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校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7 17:3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部学校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抓紧制订或完善《办法》实施细则。《办法》确定了省级统筹、属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已出台省级学籍管理办法的省份要按照《办法》的规定进行完善和调整,尚未出台省级学籍管理办法的省份要根据《办法》要求抓紧研究出台实施细则,明确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操作办法。
三、有效开展《办法》教育培训。要按照职责划分组织对学籍管理人员和学籍系统技术支持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是,加强学籍管理的重要意义、《办法》的基本内容、学籍系统的基本功能、学籍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学籍变动操作办法等。对省级培训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实施。
四、建立加强学籍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加快制订实施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工作任务和时间表。要建立学籍核准制度、信息保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违反规定人员的责任。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办法》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我部安排教育管理信息化经费和其他经费时将与《办法》实施情况和成效挂钩。
五、营造实施《办法》的良好舆论环境。要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家长通知书等多种方式进行政策解读和宣传,重点介绍必要性、重要性和预期成果。要取得家长理解和支持,使《办法》家喻户晓。要让教育部门认识到《办法》对于科学决策的价值,让学校感受到对于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作用,让家长和社会体会到教育部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服务水平的坚定决心。
【附】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提高新形势下基础教育科学管理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和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以下简称学生)。
第三条 学生学籍管理采用信息化方式,实行分级负责、省级统筹、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各地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建设全国联网的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电子学籍系统),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和实施办法。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本行政区域内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制订本省(区、市)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指导、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建设电子学籍系统运行环境和学生数据库,确保正常运行和数据交换;作为学籍主管部门指导其直管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并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
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和本省(区、市)关于学生学籍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作为学籍主管部门指导其直管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并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督促学校做好学生学籍的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负责学籍信息收集、汇总、校验、上报,应用电子学籍系统开展日常学籍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 学籍建立
第四条 学生初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应为其采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
学籍主管部门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及时核准学生学籍。
第五条 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学籍号具体生成规则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另行制订。
逐步推行包含学生学籍信息的免费学生卡。
第六条 学校不得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生学籍,不得重复建立学籍。学籍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利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
学籍管理实行“籍随人走”。除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学校学生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外,学校不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残疾程度较重、无法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由承担送教上门的学校建立学籍。
第七条 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为其建立学籍档案。
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
一、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
二、学籍信息证明材料(户籍证明、转学申请、休学申请等);
三、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
四、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
五、在校期间的获奖信息;
六、享受资助信息;
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和材料。
学籍基础信息表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订。
第八条 学籍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纳入电子学籍系统管理,纸质档案由学校学籍管理员负责管理。
逐步推进学籍档案电子化,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
第九条 学生转学或在基础教育阶段升学时,学籍档案应当转至转入学校或升入学校,转出学校或毕业学校应保留电子档案备份,同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复印件。学生最后终止学业的学校应当归档永久保存学生的学籍档案,或按相关规定办理。
学校合并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并入的学校管理。
学校撤销的,其学籍档案移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管理。
第十条 如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修改学生基础信息的,凭《居民户口簿》或其他证明文件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附《居民户口簿》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复印件,由学校核准变更学籍信息,并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准。
