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07 17:3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防火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进入防火期,上级防火指挥部领导多次深入林区检查,督促森林防火工作,将森林防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狠抓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1)加强宣传。每年进入防火期及期,与林区学校、村委会签订责任书,将森林防火隐患通知书及森林防火宣传画送达林区农户,与林区居民住户、林区坟主亲属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检查火险隐患,发放整改通知书,限期消除。充分利用广播、印制发放宣传资料、制作防火警示牌同办墙标、岩标、路标、林内挂标语结合起来进行广泛、深入、扎实,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力争使森林防火深入人心,使森林法规防火知识家喻户晓。(2)将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文件及各项处罚措施利用张贴等形式公布出来,让群众学习、讨论,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个个知规章制度。(3)在林区内醒目处、大道边、居民区以及野炊地段采用标牌、标语、防火碑等方式进行宣传,使过往路人及外来游客严格遵守野外用火“七不准”的各项规定,能使林区内的居民对护林防火工作有足够的重视。
建立森林防火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现有的各项护林防火规章制度,层层签订了防火责任书、责任卡,明确各地段森林的防火责任。落实“森林防火管理制度”、“森林防火管理办法”、“森林防火安全制度”、“护林防火‘六不准’”的各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加强管理,明确要求,杜绝事故,使防火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
控制火源的有效措施(1)在交通要道处,设立检查点,严格控制火源。对必须的生产用火,按规定执行审批制度,明确责任,确保安全。(2)强化野外用火管理,对农户烧田坎、清明上坟烧纸、弱智人员玩火要加大巡查力度,制止违章用火。(3)强化重点人员管理,对居住在林区的痴、呆、憨、傻重点人员和中小学生登记造册,落实监护人员和管理责任。(4)防火期及旅游旺季,应提高警惕,严防火灾的发生。林管所具有专门的护林防火人员,防火期要24小时加强轮流值班,全天进行巡山护林,对林内发生的火源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尽量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森林防火的技术措施
森林防火技术措施简称“四网两化”。即火险预测预报网、地面瞭望观测网、无线通讯联络网、阻隔系统隔离网和防火队伍的专业化及消防机具的现代化。结合长坝山林区实际情况,森林防火技术措施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火险预测预报点预报点设在林管所办公室,每天从东兴区气象站获取第二天的气象资料或当天的气象资料,提前火险预报,变被动为主动。
2建地面瞭望观测点根据长坝山森林面积及周围地势和树高而定,建议设置一个30m高的瞭望台,瞭望台设在海拔较高的的高松林山顶上,以便观察较大范围的面积,及早发现火情,确定火灾地点,迅速组织扑灭,加强瞭望和巡逻。
3阻隔系统的隔离网长坝山林区内有主干公路1条,林间公路5条,大路有多条,从郭北至区种猪场的主干路从西南角到东北角穿透整个林区。其中大道、小路、沟渠、农田土坎四通八达,交错相通,能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
4通讯联络场所各职工配备通讯联络工具—手机,这对防火、灭火工作提供很大的方便,护林人员可以随时向所里汇报巡逻情况,对防止林火成灾具有积极作用。
5防火队伍的专业化对护林人员进行防火知识及防火器具的专业培训,熟悉护林防火条列和技术。将了解、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组成巡逻组,每组2—3人,加强巡护,不断提高防火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6配备足够的消防器具林管所现有风力灭火器1台,油锯、电锯各2台,叉头扫把约50个,砍刀25把,消防器具不是很完善。还应配备林区小型两轮摩托车2辆、望远镜2个、化学泡沫灭火器5个、森林防火规划图、详细地形图等设备,以便更好地开展防火工作,更有效的防止林火成灾。
篇2
【关键词】营林技术;森林防火;应用;必要性
1.应用营林措施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的必要性
应用营林措施防止森林火灾发生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营林建设与开发的方式,营林建设与开发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性的提高森林火灾的应对态度,积极提高森林火灾的应对意识,改善应对火灾的不足与缺点的情况发生,还必须要认真分析不同林地的实际地理形势,区分实际林业地理情况的真实发展状况,掌握森林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价值,清晰的统计森林内部的火灾发生几率较大的地区的形势,要根据森林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在营林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营林防火通道,建设营林基础设施与项目,改造营林发展项目不足与缺陷,提高营林建设与发展的动力,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营林建设本身是一项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项目工程,其实本质上还是一种有效提高预防火灾发生的预防机制,通过科学的营林建设,不但丰富了林业资源的建设,加强了林业供给,还降低了火灾发生的概率,提高了防止火灾的能力。
2.基本建设初期采取的营林措施
2.1营林建设的防火预期设计
在整片土地的造林与林业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建设科学防护林,在林场中建设防火通道,对待面积较大的幼林地区必须要科学、适当的建设整体造林区域,保证防火林地的防火通道的畅通无阻,其中防火通道一般保持在30-50M的宽度,其次必须要根据实际地形设计相对应的防火通道的路径,必须要覆盖整个幼林地区,长度与宽度要适应地理结构,要保证阻隔地区的营林建设面积,保护幼林的开发与建设,防火通道的设置必须要满足森林火灾的发展,设计好扑火的规划,防止火灾发生。
2.2细致检查杂乱引火物
造林后要对幼林地进行割灌,割灌的目的是增强苗木的透光性,另一方面是为了割掉幼林地的可燃物,减少可燃物的载量,起到防火作用。幼林地经过整地造林后,杂草往往生长茂盛,秋季干枯后,极为危险,必须进行清除。
2.3清理营林杂草
清理的时间和方式,在幼林地割灌时要根据营林部门的设计方案进行,即从经营的理念出发,利于幼苗生长,又有助于清除可燃物,一般作业时间为8月中下旬,过早,杂草会发生2次生长,过晚,影响苗木生长,割灌的方式可采取带状和全面割灌的方式。全面割灌防火效果最佳,但消耗人力物力大,带状割灌在防火中最适用,即靠近人为活动的场所边缘割出一条宽150~200m的带幅,确保阻隔带中没有可燃物,从而起到防火的作用。
3.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之中的运用
3.1幼林郁闭后采取的营林措施
第一、幼林培育8~10a后相继郁闭成林,生长枝比较茂盛,秋冬落叶后,枝条干枯,同时达不到自然整枝的状况,林分可燃物载量增多,存在着火患的危险,因此要进行人工修枝。技术要求是,将幼树的侧枝修掉,清出林外,修枝高度树龄小于8a的应当为树高的1/3,8a以上的可以达到1/2。这样就减少了林内的可燃物,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林木的高生长。
第二、修枝的方式可以采用全面修枝、带状修枝的方式。主要是根据经济条件而定,全面修枝虽然防火效果较好,但成本过高,采用带状修枝即经济,又能起到了预防火灾的作用,带状修枝的具体做法是设置林缘至林内150~200m宽的带状修枝带,将带内的枝条和可燃物按技术要求全部清除,使林分的阻隔带在整个林分中呈闭合状态。
3.2造林措施的应用
第一、要全面进行造林,不断增加森林覆被率。一般情况下,林火多在荒山,草坡,林缘和林间空地先发生,然后逐步蔓延到林内。 这些地方多生长易着火的禾本科杂草 和蒿科植物,同时湿度小,通风好,燃点低,所以容易着火,迅速蔓延。如果将这些土地都栽上树,则可形成“森林气候”,由于林内阳光少,温度低,湿度大,通风差加上 林木燃点高,就不容易着火,迅速蔓延。所以全面进行造林,增加森林覆被率也就同时增加了森林防火自身的能力。
