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7 17:3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学专业人才的缺口也正在不断扩大化。职业高中所开设的农学专业,正好契合了我国农村的发展要求。职业高中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农业生产实践技能和一定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打破传统高中教学模式,积极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突出教学重点,同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坚持以公共文化课为基础,以市场标准为导向,最终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具备专业技能的实用性人才。
一、当前职业高中的农学专业情况
职业高中所开办的农学专业是一种经济、实用的专业,其能有效指导农业科学管理、科学种田,在我国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高中的农学专业自创设以来,不论在教学实施,还是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学校都一直尽可能地满足其教学要求,实现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了农业知识、农业技能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之国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职业高中的农学专业学生数量呈现出了增长趋势,农学专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带给农业专业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职业高中要想更好地发展、巩固农学专业,就必须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教学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二、职业高中农学专业教学现状
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职业高中主要具有以下作用:一方面是直接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是为高等院校提供生源,为社会储备技术型人才。职业高中要发挥这两方面作用,就必须在夯实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劳动技能及就业能力的培养。但从目前的职业高中农学专业教学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农学专业都仍然采用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模式,尽管体现出了极强的专业性,却未能充分体现出“职业性”特点。在教学中,并未以人才培养需要及专业特点作为出发点,未能将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剥离开来,未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从目前的职业高中农学专业教学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设置欠合理。首先,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结构设置不合理,公共基础课比重偏大;其次,实践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比例分配失调,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最后,技能训练选择面过窄,过于偏重专业类课程教学。
第二,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缺乏先进性。在职高农学专业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灌输式、单边式教学模式,一堂课都是教师的满堂讲解,和学生没有交流,没有信息反馈,这种“一本书、一根粉笔、一个教师”的教学模式,必然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教学要求及内容任意拔高。长期以来,职业高中农学专业的理论课教材都使用的是大学浓缩教材,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要求及内容方面,出现了“大专化”的高要求。
第四,教学评价机制落后。长期以来,职高的农业专业教学评价都使用的是分数评价机制,所有教学评价都只考虑升入对口师资本科数,教学过程评价基本沦为走过场,有名而无实。
三、职高农学专业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优化课程结构
职高农学专业课程,必须以专业特点、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构建一个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职业道德教育为辅、理论教育为基础的课程结构体系。首先,应当保证文化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有的比例,必须在强调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可在现有基础上,对文化课程进行适当的删减,为扩充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其次,优化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及内容,使之体现出实践性、应用性、针对性特点,笔者建议将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进行有机融合,然后分为技能实训、职业技术、职业基础3类课程;最后,要加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二)转变教学理念,开展信息化教学
在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下,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在农学专业教学中,应当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使之与课堂教学完美、有效地融合,改变传统的“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堂课”,“在黑板上栽果树、种水稻”的教学模式,要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在正确评价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教学
受我国招生制度的影响,职业高中生源质量普遍偏低,且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特点,让每位学生都能成才、成功。
(四)改革评价机制
在传统教学评价机制下,职业高中学生多为失败或亚失败者,在职高教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加以改革,实施分类考核,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农学专业教学评价,应当抛开传统的“以分数定优劣”的教学评价理念,充分重视过程评价,在教学评价中纳入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技能操作情况以及课堂表现等,以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有效,真正发挥出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志宏.山区农村职业高中农学专业发展思路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卢二乔.农学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刍议[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对策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伴随着农村小学课改的实施,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显得不足,然而,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才能是课改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随机对部分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的调查,并从中发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科学教育的主体处境较为困难
在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很少受到政府的关注,应聘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并未得到教师本人以及教育机构的重视,因此,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策上,他们在接受专业培训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阻碍;学校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2.“所教非所学”问题严重
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大多都不是毕业于科学教育专业或者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符合条件的只是占全部小学科学教师的29.83%,所以,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教师存在着严重的“所学非所教”现象,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进而削弱其教学质量。