第三章 学籍变动管理
第十一条 各学段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实际统筹制定。
第十二条 正常升级学生的学籍信息更新,由电子学籍系统完成。
第十三条 学生学籍信息发生变化,学籍进行转接或学生毕业(结业、肄业)时,学校应及时维护电子学籍系统中的有关信息,并将证明材料归入学生学籍档案。学籍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学生学籍变动信息进行更新。
第十四条 学生转学或升学的,转入学校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启动学籍转接手续,转出学校及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予以核办。
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
第十五条 学生办理学籍转接手续后,转出学校应及时转出学籍档案,并在1个月内办结。
第十六条 学生转学或升学后,转入学校应当以收到的学籍档案为基础为学生接续档案。
第十七条 特教学校学生转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转入特教学校就读的,其学籍可以转入新学校,也可保留在原学校。
进入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其学籍是否转入工读学校,由原学校与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商定。
第十八条 省(区、市)直管学校、设区的市直管学校学生的转入转出情况,由学校每学期书面告知所在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
第十九条 学生休学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后,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报学籍主管部门登记。复学时,学校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学生休学期间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
第二十条 学生到境外就读的,应当凭有效证件到现就读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回到境内后仍接受基础教育的,应接续原来的学籍档案。
第二十一条 学生死亡,学校应当凭相关证明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报学籍主管部门注销其学籍。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依法及时书面上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籍主管部门,在义务教育年限内为其保留学籍,并利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辍学的,就读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应于每学期末将学生学籍档案转交其户籍所在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三条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为学籍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配备或指定学籍管理员,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机制。
对学籍管理员当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各级学籍管理员的基本信息须报送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二十四条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每学期复核学生学籍,确保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
第二十五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非经学籍主管部门书面批准,学籍信息一律不得向外提供,严防学籍信息外泄和滥用。
第二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违反本办法的规定,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 学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责任:
一、不为已接收学生建立学籍档案的;
二、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或学籍档案的;
三、不及时把学籍变动信息纳入学籍档案的;
四、不及时报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的;
五、接收学生不为其办理转学手续的;
六、不按规定为学生转接学籍档案的;
七、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的;
八、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学校的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籍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篇2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学校应当依法建立并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学校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负总责。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学校应当确定一名消防安全工作“明白人”为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履行制定落实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和消防安全制度,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和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职责。学校应当明确消防工作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建立志愿消防队,具体实施消防安全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职责,检查、指导和监督学校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督促学校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履行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强消防监督检查,指导和监督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开展防火检查。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校园防火检查,并在开学、放假和重要节庆等活动期间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火检查,对发现的消防安全问题,应当及时整改。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一是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情况;二是日常防火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三是教职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四是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五是消防设施、器材完好有效情况;六是厨房烟道等定期清洗情况;七是电气线路、燃气管道定期检查情况;八是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情况;九是火灾隐患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十是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情况。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检查记录纳入校舍消防安全档案管理。