第二、营林不易燃烧的林分,提高森林自身的抗火性。在东北地区森林的顶级群落是红松阔叶混交林,红松阔叶混交林既能使森林产生最大的生产力,同时它形成的“森林气候”对防止森林 火灾也是最有效的。它即优于纯阔叶林,更优于纯针叶林对火灾的抗性。因此我们在造林时就要提倡营造红松阔叶混交的林分。
第三、改造易燃烧的林分,使其成为红松阔叶混交林。以上谈到了红松阔叶混交林形成的“森林气候”可有效地防止森林火灾,那么现实还有很多林分不是红松阔叶混交林,如针叶纯林,疏林 地,灌木林地等容易发生火灾,对这些林分就要进行改造。
3.3抚育管护措施的应用
第一、加强造林前整地和幼林抚育管理。造林前整地和幼林抚育管理是搞好造林地新植幼苗的防火的一项主要措施。通过造林前整地和及时进行幼林抚育,能消除幼林中的杂草灌木,不但为幼林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幼苗不遭受火灾的危害。
第二、针叶林郁闭后及时进行修枝打杈。针叶林郁闭后,特别是阴性树种的林分郁闭后,很快形成自然整枝,使枝叶死亡后干枯,这些枝条距离地面很近,容易燃烧,一旦发生着火,就会引向树冠,形成毁灭性的树冠火,使长期辛苦培育的森林毁于一旦,因此结合营林管理措施及时进行修枝打杈,既能加快林木的生长发育,又有利于森林防火。
4.对成林采取的抚育措施
4.1人工林高位修枝
人工林高位修枝就是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点前提下提高修枝高度,清除树干上的干枝,同时对自然整枝不彻底的及位置较低的枝剪掉,将枝柴清出林外,同时将林内的灌木和杂草一并清除,从而达到预防火灾的作用。修枝方式可分为全面修枝和带状修枝,具体做法与幼林修枝的方法一致,在实践中我们主张采用带状修枝的方式。
4.2天然中幼龄林的抚育措施
第一、全面清除,天然林可燃物载量大,极易发生火灾,对距离居民区较近的林分及接近人为活动频繁的林分要进行天然林抚育。具体的做法是根据营林部门下达的天然林抚育设计方案对平均胸径小于4cm的林木、干枯木、灌木、枯草进行全面的清理,彻底清除林下可燃物。
第二、除伐定株,根据技术方案将林分中的部分林木即木、灌木、及设计保留株数以外的林木全部清除,从而达到减少可燃物载量的目的。除伐定株比全面清理的防护效果更加明显。 [科]
【参考文献】
[1]肖凤利.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农林科研,2011.09:90-93.
[2]韩国侠,杨春.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河北林业科技,2010.09:33-35.
篇3
关键词:山区森林;防火;技术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65
1 山区森林防火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我国的山区森林防火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体现在防火技术的改进。灭火手雷、干粉灭火弹和索状炸药等的使用,保证了防火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的森林防火相关立法工作,也得到迅速的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均对森林火灾的防救工作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使得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得以有法可依;森林防火成果显著。几十年来,我国先后扑灭各种规模的森林火灾多起。本着“防患未然”的原则,将许多可能发生的火灾都消灭在了萌芽之中,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虽然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依然有诸多的不足之处:防火扑火技术有待提高。我国的消防技术和设备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加大现今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研发;森林火灾立法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森林火灾的法律法规,这无疑也不利于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消防及研究经费不足,各级政府和企业单位对森林火险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这就需要各级部门加强消防知识的宣传,使得森林消防观念深入人心。
2 山区森林防火技术
2.1 3S技术的利用
所谓“3S”技术,即融合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合而为一,以实现实时快速、大范围的监控和监察的技术。其中,GPS主要通过人造卫星对地面的,以实现对地面目标的准确定位。RS通过传感器对地面的电磁波反射、辐射的测定,进而对地面情况进行探测、了解的技术。GIS类似于电子地图,将地图和数字测控等结合了起来。
森林火灾现象是一个不断蔓延的现象,仅仅通过人工的手段,很难实现实时的检测和控制。而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可以很方便地知道火灾的蔓延情况,并迅速准确地找到火源,以便于救灾工作的进行。遥感卫星可以接受地面传出的红外线信号,感知地面火灾的分布范围。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地现实地面的水陆及森林分布情况,为救灾人员提供科学准确的险情信息。GPS则可以帮助消防队员在茫茫火海中准确定位。
2.2 林火探测技术
为了对森林火险情况有较为全面和准确的掌握,要健全林火探测技术运用信息系统、传感系统和微机设备,实现对火险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掌控。
建立完善火险等级系统。制定我国关于森林火险等级的评定标准和框架,建立森林火险等级的数据库和共享网路,为评估和预测火灾的发生提供参考;要改进森林火灾的探测设备。地面监测和空中监测、人工预估和机器判断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推动军用技术的民用化,利用数据遥感系统,改进相关的探测装备;推动林火监测通信技术的完善。运用多元配合的技术手段和多波段联合的集成装备,及时对火灾现场的情况进行通报。改进火灾通报和监测信息网络,保证通信的便捷和畅通。
2.3 灭火扑火技术
对于森林火情的控制,归根到底还是要改进灭火和扑火设备,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少的伤亡,达到扑灭火灾的效果,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应该改进扑火工具,加强消防工具的灭火性能和便携性。针对不同的火情,能够多管齐下,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扑灭;改进林火阻隔技术。为了防止火势的进一步扩大,要及时切断火源,并且移除附近的可燃易燃物品。对于火源,可以采取泡沫或粉末隔绝的方式,切断被染污与空气的接触面,从而扑灭火灾。目前的火灾隔离剂依然有腐蚀性大、不易使用的缺点,应当加强消防工业与化工行业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研制出清洁、高效、低腐蚀性的化学隔绝材料。应当加强对消防队员的灭火知识和技术的训练。消防工作的根本还是要靠人来执行。要训练消防人员准确判断火情,熟练操作消防设备的技能;也应该给消防人员配备相应的消防知识,对火情产生的不同原因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别,以便采取恰当的扑救的措施。
3 结束语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进步,为森林防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山区林火防治工作的不断展开,也反过来为森林防火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改进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深入展开,山区森林防火技术也将取得新的技术和革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防火预警;防火管理;GIS技术支持
一、前言
关于森林火灾的起因,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自然现象。究其根源,除去众多自然因素,还有一些社会因素存在。它不仅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环境发展有巨大的破坏力,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火灾不仅造成植被被毁,还破坏了森林的结构和生态平衡,对林木的生长和更新起了破坏作用。更造成了对林区设施的破坏和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