3.小学科学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完善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中只有大约25%对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清晰的知识体系,而且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还不到一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知识结构也还不完善。此外,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能力结构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其就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但是实践与创新方面的教学能力却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二、对策
从上面的简单分析中,我们不难知晓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些许亟需解决的问题,并且也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即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培训机会较少、学校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本文将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1.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并努力增强专业发展意识
只有个人内心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有了内在的发展动力,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教师获取专业化的发展方面也不例外。教学课程不断地进行改革,相应的,教育教学对科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理论实践方面。所以,教师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与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并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问题,积极开展科研并撰写论文;尽可能参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活动等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程度。
2.高校应重视对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教育
各高等教育院校要对科学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模式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将专业课程、科学教育课程与普通的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安排,构建理论与实践、技能相协调的课程体系。此外,目前多数大学生都是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学习以形成短期记忆应对测试,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少认真学习与思考,也几乎没有“学以致用”的机会,这也就从在根本上造成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质低下,所以高校应将此问题重视起来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进而提升本专科师范院校毕业学生的科学教育理论与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为小学培育出更多专业的科学教师。
3.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以扩大教育资源
农村家庭在生物课程资源的提供方面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农村学生家中多数都种有农作物或养殖家畜。如果学校可以积极联系学生家长,鼓励家长配合学校与老师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共同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那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科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再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篇3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对策
随着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县乡镇小学英语课程全面铺开,英语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县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振兴农村英语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语言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行为,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
(1)农村教师素质偏低 。①学科水平低。 教师来源:有的是民办或代课教师转正,有的是转岗的,即由原来任教语文,数学、政治,体育等教师转岗而来。他们虽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对学生长期的英语学习来说,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英语专业训练,不完整的知识结构会大大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学历方面:有的“先天不足”,第一学历合格率低,通过“成人”拿到的文凭,年龄悬殊:教师年龄大多趋向两端,即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年龄结构“青黄不接”,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最佳发挥。②教育科研能力弱。科研意识淡薄,信息闭塞,不了解、不掌握科技信息,缺乏科学素养,缺乏理论升华。③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基本没有摸过微机,相当多的人是“机盲”,很少有教师能自己制作课件。
(2)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设备、器材等严重缺乏。有些偏远乡村小学连最基本的录音机都没办法配置,更不用说电脑、多媒体了,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教师课业负担过重。据了解,我县除了县直小学以外,每所乡镇小学只有一名英语教师,要面对全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跨年级跨教材教学,作业批改量大增,超负荷的工作量给教师带来了重大的压力,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4)教师的教法问题。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 教法陈旧呆板,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成了被动的学习机器。
(5)缺乏学英语的环境氛围。农村没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小学生几乎都是在上英语课时才接触英语,他们对学习英语的认识不足,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以后毕业了还是在家劳动或者外出打工,这种观念扼杀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6)英语教师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每所学校只有一名英语教教师,不利于开展教研活动, 进行教学改革的难度更大。
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了我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步履艰难,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了限制。
二、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一,提高自身的素质 专家讲: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高和精益求精的终身教育过程,在新的教育理念强烈冲击下,学习对教师而言已不再有阶段性的界定,已成为教师的“终身大事”, 终身教育使教师自然成长状态变为自觉提高过程。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充电”,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逐步成为专业化、创新型的英语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拥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拥有广阔的教学视野。要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要向书本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知识、教育管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更适应教学的需要。
