生了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各层次中男女生人数的比例。从表2数据中可以看出,1999年,学硕层次的女生比例要高于男生,博士层次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到了2010年,各层次的女生比例都高于男生,特别是硕士层次的女生比例高出男生比例近三分之一,这说明近年来美国女生接受高等教育多于男生。
3.分科类各层次比例
不同学科的层次结构发展变化,既可以反映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又可以体现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总体需求。[4]美国的学科专业分类系统共有38个学科群(一级代码)、362个学科(二级代码)和1265个专业(三级代码)。[5]高等教育学位结构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6],本文选取了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学、医学、工商管理、教育学、法学、工学、理学几个不同学科专业作为对象,将1999年和2010年这几个不同专业的各层次招生比例作为分析样本进行对比分析,近而发现不同专业的层次结构的发展变化存在一些特点。
(1)农学、理学、文理综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学科,层次比例的变化幅度不大。理学和作为交叉学科的文理综合,在学士层次上比例还有小幅度的增长,在硕博层次上比例都存在小幅下降趋势,说明美国高等教育在这两门学科上更加注重学士层次的教育。农学存在学士、博士层次比例下降,硕士层次比例增长的情况,作为研究农业科学的农学,是典型的技术应用型学科,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部门,肩负着为其他产业部门提供物质基础的重要任务,农学这一学科的作用也相当重要,从1999年和2010年数据来看,层次分布比例变化不大,硕博层次比例增长缓慢,说明美国高等教育在农学这一学科上对人才的培养重心开始向硕士层次上转移。
(2)工商管理、工学作为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三产业的学科,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学士层次比例在逐渐放缓,硕博层次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增幅。这种变化也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在不断适应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医学、法学、教育学关系社会民生的学科层次比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医学专业学士、硕士层次比例都发生了大幅度的缩小,博士层次比例增长迅速。教育学专业学士层次比例下降明显,硕博层次比例都有所增长。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法学专业,1999年,法学专业层次比例最大的是在硕士层次,其次是学士、博士层次,2010年,法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层次比例都有大幅度的缩减,博士层次比例出现迅猛增长,高至80.71%,占据法学专业的五分之四。
(4)根据1999年和2010年各学科层次招生比例的数据来看,美国高等教育不同科类的层次结构总体在向硕士层次转移,比较注重实践经验的农学和作为交叉学科的文理综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倾向于学士层次的培养,作为与经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层次侧重点略高于其他学科,更倾向于博士层次,见图7、图8。
三、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研究的结论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变化是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通过对1999~2010年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变化情况的研究,得出以下几条基本结论。
1.各层次整体规模扩大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基本成熟,1999~2010年是美国高等教育稳步扩张时期,2010年整体规模较之1999年有一定幅度扩充,各层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说明之前各层次招生人数也呈逐年增多趋势,特别是在2008到2009年美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硕博层次的毕业人数有大幅度的增加,远超出了硕博层次的平均增长率,2010年各层次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回归稳步增长。
2.各层次比例发生变化
1999~2010年美国高等教育在整体规模扩充的情况下,各层次比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学士层次规模逐年缩小,硕博层次规模逐年扩大,学硕比例出现下降,博硕比例攀升。从总体层次规模分布来看,学士层次毕业人数逐年减少,硕博层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未来美国高等教育层次比例重心将从学士向硕士层次转变,对人才培养的重心也将向硕士层次偏移。
3.各学科的层次结构相应发生改变
通过1999年和2010年不同学科门类层次比例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实践性较强的农学和专业性不强的理学、文理综合的层次重心在学士层次上;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学科和贴近民生的学科的层次重心将出现上移,重心大体转移至硕士层次,部分学科重心甚至上升至博士层次。
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高等教育结构的建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7]观察美国高等教育1999~2010年层次发展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层次规模在逐步扩大,各层次的比例重心大体上移,各学科层次结构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会发生相应改变。然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需求不同,探索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途径将是一项永久的任务。
参考文献:
[1]SIR ERIC ASHBY,The structure of high education:A world view[J].High Education,1973,(2):143.
[2]GEOFFREY J.GILES,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J].Higher Education,1978,(7):131-156.
[3]Date collection:high education statistics[EB/OL].http://nces.ed.gov/.
[4]何晓芳,迟景明,李霞,等.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迁研究[J].高教探索,2010,(3):47.
[5]刘少雪,程莹,刘念才.创新学科布局 规范院系设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0):69.
- 上一篇: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 下一篇:村级森林防火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