多年来人力致力于对防火工作的预防和及早发现,并及时扑灭的问题研究,但是森林火灾突发性强,要在短时间内采取相应措施,这不仅需要决策者的快速准确反应,更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提高现场应变能力的强大后盾。
二、森林防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火点定位无法满足森林防火管理部门的要求
现有的卫星图像和GPS用来定位防火信息系统,由于火灾发生时间不确定因素,遥感卫星在民用方面无法在第一时间传递更多的信息,同时遥感图像定位火点在一些小火灾中受到分辨率等因素制约,不能彻底发挥火点定位作用。在林业管理部门,一些基层对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技术较低,每个林员配备GPS接收机这点都没有做到。所以目前火点定位在森林防火信息系统中难以满足管理部门的要求
2.林火蔓延无法快速反应
以往对于林火的火势发展大多靠个人经验判断进行,没有准确的科学的火势蔓延预测方案。以前的林火行为关系到的影响因素和学科种类都无法涉及到科学范畴,这样不同程度影响了现场的灭火判断和灭火决策,导致现场治火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快速准确的反应现场,降低火灾受损情况,成了林火管理者最棘手的问题。
3.传统技术迫切需要更新
原来的GIS只应用在地球表面数据三维简化后的处理。在工作深入后就需要有虚拟三维技术进行可视化应用,这样就能更直观真实地反应火灾情况,以便准确应对并做灭火处理。
三、GIS技术在森林防火管理中具体应用
1.火灾决策分析
扑火最有效的依据就是要快速掌握火灾情况和火灾周围情况。专题图层提供空间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周边哪里的水源和道路离现场最近,也可以计算出最近的救援队伍和防火隔离带。火势大的时候,系统还可以进行预警工作。可能在这次火灾中遭到破坏的电线塔,必须要重点保护好的对象,一些分散在周边的住户和小班等等。这些要素都能被系统考虑到,然后决策者不仅可以做出最有利的灭火工作,部署和指挥大家进行紧张有序的灭火工作。防火工作必须对道路有足够全面的信息,最好有道路各种等级的讯息反应,这样决策者就能根据最佳路径分析最有利的路况,从搬运物资到救火车如何停靠及水系分布,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都能从系统上快速得知。智能计算扑火队伍的行进路线,对终极扑火方案提供最有效的思路。
2.提供林火蔓延分析
林火的蔓延情况根据风向和风速决定的,其中地形和植被类型的分布也对蔓延起着一定作用。根据专家得出的林火蔓延的规律,不仅每天最高温度和中午风力影响着林火蔓延,还包括可燃物类型和风力及坡度、风向,这些都是林火蔓延的六大要素之一。了解这些要素对扑救火势极其重要。系统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相关数据,预测到林火蔓延之势,甚至可以运用预测模型,预测和分析火势的进蔓延情况,计算出火头和火翼相关数据,也可以计算出货位速度的相关数据。运用这些科学的计算得出结果,系统马上生成火势发展图,GIS技术就如一个辅助决策工具,把林火蔓延直观而科学的体现。
3.林火势态图层
态势标绘是标绘行动和过程的一种手段,这是在屏幕地图基础上的行为表现。通过防火符号库和屏幕地图标形成林火势态图层,其火情态势标绘信息已经按统一格式存档,信息同步后的火场和指挥中心通过这些及时了解情况,布置救援任务或者其他工作,让灭火工作逐层递进。[1]
4.评估火灾受损情况
根据火场数据和森林分布数据可以得出火场损失评估的内容和研究,并可以进一步统计分析对森林的损失。损失面积和蓄积可以作为系统的评估指标,不仅可以了解森林损失的总管面积和总蓄积,还可了解按林分类型的各种计算。这些数据可以提供依据给森林措施的指定,也可以给恢复和更新森林提出各种决策。
四、遥感RS技术
通过非直接接触对目标进行信息采集的远距离技术叫做遥感。从高空外层空间平台的可见光红光等探测仪器进行识别的技术体系。遥感有很多优点,不仅能获取大范围资料,进行会测工作,也可以进行环境监测和调查等等。它获取信息的速度相当快,而且能施展各种技术获取,获取量大,获取周期短并且还不用受外在条件制约。所以它可以应用于现代森林防火管理中。遥感图像能提供森林分布状况,知晓森林全貌。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特征提取,使用模式识别技术,进行整体森林空间的分布情况。对火灾进行各方面的计算。
五、GPS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包括GPS卫星和地面监控系统,也包括用户接受设备。GPS是永不歇止的工作机器,它能24小时发送信息,把导航和定位工作让无数用户共享。它不受地域限制,也不受气候条件限制,在地面和空中任意确定出一个精确三维位置,提供精确的速度和时间信息。此强大的实用性用在森林防火中,那么它能提供精确的火位并测算火场受损面积。导航和定位火场位置。[2]
六、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的有机结合
通讯是森林防火的“耳朵”工程,对灵敏度的要求是很高的。森林防火管理中,一般通讯方式有以下几种:有线电话使用方便,作为一种基本通讯手段在林防中应用,但是它受线路问题的限制,在林中传递防火信息容易受线路故障而中断信息传递;短波通讯借助电离层虽然方便灵活,但是因为受电离问题的限制,对传递火情具备一定局限性;[3]超短波通信设备轻、功耗小,但是它的工作必须保持视通和视距,若有地形问题比如高山阻隔,信息传递也受到阻隔;微波通讯在高频点工作,只要没有阻隔就可以工作;卫星通讯在覆盖范围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其制造成本过高,只在传输数据量小的工作方面比较适用;移动通讯是森林防火扑救过程中的通讯重要通讯,它确保了火场指令的顺利施行,有着不容忽视的林火控场通讯作用。
七、结束语
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森林防火管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建立森林火险预测模式和森林火险预警模式,让一切可以防患于未然。同时它能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检测,对已发生的火灾进行有效扑救工作。森林防火机构要利用新技术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更好的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高效服务。
篇5
关键词:GPS技术;森林防火;无线通信指挥系统;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利用定位卫星,可以对全球范围内的任何一区域进行实时、动态定位和监测,将GPS技术应用与森林火灾监测,一方面是利用该技术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不间断监测的优点,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该技术的监测成本低、精度高,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文章首先概述了GPS技术在森林防火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原理,随后结合工作实际,指出了该技术的应用优势,最后就如何实现森林火灾的监控进行了详细叙述。
一、GPS技术在森林防火通信中的应用优势
1、观测站间无需通视
为了保证无线通信指挥系统能够及时获取森林内部信息,需要在林区建立多个观测基站,用于收集周边林区的信息。为了确保收集信息的准确性,需要在各个观测基站之间进行信息核对。如果不依靠GPS技术,各个观测基站需要利用线缆进行连接,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线缆资源,提高了森林防火成本,而且由于受森林内部地形、交通状况的影响,架设线缆的工作难度也非常之大。二采用GPS技术之后,能够通过定位卫星,收集任意两个或多个观测基站的信号,不需要观测站之间进行通视和连接。
2、观测精度高
GPS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在经过技术改良之后,GPS的定位精度可以实现短距离(15km内)精度达厘米级,中、远距离精度保持在10m以内。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短距离定位精确度也基本上做到了“厘米”之内。因此,将GPS技术应用到森林防火无线通信指挥系统中,基本上能够满足防火检测工作的需要。
3、自动化程度高
GPS技术在森林防火系统的应用中,采用了模块化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林业管理人员只需要掌握基本的仪器操作知识,就能够操控该系统自动检测林区情况,基本上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森林防火监测。同时,该系统还加设了报警系统,一旦监测到火灾信号即可发出警报,便于林业管理人员及时采取防火措施。