第二、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设计教学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它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教学理论素养的综合反映。小学英语提倡的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共同发展,如果采用传统的“灌入式”教法,就会使英语教学死板沉闷、枯燥乏味。叶圣陶提出:“教的最终目的在达到不教”。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熟练掌握运用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到学英语的乐趣,从而主动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技巧种类繁多,如:讲故事生动有趣,小学生在听英语故事时不知不觉培养了听的能力,在讲英语故事时培养了说的能力;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做的活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游戏中交流合作、发展语言。优美动听的歌曲、朗朗上口的歌谣能使学生随时随地想起就吟诵,这种无意识的记忆不觉把单词记住了,同时又培养了读和写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语言水平等各个方面,在课堂中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分析、研究、解决教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发进一步思考,进而不断学习,尽量寻找理论上的支撑,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再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通过反思,教师可有意识地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建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也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的经验才能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只有这样,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反思可从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着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我,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
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指出美术教师专业化并非单一的职业特征,它属于一种综合性专业能力集合,要求就是应具备专业的绘画技术、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和崇高的美学素养。但是,据教育专家调查了解,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本文将简介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并综合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问题
2015年,教育专家曾经对某乡镇所有小学的美术教师展开了全面调查,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对象包括20岁到50岁的美术教师。教育专家将他们划分为三个年龄阶段,其中,20岁到30岁为第一阶段,30岁到40岁为第二个年龄阶段,40岁到50岁是第三个年龄阶段。教育专家把衡量美术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造型与表现;设计和应用;欣赏和评述;综合与探索。然后,教育专家在每个考察模块后面设计了三个选项,分别是很好地实现目标,基本能实现目标,很难实现目标。调查结果表明20岁到30岁这一阶段的教师普遍表示自己很难实现目标,其主要原因是当前许多农村小学在聘用美术教师时没有综合考察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不少年轻教师并非毕业于美术专业,但是,他们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上进心,只要后期加强对这些教师的专业培训,就可以将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30岁到40岁这一阶段的教师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美术技能也有所提升,基本可以实现目标。但是,这些教师尚未全面发展美术专业技能学,这必然会影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质量。40岁到50岁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师执教时间最长,工作经验最丰富,美术专业技能相对较高,因此可以较好地实现目标,但是,这些教师对新课改指导下的美术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能领会应用。有部分教师因为自己快退休了,逐步呈现出职业懈怠心理,不愿意再努力研究现代美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除此之外,造成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畸形的原因还包括农村小W没有做好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对美术教学工作的重视度有待提升,没有大力支持美术教育事业;美术教育技术设备落后;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急需提高。
二、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农村小学首先须重视加强在职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引导全体教师在整个任职期间不断学习美术技能、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方法,接受继续教育。而且,农村小学可以将教学反思、校本培训和校外支援与合作等培训形式结合起来,以此全面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其中,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应把自己放在小学美术教育研究者和反思者的位置,分析农村美术教育工作中的现状问题,并认真反思问题,总结科学的解决策略。同时,教师也要将自己作为反思对象,全程反思自身在造型与表现;设计和应用;欣赏和评述;综合与探索等四个考察模块的缺陷与不足,并制定相关的优化方案。校本培训主要由教育专家作指导,通常是以教师任职的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的美术专业素质为主要目标,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必要的科研活动等方法对全体教师实行的全员性在职培训。校外支援与合作更为注重各个农村小学之间和美术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与交流,可以辅助教师了解更多的优秀教学案例,积累工作经验,扩大教师的美术专业视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大力支持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术教学工作缺乏教育资金和先进教学设备技术的支持必然会陷入困境,严重阻碍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农村小学必须为美术教育职业投入足够的资金,购买先进的优质教育技术设备,如多媒体教学工具、专业美术教室和开展美术活动所需要的笔墨纸砚、颜料、水彩等各种文具。
(三)美术教师应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美术教师是做好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理应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努力实现新课程美术教育目标,加强自身在造型与表现;设计和应用;欣赏和评述;综合与探索等四大领域的专业技能。将新课改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灵活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设计美工艺术品,绘制精美的图画,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例如让学生鉴赏国画、西洋画、园林、雕塑、剪纸和刺绣等,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的发展历史,欣赏著名画家的故事,以此有效扩展学生的美术知识视野。而且,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创作兴趣,依据的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发展学生的美术天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师步入专业化发展,学校首先要重视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大力支持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美术教育事业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教育资金;美术教师应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董慧明.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0.
[2]孟万金.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务丛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 现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09-01