三、开展防火巡查。学校应当每日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加强夜间巡查,并明确巡查人员、部位。食堂、体育场馆、会堂等场所在使用期间应当至少每两小时巡查一次,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当场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落实整改和防范措施,并做好记录。重点巡查以下内容:一是用火、用电、用气有无违章情况;二是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疏散通道及重点部位锁门处在应急疏散时能否及时打开,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三是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四是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五是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变配电室、体育场馆、会堂、教学实验、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或值班人员是否在岗在位。
四、加强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和管理。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依照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完好有效。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维护保养,每月出具维保记录,每年至少全面检测一次。
五、规范消防安全标识。学校应当规范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标识。消防设施、器材应当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并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等处应当设置消防警示、提示标识;主要消防设施设备上应当张贴记载维护保养、检测情况的卡片或者记录。
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学校应当每年至少对教职员工开展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教职员工新上岗、转岗前应当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所有教职员工应当懂得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自救。学校应当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学生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熟悉消防安全知识的教师进行授课,并选聘消防专业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消防辅导员。幼儿园应当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中小学校要保证一定课时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并针对各学龄阶段特点,确定不同的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篇3
关键词:机房 管理维护 方法
高校的计算机机房一般都配置了数量较多的计算机,主要承担着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语言、毕业设计上机等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自由上机实践。机房使用非常频繁,并且学校的机房是在学校的逐步发展中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机房中的机器有新也有旧,如何快速维护好计算机,实现轻松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系统的安装和备份
开学之处,我们根据教学任务对硬盘进行合理分区,安装操作系统和教学软件,并做好系统备份,这是管理好机房的前提。
1.合理分区。我们把硬盘分为C、D、E三个区,把系统和应用程序全部安装到C分区,D分区作为用户临时保存文件的分区,E分区用来备份系统。
2.安装系统和应用软件。一般来说,开学之初我们在机房选一台机器先安装好操作系统、各种硬件的驱动及本学期教学所用软件等。
3.系统的备份。用克隆软件在E分区作一镜像备份,以备C分区的操作系统出现问题不能启动时恢复用。
现在有些细心的老师可能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备份到E 分区的镜像文件怎么样才能保证不被上机的学生操作时删除掉,我们可以把E分区隐藏起来,使学生在上机时看不到E分区,这要用到一个Diskman的分区软件,从网上就能下载,并且是完全免费的,它就有一个隐藏分区的功能,界面也是全中文的,分区隐藏后,不但在Windows下看不到隐藏后的E分区,就是在DOS下也看不到E分区,这样就保证了E分区文件的安全性。
假如是因为病毒等等的意外因素导致硬盘分区表的损坏,那又如何来恢复系统呢?一是可以用一些分区的备份工具,提前做好分区表的备份,二是用Ghost的全盘克隆功能,把整个硬盘在一块外接硬盘上做一个镜像文件,一旦硬盘分区表损坏无法用E分区的镜像文件来恢复系统的话,还可以用外接硬盘再对系统进行还原,这样就对系统实施了多重保护,足以保证我们的系统在20分钟之内就可以完全恢复。
二、网络复制
一台计算机系统安装备份完,并运行无误后,我们就可以在整个机房实施网络克隆了。我们把装好系统并做好硬盘镜像的机器做为网络GHOST的服务器,启动网络GHOST并做好各种设置,如服务器名,映像名称处选择镜像文件的路径名称等,然后点击接受客户按钮。做一张DOS启动盘, 并拷入3个文件:网卡dos下的驱动程序、ghost.exe、执行网卡驱动程序和ghost的批处理文件。将每一台需重装系统的计算机启动到纯DOS界面,并执行批处理文件,这样可以在达到同样系统恢复效果的同时, 节约了机房管理人员的很多时间,可谓一举多得。因为是旧机房,在用DOS启动盘启动时,会遇到软驱不好用的情况。矮人DOS工具箱这个小软件解决了我们的难题,矮人DOS工具箱是为Windows 2000以上系统加上纯DOS启动支持的工具,方便没有光软驱的朋友。
三、系统保护
由于机房中计算机使用非常频繁,而且上机人员水平差别也较大,要想让计算机良好运转,计算机系统的正确保护就显的非常关健。
新机房的机器出厂时装有硬盘保护卡,网络克隆后实施统一保护即可。对于旧机房的系统保护就复杂了一些,主要有硬件和软件两种保护法,可根据需要任选一种:
(1)硬盘保护卡。现在比较多的机房选用了硬盘保护卡,它能防止对硬盘或硬盘某个分区的删除、写入操作, 在你重新启动系统后会完全恢复到上机前的状态。
(2)软件保护。推荐还原精灵,我院旧机房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效果很好。还原精灵有着强大的保护和恢复数据功能,同时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四、建立网络服务器方便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们经常需要存放教学资料,共享文件,收发电子作业等。下面简单说一下Serv-U的安装和使用:
1、下载Serv-U软件,现在网上有很多汉化版的,使用非常方便。Serv-U的安装很简单,和其他windows程序一样,执行setup.exe,即可开始安装,全部选默认选项即可,安装完成后不需要重新启动。从“开始”菜单或桌面快捷图标启动即可。
2、建立一个FTP服务器:安装完成后或首次启动Serv-U会提示是否设置域,可以先选择不设置,打开Serv-U主界面,在左边窗口中找到“域”,右击选择“新建域”,然后填写IP地址,就是安装Serv-U机子的IP地址,也就是本机IP,接下来设置域名称、端口等信息。
3、建立FTP用户:在左边窗口中找到“用户”,右击选择“新建用户”,输入用户名(如输入abc),选择“下一步”,接着要求输入密码,然后设置用户主目录(就是你要建的这个用户能访问的资源目录),在“是否锁定主目录”中选是,如果选否,那么别人可以点上一级到你主目录以外的目录。最后点击“完成”。这样,我们就建立好了一个简单的FTP 服务器并且设置了一个可以登录的用户。
4、设置用户权限:点击我们建的abc用户,选择右窗口中的“目录访问”,即可设置此用户在它的主目录的其它权限。如对文件是否拥有读取、写入、追加、删除、执行,是否对目录拥有列表(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列表)、创建和删除等等。
5、FTP客户端登录:在客户端的浏览器中输入ftp://服务器IP地址,在弹出的窗户中输入用户名即可访问资源。或应用FTP客户端应用软件如CuteFTP等。
五、结束语
机房管理是计算机正常教学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多种方法,加强对机房的管理和维护,从硬件、软件多层次进行系统安全设置,提高机房使用的安全性,进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廖成斌, 腾永晨.浅议计算机管理与维护[J].甘肃科技纵横, 2005,( 3) .