二、GPS技术在森林防火监控中的应用原理
众所周知,利用一个大功率的中继设备可以延伸系统的覆盖距离。那么,如果架设多个中继设备,便可以将系统的通信覆盖范围进一步地拓展。但是如何才能将这若干个中继设备联系起来,并解决好中继覆盖信号重叠区的干扰问题则犹为关键。现有的国内外通信厂家生产的中继设备,其发射机的载波频率稳定度都在1ppm以上,也就是说,如果中继设备工作在4000MHz频率上,那么其实际发射时频率偏差为±400MHz。如果有两部同样工作在±400MHz频率上的中继设备,那么他们二者的发射频率差频将在0-800MHz之间(音频频段内),且这一差频并不是始终为一固定值,而是由于不同硬件设备的差异性而时刻变化着。此时,两部具有相同发射频率的中继设备,将在通信覆盖的重叠区产生严重的同频干扰区(拍频造成),导致通话质量急剧恶化。
可见,解决同频干扰问题的关键在如何有效地处理各同频中继台之间的频率偏差,使之不仅尽可能的小(音频带宽以外),而且各中继设备之间达到一致。从理论上讲,只要保证各中继设备的频率稳定度达到0.05ppm即可使各中继设备相互之间的差频在音频通道以外,如果能使这一差频保持一致就能更好地提高同频覆盖交界区的通话质量。要使各中继设备具备同一数量级的频率稳定度,且频率偏差保持统一!最好的方法就是为所有的中继设备提供统一的可靠的基准时钟源,为此我们考虑了GPS基准时钟信号源。
三、GPS技术应用的实现方法
全球42颗GPS定位卫星,24小时接收来自地面站的校准同步信号,并向地球发送,其基准时钟信号的一致性是非常精确的。利用接收GPS卫星的基准时钟信号来同步各中继设备的基准振荡器,令其最后产生的载波频率偏差小于40Hz(400MHz),且保持同步稳定,则可解决同频干扰的关键性问题。一方面接收来自GPS定位卫星的10KHz基准时钟频率信号作为锁频控制模块的同步基准频率,另一方面从GB300中转台中采样载波基准振荡时钟信号;由于GB300中转台具备频率漂移反馈控制功能,因而采取回控的方式来稳定其基准振荡时钟。
首先,将从GB300采样来的基准时钟频率与从GPS卫星接收来的基准时钟频率,通过设计的锁频电路来进行实时比较,以GPS卫星的基准时钟频率作为参照物,得出可以使GB300基准时钟同步在GPS卫星基准时钟上的误差控制电压,再将此控制电压反馈回GB300基准时钟振荡模块的控制端,这样就可以使G300的基准时钟信号与GPS卫星的基准时钟信号达到同步。GPS卫星提供的基准同步时钟具备很高的精确性,再利用合理的电路设计可以使GB300的载波频率稳定度达到0.O4ppm。从而可以计算出当载波频率为150MHz时,其频率偏差仅为16Hz;载波频率为40MHz时,其频率偏差仅为6Hz。
同样的道理,各同频的中继设备都引用了GPS卫星的基准时钟信号,且此基准时钟信号又是全球同步的,因而经过同步控制后的所有中继设备其最终产生的载波频率偏差也都同步,即当所有的GB300均工作在400MHz,其发射载波频率均为400.000016Hz,解决各GB300之间的差频,满足了解决同频干扰的需要。
四、GPS技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应用的前景展望
森林火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影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以GPS技术为核心支持的森林防火无线通信指挥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家财政部门加大了对林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为GPS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环境,林业科技人员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在结合林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以往森林防火工作经验,不断为森林防火无线通信指挥系统的完善提供必要支持。在GPS高速、高精度遥感数据监测下,及时根据人们的各种要求,按电子地图指示,将灭火直升飞机或机器人的导航与控制仪器设备与GPS接口连接,实行数据融合,直接控制、指挥无人驾驶直升飞机或机器人,及时、迅速、全面地扑灭林区所有明暗火点,随时随地保证林区各地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3S技术 森林火灾 预警方法 应急管理
1. 引言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资源的主要灾害。如何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设备做好 “以防为主”的森林火灾预防工作以及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并进行统一协调的组织指挥,就成为林业防火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林业建设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发展,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上现代科学管理的应用,为森林防火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技术条件。如森林火险监测系统、红外线监测林火、雷达监测林火、卫星遥感监测林火以及计算机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有效地预防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为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提供了保证。
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研究的背景
我国森林资源十分匾乏。然而,我国又是发生森林火灾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比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几十年来,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森林火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和技术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对森林火灾的综合控制能力,使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受灾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有了明显的下降。随着国家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和科学的进步,我国于1992年和1994年分别通过有关科研单位结合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实践制定了《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和《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行业标准,并由林业局颁布实施,全国各地均做了实施的准备工作,这将使我国森林火险监测工作开始走向系统化、科学化的道路。
2.2研究的意义
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病害、虫害、火灾)之首。它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森林防火有着重要的意义:
1.森林防火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2.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3.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
4.森林防火是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的需要。
3. 现代森林防火新技术
3.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科学,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利用GIS进行森林景观生态分析,开展自然环境规划。泰国利用GIS进行小流域治理规划和泰国早计划。GIS在森林火灾预警中的功能有:利用GIS强大的数据库功能管理有关的环境信息数据库,有效得到预警区域的环境数据,进行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查询、更新和提取;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森林火灾预警网络进行科学设计,从而有效地表征设计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信息的收集、存储和显示;直观的图形界面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而输出各种分析和评价结果;GIS能迅速提供快速反映决策能力,可以模拟和监测林火风险。