一、问题的提出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是我院适应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现代农机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在全国高职院校为首家。它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适应农机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农业机械图样、机械材料、农业机械构造与原理、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营销等专业知识,具备现智能化农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液、信一体化专业素质,掌握智能化农机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安装调试、机械故障检测、诊断等职业能力,面向农业生产企业智能化农机运用、维修、售后服务等岗位从事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检测维修、营销、安装调试以及农机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人才是在推行“精确农业”战略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支持“精确农业”的若干重要农业机械,如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的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收获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可以适应不同的农业机械装备、种植特点,不同作物和更为精确的上述各环节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这些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学会使用与维护。但目前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校内现场教学条件有限,大部分仅限于农机机械基础、底盘拆装与维护、柴油机拆装与维护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校内现场教学。同时考虑季节、气候、土壤、种植种类等因素影响,专业核心课程更适宜于校外现场教学。
二、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
1.现场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现场教学模式是指课堂设在工作现场或模拟工作现场,将课程中抽象化、概括化的理论知识以现场实景、实事、事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直观地进行讲解和具体演练,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体验和活动中学习抽象的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农场农机智能化控制室或田间,将抽象农业机械智能化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直观可触的真实场景,在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室或农业生产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直观现代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基本特点、类型和操作与维护过程,并身临其境进行教学演练,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双重目的。
2.校企合作开发并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课程开发应充分考虑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专业课程实践、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训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
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是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
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室与生产现场、实训设备与现场机械、教具与工具三者结合;
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实际实施过程中以企业评价为主。评价内容上,在充分考查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融入对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等考核,并以此综合评价。
通过校企合作,现已经开发了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六门课程,并对六门课程共同实施的关于智能化技术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八个教学模块:
2.1基于GPS、GIS在农业机械田间导航、作业面积计量、引导定位作业和空间数据定位采样的应用技术;
2.2基于与作物收获机械配套的产量传感技术与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系统软件的应用技术;
2.3基于实施定位处方农作物生产和控制的施肥、施药、浇水、精播和栽植的移动作业机械技术;
2.4基于自走式农田土壤、病虫草害和作物苗情定位信息采集机械装备技术应用;
2.5基于大中型拖拉机和自走型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状态实时诊断、监控与显示装置技术的应用;
2.6基于农机作业信息高效处理、存储、传输、通信技术及其总线与接口的标准化处理技术;
2.7基于GPS、GIS有关技术用于支持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应用;
2.8基于GPS接收机的智能化节水灌溉机械、植保机械和播种机械技术的应用。
三、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1.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模块化教学在生产现场进行,改变了以往从知识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摒弃了实验室或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了学生从徒弟向师傅的转换。现场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便于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加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2.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将学生完全至于真实的生产与工作环境中,使课堂上抽象的智能化技术得以具体体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分享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相互帮助与学习
篇6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农学专业 改革
基金项目: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安康学院教改项目(编号:JG03209);安康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01514)。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大批专科院校通过合并升格为本科高校院校。这类院校很多带有以往师范专科的办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而要实现从专科向本科的实质性转型,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农学专业作为众多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之一,面临诸如招生困难、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老化等问题。如何改革地方高校传统的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众多本科院校涉农专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农学专业目前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备兄弟院系借鉴。
目前地方本科院系农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1.新建本科院系农学专业新生报到率低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新建高校的不断增加,高考考生可选择的专业范围也越来越宽,甚至即便拿到一纸通知书对不满意的专业依然可以选择放弃。对这一问题,在新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表现得更加突出,而对于“冷门”专业新生报到率更低,农学专业甚至到了难以开班的程度。从安康学院2006年—2009年四年的农学招生情况来看,2006年和2008年招生人数均为30人,而两届新生报到人数分别为16人和10人,2007年和2009年停招。招生的困难造成了招生计划的浪费,办学资源闲置,学校办学声誉下降等负面影响,于是学校综合考虑对农学专业实行隔年停招。
2.传统农学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