[2]居红亮.计算机机房管理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3] 李洪泉.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管理实践的探索[J].校长阅刊,2006(7).
篇4
一、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城郊接合部的学生普遍自尊心差、自信心弱,原因在于生源杂、家长素质低,在教育问题上非打既骂,打击得孩子一点信心都没有,导致破罐子破摔。再有,还有一部分是从农村来到城市,受到班上城市同学的歧视、嘲笑,使他们在班上无地自容,从而造成厌学、贪玩。《以爱育爱》中提出:爱是一种理解、一种信赖、一种尊重、一种激情、爱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及交流。这就要求我们现代教师必须去深入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多和学生交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昏睡已久的上进心。要用爱心去点燃孩子的激情,寻找时间从不同的侧面做好思想工作,采取正面引导,让他知道老师是真正的爱他、关心他。要引导城区学生正确对待农村同学,改变观点,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手把手教会学生上课听讲
城郊结合部学生自身智力并不差,但很多看上去很机灵的孩子,在学校求学期间,表现得却不尽人意,问题就在于上课不会听讲。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低,指导不了;或者家长只顾自己享乐,不管孩子,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味地推给了学校。面对这样的情形,教师只有手把手的地教会学生如何上课听讲。针对孩子上课玩小东西、抠手指、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不随教师的思路走等情况,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做无益的活动对学习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会影响他将来的人生之路,让孩子明白道理,然后在持之以恒的、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师要有耐心、爱心、毅力、恒心
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一个月,而改掉一个坏习惯需要三个月,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工作的特点——耐心、爱心、毅力、恒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恒心和毅力,是一个长期、细致、艰辛的过程。这期间,学困生必定受惰性的干扰,经常会出现反复,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慢慢放手,针对学生的问题,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纪律意识的培养
城郊结合部学校的部分学生散漫、自由,纪律意识差,眼中没有老师,心中没有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现实也表明:课堂纪律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可以通过如下活动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1、让学生分享老师纪律管理时的情感。比如老师说:“某某同学刚才的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老师很不满意。”“某某同学这样做,老师很为他高兴。”教师把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不仅有利于纪律管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别人的情感、尊重别人的情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有了榜样,学生就有了模仿的对象,行为方式的改善就有了具体的标准。3、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而言,教室后面的学生更容易出现纪律问题,究其原因,教师与他们空间距离大了,心理距离也大了,而教师的影响力却小了。因此教师要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近距离地对学生施加影响。4、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一般来说,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除了内部动机外,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原因。了解和利用学生的外在需求,并使其产生纪律需求,是进行纪律管理的有效手段,如:“这么多同学举手,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 “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 ……
篇5
关键词:西部高校 旅游管理 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94-01
中国加入WTO以后带动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而目前西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英语技能上还与行业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西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外语教育必须服从市场人才需求的目标。专业英语教学中应强调要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旅游职业技能为主线的思想。
1 目前西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以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本科学生为例,学生基础薄弱,影响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乐山师范学院2010级新培养方案出台后,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再与大学英语四、六级挂钩,学生对英语学习再无任何压力,以至于使得英语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2)重视基础阶段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的教学,忽视了专业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教学。传统的旅游英语课程只致力于提高学生基础英语运用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旅游产业的特征、跟踪学术动态方面做的不够。新改革的课程设置应该补充旅游常识(交通、货币、通讯等)、旅游专业文献导读、旅游信息化与科技化的资讯介绍、公文写作与报表填写、中西方文化比较分析、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英美(乃至欧洲)社会发展简史等方面的知识。
2 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改革模式
2.1教学大纲改革