3.2遥感技术
遥感(RS)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及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电磁波探测仪器,通过摄影和扫描、信息遥感、传输和处理,从而研究地面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变化的技术。用遥感技术研究森林火灾,始于50年代的航空红外探测,自80年代初开始,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先后开展了利用卫星监测研究森林资源。到80年代末期,GPS以其精准的导航定位功能为林业工作者所使用。中国曾成功监测了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并对火烧地森林植被恢复进行了动态预测。
3.3虚拟仿真技术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用于植物形态结构研究的数据采集方法和三维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硬件水平已能够满足需求,构建模型所需的可视化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等已经成熟,这为森林防火的虚拟仿真提供了条件。林火虚拟仿真包含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维数字化技术、可视化技术、林火蔓延的经验模型等。
4. 森林火灾预测预报方法
火险预测是指在“和平时期”对森林火灾危险程度由计算模型所做出的理论预报。森林火险预测是森林防火“四网两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的关键环节。
森林火险预测过程主要有如下所示的三个环节:
4.1直接预报法
直接预报法是利用林区内可燃物湿度与气象要素综合分析后进行预报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 利用可燃物湿度变化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行林火预报的原理。
(二) 预报因子的测定。
(三) 常规观测方法。
(四) 逐步组建成预测预报网络。
4.2预测模型
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瞬息万变,所以不可能准确预测未来森林火灾的发生时间。因此,我们认为森林火灾预测只能是一种趋势预测。随着各国学者对林火预警模型、林火蔓延模型等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森林火灾预防体系一定可以更有效的减轻森林火灾给我们带来的损失。
常用的林火蔓延预测模型有:
(一)澳大利亚的McArthur模型
R=0.13F (4.2)
式中,R为较平坦地面上的火蔓延速度(km/h)。对于草地,F为火险指数,有特定公式可以计算F。此模型不仅能预报火险天气,还能定量预报一些重要的火行为参数,是扑火、用火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它可适用的可燃物类型比较单一。对我国南方森林防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加拿大林火蔓延模型
加拿大林火蔓延模型是加拿大火险等级统计采用的方法。16个代表林型,通过290次观察总结出多数可燃物蔓延速度方程(ROS)。不同类别可燃物有不同蔓延速度方程,但所有方程都是以最初蔓延指标(ISI)为独立变数,它与细小可燃物含水量和风速有关。
以针叶林为例,ROS=a[1―c―bxISI] (4.3)
a,b,c为不同可燃物类型的参数。
此模型属于统计模型,其优点是能方便而形象的认识火灾的各个分过程和整个火灾的过程,能成功预测出在参数相似情况下的火行为;缺点是这种模型不考虑任何热传机制,当实际火情与试验条件不符时,它的精度就会低。
(三)王正非的林火蔓延模型
R = RαKεKω/ cosφ (4.4)
后经修正为: R = RαKεKφ Kω (4.5)
式中,Rα是初始蔓延速度;Kε是可燃物配置格局更正系数;Kω风力更正系数;Kφ是地形坡度更正系数。Kε 是订正系数,它随地点和时间而变。对于某时、某地来说,整个燃烧范围和燃烧过程中,Kε 可以假定是常数。该模型适用于坡度在60℃以下的地形。
5.森林火灾应急管理
5.1森林灭火救灾应急响应分级与标准
参照自然灾害总体分级标准,依据森林火灾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我们把森林火灾预警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的是I级,重大的是Ⅱ级,严重的是Ⅲ级,一般的是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与之相对应,森林灭火救灾应急响应分为四级。
5.2 森林灭火救灾应急处置阶段划分与指挥决策
5.2.1阶段划分
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管理的组成部分,属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范畴。森林火灾应急处置一般按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分期,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与救援处置、善后与评估等阶段。其中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应急预警属于事前管理,应急响应与救援处置属于事中管理,灾后善后与评估属于事后管理。
5.2.2应急指挥
应急指挥是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的关键,不同应急响应需要启动不同的应急指挥层次。应急指挥一般分为战略指挥、战役指挥和战斗指挥。其中国家、省级指挥为战略指挥,省、地市级指挥为战役指挥,县级以下特别是灭火救灾一线指挥为战斗指挥。(具体看图5.1)
5.2.3 应急决策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应急决策是应急响应与应急指挥的核心。森林灭火救灾应急决策可分为事前决策、事中决策和事后决策,其具有可利用资源的严重短缺性、决策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极其复杂性、决策目标的动态权变性、决策结果的难预测性、决策单元的核心目标直接受决策过程的影响性、决策对象发生发展的多变性等特殊特点,这要求决策者当机立断、科学判断和多谋善断,也就决定了,应急决策在应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应急决策包括决策主体、决策对象、决策目标、决策环境、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案。森林灭火救灾作为人与森林火灾这种自然灾害抗争,必须把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和灭火救灾人员安全放在首位。
6. 结论与建议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苍翠茂密的森林化为灰烬,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严重损失,同时林地失去了森林的覆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容易发生水旱风沙灾害,影响农业稳产高产。本文总结了火灾等级划分的标准,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火灾预警方法和模型。最后研究了我国如何做到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反应及时、准备充分、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了使森林防火工作确实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把森林火灾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笔者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 加强组织领导。
(二) 以火源管理为中心,控制野外火源。
(三) 加大森林防火经费投入。
(四) 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培训。
(五) 加大森林防火执法力度。
参考文献:
[1] 阮志敏.森林防火GIS中辅助决策模型研究与实现.武汉大学 2005中国优秀博士论文.