新建本科院校中传统农学专业是由以往高职高专甚至中专农校升级而成的,形成了固有的培养模式,农学本科专业一般模仿其他院校本科的课程设置,仅讲授大田作物的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其他院校差距较大,同时也存在与其他名牌高校农学专业同样的问题:(1) 课程体系设置单一,主要是围绕农作物生产技术,而对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课程开设很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2)知识陈旧,教学中照本宣科仍很严重,没有把现代科研成果有效地融入教学中。(3)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用于理论学习的时间偏多,实际动手和操作较少,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少,进入社会后适应期长,在工作中缺乏创造性。(4)教育方法死板,以灌输式为主,考核方式单一,造成学生只注重理论的死记硬背,轻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而作为身处以第一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地区的地方高校,农学专业还存在与当地农业生产脱离等问题,未能有效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3.投入不足,实习实践条件难以满足本科教学要求
实习条件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综合技能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安康学院为例,2006年升本建院以来,学校重点是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在实验室设备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相对投入较少。在农学实验实习方面的投入平均每年约10万元,远远无法满足本科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
4.学科建设缺乏后续人才
以安康学院为例,从新建本科院校中农学专业的教师层次结构来看,虽然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比例达60%以上,但学历多为本科以下且多数为高职高级讲师转聘而来,45岁以上教师占70%以上。学院作为新升本院校虽不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但从办学的综合效益出发,对高层次农学人才引进相对较弱,致使年青专业教师人员比例较少,教师队伍人员缺乏后继人才,已严重制约了专业的发展。搞好专业建设,离不开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能适应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师资队伍。
地方院校农学专业改革的方向和实践
1.政策调整为传统专业带来发展契机
2003年—2012年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均涉及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振兴发展农业教育,要求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计划。同时陕西省制订的“振兴计划”已实施了3年,为涉农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政策的支撑为我校的农学专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院系召开多次研讨会,认为利用好政策,改造好专业,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开得好,办得稳,学生能学有所长,稳定就业。
2.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正确定位专业方向
安康市是秦巴山区以农业为重要财政收入的地级市,近年来积极探索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主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通过这几年的实施成效显著。作为地方院校首要任务就是要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再结合好的政策支撑正确定位专业方向,改革专业,才能使传统专业焕发新的活力。根据这一思路,我们于2010年改革专业方向,确定植物工厂化生产作为农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2010年、2011年两年的招生为30人,报到人数分别为26人和25人,报到率均超过80%以上。招生的良好局面,让我们更有信心办好专业,2012年学校下达的农学专业招生人数提高到40人。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培养出能适应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这是我校农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改革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训练
专业方向调整后,我们同样意识到专业要有特色,必须要有不同以往的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实行“3.5+0.5”培养模式,即7个学期校内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最后一学期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农技实践和农业管理实习,近一步提高对专业工作的认识。
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实践训练的课程设置方面作了大力的调整,以模块化形式替代以往单一的课程实习。此模块化实践训练方式将相关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开设,如植物快繁技术、工厂化育苗与无土栽培、设施栽培等理论和实验课程安排都在第6学期,实习课程植物工厂化栽培管理实习模块开设3周,使学生掌握从植物组培、育苗和栽培管理的整个技术环节,改变了以往只针对某一项进行实习,学生动手少,效果不佳等缺点,提高了实习的整体性。2010年在2008级农学专业进行了设施园艺、植物生产学的课程实习的模块化试点,实习不仅进行了实地参观、还进行了蔬菜育苗嫁接技术的训练,学生均反映提高了对专业的兴趣,实习效果好。同时学院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先后与安康市农科所、汉阴县农业局、西安植物园等相关单位建立8处实习基地,保证学生既能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式又能亲自动手参与生产实际,达到实习应有的效果。
4.完善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专业方向确定后,通过多次讨论和征求部分企事业单位专家意见,形成了新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理解掌握植物工厂化生产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并具有创新意识和现念,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在基层生产一线从事与设施农业产业有关的设施作物生产和管理、种苗规模化生产和管理、设施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等相关领域的工作。在对实践课程进行模块化的改革后,对理论课程也作了大的调整,课程设置上力求精炼专业课程,弱化深奥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课程的课时比例,如将遗传学和植物育种学两门课合并为植物遗传育种,提高设施园艺、设施栽培等课程的课时量,最终建立“专业课程精,实际应用强”的课程体系。体系重点以植物工厂化栽培技术和农业园区规划管理两个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开设农产品贮藏和加工等选修课,要求学生既要懂技术又要懂一线生产的管理,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现状,为以后到农村从事“村官”、“技术员”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进行改革调整后,招生报到率的不断增加和较高的就业率使传统农学逐渐走出停办的困境,学院在人才引进、实验设备等方面也相应地增加投入给予扶持。专业改革是一系统工程,既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人才得到社会认可,又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才能真正使传统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新华网,2010-06-06.
[2]张来武.以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12,(4):5-8.
[3]高贵临.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农科教育新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2,(03).
篇7
一、提高专业课教师队伍素质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基础
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农学课程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许多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还是静止不动,已经淘汰。农学专业它不像语文、数学等其它基础课程一样有模式可套,有教参书。所以等职业学校里面的农学专业教师是五花八门,表现在:有的是打开书从第一页念到最后一页,这样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有的是课堂上夸夸其谈,却不能动手指导学生田间操作,经常以巧妙的言语避开学生的提问;有的专挑自己知道的讲,不知道的不讲;有的上课多讲故事,小讲专业知识,但学生喜欢,可毕业时就大骂专业教师;有的知识、实践经验都丰富,确没有讲课艺术,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灌输给学生,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有的不讲上课纪律,只讲是否完成任务。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想一下,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学能力,加上如此水平的农学专业教师,那学生毕业后能达到标准吗?