根据乐山师范学院2010年新版培养目标,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采用分级教学,将英语教学分解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以新大纲规定的英语四级教学为起点,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大纲优化设计,从而使学生能够较流畅的用英语进行沟通并且具有较强的跨专业的交际能力。此外,充分利用乐山师范学院的短学期(即暑期第三学期),将平时的常规教学与短学期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加与旅游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全面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2课程模式改革
课程模式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旅游管理专业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将势在必行。根据旅游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以培养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旅游课程体系。即将所有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基础英语知识和技能、专业英语知识、文化知识和实践环节。
2.3教学模式改革
2.3.1常规教学模式改革
实施分级教学。可以考虑按照英语成绩将学生分编为不同的班级。然后在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以及学习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教学。让学生的“差异”来决定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每个学期要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再进行一次测验和考察,综合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学生能向适合自己的层次流动。
实施双语教学。补充旅游常识(交通、货币、通讯等)、旅游专业文献导读、旅游信息化与科技化的资讯介绍、公文写作与报表填写、中西方文化比较分析、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英美(乃至欧洲)社会发展简史等方面的知识。
2.3.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1)建立学校内部实习基地。在学校内部建立专门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设施、设备和环境,丰富教学实习形式,如酒店客房、酒吧、实验旅行社、餐厅等,邀请外教参与,学生在各种角色中实习,身体力行,从最基本服务做起,积累宝贵的经验。
(2)建立校外专业实习基地。校外专业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充分利用好乐山大佛和峨眉景区的优秀旅游资源,创造条件,加强联系,为学生开辟多个实训基地,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为我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强业界与学生的交流。定期邀请旅游行业人士与学生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度。学校可以考虑在每学期之初就安排一次较为深入的旅游行业之旅或邀请业界人士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和兴趣。
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方向应以旅游行业和就业市场为导向,突出专业英语特色。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取决于上级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的努力与学生的配合。只有群策群力,旅游专业的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水平和就业潜力。
参考文献:
[1]Chen Xiaoxiao. The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tourism English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J].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z1): 212-215.
[2]教育部.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
[3]梁琳. 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与大学ESP发展模式探讨[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9,(3).
篇6
最近,一些省、市来函询问,中小学特级教师退休、病休、离休和调动工作以后,其补贴费如何处理,要求作出统一的规定。经研究,现作如下规定:
一、特级教师退休、病休时,有补贴费的,其补贴费可以作为计算退休费和病假待遇的基数;离休时有补贴费的,补贴费照发。
二、特级教师调到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教师进修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为中小学服务的各级教学研究机构的,其补贴费照发;调到上述以外单位的,从调离中小学之月起不再发给补贴费。
以上规定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一日起执行。
篇7
一、普通高校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但必须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省教育厅有关转学文件要求,认真把关,如实上报,坚决按照规定和程序办理。
二、专科经考试升入本科的学生和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录取的高职(专科)以及单招录取的学生,不得转学,学生应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各普通高校要向这部分学生讲清政策,认真做好思想工作。
三、学生转学除符合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不低于转入学校当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所学专业原则上不能变动。
四、办理转学手续时,除携带普通高校学生转学申请(确认)表及招生录检表复印件,加盖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印章外,特殊情况的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有学籍变动情况的,应提交学籍变动证明:
2.因患病转学的,应提供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的原始病历,
3.如“确有特殊困难”转学,应提交足以说明情况的材料。
五、转学材料必须由转出学校或转入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报送,学校不得让学生或家长以及他人报送转学材料。凡是通过学生或家长以及他人报送转学材料的,省教育厅一律不予受理。
六、省教育厅集中接收普通高校学生转学材料的时间,在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至下学期开学前,其他时间不予受理。