[2] 黄伟维.张贵.基于GIS模型的林火蔓延研究.湖北林业科技,2004.
[3] 岳金柱.冯仲科.姜伟己.我国森林火灾应急响应分级与处置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森林防火,2008,9.
篇7
关键词:森林防火; 火源控制; 火灾预测预报
作者简介:章基正(1964-),林业技术员,从事造林、营林、林政管理的工作。
中图分类号 S 762 文献标志码 B
森林防火工作是关系到林区可持续发展和林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尤其在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着林区科学化管理、森林防火技术的科学化和林区防火预测预报等课题的挑战,因此,在进行森林防火时要尽可能的保持生态平衡,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预测预报,对于林区的自然气候特征和自然地理特点进行研究,从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出发,对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研究。
1 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政策措施
1.1 加强组织领导,实施责任制管理 森林防火是林区资源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关系着林区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林区周边区域的气候和环境。因此对于森林防火要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完善林区防火的领导责任制,实行政府监管、林区监护的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明确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使得各部门从上到下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统筹协调,共同实施森林防火管理细则,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序开展。
1.2 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增强森林防火意识 在森林防火的工作宣传中应对火源管理进行着重宣传,并结合相应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加强宣传与事实相结合,提高森林防火的危害性认识。因此,在宣传教育工作中要着重突出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同时还应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火知识进行宣传。此外,还应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各级森林火灾防空部门或组织以森林防火为目的的法律法规。最后,通过森林防火的重大意义和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为方式,推动森林防火的意识教育,提高各林区防火工作者和居民的防火热情,把预防为主的森林防火管理方针落到实处。
1.3 依法防治火 森林防火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要依据国家的防控方针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依法管理。同时格局各林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森林预防等级及防护措施,依据相应的制度进行定期的防治火排查。同时按照各林区的工作细则进行防治火工作分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行可行。
1.4 严控火源 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的重要工作。首先,生产生活用火需要严格控制。我国各林区都有一系列的林区发展可持续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增加人为火源的隐患,外来人员频繁的入山采药等,使得森林防火工作要严控火源。因此必须将这些人员集中管理,采取责任承包,防火负责等措施,将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每个人和小组织,同时对这些人员的生产生活用火进行安全教育,并实行专人负责,设置相应的安全防火线。其次,机械火源需要严控。机械火源主要是指运输车辆的火源进行防火,通过安装防火罩严格控制火源,加强机械火灾隐患排查。其次,对于迷信用火也应引起重视。迷信用火主要指上坟烧纸等,其危险性很大,因此应在清明节等节日进行防火活动宣传,在坟区附近进行火源防控,安置防火安全线。再次,要对自然火源进行预防监控。自然火源主要是由雷击导火,因此应加强雷暴天气的预测,在重点雷击区域进行监控,建筑防火了望塔,对发生的火情进行及时的通报。
2 新时期森林防火的技术措施
2.1 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报及预报的准确性 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主要是依据天气的变化及气候的湿润情况,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它不仅是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而且能够有利于对于火源进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们的防火意识和主动性。森林火灾的预测主要分为火险天气预测、火灾预测、林火预测、可燃物湿度和大气要素等。森林火险的预报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通过气象站观察林区实际的各项指标数据,从而形成更为可信和科学的评价结果。从而利用电台等方式进行火险等级通报。
2.2 加强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 森林火险的实时监测是尽早及时发现森林火情的关键。因此,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通常利用地面巡护、了望塔、飞机巡护和卫星监测4个空间层次进行监测。地面巡护主要由林区的管理员和护林员进行周期性巡护,其方式主要为骑马巡护,工作的任务主要是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排查非法入山人员,依法监管和排查火源,发现火情及时汇报,并积极组织森林扑救。了望塔主要是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护,对火情利用罗盘了望镜进行监测,及时定位森林火灾位置,并及时通报。地面巡护和了望塔巡护要尽可能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管理,充分利用飞机巡护、GPS定位和卫星监测等手段,加强森林火源的自动监测。同时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数据信息库,进行地球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和森林火险等级的实时自动监测,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和及时的决策。
2.3 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 森林防火通讯网络的建设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现代化的通讯网络有利于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火情的有效监控。目前森林防火通讯主要有有线和无线通讯,其通讯工具主要采取超短波和无线电台手段。而在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时,不仅要使各部门、各地区、各局间形成森林火警信息网络,还应有效的利用防火网络进行防火调度,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建成有效的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加强森林防火信息的互通和传递。
2.4 建设森林火阻网 森林火阻网是森林火灾隔护的主要措施,是阻止火情蔓延的主要方式。目前森林的隔阻网络主要由生土带、林区建设公路和河流等,林区隔阻网要坚持因地布局,突出重点的主张,对大面积的林区边缘和村庄及火灾重区进行安置。并且要定期对其检修排查。
2.5 加强林区公路建设 林区公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保证扑救火人员和物资的及时输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隔阻地表火的蔓延。因此,在林区应重点建设防火公路,形成公路防护网,这样才能使得林区防火工作具有更优势的条件,进行科学化防护。
3 结语
新时期的森林防火工作是林区全年工作的重心,在各个时期内,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对森林防火的意义进行宣传,强化全民的森林防火责任和观念,提高林区各级领导对于林区森林防火的重视,使得森林防火工作成为林区居民和防火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并针对森林防火进行科学预测和实时监测,提高火灾防治决策的可信性。此外,还应对森林防火的隔阻网、通讯网和公路网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森林防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万勇.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防火,2011(4):23-25.