没有一流的教师,很难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课堂教学改革也就成了空话。要想培养一流的教师,学校必须要下一番大功夫来改革专业教师队伍,否则很难保证学生不流失。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专业教师队伍首先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态度,明确培养目标,要想聘任的所有专业教师都优秀,那是不现实的,至少要聘请一名专业带头人(不但要有深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并且要一定的领导能力),然后花一定经费以专业带头人为中心写好计划,组织专业教师针对职校生特点对专业技能、讲课艺术等方面进行培训,所有专业教师必须参加,培训完后进行考核,考核时校领导必须参加,不合格反复培训,对反复培训不合格者由学校进行处罚。校领导要不定期到学生中去调查专业教师教学情况,认真分析并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对农学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或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到校讲学,一定要让教师知道企业需要什么知识?需要什么人才?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教授的知识才能不脱离实际。专业教师利用暑假或寒假时间多去接触企业,平时多关注人才市场。学校要鼓励专业教师不断学习,进行知识更新,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办出职校特色。
二、活跃课堂,奠定创新教育的基础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课堂都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最基本平台,沉闷的中国填鸭式教学在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课本,课本的更新永远更不上现今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如此,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并不能良好与社会接轨。应试教育反复固化青年一代天马行空式的活跃思维。这些陈旧的教育方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职高农学专业学生的教育。课堂上,教学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给学生多时间的思考和决断,对于学生可自主完成的知识,仅发挥老师的启发作用,多提问,多交流,多思考,多鼓励,多结合现今的实际发展情况。让学生在宝贵的课堂学到的不仅仅是固化的知识,还有可能启迪学生思考未来发展的大计。
三、利用课外,多多交流
信息化的时代,一切的资源和资料都显得那样的唾手可得。学生自觉利用好信息这个平台,如,多在网上查资料、图书馆、微博、杂志等,都能让学生获得全国各地的多样的知识,了解我国农业的具体现状,信息化的时代,世界的连结更紧密,谁能利用好网络平台,谁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取得优先的发展。课堂外,老师多建议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网站,教学生们关注民生,多与同学交流。许多的发明和创造都是在交流中得以实现的。
四、课外多实践,实践出真知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不是表现在他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上,而是他对所掌握的理论知道的应用能力上。在这里运用也未尝不可。职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才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只有将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科学技能,才是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没有实实在在的接触只凭课本上的单调阐述,未免太过抽象,学生记不牢也不好实际应用,这样的教学是远远达不到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学校是教育的集中之地,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学生学到的东西于社会的使用是否合格。所以,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这些措施可以补充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不足,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所以,职高学生应该主动寻求实践的场所与机会,同时,学校也要相应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开设开发式实验室、组织学生亲自种植作物、与一些社会企业合作打造更多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研究、创建学生实践社团、或者组织学生下农田活动等等,在强化学生整体创新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五、专业的不懈追求
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农学专业课本的基本知识,还要注意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知识的渴求是无止境的,想知道一件事情的一部分很容易,想知道它的全部往往很困难。实际应用的情况却是,只要掌握事情的内容越多,对事物越了解,我们才能更好的为之所用。恐惧源于未知,在我们不断学习和了解过程中,必将能够看到事物的多重属性。在学生的研究了解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的引导和推动。我们应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艰苦研究的精神,在实际的操作中,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研究平台,对于有重大突破的研究给予物质上及精神上的奖励。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定的推动力才能让一个专业得到好的发展和长远进步。
六、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
篇8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潮中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力所能及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尤其是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1]。农科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已经初步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某方面的准专业人才。在“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组织他们到田间地头,通过科技宣传、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
2“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组织管理与实施
2.1“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组织管理
(1)宁夏大学农学院成立了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主要是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统筹规划和设计“科技服务”为主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决策、宣传、动员和组织。(2)将“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宁夏大学新一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次明确将“创新能力实践”纳入学生学业要求和专业教学计划中,并作为毕业审核的内容之一,规定了所修读的“创新能力学分”最低标准为8学分,同时要求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自主设计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大学生“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是农学院学生取得创新学分的主要途径之一。(3)设立了专门的学生服务社会实践基金。学院制定具体的服务社会实践基金管理办法,为学生服务社会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学院同时也规定:根据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和“对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校,鼓励学生开展社会有偿服务”的精神[10],通过这种形式筹措了实践经费,使学生“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资金支持。(4)建立服务社会活动档案和记录卡。农学院对学生“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类并赋予一定的学分值,设计并制定了服务考核指标和程序,每学期进行一次登记和考核,及时计入学生学业档案。学校会发给学生一张记录其在校4年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服务活动记录表,以证明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所获得的业绩。
2.2“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形式
针对“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宁夏大学农学院对学生、教师和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占96%的被调查者是认可和喜欢“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并认为它是最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根据农学院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农学院实际情况,学校组织实施了以下形式的“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与农学院专家服务团。农学院建立有13个由专家、教授组成的服务地方专家服务团,组织学生与专家服务团建立联系,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服务地方社会的实践活动。(2)组织学生参与农学院教师的应用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3)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和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力求将以上2类项目与服务地方项目相结合,使创新性项目和挑战杯项目能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4)成立了以学生为主的农学院学生科技服务团,并按专业进行分组,作为服务地方科技的组织机构,统筹学生为地方提供科技服务的工作。服务团每年选派约10名优秀大学生到银川市郊区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挂职锻炼或志愿服务,在学院专家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周末、假期到户、到园区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服务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大三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到养殖企业和食品企业中实习,了解生产的实际状况,对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层次安排参与科技服务活动: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可直接参与教师和企业的科研项目、技术革新,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活动;低年级生专业知识欠缺,可参与知识培训活动或参与专业性不太强的技术性劳动,还可向农民发放相关农业知识的宣传单,从而达到学知识、长才干的目的。(6)在“学雷锋”活动中,组织农科类大学生,尤其是园艺专业和植保专业学生到西夏区盈北村大棚种植户中进行科技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蔬菜种植相关病虫害防治的问题。