篇8
关键词:智慧;育人;深化;重新启蒙
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取得实质性成效,需从传统“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转变过来,以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积极探索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模式。
一、从“知识”的传授到对“智慧”的启迪
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单纯知识性的传授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师要转变教学目标,从知识的传授向智慧的启迪转变。
智慧不同于知识,如果说知识帮助人们正确了解客观世界,智慧则在于帮助人们从整体上对人类生活有一种洞见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启迪和教会学生对人生和人类生活有整体的洞见和把握。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关于事情真与假、对与错的知识体系,而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实践学说,关于人类如何走出异化实现人的解放的生存性智慧学说,这一学说只有在对社会现实的积极领悟和批判中才能积极地呈现出来。教师要能够把与时代问题相结合,在批判性的分析时代问题的同时传递智慧和思想,真正做到用分析时代问题解答时代问题。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的关键就是怎么让这些内容与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怎么让课堂内容带给学生更多的智慧和思想启迪。实际上,理论是者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性思考和领悟,它的一些原理是在现实基础上的抽象和概括,它的衡量标准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懂不懂的问题。如何把这些关于现实世界的智慧传授给学生呢?这就需要教师有批判的眼光和善于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以智慧和思想的启迪作为教学的目的,阐发的当代意义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性思考,讲出它的历史渊源、历史变革、当代意义,深入浅出地把抽象的原理讲得通俗易懂,以广博的知识和理论的深刻性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吸引力。这样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有思想,它是领悟后所获得的,是内化于心的。同时,把知识性的传授转化成思想和智慧的启迪,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重要渠道。
二、从“灌输”式的教学向“育人”式的教学的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解不应仅仅停留于以客观知识的传授为目的的灌输式的教学,它的更重要的目的是育人。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就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具有某些专门技能的人,教育的崇高目标,应当是培养使其他德行相形见绌的真正的至善人格的人。
育人式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那么究竟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呢?是否是以学生的要求和趣味为中心?在今天的思政课上,有的教师的课件以新颖感、趣味感、流行时尚等吸引学生。如果课堂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就不应仅满足于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有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并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是学识和境界的提高。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功利主义倾向等,基本原理课更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是对智慧、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如果思政课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为目的。而这比起单纯传授客观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和能有创造力的前提。如果思政课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就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想学生们所想,急学生们所急,有针对性的回答社会变化给青年学生的思想带来的种种新问题,把所学内容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用学生也能懂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走进(近)大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学生就会和你做朋友。让大学生不再感到基本原理课是一门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学生们的紧密朋友。
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的目的是育人,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既懂科学,又懂人文,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结合起来。复旦大学现任校长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没有德的学生一旦有知识将对社会造成更大威胁。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呢?首先,教学理念上转化。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要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通过讨论、讲演等形式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他们思维活跃,希望能有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表自己观点。因此,当前的思想政治课不能像传统的一言堂或满堂灌教学模式那样。这样学生感到老师既高高在上,思想政治课也高高在上,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思想政治课要变单项讲授为多项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社会热点讨论、思维疑点对话、问题辩论、演讲比赛、读书比赛、征文竞赛等方式把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来。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人文”源于拉丁文humanists,即人性与教养,亦即人的精神文化。在今天,人们把人文教育也称作通才教育或通识教育,是以文、史、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其主旨是关于人之为人的教育。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打通学科界限,以文史哲为背景阐发的当代意义。