篇8
关键词:森林防火;性能化设计;林火行为
引言:森林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超过一定面积、造成一定损失的森林燃烧现象。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森林火灾频繁发生,是世界上森林火灾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后,国家加强了对森林防火的投入,使我国的森林防火研究与实践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随着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实施,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逐步向管理规范化方向迈进。与城市消防相比,我国的森林防火具有防护面积大、投入少、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等特点。随着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林内可燃物大量积累,森林防火面积大幅度增加,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森林防火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1性能化防火设计概述
与传统的“处方式”防火设计方法相比,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具有以下优势:①有利于建筑防火设计中为达到安全目标而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主观创造性;②有利于新思维、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与及时推广应用;③有利于各项防火技术的优化组合和总体防火效果的发挥;④有利于保险部门参与建筑的消防工作;⑤性能化设计思想强调建筑物消防设计的整体性,综合考虑消防设计的各个技术要素,有助于消防设计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最优化;⑥性能化防火设计必须要预设火灾场景,可以为设计者、消防监督部门及公众提供一个较好的交流平台;⑦有利于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国际化。
建筑性能化防火分析与设计己成为国际上一个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性能化防火设计思想的萌芽,短短的30年,这种思想己经发展成为国际上火灾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英国是最早提出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国家,在1985年就开始编制有关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新西兰1992年也开始采用性能化设计法规。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我国,1996年国家开始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系统地开展相关研究,目前己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公安部四川消防科研所进行的《大空间公共建筑火灾疏散评估技术》和《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估技术》相关研究等。但由于消防设计内容涉及面广,实现向性能化设计的转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起步较晚,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也不多,所以在许多领域还是空白。虽然我国还没有颁布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但一些科技工作者对会展中心、机场航站楼、地下商场、矿山等场所进行了性能化防火分析、设计的探索和实践。基于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方法涉及到消防领域的各个方面,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最有效、经济的方法,将火灾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并能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尽快将其扑灭,若火灾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则要将有关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火灾现场,对重要保护对象进行适当处置。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步骤主要为:①确定防火安全目标;②分析建筑物结构和内部的可燃物、人员等特征,确定性能化指标和设计指标;③建立火灾场景和设计火灾;④选择合适的分析、计算方法,根据设定的火灾场景利用火灾工程学成熟的理论,分析或模拟火灾可能发生或蔓延的途径、范围和消防措施所能达到的效果等;⑤制定设计方案;⑥进行安全评估;⑦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编写设计报告。
2森林防火性能化设计方法我国森林火灾的特点是:火灾集中在少数多发的省(区),在森林火灾多发的省区,火灾又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州或县市范围内;我国一年四季都有森林火灾的发生,但各地防火期不同;草原火、境外入侵火对我国东北、西南林区的森林资源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在进行森林防火设计时,必须针对各地的森林、气候、地理特点和火源规律提出相应的森林防火目标和措施,性能化防火设计为这种思路提供了设计依据。
森林防火性能化设计就是综合运用消防工程、林火原理、林火生态、林火预测预报的原理和方法,针对森林可燃物状况、地形条件、气候特点、火源规律和现有的森林消防基础设施条件、林火管理水平,确立森林防火目标,预测各种可能情况下的林火行为,制定一种或多种设计方案,用林火行为模拟的方法来检验、评估设计方案,从而得出最优化的森林防火设计方案,为森林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2.1森林防火性能化设计的意义
(1)通过设计过程中的林火行为模拟,可以定量化地指导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合理的灭火预案,引导有限的防火经费流向最合理的地方,改变我国当前森林防火设计粗放的局面。
(2)有利于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力,有利于城市消防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向管理相对粗放的森林防火领域渗透,提高我国的森林防火水平。
(3)有利于森林火灾保险事业的发展,从而降低森林经营者的火灾风险,促进林业良性发展。
2.2森林防火性能化设计步骤
2.2.1资料收集及森林调查
需要收集的资料有:地形图、森林资源分布图、林相图、土地利用图、交通图、行政区划图、历史火灾资料、有关规程或国家标准;需要调查的内容主要有:森林和可燃物类型及分布、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林区阻隔带情况、林区交通条件、林区水源条件、重点保护对象情况、林火管理水平、林火控制能力、林区居民点和企事业单位分布、群众防火意识、火源规律、火险等级及其分布等。
2.2.2确定并量化防火目的及损失目标
森林防火目的包括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森林资源和财产、限制火灾及灭火行动对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损失目标是森林经营者、政府、保险公司和公众希望通过防火措施而达到的目标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的安全程度。设计目标是对损失目标的概念化。性能标准是针对具体的森林防火措施提出的技术指标和设计指标,这些标准可以在防火设计中作为设计参数使用,也是评估待选方案的性能基准。
篇9
关键词:森林防火;措施;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森林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主体。如何保护森林资源,保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森林防火工作是保证森林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不仅关系到林业生产建设,同时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目前森林防火工作面临资金不足、装备落后、专业队伍建设滞后的困难,任务十分艰巨,对于林业管理的科学化,防火工作的监测预测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挑战。需要林业工作者根据林区的植被、林木生长、地理环境及自然气候等状况,做好森林防火的监测预报工作,在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制定完善合理的策略,使森林防火工作进入有序管理的模式。
1 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政策措施
1.1加强组织领导,实施责任制管理
《森林防火条例》第五条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承担本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是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工作内容,关系着林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林区周边区域的气候和环境。因此对于森林防火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森林防火领导责任制,实行政府监督管理、加强林区巡护和瞭望的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明确森林火灾的责任制,各部门从上到下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统筹协调,共同实施森林防火管理,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
l.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森林防火意识
在森林防火的工作宣传中,主要对火源管理进行着重宣传,采取设置永久性标牌,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形式 ,对全民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教育,并结合相应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加强宣传与事实相结合,提高全民森林火灾危害性的认识。在宣传教育工作中,除要着重突出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外,还应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火知识加强宣传。同时,应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各级森林防火部门或组织的职责,通过重大森林火灾事件和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为载体,推动森林防火的意识教育,把预防为主的森林防火管理方针落到实处。