3宁夏大学农学院“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篇9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32-02
农学专业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對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学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学生农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检验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1]。实践教学对于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和现代农业的发展[2]。如何搞好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国内外在认识和实践上尚不尽一致,尚无一个可遵循的模式。本文从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方面总结了我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实施,旨在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教学实践与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一、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各高校农学专业应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发展方向,充分调研农业科技发展和地方区域建设对农业人才的技能要求,前瞻性地把握社会发展的速度,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科学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将专业优势和特色融入实践教学中[3]。我校农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西省品牌专业,根据农学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调整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由基础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生产实习、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这些实践教学分层次、分阶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循序渐进的综合实验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具特色”的优秀人才。
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上文件都反映了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5]。
1.实验室建设
我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实验教学作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
我校农学院完善和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和作物生物学基础实验室统一规划建立以公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教学为平台的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杂粮基因与分子育种实验室(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学院测试中心也共享于实践教学。各实验室在开展正常实验教学外,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
根据实验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需求完善实验室教学仪器建设,淘汰落后的实验教学仪器。教学实验仪器的更新为实验实践课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切实提高了本科生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给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创新思想、实现技术创新的场所。
学院实验室充分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开放能保障学生实验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仪器,预习并完成教学课时计划内没有完成的实验内容。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独立自主或小组团队协作的形式提出具有拓展性、延伸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室开放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科研实验室资源,促进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需求。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应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坏直接对教育质量的高低产生明显的影响。重视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我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有实验农场和教师科研试验田。实验农场包括现代化作物标准区和作物标本区,实验农场为学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教学提供现场和材料,使学生在校内得到良好的教学实习锻炼。教师科研试验田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保证了足够丰富的现场和不断更新的材料,便于学生了解科研进展,拓宽视野。农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大都在教师的科研试验田中完成。
我校校内实践基地还建有多个实验站(研究所),如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察实验站、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这些校内科研实验站(研究所)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场所,为开放式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多样化的校内实践教学途径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创建
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人才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一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则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6]。2009年我校农学院创建了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种植创新创业基地”,秉承专业联系实践,实践联系市场的理念。基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创新创业技术指导小组,创新创业基地管委会,组建了由65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创新创业专家团队,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支撑、培训服务、运营等方面指导和帮助。这种新型的创新创业实践形式,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每年均有学生踊跃参与,此类创新创业学生,学院鼓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项目。没有申请到国家级、省级项目的,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创新创业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后,学校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进一步加强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了创业思维的萌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型培养模式,对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极为有利,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7]。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农学院积极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农科教、产学研、科技服务等专项活动,推动学生创业活动与行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目前我校农学专业骨干教师负责的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基地有8个,如国家级的闻喜县小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级的右玉县小杂粮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太谷县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等。我校农学院根据农学专业需求先后与山西省农科院多个研究所,如高粱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谷子研究所等,以及地方企业,如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蓬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学生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但丰富了农业科研生产专业知识,还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了解。
5.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
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搞好实践教学,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8]。我校农学专业教师多数是国内各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科研实践能力强,学院鼓励青年教师服务地方农业,如参加“三区”服务,“科技特派员”活动,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常见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另外学院为搞好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为青年教师指定骨干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培养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实践水平。
高等农业院校应根据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科学规范地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鑫华,邹德堂,王敬国,宁海龙.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2]唐鑫华,邹德堂,宁海龙,王敬国,杨亮,张小明.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6):9233-9234.