篇9
吴江,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硬件方面基本上接近或达到了省一类水准。如何发挥出教育技术装备优势,服务好教育教学,近几年来,我们根据省、苏州市的统一部署,结合吴江学校的实际,在软件管理一块全面推行“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区每一所中小学校在教育技术装备建设、配备、管理、使用各个环节的情况动态跟踪管理,做到有案可稽,一目了然。这种量化式的管理手段引进,对全面提升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化运用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2 江苏省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江苏省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应用能力建设及运行机制建设的具体体现。对于中小学校来说,该系统主要包括实验室管理、装用教室管理、教师档案管理、报表管理等。系统进入中小学校已有4~5年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主要做好了这样几项工作:
抓好学校管理员培训 在省、苏州市两级培训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做好全区中小学校一级的校级管理员培训,外聘专家和区级骨干担任主讲,理论解读和动手操作结合,凡是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人人过关,拿到“上岗证”。在此基础上,建立区级管理员队伍qq群,相互答疑解难,交流促进提高;建立区、片教研组,典型引路,定期活动,共同成长。校级管理员还要负责好本校各科实验室管理员、备课组长、相关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使他们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去做,确保交流网络的畅通。
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 学校管理员拿到自己学校的代号后,必须一丝不苟地对学校名称、类型、账号、密码等一一仔细核对,不存盲区。学校管理员在完成“修改初始密码”“核对单位名称、类型”“部门登记”“人员登记”“注册用户”“学期设置”“班级设置”“教师档案登记”这些程序后,经过区主管部门业务领导审核,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工作。做到每一步有人做,有人管,有人监督,准确无误。
做好起始台账的建账 利用新账建立的契机,对学校各个实验室、专用教室包括与之相关的储藏室等资产,全面摸清。系统为此预设空间,对号入座,路径分明。这是一项非常烦琐又细致的工作,既要把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的大大小小现有资产梳理出来,做好摸底工作,又要根据系统要求,分门别类地把各类资产一一输入到新账中。新账是学校今后教育技术装备建、配、管、用的基础和前提,要确保详尽准确。
抓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如果说上面三项注重的是教育技术装备硬件本身,那么,这第四项工作的重心就落在了软件上了,那就是要把现有的教育技术装备用起来,要根据学科体系、教材要求、学生实际制订出计划,精细分解,做到心中有数,每个学期初,各个学科的教学计划都要及时在系统中体现。
3 江苏省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效果
由于实实在在做好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吴江区各校教育技术装备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建设更加合理 在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目前学校有什么缺什么,对照省一类装备标准应该添置什么,学校和装备部门都清清楚楚。装备部门据此深入各个学校,一起研究,制订新一轮的建设规划,为推动装备工作科学开展奠定了基础。
配置更加及时 教育技术装备的底子清楚了,每个学期各个相关学科的教学实验及其所需要的物品(包括易碎易耗品)等都可以基本确定,采购配置,以保证实验的正常开出。近几年来,我们教育装备部门每年组织两次全区性的教育仪器、设备征订,并通过政府采购办公开招投标,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又保证了公开公正公平。配置的及时到位,满足了各所中小学校每个学科的教学包括实验教学的需要。
管理更加科学 以前,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的记录,全是手工操作,各类记载本、账册一大堆,即使责任心很强的老师也难免出现滞后和漏记的现象,更不要说不规范、不连续、账物不符、不易查询、修改不便、难以统计等情况了。系统的运行,改变了传统管理方式,实现了管理手段的科学化。需要指出的是,从传统方式过渡到系统管理,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这几年就重点在做这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宣传―培训―指导―研讨―示范―展演,一步步引导大家把系统规定要做好的前期工作一一做好,少留或不留尾巴。
使用更加到位 作为教育装备部门,以往我们对各校使用情况都有检查考核,尽管各类记录本子、台账一大摞,但“人为的痕迹”――假、补、抄现象时有发现。系统的试行,开始较好地扭转了这些现象。要做的实验,期初教学计划已经确定,时间也基本排定,任课教师必须提前开出实验所需要的器具、物品,请实验室管理员先准备就绪(如果任课老师疏忽了,实验室管理员就会主动与之联系,了解原因)这样一来,每个必须做的实验基本上都得到了保证。现在每个学期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这方面的检查考核,只要在系统中“点点看看”并多选几所学校进行比照,再现场查看实验所需的易碎易耗品消耗情况,便可以对设施设备应用做出基本评估,促进了学校教育装备有效应用。
4 江苏省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优势
系统从试行到逐步进入正常运行,总体发展是健康顺利的。几年来的实践表明,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真实性 每所学校、每个子项、都要做到定期及时上传,反馈渠道畅通,人为因素减少,造假、后补、抄袭之类的情形基本没有了。而且,同学校(包括不同学校)、同年级、同学科之间可以放在一起比较,真实性大大提升。
实效性 现在吴江的学校,已经能够满足开好两人一组的实验的需要,彻底改变了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分组实验蜻蜓点水等现象,针对性强,实效性好。
篇10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化;转变
21世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规划中,提出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可见,建立信息化机制、优化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等仍是当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的思路逐步成熟,基础设施体系也初步成型,在具体运用中能够实施于多层面,具体有:
(1)校园网的建设、多媒体教学设施等一系列的硬件设施为学校信息化提供了保障。
(2)信息技术能够应用于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管理中,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3)信息技术以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在教学、教研中得以应用,促进和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2.当前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信息化的发展,要避免“重硬轻软”的现象,要能够充分发挥所投入设备的作用;在整个地区,要考虑各个学校发展的均衡性。
目前,影响这两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评价不到位。当前,评价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多注重硬件方面,而设施的使用效率、资源能否充分共享利用,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信息化的评测等方面的薄弱,都影响着学校信息化的发展。
(2)不重视学校教育管理平台的建设。合适的教育管理平台能控制和促进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高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可以使我们直观地把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调,循序渐进地发展。而分散的平台,会造成重复投入,数据不统一,信息、资源无法分享。
(3)缺少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一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或由商家推荐,或照搬其他同类学校的模式,没有考虑学校自身的状况。
(4)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落后,缺乏专业的人才和管理机构,也影响了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
二、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方向
2012年3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推出,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规划中,影响我们建设思路的重要的一点是:要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服务和监管水平、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学校从建立自身的管理平台中解脱出来,开始把如何高效地发挥出所投入的硬件设施的效率作为工作重心。系统的搭建,与学校的硬件、软件、应用水平的建设是分不开的。控制好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就能掌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效,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促进学校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如何高效地实施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我们各级部门造成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要求我们及时转变工作方式,从被动转为主动,从等待变为推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这种压力是如何促使我们转变工作方式的:
1.对于地区教育管理部门来说,这种压力要求教育管理部门所承担的角色“从项目实施者向规划设计者转变”“侧重管理、应用、研究等”,围绕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规划和设计好整个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的步骤、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信息化应用的标准等。另外,还要针对不同规模的学校建立各类的等级标准,并以此分配建设资金或设施设备给予各类学校。这样,对均衡区域间的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一定的好处,也避免了资金的浪费。
2.对于各个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这种压力使得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点从硬件设施转向应用,学校管理者需要充分地了解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和系统的核心,进而调整学校的管理,使之规范化、标准化,并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增加设施,开展教师的各项应用培训,同时,重视专业人员的培养,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好科学的实施方案,形成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3.对于学校教职工来说,这种压力促使其不得不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来适应教育的发展要求。通过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工作效率,也能让每位教师感受到信息化管理的益处。学校也可通过每位教职工的努力,来完善学校的信息数据。
4.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国家教育管理系统直观地了解各类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状况。通过不断完善各类信息化应用标准,来帮助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及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有效地评价、平衡并解决学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加快了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通过它,我们可以督促各级部门认真对待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高效地发挥设施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校直观地分析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弱点。如果把教育信息化比作一个网络,那么,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一条主干线路,完成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各级部门精心规划和设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学校教职工共同努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初生新生儿护理知识大全
- 下一篇:校园安全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