1.3 依法治火
森林防火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防控方针,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依法管理。根据林区的特殊环境和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森林火灾预防预案及防护措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工作,按照林区的工作细则和职责分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有查必果。
1.4 严控火源
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的重中之重。首先,切实消除火险隐患,加强巡护,严禁野外用火;严格生产用火审批,加强指导,严防失火;加强春秋游、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清明节期间的火源管控;管住重点人员和重要部位;加大火案查处力度,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其次,控制生产性火源,生产性火源包括烧荒烧灰、造林炼山、放炮采石等用火。控制这些火源,必须严格执行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度。森林防火紧要期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凡因生产需用火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规定权限经过当地政府或森林防火办事机构的批准,严格遵守“六不烧”规定,即领导不在场不烧;久旱无雨不烧;三级以上风不烧;没开好防火线不烧;没组织好扑火人员不烧;没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 第三切实做好可燃物管理,把可燃物管理落实到森林经营的各个环节落实到造林(更新)规划中;提倡大力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减少森林可燃物的积累,通过人工清除、计划烧除、化学除草等多种途径,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2 森林防火的技术措施
2.1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报及预报的准确性
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主要是依据天气的变化及气候的湿润情况,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它不仅是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而且能够有利于对于火源进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们的主动性和防火意识。森林火灾的预测主要分为火险天气预测、火灾预测、林火预测、可燃物湿度和大气要素等。
2.2加强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
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通常利用地面巡护、瞭望塔、飞机巡护和卫星监测4个空间层次进行监测。地面巡护主要由林区的管理员和护林员进行周期性巡护,工作的任务主要是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排查非法入山人员,依法监管和清理火源,发现火情及时汇报,并积极组织森林火灾扑救。瞭望塔主要是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护,对火情利用望远镜进行监测,及时定位森林火情位置。
2.3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
森林防火通讯网络的建设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现代化的通讯网络有利于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火情的有效监控。目前森林防火通讯主要为无线通讯,有手机、对讲机及无线电台等。森林防火通讯网络,不仅使各部门、各地区间形成森林火警信息网络,还可有效的利用防火网络进行防火调度,强化各部门的协作,建成有效的森林防火指挥系统,森林防火信息得到及时互通和传递。
2.4 建设森林火阻网
森林火阻网是森林火灾隔护的主要措施,是阻止火情蔓延的主要方式。目前森林的隔阻网络主要由生土带、林区建设公路和河流等,林区隔阻网要坚持因地布局,突出重点的设置,对大面积的林区按照规定开设防火线和防火通道,并且要定期对其检查维修。
3结语
目前,林区已把森林防火工作列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不定期的通过各种媒体及宣传手段来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全民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森林防火的意识,使森林防火工作成为全民自觉的行为。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准确的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预测和监测,从而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保证森林资源安全。森林火灾是属于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救助较难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发生后按过火面积的大小可分为不同的等级,不管何种等级的森林火灾行为都会为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必须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具体措施落实到每个人,做好森林防火的预测、监测及通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J]森林防火,2011(4):23—25.
篇10
关键词:森林火灾;特点;控制对策
1 我国森林防火现状
1.1 传统森林防火逐渐被现代森林防火所代替
根据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将森林火灾定义为传统和现代森林火灾。所谓传统森林防火仅仅是以木材持续为指导思想,来保护林业的经济价值为目的的防火手段,从它的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森林火灾明显存在缺点,它忽略了森林系统的完整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社会性质。所以与它相比,现代森林火灾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核心内容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社会参与和支持为前提,从而达到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来进行管理,因此,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可以看到,传统的森林火灾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现代防火技术取代传统森林防火技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2 初级科学管理逐步取代
建国时期到1987年,在这段时间里,森林防火管理阶段的初始部分有许多缺点,如:森林防火机制不健全、专职消防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差、能力较低、基础设施差。这严重阻碍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发展。
从1987年“5.6”火灾至1994年8月,在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座谈会期间。在这段时间属于森林火灾预防阶段的整体发展阶段,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森林防火问题,开始加大扶持力度,为各方面进行投资,从而提高了整体的防火设备。同时成立了专业扑火队伍,充分培养专职消防人才,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
1994年8月至今。在这个时期,属于科学治理阶段。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管理,还是员工培训都在一个新的水平上。
2 火灾控制对策
2.1 相关指挥系统
相关指挥系统的加快建设,使得防火工作的能力可以应对各种火灾出现。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相关要求,实施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灾害管理系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有关部门需要设置指挥链的命令,以及完善程序系统,这将大力推进森林防火工作的不断提高,使各部门的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2 建立合理的野外火源管理体制
使用各种管理手段,对野生火源起到一个合理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从而做好转移防灾工作,这属于完全放弃了一刀切以及死看硬守的管理方式。在使用火源的高峰期内,必须通过用火火警报告批准来控制使用量,有计划、有目的的让有关干部发动群众开展各类秸秆、杂草焚烧清理工作,所以从源头上可以在一定程度控制森林火灾,同时促进了农民的生产工作,使防火工作和生产工作同时进行。
2.3 加快森林防火科学化进程
森林火灾的理论基础是利用了各种自然和社会科学等全面的前沿科学融合到一起而形成的的理论。森林防火科研工作必须关注到它的重要作用,学会创新、学会参考。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到森林防火工作中去,从而加快科学森林防火的进程。
2.4 提高监控系统
各种灾害的预防措施,为每个区域加强巡逻保护的关键领域,尤其是要加强保护盲目区域,定期检查这些领域,使有关森林保护工作人员在这些领域发挥真正的作用,而且应该是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检测发生各种灾难和危险的地方,向有关部门报告,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救火工作,此外,还要对那些欺骗和漏报的人员进行追究和惩罚。
2.5 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森林防火工作而言,全年的检查和预防在整个保护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消防宣传力度的加大,将极大地减少森林防火的任务,而且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将消防认识提高到较大程度,从而起到强化防火概念的作用,所有人都加入到防火工作,将会使有关防火工作取得非常大的成果,有效地从源头上遏止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总之,加强森林防火的重点管理,不仅会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还会促进森林的林业发展,保护森林植物群和动物群,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