[3]陈宏涛.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5):117-120.
[4]程凡,文胜,库宗军,汪连生.材料化学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浅谈[J].大学教育,2015,(12):124-125.
[5]张桂莲,张海清.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J].农业工程,第6卷第5期2016,6(5):122-124.
[6]齐绍武,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1,(4):55-57.
[7]孟桂元,周静,金晨钟,周丽华,谭显胜.地方本科院校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135-136.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改革教学 教学效率 实践教学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强,学校培养人才被赋予新的内涵,中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一定量的知识,更中国
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各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都进行了很大幅度的调整,每一门课程都面临着教学改革,农学专业更是如此,那在农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改革教学,提高农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实用性呢?
一、灵活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它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思想性等特点。但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不应只是教材的执行者,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农学类专业的快速发展,农学专业相关书籍如雨后春笋,许多教材是东拼西凑而成的;有的书内容写了一大堆,有用的东西只有一点点;有的书还会把读者带入误区,许多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用不上。作为职业学校的农学专业教师不应把学校的教材教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应当在拿到新的教材时以专业带头人的形式组织专业教师进行研究,通读教材,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增加书本上没有却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的内容,进行教学备课。
二、强化知识体系,精心组织教学
如《作物栽培技术》涵盖了我国主要农作物栽培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且零碎,课程深讲和细讲一方面受学时限制,另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枯躁乏味。
新时期农业生产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其教育观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将深刻地变革,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阐述了农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实现课程体系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进行了探讨。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农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具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又丰富的表观力和交互性,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教学由平面走向了立体,由静态变成了动态,使抽象变得具体。大大增加了教学容量,并把教学效果化难为易,删繁为简,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可信性。从而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对加强现代教育观念,灌输现代教育思想,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农学课程内容涵盖面广、素材丰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教学信息量和改善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不断追求和研究的方向。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进行农学教学,有增加教学信息量,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利于知识的交流、共享等诸多优点。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教学准备和教师角色的重要性。
四、重视实践和实习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缺少或不完善的作物栽培实践教学,就失去了职高专业教学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作物栽培课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发现、探讨、解决农村作物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服务于农村,使学生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技术型人才。为此,要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通过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实习等多种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 合理安排生产实习的时间
农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其研究对象是作物,作物生长的周期长,北方地区一年一般只能种植一季作物,所以安排学生生产实习只能在作物的生长季节内进行,而一季作物从备耕、春播到秋收,需要近6个月的时间。将学生的毕业生产实习时间定为作物的一个生长周期是最为理想,但是在学制为4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这么长的生产实习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毕业生产实习安排多长时间,什么季节才合适呢?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农业生产最关键的季节,所以我们把学生的毕业生产实习时间安排在春季,春季里土壤的耕翻耙压,作物的布局,品种的选择,播种、育苗,肥料的选择与施用,除草剂的选择与喷施,等等,旱田从备耕、播种到出苗大约需40多天,水田从播种到插秧约需50天,我们安排8 周毕业生产实习,可以完成春播生产的全过程。余下的作物生长期的田间管理实习,则安排在学校的试验田中进行,这样就可以完成作物整个生产周期的实习过程。
(二) 认识农村
让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农村去考察实际情况,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并要写出社会实践活动的考察报告。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既看到了农村富裕的典型,又看到了农村落后贫穷的一面,使他们对我国农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在座谈中,同学们深有体会地说,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些偏远的农村还很落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农业、农村和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增长才干,将来为农业服务,报效祖国和人民。
(三) 认识作物
近年来,由于农学专业的升温,来自城市生源的比重不断增加,这些来自城市的学生对农业生产接触很少,即使是来自于农村的学生,也较少接触农业生产实践。他们多数对作物认识得不多,甚至是五谷不分。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增强对作物的感性认识, 我们要带领学生深入农村,深入田间,服务社会。根据农时季节,作物生长情况,带领学生下乡为群众服务,传播实用技术。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作物的了解。
- 上一篇: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
- 下一篇:关于森林防火的相关内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农学专业知识技能